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儒家论道德

儒家论道德

发布时间: 2022-09-17 18:11:24

『壹』 儒家有关道德的名言名句

儒家经典名言摘录
道德篇:
1、
德者事业之基。《菜根潭》
道德是事业的基础。
2、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周易.坤》
做好事的家庭必给后代留下幸福,贯做恶事的家庭必给后代留下祸殃。
3、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4、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尚书.周官》
讲道德,心安理得;做坏事,心劳日拙。
5、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尚书.周官》
财富可以修饰房子,道德可以滋润人身,使人心宽体胖。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尊敬我的长辈,继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我的子女,继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子女。
7、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爱别人的人,别人永远爱他;尊重别人的人,别人永远尊重他。
8、克己复礼为仁。
《论语?颜渊》
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合乎礼,这就是仁。
9、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荀子?荣辱》
先顾礼义后求利益才算光荣,先求利益而不顾礼义便是耻辱。
10、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战国策?魏四》
别人对我有恩德,不应该忘怀;我对别人有恩德,不应该不忘怀。
11、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礼记?曲礼上》
对自己喜欢的人要看到他的缺点,对自己憎恶的人要看到他的优点。
1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
与朋友相交往,说话要守信用。
13、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颜渊》
君子以文章来交朋友,以朋友的帮助来培养自己的仁德。

『贰』 儒家的道德理想是什么

“内圣外王”说是盂子人治思想“圣人治世”和“贤能政治”的理论基础,用现代的概念来表述,孟子的社会发展史观是天才史观,或曰英雄史观。

孔孟都赞扬圣人治世。“圣人”这个概念,春秋以前指有高尚道德修养和聪明智慧的人。孔子把“圣人”理想化了,称圣人是具有天赋的“不学而知,不虑而成”的智慧,又有极高道德的天才人物。在孔子言论中被称许为“仁人”的已经很少,所谓“仁人”是能够“博施济众仁民”的人,而圣人又比仁人高一格;他称许的圣人只有尧、舜、禹、汤、文王、周公这几位治世的政治领袖,称颂他们一生自奉俭朴而全心全意致力于天下太平、万民安乐。孔子慨叹自己未见圣人,只能在梦中得见周公。他谦称“若圣与仁,则我岂敢”?圣人,实际上是孔子思想中最高的理想人格,他把圣人神化了;用天生的非凡品德和智慧来理政,就是圣人治世。

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圣人治世”论。但他把“圣人”从神座上拉下来,说“人人可为尧舜”,也就是人人可以学尧舜,成为圣人。

“内圣外王”实际上是儒家的道德理想和政治思想,也是儒家信奉的价值观。在中国长期封建社会中,它一方面以修身为本,引导人们提高自身的品德智慧去施行开明政治,一方面又在道义上起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君权的作用。

『叁』 儒家所认为的道德,即五常包含哪些方面,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哪两点

仁义礼智信”是儒家所提倡做人的起码道德准则,出自《孟子·告子上》。

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儒家“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是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之一。

中文名
仁义礼智信
延伸人
孟子、董仲舒
提出人
儒家“五常”,孔子
扩充
“仁、义、礼、智、信”


1基本概况
1基本概况

仁义礼智信

孔子曾将“智仁勇”称为“三达德”,又将“仁义礼”组成一个系统,曰:“仁者人(爱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焉。” 仁以爱人为核心,义以尊贤为核心,礼就是对仁和义的具体规定。
孟子在仁义礼之外加入“智”,构成四德或四端,曰:“仁之实事亲(亲亲)是也;义之实从兄(尊长)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背离)是也。” “性善说”,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孟子·告子上》)

董仲舒又加入“信”,并将仁义礼智信说成是与天地长久的经常法则(“常道”),号“正常”。 曰:“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贤良对策》)。

『肆』 儒家倡导的思想道德标准是什么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2-01

『伍』 儒家的德治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德治”是儒家管理思想的核心和最典型特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既是儒家德治思想的出发点,又是它的主要内容。

『陆』 儒家有关道德的名言名句

儒家经典
名言
摘录
道德篇:
1、
德者事业之基。《菜根潭》
道德是事业的基础。
2、
积善之家
必有余庆
,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周易.坤》
做好事的
家庭
必给
后代
留下幸福,贯做恶事的家庭必给后代留下祸殃。
3、
德不孤,
必有邻
。《
论语
.
里仁

4、作德,
心逸日休
;作伪,心劳日拙。《
尚书
.
周官

讲道德,心安理得;做
坏事
,心劳日拙。
5、
富润屋

德润
身,心广体胖。《尚书.周官》
财富可以修饰房子,道德可以滋润
人身

使人
心宽体胖。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梁惠王上

尊敬我的
长辈
,继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我的
子女
,继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子女。
7、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离娄下

爱别人的人,别人永远爱他;尊重别人的人,别人永远尊重他。
8、克己复礼为仁。
《论语?颜渊》
约束自己,使自己的
言行
合乎礼,这就是仁。
9、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荀子?
荣辱

先顾
礼义
后求
利益
才算光荣,先求利益而不顾礼义便是
耻辱

10、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
于人
也,不可不忘也。
《战国策?魏四》
别人对我有
恩德
,不应该忘怀;我对别人有恩德,不应该不忘怀。
11、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礼记?
曲礼
上》
对自己喜欢的人要看到他的缺点,对自己憎恶的人要看到他的优点。
12、
与朋友
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
与朋友相交往,说话要守
信用

13、
君子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颜渊》
君子以
文章
来交朋友,以朋友的帮助来培养自己的
仁德

『柒』 孔子儒家的道德是什么道德

儒家认为信为本。 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仁 仁:爱人。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仁以处人,有序和谐’是孔子思想的原发点,是儒家思想核心之核心。”(陈志岁《载敬堂集》) 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春秋时代学在官府,孔子首开私学,弟子不问出身贵贱敏钝,均可来受教。仁体现在政治上是强调"德冶",德冶的基本精神实质是泛爱众和博施济众,孔子把仁引入礼中,变传统"礼治"为"德治",他并没有否定"礼治",他的"德治"无疑是对"礼治"的继承和改造。爱人既为仁的实质和基本内容,而此种爱人又是推己及人,由亲亲而扩大到泛众 义 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义(谊)者,人所宜也。段玉裁注《说文·言部》曰:‘谊、义,古今字,周时作谊,汉时作义,皆今之仁义字也。’义有君子义与小人义,君子义大我,小人义小我。大我,为大众、为社会也;小我,撮伙偏党也,今所谓‘哥们义气’是也。”(陈志岁《载敬堂集·民说》) 礼 礼: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它越来越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绳索,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智 智:同"知",孔子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指知道、了解、见解、知识、聪明、智慧等。内涵主要涉及知的性质、知的来源、知的内容、知的效果等几方面。关于知的性质,孔子认为,知是一个道德范畴,是一种人的行为规范知识。 信 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为儒家的"五常"之一。孔子将"信"作为"仁"的重要体现,是贤者必备的品德,凡在言论和行为上做到真实无妄,便能取得他人的信任,当权者讲信用,百姓也会以真情相待而不欺上。 恕 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含有宽恕、容人之意

『捌』 传统的儒家道德观有哪些

道德观包括仁、义、礼、智、信。行文准则有温、良、恭、俭、让。

其中核心是仁和义。《易经.系辞》里说:立天之道阴与阳,立地之道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仁与义”的精神贯穿了整个儒家学说。

儒家要求人们按照中庸之道行事做人,不偏不倚谓之中、平平常常为之庸。中庸之道的道德规范迄今为止仍然是中国人的为人处世的准则。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任能,各得其所,各尽其力是儒家的道德理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实现其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的基本途径。

(8)儒家论道德扩展阅读:

儒家是中国古代在董仲舒“独尊儒术”之后最有影响的学派。作为华夏固有价值系统的一种表现的儒家,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学术或学派。一般来说,特别是先秦时,儒家是最有影响的学派之一。和墨家并称显学。

在秦始皇时"焚书坑儒"受到重创, 在汉武帝时,为维护专制统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施思想钳制后兴起。

儒家的“人治”主义,就是重视人的特殊化,重视人可能的道德发展,重视人的同情心,把人当作可以变化并可以有很复杂的选择主动性和有伦理天性的“人”来管理统治的思想。从这一角度看,“德治”主义和“人治”主义有很大的联系。

“德治”强调教化的程序,而“人治”则偏重德化者本身,是一种贤人政治。由于儒家相信“人格”有绝大的感召力,所以在此基础上便发展为“为政在人”、“有治人,无治法”等极端的“人治”主义。

『玖』 什么是儒家提倡的八德

八德:中国封建社会表彰的八种德行,即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忠是忠于事业,忠于职守,忠于民族,忠于国家。
孝是孝敬父母,孝敬老人。
仁是宽厚,具有仁爱之心,宽于待人,善于待人,不鸡肠小肚,不妒贤嫉能。
爱是在家敬兄爱弟;在事业中,尊重领导,体恤下属。在社会敬信朋友,由近及远。
信既是儒家实现“仁”这个道德原则的重要条件之一,又是其道德修养的内容之一。
义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公正、合理而应当作的。
和即和谐、协调。古语云“万事和为贵”。
平即和平、太平,公平,均平。

『拾』 儒家道德观有哪些表现形态

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甚至于诸子百家都没有把“道德”二字作为一种道德观念。在这个时期中,人们的道德观念就是怎样做一个人,做一个什么样人的观念。因此,出现在先秦诸子百家著作中的,只有君子、善人、仁人、大人、至人、圣人、真人、小人、恶人、坏人等这些具体的典型人物。

同情恻隐之心是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关系的开端,因为你只有具备了这种同情恻隐之心,去同情恻隐别人,别人也才会在你困难时同情你,帮助你,根据这种对等原则,才可以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

如果是没有这种同情恻隐之心,从不关心别人,别人又怎么会来关心你呢?羞耻憎恶之心是选择最佳行为方式的开端,因为你只有具备了这种羞耻憎恶之心,羞耻于去伤人害人做坏事,你才会选择一种最好的行为方式去与别人交往,才不至于引起别人的误解而导致交往不成或事情办不成。

如果是没有这种羞耻憎恶之心,就会胡作非为,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破裂。谦让之心是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开端,因为你只有具备了这种谦让之心,才会遵守约定俗成的社会行为规范以及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如果是没有这种谦让之心,我行我素,老子天下第一,视社会行为规范不顾,视国家法律法规不顾,只会使自己成为众矢之的。

是非辨别之心是开启智慧的开端,因为你只有具备了这种是非辨别之心,才能知道这个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才能分清善恶,才不至于舍善追恶,舍本逐末。若是没有这种是非辨别之心,你就会没有智慧,你就会轻易相信别人而上当受骗。

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著名理论。这是儒家思想传统中尊崇的信条。以自我完善为基础,通过治理家庭,直至平定天下,是几千年来儒家的最高理想。

(三)儒家天下为公的道德理想

“天下为公”是儒家传统的道德理想。“天下为公”意思就是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为大家所共有,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只有实现天下为公,彻底铲除私天下带来的社会弊端,才能使社会充满光明,使百姓得到幸福。

“天下为公”的道德伦理思想,是孔子以来无数志士仁人追求的崇高理想,也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追求的崇高理想。孔子是2000多年来中华民族最受推崇的伟大思想家,其影响已远超出中华民族的范围。因此,“天下为公”的思想也具有广泛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无疑也是在继承了包括“天下为公”在内的人类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基础之上提出来的。所以,我们公务员一定要树立“天下为公”的道德理想。

我们公务员要深刻理解天下为公的思想,要牢记这些警句名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同时树立远大理想,并打造良好道德。

热点内容
输入法立法 发布:2025-01-19 06:59:25 浏览:325
尔雅律师 发布:2025-01-19 06:58:15 浏览:583
卫生行政法律与法规比较 发布:2025-01-19 06:58:12 浏览:457
法律援助青年志愿 发布:2025-01-19 06:03:46 浏览:293
道德经托尔斯泰 发布:2025-01-19 05:39:14 浏览:269
法院招聘最新信息 发布:2025-01-19 05:25:09 浏览:950
有关行政法案例分析 发布:2025-01-19 05:00:00 浏览:309
云签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1-19 03:52:01 浏览:830
魏龙律师 发布:2025-01-19 03:32:57 浏览:893
嘉定人民法院 发布:2025-01-19 03:29:07 浏览: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