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立法网

立法网

发布时间: 2022-07-20 15:25:14

1. 网络立法是什么意思,立法以后我们都会实名制么。

网络立法在后来台就是在办自理入网的时候需要提供身份证及其他证明身份真实的有效证件,在前台不会有影响,监控,引入国内的网络,经过国家允许的,正常情况下,看不了国外网站。行为人主观上存在过错。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形式。行为人明知传播内容会对他人名誉造成损害却希望和放任结果发生为故意。



(1)立法网扩展阅读:

网络安全规定:

中国最新司法《解释》规定,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

一般来说,中国有关网络诽谤的民事侵权成立,须具备以下两个要件:要有损害行为。就是指行为人为通过网络传播了有损特定人名誉的文字、图片或语言。

2. 为什么说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必然要求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保障了浙江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

浙江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着特殊的缘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就是在杭州起草的。

1953年5月,新中国成立以后浙江省首次基层民主普选开始,参加基层选举的选民有10836624人,占选民的83.94%。

1954年8月13日,浙江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杭州隆重开幕,它庄严地宣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省建立。

历史的镜头快速闪回。

2000年7月29日,一场由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在杭州举行的《浙江省实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办法(修订草案)》立法听证会,引起举国关注。这是立法法颁布实施后我省举行的第一次立法听证会。开门立法,依法维权,人民群众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不断畅通。

2002年12月24日,27岁的打工妹朱林飞赶到义乌市后宅街道第十选区,参加人大代表选举,成为全国农民工中第一位县(市、区)级人大代表。农民工走进人大代表的队伍,意味着他们的民主权利得到了更加有效的保障。

2005年,浙江率先通过网络视频全程直播省人大常委会会议。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网络视频直播时,点击率高达105万次,收看者22万人次。

……

这一串串的历史瞬间,反映了浙江人民充分实现当家作主民主权利的伟大进程,展现了浙江人民积极参与民主法制建设的历史画卷。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适应经济基础发生的深刻变化和人民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浙江不断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根本政治制度上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浙江不仅在经济建设方面走在前列,而且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也走在前列,为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作出了积极贡献。

民主选举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基础。人民通过普遍、平等的民主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有力地保证了人民依法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广泛的民主、自由和权利。

近年来,各级人大中的基层和一线代表比例增加,人大代表结构进一步优化,代表的先进性、广泛性进一步体现。2008年,我省当选的636名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一线工人、农民105名,占16.5%。比上届提高6个百分点。在宁波维科精华家纺有限公司担任质量员的杨晓霞,光荣地成为我省历史上第一位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外来务工人员。

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省为发挥人大代表在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中的作用,不断加强代表工作。先后于1994年1月、2005年9月制定了《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办法》和《中共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进一步发挥省人大代表作用加强省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的若干意见》等;建立常委会组成人员分工联系代表、主任接待代表日、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重大事项向代表通报、走访基层代表等制度,逐步形成了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经常性联系,让人民代表享有更多的知情权;重视组织代表开展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活动,省五届人大常委会确定以市县为单位建立省人大代表小组,这种做法为历届所沿用,到省九届人大共建立了89个省人大代表小组、12个代表中心组。

在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的同时,浙江还不断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不断丰富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形式。

1988年7月,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首次邀请4名全国人大代表和省人大代表列席,邀请省级群众团体负责人旁听;1989年4月,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首次邀请83名各界人士旁听会议;2003年,建立公民旁听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制度,15位公民首次旁听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开辟了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新途径。

“法之变与不变,操于国家之权,而实成于士民之心志议论也。”地方立法是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部分,是人民当家作主、维护自身权利的重要保证。2002年,“地方立法网”正式在我省开通,不仅扩大了公民有序地政治参与,也开创省级人大主办立法类专门网站的先河。2004年,浙江省人大常委会首次在网上征集立法建议,一个普通公民的建议也有可能列入立法计划。从省五届人大开始,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就逐步重视通过组织广泛的调研和论证,公开举行听证会,广集各方意见等方式来加强地方立法工作,走出了一条“开门立法”的创新之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民主政治建设的光辉历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浙江的生动实践,充分显示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

它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年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它具有权利的保障性,人民代表大会的运行方式,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真正地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它具有良好的协调性,保证国家机关协调高效地运行,人民代表大会与“一府两院”合理分工,协调一致地工作。

它具有高度的统一性,集中全体人民的意志,集中力量办大事,在动员、组织人民方面显示出重要的作用。

衡量一个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是不是优越,关键要看最广大人民的意愿是否得到充分反映,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是否得到充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充分保障。

浙江的实践充分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社会主义民主实质,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可靠保证。

二、“法治浙江”建设推动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不断完善

民主与法治相辅相成,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没有法治保障的民主不可能是真正的民主。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1996年,省委九届七次全会郑重提出了依法治省方针,强调要认真贯彻中央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精神,并结合浙江实际,研究和制定“依法治省”的意见。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方略以后,省委及时作出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依法治省的决定》。不久,通过了《关于建设“法治浙江”的决定》,对建设“法治浙江”作出了总体部署。随后,省人大常委会也作出了建设“法治浙江”的决议,有力地推进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和浙江的法治化进程。

坚持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全局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各级党委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把人大工作纳入工作总体布局,切实加强和改进对人大工作的领导,积极支持人大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坚持和完善定期听取专题汇报、通报重要情况、答复问题请示等制度。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努力营造人大工作的良好环境。

我省各级人大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历届人大及其常委会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认真坚持和努力体现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制度原则,切实有效地履行法定职责,不断健全和完善人大各项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取得积极的成效。

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立法质量不断提高。从1979年12月至2008年12月,省人大常委会共制定修改地方性法规359件。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323件,其中省地方性法规174件,杭州市地方性法规72件,宁波市地方性法规75件,景宁畲族自治县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各1件,内容涵盖各个领域,使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到有法可依。

依法开展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人大监督工作实效不断增强。深入贯彻实施监督法和《浙江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条例》,完善监督方式,健全监督机制,不断提高监督实效。坚持对省政府和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进行审议,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在全国较早开展执法检查工作,切实推进依法行政。深化预算审查监督,全面推行部门预算,推进财政绩效评价体系建设。加强司法工作监督,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坚持把信访工作和全面履行人大监督职能结合起来,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及时反映社情民意,努力化解社会矛盾。

重大事项决定权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全省重大事项190多项,数量呈逐届递增趋势。省九届人大常委会在总结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了《浙江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规定》,把这项工作纳入规范化的轨道。

三、基层民主建设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了互促共进的格局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预算里面反映着国家的政策,因为它规定着政府活动范围和方向。2008年2月,温岭市泽国镇开展了公共预算的民众恳谈和人大代表恳谈工作,将“民主恳谈”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结合起来,推动了人民代表大会职能的发挥。

近年来,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修订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等,对基层民主建设的推动作用日益加强。而随着基层民主建设的不断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也得到进一步巩固。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坚持和完善,必须立足人民、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扩大基层民主,在基层实行直接民主管理,使之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互为补充,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同时,通过基层民主实践活动,培养大批能正确行使民主权利的合格公民,又积极推动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效实施。因此,基层民主制度越健全、活动开展得越广泛、越深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就越深厚、越巩固。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各级党委政府在坚持政治体制改革正确政治方向的前提下,尊重广大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总结经验,加以规范引导,有效地推进了基层民主建设。

努力扩大农村基层民主,确保广大农民群众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近年来,我省不断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健全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完善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制度,保证农村基层民主健康发展,有力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自荐海选:基层民主选举的新探索。2005年3月,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唐家埭村在基层民主选举中首开先河,以“自荐海选”的方式选出村委会成员。2008年,余杭全区192个行政村自荐海选村委会一次选举成功的有137个,达71.4%,比往年有了大幅度提高。2008年,“自荐海选”作为一种新型选举方式在全省推广。此外,竞职演说、竞选承诺等制度也在许多地区推行,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在创新中不断深化。

民主恳谈:基层民主管理的新实践。发端于1999年的“民主恳谈”,是温岭市在乡村、城镇及市直机关开展的各种基层民主活动的统称。经过多年的实践,民主恳谈已经拓展到温岭市、部分机关和乡镇政府的公共预算和决策等领域。2004年3月,温岭“民主恳谈”获得第二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

村务监督委员会:基层民主监督的新尝试。2004年,武义县在白洋街道后陈村开展完善村务公开与民主管理试点工作,创建了“村务监督委员会”,这是全国第一个在村民自治中专门从事监督的村级组织。现在,民主听证、重大事务票决等形式在全省普遍推开。

近年来,浙江还以推进社区居民自治为重点,探索社区居委会直选,建立和推行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居务公开等制度。省里出台了关于推进社区居民自治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切实保障社区居民的民主权利。宁波市海曙区在进行社区居民委员会直选中,实行了“选聘分离”制度,在社区管理模式上实现重大突破,被学者们称为“居委会运作模式的一种根本性变革”。杭州市下城区积极探索“现代和谐社区”发展新模式,依靠社区居民和民间组织的力量,实现共建共享,从而推进社区的民主管理。

进一步完善职工代表大会等制度,积极推进工会直选、厂务公开、工资协商、工会维权等企业民主管理实践。2000年,义乌市总工会成立职工法律维权中心(协会),一种全新的工会维权模式悄然启幕。该中心成功探索出一套运作机制,极大降低了职工维权成本,有效化解了劳资矛盾,促进了社会和谐。近年来,温州等地为解决非公有制企业劳务纠纷,还建立了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等制度,企业职工因工资问题上访的人次迅速下降。

30年来,我省基层民主遵循着内在需求拉动、政府有效规范的轨迹,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基层民主的发展路径。

这条道路充分证明,只有依靠人民,坚持走群众路线,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才能体察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深得民心,才能真正将人民当家作主落到实处。

在人类社会政治制度发展史上,任何一种制度的发展完善都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面对新的时期,我们要进一步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好、完善好、发展好,切实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不断推进浙江的政治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大道上不断前行。

3. 如何健全和完善网上监督机制

一、改善网络民主监督的对策
(一)对公民网络民主监督进行立法
网络监督如果没有很好的引导舆论,就会造成社会问题。应制定专门的法律,来规范网络行为,对明显的、有侵害性的网络行为通过法律使受害人获得赔偿,从而规范我国的网络秩序。
1.制定专门的网络法
(1)对公民进行网络民主监督的权限进行立法。使公民代表自己的利益对公权力机关进行监督而不再盲目的,实现合法合理的程序制约。同时应平衡公共利益与个体名誉权。
(2)针对网络民主监督程序进行立法。改善网民监督的随意性,实现宪法要求的“只要程序正义,才能保障实质正义”。网民可先向专门的政府官方网站实名注册,进入专门的论坛,对网民自己所发表的言论接受其他网民的监督。
建立网络侵权责任赔偿制度。在《侵权责任法》的基础上,制定出专门的网络侵权责任单行法,确定侵权责任的大小,侵权程度的轻重及应负担的赔偿责任。
2.确立网络提供商的法律责任
我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对网络提供商不知道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如何承担责任,怎样对其责任进行归责,还需要一个更加细化的规定。
3.对我国公民进行征信立法
一是严格规范信息提供者的行为,无论通过何种途径,信息提供者都要保障其所提供的信息真实,否则应追究其法律责任。二是严格规范征信机构的行为,应严禁征信机构采集有关个人隐私权的或敏感的信息。三是约束征信机构限定信用信息的保留期限,限定信用报告的使用目的、范围。
(二)在制度上建立网上行政监督制度
1.建立专门的网上监督机构。在现代政府网络行政盛行的情况下,要建立高效政府、廉洁政府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建立专门的网络监督机构可以有效规范政府的行政,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2.确立网上监督的标准。建立一套证据制度,如果网民在这样的监督中能列举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或者能提供相关的物证并得到监察部门的取证并得到证实,就证明其监督是有效的,否则是无效的监督。对监督的客体进行监督时需要留有足够的取证时间,确立谁举报谁取证的原则。如果网民经过规定的时间期限,仍然无法对自己监督的客体取证,将构成滥用监督权并且造成侵权。
3.建立网上监督主体培训制度,提高网上监督主体的素质。培训网络监督主体,使其能正确、有效的实现自己的监督权利。在培训中要增强监督主体的服务与民的意识和民主法治观念,使其能分清什么样的监督内容是合情理的、合法的。
(三)网民要树立依法监督权力机关的理念。网民监督权力机关,要是无论树立从程序上还是从实体上都要遵守法律的理念,这里的法律应该是《宪法》和《侵权责任法》《隐私权法》等其他法律。要有责任意识,把握道德底线。
二、促进网络民主监督作用的对策
(一)在选举中增设网民代表。通过网络这个平台实现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
(二)为网络民主监督创造更加便利的制度途径。贯彻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建设好电子政府、数字政府,使网民可以登录政府网站查看政府信息及浏览关乎自身利益的信息,并对政府工作情况进行监督,使政府的工作永远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而减少错误的发生。
(三)进一步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新闻媒体因其传播速度的快捷性和跨地域性,能够使网民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发生了什么事,促进了网民的监督作用。作为监督政府权力机关的网络媒体,为了使其更好的发挥其监督职能,就需要进一步放开新闻媒体监督作用,使其在相互影响下得到发展。


政论版:
第一,加强网络舆论监督平台建设,建立通畅、高效、规范的网络监督主渠道,提升网络舆论监督的权威性和有效性。纪检监察机关应该与组织、宣传等部门密切协作,进一步加强网络舆论监督平台建设。既要本着“及时、公开、互动”的原则,对现有廉政建设网不断增加新栏目、充实新内容、升级新系统、扩展新功能;又要坚持“便利、安全、保密”的原则,不断拓宽和完善网络举报监督的渠道和方法,确保网上举报渠道的畅通。
第二,建立健全网络舆论收集研判机制和网络舆情分析系统,科学分析网络舆论的性质,准确判断网络舆论的倾向。要根据社会舆情的发展变化,尽快建立健全网络监督的网络舆情分析系统,及时收集有关网络监督的信息,科学分析网络舆情的性质,保证网络舆论的客观性、全面性;针对网络监督热点事件反映和暴露出来的问题,举一反三,堵塞漏洞,关口前移,以改革的办法和发展的思路,加快制度创新,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第三,建立健全网络舆论理性引导机制,积极疏导,使网络监督更加理性、规范。要建立健全网络舆论的理性引导机制。引导网民理性地看待问题,从而引导网络舆论由“感性”向“理性”发展。要加强网上法律宣传,利用官方网络渠道、主流媒体、网站等载体,积极宣传有关法律及相关案例,提高网民法律意识,引导网民依法、理性发表网络言论。
第四,加快网络监督机制创新,完善网络监督制度,整合监督资源,形成监督的整体合力。要建立一种网络舆情收集、分析、判断及应急机制和信息共享、共同应对的合作机制,为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开辟一个新的空间。要制定并不断完善一套实用的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努力搭建交流平台,拓宽网络监督渠道,丰富反腐途径,丰富网站内容,为网络监督建立通畅、高效、规范的主渠道,加强与网民的直接联系,提高网民参与网络监督的积极性。
第五,加强网络舆论监督的法制建设,为网络舆论监督提供基本的法律规范和法制保障。尽快明确网络监督的合法性,将网络监督视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加以认真保护。要特别注重厘清与网络舆论监督相关的知情权与隐私权、政务公开与党政机密、社会监督与造谣诽谤、言论自由与人身攻击等法律界限,明确规定网络舆论监督的形式与内容、权利与保障以及网络侵权的法律责任等,使网络舆论监督中的评价、讨论、互动、传播等各种行为都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要制定保护举报人的法律,保证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和人身安全,消除举报人的后顾之忧。要依法规范监督行为,对那些恶意散布虚假信息、诬陷他人、危害国家以及对网络监督压制、打击、报复的,对违反有关网络管理或侵犯公民人身权、隐私权、名誉权的行为,有关主管机关要依据情节轻重和危害程度,应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六,进行网络伦理道德建设,开展网民素质教育,优化网络监督环境。要开展深入有效的网民思想道德和法律意识教育, 营造良好的网上文化环境,促使广大网民严格自律, 坚持理性、公正、客观、谨慎的态度,在发表言论时要尊重事实,辩证地看待问题,不应散播不良的、虚假的、未经确认的言论,自觉抵制有害信息、网络暴力行为和低俗之风, 避免滥用互联网资源或服务。通过积极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网民树立正确的“网德”,客观真实地反映问题,合法合理地开展监督。

4. 人民法治网合法吗

人民法治网合法。
【拓展资料】
近日,新华网5G媒体实验室思客针对民法典颁布后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对网民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的受访者认为民法典对于民众的工作、住房、婚姻有较大影响,另有超过四成的受访者认为民法典对养老、学习产生明显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2020年5月28日颁布,一年以来,它引发了社会的极大关注,活力日益彰显。民法典作为“社会生活的网络全书”,关怀“人”的一生,与公民的社会活动息息相关。人们从生活中认识民法典,而民法典也有自己的成长故事。在其颁布一周年之际,我们一起来回顾民法典的前世今生,以更好地认识民法典。
中国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其诞生是伴随着新中国的发展进程,浸润了法律、法学界几代人的心血。新中国成立后,曾分别于1954年、1962年和1979年三次启动民法典的起草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于1986年颁布,被称为“权利的宣言书”。之所以被冠以如此重磅的“名头”,原因在于这部法好具有的特殊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但是这部仅有156条法则的民法通则显然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的迫切需要。从1998年开始,我国民法典先后经历四次起草和修订,历时20余年,其编纂工作以“两步走”的方式进行,第一步是制定民法总则,第二步是编纂民法典各分编,然后再与民法总则合并为完整的民法典草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编纂民法典”写入报告,让民法典的立法进程得以坚定的推进。最终,民法典共7编,1260条,10万余字于2020年5月28日颁布,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它也是迄今为止我国法律体系中条文最多的基本法律。
从民法典漫长的演进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民法典的三个基本要义,一是在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都高度重视民事法律制度的发展。从单行法、民法通则到民法典,我国民法典的发展在党的领导下稳步推进,不断完善。二是整个新中国民事法律制度的发展映射了中国“人”的发展。民法典注重私权保障,是一部以“人”为本的法典,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方面至关重要。

5. 想参加司法考试

www.fafawang.com

常用法律网站:

1.综合性网站
http://law-thinker.com/ 法律思想网
http://www.lawsky.org/ 法学空间
http://www.zzhf.com/ 灼灼华法网
http://www.acla.org.cn/ 中国律师
http://www.1488.com/china/ 中法网
http://www.lawintime.com/ 法学时评网
http://www.chinalawinfo.com/ 北大法律信息网
http://www.xinanfxlt.com/ 西南法学论坛
http://www.fashuounion.com.com/ 法专在线
http://www.fl365.com/ 法律帝国
http://www.lawfan.com/asp/default.asp/方圆写作社区
http://www.fx148.com/ 法援在线
http://www.china-judge.com 中国法官
http://law.people.com.cn/bike/index.btml 人民网法律法规库
http://www.law-star.com/ 法律之星-中国法律信息网(法律法规)

2.专业性网站及学者网页

2.1理论法学
http://dzl.legaltheory.com.cn/ 正来学堂
http://www.juristical.com/ 法学-卓泽渊
http://teacher.xiloo.com/ 成有论法
http://www.law-dimension.com/ 法律之维
http://www.gongfa.com/ 公法评论
http://www.calaw.cn/ 中国宪政网
http://www.dscn.org/ 民主与科学
http://www.chinaelections.com/ 选举与治理
http://www.china-review.com/中评网
http://www.chinapublaw.com/ 中国公法网
http://www.cncasky.com/ 宪行天下
http://www.chinalegaltheory.com/ 法理与判例网

2.2法律史
http://www.legal-history.net/ 法律史学术网
http://law.xmu.e.cn/romanlaw/ 罗马法教研室

2.3刑法诉讼法 www.criminallaw.com.cn/中国刑事法律网
http://www.procerallaw.com.cn/ 中国诉讼法律网
http://evidence.con.cn/ 证据学论坛
http://www.xingbian.cn/zh/program/中国刑辩网
http://www.elawcn.net/ 刑法中国
http://www.clreview.com/ 刑事法律了望
http://www.c007.com/ 中国侦探网
http://www.fmed.net/ 中国法医网

2.4私法、经济法及其他
http://www.civillaw.com.cn/中国民商法律网
http://www.yanglx.com/ 杨立新民法网
http://www.lawspirit.com/ 法律英语网
http://www.cel.net.cn/ 经济法网
http://www.cftl.cn/ 财税法网
http://www.acriticism.com/ 学术批评网
http://www.chinaiprlaw.com/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http://www.oklawyer.cn/广东婚姻法律网
http://www.lihun.cn/ 中国离婚网
http://www.labournet.com.cn/ 中国劳动网
http://www.zgldfl.com/ 中国劳动法律网
http://www.chinalabor.cc/中国劳动仲裁网-广东深圳劳动仲裁
http://www.eastwestlaw.com 东方国际经济法律翻译网(国际经济法)
http://www.com-law.net/fagui/fangdi/fangdi.htm房地产法
http://www.flw.com.cn/flw-law/ FLW房联网—法律法规
http://www.law110.com/房地产法律法规查询中心--天下房地产法律服务

3.教学研究机构
http://www.iolaw.org.cn/ 中国法学网(中国社科院法学所)
http://www.legaltheory.com.cn/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
http://www.cnlawschool.com/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http://www.swupl.e.cn/ 西南政法大学
http://translaw.whu.e.cn/index/ 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
http://www.law.tsinghua.e.cn/ 清华大学法学院
http://www.lawintsinghua.com/ 清华法学
http://www.ecupl.e.cn/ 华东政法大学
http://www.cupl.e.cn/ 中国政法大学
http://www.law.pku.e.cn/ 北京大学法学院
http://www.nwupl.e.cn/index.htm /西北政法大学
http://www.law.fudan.e.cn/复旦大学法学院
http://www.znfxy.net/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http://fxy.whu.e.cn/ 武汉大学法学院
http://www.xianzheng.com/ 宪政知识网(北大宪政研究中心)
http://www.sccwto.net:7001/wto/china.jsp/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
http://www.lawchina.com.cn/ 法律中国(中国法学会)

4.传媒
http://www.legaldaily.com.cn/ 法制日报
http://www.jcrb.com/zyw/ 正义网(检察日报)
http://www.lawpress.com.cn/ 法律出版社
http://www.cpd.com.cn/中国警察网(人民公安报)
http://www.chinacourt.org/ 中国法院
http://www.clssn.com/ 中国劳动保障报

5.政府机构
http://www.gov.cn/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网
http://www.chinalaw.gov.cn/ 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国务院法制办)
http://www.spp.gov.cn/gzdt/ 最高人民检察院
http://www.court.gov.cn/ 最高人民法院
http://www.legalinfo.gov.cn/ 中国普法网(司法部)
http://www.mps.gov.cn/ 公安部
http://www.locallaw.gov.cn/ 地方立法网
http://www.ods.un.org/ods/ 联合国官方文件网
http://www.12333.gov.cn/index.shtml 上海劳动保障服务网(上海劳动保障局)

6.大学bbs
http://bbs.znufe.e.cn/ 中南论坛
http://www.zfyuan.cn/bbs/cgi-bin/leobbs.cgi/ 政法园bbs
http://bbs.fudan.e.cn/ 复旦大学日月光华bbs法律版
http://www.zfjob.com/ 西北政法学院就业信息网
http://xzxf.126.com/ 西政先锋网
http://www.law.ac.cn/ 华政-东方法学网
http://law.my03.com/法律社会学BBS
http://www.fashuounion.com/法村论坛
http://www.cn2003.com/law/ 法务在线企业法律顾问论坛

7.专业考试网站
http://www.fafawang.com法法网
http://www.chinalawe.com/news/1300/9/2008/6/ma4715614286680025776-0.htm司法考试报名及相关问题

8.实用网站
http://lhw5620978.blog.163.com/
http://www.gdcourts.gov.cn/umpire_book.do裁判文书和案例
http://www.gdcourts.gov.cn/susongnan/susongnan.htm审判机构及其流程
http://www.gdcourts.gov.cn/susongnan/wenshugeshi.htm各种诉讼文书格式写法
http://www.gdcourts.gov.cn/susongnan/changjianwenti.htm立案受理常见问题
http://www.gdcourts.gov.cn/susongnan/sifapeichangshenqinnan.htm司法赔偿

6. 广州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官方微博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规范广州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官方微博的管理,充分发挥互联网微博在民主立法方面的功能,提升公众对我市地方立法的参与度,提高我市地方立法的民主性和科学性,根据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在新浪网和腾讯网设立立法官方微博,用户名为“广州人大立法”(网址分别为:http://weibo.com/gzrdlf和http://t.qq.com/gzrdfw)。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广州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官方微博的运行和管理。第四条立法官方微博的运行和管理由法制工作委员会负责。本会其他工作机构按照各自的工作职责予以协助和配合。
法制工委负责相关信息的拟订、采集、审核、发布和跟踪回复,并确定专人负责立法官方微博的管理工作。其他委员会负责本委员会微博信息的拟订、审核和报送。第五条本会立法工作应当在立法官方微博向社会公开,通过微博征集立法建议、征询公众意见、讨论立法内容、解答立法询问,征集参加立法听证会和征求意见座谈会的与会代表等。第六条下列立法工作或者活动应当通过立法官方微博发布信息:
(一) 立法计划、规划项目征集及论证;
(二) 法规案征求意见;
(三) 立法调研;
(四) 常委会或者专门委员会对法规案的审议;
(五) 法规案的通过;
(六) 法规的批准及公布;
(七) 立法后评估;
(八) 法规清理;
(九) 回应公众的立法意见;
(十) 其他需要发布微博信息的立法工作或者活动。第七条发布微博信息应当及时、高效、客观、准确。第八条法制工委应当建立立法官方微博与广州人大门户网站的联动机制,构建网络民主立法的综合平台。法规草案文本及其他征求意见文稿登载在广州人大门户网站,工作人员拟订、发布微博信息时应当建立相关链接,指引公众在广州人大门户网站上查阅和获取相关资料。
通过立法官方微博发布的信息同时在报纸、网站等媒体上发布的,微博信息不得与提供给其他媒体的信息内容相矛盾。第九条立法官方微博实行信息发布审核制度。
法制工委需发布立法信息的,由立法项目经办人员拟订信息,填写微博信息发布审核表,经相关处室负责人核稿后报法制工委负责人审核。
其他委员会需发布立法信息的,由立法项目经办人员拟订微博信息并填写微博信息发布审核表,经本委员会的信息联络员核稿、处室审核并报本委员会负责人审核同意后,由信息联络员送交法制工委专职管理人员发布。第十条经审核同意发布的立法信息,法制工委专职管理人员应当在审核同意后三十分钟内发布。第十一条各委员会应当对其拟订的已发布的微博信息进行跟踪。
法制工委专职管理人员可以自行回复一般信息。
需要对主要问题和敏感问题进行回复的,由拟订主帖信息的处室负责人组织集体讨论研究,填写微博回复信息登记表,经委员会负责人审核后送法制工委专职管理人员回复,对重大和特别敏感问题的回复,还应当报经常委会分管立法工作的常委会副主任批准。第十二条经委员会负责人同意,可以对有关立法工作或者相关活动进行全过程的微博动态信息实时报道。第十三条各委员会立法项目经办人员应当分类整理公众通过微博提出的立法意见,并按照规定印发有关会议,作为审议相关议题的参考资料。第十四条发布微博信息应当严格执行安全保密制度,禁止发布以下信息:
(一)违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信息;
(二)未经证实的或者虚假的信息;
(三)涉密信息;
(四)其他违法违规信息。
本办法第六条规定以外的与立法工作无关的信息一般不在立法官方微博发布。第十五条法制工委应当指定专人负责官方微博信息复查工作,对微博内容和运行情况进行日常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需发布更正信息的,拟订原帖的委员会应当填写微博信息更正审批表,按照本办法第九条规定的程序办理。第十六条微博信息发布审核表、微博回复信息登记表和微博信息更正审批表应当存档备查。
微博信息及跟帖内容应当建立数据备份,存档三年备查。第十七条法制工委应当加强对立法微博专职人员的管理,各委员会应当督促立法项目经办人员和信息联络员做好立法信息的拟订和报送工作。

7. 废止法律法规可以从什么地方查询

很多地方都可以查询。比如人民法院网,立法网,律师协会那个网站等

8. 关于网络的立法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办法》内

《中华人容民共和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互联网电子邮件服务管理办法》《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等等,但是在我们国家关于这方面的法律没有形成体系,基本上都是条例和规定,还有些是文化部发布的通知。

9. 学法律的应该知道哪些法律方面有影响力的网站

1.综合性网站
http://law-thinker.com/ 法律思想网
http://www.lawsky.org/ 法学空间
http://www.zzhf.com/ 灼灼华法网
http://www.acla.org.cn/ 中国律师网
http://www.1488.com/china/ 中法网
http://www.lawintime.com/ 法学时评网
http://www.chinalawinfo.com/ 北大法律信息网
http://www.xinanfxlt.com/ 西南法学论坛
http://www.fashuounion.com.com/ 法专在线
http://www.fl365.com/ 法律帝国
http://www.lawfan.com/asp/default.asp/方圆写作社区
http://www.fx148.com/ 法援在线
http://www.china-judge.com 中国法官
http://law.people.com.cn/bike/index.btml 人民网法律法规库
http://www.law-star.com/ 法律之星-中国法律信息网(法律法规)

2.专业性网站及学者网页

2.1理论法学
http://dzl.legaltheory.com.cn/ 正来学堂
http://www.juristical.com/ 法学-卓泽渊
http://teacher.xiloo.com/ 成有论法
http://www.law-dimension.com/ 法律之维
http://www.gongfa.com/ 公法评论
http://www.calaw.cn/ 中国宪政网
http://www.dscn.org/ 民主与科学
http://www.chinaelections.com/ 选举与治理
http://www.china-review.com/中评网
http://www.chinapublaw.com/ 中国公法网
http://www.cncasky.com/ 宪行天下
http://www.chinalegaltheory.com/ 法理与判例网

2.2法律史
http://www.legal-history.net/ 法律史学术网
http://law.xmu.e.cn/romanlaw/ 罗马法教研室

2.3刑法、诉讼法 www.criminallaw.com.cn/中国刑事法律网
http://www.procerallaw.com.cn/ 中国诉讼法律网
http://evidence.con.cn/ 证据学论坛
http://www.xingbian.cn/zh/program/中国刑辩网
http://www.elawcn.net/ 刑法中国
http://www.clreview.com/ 刑事法律了望
http://www.c007.com/ 中国侦探网
http://www.fmed.net/ 中国法医网

2.4私法、经济法及其他
http://www.civillaw.com.cn/中国民商法律网
http://www.yanglx.com/ 杨立新民法网
http://www.lawspirit.com/ 法律英语网
http://www.cel.net.cn/ 经济法网
http://www.cftl.cn/ 财税法网
http://www.acriticism.com/ 学术批评网
http://www.chinaiprlaw.com/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http://www.oklawyer.cn/广东婚姻法律网
http://www.lihun.cn/ 中国离婚网
http://www.labournet.com.cn/ 中国劳动网
http://www.zgldfl.com/ 中国劳动法律网
http://www.chinalabor.cc/中国劳动仲裁网-广东深圳劳动仲裁
http://www.eastwestlaw.com 东方国际经济法律翻译网(国际经济法)
http://www.com-law.net/fagui/fangdi/fangdi.htm房地产法
http://www.flw.com.cn/flw-law/ FLW房联网—法律法规
http://www.law110.com/房地产法律法规查询中心--天下房地产法律服务

3.教学研究机构
http://www.iolaw.org.cn/ 中国法学网(中国社科院法学所)
http://www.legaltheory.com.cn/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
http://www.cnlawschool.com/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http://www.swupl.e.cn/ 西南政法大学
http://translaw.whu.e.cn/index/ 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
http://www.law.tsinghua.e.cn/ 清华大学法学院
http://www.lawintsinghua.com/ 清华法学
http://www.ecupl.e.cn/ 华东政法大学
http://www.cupl.e.cn/ 中国政法大学
http://www.law.pku.e.cn/ 北京大学法学院
http://www.nwupl.e.cn/index.htm /西北政法大学
http://www.law.fudan.e.cn/复旦大学法学院
http://www.znfxy.net/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http://fxy.whu.e.cn/ 武汉大学法学院
http://www.xianzheng.com/ 宪政知识网(北大宪政研究中心)
http://www.sccwto.net:7001/wto/china.jsp/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
http://www.lawchina.com.cn/ 法律中国(中国法学会)

4.传媒
http://www.legaldaily.com.cn/ 法制日报
http://www.jcrb.com/zyw/ 正义网(检察日报)
http://www.lawpress.com.cn/ 法律出版社
http://www.cpd.com.cn/中国警察网(人民公安报)
http://www.chinacourt.org/ 中国法院网
http://www.clssn.com/ 中国劳动保障报

5.政府机构
http://www.chinalaw.gov.cn/ 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国务院法制办)
http://www.spp.gov.cn/gzdt/ 最高人民检察院
http://www.court.gov.cn/ 最高人民法院
http://www.legalinfo.gov.cn/ 中国普法网(司法部)
http://www.mps.gov.cn/ 公安部
http://www.locallaw.gov.cn/ 地方立法网
http://www.ods.un.org/ods/ 联合国官方文件网
http://www.12333.gov.cn/index.shtml 上海劳动保障服务网(上海劳动保障局)

6.大学bbs
http://bbs.znufe.e.cn/ 中南论坛
http://www.zfyuan.cn/bbs/cgi-bin/leobbs.cgi/ 政法园bbs
http://bbs.fudan.e.cn/ 复旦大学日月光华bbs法律版
http://www.zfjob.com/ 西北政法学院就业信息网
http://xzxf.126.com/ 西政先锋网
http://www.law.ac.cn/ 华政-东方法学网
http://law.my03.com/法律社会学BBS
http://www.fashuounion.com/法村论坛
http://www.cn2003.com/law/ 法务在线企业法律顾问论坛

西北政法大学刘鑫为您搜索答案。

10. 中国法治网是什么单位的

中国法治新媒体是由中国行为法学会主管主办的国家级法治类新媒体,致力于法内律实践性研究、宣容传、建言、监督。旗下有国内唯一合法使用“中国法治”为名称的门户网站。

与此同时,中国法治新媒体正在建设中国法治网络电台和中国法治网络电视台。中国法治新媒体以关注国计民生、展开法学争鸣、促进社会公正、推动法治进程为现代传媒理念,本着知识、资讯、权威、全面的宗旨,致力于中国法律体系的全面实施,服务于社会主义的法治建设,推动全国法治进程。

(10)立法网扩展阅读

学会致力于从人的行为和社会形态出发,运用行为科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研究法学及法律实施的一般规律,以推动国家的法治进程。经过多年发展,学会已成功打造“中国法律实施论坛”、“五岳论坛”、“侦查论坛”等多个学术平台。

并通过发布课题、出版文丛、创办杂志社、合作共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多种方式拓宽活动领域,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和决策影响力不断扩大。

热点内容
共青团工作条例 发布:2025-01-22 15:53:24 浏览:418
九江法院位置 发布:2025-01-22 15:45:06 浏览:734
联考法律硕士国家线 发布:2025-01-22 15:38:07 浏览:508
公司法电影 发布:2025-01-22 15:10:56 浏览:871
审理法官是什么 发布:2025-01-22 15:05:27 浏览:74
员工辞退赔偿劳动法 发布:2025-01-22 14:46:58 浏览:51
道德公民图片 发布:2025-01-22 14:31:53 浏览:392
自然法学派概念 发布:2025-01-22 14:31:14 浏览:688
自考2017年4月劳动法答案 发布:2025-01-22 13:58:25 浏览:196
道德宣誓 发布:2025-01-22 13:41:20 浏览: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