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扶老人的道德问题

扶老人的道德问题

发布时间: 2022-08-12 10:01:44

1. 辩题是扶不起的老人是道德问题还是法律问题

即是道德问题也是法律问题。
扶起摔倒的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老爱幼是人人皆知的美德。包括扶起老人后,老人及其家人予以感谢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即使不感谢,这也都是属于道德问题。
如果扶起老人后,老人及其家人不但不感谢反而讹上扶人者,这就涉嫌触犯敲诈勒索罪了。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使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价值二千元至五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第八条 对犯敲诈勒索罪的被告人,应当在二千元以上、敲诈勒索数额的二倍以下判处罚金;被告人没有获得财物的,应当在二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判处罚金。

2. 老人摔倒扶还是不扶的问题是道德的问题还是社会的问题

我认为这既是一个道德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老人摔倒了,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面对老人摔到无人扶的道德窘境,有人会感到气愤,而一旦身临其境,却难免会选择不扶。从道德角度来说,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去扶一把。

但是由于出现了一些扶老人被敲诈的事件后,每个人扶之前都会出现顾虑,这是一个社会问题。公民的良心是整个社会的良知,面对社会道德良知的沦丧,扶不扶摔倒的老人,怎能不让人纠结。毋庸置疑,“彭宇案”之后,扶摔倒的老人已经成了社会难题。尽管公众疾呼、舆论关注,却难以改变道德与法律冲突的窘境。

3. 老人摔倒扶不扶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1、一方面反映了当今社会诚信缺失和国人道德滑坡。助人为乐的人得不到保护,蓄意讹诈的人得不到惩罚,这更加助长了讹人者的气焰。

2、另方面也反映了当今社会”人人自危“,因为人心中太多的依赖,过于的依赖,病态的依赖。导致没有人敢做好人,担心被讹上。大多数人看到老人摔倒第一反应都会想着去帮扶,绝不会袖手旁观,但是扶与不扶可能在每个人都会做一番心里斗争,不扶的原因归结到底还是害怕惹祸上身,不敢扶,扶不起。

3、其实正常的依赖是正常的,只是很多人过于依赖,这就是病态。小孩子过于依赖是啃老;人们过于相信他人的道德水准,常常表现为“不致于吧”,于是或是上当,或是伤心,或是受骗。

4、这种现象总而言之是人们对于那些败德人的行径所吓到了,好人不得好,于是不敢做好人了,这是世内引起的“道德恐慌”。



(3)扶老人的道德问题扩展阅读:

2013年底,有报道称,北京要推出“老人意外险”。对于这份老年人保险,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说,“如果确实存在讹人现象,也是因为老人出于自身保障体制不到位而不得已为之。他不知道自己这一跤要搭上多少钱”。我们的社会就需要这样的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这不仅仅是社会福利提高的表现,能够降低老人们的危机感,也能够拯救正在滑坡的公共道德。

一个国家的福利制度也会影响该国的文明程度。如果福利制度中公平阙如,则难免会产生诸多因心理不平衡而造成的社会丑恶现象。一万条诛心式的道德批判,也比不过一条能够促进社会公平的制度建设。因此,在扶不扶老人这个问题上,我们当更多地去责备当下这个医保不保和一半以上老人没有养老保险的现实,然后不断完善我们的医疗和养老体制。

4. “扶老人”的争议背后有深刻的社会道德因素

你病不起,摔不起,就在马路上讹人?那最近我出国旅游钱不够,是不是也得想点歪点子搞点钱呢?实际上抢银行也有它的“合理因素”就是缺钱!把违法或犯罪归咎到基本的需求矛盾上,这显然不是准确的思维方向。别的国家也有“摔不起”的人,但也不是都有“扶不起”的问题。
医保再健全你也得掏钱,还要有人伺候。我们的职工医保大约2000年才开始,居民的要滞后些住院才能报大概50%。所以就别说医保不健全,干脆说全民免费医疗岂不更好?
其实一个社会的风气正不正,和这个社会能不能惩恶扬善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其中,惩恶更重要,在恶没被治住时,善是扬不起来的,你再怎么扬就是没人听你的!这就是“扶不起”的真正原因。这时候问题就出来了,谁能惩恶?你?我?你到街上去试试,恐怕你得输到流血又流泪。然而对于国家机器这是小菜一碟的事,这是它们的职能。我们的权力职能部门只要有一点心系社会和民众,把为正义做主当作自己的追求,无论在法庭,在派出所,更在出警的马路边,随时随地就能惩恶扬善。当公民的正义行为受到鼓励,恶意行为受到打击,社会风气会怎样?这后果是不言而喻的,而这些谁能办得到也是明摆着的。最近一些城市实行“车让人”一开始是靠交管部门的严厉处罚来推行的,但后来已经变成司机的自觉行为了。每当有人横过马路,汽车就停在那里等候,文明风貌令人赞叹。就从这一件事,你就看出来文明是怎么来的。
跑题了半天回归一下提问,建议第一个空用:折射 ; 第二个空用:窘境。 最后想说一句,语文的很多“标准答案”常常受到诟病(批评)说来话很长,到此吧。

5. 河南郑州一位老人摔倒无人敢扶,从此事中暴露出了哪些问题

河南郑州的一位老人,坐在早餐店面前,有一些晕乎乎的,随后就倒在了地上,路过的十几个人,没有一个人敢上去扶,这位老人,直到被两个社区巡逻的人发现后,才被扶了起来,并且把老人送去了医院。

后来才得知,这个老人躺在地上很久,有些人看了两眼,但是,没人有勇气上去帮扶老人,大家虽然很气愤,但是,也能够理解那些人的行为。这件事情一出来之后,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毕竟,这不是第一次发生这样的事情了,很多老人因为年纪的原因,晕倒在路上,其实这些老人,他们自己是很难站起来的,但是,无一人敢出手去帮扶老人。

可怕的不是这件事情本身,而是这件事情给社会带来的不好的影响,原本怀揣着一颗救人的心,却最终被人讹了很多钱,没有人愿意这么做。所以,我国应该对这样的事情进行严抓严打,不要让那些真正救人的人寒了心,让这个世界不再冷漠。

6. 扶老人事件的背后:道德的缺失该用什么拯救

到了今天为什么还要用道德这个广阔的名词来概括这件事,道德是什么?道德没有大小,没有多少,它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积累。
这个问题现在不是道德层面了,是责任,如果社会福利到位,老人跌倒了,有钱看病,她会去讹人吗?出了这样的事情,为什么相关部门刚开始不积极解决,而是调节,调节不好打官司,,没有证据的官司各打五十大板,那么多次了,人们只关心被冤的好心人多惨,从来都是不主动去解决问题,为什么,这是道德问题吗?不是,一个人不会因为扶了一个老人道德就多么高尚,一个老人讹了一个无辜的人,也不能说老人多无耻,他们都是想要更好的活着,醒醒吧,那是应该扶起的责任。

7. 老人摔倒扶还 是不扶的问题是道德的问题还是社会的问题

社会问题与道德问题同在。
一方面,社会的法律不健全,维权途径的不完善。另一方面,部分老人及其家属道德的缺失。
我觉得,老人摔倒一定要扶。
首先先聚集部分群众并报警。然后在简单救助的同时请人拿出手机拍摄,找人证明你的"清白"。一举两得,既帮助了别人,也树立了你的道德。

8. 老人摔倒要不要扶请从法律和道德的角度说明其应该扶的理由。

扶不扶则是道德问题,而《指南》则是建立在决定要扶,该如何扶的问题,它从技术层面解决如何扶的问题。(扶不扶----道德问题,如何扶----技术问题)
老人摔倒无人搀扶的现象轮番上演,则说明的是道德问题,说明现在社会的信任基础非常脆弱,而不是人们缺少救助技术能力。

9. 老人摔倒扶不扶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果遇见到老人在路边摔倒时,我们每个公民都有义务帮助和救助老人。但确实是近几年老人被救助后反过来冤枉救助人员的案例也出现过几例。自2021年1月1日起,我国正式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之日起,如果我们再遇到这些帮人反而被讹诈的事件就无需恐慌。因为《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已明确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参考资料内容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法律)

第一百八十三条 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第一百八十四条 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10. 老人扶不扶的道德思考

文章摘编如下:
跌倒老人扶不扶?这是个争论经年的话题。今年5月发生在四川达州的“三名儿童扶老人后被索赔”事件,终在5个多月后经警方调查确认,老人系自行
摔倒。老人也因涉嫌敲诈被处以行拘。而还在近期,广东汕头高中生也因扶老人反被索赔,终在报警找到目击证人后,还己清白,老人上门道歉。

在大陆的社会道德问题屡被讨论之时,不少道德缺失事件中的主角老年人群体也进入公众视野。在西安,一位老人索座不成,坐在少女腿上;还有在楼道里乱堆东西、在公共花园开菜圃等不文明现象,似乎给人一种印象:一些老人道德水准偏低。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展示出的特征为:法制观念淡漠,对个人权利的边界没有清醒的认识,进而导致公共意识的缺乏。正如已故社会学者费孝通所指出,
在个人权利伸张的社会,是有如一捆捆筷子组成的,整齐有序而人人平等,有着个人权利还有对等的公共义务。而当个人对自身权益缺乏约束,就只剩下人性中的自
私,不顾他者。再在各种运动驱使之下,法制观念的缺失,社会的无序,又使得人们的恶性缺乏约束,敲诈、好占便宜、以怨报德,等等。

个人道德与体制机制不是相互隔绝的,人类发展史证明,从生态系统到社会系统,每一个要素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是互生共生的关系。以一些老年人为例,缺乏法纪约束导致了非理性,乃至社会失范。而司法执行机构的判断失误,又误导了社会心理和行为。

今日大陆一些人的法律意识欠缺,加上某些地方法律机构的判处失当,给社会道德投下阴影。“跌倒老人扶不扶”这不是简单的道德问题,更是社会治理的综合问题。(钟海之)

热点内容
律师营业执照 发布:2025-01-21 09:12:45 浏览:619
婚姻法一妻二夫 发布:2025-01-21 08:23:50 浏览:25
技术秘密许可使用合同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1-21 07:56:14 浏览:388
婚姻法离婚债权 发布:2025-01-21 07:45:43 浏览:618
转包后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21 07:05:28 浏览:901
开展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培训包括哪些 发布:2025-01-21 06:39:48 浏览:434
工地处罚条例 发布:2025-01-21 06:39:44 浏览:93
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016 发布:2025-01-21 06:30:36 浏览:326
有关法治的歌 发布:2025-01-21 06:30:36 浏览:346
法治网是法治日报 发布:2025-01-21 06:29:18 浏览: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