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国柱状图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有哪些变化
第一,通过改革开放,经济有了快速发展,这是改革开放前无法想象的。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鼓励民营企业、私营企业发展,从而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基础性作用。发展东部的同时,进行西部大开发,改变了西部的落后面貌。并适时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充分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世界制造业第二大国。相比较改革开放之初的一穷二白,进步显而易见,国民生产总值提高了400多倍,制造业从占世界份额的1%,提高到10%以上。同时,中国在航天、高铁、水电站、核电站、运载火箭、核武器、高性能计算机、第三代移动通信、超级杂交水稻等方面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第二,相比改革开放前,社会生活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中国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文化事业等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或一定的成就。目前,中国高等教育规模世界第一、博士生数量世界第一、大中小学生数量世界第一;政府先后在农村和城市推广了免费义务教育,中国在实现教育公平上迈出了第一步。中国在社会保障、医疗方面也取得了巨大进展。中国人男女寿命分别达到71岁和74岁,比1978年提高了4岁多。 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得到充分发展,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完善, 2007年在全国农村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3451.9万农村居民纳入保障范围。 在国家统一方面,提出一国两制解决了香港、澳门的回归和平稳过渡。
第三,相比改革开放前,民主法治建设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缺乏基本自由,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人民逐渐获得了经济自由、政治自由、社会自由,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言论自由、迁徙自由,绝大多数国民的公民权利获得保障;中国社会、文化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态势;民主政治有所进展;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事业在曲折中前行。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从以经济增长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 初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地理复习纲要
一、 地球与地图
(一)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
1、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1) 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且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2) 站得高,看得远。
(3) 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月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友谊述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4万千米; 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自转
公转
运动方向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运动周期
一天(24小时)
一年(365天)
旋转中心
地轴
太阳
产生的地理现象
昼夜交替;时间差异
四季变化;五带形成
(二)地球仪
1、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2、 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给出地点要能在地球仪或地图上读出经纬度;给出经纬度要能找相应的地点。
(三)地图
1、 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1)辨别方向:
①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指向标法: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③经纬线定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量算距离:①比例尺的计算:
②比较比例尺的大小与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比例尺小 → 表示范围大 → 内容简单
比例尺大 → 表示范围小 → 内容详细
(3)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①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②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2、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
3、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二、 海洋与陆地
1、海陆分布: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A、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B、 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①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②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③洲界: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
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
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拉马运河
2、海陆变迁:
(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① 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② 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了古河流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
③ 荷兰的填海造陆(人类活动改变地表形态)
(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①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a ) 地中海 — 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b)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② 阿尔卑斯山(欧洲):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喜马拉雅山(亚洲):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科迪勒拉山系(美洲):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地中海将消失: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挤压碰撞处
红海将扩大: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地区。
三、 气候
1、天气与我们的生活: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天气是短时间的大气状况,是易变的;
气候是长期的(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是稳定的。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会环境的重要性。
2、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① 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② 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③ 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
(2)气温的变化:
① 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温度出现在午后2小时左右(14时);
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会计算气温日较差)
② 气温的年变化: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
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则相反。(会计算气温年较差)
(3)会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读图说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3、降水与降水的分布
(1)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① 从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② 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③ 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
④ 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⑤ 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是赤道附近;最贫乏的地区是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
⑥ 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方是印度的乞拉朋齐;最少的地方是阿塔卡马沙漠。
(2)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出降水的变化规律。
4、世界的气候
(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热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寒带:寒带气候
(2)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部、西岸的气候类型
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大陆内部:温带大陆性气候
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3)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纬度位置影响:
a) 赤道地区终年炎热,而南极大陆则冰雪覆盖
b) 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
海陆位置影响:
a)青岛的降水量比兰州多
b)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
地形影响:
a) 台湾岛台湾山脉东侧降水比西侧多。
b) 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
c) 位于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山顶白雪皑皑。
(4)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① 气候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生活在不同热量带的人们衣着不同。
② 气候影响人类的生产活动,其中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显著。
③ 气候发生异常变化,会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危害,从而产生灾害。
四、 居民与聚落
(一)人口与人种
1、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1)世界人口增长:从1830年到1999年,世界人口每增长10亿人口所需时间逐渐趋短,这表明在这段时间内,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逐步趋快。
(2)人口自然率=出生率-死亡率
(3)人口的分布:
人口密度 = (人/平方千米)
人口分布:
a) 人口稠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欧洲
北美洲东部
原因:
社会经济条件: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地区都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人类在这里聚居的历史悠久,农业发展较早;欧洲和北美洲这两个地区都是工业发展较早的地区,经济发达。
自然条件:这四个地区都分布在中低纬度近海地区,气候较为适宜;同时,都在平原地区,所以自然条件都比较优越。
b) 人口稀疏地区:撒哈拉沙漠
大洋洲西部沙漠
亚马逊平原
北冰洋沿岸
青藏高原
原因:极端干旱;过于湿热;终年严寒等。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合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2、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1)人口增长过多过快带来的问题:交通堵塞、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生活贫困、环境污染、资源减少等。
(2)人口不断减少停止增长,带来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国家用于老年人的社会养老等费用增加等问题。
(3)采取措施: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3、乡村人中向城市迁移
(1)原因:
a) 乡村人口增长造成劳动力过剩
b) 城乡差别:城市就业机会、物质生活条件、文化教育等条件较乡村好。
(2)带来的问题
a) 一方面为城市提供大量的劳动力,有力地支持城市建设;解决乡村人多地少的问题。
b) 另一方面则可能造成城市人口过多而引发城市物质供应问题,城市就业问题,城市社会治安问题,城市环境问题等。
4、世界三大人种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1)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来划分。
(2)世界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区:
白种人:欧洲、西亚、北非、美洲、大洋洲
黄种人:亚洲、北美洲北部、南美洲的部分地区
黑种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二)语言和宗教
1、 语言:
世界主要的语言(联合国的工作语言)的分布地区:
汉语:中国,东南亚部分地区
英语:欧洲的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
俄语: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俄罗斯,前苏联加盟共和国)
法语:法国、非洲一些国家
阿拉伯语:西亚,北非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英语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2、 宗教:
(1)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基督教: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
伊斯兰教: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
佛教: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2)我国维吾尔族、回族多信仰伊斯兰教
藏族、蒙古族多信喇嘛教(佛教中的一派)
(三)聚落
1、 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房屋
道路修筑情况
商店的多少
学校的多少
医院的多少
有无农田
有无果园
有无鱼塘
自然景观改变大小
密集度
高度
乡村
小(稀疏)
矮
少
少
少
少
有
有
有
小
城市
大(稠密)
高
多
多
多
多
无
无
无
大
2、 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2)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当地气候特点
民居的建筑特点
因纽特人的雪屋
严寒
雪块构筑,低矮,无窗,门小,墙厚,保温性好。
黄土高原的窑洞
干燥,冬冷夏热
利用厚厚的黄土层,挖凿成窑洞,冬暖夏凉。
傣族微竹楼(高架屋)
潮湿,炎热多雨
双层,楼上住人。凉爽,通风,防潮。
新疆的平顶屋
干燥,风沙大
平顶房,屋顶可以晒庄稼。
西亚的乡村
炎热,干燥
墙厚,窗小。可以减少白天太阳热量的传入和沙漠吹来的热风。
(3)保护世界遗产的意义
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如果不加以保护甚至任意破坏,将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
五、 发展与合作
1、国家和地区
世界的国家和地区 ---200多个
a) 面积居世界前六位的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b) 人中超过1亿的国家。(10个)
c) 地跨两洲的国家:埃及(亚非)、土耳其(亚欧)、俄罗斯(亚欧)、
美国(北美、大洋洲)
d) 国界:地图上一国与邻国或公海之间的界线,是国家主权范围的界线。国界是人为划分的,有的依据山脉、河湖、海洋、经纬线来划分,有的依据民族、语言、宗教等来划分。
e) 领土:国界范围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
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1)划分: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分为
a) 发达国家
b) 发展中国家
(2)运用数据和实例,说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差异。— (南北差异)
课本P89 图 5.6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比较”
地图册P38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人口约占世界的1/5 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的4/5
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世界的3/4 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世界的1/4
生活、教育水平高 人口高增长
生产力高度发达 生活、教育水平低
以第一产业为中心
(3)知道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
地图册P37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
发达国家: 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部(澳大利亚例外 --- 在大洋洲)— “北”
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南部 — “南”
“南北对话”—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在经济、政治上的商谈。
“南南合作”— 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
3、国际合作
联合国 总部 — 美国纽约 宗旨:“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6个主要机构 5个常任理事国(中、法、俄、英、美)
世界贸易组织 总部 — 瑞士日内瓦 成员: 148个(2003年4月)
宗旨:“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和福利进步,主张贸易自由与公平”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和平、友谊、进步
国际红十字会 人道主义
亚太经合组织
东南亚国家联盟
欧盟
生物:“新课程” (笔答60分钟)
一、你能选择出最有说服力的一项答案吗?请将你的选择填在括弧内(25道可以只做20道)
l.植物在生活过程中不能直接吸收的物质是 ( )
A. 五机盐 B. 淀粉 C.二氧化碳 D.水分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小草在生活中不需要呼吸 B.蚯蚓在生活中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C. 植物对外界不能做出任何反应 D. 山鸡下蛋属于繁殖
3.下列现象属于生长的是 ( )
A.蘑菇从小长到成熟的个体 B.杨树的落叶
C.植物吸水的过程 D. 人体的排汗
4. 下列说法不是生物共有的特征的是 ( )
A. 能繁殖 B. 具有细胞结构
C. 不断从外界吸收营养 D. 能合成蛋白质
5. 含羞草对刺激做出反应与下列哪一生理现象相同 ( )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人手被针刺后缩回
C.子女与父母长相不同 D.植物吸水的过程
6. 海洋中绿藻多分布在上层,褐藻在中层,红藻则分布在底层,分析影响海洋中藻类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 )
A.盐度 B.温度 C. 阳光 D.水分
7.下列哪个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最小( ),哪个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
之称( )。
A. 海洋生态系统 B. 湖泊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 E. 湿地生态系统 F. 池塘生态系统
8. 用低倍镜观察装片时,如果发现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异物并不动,转动目镜后,异物也不动,这异物可能在 ( )
A.目镜上 B.物镜上 C. 装片上 D. 反光镜上
9.某同学使用显微镜时,在低倍镜视野中看到的图像如右图,
他想将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应将玻片 ( )
A. 向左上移动 B.向右上移动
C. 向左下移动 D. 向右下移动
10. 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
A.系统 B.器官 C. 组织 D. 细胞
11.切西瓜时会流出一些液体,此液体主要来自 ( )
A.细胞膜 B. 细胞质 C.细胞核 D.液泡
12.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 ( )
①在载玻片中央放好材料 ②擦挣载玻片和盖玻片 ③盖盖玻片
④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或生理盐水) ⑤取材料
A. 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⑤①③ C.②⑤①④③ D.④⑤①②③
13.细胞内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结构是 ( )
A.细胞膜 B.细胞核 C.叶绿体 D. 线粒体
14. 下列哪种物质是细胞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物 ( )
A. 糖类 B.尿素 C.蛋白质 D. 脂肪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凉拌西红柿时,汁水为红色是因为细胞结构被破坏,细胞内的物质流出来的原因
B.细胞内的物质是固定不变的,不需要外界给予
C.能量转化器就是把能量用掉
D.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16.能决定人眼睛是双眼皮或单眼皮的遗传物质片段是 ( )
A.DNA B.细胞核 C.基因 D. 染色体
17. 人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 ( )
A.12个 B.23个 C.23对 D.46对
13. 下列属于组织的是 ( )
A. 胃 B.心脏 C.皮肤 D. 血液
19. 下列关于人体的形态描述正确的是 ( )
A.细胞→器官→组织→系统→人体 B. 组织→细胞→器官→系统→人体
C,细胞→组织→系统→器官→人体 D.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20.下列不属于苔藓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是 ( )
A. 消除污染 B.提供氧气 C. 保持水土 D.分解有机物尸体
21.大米和面粉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主食,从结构上看,它们是水稻和小麦种子的哪一部分 ( )
A. 子叶 B. 胚 C.胚乳 D.子叶和胚
22.能发育成茎和叶的结构是种子的 ( )
A. 胚轴 B.胚芽 B.子叶 D. 胚根
23.植物体内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 ( )
A. 氮、磷、铁 B. 氮、磷、钾
C.氮、硼、钾 D.硼、磷、铁
24.在下列蔬菜中主要食用植物的繁殖器官是 ( )
A.萝卜 D.芹菜 C.黄瓜 D.藕
25. 珠被发育成种子的 ( )
A.胚 B. 种皮 C. 胚乳 D. 果皮
二、你能判断下面左侧和右侧各结构之间的关系吗?请用直线将相关的内容连接起来
1.按厂列物质分别属于哪一类,用线连起来
①水
②糖类
A. 无机物 ③脂类
④无机盐
B.有机物 ⑤蛋白质
⑥核酸
2. 用直线将下列名词与相关的内容连接起来
A. 细胞壁 ①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透明的粘稠物质
B.细胞质 ②里面含有细胞液
C. 细胞核 ③里面含有遗传物质
D.细胞膜 ④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E. 液泡 ⑤保护和支持作用
3.构成下面左侧所列器官的主要组织是哪一类,清用线连接起来;
A. 心脏
B.大脑 ①结缔组织
C. 皮肤 ②上皮组织
D. 肩胛骨 ③神经组织
E. 血液 ④肌肉组织
三、你可以从下面30个空格中选取15个填上满意的答案
1.生物圈包括 圈的底部, 圈的大部和 圈的表面。
2,生物圈为其中的生物提供的生存条件有 、 和 等。
3.生物圈中的生物部分除了植物、动物,还有其他生物吗?如果有,请举例说
明 。
4. 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 开始的。然后可以根据自己的
和 ,尝试着对这一问题答案做出 。
5. 生物体由小到大,是与细胞的 和 分不开。
6. 科学家经过艰苦的努力,发现核酸分为两种,一种是 ,另 一种是 。
7.动物和人体的生长发育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叫做 。
8.草履虫的身体只由 ,你还知道有哪些生物与它一样吗?请你 至少写出两种生物的名称 。
9. 病毒的结构简单,它是由 外壳和内部的 两部分组成。 病毒只能 活细胞内,根据 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 、
和 三类。
10. 根尖由四部分组成,从顶端向上依次是 、 、
和 。根的长度能够不断增加,就是因为分生区的细胞能不断 和伸长区细胞能不断的 的缘故。
四、请发表你的见解,并简写在下面的横线上(你可以做其中有把握的二道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根据你的理解,说一说它们是生物的 理由(至少写出两条): 。
A.机器人 B.克隆羊 C. 木头 D. 蘑菇 E. 细菌 F. 蛋白质
2. 如果让你养殖花卉,你怎样才能满足花卉生活需要的条件? (至少说明两个条件)
。
3.现有黄豆多粒、2~3个培养皿、镊子、若干张滤纸和黑纸,请你用这些材料设计“种子萌发是否需要光”的探究实验。
,
3. 2022上海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难度点评
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道德与法治学科于2022年7月11日下午顺利进行,市教育考试院邀请相关学科专家对试卷进行评析。专家一致认为试卷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课程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注重考查学科思维,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培育价值认同,激荡青春能量
全卷引导青少年将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国家命运紧密结合。试卷通过宏观、中观、微观的情境设置,引发学生对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的思考,进一步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全卷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开篇,以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为价值引领,以孔繁森、于敏等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为价值纽带,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自己的最好成绩。
接着,以“发展数字经济”为主题,展示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在经济领域取得的成就,使学生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最后,以“保护野生动物,我们责无旁贷”为主题,引导学生懂得厉行法治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全卷依托由浅入深的学科任务、真实鲜活的试题情境,使学生在见人、见事、见精神的过程中,激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明确自己的责任和担当。
二、考查核心素养,体现学科思维
试题坚持素养导向,突显综合性、开放性、应用性和探究性,考查内容紧贴教材本体,立足初中教学实际,着重考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时政探究题设计了具有内在关联的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图,需要学生综合柱状图、折线图和文本材料的基础上从多个角度进行作答,考查了学生图文资料的逻辑转化、复杂信息的判断分析能力。
又如,案例分析题创设了中学生走访检察院、查阅法律法规、制作宣传画册等探究活动情境,考查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力图考查学生的道德理解力和判断力,反映学生核心素养的真实发展水平,凸显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独特价值。
三、发挥育人特色,启迪学生心智
试题发挥道德与法治学科鲜明的育人特色,紧扣时代脉搏,通过展示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的成就,使学生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感到自豪,激发出砥砺前行、建功新时代的内在动力。比如,综合理解题将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的讲话内容渗透于试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学会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
又如,案例分析题从我国依法保护朱鹮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视角切入,从一个侧面生动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效,引导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全卷守正创新,将价值性和知识性有机统一,助力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在立德树人、铸根育魂上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