个人的道德品质是
⑴ 个人道德品质是什么()选择题能给我解释
答案B表述的已经很确切了。1、一个人 2、长期的 3、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不是单一的 4、在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心理特征 而A、C、D都不具备B的确切。
⑵ 个人的道德品质是怎样形成的
(1)任抄何个人的道德品质袭者不是天生的,不是人的自然本性,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发展,根源于社会。个人的道德品质是历史和现实社会关系的产物,是以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为基础的,是在社会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各种因素的合理作用下不断发展变化的。每个人的道德品质产生、形成和发展变化的根据,都是各人在一定生产方式下各自具体的社会存在。
(2)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发展变化,依赖于个人的社会实践。个人道德品质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培养和锻炼出来的,是在社会的生活环境中潜移默化、逐步形成的,在长期的道德实践中不断追求并经过长期的行为积累才能完成的。
(3)任何一种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一般来说,都包含有心理上或行为习惯上几种基本成分的相应发展。
⑶ 简述个人品德的内涵
品德是道德品质这一伦理学概念的俗称,也可叫做德性。所谓品德,是指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是一个人在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
个人品德不是人类个体的生理特征和一般个性心理特征,而是人们后天形成的具体体现一定社会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的他个人意识和行为总体的特征。因此,个人品德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道德概念,而是一种具体体现在个人道德行为中的实践现象,个人品德与个人的道德实践活动密切相关,没有一个人的行为不表现出他的行为德性的。
因此,人的个人品德与道德行为是密切联系的。在现实生活中,一定的道德行为总是以一定的品德为基础的,而人们的品德又总是由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体现出来的。我们通常赞赏一个人具有良好的品德,并不是因为这个人有一套完整的道德学说,而是称颂他在人生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从而也有利于自己人格完善发展的行为表现一般说来,个人品德与道德行为的关系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道德行为是个人品德的基础。没有一定的道德行为积累,就不可能形成个人品德,道德行为是个人品德的客观内容,个人品德是道德行为的综合表现。一定的道德行为经常表现出来,形成一定的道德行为习惯,就表现为具有稳定特征个人品德,而一定的个人品德只有通过道德行为才能表现出来。个人品德一方面表现为个人内在的心理和价值意识特质;另一方面又表现为个人外资的行为活动和行为习惯,因此在现实生活中,个人品德表现为一个人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统一。
其次,个人品德是个人自觉自主的行为过程。个人品德不仅是一种道德生活习惯或习性,更重要地还是一种由个人行为充分展示出来的自觉自主的意志选择过程,是凭借个人意志选择而获得的行为习惯。个人品德不是自然形成的或天生的习惯,而是在行为的每一场合或每一时期,都能凭借一定的道德判断和意志抉择,凭借意志的控制和坚持的结果。在这里,意志的作用是最重要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意志是个人品德的核心,个人品德就是力量。
其三,个人品德是在行为整体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和倾向。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的所谓行为整体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构成个人道德行为的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的统一,即个人的道德行为意识和道德行为时间活动的统一;另一方面,它是指一个人的一系列道德行为的综合,即一个人在某一实践活动领域、某一活动时期或活动阶段的行为,乃至于一生的全部道德行为的综合。因此,个人品德不是一种个别的行为现象,也不是一个人偶然表现出来的一两件具有善或恶的性质的行为,个人品德是一个人一系列行为中所表现出的稳定特征和倾向,具有特定行为的连贯性和重复性。所以,个人品德不仅体现在一个人的某个持续进行的行为中,而且更充分地体现在这个人的一系列行为构成的行为整体中。
一般说来,个人品德与道德行为是一致的。良好的品德会表现出善的行为,善的行为体现着良好品德的价值实质。由于一个人的品德是长期形成的稳定倾向,因此,作为人格表现在一般情况下是比较一贯的。这就要求,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每一个公民都不可忽视良好品德的养成,只有重视个人良好品德的养成,才可能在人生实践中展现出高尚的人生品质和精神面貌,才可能具有良好的道德形象,才可能具备做一个全面素质发展的人的坚实基础。
⑷ 人类的优秀道德品质是什么
(一)整体至上,“克己奉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中国传统伦理结构中,为国利民,“兴天下人民之大利”(《墨子·经上》)乃是道德的最高表现,是最大的“义”。坚持这个原则,以此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一切服从这一准则,乃是“仁人志士”的体现。从多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学家们一直倡导这种人生的境界。孔子曰:“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论语·雍也》),孟子曰:“生,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孟子·滕文公上》)。范仲淹主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杜甫咏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的秋风所破歌》);林则徐铭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观点、主张,都坚持从国家利益和整体利益至上的原则出发在个人对他人、对社会、对群体的关系上,“义以为上”、“先义后利”。考虑个人利益时应不违背道德原则,不得伤害社会和他人利益。所谓“义然后取”、“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论语·雍也》)。
(二)仁爱兼利的人际和谐原则
在中国传统伦理中,特别重视和强调对人的尊重和关心,提倡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关心,爱护和帮助,力图构建和谐亲善的温和气氛。孔子以“仁”作为自己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他将“仁”同“爱人”相联系,把“爱人”作为“仁”的根本要求。倡导“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仁”,“博施济众者,可谓仁矣”(《论语·述而》)。主张人与人相和,就从自己的欲望、情感、意志和利益的切身感受上,设身处地地为别人考虑,增强理解,彼此相互体贴,照顾,给对方以便利,特别是对有困难者以帮助和救济。墨子从人与人的朴素尊重的功利原则,提出了“兼相爱,交相利”的伦理原则。他认为,人与人的矛盾、纠纷,都是由于“亏人而自利”的利己思想引起的,即“不相爱”,困此人应当“爱人若爱其身”,而爱人和被人爱是相互联系的。“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墨子·兼爱中》)。这种人际相爱不仅表现在心理上的同情与关心,更表现在实际生活中的互利互惠,使人得到实际利益。“兼和爱”而“交相利”,默家冲破了儒家“爱有等差”的等级观念,而倡行兼爱到利的普遍性。力争使之“广施周遍”、“广达四海”。
(三)“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与“厚德载物”的宽阔胸襟。
中华传统文化数千年的流变,化育而成中国人的人格精神,表现为相互联系而又相对而生的两方面:一曰“自强不息”,二曰“厚德载物”。在《易经·易大传》中,最早提出“刚健”学说,“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象传》)“刚健”表现为人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刚强不屈的性格,奋发图强的斗争精神,“刚健自强”的思想,历来被历代思想家所崇尚,成为人们激励斗志、克服困难的精神支柱。而“厚德载物”则是中华传统伦理所孕育的人文情怀,也是实现刚健自强的现实途径。《易经·象传》中指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主张君子应象大地那样以博大的胸怀、孕育、承载与容纳万物,从而使自己成为博大精深的圣人。这一优秀的品质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以喜悦的情怀容纳别人,善待别人,善待人生,凡事多从好处看,在生活中发现美,发现对人类,对自己有益的东西,与人相处,多发现共同点,求同存异,共同发展。其二就是以谦逊的态度,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长处,取长补短,而克服自己的缺陷与不足,这种廉和态度促使人不断充实自己,从而使自己日益壮大起来。
(四)修身自律,躬行实践的道德修养原则
注重加强个人道德品质的修养,是中华传统道德中独具特色的伦理文化,在这个方面可资借鉴继承的精神遗产也最为丰富。
在中国古代各思想流派中都有关于道德修养的论述,而儒家一派在这方面的思想资料最为系统,儒家学派为人们构画着“三纲八目”的修养系统,“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三纲”,明确了个人道德品质修养的根本目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各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礼记·大学》)这里的“修身八目”详细地规划了个人道德品质修养的八个阶段,而且他们认为,道德修养是社会上所有的人们共同的立身之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儒家学派既概括了道德修养的完整体系,肯定道德修养的极端重要性。同时还为指导人们的道德修养,提出了许多具体可行的道德修养方法,诸如“立志”、“学习”、“克己”、“内省”、“实践”、“慎独”等。他们特别注重“立场”的修养意义,认为“立志”是做人的开端,是成才的根基。“三等可以夺帅焉,匹夫不可以夺志”(《论语·子罕》),而“立志”的核心是“志道”,即志向要远大,崇高“朝闻道,夕死可矣”、“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员与议也”(《论语里仁》)。“克己”是说为达到一个崇高的道德境界,必须克制自己的私欲与主观偏见,使自己的心理情感与行为方式符合道德的要求。“学习”是道德修养的基本手段,在古代儒家经典里,“学习”主要是对道德理论,道德规范的学习与了解。《论语》的开篇词,便是孔子对道德学习的感怀,“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孔子将道德学习概括为“学”、“问”、“思”、“辨”、“行”五个阶段,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不仅要学习经典,还要向道德先进典型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学而》)。“内省”就是不断地反思自己,察觉自己的错误与过失,即时发现即时改正。曾参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同上)。明代的学者王阳明,总结出“省察克治”的修善方法,是对曾参“内省”的丰富和发展。他主张每个人应经常在闲暇之时,把自己的好利好货等私欲认真的清查出来,按照圣贤的道德理论,严加批判,将之消灭干净。“如去盗贼,不要予他出路,不要予他方便,务必使其扫除净尽”;“又如猫之捕鼠,一眼盯着,斩钉截铁,务必将其消灭净尽,廓然大公,方始为快”(《传习录·下》)。“慎独”是一种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也是道德修养所要达到的一种高尚境界,《礼记·中庸》中指出:“君子戒慎乎其所不堵,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一个高尚的人,即使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时,也应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对自己的言行,小心谨慎,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因为在无人所知,无人关注的地方,更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品德的高低,故而必须自觉主动地保持自己的道德信念。“慎独”的方法和境界,是一个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反映,是一种优秀的道德品质。
⑸ 个人品德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爱国奉献、明礼遵规、勤劳善良、宽厚正直、自强自律。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个人品德修养,一直强调“修、齐、治、平”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个人层面提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要求弘扬个人品德、磨砺个体品行。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推动践行以爱国奉献、明礼遵规、勤劳善良、宽厚正直、自强自律为主要内容的个人品德,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品行。”
这一鲜明主张,充分反映了新时代对公民个人品德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为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指明努力方向。
(5)个人的道德品质是扩展阅读:
加强个人品德建设,须多管齐下。
一是应提高人们的道德认识。要使人们具备高尚的品德,就必须使人们了解和把握社会各个生活领域的道德规范,了解和认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荣、什么是辱,然后才能有一个明确的道德实践方向。
二是应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有了某种道德认识,还需要炽热的道德情感,需要有一种对善的执着追求,在实践中形成稳固的道德情感。
三是应锻炼人们的道德意志。如果没有坚强的道德意志,就不能在道德实践中克服困难,坚持善良和正义,抵制邪恶和私欲,也就难以形成高尚的品德。
⑹ 道德品质包括哪些
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
道德品质也称“德性”专,简称“品德”。由道德属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因素构成。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在中国社会主义时期,最高尚的、最能体现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是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道德相对主义者认为,道德和文化有密切关系:虽然人类的道德在某些方面有共通性,但是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往往有一些不同的道德观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视的道德元素及其优先性、所持的道德标准也常常有所差异;同样一种道德,在不同文化社会背景中的外在表现形式、风俗习惯往往也相去甚远。
(6)个人的道德品质是扩展阅读
表征个人道德的总体特点的范畴。简称品德。指体现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并具有稳定性倾向的个人的道德意识和行为的特点。道德品质表现在——
①道德意识,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等;
②道德行为,包括道德言语、道德行动和道德习惯等。道德意识引起并调节人们相应的道德行为,道德行为实现、巩固和深化人们相应的道德意识,二者综合构成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