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经第三

道德经第三

发布时间: 2022-09-18 12:35:13

A. 老子道德经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不
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

B. 道德经第三章原文及翻译

道德经分上篇《德篇》和下篇《道篇》不分章,现代通行版本共81章,前37章是《道篇》,后44章为《德篇》。我为大家整理了《道德经·第三章》的原文及翻译,希望大家喜欢。

《道德经·第三章》

作者:李耳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道德经·第三章》翻译: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导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导使民心不被迷乱。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才就不会不太平了。

《道德经·第三章》注释:

①上贤:上,同“尚”,即崇尚,尊崇。贤: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②贵:重视,珍贵。货:财物。

③盗:窃取财物。

④见(xian):通“现”,出现,显露。此是显示,炫耀的意思。

⑤虚其心:虚,空虚。心:古人以为心主思维,此指思想,头脑。虚其心,使他们心里空虚,无思无欲。

⑥弱其志:使他们减弱志气。削弱他们竞争的意图。

⑦敢:进取。

⑧弗为:同“无为”。

⑨治:治理,此意是治理得天下太平。

《道德经·第三章》解读:

任用贤才,富国强兵,而后取列国的为一统,本是春秋战国时代从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世卿世禄制向封建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发展之一大时代特征。对人才的重视、使用乃至研究,成了长达五个半世纪的先秦社会中的 热点 问题。先秦时代是诸子的时代、士的时代和知识分子的黄金时代。由于列国都重视人才的使用,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他们或者纵横捭阖,游说诸侯,或者著书立说 ,自由阐发自己的观点。多元的政治格局和动荡、变乱的社会现实,为他们聪明才智的发挥提供了最广阔的历史舞台。但不可否认的是,社会大变革中产生的种种弊端,特别是苛重的租税和劳役、频繁的战事所造成的经济凋敝和艰辛的民生,以及统治者的伪善、贪婪、残暴不仁等,都给诸子们以 反思 。他们希望从理论上来探究其原因。于是,有了从社会本体——人的本性的研讨,来找寻构建理想社会的基石。

墨家、法家对人性作出了“恶”的假定,并因之而提出“崇贤尚才”的主张。主张用积极、斗争的方式来促进社会的改良。他们高扬了人类的能创精神,为先秦社会的发展发挥了良好的积极作用。

与之相反,老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纯真的。而种种人类丑恶行为,则应当是不合理不完善的社会制度造成人性扭曲的不正常现象。由此,老子坚持去伪存真,保留人性善美而契合自然之道的东西。摒弃所有引起人的贪欲的东西,尤其是当时流行的推崇贤能的风尚,更被他认为是最易产生罪恶的渊薮。他的政治思想,在今天看来,似乎是难以理解。他理想社会中的人民,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没有奢侈的物质享受欲望,也没有被各种令人头晕目眩的 文化 或知识困扰的烦恼。他是一个历史的循环论者。在他的眼里,让人们在一种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中保持人类纯朴天真的精神生活,与自然之道相契合,比物质文明虽然发达,但充满着危机、争斗、谋杀和阴谋的社会制度显然更符合于人类的本性。

他所强调的“无为”,即是顺应自然,其治理社会的效力,显然要比用法令、规章、制度、道德、知识来约束人的社会行为要合理得多,有力得多。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基础涵义。而老子的这种社会理想,又是同他的“道”论密切相关的。

出于对自然法则的深刻悟解,老子把适应于“道”的运动,看作是人类政治制度、社会生活以及道德准则都应该遵循的最高准则。具体体现在他政治思想中的即是他鼓吹的“无为之治”和“不言之教”。所谓“无为之治”并不是无所为,而是强调人的社会行为要顺应自然,适用于“道”的运动。李约瑟把这种行为方式解释为“抑制违反自然的行动。”具体地讲,就是要求统治者给老百姓宽松的生活和生产的环境,不强作干预,以顺应自然。老百姓在这种怡然自得的生活环境里,无苛政之苦,无重税之忧,自然会感到这种政策的好处,从而达到了“不言之教”的教化作用。

“无为之治”并不是脱离现实的乌托邦,也不是虚渺幻想中架设起来的空中楼阁,它具有现实中施行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最显明的史例就是汉初的黄老无为之治。由于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和汉楚之争,西汉初期,社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经济凋敝,人口大量减少。《史记·平准书》记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在这种残破的社会经济状况下,自高祖刘邦开始,实行了黄老的无为之治,采取“与民休息”政策。至文帝时期,更进一步推行“轻摇薄赋”、“约法省禁”政策,使生产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

在老子看来,高明的当政者和领导者应懂得自然之道,顺应人的天性,让下属和百姓各尽其能,各守其职,各得其所,相安无事,而切忌用过多的条规制度来进行强制性约束,否则会适得其反。也就是说,最好的政策应该是“清静无为”的政策,不要左一个运动,右一个政策,搞得民众无所适从。要让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安定大治,就像对待井水一样,搅动得越凶,残渣败叶就越是泛起,水就越是混浊,最好的办法不是去放什么漂白粉之类的,而是停止施加外力,让它自己慢慢平静下来,这样井水就会自然清静了。“无为而治乃大治”,这是老子“无为”论给后人的有益启示。

C. 道德经第三章“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的详解及深意

圣人治理的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回,增强百姓的筋骨体答魄,经常使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以上是书面解释。我再加一句:没有欲望,就回归自己的本性,所以人民安居乐业,终享天年。想更好的理解《道德经》,最好看看《庄子》。另一个角度,可以看清代黄元吉(黄裳)写的《道德经讲义》,他是从修炼角度讲的,非常好。摘其文曰:圣人摒除耳目,斩断邪私,抱一以空心,心空则炼丹有本,由是而采天地灵阳之气以化阴精,日积月累,自然阴精消灭而阳气滋长,则实腹以全其形,以道凝身,以术延命,即是超生拔死之法。。。。。。

D. 道德经第三章的感悟是什么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此章节可能非老子本人写的,后人加的。其中“为无为”应作“为而无为”才是正道!行善不着,犹如莲花不滞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E. 道德经原文(3)

道德经原文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

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

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

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

财货有余﹔是为盗夸。

非道也哉。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

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修之于家,其德乃余﹔

修之于乡,其德乃长﹔

修之于邦,其德乃丰﹔

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观身,

以家观家,以乡观乡,

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

未知牝牡之合而峻作,精之至也。

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

知常曰「明」。

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挫其锐,解其纷。

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

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

人多利器,国家滋昏﹔

人多伎巧,奇物滋起﹔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

「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

我无事,而民自富﹔

我无欲,而民自朴。」

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孰知其极。其无正也。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人之迷,其日固久。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

夫唯啬,是谓早服﹔

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

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

有国之母,可以长久﹔

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

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

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第六十一章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

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

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

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故立天子,置三公,

虽有拱璧以先驷马,

不如坐进此道。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

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

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故以智治国,国之贼﹔

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知此两者亦稽式。

常知稽式,是谓「玄德」。

「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第六十六章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

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

夫唯大,故似不肖。

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

二曰俭,

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

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

舍后且先﹔死矣。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

善战者,不怒﹔

善胜敌者,不与﹔

善用人者,为之下。

是谓不争之德,

是谓用人之力,

是谓配天古之极。

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

「吾不敢为主,而为客﹔

不敢进寸,而退尺。」

是谓行无行﹔攘无臂﹔

扔无敌﹔执无兵。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

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

自爱不自贵。

故去彼取此。

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此两者,或利或害。

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天之道,

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

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

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常有司杀者杀。

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斲,

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

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

「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

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正言若反。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

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

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

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

F. 道德经第三章“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的详解及深意

圣人治理的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
以上是书面解释。我再加一句:没有欲望,就回归自己的本性,所以人民安居乐业,终享天年。
想更好的理解《道德经》,最好看看《庄子》。
另一个角度,可以看清代黄元吉(黄裳)写的《道德经讲义》,他是从修炼角度讲的,非常好。
摘其文曰:圣人摒除耳目,斩断邪私,抱一以空心,心空则炼丹有本,由是而采天地灵阳之气以化阴精,日积月累,自然阴精消灭而阳气滋长,则实腹以全其形,以道凝身,以术延命,即是超生拔死之法。。。。。。

G. 道德经第三篇译文

第三章
[原文]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译文]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导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导使民心不被迷乱。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

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才就不会不太平了。

(7)道德经第三扩展阅读:

评析:

老子阐述了他的社会政治思想。老子所说的无为,并非不为,而是不妄为,不非为。他认为,体现“道”的“圣人”,要治理百姓,就应当不尊尚贤才异能,以使人民不要争夺权位功名利禄。

前面说到,先秦时代关于选贤用能的学说已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各诸侯国争用贤才也形成必然的趋势。老子在这种背景下,敢于提出“不尚贤”的观点,与百家诸子形成对立,似乎不合时宜。不过,在老子的观点中,不包含贬低人才,否定人才的意思。

而是说,统治者不要给贤才过分优越的地位、权势和功名,以免使“贤才”成为一种诱惑,引起人们纷纷争权夺利。

在本章里,老子透露出他的人生哲学的出发点,他既不讲人性善,也不讲人性恶,而是说人性本来是纯洁素朴的,犹如一张白纸。如果社会出现尚贤的风气,人们对此当然不会视而不见,肯定会挑动起人们的占有欲、追逐欲,从而导致天下大乱。

倘若不使人们看到可以贪图的东西,那么人们就可以保持“无知无欲”的纯洁本性。不使人们贪欲,并不是要剥夺人们的生存权利,而是要尽可能地“实其腹”、“强其骨”,使老百姓的生活得到温饱,身体健壮可以自保自养;

此外要“虚其心”、“弱其志”,使百姓们没有盗取利禄之心,没有争强好胜之志,这样做,就顺应了自然规律,就做到了无为而治。这一章与前章相呼应,从社会的角度,使人人都回归纯洁的、无知无欲的自然本性。这样以自然规律治理人事,天下自然可以得到治理了。

老子的“无为”思想和学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其进步的一面和合理的因素。他认为,历史的发展有其一定的自然规律。这规律不由上帝安排、操纵,也不受人的主观意志支配,而是客观的、自然的。这种观点对当时思想界存在的敬天法祖的观念和某些宗教迷信观念,起到一定的破坏作用。

H. 道德经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不尊贤者虚名,民众就不会攀比相争,不去特意哄抬贵重物品,民众就不会生出盗窃占有之心,不去挑拔欲望,民众之心便不会乱。因此圣人治 世,便淡其心志,让其吃饱,削弱其争名夺利之志,强健其身体健康生活。让人民不要去自以为聪明,追求逐利被欲望牵着走,不自以为聪以便不会胡来,一切顺自然天道而行,如此无为无欲发展。
单看老子的“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这段话仿佛老子的意图就是使人民愚昧无知的愚民统治,很容易被人误解。要是整篇联系起来看呢?情况截然相反,这是一段典型的“无为而制”的经典论述。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领大军攻入关中,到达离秦都咸阳只有几十里路的霸上。子婴在仅当了46天的秦王后,向刘邦投降。
刘邦进咸阳后,本想住在豪华的王宫里,但他的心腹樊哙和张良告诫他别这样做,免得失掉人心。刘邦接受他们的意见,下令封闭王宫,并留下少数士兵保护王宫和藏有大量财宝的库房,随即还军霸上。
而萧何提前拿走了秦国的法典,他要认真研究秦国的法律,以便决定今后的治国方略。
秦国的法律:完善到每亩田地要施多少肥、下多少种子;严酷到饲养耕牛的人,耕牛腰围减少一寸打多少皮鞭,都有严格规定。法律如此细致苛刻,人民有如惊弓之鸟,稍不留神就会遭到灭顶之灾。陈胜吴广的起义军就全部都是犯人,人民连生存都成问题了,爱国从何谈起?
萧何最终采用了黄老“无为而制”的治国方略,短短七十多年的时间,中国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太平盛世“文景之治"。老子的这套“无为而无所不为”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影响非常深远、意义非常重大。
而对于现代社会的意义,崇尚贤人必然会尊崇某一种思想观点,那么持另一种观点的人就会被反对、甚至被镇压,这样社会就会出现争执。同时管理者也不可能看到社会全貌,更不可能做出合理的决策。
贵重稀世珍宝造就了无数虚高无用之物,社会各个阶层欺骗之风盛行,贫富差距加大,以致人们互相抢购、欺骗、争夺、抢掠、盗窃等等。
可欲之物有着巨大诱惑力,而大多数人的意志无法之抗衡。金钱、色欲、毒品、赌博等等这些欲望几乎乱了所有人的心。欲望只有得到满足,人心才会安定,然而社会太崇尚奢华的话,中下层人民欲望难以满足的时候,社会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人的内心本来就有着无限的志向、无尽的欲望。如果人人都要去满足自己的欲望和志向,那么急功近利的人就会大大增多,欺诈、巧取豪夺、吹牛拍马成为常态,浪费地球有限资源,社会不公、动乱等等就会频繁发生。
所以圣人的治理,就是要让人们对欲望有正确认识。以使人们摆脱欲望的控制:
虚其心,实其腹。使人们能够虚心的听劝,剔除内心的杂念、邪欲,认识自身的愚蠢,以及欲望带来的危害等等。而且要让社会的每个人都吃的上饭、都吃的饱肚子。
弱其志,强其骨。劝戒人们,使人们的志向不再好高骛远,而是要脚踏实地、稳步前行。同时要让社会中每个人都有强健的身体,毕竟身体才是事业的本钱。
知识、欲望、智谋都是双刃剑。它们都可以促进人类生活的进步,但违背社会客观规律的滥用知识和智谋、以及不加节制的欲望都会断掉人类的未来。
所以圣人要永远使人们认识到自己知识的浅显(无知),经常使人们彻底远离无法摆脱的欲望诱惑,同时使那些耍计谋的人不敢胡作非为,造就公平社会。那么社会就会回到质朴纯厚的状态。
只要做事了解人性,不违背客观规律,不恣意妄为,天下就能大治。

I. 道德经第三章不见可欲“见”读什么音

见【xiàn】——【现】的古字,显现。
《广雅》:示也。又《广韵》:露也。

J. 3《道德经》第三章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注释】

1、虚心,使内心宁静、心胸开阔、心量放大,格局大,境界提升

2、实腹,生活安饱、肚子充实,代指安居乐业。

3、弱志,减少欲望,使心性柔韧有生气。养谦谦君子之气。

4、强骨,筋骨强壮。皆为使动用法。

5、无知无欲,无机心、不耍小聪明,无贪欲。守其真心,心灵纯真澄静。

6、智者,心眼多,自作聪明的人

7、无为,无形、顺任自然的态度去处理一切。而不是无所事事、无所作为。

【译文】

        不崇尚标榜贤才,使民众不起争心;不炒作炫耀难得的货物,使民众不去做盗贼;不展现能引起人私欲的东西,使民众心不受惑乱。所以圣人的治理,使民众虚心、饱腹;减弱民众的欲望,强壮民众的身体。使民众常保持无知无欲的自然淳朴状态,那些诡计多端的人就不敢耍诈。以无为来治世,则没有治理不好的。

【经解】

        这一章,被很多人粗浅地理解为愚民之术,其实,哪有那么简单。用相反相成的方式来理解,越琢磨越感觉深刻。

        其中,“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这三点尤为张目。

        首先这不尚贤,就吓人一跳,这不是不重视人才吗?其实在老子时代,诸侯混战,网罗人才、贤士作为称王称霸的资本。春秋无义战,在这个时代被重用的贤士, 在道家看来,其实就是助纣为虐的人。乱象纷呈,人为之过,这“尚贤”的药方,后遗症是非常大的。

        一是这贤的标准本来就难定,主观性极强;二是一有绝对化标准,便会导致许多伪装的言行和仅为了符合标准的投机行为;三是贤者不一定是能者,所谓“贤者在名,能者在职”,就像现在很多盛名之下的人,其实难符一样。

        综上可知,老子对坐在对面的“侯王”讲的不尚贤的道理,其重点在于说,不特别标榜某一个“贤”标准,大家都按自然的趋势发展;反之,则必然弄虚作假,终至不择手段去争取那个“贤”的模式。 于是便争,于是便慢慢势同水火,就像现在的评职称、评级别、评奖的情况一样。

        其次,这不贵难得之物,使民不为盗,是说类似金银珠宝这类稀缺的东西,其实并没有那么高的价值,是被过分宝贵炒作出来的。不把它炒作为珍贵的,就不会有那么多人为得到它成为盗贼。老子这话其实是对当时统治者奢糜之风的批评,是道家极简主义生活方式的一种表达。

        其三,这不见可欲,不是不见到,而是别炫耀、别得瑟。其实这句话就是紧接着“不贵难得之物”,老子的意思是:你们这帮侯王、官吏们,贵难得之物还不算,还到处去炫耀、张扬、嘚瑟,搞得民心乱了,对你们的仇恨、嫉妒便会导致铲平主义行为,这就是老子的警告。

        总揽老子这一章,核心逻辑就一句话:人生不仅要会做加法,还要会做减法一一减求名、逐利、炫耀的强烈欲望,这样才能减少民怨,带出好民风。可见,老子这话是给统治者讲的,若说老子这是“愚民之术”,就南辕北辙了。

【浅谈】

            本章结合家庭教育谈以下几点:

      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结合自己陪读,与本章圣人的告诫最关键的是家长首先做到虚己心。主席教导我们“虚心使人进步”。这也是老子在《道德经》反复强调的道。

        我个人感觉在这点上和近年非常火爆的“吸引力法则”(此法则可能会被传销组织利用。我们今天讲它积极的一面)有异曲同工之妙。虚其心,是大其心。天地为橐龠,虚而不竭,动而愈出;圣人大其心,为而不争;你我大其心,使己进步;进而影响孩子大其心,从而无中生有,爆发小宇宙。

        当然吸引力法则的前题是合道。尊道贵德,这样你怎么说话,就有怎么样的人生;你怎么努力,就有怎么期望的人生;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每个人材质不同,当然命也不同,就像这世上有花有草有参天大树。我等平凡如小草,不曾有花的芬芳,也不会如大树那样挺拔,但幸运有属于自己的土壤,可以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徜徉着风雨的洗礼,静静的,慢慢的向上生长着……这也是非常好的命。只要努力生长,便一定可以绿萌覆盖大地,一样美丽。同样,自己的学习生活,从陪读开始并坚持、并坚信,每天1%的学习,必将成就100%的自己,成长一直陪着我。用正能量、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现实。这样,不断完善自己的修为。那么天道轮回,天道酬勤。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其次,老子讲的虚其心,还有谦虚之意。即其三宝之“不敢为天下先”。谦虚使人进步的原因从易经的谦卦讲更透彻。谦卦(十五卦)谦。亨。君子观此卦象,以谦让为怀,裁取多余昀,增益缺乏的,衡量财物的多寡而公平施予。北宋易学家邵雍解:“谦和忍让,尊人自卑;利用谦虚,万事可达。”从此看:表面父母示卑弱于外,其实更是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使其获得长足进步的长远发展之道。

        一个人在社会上真正能立足,我认为起码需要不断加强三种能力建设:虚其心;实其腹(强其骨);弱其志、去小我、扩人脉。

        其一,虚其心,充实大脑,多读书,尤其读像《道德经》这样经典的书籍,即为学日益,培养持续不断的学习能力

        其二,强身体,实其腹,强其骨。没有这个前面这个1,其他都是零。五年来,我每天坚持至少一万歩不间断,每天这短短的六、七公里,可能三个月、半年,一年都不会有明显效果,但二年、三年,五年的坚持不懈,个人状态绝对和不锻练的人明显不一样。而且也绝不要听别人说每天走这点,是凑数,老子云:“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傻傻的坚持,必有大成

        其三,弱其志,方能扩人脉,这是一个人成长的最基本法宝。“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只有坚持为他人,为众生服务之初心,方能真正成就自我!

        人生就是如此,不为自己,而负起真正的责任,自己改变了,孩子也会在不言之教的影响过程中开始真正的内心回归之旅。现在回想起来,感谢《道德经》!感谢老师的大爱付出!

        作家马德说过:“这个世界,看似周遭复杂,各色人等,泥沙俱下。本质上,还是你一个人的世界。你若澄澈,世界就干净。你若简单,世界就难以复杂。”

        你现在的状态,是过去的你用努力换来的;你未来的状态,是由你现在的努力决定的。有质量的人生,不是走向复杂的世故,而是回归到简单的天真。幸福始于简单,痛苦源于复杂。

热点内容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朔及力 发布:2025-01-19 03:02:21 浏览:542
法治文化研究院 发布:2025-01-19 02:54:05 浏览:110
口头协议有视频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1-19 02:40:15 浏览:107
保安劳动法无法保证 发布:2025-01-19 02:05:21 浏览:315
民法典与与生态环境 发布:2025-01-19 01:21:19 浏览:439
中国合同法起草 发布:2025-01-19 01:08:06 浏览:180
法律与道德的案例 发布:2025-01-18 23:50:09 浏览:277
违反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条例 发布:2025-01-18 23:45:42 浏览:414
刑法什么罪名 发布:2025-01-18 22:44:36 浏览:570
依规章行事 发布:2025-01-18 22:20:52 浏览: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