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水平六阶段
❶ 科尔伯格提出的道德发展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一)简介:科尔伯格运用经典的道德两难故事法来推断儿童道德发展水平,其中典型的故事是海因茨偷药。
(二)三水平六阶段道德理论内容:
(1)前习俗水平(0—9岁):
①惩罚与服从定向:服从权威,避免惩罚。
②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获得奖励,满足个人需要
(2)习俗水平(9—15):
③人际和谐定向阶段(好孩子阶段):尊重大多数人的意见。
④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定向阶段(好公民取向):重视法律法规
(3)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
⑤社会契约定向阶段:规则是民主的人为的可修改法律
⑥普遍的道德原则定向阶段:生命,良心价值取向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三水平六阶段
❷ 雷夫: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六阶段”理论
雷夫:从踏进校门的那一刻起,大多数的孩子就开始接受第一阶段的思考训练,一切行为几乎都以“不惹麻烦”为原则。但是,我们要孩子们有良好行为表现的最终目的,是让他们相信这么做是对的,不是因为害怕惩罚而已。
道德发展的第二阶段是“我想要奖赏”。任何学生都需要老师的鼓励和表扬。小孩做家事就给零用钱固然很好,但用礼物或金钱换取孩子良好行为的做法就很危险。我们应当知道,行为得宜是应该的。
“我想取悦某人”,是道德发展第三阶段。在上课时,我会告诉学生,你的看法很重要,不要他太在乎别人怎么想。有位老师在请假隔天回到学校时,看到代课老师留的纸条,因为得知班上学生表现良好而兴奋不已。其中,一个叫罗伯特的学生,表现尤其突出。他帮老师维持秩序,告诉代课老师各项物品放在哪里,就像个小老师一样。这位老师替罗伯特感到骄傲,并表示要奖赏他。但讽刺的是,罗伯特拒绝了。他说,那么做不是为了奖赏。
道德发展第四阶段是“我要遵守规则”。很多学校是第四阶段的行为方式,学生们必须遵循一些规则和守则。但我告诉学生们,不是必须去遵循这些规则,学生守则这些东西都会记在学生的心里,在我的教室里并没有任何的规定,因为好好学习本身就是我们去做的,而不是因为规定这样做。
如果你“能体贴别人”,那便上升到了道德发展的第五阶段。比如,学生在酒店里保持安静,并不是因为他担心有麻烦,不是要讨好别人,不是因为有规定,而是他知道,在另外一间房子里可能有人想休息,那样做会让其他人感觉不舒服。
“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是道德发展的第六阶段,也是人格、道德境界的最高阶段。我有一个学生长得很漂亮、头发很长,两年后她来拜访我。我看到,她的头发都剃掉了。其他的老师都感到非常惊讶,我问他到底怎么了。她告诉我,学校里有一个女生化疗时,头发都掉了,她把自己的头发献给患了癌症的那个女孩。这就是我所说的道德发展的第六阶段,人生境界的最高阶段。
一个道德两难的故事
问: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中,你说您是受到劳伦斯·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的“道德发展六阶段”的观点所影响的,科尔伯格又是怎样提出这“六阶段”观点的?
雷夫:有一则道德两难的故事:
欧洲有一位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危在旦夕。医生告诉她的丈夫海因茨,只有本城一个药剂师最近发明的一种药可以救他的妻子。但该药价钱十分昂贵,要卖到成本价的十倍。海因茨四处求人,尽全力也只借到了购药所需钱数的一半。万般无奈之下,海因茨只得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儿卖给他,或允许他赊账。但药剂师坚决不答应他的请求,并说他发明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海因茨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为了挽救妻子的生命,在夜间闯入药店偷了药,治好了妻子的病。但海因茨因此被警察抓了起来。
科尔伯格围绕这个故事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让儿童讨论,以此来研究儿童道德判断所依据的准则及其道德发展水平,从而提出了“道德发展六个阶段”理论。我们可以通过表格的形式来看看:
我把这六阶段导入任教的班级,交给学生: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靠的是惩罚起作用;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靠的是贿赂起作用;第三阶段,“我想取悦于某个人”,靠的是魅力起作用;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靠的是自律起作用;第五阶段,“我能体贴人”,靠的是仁爱之心起作用;第六阶段,“我奉行既定的准则”,靠的是境界起作用。我甚至用“六阶段”来教自己的孩子。所取得的家庭教育的结果也让我极为自豪。
如何达到第六阶段
问:您所说的第六阶段,“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靠的境界起作用。很显然,这一阶段是最难达到的。在这一点上,您又是如何教育您的学生的?
雷夫:是的,第六阶段不但是最难达到的,也是最难教的,因为行为准则存在于个人的灵魂中,其中还包括了一份健全的人格在内。这种组合使得仿效成为不可能:就定义而言,第六阶段的行为无法教,也无法讲述,“看看我现在在做的事情,这就是你们应有的表现。”一旦你做出示范,就等于违背了第六阶段的定义。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条自相矛盾的行为准则,让教学者陷入两难的困窘。
我用好几个方法来教第六阶段。因为我不能讨论自己的行为准则,于是我试着帮孩子们从别人身上找出行为准则。许多卓越的书籍和电影都找得到达成第六阶段思维的人。对于父母和师长而言,寻找用这种方式思考的人是饶富趣味的———一旦你开始注意,就会发现这种人并不少。
最物超所值的第六阶段思维范例,是摩根弗里曼(Morgan Freeman)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所饰演的瑞德。我很清楚大部分的小学生看不太懂这部寓意深远的电影,但是第56号教室是个特别的地方,所以我每年都会有一天在放学后播放这部电影给班上的学生看。瑞德是监狱里的囚犯,因为谋杀被判终身监禁。每10年他都有假释出狱的机会。片中,他和假释审查委员会面好几次,每次都对委员会说他已经洗心革面了,但申请总是遭到驳回。在一个较为轻松的场景中,在狱中度过大半辈子的瑞德说出了他的心声。他告诉一位假释审查委员,自己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改过向善,至少不知道审查委员们说的改过向善是什么意思。当被问道他是否对自己做过的事感到后悔时,他说他很后悔。他说,这不是因为委员们想要听到他这么说,也不是因为他在坐牢,他是真的由衷感到后悔。由此看来,他已经蜕变成一个了解自己的第六阶段思维者了。他的行为不是取决于恐惧、取悦他人,或是规则;他已经有自己的一套行为准则。于是,他假释出狱了。 瑞德的三处假释
如果你对于引导孩子达到这种境界的思考持怀疑的态度,我不怪你。任何拿出真心、诚意对待教育这份工作的老师,都会暴露在惨痛失败和心碎失望的风险下。我们对孩子有很高的期望,并且尽力而为。正因为孩子们无法无天,所以我们更需要提高期望,不能让无可救药的行为迫使我们降低标准。
我再重复一句:许多卓越的书籍和电影都找得到达成第六阶段思维的人。也就是说,通过阅读卓越的书籍和观看优秀的影片,是可以培养并达到第六境界的。
干国祥:中国教室里的道德人格图谱设计
三境界六阶段:
一、功利境界。【遵从胡萝卜和大棒的趋利避害阶段】
分两阶段:
1.我不想受到惩罚;
2.我想要得到奖励。
二、道德境界。【克己复礼阶段】
分两阶段:
3.我要做个好孩子;【追随特定榜样、亲仁】
4.我要捍卫游戏规则。
三、天地境界。【仁的最高阶段】
分两阶段:
5.将心比心(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惠泽天下(己立立人、己达达人)。
显然,在发展的较高境界,这完全是一种儒家话语的表述。我以为,这也许是我们文化中最好的表述,而且它必定与真正的共产主义理想和西方美德,是不相冲突的,但它因为文化的原生性,对我们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❸ 科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该怎么解释,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在教师资格考试中的一个心理学常考点,一般会以客观题的形式进行考察。因为科尔伯格把人的道德发展分为了三个水平,每个水平包含两个阶段,所以一般我们也把他的理论称之为“三水平六阶段”。
科尔伯格的研究方法叫做“道德两难故事法”,其中最经典的一个故事是“汉斯偷药”。故事的主要情节是这样的:欧洲有个妇人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本城一个药剂师发明的镭才能治好她。病妇的丈夫汉斯找到药剂师,却被索价2000元,这个药价足足高出了药成本的十倍。汉斯只能到处借钱,可最后只凑够1000元。汉斯不得已,只好恳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账,以便能快点救活妻子。但药剂师一口回绝他,说:"不成!我研制此药就是为了赚钱。"汉斯因此走投无路,于是乎他想到了一个办法,在夜黑风高的晚上,撬开药剂师的店门,为妻子偷来了药。
故事讲完以后,研究者会向被研究的儿童提出问题:这个丈夫应该这样做吗?科尔伯格带着问题,采用纵向法,对72名10~26岁男孩的道德判断进行长达10年的跟踪测量,并对所得结果在其他国家进行验证。最终,柯尔伯格于1969年提出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理论,如下:
1.前习俗水平(0~9岁)
这一水平的儿童的道德判断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包括两个阶段:
(1)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的儿童以惩罚与服从为导向,由于害怕惩罚而盲目服从成人或权威。道德判断的根据是是否受到惩罚,认为凡是免受惩罚的行为都是好的,遭到批评、指责的行为都是坏的,缺乏是非善恶的观念。所以这个阶段的儿童会回答不该去偷药,因为偷药会受到惩罚,是不好的。
(2)相对功利道德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的儿童对行为的好坏的评价首先是看能否满足自己的需要,有时也包括是否符合别人的需要,稍稍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把这种关系看成类似买卖的关系,认为有利益的就是好的。所以这时候儿童会在回答之前会想知道汉斯的妻子对他好不好?如果好,他们就觉得汉斯应该偷药,因为把妻子救活符合他自己的利益;如果不好,他们就觉得汉斯不应该偷药,因为不符合他的利益。
2.习俗水平(9~16岁)
这一水平的儿童的特点是:能了解、认识社会行为规范,意识到人的行为要符合社会舆论的希望和规范的要求,并遵守、执行这些规范。包括一下两个阶段:
(3)寻求认可(或好孩子)定向阶段
此阶段的儿童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对道德行为的平价标准是看是否被人喜欢,是否对别人有帮助,是否会受到赞扬。为了赢得别人的赞同,当个好孩子,就应当遵守规则。所以这个时期的儿童会想知道其他人是怎么看的?如果大多数人都支持汉斯偷药,那么他们就觉得应该偷药,因为偷药符合大家的意见;如果大部分人都反对汉斯偷药,那么他们也会觉得不应该偷药,因为偷药不符合大家的意见。
(4)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此阶段的儿童以服从权威为导向,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守法。所以处在这个阶段的儿童会回答不该偷药,因为偷药触犯了法律,是不好的。
3.后习俗水平(16岁之后)
该水平的特点是:道德判断超出世俗的法律与权威的标准,而以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为行为的基本依据。包括以下两个阶段:
(5)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的儿童认识到法律、社会道德准则仅仅是一种社会契约,是大家商定的,是可以改变的,一般他们不违反法律和道德准则,但不用单一的规则去评价人的行为,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所以这时儿童会觉得既然汉斯偷药救人会触犯法律,那么说明现在的法律考虑的还不够多,应该进一步修改。
(6)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此阶段的个体判断是非不受外界的法律和规则的限制,而是以不成文的、带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原则:如正义、公平、平等、个人的尊严、良心、良知、生命的价值、自由等为依据。在这个阶段的儿童会认为人类普遍的道义高于一切,没有什么是比人的生命更加重要的,所以他们会认为汉斯无论如何也该去偷药。
❹ 道德发展的三个水平和六个阶段
水平一:前习俗水平。外在标准控制,通过行为后果来判断行为。例如:受奖励为好行为,收惩罚为坏行为。
阶段一:惩罚和服从取向。以服从权威和避免受惩罚作为判断行为好坏的标准,不理解道德标准,不理解故事中主人公两种价值观冲突。
阶段二:功利取向。以是够能满足个人需要作为判断行为正确与否的标准,即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
水平二:习俗水平。以遵从社会规范、社会规章制度为准则。
阶段三:“好孩子”取向。以取悦并得到他人的认同,以他人的意图进行判断。认为权威人物所指定的社会准则、行为标准都是对的,应该遵守。
阶段四:“好公民”取向。也称为维护社会秩序取向,即作为社会成员,应该遵守社会规章制度,维护社会秩序,这是公民的义务,不能违反法律法规。
水平三:后习俗水平。道德标准内化于己,称为自己的道德标准,遇到道德标准矛盾冲突的时,自我可以做出选择。
阶段五:社会契约取向。认识到各种法规都是为公众权利和利益服务的,符合公众需要的便应遵守;如果不适宜,就可以按多数人的意愿修改。
阶段六:普遍道德原则取向。这是理性良心取向,个体道德认识超越社会法律法规,普适于尊重每个人的尊严、生命价值和全人类的正义。个人可按伦理原则进行选择。例如,海因茨有责任挽救任何人的生命(包括妻子或陌生人)。
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可以归纳为如下三个要点:
1、道德发展具有固定不变的顺序。童年期,在10岁前,多以前习俗水平为主;少年期的个体大多数处于第二、第三两个阶段;青年期则发展到第三、第四两个阶段为主导的水平。
2、达到后习俗水平的个体并不多。而第六个阶段的道德准则是抽象的,适于全人类,但是却难以实现的。部分人一生都停留在服从权威和权威所制定的规范的水平。
3、环境和社会文化因素只能决定道德发展的内容和速度,不能影响道德发展顺序。
❺ 道德发展六阶段
坚持读书分享第92天,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1》第20—47页。
以前看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六个阶段,还专门记了下来,但从没有想过可以用这六个阶段来对照孩子的行为,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
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大多数孩子的道德发展处于第一阶段,因为害怕某种惩罚才去做某件事情或者不去做某件事情,一个人的道德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个阶段。
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这是许多和老师和家长经常犯的错误,为了换取孩子的良好行为,施以礼物或金钱作为贿赂的手段,我也经常采用这样的方法,还感觉这种方法益处多多,用的乐此不彼。如果让孩子的道德发展仅仅停留在这个阶段,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物质的吸引力越来越小,孩子就没有继续努力的动力,良好行为也许会戛然而止,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应该让孩子知道,适宜的行为不需要任何奖赏,它本身就是最好的奖赏。
第三阶段:我想要取悦某人。许多小孩迫切希望取悦父母,甚至按照家人的期望选择大学和专业,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倍感沮丧务工作,他们无法了解自己为什么会对生活如此不满。这让我想起了电视剧《咱们结婚吧》中的男主角果然,虽然已经拥有一份在别人看来很不错的工作,但他仍感觉每天都过的不开心,因为那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孩子能够按照一定的规则办事,已经很不错了,然而规则故有其必然性,在我们最敬仰的英雄当中,许多人之所以能够成就伟业,正是因为他们不守规则,因此,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
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小孩儿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做任何事情只想自己,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若能够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说明孩子的道德发展水平已经处于较高的水平了。
第六阶段: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这个阶段是道德发展的最高的阶段,许多成人未必能够达到这样的阶段。但是作为老师和父母,我们应该对孩子有更高的期望,并且尽力而为。正因为孩子们往往无法无天,所以我们更需要提高期望,不能让无可救药的行为迫使我们降低标准。
以后不管还在教育孩子,还是教育学生我们可以对着这六阶段来观察孩子处于哪个阶段,并激励孩子向更高的阶段发展。
❻ 科尔伯格三阶段六水平口诀是什么
科尔伯格三阶段六水平口诀是如下:惩罚功利前习俗,遵守法规好孩子,契约原则最后述。
柯尔伯格把道德认识划分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三个不同的发展水平。每一水平又有两个不同的阶段,共有六个阶段。关于阶段对应的年龄划分,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以及少数青少年处于前习俗道德水平,大部分青年和成人都处于习俗水平。
后习俗水平一般要到20岁以后才能出现,而且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
六个阶段。
阶段一:惩罚与服从阶段。
阶段二:个人的工具主义目的与交易阶段。
阶段三:相互性的人际期望、人际关系、人际协调阶段。
阶段四:社会制度与良心维系阶段。
阶段五:至上的权利、社会契约或权利阶段。
阶段六:普遍性伦理原则阶段。
❼ 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理论是什么
水平一:前习俗水平
外在标准控制,通过行为后果来判断行为。如果受奖赏则为好行为,受惩罚为坏行为。
阶段1,惩罚和服从取向。以服从权威和避免受惩罚为判断行为好坏的标准,不理解故事主人公的两种价值观冲突。
阶段2,功力取向。以是否满足个人需要为判断标准。
水平二:习俗水平
以尊从社会规范、社会规章制度为准则
阶段3,"好孩子" 取向。以取悦并得到他人认同,以他人的意图进行判断。认为权威人物所指定的社会准则、行为标准都是对的,应该遵守。
阶段4,"好公民"取向。也称为维护社会秩序取向,即作为社会成员,应遵守社会规章制度,维护社会秩序,这是公民义务,不能违反法规、法律。
水平三:后习俗水平
道德标准内化于己,成为自己的道德标准,遇到道德标准矛盾冲突时,自我可以做出选择。
阶段5,社会契约取向。认识到各种法规都是为公众的权利和利益服务的,符合公众需要的便应该遵守;如果不适宜,就应该按多数人的意愿修改。
阶段6,普遍道德原则取向。这是理性良心取向,个体的道德认识超越社会法规和法律,普适于尊重每个人的尊严、生命价值和全人类的正义。个人可按伦理原则进行选择。
理论意义
发展性辅导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人格辅导,而道德发展的成熟显然又是完善人格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对于从道德判断这一角度认识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对于发展性辅导人员从发展的立场,帮助儿童提高道德认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另外,儿童的品德心理结构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方面(道德意志由于通常可以还原为情感和行动问题,所以根据简约原则,故为三方面)组成的。相对来说,从道德认识着手对学生进行道德的发展性辅导操作性更强一些。
所以,科尔伯格的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对发展性辅导在道德和人格辅导上是一个极大的支持,为辅导人员增添了信心以及指明了一个可以努力的方向。因此,从这些意义上来说,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对发展性辅导乃至整个学校心理辅导、咨询都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❽ 三水平六阶段是什么意思
三水平六阶段是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柯尔伯格在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基础上,提出了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有三种水平六个阶段的理论。三种水平,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
其中每种水平又有两个阶段,共六个阶段,即:惩罚与服从的定向阶段、手段性的相对主义的定向阶段、人与人之间的定向阶段、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社会契约的定向阶段、普遍的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
关于水平阶段的其他情况简介。
前道德阶段指儿童从刚出生到3岁的阶段,皮亚杰认为这一年龄时期的儿童正处于前运算思维时期,他们对问题的考虑都还是自我中心的。
他们不顾规则,按照自己的想象去招待规则。他们的行动易冲动,感情泛化,行为直接受行动的结果所支配,道德认知不守恒。例如,同样的行动规则,若是出自父母就愿意遵守,若是出自同伴就不遵守。他们并不真正理解规则的含义,分不清公正、义务和服从。他们的行为既不是道德的,也不是非道德的。
❾ 道德认知发展的六个阶段中包括
道德认识发展阶段论提出了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有三种水平六个阶段的理论。三种水平,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 其中每种水平又有两个阶段,共六个阶段,即:惩罚与服从的定向阶段、手段性的相对主义的定向阶段、人与人之间的定向阶段、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社会契约的定向阶段、普遍的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
❿ 劳伦斯·科尔伯格认为道德的发展过程分为哪六个阶段
哈佛大学的劳伦斯·科尔伯格把道德的发展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儿童必须经由这个过程才能成为能够完全承担道德责任的人,并且,这个过程是可以测量。这六个阶段分别是:惩罚与顺从取向阶段、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取向阶段、人际关系协调阶段、“法律与秩序”取向阶段、社会契约法律取向阶段、普遍的伦理原则取向阶段。
在第一个惩罚与顺从取向阶段,要避免惩罚的“大棒”或者接受奖赏的“胡萝卜”,儿童按照被告知的选择那样做。在第二阶段,基于有限的互惠原则,儿童既做可以满足自己需要的事情,也做可以满足他人需要的事情。在第三阶段,基于孩子渴望得到他人认可和表扬的心理和青春期少男少女服从流行的道德观念,孩子会做一些受人认可的事情。在第四阶段,年轻人开始承担他或她的责任,表现出对权威的尊重,为既定的社会秩序本身而维护它。在第五阶段,成年男女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只要在这个过程中不伤害他人。在第六阶段,成年男女采取本质上康德式的道德观(康德认为,一个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并不取决于行为的后果,而是采取该行为的动机;一个人只有遵守道德法则时,才是自由的,因为这个人遵守的是自己制定的道德准则,而如果只是因为自己想做而做,则没有自由可言,你就成为各种事物的奴隶),成年男女在这个阶段不再被自我利害、他人意见或道德法规的力量所控制,而是通过自我规范、自我恪守如正义、互惠、尊重个人尊严等普遍原则,来支配自己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