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经解析

道德经解析

发布时间: 2022-08-30 14:21:34

1. 如何评价《道德经》

以儒讲道,十不存一

2. 《道德经》第六十六章——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一、原文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二、各家解析摘要

1、韩鹏杰《道德经在说什么》

江海之所以能成为百川之王,是因为善于处下,所以能成为百川之王。所以要想站在上面领导好人民,必须在言语上懂得谦逊;要想站在前面领导好人民,必须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后面。所以圣人在上面领导大家而大家没有感到沉重的负担,在前面领导大家而大家没有感觉受到伤害。所以天下人都乐于拥戴他而不会感觉厌倦。因为他不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

2、南怀瑾《老子他说》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江海包含了一切的山谷水流,百川皆归于海,海能容纳一切细流,所以称之为海。老子再三用海来比喻,形容一个人的学问、道德、品格的修养。“以其善下之”,因为大海是世界上最低的地方,容纳了来自各处的淡水、咸水、清水、脏水等一切的水,“故能为百谷王”,而成为土地上最大的海洋。这是物理自然的道理,因此人的修养要像海洋一样,能包容一切。

“是以欲上民”,要想做一个领导人,一个居上位的人,“必以言下之”,最少要做到说话不刻薄,态度也要尽量谦虚。“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想领导大家,自己必须把本身的利益摆在后面。“后其身而后身先”,有好处时,领导人要让被领导的人先得,剩下来才自己去拿。

“处上而民不重”,他虽然居在上面最高的地位,“而民不重”。这是说老百姓感觉到没有重压,没有觉得有压力。“处前而民不害”,领导人站在最前面,一般人并不觉得他占了先,也没有妨害了大家。“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因此,古代历史上的圣君明王,天下归心,那是自然而来的。“以其不争”,因为他不与人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世界上没有人敢与他争。不是不敢与他争,而是不想争。

3、罗大伦《道德经说什么》

(1)放低自己,人心就会向您汇集

“江海所以为百浴王者,以其善下之也,是以能为百浴王。”老子在这里打了个比方,说江海是百浴之王,最后河水一定要向它奔流而去。因为江海善于把自己的位置放低,所以水都往低处流,都流到这儿。我们其实看不到每个人的心,但是所有的人心放在一起就像一片海洋,如果您放低自己,人心就会向您汇集,这是一个看不到的水系表。

(2)态度决定成败

“圣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后之”圣人之所以能做领导者,带领着大家往前走,就是因为他把自己的利益、名誉、地位,都放到了大家的后边。“其在民上也,以言下之。”领导者的位置在众人之上,他应该领导大家往前走。他的言语一定要尊重大家,对大家说好话,把自己的位置放到下边。

“故居而民弗重也。”您只有做到了放低自己、尊重大家,大家被您领导才不会觉得负担沉重。“居前而民弗害”把自己的利益放到了后面,大家才让我做领导,我一定不能借这个机会去捞取自己的利益。“天下乐推而弗厌也”,天下人才乐于推着您往前走,乐意让您做领导,乐意来成就您;而不会讨厌、痛恨您,离您而去。

(3)领导不跟员工争,最后别的公司跟您就没法争

“非与其无争与”,对于领导者来说,千万不要和您领导的人去争名誉、地位、利益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因为您为了大家谋福利,不跟大家去争利益,大家就会来成就您。“争”不是与世无争,不是您什么都不做,而是作为领导不跟员工争。

当一个普通人真正明白道的道理,知道自己争的东西没那么重要,就不会跟别人争了。这时候只要您把自己的事做好,最终您会发现,别人没法再跟您争了。您做得很出色,已经远远超出一般人的境界。

三、我之体悟——“不争”是极高阶的打法,需要极强的自我控制力

这一章,老子又再讲“争”和“不争”的问题。我们听见“不争”,一定会本能的排斥,包括我自己也是,心里会出现一万个“草泥马”“凭什么”“居心叵测”。但若能冷静下来观察定会发现,老子说的确实是对的。

首先,无论在哪个方面过于好“争”,都不会有好结果。好“争”言语之人,必招人厌恶。利益好“争”之人,必招人痛恨或者嫉妒,发展多会受限。好“争”权利之人,活的小心翼翼,精疲力尽。好“争”名誉之人,常被人看不起,反而得不到名誉。

其次,陷在“争”的状态里,无论如何都是痛苦的。“争”是在玩零和游戏,是在已有资源下你争我抢,这个行为并不创造新价值。人一旦陷入争夺之中,整个心神都会被占据,要不处于患得患失的恐惧中,要不处于分配不公的愤怒中,要不处于互相欺骗的煎熬中。所有的争抢,都会让你痛苦又迷茫,但又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萨特写过一个剧本,名字叫《禁闭》。说的是三个被囚禁起来的鬼魂等着下地狱,但在等待的过程中,三个鬼魂彼此之间不断欺骗和互相折磨,最后他们忽然领悟到,不用等待地狱了,他们已经身在地狱之中,地狱并不是什么刀山火海。他人就是地狱。

再者,“争”会蒙蔽我们双眼,让我们看不到真正重要的东西。其实,现代社会,基本生存资源已经不稀缺了,只要我们不懒,都能各得其所,根本就没有争的必要。我们之所以还要去争,完全是出于本能或者心理需要。“争”是人的生存本能,是存在我们基因里的恐惧,是人性。商家促销,很多时候就利用了我们这个弱点。我们喜欢各种形式的竞赛,也是这一人性的体现。它在过去保护了我们,却也在现在限制了我们。我们本可以用于创造的人生精力,却白白把消耗在了无意义的争抢中,未产生半分价值。

可见,“不争”其实是更高阶的人生打法。人只有退出纷争,才能看清形势,才有可能分辨出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这么看老子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也绝非虚言。

3. 《道德经》第三十九章——天地清宁

一、原文

昔之得一者: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

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其致之一也。

天无以清将恐裂;

地无以宁将恐废;

神无以灵将恐歇;

谷无以盈将恐竭;

万物无以生将恐灭;

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榖。

此其以贱为本耶,非乎?故致数舆无舆。

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二、各家解析摘要

1、韩鹏杰《道德经在说什么》

以前了解事物内部阴阳两种力量的统一的得道的,比如天得到阴阳统一,而成为清明的天;地得到阴阳统一而成为平静安宁的地;所谓的神也是得到阴阳统一而有神秘莫测的灵验;溪谷得到阴阳统一,水源充盈而生命旺盛。总之,万物皆是得到阴阳统一而生生不息。那么侯王呢?不也是因为得到了内部阴阳二者的相互作用相互统一而成其自身?所以侯王按照道去做才能使天下安定。

反之,没有这一阴一阳的道,那么天地万物就没办法清宁盈灵了,侯王也无法坚守正道了。因为不懂得高贵是以低贱为根本的,高位是以稳固的基础为根本的。懂这个道理的侯王要时刻把“孤、寡、不谷”挂在嘴边,时刻提醒自己,忘记了上述的历史教训,就会变成孤家寡人,就会吃不上饭饿死。所以说,屡次得到称誉也就没有称誉了。得道的人不愿像华美的玉,而愿效铺路的坚硬的石头。

2、南怀瑾《老子他说》

道家讲的是静,静在哪里?静在专一。“一”在哪里?一在零那里,那个零就是“一”;零又是空的,清净无为。

“天得一以清”,天气不一当然不清,天气往往是“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就叫做阴阳怪气的天气。“地得一以宁”,像我们新时代的建筑,马路一天都不宁静,这里挖一个坑,那里掘一个洞,所以,都不宁静。

“神得一以灵”神是什么?就是人天生本来的,人只要能专一,就神灵了,灵敏就通了,叫做神通,神而通之。

“谷得一以盈”,山谷里头得什么“一”?山谷中一样东西都没有,空空洞洞。不过,真正的空空洞洞,就充满了一切的功能,有无比的价值。

“万物得一以生”,天地万物就是得道的功能,生生不息,做事业的帝王们,“得一”就统一天下,就天下太平。

“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在做人做事方面,必须达到了这个程度,“其致”,就是做到了、就成功了。下面正反两面的解说,只要念过就懂了。

3、白云先生《老子之道》

(1)

昔之得一者,这里的一,是指道。在《道德经》中,道和一有时候可以互称互用。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物有万殊,道唯精唯一。得一者,受道之造化之物。得一,道生万物,德充万物,万物宗道从德,是谓得一。

(2)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天地最开始是混沌一片没有分化的,后来清扬之气上升,沉浊之气下降,才有了天地。

神得一以灵。神为造化之能,灵为造化之枢,神得一,才有造化万物。

谷得一以盈。万物被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只有得到了道的本始设定,才能有可能从虚空里面源源不断地生出万物。

万物得一以生。万物生出来,为什么可以持存而有生命呢?因为万物得到了道的本始设定。

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贞,最初的字形,上面是卜,下面是鼎。本意是指祭祀卜问,以通神灵。这里是指正的意思。侯王从至德,就可以正天下,教化天下。

(3)其致之一也。

上面说的天、地、神、谷、万物、尊道贵德之圣王,他们都是禀受道德之自然之教,才能施神化于万物。反之,如果天地万物不禀受道的这种设定,不奉从至德,又会怎么样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4)天无以清将恐裂;

如果天生沉浊之气,则有形质而继续分化成不同的事物,清扬之气不再浑然一体,那么,天紧接着恐怕就要裂开了。

(5)地无以宁将恐废;

如果地生清扬之气,则原本因为沉浊之重紧抱成一团的地,就会不再安宁,四下激扬奔突,飞散流失。紧接着,地也恐怕要崩废了。

(6)神无以灵将恐歇;

如果神无以灵,那么就徒有造化之能,而无法施以造化之为,那么神恐怕很快就要停歇了。天地间,造化不再,一切都会停止运转,一切生命戛然而止。

(7)谷无以盈将恐竭;

作为万物之源的川谷,失去了源源不断的造物原材料供给,就如同失去了源头的江河一样,恐怕很快就会枯竭。

(8)万物无以生将恐灭;

万物都不能继续再繁衍生息下去,那么恐怕它们很快就要灭绝了。

(9)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

蹶,跌倒、失败、遭遇挫折的意思。贵,指以德为贵。高,指以德为上。侯王不奉从至德,就无法统治天下,自然就会招至败亡。

(10)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侯王之贵,在于其为政以道德为本。侯王之高,在于其为政以德为上,以人为下。

(11)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榖。

孤,无父也;寡,少也,独也;榖,本意是指百谷,也就是粮食的总称。引申为俸禄、养育、活命、善、美好等含义。不榖,先秦时期,侯王自谦之称。榖,百谷成熟之象。不榖,道者不物,君王不自生、不自成的意思。为什么要这么自称呢?因为侯王要以德配天。

(12)此其以贱为本耶,非乎?

侯王以自贱的称谓自称,这正是以贱为本啊,不是吗?万物以物为贵,以自生为贵,唯有道德以不自生为贵。侯王以道为尊,以德为贵,不自成而化育天下,以物观之,恰似以贱为本。

(13)故致数舆无舆。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舆,指马车。本句所讲的是先秦的舆服制度。君王制礼,以舆、章、服、冠等的规格不同,来彰显君臣间的尊卑和等级秩序。

君臣各级,分别佩戴什么玉,也都有明确的规定。在儒家的礼制中,玉是用来彰德的。

乘舆之礼,用以章贵。佩玉之礼,用以彰德。在老子看来,以这样的文伪礼节自彰其贵、自彰其德的法式,是不合乎天德的,是在以文害质。

老子建议,废除以乘舆的规格来自彰贵贱尊卑的礼节。废除以美玉自彰其德的礼节。珞珞如石,应该恢复自然之法式,以德为贵,而不是以礼彰贵,以器彰德。

三、我之体悟——生命这个能量体

这一章讲“一”,而“一”究竟是什么呢?韩鹏杰解释为“阴阳统一”,南怀瑾解释为“空”,即清净无为,白云先生解释为“道”。罗大伦解释为“执一”,“一”则是道的具体呈现,它里面有道的内涵。

单从这些论述,我还是不能具体知道“一”究竟是什么,但不论是什么,从后面的句子里可以知道它具有使天地清宁,神灵谷盈,万物生发的能力。它也许不是一个具体的物质,可能是一种能量。我暂且用一种能量来理解它,这股能量主宰着万物,顺者则昌,逆者则亡。

前两周的读书会上,一个书友说:所谓的生命其实就是一种能量的流动。当你爱一个人或者一个东西时,你就会持续的跟这个人或这个东西产生链接,产生能量交换。当不爱了,能量流动也就不在了。所以,爱的反面不是恨,而是冷漠,恨是因为爱而不得。

如果用能量来理解“一”,那生命确实可以解释为一种能量体。这个能量体,什么时候能量最大呢?当然是完全无损耗的时候。我们如果把自己想象成一个能量体,想一下什么状态下自己能量是最足的,一定是内心平静、身体放松的时候。我想这种状态应该就是老子所说的“清净无为”,这种状态也许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吧。

那怎么获得这种状态呢?前面章节说过要做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做到“致虚极,守静笃”,做到“勿矜,勿伐,勿骄,勿强”。

不过欲望和情绪这种东西,也不是说控制就能控制住的,所谓的“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所以“道”说来简单,做起来却非常难,这也是为何得道的过程称为修行!

4. 《道德经》开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怎么理解

《道德经》开篇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贯穿《道德经》一书的始终,可以说是老子论述的核心思想,之后的所有论述都是围绕这句话进行的。可是这开篇,乍一看让人根本捉不住意思,究竟藏着什么奥秘呢?

其实这开篇与宇宙万物都息息相关,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凝练非常,含括了万事万物的发源、发展与变化规律,明白此句即理解了《道德经》的精髓。

名可名,非常名。类比第一句的解析方法,第一个“名”为名词,指的是道的名字;第二“名”为动词,指的是命名。连起来后半句话的意思是“道”这种奥秘的东西是无法简单命名的,若是能直接命名出来,那就不是最初理解的“道”了

开篇第一句蕴含哲理无数,例如辩证矛盾、永恒发展。世间的一切真理与规律,从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与时俱进的。

5. 《道德经》本质上是一本怎样的书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2][1]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作品名称
道德经
外文名
Tao Te Ching又称《吕览》,是在秦国相邦吕不韦的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杂家名著。成书于
庄子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后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学说汇总
列子
《列子》又名《冲虚真经》,相传战国列御寇所著,后被尊为《冲虚真经》,其学说被古人誉为常胜之道。《列子》是中国古代先秦思想
查看更多
快速
导航
创作背景作品鉴赏价值影响历史评价历代注本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1]。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2]
《道德经》的总字数因为版本不同而有所差异:马王堆帛书,甲本为5344字,乙本为5342字(外加重文124字);今本,河上公《道德经章句》为5201字(外加重文94字),王弼《老子道德经注》为5162字(外加重文106字),傅奕《道德经古本》为5450字(外加重文106字)。
现代《道德经》通行本,是以王弼所注,字数为5162字。元·赵孟頫·道德经
创作背景
据文献记载,老子静思好学,知识渊博。他的老师商容教授知识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问底,对知识非常的渴望。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他经常仰头观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以至于经常睡不着觉。后来,商容老师“实乃老夫之学有尽。”推荐老子入周都深造。文献记载:”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学业大有长进。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通过这段经历,老子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也使他远近闻名。
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函谷关令尹喜对《道德经》的成书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司马迁在《史记老子传》中记载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终”,尹喜感动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作品鉴赏
综述
《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8]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道德经》德经部分,在经文中占了很大部分,这是修道的基础。
“道”是浑全之朴,“众妙之门”。“道”生成了万物,又内涵于万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万事万物殊途而同归,都通向了“道”。

6. 《道德经》名句解析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7. 怎么理解老子道德经

老子的《道德经》一书,仅五千余言,但她文约义丰,博大精深,涵盖天地,历来被人们称为“哲理诗”。她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深刻地影响着世界人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道德经》一书越来越引起世界人民的广泛关注。自韩非的《解老》、《喻老》至今,据说仅国内的《道德经》译注本就不下千种。但到今天为止,可以说哪一个注本都没能真正地说明老子究竟说了些什么么

8. 【道德经】第十章:天人合一

1

原文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抟tuán)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览(鉴jiàn),能无疵乎?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hé),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生之畜(蓄xù)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zhǎng)而不宰,是谓玄德。

2

释义

神形合一,能不分离吗?

聚气致柔,能像婴儿一样返朴归真吗?

清洗去除杂念而深入观照,能没有瑕疵吗?

爱民治国,能无为而治吗?

打通天人合一的门户,能像雌性一样孕育无尽的生机吗?

明白通达,无迷无惑,能不用知识来实现和掌握吗?

道生养万物。圣人与道同体,生成养育万物,既无私心拥有,也不依赖凭仗,更不控制主宰,而是让万物自然生长,这就是最玄妙的德。

3

重点解析

这一章讲的是,证道的顺序。从生命的内在到天下万物,再到宇宙时空,直至与道的融合。

营魄抱一,专气致柔,与己合一

营魄 ,就是魂魄,魂,掌控人的精神;魄,控制人的身体;

专气 ,就是以气来贯通人的魂魄,使生命成为一个整体,返朴归真,和谐相融。

西方哲学,将人看作是灵魂与肉体的二元结构:

苏格拉底 将他的“反诘法”称之为“灵魂的助产术”,苏格拉底的母亲是一位助产婆,苏格拉底声称继承了母亲的“技术”。不同的是,他催生出来的是灵魂而不是肉体。

柏拉图 认为,灵魂由欲望、激情和理性三部分组成,欲望好比是一只多头怪兽,激情犹如狮子,而理性就像是人。为了让灵魂内部保持和谐,人就必须要主宰一切。

亚里士多德 认为,灵魂包括三部分,即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理性灵魂,理性灵魂是人的根本之所在。

中国哲学与西方不同,将人看作是,“神气形”的一元结构,对,你没看错,是“一元”而不是“三元”。

淮南子

    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

在人这个生命体中,“形”,是外在形体构成,是生命寄居的宿舍;人身体内部的气血流动,是鼓荡生命的动力;人的心神,是生命的主宰。 其中“气”将“神”和“形”,连接成统一的生命整体。

从生理性因素看,人之生,气之聚,人的血气是生命存在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形无以立,神无以成。从精神性因素看,人有生命才能有神的活动,而人的精神活动也是通过气而运行带动的。

道家强调生命的整体性,人的生命体是一个小宇宙,是一个整体,在这里没有“西方式”灵魂与肉体分开的世界,生命内部就是“精气形”所构成的一个自足完整的循环系统。

涤除玄览,无为而治,与物合一

涤除玄览,就是将人心比喻成一面镜子,涤除,就是将一切非自然、非本真、非原初的心灵尘埃都荡涤干净,内心这面镜子擦得越干净,对于万物的观照就越准确,越清晰,越深刻。在深刻观照万物的基础之上,去爱民,去治国。

无为而治,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弱化管理者的主观意志,聆听、观察百姓的需求,不把个人的意志、偏好、信仰强加在在百姓身上。不干涉、不干预、不操纵、不控制、不强迫百姓、万物,从而达到自然的原则,实现自然的和谐,让百姓自己实现理想的目标和状态。

天门开阖,明白四达,与道合一

陈鼓应先生曾经认为,本章的排序或有错乱,认为应当作出如下调整: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爱民治国”应当放在最后,我以为不妥,这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维在解读道家的经典。

首先,《道德经》中老子所认为的“道”是超越家国天下的,是摆脱时空的限制,永恒无限的存在, 仅仅将国家治理作为道的最终证明和最高体现,是对“道”的矮化和世俗化。

其次,陈鼓应先生认为,之所以要作以上的次序调整是为了对应五十四章,“修之于身,修之于家,修之于乡,修之于国,修之于天下”的排列。但十章和五十四章,论述的角度是有不同的,十章讲的是“ 圣人证道 ”,是圣人在不同领域,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上对于道的悟证,而五十四章说的是“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这是“ 人修道 ”,是人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上的修行。圣人证道的层次显然是高于人修道的层次的。

如何看出,十章的主体是圣人?

如何看出,圣人与人的不同?

需要从全经来看,不能仅仅局限于第十章。

道德经

      第七十七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七十七章,说明了三点:

第一, “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与十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结构相似,意思相近,因此,可以推论,十章中的主体和七十七章的主体一致,都是圣人;

第二, 有道者,就是圣人,圣人是“道”人格化的体现,不是一般人,而是拟人化的“道”;

第三, 圣人之道和人之道是不一样的,圣人之道的层次明显要高于人之道的层次。

既然道家的圣人,是道人格化的体现,且高于一般人修道的层次,那么对于“圣人证道”就不能简单地和“人修道”相等同,而追求形式上的简单对应。

最后,对于治国的态度,道家也没有当成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情,因此“爱国治民”就更不可能作为“圣人证道”的最终证明和最高体现。后世,庄子在其著作中,对此多有阐述。

如《齐物论》,尧要将天下让给许由治理,许由却说,你已经将天下治理得这么好了,我取而代之,是让我搏个好名声吗?……请回吧,我对于天下没什么可做的。厨师做不好菜,也没必要让祭祀的人来代替他。

如《应帝王》,天根问无名人如何治理天下,而无名人却爱理不理,全神贯注于云游天地之间,不想为治理天下这种琐碎事而分心。

因此,治理天下,爱国治民,从来不是道家的最终落脚点。道家有着更为宏大的归宿,即体悟自我与天地万物纯然一体。

天门开阖,岂止天地啊,万物都打开了窗户,圣人与天地,与万物相通,此时人不再是作为主体来观察万物,万物也不是作为对象而被观察,在天门一开一阖之间,人与万物合而为一。

明白四达,那是当然啦,万物与圣人一体,天地与圣人合一,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

这是何等恢弘的气魄,这是何等广大的胸怀,这是何等超越的心灵。

正如尼采在《查思图斯特拉如是说》中说:“走出你的洞穴吧,世界如一座花园等待着你。”

当圣人走出世事的浮沉,看淡荣辱得失,在天地逍遥遨游之时,那生长蓄养万物的道才若隐若现,若明若暗,似存似不存,被感受到了,被体悟到了,圣人此刻亦与道同体,融入道中,与道同游,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无穷无尽,自由自在。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会说,道家不关心外物、不关注“爱国治民”,是不是要人出世,看破红尘,消极避世呢?

我想这绝不是老子的观点。事实是怎样,对待事实的态度又是怎样,这是不同的方面和角度,一个是事实判断,一个是价值判断。

正如老子多次在《道德经》里提到,“兵”,“用兵”,并不是说老子就是拥护战争的。战争的发生是客观事实不可改变,但是对待战争的态度,老子却是坚决反对的。

人生在世,必定要面对不同的人,处理不同的事,发生不同的关系,无可避免,更不能逃避,这是事实。但是以什么样的态度在红尘中自处,却是可以自主作出选择的。 而道家提倡的正是以出世的态度入世为人做事。

王阳明有诗云:人人自有定盘针, 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 枝枝叶叶外头寻。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自性,如“定盘针”一般。从内在的“营魄”、“专气”、到“玄览照物”、“无为而治”,再到汇通天地,与道融合, 人的中心不在于向外的知识探求,而在于内在生命宇宙的建立。当我们面对外在世界时,不仅仅是以理性去把握世界,而更应是以自我的生命去契合世界,在一体之气中浮荡,以生命去回应这个世界。

世间万象如同枝枝叶叶般散落、迷乱。喜怒哀乐,酒色财气,人在情绪的怂恿下,在欲望的鼓动下,往往舍本而逐末,终于也渐渐颠倒迷失了自己,而成为了一地鸡毛,一声长叹。而学习《道德经》,就是找回自己的那“定盘针”, 从盲目的冲动中解脱出来,将人的小宇宙和众生之大宇宙和融,提升生命,超越卑微、走向生命的最终圆融,重回一片澄明空阔的世界。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光之魔法世界”微信公众平台(搜索账号:juliamagic)。

9. 《道德经》“其鬼不神”怎样解读

《道德经抄·第六十章》云:“治大国如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白话翻译云:“治理大国,好像煎小鱼。用道治理天下,鬼怪起不了作用,神祇也不侵越人;不但神祇不侵越人,圣人也不侵越人。神祇和有道者都不侵越人,所以德归会于民。”

10. 道德经1一81章全文解释是什么

道德经1一81章全文概括解释如下: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

“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混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

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

《道德经》的总字数因为版本不同而有所差异:马王堆帛书,甲本为5344字,乙本为5342字(外加重文124字);今本,河上公《道德经章句》为5201字(外加重文94字),王弼《老子道德经注》为5162字(外加重文106字),傅奕《道德经古本》为5450字(外加重文106字)。

《道德经》主题思想为“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中老子思想的精华。“道”作为《道德经》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畴,是天地万物生成的动力源。“德”是“道”在伦常领域的发展与表现。“道”与“法”在规则、常理层面有相通点,但不同于西方自然法。“法”应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证的反向转化之中发挥其作用。


热点内容
法院强制执行的影响 发布:2025-01-20 15:27:19 浏览:106
行政法思维pdf 发布:2025-01-20 15:03:16 浏览:718
西林县司法局 发布:2025-01-20 15:02:14 浏览:742
东城法院主审法官 发布:2025-01-20 14:58:43 浏览:693
吉林法院司法改革 发布:2025-01-20 14:48:53 浏览:362
银行法治课件 发布:2025-01-20 14:45:44 浏览:378
廊坊市法院 发布:2025-01-20 14:30:41 浏览:693
书面协议签字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1-20 14:10:18 浏览:611
劳动合同法关于违纪的条款 发布:2025-01-20 14:04:43 浏览:451
劳动法赔偿11个月工资 发布:2025-01-20 13:39:19 浏览: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