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法太极拳小架教程
㈠ 陈式太极拳小架的简介
陈式太极拳的训练讲究以大圈收至小圈,小圈收至无圈为登峰造极。历史上陈氏太极拳并无大、小架型之分,而是在训练方法上,对于初学者,师傅为了使徒弟尽快入门,把架型放大,让徒弟先从大圈、外圈入手,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在徒弟掌握了陈氏太极拳划圈走圆的运动规律之后,再逐步由大圈过渡到小圈、外圈过渡到内圈,而形成劲路沿躯干和四肢变化、传递的螺旋缠丝劲,达到外形上不见圈的高级境界。随着太极拳的发展,后人为了区分陈氏太极拳的不同练习方法,拳术上有大架、小架(大圈、小圈)之称。如今的陈氏太极拳大架、小架除了动作形式不同外,其技术理论基础是一样的。大架拳手也讲求将圈逐渐收小,小架训练开始也讲求将圈放大,两者的训练过程基本相同,因此有“大架不大,小架不小”之说。
陈氏太极拳大架因一些后人在外走镖或经商,而开始向外界传播,特别是陈氏第十七世陈发科、十八世陈照丕被北京、南京正式邀请传拳,使陈氏太极拳大架得到广泛的普及,被世人所熟知。小架由于仅在家族内传授,且师承严格,至今鲜为人知。如今的陈氏“小架”传人也开始向外界传授,但由于起步较晚,普及范围仍然有限。当代陈氏太极拳“小架”代表人物有:十八代传人陈金鳌(陈垚之嫡孙,囊小架真诀)、陈克忠、陈克弟、陈伯祥、十九代传人陈堂(陈玉琦)、陈东海、陈东山、陈立清、陈立宪、陈伯先等。如今,他们的后代及学生正在为陈氏太极拳小架的发展而积极的努力着。
由陈氏十六世陈鑫编著的《陈氏太极拳图说》,被誉为武林圣典,其中的拳谱皆为“小架”拳谱。《图说》自序言到:“愚今者既恐时序迁流,迫不及待,又恐分门别户,失我真传,所以课读余暇极力显微阐幽,纤悉毕陈”。览遍全书并没有陈氏太极拳大、小架之说。由此可知,《陈氏太极拳图说》记载的太极拳架,应该是最接近于陈王廷所创拳术的原貌。
㈡ 陈式太极拳小架的介绍
陈氏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的优秀拳种之一,是中华灿烂文化中的一支奇葩。陈氏太极拳是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学的经络学说等理论、以及导引、吐纳术,并综合百家拳术之长而创立的。陈氏太极拳以其博大精深的拳术理论、独特的拳术风格、高超的技击效果、显著的健身功能而在中华武林独树一帜,并越来越多地受到全世界人民的认同与欢迎。 陈氏太极拳起源于河南陈家沟,由明末清初的陈氏第九世陈王廷在祖传拳械的基础上,精益求精地创造了太极五套拳、五套锤、十三势、炮锤,等,尤其独特的还有双人推手和双人粘枪,形成了完善的流派体系。
㈢ 陈式太极拳中的摆脚跌叉如何练成
杨露禅(1799—1872年),名福魁。河北广平府(今永年县)人。自幼好武,因家贫,迫于生计,在广平府西关大街中药字号“太和堂”中干活。这药店为河南焦作温县陈家沟人陈德瑚所开。陈见杨为人勤谨,忠实可靠,又聪明能干,便派他到故乡河南焦作温县陈家沟家中做工。适逢陈长兴借陈德瑚家授徒。杨心中十分羡慕,有心拜师学艺,但一者事繁,二者又怕陈不收自己。他虽然懂得江湖禁忌, 但因学艺心切,便在陈氏师徒练拳时,在一旁观看,用心记下某些招式,无人时便私下练习。久而久之,竟有所得。后被陈发现,见其是可造之才,不但没有怪罪他,反而大胆摒弃门户之见和江湖禁忌,和陈德瑚商量,准其在业余时间正式学习太极拳。
这样,杨露禅才得以正式拜陈长兴为师。这便是民间传说中《杨露禅陈沟偷拳》的真貌。经小说家的艺术加工,如民国初年有人所编的传奇小说《金蝉盗技》等,也由此衍化而来。宫白羽武侠小说《偷拳》和由此书改编的电影《神丐》,就是根据上述杨露禅学艺 故事创作的。
杨露禅正式拜师后。十八年中三下陈家沟,深得陈式太极拳精髓。艺成时,他已是四十岁左右的人了。为了生活,他先在家乡永年教授太极拳,后被人推荐去北京授徒。因武艺高强,号称“杨无敌”。他在北京授拳时,因弟子多为王公大臣, 贝勒贵族,生活奢侈而体弱多病,又不耐艰苦。杨露禅考虑到这些人的身体素质和保健需要,将陈式老架太极拳中的一些高难度动作,如跳跃、跌叉、震脚等,改作不跳、不跌、不速、不震,或缩小动作,使姿势较为简单,动作柔和易练,既适合穿长衫、留辫子的人练习,又有益于健身。时间长了,便形成了一种拳式,号称“太极小架子”。后经其子、孙修改,定型而成杨式太极拳,并发展成大小两种套路。其特点是:姿势舒展大方,速度缓匀,刚柔内含,轻沉兼有。此拳一出,在京、津一带影响很大,学者日众,而这时陈家的太极拳却仍在陈姓内部传递,所以当时的武术传人杨季子写的诗中,有“谁料豫北陈家拳,却赖冀南杨家传” 的句子。
后来,杨露禅的次子杨班侯(1837--1892年)传杨式小架太极拳于满族人全佑(1834—1902年),全佑之子鉴泉后从汉姓吴,他将父亲传授的杨式太极拳修改定型,自成一家。此拳的特点是:重神静,长柔化,马弓步时呈川字形和身稍前倾,而又要求斜中寓直。推后时,宁静而不忘动,架式大小适中,动作紧凑 柔和,神志舒静。在社会上流传后,被世人称为“吴式太极拳”。
杨禄禅进端王府教拳始末
太极拳名家杨禄禅(1799—1872),河北永年县人,原名福魁,字禄禅。他到河南温县陈家沟从师陈长兴学拳,学成后回永年县,寓居太和堂药店,以授拳为生。杨禄禅在家乡与人比武伤人,为躲避官司而一人潜逃到北京。当时北京东安市场北面有一家“天义顺”酱菜园,掌柜的人称张四胖子,此酱园腌制的酱菜不向外出售,专供王府用,因而张与王府过从甚密,有钱有势,又称小府酱菜张。张四胖子家住海淀,每隔数日来酱园一次,那些日子他正要为其两个儿子寻找教书先生,曾托嘱酱园门前的粥摊掌柜丁紫兰留心,如有合适的给找一个。
一天,杨禄禅来到东安市场,没钱下饭馆,就到丁紫兰的粥摊喝粥,他边吃边问丁紫兰有没有什么事可让他做,工钱不计多少。丁紫兰问他会些什么,杨禄禅说自己认识字,可以教书。丁紫兰一听便想到张四胖子所托之事,于是将杨禄禅作为教书先生推荐给张四胖子。从此杨禄禅即住北京海淀张四胖子家里,每天教两个孩子念书,别无他事,因为是逃避官司而来,练武之事不敢露头。
张四胖子家大业大,家中还雇有二十几名看家护院的家丁,每日打拳练武,平时因门户之见,家丁们和一些绿林好汉早就有些矛盾。
杨禄禅在张家教书半年有余,一天晚上他正在书房后面角门小屋里休息,忽然听见后花园内有动静,像是有人用刀枪器械在动手。他随手拿着三尺长的烟袋,向后花园走去,只见有人在格斗,有人被打倒在地,有的还被捆上了。杨禄禅近前一看,倒地被捆上的都是家丁。有个家丁见杨禄禅走过来,还大声喊叫:“杨先生,可别过来,别让他们把你打了。”杨禄禅哪听这些,过去用烟袋锅一拨,就把一绿林好汉的刀给下了,再一点又撂倒一个,三下五除二,几下子就把绿林好汉都打倒了。又用捆家丁的绳子把他们一个个都给捆上了。杨禄禅问他们愿意官了还是私了,官了是交官府处理,私了是有仇宜解不宜结,以后不再闹事。这些绿林好汉当然愿意私了,于是个个求饶,结果把他们都放了,杨禄禅才又回到小屋休息。
事情过后,家丁们实在感到难堪:吃粮听差,职责是看家护院,却让人家给捆了,还是靠教书先生给解的围。第二天,家丁们都来向张四胖子辞行。张四胖子也没想到教书的杨先生还会武术,就对家丁们说:“你们也别走了,就让杨先生来教你们吧。”从此杨禄禅除了教书以外还教起了武术。就这样过了两年多,杨禄禅给永年县老家去了信,告知他在北京的情况。
一天,门房传话,说老家来人了要找杨先生。杨禄禅心里也不知是谁,随即走出迎接。当时张家大门口马路对面有一座大影壁,上有“迎祥”两个大字。杨禄禅出门一看,来的人并不认识,是个30多岁的年轻人。他过来就请安,要施大礼,右腿向下一跪,右拳直冲杨禄禅的小腹而来。原来此人是杨禄禅在永年县那次打伤之人的家属,来京找他报仇的。要请安施礼是假,借机进招攻击杨禄禅的下三路冲拳进裆是真。刹那间,只听嘭的一声,杨禄禅用海底针把那年轻人打到大影壁上,身子直贴在“迎”字上。而后年轻人摔倒在地,爬起来叫道“大叔,咱们3年以后见”就跑了。
杨禄禅回到屋内,想到不定何时还会有人来找麻烦,心中烦闷。于是找张四胖子,对他讲了在永年县伤人之事,自认为总得防一下,不如离开此地为好。
张四胖子感到很惋惜,想到两个儿子才学两年多,如果学成了该多好。于是对杨禄禅说,如果能到四爷那里就行了,我去活动一下,找大管家王兰亭说说,或许能行。
咸丰年间,端王称四爷,肃王称六爷。杨禄禅若能到端王面前教拳,问题就解决了,绝无后患。端王府的总管王兰亭特别喜爱武术。经张四胖子推荐,王总管又从中说合,杨禄禅真的被四爷看中了,便到端王府教拳。总管王兰亭精明能干,个子高大,身强力壮。杨在教端王练拳时,王兰亭就在一旁跟着学,而且杨禄禅每次都用王兰亭试手,挨打的是王兰亭,但他也就因挨打而慢慢地领会了太极拳法的精华。
在端王的安排下,杨禄禅开始充任旗营武术教官。所教之拳术,在当时不叫太极拳,而叫作“绵拳”,只教旗人不教汉人,旗营中也是只教近八旗,不教外八旗。那时的旗营分为东八营和西八营,东八营是善扑营,练摔跤,西八营多是提笼架鸟的,体质较差,练绵拳。当时有很多王公子弟也来学拳,然而大多数人怕苦而学艺不精,仅有时贝勒之子时绍南和武状元出身的将军岳柱臣得太极真谛,并且正式拜师杨禄禅。旗营下级军官中有三人得太极真传,此三人即凌山、万春、全佑,三人各得所长,凌山善发劲,万春善刚劲,全佑则善柔化。因碍于旧的等级观念,三人不能与贝勒子、将军等人称兄道弟,故杨禄禅令此三人拜其子班侯为师。后来,时绍南因出天花丧命,岳柱臣在中俄边境战争中阵亡。杨禄禅再无心教拳,遂辞去武术教官之职,离开了旗营。
杨禄禅与其子班侯、建侯,其孙澄甫三代人在北京教拳,对传播太极拳功劳极大。
吾师王培生先生早年与文中所说的天义顺酱菜园老板海淀张四胖子的后人有交。亲听其讲述杨禄禅初来北京,先在张家落脚避难,而后被推荐到端王府教拳等情况。
这段太极拳史上的轶事,王培生先生多次向我们讲述过。太极泰斗吴图南先生在《太极拳之研究》一书中也有详细的描述,与王培生先生所讲大同小异,只在个别细节上略有出入。
1924年,吴图南先生曾任教于北京西山万安小学,因而有幸结识了原天义顺御酱园张凤歧(即张四胖子)的后人张伯允。吴听张讲杨禄禅初来北京即落脚张家教拳之事。吴又从张先生那里得到许多杨禄禅在张家教拳的资料,其中最珍贵的是《张氏随笔》(乃天义顺酱园老板与把式侯德山一同跟杨禄禅学拳的笔记)。由此可见,这段轶事具有极高的历史真实性。
参考资料: 上海加华国术馆
㈣ 陈氏太极拳小架是什么样的
陈氏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的优秀拳种之一,是中华灿烂文化中的一支奇葩。陈氏太极拳是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学的经络学说等理论、以及导引、吐纳术,并综合百家拳术之长而创立的。陈氏太极拳以其博大精深的拳术理论、独特的拳术风格、高超的技击效果、显著的健身功能而在中华武林独树一帜,并越来越多地受到全世界人民的认同与欢迎。
陈氏太极拳“小架”的特点
1.身法
“身忌上蹿胡乱摆,宁低不高行平线”。行拳走架身体不可忽上忽下,左右乱摆;意向下沉,重心放低,重心基本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个别动作如摆脚下岔、左右金鸡独立、铺地龙等除外)。
2.手法
“双手相合勿翻动,微贯一气指肚间;上行不过眉,下行似松开;内转拇指界中线,外运勿探、沉肘尖;莫贪莫夹、束肋毛肤相挨”。两手向合,四六阴阳;瓦隆掌,大、小指向合,意贯母、食、中指;手的运动范围以身体中线为界,左、右手各管半边,向上行不超过眉毛,向下行意想松开;出手勿贪,回手勿夹,留有余地,中规中矩。
3.步法
“脚踏忌八、丁,切记合足尖;内脚掌踏地偏重,大二趾领先;以脚跟转换,步大一腿长,步小一竖脚”。基于开胯圆裆的需要,要求两脚基本保持平行,忌八字脚、丁字脚(造成两胯根不成窝状,裆部失去弧形,成“人”字裆即尖裆,不能实现圆裆);从胯向下内缠(逆缠),落在脚掌内侧大、二足指上;出步勿贪,伸缩自如,大步不超过一腿长,小步不小于一竖脚。
“宁进不退,下在上先”。重心宁进不退;转换下在上先。
㈤ 陈氏太极拳小架的技巧
二、陈氏太极拳“小架”的特点 “脚踏忌八、丁,切记合足尖;内脚掌踏地偏重,大二趾领先;以脚跟转换,步大一腿长,步小一竖脚”。基于开胯圆裆的需要,要求两脚基本保持平行,忌八字脚、丁字脚(造成两胯根不成窝状,裆部失去弧形,成“人”字裆即尖裆,不能实现圆裆);从胯向下内缠(逆缠),落在脚掌内侧大、二足指上;出步勿贪,伸缩自如,大步不超过一腿长,小步不小于一竖脚。
“宁进不退,下在上先”。重心宁进不退;转换下在上先。 整圆多、弧线少。整圆是为了劲路的完整,减少不必要地重复蓄劲,实现化、打连贯,出击迅速。
以上为陈氏太极拳小架的技术特点,各式太极拳相同的要求本文不再赘述。
㈥ [转]如何学好陈式小架太极拳
如何学好陈式小架太极拳,首选学好起式,我们的大师学了3个月,我们的老师学了8个月,才学好。难在它是用桩功去打,在行拳过程中,保持身体动态平衡。找到中轴。提起精神,注意意领,因为初学者的骨节闭合,支撑不了自己的身体,头垂、背弯、胯余、膝软。褪下没力,带来身体紧张,产生僵硬,软瘪,所以骨节都要启开,筋要松开,肉要沉,腰以上的劲往上,腰以下的劲往下。小架拳从第一练起的,除松外,就是顶劲,虚灵顶劲。这个很多人都不重视,上面能够虚灵、其目的就是让脊椎虚虚上提。才能真正的放松、领得起 放得下 裆里自会虚虚灵灵 自然而然就很灵活 各种转换劲就随心而欲 小架拳的灵活多变自然而成 。 起式第一要做好"四平",即顶平头正,肩平身正,眼平意正,心平气正。还有一个要点,就是把轴找到,找不到就是白练。大家看看门扇,上下的轴是一条直线,有了这个轴,转动才会灵便。如果轴弯弯了,转动就有了障碍。转动是太极拳的一个基本的运动方式,转动就要找到轴。正是推手以至于以后的散打中,转轴的重要。然后开始,左脚轻轻提起,膝与胯平,向左自然跨出一步,左脚进入时尚保持轻踏地面,脚跟着地,两脚平行,与内肩同宽,内扣,开后裆,容易出现翘屁股,这是初学者要注意的,裆部虚圆,两大腿根内侧有向后翻外撑之感,两膝里合,胯往里收,和肩内扣的道理是一样。两臂自然下垂,双肩、肘微微前卷,周身上下左右前后既要合住,又有向外膨涨之感,百会穴向上虚领顶劲,唇轻闭,齿轻合,下颌微内收,舌抵上鄂,尾闾中正,丹田内收,为打通任督二脉作准备,两脚向下五趾抓地,涌泉穴要虚,目平视前方,神态自然,精神内敛。使心气下降。 沉肩坠肘,松胸竖脊,头容正直,两眼平视,收下额,两手掌心向后,姆指外侧轻贴缝处,开胯撑裆,圆腰竖脊,脚底踏平,成为平立状态。开始进入从无极到太极的状态。 从两仪到四向。 然后,凝神静气片刻,吸一口气在廉泉穴,胸部含空开出一条气槽,气沉至丹田,停留一会儿。然后松左跨重心移至左边,走后弧,丹田提劲,同时左掌的小指领劲,右掌拇指领劲,眼看中指,双手划一个立圆,记住左手不能往后移,移重心走后弧,棚劲跟着后弧直达手指。出手与肩平,斜向左前方45度。重心移动,松右跨,扣左跨,左六,右四。移重心,松右胯,形成一个小圈的捋劲。右跨扣住,左四,右六。左腿往前提步落地,左脚跟轻轻的落地,左掌固定不能动。左掌对着左脚,右掌对着右脚。左肘右肘对着左膝右膝,两肩窝和两胯窝要垂直相对。基本达到外三合的要求,裆宜有圆撑,勿夹勿裹,两胯须有折叠放松,如坐胯然,尾闾中正,中心与两胯之间成垂直之关系,腹宜松实,不宜用力撑胀,腰宜圆松,有圆腰竖脊之势,如此才能利于气沉丹田,然后移重心走后裆扣前裆的同时,右掌划一个小圈,和后脚同时上提,膝关节与髋关节不可蹬直,从左掌前上绕握拳落在左掌心,拳心朝上。右脚同时落地,有如一根绳子拉着放下。练习时以身领手,达到上下相随、节节贯串。右拳落于左掌心内,与落脚要协调一致,劲整、气下沉。 小架拳不是保守。是难学难练。因为小架拳动作与细微之处之要领很多要求太严格。初学很难掌握。一是学拳者不完全理解。二是往往会被忽略。还有小架主要追求的内在的修练。短时间内难见成效(如三五年)这时会有学拳者感到练了这么长时间而没有学到东西从而打迟堂鼓。诸不知那些迟堂鼓之人。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是自己没下功夫没流汗。还是自己没有学会。从而说出小架拳保守之言。3年才是开始。这是我深有体会。 裆胯是人体下肢与躯干的中枢连接处。起始于足尖的缠丝劲,顺下肢向上传导,经裆胯才可传向躯干,走背缠丝,沿肩部传入上肢并导入指尖。然后再顺流而下,回到足尖。阴阳之变,必须完成这样的过程。足尖与手尖,永远是相通的,而中枢就在裆胯。这个过程是绵绵不断的,如果裆胯走不好,体内的缠丝精就找不到,劲路自然就会断掉。架形上好看,但体内的缠丝劲却无法运行,必然会空练多年,而不长功力。赵堡把这叫背丝扣。 练缠丝劲时,迈步要小,扣住膝,裆胯的活动幅度要远大于膝盖的活动幅度。至于要大到什么幅度,基本的要求是,要在膝盖尽量维持在不摆动的前提下,让身体的重心全部移到到一只脚上,而另一只脚可以轻轻提起。身体重心的移动,全靠裆胯缠绕。裆胯如同落在一个盘子里的滚珠,躯干就如同落在这个滚珠上,随动而行。缠丝劲随着这个滚珠缠绕而上,直达上肢。外力袭来,只要这个滚珠微转,即尽数化去。越是能控制住膝盖,只让裆胯的移动,重心转换越能达到最大的极限,越能起到拉筋拔骨的效果。这样练起来,手脚动作幅度看起来不大,但裆胯关节处的缠绕幅度却相当的大。现在有很多人把缠丝劲练在膝关节和肩关节上,都是不对的。 外形的东西大同小异,但是本质的内容有差别。既然裆弧线存在差异,劲别自然不同。大架说裆走下弧,所谓的‘锅底裆’;而小架多为‘裆走后弧’说的是后裆。 小架一开始练叫你收胯合胯,膝盖不能乱动,双脚不能外撇。就是为了开后裆创造条件。在初学拳老师经常讲一句话不要妄动,就是不要乱动。太极拳,其实,从本质上说,叫太极腰裆更合适 。腰裆是太极拳的动力中枢,手上的动作是末梢,要用腰裆带动手的动作。手的动作快了,腰裆慢了。就是乱动,乱动的是手。如同一支军队,腰裆是将帅,手是士兵 。士兵是要听从命令的,没有军令,就是乱动。腰部缠丝是走小圈,越小越好。只是,初学者连圈都不会走呢。所以,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大圈小圈。觉得自己有时也乱动,建议各位练拳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腰裆上,放慢速度,站站无极桩,也可以修正这个问题 。说实话,小架对初学者来说,是极其难的。说实话不适合初学者。小架作为一门高深的拳很容易忽略了一些基本的东西 ,很多学者会容易有一个误区,就是空中楼阁的奢望。 想一下就学出功夫,可是,那是不可能的 。很多人都在追求每天学多少东西 。其实,最应该学的,就是反复的体悟最基本的那些东西 。那些东西学不好,什么绝技都是扯淡。那些东西学好了,学透了。看似高深的东西,你一下就学会 。 小架除学以松是为重,是练拳的基础。所以练松需要时间,也需要空间。一个动作是由若干节奏组成的,在每个节奏之前,首先要松肩沉肘、松胯沉气。“松肩沉肘到丹田,松胯屈膝到涌泉,由上向下层层松,意念导引是关键”。层层放松,要有一个过程、一个顺序、要有一个放松的时间、要有一个上下相随的整体性。因此,放松不是软,放松不是不用力,松下去不是蹲下去。它不表现在姿势的高低上,它强调的是“松、沉”下去。层层放松则下盘稳固;圆裆开胯,则留下了放松的空间,两肋不紧张胸才能含,这样气才能下,否则便无法气沉丹田。 从上向下,由下向上,从左到右,从右到左;层层放松,节节贯串,都是在放松的原则下,由局部的放松而延伸到整体的放松。当然,能不能运用自如,这与练功者功夫的深浅又有着很大的关系。 这就是练太极拳,尤其练小架的基本条件。老师刚开始把这给你讲清楚,在把动作规范。何愁练不到功夫,即使练不到功夫。起码你认为你练得是对的,对身体有益。 陈式大架裆的运行路线,你一眼就看的清清楚楚,完全的s形,一转一合在折叠处成8字形 。小架微微一动就有,看不清楚,只看到胯往里合,在s的折叠处扣住蓄住劲,外表看c不像c,s不像s.这种微微的一动,产生巨大的能量。让你站不住,有拔根的感觉。跟其他太极不一样之处,也是高明的地方。最难学的就是这种劲,没有这东西那就不是小架拳。跟其他太极一样,很多老师不教的就是这东西。但没有基础也是练不了,即使练了也就四不像。第一调屁股,第二翘屁股,第三涮裆,第四摇裆,第五腰裆分家。 最后说说很多人在网上看到和公园90%翘屁股和趴着身子的问题,练小架讲泛臀,泛臀就是臀部往外泛。讲敛臀,那是基础,是身法的要求。是通小周天的练法,讲泛臀,那是通大周天而作。但不管怎样,最后还是得把命门的坑填满。所以很多站桩,其实就是填坑的过程。泛臀是开后胯的意思,也就是后裆不是撅屁股,更不是翘屁股。这点千万记住,看着镜子练拳,看自己有没有这现象。脚尖往里扣,膝盖往里拧,胯关节往外翻,一翻一拧,把后面撑开,臀就往外翻出去了。上身勿前倾,这一动作可以拔开腰骶关节,松开臀后面的骶髂关节,(这是一个假关节,除妇女妊娠后期外,一般不能松动)。发劲只要这一点就够,这是小架的特色。要松动骶髂关节,这个耳状面关节,这个关节一旦松开了,上下气机才会真正“整起来”、尾闾才会“如钟锤、如钟摆”一样的灵活运动(没有松开这个骶髂关节之前,气不能很通畅地连通下去,尾闾就不会动)。我们平时说的“松腰”,也就是狭义的松腰,只得就是松动这个“骶髂关节”。而“骶髂关节”是其中最难松动的一个环节。 但有一点,翘着大屁股,是永远也松不了这个关节,反而适得其反。 最后陈氏太极拳小架看上去轻盈柔软,实至上外柔内刚,具有灵活多变、收放自如的风格特点,要练好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初学者首先要注意套路架式的准确和动作的连贯,练拳时要先把拳架放大,不要觉得小架就要小,不敢出腿伸胳膊,因而缩肩夹裆,气泄身僵。所以,拳要往大处练,朝小处收,然后再往大处开,再朝小处收,反反复复,久而久之,才能定型。 拳学会后,先不要急于走近,过早的走劲,容易僵硬和扭拧。陈立宪老师在《陈氏太极拳要领》里指出:要先做到放松,“放松是练拳的主要要求。要肩裆放松,各关节放松,肌腱放松,周身放松,周身才能活而不僵。对放松精神未能领会时,不应先要求用丹田气,应在练拳的长久日子里寻找丹田之气的来源。”也就是说,先注意拳架的外形,以形带气,以气带意;经过长期的盘架子,逐步过渡到,以意领气,以气运身的高级境界。 练拳要“恒”:拳不离手经常练,铁杵磨针不间断,一层阴阳一道关,循序渐进不能贪。要“稳”:神敛意专心不躁,脚下干净地抓牢,身桩端正不要晃,形走劲到机关巧。要“灵”:腿脚虚实要分明,凝神聚气履薄冰,沾粘连随多变化,不怕引进和落空。要“空”:周身百骸全放松,任督自由意念轻,棚捋挤按随法则,顺缠逆走一贯通。要“悟”:练拳不悟终难成,顺藤摸瓜勤修行,举行一反三豁然朗,拳理奥妙无止境。 臀部不能翘。解决的办法是:百会下领、尾闾下垂、上提下坠,把脊柱抻直的同时,用丹田气充斥,使腰向后放松,臀部后挪,收丹田,身不能前倾,大腿根部虚空,使脊柱的运动范围加大。垂尾闾的同时必须提肛,免得气机下降,而出现下肢静脉曲张或疝气。下蹲的动作多练习,把胯练松了。最后可结合站桩,站桩不仅是采气聚气,而且要调整形体,改变形体的自然弯曲,使它符合健康人的结构模式。站桩时脊柱要直,练功时腰还要往后凸。大腿根那里空一空,尾闾下垂不能往后翘,丹田要往回收,但不是瘪肚子,腰往后凸,百会往上领,下颏往回收,身体放松。同志们如果真想出功夫长本事,不要只盯着什么高级功,还得从基本功练起来。一般会教拳的老师都会要求学生先练站桩,半年后腰站开了才正式教拳。最少也得2个月,然后边教拳,还得练站桩 。桩除了无极桩外,还要站站升降桩。最后还得练练单式,以缠丝劲的云手为主,每天最少要半小时。从缠绕中求松.动作必须注意走顺逆缠丝的螺旋劲,从缠绕之中求放松,因为太极拳的松柔是在螺旋中形成的,所以必须从园活旋转中求放松.时刻注意四肢的顺逆缠丝.直来直去的动作则很难有松.上盘中盘的松沉必须是建立在下盘稳固的基础上.尤其是在锻炼低势拳架时,下盘就更加吃力.实践证明,拳走低架最有利于增强下盘的稳固,也只有下盘扎实,才更有利于腰以上各个部位的放松,同时也有利于虚腿的灵活性.从此处可以理解松与紧的辨证关系。为此,平时就要注意锻炼低架,锻炼下盘,特别是独立步的支撑力,想要松必须要有强大的下盘支撑力,这样为周身放松创造条件. 陈氏太极拳小架看上去轻盈柔软,实至上外柔内刚,具有灵活多变、收放自如的风格特点,要练好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初学者首先要注意套路架式的准确和动作的连贯,练拳时要先把拳架放大,不要觉得小架就要小,不敢出腿伸胳膊,因而缩肩夹裆,气泄身僵。所以,拳要往大处练,朝小处收,然后再往大处开,再朝小处收,反反复复,久而久之,才能定型。 拳学会后,先不要急于走近,过早的走劲,容易僵硬和扭拧。陈立宪老师在《陈氏太极拳要领》里指出:要先做到放松,“放松是练拳的主要要求。要肩裆放松,各关节放松,肌腱放松,周身放松,周身才能活而不僵。对放松精神未能领会时,不应先要求用丹田气,应在练拳的长久日子里寻找丹田之气的来源。”也就是说,先注意拳架的外形,以形带气,以气带意;经过长期的盘架子,逐步过渡到,以意领气,以气运身的高级境界。 力的传导受到了阻碍,不是松不松结果。而是骨没有对好的结果。力的传导受到了阻碍是骨没有对好的结果。搭架子也好紧也好都是为了克服后天肌肉群的用力习惯,把骨骼对正对好,这就是大家说的后天拙力。把骨骼对正对好,出来的就是劲了。不是,用先天的平时不使用的肌肉群去指挥骨骼的搭配。而是用人们的韧带去发挥他的功能,这样说有些人不理解的,骨于骨之间是什么?是韧带。太极生活化时时刻刻在修炼全身的韧带是一个整体骨与骨接好了就相当于没有缝的贯通。 在陈家沟看到陈立洲和陈伯祥老师打拳,观察他们走裆,看不懂。回来自己对镜子练,也不像 。去问他们,他们说到他们这样要练2年。通过半年的思考和训练,终于明白。打小架不要去想走后弧,你的脚是平行合住,后裆是开的,两脚往外撇,前裆是开的。这个大家可以试一下,所以后裆开了,自然能走后弧。关键一点就是松胯,以丹田为中点,挤你的左右胯根,也就是胯的折叠。折叠越深,粘度越好,也就是胯松得好,功夫越好。体育中心的一位教练练了几十年,去年回陈家沟进修,发现了这问题,开始教他学生挤胯。因为大架是走8字缠绕,挤胯就是接近小架的东西。还有小架很少看到腰大弧度的转动,是因为 把腰转(外转)变丹田转(内转)。把发力的动作转为不发力练习,这是由外劲转内劲的过程。这是不传之秘。 练拳要“恒”:拳不离手经常练,铁杵磨针不间断,一层阴阳一道关,循序渐进不能贪。要“稳”:神敛意专心不躁,脚下干净地抓牢,身桩端正不要晃,形走劲到机关巧。要“灵”:腿脚虚实要分明,凝神聚气履薄冰,沾粘连随多变化,不怕引进和落空。要“空”:周身百骸全放松,任督自由意念轻,棚捋挤按随法则,顺缠逆走一贯通。要“悟”:练拳不悟终难成,顺藤摸瓜勤修行,举行一反三豁然朗,拳理奥妙无止境。 总之,小架拳学好它,就是一句话,坐在矮凳子上打拳,坐在马背上打拳。它的核心就是松胯,把外部的动作引到里面来,也就是走好内裆。如何做到,就是要有系统的基本功训练。我们现在人没时间进行大运动量的训练,不像职业的拳师,一个动作练了1年,才练第二个动作。早晚能出功夫,只能寻求正确的方法,以最快的时间练好它。
㈦ 陈式太极拳老架和新架,大架和小架的关系和区别
新架是陈氏十七世陈发科老先生晚年所定的架子,后又由他的儿子陈照奎在全国各地推广开来。传到陈家沟后,为了区别原来所练的拳架,就称它为新架。在新架传到陈家沟之前,陈家沟流传有老架(又称大架)和小架(也称新架)。老架是陈氏十四世陈长兴在家传的太极五路、炮捶一路、长拳108式的基础上,由搏返约,归纳成了陈式太极拳一路、二路。这套拳被称为老架(或大架)。此时,陈家沟陈氏十四世陈有本也创造了一个套路,这个套路圈比较小,发力少,没有大架宽大,人们就称它为小架(也称新架)。20世纪70年代,陈发科创造的新架传到陈家沟后,为了区别,就把这三种拳架分别称为老架、新架和小架。
这三套拳架,整个套路的布局基本相似,只是每个动作的演练形式有所不同:老架舒展、大方、沉稳,连绵不断;小架动作连贯性强,小巧玲珑;新架在老架的基础上,更加大了陈式太极拳缠丝劲的表现,松活弹抖的动作比较多。
㈧ 怎样学习陈氏太极拳
我个人认为,初学者初学陈式太极拳应当从老架一路开始学好,因为学习老架一路拳是培养扎实基本功的阶段,也是锻炼身体或是健身、乃至到竞技阶段的必经的套路。原因是通过老架一路的反复练习,加强人体下肢力量,只有根基牢固了,才能做到中节活 、上节灵,进而达到节节惯穿的目的。
学习太极拳的三个阶段分别是去僵求柔、柔中求刚、刚柔相济。因此学好老架一路,尽快渡过去僵求柔这一阶段。通过老架一路的练习,让身体内外学会放松,把人在后天生活、生产中形成的僵力、拙力慢慢地去掉,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老架一路拳的练习也是养足内劲的阶段。只有内劲充盈饱满了,才能做到以意导气、以气运身。
因此学习老架一路是为将来学好新架套路、小架套路、以及其他陈式太极拳的套路做准备,也是锻炼身体、健身、还是实战等方面做准备。
㈨ 武式太极拳全典:内容空乏,欺瞒大家;
这类书基本上只能算个人体会的总结,如果你要全面而科学,是不理想的.建议你看专业教材,<中国武术教程><实用中国武术大全><中国武术网络全书><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中医基础理论>
㈩ 陈式太极拳小架有多少式呢
传统套路
一,头套十三式(66式) 二,二套(27式) 三,三套(24式)又称大四套捶 四,红拳(23式) 五,五套(29式) 六,长拳108式 七,炮捶(俗称二路71式) 八,器械(刀,枪,棍,钩等多种) 九,对练套路 (以上由陈王廷所创) 十,老架二路四十二式(炮捶) 十一,小架一路六十四式 十二,老架一路七十四式 十四,新架一路八十三式 十五,竞赛套路五十六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