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道德
㈠ 怎么理解柏拉图的名言"道德不是芝麻绿豆的小事,那是做人的大事"
道德看上去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实践起来确实很难,生活中面对真正的事情时怎样正确的选择,选择正确与否事关重大,确实是做人的大事。
㈡ 怎么理解柏拉图的名言 道德不是芝麻绿豆的小事,那是做人的大事
因为道德听起来,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大部分人们还没有认识到道德会影响到什么,怎么做好道德,做了有什么用;做起来又是令人讨厌的事。所以要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就是做好人,只要把人做好了,事不就是那么回事吗
㈢ 柏拉图为什么认为艺术会败坏人类的道德生活
正是经过构形这一环节,人类情感才发生了质变:它解除了日常情感的对象性负荷,转变为生存情感的自我观照。
柏拉图曾经表达了一种贬低艺术的思想。他认为艺术会败坏人类的道德生活,因为艺术激动起人的情感。我们的情欲、憎恨、悲痛等等这些经验本应当枯萎下去,艺术却唤起了它们,这就破坏了道德生活的秩序与和谐。柏拉图显然未看到人类情感的存在论意义,而且也未看到在审美经验中的情感与日常情感之间的区别。
㈣ 柏拉图道德是什么
美德即知识是柏拉图思想中一个核心的内容。
在Protagoras 中,柏拉图提出了一个享乐主义式的对人类心理的描述。他提倡一种一元主义式的对快感/利益的解读,声称人的行为都是出于趋利避害的考量,世界上所有的快感和痛苦,利好与不利,都可以在同一个标尺下衡量。当人面临多种选择时,他会计算他以为的每个选择背后的“总和利好”,最后选择那个他以为的对他最有利的那一个。
如果一个人真正的具有对“好”的知识(knowledge of the good),那么他必然会选择“好”的行为。不同于尼采这种声称每个人本质的利益都不同的视角主义者,柏拉图认为有一个客观的、对所有人适用的“好”(good),并且这种“好”是在形式的世界里实际存在的,就像太阳存在一样。在《理想国》等对话中,柏拉图论证了正义比不义要“好”: 对人类而言,“好”——即最大的、最本质的利好——是灵魂的完整、同一,是灵魂中理智、精神、欲望三部分各安其位,而这等同于正义/美德的状态。如果一个人真正具有对“好”的知识,那么他出于自利的目的,必然会做一个正义的人,即使是面临肉体的折磨和死亡的威胁,也不会去行不义,因为他知道正义对他是最有利的。就好像是,如果我拥有数学知识,知道1+1=2, 那么哪怕有人严刑拷打、威逼利诱,我也不可能真的相信1+1=3,尽管我或许会谎称我相信1+1=3 以逃避折磨。
问题在于,不是所有人都拥有对“好”的知识。我们觉得对我们好的东西(apparent good),不一定等同于真正的好(good). 于是我们就会错误地衡量不同选择背后的“总和利好”,选择实际上并非对我们最有利的行为。这便是“作恶”。因此,“作恶”的本质是无知,是因为缺乏对“好”的知识;而一旦我们获得了这种知识,我们趋利避害的本性会令我们必然地去追寻美德与正义。
柏拉图否定了Akrasia (weakness of the will)的现象,即明明“知道”什么是对我有利的,却没有这么做。这也是亚里士多德(自认为)与柏拉图的一大分歧。柏拉图认为,根本不存在我“明明知道”去健身房锻炼才是更有利的,却还懒在床上猫被窝里刷知乎这种事。这种情况中,我实际是不知道/不相信去健身房是更好的,我内心深处还是相信躺在床上对我更有利。
从这里可以看出,柏拉图所说的对“好”的“知识”,不只是一个知性理解(understanding /comprehension)层面的概念,还包括长期对欲望、精神的训练与控制。 我阅读了理想国,理解了他每一步的论证,信服了“正义比不义更好”这个观点,但即使这样,我也并不是真正地知道(know)正义比不义更好。这就是理想国里那个“人”、“狮子”、“多头怪物”的比喻的含义。一个人若想真正的获得对美德的知识,他必须从小过一种道德的、节制的生活,不能有丝毫偏离。他需要警惕地控制灵魂中的“多头怪物”,不能满足它喂养它,让它过于强大。而一旦他年轻时放纵欲望,削弱“人”(理性)的力量而增强“多头怪物”(欲望)的力量,长大后怪物就会强大到虚弱的理性完全无法控制的地步。对于这种人,仅仅有理性论证(rational argument),不足以让他获得对“好”的知识,变成一个正义的人。柏拉图这种对幼年时的habituation 的强调,在亚里士多德的教育理论中得以延续。他强调人必须从幼年起,就被训练着过道德的、节制的生活,以正确的方式去“模仿”美德的行为,并且学会享受美德的行为本身。 小时候没有这种长期的、严格的、一丝不苟的habituation, 长大后读《理想国》或《尼各马可伦理学》一点用也没有。
我个人觉得柏拉图说的挺make sense 的。来美国后我发现不少美国同学午饭就吃所谓的“花生酱三明治”,就是两片面包里夹上花生酱果酱黄油奶酪,这都能吃得特开心,说是从小到大上学的午餐就是这个。要让我天天中午吃这玩意不到一周我就得退学。大概是从小养成的习惯不太好,喂给了多头怪兽太多的饺子馄饨汤圆米粉烤鸭鸡汤排骨凤爪水煮鱼麻辣烫小笼包大闸蟹,现在就是跟我说要节制些,不能过度追求口腹之欲,我即使理智上能理解甚至认同这个argument, 实际上也无法真正地相信节制饮食比找好吃的对我更有利。
㈤ 柏拉图说过“具有良好道德的人不需要法律来约束他们如何做正确的事;而道德败坏的人则总是会钻法律的空子
一、柏拉图的观点是法律是最低层次的道德,守法不代表你是道德高尚的人,只能从社会学上说你达到了基本水准的道德,最低水平的道德。如果不守法,肯定会被认为是道德败坏。
二、这涉及到一个调整规范的问题,良好道德的人依靠内心的道德律和社会的公序良俗去做事,法律意义上正确的事情。道德败坏的人肯定想最小代价或者不费任何代价就想要收获或最大化的收获,这才有动机促使他们寻找制度和框架的漏洞来钻。
三、商业领域内,由于经济学上的经济人假设,每个人都是自己利益的最佳判断者,他当然会寻找交易或者制度上的漏洞来为自己谋取最大化的利益,这个无可厚非。所以才需要制度涉及要科学合理,不让有机可趁。
四、个人观点:我认为柏拉图此观点值得商榷,应加大机制顶层设计的科学性,尽量使规则和制度没有漏洞让当事人可钻,保障交易秩序。和道德无关,和人性有关;和制度设计有关。
原创答案,转载请注明,如果这个回答,网络知道还给我吞了不给发的话,别怪我卷你十八代祖宗。
㈥ 孟子四德与柏拉图四德比较
仁 义 耻 智
四德说,首先是“仁”人都有恻隐之心,不忍之心,“仁”是做人的起码原则,也是仁最本质的属性,“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只有时时处处“以仁存心”,才能保身、保家、保国、保天下。“仁人无敌于天下。”“义”即知荣辱的羞恶之心,“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不用耻者,不耻……何若之有?”“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羞耻心是人的本性之一,可以醇化道德,人人争先恐后,由此孜孜不倦,自强不息,而犯罪的原因便是“耻”的结果。为人处世,待人接物,要“以礼存心”,“以礼敬人”,这也是君子不同于一般人之处。“智”,即为判断是非善恶的本能,根据不同的对象予以不同的态度。“在这四德中,孟子最为重视的是仁义,仁义实则伦理道德的同义词,孟子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仁是人心的代表,心是仁的生命,仁就是爱人,可见,孟子是以‘仁’为人心的完善,表现,是以人为生活中心和准则。
在东西方思想的源头上,中国的孟子和古希腊的柏拉图秉持着“人性善”理念,将建构美好与善良的精神家园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他们分别以孔子、苏格拉底为楷模,满怀强烈的政治抱负,试图通过道德教育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孟子致力于培养崇义尚道的“义士,”柏拉图力图造就理想国的哲学王;孟子强调精神内化,柏拉图主张道德外烁。
谈谈柏拉图
苏格拉底的死,对他的学生们来说是一个太大的刺激。在他们的学生中,有一位名叫柏拉图。
柏拉图(Plato,公元前四二七公元前三四七年)是贵族后裔,良好的家庭条件使他走上了政治之路,他年轻的时候充满才情,喜欢写诗及悲剧作品,直到二十岁时遇见苏格拉底,才把他以前的作品付之一炬,从此专心研究哲学,成为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跟随了苏格拉底八年,最后却看到他蒙受不白之冤而死,所以他对当时的所谓民主政治失望透了,他认为这种民主政治只是暴民政治。
柏拉图曾出外远游,四十岁时回到雅典,在一座称为Academus的山上盖了一座学院,所以现在称学院为Academy。他买了一块地,盖了一座房子让学生自由来念书。亚里斯多德就是他的学生,跟了他二十年。
西方哲学最早的一部完整而重要的经典,就是柏拉图的《对话录》。柏拉图在学院中讲课的笔记与记录没有留传下来,但光靠《对话录》已经足以名传千古了。他为什么喜欢写对话录呢?
首先,只靠个人是无法发现真理的。因为个人在研究问题时总会有一个特定的角度,这就使得他永远无法知道从别的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会有怎样不同的看法。因此,柏拉图认为,必须要有另一个人 以不同的角度与他对话。而且往往是相反的角度,因为如果双方立场相同,就没有什么好对话的了。比如,我说今天天气很好,你点头说是,那么,关于天气就没有什么好谈的了。但如果我说天气好,你却说天气不好,我就会问“何出此言”,说不定你今天心情不好,使得再好的天气也看上去不那么好,那我们就可以讨论一下究竟是谁的感受才正确,诸如此类,对话才能继续下去。
对话时两人采用不同的角度,一正一反,并不是为了辩论,而是为了找到一个观点既包涵“正”也包涵“反”,称之为“合”。既然包涵了“正”“反”双方,那就是处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了。当“合”出现后,又会有另外一个与“合”相反的“反”出现,而“合”则变成下一个“正”了,这样子的辨证,就会不断地向上提升、超越。
其次,柏拉图认为对话是思想本身所具有的性质。他的意思是,人的思想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自己跟自己对话的过程。比如说,我心里想,今天要不要翘课呢?按道理是应该去的。但往窗外一看,这么大的雨,不如不去了吧!转念一想,下雨算什么,不去的话,老爸那根棍子比雨点可怕多了!这就是一般人的思考过程。很少有人思考时像写论文一样,很有逻辑性地不停一连串想下来,往往在思考的过程中就有辩论,也就是对话。
到底什么是真理?在希腊文中,真理叫作alēthe?a,意思是“揭开来”。真理不是静止的,而是一个过程,要把盖子揭开来,真理才会呈现。什么是盖子?盖子就是我们从小到大所接受的各种成见,主观愿望或习惯,这些都会遮蔽真理,使我们看不清楚。那么,由谁来帮你揭开呢?很多时候就是那个跟你一起讨论的对手。柏拉图在哲学方法上特别重视对话,就是因为这个道理。
柏拉图在讲真知的时候,特别提出了一个很有名的洞穴比喻。大意如下: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好像住在一个洞穴中,每个人都被全身固定地只能面对墙壁,墙上有影子,因为座位后面有一张矮桌子,上面放了一些道具,再过去有支蜡烛。我们被固定了全身,无法回头,所以以为墙上的影子就是真实的世界。然后,有一天一个人挣脱了捆绑,回头一看,原来那些道具才是真的。
洞穴有出口,他便沿着出口往外走,最后离开了洞穴的黑暗而进入了光天化日的世界。在习惯了外面的光亮之后,他发现太阳下面的世界才是真正真实的世界,他豁然开朗,洞穴里原本的世界不过是影子,道具也不过是模型,上面这个世界才是真实而永恒不变的世界。
这个人很高兴,但他立即觉得不该独自享用真理,而应该告诉伙伴们。于是他又回到洞穴中。由于刚从光亮进入黑暗,一时不能适应,他显得有点跌跌撞撞。当他告诉伙伴们:“你们看到的都是假的,让我来带你们去找真的事物。”别人就说:“你连这个地方都搞不清楚,跌跌撞撞,那么笨拙,还想告诉我们什么是真的。简直混蛋!”他们很生气,不但把这个人抓起来毒打,还把他杀掉了。
很明显的,比喻中的“这个人”就是苏格拉底。柏拉图用这个比喻来说明苏格拉底如何一步一步追求真理,最后却被杀害了。
这个比喻很生动,柏拉图想表达的意思是,人类活在世界上,用耳朵眼睛等感官所认识的世界上的一切都充满变化,简直跟影子没有什么两样。那么,什么是真理?什么是真相?
柏拉图的回答,可以用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比如,你指着一张图片上的牛,告诉小孩子这是牛,之后小孩子到野外看到一头真正的牛,就会立刻知道这是牛。这实在是很奇怪的现象。他以前只看过图片上面的牛,当他看到立体的牛时,怎么会知道它就是一头牛?如果他在另一个地方看到另一头牛,他也会说那是一头牛。这就更奇怪了,没有两头牛是一样的,他是如何用“牛”这个概念去掌握不一样的个体呢?
柏拉图认为,这种现象只能用一种理由来解释。在我们所生活的这个千变万化的世界之外,另有一个完美的世界,我们每个人在出生前,灵魂就存在于这个世界中。在这个完美的世界里,有着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万事万物的完美形象,或称“理型”,也就是说,我们出生前,灵魂已经在那个完美的世界中,见到过所有事物的理型。这就类似于中秋节时,做月饼的师傅用一个模子作出了五十个大同小异的月饼,虽然每一个月饼都有或多或少的差异,当我们看到模子,也就是这种月饼的所谓完美理型之后,就可以辨认出这五十个月饼都是同一个模子出来的。当我们降生为人时,灵智是处于被蒙蔽的状态,而被人告诉我们比如说“这是一头牛”之后,我们的回忆被激活,想起了那个完美世界中的“牛”的理型,从而使我们下次见到时能够辨认出“这是一头牛”
柏拉图把理型作为充满变化的世间万物的最后根据,他认为,如果没有那个理型作为我们思考的对象,人类是无法建构知识的,比如,一位医生在看病时,看了三个病例后,确定了是什么病及治疗方法,但问题是,他怎么知道第四个有相同症状的病人也是这种病,可以用这种药治好呢?因为这里有前提,就是有这些症状的都是这种病,而凡是人都会对这种病有这样的反应,凡是这种病碰到这咱药都会有同样的结果,被治好。这就是一种普遍性。
当我们在研究事物时,研究的是它的普遍性,这时我们必须把它抽象出来。这一点在数学上有最明显的表现。比方说,当我们在说一、二、三的时候,这个世界上并非有一、二、三这些具体的存在,有的只是一棵树,两朵花、三个人,但我们不需要了解这个“三”代表的是“三朵花”还是“三棵树”,我们只需要把它抽象出来,用“三”这个数字来表达就够了。不光是数学,任何学科都有抽象性,因为它们全都是用语言组合成的,而语言本身就是抽象的结果,比方说,当我们说“树”的时候,你知道我在说什么,但是你眼前并没有一棵树突然出现。只是因为在你脑海中有了将你所看到的各种树抽象出来而形成的“树”的概念,才使得你明白我在说什么。
在柏拉图的洞穴比喻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就是在山洞外的世界中光芒万丈,照耀万物的太阳。这个太阳是柏拉图心目中最高的理型---“善”。柏拉图认为,如果没有太阳,世界就会一片漆黑,我将无法知道一件东西的存在与否。“存在”这个词,在英文中是Existence, 就是“站出来”的意思。比如,桌上有一个碗,为什么它是碗不是桌子?因为它跟周围的事物有明显的区分,它“站出来”显示其自身。当太阳照耀,有了光明之后,万物才能有所区分,才能呈显出万物的存在。因此可以说,太阳是一切存在的基础。请注意,这并不代表太阳创造了万物,只是说,由于太阳的光明,万物的存在才得以显现出来。这是柏拉图比喻的用意。
按柏拉图的理论,人的生命中真正有价值的是灵魂。他认为,人的灵魂分为三个部分:理智、意志和情欲。请注意,这个“情欲”并非指“性欲”,而是指“情感和欲望”。
目前的心理学将人的潜能分为知、情、意三部份,认为三种作用是平行的,彼此之间的从属关系并不明确。柏拉图则特别强调,一定要把理性摆在第一位,因为如果你想要有高尚的人格,一定要先知道什么是高尚,先要以理性去知道我们所要欲望,意愿的是什么,这样才会成功。理性就好象一座灯塔,使我们看事情很清楚,如同在光明之中,不会模模糊糊,胡里胡涂。
人不能拥有智慧,只能拥有不断追求智慧的动力。因为智慧是对永恒事物的完全理解,而我们“身在此山中”,如何去完全理解呢?这涉及的是定义上的问题,那么,人可以拥有什么呢?
首先,可以有“明智”。可以按照时机上的需要安排自己的行为表现,能够把握各种最好的条件,做出最好的选择。希腊文中的“明智”是“聪明”与“谨慎”的合并。“聪明”是反应敏锐,知道如何选择;“谨慎”是行为上自我约束,凡事适可而止。
第二德是“勇敢”,意志需要“勇敢”去实现前述“明智”,理性的指引。
第三德是“节制”,就是节制情欲,不让情欲蒙蔽理性,误用勇敢。
第四德是“正义”,就是将理智、意志、情欲分配到恰到好处。
这四德显得相当完整,是希腊人所崇尚的人格理想。柏拉图提出,当人在实践这“四德”之后,生命将会提升到一个相当高的境界,会真正达到“幸福”。柏拉图认为,有六种“幸福”。
最高的幸福是“合宜或中庸”。中国人也讲中庸之道,但往往被误认为是“乡愿”,任何时候都随波逐流,跟着大众的方向走。不过其实这不是中庸真正的意思。儒家所谓的“中”,并不是一根棍子的中点,而是指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儒家的中庸并非不愠不火,如果情况很坏,孔子也会有火气,并且,如果情况许可,他不会袖手旁观,而会挺身而出,见义勇为。
由此看来,中庸其实很难做到。想想看,我们什么时候能说话恰到好处,做事收放自如?这种境界要靠高度的智慧,配合后天的修养,“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希腊人所羡慕的风范,是一个人雍容大度,临危不乱,泰山崩于前而面色不改,内心充满自信而能镇定如恒。
第二种幸福是“比例、美或完整”。古代对美的定义是指一样东西很完整,各部分比例匀称,而且看起来很清晰。柏拉图的意思是,一个人在人格及行为处事方面样样保持完整,又有适当的比例,这就是一种幸福。比方说:一个人如果一天到晚只顾工作,赚钱,而忽略了家庭或运动,就会造成失衡。比例匀称不一定是一边一半,也许你在工作上花四分,家庭上花六分,就会感到幸福;而他在工作上花四分就会经济拮据从而影响家庭生活的质量,那么对他来说,也许工作六分,家庭四分才是最匀称的比例。
第三种幸福是“明智”,就是能将自身所有的条件运用得恰到好处,不会有所错失。
第四种幸福是“知识与技术”,比如说,一个人大学毕业后,学了某些专业技术,在社会上可以立于不败之地,这也是一种幸福。
第五种是“不含痛苦的快乐”。有一些快乐会带来痛苦,比如:吃巧克力时我很快乐,但吃多了造成发胖,肚子痛,高血压,这就很不理想了。
第六种是“无害地满足欲望”。也就是在满足自己欲望的时候,不要对人对已造成伤害,否则就是不幸福。
我们谈这六福的目的何在呢?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所了解的人生其实相当狭隘,因此我们偶尔可以参考一下古代人,看看他们如何了解幸福人生的意义所在,及如何去实践幸福人生,从这里面获得一些启发。
许多人谈到“柏拉图式的恋爱”,就会说那是完全没有行动的爱情。他们的理由是,柏拉图重视人的精神本质而非身体,所以柏拉图式的恋爱只是精神层次的,与身体不相关。其实,这完全是一种误解。
柏拉图对爱情的解释并非仅是超越感官的,其中也包括本性的欲望。换句话说,人的生命原是一股爱的力量,英文叫做Eros,很可惜现在这个词引申变成了Erotic,“色情的”,这是很容易误导人的。Eros这个词代表原始生命力的追求,属于爱在性方面的表现。但是不要忘记,性本身是中性的,并不是坏事,却反而是一种生命力的表现。重要的是,这种具体的生命力必须往上提升。
柏拉图从未否定一般所谓的生物性的表现,相反的,他是先承认这个部分的需要,只是不同意让人只停留在生物性的层面,柏拉图指出,这种原始的本能乃是以追求圆满为目的。他以一个希腊神话来说明。古时候的人是男女合体的圆柱体,每个人都有四眼、四耳、四手、四脚,做事快,跑起来也快,因为这个人的两部分志同道合,浑然一体。这种人实在圆满美好,不过神看了却很嫉妒,便将之一分为二,变成了两个人。从那以后,人们为了追求圆满的生命,便一生都在追求另外一半。
柏拉图就是以这则神话来说明我们这一生都在追求圆满,至于这个圆满是不是一定要放在生物性层面来表示,这未必是柏拉图的意思,他更可能是指精神上的圆满。那么,我们要如何追求呢?要设法从理性出发,去找到一样东西的真正的理型,然后,以完美理型为目标,让自己在行为上不断地实现更高的价值。因此,人生并非走向死亡,而是走向“善”的生命旅程,这正是柏拉图整个哲学的核心所在。
有的人喜欢问一个问题:人生奋斗的动力是什么?有的是为父母,有的是为家庭,有的是为孩子。事实上,一个人奋斗的动力不应该是外在的目的或理想,而应该是内心那个要求成全的呼声。但成全需要一个方向,柏拉图就是设法把这个方向找出来,让大家知道我们的内心本质,是要使自己走向圆满。
㈦ 介绍一下柏拉图《理想国》的主要德育思想
首先值得指出的是,柏拉图的德育并非我们今天的大众教育,而是一种精英教育。德育的目的是培养政治家哲人,即哲人王。这是柏拉图在其巅峰之作《理想国》中提出的观点。
运用三段论来说明:
美德是知识(大前提)
知识是可教的(小前提)
因此,美德可教(结论)
小前提是没有问题的,关键在于澄清大前提:美德是不是一种知识?对于这个问题,苏格拉底首先指出,美德是好东西,也是有益的东西。那么,如果能找到一种东西,它是有益的但不是知识,那么,美德就不一定是知识了。反之,如果找不到这样的东西,美德就只能是知识了。有益的东西,诸如节制、勇敢、正义、财富、良好的记忆,它们之所以有益,是由于我们正确地使用它们,有分寸地使用,也就是按照智慧去使用。如果我们不正当地使用它们,也就会变得有害了。所以有益的东西一定是某种智慧。因此,美德是一种知识,一种智慧。
㈧ 柏拉图的理念论都是什么
拉图哲学的核心概念是“理念”,他的哲学亦因此而被称为“理念论”。柏拉图把理智的对象称作理念。“理念”(eidos,idea)来自动词“看”(ide),原意是“看到的东西”。柏拉图把其意义引申为“心灵的眼睛看到的东西”,可以翻译为“理念”(相当于英文Idea)或“型相”(相当于英文form )。“理念”的译法强调它是人的理智所认识的、外在理智之中的存在;“型相”的译法强调它向人的理智所显示的是普遍的真相。理念或型相的主要特征是分离性和普遍性。一类事物有一个理念,各式各样的事物有各式各样的理念。不同的事物组成了事物的世界,而由它们的理念所组成的总体就是柏拉图所谓的理念世界。在柏拉图看来,前者是可感的世界,后者是可知的世界。柏拉图认为可知的理念是可感的事物的根据和原因,可感的事物是可知的理念的派生物。柏拉图通过两种方式来说明理念是如何派生事物的。他用“分有”说明个别事物与型相之间的隶属关系,用“摹仿”说明两者之间的相似关系。柏拉图认为,事物的类别是型相,一类事物中的每一个都具有这个型相的一部分,每一个事物都分有一个型相。理念型相是可感事物的原因,因为可感事物分有了理念型相。由于分有物和被分有的理念型相之间的关系相当于个别概念和它所归属的普遍概念之间的关系,分有物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与被分有的理念型相相似,但不可能达到等同的程度。一个东西分有了什么样的理念型相,它就是什么样的存在;分有到什么程度,就与理念型相相似到那种程度。造物主是根据理念来创造具体事物的,所以事物因摹仿理念而存在。“摹仿”(mimesis/imitate)是一种技艺活动,摹仿的复制品和被摹仿的原型之间没有分有物和被分有的理念之间那种逻辑关系。柏拉图把技艺的观念引入摹仿说,解决了一个逻辑分析解决不了的问题:认识内容何以能与认识对象相似?柏拉图把技艺分为神圣的与人工的两种,制造者也分为造物主和工匠两种。不论造物主还是工匠,他们所制造的产品都是对思想中一个原型的摹仿。于是便有了这样的四重区分:神圣的原型、神圣的摹仿物、人工的原型、人工的摹仿物。关键在于,神圣的摹仿物就是人工的原型,这样,柏拉图便可以证明:人的意见只是对理念型相的摹仿,按照意见制造的人工产品则是摹仿的摹仿。可感世界是造物主摹仿理念世界的原型而创造出来的。自然物是造物主依照理念型相创造的神圣摹仿品,影像则是对这些摹仿品的摹仿。“摹仿”说在柏拉图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柏拉图的宇宙生成论和艺术观都依赖于这一思想。“分有”和“摹仿”实际上并无本质的差别,不同之处只是在于有无造物主。“摹仿”是有造物主的“分有”,“分有”是无造物主的“摹仿”。由此可见,柏拉图的理念具有多重含义:首先,理念是共相。理念是通过对事物的抽象而形成的普遍共相,也就是事物的类概念或本质。其次,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个别事物是由于分有了理念而成为这一事物的,离开了理念就没有事物。再次,理念是事物摹仿的模型。理念是事物之完满的模型,事物则是理念的不完满的摹本,事物是因为摹仿了它的理念而成其为事物的。最后,理念是事物追求的目的。理念是 事物的本质,事物存在的目标就是实现它的本质,从而成为完满的存在。把事物的本质——理念,与个别事物的分开,并且以理念为存在的根据,是柏拉图哲学的基本原则。
㈨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是什么
他主张教育应该由国家来办理。他认为,所有公民,不分男女,不论是统治者还是被统治者(奴隶除外),都应从小受到强制性的教育。他提倡早期教育,是最早提出胎教的人。
柏拉图认为,教育和培养是当政者应注意的件大事。理想国内对儿童施行公养公育。婴儿出生就被送入国立养育院。由公民身份的男女儿童的教育从音乐和讲故事开始,禁止不健康的东西。10岁时,所有的男女孩子都被送到乡下去受教育,除识字阅读外,还学习算数几何。
20岁时,进行第一次筛选,被挑选出来的青年要能将学过的课程加以综合,以考察他们有无辩证法的天赋。30岁时,把第一次挑选出来的人进行再次筛选,筛选出的人用五年的时间学习辩证法。35岁时再放到实际工作中锻炼。50岁时接受最后考验,从事管理国家事务并继续硏究哲学。所以7-50岁都接受教育,这是终身教育的萌芽。
教学观点
每门学科均有其独特的功能,凡有所学,皆会促成性格的发展。在17岁之前,广泛而全面的学科内容是为了培养公民的一般素养,而对于未来的哲学家来讲,前面所述的各门学科都是学习辩证法必不可少的知识准备。文法和修辞是研究哲学的基础。
算术是为了锻炼人的分析与思考能力:学习几何、天文,对于航海、行军作战、观测气候、探索宇宙十分重要;学习音乐则是为了培养军人的勇敢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他还很重视选择和净化各种教材,如语言、故事、神话、史诗等,使其符合道德要求,以促进儿童心智之发展。
就教学方法而言,柏拉图师承苏格拉底的问答法,把回忆已有知识的过程视为一种教学和启发的过程。他反对用强制性手段灌输知识,提倡通过问答形式,提出问题,揭露矛盾,然后进行分析、归纳、综合、判断,最后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