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穹顶之下法治

穹顶之下法治

发布时间: 2022-09-25 00:56:48

A. 以新环境法的角度看柴静的穹顶之下

柴静《穹顶之下》的法治困境及未来(法治声音|李晨)

作者“李晨”介绍:北京大成(上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环境与资源法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律师协会环境资源专业研究委员会主任;上海法学会环境资源法研究会副会长;低碳经济师。

昨天,手机被柴静的《穹顶之下,同呼吸共命运》刷屏,朋友们各种热议,再次唤起大家内心深处对环境保护的关注、思考。相信“穹顶之下”的热议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最终又会被“奔跑吧兄弟”、“我是歌手”、“一路上有你”、“抢红包”等各种此起彼伏的刷屏所淹没。民众内心被激发、唤醒的环保意识,将被时间又一次无情的磨灭。

作为一个法律人,在感谢柴静的同时,一个声音在问,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法律作为保护公民健康权益的最后底线可以做些什么?如何才能形成一个可持续的法治闭环,去长久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

先来说说中国的环保法治现状。环境污染问题并非中国独有,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曾经历过极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阶段。很遗憾,我们也在走着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但当下环境污染越演越烈的现状,可以说与我们的法治环境密不可分。早些年,我们的环境法治可以说是一个缺手、缺脚毫无威慑的怪物。大家都知道法律责任分为行政责任、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过去,环境污染问题几乎完全依赖于环保部门的行政处罚,即以罚款、限产、停业整顿等方式追究污染者的行政责任,其中又以罚款最为普遍。而我们的罚款额度相对于企业的治污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企业甘愿受罚,这是一个很划算的买卖。讽刺的是,罚款反而不情愿的成为了污染行为的“保护伞”!当公众的意识被唤起,当人们问道:“你们怎么能违法排污?”得到的答案可能是:“我们缴纳过罚款了”?

值得庆幸的是,另外两个被长期忽视的法律责任正在被逐渐完善、落实。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对“污染环境罪”做了较大的修改;2013年6月,最高院和最高检联合发布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司法解释》,对《刑法》中已经有的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做了进一步完善,扩大了污染物的范围;降低了入罪的门槛,对普遍存在的取证难、鉴定难、认定难等问题做了有针对性的调整。同年,最高院、最高检、公安部分别公布了典型案例,其中对企业环境污染行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定罪处罚,给予诸多企业及相关管理人员敲响了警钟。当公众的意识被唤起,有人问道:“你们怎么能违法排污?”得到的答案可能是:“我们再也不敢了。”

2014年,《环保法》在颁布了25年后进行了第一次修订,就我个人而言,印象深刻的就两点:加强信息公开、披露义务;开闸环境公益诉讼。2015年1月,最高院出台《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环境公益诉讼做了第一次较为完整的规制。至此,污染者所面临的民事责任从立法上得到了极大的落实。试想,当公众意识被唤醒,能够更为容易的获取环境污染信息,能够通过公益组织就污染行为提起诉讼的时候,有人问道:“你们怎么能违法排污?”得到的答案可能是:“我赔不起了!”

当我看到最高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心里非常激动!我认为:这是环境法治的未来方向!当公众能够真正参与监督、并且举起法律的武器,此时,污染者的违法成本将大大提高,而国家的环境治理成本将大大降低!依据这部解释,我看到了未来环境公益诉讼的如下发展趋势,与大家分享。

(1)适格原告会越来越多,未来公众监督的渠道会增多。

司法解释明确了提起公益诉讼的社会组织的范围:在设区的市级以上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以及基金会等。最高院没有在将这个范文进行严格限定,在几种类型的组织后添加了“等”字,最高院的发言人也表示,这将保持一定的开放性,允许新的行政法规或地方性法规拓展这个范围。这也是考虑到公益诉讼还处于开始阶段,希望更多的环保组织可以进入到环境公益诉讼中来。

(2)案件受理后应当发布公告,并允许符合条件的原告加入诉讼,未来公益诉讼会呈现抱团取暖的局面。

目前公益诉讼处于开始阶段,对于环保组织,虽然法院大门已经打开,但其自身能力、专业性和资金还会存在困难,因此在诉讼对抗中,法院允许符合条件的环保组织的加入诉讼,提升人力、财力和专业能力,有利于现阶段环境公益诉讼的开展。

(3)检察院扮演推动角色,作为原告的支持者出现,未来环境公益诉讼会得到司法的支持。

检察院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在目前的一些公益诉讼案件中,检察院也频频现身,例如,在江苏泰兴的“12.19”公益诉讼案件中,一审中,泰州市检察院支持泰州市环保联合会对常隆农化等6公司提起环境公益诉讼,二审时江苏省检察院又法庭发表支持意见。地方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已经成为原告的有力支持者。

(4)公益诉讼将为私益诉讼扫清障碍,未来会形成先公后私的诉讼格局。

环境公益诉讼是对污染环境、损害社会公众利益的行为提起的诉讼。在环境污染事件中,除环境受到破坏外,还有不少个人利益受到损失的情况,例如水域污染事件中的渔民。对于这些当事人,他们要维护自己的利益要求赔偿,必须要证明包括污染和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等在内的法律要素。由于力量悬殊,他们要法律维权本来是困难重重的,但现在公益诉讼的出现,将为他们扫清障碍。依据该《解释》,在公益诉讼证明了污染和损害的因果关系等侵权责任要素后,他们可以直接适用,无需再另行证明。可以预见,未来个体受害者,将会在公益诉讼获胜之后再行提起个人私益赔偿之诉。

(5)诉讼型环保公益组织将会出现,未来公益诉讼会逐渐专业化和品牌化。

环境公益诉讼的专业性要求较高,可以预见未来环保组织的格局将发生变化。有部分环保组织会不断提起公益诉讼,并从中积累经验、资金、专业人才、专业技术等,从而成为环境公益诉讼中的品牌和标志。相应的,其他环保组织可能会在环保宣传、培训等其他领域更加突出。

(6)公益赔偿款的执行和使用,需要信息公开透明,未来会形成专门针对公益诉讼的监督平台。

目前在公益诉讼胜诉后,所获赔偿款须进入环保组织的指定账户,用于专门的环境修复、治理等。现阶段,这些款项在胜诉后,如何执行到位,以及执行到位后如何运用,还没有具体的法律制度。公益诉讼中所得赔偿往往款项较大,例如泰州公益诉讼案件中获赔达1.6亿元,这些款项的执行到位和实际使用,必须置于公众监督之下,否则难免会诱生滥用或私占赔偿款的腐败以及和污染企业的内幕交易。未来,我们需要一个公开、透明的监督平台。

也许有人会问,李律师看来你对中国未来环境法治很有信心,我只能回答:我看到了希望!再回到本文的开始,柴静的《穹》更多的是在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这非常非常重要!若公众没有这样的环保意识,以上所有预见的未来均不会出现。若没有公众的环保意识,根本就不会有人投诉、反映环保问题,麻木地戴着口罩出行即可;若没有公众的环保意识,环保组织也不过是一个摆设而已,我们根本找不到愿意起诉的原告;若没有公众的环保意识,检察院的支持也仅是为了完成某个试点案例而已;若没有公众的环保意识,律师们也仍然在低头忙于生计或者赚钱。这比什么都可怕!环境保护的法治未来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点滴努力,在于每一个法律人参与其中所汇聚的法治力量,与各位共勉!

B. 雾霾的危害到底有多大你的认识或许远远不够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C. 小可爱们救命QwQ 我们暑假作业要写寂静的春天的读书笔记。你们懂得。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一):别的房间,别的声音
一个男人搭着巴士来到了一片荒芜的农田。他之所以选择在这样一个地方下车只是为了等一个人,但是整片的荒土让这个约会显得那般怪异。不远处有一架喷洒农药的直升机在空地盘旋,奇怪的是它竟然在没有庄稼的空地上撒药,而这个男人近处唯一可见的庄稼则是一片枯萎的玉米地。
这是电影《西北偏北》里面最为精彩的一个段落,这部片子拍摄于1959年。但我在这里关注的并不是希区柯克的悬疑设置,而是那片荒芜的空地和枯萎的玉米。在这之前我对六十年代的美国乡村风景的印象一直都是延伸到天边的树林在碧海蓝天下迎风拂动。而这部电影或许更加现实的把当时的状况无意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在电影《西北偏北》上映后的第三年,也就是1962年,蕾切尔卡逊出版了她一生中最为著名的科普著作——《寂静的春天》。在那个年代,这本书的出版其实并不寂静。它的出版预告了一个时代的到来。如今的读者都毫不吝啬的称赞此书是环保主义的奠基之作。他开启了一扇崭新的窗户让我们看我们看待这个世界。事实上在刚出版的时候,它被评为:泛滥的母性色彩和不识时务。许多化学药品生产商都坚称作者所罗列的一切数据和例子都是夸大其词而且耸人听闻。而且他们一再宣称在农业中使用化学试剂是必要的而且还可以确保消除害虫同时不会对人和家畜产生显著影响。但事实就是农药越撒越多,范围越来越广,但效果就如《西北偏北》展现的那样,只是一片死寂。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有这样的疑问:作为当时最发达的美国,他们的林业局、农业局等机构绝对有顶尖级的科研人才,充足的资金,以及社会大众充分的信任,他们明明可以在数据的前后对比中看到撒农药的种种灾难性后果后为何还要继续喷洒?只是为了经济效益?因为大企业的政治收买?因为他们无能为力,只好在坏和更坏中做出选择?让我们来看看所谓的决策者吧。在1960年百分之九十八的昆虫学家从事化学杀虫剂研究只有百分之二的在从事生物防治的相关工作。这个数据或许有点偏激,但是从化学公司把资金投入到大学支持杀虫剂研究,那么不可避免他就创造了有人的奖学金和科教职位,那么很正常的,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人也就多了。而另一边,生物控制领域不会有直接可见的经济效益,那么也就不会有那么大的资金投入,也就使得从事这方面的薪资低。当新品种的化学试剂被投入巨资研发成功,那么它肯定会被大力的促销,商业活动不但要求回本还需要巨额的利润。在这巨额的利润的前景面前,很少有人还能够保持冷静。于是他们忽视了(不带有恶意的)他们急于消灭害虫,本意也只是为了更高的农业产量以及更好的环境。然后大量喷洒,接着害虫暂时死亡,成效显现,第二年害虫卷土重来,于是加大剂量,坏虫再次死亡。如此反复,但是意料之外的事实是他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宣判了树木、动物、以及一些不走运的人死刑,而这被辩称为“好心办坏事”人类因为他们的短视和自大拿着整个世界和自然界对赌,而持续下去的结果就是我们自身的灭亡。多么熟悉的场景,我们不正经历着相似的东西吗?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浓重不散的雾霾,极端天气的频发,世界随着时间的流逝走入了另一个房间,这个新房子,装修越来越豪华舒适,也越来越规范整齐,但在屋子的外面,情况好像依旧很糟,或者也可以说是越来越糟!
《寂静的春天》的出版使得环保主义成为了一种流行的标签。在这本书出版后,环保运动愈加的热火朝天,并且有朝着“极端”方向发展的趋势。我必须承认在阅读本书的时候我慢慢的向环保者靠拢。注意不是环保主义者,只是环保者。木心先生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任何事物一旦加上主义二字就会失去原味变得可怕。环保并没有错。但是这么一件美妙的事情在人的操作下变得死板而形式化。一部分人把其置于发展甚至人的对立面,在他们看来人的存在是一切的源头,这种悲观里面掩盖了一个恶意的本质:所谓的环保只是为自我活命做的准备功课。在这种被不安全感掌控的内心引导下,他们到最后选择的也只是人的生命,而不是想办法让这个自然界和我们一起共生。他们竭尽全力希望用身体力行和发展的科技使得自然界保持在控制下的平衡状态,一种静态的可感的平衡。但是自然界显然不会把命运交给人类操盘。自然界万千的生命体让这个复杂的系统永远处于变化和更新中,我们能做的就是更加纯粹的站在环保的立场上去尽克能感受更多的声音,把我们所掌握的东西像河水一样平缓的流动,慢慢的让各种声音汇聚,那么河势渐猛,我们掌握的也就会逐步加深加宽,到最后我们可以让世界处于他们的稳态中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而这则需要我们更多地利用自然本身的机制去预防和引导。
作为一个带有悲观色彩的读者,我不知道我们还要经历多少错误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但这并不妨碍我去想象我的未来。因为尽管是在同一个地球生存的我们,也总有一部分人看到并对未来做出反应,而与此同时他们也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去思考所谓的春天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味道?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二):政府对于我们土地的责任
“我现在正站在两条路的交叉口上。但是与罗伯特.佛罗斯特的著名诗歌中的路不一样,这两条路截然不同。我们长期以来一直行驶的那条路看起来是舒适、平坦的高速公路,我们可以加速前进,但路的尽头却有灾难在等着我们。另一条我们很少走的岔路为我们提供了保护地球的最后一个机会。”这是蕾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的最后一章的开头一句话。是的,我们现在正是处于这样的时代分叉路口之中。曾经漫山遍野的森林树木、动植物,他们在一天天的消失殆尽。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生物化学等的不断发展,人们急切的渴望,他们渴望用一种快速的方法能够解决一切的问题。这样的问题解决模式同样被运用到农业之上。作物生长缓慢,他们就向农田中倾倒喷洒各类化肥,作物出现虫害问题,他们就向农田中、作物上喷洒农药。我不知道这样的做法是否让农民兄弟在短期内收获了更多的收益,可是我知道这样的方式让我们的作物让我们的土壤受到了难以挽回的污染。我不能说这样的方法是怎么怎么样。在初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想这些都是贪婪的资本家的作用之下使得化学产品在我们的农田土地大行其道。
《在寂静的春天》中,作者提出来很多方案来应对作物虫害的问题,她尤其推崇自然的解决方案即用害虫的天敌来根本解决作物的问题。其实我不禁在想,文中在农业生产中常遇到的那些虫害问题中,其引进入的昆虫非常多我认为这都不为我们广大农民群众所了解。我不否认作者推崇的以虫治虫的方法是一个好方法,方法的产生和推广实践依旧需要很多时间。这中间需要政府的支持,我们的政府应该推广,但是不应该只是一味的在灾害降临是寻找什么快速的方案解决。他们应该要做的是防患于未然,在平时间对于农民进行知识的普及,真切的让我们的农民了解到怎样的昆虫能够应对我们常见到的一些作物虫害问题,让我们的农民知道化学药剂对于农田作物的利与弊。知识的贫乏让我们广大的农民轻易的听信那些化学药剂销售代表的花言巧语,使得他们的土地成为春天里的那一片寂静的地方。
自然给予我们这一大片能够耕种养活我们人类自己呢土地。政府是由部落不断发展的衍生品,它在不计其数的普通农民心中具有一定的权威地位。当农民遭受到巨大的灾难时候,他们渴望他们的政府能够给予他们帮助,让他们能够从苦难中脱离出来。我觉得政府对于自然给予我们的土地具有责任,但是我们不需要政府为我们耕种,为我们收割,为我们贩卖,因为那是我们广大的农民对于自己所占有的土地的责任。我希望政府能够在我们的土地彻底寂静之前对它负起该有的责任。是的,那一份责任是了解,了解化学药剂对于土地、对于人类的危害;那一份责任是推广,向农民推广真正值得农民作用在作用上的好方法;那一份责任还是行动,行动起来,为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行动起来!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三):风险防范原则和公众知情权
这本书是环境保护界的经典之作。蕾切尔.卡逊通过这样一部改变世界的著作,展示了她作为一个科学家和公知的良心和责任感。毫无疑问,她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即便这本书在问世后的几十年来不断面临着反对和质疑的声音。
我记得刘瑜老师在介绍美国政治概论时提到最高院关于言论自由的一个判决——2009年的Phelps v. Snyder,其主要判决意见是:言论自由是否受到保护取决于它是一个公共议题还是私人议题,在公共议题上言论自由的标准要宽泛得多。以这个判决意见为参考,可以说,判断一本书的价值在于这本书是否广泛地推动了社会讨论。在这个意义上,《寂静的春天》完成了它的使命,它所提出的人工化学制品对生态和人类健康的危害这个议题,像扔进池塘的一颗小石子一样一圈圈地向外荡起涟漪,弥久而不绝。
由于不是化学专业的学生,对于书中提出的DDT等化学制剂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以及后世对DDT危害的辩驳,我无法判断其各自的准确性。但是环境管理和环境法治中有一项原则——风险防范原则,即不能以科学上的不确定性而延缓或拒绝采取保护环境的安全措施。在无从知晓杀虫剂、灭菌剂、除草剂等化学制品对生态的终极危害之前,任何谨慎、存疑的态度都不失为一种科学的态度。
但是人类社会不是科学和非科学的两极,而是所有的现象都被裹挟进政治斗争和利益博弈之中。一旦有政治之手和利益集团站在铁幕之后,幕前的我们就犹如雾中行走。因此,公众知情权这样一个在行政法中的基本权利在环境法治中被抬到特别突出的地位,似乎它在人民的权利清单中不曾存在过一样。如果没有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与监督就形同虚设,我们在走向自我毁灭的道路上则毫无障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寂静的春天》让公众意识到,他们要站起来争取自己的知情权、立法参与权和决策权。
本书出版于1962年,可是在五十多年后的今天我翻开书页,仍然感觉到脊背发凉、星辰暗淡。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以生态严重破坏和百姓健康、性命为代价换来的环境认知,在今时今日之中国执行得如何呢?我们无从知晓。在每年夏季到来时,在这个广袤的国土上以一种奇异的集权方式组织起来的从上至下的行政管理机构会授权其最基层的群众自治组织,在每一个旮旯投放灭鼠药、杀虫剂。而这些化学品的投放量及毒性何如,中毒的鼠虫尸体如何处置,是否会污染地下水、土壤?其他的动物误食了之后有什么样的食物链反应?没有人告知我们,甚至立法都没有陈述他们有告知的义务。
除了对本书的赞誉之外,我比较感兴趣的是作为一个科学家,卡逊如何组织并安排她所搜集来的材料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说明,即便这不是一本严肃的学术论文,而是在后世被归入了生态“文学”的范畴。据说原书有引用的脚注,但国内在出版时都删掉了,我觉得保留引用出处更好一些。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四):春天的意义-读《寂静的春天》
忘了之前是谁说的,读懂了《物种起源》就读懂了人类,一切行为都有了合理解释,于是兴趣使然忽悠来了巨著,然而这本巨著因为艰难晦涩并没有看完,《物种起源》也成了去年唯一没有看完的书,比起之前一天一本鸡汤的速度,《寂静的春天》则刚刚好。
真正的好书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绝对是影响重大的,这不是“你应该努力成为你自己”鸡汤式的岁月静好,很多好书的发行和面世都会受到阻碍,比如《物种起源》,也比如《寂静的春天》。因为揭露了一些现实和危害,作者卡逊本人也是备受怀疑和攻击,然并卵,活生生的例子和数字告诉人们:是时候关心环境了,该想办法停止使用杀虫剂了。这是半个世纪前的美国。
这世界开始变得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一批人开始关注环境,虽然保护环境理所当然会受到利益方的阻碍,但相对于现在才开始关注环境的中国,也是早了半个世纪。
狄氏剂,七氯,这些名词对我们来说虽然陌生,但殊不知他们已经深入到我们的农作物,地下水等地方,很多时候,“某个部位的变化,甚至是分子的变化,会影响到整个系统,在看似不相关的器官和组织发生变化病变”。这话在几十年前可能是危言耸听,但如今看来,确实大实话。
卡逊女士的这本书,分别从水,土壤,植物,动物等多个角度解释了农药及化学物品对这个世界的种种危害,详实的数字让人惊骇,原来我们的地球已经千疮百孔,不知多少生命在受到危害,最近几年各种疾病如SARS的发生,充分证实了这些几十年前数字的用处,如果人类至今还没意识到这样的问题,真是让人惊恐。
正如作者在最后一段说的“控制自然是一个妄自尊大的词汇,形成于生物学和哲学的初始阶段,当时人们以为自然是为人类而存在的。应用昆虫学的观念和做法大都始于科学的蒙昧时代。如此原始的科学却配置了最新的最可怕的武器,在对付昆虫的同时也危害着地球的安全,实在是我们的大不幸啊”。
幸好有卡逊女士的这本书,美国作为当时的超级大国才会意识到环境破坏的危险,而且开启了全球保护环境的第一步,作为大国,美国的做法也影响了其他国家,对于中国而言,虽然在环境方面目前刚起步,但这本书对中国的新闻界,政治界,环境界都是一部极好的参考标准。
春天马上就要来了,但愿今年的春天莺歌燕舞,叽叽喳喳,一片欣欣向荣。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五):不要寂静的春天
【201706】从《三体》得知这本书,整本书看下来,像打开了一个从未关注的新视野。都知道使用农药会危害健康,但是不知道具体怎么影响人类社会,而且不仅没有杀死所谓的害虫,还使生态遭受破坏。使用什么类型的杀虫剂、除草剂等会造成具体什么动物植物的影响,对人类健康又影响多大,多深远。像如今这个社会,人类接触人造化学物质几乎无可避免,出版于1962年,作者极具前瞻性。了解作者的生平,深感惋惜。
化学物品经过雨水的冲刷,在泥土里分解出更具毒性的物质。杀虫剂的滥用导致树木上农药残留,蚯蚓吞噬树叶后导致农药残留身体,进而以蚯蚓为食物的鸟类中毒,整条生态链都受杀虫剂的连锁反应。大面积向森林喷洒杀虫剂使流过森林的径流受污染,进而污染下游河流,河流的微生物和鱼类遭到毁灭,春天到来也杳无生机。通过综合生物治理,例如引入要铲除的植物或害虫的天敌、专属的提炼液治理害虫等等不会造成生态破坏和人类健康的手段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方式。
不仅一种化学物质残留,化学物质还会相会作用,不断累积,根本没有标准范围内可言。为了环境保护,也为了自身健康:从自己的小事做起,尽量不用杀虫剂,少接触非天然食品或加工食品。
看到美国前总统戈尔作序,瞬间让我想多年前他的《一个难以忽视的真相》,也是非常务实地介绍我们生活面临的严峻生态考验。柴静2年前控诉雾霾的《穹顶之下》也是参考《一个难以忽视的真相》的论述形式,《寂静的春天》就是提倡环境保护的鼻祖。搞不明白豆瓣很多评论对本书的内容无动于衷,甚至嗤之以鼻。要知道书本出版于1962年,在此之前完全没有人出版过类似有根据的控诉人类化学品对生态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她使美国社会甚至全球关注化学物质的影响,堪称开山之作。我们现在随便吃的一片青菜都可能有农药残留,喝的每一口水都可能受沿路非法排放的污水污染。雾霾、水体污染、辐射已经侵害每一个人,就算政府部门无法一下全部打击,我们可以有所选择,不消费明知道会污染环境的产品,选择公共交通或使用新能源汽车减少尾气的排放等等,永远都是从小事做起,无数的个体就构成了整个社会。

D. 柴静《看见》读后感优秀作文范文10篇

《看见》作者是柴静。 该书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柴静《看见》 读后感 优秀 作文 范文 10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看见》读后感范文一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们出发。”——题记

在《看见》中,我们沐浴了一次又一次心灵的洗礼和灵魂的激荡。在现实的鞭策下,柴静逐渐成长成熟,她从花里胡哨的小年轻成长为成熟稳重出色的中央主持人。在瞬息万变的镜头下,我们看见的是人物风景的变化,她却读懂了人世情怀,品悟了酸甜苦辣。我们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但在《看见》中,我们懂得了要用心去看用心去听。

一路看见,读懂人情。“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生和死,苦难和苍老,都蕴涵在每一个人体内,总有一天我们会与之遭逢。人生而平等,无高低贵贱之分。“只求认识与了解自我”虐猫事件引起了轩然大波,所有的焦点都集中在对踩猫女的批判上,充斥在人心中的只有痛恨。“采访时病友之间的相互探问”这期节目彻底改变了我对“死刑“的认识与理解。采访就是为了我们戳破那块幕布,让我们看透事实,了解实质。没有人甘心成为遭受鄙夷的社会底层人物,现实就像一块镜子,有美就有丑,但每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

一路走来,品悟生活。《看见》是真实地述说,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动人的描述,没有豪迈的呐喊,有的只是朴实的记录,真情流露。柴静没有刻意选取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超多的新闻报道里,之选取了留给她强烈生命印象的人。这就是生活,真实即生活。看见的是视觉享受,品读的是人生真谛。用心去感受,才能读懂生活。

人生漫漫,生活五味杂陈。怀揣一颗真心,看人间百态,品人世情怀。

《看见》读后感范文二

这个寒假,我读了很多的书,但最让我喜爱的,还是那本《看见》。

《看见》这本书,是著名的记者——柴静所写,这位记者大家应该十分了解,因为去年上半年柴静拍过一部新闻纪录片《穹顶之下》,使这位沉默已久的记者又一次走进公众的视野。

柴静是山西临汾人,曾在湖南卫视做过《新青年》的主持人,因资深新闻人——陈虻的邀请,进入央视新闻评论部,一开始在东方之子(今东方时空)作为白岩松的搭档,后进入时空连线栏目当主持,最后调入新闻调查节目组,由非典的采访而出名。

在《看见》这本书中柴以传记的方式详细地写出了她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女蜕变成如今的家喻户晓的央视主持。整本书写出了所有当时她的心情,体会和感受,用十分客观的角度写出了那些她所遇见和接触的新闻现场,和她在生活、工作上遇到的各种各样的人、事和物。用一位新闻工作者的角度为我们展示了这个社会的善与丑、美与恶。

以第二章讲述非典的采访 故事 为例,当时她已成为新闻调查栏目组的主持,所以她要亲自进入新闻现场调查,但当时非典肆虐,进入病房是十分危险的,柴用朴实的语言将自己当时对新闻的渴望写得淋漓尽致:

每天早上醒来,我闭着眼从枕头边摸到体温计,往腋下一放,再半睡半醒五分钟。反正发烧去医院,不发烧也去。有一天,我觉得鼻子里的气是烫的,热流直蹿到脑门上,觉得肯定是感染了。闭着眼睛想,怎么搞个DV进病房之类的,不能白死,睁开眼睛一看,才三十六度五。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这本书的写作手笔是十分之朴素的,整本书没有一个多余的字但写得十分之精彩,整本书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写得优美至极,整本书书没有人生大道理,但从几乎每个 文章 都可以看出我们为人处世的原则和道理。

这就是柴写作的风格,每一章都能带给我们不同的人生价值观,从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出柴?为人处世的哲学,和她的思想,因此,柴也被福布斯杂志评为世界百名思想者之一,这百名思想者中只有她一个华人,所以,她的思想是十分脱俗的。

这只是这本体现社会百态的书中的冰山一角,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一定要去读一读这本十分有趣而又充满哲学的书——《看见》,希望大家能在这本书中获取对我们有益的思想,做人的哲学!

《看见》读后感范文三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在《看见》中,我们沐浴了一次又一次心灵的洗礼和灵魂的激荡。在现实的鞭策下,柴静逐渐成长,成为成熟稳重出色的中央主持人。在瞬息万变的镜头下,她读懂了人世情怀,品悟了酸甜苦辣。我们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但在《看见》中,我们懂得了要用心去看,用心去听。

一路采撷,慢慢成长。 “双城的创伤”在别人眼里是 教育 问题,她却读懂了孩子间复杂的情感和坚固的友谊。慢慢的,她由浅薄懵懂走向成熟稳重。人生就是一场蜕变,蚕蛾唯有历经漫漫长夜,挣脱重重束缚,才能蜕变为迷人的彩蝶。

一路看见,读懂人情。“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生和死,苦难和苍老,都蕴涵在每一个人体内,总有一天我们会与之遭逢。现实就像一块镜子,有美就有丑,但每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所谓坚守正义、捍卫法律权威的背后是两个家庭的破碎与绝望。人最大的慈悲是给生命一次救赎的机会。虽然柴静的这些调查不是宏大的时政 热点 ,但却点点滴滴激荡人心,充满人情。

一路走来,品悟生活。《看见》是真实的述说,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动人的描述,没有豪迈的呐喊,有的只是朴实的记录,真情的流露。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画面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 “不要问我为何如此眷恋”正是他们情谊的深情呐喊。在《看见》里,柴静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只选择了留给她强烈生命印象的人。

这就是生活,真实即生活。看见的是视觉享受,品读的是人生真谛。用心去感受,才能读懂生活。

《看见》读后感范文四

这本书中,我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原因,我恰好与这些人相遇。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满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

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知道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

——柴静

十三年前,她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主持人,曾在湖南文艺广播电台主持“夜色温柔”,在湖南卫视主持“新青年”,也用不着签约,虽远住北京,但每月坐火车高铁去一次现场录完音拿了现金就走人,过得好不自在。

十三年前,她还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姑娘,即使在梅地亚酒店和陈虻见了面也是翘着二郎腿眯着眼打量对方,“如果成名是一种心理承受的话,我二十岁的时候就已经有过了”二十三四岁的她毫无顾忌脱口而出,对“你对成名有心理准备么”这种问题淡淡的不屑。大概在她心里觉得,自己早已阅尽千山。

进中央台,是二零零零年的事儿。走进新闻评论部,正东张西望好奇打量的她一眼便看到部门口的几个大字:求实,公正,平等,前卫。那时的她对“前卫”这两个出现在新闻评论部的字眼丝毫提不起兴趣,也或许根本不理解,只是淡淡的留下了一个疑问,便顶着一头刚理好的短发化完妆坐进演播室,和几个医生、专家以及孕妇现场通话采访“剖腹产”。到底还是阅历不够,当时的柴静并没有把电视当回事,编完稿子后让同事帮忙剪片送审,自己“飞”到了西藏开心耍去了。丝毫不出预料,陈虻在开会时公开批评她这一期节目“问题和回答都没有达到一定深度,只顾自己,知识层面找的不全”,纵使再怎么改结尾也都已经无能为力了。

她在那样一个时代,进入那样一个地点,周围是陈虻、崔永元、白岩松、敬一丹……地方台的文艺青年要在短期时间内改变成一个会思考、有眼光、有技术的主持人和记者,失败就会来得像瀑布一样猛烈而持续,没完没了。在毫无方向感、迷惘的沙漠里行走,深一脚浅一脚,每一步踩下去都是无尽的散沙,永远碰不到坚实的地方。

我估计那大概是她人生中最溃败的一段日子,完全没有方向,没有自信,根本不知下一步该往哪里走,每走一步都是错。在多方的压力下,她开始变得机械,熟练地在每天节目的结尾说:“让我们期待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早日到来”,然后卸妆下班。在她自以为找到状态找到方向不会再迷途的时候,便得意地尖锐质问采访对象或嘉宾。柴静在她的书里写:“过了好几年再看这期节目,提的问题还在其次,那个坐在台上、一头短发、雪青色套装的主持人,脸上都是凌厉,眼内都是讥诮。我不是试图去了解他们,而是已经下了一个判断,满满腾腾都是杀气。”

出于各种原因,新领导张洁让她去了汶川地震的现场做直播记者。在哪里两次的直播都带给了她刺激,有观众评论说她讲的如此顺滑流利,根本就没有思考没有情感,只是在讲三个故事。虽说领导并没有提到批评,但是同事和观众的反应还是带给了她很大的震撼,她也不觉得理亏,反省了之后,第三次直播就好多了:不再做作、不再虚假、变得真实。

柴静的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个记者的“见闻录”,她在见闻的缝隙里,一层一层剥开自己的心事,过往,情感。看到一些我们平常不能对谈的人与事,不稀奇。但自己把自己心扒开来,让你观窥,要很大的勇气。

有些情感,像血肉已经长在了一起,她说老范、老郝,团队里的其他人,陈虻,等等。这些亦师亦友的伙伴,生在一起,长在一起,共同走过人生里最难忘的这段路,脚印密密麻麻地迭在路途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向陌生的人传递这些成长的记忆,是一种功德。像药家鑫父亲说的,有些事里,有血的教训。当然也有很多,不流血,但有痛,有泪,有苦难,有微小的欢乐杂阵其中。这一切,构成繁复的生命切面,有待我们去相遇,去看见。

在痛苦中看到欢乐,在乱象中看到本质,在丑陋中看到美丽,在绝望中看见希望,这是柴静的《看见》。在寻常中看见欢乐,在平凡中看见幸福,在我们相处的点滴中看见希望与甜蜜,这是我们共同的《看见》!

《看见》读后感范文五

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认识柴静的,只记得当时同学提起她,总会提起一本书,《看见》,还对这本书给予极高的评价。于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看见了《看见》,便拿起来细细阅读。谁知,从此,就喜欢上柴静这一个女人了。

柴静,一个电视台主持人,主持《看见》这一个节目,虽是一个小小的女人,却曾经出现在非典的第一线,经历过矿难的真相调查,揭露了一个个欲盖弥彰的谎言,她曾经故意在节目中反复询问王锡锌关于公款消费的数字,她曾经一人独面黑社会的威胁,尽管如此,她仍坚持自己的初衷,坚持自己的做法,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一次一次地去和不公平做抗争。这样的女人,值得别人喜欢,值得别人敬佩。

柴静曾说,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看见》是柴静首度出书讲叙十年央视生涯,也是她个人成长的告白书,是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柴静从对新闻一无所知的新人,尝试了失败,迷茫,摔打的滋味,幸好到如今,她已成为央视最受欢迎的女记者和女主持人,这也算是上天对她的努力的一种奖赏。但柴静却从未停止 反思 和追问,她在书中写下了自己的经历,写下了自己的思考。非典,汶川地震,北京奥运,华南虎照事件,药家鑫事件,在新世纪头十年的几乎所有重大事件中,都能看见柴静的身影,通过她在新闻热点第一线的真是记录,我们可以更真切的读懂中国,了解我们身边这块土地上曾发生过的大事,学会应该如何面对。我们看到的他们,同时也是我们自己本身,同时也是我和你的故事。只不过,现在我们是旁观者,并不是故事的主人公,但谁能保证,我们不会发生那样的故事呢?

在这本书里,柴静并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野心,她只是在其中选择了留给她强烈印象的人,因为工作,柴静刚好和这些人相遇,刚好得知她们的故事,刚好有所感触,刚好借这个机会写出来,刚好柴静又是敢说敢言的人,一切都是刚刚好,所以,《看见》得以面世。

《看见》是柴静十年记者生涯的一个回顾,里面没有说教,却让我一个外行明白了做一名合格的记者并不是评论,而是客观地呈现新闻事件。柴静一步一步地爬上事业的最顶峰,我们虽知成功的人,必然经历了一番苦楚,但又有几个人可以真正了解呢,我们看到的都是她们的成功,都是他们的光鲜,柴静这十年里遇到的挫折,苦难,感动,即使她一一道来,但其中的意味,恐怕只有她自己才能体会。只有同样经历过无边黑暗的人,才有资格说,我理解你。看书的时候,我常常会看着看着就走神想起了自己,想起了这样的一句话:不要走的太远,就忘了当初我们为什么出发,要常想想自己所做的一切是为了什么,不要在忙碌中,就丢掉了自己的初衷,丢掉了自己的想法。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引诱我们的事情有很多,但无论如何,都不能掉进去,要学会跳出来,从内开始学会观察自己,一层一层的,揭开,把自己最丑陋的呈现给别人。这是一个不断自省的过程,虽然很痛,但是的确是在帮助你不断进步的。

这个社会有点冰冷的,但柴静的《看见》却像一把火,燃烧了这个社会,燃烧了我们的心,给这个社会带来了温暖。原来,电视上的理性,温情在现实中都是存在的,它并不是虚构的,而我们自己,亦可以创造出这 种温暖,只要你愿意。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E. 柴静经典语录赏析

柴静经典语录

一、“一个人,一个活物就该这么活着,春天来了,推开门,风进来,花香进来,颜色进来!”

二、那位朋友看到的节目中,我采访的官员批评上级政府财政决策失误,说了四十五分钟,很坦率。

三、每一个轻松笑容的背后,都曾经是一个咬紧牙关的灵魂。《看见》

四、真实的人性有无尽的可能。善当然存在,但恶也一直存在。歉意不一定能弥,伤害却有可能被原谅,忏悔也许存在,也许永远没有,都无法强制,强制出来的也没有意义。一个片子里的人,心里有什么,记者只要别拿石头拦着,他自己会流淌出来的,有就有,没有就没有。

五、不要因为一件东西死去就神话它。《看见》

六、新闻是选择的结果,是人选择呈现什么。《看见》

七、林涛如怒,滚滚若万马下山。村居阒寂似旷古墓园,唯听那山海之间狂泻而至的激愤,一如群猿啸哀,嫠妇夜哭。这样的怒夜,非喝酒磨刀,不足以销此九曲孤耿。《日暮乡关何处是》

八、陈虻说“宽容的基础是理解”,我慢慢体会到,理解的基础是感受。人能感受到别人的时候,心就变软了,软不是脆弱,是韧性。柏大夫说的,“强大了才能变软”。《看见》

九、如果你一直表现的很有涵养,其实不如说是在传递一种不以为然的意思。《看见》

十、人心的事,没有经受过的人,往往想不到,所以还是留些敬畏,如得其情,哀矜为宜。如果褒贬相激,都只依据简陋的事实轻易评判他人,流于武断,有了戾气,话象车轮子一样从人心上辗过去了。时间长了,把心都硬化了,碰上什么事都进不去,象在水泥地上一样流过去了。

十一、有些笑容背后是紧咬牙关的灵魂。《看见》

十二、失败不是悲剧,放弃才是。《看见》

十三、他(卢安克)说很多人都试图帮助他,“城市人好像不太愿意承受各种事实,就想出各种改变事实的手段。但我都不愿意走那种非常规渠道,因为这样的渠道和手段才让我的社会变得不公平。”

十四、他说:“我也不知道我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为了什么,有什么使命,这个只能是慢慢摸索的,所以只能慢慢看有什么结果,也许过了几年我明白,为什么要这样。”

十五、不惹眼,不闹腾,也不勉强自己,要做个落后于时代的人,凝视人心。《看见》

十六、他回信说:“我不要你们关心我,我要你们关心我的教育方法。”她来信说:“我不太理解你的教育方法,但非常理解你。”他写过:“我最害怕的是崇拜者,因为崇拜基于的往往是幻想上崇拜,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失望。”《看见》

十七、她是一个走投无路的人,仍然有自尊的需求,我懂她的心,所以我伤心。《看见》

十八、有次与《半边天》的张越聊起,她说:“阿甘是看见了什么,就走过去。别的人,是看见一个目标,先定一个作战计划,然后匍匐前进,往左闪,往右躲,再弄个掩体……一辈子就看他闪转腾挪活的那叫一个花哨,最后哪儿也没到达。”《看见》

十九、我问卢安克:“我怎么老没办法改变我的弱点?”

二十、8)人去做什么,是因为心底有爱惜。

二十一、他家王老师挣钱比他还厉害,不化妆,背个“为人民服务”的布包,聪敏过人,饭桌上,他稍说句过头话,她看他一眼,他就笑嘻嘻举杯敬她“王老师,祝你幸福”《杂种冯唐》

二十二、他解释:“你们说要争自由,自由是针对外面束缚而言的,独立是你们自己的事,给你自由而不独立,仍是奴隶。独立要不盲从,不受欺骗,不依赖门户,不依赖别人,这就是独立的精神。”《看见》

二十三、斯宾诺莎还说过一句:“希望和失望也绝不能是善。因为恐惧是一种痛苦,希望不能脱离恐惧而存在,所以希望和失望都表示知识的缺乏,和心灵的软弱无力。”

二十四、在等待那个风雨夜归的人。《用我的一辈子去忘记》

二十五、小时候有一次,我把肥皂水倒在了树根上,我奶奶没说什么,只是拿小铲子把肥皂水铲起来,埋在了别处——人去做什么,是因为心底有爱惜。

二十六、今天你可以失去获得它的权利你不抗争明天你同样会失去更多的权利.人身权.财产权.包括土地.房屋..中国现在这种状况不是偶然造成的.而是长期温水煮青蛙的一个结果.大家都觉得农民的土地被侵占了与我何干.火车不开发票.偷漏税与我何干.别人的房屋强行拆迁与我何干.有一天,这些事情都会落在你的身上..《看见》

二十七、但这就是细节的力量,它告诉你,没有一劳永逸的答案,也没有完美的世界图式。必须老老实实承认和呈现现实问题的复杂性,认为一个概念就可以彻底解决现实问题,如果不是出于无知,就是出于智力上的懒惰。《给我一个宾语》

二十八、他们和其他人一样工作、上学,努力活着,但他们不能公开身份,绝大多数不得不与异性结婚。《看见》

二十九、张洁总担心善良的人做不了刚性调查。其实只有善良的人才能刚性。《看见》

三十、现在的人啊,把无知当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

三十一、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答案,也没有完美的世界图式。认为一个人、一个概念、一次诉讼就可以彻底解决现实问题,如果不是无知,就是智力上的懒惰。但这个不完美的世界上,还是有一个共有的规则存在。《看见》

三十二、他在最后说:“你会觉得好笑吗?我曾以为你会是我的另外一半。”《看见》

三十三、将来有一天,我会离开这个世界,但是我的孩子还在其中生活,这个世界就与我有关,所以我才凝视它,就像我凝视你,所以我才守护它,就像我守护你。《穹顶之下》

三十四、有这么一妈,他就不太可能成阮籍,嵇康。加上他是红旗下的蛋,没战火没乱世《杂种冯唐》

三十五、把一个人送回到他的生活位置和肇事起点,才能了解和理解,只有不把这个人孤立和开除出去,才能看清这个事件对时代生活的意义。《看见》

三十六、我们俩就看着这一幕,那种心情特别像一个小孩儿看着最后一颗糖,你不吃你知道它就要化了,你吃你又知道快没有了,那种又甜蜜又忧愁又气急败坏的感觉《穹顶之下》

三十七、山西,山西,当一个山西人来过南方后,打定主意不回去。为了发展经济,挖,盖,排,没有清山,绿水也没了,地下水也被污染,水利局怎么不公开消息,还不如不发展《看见》

三十八、人们在强大的力量面前,总是选择服从。如果今天你放弃一张矿泉水的发票,明天就有可能被迫放弃土地权、财产权和生命安全。权利如果不用来争取的话,权利就只是一张纸。

三十九、要不断的跳出来,理智,冷静的看事物的本质。

四十、人们惊叹他的“神性”,这是与他最相悖之处,他认为人的内在毫无神秘可言。他在广西的山村里,把十几本德文的精神科学的书翻译成中文,就是想揭示精神是如何一步一步形成的,“破坏和脱离精神依赖并得到独立意识的手段就是相信自然科学。人们只有相信科学,才能独立思考,才能在精神方面获得自由。”这过程意味着人人可得。《看见》

四十一、承担命运施加于自己的一切,不粉饰、也不需要虚浮的怜悯。

四十二、是,我本性不是。我每天四处打电话争取采访机会,做了很多独家的选题,但这么做的目的,只是为了让领导和同事接受我,让这件事成为第二天的媒体头条。我知道什么样的题能拿奖和被表扬,可我心里清清楚楚,这些不是我打心眼儿里有欲望的题,它们不会触动我。《看见》

四十三、童年,作为母子共同的一段回忆,是母亲让人值得落泪的珍藏。

四十四、事后他写:“这些事情全都失败了,失败得非常严重。但假如我当时就成功,不成熟的事情就会变得很大,而我自己就会变成我不喜欢的那种人,命运通过失败指出应该走的路。”《看见》

四十五、我没话可说,端起桌上那只青釉的日本瓷杯准备喝他“唉”一声,伸过手把杯里第一遍泡的茶倒了,换上九四年的普洱,“这样喝茶你的舌头才喝得出薄厚。”《看见》

四十六、他(钱钢)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文化密码,在一定年纪的时候,自然会启动。《看见》

四十七、陈虻说:“你问一个问题的时候,你期待答案么?你要不期待,你就别问了。”

四十八、他说得有理,长夜无事,四下无声,我搬出这些本子,抄抄写写,有疑惑也写下来,试着自问自答。闲而求知,没有了什么目的,只是为了解开自己的困惑。眼酸抬头时,看到窗外满城灯火,了解他人越多,个人的悲酸欢慨也就越不足道,在书中你看到千万年来的世界何以如此,降临在你身上的事不过是必然中的一部分,还是小宏那句话:“只是生活本身矛盾密布。”《看见》

四十九、爱情,应该是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态度,而不是一个器官对另一个器官的反应。《看见》

五十、我就像是动物世界里的豹子要改变身上的花纹,注定让自己全身血淋淋。

五十一、初次接触,接受,总结,不要成为自己讨厌的模样

五十二、生和死、苦难和苍老,都蕴含在每一个人的体内,总有一天我们会与之遭逢,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看见》

五十三、你的问题是你总是太投入了,热爱就会夸张,感情就会变形,就没办法真实地认识事物。《看见》

五十四、年轻人,是对社会的参与最有热情的阶段,可是,我用了将近十年的时间,才开始去面对和了解一些最基本的问题——政治和我有些什么关系?教育是用来干什么的?政府的存在是为了什么?人与人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五十五、10)我们有责任证明,一个被能源照亮的世界同时可以是洁净的美好的。

五十六、我问张北川:“我们的社会为什么不接受同性恋者?”

五十七、他不需要安慰,不需要去知道自己是多么重要。他说过:“以为自己的名字能给别人力量,是最坏的一种幻觉或者邪教。”《看见》

五十八、1)每次在夜空中,看到这颗星球孤独旋转,我心中都会有一种难以名状的依恋和亲切。

五十九、“因为他只能专注一个事,你不能分心,你必须全力以赴工作,不要谋求幸福。”《看见》

六十、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满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看见》

六十一、教育就是两个人之间发生的事,不管是故意还是不故意。《看见》

六十二、同性恋者就这样隐身在这个国家中,将近三千万人,这个群体之前从来没在央视出现过。《看见》

六十三、关键不是别人能给什么,而是自己内心想要什么。

六十四、“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就埋在无意识之下。无意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己也熟视无睹。

六十五、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这才是最困难的地方,因为蒙昧就是我自身,像石头一样成了心里的坝。《看见》

六十六、能放弃狭隘的一己之私,予人以温厚亲爱的情义,是幸福的唯一来源。《用我一辈子去忘记》

六十七、他说:“官僚系统是个复合机构,只有一种人就玩不下去了。”

六十八、宽容的基础是理解,你理解吗?宽容不是道德,而是认识。唯有深刻地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了解和体谅,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看见》

六十九、有观众看了这个节目,在我博客里留言:“那你说说,什么是探寻?”

七十、“这个社会对媒体的容忍有多大,这个社会进步就有多大,一个文明、民主、法治的社会是需要传媒监督的。”

七十一、知道和感觉到,是俩回事。《看见》

七十二、我做的节目(关于非典)播出后,有同行说:“你们在制造恐慌。”当时我身边坐着时任《财经》在职主编的胡舒立,她说:“比恐慌更可怕的是轻慢。”《看见》

七十三、我写过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德国医生施韦泽的故事,他在非洲丛林为黑人服务五十余年。在书里他写道:“无论如何,你看到的总是你自己。死在路上的甲虫,它是像你一样为了生存而奋斗的生命,像你一样喜欢太阳,像你一样懂得害怕和痛苦,现在,它却成了腐烂的肌体,就像你今后也会如此。”

七十四、这个演讲场地很小,水泥台子上放了个喷塑的泡沫背景板,大红的仿宋体写着“为祖闽骄傲,为女性喝彩”。底下坐了儿十人,评委坐在课桌后,桌上面铺着鲜红的绒布。这是一个有点简陋的场地,但人站在了这里,这里就是真的。《看见》

七十五、我看着这段采访,能不能采访准确,不是能不能完成工作,或者能不能有乐趣这么简单,这事关人的性命,我要是问得不准确,不配坐在这椅子上。《看见》

七十六、孟子说,“仁”就是“道德”......那么,什么是仁?他说,恻隐是“仁之端”。但恻隐是什么?对象是谁?在什么范围内存在?每个人有自己的理解。《看见》

七十七、哪儿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看见》

七十八、所以我才凝视它,就像我凝视你,所以我才守护它,就像我守护你。《穹顶之下》

七十九、不管任何人,你去告诉别人应该怎么样,这就是错的方式。《看见》

八十、痛苦是财富,这话是扯淡。姑娘,痛苦就是痛苦。

八十一、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看见》

八十二、新旧之间没有猿讼唯有真与伪是大敌《看见》

八十三、钱钢老师说:“他这么做对么?不,先别回答,你要像苏联作家说的那样,'在清水里呛呛,血水里泡泡,咸水里滚滚',十年之后咱们再来讨论。”《看见》

八十四、“靠我为权利作的斗争。权利是用来伸张的,否则权利就只是一张纸。”《看见》

八十五、什么事真实?真实是很丰富的,需要有强大的能力才能看到,光从恶种看到真实是很单一的。人能从洁白里拷打出罪恶,也能从罪恶中拷打出洁白。《看见》

八十六、偶尔落脚在这两千多米的苍山上,四下没有村落,到暮晚时山黑云暗,一两盏灯更有凄清之感。他说过有时夜里骤雨突来,“林涛如怒,滚滚若万马下山。村居阒寂似旷古墓园,唯听那山海之间狂泻而至的激愤,一如群猿啸哀,嫠妇夜哭。这样的怒夜,非喝酒磨刀,不足以销此九曲孤耿。

八十七、窗口正对着老榆树,倦了便望望它,春绿冬白,永远永远。《用我一辈子去忘记》

八十八、我问一个哈佛的老教授,社会上这么多问题,改起来有很多惰性,怎么改?他说,让问题浮出水面,让他“不得不”改变。《看见》

八十九、做新闻的人常常通宵,还面临许多危险

九十、“为了你们,我为你们而工作,你们高兴,我就高兴。”《看见》

九十一、“人能从洁白里拷打出罪恶,也能从罪恶里拷打出洁白。”

九十二、他一再说:“很多人需要我告诉他们一个怎么样才正确的生活,但我真的没有办法告诉他们。假如我知道那么多,这些积累的知识也只会阻碍我的行为。如果一个老师不理踩自己的感受,仅仅根据知识去做,这会让学生感到虚假。怎么会有对和错的事呢?根据自己的感受去做,这就是对的吧。”《看见》

九十三、说实话,他的坦率让我绝望。一个过于主动甚至积极坦白自己内心阴暗面的人,往往会让原本想去挖掘他内心弱点的人感到尴尬和一丝不安。他甚至都不为自己辩解一句。《看见》

九十四、已经知道有些人承受的东西是他人无力改变也无法体会的。唯一能做的是得到别人允许后,陪伴于此。跟你一起,试图感受你的感受《看见》

九十五、想起在“百家讲坛”采访易中天,他反客为主,问我,“新闻调查”的口号是探寻事实真相,你说说什么是真相?

九十六、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你不能要求别人去宽容《看见》

九十七、如果自己作为老师,想象学生该怎么样,总是把他们的样子跟觉得该怎么样比较,是教育上最大的障碍。

九十八、二十出头,在湖南卫视时,我采访黄永玉,问他的”人生哲学“是什么?

九十九、人们声称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后回忆起来才那么幸福。

一百、在这段话边上,学生时代的何帆给的批注是:“伪善。”

一百〇一、你看玩电脑游戏的孩子,什么时候说过自己累?有乐趣的人从不说累。《看见》

一百〇二、这样一个快速变化的时期,传统的家族、集体断了,新的又没有建立起来,空虚只会导致消费和破坏,只有当人们能感到创建自己世界的满足,不会与别人去比较,不会因为钱,因为外界的压力感到被抛弃,这才是真正的归属。《看见》

一百〇三、人性自身却有它的力量,它从故事的枝条上抽枝发芽长出来,多一根枝条,就多开一层花,越来越繁茂广大。安娜的死亡最终超越了小市民式的道德判断,在人的心里引起悲剧的共鸣。对人的认识有多深,呈现才有多深。《看见》

一百〇四、只有通过争论才能达成共识。《看见》

一百〇五、唯有深刻地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有了解和体谅,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看见》

一百〇六、他小细眼从黑框眼镜上方瞪我:“你爸不是中医么,中医讲望闻问切,你急什么?江湖的事不是非要人性命不可,你能不能先看一看,闻一闻,听听水声,让镜头里的气淌一淌,再问?"

一百〇七、我的医生朋友小心翼翼地跟我谈:“这期节目(双城小学生连环自杀事件)很好……”

一百〇八、“痛苦是财富,这话是扯淡。姑娘,痛苦就是痛苦,”他说,“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看见》

一百〇九、一个了解事物原由的人,才是幸福的。《看见》

一百一十、他说:“你变了,从你的眼神里就能看出来。”

一百一十一、卢安克说:“我的学生要找到自己生活的路,可是什么是他们的路,我不可能知道。我想给他们的是走这条路所需要的才能和力量。”《看见》

一百一十二、人的悲哀,在于被自己曾经厌恶的东西捕获。《愤怒时对自己无能的痛苦》

一百一十三、作为一个记者,通往人心之路是如此艰难,你要付出自己的生命,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但又必须在真相面前放下普通人的情感……在这个职业中,我愿意倾尽所有,但是,作为一个人,我是如此不安。《看见》

一百一十四、采访不用来评判,只用来了解;不用来改造世界,只用来认识世界。记者的道德,是让人“明白”。《看见》

一百一十五、罪是她受的,但她没有痛恨过去。《看见》

一百一十六、自己文艺了几年,怕出门,怕遇友,怕应酬…需要参与这个世界

一百一十七、社会需要的不是安乐死合法化,而是给予更多的生命活下去的理由。

一百一十八、周扬在八十年代的时候说过一句话:“赌脑袋得结果是产生新的偏见与迷信”《看见》

一百一十九、如果已经理解,然后再去跟他们说一句话,跟反感而去说一句话是不一样的《看见》

一百二十、十年前,当陈虻问我如果做新闻关心什么时,我说关心新闻中的人——这一句话,把我推到今天。《看见》

F. 我要一篇作文 什么之下

穹顶之下拨开雾霾,寻回蓝天
6岁的小女孩看不见蓝天,白云以及那夜里闪烁的星星;也就是说这稚嫩的生命不曾看到过这世界的美妙。那么,那明亮的小眼睛就被蒙上了一层纱;或许你会玩笑般的说朦胧也是一种美,可当这种朦胧危害到你的家人,你的生命和你生活的这片热土时,你不再这么幽默。你再也笑不出来了,不禁害怕了;你会问这朦胧是什么?它从哪里来?我么该怎么办?
对,它有个凶神恶煞般的名字——雾霾,也许是为了对得起这个名字,它也做着凶神恶煞般的事;它将蓝似海的天搅得昏昏沉沉,它将那些致癌物带入我们的肺部,让它在我们的体内生根发芽,最后夺走我们的生命。但是这个魔鬼它不是凭空而降,却是我们亲手将它牵进我们的生活!
雾霾是由于煤,油等燃烧后产生的颗粒物排到空气中,众多的化学物质混合在一起,并且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了雾霾。而这些污染物大都来源于工厂排放,汽车排放,家庭燃煤,汽油蒸发等。雾霾很大,生命在一呼一吸之间决定;然而还有很多人并未觉醒,他们依旧驾驶无尾气处理的车,工厂依旧排放不加任何处理的废气,餐馆依旧不装吸油烟机;然而他们还有一个漂亮的借口“这是为了经济发展”,而我要说的是: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从来就不矛盾,环境不是经济发展的牺牲品。
现在,也理应由我们将它赶出我们的生活,将蓝天,白云还有那夜空闪烁的星星还给中国!然而赶走雾霾不仅要靠我们,更要靠国家,靠政府。我不明白:现今的中国不是时时刻刻强调法治国家吗?那么中国在大气污染这么严重的情况下,为何《大气污染法》不曾使用过一次?而环保部门也只是个摆设罢了。终究是制度的不完善,执法力度不够强。完善制度,加强执法力度就得靠国家,靠政府,层层递进。
我相信,雾霾会走,疾病会走,哭泣会走;法治会来,健康会来,微笑会来。因为中华民族从来都不会屈服。

G. 马列发言稿:法治中国、公益、追梦(200字左右)

就在不久前,已从央视辞职的青年记者柴静推出了她自费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引起了社会强烈而广泛的关注。当柴静掷地有声地发问“拿什么来拯救蓝天”时,“把雾霾装进法治的笼子”已经成为全民之梦,并且这个梦想毫无疑问地推动了社会进步。
今天,法治中国梦强大的能量足以令我们即使面对重重困难也依然满怀信心,因为这样一个深刻调整社会秩序,促进和谐发展,保证人民群众追求公平正义、自由和尊严的梦想,它正汇聚成磅礴的暖流来滋润每一颗愿意奋斗、愿意奉献的中国心。

治不仅是静态威严的条律,不仅是轰动社会的法制事件,更是全民共有的信仰和平凡充实的生活。而你,是否因制止过他人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而觉得欣慰;是否
因传递着法律知识而深感责任重大;是否因走访基层参与公益普法而感慨良多;是否因敲响法槌、维护合法权益而倍感安心;是否因惩恶扬善、保佑百姓平安而由衷
骄傲?是的,这就是我们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演绎出的法治梦,它,就在我们的眼里、肩上、脚下和手中。
正是由于我们每一个人做出的点滴努力,
甘愿在青春绽放时成为追梦人,法治中国梦才护航着法治社会的建成。在最美的年华,我们要怎样挖掘出最为浓烈的奋斗热情和最有色彩的创造力?我不由想起了
2014年度法治人物许崇德先生,他是中国宪法学奠基人之一,生前全程参与了1982年宪法修改,同时还参与起草香港、澳门两个特区的基本法,率先提出
“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的观点,穷尽毕生所学,完成著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许老先生为研究宪法学孜孜不倦地坚持了一辈子,他把宝贵而光荣的青
春都绽放在了传递法治精神,建设法治中国的道路上,在宪法的光芒里,我们将永远记得他追逐梦想温暖的背影。
尽管追逐法治梦不只是青年的重任,可就是有那么一股势不可挡的青春力量在引领着社会进步。站在法治中国的新起点上,青年更应以法律精神为指引,捍卫法治权威,让法治成就青春之梦,让梦想推动法治进步,让青春与法治同行!

青春绽放时,做一个坚定的法治追梦人。作为基层法院的一名普通干警,我知道,青年法官,一群法庭上的追梦人,他们青春的意义或许就在于那些写过的判决书,
审理过的案件和化解的执行难题中。法槌起落间,案卷翻飞中,青春总是太匆匆,更珍贵。面临成家立业、构筑人生关键时期的80后、90后年轻干警们,他们以
蓬勃的朝气和敏捷的思维来激活正义事业,我们的法律服务逐步细化,网上诉讼服务中心正式上线,诉讼二维码服务全市率先,新媒体运用进一步深化……因为青
春,我们积极为新时期的审判事业输送最新鲜的活力,因为青春,我们甘愿用司法公正为民司法的追求来升华梦想!
我一直认为“梦想”是一个有温
度的词语,勇于实践的人觉得它如此温暖,就像生命中的太阳照耀着我们走过路。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到“人民群众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法治中国梦凝
聚着一代代追梦人坚持奋斗的共识。如果“梦想”是一棵能扎根的树,我想为它的顶天立地、枝繁叶茂、开花结果而奋斗终生,它深情地扎根于实践的沃土便是我生
命的追求。是的,青春终将逝去,可只要坚持法治梦想,珍惜走过的路,那所有的青春岁月、所有的青春意义都将忠诚地装点那一程追梦之路。所以,绽放吧,青
春!奔跑吧,追梦人!

热点内容
法律概念上市公司 发布:2025-01-18 14:58:08 浏览:840
公司法律风险解决方案 发布:2025-01-18 14:45:04 浏览:605
两项新民法 发布:2025-01-18 13:43:27 浏览:491
民法115条 发布:2025-01-18 13:40:23 浏览:128
人民法院错案追究 发布:2025-01-18 13:21:33 浏览:81
治安处罚条例新 发布:2025-01-18 12:48:20 浏览:573
占用红树林保护区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18 12:14:06 浏览:15
北京刑事没输过律师 发布:2025-01-18 12:09:11 浏览:643
司法所法律援助与扶贫 发布:2025-01-18 11:55:00 浏览:887
黑子林律师 发布:2025-01-18 11:23:10 浏览: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