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浅析

道德浅析

发布时间: 2022-08-30 22:58:35

『壹』 浅析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是变成高素质的会计人员,为社会塑造更多诚信的会计人才。还可以改善目前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状态,让更多会计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1.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的缺失非常普遍,近几年这个问题尤为严重,因此相关部门已经开始逐渐重视起来,基本对如何改善这一问题而做出了大量的研究,为会计职业道德工作的提升而做准备,希望通过传递有效的信息和措施来转变现在的不利局面。
2.而且改善过程必须涉及到企业的各个领域,上到企业高级主管,下到最低级员工,都应该重视,共同投身于建设会计领域道德素质的培养当中去。要使企业健康发展,就应该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出现的各种问题都应该妥善解决,不要因小失大。
3.针对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问题,需要相关企业修缮职业道德制度通过多管齐下、多方面、多形式、多渠道等方式进行会计职业道德素质的教育,力求打造全方面发展的工作团队。职业道德的提高对会计在职业中表现至关重要,培养进程需立刻开始,尽量使得会计人员以最快的速度适应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拓展资料:
会计职业道德意识的改进措施有哪些?
1、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自律和他律
会计职业道德意识的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工作行为起着导向和支配作用,职业道德意识是一种主观意识,不是固定的,受其他很多方面的影响。
2、会计法律法规的修缮
针对会计法律法规对职业道德的针对性不强的缺点,需要对其进行修缮,来改变目前笼统性的缺陷。通过会计法律法规对职业道德的详细控制和规定,来规范会计从业人员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
3、具备一套完善的职业道德体制
会计职业道德体制的不完善和执行的力度不够都是导致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需要着重于完善会计职业道德体制制度的规范。注重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从规范职业道德体系开始。针对企业的不足,根据企业的特点,制定出一份适用于本企业的职业道德规章制度。明确职业道德要求,将职业道德制度的最终目的下达到会计从业人员身上,通过多方面的实践,来引导和培养会计职业道德的修养。

『贰』 浅谈你对道德与职业道德的理解和认识

道德的范围比较广泛,体现在多方面.职业道德也是由道德演变而成的,只是职业道德讲的更精准,更明确.因为它是局限于某一职业范围内!

『叁』 浅析会计职业道德的参考论文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行业中重要的一部分,但总不被重视。近年来会计行业舞弊案件不断发生,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严重,严重危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析会计职业道德的参考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析会计职业道德的参考论文篇一
《会计职业道德刍议》

[论文关键词]诚信 职业 道德 健全制度

[论文摘要] 会计 职业道德是“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具体表现,会计作为 市场 经济 中的一项重要职业,间接影响着整个 社会 的经济秩序,所以会计要以诚信为本、不做假账为原则,而在这方面道德的力量又是十分重要。总体来说,本文以适应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及目标为依据,顺应当今网络时代的发展潮流,面向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会计改革与发展作一展望,通过论述会计职业道德的改变,建设性的提出了一些加强职业道德的建议。

前言

近几年来,由于我国会计信息造假失真所引起的公众事件层出不穷,会计行业的职业道德问题已经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关注。会计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项重要职业,提供的信息质量如何,将直接影响经营者、 投资 者、社会公众、政府的决策和相关利益,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秩序,而会计职业道德作为对会计信息直接生产者的一种约束,是促进会计人员诚信工作的重要精神力量。

1.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和现状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会计从业人员在执行业务时应遵循的道德规范,是一般社会公德在会计工作的具体体现,它体现了会计工作的特点和会计职业责任的要求,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会计人员的道德水准要求更高。

1.1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会计道德是职业品质、工作作风和工作纪律的综合,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主要体现在《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规中,具体内容包括遵纪守法、 爱岗敬业 、实事求是、廉洁自律、客观工整、保守秘密、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遵纪守法,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随着社会各项改革的深化,不同社会主体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不可避免地进行利益调整,有时也会出现各式各样的矛盾,只有遵纪守法,才能维护各个方面合法的经济利益,才能维护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

爱岗敬业即会计人员应当热爱本职工作,努力钻研业务,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所从事工作的要求。实事求是,是会计工作对会计人员的最基本要求,会计工作作为 管理 经济的重要工具,要求核算必须真实,并及时完整的反映经济活动全过程,会计人员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作好会计核算工作使账证、账实、账账、账表相符,并做到报送及时,以利于各方面能根据实情做出正确决策。廉洁自律,指要求会计从业人员清正,廉洁,不贪,不占,严格约束自己,这是会计人员最起码的职业道德。

客观公正,即会计信息正确与否,不仅关系到微观决策,而且关系到宏观决策,做好会计工作,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本领也同样需要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客观公正的态度,否则,就会把知识和技能用错了地方,甚至参与弄虚作假或者通用作弊。保守秘密,会计人员应当保守本单位的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除得到特殊许可或由于 法律 责任职业责任等方面的需要以外,不能用于私人目的或向第三者泄露本单位的会计信息。服务群众是指听取群众意见,了解群众需要,端正服务态度,改进服务 措施 ,提高服务质量。

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奉献社会就是要履行对社会对他人的义务,自觉的努力的为社会为他人做出贡献,当社会利益与局部利益、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求每个会计从业人员把社会利益放在首位。

1.2会计职业道德的现状

市场经济正在强烈的冲击、改变着中国社会一系列传统特征,而会计工作处在经济管理的前沿,会计人员身处 财经 大权的关键位置,如果再处在一些不健康、消极的 环境 影响下,其价值观念难免会受一些影响。

目前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出现了多种价值观念的相互撞击与交融。计划经济下的道德标准受到了来自市场经济的强烈冲击,而适应市场经济的道德体系尚未完全确立,一些人在追求经济利益的过程中丧失了道德观念,出现道德危机。会计人员作为市场经济中主要信息的提供者,其道德水准也出现了滑坡,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被一些会计从业人员置于脑后,呈现给公众的 财务 报告 是经过财务人员妙手绘制的“美好画面”,重塑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形象已成为当务之急。

2.会计职业道德丧失原因探析

2.1利益驱动

为了获取 政治 利益,仔细分析一下会计造假的公司案例不难看出,不管是 上市公司 还是非上市公司,他们大多是一些在全国或地方比较有些名气的大公司、大企业,甚至是地方的支柱产业,在 历史 上曾经有过辉煌的业绩,企业的领导人也都是些头面人物,有着较深的政治背景,同时市场在变,竞争格局在变,但是这些企业没能跟上变化了的形势,管理模式依旧,产品式样如故,过去的竞争优势逐渐消失,为了保住昔日的荣耀,维护企业领导形象,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账上添彩,表中生花,虚报产值,虚报收入,利润等,如浙江JY集团有限公司(下称JY集团)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拥有相当知名度和规模的民营企业,主要从事食品饮料制造、加工和销售。JY集团1999年度会计报表由JY集团本部及杭州SL食品工贸公司(下称JY杭州)、浙江桐庐JY皇家实业公司(下称JY桐庐)、浙江JY集团嘉兴 保健 饮料厂(下称JY嘉兴)、浙江JY集团涪陵有限责任公司(下称JY涪陵)五家具有法人资格、实行独立核算的企业报表汇编而成。1999年合并会计报表反映,该集团年末资产总计45382万元、负债总计27296万元、所有者权益18086万元、利润总额217万元。当年会计报表未经社会中介机构 审计 。

2000年7月, 财政 部门派出检查组,对JY集团及其下属四个子公司1999年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了检查。检查发现,JY集团 财务管理 混乱,会计核算不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经检查后调整会计报表,该集团实际资产为20098万元、负债为15667万元、所有者权益为4431万元、利润总额为-3271万元。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分别虚增了126%、74%、308%,利润虚增达3488万元。检查结果被财政部门公告,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强的反响。有些地方政府有意识的引导企业会计造假, 行政 干预 银行 贷款给企业,以解决企业虚报利润应上缴 税收 的资金。

为获取经济利益,驱动会计造假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为了筹措资金,《 公司法 》对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有着严格的规定,比如上市前三年应连续盈利等,为此有些并不具备上市条件的公司为了能上市,大肆包装,甚至聘请一些会计“高手”来玩弄数字游戏蒙混过关以求获得上市资格。有些上市公司竞争意识不强,经营不善,而对最近三年连续亏损应暂停上市的政策不是依靠强化管理增强竞争能力解决危机,而是在单、证、账、表上做 文章 ,以保住其上市资格。二是为了偷逃税款,这种情况在财务失真中占有较大比重,有些公司尤其是私营企业,为了达到偷逃税款的目的,无视国家的法律法规瞒天过海,张冠李戴,从而达到隐瞒销售收入,虚增销售 成本 ,多提多摊费用,截留利润偷逃税款的目的。

2.2屈从领导压力,被动作账

在目前的企业经营中,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一般是从属关系,即单位负责人完全对会计人员拥有领导权和支配权,这种纯天然的从属关系,使得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在单位会计工作中能否发挥作用及大小如何,自然带有明显的从属性。当然这种从属性与整个单位的 文化 层次和负责人的品质、修养和道德水准密切相关,一些单位的负责人有时为了达到某种利益,往往指示会计人员参与作假,这种从属性往往不是会计人员所能左右的,他们往往也不情愿、不得已而为之。如某公司是一家生产 电子 产品的大型国有控股公司。2002年12月,由于产品销售不畅,公司面临亏损。公司董事长责成财会部经理胡某对会计报表做技术处理,实现当年盈利目标,并承诺如果做得好,将推荐他作为公司总会计师人选。胡某知道本年度公司亏损已成定局,如要落实董事长的盈利目标,只能在会计报表上做假。于是,胡某通过虚拟交易、向子公司转移 广告 费支出等 方法 ,将公司会计报表从亏损做成盈利。所以,恪守职业道德,不少会计人员确实是很难做到的, 调查 显示,当前普遍发生的作假问题,大部分会计人员并非主观故意的。

说到底如果没有领导的授意、指示甚至强令,会计人员是不会主动造假的,虽然个别会计确实有因欠缺而造假但归根结底还是手握大权的那些背后人物所指示的,美国会计界也认为会计职业道德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理职业道德的高低,如国内成都红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国营红光电子管厂,始建于1958年,是一家全民所有制 工业 企业,也是我国第一支彩色显像管的诞生地。1997年5月23日,为扩建彩色显像管生产线项目,“红光实业”以每股6.05元的价格向社会公众发行7000万股社会公众股,发行市盈率15倍,募集资金总额42350万元。在发行A股的招股 说明书 中披露,公司1997年盈利预测为净利润7055万元(所得税税率15%),每股税后利润(全面摊薄)0.3063元/股,每股税后利润(加权平均)0.3515元——红光实业当年上市,事实上红光公司当年就出现巨额亏损,并于当年进入ST(特别处理股)行列,这在中国 证券 界中,是史无前例的,这些号称中国优秀的企业,都是在单位负责人的操作和指示下造假的,所以会计人员自有苦衷,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会计人员的不道德从某种意义上讲,纯粹是单位负责人的职业道德不良所致。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是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政绩搞花架子,有的甚至盲目下达经济增长指标,逼着企业做些水分出来,会计人员也只好为配合这些任务的完成而不得不编造虚假的会计报表和 统计 报表。

2.3会计制度本身存在缺陷

尽管有了《会计法》《会计人员的职责条例》等法规对会计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但实际执行起来收效甚微,甚至形同虚设。究其原因除了我们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外,还存在着规范不完整,不系统等方面的不足,特别是对会计行为,其合法或违法的界限含糊不清。换言之,我们要对合法和违法的行为都应尽量做到既能定性又可以定量,应有具体的可衡量和操作标准,更为重要的是要做到“立法必行、违法必究”,不执行就是违法的行为,立法时就应注意可操作性。当然任何一项法律和规范的出台与完善,都有一个逐渐成熟、不断修改完善的过程,会有一些企业趁机打起政策的擦边球,但立法部门应尽可能缩短完善时间。况且,目前会计监督,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等监督标准又不统一,各个部门在管理上各自为政,用自己的标准衡量,功能上有些相互交叉,这就造成各种监督机制不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整体上发挥的作用很有限,不甚明显和有效。虽然每年都有要进行税务检查和会计审计,但其经常性、规范性以及深度、广度、力度,均不能给企业的会计监督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持,致使难以形成有益的监督机制。

3. 会计 行业加强职业 道德 建设必要性

以上事例表明我们还应不断的加强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有效贯彻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重要思想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____为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提写了“不作假账”的校训,做客观公正的 财务 原本是一个会计工作者应尽的最基本职责,一向惜墨如金的他对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竟然提出了如此低的要求,足以说明当今 社会 假账已泛滥至何种程度,这也充分说明当前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会计这个特殊行业的特殊要求,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途径,“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就没有会计,会计本身是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来核算和监督 经济 对象的,会计因其服务对象涉及社会方方面面,提供的会计信息是一个公众的产品,其质量如何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健康运行,所以必须经的起社会的 检验 ,会计职业道德必定受到社会极大关注,因此,会计职业道德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特殊性。

不仅如此,会计职业道德还是会计 法律 制度的重要补充,会计法律制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低要求,会计法律只能对会计人员不得违法做出规定,不可能对他们在如何敬业爱岗,强化服务,提高技能等方面提出具体的要求。仅靠会计法规很难保证会计信息达到真实、完整及客观的法律要求,而会计职业道德却对会计法律制度起到很好的辅助和补充作用,因为会计行为是由内心信念支配其动作和实施的,信念的善与恶将直接导致行为的是与非。所以,北大光华管 理学 院院长历以宁教授曾精辟的指出“道德的力量十分重要,是对社会经济活动的 市场 调节和政府调节之外的第三种调节力量,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都有局限性,两种调节互补之后仍会留下一部分空白,这个空白只能依靠道德调节来发挥作用。

4.如何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4.1加大惩处力度,严格财经纪律。

一是从法律规范上加大对造假失信者的处罚力度,使其造假的预期 成本 大于其造假的收益;二是 管理 部门以及执法部门要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肃查处,杜绝讲人情和执法、司法腐败现象。在对相关会计人员、有关企业领导及会计主体进行惩处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大社会中介机构的整治和规范,强化行业自律性监督体系,加强执业质量的监督检查,对其出具不真实、违背 审计 准则的审计报告,要受到严厉的惩罚并对会计信息使用者遭受的损失进行赔偿;三是建立赔偿制度。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建立相应的赔偿制度,对不遵守会计法规会计职业道德,而给国家、集体、个人造成损失的当事人要求其进行赔偿,使其不敢作假。通过加大处罚力度,使会计人员养成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自觉性。

4.2健全制度,以制度保障制约。

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将会计职业道德制度化、法律化。从企业外部来讲,在市场经济中,由于法律的滞后性,就有可能出现属于不道德但是却不违法的情形,这种情形即属于法律规范的死角,因此有关部门应及时认真的研究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对于不道德但是却不违法的情形进行规范,减少法与德的矛盾和冲突。从企业内部来讲,在现代企业制度中,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为了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就显得异常重要了,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避免和消除一些管理上的漏洞,形成各相关部门和人员之间的相互制约,防止会计职业道德缺失情形的发生。

4.3推行会计委派制,保障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

“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这是当前会计人员地位最生动的写照。除了少数会计人员挂冠而去,大多数则是随大流。特别是在厂长(经理)承包的企业中,会计人员对厂长(经理)几乎是惟命是从,或逆来顺受。实行会计委派制,可以保障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防止因坚持原则而遭受不公正的待遇,以及防止单位任用不称职或赎职的会计人员;可以解决会计人员处于两难境地的问题——会计人员既是经营管理者的下属,又要通过披露真实信息对其行为进行约束,可以促进会计人员依据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客观地进行会计核算,反映真实的会计信息。

4.4建立现代 企业管理 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

4.4.1需要切实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并且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避免一人做多个岗位的工作,还有减少会计因领导操纵而造假的可能性,优化会计 环境 。

4.4.2建立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企业内部 财务管理 和会计核算的基本规范,一套完善规范的内控体系,能有效起到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因此,治理会计失信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在组织机构和人员设置上严格贯彻执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使日常会计业务处理及会计 档案 管理每一环节的人员之间分工科学,职责明确,形成既能相互协作又能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机制,这样就能减少作弊的可能性。

4.5建立诚信档案,常抓不懈。

“诚信是诚信者的通行证,失信是失信者的墓志铭”。诚信在会计行业龙为重要,诚信是会计行业之魂,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经济社会永恒的主题。市场经济是种信用经济,会计信用是这根经济活动链条的基石,没有了信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各类社会关系与经济关系也就不能顺利建立,并无法持久维系。当然如果市场主体采取了不诚信的手段,一系列会计资料就会失真和虚假,国家就可能做出错误的决策,经济就可能出现倒退,这是非常可怕的。在大力提倡诚信的今天,要研究建立会计人员的诚信档案管理制度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体系,推动和完善会计职业道德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失误、违法事件均应一一记入其个人诚信档案,并将其分值化,如驾驶员违章记分一样,争取用量化的考核模式来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管理。

只有所有市场参与者都弘扬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职业道德风范,为会计人员弘扬职业道德创造宽松的环境,同时加大对不诚信不遵守会计职业道德的相关人员的惩罚力度,才能有效地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我们坚信,通过广大会计人员不懈的努力,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将会取得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国良.《互联网对财务会计的影响》,载《北京财会》1999年第11期

[2]杨智.《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2003年

[3]葛家澍.《迎接21世纪密切关注国内外财务会计的新动向》,载《 会计研究 》1999年第1期

[4]王治安,向显湖:《面向21世纪的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载《 经济学 家》1999年第2期

[5]朱秀华.《浅谈会计人员基本道德》2003年

『肆』 浅析财务人员职业道德论文

企业的不断发展迫切要求对财务从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建设,规范财务人员的行为准则,提高其业务素质。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析财务人员职业道德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析财务人员职业道德论文篇一

《浅谈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

摘 要:企业的不断发展迫切要求对财务从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建设,规范财务人员的行为准则,提高其业务素质。文章就新时期该如何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作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财务人员 职业道德 建设

中图分类号:F235 文献标识码:A

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就是财务人员在财务事务中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财务工作应遵循的道德标准,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既是对财务人员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规定,同时又是财务行业对单位所负道德责任和义务。这些道德标准是财经法规、财会政策所不能代替的。

职业道德同人的职业活动紧密相联、具有各自的职业特点,对不同职业的人有着不同的、直接的、具体的道德要求。每个职业都有自己的管辖范围,在各自的管辖范围内,都赋予了相应的权力,这种权力是职业岗位所赋予的,也是履行职业责任所必需的。近几年,我们目睹了社会各行各业包括我们身边财务人员职务犯罪的事例,无不令人触目惊心,发人深省。在对这些同行们深感惋惜的同时,也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规范会计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已成为当前财务人员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笔者就此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和看法。

一、影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因素

(一)社会上不良风气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关系的日趋复杂,会计行业中的非理性行为越来越多,贪污造假事件屡见不鲜,会计人员在社会的大环境中工作,一旦歪曲了道德与人生价值观,便会在社会“大气侯”的影响下,动摇职业道德基础,随波逐流,为达个人目的,不顾职业操守,铤而走险,弄虚作假,提供虚假财务信息。给单位及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二)法律意识淡薄对职业道德建设的影响。

近些年一不时传出�讇椎ノ怀瞿苫蚧峒评糜弥拔裰愎畛垂伞⒐钏接玫鹊认窒蟾莆袢嗽毙蜗笤斐杉洳涣加跋欤ノ辉斐梢欢ǔ潭鹊木盟鹗АR陨锨榭龅姆⑸簿褪且恍└霰鸹峒迫嗽狈ㄖ乒勰畹。植磺迨裁纯晌⑹裁床豢晌ぷ鳌⑸罨煳惶福荒芄涣嘧月伞⑹凳虑笫恰⒖凸酃陌炖砭靡滴瘢俗陨淼睦妫还撕蠊痹臁⒈湓臁⒁浠蚧偎鸹峒谱柿希峁┬榧俚幕峒菩畔ⅲ踔晾弥拔裰慵嗍刈缘粒拔邸⑴灿霉睿钪兆呱戏缸锏缆罚鸷Φノ弧⒐依妫右欢ǔ潭壬嫌跋炝嘶峒浦耙档赖陆ㄉ琛?

(三)会计工作的传统思想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影响。

会计人员往往忙于简单的记账、算账、报账等传统的日常事务性工作,不能完成从“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的转变。工作中墨守成规,缺乏进取精神,不能与时俱进的开展工作,在处理业务的同时不能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还是停留在核算会计当中,不能参与管理当中,在工作中,对遇到的违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做“老好人”,既不提出也不上报,从而导致管理因没有及时得到有用的信息而缺乏有效的措施,不能给单位负责人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

(四)内控制度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影响。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不能只靠财务人员自觉,还必须建立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如对一些不相容职务的相互分离、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定期轮岗等制度的制定,特别是现在网络的普及,钥匙的保存,密码的及时更改,及相互监督制度。有的单位虽然制定了制度,也很完善,但是执行情况如何,有无监督和把关,如果在制度执行中走了过场,没有严格按要求进行,制度形同虚设,那么势必会给一些道德观念不强、意志不坚定的会计人员有可乘之机,使他们在犯罪的路上越走越远。

(五)会计工作的从属性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影响。

会计工作具有天然的从属性。会计人员为保住饭碗往往会屈从于领导的压力,被动的顺从领导的意图处理账务,违背客观公正原则,因此,单位负责人的意志也直接影响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二、会计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会计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1)爱岗敬业。要求会计人员应当热爱本职工作,安心本职岗位忠于职守,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所从事工作的要求。(2)诚实守信。要求会计人员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执业谨慎,信誉至上,不为利益所诱惑,不弄虚作假,不泄露秘密。(3)廉洁自律。要求会计人员公私分明、不贪不占、遵纪守法、清正廉洁。(4)客观公正。要求会计人员端正态度,依法办事,实事求是,不偏不倚,保持应有的独立性。(5)坚持准则。(6)提高技能。(7)参与管理。(8)强化服务。

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十分必要,经济不断发展,导致财务人员角色在不断转变,传统的财务管理任务只是简单的企业账目管理、财务统计和 财务分析,工作比较程序化、简单。随着经济发展日新月异,财务人员角色也法身了重大变化,除了要做好传统的任务,还要参与到企业发展规划中,制定各项政策和目标。由于财务人员对于企业经济发展有着相当深刻的理解,所以促使了他们工作任务的转变。这种角色的变化迫切要求财务人员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为企业发展制定各种科学合理的发展建议,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建设对企业发展影响重大。经济不断发展也使得经济在社会中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全球经济从粗放型向着集约型的经济模式发展,这就要求企业要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尤其是财务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企业资金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提高从事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对于提高企业整体的经济竞争力有着莫大的优势,这就要加强财务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为管理财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方法

1、做到“忠实诚信”。即“求实讲真”,这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灵魂。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一是核算要真实。要如实记录反映各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及时、准确、完整地提供会计资料,严格按新会计制度规定的一般原则处理会计业务。二是对事业要忠诚。要忠于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忠于法律,严守制度格尽职守,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三是处事要公正。要平等待人,把好财务收支关口,公正明确地反映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不偏私,不畏强权。这是作为每一位从事会计的人员最基本的要求。2、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热爱本职”,这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出发点。唯其如此,才会勤奋、努力钻研业务技术,适应会计不断发展的工作的要求。每个人都有实现自身价值的理想和愿望,而自身价值则是通过工作和事业的成功来反映和实现的。既然我们选择了会计这个工作岗位,就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热爱会计工作。只有热爱会计工作,敬重会计职业,才能坚持诚实守信,客观公正,依法理财;只有热爱会计工作,敬重会计职业,才会全身心地投人到会计事业,发挥自己的才能,在会计领域做出一番成绩,为社会进步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从而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3、要通过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律能力,逐步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会计专业性和技术性日趋复杂,对财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财会人员要想生存和发展,就要不断学习,使自己的知识不断更新。同时,遵守会计职业道德也客观要求财会人员熟悉和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学习提高会计职业技能。财会人员学习的内容应该是多方面的,既要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又要学习会计专业理论、新制度新准则,还要学习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全面学习,才能提高会计职业技能和专业胜任能力,才能使自己懂得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必须提倡、什么要坚决反对,从心理上对会计职业道德有整体的认识。

4、经济效益。应当把提高单位经济效益作为财会人员的一项重要职业准则。积极运用掌握的会计信息和方法,进行经济预测,参与经济决策,进行经济分析,为改善单位的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出谋献策。

5、保守商业秘密。泄露商业秘密为会计之大忌。除法律规定和单位负责人同意外,财会人员不能私自向外界提供或者泄露本单位的会计信息。对于自己知悉的内部机密,在任何情况下都应严格保守。

6、加强提高财务人员对继续教育。加大财务人员宣传的力度,使他们真正理解继续教育的意义,激发财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热情,树立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观念。集团公司通过对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促进财务人员之间的交流,互相取长补短。

四、结语

古人云“万事德为首”,作为一名财务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品德尤为重要。我们相信在广大财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不断学习,注重自我修养,会计职业道德水平一定会得到进一步提升,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也会取得更加满意的效果.总之,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不仅要靠财务人员自身努力,同时也需要大家的配合与支持。

(作者单位:平煤股份七矿)

参考文献:

[1]李月娇.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建设田.边疆经济与文化

[2]杨霞.浅论会计职业道德Ⅱ.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浅析财务人员职业道德论文篇二

《财务人员职业道德问题探讨》

摘要:近年来,因财务人员职业道德问题引发的会计信息失真为企业和个人带来大量损失的案例屡禁不绝,本文分析了当前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强化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财务人员;职业道德;问题;措施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队伍也不断发展壮大,以会计从业人员为例,据统计,截至2010年末,我国会计从业人员已经达约1400万人,且仍以每年40万人的速度在不断递增。不过尽管我国目前财务工作人员已经具备相当规模,但其整体素质却令人堪忧。不仅表现在从业者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数量较少,而且从业者的职业道德素养较低,虚报利润做假账者比比皆是。对于财务人员来说,确保会计信息真实,为企业经营者和投资者提供科学的投资决策依据,应该是其基本的职业道德素养,但在当前我国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中,不少财务人员和上市公司勾结起来,虚报利润,粉饰业绩,坑害广大消费者的行为依然屡禁不绝,如前几年轰动一时的银广夏案件,近年来上市后业绩快速“变脸”的创业板公司等,不仅令广大投资者损失惨重,而且严重扰乱了市场公平公正的经营秩序和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因此,必须不断加强财务人员道德教育建设,使每个财务从业人员都能确保会计信息不是真。具体来说,当前我国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存在如下问题:

1.当前我国财务人员道德建设存在问题

1.1职业道德观念淡薄

作为财务人员,首先要具备的职业道德就是树立起崇高的职业理想暨要坚决捍卫财经纪律,要有高度敬业精神,严谨求实,不做假账。但通过对众多从业人员的观察,笔者发现,许多财务从业人员在平时比较重视专业素养的提升,而对职业素养教育则比较淡漠,认为那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还有的从业者甚至对于自己所要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和政策法规都一知半解,认为只要自己按照客户的意愿实施财务行为,就是合乎道德规范的要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财务人员和企业客户联合造假之风盛行。

1.2、缺乏对本职工作的热情,缺乏较强的事业心

财务人员由于工作中常常接触到大量的现金,一些财务人员往往会拿经手的现金量和自己微博的工资做对比,从而心理产生较强的落差,导致部分人员对从事的工作感到厌烦,觉得不是自己真实价值的反映,从而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愿尽心竭力,失去了工作的热情和进取心。更有的工作人员,难以禁得起现金的诱惑,不惜铤而走险,利用自己掌握的财务信息,作为交换筹码,为自己谋取不当利益,从而给企业和投资者带来重大损失。

1.3业务不精,法律意识不强。

据统计,当前我国获得高级会计师资格的有11.6万人,占比约0.8%,大量的从业人员仍从事传统会计核算工作,占比达41%。探究我国财务工作人员中高级职称人员偏少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在于当前大多数从业人员默守陈规,不求上进,缺乏钻研业务、精益求精的精神,他们大多满足于现状而缺乏开创性的工作意识,因此工作中常常放松自己的要求,认为只要按部就班地开展业务工作,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就可以了,所以,大都不愿再去努力钻研业务,提高专业素养,同时,他们对于出台的一些法律法规较少关注,甚至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也知之甚少,因此,难以保障依法办事。

1.4法律制度不健全。

尽管近年来,随着我国法制进程的不断推进,现有法律体系已经越来越完善,广大公民遵纪守法的意识也已经越来越强烈了,但是由于我国法治基础薄弱,在许多领域的法律法规仍不是十分健全。针对财务工作,虽然国家也颁布了一些法规、制度,但是有些法规执行起来相对较难,有些会计政策不是很完善,执行起来可“变通”,很容易有漏洞可钻。还有些法规已经随着时代的发展,显露出了不合时宜的一面,需要根据时代变化进行修订等,如目前关于财务监督,我国就存在着会计监督、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等,但由于监督标准的不统一,功能上相互交叉,因此各部们在管理上各自为政,从而难以充分发挥监督作用。总之,法律法规方面存在的问题使得财务从业人员往往故意规避法律漏洞,造成财务信息失真。

2.强化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措施

2.1加强从业者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和完善自律机制

财务人员道德素质偏低,与长期以来忽视道德教育有很大关系。因此,一方面应该在学历教育中开设职业道德课,使道德教育贯穿学生财务知识学习的始终。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社会在职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可考虑将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作为获取财务从业资格的一门必考课,并将从业者的职业道德考核纳入到每个从业者的考核指标体系中,以强化其遵循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自觉提高专业及品德修养,增强热爱本职工作的意识。以严谨的形象,求实的态度,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影响,严格遵循法律的规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2.2建设社会诚信工程

根据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我国急需对社会上的政府单位、企业和个人构建社会诚信档案。通过将每个财务从业者纳入社会诚信体系,构建完善的奖罚体系,促进每个从业者遵纪守法,严格恪守自身道德规范。鉴于当前我国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仍属空白,因此,可以考虑首先将与社会肌体联系最密切的政府、企业和财务从业人员纳入诚信体系建设。通过为每个从业者建立档案,就可以实现对每个从业者违反诚信及不遵守职业道德记录的查询,从而逐步增强单位和个人的诚信意识。

2.3加强业务学习,提升专业素质

财务人员应不断加强自身业务知识学习,不仅要熟悉本行业的相关的知识,而且还要学习与之相关的其他行业的知识。如针对当前财务软件不断研发的现实,要积极学习软件的操作知识;针对当前经济领域法律法规出台较多的情况,应积极学习相关的经济法、商业法等内容,将自己的行动完全纳入到法律的框架之内。

2.4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国家行政部门应尽快厘清不同部门的监督职责、标准和权限范围,避免职能交叉,推诿扯皮现象发生。立法部门应尽快健全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根据时代变化特点,制定符合当前实际、便于操作的法律法规,同时考虑到当前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体的需要,要在制定法律法规的时候,充分借鉴国外相关标准体系,以满足企业“走出去”的目的需要。同时,要加大对违法违规者的打击力度,对于恶意造假者,一经查实将立即追究造假者的经济责任,刑事责任,还应担负起相应的民事赔偿。总之,只有使造假者付出巨大的成本,才能使得从业者在面对造假时,权衡利弊,放弃造假。

3.结语

总之,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任重道远,但该项工作事关我国经济民生之大计,事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治理体系的深入推进,因此,必须要高度重视,踏踏实实地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实,最终使“敬业爱岗、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守秘密”的财务人员道德规范在社会上蔚然成风。 (作者单位:天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尹兵;会计舞弊的表现形式及其对策[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王萱;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伍』 浅析当代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因素

浅析当代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因素

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对社会、对自己的人生缺乏理想,缺乏信念,怎样对当代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因素分析?

摘要 :当代青少年的思想呈现出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先进意识与落后意识相互交织、相互矛盾的状况。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的现状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制约因素,研究这一课题,对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促进社会的长期稳定和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青少年;思想道德;因素;对策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在社会处于转型时期,青少年面对现代生活方式和传统观念的矛盾冲突,面对各种思潮的交错起伏和相互激荡,往往容易显得无所适从。这就使他们的思想呈现出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先进意识与落后意识相互交织、相互矛盾的状况。主要表现为精神空虚、理想信念模糊、思想落后、缺乏上进心,一些青少年甚至做出一些违法犯罪的行为。在当前形势下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的现况、一些问题的形成原因及背景做出认真的分析,深刻认识影响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和各方面的因素,抓住关键,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政治思想工作有的放矢,卓有成效。文章在编写过程中,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经验描述法,综述了当下青少年的思想道德表现,深入分析影响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原因,谨此希望对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全面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能起到促进作用。

一、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不容乐观

“青少年”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泛指从儿童向成年过渡的特定阶段,在这一阶段上,儿童开始进入青春期,逐渐成长为少年,一直到青春期结束。现阶段,人们划分青少年年龄段的标准却不尽相同。有些人认为青少年指满14周岁不满20周岁的(从生理、心智的发展角度上讲),也就是少年与青年相重合的阶段,处于儿童时期之后,成人之前。而大多数的专家都认为青少年是指少年(14周岁至未满18周岁)和青年(年龄从已满18周岁至25周岁)两个年龄阶段。但一般意义上,青少年群体是指十一二岁至二十一二岁年龄阶段的人群,这类人群多为学生,且也进入一种人身的转变期,是社会中最有朝气、最具有创新精神、最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是社会上令人重视的一个群体。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总体情况是好的,主流是健康的。社会的发展为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一些进步的思想观念不断充实着他们的精神世界,他们积极向上,知识面广,信息量大,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渴望成才,自主能力增强,能遵守社会公德,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充满信心。然而,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青少年思想道德品质状况不容乐观,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青少年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观念错位

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对社会、对自己的人生缺乏理想,缺乏信念;爱国主义意识淡薄,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部分学生对国情了解不够;对民族英雄、模范人物缺乏仰慕之心,缺少应有的尊重,更多的是对现代影视偶像的盲目崇拜与追逐。一些青少年贪图享乐,没有养成艰苦朴素、勤俭吃苦的生活习惯。特别是部分家庭生活条件比较富裕的青少年,劳动意识缺乏、进取精神弱化。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追求,没有忧患意识,认为有个好父母什么都不用愁了。不少青少年学生安于现状,不求上进,沉溺于网络电子游戏和网吧。

(二)部分青少年个人主义至上,缺乏关爱意识

随着独生子女群体的逐渐扩大,相当一部分青少年从小到大受到方方面面的“呵护”和“优待”,养成了他们懒惰、任性、自私等不良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太强,很少顾及他人利益,不谦让,少宽容。一些青少年缺乏关爱意识、公共意识和规则意识,对关爱集体、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各种活动,采取无所谓、默不关心的态度。在家庭、学校生活和社会中过度计较个人所得,过为注重实现个人价值。

(三)部分青少年心理素质差,法制意识淡薄,经受不起挫折的考验

青少年受情绪困扰的现象日益凸现,心理素质脆弱,易产生焦虑、烦恼、沮丧、忧郁、自卑、冷漠和愤怒等情绪,缺乏坚强、乐观的良好心态。部分青少年学生人格不健全,一遇到小挫折就心灰意冷,感觉前途渺茫。生活中稍不如意,便采取自杀和伤害他人的身体及财产的行为。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日趋严重,且呈现低龄化、团伙化、暴力化特征。一部分在校学生中出现抽烟、酗洒、结拜、逃学、谈情说爱等不良行为的现象,成为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发生的前兆。这些现象都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全面加强和改进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升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二、制约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因素

(一)主观因素

青少年品德的发展的特点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观因素。青少年阶段,处于青春发育期。在这个时期外型、生理机能和生殖器官发生“三大剧变”;思维上趋向成熟,但易带主观、片面性;情绪正从两极性、动荡性向稳定性变化;自我意识逐渐成熟。这种状况必然形成这个阶段心理的过渡性(从幼稚向成熟,从依赖向独立过渡)、动荡性、闭锁性和社会性等特征。表现在:少年期品德发展有明显动荡性,少年期学生总的来说已具有道德伦理特征,但尚未成熟,动荡性较大。从其表现来看,整个品德结构还处在矛盾状态之中。他们的道德品质逐步理想化、信念化,原则性与概括性在渐渐增强,但仍存在敏感和易变的特性。他们的道德情感丰富且强烈,不拘小节,急于表现但又带有假象。他们虽逐步形成自制力和道德意志,但这些又易受到外界影响,非常脆弱,无法抵制强烈的诱惑。他们的道德行为有了一定的目的性和决策性,自尊心、自信心增强,渴望独立自主地作好事,但愿望与实际行动之间又有一定的距离;他们开始从社会意义和人生价值方面来衡量和评价自己,但还缺乏耐心与韧性,往往时冷时热,中道易辙或半途而废。少年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启蒙的阶段,同时这一时期又是两极严重分化的阶段,品行不正,甚至违法犯罪也是从这一阶段开始。可见,少年期的品德结构的内在矛盾是十分严重的,可逆性相当大。而青年初期品德趋向成熟的开始,从总体上来看,青年初期逐步自觉自律遵守道德原则,进入了能利用信念调节自己品行的成熟期。可见,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是道德形成和加强思想道德的最佳时期。

(二)客观因素

1.家庭教育存在偏差,缺乏正确引导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老师。他们的教育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具有奠基的、特殊的、长久的作用。可如今的家庭教育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家庭教育注重智力的考量而忽视道德品质的养成。任何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人,这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是可以理解的、无可厚非的。但在应试教育仍然大有市场的背景下,许多家长对于孩子的评价出现一味地追求分数,分数至上的观念使家长的成才观念错位,调查显示,占69%的家长最关心子女的是“学习成绩”,62.5%的家长对子女最大的希望是“将来能考上大学,有一份好工作”,叮咛最多的一句话是“除了读书你什么都别管”。如果子女在外地就读,再加上一句“钱不够用打电话来,当心身体。”这样,使青少年从小形成一些不良思想和行为习惯。如“二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专读应试书”,对世事冷漠,对他人冷漠,对生活冷漠,只关心自我。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期望值过高,往往又会在孩子稚嫩的.心理造成难以承受的竞争压力,也有个别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简单、粗暴,扭曲孩子的人格,反而造成厌学、逃学,形成逆反心理,甚至可能会酿成苦果;其次,溺爱已成为当前家庭教育的一大公害;再次,由于社会急速转型,社会竞争激烈,人们工作繁忙,父母对子女教育的时间日益减少,家庭教育缺乏正确向导,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与子女在价值观上的差异会增大,家庭内部交流也日益短缺,代沟严重。且在我国这样一个二元制经济结构的国家,广大农村家庭还面临着父母外出务工,家庭教育出现断档,形同虚设,导致道德的养成更多地依靠学校教育和孩子的自律。这也是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最后,单亲家庭子女缺乏完整的亲情关系,身心健康受到伤害,可能会形成自卑、孤独等不良心理。这些现象,对孩子健康成长产生了负面影响,也给未成年人教育造成了源头上的困难。

2.学校教育德智失衡,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第二家庭,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责和任务。现在,国家强调要对中、小学生实行减负,强调全面实施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坚持以德育为核心。加强德育,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这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放在重要的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陶行知也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然而,目前仍有相当多的学校素质教育成了口号,搞的仍是应试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以考试分数定录取线的高考仍在主宰着中学的教学。在中小学的教育中,重智育而轻德育这种状况虽然在近几年推广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有所改观,但没有实质性改变。一般学校偏重视“教书”,而轻视“育人”,德育首位地位往往是不到位或缺位。加之,思想品德教育的面广量大,不是现今智育教学中任何一门课程所能比拟的,它包含了历史、人文、政治、地理、社会学、法律、道德等一系列理论体系,稍有疏忽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在义务教育阶段,有些学校还分什么“快班”“慢班”“尖子班”“实验班”,无非就是以竞赛、升学率为目的,等等。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已经严重扭曲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极有可能使学生由厌倦学习到厌倦生活甚至厌倦人生。

农村初中的辍学率可以说是个大家心知肚明又雾里看花的棘手问题。由厌学导致辍学,辍学造成失管,失管导致违法犯罪,这是严峻的现实。青少年受教育期间智力教育提高了但德育教育却因此被削弱了,导致许多高学历低素质现象出现,虽然教师们对此也很焦虑,但仍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桎梏。3.社会环境的影响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也就是他们社会化的过程,因此,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如何将对他们的思想道德产生极大的影响。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既迎来了世界各国发展所共同遇到的普遍问题,又存在着实现新旧体制转变、坚持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国情。这种客观的社会存在,决定着21世纪中国道德教育将面临更加复杂、严峻的挑战,肩负光荣、艰巨的使命,也构成了未来中国道德教育发展、创新的现实基础和根本动力。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对外开放的加强,使广大青少年能进一步了解世界、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与此同时,国际敌对势力也在试图影响我们的接班人,他们利用网络等各种途径不断侵蚀我国青少年的思想文化。市场经济的大力发展的同时带来了新的思想和观念,丰富了我国青少年的精神世界。随之而来的一些道德失范,假冒欺诈等行为也不断增多,侵蚀着青少年的思想认识。还有一些邪教组织、封建迷信活动和一些成年人价值扭曲后的拜金、享乐等极端主义都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互联网等新媒体的迅速崛起,给青少年学习方面和娱乐方面创造了一方新天地,但有利有弊,一些消极落后的封建文化以及不良信息等同时也传播到了青少年这里,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健康。在一些消极因素的长期影响下,有些青少年精神空虚、行为失德,有些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歧途。与此同时,一些文学作品,为了获得利益,弃社会道德于不顾,给青少年灌输了一些低级、色情、庸俗的腐蚀作品。这些作品以粗俗取代文明,把青少年引向善恶颠倒美丑不分,意志消沉。大千世界、花花绿绿,无奇不有,而青少年审美观念不够成熟,也没有较强的辨别能力,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侵蚀,容易使他们看破社会,产生信念、信仰、信任危机。对于这些问题、情况,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还面临许多待解决的困难。4.网络环境带来的消极影响21世纪,“知识经济”,“网络经济”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最抢眼的词汇。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高科技技术的不断提升,大数据时代已经降临,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在其影响下不断地改变着,同时也冲击着一些传统观念以及生产生活方式。互联网属于高科技的产物,是传递信息的载体,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体现着它的重要性。目前,青少年是互联网的主要使用者。据调查显示,我国互联网使用者的平均年龄为35岁,上网人数中45%为25岁以下的青少年,其中未成年人也数量可观。某种程度上,网络正在影响着青少年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甚至左右了他们的行为准则。

网络上传播的一些不文明、不健康行为也已影响到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使青少年法律、道德意识淡薄。所以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已迫在眉睫。网络对于青少年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危害。青少年学生一旦上网成瘾,往往会出现角色的混乱,容易迷失真实的自我。在网络空间,青少年他们在网上自由任性,道德自律性差,容易迷失在网络游戏和黄色暴力网站中,导致道德感弱化。实践表明,一些网瘾少年沉迷于网络世界,整日泡在网吧,荒废学业,长此以往身心健康都受到损伤。其次,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危害。从全社会来看,沉溺于网络游戏的人还不是太多,但在学生和年轻人中,网络游戏迷已经是一个很大的群体,而在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里,青少年不用面对现实中的种种挫折,不受社会规范的约束及他人的监督,可尽情宣泄个人情感。久而久之便忽视了社会规范要求,一些暴力犯罪种下隐患。网络游戏尤其是一些带有暴力和血腥的游戏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危害甚大,而由此产生犯罪的案例不胜枚举。最后,网络色情对青少年的危害。网络是跨地域、国界的,不受时空阻隔,同时网络的互动性、参与性非常强。网络色情被称为“电子毒药”,它主要有影响青少年网民的学业或工作;扭曲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甚至走向性犯罪。一些自制力差、意志薄弱的青少年禁不住诱惑,铤而走险,从此走向性犯罪的深渊;危及青少年的人身安全甚至性命。网络色情对执迷不悟的青少年的人身安全构成了直接的威胁,一些青少年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5.社会价值观的影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全球经济、文化的得以进一步发展,西方的资本主义思潮、价值观以及生活方式给我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人们的需求和内心评价方面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发生了变化,因此社会价值观也随之变迁,从传统的政治道德和理想人格为中心的价值观沦为人本主义价值观。在这种大环境影响下,青少年群体难免也受到了严重影响。这就要求我们正视社会价值观和青少年价值观变动的现实,审视传统教育引领和社会管理的策略,在新形势下确立合宜的规范引领策略,有效地建构正确的青少年价值观,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价值基础。

三、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市场经济已经给社会主义带来生机和活力的时候,不容回避的是一系列社会问题也纷至沓来,其中最重要的方面就是思想道德建设问题。由社会转型而导致思想道德出现了许多弊病。其表现形式诸如:信仰缺失、拜金主义、道德冷漠、人格迷失、劳动观念和法制观念淡薄等等。特别是社会上一些领域道德失范、坑蒙拐骗、尔虞我诈、诚信缺失等滋生蔓延,严重腐蚀着青少年有效而纯洁的心灵。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还存有不适以及薄弱环节,相关部门领导对其重要性还认识不足,不能担起领导该有的责任;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并未得到社会大众的重视与支持,一些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因素还不能消除;学校重智育轻德育,推进素质教育仍任重道远,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也有待加强;父母因工作等因素在教育子女上也有所放松,而且在教育观念及方式方法上还存在不足,家庭教育的欠缺也给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考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在体制机制、思想观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队伍建设、经费投入、政策措施等方面还有许多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这些问题必须加以重视,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青少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事业的接班人和后备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达则中国达;少年富则中国富,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进步则中国进步。”这段话充分说明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道德状况本身就将影响国民的整体素质,也直接影响着我们民族将来的整体素质和面貌。要实现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培养一批素质良好、品格高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注定是一个长期的且艰巨的事业,要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代一代人的呕心沥血、不懈奋斗和艰苦创业才能实现。如今,我们的社会发展了,生活条件提高了,我们的教育条件改善了。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无微不至的关怀,我们孩子应该觉得很幸福,该很好地报答父母和社会了,我们的孩子该很好地学习了,然而我们的孩子却在不断地自杀,杀害父母、同学,在不断地犯罪。我们的孩子怎么了?为什么孩子到了我们的手里就变得如此的堕落?究竟是社会的哪一根链条断了?我们的教育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以至于我们的孩子不得不用稚嫩的生命去换取人们的反思?违法犯罪的低龄趋势潜伏着巨大的社会危害。所以,我们应动以全社会之力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对教育工作给予更高的关心和支持。总而言之,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到来,社会又为我们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只要我们能够自主、自强,只要我们自己对生活事业有坚强的信念,任何暂时的困难都是能克服的。我们完全没有理由去空虚,去堕落,去放纵自己。既然生活选择了温暖,我们就应该担负起社会赋予我们的职责,对自己有责任感,对父母和家庭有责任感,对国家有责任感。充分意识到增强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与紧迫,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积极应对挑战,加强薄弱环节,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采取扎实措施,努力开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季海涛.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探索[J].教育探索,2006(1).

[2]林崇德.教育与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52-453.

;

『陆』 浅谈道德理性及与道德情感的关系

道德理性主义者认为道德的基础是道德理性,道德情感只是一种本能冲动,需用理性对其进行约束;道德情感主义者则认为道德的基础是道德感性,道德理性并不能解决道德上的善恶,只有情感才能彰显人的感性生命与自由本性。

(6)道德浅析扩展阅读:

在个人的道德品质构成中,道德情感具有3种作用:

1、评价作用,即能以某种情绪状态,表明某种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是否具有正当性和合宜性;

2、调节作用,即能以某种情绪倾向,强化或削弱个人对某种道德义务的认识和实践;

3、信号作用,即能以特有的情绪形式如表情、动作,向他人传递其道德行为价值的信息,或从他人的某种情绪形式获取自己道德行为价值的信息。

『柒』 浅谈社会道德论文

社会道德在本质上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群体,在历史长河中、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下来的道德准则,文化观念和思想传统。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谈社会道德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谈社会道德论文篇一

《浅谈现代社会道德问题反思》

摘要:现代社会出现的种种问题不断拷问着社会道德,本文就孔孟荀的人性观以及义利观进行讨论,以此来找到问题的答案。孔孟荀的人性观是有差异的,但他们都认为人性具有可塑性,这也是他们在义利观上主张“重义轻利”的基础和前提;孔孟荀的义利观则让我们看到,义利思想的普遍意义在于肯定人性的可塑造性,义利问题的重要性就在于它铸就了中华民族的民族个性。所以我们要看到人性的可塑性,并通过道德约束使人性得到健康发展。

关键词:孔孟荀;人性观;义利观

现代社会出现的种种问题不断拷问着社会道德,例如好心人搀扶跌倒的老人,而老人却反过来诬陷好心人以此来讹诈医药费等等,此类报导的屡屡出现不禁引起大家的关注,有人就大呼社会道德因此类问题的出现而退了三十年,社会道德已滑坡严重到无法想象的地步等等,那么,现在社会到底是怎么了?是因为人变坏了还是因为人太贪财了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一问题不仅涉及道德,同时也涉及人性观以及义利观问题,本文就先秦儒家孔子、孟子、荀子的人性观以及义利观进行讨论,以此来找到问题的答案。

“中国性论有一特点,即以善恶论性;关于性的主要争点,是性善或性恶的问题。”①追述到先秦儒家孔子、孟子、荀子对于人性善恶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人性善恶的讨论与他们的义利观紧密联系。孔子对于人性善恶并未有明确定义,孔子论“性”兼及“习”:“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程树德在《论语集解》中将这句话解释为:“人性情本相近,因为习染不同,便相距悬远。”②广义而言,习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指习行,即个人的知行活动;二是指习俗,即广义上的社会环境。孔子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是相近的,由于后天环境和习行的不同而导致人格的差异。对于人天生本性的善恶孔子并未明确说明,但人性的善恶的表现是会受到“习”的影响的,孔子承认人性具有可塑性,并且人性的可塑性在人的品德形成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需要明确并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以此来正确引导和规范人们的行为。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孔子按义利范畴把人分为君子和小人两类,君子深晓于义,故以义为行为标准,小人专注于利,故以利为追求目标,孔子在这里强调人们应该成为“君子”而非“小人”,这就为人们树立了正确的义利观导向,指出将义视为行为的根本准则,“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论语・宪问》)在强调先义后利的同时,孔子也指出追求自己利益的合理性,“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论语・里仁》)但如果因求利而有悖于“义”,在他看来是不足取的,对此他态度很明确:“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面》)通过正当的途径和手段得到的富贵,符合仁义的要求,内心坦然,得之无愧,而利用不正当的途径和手段得到的富贵,违背仁义的要求,内心愧疚,要坚决加以拒绝。

孔子的“性相近”在孟子那里被引申为“性本善”。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孟子认为善是人的本性,但并不是说每个人天生就是道德完善的人,而是指每个人生下来就具有向善的资质,“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孟子的“四心”为人的完美德行提供了可能,这种可能同时构成了人格完善的内在根据,所以孟子的“性善”在指出人具有向善的本能的同时,也承认了人性的可塑性,所以在义利观上孟子强调人们要重义轻利。“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孟子・离娄下》)孟子提出人和禽兽的差异很少,而这很少的差异就体现在“仁义”上,人的自然属性是动物性的,但其精神文化方面是超越动物本性的,而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精神文化里的“仁义”,在这里取义和取利,已经不仅仅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而是人与动物的分野,所以在孟子这里,重义轻利的选择不仅仅是人的行为准则规范,更是人的道德主体意识的体现。对于孟子来说人生来就具有“四心”,但因为种种原因,从现实状况来看人的道德意识往往会落空,人会选择抛弃仁义而选择利益,“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腾文公下》)“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孟子・尽心上》)孟子生活的时代较之于孔子时代更为复杂,社会矛盾也更加尖锐,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更加不讲道义,在杨朱的“为我”观念盛行之时,孟子提出人不能只顾个人私利而抛开义,人应该重视义而不是被利益所驱使。

荀子着重发挥了孔子的“习相远”持“性恶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荀子指出,若放纵人的本性依顺人的欲望,就定会出现争抢掠夺,定会和违犯等级名分、扰乱礼义法度的行为合流,而最终趋向于暴乱,所以要有师长和法度的教化、礼义的引导,人们才会从推辞谦让出发,遵守礼法,而最终趋向于安定太平。荀子的人性论是从人的生理感官上来讲的,是一种自然人性论,但这只不过是荀子对人的自然本能的描述,至于人所区别于动物的本质,人之为人所应具有的特性,荀子的回答与孟子有着相似之处:“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其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化牡而无男女之别。故人邀莫不有辨。”(《荀子・非相》)荀子在这里区分人的自然之性与道德之性,他认为人的本然状态包含着向恶的趋向,但认为通过“化性起伪”可以使人的成为符合社会规范的存在,人性有“性”和“伪”两部分,“性”是恶的动物本能,“伪”是善的礼乐教化,荀子强调用后天的礼义,包括法律规范等的引导和约束来改变人的本性之恶,从而使人走向道德上的圆满,这里也同样体现了人性的可塑造性。荀子指出人对“利”的欲望是人不可避免的本性,但在义与利的选择上人是有选择的,“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荀子・大略》)因此利欲必须有所节制即“以义制利”(《荀子・正论》),荀子强调“义”的重要性,认为处理义利关系的立足点是“义”而不是“利”。

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孟子、荀子对于人性观是有差异的,但他们都认为人性具有可塑性,即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实现道德的完善,这也是他们在义利观上主张“重义轻利”的基础和前提;而孔子、孟子、荀子的义利观则让我们看到,义利思想的普遍意义在于肯定人性的可塑造性,肯定人的自我调节、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而义利问题的重要性就在于它铸就了中华民族的民族个性,对中华文明的演进与繁荣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正像人的本质规定和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一样,人的现实性也是多种多样的。”③面对现代社会出现的种种道德问题,的确需要社会进行反思并积极寻找解决措施,但我们不能因为出现问题就对社会道德失去信心,我们要看到人性的可塑性并通过道德约束使人性得到健康发展。(作者单位: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2]程树德.论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13.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注解:

①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250.

② 程树德.论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13:181.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42卷,174.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浅谈社会道德论文

『捌』 浅析律师的职业道德规范论文

律师职业道德是指从事律师职业的人所应信奉的道德,以及在执行职务、履行职务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律师职业道德对律师具有约束、导向和 教育 的功能。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律师的职业道德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律师的职业道德论文篇一

《浅析我国现今律师行业职业道德问题》

摘要:近几年,随着依法治国的理念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律师队伍不断壮大,其专业水平也越来越高,总体素质越来越焕然一新。但是,律师整体专业素质的提高,不能掩盖其职业道德水平的停滞不前甚至下降,在某些地方,社会对律师的满意度并不高,律师的职业道德水平也许将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发展瓶颈。对此作为未来中国律师队伍的一员,本文认为了解律师行业的道德水平现状,找出问题,分析产生原因并提出一些浅薄的对策意见,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律师;职业道德;法治社会

一、律师职业道德的含义及特征

所谓职业道德,就是指在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规范、道德情操与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是一个持久弥新的命题,尽管法律规范试图与道德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不可否认,道德作为法律的本源之一具有强有力的指引作用,即使是法律职业本身都有规定相关的职业道德。”律师的职业角色就是为社会尤其是委托人提供法律服务,这个职业与法律、社会的接触面非常宽,在其执业过程中,律师通常可以起到宣传 法律知识 ,传播法律 文化 的作用。在运用法律为他人服务的同时,律师如何能够守住职业道德,使自己能够不为金钱所诱惑,这两者既相互结合,又相互矛盾。律师的职业性质与法律的关系决定了其所要求的职业道德水平要比其他职业高得多。律师职业道德除了具备法律职业道德的一般特征外,还表现为自身的一些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律师职业道德要求具备一般职业道德的规范,如诚实信用、遵纪守法等。同时,律师既然作为法律职业共同体中的一员,其职业道德规范也就体现了法律职业的特点,也就是要坚定不移地维护法律的尊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继而间接上促进国家的法治建设。但同时,律师的行业性质又区别于法官、检察官的职业特性,如律师事务所具有公司企业的性质,追求企业利益是其重要木匾,律师作为其员工也是要追求企业效益和经济利益的。这些都体现了律师职业道德具有其特殊性的一面。

(二)强制性与自治性的统一

律师可以说是专业服务于委托人的“讼棍”,也可以说是与法官、检察官共同维护法律的公平与正义,推进民主法治的建设的伙伴。在两种角色属性相互结合相互斗争的过程中,一方面不能成为当事人和金钱利益的奴隶,另一方面也要成为监督制约检察官和法官的一种独立力量。可见,律师的自治性是十分重要的。这种独立性和自治性对律师的自我约束、自我规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较为严格的职业道德和惩戒 措施 是维护律师行业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规范性和非规范性的统一

律师职业道德在具体表现形式方面,一方面是严格的法律规范,如《律师法》中关于律师职业道德的内容,此外还有大量的律师执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规范,如中华全国律协制定的《律师执业行为规范》(试行)。除了这些以规范性的文件反映出来的职业道德规范外,还存在大量的非规范性的律师职业道德,如律师职业道德习惯、意识等。可以说,从形式上看,律师职业道德具体表现为规范性和非规范性的统一。

二、我国律师职业道德问题分析

虽然目前我国律师整体的职业道德水平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但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律师道德水平,我国的律师职业道德建设依然困难重重。当前,我国律师职业道德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律师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问题

律师的职业性质决定其与当事人的关系最为密切,当事人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律师的“衣食父母”,但往往就是这种关系,反而成为律师职业道德素质低下的主要体现:

1.唯利是图,欺骗当事人。有的律师给委托人做出虚假承诺――以官司“包打赢”作为相互攫取案源的方式。同时为了多收取律师费,故意把简单的案子说复杂,捶胸顿足地保证案件胜诉绝对没问题,糊弄当事人。

2.不管不顾,“有活就干”。有的律师在接受当事人咨询后,不管自己有没有接触过当事人委托的法律事务,也不管自己是否具备相应的条件和能力,只要有足够费用,就接案处理。

3.相互扯皮、敷衍了事。有的律师在拍胸脯保证打赢官司,拿到律师费后,就不闻不问,一会让当事人送这个材料,一会让委托人跑那个部门。一旦无法解决问题,便想法设法扯皮推诿,敷衍了事。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最近3年来关于律师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至2008年,各级律师协会共受理投诉案件7387件,给予行政处分762件,其中取消会员资格的有7件。”

(二)律师同业之间的关系问题

律师与律师同行关系方面,主要表现为法律服务市场恶性竞争,律师职业的商业化倾向日趋严重。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恶性竞争以及过度商业化的行为已经严重影响律师整个行业的公信力。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争相向法官赠送钱财,买通关系。然后由法官向当事人推荐该律师作为辩护律师或代理人,以招揽案源;

2.诋毁同行,抬高自己。有的律师,在某些公众场合如讲座上过分贬低对手律师或律师事务所,来抬高自己的声望和地位,借机获得案源;

3.借助新闻媒体炫耀或包装自己,夸大其词,实力有限却大包大揽各项业务,排斥同行:

4.通过向委托人、介绍业务人利益许诺或给予财物,违反职业道德排挤其他律师。

(三)律师与司法机关的关系问题

律师与司法机关的关系本应该是同在法律屋檐下,同为法律人,应同做守法事,但当今律师与法官、检察官的关系却表现为违规越矩,知法犯法、“花钱铺路”现象较为严重。律师的形象在社会上有很高的影响力,社会大众一致把律师以及法官和检察官视为公平正义的象征,但律师通过自身的专业素质钻法律漏洞,拉关系贿赂法官检察官,危害性十分巨大。“2006年阜阳中院、深圳中院、武汉中院腐败案牵涉到数名律师参与行贿,2007年广东著名律师马克东涉嫌诈骗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2008年9月商务部郭京毅涉嫌受贿并牵出数名律师。”除上述不良现象外,律师和法官、检察官之间也存在相互不尊重,如律师在法庭上藐视法庭纪律,无视法官存在;法官看不起律师,不愿意听取律师意见,甚至无端训斥律师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社会公众对司法公正的信任。

三、律师职业道德问题的原因探析

1.经济原因:由于律师职业本身的商业属性,随着律师人数越来越多,市场经济的规律决定他们之间的竞争愈来愈激烈,一旦竞争激烈,钱少了,分这杯羹的人多了,缺乏职业道德赚钱的律师、超越法律界限赚钱的律师、突破职业底线赚钱的律师也就越来越多了。经济层面上的原因会引出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那就是律师行业的两极分化问题。现如今律师贫富两极分化现象十分严重,许多刚入行的年轻律师缺乏必要的物质保障,经济上无法独立,饭都吃不饱,怎么能要求他们在人格上,职业道德上洁身自好?

2.环境问题:此处特指法律环境。不可否认,目前我国司法体制下的法律环境、市场环境以及执业环境,是不容乐观的。“律师在法庭上被法官无视甚至无故训斥、因敢于为弱势群体辩护而得罪某些权要继而锒铛入狱、因为黑社会头目或贪污犯辩护而遭受公众贬抑和责难……。按照某种说法就是:中国律师……属于经济上相对富裕而又要疲于自我维护权利的弱势群体。”目前我国的法律制度还不是很完善,裁判结果的不如人意和律师接触法律最多,代表法律形象最贴近百姓生活的事实相矛盾,这导致律师的职业压力很大,“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我国的司法制度环境决定了律师的某些不良行为可能无法得到迅速更正。

3.管理原因:司法行政部门监管不力、行业协会管理无力、律师执业机构管理无作为也容易导致有些律师钻空子,打着所谓大律师的旗号坑蒙拐骗,影响正常的司法秩序。

除上述三种原因之外,律师自身的原因也是不容忽视的。自身缺乏自律,唯利是图,见钱眼开等等道德素质不高的表现也极易导致误入歧途。因此加强自身修养,提高道德水平,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两手抓,无疑是一种正确选择。

四、提升律师职业道德水平的对策

综上分析,律师的职业过程会涉及多方面的关系,且每一方面都对其职业道德有重大影响。因此要提高律师职业道德,将是一项涉及多方面的长期的系统的建设工程。要把这项系统工程建设好,最根本的在于正确认识律师的职业性质和使命,树立良好的职业理念,尤其要摒弃金钱至上的观念;最迫切的在于完善监管制度,切实落实各项相关措施。

(一)思想上要正确认识律师职业的性质和使命

《律师法》第二条规定,“律师是指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接受委托或者指定,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律师提供法律服务,通过专业劳动和技能赚取金钱,追求一定的经济利益,养活自己和家人,这本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律师法》同时规定,“律师应当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我们由此可知律师不能仅仅以赚取钱财为目的,学习法律最重要的使命还是是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严格依法办事,促进法律合理正确地得到实施,有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如果律师铭记自己肩负这样崇高使命,在职业生涯中,就不会迷失方向,更不会因金钱而做出有悖职业道德的行为。”

(二)内容上通过各种方式加强法律职业道德教育

加强法学院教育中的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提前防患于未然;通过律师事务所自身定期组织职业道德教育活动,提升提高自身修养与素质,进而提高律师自律意识;目前我国设有法官学院、检察官学院等,而律师作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一员,也应设立自己的律师学院。因此,可以通过设立律师学院,将其作为一个学习和培训的基地,同时也可以作为一个律师彼此的交流平台,扩大律师行业的社会影响力和行业凝聚力。

(三)管理上加强监督与管理,严格惩戒制度

首先要规范律师事务所内部的管理:2004年4月我国开展了以加强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为主要内容的“律师行业整顿运动”,它从行业整体上对加强律师职业道德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我们往往会忽略律师事务所内部的管理问题。律师事务所是每一个律师执业的平台,其一切执业行为都要在这个平台上完成,就必须要受律师事务所的管理和约束。

其次加大严惩力度,从严治律:具体方面有通过制定更加严厉的法律法规,实行整改完善:如律师行业可学习当前法院系统开展的“五个严禁”,针对目前律师行业在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的几条禁令,通过行业大整顿和自我整改,接受全社会监督。对于触犯现有法律法规的害群之马,一定严惩不殆,轻则清除出律师队伍,重则追究其刑事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律师队伍的纯洁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律师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并且律师的职业道德水平也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完善正在不断提高。但不可否认我国现阶段律师行业仍存在很多问题。知道问题,并分析问题,才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律师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但笔者相信,律师行业将会在民主法治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席位,其所存在的问题也终将会被解决。律师行业的明天,还需要广大法律人的共同努力。让我们为了法律职业的未来,继续努力吧!

注释:

①张善数.中国律师制度专题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5页.

②魏杰.我国律师职业道德之问题分析与解决路径.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华东政法大学图书馆.2011年4月。

③六届全国律协亮点纷呈.中国律师.2008(11).第19页.

④刘桂明.律师不能成为利益集团的工具.中国律师网.2008年.

⑤⑥李学尧.法律职业主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6页.

律师的职业道德论文篇二

《试论中国律师职业道德建设》

【摘要】律师职业道德是指从事律师职业的人所应信奉的道德,以及在执行职务、履行职务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它具有职业性、阶级性、继承性。律师职业道德对律师具有约束、导向和教育的功能。

【关键词】律师,职业道德

律师这个行业在很多人看来是另人羡慕的一个行业,在业外人看来,律师收入高,相对自由。中国的律师制度相对于西方国家来说,起步较晚,所以中国律师的职业道德建设起步也是很晚,相对很是落后,并且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在律师与司法官关系中,一些非正常现象导致双方职业关系失衡;在律师与委托人关系中,由于律师业务能力和道德能力存在不足,委托人利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在律师与公众关系中,存在公众情绪干扰律师正常执业,传媒误导甚至影响司法公正;在律师与律师同业者的关系中,存在恶性竞争问题突出。为维护律师行业的整体形象,强化律师职业道德建设势在必行。

一、律师职业道德的涵义

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道德在社会职业中的特殊体现。职业道德与一般的社会道德相比,有明显的职业规范性。律师作为一个行业,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本行业的职业道德,称为律师职业道德。具体的讲,律师职业道德是由一定机构制定的,律师在执业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具有现实约束力的思想信条和行为准则。

二、建设中国律师职业道德的意义

1、律师职业道德建设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市场中介组织要依据市场规则,建立自律性运行机制,并接受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管理和监督。律师事务所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介组织,律师职业作为律师业务的物质运行者,需要建立自律性规章,以切实约束律师客观、公正、廉洁地从事律师业务,切实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正确实施。

2、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律师是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和国家法律正确实施的一支力量。国家法律、法规虽然对于保证律师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进行了具体的规定,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些规定难免存在漏洞,并且在某些方面是必须由律师职业道德加以弥补的。因它覆盖面广,概括性强,能全面进行调整,能最大限度地对律师提出维护委托人合法权益的要求。

3、律师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律师队伍的建设。律师作为公民合法权益和国家法律正确实施的维护者,本身就应当是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的楷模。但是,有一些律师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违反法律、道德的事时有发生,给律师队伍的声誉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对于律师事业的发展极为不利。律师职业道德就是一个重要的教育手段。规范化的律师职业道德对于律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有利于律师队伍的自我教育,自我约束,从而进一步提高律师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更出色地完成所肩负的神圣使命。

三、加强中国律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建议

(一)加强律师荣誉意识的培养。西方律师业的早期,同样是由于社会民众对律师业的讥讽刺激了律师们,让他们意识到了职业荣誉的重要性。为了改变人们的评价,律师们开始为穷人提供免费的服务,有时这种服务完全不计成本,此后经过多年的发展,这种为打不起官司的人进行援助的服务演变成了今天的法律援助制度;不仅如此,律师还剔除在职业队伍中的道德败坏者来提高自身的纯洁性。希望中国的律师可以建立起职业荣誉感,重视自身行为的修养和性格培养,从内心激发对行业的热爱,对荣誉的珍惜,进而提高律师整体的职业道德水平。

(二)加大法律普及力度,让法制理念深入大众。如果说对抗制诉讼模式是律师的价值体现,那么现代法制环境的建立和大众对法律的理解就是律师存在的土壤,没有土壤的包容,任何存在都是不现实的。而我国法制现代化刚刚起步,可以说法制的环境还没有完全形成,对律师职业道德的错误认识不可避免。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间的矛盾纠纷也日渐增多,任何人都无法避免和法律打交道,这正是律师业发展的大好时机。只有让更多人真正的认识法律、了解法律,才会对律师职业道德的独特性做出正确的判断,律师执业的环境和前景才会更好。

(三)建立有效防控体系,预防权、钱交易。相比于明确的单极利益是律师追求案件胜诉的直接动力,付出和收获的不对等则是法官受贿的心理痼疾。大多数法官认为自己的付出多于律师,而收入却不如律师来的丰厚,无法摆正心中的天平使部分法官利用自己手里的权力为个人牟利,也有的法官会干脆辞去工作,成为律师后和原来的同事订立“协议”,钱权交易就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了。为了打断这种违法的交易链,笔者认为以下措施是必要的:

1.提高法官的社会地位。

2.完善司法独立的体制建设。

3.完善关于律师和法官关系的回避制度。

4.建立更加严格的惩罚制度。

(四)明确律师应遵守的职业道德

何为律师职业道德是一个道德领域的问题,法律无法对此作出细致的规定。从现在理论界认为有三条基本原则可以作为律师执业道德的最低评价标准:一是良好的形象和声誉。律师在从业的过程中要带头遵守法律法规,以身作则,以良好的形象为当事人服务,保持律师声誉。二是职业的独立性。律师执业中要保持独立,不得和司法机关或其他与案件有关人员进行不正当接触,不受司法机关干涉,不受当时人的意志左右,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依法执业。三是保持廉洁和清廉。这是对律师的双重要求,既要对自身保持清廉,也要做到不对法官行贿,做到对司法系统的廉洁。

参考文献:

[1]仓道来.《律师伦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12月出版

[2]《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规范》,1996年10月6日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常务理事会第五资会议通过

[3]司法部1994年1月8日司发[1994]003号《司法部关于印发国务院批复通知和〈司法部关于深化律师工作改革的方案〉的通知》

[4]陶髦等著.《律师制度比较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5]茅彭年,李必达主编.《中国律师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2年5月版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律 师的职 业 道 德论 文”

『玖』 浅析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浅析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职业指导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有关浅析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资料,欢迎大家阅读!

浅析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篇1

【论文摘要】 本文从六个方面阐述了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指出教师要不断完善充实自身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职业道德修养,才能为祖国培养更多的二十一世纪的合格新人。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教师职业比其它职业有更强的示范性,对社会风气的影响比其它职业更为广泛、更深远。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对于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但如何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呢?笔者认为教师职业道德主要体现在:坚定的职业信念、师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团结协作精神、教师的言表风度等六个方面的品质。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只有在这六个方面做好了,才是一个高尚的教师。

一、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

坚定的职业信念,是职业道德的基础。这一信念的确立有一个逐步确立、不断加深的过程。每位教师从他准备当老师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了对教师职业的认识。此后,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实际投入到教师工作实践中去,经过实际的锻炼和体验,包括承受各种挫折,吸取教训之后,不断加深认识,提高思想觉悟,加深情感体验,最后建立起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的坚定信念。

教师坚定的职业信念确立的过程,多方面的因素起着作用,主观的认识、态度和实际表现是起决定作用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了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职业信念,应当鼓励每位教师加强学习,加强自我修养。通过积极投入教育事业,体验到自身工作不只是艰辛的事业,而且是充满了无限乐趣和幸福的事业,决心为其倾注自己的全部心血。

二、师爱

师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它包含了对全体学生中每一个人的热爱、尊重、理解和期待,这是教师的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师生之间的感情关系,把师爱视为教师的美德。孔子主张对学生施为“仁爱”,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见,师爱之重要。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师爱的作用更加重要,主要有如下作用:

第一,师爱是激励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精神力量。教师只有对学生怀有深挚的情感,才会呕心沥血地为学生操劳。师爱越深,责任感就越强,办法就越多。

第二,师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是通往学生内心深处的桥梁。如果教师对学生怀有赤诚之心,那么学生对教师就会产生亲近感,就会敞开自己的心扉,乐意听从教师的教诲。反之,如果教师对学生缺乏感情,态度冷漠,甚至损伤学生的自尊,那么就会引起学生内心的厌恶和反抗。这种逆反心理一旦形成,就成为教育的一大障碍。这在“后进生”教育上特别明显。

第三,师爱有助于培养学生友好待人、热爱集体等良好的社会情感和开朗乐观的个性。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热爱、同情、关怀学生能起示范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同学、热爱集体、积极参与和投入集体生活的愿望和要求,有利于良好的情感和性格的形成。

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以模范品行为榜样来教育和影响学生。这也是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它职业的一个显著特点。但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上,教师“为人师表”从哪里做起呢?主要从以下方面做起:

首先,要突出教师的行为表现,教师应从自身的行为规范做起,处处严以律已,当学生的表率。我国儿童教育家孙敬修说得好:“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是很有影响的。孩子的眼睛是‘录像机’,耳朵是‘录音机’,脑子是‘电子计算机’。录下来的信号装在‘电子计算机’里储存起来,然后指导他的行动。所以,老师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言行要符合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用美的语言、美的行为、美的心灵来影响教育孩子。”也就是说“身教重于言教”。

其次,老师为人师表,要从自己的外部表现深入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在思想境界、道德情操、文化修养诸方面真正成为青少年儿童的表率,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孔子说得好“言必信,行必果”。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诚实、正直、富有正义感的学生。

四、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教师道德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品质之一,它作为一种教师美德,在我国具有悠久历史传统,一直流传至今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一,如今,正处在知识科技信息日益发展的时期,出现了所谓“知识激增”的现象,同时随着现代的大众传播手段的普及,学生的信息来源不断扩大,他们的视野开阔,思想活跃。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吸取新知识的营养,不断丰富更新自身知识,才能适应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教学需要。

第二,由于教育学生是一个长期的点滴积累的过程,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其间还会出现各种曲折和反复。因此,要求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具有执着的精神,怀着对学生的一片赤诚之心,孜孜不倦,循循善诱,方可达到预定的效果。

第三,教师要具有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觉悟,对学生热爱和任劳任怨的崇高精神,并且掌握教育艺术,善于将自己的知识、思想和能力转化为学生的财富,培养新时代的合格人才。

五、团结协作精神

教师之间、教师和上级领导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支持、团结协作的职业道德在实际教育教学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首先,学生的成长,有赖于各学科、各年级教师集体之间作长期的共同努力。因此,要求每位教师都要善于处理好这些矛盾,求大同,存小异,注意互相尊重,虚心学习对方的长处,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工作中互相支持,相互配合,做到在学生面前保持教育要求的一致,从大局出发,共同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其次,协调好上下级关系。在学校环境中,任何教师,无论是领导还是同仁之间,有不满的意见,决不能不顾场合地随便议论。尤其严格禁止在教学过程中,在学生的面前不负责任地议论,指责别的教师或者轻率地顶撞领导,给学生带来严重影响。

再次,教师还应主动争取家长的配合,与家长建立密切的关系,真诚地爱护、关怀学生的成长,主动帮助家长确立正确的教育观点,向家长提出各种切实可行的教育建议,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教育培养学生。

六、文明的言表风度

教师的言表风度在学校教育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有一句格言:“在学生的面前,教师的所作所为没有一桩是细小的,无关紧要的。”教师的日常言表风度,包括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尤其是年幼的学生,对教师有很强的崇敬心理。他们天真幼稚,好奇心强,喜欢模仿自己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可见,对教师来说,应时时处处在各个方面检点自己,做学生的表率。

总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为了民族的强盛,祖国的富强,作为站在教育第一线的人民教师,应当明确自身肩负的责任重大,不断学习,不断完善充实自身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职业道德修养,才能为祖国培养更多的二十一世纪的合格新人

浅析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篇2

师德师风,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及其表现出来的思想和工作作风,包括对政治的关心和了解、对职业的热爱和投入、对同事的团结和合作、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对学术的严谨和进取、以及对自己的要求和自律等各个方面的综合状况,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思想观念等多方面内容。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师风是教师这个特殊职业的内在要求。因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为教师不仅应具有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还要具有先进的道德意识。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知识结构和道德水准,在教学活动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师风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师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永恒主题。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已为古今中外所共识,历代教育家都有过精辟的论述。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唐代韩愈,还专门著有《师说》一文,指出教师三大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十七世纪捷克著名教育理论家夸美纽斯强调教师应是道德卓异的优秀人物,要无限热爱学生;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这些论述体现了对教师职业道德作用的重视。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对整个国家的文明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而教师的主要职能就是培养这些祖国的花朵。因此,在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要实施创新教育,其关键是提高教师的素质。只有不断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以德立教,以身示教,才能用自己的道德思想感染学生,培育出优秀的国家栋梁之才。

浅析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篇3

充分认识加强建设的重要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他特别指出,“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广大教师要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头实践,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这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师德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百年大计,教育为根本;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素质,师德最重要。教师在传播人类文明、启迪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开发人力资源、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师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育者,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地位、作用和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师德素养,对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意义。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根本性转变,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的伟大使命。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教师质量。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对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师德水平是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满意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尺,师德建设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需要。

补充: 当前,全国教育战线正在深入学习抗震救灾英模教师的先进事迹。在新的时期,学习贯彻《规范》,对于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和人民教师高尚师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今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灾区广大教师忠于职守,临危不惧,舍生忘死,全力以赴抢救学生,在大灾面前经受住了考验,用鲜血和生命彰显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用爱与责任诠释了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以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谱写了人民教师的英雄赞歌,展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高尚的职业操守和可贵的精神面貌。在生死关头,老师们挺身而出,不畏艰险、奋不顾身,毫不犹豫地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几乎每一个遇难老师的手都指向门口,几乎每一个遇难老师的身下都呵护着学生;

在危难时刻,老师们不顾个人和家庭的安危,始终把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义无反顾奋力抢救危难中的学生;在困境之中,老师们竭尽全力,顽强拼搏,历尽艰险组织受困学生转移,并强忍悲痛,坚守岗位,克服重重困难,积极投身学校的复课和灾后重建工作,让地震的废墟上响起琅琅的读书声。灾难面前,老师们以大爱和责任为学生筑起了生命长城,在全社会产生极大反响,赢得了高度赞誉。灾区教师在抗震救灾中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和感天动地的崇高精神,充分展示了当代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高尚师德和伟大师魂。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前学习贯彻《规范》,就是要大力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要激励和引导广大教师向抗震救灾英模教师学习,以抗震救灾英模教师为榜样,模范地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对学生的挚爱、对教育事业的责任,以人民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补充: 教育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有:

1、对待教育事业的道德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是教师的基本教育准则。如前所述,教师的劳动特点是长期复杂的,它不是单凭经济招待会手段、行政命令及立法措施所能奏效的,教师为认识自己的劳动对象并能掌握和改变他们,所需付出的社会必要劳动是无法估量的,它的工作量往往超过社会规定的时间和空间,甚至有时还要超越他们自身的负荷,倾注了全部精力和心血,而所得的劳动报酬却往往和他们的劳动支出不相适应。

因此,教师只有具备高尚的革命理想和献身精神,充分认识自身工作在“四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才能树立从事教育事业的光荣感和责任感,以自己的知识和修养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2、对待学生的道德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师忠于人民教育事业具体表现。热爱学生与否是对教师道德评价的重要标志,不热爱学生的教师决不是好教师。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教师热爱学生,是基于学生是革命的后代,他们的成长,直接关系着民族的素质和祖国的未来,正因为如此,教师热爱学生应该表现在对学生的全面关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把自己的全部情感倾注到每个学生的身上,对他们做到既严格要求,又尊重信任。不侮辱学生人格,不讽刺,挖苦学生,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具有不同性格的学生,使他们发展各自正当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不只以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教师对学生要做到严慈相济、情理结合,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在各自原有基础上提高。

3、对待教师集体的道德

一所学校要强而有力,首先靠的是团结一致的教师集体,学生的塑造也靠教师集体的劳动智慧。教师集体是一个由共同的教育任务组成复杂的整体,要使这一集体能够作为一个统一整体有效地进行工作,所有成员力量的协调一致非常必要。集体中的每个成员不仅要对自己的本份工作负责,同时,彼此之间还要对整个“事业”负责。

如教师所教的每门学科都是形成学生完美的个性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各科教师就不能采取贬低其他学科的方式来提高本学科的威信,每个教师劳动的显著特点之一,教师钻研教材主要依靠个别劳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也往往是面对学生单独进行,这就容易造成一种假象,似乎工作的成绩仅仅取决于教师个人的努力。可是这种个别性劳动的形式更需要教师确立正确的产物道德观点,这样正确处理好教师之间以及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做到彼此尊重,相互支持,心理相容,通力协作。

4、对待自己的道德

教师的劳动始终具有示范性,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以自己的知识,技能去影响学生,他的品德修养、道德情操、作风仪表,治学精神以至劳动态度都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表率作用是任何其他教育因都无法代替的。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固然许多事有赖于学校的一般规章,但是重要的东西永远取决于跟学生而对面交往的教师个性,教师的个性对年轻人的心灵影响所形成的那种教育力量,是无论靠教科书、靠道德说教、靠奖惩制度都无法取代的。”

可见教师自身的修养和业务的提高显得特别重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严于律已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应该在自己的一切行为举止中,以身作则地成为学生的表率,成为其有高尚的共产主义品德、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广泛的文化修养和渊博的知识的楷模。只有这样才能说服学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只有不屡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和智能素养才能做好教育工作。

;
热点内容
法院强制执行的影响 发布:2025-01-20 15:27:19 浏览:106
行政法思维pdf 发布:2025-01-20 15:03:16 浏览:718
西林县司法局 发布:2025-01-20 15:02:14 浏览:742
东城法院主审法官 发布:2025-01-20 14:58:43 浏览:693
吉林法院司法改革 发布:2025-01-20 14:48:53 浏览:362
银行法治课件 发布:2025-01-20 14:45:44 浏览:378
廊坊市法院 发布:2025-01-20 14:30:41 浏览:693
书面协议签字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1-20 14:10:18 浏览:611
劳动合同法关于违纪的条款 发布:2025-01-20 14:04:43 浏览:451
劳动法赔偿11个月工资 发布:2025-01-20 13:39:19 浏览: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