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方圆法治杂志

方圆法治杂志

发布时间: 2022-08-22 07:48:19

『壹』 最高人民检察院网有没有方圆发制网

是“方圆法治网”,还有“方圆”杂志。

『贰』 吴丹红的学术成果

《法律与权利》(参编),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1月版,承担6万字;
《证人制度研究》(合著,第一作者),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6月版,承担30万字;
《刑事司法大趋势》(合著),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1月版,承担8万字;
《证据法学研究》(合著,研究生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
《简明证据法学》(合著,本科生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版。《英国刑事司法程序》(合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4月版,承担12万字;
《新世纪的证据法》,独译,载《诉讼法学研究》第11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
《娃娃屋谋杀案》,独译,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7年11月版;
《人民法院统一证据规定司法解释建议稿及论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
《特免权制度研究》,(专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比较检察制度研究》(合著),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6月版;
《中国刑事名案程序与证据问题研究》,副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法律的侧面》,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版。
《证据法学》,(十一五规划教材,合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2009年9月版。
《证据法学》,(参编,孙维萍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版。
《办理死刑案件证据规定与非法证据排除规定的释义和适用》,参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版。
《刑事证据新规定释义》,参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1月出版。
刑法与刑事程序》(第八版),合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即将出版。 《新刑诉法对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赣南审判》1998年第4期,0.5万字;
《再探控权论——行政法理论基础的反思》(获院论文大赛二等奖),《盾鸣》1998年第5期,0.5万字;
《电子商务的法律问题初探》(获“华为杯”电子商务征文三等奖),载《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学报》第20卷1期,0.6万字;
《为陪审制度辩护》(该文获校论文大赛一等奖),《青年法学》2000年秋季号,0.7万字;
《举证时限的理论思考与立法构想》,载《南京师大学报》(CSSCI索引)2001年第3期,1.2万字;
《美国规制诱惑侦查的法理评介》,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0.7万字;
《被告人认罪案件程序简化改革刍议》,《人民法院报》2001年7月21日第3版,0.4万字;
《论诱惑侦查》,载《法商研究》(CSSCI索引)2001年第4期,1.3万字;
《共犯口供证明力浅论》,载《人民检察》(核心)2001年第8期,0.5万字;
《透视证人拒证权的价值理念》,载《律师世界》2001年第9期,0.5万字;
《论共犯口供的证明力》,载《中国刑事法杂志》(CSSCI索引)2001年第5期,0.6万字;
《证人证言的形式问题反思--以庭审改革为切入点》,载《湘潭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刑事诉讼证人拒证原因探析》,载《证据学论坛》(核心)第三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版,0.6万字;
《诱惑侦查初探》,载《公安大学学报》(核心)2001年第6期,人大书报复印中心《法学文摘卡》2002年第1期转载,0.6万字;
《“零口供”与沉默权》,《检察新时代》2002年第2期;
《品格证据规则研究》,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1.9万字;
《证人资格问题重述》,载《中国刑事法杂志》(CSSCI索引)2002年第5期,0.7万字;
《儿童作证问题之研讨》,载《政法论丛》(核心)2003年第1期,0.8万字;
《论英美法上的意见证据》,载《律师世界》2003年第3期,0.7万字;
《证人权利保障论纲》,载《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第1期,1.6万字;
《证人保护制度探析》,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CSSCI索引)2003年第3期,0.8万字;
《“陷阱取证”的法律思考》,载《证据学论坛》(核心)第六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律师文摘》2004年第1期全文转载,1.9万字;
《我国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探析》,载《中国司法鉴定》2003年第2期,0.9万字;
《一体化下的欧盟司法制度》,《人民法院报》2003年5月26日B2版;
《证人作证的实现方式》,《山东大学法律评论》第1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1.5万字;
《刑讯逼供案的举证责任》,载《法律适用》(核心)2003年第7期,0.9万字;
《英美恢复性司法述评》,载《中国监狱法学刊》(核心)2003年第6期,0.7万字;
《刑事普通程序简易审中的证据问题》,载《证据学论坛》(核心)第七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0.8万字;
《证人制度的实证分析》,载《证据学论坛》(核心)第七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1.1万字;
《传闻证据规则研究》,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1.9万字;
《实现正义的另一种进程》载《诉讼法论丛》第九卷(权威),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恢复性司法论坛》2005年卷(群众出版社2005年版)全文转载,1.9万字;
《证人补偿制度研究》,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CSSCI索引)2004年第3期,1.1万字;
《证人制度的经济学分析》,载《证据学论坛》(核心)第八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2.2万字;
《欧美恢复性司法典型案例评价》,载《判解研究》(核心)2004年第2期,0.9万字;
《证人制度改革纵横谈》,载《证据学论坛》(核心)第九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0.8万字;
《欧盟检察发展趋势与中国检察制度改革》,载《人民检察》(核心)2005年第2期,0.7万字;
《特免权的中国命运》,载《证据学论坛》(核心)第十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1.7万字;
《法治视野下的卧底侦查》,载《法治论丛》2005年的4期,1.2万字;
《角色、情境与社会容忍——法社会学视野下的刑讯逼供》,载《中外法学》(CSSCI索引)2006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6年第9期全文转载,3.3万字;
《面对中国的证据法学》,载《政法论坛》(CSSCI索引)2006年第2期,2.2万字;
《刑事诉讼中的律师保密义务》,载《刑事法评论》(核心)第18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3.2万字;
《司法场景中的证人作证》,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核心)2006年第11期全文转载,1.2万字;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实证研究——以法院处理刑讯逼供为例》,载《现代法学》(CSSCI索引)2006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7年第1期全文转载,1.4万字;
《证据法学研究的迷思——在西方样本与中国现实之间》,载《政法论坛》(CSSCI索引)2006年第6期,0.7万字;
《证据法的批判与建构》,载《环球法律评论》(CSSCI索引)2006年第6期,1.8万字;
《中国式陪审的省察》,载《法商研究》(CSSCI索引)2007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7年第9期全文转载,1.5万字;
《传闻法则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载《台湾本土法学杂志》第94期(2007年5月);
《举报人法律保护的实证研究》,载《法治论坛》2007年第3期;
《证据法学的启蒙》,载《证据科学》2007年(第15卷)第1、2期;
68. 《力量博弈下的刑讯逼供》,载《华中法律评论》第三卷(2008年12月版);
《民事诉讼中的测谎》,载《中外法学》2008年第6期;
《交叉询问制度的中国问题》,载《证据学论坛》第14卷,2008年12月版;
《传统诉讼文化新解》,载《西部法律评论》2009年第1期;
《证据法上的理论迷局》,载《证据科学》2009年第2期。
《中国证据立法的理想与现实》,载《诉讼法学研究》第15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年9月版;
《犯罪主观方面的证明》,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10年第7期全文转载;
《理念嬗变下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载《理论视野》2010年第8期; 《喧嚣中的前进:年终评点司法界》,《湖北法制报》2002年1月22日第15版;
《儿童作证,不是一纸规定那么简单》,《检察日报》2002年12月6日第3版;《切莫盲从误用测谎技术》,《检察日报》2003年1月15日第3版;
《“诱惑侦查”须严格控制》,《检察日报》2003年1月24日第3版;
《偷拍、偷录的困惑》,《人民法院报》2003年1月24日B2版;
《面对司法的媒体监督》,《人民法院报》2003年1月27日B2版;
《亟待规定证人的三种权利》,《检察日报》2003年2月28日第3版;
《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倒置不应叫停》,《检察日报》2003年3月28日第3版;
《弘扬法学家精神的可人》,《人民法院报》2003年4月14日B2版;
《卧底侦查需要法律规则》,《检察日报》2003年6月6日第3版;
《与学术亲密接触》,《法学家茶座》第三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美国的诱惑侦查》,《检察纵横》2003年第6期;
《追究涉嫌伪证证人的程序》,《法治》2003年第7期;
《如何保障认罪口供的自愿性和真实性》,《检察日报》2003年10月30日第3版,0.4万字;
《检察机关在立案监督中具有调查权》,《检察日报》2003年12月8日第3版,0.4万字;
《如何建立证人经济补偿制度》,《检察日报》2004年1月8日第3版;
《欧盟检察制度有了新发展》,《检察日报》2004年5月26日第3版;
《证据学研究的“三维世界”》,《证据学论坛》第八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
《卡拉能否永远OK?》,载《方圆法治》2005年第5期;
《路的制度与制度的路》,《方圆法治》2005年第 2期;
道德与法律缝隙下的公私概念》,《方圆法治》2005年第 4期;
《维权是最好的美容之道》,《方圆法治》2005年第15期;
《“大义灭亲”文化与法律思维》,《方圆法治》2005年第 7期;
《事实·错案·证据》,《方圆法治》2005年第 8期;
《科技利刃下的隐私权》,《方圆法治》2005年第 10期;
《提倡酷刑的童话》,《法学家茶座》第九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于细微处见法治》,载《中国妇女报》2005年12月20日;
《道德的善行与责任的缺位》,《方圆法治》2005年第 11期;
《证人为什么不出庭?》,《法制日报》2006年1月5日第10版;
《受贿案件不宜诱惑侦查》,《方圆法治》2006年第 3期;
《为什么不能实行毒品“合法化”》,《检察日报》2006年1月9日第3版;
《丛林正义与司法正义》,《法制日报》2006年1月26日第11版;
《顺从暴力与顺应权力》,《方圆法治》2005年第 13期;
《证据立法呼声缘何归于沉寂?》,《检察日报》2006年2月13日第12版;
《破案率的神话》,载《中国妇女报》2006年2月28日第6版;
《司法的悖论与尴尬》,《方圆法治》2005年第 14期;
《在法治的十字路口》,《方圆法治》2006年第5期;
《第二个辛普森——程序法治视野下的罗伯特杀妻案》,《方圆法治》2006年第6期;
《到底为什么而争论》,《检察日报》2006年4月10日第3版;
《诱惑侦查:既然实际采用,就该立法规制》,《检察日报》2006年3月20日,0.5万字;
《让律师走出保密义务的困局》,《检察日报》2006年5月8日第3版;
《警察的素质》,《方圆法治》2005年第 16期;
《闲话“以保创收”》,《法制早报》2006年6月5日;
《变迁中的法学研究方法》,《检察日报》2006年6月19日第3版;
《谁来监督监督者?》,《方圆法治》2005年第 17期;
《小广告治理中的法治忧思》,《法制早报》2006年7月9日;
《事实的“罗生门”》,《检察日报》2006年7月24日第3版;
《法律移植中的“捆绑性”》,《法制早报》2006年7月24日;
《毒品“合法化”的乌托邦》,《方圆法治》2005年第 19期;
《亲历庭审台湾“第一女婿”》,《方圆法治》2006年第15期;
《大学的开放与限制》,《法制早报》2006年8月20日;
《错案何以挥之不去?》,《法制早报》2006年8月28日;
《律师的天堂与地狱》,《方圆法治》2005年第 21期;
《在台北亲历呛扁现场》,《法律文摘》2006年第7期;
《法学院是怎样炼成的》,《方圆法治》2006年第17期;
《个案请示制度的“熄灯号”》,《检察日报》2006年9月18日第3版;
《致命的“常情断案”》,《法制早报》2006年9月18日;
《百分之百的背后》,《方圆法治》2005年第 24期;
《美丽与哀愁:感受台湾地区法律的脉动》,《法制早报》2006年9月25日;
《中国证据法学第一人》,载《法学家茶座》第12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证据相对主义》,《检察日报》2006年10月23日第3版;
《法学经济分析的一扇窗》,《法制早报》2006年10月30日;
《法庭之上谁最大?》,《检察日报》2006年11月20日第3版;
《法律的一厢情愿》,《检察日报》2006年12月11日第3版;
《动物的法律权利》,《检察日报》2007年2月5日第3版;
《宝岛司法掠影》,《法学家茶座》第14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禁鞭令的开禁与安宁权》,《方圆法治》2007年3月上期;
《排队文明与中国法治》,《方圆法治》2007年3月下期;
《道路通向哪里》,《法制日报》2007年4月1日;
《怎能用“电脑排期”根治司法弊病》,《法制日报》2007年4月15日;
《侧面看法律》,《检察日报》2007年4月16日第3版;
《以小说讲授法庭科学》,《方圆法治》2007年4月下期;
《严格规则与自由裁量》,《方圆法治》2007年5月上期;
《不是神明在审判——电影〈十二怒汉〉中的证明问题》,《方圆法治》2007年5月上期;
《严格规则与自由裁量》,《方圆法治》2007年5月下期;
《从发现真实到价值多元》,《检察日报》2007年6月18日(4748期);
《错位的权利保障》,《人民法院报》2007年6月26日第5版;
《打击官员的“真”文凭》,《清风》2007年第3期;
《杀光所有的律师?》《晟典律师评论》2007年第1期,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8月版;
《鸡肋:中国式陪审》,《中国改革》2007年第7期。
《保护举报人是检察机关的义务》,《法制日报》2007年8月5日第1版;
《法律人的理想与现实》,《检察日报》2007年8月13日(4804期);
《“纸馅包子”背后的真问题》,《方圆法治》2007年8月下期(205期);
《尘封的检察制度史》,《法学家茶座》第16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版;
《“纸包子”事件:引人深思的五个问题》,《人民法院报》2007年8月21日。
《法庭上的心理学家》,《法制日报》2007年8月26日第15版。
《司法改革的软件与硬件》,《检察日报》2007年9月4日(4826期)。
《预防腐败犯罪需警惕当代韦小宝》,《法制日报》2007年9月9日。
《关于恢复性司法的一个反思》,《人民法院报》2007年9月26日第5版。
《千万别来念法律?》,《方圆法治》2007年9月下期(205期)。
《法学何以成为科学》,《检察日报》2007年10月8日。
《我的师父石仲朱》,《检察日报》2007年10月18日“法学院”第13版;
《在台大法学院听课》,《检察日报》2007年10月18日“法学院”第21版;
《网络民意下的司法公正》,《法制日报》2007年10月21日;
《中国古代司法的另一面》,《方圆法治》2007年10月下期(209期);
《韦式贪官与反腐利器》,《检察日报》2007年11月9日(4885期)第6版。
《聂树斌案的制度反思》,《法制日报》2007年11月11日第2版;
《证人是靠不住的》,载《人民检察》2007年11月上期(第21期);
《证据理论的一个侧身》,载《方圆法治》2007年11月上期(210期);
《科学证据的迷雾》,《法制日报》2007年11月11日第3版;
《真的“假文凭”与假的“真文凭”》,《检察日报》2007年12月7日(4913期);
《追问手术签字制度》,《法制日报》2007年12月9日第2版;
《华南虎”真假辩:一场精彩的民间审判》,《检察日报》2007年12月10日第3版;
《司法制度的选择有惯性作用?》,《检察日报》2007年12月17日第3版;
《个人所得税的公众期待》,《法制日报》2007年12月23日;《新华日报》2007年12月24日A3版转载。
《科学证据一定是科学的吗》,《检察日报》2007年12月28日第6版;
《让个税回归“劫富济贫”的本来面目》,《检察日报》2008年1月1日第3版;
《电信运营商能推个一干二净?》,《检察日报》2008年1月11日第3版;
《刑事证据规定能带来什么》,《法制日报》2008年1月27日第2版;
《我永远不能说真话的遗憾》,《检察日报》2008年2月1日;
《这是一个谎言盛行的年代吗》,《检察日报》2008年2月1日;
《一定要重复漫长的观念更新进程吗》,《检察日报》2008年3月17日;
《历史的另一张面孔》,《检察日报》2008年3月21日;
《“许霆案”中的量刑裁量权困局》,《检察日报》2008年4月4日;
《刑讯逼供与角色扮演》,《人民检察》2008年第9期(5月)。
《法学研究的本土化问题》,载《检察日报》2008年6月26日。
《诉讼的游戏规则》,载《检察日报》2008年7月31日;
《奥运会报道要尊重运动员隐私权》,载《法制日报》2008年8月17日。
《“引诱性执法”是否具有正当性》,载《解放日报》2008年10月6日第11版。
《微软的“正版秀”》,载《法人》2008年第11期。
《勿让诚信体系破产》,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1期;
《股市期待法治阳光》,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2期;
《“鞭炮门”事件:公务员的年后第一课》,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3期;
《网络反腐的民间力量》,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4期;
《神证时代的正义》,载《检察日报》2009年2月19日。
《为什么又是矿难?》,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5期;
《“上帝”为何期盼3·15》,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6期;
《又见公捕公判》,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7期;
《刑法的愚人节》,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8期。
《刑事司法的“潜规则”》,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9期。
《惩罚性赔偿有多难》,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10期。
《如果没有口供》,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11期。
《冷眼旁观破案率》,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12期。
《戴着镣铐的舞者》,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13期。
《刑罚的“实报实销”》,载《人民检察》2009年第13期。
《不自愿的自愿》,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14期。
法官和律师的角色》,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15期。
《测不出的真相》,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16期。
《二审为何不开庭》,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17期。
《刑事司法中的“躲猫猫”》,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18期。
《司法夹缝中的证人》,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19期。
《职务犯罪的“零容忍”》,载《人民检察》2009年第19期;
《侦查的司法控制》,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20期。
《“钓鱼式执法”暴露出的问题》,载《人民法院报》2009年12月8日第五版;
《公开审判的阴影》,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21期;
《像法律人一样思考?》,载《方圆法治》2010年第1期;
《从行人社会到汽车社会》,载《方圆法治》2010年第3期;
《法制的传统和移植》,载《方圆法治》2010年第5期;
《该以怎样的态度和措施遏制刑讯逼供》,载《人民检察》2010年第5期;
《制度的纠错系统》,载《方圆法治》2010年第7期;
《诉讼的时间之殇》,载《方圆法治》2010年第9期;
《罗彩霞案为何久拖不审?》,载《人民日报》2010年5月6日第9版;
《正义木桶的短板》,载《方圆法治》2010年6月20日第273期;
《在法律与人情之间》,载《方圆法治》2010年7月2日第274期;
《司法能见度》,载《方圆法治》2010年7月20日第275期;
《如何给“张竞”公平的通道》,载《人民日报》2010年7月26日;
《让诉讼成为真正的诉讼》,载《方圆法治》2010年8月20日第277期;
《骗子狂欢是一种社会病》,载《羊城晚报》2010年8月29日;
《见识刑事诉讼的潜规则》,载《改革内参》2010年第32期(8月27日);
《交叉询问制度碰到中国障碍》,载《改革内参》2010年第32期(8月27日);
《捐款为何不是义务》,载《方圆法治》2010年9月20日第279期;
《法治离我们有多远》,载《方圆法治》2010年10月20日第281期;
《避风港与红旗》,载《方圆法治》2010年11月20日第283期; 2003年5月—2004年3月,参与何家弘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证人制度研究”,合著《证人制度研究》,已经由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
2004年2月—5月,参与欧盟-中国司法合作项目“欧盟刑事司法制度研究”,合著的《刑事司法大趋势》已经由中国检察出版社出版;
2005年6-12月,参与美国福特基金项目“反酷刑与中国刑事司法改革”,相关成果已经发表在核心期刊;
2006年,台湾中央研究院资助项目“证人制度比较研究”,已经提交报告;
2006年,参与何家弘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项目“证据法学研究”项目,相关成果已经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5-2007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证人保护制度研究”,已经完成。
2007年5月-10月,参与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统一证据规定》起草,已完成。
2007年7月-2008年1月,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司法权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已完成。
2007年10月起,参与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证据法学》,已完成。
2007年11月起,参与最高人民检察院重点课题“检察制度比较研究”,已完成。
2008年4月起,独自承担中国政法大学校级课题“证据法学的启蒙”,进行中。
2008年8月起,独自承担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8年度科研项目培育资金项目“民事诉讼中测谎结论运用之实证研究”,已完成;
2008年9月起,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证据立法问题研究》(08JC820046),进行中。
2010年6月起,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刑事证人保护制度研究》,进行中。

『叁』 网上投稿有稿费吗哪里有

网上给报刊投稿有稿费.
一、中央媒体
人民日报
今日谈 [email protected]
党建周刊 [email protected], 读者来信 [email protected]
经济周刊 [email protected], 企业经纬 [email protected]
财经纵横(金海观潮) [email protected] , 法治论苑 [email protected]
百家之言 [email protected] , 科技视野(赵亚辉)[email protected]
教育论坛 [email protected], 环境漫笔 [email protected]
议政与建言 [email protected], 新 农 村 [email protected]
民主与法制 [email protected] 立法与执法 [email protected],
民主评说 [email protected],
时代热评 [email protected] 周一至周五
来信收悉。 投稿人民日报10版“时代热评”请投:[email protected]
投稿人民日报10版“基层传真”请投: [email protected] 敬请投稿者注意区分,避免因错投而导致邮件丢失!
文化时评 [email protected]《一周时评》用观点叙述、串联、评说一周内发生的文化事件,给人启迪
健康卫生(不吐不快孙秀艳)[email protected],
经济版 [email protected]
经济视点》就经济热点问题进行分析。文字的表现、思想的火花,相对时效性和深度不作太大要求。
经济时评》经济领域热点、问题及时点评时效性、观点的新颖性和思想的深度

华南时评 [email protected]
人民论坛[email protected]人民论坛《言论广角》栏目自开办以来,受到广大读者的支持和喜爱,为更好地与读者交流,请您拿起手中的笔,就当今社会生活中人们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加以评说、广开言路。
来稿要求:1、本人原创作品,请勿一稿多投。2、力求简约,短小精悍,字数在1200字左右为宜。3、观点鲜明,可读性强,有感染力,有震撼力。3、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详细地址、邮编及电话。4、稿件一经录用,即付稿酬。
互动方式:[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来信请寄: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言论广角》栏目收 邮编:100733 电话:010—65363751
■人民日报海外版谈天说地[email protected],
文博杂谭[email protected],
好望角(时评)[email protected],
说长道短[email protected],。
经济时评 [email protected]
传真:010—65368224 地址:北京人民日报总编室经济版 邮编:100733

党建时评 [email protected] 本报群众工作部 读者论坛 [email protected]
时代热评 [email protected] 移动用户:1510123018 联通用户:9510123018
“文化时评”征稿
文化新闻版今天与您见面了。
新的文化新闻版由原来的教育•科技•卫生•环境新闻版与文化新闻版整合而成,这意味着与广大读者精神生活息息相关的大文化领域的新闻都将在这里集中呈现。
亲爱的读者朋友,整合后的文化新闻版,将带着新鲜的面孔和春天的气息接受您的检验。我们将不遗余力,在落实“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原则上取得新进展,办出新水平,反映出大文化领域的新气象,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今日聚焦》专栏报道刚发生的重大文化新闻,强调新闻性、及时性;《深度报道》专栏对文化热点问题进行分析、点评,体现前瞻性、思想性;《一周时评》专栏用观点叙述、串联、评说一周内发生的文化事件,给人启迪,引导舆论;《新闻人物》专栏关注新闻事件中的人物,无论名人还是普通百姓,只要能带给人感动、启示或警示,都可以入栏;《世像图说》专栏用镜头聚焦文化新闻事件,反映世相百态,图文并茂。
编采互动、编读互动、开门办报是我们的编辑思路,读者的信任和期待是我们取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我们热切地期待着您的关注和支持。文化时评 [email protected]
节约小窍门
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464/15271/1354080.html
2005年07月21日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开栏的话
宝贵的资源、能源,是我们可持续发展的命脉。惜之费之,在于每个人的一举一动、一点一滴。崇尚节约,既是对国家、社会和地球的责任,又是对绿色环保生活理念的实践。
日常生活中,节约其实并不难,有时只需举手之劳,关键是树立节约意识、摒弃浪费恶习。建设节约型社会,需要大家同心协力、身体力行。家电使用、生活用水、单位节能、企业降耗……大有文章可做。本报今天起推出《节约小窍门》专栏,我们期待着您的好点子,欢迎投稿!
联系方式:北京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总编室二版编辑组(邮编:100733)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给电脑节能支两招
如今,电脑已成为现代办公不可缺少的帮手,也是很多大学生常备的学习工具,然而很多人还不知道电脑使用不当会造成较大的能源浪费。使用电脑,其实有不少节能的诀窍。
首先,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长时间不使用电脑,应将电脑的主机和显示器关闭。短暂休息期间,尽量启用电脑的“睡眠”模式,这种低能耗模式可以将能源使用量降低到一半以下。关机之后,要将插头拔出,否则电脑会有约4.8瓦的能耗。在用电脑听音乐或者看影碟时,最好使用耳机,以减少音箱的耗电量。
其次,选择合适的电脑配置和外接设备。显示器的选择要适当,因为显示器越大,消耗的能源越多。例如,一台17英寸的显示器比14英寸显示器耗能多35%。一般而言,笔记本电脑比台式电脑能耗低得多;喷墨打印机使用的能源比激光打印机少90%;打印机与复印机联网,可以减少空闲时间,效率更高。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王雪冬)
《人民日报》 (2005年07月21日 第二版)
■中国青年报 青年话题(2-5)[email protected](其中“冰点时评”1500-2000字)
尊敬的作者: 您好!首先感谢来稿。我们会在您投稿后一天之内拜读(周五至周日期间可能需要两天时间)。如果决定采用会立即通知您。如果没有接到采用通知,可自行投往别处。我们拒绝一稿多投,如有发现免发稿费。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编辑室
屋檐下 [email protected] (故事加议论1500-2000字)
法治“法眼” [email protected](1500字)
经济生活[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1000-1500字)
思想者“学林风”[email protected] (1000-1500字 聚焦时政的理论文章)
教育“教育视点[email protected](1000-1500字)
学习周刊 “声音”[email protected] (2000字)

■中国青年 时评版,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抄送:[email protected]千字380--620元。
截稿一般是15日和30日。
■工人日报 新闻评论 [email protected] (刘文宁) 董迎春
从9月起,工人日报新闻评论版编辑时间做适当调整,希望诸位关注、大力配合——我们的截稿时间定于每天上午11点。就当天新闻写的评论稿件,请在此时间之前传来。如果有些稿件需要斟酌,也可以在第二天发给我们。但是,本报一版“有话直说”栏目稿件不受此时间限制。
本邮箱从8月初起,开始接受工人日报一版“有话直说”栏目稿件。此栏目用稿标准:就当天较重大新闻事件做简短、明快评论,就事论事,论题集中,不做长篇大论,不做深入剖析,点到为止,语言精炼、到位。
其它事宜,一切如常。
我们选用的新闻评论稿件,要求注明新闻事件的出处及准确时间,如某报、某电视台某月某日报道。我们不希望您针对网站内报道的新闻做评论,如果是某网站转自某报纸的消息,请注明报纸的名称及时间。如果是从某报转引的消息,请注明援引自什么地方。 发来的文稿如果在五个工作日内未见报,可另行处理。 欢迎独家专投,在中央级各大报间,最好不要一稿多投。 文稿一经采用,即寄样报,并付稿酬。 请用文本格式,别用附件。 祝好! 工人日报新闻评论版编辑
读者来信(1) [email protected] 盖雷平
科教时评 [email protected]
社会•观点(7)[email protected] (郑莉)
工会新闻[email protected]
文娱 [email protected]
■光明日报 光明论坛 [email protected]
教育时评 [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周末读者来信:[email protected] 文化 [email protected] 法制 [email protected]
《人才》专刊 有话要说 [email protected]
光明网[email protected]
■经济日报 三农论坛:[email protected]
您好! 来信已经收到 相关选题请登录 县域经济论坛 www.xyjj.net/bbs 请继续关注并赐稿 祝工作顺利! 经济日报农村版 吴永亮 董一方 武文杰 宋午
县域经济•四季论坛 [email protected], 今日导刊话题 [email protected]
质量杂谈(孟宪江) [email protected], 诚信专刊 [email protected]
读者之声 [email protected] (周1\3\5专版) [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产经透视 [email protected] , 财经证券 [email protected]
今日财经 [email protected] , 科教周刊 [email protected]
导刊职场 [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 政府理财 [email protected]
行业了望 [email protected]
道德建设大家谈征文 征文信箱:[email protected]
■半月谈 [email protected]
■解放军报 [email protected] Q
■法制日报 评论部 [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视点”:周1到周5,每天1/3个版面,就最近2天左右的热点、重要法律事件进行议论,位置在5版;
“今日快评”:版面允许的情况下每天一篇,在2版的位置,注重新闻时效性和法制特色;
“每周法评”:每周三在一版见报,需要深厚的法律功底,需要重大的热点\焦点题材;
“新闻时评”:针对突发性的重大社会事件,随时上。
等版面、栏目需要各位兄弟的大力支持。新的版面、栏目已经从5月18日正式启动。稿酬基本上在100-300元/千字,根据稿子的质量和是否多投。一般来说,我们希望来稿字数不少于1000字,不高于1500字。当然,那种有观点、有思想、有文采的好稿,我们可以保留1800到2000字。希望大家能够尽量静下心来,写出一些真正有思想、有感悟的法制言论来。当日的新闻,最好在下午3点前发过来。投稿请同时给[email protected](目前我们主要还是看这个)[email protected]两个信箱发送。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为了确保稿子能够及时地被采用,请不要再给版面上设置的其他非本部门信箱发送。我们谢绝同是全国性媒体尤其是法制媒体的一稿多投。谢谢合作!稿费一般是半个月一结算。抱歉的是,由于人手不足,目前我们不能为各位邮寄样报。7月新人到来之后情况能够有所好转。
联系电话:64735588转5057 阮占江
检察日报: 星期一、三、五,第四版:读者见解:[email protected]
星期二,廉政周刊 第七版 阳光(话题为反腐倡廉)[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星期三 法制时评 总邮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第六版 法辩 [email protected]
第七版 时评[email protected]
《方圆》 杂志编辑刘琼向各位时评老师问好!!!
各位时评老师好,我是《方圆》杂志的编辑刘琼,(由于工作变动,我从<检察日报>>正义网原创编辑部调至了<方圆>杂志社工作)感谢大家以前一直对我在正义网工作的支持,谢谢大家。
《方圆》杂志是由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中国检察日报社主办的一家半月刊的法治杂志(2005年1月由月刊改为半月刊),它关注民生,倡导廉政,研判经济,启蒙法治,引导司法咨询潮流。
方圆杂志时评栏目由以前的一个月一期改为现在改版后的半月一期,以时评作者的来稿为主,每半月挑选6篇,欢迎大家积积来稿。
由于我们杂志的性质为法制类刊物,所以希望各位作者的稿件在都尽可能的带有法治特色,由于页面的限制,请各位的来稿字数上最好限制为1000字以内。稿件采用后,稿费为1000字100元,每月结算一次。
投稿请给[email protected]上,也可以继续给我的邮箱投稿[email protected].(由于技术上的限制,我们的邮箱可能收不到雅虎的信件)。
如果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意见,可以由QQ告知我,我的QQ号码是308941462。希望大家能向以前一样的多多支持我的工作,谢谢!!!
祝大家工作顺利,稿件多多见晓。
人民公安报:[email protected]
■人民法院报 正义周刊(新闻评说)(2)[email protected]
民主与法制杂志 [email protected]
《法制与新闻》杂志读者视角 [email protected]
■民主与法制时报(2) [email protected]
中国纪检监察报 廉政时评 [email protected]
《廉政了望》杂志:[email protected]
〈党建杂志〉<[email protected]>
■农民日报 三农论坛:[email protected]
中国妇女报 天天观点 [email protected] 传媒观察 [email protected]
中国人口报 生活时评 [email protected] (电话:010-62224759)两性悟语 [email protected]
■中国老年 对老年人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发表议论 [email protected]
中国政协 [email protected] 经济信息部 自曹理
■中国商报 评论 [email protected]
中国联合商报(北京)信箱:(1)[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中国联合商报是服务于商务人士群体和关注经济生活的广大读者的一份新型经济类报纸,。详细介绍见http://www.mtklw.com.cn/News.asp?id=1765。评论版一般选用优秀的经济与商业评论,宏观、微观的都可以,谢绝社会评论。800-1500字,稿费标准千字200-300 元。一周一期,周一出版。但一般周三周四就开始要定稿了。
国军好。 大作之中,见解稍偏。个人认为两点:1、泛评活力集中在对社会和政府的建言,则时评无根无凭,且政府和社会虚化;2、关注社会多而见解商机少,这种角度应该开掘。 公此篇如能分析小太阳的商心独到,则大好且可刊用。 希望多交流,多支持。 问好 中国联合商报 评论版 郑建峰 工作QQ:56857748
■中国工商报 维权时评 [email protected]
■中华工商时报 文化 [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观点评论(1、2、4、5) [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中国商界》杂志 (2) [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邬凤英
稿费千字150至200元。不要求独家
■经济观察报 社论、来论 :[email protected]
《中国产经新闻》报:尖锋时评:[email protected]
《民营经济报》观点:[email protected]
■金融时报 金融文化(刊登杂文时评) [email protected]
■中国经营报 新闻评论 [email protected]
■中国经济导报 新视点[email protected] , 社会周刊 [email protected]
城市[email protected]
中国经济导报 李坤民[email protected]
中国经济时报 开放论坛 [email protected] ,
时评(2.4.5头天下午3点截稿) [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您好,您的稿件收到,多谢。
来稿发送到[email protected] 的同时,请务必发一份至 [email protected]
来稿请使用“文本文件”,直接粘贴即可。请不要用“附件”形式,多谢。
我报时评版每周二、四、五出刊,前一天下午四点截稿。对优秀稿件,我们会根据流程适当放宽截稿时间。
感谢您的大力支持。 中国经济时报 社评理论部
如若投稿芥子园版面,敬请发至[email protected],芥子园类稿件请自觉控制邮件空间,芥子园版面一般不适用抒情类散文,请见谅。
《中国经济》杂志 [email protected]
■中国财经报 发展导刊 [email protected]
市县财经 [email protected],文化时评 [email protected]
中国财经信息资料 [email protected]
您发送的稿件已经收到。 《中国财经信息资料》编辑部
国际金融报<[email protected]>
《西部发展报》论坛:[email protected]
■中国财政 [email protected]
您好!稿件已经收到,正在处理中,谢谢您的支持!《中国财政》正在征订中,欢迎您订阅并继续来稿。《中国财政》编辑部
《消费日报》:[email protected]
《中国消费报》观点声音:[email protected]
中国保险报 [email protected]
本版宗旨:真问题,大视野。我们有志于做“一个能够影响中国的时事评论版”。在更高的思维高度上关注国家转型和时代风云,关注真问题,强调时评的广度和深度。财经视角切入社会问题者尤佳。本版开辟人物评论专栏,或从人物命运折射时代,或在时代背景下评价人物。本版设“中国眼”专栏,特别欢迎专家学者、有识之士对事关全局和未来的重大问题发表自己独立的真知灼见。本版认稿不认人,编者可能有偏见,但不能有偏心。 本版现为周一、周三、周五三个版。本报网址:http://www.zgbxb.com
时评版邮箱:[email protected]
■市场报 参考专论 [email protected] (刊登与财经、人物、事件有关的时评)
财经时评 [email protected] (侧重金融、证券),
热点评论[email protected] (经济新闻评论)
觉悟副刊 [email protected]
投诉曝光•市场与法 [email protected]
商业评论(陶筠) [email protected]
文化生活 [email protected]
■中国税务报 言论 [email protected] 纳税人声音(刘云昌)[email protected]
税收经济(财经观察)、纳税人生活(百姓话题,时评) [email protected]
税务新闻(有一篇有关税务工作的小言论)[email protected]
■中国企业报 总编室 [email protected]
中国石化报 热点快语 高宁(4) [email protected]
■中国汽车报 新闻评论部 [email protected]
王国军,你好!
收到你的投稿。谢谢!
根据上级部门的最新纪律,报社要求登记每一位来稿人的真实姓名、工作单位、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等。希望您能够提供给我们。
再次谢谢!
中国汽车报编辑中心 孟莉
7月6日
■中国信息报 评论 [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中国文化报:[email protected]
中国教师报编辑茅卫东向大家问好各位时评高手,我是《中国教师报•新观察》版编辑,初来乍到,向大家问好!我们《中国教师报》是一份面向全国中小学教师的周报,每周三出报。周一中午十一点以前新闻版时评栏截稿,我的新观察版按规定提前一周截稿(呵呵,所以从今年开始把时评栏目放新闻版了)。现在我和新闻版的编辑每天收到大量时评,但我们每周录用也就二至三个,有时因为各种原因,录用更少。如果大家愿意,可以把教育方面的时评投给我们。非教育类时评,新闻版是不会发的,我的新观察新近设了一个机动的“象牙塔外”栏目,发表一些有关民主、法治方面的稿件。有一点要强调的,投给我们的时评稿件,请不要再投给全国有影响力的媒体,最好只投地
方晚报之类的。新闻版信箱:[email protected],新观察信箱:[email protected]
千字五十至七十的标准 时评 [email protected]
老师您好,稿件收到,如果在一月内未见刊发,您可另行处理,谢谢支持!另,本版不接收任何附件形式的稿件,请谅解
■中国教育报 长短录 [email protected] 教育论坛:[email protected]
您的稿件已收到,我会及时处理您的稿件。请勿一稿两投。如2个月后稿件未被采用,可试投本报其他栏目或其他报刊。感谢您对中国教育报教育论坛栏目的支持。储召生
■现代教育报 教育时评 [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学习时报 观察思考 [email protected]
《成长》文丛征稿 "焦点时评"一月一篇 [email protected]
■德育报[email protected],
■科学时报 观察版 [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老年日报 老龄新闻 [email protected] 网址 www.lnrb.net
■中国劳动保障报 言论 [email protected] 职业导刊 [email protected]
■中国消费者报 消费时评 [email protected]
■中国社会报 社会保障与救助(读者评论,时评)[email protected]
社会杂谈 [email protected] 社会建设与管理(声音) [email protected]
■中国审计报 财经周刊•张弛 [email protected]
公共信箱:[email protected] 头版王荣:[email protected]
■中国乡镇企业报 企业点评 [email protected]
■中国化工报 资本市场(财富茶座、人才论坛) [email protected]
■中国电力报 声音 [email protected]
■中国交通报 先注册,网上投稿(评论) http://211.100.245.227/gnsnewspublisher/
■中国工业报 产经时评(楠风编辑) [email protected]时评、企业管理评论 [email protected]
■中国改革报 改革时评、经济评论 [email protected] 时事评论 [email protected]
法治评说 [email protected]
■中华新闻报 时评 [email protected] 王少伟
“杂文操练” 这主要是一个议论性质的栏目,杂文性质,可以针对各种各样的事物发言,题材多样。千字左右。千字100-200元,只要文章不太差,一般在千字150元以上。
编辑联系方式:邮箱:[email protected] qq:251359474
中华读书报 时评:[email protected]
中国矿业报 能源观势版 “一言堂”(800-1000字)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科教观新版 [email protected]
《新安全》杂志:[email protected]
《安全杂志》<[email protected]>
中国安全生产报 [email protected]
请使用[email protected]传输稿件,由于国家局搬家,9月中旬以后此信箱不能正常使用。请谅!
电话:010-64463891 64463155
谢谢!
冶金安全(鞍钢日报承办)[email protected]
中国冶金报 [email protected]
中华建筑报 [email protected]
中国建设报 建设时评 [email protected]
中国环境报 [email protected]
■政策杂志 [email protected]
■新民周刊 言论信箱 [email protected]
■新闻周刊 读者来信 [email protected]
■管理与财富 [email protected]
■中国改革 农村版 [email protected]
■了望新闻周刊 评论 [email protected] (错)
■公司杂志与企业相关的管理时评、营销时评 [email protected] ( 编辑QQ:1232817)
■新市民 [email protected]
■时代潮 [email protected]
■科技兴农 杂志社 [email protected]
■工商之友 经济杂文 [email protected]
■企业家 [email protected]
环球时报[email protected]
《百姓杂志》<[email protected]>
共产党人杂志<[email protected]>
■人民网 观点频道 [email protected]
您的投稿我们已经收到,首先非常感谢您对人民网观点频道的支持,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给您答复,如果遇到双休日或节假日我们会在5天内给您答复。如果超过天数仍没有用稿通知,可视为投稿未被采用。
由于每天来稿量很大,请您在投稿的时候尽量使用文本方式发送邮件,不要携带附件,在收件人栏内直接填入 [email protected] 信箱地址,邮件标题尽量写作“时评投稿:××××(文章题目)”或“征文投稿:××××(文章题目)”这样的格式,以免您的来稿因混在大量垃圾信中而被编辑遗漏,以免您的才华被埋没。同时,请在邮件中写清本人的详细地址、联系方式和真实姓名,以便于我们与您联系。投稿是否已被其他媒体使用或是否一稿多投也希望您能在来信中注明。
另外,由于每天来稿量很大,一般编辑选择当天稿件的时间截止到下午4点,望见谅。
欢迎您继续投稿,祝笔健! 人民网观点频道编辑:李焱
■新华网 言论频道 [email protected]

『肆』 刘飞宇的发表论文

1、刘飞宇:《从档案公开看我国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法学评论,2005年6月
2、刘飞宇:《进入诊所抢劫能否构成入户抢劫》人民检察,2005年6月
3、刘飞宇:《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是否享有许可权》,检察日报,2005年8月
4、刘飞宇、武丰:《重起炉灶 不如挖掘已有资源》,工人日报,2005年10月
5、刘飞宇、张步峰:《自由主义抑或是决策主义——1954年宪法制定权分析》,《1954年宪法研究》
6、刘飞宇、石俊:《语言权的限制与保护——从地方方言译制片被禁说起》,《法学论坛》2005年12月
7、刘飞宇:《“黄碟”案的法律分析》,公法评论,2005年12月;
8、胡锦光、刘飞宇:《2005年行政法学研究综述》,法学家,2006年1月
9、刘飞宇、张步峰:《行政诉讼中举证责任的性质论析》,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3期;
10、刘飞宇:《行政信息公开与个人资料保护的衔接——以我国行政公开第一案为视角》,法学,2005年第4期;
11、刘飞宇:《对于“河南地域歧视案”的规范分析》,法制日报,2005年4月28日
12、刘飞宇:《对于刑法中剥夺政治权利的宪法学思考》,法学家,2005年第1期
13、刘飞宇:《死刑犯接受采访的背后》,方圆法治,2005年2月,总第144期
14、胡锦光、刘飞宇:《2004年行政法学学术研究回顾》,2005年第1期,法学家
15、刘飞宇:《论知情权的请求权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16、刘飞宇:《论知情权的请求权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2005年第1期;
17、胡锦光、刘飞宇:《从行政许可法看办学许可制度的完善》,中国高等教育,2004年第15、16期
18、刘飞宇:《新东方》,《对行政赔偿先行处理程序的思考——兼论国家赔偿法的修改》,2004年第9期;
19、刘飞宇:《论行政信息公开制度在当代中国的价值——沿着韦伯的思路》,宪政与行政法治评论(创刊号),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编,2004年第一版
20、胡锦光、刘飞宇:《2003年行政法学研究综述》,法学家,2004年第1期;
21、胡锦光、刘飞宇:《行政法学研究》,北京社会科学年鉴,2003年10月;
22、刘飞宇、张步峰:《从一个案例看行政公开制度的缺陷》,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23、胡锦光、刘飞宇:《国家行为的判断标准》,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约七千字。
24、胡锦光、刘飞宇:《2001年行政法学研究综述》,法学家,约九千字
25、胡锦光、刘飞宇:《“规定”及其行政复议探析》,法学研究,约九千字
26、刘飞宇:《县级行政组织法论》,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约三万字
27、赵奇、刘飞宇:《知情权初探》,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约九千字
28、皮纯协、刘飞宇:《我国行政公开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法学杂志,约九千字。
29、皮纯协、刘飞宇:《The question and solution of FOIA of China》,,约九千字
30、刘飞宇:《知情权基本理论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庆论文集,约四万字
31、刘飞宇:《内地、澳门情报公开制度比较研究》,澳门公共论从,约一万字
32、刘飞宇:《论听证当事人》,浙江行政学院学报,约八千字
33、鄂振辉、刘飞宇:《商业性言论的法律保护》,北京行政学院学报,约九千字

『伍』 谢朝平案的背景

谢朝平其人——文学爱好者
谢朝平1955年生人,属羊,四川平昌县人。家中兄妹五人,他排行最小,按照李琼的说法,是“农村人,读书出来的”。上世纪70年代末期,谢朝平从平昌师范学校毕业,随即分配在县内教初中历史。不久,被上调到县文教局教研室当研究员,从此沉醉于文字工作:编教材、编试卷、编县志,等等。
李琼1986年经人介绍与谢朝平相识,其时她为达州钢铁厂工人,谢仍然在县里文教局工作。1987年,二人结婚。婚后育有一子一女,现均在四川工作。
1989年,谢朝平调任达县监察局,不久又调任达县检察院,任职于政研室,负责该院的外宣工作。在谢朝平主持下,检察院外宣工作风生水起,谢由此被达州市检察院看中,随即上调。
婚后李琼发现,谢朝平的写作爱好已一发不可收拾。“他喜欢报告文学,”李琼说,谢不抽烟不喝酒,看书写作是惟一爱好。除了国内一大批法制类期刊,谢的投稿对象还包括《知音》等情感社会类刊物。丰厚的稿费曾是家里重要的经济来源。
原《方圆法治》编辑部副主任龙平川与谢朝平相识于上个世纪90年代。龙的手下有几十个定期供稿的作者,遍布全国各地,谢正是其中之一。“他算是最勤奋的作者了,基本一个月就能投来一两篇稿子,质量也很高。”
曾在2002年至2003年间任《南方周末》调查、观察版编辑的万静波回忆,那时,他偶尔能收到达州市检察院工作人员谢朝平的投稿,“电邮还没普及,多是以书信的方式。”谢来稿的素材大多来自检察院起诉的案件,给《南方周末》起到过线索提供的作用,并未获得过直接刊发,“但老实说,他的文章是不错的。”
作为“副业”,检察官谢朝平出产的作品主要是案件报道和人物通讯。前者往往是写达县当地的贪腐案件,典型者莫过于1995年发表于《检察风云》的“巴山作证,法不容渎——一个法院院长的沉沦”;后者则少一些,主要是检察系统人物的宣传稿件。
2002年,谢朝平多年间见诸各报端的45篇贪腐案件稿,集合成《罪恶家族——检察官手记》一书,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时任四川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韩忠信为之作序推荐。由于题材、内容引人入胜,该书出版后曾遭到盗印。
50岁的“北漂”
2005年,四川省公检法系统编制紧张,遂出台政策鼓励员工提前办理内退,内退期间工资待遇不变。年满50的谢朝平符合内退条件,正面临进退的抉择。
他拨通了《方圆法治》老朋友龙平川的电话:“我这个年纪,退下来想找点事做,我能写也能编,能不能来你们这儿工作?”当年8月,谢朝平办理完内退手续。10月8日,谢朝平与妻子踏足北京。在龙平川的引荐下,顺利入职《方圆法治》成为一名普通记者,开始“北漂”之旅。
抵京之初,单位出面租下一套二居室,谢两口子和另外一个同事各住一间。合住的同事多年后还记得,“他是检察官出身,经常一大堆材料,研究来研究去,写稿常写到夜里一两点,非常勤奋。”
同事龙平川发现,在写作方面,谢朝平能写好5000字的大稿,但对200字的小消息犯难。单位领导感觉,谢的文字风格“不够时尚”。
不过,勤奋与敬业是同事们公认的。入职后,谢拿到新闻出版总署发的记者证,并做过一些舆论监督报道。也曾因一些批评报道,遭遇很大压力。时至今日,网上仍能找到一篇名为“记者采访煤矿承包纠纷时遭煤老板死亡威胁”的文章,讲述的正是2009年6月谢朝平在山西采访的遭遇。
据谢朝平在《方圆法治》的同事介绍,谢作为年过五旬的记者,不仅工作努力,文字水平也超过一般记者,给杂志贡献过多篇封面文章,其中写地方打黑的一篇报道曾在单位颇受好评。
“他是一个有点木讷的人,但是一旦认准自己要做的事,很执著。”龙平川记得,生活中的谢朝平话不多,主要聊家里的孩子、过去在检察系统时的一些案件,偶尔谈下国际形势。
“我们拖他一起吃饭,他不肯喝酒,吃完每次抢着埋单,把喝多了的人送回去,这样搞得大家都不好意思叫他去吃饭了,他太客气。”龙平川说。
妻子李琼眼中,谢朝平是个不太理会生活琐事的人,但是很善良,心很软。“看见电视里播汶川地震的镜头,他在那儿噼里啪啦掉眼泪。”
在《方圆法治》工作两三年后,谢朝平转到同为《检察日报》旗下的正义网工作,直到从单位离职,预备回四川老家养老。
为移民著史
追溯起来,到《方圆法治》杂志后的两次采访,为日后谢朝平的牢狱之灾埋下了伏笔。前一次让他结识了老作家任彦芳。后一次,则让他首次接触到三门峡库区移民。
2005年11月,早已离休的任彦芳因著书惹上官司。刚到岗的《方圆法治》记者谢朝平前来采访任,从此二人相识。任彦芳认为,写作重在反映民生疾苦,与谢朝平的理念颇合,两人来往日多。
此后,当谢朝平写三门峡移民史的《大迁徙》一书成稿后,任帮助谢联系了自己北大的学弟、《火花》杂志社执行社长魏丕植。在魏的帮助下,《大迁徙》得以以《火花》增刊的形式出版。
而书稿的写作,源自2006年5月中旬的一次采访。当年,谢朝平受编辑部指派,前去渭南采访并写成“655次举报前后”一文,结果由于渭南方面的公关,稿件未能刊出。但此次渭南之行,谢朝平采访到了此前被媒体忽略的原渭南地区移民办主任程远,并从程远及当地友人处获得了近十公斤的材料,沉甸甸地背回北京。
此后,谢朝平利用假期六去渭南。被采访过的移民至今记得,他采访时坐了移民的车,走之前一定要掏钱将油加满。有感于移民的贫困,他总是自己掏钱请移民们吃饭。
妻子李琼曾在2007年春节陪谢朝平去过一次渭南。当时是正月初五,二人从四川达州过完年,即冒着纷纷扬扬的大雪到了渭南,转坐农用三轮车到移民家采访。
“他曾经说,写完三门峡移民史这本书,他就可以回达州甚至回成都儿女身边养老了。这是他一生中要做的最后一件事。”龙平川说,谢去过渭南后回来,每每跟他描述移民生活的惨痛,“我知道,他是被移民们感染了。”最后,龙看完谢的书稿,并为《大迁徙》一书写了序言。
由于题材原因,谢朝平联系出版社时,屡屡碰壁。龙平川建议将书直接发网上算了,但是“他是死脑筋,硬是说不通,认为只有印出来的书才是真正的书,那样移民才能看到”。
后来,任彦芳向他的北大学弟、《火花》杂志社的魏丕植推荐了《大迁徙》,此文遂以《火花》增刊的形式出版。出乎意料的是,书到渭南即被查扣。谢朝平写下“渭南封杀《大迁徙》前后”一文,并向媒体求助。为以防不测,他将一些写作资料用邮件发给友人保存。
陕西警察来《火花》杂志北京编辑部调查多次,其间,龙平川和谢朝平碰面,二人在马路上边走边聊。龙劝服似地给谢讲了个故事。
龙说:从前有个和尚养了条狗,你知道狗叫什么名字吗?谢说不知道。龙说:那条狗叫“放下”。每天傍晚,和尚都要站在庙门口喊这条狗:“放下,回来!放下,回来!”
谢朝平会意一笑,说:“我把这件事情做完,我就‘放下’了。”几天后的一个傍晚,七名身着便装的警察说是查户口,进入谢家。55岁的谢朝平被拷上手铐,与《大迁徙》书稿一同被警方带走。

『陆』 易胜华的人物事迹

首届国家司法考试全国前50名,曾荣获《亚洲法律杂志(ALB)》2013“中国十佳诉讼律师”、“十大优秀辩护人”、“北京市优秀律师”等称号。第二届中国律师原创文章大赛刑事组第二名。全国首届“公诉人与律师电视论辩赛”北京赛区律师选拔赛“最佳风采奖”、团体第一名。

易胜华律师曾是司法厅演讲比赛一等奖获得者,优秀论文获得者,曾在《检察日报》、《方圆法治》、《新法制报》、《上海法治报》、《律师与法制》等报刊、杂志发表法律作品数百篇。

易胜华律师是畅销书《别在异乡哭泣--一个律师的成长手记》的作者。该书于2013年5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上市两个月,三次加印,得到广泛好评。易胜华律师将所有版税都捐献给了公益项目--“免费午餐”工程,为贫困地区的中小学生提供免费的营养午餐。

易胜华律师从事法律工作十余年,2002年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2004年开始正式执业。易胜华律师长期研究中国刑事法律制度和死刑刑事政策,代理了数百起刑事案件,在刑事辩护领域经验丰富。

擅长经济职务犯罪、贪污贿赂犯罪、死刑案件、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以及其他重大、疑难、复杂刑事案件的辩护。易胜华律师还常年担任数家大型公司企业法律顾问,有着极为丰富的谈判经验。

(6)方圆法治杂志扩展阅读

易胜华,江西九江人,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刑事部主任,高级合伙人律师,盈科全国刑事专业委员会主任。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党员,北京市朝阳区律师协会争议解决委员会副主任,作家协会会员,清华大学法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联合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律政菁英坊”导师。北京市高校模拟法庭大赛专家评委,北京市高校辩论赛特邀评委。

『柒』 最高人民检察院下设的出版社的《方圆法治》杂志如何订阅

编辑电话:010-51606962
发行电话:010-68630307
广告电话:010-51606963
传真:010-68667115 010-51606964
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社址:北京市石景山区 鲁谷西路5号

『捌』 贵阳有哪些杂志社

虽然是本地的,也不能说我不熟悉的就是最近才起家的,但是回答一些对你应该有些帮助吧~~~
贵阳文史杂志社

贵阳市 《考试》杂志社

《中国新西部》杂志社

《方圆法治.律政》杂志社

以上都是我才听说的,应该是最近办的,恩,还有一些老的,也顺便给你吧
贵阳杂志社(你可能都听过)
贵阳知识杂志社
贵州省贵阳市杂志社

『玖』 方圆杂志办公地点在哪儿接收投稿吗

《方圆》杂志社是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检察日报社主办的法治新闻期刊。在北京市石景山区万达广场,可以向杂志社投稿,杂志上有投稿消息。

热点内容
依法治国的保证 发布:2025-01-20 23:53:47 浏览:834
中国美女法官 发布:2025-01-20 23:30:49 浏览:330
欠条怎么写才有法律效力有图片 发布:2025-01-20 23:21:48 浏览:885
曾志强道德经 发布:2025-01-20 23:01:07 浏览:470
绵阳法官通奸的女的叫什么 发布:2025-01-20 22:24:17 浏览:846
隐名代理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20 22:14:41 浏览:884
浙江导司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01-20 21:35:58 浏览:697
法律责任的特点是 发布:2025-01-20 21:13:14 浏览:172
多措并举开展法律援助 发布:2025-01-20 20:13:22 浏览:955
法院冻结汽车 发布:2025-01-20 19:39:02 浏览: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