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与道德
① 礼仪、道德、法律的区别
首先,三者起作复用的机制不同,礼仪更制多是个人的没有外在压力靠自我感觉来调整的行为规范,而道德是更多是双向的,受舆论的强制,受社会舆论、传统习惯等方式,来规范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法律则更多是体现国家意志,通过一整套执法机关强制实施。
其次,三者的评价标准不同。礼仪以美丑为标准,道德以善恶为标准,法律是以合法非法、有罪无罪为标准。
第三,三者调整的关系不同,礼仪调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道德调整的是人与社会的关系,而法律调整的是同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礼仪、道德、法律三者在调解社会关系上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三者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任何社会都不是简单的一种在发挥作用,而是彼此之间相互配合共同维护社会秩序。
② 道德修养与礼仪的关系
礼仪是一种修养,是内化后的外显。美丽并不与生俱来。
A、道德修养
B、学识回修养
C、美学答修养
修——修炼——在内
养——养成——在行
一个人的举止是修练出来的,
教养是培养出来的,
吸引力是魅力自身散发出来的,
礼仪是美丽哲学,礼仪塑造美。具有礼仪素养的人最美。
举止优雅是精神境界、文化品位、道德修养的综合体观,也是职业人士讲究文明,显示风度,树立形象的重要方面。
③ 礼节和道德一样吗
不一样
道德是形而上的抽象的
是心灵的法律和原则
礼节是表面的形式上的
是抽象道德尤其是中华传统美德的
一种外在体现形式
道德的标准会随着时间和社会的更替
而发生扭曲和变异
具体表现形式就是礼节的崩坏
④ 礼仪,道德,法律的区别是什么
首先,三者起作用的机制不同,礼仪更多是个人的没有外在压力靠自我感觉来调整的行为专规范,而道属德是更多是双向的,受舆论的强制,受社会舆论、传统习惯等方式,来规范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法律则更多是体现国家意志,通过一整套执法机关强制实施。
其次,三者的评价标准不同。礼仪以美丑为标准,道德以善恶为标准,法律是以合法非法、有罪无罪为标准。
第三,三者调整的关系不同,礼仪调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道德调整的是人与社会的关系,而法律调整的是同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礼仪、道德、法律三者在调解社会关系上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三者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任何社会都不是简单的一种在发挥作用,而是彼此之间相互配合共同维护社会秩序。
⑤ 道德修养与礼仪的关系
礼仪是道德修养的再现,假若没有了礼仪何谈道德与修养呢?
⑥ 为什么说礼仪修养与道德修养是密不可分的
我国历史悠久,是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注重礼仪修养向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孔子认为礼是治国安邦的基础,他说:“不学礼,无以立”。我们不能否认礼仪的重要作用,绝对不能认为它是可有可无的表面文章。从国家和民族的角度讲,礼仪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社会风貌、道德水准、文明程度、文化特色、公民素质的重要标志。从个人的角度来说,礼仪是一个人思想觉悟、道德修养、精神面貌和文化教养的综合反映。通过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对礼仪运用的程度,可以察知其教养的高低、文明的程度和道德的水准。对我们每一个人而言,礼仪就像是一个脸谱,从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便可以知道这个人的涵养和素质。礼仪如同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它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产生友谊,消除误会。
礼仪与道德的关系密不可分。亚里士多德说,礼是一种善。礼仪本身是一种既具有内在道德要求,又具有外在表现形式的行为规范。谦恭的态度、文明礼貌的语言、优雅得体的举止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是人的内在文化修养、道德品质、精神气质和思想境界等。没有内在的修养,外在的形式就失去了根基。学礼仪说到底就是学做人。
礼仪既是一种知识,又是一种技能,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种价值观。礼仪不仅是交际之道,也是一种处世态度。礼仪是一种细节,细节决定成败。礼仪说不上轰轰烈烈,却能潜移默化,影响人的一生。有人说,一个人的形象价值百万,无疑是在强调一个人的形象的重要性,这也是对礼仪价值的最大肯定。
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个学习生活礼仪的平台,笔者精心编写了这本《每天学点礼仪学》,本书以严谨务实的原则,总结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礼仪常识和礼仪规范,并着重介绍了一些礼仪禁忌和误区,同时在每个礼仪常识的最后,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概括了该礼仪常识的精髓,以求达到让读者抓住关键,灵活运用的目的。本书内容涉及了从日常生活到国际接待等各个方面的几百个礼仪常识,并做了详细的讲解和提示,使你很快就能轻松掌握礼仪规范,而且会记忆深刻,从而让你在生活和工作中时刻留意自己的行为举止,提高自己的修养,塑造完美的自身形象。
注重礼仪,归根到底是注重细节,对细节的把握需要智慧,让我们从细节做起,从实践中得到最完美的指引吧!
⑦ 道德和礼仪的定义
道德礼仪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精神层面的道德规范,是人们共同生活的行为准版则。道德礼仪权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对于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具有重要意义。道德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
⑧ 礼仪礼节与职业道德有怎样的关系
很重要啊,要表里如一,礼节礼仪和职业道德二者缺一不可,有前没有后或有后没回有前,有欺骗答的意思。诚信很重要,礼节礼仪上说的再好没有用,只是一时的。而职业道德是要坚持永远的。没有礼节礼貌,东西不好卖,礼节礼仪是一个商业的外部招牌,职业道德是潜意识的招揽顾客和回头顾客。如果要经营好必须得二者具备,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⑨ 道德修养与礼仪的关系
礼仪的道德功能在现代社会里,“礼仪”是一个常用的词语.然而,翻阅诸多综合性辞书,却无“礼仪”的条目.惟有《辞源》做过简单的解释:礼仪即行礼之仪式.所以,对“礼仪”的普遍性涵义的解释,只能借助于对“礼”和“礼节”的解释,《辞海》解释“礼”的主要涵义:一是指表示敬意;二是指为表示敬意或隆重而举行的仪式;三是指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贵族 等级制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四是指礼物.《中国大网络全书》的解释:礼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奴隶社会对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是指维护宗法等级制度的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作为道德规范是指奴隶主贵族和封建地主阶级一切行为的准则.《简明不列颠网络全书》把“礼”解释为:中国儒家的社会道德规范,一般指礼节;把“礼节”解释为:规定社会行为和职业行为的习俗和准则的体系.可见,“礼”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礼”已经包含了“礼仪”,即同一定的社会上层建筑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的礼节仪式.从现代的意义上说,“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标的、符合“礼”的精神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礼仪”是一个综合性的范畴,涉及到政治学、伦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过去对“礼”和“礼仪”的政治学研究较多,而对其伦理学研究至今还很薄弱.因此,从伦理学的角度研究“礼仪”,阐述它的道德功能及其实现机制,对于拓展伦理学的视野,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伦理学视角的礼仪,是指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交往中形成的,以风俗、习惯、传统的形式固定的道德行为规范.具体地分析礼仪的道德功能,可以概括为三个基本方面,或者说是三种实现形式:以礼“引”德:礼仪作为一种基础性的行为规范,可以“引导”人们加强道德修养.在“仁、义、礼、智、信”这些基本的道德规范中,礼是很重要的范畴;在人的行为规范中,礼仪是最起码的、基础性的规范.“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人而无礼,焉以为德”.(扬雄:《法言·问道》)不学习礼,就无法立身处世;如果人没有礼,就谈不上道德修养.从人的一生来看,最初接触的行为规范就是“礼”和“礼仪”.人出生后,首先教给他的是简单的礼仪知识和规范:在接人待物方面,要恭敬、谦逊、礼貌;在仪态仪表方面,要端庄、调和、文雅.这是人生的第一堂德育课.此后,人们才学习善良、宽容、诚信的道德规范.这就是以教“礼”为基础,引导人们加强道德修养,提高道德素质,逐渐成为有道德的人.
以礼“显”德:礼仪作为一种道德精神的外在形式,可以“显现”人们的道德水平.礼仪可以展现一个人的道德素质,从他的仪态和行为中,体现出对“礼”的价值的认知水平和对“礼”的执行的修养程度.从“礼”和“礼仪”的关系看,实际上是一种本质和现象的关系.“礼”是道德精神,“礼仪”是道德行为,“礼”是“礼仪”的内在本质,“礼仪”是“礼”的外在表现.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总是通过“礼仪”来显现“礼”的修养,显现一个人的内在的道德素质.人的道德素质是沉淀在内心世界的,但是,它可以通过人的礼仪行为表现出来.所以,观察一个人的仪态仪表、行为举止、语言文字,往往可以了解他内心的道德世界,包括道德认识、道德倾向和伦理精神,从而评价他的道德水准和修养程度.
以礼“保”德:礼仪作为一种操作性强的道德规范,可以“保证”道德原则的实施.礼仪这种规范和准则的操作性很强,可以用语言、文字、动作进行准确的描述和规定.礼仪是待人接物的道德规范,也是保证“礼”的实施的基本条件,“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礼记·冠义》)礼的开始,就是要体态端正,面色和悦,语言流畅,做到这些,礼就具备了.“礼”和“礼仪”的关系,也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所以,我们选择适合“礼”的内容的“礼仪”,就可以贯彻“礼”的精神;选择适合道德原则的“礼仪”,就可以把道德原则的要求按照“礼仪”的方式组织起来,落实到人们的行动上.通过礼仪教育和训练,可以帮助人们增强内心的道德信念,掌握正确的行为准则,在社会交往中进行标准化操作,从而保证道德原则的实施.
礼仪具有重要的道德功能:它能引导人们的道德修养,显现人们的道德精神,保证道德原则的实施.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发挥好礼仪的道德功能?首先,要弘扬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有“礼仪之邦”的优良传统,应该很好地继承和发扬.我们要抛弃那些落后于时代的繁文缛节,保留有普遍意义的礼仪习惯,吸纳有积极意义的待人之礼.其次,要健全现代的礼仪体系.构建现代的礼仪体系,要坚持民族性、世界性和时代性相结合的原则.我们应当继承民族传统礼仪中具有恒久价值和旺盛生命力的内容;吸收国际礼仪中具有积极作用和进步意义的内容,同时还要面向现代化,增加一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反映时代精神的内容,综合成一个新的科学的体系.再次,要纳入国民教育的过程.礼仪属于社会公德的范畴,涵盖了社会上一切人的行为,是每个公民都应该掌握和遵守的.因此,要把礼仪教育作为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从孩子抓起,贯穿于终身教育的各个阶段,使每个人都成为懂礼仪、通礼节、讲礼貌的好公民.总之,要切实加强礼仪建设和礼仪教育,充分发挥礼仪的道德功能,在全社会树立学礼仪、讲礼仪的风尚,营造文明的氛围,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