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塑法治
① 机关单位教育整顿组织生活会发言材料(三篇)
【篇一】教育整顿组织生活会发言材料2021
为进一步推动公安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走深走实,锻造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基层公安队伍。按照教育整顿工作部署,围绕“六谈”重点内容,作对照检查如下:
一、对队伍教育整顿的认识
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是党中央为锻造过硬政法队伍、全面从严管党治警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政法战线实现自我革命的有效形式,作为基层人民公安要旗帜鲜明扛牢教育整顿重大政治责任,紧扣“四大任务”,刀刃向内,动真碰硬,推动队伍教育整顿见真章、收实效。
一要筑牢政治忠诚。要将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三力”作为队伍教育整顿的第一位任务,将学习教育贯穿教育整顿工作始终,突出政治引领,切实坚定干警理想信念,筑牢信仰忠诚。
二要清除害群之马。刀刃向内,以铁一般的决心全面正风肃纪、反腐强警,在查纠整改环节要做到边查边改、即查即改、真查真改,通过思想发动激发自查自纠内力通过深挖彻查发挥组织查处威力,永藻公安队伍纯洁性。同时注重用好宽严相济、“自查从宽、被查从严”的政策方法达到惩前施后、治病救人,教育大多数、惩处极少数的教育目的。全面健康队伍肌体。
三要整治顽幛固疾。针对制约严格公正司法执法的重点难点问题,要敢于动真碰硬,扎实开展系统化的专项治理,全链条发力,去除积弊沉痛,务求实效长效。要注重开门搞整顿,多渠道搜集社情民意,倾听群众呼声,从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抓起,做到教育整顿让人民参与,受人民监督、由人民评判、让人民满意。
四要弘扬英模精神。挖掘身边先进典型,展现公安队伍良好精神风貌,彰显时代正气,铸魂扬威,提升公安队伍形象和公信力。
二、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在提升党性修养方面自我要求不够严格。在高举旗帜、听党指挥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头脑是清醒的,立场是坚定的。但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敏锐性不够强,讲政治的具体能力不够高,对社会上一些似是而非甚至错误的观点见怪不怪,缺乏较真碰硬作风,对一些小事情坚持原则性不够好。对自己及下属犯错误时偶尔有做老好人的现象,对阶段性工作有急于求成的想法,存在思想浮躁等问题。
二是主动担当作为上存在差距,面对疑难重大任务不够大胆。在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不够积极主动,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在促改革、谋长远中新思路新办法谋划工作不够大胆。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有时存在一定的本位主义思想,缺乏战略高度和大局意识,导致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有时不彻底、打折扣。有时汇报工作找差距时,对自身困难强调多,过多强调客观条件,忽视主观不足,存在实用主义倾向,容易兹生畏难情绪、筹靠要情绪。
三是理论学习和深入学习存在学用脱节现象。虽然平时注重理论学习,能够在教育整顿中按时及时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按时参加各种学习活动,但学习方法不够系统全面,学习成果转化少,没有把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摆在重要位置,不能有效转化为科学谋划和工作思路,不能及时支持解决工作难题、指导创新实践。另外存在学习与调研联系不深的问题。调研活动次数还不够多,调研方式还不够实,到社区、村、企业现场调研了解少,没有立足调研来指导深化日常学习,导致学习效果不能紧密结合单位实际,指导实践作用发挥不足。
三、在部门以及干警存在的倾向性问题方面
自己分管情报、合成作战中心、技侦工作,协管网安、刑侦工作,存在一些老人思想,不愿意主动创新工作。
一是“四风”问题仍有残余,执法为民理念有待加强。部分干警没有认识到转变工作作风也是党性的问题,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上,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还不够。一些部门联系服务群众不深入,为民用权的意识不强,习惯于围绕指派办案,凭经验办事,没有深入了解群众困难。
二是存在“文山会海”现象。随着教育整顿的开展,我们的会组织了不少,文件也安排了不少,在工作中存在重安排轻落实的现象,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传达会议,不关注基层落实情况,这些与八强规定要求还存在差距,只是以后工作中需要注意解决的问题。
三是工作管理不科学。部门之间相互配合不够,同志们工作中存在相互推诿,消极畏难的情况。安排任务讲条件,工作效率不高。另一方面存在执行力不强的问题,制定出台了不少规章制度,但同志们执行力不强,使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
四、对“三个规定”的落实情况
本人认真学习“三个规定”相关要求,带头严格自我约束,坚决杜绝违反规定为案件当事人及其关系人传递涉案材料、打听案情和打招呼说情等现象发生,同时加强干警的教育引导,做到如实全面记录,确保干警自觉遵守三个规定相关要求。
五、自己及家属是否存在经商办企业、违规参股借贷情况
自己及家属严格遵守党规党纪,不存在经商办企业、违规参股借贷情况。
六、单位政治生态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政治敏锐性不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还有待加强。筑牢队伍政治忠诚方面仍有欠缺,部分干警对意识形态加强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认识不够深刻,对形势政策研判不清,一定程度上存在理想信念不坚定、思想认知模糊现象,表现为对社会上一些错误言论不敢旗帜鲜明地反对,容易受错误思潮的影响。
二是党风廉政建设不到位。全面从严管党治警有待加强,对自身政治责任认识不够,在工作中过于注重业务,没有把廉政建设摆到同等位置上,党风廉政建设部署不足,日常工作压力大,导致干部的廉政问题整改存在落实不到位的情况。
三是党建主体责任落实还不够到位。虽然始终高度重党建工作,但在抓细抓实上还有不足,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明显,“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不到为,有时出现业务与党建工作两张皮倾向,影响了党员干部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七、产生问题的原因剖析
上述这些问题的产生虽然存在一定的客观因素,但更主要的还是主观因素造成的。
一是政治建设有所松懈。偏重于业务工作,对思想政治建设的恒心不足、持力不够.对思想政治建设是政法队伍建设的生命线的重要性认识不深,理解不透。政法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有所削弱,没有积极发挥作为,疲于应付、流于形式。工作的新途径、新路子探索不主动,创新办法不多,倚仗以往纯粹灌输的教育模式,思想教育的实际效果不明显。
二是理论学习有所松劲。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重视程度较低,对一些新的理论成果的学习只停留在肤浅的认识上,浅尝辄止、浮于表面导致业务水平不高,不够钻研,没有深刻意识到业务水平的高低对工作效率和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理论学习存在形式化。
三是宗旨观念有所松动。宗旨意识在具体工作实践当中体现不够。执法为民的宗旨意识树的不强,公正廉洁、坚守法治的职业信仰不坚定,守纪律、讲规矩还没有成为行为准则。工作方法简单只安于表面,处理事情方法比较单一没有创新精神,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对问题不作深层次的分析,思考不深刻。
只有坚定不移地树立法治理念,才能守住执法清廉这个政治底线,才能树牢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八、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持续抓好学习教育,不断提升学习质效。坚持学习教育为先导,把政治教育、警示教育与查纠整改有机结合,做到以学促查、以学促改、边学边改,不断筑牢教育整顿的思想基础。扎实做好自查评估,主动对标学习教育环节评估要求,按照“三看”标准,一项一项仔细对照,尽快查漏补缺,规定动作必须完成。要突出学习重点,及时学习上级最新会议和文件精神,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对重要内容和集中学习没有学透的科目,在第二环节仍要继续学习。要努力提升学习质量。积极创新学习教育方式和载体,扎实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融入执法全过程,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
二是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实现自我净化自我革新。要充分认识和理解政策制定初衷,直面问题、修正错误。要在自我检视之下功夫。对照党规党纪、法律法规,把“六大顽瘴痼疾”作为必查重点.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持续查找问题,明确整改方向。要认真理解领会上级政策。
三是将查究问题成果落实到顽瘴痼疾的彻底整治上,不断提升执法公信力。必须以铁的决心、铁的措施进行整治,实现减存量、控增量、防变量。要坚持找准“病灶”对标六大顽瘴痼疾,坚持去除“病根”。以改革思路和创新举措,举一反三,确保整治有长效、不反弹。
【篇二】教育整顿组织生活会发言材料2021
这次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坚持“五个过硬”要求、突出“四项任务”、聚焦“三个环节”,既是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也是推进政法队伍自我革命的务实举措,对于纯洁队伍、优化生态、打造过硬政法铁军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通过聆听领导动员宣讲、专家辅导讲座,参加本院集中学习讨论,进一步加深了对开展教育整顿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也深化了对忠诚纯洁可靠这一根本要求的理解。
一、忠诚纯洁可靠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在持续学习中培塑提高。政法姓党是政法机关永远不变的根和魂。作为检察机关的共产党员,培塑忠诚纯洁可靠品质,基本前提就是要加强党的创新理论、路线纲领和专业法律知识的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努力提高依法履职的政治担当和能力素质。法院工作的特殊性质,使我们在平时工作中更多的见证了一些反面教员。这些人在身陷囹圄,痛定思痛后,都不得不承认自己落伍、蜕变的原因虽然很多,但更深层次原因,还是理想信念上出了毛病。我理解,永葆忠诚纯洁可靠本色,理想信念是基础。必须时刻告诫自己,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对学习改造,自觉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越是与阴暗面接触多,越需要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尤其注意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每一次的集中教育整顿中,都要围绕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思想清理和对照检查,做到参加一次教育,思想受一次触动,心灵得到一次净化,理想信念得到一次升华。给我心灵上的震撼永远无法忘怀,无法抹去,使我在精神上再一次得到洗礼,在信念上进一步得到升华!在工作中要做到“三个始终”。
二、始终旗帜鲜明讲政治。法院是人民的法院,是党领导下的人民法院,作为基层法院的一名法官,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定理想信念,弘扬苏区精神,不忘初心使命。始终不渝地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以,确保党中央令行禁止,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司法工作中推行和落实好,确保法院的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做一个政治合格的人民法官。
三、始终坚定不移强素质。作为一名基层员额法官,自觉把贯彻到审判工作和其他工作全过程。一方面要牢牢把握和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守住党纪国法、伦理道德的底线,遵守法院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院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另一方面就是作为法院的一个员额法官,为使自己处理的每一件案件公平公正,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必须加强法律业务的学习和庭审驾驭能力的提高,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尤其是新出台的法律、司法解释的学习和理解,要向书本学,向同事学,努力提高自己的审判业务水平,同时有效把握好党的方针政策和国情、民情,做到有机结合,妥善处理每一件案件,让案件的处理即符合法律规定,又能从社会大局出发,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让每一件案件都体现出公平正义的。
四、始终坚持操守保廉洁。一名称职的人民法官,除了需要具备法律基本素质,还要有高度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操。“公正、廉洁、为民”是政法干警的核心价值观,也是人民法院的核心价值观。作为一名员额法官,应当牢固树立起理念,热爱审判事业,珍惜法官荣誉,坚持法官职业操守,恪守法官良知,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己任,认真履行法官职责。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依法正确行使审判权。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五个严禁”和廉洁司法规定,“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始终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始终对法律和权力抱有敬畏之心。坚决守住用权的法律红线和党纪政纪底线,严格按原则、规矩和程序办案、办事情,确保权力行使不偏向、不越轨、不出格,确保手中的公权力在法律框架内行使。坚持做到一心为民、司法为民,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件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篇三】教育整顿组织生活会发言材料2021
按照忻州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和《忻州市公安队伍教育整顿查纠整改工作实施方案》相关要求,我结合工作实际,通过重点对照党章党规以及公安队伍教育整顿自查自纠查找出的问题、存在的顽瘴痼疾、开门纳谏反馈的问题、谈心谈话征求的意见建议,深刻剖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明确了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形成以下检视剖析材料。
一、对教育整顿工作的认识
开展教育整顿工作,是我们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必然要求。开展教育整顿工作,是加强我局民警队伍建设、永葆人民公安战斗力的迫切需要。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民警队伍中出现了一些与新的形势任务不相适应、与“三个代表”的要求不相符合的问题,迫切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使人民公安始终保持先进性,确保公安的肌体不受腐蚀,公安队伍的战斗力不受削弱,公安的形象不受损坏,永葆公安的生机和活力。
通过开展教育整顿活动,学习公安机关纪律作风教育整顿活动有关文件,我深刻认识到开展这次教育整顿工作是非常及时的,非常有教育警示意义。针对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实际对照“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从思想、工作、生活上开展自查、自纠,深刻领会其中的警示精神,并以此为鉴做到令行禁止,依法办事、认真履行职责,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三个规定”认识,是否存在违反“三个规定”方面的问题或苗头:我认真学习了《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关于进一步规范司法人员与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接触交往行为的若干规定》等三个文件,觉得学习“三个规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警察要以守初心、葆本色的政治站位深刻认识“三个规定”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带头执行落实“三个规定”,将其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基本要求。
对于非正常途径控案情、打招呼,甚至干预交警执法、插手案件等行为,要坚持法律责任底线思维,坚决拒绝并如实记录填报。还要向社会宣示,无论什么人,无论职务高低、亲疏远近,都不应通过非正当途径打探案情,这样做不仅自己会填报登记,还会对正常开展工作造成影响。
本人郑重承诺做到以下几点:
1、通过认真对照检查,本人不存在违反“三个规定”的情况:
2、本人今后将认真贯彻落实“三个规定”的精神,勇于同违反规定的人和事作斗争,坚决按照规定的要求登记和上报。
3、积极向亲朋好友宣传“三个规定”的要求,取得理解与支持。
(二)经过自查与排查,自己及家属不存在经商办企业等情况。
(三)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
第一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观念还不牢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我们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指导我们各项工作的思想法宝,更是公安工作必须遵守的法律准则,对于严明,公正,正确的行使自己的权利是非常重要的,而我在实际工作中,坚持的还不够。
第二,思想教育和政治论学习有待进一步加强,教育整顿活动已开展一段时间了,但由于近期各项工作任务比较多,又加上五台山景区旺季车流量较大,路面执勤工作较忙,没有按照分局的要求一步一步的落实,表现出自己在思想上的认识不高,认识不够,对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抓得不够,还须进一步加强思想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教育和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
第三,工作责任心、事业感还需进一步加强,在工作中有时存在等靠的心理,总是等着领导干部下达任务,不能自己积极主动地开展一些工作,工作责任心,事业心还需进一步加强,在工作中存在看精力外移现象。
(四)队伍管理和业务工作推进方面存在的其他问题:作为一名奋斗在一线三十多年的老警察,深刻体会到民辅警时刻战斗在一线的不容易,大多数都是舍小家,为大家,所以在管理上可能有所懈怠,遇事怕得罪人,工作中求稳怕乱,喜欢风平浪静。对于遵守纪律的要求,口头强调的比较多,监督检查比较少,力度也不够。
(五)分管部门、分管民(辅警)存在的倾向性问题:宗旨意识不强,自我要求不高,个别民警处理日常本职工作按部就班,自我要求不高,责任心不强,工作自律意识不高,缺乏大局意识,遇到困难就想推,不愿开动脑筋想办法,主动解决问题,对大局工作不关注,不领悟,不尽心。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是理论学习欠缺,造成工作方法不多,思路不够开,对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思想上没有真正重视,没有把理论学习作为整体素质的重要任务,摆上重要日程,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习研究党的方针政策不够,满足于知道了,了解了,对政策的理解掌握不深不透,导致工作思路不够开阔,方法不够灵活。
2是思想不解放,造成工作思路不活,工作水平不高,思想上圆步自封,导致在想问题干事情时立足点比较低,就事论事的多,考虑长远的少,认识问题,开展工作缺乏深度与高度,思路不够开阔,缺乏较强的优患意识、执政意识和服务意识。
3是作风不扎实,造成工作措施不够,举措创新不多。平时疲于具体事务性工作,满足于完成工作,主动深入实践的勇气不足,紧迫感不强,行动还比较缓慢,特别是观察形势的眼界还不够宽,战略思维能力不强,研究解决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力度不大;贯彻落实决策部署上不够坚决主动,存在依赖思想,大胆闻,大胆试的气魄不足。
四、下步努力方向和工作措施
1、牢记公安机关的宗旨,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之一,是武装性质国家治安行政力量,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来自人民,人民警察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因此,我们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勤政为民、真抓实干,密切联系群众的根本要求。要增强事业心和责任心兢兢业业地做好工作。杜绝公安机关中存在着的对群众冷、硬、横、推"甚至侵犯人民群众的利益,存在着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话难说的四难现象。
2、严格自律,清正廉洁。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是公安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是公安的作风建设的根本目的。党员民警廉洁执法,直接关系人心向背和公安的形象,必须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这个根本问题,坚持标本兼洁;综合治理、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民警作风突出问题,进一步推进公安民警的纪律作风建设。我们只有认识到,自己的权力是人民给的,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决不能用,谋取私利。要自觉抵制和克服拜金主义、亨乐主义、极端主义的腐蚀影响,抵制住灯红酒绿、金钱美女的诱惑,自觉地做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要牢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纪律规章制胜,严格遵守公安民警的廉洁自律的规定。做一名清正廉洁的人民警察。强责任意识必须牢记党的宗旨,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终生追求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实实在在为群众办事。
3是发挥自我作用。一是做到平时工作看得出来,不管是在哪个岗位,不能仅仅是“过得去”,而必须是“过得硬”,随时能成为群众的榜样,切实把民警作用发挥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二是做到时刻站得出来。要经常重温入党誓词,回想向党承诺过什么,向党保证了什么,时刻反思和检查自己在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群众利益发生冲突时,能否做到高风亮节;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能否挺身而出。
;② 关于安全工作的金句
1.安全工作不是主线,但冲击主线、干扰主线、影响主线。
2.安全稳定事关全局、影响大局,抓好安全工作必须坚持发动群众、教育为先、责任到人、防患未然,做到初始即严、一严到底。
3.充分认清做好当前安全稳定工作的特殊重要性,保持高度敏锐,加强组织领导,理清思路举措,切实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大抓安全稳定的强大合力。
4.坚持事事问责、逐级追责、无后果责任追究,把板子打到具体人身上,切实让在岗不尽心、在职不尽力的人受到触动、尝到苦头。
5.把安全稳定作为保底工程、党委工程来抓,掌握上级的指示要求,做到遇事敏感、工作得力,进而落实具体,检查督导查到位、抓到底。
6.要进一步细化安全管理责任,明确到具体人员、具体部位、具体环节,责、权相统一,确保每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7.面对形势任务不推不躲、积极应对,面对决策指示不折不扣、坚决执行,面对矛盾问题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8.抓管理要抓到末端,沙滩流水到尽头;要结合实际,解决问题具体彻底;要进入领导方法,增强贯彻落实能力。
9.要对照法规制度和岗位要求,依据不同任务和阶段,依据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成果,逐条逐项地划分好责任界限、搞好责任衔接,切实做到人人知责、个个担责。
10.发现问题如同身体体检,批评问题如同门诊治疗,解决问题如同住院手术。
11.安全一有空,事故一瞬间。制度一有缝,事故就钻孔。
12.对工作如何落实缺少筹划、没有计划,以文电落实文电,以会议落实会议,以部署代替落实,上下一般粗,只当传话筒,看似很努力,实际干的都是无用功,看似有担当,却导致下层忙而无功。
13.假如管行业不管安全,管业务不管安全,管任务不管安全,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那么部门抓安全就形成不了合力,导致上级指示要求在落实过程中出现断链。
14.要强化安全意识,普及安全常识,确保群众遇险识险、识险避险、避险不冒险。
15.抓安全既要从高处着眼,又要从地处着手;既要深入查隐患,又要浅出抓整改。
16.要盯住不执行的人、抓住不落实的事,严格叫板,不打折扣、不搞变通。
17.通过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生产、严格纪律,督促各级认真履职尽责,规范运行秩序,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和优良作风,维护良好的内外关系。
18.要我安全是爱护,我要安全是觉悟。你对问题讲人情,问题对你不留情。
19.所有工作的出发点、聚焦点、落脚点,就是以《XX》通知精神为起点,
20.把查思想、查作风、查纪律、查隐患等作为安全教育整顿的重点,做到把没事当有事,把小事当大事,把别人的事当自己的事。
21.没有发生事故、案件时,要防止麻痹松懈,警钟长鸣,红灯长亮;有了苗头、隐患,要在讲其危害,防微杜渐;出了事故、案件后,要认真查找原因,吸取教训。
22.从很多事故案件看,规定不遵守、制度不坚持、措施不落实、有章不循、盲目蛮干是导致事故案件的主要原因。
23.赏罚不明,群众就会侥幸偷生;赏罚分明,群众就会听令努力。所以赏罚要一碗水端平,不能有失偏颇,不能因人而异,才能使铁律生威生效,人人对安全心生敬畏。
24.在党的组织建设上,要不断健全组织、落实制度、严格管理,敢于较真碰硬、敢于得罪恶人,整治为其开脱、充当好人、一团和气、喜欢强调客观的不良风气。
25.如果长期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加之权力大、脾气大、胆子大,无知无畏,最终将导致事故发生。
26.严的合适,严下先严上,严人先严己,严子先严妻,严外先严内,严新先严老,严众先严将。
27.严的合度,循序渐进、符合规律、要素系统,要想甜就适度加点盐,感觉苦了就加点糖,张弛有度。
28.安全管理重在执行号令,难在遵守纪律,贵在作风养成。
29.要大力营造能者上、庸者下、不行让的氛围,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
30.抓工作必须量化细化具体化,能落实、可操作。我们管理上的一个通病,往往是上下一般粗,小官讲大话,指导太原则,战士听不懂,执行无抓手。
31.抓管理必须上下联动、整体推动,原因两头找、问题合力改。上级要解决好顶层设计上的问题,基层要做好末端落实的工作,真正打通工作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32.加强骨干队伍的培养使用,发挥领头雁作用,引导群众相互帮助、相互提醒、相互学习、相互教育,不断提高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能力。
33.各级领导要学会接地气、通民心、讲实话、明细理、教方法、具体帮。
34.要积极探索“思想管理,行为管理,以形管理,以情管理,真实管理,社会管理,亲情管理”等科学管理方法。
35.必须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立身做人的根基,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和反对各种反动政治观点和错误思想,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36.面对网上纷繁复杂形形色色的各类信息,要时刻绷紧“网上有政治、网上有斗争、网上有敌情、网上有陷阱”这根弦。
37.要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信念,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做到任何情况下都不为诱惑所动、不为谣言所惑、不为谬论所控,在廓清迷雾、明辨是非中站稳政治立场。
38.抓安全管理制度是保证,一旦违反制度,不出问题是偶然,发生问题是必然。
39.该遵守的规定没有遵守,该落实的制度不落实,导致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没有起到紧箍咒、安全绳的作用。
40.在执行安全制度上存在很大差距,安全教育落实不到位,没有辐射全域、覆盖全员、贯穿全程,在时间、人员、内容、效果上没有保证。
41.落实制度光靠自觉是不行的,必须靠强有力的检查督导来保证。
42.抓安全工作力度不大,要求不严,落不到末端,形不成威慑,弱化了制度的刚性约束。
43.缺乏监督问责,安全纪律规定就成了纸老虎,成了橡皮筋。
44.坚持分类管分层抓,区分单位类别、单位性质,加强分类指导,明确责任主体,形成群策群力、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45.各级都要不等不靠、主动作为,从具体事抓起,从身边事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把自身问题改到位、改彻底,推动解决问题往深里去、朝实里落。
46.各单位要层层组织、下级向上级、群众向组织作出保密承诺,切实把保密责任分解细化到每个岗位、每个环节、每名群众,强化组织约束和自我教训。
47.认真履职尽责,规范运行秩序,培养严格纪律,培育过硬作风,维护良好关系。
48.安全工作没有“淡季”“旺季”,安全管理从来都是“零起点”“零误差”。
49.坚持从法律法规学起,从正规养成做起,以正规促习惯,用习惯防隐患。
50.坚持以身作则守法规、以上率下行法治,坚持及时纠偏纠错、规范引导,固化法治信仰、培塑法治思维,自觉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51.智者把安全放在心上,愚者把教训挂在嘴边。智者用经验防止流血,愚者用流血换取教训,智者用他人教训避风险,愚者制造血的教训赴黄泉。
52.安全意识不强,对安全形势严峻性、纪律规定严肃性、违规后果严重性认识不足,思想麻痹、心存侥幸。
53.当前时期,领导精力相对分散、人员思想异常活跃,容易因纪律松弛、管控松劲、防范松懈引发安全问题,安全形势空前严峻,要求我们必须一丝不苟、一刻不松抓好安全工作。
54.用抓到末端的决心体现政治意识,用结合实际的功夫历练政治能力,用贯彻执行的实效检视政治责任,
55.安全问题比天大,亲人心中最牵挂。安全问题没有小,出了问题不得了。
56.要确保人人、事事、时时都在严格有效的管控之中。
57.有些同志抓工作热情很高,急于出成绩、急于抓亮点、急于引起上级领导注意,甚至脱离实际、盲目蛮干,不讲大局、不顾长远,搞了一些有害的积极性。
58.抓好下步工作,核心要求就是“防松防散”,思想上要克服盲目乐观、松懈麻痹情绪,制度上要坚持一丝不苟、落实到底,行动上要做到深入末端、真抓实干,始终保持大抓强势、严抓态势。
59.落实检查规定,突出重点对象,紧盯薄弱环节,综合运用行政检查、技术检测手段,着力纠治突出隐患顽疾,做到不查清原因不撒手,不解决问题不“收队”,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强力的跟踪问效确保问题隐患“见底归零”。
60.绝大部分安全问题的根源,都是思想松懈、制度松弛、督导松劲、作风松散、责任松动,都是工作不科学、不落实的综合反映。
61.从思想上清除盲目乐观、麻木不仁的错误倾向,深入查找差距不足,深刻认识领导链、指挥链、管理链、责任链、能力链方面存在的短板,保持工作定力,狠抓安全工作末端落实。
62.突出抓好经常性思想工作,把在外人员的思想情况摸清摸准,确保不带“问题”出门、不藏“隐情”归队。
63.培塑安全习惯,引导群众把安全意识融入思维、安全行为形成自觉、安全制度融入工作、安全压力变为动力。
64.单位干部要发挥带头作用,坚持把自己摆进去,严密组织、自觉参与、做好表率;机关各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形成上下合力、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65.掌控思想、稳定情绪、化解矛盾,做好人的工作,是管理教育的紧要任务。
66.抓任何工作都要首先从政治上看,安全稳定工作也不例外。
67.坚持创新有为、善做善成,处理好部署与落实、手段与成效的关系,不能开始隆重、收尾草率,不能搞成运动式、假把式。
68.“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积恶之家必有余殃”,安全工作要窥一斑而知全豹,抓早、抓细、抓实。
69.要活用集中培训、分组交流、结对帮带等方式方法,切实深刻汲取教训,强化安全意识、增强避险本领。
70.安全管理招法是否有效,主要看抓安全有无渠道少、路子窄,是否摸不准风险、管不到点上,是否安全举措与实际情况脱节,是否存在“大投入、低产出”“粗放式、简单化”等。
71.要按人明晰责任,按级压制责任,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真正解决重部署、轻落实问题。
72.执行法规制度没有捷径,就是老老实实照着做、认认真真抓落实。
73.只有严肃问责、赏罚分明,把板子打到具体人身上,才能形成奖优罚劣的良好态势。
74.确保安全组织功能发挥延伸末端、覆盖全员,每个部位、每项活动、每个环节,都有人抓、有人管,形成群策群力、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
75.上下同欲者胜,整体推进者成。
76.要强化从严执纪的责任担当,有权必有责,有责必担当,失责必追究。
77.主要领导第一责任人责任虚化,只挂帅不出征,只开会不实干,只部署不督导,工作不亲抓、不真抓、不严抓,工作平推下移,当甩手掌柜。
78.要严在末端不出断层,坚持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完整链条和闭合回路。
79.一项制度就是一道防线,落实制度越严格,安全基础就越牢靠。
80.层层立军令状,层层签责任书,看似层层传导压力,实则层层下推责任,他人的“责任书”成了自己的“面责单”,履责变推责。
81.坚持把安全责任落实融入“两个经常”,在经常性教育上下功夫,三言两语提提醒,三两分钟明明理,培塑安全意识;在经常性管理上见成效,规范日常行为,消除风险隐患,落实安全责任。
82.安全不抓,事故多发;安全放松,人财两空;安全麻痹,坐以待毙。
83.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会骑者常堕,善泳者常溺。
84.要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始终把党的信任放在第一位、把单位建设放在第一位、把群众期盼放在第一位,把干事创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搞对头。
85.要深入领会XXX关于安全稳定工作的一系列指示,始终把安全工作摆上位、统起来、深进去,在强势强推中把正方向、扭住不放。
86.部门抓安全没有形成合力,管行业不管安全,管业务不管安全,管任务不管安全,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导致上级指示要求在落实过程中出现断链。
87.安全组织指挥是否科学,一线组织指挥者能否当好一线把关人,关键是否具备把好“指挥决策关、法规落实关、行为养成关、作风纪律关、风险防控关”五关的基本能力。
88.要倡导“督导式落实、指导式检查”,通过“手把手的教、点对点的帮”,切实提高基层抓规章制度和上级指示末端落实的能力,守住守好安全工作的第一道防线。
89.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做到继承前任、干好己任、想着后任,真正留下一个好的安全基础,带出一支好的骨干队伍,攒下一份好的发展家底。
90.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小隐患中看到大问题,把苗头当问题纠、把个别当全员抓,真正实现抓小防大。
91.要带着感情、带着温度、带着责任为群众排忧解难,保证人心安定、单位稳定。
92.要充分发挥员工在安全稳定工作中的主体作用,集中智慧力量,形成群策群力、群防群治的安全工作格局。
93.安全稳定永远在路上,没有休止符;安全工作没有松劲之时、喘息之机;安全管理只有进行时,没有过去时。
94.抓得不细,就是大而化之、笼而统之,泛泛要求、过于粗放,工作找不到具体抓手,落实进不了操作程序。
95.毛主席曾讲:“党委对主要工作不但一定要抓,而且一定要抓紧。抓而不紧,等于不抓。”
96.既要大抓狠抓,也要全抓深抓,既要抓生产安全,也要抓安全生产。
97.要强化安全责任,逐级逐人细化完善安全预防责任制,积极构建安全责任网络,浓厚人人知责、人人明责、人人尽责的风气氛围。
98.安全管理重在执行号令,难在遵守纪律,贵在作风养成。
99.安全教育,贵在入脑入心;事故防范,重在立言立行。
100.抓安全工作的最高境界,就是培育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靠文化滋养的安全才是最自觉的安全,才是真正根植于员工内心的安全。
③ 为什么说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开宗明义。
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的辩证统一关系,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课题。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辩证关系的重要论述,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
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作出的决定性选择。1840年以来,无数志士仁人探索中国走向独立富强的道路,做过许多尝试和探索。而近代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的;解决13亿人民温饱问题和初步建成小康社会,也是在党的领导下实现的。无数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同时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决定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必须有一个主轴,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和文明,必须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这个领导核心无可替代,就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是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四中全会再次明确了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之间的关系,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破解权大于法、人治大于法治提供了治病良方。中国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期,各种社会矛盾纷繁复杂,只有一个强有力的核心来领导法治建设,才能保证社会稳定有序,经济繁荣发展。
依法治国是坚持党的领导的必然要求。法治是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之一,法治建设的进程彰显着政治文明的进程。中国的改革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进入了深水区,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见。面对深水区的利益藩篱、攻坚期的复杂难题,如何用法治的方式化解改革风险,用法治理性培塑规范人性品行,确保改革有秩序、不走样,稳扎稳打,行稳致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只有加强党的领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领导核心,在党的领导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才能全面实现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目标。
长期以来存在的人治思维惯性,尤其是少数领导干部迷恋“权力至上”、“个人说了算”,对推进法治的严重制约和负面影响值得警惕。个别党员领导干部甚至带头破坏法治,以个人意志代替党纪国法。对此,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明确指出,“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坚持依法执政,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不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依法治国,党的领导处于核心地位,各级党政机关和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率先垂范。要把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结合起来,打造法律和党纪两个“笼子”,继续保持党的十八大以来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要把依规治党作为依法治国的一个“窗口”和“样板”,使党员干部成为遵纪守法的模范,从而带动全社会尊法、守法、用法,实现法治国家的最终目标。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最根本的保证在党。
④ 我国民法典第236条规定是什么
民法典
第二百三十六条 妨害物权或者可能妨害物权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
⑤ 进口防疫物资用于员工防护可获快速办理
南方日报讯 (记者/雷贤辉 通讯员/关云)2月19日,笔者从云浮海关获悉,目前云浮海关已协助新兴县有关单位进口口罩超10万个。新兴企业如需进口相关防疫物资用于员工防护的,均可获得快速办理。
对捐赠进口疫情防控物资海关先放行后补办手续,专窗、专岗、专人负责指引海内外捐赠人与慈善机构办理捐赠业务、全国通关一体化申报、对接口岸海关等便捷办事方式,方便企业办理捐赠报关手续。对用于疫情防控和治疗的捐赠物资办理进口报关的,海关先放行货物、后补办减免税手续。建立捐赠、受赠单位,报关单位及一线口岸海关单位专项、专线联系渠道,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实现进口防疫物资“零延时”验放。据了解,目前云浮海关已协助全市有关单位进口各类口罩22.9万个,及其他防疫物资多批次,其中新兴县有关单位进口口罩超10万个。新兴企业如需进口相关防疫物资用于员工防护的,均可获得快速办理。
延长所有税单缴款期限,免征滞纳金,按照广东省复工日期,对税单缴款期限为2月10日前的,全部延长缴款期限至复工之日后15天内;对1月申报的汇总征税报关单,缴款期限统一延长到2月24日。对缴款期限在企业复工日前的税单产生的滞纳金一律免予征收。对于受疫情影响经营困难的企业,如超过缴款期限3个月内可补缴税款的,依企业申请、经海关审核批准后免征滞纳金。企业如有符合条件的进口原材料,均可获得相应减免。
此外,云浮海关还支持企业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两步申报”“提前申报”“担保放行”等通关模式,大力推进“两段准入”“两轮驱动”改革,缩减申报准备、转关办理和海关通关时间;进一步推广汇总征税、关税保证保险等联网担保方式和税款电子支付;推广“互联网+海关”“单一窗口”等网办途径,方便企业线上办理行政审批、检疫审批等手续,逐步实现海关业务“零见面”办理模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培塑出口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加强口岸疫情防控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开展“防控疫情、法治同行”专项法治宣传行动,引导企业增强法治意识,依法支持疫情防控工作。
目前,云浮海关已指定专岗专人,设立24小时咨询电话,随时接受企业咨询,协调帮助企业物资顺利通关、办理相关手续,实实在在将这些措施落实到位。
⑥ 厦门七星法治文化街区建成揭幕了吗
12月4日——第四个国家宪法日正式揭幕开放。由厦门市委政法委主办、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厦门市思明区委区政府承办的法治文化共建共治共享活动4日上午在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举办。活动邀请厦门市人大、厦门市政协、厦门市政法委、厦门市文明办、厦门市司法局、厦门市检察院、厦门市公安局相关领导以及厦门市中院领导班子成员、部门负责人,各区法院院长,思明区政法委、文明办、园林局、员筜街道有关领导,参加七星法治文化街区“法治格言征集活动”的优胜代表以及部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金桥社区代表出席,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法治文化街区从七星路南端起,向北延伸至康桥中学,全长约400米,街道宽6米,以两侧墙体、栏杆及立柱为主要载体进行统一规划和设计改造。街区设计以法治文化发展进程为线索,展示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意义的法治文化内容;结构安排上,通过电子屏滚动展示面向全国征集的“百姓说法”格言警句、栏杆上的名家书法作品和法治小故事铜版、世界五大法律体系介绍、墙体上的审判文化雕塑、“与法同行伴一生”主题石雕墙等载体综合展示人类法治文明成果。各种浮雕、铜版画、绿植、灯带等综合设计与法治文化公园交相辉映,彰显司法文化的历史厚重感和街区建设的现代艺术性。
⑦ 内江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公民文明行为,提升公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内江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内江市行政区域内文明行为促进工作,适用本条例。第三条文明行为促进工作应当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协同推进、群众共同参与的格局。第四条市、县(市、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机构统筹推进本区域内文明行为促进工作,负责文明行为促进工作的规划实施、指导协调、检查督促和评估通报。第五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文明行为促进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及依法设立的管理机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文明行为促进工作。
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加强文明行为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协助做好文明行为促进工作。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积极支持、参与文明行为促进工作。第二章倡导与鼓励第六条弘扬优秀文化:
(一)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发挥毛泽东主席视察隆昌气矿纪念馆、罗世文烈士史料陈列馆、范长江纪念馆、成渝铁路筑路民工纪念碑等红色资源的作用;
(二)传播和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大千书画艺术、糖业历史文化、牌坊文化,保护和传承资中中型杖头木偶戏、盘破门武术、石坪山歌、牛灯舞等优秀传统地域文化。第七条弘扬传统美德:
(一)尊老爱幼,勤俭持家,培塑优良家风;
(二)尊师重教,涵养师德,注重学生美德教育;
(三)恪守医德,关爱患者,尊重和配合医务人员;
(四)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诚实守信,树立社会正气。第八条培育文明乡风:
(一)美化、净化乡村,保持房前屋后卫生整洁;
(二)文明祭祀,文明节俭操办婚丧喜庆等事宜;
(三)遵守村规民约,移风易俗,抵制陈规陋习;
(四)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
(五)邻里之间守望相助、和谐相处。第九条参加公益慈善活动:
(一)为户外劳动者及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员提供便利服务;
(二)参与文化教育、公共卫生、生态环保、赛会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
(三)参与扶贫、济困、扶老、助残、救孤、助学、赈灾、医疗救助等公益活动;
(四)无偿献血,依法捐献人体细胞、人体组织、人体器官、遗体。第十条崇尚绿色健康生活:
(一)节约资源,优先使用节能和可循环利用的产品,推行“光盘行动”,分类投放生活垃圾;
(二)讲究卫生,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社交距离、使用公筷公勺;
(三)全民阅读,全民健身,培育乐观向上良好心态。第三章规范与治理第十一条公民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公序良俗及其他文明行为规范,自觉抵制不文明行为。第十二条公民应当维护公共场所秩序,遵守下列行为规范:
(一)静候服务,依次排队,不得插队、拥挤、抢行;
(二)维护学校、医院、文化场馆、政务办事大厅等场所(场馆)秩序,服从管理规定,不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
(三)衣着整洁、举止得体、语言文明,不得大声喧哗、争吵谩骂、躺卧公共座椅;
(四)规范经营,不得违规占道、堆物、设摊;
(五)合理选择时间、场地开展营销宣传、广场舞、露天表演及棋牌娱乐等活动,控制音量,不得噪音扰民;
(六)其他应当维护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规范。第十三条公民应当维护公共交通秩序,遵守下列行为规范:
(一)驾驶机动车时有序通行,礼让行人,规范使用灯光,不以手持方式使用移动电子设备,不以改装车辆、瞬间提速等方式制造噪声,不向车外抛掷物品;
(二)驾驶非机动车按道行驶,遵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不违规载人、载物;
(三)文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主动排队、购票、让座,不得干扰驾驶员正常驾驶,自觉维护车内环境卫生;
(四)自觉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等过街设施;
(五)使用机动车、非机动车,应当停放在划定的停车位内,车头按规定保持同一朝向;
(六)使用共享交通工具,应当爱护车辆及设施,有序停放在划定的区域内,不得丢弃毁坏;
(七)其他应当维护公共交通秩序的行为规范。
⑧ 坚定政治方向坚守纪律底线心得体会
党性原则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原则。下面我整理的坚定政治方向坚守纪律底线 心得体会 ,欢迎借鉴。
坚定政治方向坚守纪律底线心得体会
守纪律、讲规矩是对广大党员的重要要求,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要求。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在守纪律、讲规矩上作表率。”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是带头严守纪律、严明规矩的前提,是保证全党令行禁止、集中统一的关键。
纪律和规矩是“紧箍咒”“护身符”
新形势下,我们党承担的历史使命重大,面临的风险和考验加大,加强党的建设的任务艰巨,对领导干部守纪律讲规矩的要求更加突出。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是对领导干部的重要要求。
在领导素质和领导意识中,守纪律、讲规矩的素质是基本素质,纪律和规矩意识是基本意识。领导干部权力大、责任重,拥有许多决策处置权,掌握不少资源分配权。守不守纪律、讲不讲规矩,直接关系党的各项原则能否得到有效贯彻,关系党的执政权力是否真正用来为人民服务。例如,同志就谆谆告诫县委书记,要正确行使权力,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一些领导干部不守纪律、不讲规矩,为所欲为,甚至搞小圈子,造成不良示范,影响很坏。事实表明,要求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大量的社会财富,也形成各种各样的诱惑,以权谋私、违纪违法、走向腐败的危险也随之增大。正因为如此,我们党制定了拒腐防变的各种党规党纪,用党内法规管束党员干部行为。但仍有一些领导干部目无党纪党规,以权谋私、腐化堕落,显示出纪律意识淡薄、规矩意识弱化。思想防线垮了,腐败闸门自然就开了。因此,执政时间越长,越是要管党治党,越是要管理好 教育 好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越是要强化纪律和规矩意识。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依法治国,对于党的自身建设来说,就是要依规治党。规,就是法规制度、纪律规矩。依法治国要求增强全社会的法治意识,依规治党要求增强全党的纪律和规矩意识,二者是统一的。作为领导干部,如果法治意识强,则纪律和规矩意识强,坐得端、行得正、走得稳;如果纪律和规矩意识弱,就很难做到遵法守法。纪律和规矩既是“紧箍咒”,也是“护身符”,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爱护和保护;既有利于党的事业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开展领导工作、提高领导威信,是干部成长道路上的“安全带”。
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强化纪律和规矩意识
全面从严治党,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保障。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有机组成部分。全面从严治党,对于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将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从严肃纪,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守纪律讲规矩,关键在于严格执行。从严肃纪,本身就是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的有效途径。纪律只要制定,就要动真格的,不能搞“下不为例”;规矩只要建立,就不能只是 说说 而已,没规矩成了真规矩。必须看到,目前还有一些党员干部的纪律和规矩意识还没牢固树立,守纪律讲规矩的氛围还没完全形成。从严肃纪,就是要从严执纪,有纪必依、有规必循,违纪必究、违规必查。各级党委应加强监督检查,严肃处理不守纪律行为。
从严治官,使领导干部在守纪律讲规矩上作表率。同志指出:“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能不能做到守纪律、讲规矩,决不是小事小节,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在这一事关政治品质的问题上经得起考验。一些领导干部头脑中还残存着特权思想,总是对别人讲纪律和规矩,却把自己置身事外。从严治官是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重要内容。不仅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且纪律和规矩面前人人平等。
从严正风,营造守纪律讲规矩的良好氛围。有没有牢固的纪律和规矩意识,与党风密切关联。从严正风,将为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培育良好的环境。作风不是一个人能左右的,但每个人的作风都会对作风的形成和变化产生影响。全党人人守纪律、个个讲规矩,领导带头守纪律、率先讲规矩,必然会对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起到决定性作用。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就能在全党培塑出严守纪律、严明规矩的精神风貌和行为规范。
围绕“五个必须”强化纪律和规矩意识
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就是要确立纪律和规矩的权威,遵从纪律和规矩,不违纪、不逾矩。当前,领导干部要按照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的“五个必须”要求,强化纪律和规矩意识。
树立团结意识,努力维护党的团结。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大局。党的纪律是有利于党的工作大局的纪律,党的规矩是有利于维护党的团结局面的规矩。我们党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内决不容忍搞团团伙伙、结党营私、拉帮结派。领导干部在组织路线和用人问题上,必须坚持五湖四海,团结一切忠实于党的同志。只要是德才优秀的干部,无论来自哪湖哪海,都要人尽其才、用当其时;只要是忠实于党的同志,无论和自己有无“交集”,都要用其所长、充分使用。
树立程序意识,严格遵循组织程序。领导工作是在一定的组织系统中进行的,是在一定的制度规则中开展的,由此保证各级党组织工作的正常秩序。这些制度规则就是党的规矩,有些已成为刚性的纪律。作为领导干部,必须懂得组织运行的程序,明确自己的权限,重大问题该请示的请示、该汇报的汇报,不允许超越权限办事。违规用权、擅自越权,表面上看尝到甜头、办成了事,但破坏组织秩序,造成不良后果,留下严重隐患。守规矩,就要讲程序,组织程序凝结着党的工作规律,不可置之不理。
树立组织意识,坚决服从组织决定。纪律是维护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的有力武器,规矩是增强党员干部组织观念的有效手段。守纪律、讲规矩就要做到个人服从组织,即使是领导干部包括高级干部也必须服从组织,不能凌驾于党组织之上。党的战斗力需要铁的纪律来维系,对组织决定不能“选择性服从”,顺其心愿的就服从,不合心愿的就不服从。需要强调的是,树立组织意识,决不允许搞非组织活动,决不允许违背组织决定另搞一套;领导干部可以对组织决定通过组织程序发表不同意见,但不能采取其他违背组织决定的行动。
树立原则意识,有效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一些领导干部的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参与腐败、合谋腐败、寻租腐败,教训极为深刻。这表明不仅领导干部本人要守纪律、讲规矩,而且要让自己的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守纪律、讲规矩。新形势下,管好领导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不得默许他们利用特殊身份谋取非法利益,已成为党的重要规矩。树立原则意识,就是要按照同志指出的那样,处理好公和私、情和法、利和法的关系。不能公私不分,把公权力用于回报私情;不能情大于法,因感情因素而有失公正;不能利压倒法,为谋取私利而罔顾国法。
坚定政治方向坚守纪律底线心得体会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指出,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并且明确提出了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五个必须”要求。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极端重要性,为加强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建设指明了方向。各级党委要深入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担当和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始终把党的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把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首位,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必须加强党性修养。一些党员干部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破坏党的政治规矩,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归根到底是因为丧失了共产党员的基本信仰。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信仰之修”作为关键之修、根本之修,做到真修、真懂、真信,切实拧紧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时刻牢记共产党员身份,时刻牢记入党誓言,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要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最高位置,在党的利益需要时挺身而出;在党的大局面前,勇于牺牲个人利益,真正把对党忠诚铸入思想、融入灵魂、践之行动,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生命线。
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必须坚持和做到“五个必须”。“五个必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正确处理保证中央政令畅通和立足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关系,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决不允许散布违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意见,公开发表违背中央决定的言论,制造、传播政治谣言及丑化党和国家形象的言论;决不允许泄露党和国家秘密,参与各种非法组织和非法活动。这些都是根本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不可逾越的底线、不能触碰的红线,是真正带电的高压线,必须不折不扣地得到遵守。
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必须遵守和维护党章。党章明确规定,共产党员要“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执行党的决定”,“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通过深入学习党章,牢固树立党章意识,自觉把党章作为根本的行为准则,用党章规范自己的言行,把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落实到自己的全部工作中去,不论在什么地方、在哪个岗位上,都要经得起风浪考验,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不能在政治方向上走岔了、走偏了,真正做到在任何情况下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必须从严执纪。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把牢政治方向,在守纪律、讲规矩上作表率,始终心中有党、对党忠诚。各级党组织要把严守纪律、严明规矩放到重要位置来抓,对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十分明确地强调、十分坚定地执行,加强对党员、年轻干部的教育引导,努力在全党营造守纪律、讲规矩的氛围。各级纪律检查机关要把维护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首位,加强监督检查,敢抓敢管,对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行为要坚决制止、严肃处理,维护党的章程、原则、制度、部署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猜你喜欢:
1. 增强政治意识,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心得体会5篇
2. 党员干部言坚守四条底线心得体会
⑨ 信仰是人作为社会生活主人翁的主要特征,这句话对吗
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提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建设,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新形势下,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必须紧紧扭住思想政治建设这根生命线,坚持不懈抓好理论武装。
(一)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党内政治生活就会出现问题
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无论是对一名党员还是对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而言,都是致命的。
可以说,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坚定,党内政治生活就蓬勃发展;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党内政治生活就破坏倒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聚焦解决“四风”问题,通过制定实施八项规定、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等方式,正风肃纪,重锤反腐,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狠抓党风建设,把全面从严治党推向深入,在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升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显著成效,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广泛赞誉。足见理想信念在党内政治生活地位的重要性,足见抓好党员干部理想信念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足见理想信念教育武装党员干部头脑的重要性。这是全面从严治党解决当前党内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是保持党员干部先进性和纯洁性、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党开展党性教育的优良传统和一贯做法。
新形势下,我们党若想打赢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就要对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提出更高更严要求。放眼国外,当今世界剧烈变动,不同意识形态、发展道路、制度模式之间相互博弈;立足国内,当代中国深刻变革,不同思想观点、价值取向相互交织。处在具有复杂性、风险性的环境下,广大党员干部更需要有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和安如泰山的政治定力,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对,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四种意识,经受住“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四大考验,抵御“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四大危险。
(二)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确保健康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全体党员干部必须坚定理想信念,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用“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立场补足精神之“钙”,预防“软骨病”,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永葆党内政治生态健康有序的灵魂砝码。建设良好政治生态,全体党员干部都应该以主人翁的姿态,增强自身的角色意识和政治担当,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把爱党、兴党、护党切实落实到工作生活的各个环节、各个领域、各个时段。一方面,要严格要求自己,在思想上、作风上、精神上进一步强起来,认真履行党员的责任和义务,把遵制度、守规矩、讲纪律放到更加重要和突出位置。另一方面,要敢于同形形色色违反党内政治生活原则的现象作斗争,拒当破坏党内政治生态的“污染源”,争做为实现政治生态山清水秀贡献力量的“清洁剂”。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做到“党员清白、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促进党内政治生态健康发展。
回望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正是中国共产党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带领全国人民,朝着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目标,积极处理好发展、改革、稳定的关系,攻克战胜来自国内外的各种挑战和风险,英勇奋斗,顽强拼搏,创造一个个奇迹、实现一个个突破,汇聚起了推动发展的磅礴力量。
(三)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党员干部要始终把理想信念挺在前面
为了确保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化、规范化,党员领导干部要时刻把理想信念挺在前面。
一要强化学习。通过制度性的学习安排,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学习作为必修课,使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得到实化、深化、固化。特别是对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要真学、真信、真懂、真用,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提高战略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唯有真正武装好自己的头脑,才能铺好坚定理想信念的奠基石。
二要内外联动。遵循内外因辩证原理,通过内在自律和外在监督相结合的方法,时刻反思和坚定理想信念。“人之有过,苦不自知”。要通过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自我对照的方式,不断提升自律能力。“不奋发,则心日颓靡;不检束,则心日恣肆”。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给党的肌体作“体检”,党内监督空间上不设禁区、时间上不分节点、对象上不搞例外。与此同时,还要党内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实现内外联动,形成合力。
三要学用转化。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不仅要把理想信念当作一种路标、一种导向、一种精神,更应该把它融入到做好具体工作的斗志中,化作实事求是的作风、干出实绩的魄力,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不仅要学会把自身所学的知识、所积累的经验、所掌握的技能化作指导实践的方法,更要不畏艰难险阻,勇于除“拦路虎”、善于铲“绊脚石”,在真抓实干中实现自己的立业目标、担负起党和人民委予的时代重任。
四要培塑品格。要以崇高的品格为“护身符”,不为名利所惑、不让私心所扰、不被困难所惧。在学习中升华灵魂、在实践中培育精神、在觉悟中砥砺品格,确保信仰坚定、思想充实。在传承共产党人的“红色气质”中,夯实理想信念的根基,自内而外养成共产党人特有的精神品格。
⑩ 基层治理如何()是决定因素
体多元化、过程协商化、资源广泛化、结果持续化、约束公约化。但从当下的实践看,基层治理在上述五个方面都还存在着主体单一、协商不够、资源来源不广等问题。为了提升基层治理的能力和现代化水平,工作主体上要更加注重发挥社区居民的主体地位,工作过程上要更加注重双向的沟通协商,资源来源上要更加注重各方统筹,工作持续性上要更加注重建管治并举,约束机制上要在法治和德治基础上,更加注重以约而治。
[关键词]基层治理;问题;因应之道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杨浦滨江考察时指出,城市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基层治理是社会治理的末梢,是城市治理的基础,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基层治理的现代化。近年来,上海基层社区围绕创新社会治理做出了许多积极而有益的探索实践,也取得了不少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但对照十九届四中全会的要求,对照人民群众的需求和社会治理的内在要求,基层治理的“实然”与治理内在要求的“应然”相比,还存在问题和不足。文章在厘清与治理有关的基本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基层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何谓基层治理
要弄清基层治理,首先要理解“治理”的内涵。广义上来说,“治理”有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个层面就是“统治”加“管理”的简写,这个意义上的“治理”早已存在,其含义包括统治、整治、管理、管治的意思;第二个层面的含义,是国际社会科学界从上个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的理论范畴,对应于“统治”。①就其本质特征而言,很多学者和机构都对治理进行过定义。比如治理理论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詹姆斯·罗西瑙认为,治理是通行于规制空隙之间的那些制度安排,或许更重要的是当两个或更多规制出现重叠、冲突时,或者在相互竞争的利益之间需要调解时才发挥作用的原则、规范、规则和决策程序 。②联合国全球治理委员会认为,治理是或公或私的个人和机构经营管理相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治理有4个特征:(1)治理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2)治理不以支配而以调和为基础;(3)治理同时涉及公、私部门;(4)治理并不意味着一种正式制度,更有赖于持续的相互作用。③社会治理则是治理理论理念、方式方法在社会领域的应用和体现,而基层治理则是社会治理在城乡社区的应用和体现,城市的社区治理、农村的村落治理,都属于基层治理范畴。综合上述理论,可以把“基层治理”理解为:基层治理对应传统的基层管理,就是基层各利益相关者在社区工作实践中,为了实现一个目标或者解决存在的问题,相互之间充分沟通、广泛协商,达成共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或实现的结果。基层治理有如下特点:
1.主体多元化
基层治理是“大合唱”不是“独角戏”。《决定》提出的“28个字”的社会治理体系中,“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这16个字都是讲工作主体的 。按照公共经济学的划分,支撑一个社会运作的事务(物品)有三类:公共事务(物品)、私人事务(物品)以及介于公私之间的混合事务(物品)。涉及基层社区的事务(物品),既不像是纯粹私人的事务(物品)比如面包、衣服、购物、理发等,由群众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自主决定;也不像纯粹的公共事务或物品如国防、外交、治安等,由国家通过强制征税的职能予以实现,往往介于公私之间,涉及不止一个利益主体如小区道路停车、楼道堆物清理、加装电梯、车棚改造等,都不是一家一户的事情,也不应是政府单一主体的事情,需要政府与社会、市场各类主体发生更为密切的联系,形成多元共治的格局。
2.过程协商化
从治理的内在要求看,众人的事情需要众人商量。统治和管理往往带有强制性,而治理则倡导合作、对话、协商。在人类历史长河的一个相当长时期,作为统治主体的国家具有强制力,甚至垄断了对暴力的合法使用;而在治理体系中虽不能完全排除强制,但体现更多的是平行的权利关系,故而更多要靠合作,而不是靠强制命令。所以根据治理理论,要在主体多元化的基础上,实现治理过程的民主化,不是单方面的行政指令,而是以协商为基础的决策、执行、反馈机制。
3.资源广泛化
基层治理所需资源既不是单纯依靠市场机制获取,也不是单纯依靠行政机制获取,而是各种机制和各种资源的揉合,尤其是在当下街道财力有区级保障的前提下,更需要发挥财政投入的杠杆效应,最大限度撬动方方面面资源的投入。从横向看,需要整合政府、市场和社会的资源;从纵向看,有市级资源、区级资源、街道资源、居委资源、居民资源、辖区单位资源、社会组织资源等,资源来源无论来自哪个单一一方,都难以实现基层的有效治理。
4.结果持续化
一定意义上,行政机制和市场机制强调的都是效率,其区别在于:行政机制靠令行禁止,市场机制靠等价交换;但社会领域不能靠行政命令和等价交换以求效率,需要通过协商沟通以求长效和持续。比如对于涉及基层的项目建设,治理需要更加强调规划——建设——管理的系统考虑,不能重建设轻管理;再比如对于社区管理,治理强调标本兼治,而非运动式执法,否则就会陷入行政化的管理惯性,容易出现治理——回潮——再治理——再回潮的循环往复。
5.约束公约化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规范和约束我们行为的道德和法律。法律是刚性的,需要国家强制力;道德是柔性的,依靠个人内省和自觉,上面述及的民约、公约则是介于法德之间,刚柔并济。治理就是要将充分协商、达成共识的内容用书面形式固定下来,成为大家共同遵守的规约,形成法律与道德之间的一种约束。
二、当前基层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1.从工作主体上看,政府主导有余,而市场和社会参与不足
社区建设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引领和支持,但绝对不是政府单方面的行动,如此则是以治理之名陷入管理甚至控制之实,就会造成社会成员的依赖性,影响社区建设的可持续性。近年来,由于各级政府公共财政相对充裕,再加上项目实施过程中过于追求效率,进而在基层治理中有政府大包大揽的倾向,而居民往往拥有“太多的权利,太少的责任(too many rights, too few responsibilities) ”,在事关自身的社区公共事务如美丽家园、小区停车矛盾、垃圾分类等中,往往更多做“裁判员”,而不做“运动员”,成为消极的观望者和积极的批判者。
2.从工作过程上看,从上到下行政化推进有余,而双向沟通协商不够
没有参与感就没有获得感。而有效参与则内含“简单事情复杂化”的逻辑,行政机制却倾向于“复杂事情简单化”④,其内在逻辑对自下而上的沟通有所排斥。基层治理“必须奉行过程主义的导向。以目标和效率为导向的治理往往导致良性互动的丧失。”⑤在基层治理的具体实践中,比如美丽街区、美丽家园,从设计到建设,往往成为基层政府单方面行动,行政化的色彩比较浓厚。 在美丽家园建设过程中,因在程序上未有效征询居民意见就缩减绿化、大件建筑垃圾集中堆放点、释放停车位等,也经常招致居民投诉。这种降低双向沟通协商以追求效率的导向,影响了工作效率和老百姓的获得感。居民区自治基金项目和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在使用过程中,这种情况也较为普遍。
3.从资源来源上看,公共资源投入多,而社会资源尤其是居民资源投入不够
一方面,从面上需求看,存在基层治理对资源的需求无限与政府资源投入有限的矛盾,随着2019年以来公共财政收入因大规模减税降费以及宏观环境变化增幅明显下降,供需之间的矛盾会更加突出;另一方面,从具体事项看,又存在政府资源投入过多,因“集体行动的困境” 导致社会资源投入不足的问题。比如美丽家园建设,本该由居民投入的部分,也以“垫资”的方式由公共财政投入;还有一些智慧社区项目,无论是属于纯公共部分的市政道路,半公共部门的小区出入口,还是纯属私人物权的小区内部的信息化设施,也都由公共财政包揽。这不仅影响公共财政的公平性,而且会使公共财政投入无法可持续,且容易产生挤出效应,抑制市场和社会资源的投入。
4.从工作持续上看,前期的建设改造投入有余,而改造后的管治投入不够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要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统筹规划、建设、管理和生产、生活、生态等各方面,发挥好政府、社会、市民等各方力量⑥。但在基层实践中,往往存在重视前期的建设或改造,而对后期的管理考虑不够、投入不够,主体责任也不明确,导致“建设改造——破旧损坏——再建设改造”的循环往复,难以持续。 特别是美丽街区、美丽家园、“三微治理”(楼栋微整治、空间微改造、景观微更新)等硬件建设项目,都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前期由政府大包大揽投入,但在项目谋划时,没有考虑如何保障后续管理的人、财、物,管理主体责任如何划分,最后不得不由政府托底,即便有所考虑,但由于落细落实不够,也很难落地实施 ,很容易陷入上面提到的循环。
5.从约束机制看,以法而治和以德而治有余,而以约而治不足
现代社会,无时无处都需要规则,否则就难以建立起有效的运转体系。这种规则既可能是法律、道德,也可能是规约。目前,在基层治理的实践中,从政府角度,对一些社区治理的中的突出难题——比如跨门营业、违法搭建、楼道堆物、加装电梯、停车管理等,按照法律法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的规定来进行约束和规范的多,但往往依赖运动式执法,很容易回潮,效果难以持久;从居民角度,依照不成文的道德规范,对个别居民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劝诫的也有之,但由于道德基于内省的约束特性特征,有效性也受到很大局限。
三、提升基层治理的对策建议
1.从工作主体上,更加注重发挥居民主体作用,着力形成更加均衡的多元治理结构
发挥居民主体作用是民众政治地位和“主人翁”精神的直接体现。群众路线不仅要一切为了群众,还要一切依靠群众。针对当前社区治理中政府主导有余,而市场和社会参与不足的问题:一是从思想观念上,要摆脱传统的政府的“父爱主义( Paternalism)”思维,充分相信群众的智慧,真正相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只有相信群众,才会在工作中依靠群众,千方百计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不断培塑社会建设领域的“参与式接受”⑦。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大到美丽街区、美丽家园,小到“三微治理”,无论前期的规划设计、中期的建设改造,还是后期的维护管理,都要充分听取、广泛采纳居民意见建议,居民在参与中不断提升公共意识,从消极的观望者转化为积极的参与者,使政府主导推动与老百姓的日常感受、日常需求紧密联系,才能不断地构建并持续完善政府、市场、社会(包括居民多元共治)的体系,不断向善治的目标迈进。
2.工作过程上,更加注重双向的沟通协商,着力形成“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的工作格局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虽然治理不能完全排除单向度的强制,但更多是靠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双向度的沟通协商,才能求得基层治理的最大公约数,最大限度降低决策执行的成本。为此,建议从以下两方面作出改变:一方面,改变精英主义的思维,充分相信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高手在民间;从管理学上看,专业人士追求的所谓最优方案是不存在的,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比如在美丽家园建设过程中,可以在小区中动员既热心公益,又由一定相关专业知识和工作经历的居民组成“美丽家园建设协理小组”(不用项目建设中常用的“监理小组”或“监督小组”),全程参与美丽家园项目方案设计、硬件建设以及建设后的管理。另一方面,畅通双向沟通协商的通道。从上而下,对于由街道或居委发起的议题或者事项,可以通过小区微信群、网上E睦邻、小区公告栏等方式,就相关议题、方案、实施路径、后续管理等,充分听取居民意见建议;从下而上,对于居委会以自治基金或者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全额或部分支持的项目,可以追问四句话:第一,是居委会想做还是居民想做?第二,是少数居民想做还是大部分居民想做?第三,居民自己是否参与了方案的制定和资金的支持?第四,相关项目实施以后的后续管理是否落实?如果这四句话都讲清楚了,说明小区充分搭建了居民沟通协商的平台(比如听证会、评议会、协调会),畅通了自下而上实质沟通的渠道。
3.资源来源上,更加注重各方统筹,着力形成资源来源更加广泛的投入机制
社区的有效治理不是依靠公共部门单向度的资源投入可以实现的。由于“监管公共部门的机制是政治机制,控制私人部门的机制是财务机制” ,所以公共部门往往很少考虑公共行政的结果所要投入的成本,尤其在“预算硬约束”和“绩效评估”相对滞后的情况下,公共部门没有足够动力去费时费力调动市场和社会资源,进而形成了现实中的政府“花钱买好”的情况。为此,一要改变对基层官员的评价机制,不仅要看行政结果,而且要看导致这个结果的资源投入情况,否则就会形成官员拼命争取公共资源打造不可持续的“盆景”。二要善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比如对于一些可以收费的项目,可以引入社会资本,参照高速公路、公用事业中常用的BOT或PPP模式,投资方通过一定时期的运营权收回成本并获取一定的盈利。这方面基层社区已经有一些成熟的探索和实践。⑧三要注重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作用而不是替代或挤出效应, 对于政府介入小区的项目安排,要求居民有一定的出资比例,比如美丽家园,由于是介入纯粹的私权领域的物业,要鼓励居民承担相应的出资责任,对于居民愿意承担一定比例资金的小区,可以在项目建设中优先安排。
4.工作持续上,更加注重建管治并举,着力形成规划——建设——管理的良性循环
比如在美丽街区建设中,不仅政府投资对道路进行绿化种植、道路平整、立面美化,还要与绿化市容部门的问责制度、城管的日常执法联系起来,使管理提升和硬件提升同步,防止破窗效应。
(1)美丽家园:不仅注重一次性投入改造,而且要与解决老旧小区普遍存在的“五难”(楼道堆物清理难、装修垃圾清运难、加装电梯协调难、停车难 、不文明养宠劝说难)结合起来,和小区物业规范化建设、维修资金续筹、物业管理标准提升全面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建后的管理有所保障,确保小区老而不乱、旧而不破。
(2)违章建筑:要将拆后的美化、日常管理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居委和居民的参与积极性,严防新增违建,避免拆除——搭建——再搭建——再拆除的运动式执法。
5.约束机制上,更加注重以约而治,着力形成法治、德治、自治的有机互补
居民参与公约的过程也是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提升自身公共素养、培养公民公共责任的过程 ⑨,就是各利益相关方如居民之间,居民与沿街商家之间等将自治资源以及其他治理资源或者协商的共识形成书面文字并成为各方共同遵守的规范,既可以是正面清单式的倡导约定,也可以是负面清单式的禁止约定。在社区治理中,沿街道路容易出现的市容环境脏乱差、跨门营业、绿化带堆放物和油烟噪音扰民等突出问题,单靠行政管理不仅成本高、回应不及时,而且效果难持续,要在依法而治的基础上,加快补上以约而治的短板,通过协商的方式,形成各利益相关方共同遵守的规约,并通过自治管理小组加强日常监督。在小区内部,要结合美丽家园建设,通过主体多元、投入多元,前期设计、中期改造、后期管理全过程考虑,积极推进社区营造。通过党建引领、社会组织指导、居民主体,通过反反复复的协商,形成大多数人认可的专项居民公约,通过法治、德治、自治(以约而治)相互协调、相互补充,努力在社区和小区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和要求,不断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注释:
①胡伟:《国家治理中的“治理”涵义究竟是什么》,《北京日报》2017年2月27日,第2版。
②詹姆斯·N·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页。
③李泉:《治理思想的中国表达》,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版,第101页。
④詹姆斯·C·斯科特:《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04-105。
⑤⑨刘建军:《居民自治指导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67、171页。
⑥《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强调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治理能力和水平》,2019年11月3日,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9/1103/c1024-31434739.html.
⑦菲利浦·科特勒:《社会营销——变革公共行为的方略》,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197页。
⑧孙辉:《加强多元治理 解决民生难题——以上海市殷行街道非机动车库(棚)智能化改造为例》,《党政论坛》,2019年第6期。
(作者系上海市杨浦区殷行街道办事处主任)
(责任编辑 周 巍)
党政论坛的其它文章
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策略选择
共产党员理论学习自觉的新时代意涵
社区基金会参与社区治理的本土化实践
论学习《实践论》《矛盾论》的当代价值
国有企业如何落实党委“前置程序”要求
切实提升研究生适应性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