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问题是道德缺失还是法律缺失
❶ 食品安全问题的存在是否与伦理道德有关系
法律基础设施的不完善。
伦理道德涉及具体人和社会,“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益有余。”2000多年前的先贤既已指出,人类特点“损不足,奉有余”,商业化是具体体现;因此,“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其唯有道者。”要尊崇天之道,即伦理道德,是需要公共力量的。
食品安全问题充分体现了“损不足,奉有余”的人之道,法律基础设施的有效才能保证“有余以奉天下”。
❷ 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是制度的缺失还是道德的沦陷
所有的安全问题对应是风险。食品安全也不例外。风险可以防止、可以控制却无法杜绝。
现今食品安全问题突出主要原因是由于发展带来的关注,食品安全风险一直都有也会一直存在,区别是风险大小而已。不过目前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制度不完善的确是很重要的原因。
❸ 请从道德和经济,法律的相互关系阐述我国食品安全问题
2009 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此外,我国还出台了诸如《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产品质量法》、《侵权责任法》等等一些相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然而恶性食品安全事件依旧层出不穷。如此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不得不让我们再次反思我国现有法律制度的缺陷和问题。
(一)我国食品安全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1.食品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整。涉及食品监管的法律法规如《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食品卫生行政处罚法》和《食品卫生监督程序》等,仅仅对食品质量作了一些概要性规定,尚未涵盖从农田到餐桌的,从生产到食用的全过程,像种植、 养殖等环节的食品安全问题尚没有专门的法律予以调整,但是某些法律规定的环节又存在交叉。这些都导致在行政执法过程中,为非作歹者留下作恶空间。
2.食品法律法规的条款笼统,一些法律法规的规定太宽泛,有些条款甚至完全过时,对实际问题约束力较低,操作性不强。此外,让消费者、生产者、销售者及食品服务组织等参与食品管理活动的力度不够,没有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氛围。
3.食品法律法规的刑罚较轻,法律权威不够。从打击目前猖獗的食品违法犯罪行为的迫切要求来看,对食品违法犯罪行为的处罚还缺乏应有的力度,对于违反食品卫生规则而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处罚较轻,未能从危害公共安全的立法角度设定食品加工、 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追究公司法人和责任人的民事和刑事责任,法律的威慑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制
1.修订我国食品卫生安全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如构建食品安全评估评价体系和食品安全信息体系。健全的法律体系是食品安全得以保障的重要手段。同时,立法机构在制定相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时要注重对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保护。
2.法条整体性和细节性并重。法律具有引导作用,完善的法律能够引导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规范化经营,也使管理机关有法可依。我国在制定食品卫生安全法规时也应该注重整体性和细节性,将一切可能的实际情况都写入法律,有效避免法律真空。
3. 完善《刑法》中关于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罪的规定。鉴于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处罚力度不够,可以适当设定食品加工、 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公司法人和责任人的民事和刑事责任,以加大生产及销售不合格产品者的处罚力度,充分发挥法律的威慑力,树立法律权威。
二、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之道德思考
在强调法律作用的同时,人们也在呼吁"食品产业是道德产业,产品如人品"。纵然有相当完备的法律制度,监管部门、食品生产者和销售商的道德滑坡仍会让食品安全备受冲击。道德缺失成了恶性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的根源。
法律是底线,道德才是上线。再往深了说,人无德而国家危。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必须从学有所教入手,用道德涵养整个社会,让每一个社会成员都知道,追求利益的底线是不能超越道德的底线。而这种涵养又需要严格的制度和规则,既约束资本,也约束权力。让市场中的游戏规则起到应有的作用,如果在利益之前,制度和规则表现得弹性十足,处处变通,那就可能引发道德滑坡。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通过内心信念教化说服和舆论导向来实现对社会成员的影响的。要明确社会价值导向,始终不渝的坚持正面的宣传和教育,树立良好的认同意识。道德的培养需要自律和他律相结合,道德人的成长过程要经过从他律向自律的转变。
三、法律约束与道德约束
归根结底,食品安全事件,不仅是法律不完善的体现,也是道德缺失所致的后果。在强调道德作用时,我们切不可放松了法律,只有在完善法律制度的同时,才可以遏制道德滑坡,促进道德教化作用。"法律是道德的底线",只有法律站稳了阵脚,道德才不至于在利益面前无限后退。但是仅仅依靠不断完善法律,并不能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修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德法并重。只有把法律和道德结合,达成二者的良性互动,才能有效应对食品安全恶性事件。这也就需要我们很好的理解法律和道德的关系。
首先,法律和道德是互相关联的。法律和道德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规范人们行为的重要手段。法律是一种外部社会强制约束,而道德是人们内心的自我约束。在维护整个社会的健康运行过程中,法律和道德起着各自独特的作用,二者不可相互替代。
其次,法律和道德是相互结合的。法律的创制旨在维护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更多的是用其强制力和威慑力达到这种效果的,而道德则是通过启发人们的内心,净化人的灵魂以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涵养。由于法律并不是"万能"的,所以可以通过道德的内在约束来弥补法律的缺陷,同时法律等外部制裁可以弥补道德约束的不足。一方面,法律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和僵化性 ,必须保持一定的稳定性,而不能朝令夕改,并且它很少预见问题,对瞬息万变食品安全新情况,不能做出及时有效的反应,此时就要依靠道德约束作后盾。另一方面,法律对人们的要求和约束是外在的,是一种被动的防范和消极的监督。道德则要求人们的内在动机符合道德准则,所以把道德和法律结合起来应对食品安全事件,会有更好的效果。
再次,法律和道德相互促进。法律与道德都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都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两者都是调控人们行为的重要机制。法律的实施,除了要有健全的制度保障以外,还需要有良好道德素养的人去执行。人的思想和道德素养及其文化水准直接会影响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也就是说,通过道德建设可以促进法律的正确有效的实施,不管是在立法还是执法过程中,道德的指引作用十分重要。只有在良好的道德水准的指引下,才会制定出被社会公认的并被普遍遵从的良法,也会得到有效实施。反过来,法律也通过自身的强制性促进道德建设,法律运用公正的程序压制人们的随意性,引导人们理性的行为,惩恶扬善,从而促进道德的建设。
最后,法律和道德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规范人们行为的重要手段。法律是外部社会强制性的约束,道德是人们发自内心的自我约束,二者是相互渗透,相互关联的,目的都是达到社会的健康运行。所以,在食品安全事件中,法律和道德都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我们要把法律和道德相互结合,在法律实施过程中发挥道德的基础和导向作用,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充分运用法律的保障作用。如果仅有道德的感化和劝诫,而缺乏法律的强制手段,社会就可能因失去行为规范的威慑力量而达不到惩恶扬善的效果。同样,如果仅仅依靠严刑峻法而缺少道德手段,人们就会因道德水准的普遍低下而不能自觉地遵守法律。只有德法并重,很好的把握并运用道德和法律之间的关系,促进二者的良性互动,才会有效遏制类似事件的发生。
❹ 食品行业道德失范在哪几个方面都是哪几个方面
摘要 1.恶意添加非法添加剂(不属于:添加剂)等行为,是道德的不足是监管的不到位。
❺ 食品安全问题是否是立法不善、执法不严造成的
应该说立法不善,执法不严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个方面。 另外,从业人员素质,食品安全大环境等也是造成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诱因食品安全问题是否是立法不善、执法不严造成的?
❻ 面对严峻的食品安全问题,请从法律和道德两个角度来说说我们应该怎么做
食品安全问题不是道德问题,所以,没有道德什么事,
食品安全问题也不全是法律问题,所以,法律也不可能完全改变现实.
❼ 请从法律的角度谈谈国家机关面对食品安全问题应该采取的措施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以来,食品安全问题仍层出不穷。像2009年11月份的农夫山泉和统一饮料的“砒霜门”事件。2010年的圣元奶粉“早熟门”事件,地沟油事件,洗虾粉事件,双汇火腿肠的“瘦肉精”事件,毒豆芽事件和“染色馒头”事件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毫无收敛的迹象。
任何犯罪或者严重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都是道德缺失的一种表现。食品安全问题肯定也是一种道德缺失的表现。但若幻想仅通过道德的说教或者市场的自我调节去重构食品安全,是远远不够的。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社会已失去了自我净化、自我修复的能力。一个企业的错误,没有成为另一个企业的教训;一个职能部门的失误,没能成为另一个职能部门的警钟;一种针对不道德行为的惩处,没能成为另一种行为的道德约束。在食品安全问题上,道德、文明的思想价值观念已失去引导社会的作用。人们违背了一种最低限度的道德义务,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具有强制约束力的法律来重构这一秩序,我们需要从法律的视角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思考。
一、立法中法律语言的缺失
我们在立法中应尽量避免使用道德方面的辞藻,而要注重法律语言的运用。法律语言强调的是一种法律约束力,规定人们必须做什么、禁止做什么,否则就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道德语言则侧重于一种道德的号召力,这种号召力是不具有强制性的。它鼓励人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当人们没有按照道德的要求行为时,可能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和舆论的压力,但不会承担法律责任。由于传统文化中“人性本善”思想的影响,我国的法律中充斥着大量的道德语言。如《食品安全法》对企业的一些行为进行了规制和约束,但对这些规定并未进行细化,对违法行为的责任承担规定也不够明确。使得这些良好的法律制度只停留在道德层面上,法律约束力不够,不能起到应有的预防作用。我们现在经常讲我们的法律信仰不高。要有法律信仰,我想首先我们得学会使用法律语言思考问题。当我们的立法中充斥的都是道德的词语和概念时,埋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必然是道德思维。在食品安全立法中也是如此,如果立法中道德语言过多,那么行为人就不会认为他的行为是违法的,而只是不道德而已,这样就不利于法律信仰的确立。
二、惩罚力度不够
根据边沁的“功利主义”原则,人之所以会违法犯罪,是因为他从中获得的利益大于他将失去的。那么根据人的“避苦求乐”心理,若想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惩罚应该与违法程度成正比,使得因违法犯罪而招致的痛苦程度大于该行为的既得利益。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之所以如此严重,之所以会有如此多的商家前仆后继,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惩罚力度不够,使得他们从中有利可图。《食品安全法》第96条规定了消费者可以要求“十倍赔偿”的权利,这被誉为中国版的惩罚性赔偿制度。然而这种“十倍赔偿”也只是徒有虚名而已,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十倍赔偿”制度始于英美法系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它主要是针对当被告所实施的侵权行为带有故意或欺诈等恶劣性质时,法官会在原告所遭受的损失之外,另行判处被告支付其一笔赔偿金,以期实现惩罚被告、震慑恶行、教育他人等目的。外国的惩罚性赔偿的威力是非常大的。在德国,亨特格尔公司曾被查出其生产的孕产妇奶粉和婴儿豆奶粉中含有“坂歧氏肠杆菌”,结果向消费者支付高达1 000 万欧元的赔偿金;在美国,麦当劳公司因为其出售的咖啡温度过高导致消费者被烫伤,因此向一位老太太赔偿了270 万美元。再来看看我国的赔偿情况:自《食品安全法》实施以来,我国各地已多次涌现通过“十倍赔偿”规定成功索赔的案例:如有呼和浩特的消费者获3 元价款的十倍赔偿共计30 元;有南京的消费者获11. 2 元价款的十倍赔偿共计112 元。从这些案例中可以看出,消费者的金额都比较小,很少有成千上万的,对于商家而言也只能算是“毛毛雨”,根本达不到立法者所预想的让违法者疼痛的地步,甚至连隔靴搔痒的效果也算不上。所以消费者往往都是乘兴而去,兴致而归。而且由于中国人的权利意识不强,主张“以和为贵”真正去较真的消费者也不是很多。因此对于商家而言,违规违法生产,仍具有很大的利润。而且我国的“十倍赔偿”制度一方面规定得很宽松,另一方面又显得很刚性。说它宽松,主要表现在不论生产者的主观态度是故意还是过失,造成的危害后果是轻微还是严重,都可适用该规定,适用范围非常的广泛。说它刚性则表现为,只要出现了制假售假的情况,无论生产经营者的动机怎样、财力如何、规模大小、责任多少,也不管消费者的受伤状况、贻害程度、求偿成本、境况遭遇,更无所谓波及社会公众的范围、影响烈度、负面情绪、后果深远,一律都是“十倍赔偿”,这是一个硬性的规定。这种一律打“五十大板”的做法,虽然能避免法官的任意裁量,法官只需做一个简单的算术题,把价款乘以10 即可得出惩罚性赔偿数额。这样虽然可以防止司法专断。但这也是不公正的。如果对两种不同程度的侵犯社会的行为处以同等的处罚,那么人们就可能选择能为他带来更多利益同时对社会危害程度也更大的手段。要使“十倍赔偿”制度落到实处,首先应该明确它的适用条件,不能笼统规定之。“十倍赔偿”作为一种惩罚性赔偿制度,就应发挥它的“惩罚”功能,加大赔偿的数额以起到浓重的警醒和惩戒效果。
三、缺乏激励制度
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制度设计中缺少激励机制,更多的是侧重于强制性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在中国这样一个法律体系不健全、不完善的国家,激励制度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我国某些部门制定的政策中隐含着一些鼓励食品生产者采用食品安全技术来生产安全食品的制度激励,如政府大力推进的养殖废物无害化处理的精华沼气池工程等。在一些地方,这些激励措施比较明显。但我国政府对食品生产者生产安全食品的支持力度还是远远不够的。政府对农户和企业的激励是政府干预的一个重要手段。美国、日本等国家都普遍实行激励制度来引导农户和企业进行安全和健康的生产,如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等,从而不仅保护了环境,而且更有利于食品安全。激励制度的设计应体现出赏罚分明的原则,这样才有利于建立公平的秩序。使食品生产者树立诚信经营的理念。对于那些信誉好的商家,政府应实行奖励,从而鼓励它进行安全健康的生产。
四、监管的缺失
监管不到位,一直是我国食品安全制度中的一块硬伤。我们不能指望所有的商家都是纯洁的羔羊,把消费者当做上帝,自觉的考虑消费者的利益,社会的公共利益。实践证明,他们恰恰是最不纯洁的,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往往置人民的利益、身体健康于不顾。因此,对于保护国家人民安全的政府,有权力也有义务对其进行监督。而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指望监督者都是纯洁的羔羊。孟德斯鸠曾说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中国的历史上曾有过“红顶商人”而现在官商也经常勾结在一起,共同侵害人民的利益。因此对监督者自身也要进行必要的监督。
俗话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发展。然而现今我们却在感慨我们到底还能放心的吃什么,食品安全成为我国消费者的“心腹大患”。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刻不容缓。企业本来就是以盈利为目的,要让他们讲道德良心是很困难的。如果我们仅想通过呼吁“良知的觉醒”来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最终只能是“缘木求鱼”。食品安全问题如此严重,不仅是道德的滑坡,更是法律的缺失。法律制度本身设计不完善,对违法生产者的处罚力度不够,对诚信的经营者缺乏激励机制,赏罚不明。监督部门没有履行其职责,甚至成为不良企业的同党,这些都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时应当考虑的方面。只有道德、法律两手抓,食品安全的重构才指日可待。
❽ 食品安全根源到底是法律还是道德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出现的根源,究竟是法律监管不足还是道德沦丧所致? “小悦悦”事件折射出了社会问题,需不需要为“好心人”设立法律的防火墙呢?这些贴近老百姓生活的社会热点,在上海律师辩论赛半决赛的赛场上被越辩越明。
食品安全中的法律与道德
开场辩题就是针对大家都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
正方从法律角度切入,认为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是法律监管不力所致。虽然我国不缺少法律,也不是缺少执法,但系统的法律监管应当及时和科学,不是有监管就等于监管得力。目前我国食品标准落后,监管混乱,预警机制缺失,监管部门职责不清,处罚力度明显不足,这都是食品监管不力的表现。
食品安全问题有的与道德有关,有的与道德无关。因为食品安全问题有时是因天灾等不可抗力所导致, “可见道德非但不是主要原因,有时连原因都不算。”正方表示,即便有人确实道德水平不高,但只要法律监管得力了,也不会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如果当法律向人们昭示违法成本很低,而所得很高时,他就会心动。客观上,即便行为人将心动付诸为行动,如果市场准入机制足够严格,那么有毒有害的食品也无法流向市场。 “蒸馒头时念段道德经,炒菜时念段圣人训,食品安全问题就不是问题了吗?全面覆盖,全程负责才是杜绝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本。”正方辩手诙谐的语句引得全场一片掌声。
而反方则据理力争,认为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是道德沦丧所致。辩题的题眼是两个:“主要”和“所致”。“所致”表明要探究的是引发的原因,而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主要”表明食品安全的成因确实很复杂,要讨论的是众多的原因中那个最根本,不能将食品安全中的种种表象,简单地等同为原因。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是形形色色的,其中最令人关注和愤怒的是人为的如在食品中添加有毒有害物质所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
在骇人听闻的事件背后,是生产者、销售者利欲熏心,贪得无厌;而作为监管者的执法人员与黑心商家狼狈为奸,或者明明有机会查处却听之任之。在这种道德沦丧面前,法律的监不监管早已成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游戏,忠于职守、诚实信用竟然变成了一种奢谈,这才是问题根源。 “一个丈夫出轨是他花心,难道100个丈夫出轨就是妻子监管不力吗?”反方辩手与正方针锋相对,指出执法不严实际上是个职业道德问题,是执法的人员不执行法律,徇私舞弊,抛弃了应有的职业道德。如果将这个归咎于法律那么离真相就越来越远。生产环节至关重要,正是商家道德沦丧这才导致了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
该不该为“好心人免责”立法
彭宇案,让搀扶老人成为了 “高危行为”, “小悦悦”事件折射出的是社会冷漠还是人们的心有余悸?第二场比赛就围绕着这一社会 “怪现象”展开讨论, “为好心人免责立法利弊孰大?”
值得一提的是正方选手,全部来自前几轮惜败队伍中的优秀辩手。这支由复活选手组成的“全明星联队”,从大家关心的“小悦悦”事件入手,用感性的语调表达了社会对于好心人的呼唤,对于为好心人免责立法的需求。“要对好心人以制度保障,让好心人不再有后顾之忧。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善的种子,通过立法,让这颗种子生根发芽。我们想对小悦悦说,爱还在,天使已经回来。”
正方提出的一组网络调查数据印证出,在由于“好心”所致的争议中,“好心人做不得”在某种程度上已演化成社会共识,因此好心人免责立法能让好心人在做好事时不再有后顾之忧,好心人行善不再承担巨大风险。“如果救人成为了高危行为,我们要做转身帝,转身就走吗?”正方的反问让现场的观众都感同身受,“让社会上的好心人更多一点,让社会更有温情,利大弊大不言而喻”。
反方则更多地从法律的理性角度予以反驳。在反方看来,为好心人立法弊大于利。首先,这属于重复性立法,目前关于好心人的法律条文有十几种,散见于多部法律,不存在着法律空白。 “道德生病了,却让法律去吃药。我国已有了组合性立法。不能将立法推向极端。 ”其次,这属于极端化立法,现实生活中不乏“好心办坏事”的案例,专门为好心人立法,极易创造一个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阶层。 “好人一生平安只能是一句祝福语,不能成为法律用语。否则道德将继续滑坡,法律莫名 ‘摔倒’。”反方认为 “相比立法,普法显得更为迫切。”
最终,黄浦卢湾队、闵行弘闵队胜出。 3月17日胜出队还将上演冠军争夺赛,而浦东2队、复活选手联队也将于同日争夺第三名。
专家点评
这是在抢夺辩题的逻辑战场
观众看的是热闹,而对于到场的专家听的则是 “门道”。本场比赛延续了专家点评的模式,而点评也成为了整场比赛画龙点睛之笔。
开赛前,市律师协会会长盛雷鸣指出,本届辩论大赛的辩题既兼顾了法律方面的专业水平,也兼顾了社会性。虽然上场的只是100名左右的律师,但他们的背后有着一个强大的后援团,其中包括了共同研究剖题,确立辩论思路和教授论辩技巧的教练。前三轮比赛分外精彩,难分伯仲。为此,大赛专门设立了复活机制,在惜败的队伍中选择优秀的辩手组成复活选手联队。这也和大赛发现人才,锻炼人才,培养人才的宗旨相吻合。
第一场比赛后,曾参加首届全国律师辩论大赛获总冠军及优秀辩手奖的周知明律师首先进行点评。他的评点从三个角度进行:格调、逻辑和美感。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辩题,是我们每天都会遇到的。作为一个社会毒瘤,该怎么找到它的成因。”正方立论之初,提出了三个看法,法律现状对于食品安全问题造成了影响和推动。食品安全问题不全部和道德有关。不管道德好与坏,只要法律监管得到也可以避免食品安全问题。 “这是在抢夺辩题的逻辑战场。”而反方则抓住了两个核心要点:主要和所致。 “100起公共安全问题,大多是人为道德因素引起。道德沦丧在先,法律有滞后性,道德沦丧贯穿生产销售整个过程。”双方大量使用排比增强辩论气势,围绕争议焦点提升论证高度,这些都让这场比赛充满张力。
第二场比赛的点评嘉宾王嵘律师是十年前夺冠全国赛的上海律师辩论队教练之一。作为辩论的行家,他对第二轮的辩题也充满感慨。他认为,辩题围绕 “社会病”,正反双方一方偏情,一方重理,都在辩题的理解和认识上下足了功夫,层层递进,让人耳目一新。 “辩论之后,我想社会各界对于立法的思考会有一种新的认识,而我对于自己的职业也感到自豪,为这个职业能够推动法治进程而自豪。”
本次比赛还邀请了社会人士作为特邀观察员。东方卫视著名主持人骆新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他认为食品安全的底线是监管,更高要求是道德,而好心人免责立法则可以举其优而攻其弊,是否好心人也应看主观动机。骆新认为,辩论目的并非要比出输赢,重要的是辩论赛带来的思考和启发,包括以辩会友,发现人才和传播法律等。
❾ 道德缺失还是法律缺失是食品安全问题的症结
道德缺失。即便是法律再健全的国家,还是会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法律只能规范人的行为,却始终不能左右人的思想,人总是为了利益而活,这就是症结之所在。
❿ 下周辩论赛:食品安全是道德问题还是法治问题。我是反方(法治)求资料,要求详细原创,好的话追加!!!
这样的辩题非常好,接近实施,其实何为道德问题,何为法治问题?不是法律规定了才算是法治问题,在最开始你要先阐明,为什么有法律?法律和道德对社会生活调节各有什么有、特点,对社会进行调节的方式中道德和法律都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但是正是有些问题不能被道德手段有效地调节,或者说,道德手段有调解不力的地方,这就需要法律来进行调节。其次道德调节和法律调节各有各的优势,就现在的食品问题的现状来看,已经不是道德手段可以调节的了,必须有更强有力,根据威慑力、震慑力的手段来进行调节,而法律调节恰恰拥有这两方面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