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
『壹』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
法治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与健全的法治相呼应。实现市场版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权用,最为重要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市场主体的行为受法律约束和保护。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需要公平、公正、公开地配置各种资源,更加公平地实现利益分配和再分配,相应地要求制定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以法律来保护市场竞争,维护市场经济运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政府作用的充分发挥需要法律规范。法律不配套不健全以及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市场经济体制就建立不起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法治经济,它要求市场主体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成为具有法律约束的行为,要求用法律来保护市场平等竞争以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帕累托最优,要求用法律手段来处置市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矛盾和冲突,要求政府在法律框架下调控国民经济运行,要求严格保护市场主体的财产权利不受侵犯,等等。
『贰』 为什么说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制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
法治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与健全的法治相呼应。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最为重要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市场主体的行为受法律约束和保护。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需要公平、公正、公开地配置各种资源,更加公平地实现利益分配和再分配,相应地要求制定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以法律来保护市场竞争,维护市场经济运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政府作用的充分发挥需要法律规范。法律不配套不健全以及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市场经济体制就建立不起来。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这是30多年来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的准确清晰界定。
法治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
在传统农耕时代,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人与人之间较少往来,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具有典型的封闭性、保守性特征,虽然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但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只占极小比例,市场机制不是经济运行的主要机制,自然就谈不上市场经济。虽然封建社会的历朝历代也都制定有法律,但更多是为了维护封建时代的自然秩序,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具有严重的人治特征,不具备法治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基本条件。在我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计划代替一切,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都被政府高度集中的计划所覆盖,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居民的消费等完全按照政府的指令进行,计划机制不仅代替了市场机制,而且计划也代替了法律,因此,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既不是市场经济也不是法治经济,同样不可能实现法治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从世界范围来看,市场经济发育是十八世纪之后的事。考察世界各个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发展历史,不难发现,市场经济发育过程就是一个法治不断完善的过程。十八世纪之后,西方国家相继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同时也进入了自由竞争为主导的市场经济时代,自由竞争代替了封建专制,这是历史进步,同时也就要求运用法律手段保护竞争,反对封建专制。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竞争的加剧,也出现了无序竞争问题,社会矛盾凸显,英国在1825年发生了世界上第一次经济危机,此后每隔一段时间就出现一次,呈现出周期性特征,每次危机都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破坏。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办法一同产生,为了克服自由竞争所带来的日益增多和加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客观上要求制定和颁布一系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以确保市场平等竞争和社会平稳运行。
由此,法治与现代市场经济一同产生,现代市场经济呼唤法治,拥抱法治。可以说市场经济发展到哪里,法治就需要跟进到哪里;市场机制发育的深度决定法治跟进的程度。没有法律约束和保护的市场经济必然走向混乱。法律不配套、不健全以及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市场经济就建立不起来。从一定意义上说,有无健全的法治是现代市场经济与早期市场经济的重要区别。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实现法治经济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加要求实现法治经济。因为: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数量越来越多,市场行为和市场竞争结果越来越不可预期,市场结构越来越复杂,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更加要求市场主体的各种行为都处于法律框架内,才能确保市场经济有序运行,市场机制更加有效。市场机制只是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供基本条件,并不意味着只要实现了市场经济就一定产生更高的效果。全世界那么多国家和地区除了少数之外,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但并没有都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并没有都成为发达国家。目前全世界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并不都是发展快的国家,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必要的法律特别是良法来有效地维护公平竞争,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有的国家的法律甚至扼杀竞争。改革开放之后,之所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本原因就是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并以法律来保护市场竞争,维护市场经济运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资源配置过程就是利益的分配和再分配过程,这是人类社会最为复杂的行为,需要法律来保障。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几千年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之所以不断发生王朝更迭,根本原因在于利益分配不公平,其背后是资源配置不公平特别是土地资源配置不公平。几百年的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社会矛盾不断激化,根源依然在于利益分配不公平,其背后起作用的依然是资本这一现代经济的重要资源配置不公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之所以发达国家出现了相对稳定和繁荣,也在于不断地调节利益分配,实现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本投资的相对公平。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需要公平、公正、公开地配置各种资源,更加公平地实现利益分配和再分配,在资源的配置过程中客观上要求以法治作保障。
各个国家包括我国改革开放实践已经证明,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效率要高于计划机制,因此,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但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不是无条件的,而是需要具备一系列条件,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市场主体的行为处于法律框架内,而这一法律又必须是良法而不是劣法,就需要在法律层面上维护市场主体的平等竞争。因为市场主体要追求利益最大化,要实现其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有的通过正当竞争,有的则会通过不正当竞争,如通过各种形式的垄断、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商品甚至坑蒙拐骗等,其结果必然损害其他市场主体或侵害消费者利益,客观上要求国家要有相应的法律以及相关的制度来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维护公平竞争,打击不正当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已经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这就要求通过法律的途径保护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平等竞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将积累越来越多的以各种形式存在的财产,这既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又是下一步取得竞争优势的前提和基础,客观上要求建立以公平为核心原则的财产权利保护制度,公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非公有财产同样神圣不可侵犯。相反,如果财产权得不到保护,市场主体就失去了竞争的价值动力,从根本上破坏了公平竞争。
从市场运行机制来看,市场经济的核心是公平竞争,公平竞争就是自由等价交换,没有等价交换,商品就难以实现内在价值,商品经营者就难以获取应得的利润,商品经营者就没有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商品经营者客观上要求有相应的法律来保障其自由、平等、自主交换。
由上可见,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相应地要求制定与此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目前不少国家或地区都制定有《反垄断法》或《反托拉斯法》、《保护消费者权益法》、《价格法》、《知识产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体系,目的都在于保护竞争,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
政府干预经济行为在法律框架内进行
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还需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而政府作用的充分发挥需要法律规范,政府的宏观调控行为需要在法律框架内进行。
市场具有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但又不是万能的,市场本身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如无法解决垄断问题、无法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无法防止负的外部性、无法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增长、无法解决收入差距扩大甚至两极分化等问题,客观上需要政府来弥补。特别是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需要政府不断地改善宏观调控。
弥补市场缺陷也好,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也罢,都不是自然而然地自动实现的,也不是随意而为的,而是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来实施。虽然政府宏观调控的时机、力度等通过相机抉择政策可以实现,但宏观调控政策的背后则需要有财政、金融、投资、社会保障、产业等相关的法律。
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法治经济,它要求市场主体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成为具有法律约束的行为,要求用法律来保护市场平等竞争以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帕累托最优,要求用法律手段来处置市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矛盾和冲突,要求政府在法律框架下调控国民经济运行,要求严格保护市场主体的财产权利不受侵犯,等等。
『叁』 为什么说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
市场经抄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
法治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与健全的法治相呼应。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最为重要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市场主体的行为受法律约束和保护。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需要公平、公正、公开地配置各种资源,更加公平地实现利益分配和再分配,相应地要求制定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以法律来保护市场竞争,维护市场经济运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政府作用的充分发挥需要法律规范。法律不配套不健全以及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市场经济体制就建立不起来。
市场与法治被称为现代文明的两大基石:经济发展主要关注社会财富的生产,法治则保障财富的交易与分配。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两者又紧密融合、相互影响,“市场经济必然是法治经济”已成为共识。
『肆』 为什么说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说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的原因:市场经济是自由交易经济,但市场交易有效有序进行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法治。法治可以约束经济人的行为,包括产权界定和保护、合同和法律的执行、维护市场竞争等。倘若没有法制的保障,产权就是不安全的,就难以实现经济健康发展。只有实行法治,才能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所谓“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就是倡导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问题,通过立法、执法和司法以及法律服务调整经济关系、规范经济行为、指导经济运行、维护经济秩序、推动经济发展,使市场经济在法治的轨道上健康有序发展。换言之,要用法律来规范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等的行为,保障市场经济高效运行、健康发展。“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的理念,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伍』 为什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它从根本上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主要运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活动的传统做法,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相应的法律规范和司法保障下健康发育和正常运转。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主要是运用行政手段和指令性计划来调节经济生活。这种单一的行政指令性的计划管理体制曾经起过一些作用,但由于其存在权力过分集中的弊端,忽视甚至排斥市场,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生产发展的要求,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改变这种状况,关键是要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的职能真正转变到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育和正常运行的服务上来。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作为经济运行主体。
『陆』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法制经济,对吗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制经济。
『柒』 解释"为什么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
市场经济必须是法制经济,原因是:
第一,市场经济是自主性经济。
市场经济要求承认和尊重市场主体的意志自主性,这就是要用法律确认市场主体资格,充分尊重市场主体的产权(即财产权)和意志自由。同时,规定市场主体行使权利的方法,原则和保障权利的程序。没有法制,市场主体的产权和其他权利就无法实现。
第二,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
市场经济的基础在于市场,市场变换主要是通过市场主体之间经过自由、平等的协商所订立的契约来进行的。契约是市场的法律原型,市场经济最主要的法律特征就是经济关系的契约化。在市场经济中,契约成为经济交往的基本形式。离开契约,市场经济就不可能存在,而契约必须以法律对契约原则、方式和结果的确认和保护为前提。
第三,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
通过竞争达到优胜劣汰,合理配置资源,是市场经济的优越性之一。但是,市场竞争必须是公平、合法的竞争,否则,市场机制就可能失灵或扭曲。在市场竞争中,有些竞争者为了贪图利益不惜最大风险,采取各种不正当手段进行或限制竞争,必然妨碍正常的市场竞争。需要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和制裁不正常竞争和垄断行为,维护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这就象球赛时,球员必须依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比赛。没有规则,比赛就无法进行。必须的法律就相当于比赛规则,它是维护正当竞争的保障。
第四,市场经济是主体地位平等的经济。
必须通过法律确认市场主体之间的平等地位。至少在形式上保障所有市场主体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否则,市场主体之间的平等就失去了前提和保障。
第五,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
它一方面要求统一的国内市场体系,另一方面也要求市场国际化。统一的、开放的市场体系必须有相应的调整手段和法律规则。为使我国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必须按照现代法制的要求加入国际经济法律体系。
『捌』 如何理解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
法治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成熟的市版场经济体制与健全的法治相呼应权。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最为重要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市场主体的行为受法律约束和保护。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需要公平、公正、公开地配置各种资源,更加公平地实现利益分配和再分配,相应地要求制定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以法律来保护市场竞争,维护市场经济运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政府作用的充分发挥需要法律规范。法律不配套不健全以及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市场经济体制就建立不起来。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这是30多年来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的准确清晰界定。
法治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
『玖』 为什么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市场经济必须是法制经济,原因是:
第一,市场经济是自主性经济。市场经济要求承认和尊重市场主体的意志自主性,这就是要用法律确认市场主体资格,充分尊重市场主体的产权(即财产权)和意志自由。同时,规定市场主体行使权利的方法,原则和保障权利的程序。没有法制,市场主体的产权和其他权利就无法实现。
第二,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市场经济的基础在于市场,市场变换主要是通过市场主体之间经过自由、平等的协商所订立的契约来进行的。契约是市场的法律原型,市场经济最主要的法律特征就是经济关系的契约化。在市场经济中,契约成为经济交往的基本形式。离开契约,市场经济就不可能存在,而契约必须以法律对契约原则、方式和结果的确认和保护为前提。
第三,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通过竞争达到优胜劣汰,合理配置资源,是市场经济的优越性之一。但是,市场竞争必须是公平、合法的竞争,否则,市场机制就可能失灵或扭曲。在市场竞争中,有些竞争者为了贪图利益不惜最大风险,采取各种不正当手段进行或限制竞争,必然妨碍正常的市场竞争。需要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和制裁不正常竞争和垄断行为,维护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这就象球赛时,球员必须依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比赛。没有规则,比赛就无法进行。必须的法律就相当于比赛规则,它是维护正当竞争的保障。
第四,市场经济是主体地位平等的经济。必须通过法律确认市场主体之间的平等地位。至少在形式上保障所有市场主体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否则,市场主体之间的平等就失去了前提和保障。
第五,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它一方面要求统一的国内市场体系,另一方面也要求市场国际化。统一的、开放的市场体系必须有相应的调整手段和法律规则。为使我国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必须按照现代法制的要求加入国际经济法律体系。
『拾』 为什么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 举例说明
参见 云南农业大学,李永纯《论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发表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03期
论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
李永纯 (云南农业大学, 昆明 650201)
摘 要:文章阐示了法治与法治经济的内涵, 指出法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市场主体的确立、市场经济秩序、规则的形成和发展及宏观调控都需要法治。中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法治, 必须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法律体系, 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 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
关键词:法治; 市场经济; 法治经济
二、市场经济呼唤法治
一般认为, 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性、竞争性、高效率的经济体制, 是调节经济运行、合理配置资源, 推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机制。所谓市场经济, 用经济学的语言来表达就是: 社会上不同的利益主体, 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上通过市场进行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1.法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1) 市场主体的确立需要法治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所有制结构, 承认生产资料归不同的所有者是建立市场经济的前提条件, 因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要求所有的商品生产者是独立的经济实体。过去, 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 实际上政府是主体, 政府直接控制领导着企业并层层编制计划下达给企业组织生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则要求企业必须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的商品生产者。所有这些独立商品生产者都要面对市场, 在市场上商品所有者出售的是商品, 购买者购买的也是商品, 他们通过市场进行商品买卖和交换, 其目的是为了追求和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要满足自身经济利益的需求, 市场经济主体的财产必须得到充分的确认和维护, 而要使市场经济体主体的财产权得到充分确认和维护又必须以法律来保障, 这是市场机制运行的基础。一方面, 法律保证市场主体对其合法拥有物质财富包括土地、自然资源、劳动产品、货币和各种有价证券享有支配、使用和处置的权利; 另一方面法律保证市场主体对其精神产品, 如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进行占有、使用的权利, 这是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前提条件。法律保,所有权是一种排他性的财产权,某人取得了某项财产的所有权, 就意味着排除了其他任何人对该项财产的干涉。所有权可以对抗任何人, 其他人均不得妨碍、干涉所有人行使所有权, 也不得侵害所有权。所有权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前提, 也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结果。离开了法律, 市场主体的所有权就得不到充分的确认和保护, 市场经济也就无从谈起。
(2) 市场经济秩序、规则的形成需要法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人们在社会劳动中生产出来的商品, 按等价交换的原则在市场上进行交换, 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取得各自所需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因此, 全社会必须遵循价值规律来组织商品生产。而价值规律作用的发挥势必引起竞争, 竞争又需要良好的秩序。理想的、完备的市场经济应具有公平性和契约性。市场经济是公平竞争的经济,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 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推动力,它要求每个市场主体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遵守共同的规则。市场经济也是契约经济, 各个市场经济主体之间的交换关系是靠合同形式连接的。在市场经济中, 公平竞争的规则和秩序, 只有通过法律形式才能有效地确认并贯彻下去。市场交换中的合同、信用关系也只有得到法律上的确认, 成为一种受法律保护的契约关系, 才能有效地加以实现。市场经济是一种有秩序、遵循一定规则的经济活动, 这种秩序、规则需要法律的强有力的保证。但是市场经济常受到来自内外两个方面的干扰。来自市场内部的干扰主要是因为市场主体的行为不规范造成的, 表现为作伪、欺诈、骗取、违约、非
法垄断、不正当竞争等。来自外部的干扰主要是行政权力行使不当造成的, 表现为权力“寻租”、乱摊派、乱罚款、乱收费、滥发许可证等。内外干扰相互影响, 使市场活动陷入无序、混乱状态。因此, 不仅需要以法律的名义来宣布市场的基本规则, 以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还需要法律来限制政府的权力, 防止权力对市场的不正当干预。
(3) 市场经济宏观调控需要法治市场经济关系的一方面是财产关系, 另一方面是经济管理关系, 是政府对社会生产总过程的经济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监督和调节过程中发生的物质利益关系。市场经济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 但多年的经济实践证明, 对政府的调控行为如果不加以规范, 就会促使生产主体的短期行为, 诱发市场主体产生不规范行为, 而市场主体的短期行为一旦变得严重, 就一时难以用常规的调控方式解决, 政府的调控行为也难以规范化, 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而且, 政府往往为了一定的权力和利益,对经济活动干预的力度过大。如严格控制物资和资金分配权、产品定价权、人事管理权等,肆意侵犯企业、个人的权利和利益, 个别政府官员大肆进行权钱交易、中饱私囊、贪污腐化,这成为腐败产生的重要原因因此, 在发展市场经济时, 必须对政府施以一定的法律约束。
2.法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来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经历了两个大的发展阶段, 即自由竞争阶段和垄断阶段。不同的阶段要求相应的法律规范,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确立的基本前提是原始积累, “剑与火”的文明把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劳动者, 把货币转化为资本, 经济法在这个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其中, 英国最为典型。从十七世纪开始, 英国推行圈地运动,并于1700 年到1801 年颁布了2 200多个土地法规, 通过这些法律把封建土地所有制改为资本主义所有制, 迫使农民与土地分离, 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雇佣劳动者。与此同时, 为了加快资本积累, 开展自由贸易和自由竞争, 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各资本主义国家都制定和实施了《民法》和《商法》, 以保证让看不见的手调节市场的运行。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资本主义开始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的过渡, 新兴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使社会经济关系日趋复杂, 为了避免垄断资本之间的激烈竞争造成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动荡, 各国资产阶级开始凭借其国家权力制定和颁布经济法律, 干预社会经济生活, 公法开始正式介入经济生活, 并逐渐成为政府调控市场经济的一种手段。
经济法律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 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 特别在1929 年到1933 年,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之后,各国政府开始经济立法和司法工作, 并以法律作为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罗斯福新政时期, 采用凯思斯主义的经济理论和政策, 颁布了《全国产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劳工关系法》、《社会保险法》、《出口管理法》等一系列有关经济法律, 运用经济立法作为调整国家经济的措施, 有力地促进了美国经济的繁荣。二战以后, 国际间的经济竞争和龙断进一步加剧, 各国政府进一步利用法律干预经济, 尤其以德国和日本最为典型。德国颁布了以反垄断法为核心的庞大的经济法律规范, 对促进德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同样, 面对战后一片废墟和混乱不堪的社会经济, 日本仿照德国制定了一系列经济法律和法规, 进行土地改革, 缓和劳资矛盾, 并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的要求, 调整立法重点, 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经济法规体系, 这对日本从一个技术后进的工业国一跃成为一个工业技术高度发达的国家, 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可见,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市场经济法治化的过程, 法律制度同市场经济发展密不可分, 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3.中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法治
改革开放以来,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萎缩, 市场逐渐进入了社会经济生活, 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 难免出现一些新的问题, 如由于缺乏合理的财产权观念和契约精神, 经常发生各种毁约行为, 商业活动中的种种不道德行为等, 严重影响和干扰了经济健康发展, 加之市场自身难以克服的短暂性、盲目性、趋利性、分化性等缺陷, 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非法倒卖、地方保护主义、环境污染、两级分化日趋严重等一系列值得关注的问题, 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完善的经济立法、司法和执法, 特别是缺乏正常的市场运作的法律法规体系。因此, 为了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迫切需要我们从中国国情出发, 根据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 制定颁布并实施一整套相关法律, 维护市场经济的秩序, 调节和控制市场经济的运行, 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第一,在基本制度方面, 应维护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保护以公有制为主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合法权益。第二, 在市场秩序方面, 还应进一步加强立法和监督, 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规范人们的经济交往, 保护合法的经济行为, 制裁和禁止违法行为。第三, 在体制转轨方面, 应从法律上进一步规定、限制政府行为,避免政府对企业的任意过度干扰, 保证政企分开, 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第四, 在对外关系方面, 随着我国对外经济关系联系日益增多, 涉外经济纠纷也不断增加, 这就需要我们强化对外法律机制, 解决对外经济关系中出现的经济利益纠纷, 维护国家主权、促进对外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