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梁西逝世
『壹』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法学考研参考书目有哪些
《国际金融法》 韩龙 法律出版社
《国际经济法》(第三版) 余劲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国际贸易法新编》 漆彤 武汉大学出版社
《国际投资法》(第三版) 余劲松 法律出版社
《冲突法导读本》 郭玉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法理学视野下的冲突法》 肖永平
《国际私法原理》 肖永平 法律出版社
《肖永平论冲突法》 肖永平 武汉大学出版社
《国际私法》黄进 法律出版社
《国际金融法》 韩龙 法律出版社
《国际经济法》(第三版) 余劲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国际贸易法新编》 漆彤 武汉大学出版社
《国际投资法》(第三版)余劲松 法律出版社
《国际组织法总论》(第五版)梁西 武汉大学出版社
《国际法问题专论》 邵沙平 武汉大学出版社
《国际法》(修订二版) 梁西 武汉大学出版社
《行政法原论》(第二版)周佑勇 中国方正出版社
《刑法学》(第五版) 高铭暄 北京大学出版社
《新宪法学》(第二版) 秦前红 武汉大学出版社
《民法原论》(第四版) 马俊驹 法律出版社
《宪法》周叶中 北京大学出版社
《法理学》 李龙 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文远上交大考研网提醒
『贰』 请问一下中国现在法学界的权威和领军人都有那些
中国著名法学家大全——《当代中国法学名家》
法学理论
张文显 朱苏力 贺卫方 葛洪义 舒国滢 沈宗灵 孙笑侠 卓泽渊 李步云 刘作翔 付子堂 孙国华 信春鹰 郭道晖 郝铁川 吕世伦 石泰峰 王晨光 朱景文 李林 李龙 刘瀚 谢晖
法律史
曾宪义 张晋藩 武树臣 何勤华 陈盛清 范忠信 邱远猷 吴建璠 杨一凡 杨永华 俞荣根 韩延龙 怀效锋 霍存福 刘海年 倪正茂 高恒 蒲坚 朱勇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周叶中 许崇德 韩大元 胡建淼 胡锦光 江必新 姜明安 罗豪才 马怀德 陈云生 方世荣 张庆福 张树义 莫纪宏 浦增元 童之伟 王名扬 王叔文 吴家麟 肖蔚云 杨海坤 袁曙宏 张光博 朱维究
刑法学
高铭暄 马克昌 赵秉志 张明楷 陈明华 陈兴良 曹子丹 储槐植 顾肖荣 何秉松 梁华仁 罗大华 欧阳涛 曲新久 阮齐林 苏惠渔 康树华 张智辉 周道鸾 卢建平 王作富 何鹏 姜伟 孙谦
民商法学
江平 梁慧星 吴汉东 王利明 孙宪忠 王卫国 赵旭东 郑成思 魏振瀛 崔建远 刘春田 刘凯湘 石少侠 司玉琢 覃有土 顾功耘 郭明瑞 龙翼飞 吴焕宁 夏吟兰 徐学鹿 杨大文 杨立新 杨振山 马俊驹 沈四宝 巫昌祯 关怀 范健 尹田
诉讼法学
江伟 陈光中 徐静村 樊崇义 龙宗智 陈瑞华 陈卫东 卞建林 陈桂明 顾培东 景汉朝 刘家兴 沈达明 宋英辉 谭世贵 汤维建 田平安 汪建成 王国枢 王亚新 杨荣馨 张卫平 周国均 左卫民 谭兵 李浩 常怡 严端 崔敏
经济法学
杨紫烜 李昌麒 刘隆亨 刘文华 漆多俊 邵建东 史际春 徐杰 张守文 种明钊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吕忠梅
国际法学
韩德培 曾令良 梁西 余劲松 陈安 董立坤 龚韧刃 黄进 李双元 刘楠来 饶戈平 芮沐 张乃根 周忠海
军事法学
丛文胜 顾德欣 李昂 图们 张建田
世纪之交的中国法学家流派
(一)红派 所谓红派法学家,就是学术上走红,学术理论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政治上得到宽容,三十来岁就能当上博导的一批法学家。主要代表人物有中国人民大学的王利明、赵秉志、陈兴良,北京大学的武树臣,武汉大学的黄进,等等。
(二)黄派 所谓黄派法学家,就是能将法学研究的成果转化为极有价值的改革建议,从而有力推动中国的政治、经济以及司法体制改革的的法学家。他们善于联系实际,善于运用法学原理进行现实批判,关注民生,力主改革。他们不仅著述丰富,而且分量沉重。在他们的代表作中,往往以黄金般的语言来表达他们的主要观点和主要主张。主要代表人物有:中国政法大学的江平,《中国法学》杂志社的郭道晖,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梁慧星,等等。
(三)紫派 所谓紫派法学家,是指那些比红派法学家更多一层红色的法学家。
紫派法学家的特点是,参与改革但不首倡改革,对已有的改革措施和改革理论常从较正统的角度进行解释、论证和宣传。在他们身上往往环绕着一层紫色光环。他们在政治上颇受重视,经常参与重要法律的起草;他们在学术上也很有地位,大多有博导、会长、理事长等等的学术职务,全国性的教材也常常由他们主持编写。 紫派法学家的另一个特点是,他们对于别人(尤其是青年人)的探索常持批评态度,而他们的批评往往又是以政治批评为主,以学术批评为辅。一九九六年的所谓“晓南风波”正是这一特点的重要表现。② 最有代表性的紫派法学家是张光博。 张光博是大连海事大学经济法律学院教授,主攻宪法学和法理学。
(四)灰派(经院派) 所谓灰派法学家,是指那些埋头于学术研究,不太关心现实生活,较少进行现实批判,不提具体改革建议的法学家。他们在法学界很出名,但在法学界之外的知名度明显不如黄派和彩派,甚至也不如蓝派和绿派。 灰派法学家学术功底深厚,著述甚丰。他们虽然回避现实政治问题,但他们的学术成果往往成为红派人物和黄派人物的学术依据。 北京大学的龚祥瑞早在八十年代初出版的《比较宪法和行政法》一书中,就认真地论述过法治和法制的区别,但由于他没有联系中国的实际进行现实批判,所以就没有产生多大影响。灰派与黄派的主要区别就在于此。 灰派法学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北京大学的龚祥瑞,张国华,沈宗灵,赵震江,姜明安,等等。
(五)蓝派 所谓蓝派法学家是指那些竭力主张充分开放、充分借鉴和移植西方法律和西方法学的法学家。走向蓝天和大海是蓝派的基本特点。
蓝派法学家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思想活跃,思路开阔。他们倾心于中西法律文化的比较研究,对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有深刻的揭示和批判。他们大多出生于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与红派法学家是同龄人。与红派不同的是,他们一般不考虑在学术界的社会地位问题,不重视博士、博导等头衔。与红派相同的是,他们一般也不进行太多的现实批判。
蓝派法学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南京大学的张中秋,苏州大学的周永坤,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梁治平,等等。 张中秋的代表作有《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法律与经济——传统中国经济的法律分析》,等等。梁治平的代表作有《新波斯人信札》,《法辨》,《法律的文化解释》,等等。
(六)彩派 彩派法学家是指那些同时具有多种色彩的法学家。 彩派法学家的代表人物有:南京师范大学的公丕祥,吉林大学的张文显,南京大学的范建,华东政法学院的曹建明,苏州大学的杨海坤,杭州大学的胡建淼,中共中央党校的石泰峰,等等。彩派法学家不仅学术成果丰富,而且学术组织能力十分突出,社会交往面十分宽广。他们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对所有的学派皆能宽容,也为所有的学派所宽容。因此,他们总是五彩缤纷的。在他们身上,黑派可以看到黑,红派可以看到红,紫派可以看到紫,蓝派可以看到蓝,灰派可以看到灰,黄派可以看到黄,白派可以看到白,雾派可以看到雾,绿派可以看到绿。 彩派与红派大体上也是同龄人,学术地位略次于红派,政治地位却强于红派,大多兼任高等院校的行政领导职务,不是校长,就是院长,至少也是个副院长什么的。
(七)黑派 黑派是指那些被认为是主张全盘西化,在法学界搞资产阶级自由化,在政治上犯过严重错误的法学家。近年来,他们很少发表论文或出版论著。主要代表人物有群众出版社的于浩成,北京大学的袁红兵,中国政法大学的陈小平,等等。
(八)白派 法学界的白派人物的主要特点有二:其一是头脑一片空白,在他们的著作和文章中,以及在他们的课堂上,没有任何属于他们自己的观点和理论,更没有改革或不改革的意见和主张;其二是以**为主要目的,白花花的银子不赚白不赚,赚了不白赚,学术、学位、职称等等,无非是**的手段而已。 但平心而论,白派法学家在普及法律知识方面还是有一定贡献的。
(九)雾派(变色派) 所谓变色派,就是无一定色彩,随着气候的变化而变化的法学家流派。该派就象水蒸汽一样,一会儿灰色,一会儿白色,一会儿黑色,一会儿蓝色,一会儿发红光,一会儿五彩缤纷,什么时髦他们就变成什么。他们和彩派的区别是,彩派在任何时候都是五彩缤纷的,雾派只在极少的时候才是多彩的。雾派除了在不同的时候制造不同的声势以外,对法学研究和改革事业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理论贡献。 雾派和白派在外表上有些相似,但始终有实质性区别。白派的目的是经济,雾派的目的在于政治。
(十)绿派 绿派,也可以叫做草派。该派法学家就象绿草一样,一方面生机盎然,另一方面不引人注目,不被法学界重视。主要代表人物有中山大学的刘星(一正),江苏省行政学院的刘大生,等等。
草派的特点是,对古今中外的各种法律制度和法学理论一律采取超越的态度,不屑于参加各种“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的讨论和争论。
他们在学术上的追求是:哪里有荒漠,就向哪里挺进;哪里有废墟,就在哪里扎根。他们的文章在政治上不受器重,但也不受批判;在法学界很受冷遇,被认为无足轻重。中国权威的法学刊物从来不发表他们的文章。
『叁』 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的研究方向
国际公法
国际私法
国际经济法 研究特色
本研究方向以研究现代国际法理论与实践、国际组织法、联合国法、欧盟法、世界贸易组织法、条约法、国际人权法、国际刑法见长。其研究水平在全国同类学科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也有相当影响。主要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有梁西教授的《国际组织法》(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国际法》;万鄂湘教授的《国际强行法与国际公共秩序》(获湖北省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国际人权法》;曾令良教授的《欧洲共同体与现代国际法》(获湖北省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世界贸易组织法》(获教育部第二届全国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邵沙平教授的《国际刑法》、《跨国洗钱的法律控制》(获湖北省首届优秀博士论文奖);余敏友教授的《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法律与实践》(获湖北省首届优秀博士论文奖)。
学术地位
本专业是全国法学学科中最先设立硕士点和博士点的单位之一,1988年被国家教委确定为国家级重点学科,1992年被人事部确定为全国文科首批博士后流动站,1993年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996年被国家教委批准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本专业作为我国重要的国际法教学与科研基地,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高层次的国际法专门人才,出版和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形成了独特的学术风格,先后承担了数十项国际合作项目、国家级项目和省部级以上项目,这些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专业对外学术交流频繁,已经与国外数十个学术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
作用和意义
在过去的20年中,国际法学有了长足的发展,造就了一批国际法理论和实践高级人才,出版和发表了大量填补国内空白的成果,形成了显著特色的国际法学体系。随着世界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国际交往越来越广泛,高级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和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在这种形势下,各国都十分注重运用政治、经济、法律手段调整对外关系和处理国际事务,与此同时,各国在贸易、环境保护、海洋开发、科学技术、外层空间、军事和司法等方面的合作日益频繁,因此,武汉大学国际公法专业的发展对中国在21世纪的法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际交往与合作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与意义。 研究特色
武汉大学的国际私法研究人员从有利于更好地调整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的目的出发,主张大国际私法观点,认为国际私法既包括冲突规范、实体规范,又包括程序规范,并涵纳了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的直接调整方法和间接调整方法。为使国际私法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本学科点非常注重国际私法的本土化,扩大其适应性,加强中国国际私法立法问题的研究。本学科点既注重宏观问题的研究,又强调具体问题的探讨,如在国际私法的法理研究、国际民商新秩序的重构、比较国际私法、国别国际私法、国际民事程序法、国际商事仲裁法、区际冲突法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形成了颇具影响的珞珈学派。为我国国际私法的立法、司法实践以及国际商贸实务提供了很好的导引性作用。
学术地位
国际私法的教学和研究在武汉大学经历了较长的发展史,并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研究活力。在人才培养方面,本学科点除了在本科阶段注重国际私法课程以外,自198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至今仍是全国唯一能够培养国际私法方向博士生的博士点,造就了许多优秀人才,他们成为我国国际私法领域从事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主导力量。在教材建设方面,本学科点主持编著了国家级的国际私法统编教材,并获得过国家级奖励。在理论研究方面,本学科点始终保持着国内领先地位,并和国际上国际私法的发展趋势基本保持同步,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促进了我国国际私法学的发展,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韩德培教授的《国际私法》、《中国冲突法研究》、《国际私法新论》,李双元教授的《国际私法(冲突法编)》、《国际民商新秩序的理论构建》,黄进教授的《区际冲突法研究》、《国际私法》,肖永平教授的《冲突法专论》、《中国冲突法立法问题研究》等,上述成果代表了我国国际私法研究的最高成就,并在国外产生了广泛影响。海牙国际私法会议秘书长汉斯·范·鲁访华时曾专程前来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对我所的研究工作作了高度评价,将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成为中国国际私法学家的摇篮。此外,中国国际私法学会自成立以来一直设在武汉大学,本学科点的研究人员分别担任了学会的会长、副会长和秘书长,在领导和协调全国国际私法研究工作方面发挥了中心作用。
作用和意义
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正在积极地推进现代化进程,这就需要在各国法律歧异和文化冲突的情况下谋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并进一步融入国际社会,而国际私法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为国际私法能够为我国在各种利益冲突的背景下确定保障跨国民商事法律关系正常运转的制度性架构,形成一个与中国社会发展向适应的国际环境。我国国际私法法制的完善有利于促进我国当事人更好地进入国际市场,维护自身利益,为我国当事人在跨国民商事交往中提供引导和保障。而武汉大学的国际私法研究在完善我国国际私法法制方面将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特色
武汉大学的国际经济法学科是我国最早从事国际经济法研究的学科点之一,并以国际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国际投资法学、国际金融法学为其特色。已故教授姚梅镇先生是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的首任会长,他提出并创建了中国国际经济法的学科体系,其关于国际经济法的理论已为我国国际法学界普遍接受,成为该领域的代表性学说。同时,他又是我国国际投资法的奠基人。在多年的发展建设过程中,本学科点的研究在全国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先后出版和发表了一批具有国内和国际影响的优秀教材、专著和论文,还为我国的经济和法制建设输送了一大批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并形成了重点突出、方向明确的学科特色:在国际投资法领域,余劲松教授在姚梅镇教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予以拓展和深化,其关于跨国公司法的研究更具开拓性而有独到建树;在国际金融法领域,刘丰名教授的研究一直居于国内前沿,他关于国际金融法学的体系富有创见,独树一帜。
学术地位
本学科点是国家教委确定的国家级重点学科,也是我国最早设置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的学科之一,在国际经济法学的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在教材建设方面,姚梅镇教授的《国际经济法概论》、《国际投资法》曾获得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余劲松教授的《国际经济法学》获国家教委中青年优秀教材奖、《国际投资法》获司法部优秀教材一等奖。在科学研究方面,姚梅镇教授主编的《比较外资法》和余劲松教授的《跨国公司法律问题研究》分别获国家教委首届人文社科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这些成果形成了独特的学术风格,堪称我国国际经济法学的一个流派,在我国国际经济法学的教学和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
作用与意义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加强对国际经济法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1. 可以使我国更好地借鉴和吸收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和通行做法,完善中国的涉外经济立法,扩大对外经济交往,培育和发展符合国际惯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中国更有效地参与国际经济立法,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作出应有的贡献。
2. 能够为涉外实务部门的工作提供理论指导。这些部门在对外经济交往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法律问题。加强对国际经济法的研究,能更好地为它们正确处理涉外经济事务提供法律依据和可行的对策、建议,从而更好地维护我国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我国对外经济交往的顺利进行。
3. 能够大力促进人才培养。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法制建设需要大量懂法律、懂经济、懂外语、能力强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只有加强国际经济法的研究和教学,才能满足这种客观需要。
武汉大学的国际经济法研究和教学已经具备很好的基础,进一步加强本学科点的建设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中国所必须的。
『肆』 简述国际经济法在我国开放性经济建设的作用
(一)可以从法律上为外商投资提供更好的法律环境。近年来,外商在中国投资日益增多,认真学习、研究有关国际投资和国际融资等方面的法律,有利于我们签订好融资和其
他引进外资的合同,有利于为外商投资提供更好的法律环境,从而更好地引进外资。
(二)可以从法律上保障引进适合我国需要的先进技术。发展我国经济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要十分注意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而这就不可避免要涉及到专利、专有技术、许可证等一系列法律问题,引进方既要防止对自己不利的、不公平的限制性条款,又要遵守国际公认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而学习国际经济法,就可以使我们正确签订国际技术转让合同,充分保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利益。
(三)可以促进我国对外经济交往,发展国际经济合作。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已开展了国际租赁、三来一补、合作开采自然资源、土地批租、发行B股等各种形式的对外经济合作,这些都涉及到复杂的法律问题和各类涉外经济合同. 只有学好国际经济法,才能真正促进我国经济建设。
(四)可以及时为我们合理处理涉外经济纠纷提供法律武器。在同各国进行经济交往的过程中,必然会发生一些争议和纠纷. 这不仅涉及争议的实质问题及其法律规定,也涉及到按什么法律程序和规则去解决这些争议和纠纷;甚至还要考虑到外国人的法律地位以及同外商谈判的原则和标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维护有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使我们的城市真正成为万商云集的国际都市。 (五)有利于我国涉外经济法制建设。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高度计划经济的政策,很多经济贸易政策及其体制同国际惯例或国际习惯做法是不相一致的. 在对外开放和体制改革中,如果我们不仅善于总结和正确运用本国的法制建设经验,而且也善于从国际经济法角度,更多地和更大胆地学习和借鉴一些国际经济法原则和规则以及国际惯例,使我国的法规、政策及其通常的经济贸易做法尽快向公认的国际公约、国际惯例靠拢,这对于加快我国经济法制建设,尽快形成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伍』 平谷魏太务秦玉军
法学院2012年法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综合知识(法理学、宪法学、行政法学、刑法学、民法学、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国际法学):
李龙主编:《法理学》,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联合出版
周叶中主编:《宪法》二十一世纪核心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马俊驹、余延满著:《民法原论》(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秦前红主编:《新宪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二版)
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第五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周佑勇著:《行政法原论》(第二版),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
洪浩著:《刑事诉讼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林莉红著:《行政诉讼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修订三版
赵钢、占善刚、刘学在:《民事诉讼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二版)
梁西主编:《国际法》(修订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邵沙平、余敏友主编:《国际法问题专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法理学:
李龙主编:《法理学》,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联合出版
张文显主编:《法理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张文显著:《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
中国法律思想史及外国法制史:
张国华主编:《中国法律思想史》,法律出版社1986年6月版
杨鸿烈著:《中国法律思想史》(第一版),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何勤华主编:《外国法制史》(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宪法学:
周叶中主编:《宪法》二十一世纪核心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
秦前红主编:《新宪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二版
行政法学:
周佑勇著:《行政法原论》(第二版),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
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刑事法学:
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第五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马克昌主编:《刑法》(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李希慧主编,康均心、黄明儒副主编:《中国刑法总论》(创新思维法学教材)、《中国刑法各论》(创新思维法学教材),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徐静村主编:《刑事诉讼法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三版)
陈光中、徐静村主编:《刑事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四版)
樊崇义主编:《刑事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民商法学:
余延满、马俊驹著:《民法原论》(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魏振瀛主编:《民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陈本寒主编:《商法新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范健主编:《商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刑事诉讼法学:
洪浩著:《刑事诉讼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徐静村主编的《刑事诉讼法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三版上下册)
行政诉讼法学:
林莉红著:《行政诉讼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修订三版
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林莉红著:《中国行政救济理论与实务》,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版
民事诉讼法学:
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赵钢、占善刚、刘学在:《民事诉讼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二版)
占善刚、刘显鹏著:《证据法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2月版
赵钢、占善刚、刘学在主编《民事诉讼法教学指导:法规、案例与试题》,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1年6月版
经济法与商法学:
漆多俊、冯果主编:《经济法学》(第三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漆多俊著:《经济法基础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覃有土主编:《商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范健著:《商法》(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韩德培主编:《环境保护法教程》(第五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蔡守秋主编:《环境资源法教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金瑞林主编:《环境法学》(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年版
国际法与国际经济法:
梁西主编:《国际法》(修订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梁西主编:《国际组织法总论》(修订第五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邵沙平、余敏友主编:《国际法问题专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余劲松主编:《国际投资法》(修订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三版)
漆彤主编:《国际贸易法新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余劲松、吴志攀主编:《国际经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三版)
韩龙主编:《国际金融法》,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国际私法与国际法:
梁西主编:《国际法》(修订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梁西主编:《国际组织法总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邵沙平、余敏友主编:《国际法问题专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韩德培主编:《国际私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黄进主编:《国际私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肖永平著:《肖永平论冲突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肖永平著:《国际私法原理》,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肖永平著:《法理学视野下的冲突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郭玉军编著:《冲突法导读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国际经济法:
余劲松主编:《国际投资法》(修订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三版)
漆彤主编:《国际贸易法新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余劲松、吴志攀主编:《国际经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三版)
韩龙主编:《国际金融法》,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目:
曾宪义主编:《中国法制史》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版
吴汉东主编:《知识产权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法律硕士是全国联考,不指定书目。。
『陆』 关于武汉大学考刑法研究生有关问题
320-326 综合知识(含……):
《法理学》李龙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联合出版。
《宪法》二十一世纪核心教材,周叶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新宪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秦前红主编,2005年出版。
《刑法学》马克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现代民法学》余能斌、马俊驹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行政法原论》周佑勇著,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修订版。
《国际法》(修订版)梁西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国际法问题专论》邵沙平、余敏友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27 综合知识(含……):
《发展社会学》吴忠明、刘祖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经济社会学》周长城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28 综合知识(含……):
《社会学概论新编》,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发展社会学》吴忠明、刘祖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29 综合知识(含……):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社会思想史》王处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方克立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19 法理学:
《法理学》李龙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联合出版。
《法理学》张文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420 中国法律思想史及外国法制史:
《中国法律思想史新编》张国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法律思想史》杨鸿烈著,商务印书馆1998年4月第1版;
《外国法制史》由嵘主编。
421 宪法学:
《宪法》二十一世纪核心教材,周叶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新宪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秦前红主编,2005年出版。
422 行政法学:
《行政法原论》周佑勇著,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修订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姜明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二版。
《行政法基本原则研究》周佑勇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23 刑事法学:
《刑法学》马克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刑法学》(上、下)高铭暄、马克昌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刑法学》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刑事诉讼法学》徐静村主编,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刑事诉讼法学》陈光中、徐静村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刑事诉讼法学》樊崇义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24 民商法学:
《现代民法学》余能斌、马俊驹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民法学》郑立、王作堂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比较民法学》李双元、温世扬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担保法》陈本寒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民法原论》马俊驹、余延满著,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合同法原论》余延满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商法学》覃有土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商法学》赵万一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425 刑事诉讼法学及刑法学:
《刑事诉讼法学》徐静村主编,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刑事诉讼法学》陈光中、徐静村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刑事诉讼法学》樊崇义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26 行政诉讼法及行政法:
《行政诉讼法学》林莉红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姜明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27 民事诉讼法及民商法学:
《民事诉讼法》(第二版)江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新编民事诉讼法学》李浩、刘敏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民事诉讼法教学法规》(第二版),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另:考试科目涉及其他相关课程的部分,以相关专业、方向所列参考书目为准。
428 经济法与商法学:
《经济法学》漆多俊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经济法基础理论》漆多俊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经济法论丛》第1-5卷,漆多俊主编,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2001年版;
《中国商事法(新编本)》王保树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版;
《商法学》覃有土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29 环境资源法:
《环境保护法教程》韩德培主编,法律出版社2003第四版;
《环境资源法学教程》蔡守秋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环境法学》金瑞林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重版;
430 国际法与国际关系史(1917年以后)或431国际法与法理学:
《国际法》(修订版)梁西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国际组织法总论》梁西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修订第5版;
《国际法问题专论》邵沙平、余敏友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国际关系史》刘德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法理学》李龙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联合出版社。
432 国际法和国际私法:
《国际法》(修订版)梁西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国际组织法总论》梁西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国际法问题专论》邵沙平、余敏友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国际私法》韩德培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国际私法》黄进主编,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肖永平论冲突法》肖永平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国际私法原理》肖永平著,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433 国际法和国际经济法:
《国际法》(修订版)梁西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国际组织法总论》梁西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修订第5版;
《国际法问题专论》邵沙平、余敏友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国际经济法概论》姚梅镇主编,余劲松主持修订,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修订版;
《国际投资法》余劲松主编,法律出版社2003年修订版。
《国际贸易法》左海聪著,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398 法硕综合知识或498 法硕专业基础:
《2005年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全国联考指南》、《2005年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全国联考考试大纲》,曾宪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二次印刷。
加试科目参考书目:
法学各专业:
《中国法制史》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曾宪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版。
《知识产权法》吴汉东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法律硕士专业:
《行政法原论》周佑勇著,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修订版。
《刑事诉讼法学》陈光中、徐静村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武汉大学法学硕士复习全攻略
http://e.dahew.com 2005年10月21日 --------------------------------------------------------------------------------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来到搜狐考研直播间,关注我们由搜狐教育、你来我往和启航凯程联合推出2005考研冲刺最后三个月的系列访谈活动,今天来到我们直播间的是武汉大学的硕士名师,首先请这几位老师自我介绍一下。
Captain:大家好!我是Captain教授,希望我们今天的访谈能为各位网友在考研之路上的奔跑助一臂之力。
Rain:各位网友好!非常高兴能有机会与各位交流考研的知识,欢迎大家踊跃提问。
Eric:大家好!我是武汉大学教授Eric,非常高兴与大家在网上交流有关武汉大学法学院考研的相关信息,欢迎大家踊跃提问。
Nick:各位网友下午好!我是武汉大学的Nick教授!考研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我愿意为大家提供我力所能及的帮助。
Thistle:大家下午好!我愿意回答大家的问题,为大家助一臂之力。
Sky:欢迎大家踊跃提问题,我将尽我所能为大家提供大家所需要的信息。
Plateau:考研是一个很辛苦的事情,我愿意为大家助一臂之力,欢迎大家踊跃提问。
主持人:我们直接进入提问吧,看看网友的问题很多。
网友:请问武汉大学对跨专业考研有什么限制?
Captain:武汉大学法学考研对专业没有限制,但是如果是同等学历考试,需要加考中国法制史和知识产权法。
网友:请问武大的专业课是否难考,都有什么题型,诉讼法学在几所重点大学中相比如何?总分大概多少?可以进入复试,谢谢!
Nick:武汉大学的专业课题型比较灵活,基于我们常见到的名词解释,解答论述等题型,也有填空、案例分析、辨析等题型,武汉大学诉讼法还是比较强的,是硕士站点,民事诉讼法较为突出,有赵刚留学等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此外,行政诉讼法实力也不错,当然和人大、西南政法相比,诉讼法专业实力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复试线所有的专业都是一致的,05年是335,其中政治55,英语57,综合专业一和专业二都是90分。
网友:民商法中的商法每年出题原则是什么?好像总是很分散不好复习,综合的试题今年会变吗?
Rain:民商法出题原则是考察学生对商法中有一定理论深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所以大家在复习商法的时候,不要太拘泥于琐碎的技术性规范,比如公司法中的公司账簿,再比如保险法中的现场理赔规则,还比如海上法,类似这样的琐碎的技术性规定,一般都不会在考研中出现。那么大家需要注意的就是认真的领会在商法中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内容,比如公司法中的资本制度问题,公司法中的法人治理问题,公司法中的独立董事问题,以及公司法中对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问题,再比如保险法中的保险合同问题等等,综合课的题型现在没有定论,但是根据以往经验,我们可以判断今年的综合课题型不会有大的改动。
网友:在专业基础课、综合课考卷中,对于名词解释除了回答定义以外,是否还要回答特征等其他内容,简答题答多少为宜?
Rain:在名词解释中,除了回答该名词的基本含义以外,还需要补充该名词的重要特征。一般来讲,名词解释的答题字数控制在200到300之间为宜。而对于简答题除了回答简答题基本含义和特征以外,还要根据简答题的出题意向回答出相关内容,一般字数应该控制在500到600之间。
网友:如何把握综合课和专业课的重点呢?以及课后习题这些如何把握?看完书总觉得要记的太多了,请老师回答一下,谢谢!
Thistle:重点的把握离不开指示体系的构建,我想你之所以感到某一门学科要记的太多,难以掌握,很可能是因为你对这门学科的理论体系和知识结构把握的还不是很清楚。我希望你能够在这方面多做一点工作,你会感到书越看越薄,需要记的东西越来越清楚。
Plateau:补充一点,时间分配应该有一个区别,主要的精力应该放在专业课上,综合课的部分,完全没有必要向专业课那样复习。只需把握最基础的内容即可。针对考试的题型即可。但是综合课在复习所列参考书目之后,如果有时间还要参看相关的一些案例,包括一些最新的论文。
网友:经济法虽然指定的参考书,但是指定书本以外的内容太多了,请老师再推荐几本书。
Captain:一般来说武大法学出题内容不会超越我院推荐的参考书范围,所以不建议这位网友在参考书以外,再翻阅其他的书本。这样会加重你的考研负担,并且效果也不是特别明显。顺带再说一句,启航老师所从事的工作就是帮助各位网友将书看薄,尽量帮助各位考生缩小参考书范围。也就是能够在我院指定的参考书范围以内,进一步的精简,抓住最重要的、最突出的内容,帮助网友更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以获取考研高分。
网友:诉讼法今年的热点问题会是哪些?
Nick:今年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的修改都进入了研讨和实施的高潮期,在很多观点继续碰撞的同时,大家在相当的一些问题上达成共识,我想考生在备考时,适当关注这一部分的内容,可能会对你的考试有所帮助。在前不久刚举行的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的年会上,也有一些问题成为学者们的热点,比如公益诉讼问题,检查监督问题,死刑复核问题等等,大家如果对诉讼法学界这些基于适当关注话,对于提高你们的分数也会有一定的帮助。
网友:武汉大学2006年法硕招收人数多少,法硕的学制是怎样?
Eric:武大法学院法律硕士的平均每年招生人数是300人,这只是计划数,具体招生人数以最终公开数字为准。但是基本在这个数字上下浮动,法律硕士的学制是三年。
网友:我想当律师,请问有没有必要考研,考的话,是考经济法学,还是民商法学,对未来律师工作更有帮助。
Thistle:我记得在读博士的时候,身边好几位同学都是已经很有名气的律师,有的还是合伙人,我认为法律职业,包括法官、律师、检察官在各种职业中,属于实践和理论结合较为紧密的一个法律理论功底不强的人,是很难做好律师工作的。并且,随着律师行业的越来越规范,这种趋势会更加的明显。当然,学习深造有很多种渠道,自学也是可以的,但是总的来说,考到像武汉大学法学院这样一所著名大学法学院,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图书馆的图书资料和同学们的学习环境开展学习,一个很好的选择。
律师工作涉及的领域也很多,具体报考什么专业,要根据你的工作需要,个人兴趣来选择。这里我想提醒一点,对于你的工作来说,无论选择什么专业,都不要忽视程序法的学习,尤其是民事诉讼法学,这可能在你未来工作中,会越来越重要。
网友:今年综合课宪法,以周版宪法为主,还是秦版的宪法学为主,新增加的会考察到什么地步呢?
Eric:综合课宪法,以周版宪法为主。周叶中老师主编的宪法,高教北大出版社出版的。但是秦版,秦老师主编的这部新宪法学也要适当加以参考。毕竟两位老师都很有可能会参与命题。秦版的新宪法学,主要以它的基本概念的掌握为主,周版宪法学除了对其基本概念掌握之外,还有对其二级概念,还有体系、基本思想要加以牢固的掌握。但是,总体说来,综合课宪法考察的内容、题型主要以辨析解答为主,因此,对综合课宪法的复习,以概念为主来进行复习。如果能够将周版宪法中的宪法的基本概念,加以牢固的掌握并进行比较的分析,应该综合课的宪法的考试就不成问题。
今年宪法的重点,第一基本权利,这不仅仅是今年的重点,每年都要考。这都是每年要考察的重点。因为这是宪法学的核心。基本权利主要考察的是基本权利的基本理论,还有基本权利各个权利类型的基本概念,一般考察一级概念。二级概念涉及的比较少。第二个重点就是宪法的基本理论。比如说宪法解释,宪法监督,宪法修改等等。第三个重点是宪法的一些基本制度,比如说民族区域制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然后还可能涉及的是国家机构。总体来说,前面两个内容,第一和第二个内容将是考察的重点。
网友:专业课是否需要看论文,需要看哪些?看多久?谢谢!
Plateau:看论文我的意见是旨在那些对基础知识学习的比较扎实之后,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看,对于论文的挑选也应该有一些选择。我想大家应该比较关注特别是你们所考的本专业的一些老师,特别是命题老师他们在这一年中写作,或者是参与写作,参与研究的论文以及科研项目,但是不能把所有的时间全部放在这个上面。考研我们主要考察的是基础知识,而不是考察大家做科研的能力。如果在看好论文之后,在你答题的过程中,能够答出很多自己的观点,包括学界的争论,这个当然是最好。但是如果没有看论文,你能把课本的基础知识掌握的很熟练,我想在这种情况下,既使你没有自己的观点,没有达成学术争论,也一定能够获得高分。所以,总的来说,我认为看论文第一要有选择性,第二不能作为你复习的重点。
网友:今年专业一的出题模式还和去年类似吗?
Sky:武大的专业一这两年有一些变动,相信大家都可以看到。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们的出题的一个模式,已经逐渐的成熟。比如说刑法专业,2004年出过选择题,那么2005年主要是辨析、简答,然后是传统的名词解释。这也是很多名牌高校一个出题的考察的基本模式。我们看简答,主要是考察大家对知识的一个完整的把握,简答和名词解释不同,名词解释考察的是大家对概念的基本的一个把握。我相信如果有同学听过我们院里某个老师的讲座,大家应该很清楚这一点。概念是我们院一直很重视的一个内容,我想一个考生,一个学生如果它连最基本的概念都没有一个准确的把握的话,很难想象它的法学专业学习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
我们看辨析题,辨析题其实也是我们对概念的一个变相的考察。大家看,在综合课里,不管是哪一个专业,都非常注重对辨析题的考察,也就是名词和名词之间的比较和界定,这也是一个学生从事科研的一个最基本的数字,也是我们对他们提出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
所以说,从我们考察大家的目的来看,我个人认为,在题型方面不会做太大的变动。所以大家在复习过程中,应该参照我们近两年的出题模式,有针对的进行复习。不用把精力放在担心题型会有什么变动上,而应该把精力放在对基本名词的把握上。对概念的区别和整理上,以及对重点的知识点从简答题的角度进行考察。总之题型不会有太大变化,请大家放心。
网友:今年刑法的考察重点是什么?
Sky:大家对武大的刑法的历年试题进行分析之后会发现,武大刑法考研推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是考察基本概念之间的比较;第二是考察重点的知识点;第三是考察重点知识点涉及到的相关案例。具体就今年而言,我觉得下面这些内容值得大家引起足够的重视。
首先是刑法修正案五,第二是关于限制死刑的讨论,当然这个在去年的考察已经考察过,但是今年还会不会考?我觉得死刑的限制也是今年研究的一个话题。第三个刑讯逼供也是我们今年刑法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此外,我要提一下刑法修正案五里的信用卡诈骗罪,这个是大家需要重点研究的,我们去年考察考到合同诈骗罪,今年会不会考察我上面提到的几个罪,大家有必要关注一下。除了热点问题之外,大家有必要关注一下相关案例,特别是涉及到罪名与罪名比较的相关案例。在看课本的同时,参考相关的热点案件,推荐大家经常上上最高人民法院的网站刑事审判网,可以了解这一年中相关的司法解释和重大疑难案件。这一点尤其要重视。从去年考研的情况看,最后一个案例题得分情况并不太好,所以大家有必要重视对这个案例题的复习,特别是针对能够比较罪名的相关案例的复习。
网友:武大的法学硕士容易考吗?我现在开始准备还来得及吗?
Eric:与其他的著名法学院相比,比如说北大法学院、人大法学院,考取武大法学研究生成功率还是要高一些。两年来,各大名牌高校法学考研复试线年年看涨。复试比例更是一年比一年低。05年人大法学院复试分数线最高涨到335分,北大发学院达到355分,平均复试比例只有12%左右。但是同样是名牌法学院,武大法学院却不距人于千里之外,大有广纳天下之英才,05年录取分数线仅为335分,平均复试比例为15%,国际法、环境法、宪法、行政法的复试比例更是达到28%、26%、22%。所以说,武大法学院在各名牌法学院中,应该说是最容易考的。
Sky:我觉得如果现在才开始准备时间还是够的,但是关键要看你能不能把复习的时间安排好,复习的精力要投入到关键的内容上。复习要做到有针对性,在安排复习之前,有必要对我校的历年试题进行一个详尽的分析,包括试题的特点,比如说在综合课里,有很多科目就比较注重辨析。那你能不能在复习过程中,针对课本里,可以辨析的内容来进行复习。有一些简答题,考察的都是最基础的内容,你在复习的过程中,能不能把这些基础的内容挑出来,精力应该投入在最关键的地方,而不是漫天撒网。我想如果你能做到这几点,希望还是很大的。而且也有很多这样的先例,希望你能成功。
Thistle:补充一句,在考研复习中,越靠后的阶段重要性越大,如果你能够在最后这段时间调整好状态,安排好复习的节奏,希望还是很大的。
网友:我是今年报考的应届生,现在复习两遍了,还是心里没底,想参加辅导班,不知如何我的这个问题。
Rain:你心里没底,不知具体是何种含义,一种情况是的确是心理素质问题,对于心理素质差的考生,我们可以在启航考研网站论坛上与你进行交流,在那个上面,我们会定期请一些心理辅导专家帮助各位考生改善心理素质,以最良好的状态应对考研。如果心理没底,指的是自己前一段时间的复习,前一段时间的知识掌握没有信心,那么参加我们的辅导班应该会起到很显著的效果。因为我们的辅导班会帮助考生把所有的知识体系进行清晰梳理,通过这样一个梳理,会帮助考生从宏观上、整体上去把握知识脉络,做到心里有底。
网友:综合课主要是考试内容太多了,辅导班会不会遗漏一些问题。
Captain:我们的辅导班不是一般市面上所追捧的点题押题班,尽管这也会是我们工作的一个部分,但是绝对不是全部,我们辅导班的重要工作内容是放在提高考生的应试素质,提高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考生对法学知识系统把握的能力,放在这些方面。如果说我们的考生在辅导班里,经过系统的训练,将会有一个比较强的变通能力,对法学知识的感悟能力,会对我们整个考验所涉及到法学知识体系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如果一个考生既能够对考试内容有一个宏观把握,又具有较强的法学感悟能力和应变能力的话,那么在考场上既使遇到一两道陌生的题目,也不会导致全军覆没,还是有非常大的希望获得考研成功。我曾经辅导过一名民商法的考研学生,他有一道论述题没有准备到,但是这并没有影响该位考生顺利地进入武大法学院,因为该位考生在面对自己从来没有准备到的论述题的时候,依仗自己对法学知识的系统把握,灵活进行了变通处理,把一些相关的知识经过一定序列的组合,同样变成了可以获取高分的答案。
网友:我是武汉大学的法学生,怎么听这些老师的口气,像给我们上过课的人啊?
Rain:也许我们都有师生之谊,在此,祝你考研成功。
网友:武大的班在哪里上课?
Rain:启航龙图的辅导班都是网上授课,以方便各位考生,考生们可以购买启航龙图的听课卡,然后可以在自己的家里或者宿舍里,通过上网来享受武大法学考研名师的讲课。同时,也欢迎各位考生到启航龙图法学考研辅导网站的论坛上,与各位老师进行交流,各位老师也会非常热心的为考生解答问题。
主持人:我们看到网友有很多争论110这个班的问题,他们问110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请老师解答一下。
Captain:110是启航龙图推出的一项教学服务,110的意思是指通过110特训班确保参加110培训的考生两门专业课都能够达到110分以上。启航龙图通过什么样的途径保证考生专业课成绩达到110分以上呢?第一就是通过我们老师的精心授课,那就是各位考生在网上听取我们启航龙图各位老师的高质量的课程讲授,其次,由老师来对各位考生进行一个跟踪性的、长期性的一个教学服务。这个教学服务包括从一开始对愿意加入110培训的考生进行面试,对这些考生的试卷进行分析,110老师帮助把握住各位考生的法学思维水平、法学思维特点以及答题能力,然后对症下药,以其非常富有针对性的来提高考试成绩。
主持人:我们看到网友在下面讨论关于110特训班名额已满的问题,请老师解答一下。
Captain:各位网友的学习热情深深感动了我,回去以后我们尽量的跟启航龙图进行沟通,尽量的满足各位的要求,请各位考生继续关注我们与搜狐将要陆续推进的一系列访谈,并及时关注我们启航龙图的法学考研网站。祝大家好运!
主持人:谢谢老师!访谈时间不多了,我们接下来请老师做一个补充和总结。
Thistle:在最后我想再次向大家强调一点,还是高度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有的同学希望在最后阶段能够押到一些题目,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历年无数考生的经验证明,把希望寄托在这个上面是会有很大损失的。对于试题的估计和预测,当然可以做。而且我们启航龙图的老师也会帮助大家进行这一项工作,但这绝不能成为大家复习的重点和主要内容。我希望大家以实实在在的知识和实力在考研中取得最好的成绩。
Sky:最后祝大家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柒』 武大国际法真的就业差吗
我是武大的,武大法学院的学生就业绝对不会差,武大国际法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硕士考公务员资本决不比别人差,博士就更不用说了,毕业工作绝对是全国一流的企事业单位或跨国公司.
下面是介绍:
国际公法研究特色
以研究现代国际法理论与实践、国际组织法、联合国法、欧盟法、世界贸易组织法、条约法、国际人权法、国际刑法见长。其研究水平在全国同类学科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也有相当影响。主要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有梁西教授的《国际组织法》(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国际法》;万鄂湘教授的《国际强行法与国际公共秩序》(获湖北省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国际人权法》;曾令良教授的《欧洲共同体与现代国际法》(获湖北省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世界贸易组织法》(获教育部第二届全国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邵沙平教授的《国际刑法》、《跨国洗钱的法律控制》(获湖北省首届优秀博士论文奖);余敏友教授的《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法律与实践》(获湖北省首届优秀博士论文奖)。
国际私法研究特色
武汉大学的国际私法研究人员从有利于更好地调整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的目的出发,主张"大国际私法"观点,认为国际私法既包括冲突规范、实体规范,又包括程序规范,并涵纳了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的直接调整方法和间接调整方法。为使国际私法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本学科点非常注重国际私法的本土化,扩大其适应性,加强中国国际私法立法问题的研究。本学科点既注重宏观问题的研究,又强调具体问题的探讨,如在国际私法的法理研究、国际民商新秩序的重构、比较国际私法、国别国际私法、国际民事程序法、国际商事仲裁法、区际冲突法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形成了颇具影响的"珞珈学派"。为我国国际私法的立法、司法实践以及国际商贸实务提供了很好的导引性作用。
国际经济法研究特色
武汉大学的国际经济法学科是我国最早从事国际经济法研究的学科点之一,并以国际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国际投资法学、国际金融法学为其特色。已故教授姚梅镇先生是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的首任会长,他提出并创建了中国国际经济法的学科体系,其关于国际经济法的理论已为我国国际法学界普遍接受,成为该领域的代表性学说。同时,他又是我国国际投资法的奠基人。在多年的发展建设过程中,本学科点的研究在全国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先后出版和发表了一批具有国内和国际影响的优秀教材、专著和论文,还为我国的经济和法制建设输送了一大批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并形成了重点突出、方向明确的学科特色:在国际投资法领域,余劲松教授在姚梅镇教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予以拓展和深化,其关于跨国公司法的研究更具开拓性而有独到建树;在国际金融法领域,刘丰名教授的研究一直居于国内前沿,他关于国际金融法学的体系富有创见,独树一帜。
十五期间,出版了一批研究生教育系列教材、《武汉大学国际法博士文库》5本。在国内外发表了250多篇有影响的论文。其中,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公认的权威刊物上的论文有14篇,在国外以英文发表的论文有10篇。出版学术专著17部。主持8项国家级重大研究课题,2项教育部的重大攻关课题,省部级研究项目20多项。国际合作项目近10项。学术带头人影响扩大:黄进教授被国际体育仲裁理事会任命为国际体育仲裁院雅典特别仲裁庭仲裁员。第28届奥运会期间,参与对各类奥运体育争端的仲裁。曾令良教授2002年被欧盟委员会授予为中国首位“让·莫内欧盟法讲座教授”、2004年进入WTO专家组成员的指示名单、2005年获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向全国人大、外交部等国家机关、国务院各部委以及省级机关提交了30项立法咨询报告。共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42名来我校演讲、报告,并对演讲论文进行了筛选,择其优秀论文结集出版。举办有影响的大型国际会议共4次,国内会议共10次。何其生的博士论文入选2003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下面是资深教授韩德培先生的介绍,这可是武大的一张王牌.
学 历
本 科 193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
硕 士 1942年毕业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国际私法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
工作经历
1、1934-1939,国立中央大学法律系任讲师和学报编辑;
2、1946年至今,武汉大学法律系(法学院),历任法律系系主任,校副秘书长、副教务长、国际法研究所所长、环境法研究所所长、法学院名誉院长、学科建设咨询委员会委员长。
社会兼职
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评议组成员;
2、第五届和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3、中国国际法学会副会长和名誉会长;
4、中国国际私法学会会长和名誉会长;
5、中国环境与资源法学会会长和名誉会长;
6、国际资源和自然保护同盟理事;
7、环境政策与环境法研究中心理事;
8、世界城市与区域规划学会理事;
9、美国纪念埃德加?斯诺基金委员会委员。
所开课程 国际法、国际私法、法理学
研究方向 国际法、国际私法
『捌』 “国际法”的权威教材(国外译本)
奥本海《奥本海国际法》
本书著者奥本海(1858~1919)是近代著名国际法学者。第九版修订者詹宁斯曾是剑桥大学惠威尔国际法讲座教授、国际法院院长;瓦茨曾是英国外交和联邦事务部法律顾问。原著1905~1906年出第一版后,即确立其作为国际法经典著作的地位,其后经过八次修订,历来是最为流行的一种国际法教,广泛流通。在第八次修订的三十七年后,第一卷由詹宁斯和瓦茨修订出版,此举深受国际法学界的欢迎。新版考虑到国际法的发展,扩大了范围和内容,包括海洋法、外交和领事关系、条约法等的新的补充;还涉及到外层空间、恐怖主义、环境保护、南极、人权等问题。新版第一卷内容比第八版增加了一倍以上,分为两册五个部分。新版维持原来的水平和声誉,是进行国际法教学和研究的主要参考著作,对实际工作者也大有裨益。
伊恩 布朗利《国际公法原理》
全书阐述清晰、分析严密,参考资料详尽,覆盖面综合全面,案例典型而丰富,展示了布朗利教授对平时国际法主要问题的实事求是研究精神与实证分析技能,体现了他结合复杂国际法案件自如运用实证分析法学理论 与方法剖析各种含混费解的国际法规范高超水平,揭示了国际法运作的现实情况和国际法在国际生活中的地位,补称为系统全面阐述平时国际法的一部杰作、权威的国际法专著和颇具世界影响的国际法教科书。
本书比较全面地展示了布朗利教授对平时国际法主要问题的实事求是的研究精神与实证分析技能,体现了他结合复杂国际法案件自如运用实证分析法学理论与方法,剖析各种含混费解的国际法规范的高超水平,比较深刻地揭示了国际法运作的现实情况,以及国际法在国际生活中的独特地位,从而有助于人们认识实证法学在国际法研究方面的潜力和无可替代的作用。
斯塔克的国际法教材也不错的
引自华东政法学院:
《国际公法》参考书目
一、中文类:
1、 曹建明等主编:《国际公法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2、 周鲠生:《国际法》,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3、 王铁崖主编:《国际法》,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
4、 张乃根主编:《当代国际法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 邵沙平等主编:《国际法问题专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 余民才主编:《国际法专论》,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
7、 赵理海:《国际法基本理论》,北京法学出版社1990年版。
8、 端木正主编:《国际法》,北京法学出版社1989年版。
9、 魏敏:《国际法概论》,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年版。
10、 李浩培:《国际法的概念和渊源》,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1、 陈体强:《国际法论文集》,法律出版社1985年版。
12、 王铁崖:《国际法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3、 程晓霞主编:《国际法的理论问题》,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14、 詹宁斯、瓦茨(英)修订,王铁崖等译:《奥本海国际法》,中国网络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
15、 格老秀斯(荷兰):《战争与和平法》。
16、 高树异主编:《国际法》,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7、 富学哲:《国际法教程》,警官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8、 王铁崖、田如萱:《国际法资料选编》第2版,法律出版社1986年版。
19、 王铁崖、田如萱:《国际法资料选编》(续编),法律出版社1993年版。
20、 王铁崖、李浩培、陈伟强主编:《中国国际法年刊》,法律出版社1982—1996年版。
21、 赵建文:《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2、 刘海山主编:《国际法》,法律出版社1992年版。
23、 赵理海:《当代国际法问题》,中国法制出版社1993年版。
24、 周洪钧主编:《国际法论》,同济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5、 李浩培:《条约法概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26、 王献枢主编:《国际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7、 李浩培:《国籍问题的比较研究》,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28、 联合国新闻部:《联合国手册》,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8年版。
29、 丘宏达(台)主编:《平时国际法》,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74年版。
30、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教研室编:《国际公法案例评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1、 王浩:《中国外交事例与国际法》,现代出版社1989年版。
32、 黄凤:《引渡制度》,法律出版社1990年版。
33、 陈治世:《条约法公约析论》,台湾学生书局1992年版。
34、 亨金:《国际法:案例和资料》,西方出版公司1980年版。
35、 B.森(印度):《外交人员国际法与实践指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7年版。
36、 丘日庆主编:《领事法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
37、 尼日尔松:《外交学》,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版。
38、 程道德主编:《近代中国外交与国际法》,现代出版社1993年版。
39、 马呈元:《国家犯罪与责任》,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0、 陈治中编:《国际法案例》,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41、 慕亚平、周建海、吴慧:《当代国际法论》,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42、 柳炳华(韩)著,马呈元等译:《国际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3、 苏义雄(台):《国际法》,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版。
44、 邵津主编:《国际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5、 梁西:《国际组织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6、 贺其治:《外层空间法》,法律出版社1992年版。
47、 黄惠康,《国际法上的集体安全制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48、 曾令良:《欧洲共同体与现代国际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49、 万鄂湘:《国际人权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50、 龚刃韧:《国家豁免问题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51、 饶戈平主编:《国际组织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2、 白桂梅:《国际法上的自决》,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年版。
53、 江国青:《演变中的国际法问题》,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54、 杨泽伟:《宏观国际法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5、 王曦:《国际环境法》,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56、 朱奇武:《中国国际法的理论与实践》,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57、 李浩培:《李浩培文选》,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58、 阿,菲德罗斯(奥)著,李浩培译:《国际法》,法律出版社1981年版。
59、 王献枢主编:《国际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60、 张潇剑:《国际强行法论》,北大出版社1995年版。
61、 亚历山大·基斯(法)著,张若思译:《国际环境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62、 黄进:《国家及其财产豁免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63、 魏敏主编:《海洋法》,法律出版社1987年版。
64、 赵建文主编:《国际法新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65、 赵维田:《国际航空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66、 袁古洁:《国际海洋划界的理论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67、 北京大学法律系国际法教研室编:《海洋法资料汇编》,1998年版。
68、 刘楠来:《国际海洋法》,海洋出版社1986年版。
69、 赵理海:《海洋法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70、 吴慧:《国际海洋法庭研究》,海洋出版社2002年版。
71、 陈治世:《国际法院》,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72、 贺其治:《国家责任法及案例浅析》,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73、 斯塔克(英)著,赵维田译:《国际法导论》,法律出版社1988年版。
74、 万鄂湘、石磊、杨成铭、邓洪武:《国际条约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5、 吴嘉生:《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之研析》,台湾五南出版社1998年版。
76、 赵理海:《国际法基本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77、 黄进、肖永平主编:《展望二十一世纪国际法的发展》,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8、 周洪钧、丁成耀、司平平编:《国际公约与惯例——国际公法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79、 梁西:《国际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80、 谢启美:《中国与联合国》,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
81、 鹿守本主编:《海洋法律制度》,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年版。
82、 赵理海:《海洋法的新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83、 凌岩等编:《国际公法案例评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84、 徐振翼:《航空法知识》,法律出版社1985年版。
85、 赵维田:《论三个反劫机公约》,群众出版社1985年版。
86、 [荷]雷伊南著,谭世球译:《外层空间法的利用与国际法》,上海翻译出版社1985年版。
87、 万鄂湘:《国际人权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88、 盛愉、魏家驹:《国际法新领域简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89、 夏友富:《国际环保法与中国对外开放》,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版。
90、 韩健、陈立虎:《国际环境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91、 马骧聪主编:《国际环境法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
92、 江伟钰、江伟铿:《国际环境保护法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93、 李双元主编:《国际法与比较法论丛》,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94、 董云虎编:《人权基本文献要览》,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95、 夏尔·卢梭(法):《武装冲突法》,中译本1987年版。
96、 李龙、万鄂湘:《人权理论与国际人权》,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97、 张智辉:《国际刑法通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98、 赵永琛:《国际刑法与司法协助》,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
99、 刘亚平:《国际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00、 林欣:《国际法中的刑事管辖权》,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二、外文类:
1、I.A.Shearer, Starke: International Law, Butterworth and Co., 1994.
2、Ian Brownlie: Principles of Public International Law,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3、O.Connel: International Law, Clarendon Press, 1970.
4、D.M.Johnston: The Structure and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 Law,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1983.
5、Lauterpacht H.: International Law,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5.
6、G.Tunkin: Politics, Law and Force in the Interstate System, 219 Recueil Des Cours, 1989.
7、Thomas M. Franck: Fairness in International Law and Institutions, Clarendon Press, 1998.
8、B.Simma: From Bilateralism to Community Interest in International Law, 250 Recueil Des Cours, 1989.
9、R.Bernhardt: Encyclopedia of Public Law, Elserier Science Publishers, 1987.
10、Serge Sur: The State Between Fragmentation and Globalization, 1997.
11、Kaarle Nordenstreng: Beyond National Sovereignty: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in the 1990s, 1993.
12、Philip Alston: International Lawyers and Globalization, 1997.
13、David A.Smith: States and Sovereignty in the Global Economy, London, 1999.
14、Jan Klabbers: An Introction to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al Law,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15、Anthony Aust: Modern Treaty Law and Practi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16、Eileen Denza: Diplomatic Law—Commentary on the Vienna Convention on Diplomatic Relations, Clarendon Press, 1998.
17、John Collier: The Settlement of Disputes in International Law,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18、G.Schwarzenberger: International Constitutional Law, 1976.
19、Karen T.Litfin: The Greening of Sovereignty in World Politics, Th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ess, 1998.
20、Stephen D. Krasner: Sovereignty: Organized Hypocris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9.
21、R.Keohane and J.S.Nye: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Dosborn, 1977.
22、Saskia Sassen: Losing Control? Sovereignty in Age of Globaliz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6.
23、A. Leroy Bennett: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Principles and Issues, 1994.
24、Alan Boyle: International Law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25、Antonio Cassese: International Criminal Law,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26、Karel C. Wellens: Diversity in Secondary Rules and the Unity of International Law,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1995.
27、S. D. Bailey: The Procere of the United Nations Security Council, 1975.
28、Antonio Cassese: Self-Determination of Peoples: A Legal Reappraisal,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29、Martti Koskenniemi: The Gentle Civilizer of Na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30、Ignaz Seidl-Hohenvelder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The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1999.
31、Lyal S. Sunga: The Emerging System of International Criminal Law, The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1997.
32、L. Henkin: International Law, Politics and values,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1995.
33、Bruno Stimma: The Charter of the UN: A Commenta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34、Ian Brownlie: International Law and Use of Force by Stat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3.
35、J. G. Merrills: International Dispute Settlemen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36、M. Cherif Bassiouni: Crimes Against Humanity in International Law,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1999.
37、 L. M. Goodrich: The United Nations, 1979.
38、Jordan J. Paust: International Criminal Law: Cases and Materials, Carolina Academic Press, 1996.
39、Dixon and Martin: Textbook on International Law, Blackstone Press Limited, 1996.
40、Oscar Schachter: International Law in Theory and Practi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41、Brad R. Roth: Governmental Illegitimacy in International Law, Clarendon Press, 1999.
42、Simon Chesterman: Humanitarian Intervention and International Law,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43、B. Conforti: The Law and Practice of the United Nations, 1996.
44、Green N. A. M: International Law, Macdonld and Evans London, 1982.
45、Rosalyn Higgins, Problems and Process—International Law and How we Use It, Clarendon, Clarendon Press, 1995.
46、Charles S. R: International Law, CLB, Publishers Inc, 1971.
47、Louis II: International Law cases and Materials, West Publishing Co. 1993.
48、Anand R.P.: International Law and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Martimo Nijholf, Boson, 1987.
49、Antonio Cassese: Self-Determination of Peoples and the Recent Break-Up of USSR and Yugoslavia. 1999.
50、O. A. Elias and C. L. Lim: The Paradox of Consensualism in International Law,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1998.
『玖』 韩德培的生平经历
韩德培先生生于1911年,江苏省如皋人,他的祖父韩大兴是曾多年跟随翼王石达开南征北战的一名副将。
韩德培幼时常在祖父膝下听他讲述当年驰骋马背的军旅生涯,继承了祖父刚正不阿的浩然正气。
来到人世间的韩德培却是个苦孩子——那时韩家已逐渐败落,更惨的是韩德培8岁便失去慈母,小小年纪便尝到了家庭贫寒、幼年失母带来的世事炎凉。
1917年,韩德培进入私塾,期间读了《大学》、《论语》、《孟子》、《幼学》等,接受了严格的书法训练,因此打下了扎实的旧学基础。10岁时,韩德培转入京江小学读书,京江小学是旅居如皋经营钱庄和银行业的镇江人开办的,对语文、算术、英语课程特别重视——熟悉韩德培的人都知道,他不但懂英文,还懂法文、德文、日文和俄文,出色的语言能力与他小时候所受到的良好外语训练有关。1928年,韩德培师范毕业。
1930年,他又赴杭州赶考,一举考中浙江大学史政系。半年之后,当时的教育部决定将浙大史政系合并到中央大学,韩德培也随之转入中央大学。
初到中央大学,一次旁听课却改变了韩德培的志向与爱好。当时,讲课的教授是后来当过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长、时任中大法律系主任的谢冠生,他主讲的是“法律就是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纠纷”。
韩德培还清晰记得,“谢教授讲话不带讲稿,只拿粉笔一支,他教法理学,引经据典,侃侃而谈,不仅条理分明,而且把一般人心目中枯燥无味的法学课程讲得趣味无穷”。后来,韩德培还旁听了谢教授主讲的“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和“罗马法”,教室里坐不下,他就站在窗子外面听。
由此,韩德培对法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知道了法学是一门解决人与人之间纠纷的一门学问,对社会非常有用。因此,他找去谢教授谈了自己想学法律的想法,在谢教授的帮助下,他如愿以偿从史政系转到了法律系。当时,中央大学法律系开设课程非常齐全,比如,刑法、民法总论、物权法、亲属法、程序法等,有许多来自于司法实务部门的人前来授课,包括最高法院的审判员、司法行政部的官员等。“从史政系转到了法律系,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但我无愧于我的选择”,如今已是一代法学大家的韩德培如此评价当年自己的选择。 1934年,韩德培从中央大学法律系毕业。
旧中国贫穷落后,备受列强欺凌,韩德培深感要提高民族素质,实现国家富强,教育十分重要。求知若渴的他希望能到国外去深造,然而出身贫寒的他只能等待时机考取公费留学。
时值中大需要一位主编学报和校刊的编辑人员,韩德培毛遂自荐,承担起了这项工作。
机遇在5年后才终于降临,中英庚款董事会在中国招留英公费生,然而24个名额中,攻读国际私法的名额只有1个。
经过激烈竞争,28岁的韩德培夺得留学剑桥大学的机会。可正当韩德培等准备出发之际,欧战突然爆发——韩德培只得回到中央大学一面等待消息,一面继续从事教学工作。
可是,欧战愈演愈烈,到英国去留学已经非常困难。
1年后,中英庚款董事会决定所有考取的24名公费留学生一律改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学习。1941年7月底,韩德培和一道考取中英庚款公费留学生的钱伟长、张龙翔等人前往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韩德培没有想到,自己这一去便是5年。
在多伦多大学学习的第二年,韩德培在著名国际私法学者莫法特·汉考克教授指导下写作论文,他选择的论文题目是《国际私法中的实质与程序问题》。他搜集和引用了大量的英美和加拿大的判例,结合英、美、加一些学者的观点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自己的见解。汉考克教授审阅过这篇论文后,很高兴地评价道:“你写的论文很好,我不用改任何一个字。”这样,韩德培很顺利地通过硕士论文答辩,获得硕士学位。这是当时该法学院所能授予的最高学位。
1942年,韩德培以特别研究生的身份来到当时世界上声望最高的哈佛大学法学院,利用那里世界上最好的一个法学图书馆所收藏的极为丰富的书刊,进一步进行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研究。在哈佛的3年,韩德培把主要精力集中于阅读国际私法、国际公法和法理学三方面的书刊,并尽量搜集有关的资料。特别是在国际私法方面,他花了较多的时间,做了大量的详细的笔记。此外,他还选听了当时几位有史学者的课,如格里斯沃尔德的“国际私法”、赫德森的“国际公法”和庞德的“法理学”,受益颇深。在哈佛,韩德培还撰写了一些国际私法新著的书评和评介庞德的社会法学派学说以及凯尔森的纯粹法学说等文章,发表于浙江大学发行的学术刊物《思想与时代》及其他刊物上。
1945年应著名法学家周鲠生校长之聘回武汉大学任法律系教授,后兼任法律系主任、校务委员会常委兼副秘书长、副教务长兼法律系主任。1980年、1981年分别创建了全国高校中第一个国际法研究所和全国唯一的环境法研究所。先后任武大法学院名誉院长,国际法研究所所长,环境法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评议组第一、二届成员和第三届特约成员,国务院经济法规研究中心顾问,国家环保局顾问,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顾问等。现仍任职于武大法学院并兼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国际法研究所和环境法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国际法学会、中国国际私法学会、中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研究会等学会名誉会长。在国外,还曾兼任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同盟理事,环境法研究中心理事,世界城市与区域规划学会理事等。
1945年秋,建立联合国的筹备会议在美国旧金山召开,董必武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结束后,董老应邀到纽约演讲。在演讲过程中,一些亲国民党的留美学生别有用心,提了一些无理取闹的问题。当地的华文报纸还进行了歪曲报道。韩德培感到非常气愤,提笔给董老写了一封信。信中说,那些无理取闹的人根本不能代表留美的中国学生。韩德培知道董老曾经在日本研修过法律,本身也是个法学家,所以还在信中向董老请教:未来的新中国是否需要法制建设?应该怎样进行法学研究?
新中国成立初期,韩德培任武大法律系主任,但怎么从事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才能适应建设新的国家的需要,他心里没谱。于是他又请教主持全国政法工作的董老。
1955年前后,董老到武汉视察,专门把韩德培叫到他身边聊天。韩德培还向董老谈了谈武大法律系的改革情况。 他拒绝了刚刚成立的联合国的工作邀请,于1946年,应周鲠生“有约在先”之聘,回国到武大任教。
1945年底,韩德培怀着渴望和激动的心情,乘美国第一艘开往远东的运输船,从美国西雅图出发,回到了中国。当多年不见的祖国再次呈现在眼前时,韩德培禁不住热泪盈眶,视线渐渐地模糊了……刚从抗战中走出来的中国,内战不断升级,物价飞涨,官僚腐败,民不聊生,社会秩序一片混乱,这与“海归”韩德培理想中的民主法治社会有着天壤之别。那时,韩培德曾在著名的《观察》杂志上发表了“我们所需要的法治”一文,提出民众所需要的法治应该是建立在民主政治上的法治。
韩德培在武汉大学历任武大法律系主任、武大教授会主席以及武大校务委员会副秘书长。由于他的努力和取得的卓越成效,使得武大法律系成为院系调整中全国仅有的三个被破例保留的综合性大学法律系之一
在当时韩德培和发展经济学的创始人、经济系教授张培刚及世界史学家、历史系教授吴于廑,被哈佛的中国同学戏称周鲠生校长邀请的“哈佛三剑客”。
1957年,他被扣上了“山中宰相”的右派帽子,密藏的大量笔记资料被白蚁蛀食一空。1960年摘帽后返回武大,法律系已不复存在,他被安排到外文系。文革开始,他因在教英语时用教室黑板上方“马恩列斯毛”的画像中各人的胡子来区别英语中表示“胡子”的几个词,而被学生告发,后抄家游街,甚至第二次戴上了右派的帽子。
1970年代初,韩德培以“右派分子”和“劳教人员”之身,奉命从事了大量联合国文件的翻译工作,得到外交部的高度评价。文革结束后得到平反,经刘道玉校长再三邀请(同时北京大学也多次抛来了橄榄枝,希望韩老去北大任教),韩老出山重建武大法律系,网罗了姚梅镇、马克昌、张泉林、何华辉等大量优秀人才。并与1980年建立起全国综合性大学中第一个国际法研究所,1981年又建立起中国乃至亚洲唯一的、同时也是整个亚太地区最大的环境法研究所。武汉大学法学院的重建过程是以韩老为核心而经行的,对武汉大学来说韩老对武汉大学的贡献真的太多太多了! 在武大法律系任教两年之后,年仅36岁的韩德培被任命为法律系主任。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全国综合性大学的法律系几乎都被取消,只有3所大学保留了法律系,武大是其中之一。
1957年,“反右”开始后,作为法学家的韩德培成为武汉大学最大的两个右派之一。第一次被划成右派的时候,韩德培还曾辩解,结果他被要求面向全校师生作检查,但他还在将自己的“罪状”一条一条地加以反驳。因为非常有理,揭穿了“反右”办公室的许多谎言,下面的人哄堂大笑。韩德培的罪名又多了一项:态度极度恶劣。
在被整整批斗了一个星期之后,“反右”办公室宣布了对他的处罚:撤销一切职务,送沙洋农场劳动。韩德培1960年被摘掉“右派”帽子回校时,法律系已经被撤销,并到了湖北大学。当时湖北大学只接受武汉大学法律系非右派教师,右派们留在了武大,他只好改行在外文系教授英语。
“文革”开始后,韩德培1969年再次被戴上“右派”帽子。韩德培教英语的权利也被剥夺了,原因是“在教英语时放毒”。他再次被下放到沙洋农场劳动,一去就是8年。1978年“右派”问题彻底平反,他才回到武汉大学工作。
“文革”结束后,如何重铸法律系这枚金牌,成了新上任不久的武汉大学副校长刘道玉思考的首要问题。
但一个被一锅端掉了的系,恢复起来谈何容易?刘道玉想到了韩德培。
“如果说法律系是武汉大学的一块水晶,那么它在反右、文革中已经被打破了。所幸晶体虽破,但晶核尚存。这晶核就是德高望重的著名国际法学家韩德培教授,他是法学大师,是我们恢复法律系的信心之所在。我们坚信,只要他登高一呼,人才就会从四面八方聚集到他的旗帜下。用不了多久的时间,就会在他这个晶核的周围生长出一块美丽的巨大的晶体来。”多年后,刘道玉在他的自传《一个大学校长的自白》里如是评价韩德培在武大的影响力。
果然,在韩德培的号召下,武大恢复法律系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各地,在法学界得到广泛的支持。多年流失或埋没在各地各界的法学人才,纷纷主动来函应聘,其中不少是武大法律系早年毕业的校友,他们不约而同地发出一个声音:“重铸昔日的辉煌!” 在法学界和教育界,韩德培的众多具有开创意义的贡献几乎人人皆知:他的学术活动范围涉及国际私法、国际公法、环境法、法理学以及法学教育等诸多领域。在国际私法方面,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机两翼”的大国际私法理论,构建了新中国国际私法的理论体系和立法体系;他更是中国环境法理论的开拓者,环境法学研究和教育的奠基人。
这些杰出成就的取得,靠的是什么?很多熟悉韩德培的人都提到了两个字:眼光。
1979年,武汉大学决定恢复法学教育,请韩德培教授主持法律系重建工作。那时,中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韩老就敏锐地意识到,国际法将在中国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重建法律系的同时,他于1980年组建了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这是中国高校建立的第一个国际法研究所。
上世纪80年代,没有多少人知道“环境法”,那时的“环境法”也不是独立学科。1981年,韩德培推动武汉大学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合作组建了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这个环境法研究所不仅在中国是第一个,在亚洲也是第一个。同时,身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学科评议组成员的韩德培奔走呼吁,终于得到教育部的批准,环境法在我国的法学教育体系中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20多年后的今天,这两个研究所都发展得很好,不仅都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而且其涵盖的学科都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在国内外已有广泛的学术影响。现在回过头来看,我们由衷佩服韩老的非凡眼光。”从先生的身上,中国政法大学校长、中国国际私法学会会长黄进体会到了学术眼光对于学术成就的重要性。
除了独到的学术眼光,韩德培的宽广胸怀也令后辈们佩服不已。
黄进回忆说:“韩老一贯反对在评职称时论资排辈、互相倾轧,团结、凝聚了大批知识分子。他的识人之明、用人之量令人折服。在他的支持下,著名宪法学家何华辉教授1980年时还是讲师,到1982年,他就成为了教授,创下那个年代高校职称晋升的奇迹。”
“对于后辈,先生不仅大力培养提携,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担当重任,让他们站在更高的平台上。而对于荣誉,先生总是唯恐避让不及。这是后辈难以超越的地方。”在黄进看来,韩德培宽广的胸怀为当时乃至现今有些浮躁的法学界带来了一阵清风,“在先生的影响下,中国国际私法界非常融洽和谐。”
以学术成就和影响力而论,韩德培完全称得上是法学大师,但是韩德培不愿意别人称他为大师,他最喜欢的还是别人叫他先生。
“先生一生最推崇的就是奥本海、庞德和狄骥这样的法学大师,他生前的心愿就是有朝一日他的学生或学生的学生中会有这样的大师。”黄进告诉记者,“以先生在中国法学界的成就和影响,是完全可以和上述几位学者在本国的贡献和影响相提并论的。”
“为什么我们后辈的学问难以超越像韩老这样的法学精英?因为他们有大师的品格和胸怀。”黄进感慨地说。 从1946年在武汉大学讲第一堂课到去世,韩德培终其一生,没有离开过武大,甚至没离开过讲台———直到去世前,他还挂念着5名即将毕业的博士生的论文答辩。
64年,弹指一挥间。韩德培从最年轻的教授变成了最年长的教授。直至去世,也没有正式退休。64年间,韩德培到底培养了多少学子,已经没有人能说清楚:武汉大学资深教授马克昌是中国著名的刑法大家;85岁高龄的梁西教授是我国国际组织法的奠基者和创始人;中国政法大学校长、中国法学会副会长黄进教授、澳门大学法学院院长曾令良是第一届、第二届杰出中青年法学家;西北政法大学副校长王瀚和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肖永平是国际私法领域的知名学者……有学者统计,在国内著名法学院校中,几乎都有“韩门”学子。
在政法系统和行政系统,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万鄂湘是韩德培的学生、外交部条法司约有三分之一的官员受过韩德培的教诲。在国际机构中,国际民航组织行政局局长柳芳是他的学生,她也是我国自1974年恢复国际民航组织合法席位以来,在该组织中担任职务级别最高的中国籍官员。
64年间,韩德培最关心的,是他的学生。对于学生的关爱,并不只是停留在学业上。
“他对我们每个学生都非常关心,我们生活上的小事他都记得。”韩德培指导的2006级博士生、山东政法学院副教授王立武回忆说。
2007年,王立武找到先生想请假回家一趟,因为他儿子那年高考。一个月后,王立武回武汉,先生还特意问他孩子高考顺不顺利。
韩老去世的前一天,王立武还到医院看过先生。“当时他已不能说话,当陪护告诉他,我是他的学生时,他睁开了眼睛,眼里只有泪水”。
王立武说:“在那种时刻,他只有用泪水来表达关爱。”
就在王立武这批博士入学时,韩德培发表了“演讲”:“我不会退休,也不想退休,我还得带博士生,我已经96岁了,纵然如此,我十分乐意背负这些责任,并对自己有三个要求:思想不僵化,知识不老化,文章不套化。”
2009年5月12日,韩德培最后一次清晰地说话。他问了他人生中最后的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他的几个博士生的论文准备得怎么样了。第二个问题是博士招生面试准备得怎么样了。“既然招他们为学生,就要对他们负责。”韩德培对身边的陪护人员说。
按计划,王立武等五位博士生论文答辩的日子,韩老将亲自参加。但这一天,学生们等来的,却是先生辞世的噩耗。
韩德培的告别仪式上,遗像上的老先生依旧笑容可掬。尽管大家都知道老先生生前乐观,爱笑不爱哭,但上至80岁的老教授,下至年轻一代的学子,许多人还是忍不住哭出了声。这一刻,学生们也只能用泪水来回报先生的关爱。
『拾』 中国国际法学会的理事成员
名誉会长
任建新(全国政协原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原院长)
史久镛(国际法院原院长)
王厚立(外交部法律顾问、外交部条法司原司长)
会长
李适时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常务副会长
饶戈平(北京大学教授)
刘振民(外交部长助理)
曲星(外交学院副院长)
兼职副会长
周忠海(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授、研究生院副院长)
尚明(商务部条法司)
黄进(现任中国政法大学校长)
刘楠来(中国社科院法学所)
金克胜(外交学院国际法系)
李兆杰(清华大学法学院)
秘书长
秦晓程(外交学院)
常务理事
(包括上述学会会长、常务副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在内):
赵秀文(人民大学)王传丽(女,中国政法大学)李保东(外交部)
钟建华(外交部领事司)高之国(国家海洋局)董世忠(复旦大学)
张勇(南开大学)董立坤(深圳大学)陈致中(中山大学)
王献枢(中南政法学院)李金荣(西南政法学院)朱揽叶(女,华东政法大学)
曾令良(武汉大学)曾华群(厦门大学)李勇(中国贸促会法律部)
江国青(外交学院)陶正华(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李鸣(北京大学法学院)
朱文奇(人民大学法学院)凌兵(香港城市大学)王小耘(上海小耘律师事务所)
张绪生(北京竞天律师事务所)王红松(北京仲裁委员会)周洪钧(华东政法大学)
周汉民(上海世博会展览事务局)赵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
学会高级顾问、学会顾问
汪道涵 马骏端木正邵天任 费宗祎
罗豪才 朱曾杰 徐鹤皋 魏家驹 潘抱存
兰明良 许光建 梁西赵维田盛愉
陈公绰 邵津 贺其治 黄嘉华 沈韦良
吴焕宁 邵循怡 郑成思 徐振翼 高尔森
高树异刘文宗唐厚志范国祥毕季龙
谢启美 陈平初 李道豫 史久镛 任继圣
姚壮 汤宗舜 沈达明 陈鲁直 郭日齐
郭寿康 钱骅 陈安 郑兆璜 丘日庆 欧阳楚屏
理事名单
(理事候选人均由本人所在单位根据学会提出的条件和名额推荐)
丁丽柏
女
重庆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教研室
万鄂湘
男
武汉大学法学院国际法研究所
王玫黎
女
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教研室
刘仁山
男
中南政法学院国际经济法系
朱崇实
男
厦门大学法学院
余劲松
男
武汉大学法学院
李仁真
女
武汉大学法学院国际法系
杨泽伟
男
中南政法学院国际经济法系
肖永平
男
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
邹立刚
男
中南政法学院
陈治东
男
华东政法学院国际法系
周洪钧
男
华东政法学院国际法系
徐崇利
男
厦门大学法律系
谢石松
男
中山大学法律系
慕亚平
男
中山大学法律系
王可菊
女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
陶正华
男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
杨力军
男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
李旺
男
清华大学法学院
丛文胜
男
军事科学院军制部
赵少群
女
贵州大学法律系
柯良栋
男
公安部法制局
刘锦
女
海南大学
韦经建
男
吉林大学法学院
车丕照
男
清华大学法学院
吕岩峰
男
吉林大学法学院
刘世元
男
吉林大学法学院
洪莉萍
女
上海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上海大学法学院)
浦伟良
男
上海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秦晓程
男
外交学院
叶兴平
男
深圳大学法学院
高智华
女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律系
邵沙平
女
武汉大学法学院
贾午光
男
司法部律师公证工作指导司
何敏
女
司法部律师公证工作指导司涉外涉港澳台处
刘伟民
男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
王雪江
男
中国民航总局安全技术中心
夏兴华
男
民航总局体改法规办公室
李培传
男
国务院法制办
李建
男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政法劳动社会保障法制司
吴浩
男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财政金融法制司
回沪明
男
最高人民法院
李健
男
最高人民法院经济庭
邵文虹
女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
贺庆
男
国家法官学院
顾经仪
女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王 慧
女
北京大学法学院
龚刃韧
男
北京大学法学院
余敏友
男
武汉大学法学院
白桂梅
女
北京大学法学院
邵景春
男
北京大学法学院
黄亚英
男
西北政法学院国际法系
王浩
男
西北政法学院法学四系
刘晓蜜
女
河北大学法律系
王叔良
男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国际法室
王生长
男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
陈波
女
中国贸促会法律部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
高宗泽
男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
冯秀梅
女
同上
朱洪超
男
上海市联合律师事务所
刘大力
男
上海市通力律师事务所
战宁
男
北京时代律师事务所
肖微
男
北京君合律师事务所
谢思敏
男
信利律师事务所
韩小京
男
北京通商律师事务所
叶蓁
男
外交部领事司
张军
男
外交部国际司
高燕平
女
驻美使馆
黄惠康
男
外交部条法司
胡志强
男
外交部条法司
王宗来
男
外交部条法司
王晓渡
女
外交部条法司
尹玉标
男
外交部条法司前司长
王淑芬
女
外交部条法司
苏伟
男
驻联合国代表团
马亚欧
男
外交部条法司
徐宏
男
外交部条法司
段洁龙
男
外交部条法司
刘大群
男
外交部条法司
高风
男
外交部条法司
李燕端
女
外交部条法司
王海英
女
烟台大学法律系
吴双全
男
兰州大学法律系
黄瑞
女
江西南昌大学政法学院
陈立虎
男
苏州大学法学院
刘健
男
湘潭大学法学院
徐天锡
男
上海市法学会
马晓玲
女
安徽大学法学院
王在邦
男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政治研究室
张灵强
男
山东青岛大学文学院法律系
张恒山
男
中共中央党校政法部
沈秋潮
男
中央军委法制局
赵建文
男
郑州大学法学院
宋永新
男
浙江大学法学院
陈寒枫
男
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办公室
周卫国
男
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办公室条法处
吴慧
女
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
周建海
男
中国政法大学
刘廷吉
男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
佟连发
男
辽宁大学法学院
张文彬
男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董安生
男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牛文军
男
内蒙古大学法学院
刘金科
男
东北财经大学法律系国际经济法教研室
刘满达
男
宁波大学法学院
周晓燕
女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条约法律司
万国华
男
南开大学国际经济法研究所
程宝库
男
南开大学法政学院
江国青
男
外交学院
刘慧珊
女
外交学院
卢松
男
外交学院
许军珂
女
外交学院
许建中
男
外交学院
任超英
男
中国民航总局航空安全中心
吴高盛
男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研究室
梁淑英
女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教研室
黄丹涵
女
中国建设银行法律部
许卫凌
男
中国司法杂志社
张庆珍
女
山西大学法学院
汤树梅
女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江伟钰
女
南京审计学院
周健
男
外交部
赵永琛
男
公安大学科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