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机器

道德机器

发布时间: 2022-09-18 16:50:16

Ⅰ 自动驾驶有什么弊端

技术故障的风险虽然自动驾驶汽车所涉及的技术无疑是令人兴奋的,但它也充满了风险。汽车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很有可能会在编程过程中出现故障。这些小故障或漏洞在手机和电脑中可能不是什么大问题,然而,驾驶自动驾驶汽车时出现故障可能会导致危险事故。

具备L3级自动驾驶技术的奥迪A8(参数|图片)在奥迪研发人员的心目中,世界的汽车已经在自主驾驶。他们正在处理这个必要的社会框架问题。波士顿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机器人伦理学家凯特达林说:自动驾驶最重要的便是得到社会的认可, 因为人们会对机器造成的事故感到更加情绪化。”

凯特·达林是参加“自动驾驶的伦理、法律和社会方面”研讨会的12位国际科学家之一。他们正在与奥迪的7名专家进行讨论,其中包括软件工程师、律师和政策专家。这次专家会议是奥迪为解决人工智能(AI)的社会影响而设立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科学、商业、政治和社会必须紧密合作。正是基于这个原因,两年前,奥迪建立了国际专家的跨学科网络。该计划的重点之一当然是自动驾驶。

人工智能是一个关键技术。它有助于汽车感知周围环境并作出决定。“自动驾驶将带来更多的舒适性和便利性,”奥迪高级开发自动驾驶总监兼永久网络成员Miklos Kiss说。“这将使交通更安全。”今天,所有事故中的百分之九十都是由人为错误造成的。车辆中的人工智能有望显着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数量。

尽管如此,还是存在道德问题。最为人所知的例子就是交通事故严重的情况,即事故不可避免,这就是所谓的困境。在这个例子中,一辆自动驾驶汽车面临三种选择 - 它要么左转,要么撞A,要么转向撞B;如果直行,它会伤害乘客。

在研讨会上,奥迪专家与波士顿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Iyad Rahwan等人讨论了这个问题。他和两位同事开发了在线工具道德机器,这为用户提供了两难局面的不同变化。然后他们通过点击鼠标决定自动驾驶汽车应该做什么。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没有时间做出明智的决定,他们会凭借本能进行操作。但是,希望机器能够做出正确的决定。

(图/文/摄: 问答叫兽) 小鹏汽车P7 Model Y AION V 理想ONE 蔚来EC6 Model X @2019

Ⅱ 人为何有道德

  1. 简单地说,德就是一种遵循。遵循什么?遵循天道。道德”、《道德经》,就是你要明白天道是什么,然后要明白怎么去遵循这种天道,那么你就是一个有道德的人。

  2. 从我们祖先的智慧来看,其实人的生命和人这个肉体,本身就是一个产生道德的机器,或者说人就是产生道德的一种生灵。人的生命当中有五行物质,其主要代表是“心、肝、脾、肺、肾”这五脏,它们就直接产生了孔子所讲的“仁、义、礼、智、信”这五种道德。

  3. 《内经》里面还有句话讲,“天之在我者,德也”。这就是它对“德”的一种解释,宇宙自然表现在我们的生命当中就是“道德”两个字,道德的根本就是天道在人体中所发生的作用,生命的本身就是道德,没有道德,生存也就根本失去了意义。

Ⅲ 韩国起草机器人道德宪章是什么

为防止人类“虐待”机器人或机器人“虐待”人类,韩国当局正草拟一份机器人道德宪章。

这个“机器人道德宪章”将规定机器人用户和制造商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这个道德宪章将由一个5人专家小组负责起草,这些专家包括未来学家和科幻小说作家。

韩国政府将机器人作为未来经济的驱动力,当局已向机器人研制注入数百万资金。

韩国商业、工业和能源部表示:“由于机器人预计会在不远的未来发展出较强的人工智能,因此政府计划对机器人的角色和功能设立道德指南。”

韩国政府的一份最新报告预测,机器人在2018年将可以为病人施行普通的手术。韩国信息通讯部也预测说,2015~2020年间,每个韩国家庭将拥有一个机器人。研发机器人是对韩国社会日益老龄化的一种回应。此外,这也说明机器人的研究速度正突飞猛进。

机器人道德宪章的制定正是为未来做好准备。韩国信息通讯部机器人研发小组负责人对记者说:“试想一下,如果一些人把机器人当做他们的老婆,那该怎么办啊?”

他还说:“另外一些人可能对与机器人交谈感兴趣,甚至还会上瘾,就像很多人对上网上瘾一样。”

韩国信息通讯部机器人研发小组负责人说,正在制定的这个道德宪章将反映有关的机器人三定律,其主要内容包括:确保人类对机器人的控制,保护机器人获得的数据,并防止违法使用机器人等。

Ⅳ 人类最大的难题:如何保证机器人的伦理道德

如何保证机器人的判断和行为符合人类伦理道德,包括保证它不为了满足主人的要求而违背人类伦理道德呢?在机器人越来越智能化,越来越普及的时候,这些问题将会成为人类面对的最大难题。

Ⅳ 道德,会代替人的善性,人的所行所事都来自于道德,以至于对于是否帮助苦难的人,心里想到的是是否道德,

孟子提出的性善论,荀子主张性恶论.孟子与荀子同为先秦儒家大师,但其关于人性善与人性恶的观点却截然相反.那么究竟谁的观点代表儒家原则?是孟子对而荀子错,还是荀子对而孟子错,抑或是二人都错?结论只能是二人都错,也就是说二人在逻辑思辨上都是独断的,而都是出于独断这一点又恰恰便是包括二人在内的儒家的共同原则.儒家学说是一道德体系,其中的许多原则属自明性质,非由逻辑论辩可以证明,也无须通过逻辑论辩的形式证明.荀子和孟子二人,荀子主性恶,孟子主性善,荀孟的不同不在于儒家“仁”的思想的差异,也不在于儒家逻辑论证方法的差异.孔孟荀三人所以能并列为早期儒家大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孔孟荀三人在思想和方法论上的一致.荀孟所以不同,是因为二人在儒学的理想与实践上有着不同的侧重.表面上看性善、性恶正相反对,实际上却更加反映了荀孟二人极为一致的儒家本色.孟子和荀子都认为性不是不可以改变的,不是决定一切的,所以所谓性善性恶,先天后天,原也就无所谓善恶,性善性恶只是二人逻辑论证的不同前提而已.孟子的“义”出乎心性,但是“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也”.“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仁义者,“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先天虽有的,后天也有可能会失去.荀子的仁义虽在生性天情之外,但君子“化性起伪”,“强学而求有之”.先天没有的,后天也可以具备.所以先天有没有并没有关系,关键是要看后天能不能拥有.所以说,性善论与性恶论是同样归结为儒家“仁政”理想和“求”与“学”的实践原则,在此一点上二者并没有本质的不同.孟子和荀子既然一致,为什么会有一人主张性善、一人主张性恶?其原因即在于二人所处的历史环境不同.对此,司马迁早有指出.《史记》将孟子与荀子合传,是有其充分考虑的.《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司马迁评价孟子说:“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又说孟子“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所谓“所如者不合”与“迂远而阔于事情”,是说孟子的学说主张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相差太远,孟子被认为是过于理想化了.《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司马迁评价荀子说:“荀卿,赵人.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田骈之属皆已死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齐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齐人或谗荀卿,荀卿乃适楚,而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因家兰陵.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于巫祝,信禨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猾稽乱俗,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万言而卒.”所谓“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说明到荀子时社会现实更趋恶化,更不容提出过高的理想.孔孟荀三人的身世环境属于同一类型,都有所谓是非淆乱、老而发愤的经历.但孔子生当春秋末年,孟子生当战国前期,社会政治状况毕竟要好一些,使人感觉尚有药可救.而荀子生当战国末年,作为春秋战国最后一位集大成的学术大师,所感受到的社会环境的险恶,以及来自儒家统系的责任感和心理压力,都在孔子孟子之上.所以荀子专意著作了《性恶》一篇,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孟子讲仁义,把仁义概念建立在对人的心理分析之上.为了强调仁义,所以深自树立,高自标榜,以求激励人心,要求人在后天行事中保持其本心,是俗语所说的“唱红脸”.表面上讲性善,实际上重在后天行事.荀子讲仁义,但荀子生当战国末年,当时的情况已是人人争于利欲,君子与小人同恶,固不宜倡言心性之善,于是只有深明其恶,以求人能反躬自救,要求人在后天生活实践中厉行改造,有佛家世纪之末救世出苦海之意,是俗语所说的“唱白脸”.孟荀二人性善论与性恶论态度虽然相反,但“仁”的主张一致,强调后天实践一致,并且性善论或性恶论的独断的逻辑论证方法也是一致的.社会政治格局是有变化的,学术的发展也是有变化的.在这方面以法家的论述最为充分,如《韩非子·五蠹》说:“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李斯秦始皇三十四年奏议:“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史记·秦始皇本纪》)儒家的发展,有一个由“仁”向“义”、“礼”,直至向法家的“法”过渡的流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性善论与“义”相联系,性恶论与“礼”相联系,核心是“仁”.“义”与“礼”仍然是仁,之所以有性善论与性恶论的不同,则是原于历史环境的变化.“义”与“礼”变了,性善论与性恶论变了,但是“仁”没有变,儒家体系的独断性质也没有变.对于此一性质,学术界也早有指出.朱熹在解释张载《正蒙·天道》中“天体物不遗,犹仁体事而无不在也”一句时说:“横渠谓‘天体物而不遗,犹仁体事而无不在’,此数句是从赤心片片说出来,荀、扬岂能到?”(《朱子语类》卷九十八)所谓“赤心片片”,即表明此问题是由内心自明的,而非推理的.梁启超说:“道家哲学,有与儒家根本不同之处.儒家以人为中心,道家以自然界为中心.儒家道家皆言‘道’,然儒家以人类心力为万能,以道为人类不断努力所创造,故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道家以自然界理法为万能,以道为先天的存在且一成不变,故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见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第八章《道家思想(其一)》.中华书局1936年出版,东方出版社1996年编校再版.)简洁而准确地指出了儒家学说的人文实践倾向.梁启超先生又说:“荀子与孟子同为儒家大师,其政治论之归宿点全同,而出发点则小异.孟子信性善,故注重精神上之扩充.荀子信性恶,故注重物质上之调剂.……孟子言‘辞让之心人皆有之’,荀子正相反,谓争夺之心人皆有之.”(见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第七章《儒家思想(其五)(荀子)》.)所说出发点的小异当即指孟荀二人的论证手法不同,归宿点的全同当即指其儒家本质的一致.

Ⅵ 机器人是否能遵守人类的道德准则

正如可以保护你、帮助你、支持你一样,机器人也可能会伤害你。如何构建一套放之四海皆准的机器人行为原则,是科技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的技术和伦理双重难题。赫特福德大学的人工智能学者Christoph Salge博士撰文分享了自己的思考。
如何避免机器人伤害他人?许多现有的机器人,比如在工厂里组装汽车的机器人,在人类接近的时候就会立即关闭电源。但是,这种简单粗暴的解决方案并不适用于自动驾驶汽车,它可能需要在发生车祸时紧急移动,或者是对于一个护士机器人来说,因为它可能需要在老人摔倒之前扶起对方。
随着机器人成为我们的仆人、伙伴和同事,我们需要处理日益复杂的情况,以及可能引发的伦理和安全问题。科幻小说已经预见了这个问题,并提出了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最著名的是阿西莫夫(Isaac Asimov)的机器人三原则,它们的提出是为了避免机器人伤害人类。自2005年以来,我和我在赫特福德大学的同事们一直在研究一个可以替代的想法。
我们认为不应该限制机器人的行为,机器人应该被赋予最大限度发挥它们行动能力的权利,这样它们就可以为任何特定的场景挑选最好的解决方案。正如我们在一篇新论文中所描述的那样,这一原则可能构成一套新的通用准则的基础,以使人类尽可能安全。
阿西莫夫的三原则
1. 机器人不可能伤害人类,或者通过不作为,让人类受到伤害。
2. 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除非这样的命令与第一定律相抵触。
3. 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的存在,只要这种保护不与第一或第二定律相抵触。
尽管这些原则听起来相当有理,但无数批评已经揭示了它的不足。Asimov自己的故事可以说就是对自己所提出的这三项原则的解构了,展示了它们在不同的情况下是如何失效的。目前,大多数试图起草新指导方针的尝试都遵循了类似的原则,以创造出安全、顺从和有效的机器人。
任何明确制定的机器人指导方针所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我们需要将它们转换成机器人能够处理、理解和运用的格式。理解人类语言和语言背后的生活经验对于一个机器人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宽泛的行为目标,例如避免对人类造成伤害或保护机器人自身的存在,在不同的情况下可能意味着不同的东西。遵守这些规则可能最终会让机器人无法像它的创造者所希望的那样行事。
新理念:授权
我们的另一种理念——授权,代表着无助的反面。被授权意味着有能力、并意识到你可以产生影响。我们一直在开发将这个社会概念转化为可量化和可操作的技术语言的方法。这将使机器人能够保持它们的选择,并以一种增加它们对世界的影响的方式行动。
当我们尝试模拟机器人如何在不同的场景中使用授权原则时,我们发现它们通常会以令人惊讶的“自然”的方式行动。它通常只要求他们对真实世界的运作模式进行建模,但不需要任何专门的人工智能编程来处理特定的场景。
但是为了保证人们的安全,机器人需要努力维持或改善人类的授权,以及他们自己的赋权。这基本上意味着要具有保护能力和支持性。为人打开一扇锁着的门会增加他们的赋权。限制人类将会导致对机器人的短期授权失效。而对人类的严重伤害可能会完全消除机器人被赋予的权力。与此同时,机器人必须努力保持自身的运作力量,例如确保它有足够的能量来运作,而不会被卡住或损坏。
机器人可以适应新的环境
使用这一通用原则,而不是预先设定的行为规则,可以让机器人考虑环境,并评估人们未曾设想过的场景。例如,机器人不会总是遵循“不能推人类”的规则,而是会在人们可能被一个坠落物砸到之前将他们推出去。人可能仍会受到伤害,然而这种伤害相比之下更小。
在电影《I, Robot》中,机器人处在一个令人压抑的状态中,通过限制和“保护”来减少对人类的整体伤害。但我们的原则是避免这样的情况,因为这意味着机器人失去了人类的赋权。
尽管“授权”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安全机器人行为的方式,但我们仍有许多工作要做。我们要提高它的效率,这样它就可以很容易地部署在任何机器人上,并外化为机器人良好、安全的行为。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挑战,但是,我们坚信,授权可以让我们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来解决当前充满争议的问题,即如何控制机器人的行为,以及如何让机器人——在最基本的意义上——“具备道德伦理”。
机器人家上看到,希望对你有用

Ⅶ 有谁能告诉我中学的新德育和旧德育有什么内容非常感谢呢!

新德育探索
双击自动滚屏 来源:班主任之友(2006-12) 发表日期:2007-1-14

“新德育”是“新教育实验”的一部分。从2004年开始兴起的“新教育实验”,正在影响着改变着越来越多的教师、学生和学校。“新教育”并不是一个今天才提出的新概念,作为一种教育实验运动,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的英国、法国和德国。在中国,20世纪初也有一批教育家曾明确提出“新教育”实验的主张,比如陶行知曾发表《试验主义与新教育》,杨贤江也曾发表《新教育大纲》等。但今天的“新教育”显然不是过去“新教育”的自然延续,而是针对今天中国教育所面临的弊端所进行的一系列教育改革。新教育实验主张教师无限相信学生潜力,力求教育应该交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从实践的角度看,它是实现素质教育理想的有效路径之一。
就教育理念而言,关于“新教育”之“新”,我的理解并不是前所未有的“横空出世”,而是归真返璞和与时俱进,也就是说,今天所进行的“新教育实验”,是让教育回到起点,将过去无数教育家所憧憬的教育理想变成现实。有人曾这样评价“新教育”之“新”:“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继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关于“德育”,从概念上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德育是指“道德教育”。而广义的德育,则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五育一体的教育(近年来,有人把环境教育、国防教育等等都纳入德育的范畴)。我个人认为,前者对德育的理解太窄,因为在实践中,德育决不仅仅是“道德教育”;而后者对德育的界定又太宽,几乎无所不包。我对德育做这样的界定,所谓“德育”,就是指以道德教育为核心,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素质教育、法制教育、环境教育、学科知识教育等相联系(渗透)的促使人社会化进程的教育。本文所说的“新德育”是针对目前德育的弊端——我将其称为“旧德育”——而提出来的。
一、旧德育的特点
1.旧德育是“单向教育”
所谓“单向教育”是指在旧德育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是绝对的教育者,而学生自然是绝对的被教育者,因而从教师的角度看,教育过程便是“我说你服”、“我打你通”、“我管你从”的过程。“单向教育”有一个在我看来是“虚拟”的假设,那就是教师无论在人格上还是学识上都远远高于学生,甚至是“道德完人”,至少比学生完美高尚(尽管没有人公开这样说),所以有“资格”去“塑造”学生的灵魂。不然何以能够成为“灵魂工程师”?至今不少德育工作者仍信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古训,苦口婆心而又居高临下地去“教育”学生,这使学生对老师敬而畏之,畏而远之,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德育长官”。更加严重的是,在“德育长官”的管教下,学生逐渐丧失了自我教育能力,也缺乏起码的独立思考能力:“老师说的总是对的,不用我操心!”一方面畏惧老师,另一方面,为了服从又不得不迎合老师,以至形成“双重人格”。
2.旧德育是“非人教育”
所谓“非人”,就是不把学生当成人,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无视学生的尊严、思想、情感等精神存在,而把学生当作没有生命的“物”。学生是机器——装道德的机器、装知识的机器。所谓“非人教育”,就是非人道的教育,在这样的教育中,不但老师不把学生当人——比如辱骂和体罚学生,而且久而久之,学生自己也忘记了自己是人,因为学生的尊严感、耻辱心已经被剥夺得干干净净。在这种教育下培养的学生,多是温良恭俭让的“谦谦君子”,而少有善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开拓者。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教师眼中的学生是学习机器,是考试机器,是成绩分数单,是录取通知书——唯独不是“人”!
3.旧德育是“顺民教育”
“顺民教育”也叫“听话教育”,而所谓“听话教育”就是以“听话”为目的的教育,其教育目的或者说客观的教育后果是培养“顺民”。中国父母对孩子常有这样的口头禅:“要听话”、“做听话的好孩子”。有一句顺口溜也说:“在家里听爹妈的话,到学校里听老师的话,将来进单位要听领导的话。”形象地反映了一代人成长的过程。如此教育培养的学生,必然迷信老师迷信权威。说穿了,“顺民教育”(“听话教育”)是把学生作为工具,目的是培养一种只会听话的听从者、顺从者、服从者,不能独立、毫无主见的驯服工具。这种教育的结果只能培养两种人:一种是奴才,就是对的话也听,不对的话也听,好的话也听,坏的话也听,自己毫无主见,没有独立人格;一种是两面派,有人在时听话,没人在时就不听话,说的是一套,想的是另一套,公开搞的是合法的,背地搞的全是假冒伪劣。“顺民教育”是封建专制教育在今天的流毒。中国古代封建教育特别强调“教化”,而“教化”便是规定一系列让人不可逾越、限制人的创造力发展的“规范”,逼使受教育者就范。这是专制制度所决定的,因为专制制度所需要的,是奴才和顺民。
4.旧德育是“封闭教育”
所谓“封闭教育”,就是将教育与社会生活隔绝开来,认为教育与生活无关,纯粹是教室里的主题班会式的教育,或校园里的作文比赛、演讲比赛。我们许多德育工作者对社会有一种担忧,甚至有一种恐惧感。“学校教育一点钟,抵不过社会一分钟!”“五(天)加二(天)等于零!”……这是许多德育工作者的叹息。于是,一些教育者在修筑学校德育的“铜墙铁壁”上狠下工夫:不准学生与社会上的人接触,尽量减少学生与校外的联系,严格控制学生放学后回家的时间……近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安全”为由,把学校的春游活动也取消了!不少学校都喜欢说“封闭式管理,开放式教育”,其实,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纯而又纯”的教育,不可能有真正开放的教育,培养出的学生很难有健全的人格、开放的视野和创造的素质。
5.旧德育是“他律教育”
“他律”的特点,是一言一行都受外在因素(如老师、家长、班干部、学校纪律等等)的约束,是一种被迫的“循规蹈矩”。当然,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学生,这种纪律性“强制”是必需的——不光学生,即使是成人也必须受“秩序”(大到国家法律,小到团队纪律)的约束;但对于学生来说,“他律”并不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如果我们的学生永远只能“他律”,如果他们只是在老师、家长面前才是“乖娃娃”,而背着教育者则又是一副面孔,那么这将是我们教育的失败!“他律教育”的直接 后果是学生的“依赖性”,这与我们教育上许多的“包办代替”是密不可分的。从传统德育对教师的评价我们便可看出学生的依赖性是怎样被强化的:在一些学校,越是寸步不离地守着学生上自习、做课间操、搞清洁卫生的班主任,便越是受到领导的表扬。台湾作家龙应台曾写下《幼稚园大学》一文批评台湾大学生“独立处事的能力还不到五岁”。我看,相当一部分大陆学生又何尝不是如此?
6.旧德育是“单独教育”
我们往往把德育当成一门功课,比如“思想品德课”、“班会课”、“团队活动”等等,认为德育是可以“专门”进行的,于是无论内容还是教师都越来越“专门化”。于是,任课老师不管德育,因为有班主任,哪怕是课堂上出现的纪律问题,科任老师也往往是把违纪学生交给班主任“处理”;学校其他部门也不管德育,因为有政教处,于是凡是认为和德育有关的事,都交给德育处去“落实”。而且这种“单独教育”已经形成“套路”或“经验”:比如什么节目搞什么活动,比如树立什么榜样,等等。尽管多年来都在强调德育要与其他教育相融合,但这种融合往往是生硬而机械的。比如,大约十年前,上级有关部门强调各学科教学都应体现德育,于是,笔者所在学校有位生理卫生教师便申报了一个“生理卫生教学中的德育”的课题,一年后结题时,该教师果然写了一篇课题报告,大谈“消化系统与德育”、“神经系统与德育”、“生殖系统与德育”等等,这份“实验报告”还获得了当年市级科研论文二等奖!
7.旧德育是“灌输教育”
作为一种方法,应该说在德育中,灌输与引导都是需要的,对此大概不会有什么争议。问题在于,以什么为主?前几年有人鉴于思想政治工作淡化,便提出“还是需要灌输”。然而,一味灌输,德育未必随之真正强化。长期以来,我们总是情不自禁地认为,学生的心灵是一个空荡荡的容器,而教育者的任务就是往这容器里面装美好的道德;我们还认为,学生的灵魂“可塑性最强”,而教师的使命就是“塑造灵魂”,所谓“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尽管现在绝大多数教育者都已经知道“灌输式”的教育收效甚微,但我们还是忍不住要以“传教士”的身份进行灌输,只不过灌输的方式可能有了一些“改革”,过去教师的说教或报告,变成了现在学生的演讲或作文——但这里,学生所写所说,都是教师的意愿。
8.旧德育是“客体教育”
这里所说的“客体教育”,指的是教育者将学生视为主体以外的客观事物,是对立于教育者的教育对象;也就是说,本来同为主体的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却被教育者“物化”了。通俗地说,所谓“客体教育”就是对“物化”了的“客体”的教育。在实践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教师无视学生的主体性,更不用说尊重学生的精神世界。学生飞扬的灵魂、积极的主观能动性和充满活力的建构活动在这里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麻木的被动的机械的接受、训练和规范。在“客体教育”中,教师将学生设为“假想敌”,随时对学生有一种防范心理,处处着眼于“不许”学生做什么,而很少告诉学生“你可以做什么”;只强调学生的“义务”,而忽视了学生的权利。于是学生成了动物,教师成了驯兽师,而教育自然便成了“驯兽”。
旧德育的种种弊端已经给我们的教育造成严重后果,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旧德育客观上已经沦为虚弱、虚假和虚伪的德育!这些我们都有目共睹而又心照不宣。以腐败猖獗、诚信失落为典型标志的不良社会风气正日益腐蚀着我们的国家进而毒化着我们的民族,究其原因当然不能仅仅归咎于教育(德育),但教育难道真的一点责任都没有吗?早在八十年代,邓小平就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我主要是讲思想政治教育”。他这里说所的“教育”主要是指“德育”。二十年过去了,对德育和德育改革,不能说我们不重视,从八十年代末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到最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我们发布的加强德育的文件可谓不计其数,但效果究竟如何?恐怕我们很难作出乐观的评价。原因何在?我认为,关键在于我们的所谓“德育改革”都没有突破“旧德育”的框架,而只是在一些形式上作表面文章,过于追求形式的花样翻新,德育便容易堕入陶行知当年所抨击的“假教育”。写到这里,我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苏霍姆林斯基当年曾这样尖锐地抨击某些形式主义的“爱国教育”:“儿童、少年、青年口头上会说他怎样热爱祖国,甘愿为祖国而牺牲,但是这些话本身并不能作为学生所受的爱国主义教育程度的真正标准;教育的明智在于:不要让我们的学生毫无热情地、不假思索地说出这些话来。因此,我们坚决禁止组织这样的竞赛:看谁关于热爱祖国的演讲或作文讲得最漂亮。教学生高谈阔论爱祖国,取代了教学生爱祖国,这是不可思议的事。”遗憾的是,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不可思议的事”,至今还在中国以“加强德育”的名义“庄严”地发生着!
批判,不仅仅是为了摧毁,更是为了建设——我上面对旧德育进行了剖析,并对其进行了也许比较偏激的抨击,我的目的不是彻底否定德育本身而是真诚地呼唤德育加强和改革。但我认为,“加强德育”的前提是“改革德育”,或者说,我们应该通过“改革”德育来“加强”德育。而“改革德育”决不仅仅是在一些方式方法上改变,而应该在德育观念、德育内容、德育目的、师生关系等等方面有所探索,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呼唤着“新德育”!
二、新德育的特点探索
什么是“新德育”?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憧憬和解释。针对前面我罗列的旧德育八大弊端,我对新德育的特点相应地作如下界定。
1.新德育是“互动教育”
这里的“互动”,指的是师生之间的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新德育把教师和学生视为共同成长的同伴。新德育所期待的师生关系应该是精神对话关系。教育者以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高尚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本身是没有错的。但这应该是一个贯穿终生的动态的追求过程,而不是意味着教育者已经达到了很高的人格境界。我们承认教师不是完人,承认教师在许多方面不如我们的学生,这并不是降低了教育者对自己的人格要求,恰恰相反,只有教育者随时随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不断追求自身的完善。学生童心的保持,个性的发展,思想的成熟,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教育。但这种教育,不应该是教师的居高临下与学生的俯首帖耳,而应该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是师生心灵的和谐共振,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互相欣赏的精神创造过程。它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心灵对心灵的耕耘,心灵对心灵的创造。让我们的新德育有更多的民主,更多的平等,更多的科学,更多的个性;让我们的新德育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历程!
2.新德育是“人性教育”
在新德育的大旗上,应该有一个大写的“人”字——它是目中有“人”的教育!这里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具体的人,是正在成长中的人,是富有个性的人,是有自己独特精神世界的人。因此爱学生,就是爱一个个具体的人。新德育就是把学生当人的教育,就是充满人性尊重和人文关怀的教育。整个德育过程应该充满着浓浓的人情味,因为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必定是“以人为本”的信奉者和实践者。他有温馨的爱心和晶莹的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所谓“以人为本”,决不只是写在纸上的文字或贴在墙上的口号,而应该体现于教育的每一个环节甚至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同时,充满人性的教育,还意味着尊重学生的精神世界,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尊重学生心灵的自由,就是尊重学生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创造的自由。我们期待的新德育,就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
3.新德育是“公民教育”
新德育的最终目的,是为共和国培养现代公民。这不是我的观点,而是上世纪初陶行知对新教育的憧憬。陶行知所追求的民主教育的目的,始终是指向未来的民主社会的,他认为,民主教育应该为共和国培养公民:“今日的学生,就是将来的公民。将来所需要的公民,即今天所应当养成的学生。”所谓“公民教育”,就是培养“公民意识”的教育。关于“公民意识”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我同意这种理解,即公民意识是指公民对于自己应享受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的自觉意识。具体地说,公民意识既是一种重视和维护自己和他人权利、尊严和价值的民众意识,又是一种自觉承担责任和义务的法律意识,是二者的统一体。它包含公民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其核心是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真正的公民,应该具有平等、自由、法治、宽容、妥协等民主精神,他尊重任何人,同时决不迷信任何权威,更不会臣服于任何权力。
4.新德育是“生活教育”
这里所说的“生活教育”,指的是把德育贯穿学生的生活全过程,把德育的时空扩展到人生、社会与自然,把德育视为一种实践活动,让孩子去体验。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着德育资源,教育者要善于引导学生处处留心时时感受,让学生在生活中体悟,在体悟中生活。社会与自然,应该是德育必不可少的教材,我们必须让孩子主动打开这两本“必读书”。是的,社会上的确存在着对青少年成长不利的因素,但对这些消极因素的抵御方式之一,恰恰是教育者大胆地调动社会有利因素来充实、完善学校教育,所谓“社会教育化,教育社会化”。新德育提倡的德育开放,含义至少有三:德育向家庭开放,让学校教育引导家庭教育,使家庭教育协调于学校教育;德育向社会开放,帮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引导学生在社会风浪中明辨是非,经受考验;德育向自然开放,让学生在青山绿水之间强健体魄、飞翔心灵、解放个性,挥洒青春。
5.新德育是“唤醒教育”
新德育赞同这样的观点:“教育是一种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斯普朗格)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唤醒”有时候也是一种相信,一种期待。相信并期待着每一个孩子都能够进步,都能够成为自己成长的主人!新德育重在培养学生“自律”能力,主要通过引导学生勇于自我教育和善于自我管理来实现。自我教育,就是让学生学会自己提醒自己、激励自己、战胜自己——犯了错误能谴责自己,有了进步能肯定自己甚至奖励自己;自我管理,就是让学生习惯于自己约束自己、控制自己、善导自己——无论是遵守纪律还是助人为乐,都不是因为怕“受处分”或者是为了“得表扬”,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心灵警戒。
6.新德育是“渗透教育”
有效的德育不能单独地孤立地进行,而应该贯穿于学校的全部教育工作中。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所做的一切都应当包含深刻的道德意义。”也就是说,学校的每一项工作都应该充满德育因素。人人都做德育工作者不应该只是一句口号,而应该成为学校全体员工的行动。关于“渗透德育”,朱小蔓教授有一个比喻非常恰当,她认为德育是“盐”,人不吃盐不行,但也不能单独吃盐,而必须将盐溶解在各种食物当中吸收;我们在吸收盐的时候,是看不见盐本身的,因为盐已经融入了各种食物之中,但盐却很自然地进入了人的体内。德育也应该如此,它也应该自然而然地融入(即“渗透于”)其他教育之中,包括学科教学的课堂。新德育认为,每一个教师的言谈举止都是教育行为,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此外,“渗透德育”还应该善于营造自然而然的教育情境,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被感染和感动,进而受到教育。
7.新德育是“活动教育”
无数成功的德育证明,没有活动便没有教育。在这里,班级活动尤为重要。我所说的“班级活动”,是指在班主任的组织和领导下,或者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南学生自己组织的,为实现班级教育目标而举行的各种教育活动。它是班主任组织、建设学生集体,并通过学生集体来教育和影响学生个体的一种较为普遍采用的教育形式,也是学生个体进行自我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班级活动”至少有四个特征:第一,目的性。就是说活动不是白发的,是教育者有意识组织的。这是就组织者的能动作用而言,强调活动不是盲目的。第二,教育性。这是我们所说的活动最本质的一点。这是就活动过程中的功能而言,正是这一点将我们这里所说的班级活动与青少年一般的活动区别开来。第三,全员性。这是就参加主体而言,面向全体,是“集体”活动。第四,整体性。这是指活动与活动之间应该有着内在的联系。“活动”之于德育,其意义不言而喻,它是通过淡化教育痕迹的方法来获得并非淡化的教育效果。这是德育的辩证之所在,也是教育者的明智之所在。
8.新德育是“自主德育”
新德育把学生也看作教育的主体,而德育过程是一个主体自我建构的过程。鲁洁教授认为,教育过程的主体是学生,客体是作为教育资料的社会文化以及学生自身的“客我”,教育的过程是实现“理想的我”(主我)的过程,是“主我”对“客我”的超越。她特别指出,教育过程虽然离不开教师的存在,但教师的作用是加工教育资料,为学生提供一种文化环境与文化氛围,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建构。应该说,学生建立道德信念和养成道德行为的过程是教师主动引领和学生自我建构的有机统一。正如肖川先生所说:“教育作为文化——心理过程,所关注的是理想个体的生成与发展,它有这样两个相互制约、相互联结、互相规定、对立统一的基本点,那就是: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在这里,“价值引导”是就教师而论,“自主建构”则是对学生而言。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写成长日记等形式,反思自己,体验成长的历程。我们要变“防范性德育”为“服务性德育”,这里的“服务”,首先意味着为学生的自主成长服务。
新德育是我们对过去的批判,也是我们对未来的建设;是我们的理想,也是我们的行动;新德育不是“标新立异”的教育口号,而是一种朴素的教育回归。新德育所追求的,就是陶行知所说的“真教育”:真诚、真实。
新德育所造就的学生,应该是行为规范、心灵自由、感情丰富、思想充实、胸襟开阔的现代人!应该是能够为自己负责,也为他人、社会、国家负责的现代公民!

Ⅷ 关于道德经的故事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要注重培养自己的道德观念,必须注意到知、情、意、行的统一。不能只讲动机不计效果,也不能只根据效果去判断其善恶。要注重道德认知,处理好知与行的关系,注意实际行为的锻炼,在实践中增强道德情感、意志力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关于道德经的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道德经的故事篇一:机器人也要讲道德

根据科幻作家阿西莫夫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我,机器人》里有这样一个场景:2035年的一个早晨,机器人与人类一起穿梭在美国芝加哥繁忙的街道上,它们在送快递,帮主人遛狗,做搬运工,急着回家给主人拿急救药品——这并非遥不可及,日前,谷歌公司的机器人汽车项目就有可能让这一虚构成为现实。

今年5月,美国内华达州为一辆搭载谷歌智能驾驶系统的汽车颁发了牌照,允许这辆无须人工驾驶的汽车在公共道路上测试行驶。据行业人士预计,自动驾驶汽车在欧美有望于3年至5年后投入使用。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网站公布的数据,自1961年以来,全球机器人的销售总量已达230万,2011年销量最高,达到16万台。眼下,全球机器人产业已处在一个蓬勃发展的上升期。

阿西莫夫定律的困境

当机器人越来越多地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由此引发的法律与道德问题也随之而来。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教授诺尔·沙吉举例说,设想你的机器人汽车正在开往停车场,此时一个儿童正在附近玩耍。一辆卡车开来,溅起的尘土干扰了机器人汽车的传感器,机器人汽车因不能感知儿童的存在而造成交通事故。那么谁应该对此负责,是机器生产厂家、软件工程师还是机器人自身?

随着机器人越来越聪明,用途越来越广泛,机器人最终将面临这样一种情境:在不可预知的条件下做出道德判断——在有平民存在的情况下,无人飞机是否应该对目标所在房间开火?参与地震救援的机器人是否应该告诉人们灾难真相,即使那样会引发恐慌?机器人汽车是否应该为了避免撞到行人而突然转向,即使那样会撞到其他人?

1942年,阿西莫夫提出了机器人三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者目睹人类将遭受危险而袖手不管;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给予它的命令,当该命令与第一定律冲突时例外;机器人在不违反第一、第二定律的情况下要尽可能保护自己的生存。

看似完美的三定律在电影《我,机器人》中遇到了麻烦;在儿童和成人同时出现交通事故时,机器人会计算出成人存活率高,选择优先救成年人,而不是儿童。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教会机器人进行道德判断就被提上了日程。

像人一样学习道德

怎么教机器人学会道德判断?《道德机器:教会机器人如何判断对和错》一书的作者之一、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系教授科林·艾伦表示,这要从人类修习德行的方法中去寻找。

他举例说,2010年4月的美国纽约街头,一名见义勇为的男子在与歹徒搏斗后奄奄一息,但在近两个小时里,先后有20多名行人路过却无人伸出援手。该男子终因失血过多而死亡。人们对道德的理解有时候并不和实际行动相符。为什么会这样呢?

对此,艾伦解释说,在现实中,人们往往“本能地”做出反应,并没有考虑行为所产生的道德问题。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认为,人需要在现实中不断地践行有道德的行为,最终使其成为一种习惯。在以后再遇到道德选择时,才能不经思考就能表现出良好的品行。

因此,艾伦认为,可以设计一些具有简单规则的机器人汽车。当汽车遇到上述情况的时候,学习着去进行救助,然后再根据一些道德规范,对机器人汽车的“救助”行为进行分析和肯定,从而逐渐培养起它们的道德感。

然而,另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接踵而来。当人类本身尚对诸如网络下载、堕胎以及安乐死等问题的看法存在分歧的时候,工程师们也不知道应该将哪一套道德体系输入机器人。同时,将一种价值判断应用于具体案例时,也会有分歧。比如,在不伤害到别人的情况下,实话被认为是美德。如果说谎能促进友谊,且不伤害到双方,这时说谎就是“对的”。基于人类道德的差异性,机器人的道德可能会有若干版本。

当机器人像人一样开始学习并实践道德,它们是否会超越和取代人类?艾伦说,他现在还不担心这一点,眼下需要做的事是如何教会机器人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至于怎样的道德判断是正确的,这个问题,恐怕连人类有时候都还没有弄清楚。

关于道德经的故事篇二:1500欧元的道德底线

我到德国留学,那天去交学费。

交完300多欧元的注册费和保险费之后,收费的老师给了我一张1800欧元的收据,我稀里糊涂地收下了,到另一个房间办其他事情。可是我知道我还有1400元的语言学费没有交。于是我就问办公室桌前的另一个中国同学到哪里交学费,她很诧异地看着我手里的收据说:“你不是已经交过了吗?”我立刻反应过来,是收费的人弄错了。

我当然知道1500欧元对于我这种穷学生来说是怎样的一种诱惑,可是在几秒钟的时间内,我做出了决定,这笔钱我必须交上去。我转身走出去找弄错收据的那个人,结果发现办公室的老师跟我一起出来了。他在弄清楚情况之后,很凶地批评了弄错收据那个人,然后拍了拍我的肩膀说:“你很诚实。”我微笑着说了一声“谢谢”,可是我心里想的是:“其实我并非诚实,我也没那么高尚。”

现在来分析一下我那几秒钟的所思所想。在通常的观点上,这件事会有两个相反的结果。

坏的结果是谁没交学费最终被查出来,那当然是一件面上极端难看的事情,而且对中国人的影响极坏。

好的结果是这1500欧元归我所有,这笔钱足够我半年的生活费。

可是,在深层含义上,这两个结果所面对的道德处境都是我不能承受的。前者意味着在众人眼中的道德败坏,而且代表着中国人的道德败坏,虽然这个错误的直接原因是德国人导致的,但是在道德上理并不在我们一方。后者呢?后者意味着我的下半辈子将永远受到良心的拷问和谴责,因为它严重越过了我心中的道德底线,它将为我的人品抹上最大一笔污点。事后很多人说:“学校那么有钱,又不差你那一点。”可是我知道事情不是这样看的。其中的道理,不用细说。

事后想起这件事,觉得自己的做法完全正确。我决不能为了这1500欧元下半辈子不得安生,我买的是一片良心的清宁。为这片清宁,我宁愿明年冒着烈日和暴雨去打工干活,因为自己辛苦劳动得来的钱花得理直气壮。

这件事是我出国以后面对的最严峻的道德考验,让我踏实的是,它为今后可能遭遇的一切波峰浪谷开了一个好头,远多于诚实和高尚。

关于道德经的故事篇三:训练“道德”

吴奶奶是一位退休工人,养老金不高,房子也不大,住在杭州富阳的一个社区里。汶川地震后,她捐了一笔钱,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以“日日捐”向社会献爱心。虽然捐的钱不多,每日只有区区一元钱,但她说,这一元钱带给她许多快乐,只要有一日不捐,心里就会空落落的。

前几天看新闻,有位文具店老板街头孤身追贼,为一位女士追回一条金项链。镜头中,店老板的妻子说:“丈夫就喜欢管这样的闲事,开店十年,这样的见义勇为不下十次了。”这则新闻有一个细节耐人寻味,追小偷时只有他一个人,而且追了长长的一条街。

善与恶、是与非、黑与白……这样的“道德观”认知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对“好人”、对“好事”,我们心中还会油然而生出感动和敬佩,但感动归感动,行动归行动。“感动”与“行动”之间还横亘着一条长长的沟壑,有的人走了一辈子,都没有跨过去。看来“道德观”与“道德”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道德观”只是一个理念,而“道德”在行动,“行动”真的很难。

香港有位义工叫苏金妹,她认为道德不能靠说理,而靠“训练”。如果要让孩子富有爱心,就应该让孩子走上街头去帮助别人,这样才能“训练有素”。

“道德训练说”可以解释许多常人无法理解的事情,譬如吴奶奶的“日日捐”、又如那位店老板的“古道热肠”。一个人做了好事,就会经常做好事,就再也看不得别人“受苦受难”,也看不得“不平之事”了。

山东济南有位叫郑承镇的老人,自从1987年那年在济南“收养”了一个流浪孩子之后,这十多年一共帮助了四百多位流浪孩子,最多的时候家里挤住过十三个孩子。在他收养的孩子中,有的读了中专、警校,有的参了军,没有一个再去流浪。

常人很难理解郑承镇的行为,唯有“训练有素”这四字才能理解。他显然已把这种救助视为一种习惯,并从中感受到了快乐和满足,所以才能乐此不疲,视为一生的追求。

“道德”真的需要训练。这段时间,网上在热议一位名叫陆杰森的美国在华留学生,他在麦当劳门口遇到一位乞讨的老奶奶,于是买了两份薯条,两人席地而坐,开心地吃着。陆杰森的爱心让许多国人为之感动,但对于陆杰森来说,这却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因为他在美国就是一位义工,经常参加公益活动,为乞丐买一份食物,只是举手之劳。

陆杰森的“很简单”,对许多人来说却是“很困难”,现在许多网友甚至还提醒陆杰森被骗了,说那位老奶奶不是真正的乞丐,不应去帮助她。“扶弱济贫”是一种美好的情感,但要走出一步、付出一点,原来这么难。

我们接受了太多的道德说教,但缺少实践和体验。结果,我们永远站在“道德观”的阵营里,乐于做一个评判者,而不愿做一位实践者。

2010年去香港培训,在九龙塘地铁口曾看到温情一幕:一位只有五六岁的小男孩站在地铁出口,手举一块“哮喘基金募捐”的牌子向路人募捐,而他的父母则靠在一辆奔驰车边,微笑着看着他。

Ⅸ 韩国起草机器人道德宪章是什么

为防止人类“虐待”机器人或机器人“虐待”人类,韩国当局正草拟一份机器人道德宪章。

这个“机器人道德宪章”将规定机器人用户和制造商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这个道德宪章将由一个5人专家小组负责起草,这些专家包括未来学家和科幻小说作家。

韩国政府将机器人作为未来经济的驱动力,当局已向机器人研制注入数百万资金。

韩国商业、工业和能源部表示:“由于机器人预计会在不远的未来发展出较强的人工智能,因此政府计划对机器人的角色和功能设立道德指南。”

韩国政府的一份最新报告预测,机器人在2018年将可以为病人施行普通的手术。韩国信息通讯部也预测说,2015~2020年间,每个韩国家庭将拥有一个机器人。研发机器人是对韩国社会日益老龄化的一种回应。此外,这也说明机器人的研究速度正突飞猛进。

机器人道德宪章的制定正是为未来做好准备。韩国信息通讯部机器人研发小组负责人对记者说:“试想一下,如果一些人把机器人当做他们的老婆,那该怎么办啊?”

他还说:“另外一些人可能对与机器人交谈感兴趣,甚至还会上瘾,就像很多人对上网上瘾一样。”

韩国信息通讯部机器人研发小组负责人说,正在制定的这个道德宪章将反映有关的机器人三定律,其主要内容包括:确保人类对机器人的控制,保护机器人获得的数据,并防止违法使用机器人等。

热点内容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朔及力 发布:2025-01-19 03:02:21 浏览:542
法治文化研究院 发布:2025-01-19 02:54:05 浏览:110
口头协议有视频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1-19 02:40:15 浏览:107
保安劳动法无法保证 发布:2025-01-19 02:05:21 浏览:315
民法典与与生态环境 发布:2025-01-19 01:21:19 浏览:439
中国合同法起草 发布:2025-01-19 01:08:06 浏览:180
法律与道德的案例 发布:2025-01-18 23:50:09 浏览:277
违反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条例 发布:2025-01-18 23:45:42 浏览:414
刑法什么罪名 发布:2025-01-18 22:44:36 浏览:570
依规章行事 发布:2025-01-18 22:20:52 浏览: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