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淳法学
① 关于电视剧《恰同学少年》其中一些人物的问题
孔昭绶(1876—1929)教育家。字明权,号竞成。湖南浏阳人。1910年毕业于湖南优级师范。留学日本政法大学获法学士学位。1913年任湖南第一师范校长,提倡学生自治和自助创办技能会。因发表反袁檄文,逃亡日本。1916年回国复任一师校长,聘徐特立、杨昌济等任教员,以“明耻”为校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被誉为“民主教育的先驱”。张敬尧据湘,再度被迫辞职。1922年当选湖南省议会副议长。后任第二集团军总司令部少将参议、国民政府考试制度史编撰等职。
2)张干字次,湖南新化县人。他家三代贫困,他9 岁丧父,幼年生活在穷苦饥馑之中。依母靠
兄做豆腐卖,勉强糊口。他半工半读,奋发向上,终以佳绩成为湖南优级师范学堂的高材生。
毕业后,受聘于第一师范学校,担任数学教师
3)长沙第一师范学校的学生中,杨昌济老师有三位得意弟子:萧子升、蔡和森与毛泽东.他们品
学兼优、志趣相投,人称"湘江三友".之中,毛泽东、蔡和森两位后来接受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都成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革命的领导人
4)毛泽东当年悼同学易永畦的悼词
5)
② 在《恰同学少年》里面主要人物哪些历史上有
可以说这部电视剧80%的剧情是真的,比如毛泽东带头组织的一系列什么读书会,新名学会等等都是有的,还有他和周围一些朋友如蔡和森,罗学瓒,罗章龙等等的友谊很深也是真的。
不过有些情节倒是真假参半:
1,萧子升确实跟他算同学关系,但萧虽然比他小,但比他早两年毕业,并不是像剧中那样萧读的是两年讲习班,他也是读了五年才毕业的。
2,毛确实有个同学易永畦英年早逝,但并不像电视上演的生病加受伤加校长体罚而死,而只是单纯地体弱多病死在家中的。
3,历史上毛确实带领200学生吓退三千士兵,但并不像电视上演的他和蔡,萧去谈判以稳定敌心,而且当时向警予,杨开慧等这些女生是不可能参与的。所以这是编剧的一点艺术性虚构。
4,向警予和蔡和森虽然后来成了夫妻,但决没有电视上演的谈恋爱谈得那么早,他们俩是在毕业后去法国时相恋并结婚的。
另外还有些地方是完全虚构的:
1,刘俊卿,赵一贞,王子鹏等都是虚构的人物,不过这些人物都很有代表性。赵一贞在历史上有原形人物,是一个叫赵五贞的姑娘在出嫁路上自杀以抗不平婚姻的悲惨故事,毛泽东还以此事发表了文章。
2,陶斯咏从没跟人订过婚,她终身未嫁
3,郭亮没当过警察,他是正正经经的一师的学生,毛的小师弟。
4,毛泽东坐霸王船,跟老板计较钱的情节也是虚构的。
③ 关于法学研究中使用“视阈”或“视域”探讨
目前学术研究中,经常使用“视阈”或者“视域”作为论文题目,以表示在某一角度、视野中研究论文主题。
如:周淳.组织法视阈中的公司决议及其法律适用[J].中国法学,2019(06):139-160;陈雪萍.程序正义视阈下公司决议规则优化之路径[J].法商研究,2019,36(01):118-129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在网络汉语中,“视阈”有两层含义:1.能产生视觉的最高限度和最低限度的刺激强度。
2.指视野:丰富游人的~。也作视域。故认为,“视阈”与“视域”可通用。
但笔者在进行论文预答辩的时候,答辩老师指出应使用“视域”而非“视阈”。故本文旨在探讨“视阈”与“视域”区别,学术研究中能否使用“视阈“用以表达角度之义。
其一,从字面出发,“阈”指范围,如水域、海域等;“阈”指界限、临界值,如门阈;故“视域”是指眼睛所能看到的范围,而“阈值”是指有机体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常用于生理学、医学、心理学,故“视阈”是指产生视觉最低限度的刺激强度。故“视域”才有“视野”之意,而“视阈”强调界限、强度。
其二,从二词来源与演变可知,“视域”一词在古文中未成为独立词汇,如宋明时期,常用“环视域中”、“久视域中”,即“动宾关系”;后晚清刘锦藻的《清朝续文献通考·象维考》中,记载仪器时,多次使用“视域”一词。故实际上,“视域”一词在晚清民国时期才具有独立的名词属性。而“视阈”一词未见于古文,但古文的“阈”字是用以表达门槛、门户等界限、范围之义。之所以出现“阈”系因翻译,如将threshold翻译成“阈值”,如听阈(auditory threshold)、痛阈(pain threshold);因此,作为名词,“视阈”一词相较于“视域”出现得较晚,“视阈”更具学科性特征,如用于心理学、医学等。
综上,若希望表达视角、范围之义,应采“视域”。此外,二者也非异形词,如在李行健主编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第1版、2010年第2版),解释“视域”时注明不应写作“视阈”。
“视阈”与“视域”为 “包孕异形词”,即甲乙两词除有共同义项外, 另一词还有其他义项的同音词语”。“ 视阈” 包孕“视域”, 科学术语中应采“视阈”,哲学术语、一般应用领域应采“视域”。
学者梳理了6版的《现代汉语词典》“视阈”一词,认为“ 视域 ”与“视阈,原来不是异形词, 随 着语言的发展 ,现在成了一组包孕异形词。
从上述可知:
在 20世纪70年代和80时代, 仅有“视阈”词形;90年代以后, 词典在对“视阈” 释义后补充说 “ 也作视域”, 把二者看成了全等异形词 ;2005年以后,《现汉》把二者当成包孕异形词来处理。从共时层面来看, 以第6版的处理方式为最佳:将两个词形同时出条, 作科学术语时, 以“ 视阈”为规范词形;表“ 视野”义时 , 以“ 视域”为规范词形;对“ 视阈”的第二个义项作“同 ‘视域’ ” 的处理, 很好地标明了二者的词际关系。
认为应将“视域”与“视阈”分化处理,“视阈”本身为科学术语,如运用于生物学、医学、心理学等,但随语言发展,存在泛化现象,突破原有专业语义范围,引申出书面的“视野”之义。
认为“视阈”与“视域”虽皆有视野之义,但存在差别。
其一,从文字源流考察,域的本义是“区域”,后引申为邦国、葬地、界限、居处义。 再后来引申为近代一个抽象数学概念, 如 “值域”;“阈”的本义是门槛,后来由门限就引申出后来的“界限”之意。从 “域”、“阈”的字源入手,得出二字都有界限、范围的意思。
其二,考察“视域”、“视阈”。《汉语大词典》中视野的解释: ① “视力所及的范围”② 指思想或知识的领域。表示“视野”意义时,也就是从某个理论视角下来分析现实问题, 两词均有用到。“视阈”除了第一种“视野”意义用法外,第二种情况是将社会背景标示为视域;第三种情况是研究某个小问题, 但又不能撇开对小问题背后的大问题的分析,因此一般使用“大问题视域下的小问题研究”的格式;但哲学上谈到的 “视域”(视域是一个人在其中进行领会或理解的构架或视野),则不能写作“视阈”。 “视域”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胡塞尔的哲学著作上,他提出“内视域与外视域 ” 这两个概念。
故所谓“视域” 不仅仅与肉眼的“看”的范围有关,而且与精神的“观”的场所有关。 因而作为哲学概念的视域似乎也可以译作 “观场”。而“视阈”除了表示视野意义外,还有表示“临界值”;视阈”是表示一种阈值(阈强度),阈值是指释放一个行为反应所需要的最小刺激强度。
认为“视阈”与“视域”不是一组异形词, 异形词是是指在普通话书面语中并存并用的同音(声母、 韵母和声调完全相同)、同义(指理性意义、色彩意义和语法意义完全相同) 而书写形式不同的词语,“视域”与“视阈”虽然都表示“视野”,但意思并不等同, 所以这组词不应该划入异形词一类中, 只能看作是一组近义词。
综上,虽“视阈”、“视域”皆有视野之义,但用法上,前者常用于医学、生物学等,后者常用于哲学等。此外,“视域”使用频次高于“视阈”,“视阈”除视野之义外,还包括强度之义,故法学研究中,若希望是从某一视角论述,论文题目应使用“视域”而非“视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