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保身
㈠ 《道德经》讲了什么为什么它广受推崇
其实就是开篇那几个字儿,道可道………………,体就是这个了,后面讲了很多的用,所以大家都不修道么,体就无所谓,用大家用起来了,你想这个高度的东西,指导指导其他国家啊,家庭啊,日常生活,当然也可以,所以谁基本好好研究都能受益,所以就觉得好,所以就推崇。
㈡ 请提供一下《道德经》全文的白话文,谢谢!
第一章 众妙之门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有欲以观其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为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朱子云:“道犹路也,人之所共同也”。其实生天生地生人生物之理,故谓之道。天地未判以前,此道悬于太空;天地既辟以后,此道寄诸天壤。是道也,何道也?先天地而长存,后天地而不敝。生于天地之先,混于虚无之内,无可见、亦无可闻。故太上曰:以言乎道,费而隐,实无可道;所可道者,皆道之发见耳,非真常之道也。以言乎名,虚而无物,实无可名;所可言者,皆道之糟粕耳,非真常之名也。人不知道,曷观之《诗》乎!曰:“上天之载,无声无臭”——道不可有言矣!又曰:“维天之命,于穆不已”——道不可无称矣。须知至无之内,有至有者存;至虚之中,有至实者在。道真不可以方所言也。太上慈悲渡世,广为说法,曰:鸿蒙未兆之先,原是浑浑沦沦,绝无半点形象——虽曰无名,而天地人物咸育个中。此所以为天地之始也。及其静之既久,气机一动,则有可名,而氤氤氲氲,一段太和元气,流行宇宙,养育群生。此所以为万物之母也。始者,天地未开之前,一团元气在抱也;母者,天地既辟之后,化生万物是也。
学人下手之初,别无他术,惟有一心端坐,万念悉捐,垂帘观照。心之下,肾之上,仿佛有个虚无窟子。神神相照,息息常归,任其一往一来,但以神气两者凝注中宫为主。不倾刻间,神气打成一片矣。于是听其混混沌沌,不起一明觉心。久之恍恍惚惚,入于无何有之乡焉。斯时也,不知神之入气,气之归神,浑然一无人无我、何地何天景象,而又非昏聩也——若使昏聩,适成枯木死灰。修士至此,当灭动心,不灭照心。惟是智而若愚,慧而不用。于无知无觉之际,忽然一觉而动,即太极开基。须知此一觉中,自自然然,不由感附,才是我本来真觉。
道家为之玄关妙窍,只在一呼一吸之间。其吸而入也,则为阴、为静、为无;其呼而出也,则为阳、为动、为有。即此一息之微,亦有妙窍。人欲修成正觉,惟此一觉而动之时,有个实实在在、的的确确、无念虑、无渣滓一个本来人在。故曰天地有此一觉而生万万物,人有此一觉而结金丹。但此一觉如电光石火,当前则是,转眼即非,所争只毫厘间耳。学者务于平时审得清,临机方把得住。古来大觉如来,亦无非此一觉积累而成也。
修士兴工,不从无欲有欲、观妙观窍下手,又从何处以为本乎?虽然,无与有、妙与窍,无非阴静阳动,一气判为二气,二气仍归一气而已矣。以其静久而动,无中生有,名为一阳生、活子时;以其动极复静,有又还无,名曰复命归根。要皆一太极所判之阴阳也。两者虽异名,而实同出一源——太上为之一玄。玄者,深远之谓也。学者欲得玄道,必静之又静,定而又定,其中浑然无事,是为无欲观妙。此一玄也。及气机一动,虽有知,却又不生一知之见;虽有动,却又不存一动之想。有一心,无二念,是为有欲观窍。此又一玄也。至于玄之又玄,实为归根之所,非众妙之门而何?所惜者,凡人有此妙窍,不知直养,是以旋开旋闭,不至耗尽而不已。至人于玄关窍开时,一眼觑定,一手拿定,操存涵养,不使须臾或离,所以直造无上根源,而成大觉金仙。
下手工夫,在玄关一窍。太上首章即将无名有名、观妙观窍指出,足见修道之要,除此一个玄关窍,余无可进步也。故开头四句,说大道根源,实属无形无状,不可思议穷究。惟天地未开之初,混混沌沌,无可端倪,即如人直养于静时也。天地忽辟之际,静极而动,一觉而醒,即人侦气于动,为炼丹之始基。第此转眼之间,非有智珠慧剑,不能得也。要之,念头起处为玄牝,实为开天辟地之端。自古神仙,无不由此一觉而动之机造成。又曰无欲观妙,有欲观窍,两者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故同出而异名。凡有形象者,可得而思量度卜,若此妙窍,无而有,有而无,实不可以方所名状。纵舌如悬河,亦不能道其一字,所以谓之玄玄。学者亦不有视为杳冥,毫不穷究一个实际下落。果于此寻出的的确确处,在人视为恍惚,在我实有把凭。久之著手生春,头头是道矣。
第二章 功成弗居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古云:“劝君穷取生身处,返本还原是药王。”又曰:“穷取生身受命初,莫怪天机都泄尽。”由是观之,足见受命之初,浑然天理,无有瑕疵,彼说美说恶,说善说丑,皆为道之害也。夫大道究何状哉?在儒家曰“隐微”,其中有不睹不闻之要;释家曰:“那个”,其中有无善无恶之真;道家曰“玄关”,其中有无思无虑之密。大道根源,端本于此。一经想像,便落窝臼;一经拟议,便堕筌蹄。虽古来神仙,赞叹道妙,曰美曰善,要皆恍惚其象,非实有端倪。盖以为善也,就有恶对;以为美也,就有丑对。又况美在是,恶亦在是;善在是,丑亦在是。此殆后天阴阳有对待,有胜负参差,而非先天一元之气也。故太上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是知人不求虚无一气,而第言美之为美,善之为善,是亦舍本而逐末也。
太上特示下手之工,为大众告曰:凡人打坐之始,务将万缘放下,了无一事介于胸中,惟是垂帘塞兑,观照虚无丹田,即凝神又调息,即调息又凝神,如此久之,神气并成一团,倾刻间入于杳冥之地,此无为也;及无之至极,忽然一觉而动,此有为焉。我于此一念从规中起,混混续续、兀兀腾腾,神依气立,气依神行,无知有知,无觉有觉,即玄牝之门立矣。由是恪守规中,凝神象外。一呼一吸,一往一来,务令气归玄窍。息息任天然,即天地人物之根,圣贤仙佛之本,此最为吾道家秘密天机,不容轻泄者也。
修士行持,与其求之无极不可捉摸,何如求之阴阳更有实据:曰有无相生,不过动而静,静而动,出玄入牝,燮理阴阳也。难易相成,不过刚而柔,柔而刚,鼎炉琴剑,一烹一温也。长短相形,即出入呼吸,任督往来,前行短、后行长之谓也。高下相倾,即火在上而使之降,水在下而使之升,上下颠倒坎离之妙用也。音声相和,即神融气畅,百脉流通,不啻鸣鹤呼群,同声相应,不召自来也。前后相随,即子驰于后,午降于前,乾坤交媾,和合一团,依依不舍也。此数者皆由后天之阴阳,而返先天之无极也。圣人知道之本源冲漠无朕,浩荡无痕——其处事也,以无为为尚,而共仰恭己垂裳之风;其行教也,则以不言为宗,而自喻过化存神之妙。圣人作而万物睹,又何难之有哉?自此耕田凿井,被生成而竟忘其行;开源节流,勤导化而并化其迹。即使功满乾坤,名闻天下,而圣人若耻,为虚名未尝有实绩也。夫岂若《书》云:汝惟不矜不伐,天下莫与争能、争功者,尚有弭人争竞之想哉?此殆归于神化之域,淡定之天,一惟自适其乐,而不忘自得之真。古言视富贵如浮云,弃功名如敝履者,其斯之谓欤?虽然,道成德自立,实至名自归。圣人纵不居功,而天下后世,咸称道不衰。是不言功而功同日月,不言名而名重古今。夫惟弗居,是以不去也。
学者须从虚极静笃中,养出无美无善之真出来,才算修炼有本。其道惟何?玄关窍也!舍此则无生矣。修道者舍此玄关一窍,别无所谓道矣!如以美善为道,亦属后天尘垢。太上以此言警之,望人因流而溯源也。不然,美善之称,亦三代以下之君子,又乌可厚非哉。
《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是阳非道,阴亦非道,道其在阴阳之间乎!又况道者理也,阴阳者气也。理无气不立,气无理不行。单言道实无端倪可状,惟即阴阳发见者观之,庶确有实据。此章言无善无美之真,直抉大道根源,望人端本立极,以为修身治世之基。有无易难数句,是教人由有对待之阴阳,返乎真一之气。其中又教人从有无相入处,寻出玄关一窍,为炼丹之本根。至于守中养丹,阳生活子,运转河车,亦无不层层抉破。惟圣人直指其源,故恭己无为,不言而信,虽有生有为,而在己毫无德色。迨至功成告退,视富贵为不足重轻,非圣人孰能与于斯学?学者玩索而有得,非但下手有基,即通天亦有路矣。他注云:天下皆知美善之所以为美善,则自不为恶与不善矣。此讲亦是。但太上之经,多在源头上说,不落二乘。
第三章 不见可欲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圣人之治天下也,与其有为,不如无为,尤不知有为而无为。其化民成俗也,与其能感,不如能化,尤不如相安于无事之为得。是以尧舜恭己垂裳,而四方悉昭风动,此如何之化理哉?不过上无心而民自静,上无好而民自正,上无欲而民自定耳。否则,纷纷扰扰,自以为与民兴利除弊,而不知其扰民也实甚。故曰,民本无争也,而上争夺之;民本无贪也,而上贪婪之;民本无思无欲也,而上以奇技、淫巧、鲜衣、美食先导之。欲其不争不贪无嗜无好也得乎?苟能修其身,正其心,恬然淡然,毫无事事,不以贤能相尚,则民自安靖而不争矣;不以难得之货为贵,则民重廉耻,而不为盗矣。且声色货利之场不一,属于目则无见无欲,己与民各适其自在之天,而虚灵活泼之神,自常应常静而不乱矣。此事岂异人任哉?惟圣人摒除耳目,斩断邪私,抱一以空其心。心空则炼丹有本。由是而采天地灵阳之气,以化阴精,日积月累,自然阴精消灭,而阳气滋长,则实腹以全其形,所谓以道凝身,以术延命,即是超生拔死之法。而且专气致柔,如婴儿之力弱,不能持物然。虽至柔也,而动则刚。观其浩浩渊渊,兀兀腾腾,真可包天地有余。一切知觉之心,嗜欲之性,不知消归何有?圣人以此修身。即以此治世,在己无知无欲——不但愚者混混沌沌,上合于穆之天;即聪明才智之儒,平日矜能恃智,惟恐以不逞为忧。至此已淡恬无事,自志其知识之私,一归浑朴。此能为而不为,非不能也,实不敢也。虽然,人生天地间不能逃虚空而独超物外,必有人伦日用之道,又乌得不为哉?然顺其自然,行所无事,虽有为,仍无为也——亦犹天不言而自化,四时代宣其教矣;帝无为而自治,百官代理其政矣。为者其迹,不为者其神。是以南面端拱,天下悉庆平成,猗欤盛哉!
道本平常,不矜新颖,不尚奇异。如国家尊贤,原是美事,若以此相夸相尚,则贤者固贤,而不肖者亦将饰为贤。甚至贤以否为否,而不肖者又以贤为否,于是争端起矣。彼此互相标榜,迭为党援,而天下自此多事矣。国家理财,亦是常经,而若贵异物,宝远货,则民必梯山航海,冒险履危,不辞跋涉之苦、性命之忧,搜罗而致之朝廷。至求之不得,千方百计,虽奸盗劫夺所不顾也。至于衣服饮食,亦日用之常,而若食必珍羞,衣求锦绣,见可欲而欲之,奢风何日正也?是以圣人内重外轻,必虚心以养神,实腹以养气,令神气打成一片,流行一身之中——条畅融和,苏绵快乐,而志弱矣;且神静如岳,气顺如泉,而骨强矣。常常抱一,刻刻守中,非独一己无欲无思,即聪明才智之士,亦观感而自化,不敢妄有所为。或曰有为,则纷更致诮;无为则清净贻讥,为不为之间,亦几难矣。讵之顺理而为,非有冒昧以为,有为仍与无为等。所以孔子赞舜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欤?
第四章 和光同尘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谁家子,象帝之先。
帝者,上帝也。先者,无始之始也。
道者何?太和一气,充满乾坤,其量包乎天地,其神贯乎古今,其德暨乎九州万国。胎卵湿化,飞潜动植之类,无在而无不在也。道之大何如也?顾其为体也,空空洞洞,浑无一物,若不见,为有余;及其发而为用,冲和在抱,施之此而此宜,措之彼而彼当。《诗》曰:“左之左之,无不宜之;右之右之,无不有之。”真若百川朝海,而海不见盈也。不诚为万物之宗旨哉?孔子曰:“鬼神之为德,休物无遗。”又曰:“语小莫破,语大莫载。”其浩浩渊渊,实有不可穷究者。道之难状如此,后之人又从何而修乎?太上慈悯凡人,乃指其要曰:凡人之不能入道者,皆由才智之士,自恃自恣,任意纵横,于以锢蔽虚灵而不见耳。兹欲修道,须知聪明智慧,皆为障道之魔,从此黜聪堕明,屏其耳目之私,悉归混沌,而一切矜才恃智,傲物凌人之锐气,概挫折而无存,则人心死而道心生,知见灭而慧见昭矣。先儒谓:聪明才智之人不足畏,惟沉潜入道、澄心观理者为可畏,斯言不诚然乎?修行人务以沉神汰虑、寡欲清心为主。那知觉思虑之神、恶妄杂伪之念,纷纷扰扰,此念未休,彼念又起,前思未息,后思又来。我必自劝自勉,自宽自解——如乱丝之纠缠,我必寻其头绪而理之;若蔓草之荒芜,我必拔其根株而夷之。如此则纷纭悉解,而天君常泰矣。虽然,此独居习静之功,犹未及于闹处也。苟能静而不能动,犹是无本之学。必静时省察,一到热闹场中,尤要竞竞致慎!凡事让人以先,我处其后,尊人以上,我甘自下。若此则与世无忤,与人无争焉。又况好同恶异,世俗大体皆然。我惟有随波逐流,从其类而和之,虽有光明正大之怀,我决不露其圭角。惟有默识其机,暗持其体,同己者好之,异己者听之。所以鲁人猎较,孔子亦猎较。古圣人当大道未明之时,莫不以此混俗也。又观六祖得衣钵之后,道果虽圆,尚未尽其微妙,由是留形住世,积功了道,隐于四会山中,猎夫与居,恬不为怪,所以得免于难。若非和光同尘,乌能长保其身?由此动静交修,常变有权,则本来一点湛寂虚明之体,自然常常在抱,而又非果在也:若有所在,若有所存,却无所存,一片灵光,闪灼于金庭之下。此道究何道哉?生于天地之先,混于虚无之内,吾不知从何而来、从何而去,究为谁氏之子也?经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其斯为大道之玄妙欤?!帝之先有何象?亦不过混沌未开,鸿蒙未判,清空一气而已矣。迨一元方兆,万象回春,道发散于天地人物之间,而无从窥测,修士欲明道体,请于天地将开未开,未开忽开而揣度之,则得道之原,而下手不患无基矣。
太上将道之体,画个样子与人看,又教体道者欲修大道,先认道源。欲寻道源,先从自家心性中闲邪存诚,自下学循循修之,久则底于神化之域,方知吾心性中有至道之精,常常不离怀抱也。须从静中寻出端倪,用存养省察之功,以保守天真,不以盛气凌人,不以繁冗乱性,即张子所谓解脱人欲之私也。拨开云雾,洞见青天;轩断葛藤,独露真面。一旦动与人交,不知有光埋光,在尘混尘,或显才智,或炫功能,抑或现烟霞泉石之身,露清致高标之态,历观往古,惹祸招灾,为大道之害者不少。如汉朝常锢之禁,晋时清流之祸,虽缘小人之奸,亦由己不知明哲保身之道也。人能混俗和光,与世同尘,一若灵芝与众草为伍,凤凰偕群鸟并飞,不闻其香而益香,不见其高而益高。如是藏拙,如是直养,则湛寂真常之道,则恍惚于眉目间,不存而若存,有象而无象。《中庸》云:“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非居帝之先而何?
第五章 不知守中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天地间生生化化,变动不拘者,全凭此一元真气,主持其间。上柱天,下柱地,中通人物,无有或外者焉。此气之浑浑沦沦,主宰万物,有条不紊者曰理。此气之浩浩荡荡,弥纶万有,宛转流通者曰气。理气合一曰仁。故先儒曰:“仁者人欲尽净,天理流行,无一毫人为之伪。”又曰:“生生之谓仁。”要之,仁者如果木之有仁,其间生理生气,无不完具。天地生万物,圣人养万民,无非此理此气为之贯通,夫岂区区于事为见耶?故太上设言以明道曰:向使天地无此一腔生气,惟有春夏秋冬寒暑温凉之教,以往来运度,则万物无所禀赋,气何由受,形何由成?其视万物也,不啻刍狗之轻,毫不足珍重者然,有日见其消磨而已。又使圣人无此真元心体,惟仗公卿僚寀,文诰法制之颁,以训戒凡民,则草野无由观感,人何以化、家何以足?真是视斯民如刍狗之贱,全不关痛痒者然,有日见其摧残而已。顾何以天地无心,而风云雨露,无物不包含个中?圣人忘言,而辅相裁成,无人不嬉游宇内?足见天地圣人,皆本此一元真气,贯注乎民物之间——虽有剥削,亦有生成;虽有刑威,亦有德化。是天地圣人之不仁,正天地圣人仁之至处。人不知圣,盍观天地:上浮为天,下凝为地,其中空洞了明,浑无事物,不过一开一阖,犹橐之无底,龠之相通,浑浩流转,毫不障碍焉。当其虚而无物也,固随气机之升沉,而不挠不屈,及其动而为声也,亦听人物之变化,而愈出愈奇。以观天地,无异橐龠。圣人又岂外是乎?学者守中抱一,空空无迹,浩浩无垠,藏之愈深,发之愈溥。以视言堂满堂,言室满室者,相隔不啻天渊。彼以言设教,以教有尽,何若宝吾之精,裕吾之气,神游象外,气注规中,而无一肤一发不周流遍及之为得也。甚矣!守中之学,诚修身之要道也。
此是一元真气,修身在此,治世亦在此。除此以外,所谓制度法则,犹取鱼兔之筌蹄也。鱼兔必假筌蹄而得,谓取鱼兔不用筌蹄不可,谓筌蹄即鱼兔亦不可。金丹大道,如采阳补阴,前行短、后行长;玉液小还、金液大还,皆是取鱼兔之筌蹄,若竟视为道源,差毫厘而谬千里矣。惟此元气无声无臭,无象无形,天地人物公共之生气,学者修炼,必寻得此一件丹头,方不空烧空炼。否则,炼精、炼气、炼神、炼虚,皆属无本之学。一任童而习之,到老犹无成焉。太上教人从守中用功:而消息在橐仑,学人须自探讨!章内“不仁”二字是设词。
第六章 谷神不死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修炼一事,只缘人自有身后,气质拘于前,物欲蔽于后——犹精金良玉,原无瑕疵,因陷于污泥之中,而金之精者不精,玉之良者不良,所以欲复原形,非用淘汰之力,琢磨之功,不能还乎初质也。太上示人下手之功曰:“谷神不死。”何以为谷神?山穴曰谷,言其虚也;变动不拘曰神,言其灵也。不死,即惺惺不昧之谓也。人能养得虚灵不昧之体以为丹头,则修炼自易;然而无形无影,不可捉摸,必于有声有色者,而始得其端倪。古云:“要得谷神长不死,须从玄牝立根基。”何以谓之玄?玄即天也。何以谓之牝?牝即地也。天地合而玄牝出,玄牝出而阖辟成,其间一上一下,一往一来,旋循于虚无窟子,即玄牝之门也。孔子曰“乾坤其易之门”,不诚然乎?第此门也,是阴阳往来之路,天地造化之乡,人物发生之地,得之则生,失之则死。凡人顺用之则为死户,圣人颠倒之则为生门。人欲炼丹以成长生久视之道,舍此玄牝之门,别无他径也。非天地之根而何?修士垂帘观照,混沌无知时,死凡心也。忽焉一觉而动,生道心也。所谓静则为元神,动则为真意。是其中胎息一动,不要死死执着丹田,必于不内不外间,观其升降往来,悠扬活泼,即得真正胎息矣。古人云“出玄入牝”,是出非我本来面目,入亦非我本来面目,惟此一出一入间,中含妙谛,即虚灵也。所谓真阴真阳,形而为真一之气是也。天地之根,岂外此乎?要知谷神者,太极之理;玄牝者,阴阳之气。其在先天,理气原是合一;其在后天,理气不可并言。修道之人欲寻此妙窍,著不得一躁切心,起不得一忽略念。惟借空洞之玄牝,养虚灵之谷神,不即不离,勿忘勿助,斯得之矣。故曰“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名,发育万物。圣人以有而形无,实而形虚,显呈此至隐至微之一物曰谷神。谷神者,空谷之神,问之若答,应焉如响,即不死也。其在人身,总一虚灵不昧之真。自人丧厥天良,谷神之汩没者久矣!后之修士,欲得谷神长存、虚灵不昧,以为金丹之本、仙道之根,从空际盘旋,无有把柄;惟从无欲有欲、观妙观窍下手,有无一立,妙窍齐开,而玄牝立焉。故曰:“此窍非凡窍,乾坤共合成。名为神气穴,内有坎离精。”总要精气神三者打成一片,方名得有无窍、生死门;否则为凡窍,而无一元真气存乎其中——虚则落顽空,实则拘形迹,皆非虚灵不昧之体。惟此玄牝之门,不虚不实,即虚即实,真有不可名言者,静则无形,动则有象,静不是天地之根,动亦非人物之本,惟动静交关处,乃坎离颠倒之所,日月交关之乡,真所谓天根地窟也。学人到得真玄真牝,一升一降——此间之气,凝而为性,发而为情——所由虚极静笃中,生出法象来。知得此窍,神仙大道尽于此矣。其曰“绵绵若存”者,明调养必久,而胎息乃能发动也;曰“用之不勤”者,言抽添有时,而符火不妄加减也。人能顺天地自然之道,则金丹得矣。
第七章 天长地久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惟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天地之气,浑浩流转,历亿万年而不敝者,皆由一元真宰默运其间,天地所以悠久无疆也。即发育万物,长养群黎,而生生不已,天地亦未尝不足,气机所以亘古不磨也。太上曰“天长地久”,不诚然哉!然天地之能长且久者,其故何欤?以其不自生也。设有自生之心,则天地有情,天亦老矣。惟不自有其生,而以众生为生,是众生之生生不息,即天地之生生不息也,故曰长生。世人多昧此生生之理,不求生而求死,不求长生而求速死。陷溺于富贵功名,沉沦于声色货利,时时握算,刻刻经营,不数年而精枯气弱,魄散魂飞,费尽千辛,难享一世。营生反以寻死,可胜浩叹!是以圣人法天效地,不惟势利之场不肯驰逐,即延年益寿之术,亦不贪求。惟以大道为先,净扫心田,精修命蒂,举凡一切养身章身之具,在在不暇营谋,一似后其身、外其身者然。卒之德立而同类莫超其上,名成而后世犹仰其型。非所谓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者乎?视世之自私其身反戕其生者,诚高出万万倍;而圣人究非矫情立异也,自来恬淡是好,清净为怀,不随俗而浮,不依形而立,廊然大公,一似天地之无私者焉。夫人多自私而戚戚于怀,圣无一私而皎皎物外。一片虚灵之象,空洞之神,常照耀而不可稍遏。向使区区以血肉躯、臭皮囊,时刻关心,昼夜系念,又乌能独先而不后,长存而不亡耶?惟其无私,故与天地合撰,日月合明,而能成其私也。后之修道者,欲此身不朽,此神不坏,虽用刻苦工夫,摆脱垢尘,久久煅炼,自然干干净净,别有一重天地,另有一番世界,而不与世俗同生死也,何乐如之?
天地不言,全凭一元真气斡旋其间,所以周而复始,生机毫无止息,天地之长久,故历万古而常新也。圣人参天两地,养太和之气,一归浑沌之真。处则为圣功,出即为王道。何世之言修己者,但寻深山枯坐,毫不干一点人事:云治世者,纯用一腔心血,浑身在人物里握算!若此者各执一偏,各为其私,非无事而寂寂,有事而惺惺者焉。圣人穷则清净无尘,而真形与山河并固;达则人物兼善,而幻身偕爵位俱轻。迨其后名标宇宙,身独居先;功盖环区,形存异世,非以其无私耶?学人能去其私,一空色相,永脱尘根,积功则留住人间,飞升则长存天壤。不私其身而卒得长生,转世之为身家计者,不啻云泥之判也。人可不绝外诱之私耶?
第八章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
大道原无他妙,惟是神气合一,还于无极太极,父母生前一点虚灵之气而已矣。人若不事乎道,则神与气两两分开,铅走汞飞,水火所由隔绝也。孟子曰:民非水火不生活。是言也,浅之则为日用之需;深之则为修炼之要。有时以火温水而真阳现,有时以水济火而甘露生。水火之妙,真有不可胜言者。然水火同宫,言水而火可知矣。水性善下,道贵谦卑。是以上善圣人,心平气和,一腔柔顺之意,任万物之生遂,无一不被其泽者焉。究之,功盖天下而不知功,行满万物而不知行。惟顺天地之自然,极万物之得所,而与世无忤,真若水之利济万物毫无争心。不但此也,万物皆好清而恶浊,好上而恶下;水则处物以清,自处以浊,待物以上,自待以下。水哉水哉,何与道大适哉!圣人之性,一同水之性,善柔不善刚,卑下自奉:众人所不能安者,圣人安之若素;众人所为最厌者,圣人处之如常。所以于己无恶,于人无争。非有道之圣人,不能如斯。故曰:“处众人之所恶,几于道矣。”夫以道之有于己者,素位而行,无往不利。即属穷通得失,患难死生,人所不能堪者,有道之人,总以平等视之。君子论理不论气,言性不言命,惟反身修德焉耳。虽然,德在一起,修不一途,又岂漫无统宗,浩浩荡荡,而无所底极哉!必有至善之地,止其所而不迁,方能潜滋暗长,天真日充,而人欲日灭。《易》曰:“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此即圣人之居善地也。居之安,则资之深。内观其心,虚而无物,渊渊乎其渊也。外观所与,择人而交,肫肫乎其仁也。至于发之为言,千金不及一诺,“言善信”也。施之于政,大惠何如大德,“政善治”也。推之一物、一事、一动、一静之间,无不头头是道。任人以事,惟期不负所能。虑善以动,只求动惟其时。圣人之修身治世如此。此由“止于至善”,得其所安,而后发皆中节也。惟其在在处处,无一毫罅漏,无一丝欠缺,又何争之有耶?夫惟不争,而人感恩戴德,刻骨铭心者,方具瞻依不志,又有何怨、又有何尤?虽有恶人,亦相化为善矣。及其至也,无为自然,群相安于不识不知之天,几忘上善之若水,柔顺而利贞,无往不吉焉
㈢ 道德经是谁的著作
老子(中国·春秋生卒年不详)
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的海德格尔被认为最直接地从《道德经》中吸取了思想资源。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哲学家阅读老子思想,都是为了从中获取能够拯救西方文明危机的良方。而他们的确发现,《道德经》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理解、为人处世的自然态度、德性培养的修行方法,对弥补西方文明中的精神失落和强权意志等,都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环球时报》
先秦伟大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不仅是先秦诸子的启蒙者,也是中国文化大智大慧、大本大源的象征。他在世界上较早提出了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千百年来为世人提供了观察社会、思索人生的独特视角,他的思想是构筑中华文化思想体系的重要支柱和组成部分。他又是现实生活中一位特立独行的奇人,为人处世卓尔不群,在当时和后人的心目中他的形象包裹着浓厚的神秘色彩。虽然历史已跨越千年,但老子的思想和精神由于早已融入中国式的生存和生活里而至今犹有极强的穿透力。
老子堪与孔子比齐,同被世界公认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智者和哲人,这位才智过人的哲人,识穷宇宙,道贯天地,立万世之典范,创道家学派一脉,泽被千年,影响深远。他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清代的“康乾盛世”都与老子的思想的影响有关。他教人顺应自然、顺应大势,谦恭、知足、徐缓、柔顺、自守和不妄为,这些伟大的思想在历史的长河中闪烁着耀眼的光华,早已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老子所撰述的《道德经》一书,是中国文化的大宝藏,是中国思想史上一次灿烂的日出。它广博精微,短短5000多字,以“道”为核心,建构了上自帝王御世,下至隐士修身,蕴涵无比丰富的哲理体系,成为后世道学的圭臬和国人立身处世的规则所在。
两千年以来,《道德经》大而用之于天下国家大事,小而用之于个人立身处世,所用之处无不产生深刻的影响,无数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企业家乃至普通百姓,纷纷从《道德经》中汲取智慧。老子的智慧经过两千年岁月的洗礼,依然光彩熠熠,至今仍对世人有着非同一般的深刻影响和启迪。
周末王室发生内乱,景王崩,王子朝叛变,在守藏室中带走了大批周朝的典籍逃奔到楚国。此事波及老子,老子于是辞去守藏室史官之职,离开周都,准备从此隐居。行至函谷关时,关令尹喜知道他将隐去,请其著书,于是老子留下了他唯一的著作——《道德经》。
《道德经》又名《老子》,共81章,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道经,下篇德经,共5000多字。取上部第一字“道”与下部第一字“德”,合为《道德经》。这部经典虽然只有5000多言,但是作为先秦诸子中重要的学术著作之一,它涉及了哲学、政治、军事、文化、艺术,以及伦理道德、修身养性等,可以说无所不包。老子从极其超越的高度审视世态人生,提出了一套独特的人生观。他的人生观不仅奠定了道家人生哲学的基础,而且对中国人的为人处世和行为方式有着深远的影响。
“道”是《道德经》一书的中心范畴和哲学基石。《道德经》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的主宰,宇宙万物都是从“道”演化而来的。在老子看来,修道即修德,凡是善于建功立德的人,必须以人为本,从修养自身做起。在社会人生领域,人们通常主张有所作为,普遍赞同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老子对此却不以为然。在他看来,有些事情不是可以勉强去“为”的;勉强去做,就会遭受挫折。老子十分推崇无为的原则,《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是“无为”,“无为”是修道修德的最高境界。世上的事往往就是这样:当你只是为获得而去获得,成功总是那么遥远;一旦你超越了功利的目的,顺其自然而为,成功或许马上就会出现在你的面前。老子无为而为的人生观就具有这方面的意蕴,为人处世目的性不要太强,不要太功利,不要勉强,不要刻意而为,不要急功近利,不要强作妄为,不要为成功而追求成功,否则欲速则不达。
达到“无为”的前提,就是无欲。人作为一种生命存在,总会表现出一定的欲望。老子主张“少私寡欲”,反对纵欲。在他看来,欲望有其限度,一旦超过了,就有百害而无一益。老子发现事物向其对立面转化、物极必反是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人生领域也不例外。他反复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在老子看来,既然物极必反,人的追求超过了一定限度,才会发生不利于自身存在的转化;那么,限制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追求不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不会发生那种不利于自身存在的转化。在老子看来,能知足知止,就不会与他人发生矛盾,发生争斗,因而也就不会遭人暗算,产生怨尤。知足知止是老子为自我保护而提出的重要人生原则,这一人生原则包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千百年来,许多人将“知足不辱”、“知足常乐”、“知止不殆”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
老子认为人类最大的祸害是人的私心欲望,修道的关键在于去掉人的私心欲望;去掉了私心欲望,人就可以获得身心健康、获得幸福。在红尘滚滚、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们怎样才能做到无欲呢?老子给世人提供的减少私心欲望的方法是“守静”。老子守静制动的思想作为人生原则,包含着极高的人生价值。根据老子的看法,为人守静,处世从容,则能举重若轻,化险为夷;遇事急躁,轻举妄动,则很难有好的结果。临事不慌,处乱不惊,镇静自若,以逸待劳,静观其变,又常常能够胜人一筹。“宁静致远”,静定生慧,静能给人带来无穷的创意和智慧。正因为此,千百年来许多人把《道德经》中守静制动的思想奉为人生的座右铭。
人在社会上生活,要面对许多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的关系问题。老子在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关系问题上赞同无私利他,但又不忘利己。根据老子的看法,一个人只要无私,为他人着想,他就能够扩张自己的利益;而且他越能无私利他,获得的利益便越多。因此老子认为,为人处世应当宽宏大量,能容人,能原谅人,能包涵人。
老子生活在诸侯争霸的时代,对于争斗的残酷现实和灾难性后果,有着深切的体验。他希望社会停止纷争,主张为人应宽容,把“不争”作为为人处世的重要原则。就个人而言,所谓“不争”是指不与人争地位、争功名、争利益,不与人发生正面冲突。老子认为“不争”是一种高尚的德行。他十分赞赏水谦下、居下的品性。水表面上看是最柔弱的东西,随遇而变,遇圆则圆,遇方则方,但却能穿石销金,无孔不入,无坚不摧。他确信柔弱蕴藏着巨大力量,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人们在刚强与柔弱之间,往往看重刚强的力量,习惯于求强、图强、逞强,甚至以强凌弱,老子却告诉人们:柔弱并不是懦弱,柔弱本身就是一种力量,一种比刚强更大的力量。
柔弱处世是老子的高明之处,在他看来,谦恭卑下,先人后己是居上、领先的有效手段。退是为了更好地进。在老子心目中,谦下不先具有积极的功效,它可以引起别人的好感和佩服,得到人们的同情和帮助,而对自己有益。相反,如果一个人热衷于自我表现、自以为是、自我夸耀、自高自大,就会引起人们的反感,不能为人所尊重,自己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这也就是“谦受益,满招损”的意思。
老子表面上看是现实人生的冷眼旁观者,骨子里却是一位热爱人生的智者。他十分关注人的命运,特别注重生存的方法和策略。他不仅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就个人如何保全自己的生命进行思考,提出了丰富的明哲保身思想,而且还就人在社会中如何取胜、如何实现自己的利益和目的进行探讨,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人生进取观。人在社会中生活,总要有所追求。老子并不反对人基于自然需要的追求,但他要求人们知足知止。在老子看来,名利是身外之物,人的生命价值远在名与利之上,什么样的名声和财物也没有人的生命宝贵、重要。为获得名利而伤害自己的生命是舍本逐末,得不偿失的。老子把个人的生命看得比天下还贵重,人的生命是第一宝贵的。因此在仕途多舛、命运不济的情况下,应该放弃功名利禄,隐身保命。
从“重身轻物”、“知足知止”的观点出发,老子进而要求那些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功成不居,功成身退。老子并不主张人锋芒毕露,勇于自我表现。他觉得锋芒毕露对人没有益处,应该韬光养晦,善于隐藏自己,不让人知道自己的实力和底细,以防不测。老子主张韬光养晦、“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君子盛德容貌若愚”,但并不是崇拜愚昧和笨拙,单纯要人愚昧、笨拙,而是要有才干和大德的人懂得匿才藏德,不露锋芒,善于隐蔽自己。在老子看来,树木长得卷曲不合规矩,就会免除砍伐之祸;在社会中,人能委屈自己,生命就会得到保全。当一个人建立事业,功成名就之后,如果不能及时引退,而要自恃其功,继续发挥自己的作用,那就是不懂得知足知止,将会招致灾祸,危及生命。老子从保身的角度提出功成身退的思想,要求人在取得成就、建立功勋之后,见好就收,急流勇退。这是一种十分理智的人生忠告,后世的国人十分服膺这一忠告,范蠡、张良功成身退的故事,长期为人们津津乐道。
老子的思想经受了历史的考验,作为人们修身处世的普遍原则,可用于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道德经》是人类传统文化皇冠上的一颗明珠,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到中国访问时,有人向他介绍《道德经》中几段文字后,他极为惊叹,认为2000多年前能有这么深邃的思想,简直不可思议。在美国作家麦克·哈特著的《人类百位名人排座次》一书中,老子被列为第75位,在地球上出现过的数百亿人中,老子以短短5000言而进入百位名人之列,足见《道德经》在人类历史上影响之巨大。在西方,《道德经》各种译本至少有40多种。在德国,德国总理施罗德曾在电视上呼吁每个德国家庭买一本中国的《道德经》,以帮助解决人们思想上的困惑。多年以来,世界各国众多的有识之士都从《道德经》里面吸取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完善了他们的思想,升华了他们的品格。
㈣ 《道德经》杂谈:圣人无常心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之,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之,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道德经》四十九章
“圣人常无心”,乃圣人无常心之谓也。常心,指有个固定的目的,有个主观的意志,有个不变的态度。圣人不会如此,没有目的,所以所到皆岸;没有主观的意志,所以百姓如何都能接受;没有不变的态度,所以无可无不可。
这样的做法似乎有些和稀泥,其实不然,这根植于老子之道的深邃含义。道类似于一种趋势,一种规律,它作用于万事万物,不可阻拦,所谓“违者败之”,所以,在道的面前,只能随顺,不可违逆,就象水一样,随物赋形,遇方则方,遇圆则圆,并无一定的常态,如果你存有个“常心”,反而是一种妨碍。
这样的态度容易被人拿来做犬儒主义讲,你无心,你随顺,不就是明哲保身,不敢出头吗?非也,老子讲随顺,顺的是道,而不是势,亦不是权。老子讲保身,并非不辨是非,而是说,没必要陷入世俗的纷争而已。
为什么不要有自己的主观意志?“反者道之动”,你一动就产生相反的力量,所以,我没有主观意志,我并不想怎么样,就象飘荡于江湖之上的一叶扁舟,任流水和狂风带我去任何地方。
圣人无心,如果自己有个“心”,百姓的“心”与自己的“心”不一样,可以接受吗?无“心”,所以反而能以百姓心为心。百姓怎么样的“心”都能接受,而不强迫百姓与己一致。
这里有一个问题,百姓心一定是好的吗?如果百姓生起恶心怎么办?有一个日本学者认为,道家才是主张人性本善,如果人性不是本善,圣人如何能以百姓心为心?
在老子看来,人性本来并无善恶之分别,人类的智识出现之后,有了区分,才生起好恶之心,互相争夺以至于天下扰扰。所以,人心本来是纯朴的,完全没有善的恶的观念。这里的“百姓心”,指的是这样的一种心,原始、纯朴、自然。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这是《道德经》的名句。“善者,吾善之,信者,吾信之”,本来如此,善良的人你不善待他,值得信任的人你不信任他,你要善待谁,信任谁?问题在后面,“不信者,吾亦信之,不善者,吾亦善之”,这不是笨蛋吗?不善的人,你还善待他?不值得信任的人,你还信任他?
老子思想最重要的特点是让你从反面看事物,我们不妨从反面来看这个问题。如果不善的人不善待他,不值得信任的人不信任他,会有两个后果,一是他发觉没人善待他,没人信任他,反躬自省,努力向善,诚信做人,求得他人之善待和信任。二是既然无人善待我,无人信任我,更加变本加厉,在不善的路,不诚信的路上愈走愈远。我们试问,如果没有人善待他,没有人信任他,他的任何努力全是白费,他又怎能走上向善与诚信的道路?他的路只能是自暴自弃,愈来愈堕落。
另外,如果“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不善之;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不信之”,内中隐藏着私我的意志与目的,人对我善,我有获利,我回报以善,人值得相信,我亦有利,我回报以信,反之则不然,这里面有个私我的存在。有私我的存在就有善恶的存在。本文开头,就言“圣人常无心”,圣人无善恶的分别,他对待百姓如对待自己的子女,即使子女犯错,母亲都能包容,这充分反映了道家的母性性格。
要给人以希望,尤其是误入歧途的人。“不善者,吾亦善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充分反映了道家的宗教情怀。一般来讲,不善人谁也不愿意接纳,怕引祸上身,但是,如果这样的人没有重新融入社会、群体的机会,他只能在岐路上越走越远。
儒家也有这样的特点,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早上听闻了道理,就算晚上死了,也毫无遗憾。重要的是觉悟,一旦你觉悟,你就会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只要你开始发扬你内在之善,努力实践礼的规范,天下人就会认可你走在正确的途径上了。这里的关键,不是你做了多少好事,行了多少善,而在于你已经觉悟,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了。
佛家也有这样的特点,佛家有一句话,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管你以前做过多少坏事,只要你幌然醒悟,当下就可以走上成佛的道路。
基督教亦是如此,基督教认为,人来到世间,本来就带有原罪,谁又没有错呢?有一次,耶稣看见一群人在用石头打一个失足妇女。耶稣对他们说:“你们当中谁没有罪,你就可以打她。”这群人低着头,默默的走了。
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时候,和他绑在一起的一个强盗对他说,“如果你真是神的儿子,请你记住我。”他的意思他有悔改的心意,希望耶稣能为他作见证,耶稣马上说:“你今晚就可以上天堂。”
我们看见了太多的强人,面对死亡意气风发:“二十年后老子还是一条好汉。”对于愿意悔改的强盗,你怎能不给他希望呢?
“圣人在天下,翕翕焉,为天下浑其心”,翕上面是合,下面是羽,这个字是鸟儿合起翅膀的意思,老子在此用此字是收敛之意。第五十二章言,“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兑、门指人之耳、目、口、鼻等感官,勤通廑,病的意思。你能够收敛自己的欲望,心不外逐,一辈子都不会生病。这个病,当然不是生理之病,而是指贪婪、嫉妒、忌恨等心理之病,见素抱朴,清心寡欲是克刻心病的最好的方法。孟子也言,“养心莫甚于寡欲。”现代的科学研究,生理的疾病与心理有关,心理健康,生理正常,两者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关系。
圣人治理天下,无私无虑,所以能为“天下浑其心。”《道德经》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圣人“翕翕”,就是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如此,就能达致“为天下浑其心”的效果。“浑其心”是什么状态?“无知无欲”的状态,没有分别心,没有过份的欲望,吃饱肚子,身体健康,精神纯朴,所以“不争,不盗,心不乱。”如此,天下大治,老百姓生活幸福。
道家治国的路数,是以治心为本,尤以统治者的心灵修炼最为重要,统治者清心寡欲,无欲无求了,才能带动老百姓知足常乐,不贪、不争、不乱。这与儒家讲的修身治国平天下有异曲同工之妙。差别在于,儒家是积极介入,他要有为,所以要齐家,要治国,要平天下,要为一个理想社会而奋斗。但道家是无为,他没有一个刻意要达成的目的,或者说,没有目的就是目的。老子在八十一章谈到“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但这个理想的实现与否,并不是通过统治者的有意为之,而是“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给人民以自由,让老百姓自己做主,“功成事遂,皆曰,‘我自然’。”通过这种无为的方式,达致“小国寡民”的理想。这与儒家的态度完全相反,儒家是积极入世,希望改变世界。马克思说:“所有的哲学家都是解释世界,但问题是改变世界。”在此点上,儒家的态度与马克思找到了共同点。
百姓的自为能实现“小国寡民”的理想吗?在农业社会似乎存在可能性,老百姓“日出而做,日入而息,帝力于我何有哉?”百姓可以在一个较小的范围自给自足,怡然自乐,就象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一样。但是,历史的发展证明这纯粹是乌托邦,人类的贪欲无穷无尽,可资源是有限的,于是争夺不可避免,谁能在争夺中获胜?掌握更多资源、更多人口的一方更有可能,所以,人类的组织,不管任何团体、城市、国家只会日益膨胀。
这与人性本善的设定矛盾。秦晖先生说,“民主制度就是让平庸者有成为平庸者的权力。”在一个赢者通吃的社会,你想淡泊都不行,你想纯朴都不行,因为你在功利场不成功,你的正常的权利就不能得到保证,专制主义最大的害处是什么?你想平庸都不可能,因为当权者高高在上,无数人会去吹捧,你不巴结,你就得罪了他,他就会利用权力对付你,逼得你也要在名利场上搏命追逐。人在江湖,身不由已,你的一颗善良的心,还得隐藏起来。
老子的无知无欲之心,在利益争逐的历史背景中,实在是难以验证的事情。最近,有研究机构发表报告,说中国人是最认同“金钱等于成功”的民族,抚今追昔,人心不古,世风日下,老子活在今日会不会也骑青牛西去呢?老子的时代,尚有地方可去,恐怕今日想走亦无处可去。
“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这句话应该是老子对当时时代风气的描述,百姓们皆注重耳目口鼻之好,而圣人,应该致力于恢复他们如婴儿一般的本性,纯朴天真,一任自然。庄子说:“嗜欲深则天机浅。”天机者,纯朴自然之性也,嗜欲深,“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聘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如此的话,天机当然隐而不彰,统治者重要的工作,是发其本心使之回归纯朴之性,这才是幸福快乐的本源。
㈤ 《道德经》中有哪些关于为人处事的哲学思想
如果要找出一本代表中国哲学的书籍,那非《道德经》莫属。古希腊人认为“哲学”就是“爱智慧”。我认为哲学是一门理论学,是对宇宙万物、人类社会、心理活动等做出合理解释的学问。中国古代很少对这些“玄之又玄”的东西进行探究,因此导致哲学没有形成体系。不过,道家却是一个例外。以《道德经》为例,道家学派以“道”为出发点,提出了自己的本体论、辩证法和方法论,形成了一个初步的哲学框架。虽然后世未能在这个框架之下继续深化,但道家的哲学观毕竟对中国古人的思维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甚至成为了中国人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专门来说说《道德经》中蕴含的哲学思想。
一,道是世界万物运行的规则,应该顺应自然古希腊哲学家提出,世界万物的运行必须遵循“逻各斯”,这个“逻各斯”也就是世界万物的最高规则。在中国,也有类似于“逻各斯”的词汇,那就是“道”。中国古人将自然界万物运行遵循的总规则称之为“道”,大自然的规则就是“天道”,人类社会的规则就是“人道”。道既然是规则,那就是一种非实质的,是超脱具体物质形态而存在的,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就如此。
孔子见老子
这种明哲保身的思想,也给中国人带来了保守的思维。中国人常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枪打出头鸟”等谚语。在专制社会残暴统治的古代,人们缺乏保护自己的基本权力,因此总是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如此才能让自己过得安稳。《道德经》说:“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这些观点反映了古人十分缺乏安全感,只能选择忍让。因此,《道德经》和中国人的性格是相符合的。
㈥ 老子的一切
老子(约公元前600 - 公元前500) 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 (今河南鹿邑东太清宫镇,古属亳州谯城)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老子》一书是否为老子所作,历来有争论。《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深刻影响,其内容主要见《老子》一书。
注:《老子》一书也称《道德经》。(《道德经》是后来的称谓,最初老子书称为《老子》而无《道德经》之名。其成书年代过去多有争论,至今仍无法确定,不过根据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年代推算,成书年代至少在战国中前期。
文学特点
《老子》是道家学派开山的理论著作,篇幅简短,文学价值并不甚高,有两点可作简略介绍:
第一,形象化的说理。
第二,语句上的韵散结合。
孔子问礼
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老子》一书是否为老子所作,历来有争论。《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深刻影响,其内容主要见《老子》一书。
道家哲学
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传说中,轩辕黄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
一般来说,公认第一个确立道家学说的是春秋时期的老子,老子在他所著的《老子》(《道德经》)中作了详细的阐述。
道家思想其他的代表人物还有战国时期的庄周、列御寇、惠施等人。道家倡导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尊黄帝、老子为创始人,并称黄老。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老子曾在他的著作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萧呵!寥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强名之曰道”(《老子》第25章)
西汉初年,汉文帝、汉景帝以道家思想治国,使人民从秦朝苛政中得以休养生息。历史称之为文景之治。 其后,儒家学者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并被后世帝王采纳。道家从此成为非主流思想。 虽然道家并未被官方采纳,但继续在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宋明理学更是揉合了道学的思想发展而成。
道家与道教。道教是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因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原,故名。东汉张道陵创立的“五斗米道”为道教的定型化之始。南北朝时宗教形式逐渐完备。奉老聃为教祖,尊称“太上老君”。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故道家与道教常被混淆。
基本观点
道家哲学首先摆脱儒家社会哲学的进路,直接从天道运行的原理侧面切入,开展了以自然义、中性义为主的"道"的哲学。天道运行有其自然而然的原理在,道的哲学即在解明此一原理性内涵,而得以提出一个活泼自在的世界空间。透过对此一世界运行秩序之无定限、无执着的认识,道家哲学发展出迥然不同于儒家的社会哲学,社会只是一方存在的客体,在其中生存的人们,应有其独立自存的自由性,而不受任何意识型态的束缚。基本上 道家哲学并不否定儒家的社会理想,但对于社会责任的态度并不先存立场,而能有更尊重人类自主性的态度与存在定位。
道家重视人性的自由与解放。解放 一方面是人的知识能力的解放, 另方面是人的生活心境的解放,前者提出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认识原理,后者提出了“谦”、“弱”、“柔”、“心斋”、“坐忘”、“化蝶”等的生活功夫来面对世界。
文学特点
老子出关
老子最后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弱了,衰败得不像样子了。他决定出走了,要远走高飞了。这要说到老子出关的事了。
老子要到秦国去,到西域去,这就得经过函谷关。另外一种说法是大散关。函谷关大概原来在今天的河南灵宝县,后来关口移到了今天的河南新安县。这里两山对峙,中间一条小路,因为路在山谷中,又深又险要,好像在函子里一样,所以取名为函谷关。
守关的长官是尹喜,称关令尹喜。这一天他正站在城关上了望着,只见关谷中有一团紫气从东方冉冉飘移过来。关令尹喜是一个修养与学识极其高深的人。他一看到这种气象,心里一顿,这是有圣人来了!只有圣人来才会有这样的云气,今天一定有圣人要经过我的城关了,不知是哪一位。不多一会儿,就见到一位风骨非凡、仙风道骨的人,骑着一头青牛慢慢向关口行来。竟然是老子!关令尹喜知道他要远走高飞了,就一定要让这位当代最著名的思想家留下他的智慧来,于是缠着他,要他写一点著作,作为放他出关的条件。
老子当然是不太愿意的,但是不答应关令尹喜,是不会放他过关的,他不给你护照签证啊!老子没办法,于是只得答应条件。另外,老子答应他还有一个原因。《史记集解》有材料说,关令尹喜“善内学星宿”,所以他能看天象,看星宿,看云气,看到一团紫气飘来便知是圣人来了。我们就是看到这团紫气也解读不出来嘛。据说关令尹喜自己也有著作,名《关令子》。老子也佩服这位“服精华,隐德行仁”的大智者,“亦知其奇怪”,所以有一种得遇知音的感觉,这就为他著书了,能为知音著述不亦乐乎?
那时老子沉思默想,将他的智慧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在了简牍上,先写了上篇,又接着写了下篇,据说写了几天。写完了一数,共有五千来字,取名为《道德经》,上篇叫《道经》,下篇叫《德经》,又分成八十一章。于是一部“五千言”的惊天动地的伟大著作诞生了!据说,关令尹喜读到这样美妙的著作,深深地陶醉了,被吸引了。他对老子说:“读了您的著作啊,我再也不想当这个边境官了,我要跟您一起出走了。”老子莞尔一笑,同意了。据说,关令尹喜真的跟着老子出走了,后来还有人看到他们两人一起在西域流沙那儿呢,而且都活了好长好长的岁数!
老子出关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地传说着,演绎着。鲁迅先生也对此发生过兴趣,还专门创作了故事新编《老子出关》,还与别人打了一点笔墨仗。另外,老子出关中的“紫气东来”也成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基因,帝王之家将“紫气”当作吉祥、祥瑞,你看生个孩子如果紫气满室,古人认为这孩子必定大有出息。老百姓之家也把“紫气”当作吉祥的象征,于是把“紫气东来”这些字写在大门上等等。先民还认为,哪个地方有宝物,哪个地方就会在上空出现紫气。
有趣的是老子骑坐的“青牛”也成了道教文化中的一个著名的意象,青牛后来成了神仙道士的坐骑了。到后来,“青牛”也成了老子的代名词了,老子又被称为“青牛师”、“青牛翁”等。这青牛还被老子家乡的百姓看作是神牛,说老子当初出关是乘这青牛飞过去的,并且又有一段美妙的传说。
今天的河南鹿邑县城内的东北角上还有一处高约13米的高台,叫“老君台”,又叫“升仙台”,台上有座老子庙。庙前埋有一根碗口粗的铁柱子,称为“赶山鞭”。相传老子50多岁时曾在这里讲学,此地离自己家有好多路,来来往往都要经过一座山叫“隐阳山”。这座山很高,遮天蔽日,山北见不到太阳,冰天雪地,寸草不生。山南又烈日当空,庄稼枯死,老百姓受尽了苦难。老子目睹这一切,虽想解救百姓,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如今骑青牛飞过了函谷关,知道自己已经成仙,青牛也会说人话了,于是又要青牛一起飞回家乡去治理那座山。到了家乡,老子挥鞭打山,山顶削去了,并且飞到了山东,成了泰山。再一鞭子打去,把山腰打到了河南,成了平顶山。这时鞭梢甩断,甩断的鞭子飞到了山西。老子一看手中的鞭子只剩下一个杆子,就顺手插在地上,这就是这个铁拄子的来历。老子又乘青牛飞走了,而那鞭子杆就永远留在了那儿。百姓感谢老子前来赶走山,因为从这以后老子家乡就过起了风调雨顺的好日子了。百姓就把老子挥鞭赶走山时站立的土台叫“升仙台”,将地上的铁柱子称“赶山鞭”。唐高祖李渊尊老子为“太上老君”,又把这个台称为“老君台”,还修了庙,进行祭祀。——这是老百姓何等瑰丽的想象啊!读了老子家乡的这一则传说,更感到老子又是有血有肉地活在老百姓中间!老子文化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中国的深厚博大的文化也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地衍生出来,又一层一层地累积起来的。
道家的社会哲学不是进取的,积极的,因为社会只是天道的过程,而不是目的本身。道家认为儒家的社会理想是合理的,但不是绝对的,因此基本上并不需要提出一套决定性的社会理想,因为天道变化,本身无所谓绝对的是非善恶之性能,因而道家强调得更多的 是在社会中生存的智慧原理,而且这种智慧必须是能应在任何历史情境的社会之中都行之有效的生存之道。也就因为道家的社会哲学不以自己发展规格为主, 而强调应对的智慧,因此利于人们修养生息的需求,故而让汉初的黄老之治有了实验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安定了千百年来中国士大夫失意于儒家本位的官场文化之后,也能有一广大的心性世界以顺遂人生。
重要哲学家之思想
道家的理论奠定于老子,老子《道德经》一书上下五千言,字字珠玑,书中广论道的形上学义、人生智慧义,提出一种有物混成且独立自存之自然宇宙起源论,也提出世界存在与运行原理是"反者道之动"的本体论思想,对于存活于其中的人类而言,其应学习的就是处世的智慧,于是老子也提出了众多的政治、社会与人生哲学观点出来,但重点都在保身而不在文明的开创,可以说他是以一套宗本于智慧之道的社会哲学与理论来应对混乱的世局,而无意制造社会的新气象,因为那些都不是大道的本
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理论最重要开创者,道家哲学基本上也就是老庄二型而已。庄子的道家学不同于老学之处,在于庄子更详尽地处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可开创能力,包括智慧上、认识能力上、身体能量上等等。庄子同样站在天道自然的命题基础上,提出了从人的自我修养到面对整个社会国家的处世之道,庄子书内七篇之作,就是他从世界观到知识论到工夫论到社会哲学的内圣外王之道的理论。
列子,战国时人。现存有的《列子》八篇 是东晋张湛所辑 一般认为该书反映了战国至魏晋间的思想。《列子》从道家思想出发 并对道家思想中无为的人生观有所改造 强调人在自然天地间的积极作用 并认为人在一种不任强使力的生存状态下,不忧天 不畏天 才是最好的生存状态。
王弼,三国时代人。当两汉经学的发展已到尾声,社会政治一直在动乱与不义的情境中,知识份子转向玄学清谈的风气,王弼以其对老子哲学的深切体悟,注解老子《道德经》一书,重体用之分 有无之别 不但发展出诠释老学的宗旨:"贵无"的精神,并以此原理注解《易经》,甚至还因此改变了从汉易以来言象数易学的气化宇宙论 而将易经的研究方向代之以纯粹玄学思想 使中国易学史走向一个崭新的局面。
郭象,西晋人,以《庄子注》闻名,主张“独化”理论 是一种从高度抽象思维当中所发展出来的的玄学式概念理论 认为宇宙万物都生于偶然的"玄冥"境界 因此提倡一种物无大小 各顺其适之精神,平等尊重每一个生命的人生观。
发展时期
道家起源应为远古的隐士传统,当然也有学者说老子是清庙之守,总之,道家的起源绝不是社会政治的积极参与者,他们从旁观察世局,认真思索宇宙的真象,使用着抽象度高且不带意识型态的执着的语言,描述天道与人事变化的法则,属于原理性研究的层次是他们的专长。当先秦的老庄二子总摄整理了道家思想的纲领之后,道家形上思想的深度立刻影响了儒家与法家的形上思想,儒家《易传》之作与韩非子《解老》之作都是在其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说。但是在社会政治的实际影响力上,老子之学要到汉初黄老之治的实施后才正式被试验着,因为在迭经春秋、战国、灭秦、楚汉之争之社会战乱终告停止之时,人们终于发现争强斗争的害处以及休养生息的重要,于是老学原理的政治哲学观点遂被重视。等到西汉强盛,君王开始好大喜功,争战的岁月再度启幕,时代的风气再度转变,然后也再度败坏,等到魏晋清谈之风起,道家哲学又开始了它的生命力,何晏、王弼首开其风,王弼更以简洁有力的注经之作,从理论上深入道家之学并予以阐发,而向秀、郭象则发展庄学的注释工作。魏晋之后,道家思想并未有鲜明的创造传统之再现,但是道家思想的理路却转为道教、易学与儒学理论的开创所藉用的重要启示,尤其是源自庄子的气化宇宙观,更被广泛且深度地再开发着。而同一时期的佛学传播,亦曾有一断相当长的时间是以道家“无”的智慧原理来表达的,此即世称“格义佛学”时期。
㈦ 老子道德经相关的故事
与老子相关的故事
按《史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曰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蓬累,箬笠也,首戴之而行,言无车盖也。)。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者,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网。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见老子,其犹龙耶。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遂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所终。老子生周定王三年,母孕八十年而生,生而皓首,故称老子。
老子生于公元前 570年左右,约比孔子大二十岁,是他的老师。老聃是王族,《左传·定公四年》说:“武王之母弟八人,周公为大宰,康叔为司寇,聃季为司空,五叔无官。”家族世袭周朝司空之职。《史记·管蔡世家》说:“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旦专王室,封季载于冉。”冉即聃,因此季载又君称聃季——聃国的君主,老聃就是这一事实的继承人,因此又官称老君。聃季是成王的叔氏族,因此也是昭公十二年甘悼公要去除的成王叔氏聃季族人的老阳子。老是对文王老儿子聃季族的族称,老子本名老阳子,字来,学称阳子,爵称伯阳,师称老子(子学家),官称老聃或老君,随王子朝携典籍奔楚国曲仁里时字称老莱子。因封地在南之沛泽——聃国彭地(开封一带),后人又称他地主名老彭和彭祖。“李耳”是汉武帝反黄老之道时,对“聃季”两字各去一半的贬义反称,无先汉依据。老子曾任周景王司空,“单氏取周”后离周去秦问祖归宗,死于秦国。
老子骑青牛
我们现在所见到的《道德经》,在战国时韩非子称为《周书》,在秦时《吕氏春秋·注》称为《上至经》,在汉时则直呼《老子》,《史记》始称“老子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汉景帝以黄子、老子义礼改子为经,杨雄《汉志·蜀王本纪》说“老子为关尹喜著《道德经》”,《边让老子铭》说“见迫,遗言道德之经。”可见,对老子文最早的称谓,是韩非子的《周书》。周时,晋国师旷称此举为“修《义经》”,周太子晋说是“立义治律”。最近,安徽涡阳县郑店村考古发掘出老子在楚国时居地,有关尹墓和圣母墓及圣人老子石像,有春秋时陶制井壁及“敕撰”“混元降诞”等残片。
依据这些线索,我们很容易找到《周书》——老子文与两千五百二十年前周景王“铸无射”钟的关系:因为当时各诸侯国抄写铸在圆钟上的《周书》顺序和六书文字不同,造成流传到现在的汉墓帛书《德经》先于《道经》而其它传本《道经》先于《德经》,以及文字等差异的根本原因。其它理由无解。
老子的社会哲理博大精深,主张辨而不辩、知无创有、公乃王,目的是完善社会精神和机遇建设,他是古今少有的社会辨证逻辑大师。
六、老子故事
1、老子降生
公元前577年夏六月,宋国国君共公去世,右师华元执掌国政。以左师鱼石为首的桓氏宗族久有谋政之心,无奈共公在位,不得其手。今见共公去世,欲乘机起事。由于谋事不密,走漏风声,被以华元为首的戴氏宗族逐出宋国。此后,即任向戎为左师、老佐为司马、乐裔为司寇;立新君,这就是宋平公。
鱼石率桓氏宗族一行二百余人逃往楚国,客居楚国三年。公元前573年夏六月,楚国起兵伐宋,攻克宋国的彭城(今江苏徐州),封鱼石、鱼府守城,并留下三百乘战车协助镇守。
宋平王为此召朝臣议事,问道:“敌强我弱,楚兵侵占彭城,是我心腹!如坐视不理,后患无穷!谁愿为我拔此要塞?”话音刚落,班中走出一人道:“愚臣愿往!”平王一看,只见此人身高丈二,浓眉大眼,阔腮宽肩,威武雄健,原来是司马老佐。华元表示忧虑,对平王说:“鱼石狡诈,鱼府凶残,彭城盘踞着楚国战车三百、守卒三千,力量很强。司马虽艺高胆大、刚健勇猛,恐难必胜。”老佐据理说道:“鱼石,蛀书之虫也;鱼府,缚鸡之犬也。有何惧哉!老佐愿携家小以围彭城,城不克臣不归!”平王允诺。遣老佐为上将军,率二万人马去收复彭城。
话说宋国围住彭城,日夜攻打。老佐英勇威武,身先士卒,使得宋军士气大振,不到半月,彭城守军便危在旦夕。一日,鱼石、鱼府在城上督战,见宋军人多如蚁,个个奋勇,架梯登城,人人争先;又见一员大将银盔银甲、金戈白马,驰骋于疆场之上,调兵遣将。一楚将问道:“这位宋将是谁?”鱼石答道:“是新任司马、围兵主将老佐。”楚将纷纷议论说:“攻城主将,不在军后观敌了阵,却突于军前左驰右骋,怎能不鼓舞士气!如此看来,彭城太危险了!”但鱼石是个有心计的人,他又对部下说:“事将成而败,事将败而成,历史上有不少例子,怎知我军必败?老佐英勇雄武,身先士卒,这是他成功之本;刚愎自用,目中无人,这又是他失败之根。又怎知他的军队必胜?”楚将问:“左师好像成竹在胸,有什么好计策?”鱼石回答说:“两军相对,帅在前还是在后,要见机行事。现在宋兵攻城,主将突出在前,冒着箭矢而驰骋,这是兵家的大忌呀!我有一条小计,如果照计行事,宋军成败,还很难说。”
原来鱼石是让部下放暗箭,射杀老佐,老佐正在军前督战,忽然飞来一箭,入胸五寸。不幸坠马身亡。宋军群龙无首,溃不成军,四散逃窜。
老佐眷属正处宋营军帐中,有侍女、十数家将、数十侍卫。忽闻老佐阵亡,又见溃军如潮涌来,众家将急忙驾车,保老夫人奔逃。且战且逃,至傍晚,追兵虽
鹿邑太清宫玄元殿(悬李鹏书匾“老子故里”
已不见,但老夫人身旁仅剩下两名侍女、一位驾车家将了。家将不敢稍停,披星戴月,摸黑前行,慌不择路,沿西南方向奔去。第二日天明时分,来到一个偏僻村庄,向村民问去宋都之路,均摇头说不知。家将只知应向西行,岂知早已偏南。一行四人绕小道,行程七日,仍不见宋都,却来到了陈国相邑(今河南鹿邑东)。正行之时,老夫人突觉腹中疼痛。原来老夫人已有七月身孕,老佐为践君前诺言,以必胜之心携眷出征。此时兵败,老夫人又有丧夫之悲,亡命他国,心中焦虑,身体疲劳,以至腹中胎动,疼痛难忍。侍女惊慌无措,家将忙停车于路旁,奔至村中寻一老妇前来。不过几刻时光,只听篷车之内响起“哇哇”哭声,一个早产男婴出世,这便是老佐之子——老子。老子降生,体弱而头大,眉宽而耳阔,目如深渊珠清澈,鼻含双梁中如辙。因其双耳长大,故起名为“聃”;因其出生于庚寅虎年(公元前571),亲邻们又呼之曰小狸儿,即“小老虎”之意。因江淮间人们把“猫”唤作“狸儿”,音同“李耳”。久而久之,老聃小名“狸儿”便成为大名“李耳”一代一代传下来了。
接生老妇见母子可怜,让一行五口住进自己家中。老丈以开药店为生,陈姓,人称陈老爹,所以都称老妇为陈妈妈。陈妈妈膝下无儿无女,为人厚道热情,让出三间西厢房,留老夫人一家居住。老夫人在危难之际,遇此善良之人,心中感激不尽;虽说战乱中颠沛流离,毕竟出于大户人家,随身携带细软尚够度日。加之家将常帮陈老爹营生,二位侍女料理家务,老幼五口,日子过得也还滋润。从此,宋国战将老佐的妻儿便在陈国住了下来。
2、聪颖少年
老聃自幼聪慧,静思好学,常缠着家将要听国家兴衰、战争成败、祭祀占卜、观星测象之事。老夫人望子成龙,请一精通殷商礼乐的商容老先生教授。商容通天文地理,博古今礼仪,深受老聃一家敬重。
一日,商容教授道:“天地之间人为贵,众人之中王为本。”老聃问道:“天为何物?”先生道:“天者,在上之清清者也。”老聃又问:“清清者又是何物?”先生道;“清清者,太空是也。”“太空之上,又是何物?”先生道:“太空之上,清之清者也。”“之上又是何物?”“清之清者之上,更为清清之清者也。”老聃又问。“清者穷尽处为何物?”先生道:“先贤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夜晚,老聃以其疑惑问其母,母不能答;问家将,家将不能言。于是仰头观日月星辰,低首思天上之天为何物,彻夜不能寐。
又一日,商老先生教授道:“六合之中,天地人物存焉。天有天道,地有地理,人有人伦,物有物性、有天道,故日月星辰可行也;有地理,故山川江海可成也;有人伦,故尊卑长幼可分也。有物性,故长短坚脆可别也。”老聃问道:“日月星辰,何人推而行之?山川江海,何人造而成之?尊卑长幼,何人定而分之?长短坚脆,何人划而别之?”先生道:“皆神所为也。”老聃问道。“神何以可为也?”先生道:“神有变化之能。造物之功,故可为也。”老聃问:“神之能何由而来?神之功何时而备?”先生道:“先师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夜晚,老聃以其疑惑问其母,母不能答。问家将,家将不能言。于是视物而思,触物而类,三日不知饭味。
又一日,商先生教授道:“君者,代天理世者也;民者,君之所御者也。君不行天意则废,民不顺君牧则罪,此乃治国之道也。”老聃问道:“民生非为君也,不顺君牧则其理可解。君生乃天之意也,君背天意是何道理?”先生道:“神遣君代天理世。君生则如将在外也;将在外则君命有所不受。君出世则天意有所不领。”老聃问道:“神有变化之能,造物之功,何以不造听命之君乎?”先生道:“先圣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夜晚,老聃以其疑惑问其母,母不能答;问家将,家将不能言。于是求教相邑之士,踏遍相邑之土,遇雨不知湿,迎风不觉吹。
一日,商老先生教授道:“天下之事,和为贵。失和则交兵,交兵则相残,相残则两伤,两伤则有害而无益。故与人利则利己,与人祸则祸己。”老聃问道:“天下失和,百姓之大害也,君何以不治?”先生道:“民争,乃失小和也;失小和则得小祸,然而君可以治也。国争,乃失大和也;失大和则得大祸,大祸者,君之过也,何以自治?”老聃问:“君不可自治,神何以不治?”先生道:“先哲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夜晚,老聃以其疑惑问其母,母不能答;问家将,家将不能言。于是,遍访相邑之士,遍读相邑之书,遇暑不知暑,遇寒不知寒。
3、入周求学
商老先生教授三年,来向老夫人辞行道:“老夫识浅,聃儿思敏,三年而老夫之学授??
今来辞行,非老夫教授无终也,非聃儿学之不勤也。实乃老夫之学有尽。聃儿求之无穷,以有尽供无穷,不亦困乎?聃儿,志远图宏之童也;相邑,偏僻闭塞之地也。若欲剔璞而为玉,需入周都而求深造。
周都,典籍如海,贤士如云,天下之圣地也,非入其内而难以成大器。“老夫人闻听此言,心中犯难:一乃聃儿年方十三,宋都尚且难返,去周都岂不如登九天?二乃老氏只留此根,怎放心他孤身独行?正犹豫不知怎么回答,不料先生已猜知其为难处,忙说:“以实相告,老夫师兄为周太学博士,学识渊博,心胸旷达,爱才敬贤,以树人为生,以助贤为乐,以荐贤为任。家养神童数位,皆由民间选来。不要衣食供给,待之如亲生子女。
博士闻老夫言,知聃儿好学善思,聪慧超常,久愿一见。近日有家仆数人路经此地,特致书老夫,意欲带聃儿去周。此乃千载难逢之良机,务望珍惜!”老夫人听后,不禁悲喜交集。喜先生保荐,使聃儿有缘入周,登龙门有路;悲母子分别,何日能见?思至此,好似聃儿已在千里之外,不觉心酸难抑,潸然泪下。老聃扑人母亲怀中,泣言道:“母亲勿须伤心,聃儿决不负老师厚望,待我业成功就,定然早日来接母亲!”说罢,母子二人相抱而泣。
哭之良久,母子二人转而为喜,拜谢先生举荐之恩。三天后,全家与商老先生送老聃至五里之外。老聃一一跪拜,上马随博士家仆西行而去。老夫人遥望聃儿身影远去,方才郁郁入车,闷闷返回。”
老聃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三年而大有长进。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老聃处其中,如蛟龙游入大海,海阔凭龙跃;如雄鹰展翅蓝天,天高任鸟飞。老聃如饥似渴,博览泛观,渐臻佳境,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旨,三年后又迁任守藏室史,名闻遐迩,声播海内。
4、孔子问礼
老聃居周日久,学问日深,声名日响。春秋时称学识渊博者为“子”,以示尊敬,因此,人们皆称老聃为“老子”。
公元前538年的一天,孔子对弟子南宫敬叔说:“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愿同去否?”南宫敬叔欣然同意,随即报请鲁君。鲁君准行。遣一车二马一童一御,由南宫敬叔陪孔子前往。老子见孔丘千里迢迢而来,非常高兴,教授之后,又引孔丘访大夫苌弘。苌弘善乐,授孔丘乐律、乐理;引孔丘观祭神之典,考宣教之地,察庙会礼仪,使孔丘感叹不已,获益不浅。逗留数日。孔丘向老子辞行。老聃送至馆舍之外,赠言道:“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於死,在於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於身,在於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孔丘顿首道:“弟子一定谨记在心!”
行至黄河之滨,见河水滔滔,浊浪翻滚,其势如万马奔腾,其声如虎吼雷鸣。孔丘伫立岸边,不觉叹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人之年华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处去,人生不知何处归?”闻孔丘此语,老子道:“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於自然,死於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於仁义之间,则本性羁绊。功名存於心,则焦虑之情生;利欲留於心,则烦恼之情增。”孔丘解释道:“吾乃忧大道不行,仁义不施,战乱不止,国乱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暂,不能有功于世、不能有为于民之感叹矣 ”
老子道:“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无、所以荣、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顺自然之理而趋,遵自然之道而行,国则自治,人则自正,何须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哉?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则违人之本性远矣!犹如人击鼓寻求逃跑之人,击之愈响,则人逃跑得愈远矣!”
稍停片刻,老子手指浩浩黄河,对孔丘说:“汝何不学水之大德欤?”孔丘曰:“水有何德?”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孔丘闻言,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使我顿开茅塞也: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老子点头说:“汝可教也!汝可切记:与世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於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守信也;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物也;以载则浮,以鉴则清,以攻则坚强莫能敌,善用能也;不舍昼夜,盈科后进,善待时也。故圣者随时而行,贤者应事而变;智者无为而治,达者顺天而生。汝此去后,应去骄气于言表,除志欲于容貌。否则,人未至而声已闻,体未至而风已动,张张扬扬,如虎行于大街,谁敢用你?”孔丘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浅,终生难忘。弟子将遵奉不怠,以谢先生之恩。”说完,告别老子,与南宫敬叔上车,依依不舍地向鲁国驶去。
回到鲁国,众弟子问道:“先生拜访老子,可得见乎?”孔子道:“见之!”弟子问。“老子何样?”孔子道:“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
论养生经
话说老聃隐居宋国沛地,自耕而食,自织而衣。岂知其名,无足自行,慕其名者接踵而至,求问修道之方,学术之旨,处世之要,于是其弟子遍天下。
有个弟子名庚桑楚,深得老子之道,住在北部畏垒山上。住三年,畏垒之地民风大变:男耕而有粟可食,女织而有衣可穿,各尽其能,童叟无欺,百姓和睦,世间太平。众人欲推庚桑楚为君主。庚桑楚闻之,心中不悦,意欲迁居。弟子不解,庚桑楚道:“巨兽张口可以吞车,其势可谓强矣,然独步山林之外,则难免网罗之祸;巨鱼,张口可以吞舟,其力可谓大矣,然跃于海滩之上,则众蚁可以食之。故鸟不厌天高,兽不厌林密,鱼不厌海深,兔不厌洞多。天高,鸟可以飞矣;林密,兽可以隐矣;海深,鱼可以藏矣;洞多,兔可以逃矣。皆为保其身而全其生也。保身全生之人,宜敛形而藏影也,故不厌卑贱平庸、”
庚桑楚弟子中有一人,名南荣 ,年过三十,今日闻庚桑楚养生高论,欲求养生之道。庚桑楚道:“古人曰:土蜂不能孵青虫,越鸡不能孵鸿鹄,各有所能,各有所不能也。桑楚之才有限,不足以化汝,汝何不南去宋国沛地求教老聃先生?”南荣 闻言,辞别庚桑楚,顶风冒雪,行七日七夜而至老聃居舍。
南荣 拜见老聃,道:“弟子南荣 ,资质愚钝难化,特行七日七夜,来此求教圣人。”老聃道:“汝求何道?”“养生之道。”老聃曰:“养生之道,在神静心清。静神心清者,洗内心之污垢也。心中之垢,一为物欲,一为知求。去欲去求,则心中坦然;心中坦然,则动静自然。动静自然,则心中无所牵挂,于是乎当卧则卧,当起则起,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外物不能扰其心。故学道之路,内外两除也;得道之人,内外两忘也。内者,心也;外者,物也。内外两除者,内去欲求,外除物诱也;内外两忘者,内忘欲求,外忘物诱也。由除至忘,则内外一体,皆归于自然,于是达于大道矣!如今,汝心中念念不忘学道,亦是欲求也。除去求道之欲,则心中自静;心中清静,则大道可修矣?蹦先?闻言,苦心求道之意顿消。如释重负,身心已变得清凉爽快、舒展旷达、平静淡泊。于是拜谢老聃道:“先生一席话,胜我十年修。如今荣 不请教大道,但愿受养生之经。”
老聃道:“养生之经,要在自然。动不知所向,止不知所为,随物卷曲,随波而流,动而与阳同德,静而与阳同波。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此乃养生之经也。”南荣 问道。“此乃完美之境界乎?”老聃道:“非也。此乃清融己心,入于自然之始也。倘入完美境界,则与禽兽共居于地而不以为卑,与神仙共乐于天而不以为贵;行不标新立异,止不思虑计谋,动不劳心伤神;来而不知所求,往而不知所欲。”南荣 问道:“如此即至境乎?”老聃道。“未也。身立于天地之间,如同枯枝槁木;心居于形体之内,如同焦叶死灰。如此,则赤日炎炎而不觉热,冰雪皑皑而不知寒,剑戟不能伤,虎豹不能害。于是乎祸亦不至,福亦不来。祸福皆无,苦乐皆忘也。”
再授孔丘
话说孔丘与老聃相别,转眼便是十七八年,至五十一岁,仍未学得大道。闻老聃回归宋国沛地隐居,特携弟子拜访老子。
老子见孔丘来访,让于正房之中,问道:一别十数载,闻说你已成北方大贤才。此次光临,有何指教?”孔丘拜道:“弟子不才,虽精思勤习,然空游十数载,未入大道之门。故特来求教。”老子曰:“欲观大道,须先游心于物之初。天地之内,环宇之外。天地人物,日月山河,形性不同。所同者,皆顺自然而生灭也,皆随自然而行止也。知其不同,是见其表也;知其皆同,是知其本也。舍不同而观其同,则可游心于物之初也。物之初,混而为一,无形无性,无异也。”孔丘问:“观其同,有何乐哉?”老子道:“观其同,则齐万物也。齐物我也,齐是非也。故可视生死为昼夜,祸与福同,吉与凶等,无贵无贱,无荣无辱,心如古井,我行我素,自得其乐,何处而不乐哉?”
孔丘闻之,观己形体似无用物,察已荣名类同粪土。想己来世之前,有何形体?有何荣名?思己去世之后,有何肌肤?有何贵贱?于是乎求仁义、传礼仪之心顿消,如释重负,无忧无虑,悠闲自在。”老子接着说:“道深沉矣似海,高大矣似山,遍布环宇矣而无处不在,周流不息矣而无物不至,求之而不可得,论之而不可及也!道者,生育天地而不衰败、资助万物而不匮乏者也;天得之而高,地得之而厚,日月得之而行,四时得之而序,万物得之而形。”孔丘闻之,如腾云中,如潜海底,如入山林,如沁物体,天我合为一体,己皆万物,万物皆己,心旷而神怡,不禁赞叹道:“阔矣!广矣!无边无际!吾在世五十一载,只知仁义礼仪。岂知环宇如此空旷广大矣!好生畅快,再讲!再讲??老子见孔丘已入大道之门,侃侃而谈道:“圣人处世,遇事而不背,事迁而不守,顺物流转,任事自然。调和而顺应者,有德之人也;随势而顺应者,得道之人也。”孔丘闻之,若云飘动,随风而行;若水流转,就势而迁。喜道:“悠哉!闲哉!乘舟而漂于海,乘车而行于陆矣。进则同进,止则同止,何须以己之力而代舟车哉?君子性非异也,善假於物也!妙哉!妙哉!再讲!再讲??老子又道:“由宇宙本始观之,万物皆气化而成、气化而灭也。人之生也,气之聚也;人之死也,气之散也。人生于天地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矣。万物之生,蓬蓬勃勃,未有不由无而至于有者;众类繁衍,变化万千,未始不由有而归于无者也。物之生,由无化而为有也;物之死,由有又化而为无也。有,气聚而可见;无,气散而不可见。有亦是气。无亦是气,有无皆是气,故生死一气也。生者未有不死者,而人见生则喜,见死则悲,不亦怪乎?人之死也,犹如解形体之束缚,脱性情之裹挟,由暂宿之世界归于原本之境地。人远离原本,如游子远走他乡;人死乃回归原本,如游子回归故乡,故生不以为喜,死不以为悲。得道之人,视生死为一条,生为安乐,死为安息;视是非为同一,是亦不是,非亦不非;视贵贱为一体,贱亦不贱,贵亦不贵;视荣辱为等齐,荣亦不荣,辱亦不辱。何故哉?立于大道,观物根本,生死、是非、贵贱、荣辱,皆人为之价值观,亦瞬时变动之状态也。究其根本,同一而无别也。知此大道也,则顺其变动而不萦於心,日月交替,天地震动、风吼海啸、雷鸣电击而泰然处之 。”
孔丘闻之,觉已为鹊,飞于枝头;觉己为鱼,游于江湖:觉己为蜂,采蜜花丛;觉已为人,求道于老聃。不禁心旷神达,说:“吾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今五十一方知造化为何物矣!造我为鹊则顺鹊性而化,造我为鱼则顺鱼性而化,造我为蜂则顺蜂性而化,造我为人则顺人性而化。鹊、鱼、蜂、人不同,然顺自然本性变化却相同;顺本性而变化,即顺道而行也;立身于不同之中,游神于大同之境,则合于大道也。我日日求道,不知道即在吾身,!”言罢,起身辞别。
㈧ “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是什么意思
“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柔的地位,深知什么是明亮,却安于暗昧的地位,深知什么是荣耀,却安守卑辱的地位。
出自春秋老子《知其雄,守其雌》,选自《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译文:
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柔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溪涧。甘愿作天下的溪涧,永恒的德性就不会离失,回复到婴儿般单纯的状态。深知什么是明亮,却安于暗昧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模式。甘愿做天下的模式,永恒的德行不相差失,恢复到不可穷极的真理。
深知什么是荣耀,却安守卑辱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川谷。甘愿做天下的川谷,永恒的德性才得以充足,回复到自然本初的素朴纯真状态。朴素本初的东西经制作而成器物,有道的人沿用真朴,则为百官之长,所以完善的政治是不可分割的。
(8)道德经保身扩展阅读
老子提出这样的一个原则:知雄、守雌,用这个原则去从事政治活动,参与社会生活。这种原则在老子所处的时代,可以作为一种生活态度的选择。
当时正处在春秋末年,政治动荡、社会混乱、你争我夺,纷纭扰攘,面对这样一种社会状况,老子提出了“守雌”的处世原则。他认为,只要人们这样做了,就可以返朴归真,达到天下大治。
“朴”、“婴儿”、“雌”等是老子哲学思想上的重要概念。“朴”,一般可以解释为素朴、纯真、自然、本初、淳正等意,是老子对他关于社会理想及个人素质的最一般的表述。
“婴儿”,其实也是“朴”这个概念的形象解说,只有婴儿才不被世俗的功利宠辱所困扰,好像未知啼笑一般,无私无欲,淳朴无邪。
老子明确反对用仁、义、礼、智、信这些儒家的规范约束人,塑造人,反对用这些说教扭曲人的本性,这就涉及到老子所说的“复归”这个概念,即不要按照圣贤所制定的清规戒律去束缚人们,而应当让人们返回到自然素朴状态,即所谓“返朴归真”。
在本章里,老子还主张用柔弱、退守的原则来保身处世,并要求“圣人”也应以此作为治国安民的原则。
守雌守辱、为谷为溪的思想,自然不能理解为退缩或者逃避,而是含有主宰性在里面,不仅守雌,而且知雄,这实在是告诫人们要居于最恰切、最妥当的地位,面对社会纷乱争斗的场面。
㈨ 还原版《道德经》第二十七章:攻述身退
还原版《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全文如下:
本章对应王弼本《道德经》第九章。本章文本以楚简《老子》为底本,并对勘其他版本对底本作了校订。
“反者道之动”是老子对“对立面互相转化”的表述。本章老子进一步阐明,“反者道之动”不仅体现在一切生命现象中,表现为生死轮回、强弱变换;也体现在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表现为月盈则亏、水满则溢、有聚则有散、有进则有退;而就社会现象而言,这意味着权贵不可长保、名利终将淡去、财富有聚必有散、人生有起必有落。这是万事万物不可抗拒的规律。
然而,老子上述观点在历代老注中却遭到了种种曲解,使老子思想被不同程度的儒化。还原版《道德经》前两章证明,老子思想体系是构建在“对立统一”和“公平公正”两大基本原理之上的公理体系,因此《道德经》的所有结论都必定是这两大原理的引申,且“公平公正”是老子思想体系的唯一价值判断。儒道之争的本质就是对“公平公正”原理的取舍,而儒化在本章的体现,正是用儒家价值判断取代了老子的“公平公正”原理,从而完全脱离了老子思想的公理体系。
老子思想被一定程度儒化是在《道德经》版本的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主要发生在战国至汉初这段时间,从最初的部分章节陆续蔓延至其他章节。本章就是一个极为典型的例子,从楚简《老子》演变为帛书《老子》这段时间,老子原本遭到了颠覆性篡改,虽然只涉及个别字句,但这些改动使本章的思想内容发生了质变,从道家思想蜕变成了儒家思想。而传世本则以讹传讹,完整继承了帛书《老子》的讹误。
还原版《道德经》以楚简《老子》为底本,还原了老子最初的文本。下文将着重阐述老子原本与传世本之间的文本差异及其思想内涵的不同。
本章生动展现了“以老解老”与“以儒解老”的本质区别。传世本将“富贵在天”作为前置命题,违背了老子思想的“公平公正”这一唯一价值判断,将求取功名作为隐形价值取向与老子思想的无名无身无私无欲形成了直接价值冲突,将“中庸之道”作为解读老子的出发点,则完全脱离了老子思想的核心“对立统一”原理。
“反者道之动”与“中庸之道”的区别——儒道对世界本质的认识不同
“反者道之动”指一切事物都将走向其反面,不可抗拒,因此,没有人能够维持所谓的巅峰状态,一旦登峰造极,随之而来的一定是日落西山,江河日下。
然而,“中庸之道”则不然,认为事物在两极之间存在一个最佳状态,谓之“中庸”,恪守“中庸”便能保持这一最佳状态,经久不衰。
以上两者的区别就是儒道之别,具体表现在本章就是还原版《道德经》与传世本《道德经》的文本差异。
“以老解老”:还原版的这两句都在说天道,老子这里旨在以天道喻人道,为下文的论人道作铺垫。水装满了再往里装就要满出来,此时已达到了极限,犹如树不能再长高,水也不能再往里灌。另一方面,物有聚必有散,来的越猛,去的也越快,“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这两个现象背后的逻辑都是“反者道之动”,前者在说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触及某个转折点,从此将会开启一个逆过程;后者在说只要有正向的过程,就必然有反向的过程,要想不经历反向的过程,除非不开启正向的过程。
“以儒解老”:传世本这两句引进了“持盈”的概念,即持守盈满。苏辙的解读颇具代表性,具有浓厚的“中庸之道”色彩:“持盈”为一种极端,令人整日惴惴不安,端着满满的一杯水,一不小心水就会洒出来,还不如退一步,水没有那么满,反倒轻松自如,“不若其已”意味着不如早点停下来。同理,刀锋磨尖了反而容易折断,还不如不磨,也就不会断了。因此,人不能太贪,凡事要适可而止;为人不能太高调,不露锋芒才能自保。
“以老解老”与“以儒解老”的本质区别究竟何在?
“以老解老”认为,过山车这种游戏只有玩和不玩两种结果,不玩就不会有人生的乍起乍落,而一旦介入,就不可能只有起而没有落;要想领略崛起的风采,就要准备经历落魄的煎熬。而“以儒解老”则认为,过山车这种游戏高手的玩法完全能做到有起无落,你有足够的时间去玩上升的那一段,只要你足够聪明,就可以避开由起转落的危局,这其中的奥妙就是“中庸之道”。两相比较,不难理解为何老庄始终认为儒家理论逻辑上不攻自破,不过自欺欺人而已。
接下来对还原版的几个关键字作一说明。
“桎”通“窒”,义为阻窒。“桎而盈之”意思是,装满了水再往里倒就要满出来,“窒”是因为已经装满了水。“桎”在楚简《老子》中写作“上之下木”,系后人抄误,正确写法当为“上至下木”。“至”与“之”因楚篆写法形近而误,“本章勘正说明”对此有详述。
后人因未辨“上之下木”为何字,而将其误判为“上之下又”,而“上之下又”就是楚篆的“寺”字,再以“寺”通“持”作解读,于是有了“持而盈之”。可见传世本一直在以讹传讹。
“桎”不作“桎梏”解,而是假借为“窒”。《庄子·达生》:“工倕旋而盖规矩,指与物化而不以心稽,故其灵台一而不桎。”意思是,工倕画圆胜过圆规,得心应手而丝毫不假思索,这是因为他的心灵与所造之物已成天人合一而没有任何阻窒。倕(chuí),人名,相传为尧舜时期的巧匠。故,缘故。灵台,心灵。桎,阻窒。
“丕不若已”,楚简《老子》作“不不若已”。“若,连词,而。”“已”,止也。第一个“不”当读作“丕(pī)”,而第二个“不”则读作本字。《说文》:“丕,大也。”《诗经·周颂·清庙》:“不显不承(烝),无射(yì,斁)于人斯。”《管子·心术》:“道其本,至也。至不至无。”这里“不”皆读作“丕”,义为“大”。“丕不若已”是“不丕若已”的倒装,意思是不再进一步壮大而就此停了下来,表示事情已经发展到了极限。
“湍”,本义急流,这里借喻急速。“湍而群之,不可长保”,指快速聚集起来的东西终究是要散去,即老子所说的“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公平公正”与“富贵在天”的区别——儒道社会价值观的不同
“公平公正”原理从根本上否定社会等级制,主张人人平等。社会等级制的特征就是社会财富分配不均,按等级差别形成了优先与劣后。还原版《道德经》第二十章“名与身孰亲”指出,老子的“道物关系论”意味着不存在私有产权,所以老子的“平等”超越了法国大革命意义上的“平等”,不仅强调人权与地位的平等,也包括财富分配平等。
“富贵在天”恰恰是儒家等级社会的法理依据。儒家思想精心打造并极力捍卫一个多层级差的等级社会,并以“天命”解释了等级社会的一切不平等制度。按照儒家理论,人有贵贱之分,富贵天命使然,因此社会贫富差距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但人们对待贫富差距的观念确实是个敏感的问题,因此从“中庸之道”出发,富贵阶层要通过言行举止极力淡化这种敏感性。
上述儒道不同价值观对“公平公正”原则的取舍,在还原版《道德经》和传世本《道德经》文本上也有充分体现。
“以老解老”:还原版老子本章是在以天道喻人道,前两句阐述了“反者道之动”在自然现象中的体现,这两句承接上文,阐述了“反者道之动”在社会现象中的体现。“金玉盈室”如同“桎而盈之”,过山车已经爬到了顶端,接下来的便将是反转,故而“莫之能守”。同样,追求大富大贵,不过是“湍而群之”,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既然上了过山车,只要不跳下来,就得从高点滑落,一切咎由自取。
“以儒解老”:传世本的一个前置命题,认为富贵本身不是问题,根据儒家的价值观,“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人天生就有贵贱之别,而且财富多寡与人的社会等级相匹配,这就是所谓的“礼制”。因此,“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只能用“累”来解释,如同端着满满一杯水又不想让它洒了,所以适可而止,别让自己太累了。而“富贵而骄”问题在“骄”不再“富贵”;富贵而不骄,一点事没有,甚至富贵而仁、富贵而谦卑还是美德,值得大力提倡;但若是富贵而骄,恐遭天罚,没好日子过;聪明人最好是富贵了别嘚瑟,低调做人,于是一生平安。
“以老解老”与“以儒解老”的本质区别究竟何在?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天道与人道之别就是对“公平公正”原理的取舍。“以老解老”将形成社会贫富悬殊视为不公,将消除贫富悬殊视为天道对不公的纠错,故大富大贵必然不可长久,因为去财富化与追求大富大贵是一体两面,不可分割。这种去财富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取决于某种偶然因素,而是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不可抗拒。而“以儒解老”则完全回避了“公平公正”原理,且以不公正的制度为出发点,在不公的基础上大谈个人修养,什么适可而止,什么低调做人,并将这种“中庸之道”的理念视为人生修养的至高境界。这就是两者的本质区别。
接下来对还原版与传世本的文本区别稍作说明。
“金玉满堂”现已成成语,朗朗上口,但老子原本作“金玉盈室”,两者文义相同。“满”系后人避汉惠帝刘盈名讳而改“盈”为“满”。“室”改“堂”应该出现在“盈”改“满”之后。
“ 贵福乔,自遗咎。 ” 楚简《老子》此句作“贵福乔,自遗咎也。”“也”系战国后人添加的语气助词。“贵”,在老子的行文中多作动词,义为崇尚,这里作追求解。“福”,本指富贵长寿,这里用作富贵的统称。《韩非子·解老》:“全寿富贵之谓福。”“乔”,高大的意思。《尚书·禹贡》:“厥草惟夭,厥木惟乔。”意思是,那里的草木特别茂盛,那里的树木特别高大。“贵福乔”是“贵乔福”的倒装,读作追求大富大贵。咎,指祸害。自遗咎,为自己留下祸患。
“福”古文中有时也用作“富”,《释名》:“福,富也。”但楚简《老子》这里的“福”不用作“富”,理由有二:其一,“福”、“富”两字在楚简《老子甲》中均出现,写法不同,“我无事而民自富”中的“富”字,上多一“宀”;其二,从文义上理解,“福”指财富和权力,是富与贵的集合,而不是单指财富,这样,“福”就是对前句“金玉盈室”的进一步升华,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面,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前句已经表达的内容。
传世本将“贵福乔”改成了“富贵而骄”,彻底偷换了老子的概念,将“不追求大富大贵”改头换面成了“富贵了切记骄奢”,于是将这段文字与“贵贱有别”、“富贵在天”的儒家理念融为了一体。
“无名无功”与“功成名就”的区别——儒道人生哲学的不同
圣人无私无欲、无名无身、无功无求是道家思想的精髓,是“圣人不自生”的具体写照。圣人为天下而生,以天下为己身,从而无我无身,无身则无私无欲、不求功名,既然不求功名,又谈何功成名就的保全之道?
“攻”与“功”一字之差,人生哲学完全不同。“攻述身退”讲述的是动力学原理,是宇宙万物的运动规律;而“功成身退”则是以成就功名为前提,兜售的是明哲保身的万全之策。
先说“以老解老“:“攻述身退,天之道。”攻,指攻击,打击对方。述,通遂,完成的意思。打击对方时要将身体前倾,打击结束后势必要将身体收回。这是在阐述进与退的互相转化,是“反者道之动”的形象表述。老子借此表明,有进有退是一切事物的变化规律,若以天道喻人道,则命运沉浮、财聚财散、名来名去,都将难以逃脱这一基本规律。
再看“以儒解老”:王弼本只改了个“攻”字作“功遂身退,天之道”;而河上公本却嫌此不够全面,又添加了“名”的内涵,作“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老子原文中的动力学原理被转换成了求取功名的万全之术。从儒家功名说出发,功名不能不要,它是人生奋斗的目标,这成了一个不言而喻的先决条件;其次,一旦求得功名,当急流勇退,以求自保,再次重申了“中庸之道”的权衡之术。
“攻”古有通“功”的用法,《墨子·非攻下》:“易攻伐以治我国,攻必倍。”前一个“攻”作“攻击”解,后一个“攻”作“功效”解。但此处“攻”不作“功”解,理由就是道家对无名无功的明确态度,“上德不德”,圣人“为而不恃”,老子绝不可能教人如何求取功名,且还要名身两全,这从根本上背离了老子的圣人之道。
本章勘正说明
本章对应王弼本《道德经》第九章,以下是还原版与十二个主要版本的比较,及还原版取舍说明。
此段文字楚简《老子》与其他版本差异显著。
“桎而盈之,丕不若已。”
首先是“桎”、“寺”之辨——老子本字是“桎”而非“寺”。
“桎”是左右结构,但在文字发展初期,左右结构常写作上下结构,如“朴”在楚简《老子》中作“上菐下木”(见还原版《道德经》第九章)。“桎”的正确写法当为“上至下木”,但楚简写作“上之下木”,疑为后人抄误。“之”与“至”楚篆写法形近,后人或因未解文义而将两字混淆。楚简《老子》中这个近似于“桎”的错别写法如下:
而楚篆中“之”与“至”的写法则分别如下图所示:
“桎”通“窒”,义为阻塞。《庄子·达生》:“攻倕旋而盖规矩,指与物化而不以心稽,故其灵台一而不桎。”意思是,工倕画圆胜过圆规,得心应手而丝毫不假思索,这是因为他的心灵与所造之物已是天人合一而没有任何阻窒。故,缘故。灵台,心灵。这里的“桎”不作“桎梏”解,而是假借为“庢(zhì)”。“庢”,今俗作“窒”,后“窒”兴而“庢”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音》“桎,叚借为庢。”“庢”,本义为水流受到崖壁的阻碍而停止。枚乘《七发》:“发怒庢沓,清升逾跇(yì),侯波奋振,合战于藉藉之口。”意思是,汹涌的水势因受阻而飞溅,后浪撞击前浪,巨浪滔天,混战在藉藉(地名)的隘口。马叙伦《庄子义证》:“桎,借为窒。”
“桎而盈之”,帛书甲乙本作“㨁(zhí)而盈之”。蒋锡昌、朱谦之引陈碧虚注:“严君平作‘殖而盈之’,谓积其财宝也。”张舜徽认为“‘㨁’盖‘殖’之形讹。”然从楚简本出发,或可认为“㨁”、“殖”二字皆因后人未通“桎”之义而改。汉简本及各传世本多作“持而盈之”,“持”系将“上之下木”误读为“寺”,遂又以“寺”通“持”而得。“持”通常作把持、执守解,用于此义为“持盈”,即保持盈满的状态,而这种解读恰恰与老子的“反者道之动”相冲突。还原版推断“上之下木”为“上至下木”之误,当读作“桎”,通“窒”。
其次,“不不若已”当读作“丕不若已”,其语义较“不若其已”更为优。
“丕不若已”,楚简本作“不不若已”;“已”,止也。两个“不”连续抄写在一起,不大可能是抄误。但若两个“不”是同一个字,通常第二个“不”都用重字符代替,据此规则判断,这两个“不”应为不同字。第一个“不”当读作“丕(pī)”,而第二个“不”则读作本字。《说文》:“丕,大也。”《诗经·周颂·清庙》:“不(丕)显不(丕)承(烝),无射(yì,斁)于人斯。”《管子·心术》:“道其本,至也。至不(丕)至无。”此两段引文“不”皆读作“丕”,义为“大”。“丕不若已”是“不丕若已”的倒装,句义为“不再壮大,就此停下”。
帛书甲本此句只保留了“不”字,残三字;帛书乙本作“不若其已”;其他版本均作“不如其已”。“若”、“如”义同。“不若其已”句中“其”为语气助词,句义为不如适可而止,这与上文的“持而盈之”相呼应,都隐去了主语“人”。而楚简本这两句的用意则是在以天喻人,借用的是自然现象,主语是物而非人,从而为下文的论人道作铺垫。这是楚简本与其他版本的根本区别。还原版秉承了楚简本的逻辑,读“不不若已”为“丕不若已”。
“湍而群之,不可长保。”
“湍”,本义急流,这里借喻急速。“湍而群之,不可长保”,指快速聚集起来的东西终究是要散去,所指仍就是自然现象,如“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楚简本此句“保”后有“也”字。“也”在楚简本和帛书甲乙本的本章下半段频繁出现,从行文习惯上分析,不仅与老子其他章节文风不符,而且也与本章上半段的文风不符,显得多余,当为战国后人所添加,故还原版将这些“也”字一并删除。
帛书甲本此句缺四字,“保”作“葆”,“葆”后衍“也”字。“葆”古通“保”。帛书乙本此句作“(扌短)而兑之,不可长葆也”,“扌短”或为“锻”字借,“兑”通“锐”,句义为打磨锋利的刀剑用久了还是会钝化。楚简本这两句的用意同样是以天道喻人道,而帛书甲乙本则又变成了就人道说人道,有悖于老子的逻辑范式,故“扌短”、“兑”二字当非老子原文。
汉简本此句作“梪而兑之”,王弼本、严遵本作“揣(zhuī)而棁(ruì)之”,河上公本等作“揣而锐之”,傅奕本作“(专攴)而棁之”,想尔本作“揣而悦之”。从文字相关性可以推断,这几个版本是从帛书乙本一类的文本演化而来。“梪”、“揣”、“专攴”或有形部与“扌短”同(如“豆”),或有音部与“扌短”同(如取“专”音);而“棁”、“锐”、“悦”则是由“兑”派生而来,“棁”通“锐”,“悦”或亦通“锐”。传世本各版本这两句的内涵同样脱离了老子以天道与人道的逻辑范式。
最后,“不可长保”,想尔本作“不可长寳”,“寳”通“保”。苏辙本“不可长保”作“不如长保”,“可”作“如”此为唯一孤证,当系后人据上文“不如其已”之“如”而改“可”为“如”,非老子本字。
“金玉盈室,莫之能守。”
“莫之能守”是“莫能守之”的倒装句,“之”为代词,代指“金玉盈室”。此为老子惯用句型,如“民莫之命,天自均焉”、“夫莫之爵,天自然也”,这里“之”均为代词。
此句,楚简本“盈”作“浧”,“浧”通“盈”;“莫之能守”作“莫能兽也”,“兽”借为“守”,“莫”后脱“之”,句末衍“也”。帛书甲本与还原版同,帛书乙本残“盈”字,句末衍“也”字。汉简本“莫”后脱“之”字。王弼本等传世本“金玉盈室”作“金玉满堂”,字句不同但义同,只不过后者非老子原句。傅奕本、范应元本及想尔本“金玉满堂”作“金玉满室”,范应元此句注文言王弼古本“堂”亦作“室”。“盈”改“满”系后人避汉惠帝刘盈名讳所致。还原版从楚简本并读“浧”为“盈”,并补后句脱漏“之”字而删句末“也”之。
“贵福乔,自遗咎。”
“贵福乔,自遗咎”,指追求大富大贵则自取其咎,“福乔”为“乔福”的倒装,“乔”,大也。《尚书·禹贡》:“厥草惟夭,厥木惟乔。”意为那里的草木特别茂盛,那里的树木特别高大。“福”指“祸福”之“福”。此句,楚简本、帛书甲乙本句末均衍“也”字。
“贵福乔”帛书甲本作“富贵而(马高)”,帛书乙本、汉简本及王弼本等传世本均作“富贵而骄”。“马高”为“骄”的异体字。“贵福乔”与“富贵而骄”内涵大不相同。前者意在反对追求大富大贵,因为这有违“公平公正”原则;而后者则并不反对追求大富大贵,仅仅强调富贵则切记骄奢,因为富贵天命使然,贵贱有别天经地义。两者的区别是儒道之争,上文对此已有详述。
王弼本等传世本“自遗咎”作“自遗其咎”。“其”为语气助词,系后人为与上句“富贵而骄”形成对文而添加。
此句,楚简本、帛书乙本及汉简本句末均衍“也”字。
“攻述身退”,攻,攻击,句义为打击对方时要将身体前倾,打击结束后势必要将身体收回。老子旨在阐述一种动力学原理,蕴含在一切物体的运动变化之中。
“攻”古通“功”,但此处“攻”不作“功”解。求取功名、建功立业是儒家所推崇从所谓君子之道,而老子的圣人之道则强调无私无欲,当然也就无名无功,所以老子这里决非是在教人如何既能求取功名,又能独善其身。
“攻述身退”,帛书甲本作“功遂身芮”。如上述,“攻”作“功”系后人未解老义而改。“遂”与“述”义同。“芮”通“汭”,“汭”本义水的转弯处,引申为收缩。帛书甲本“芮”为唯一例证,当系后人据文义所改。
“攻述”,河上公本等作“功成,名遂”,傅奕本作“成名,功遂”,想尔本作“名成,功遂”,皆为后人未通老义所改,将老子的不求功名,改头换面成了如何求取功名而又能自保,是对老子思想彻头彻尾的篡改。
附:王弼本《道德经》第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