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伊尹道德

伊尹道德

发布时间: 2022-09-25 08:08:26

❶ 伊尹是被哪个皇帝看重,而被重用的

伊尹,这是一个拥有传奇故事的历史人物。他的出生并不好,生于有薪国(在今天的河南洛阳)。一开始,伊尹的身份只是一个奴隶身份的厨子。



总的来说,伊尹肯定是功劳大过所谓的权臣威胁王权的。太甲也是一个知错悔改,宽容的君主。伊尹太甲,君臣事迹,值得历史铭记。

❷ 伊尹霍光都是贤臣 为何说某人欲行伊尹霍光之事反而是贬义

这是个典故,伊尹是辅佐商汤灭夏建商,商汤死后,又辅佐他的儿子,孙子,可是到了孙子太甲那儿,由于暴虐乱德,伊尹把太甲放逐到桐宫,亲自摄政,接受诸侯的朝拜。三年后,太甲悔过自责,于是伊尹把太甲接出来,还政给他,自己告老还乡。

主要是说明伊尹的忠心,长期摄政却终能还政于帝王。

从另一个方面理解,比如说某人有伊尹之志、欲行伊尹、霍光之事(霍光典故与伊尹相似),也可以是从反面说这个人想篡权,比如曹操就架空了汉献帝。

(2)伊尹道德扩展阅读:

轶事典故

以鼎烹说汤

伊尹是商初重臣之一,原名伊挚,尹为官名,甲骨卜辞中称他为伊,金文则称为伊小臣。

相传伊尹生于伊水边,成年后流落到有莘氏,以耕地为生,地位虽卑,而心忧天下。他见有莘氏国君有贤德,想劝说他起兵灭夏。为接近莘国君,他自愿沦为奴隶,充任有莘国君贴身厨师。国君发现其才干,提拔为管理膳食之官。

经长期观察,伊尹终于发现,有莘氏与夏同姓,均为夏禹之后,血缘联系难以割断,况且有莘国小力弱,不足以担当灭夏重任,只有汤才是理想人选,决定投奔汤。

其时汤娶有莘氏之女为妃,伊尹自愿作陪嫁缕臣,随同到商。他背负鼎俎为汤烹炊,以烹调、五味为引子,分析天下大势与为政之道,劝汤承担灭夏大任。汤由此方知伊尹有经天纬地之才,便免其奴隶身份,命为右相,成为最高执政大臣。

伊尹不仅是辅佐汤夺取天下的开国元勋,还是后来三任商王的功臣,因此,伊尹在甲骨卜辞中被列为“旧老臣”之首,受到隆重祭祀,不仅与汤同祭,还单独享祀。

发明汤药

有资料记载中药汤剂创始人就是伊尹。相传伊尹很有学问,天文地理无所不通,最拿手的是用草药为人治病,药到病除,人称活神仙。

❸ 《笠翁对韵》典故:四支·其四(2)

2、德重帝王师

帝王师 ,即帝王的老师,或者做皇帝辅助的股肱大臣。

《文献通考·卷四十三·学校考四》 :

从此,中国文人有了 “帝王师”情结 ,将之视为最高荣誉,毕生追求。

(1)商朝的伊尹

又名 伊挚 ,夏末商初人。《列子·天瑞》称 :"伊尹生乎空桑。" 《墨子·尚贤》称: "伊尹为有莘氏女师仆。" 在甲骨文中有大乙(即商汤)和伊尹并祀的记载。可以说伊尹是中国第一个见之于甲骨文记载的教师。

伊尹因其母居伊水之上,故以伊为氏。夏末商初政治家、思想家,商朝开国元勋、道家学派创始人之一、中华厨祖。

聪明颖慧,勤学上进,耕作于有莘国。商汤三聘之后,辅助商汤打败夏桀,为商朝的建立做出不朽功勋。

拜为尹(丞相),尊号"阿衡",用"以鼎调羹"、"调和五味"的理论治理天下(即《道德经》"治大国若烹小鲜")。积极整顿吏治,洞察民心国情,推动经济繁荣、政治清明。

历事成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五代君主,辅政五十余年,为商朝富强兴盛立下汗马功劳。

沃丁八年(公元前1550年)逝世,终年一百岁,以天子之礼葬于亳都(今河南商丘市)。,以表彰他对商朝做出的伟大贡献,后世奉祀为"商元圣"。

毛泽东在《毛泽东早期文稿》给予高度评价;"伊尹之道德、学问、经济事功俱全,可法。生于专制时代,其心实大公也。识力大,气势雄,故能抉破五六百年君臣之义,首倡革命。"

(2)周朝的姜子牙

姜子牙72岁时,垂钓渭水之滨磻溪(今陕西宝鸡境内),借钓鱼的机会求见姬昌,姬昌在出外狩猎之前,占卜一卦,卦辞说:"所得猎物非龙非螭,非虎非熊;所得乃是成就霸王之业的辅臣。"

姬昌于是出猎,果然在渭河北岸遇到姜子牙,与姜子牙谈论后姬昌大喜,认为姜太公是个奇才,说:"自从我国先君太公就说:'定有圣人来周,周会因此兴旺。'说的就是您吧?我们太公盼望您已经很久了。" 因此称姜子牙为"太公望",二人一同乘车而归,尊为太师。

此即为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的来源。

周武王即位后,尊为 "师尚父" ,成为周国军事统帅,人称姜尚。辅佐武王消灭商纣,建立周朝,封为齐侯,定都于营丘,成为姜氏齐国的缔造者、齐文化的创始人。辅佐执政周公旦,平定内乱,开疆扩土,建立成康之治。周康王六年,卒于镐京,长子姜伋嗣位。

(3)汉朝张良

张良 是秦末汉初谋士、大臣,祖先五代相韩。秦灭韩后,他在博浪沙狙击秦始皇未中。逃亡至下邳时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深明韬略,足智多谋。

秦末农民战争中,聚众归刘邦,为其主要“智囊”。楚汉战争中,提出 不立六国后代,联结英布、彭越,重用韩信 等策略,又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为刘邦完成统一大业奠定坚实基础,刘邦称他“运筹策于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这一名句,也随着张良的机智谋划、文韬武略而流传百世。

汉朝建立时封留侯,后功成身退,千古流芳。张良在惠帝六年病卒,谥号文成侯。

(4)三国蜀国诸葛亮

诸葛亮 (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 琅琊 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 《出师表》 、 《诫子书》 等。

曾发明 木牛流马 、 孔明灯 等,并改造连弩,叫做 诸葛连 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5)明初刘伯温

刘基 (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处州 青田县 南田乡(今属浙江温州市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

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

刘基佐朱元璋平天下,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遇急难,勇气奋发,计划立定,人莫能测。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

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 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6)明朝建文帝方孝孺

方孝孺 (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 "缑城先生" ;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 "正学先生" ,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

方孝孺自幼聪明好学、机警敏捷,长大后拜大儒 宋濂 为师,为同辈人所推崇。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死,惠帝即位后,即遵照太祖遗训,召方孝孺入京委以重任,先后让他出任翰林侍讲及翰林学士。

燕王朱棣 誓师"靖难",挥军南下京师。惠帝亦派兵北伐,当时讨伐燕王的诏书檄文都出自方孝孺之手。建文四年(1402年)五月,燕王进京后,文武百官多见风转舵,投降燕王。方孝孺拒不投降,结果被捕下狱。

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灭十族,共计873人。方孝孺强忍悲痛,始终不屈。被施以凌迟杀害于江苏南京聚宝门外,时年四十六岁。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方孝孺是历史唯一个被诛十族的人。 十族:父四族 (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一族、出嫁的姐妹一族、出嫁的女儿一族)、 母三族 (外祖父一族、外祖母一族、姨妈一族)、 妻二族 (岳父一族、岳母一族), 第十族是门生之门生 。

《明史纪事本末》 :

(7)三代帝王师——祁寯藻

祁寯藻 (1793-1866)字颖叔、淳浦,号观斋、息翁,山西寿阳县平舒村人。户部郎中祁韵士之子。道光进士。历官至军机大臣,左都御史,兵、户、工、礼诸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

道光十九年(1839)赴福建筹办海防,查禁鸦片。咸丰帝即位,更得重用。后自请辞官。咸丰、同治之际,密陈厘捐病民,力请罢止。论时政六事。同治元年(1862),供职弘德殿,教同治帝读书。五年后卒。

世称 "三代帝师(道光、咸丰、同治)" 、 "寿阳相国" 。他一生忠清亮直,勤政爱民,举贤荐能,政绩卓著,对朝政有影响。其书法由小篆入真行,师承二王,出颜柳,参以山谷,深厚遒健,自成一格,为清代中晚期著名书法家,有 "一时之最,人共宝之""楷书称首" 的赞誉。

❹ 伊尹本是奴隶出身,为何却能够成为史上首任军师

伊尹是非常传奇的,但是由于历史对他的记载实在有限,所以很多事情都存在有争议。但是也不妨我们对他的生平事迹进行称赞!


商汤死后,伊尹历经外丙、仲壬,又做了汤王长孙太甲的师保,活了一百岁。据后世考古学者考证,他除了是商超的宰相,还是一名巫师兼医生。殷墟甲骨文,就可以证明那个时代多么崇信神明。借助伟人一句话:“伊尹之道德、学问、经济事功俱全,可法。”

❺ 伊尹的一生可谓是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为何被称为三朝元老呢

伊尹被称为三朝元老是因为他他历经五位帝王,并且受到帝王重用,三朝元老是指受三世帝王重用的老臣,也可以指资格老,声望高的老臣。对伊尹来说,三朝元老远远不够来形容他的功绩和威望。伊尹是一个非常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是夏末商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经辅导商汤灭夏,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之一,他还是中华厨神。

伊尹后期不能说是受帝王重用,而是大权在握。史记殷本纪记载,太甲即为三年的时候,为人暴虐,不遵守汤法,乱德,被伊尹流放在桐宫,后来太甲改过,才被伊尹迎了回来,教授太甲政事,能够废立天子,伊尹绝对是称上大权在握,他从一个奴隶走到后来左右国家的地步,人生不可不谓一段传奇。

❻ 历史上出身于奴隶之家,却连续辅佐了五代帝王的是何人

历史上商朝有这样一个人,名头多的可怕,像什么政治家、思想家、商朝开国元勋、道家学派创始人之一、中华厨祖、史上首任军师、史上首任帝师、中医汤药的鼻祖全都是他,还曾被商汤三顾茅庐才请出山,还连续辅佐了5代帝王。可就这样一位传奇人物,他却出身于奴隶之家,他就是著名的伊尹。

世人对他的敬仰

一代帝师、贤相,伊尹作为商汤灭夏的第一大功臣,建立商朝之后,便被任命为丞相,继续担任汤的帝师,而后还又做了商汤子嗣们的帝师,一连辅佐了5代君主。

厨祖、药祖、化学鼻祖,除了政治仕途上一展宏图,伊尹也相当注重民生建设,尤其深入研究了烹饪,被后世称为中华厨祖;还发明了中医汤药,伊尹虽然不是最主要的医药行业神,但大多数民众相信,汤液是由他发明的,汤液的发明提高了医药的疗效,成为中医药学最主要的特色之一。也被称为中医汤药的鼻祖;这两样其实都属于化学范畴,所以他又是商朝第一大巫师,放到现在来说,就是化学鼻祖!

❼ 伊尹只是国相,却能放逐身为商王的太甲,他的权力有多大

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宰相,如齐国的管仲、汉朝的萧何和蜀国的诸葛亮。这些人都因其非凡的治国能力而闻名。还有一个,他就是唐朝的宰相伊尹。当然,当时不是叫宰相,而是叫尹,他的职能是宰相,所以我们过去叫他宰相。伊尹的声望不同于上述宰相,因为他生活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并有关于他的史料很少。正因为如此,伊尹的出生充满了神秘。据说易尹出生在沂水河畔。

但是夏桀对伊尹不感兴趣,尤其是当他看到伊尹的时候,他看起来很奇怪。据说伊尹既没有胡子也没有眉毛,也有人说伊尹出生在孔桑,这当然是神话。总之,夏桀不太喜欢伊尹。他拒绝了伊尹的许多想法。伊尹想为夏朝做点什么来挽救它,但是他被这样对待。一天,伊尹在街上闷闷不乐地走着,听到有人在谈论这件事。他们谈论的一个共同话题是实际上讨厌夏桀。伊尹终于知道,夏桀已经彻底失去了他的心。所以他毫不犹豫地收拾行李,准备返回商国。

❽ 商朝名人伊尹究竟是奸臣还是贤臣有什么记载呢

伊尹生于专制时代,辅佐商汤上位。在历史上,伊尹是一位非常清明的贤臣。

根据历史的记载,他是一个弃婴。他的养母是一个在沂水负责采桑养蚕的奴才,养父是和沈王一起做家奴的厨子。伊尹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长大后的伊尹不仅擅长烹饪,还悟出了一套“以鼎取勺”、“调和五味”的理论来治理天下。当时,夏桀的统治是不道德的,人民深受其害。伊尹看到夏朝已经是大势已去了,于是决定另寻他路。

在这个过程中,伊尹写了《伊训》《肆命》《徂后》等文章教太甲怎么做。就这样过了三年,难能可贵的是,也许是他的良心发现了,也可能是他为了生活屈服了,泰嘉真的翻身了。

事后,大家都很开心。伊尹很高兴把皇位还给了太甲,写了三篇《太甲》和一篇《咸有一德》赞美太甲。

❾ 伊尹是怎样的一个人

伊尹又叫伊挚,他是中国历史上出名的贤相。

关于他的出生,有许多传说。有一种说法,说伊尹的母亲怀他的时候,梦见一位神女在梦中告诉她:

“你家的灶上近几天可能会出现一只青蛙,你要是看见了,一定要快快离开,不要回头。”

过了几天,果然灶间出现了一只青蛙,他的母亲赶快向东逃走,但是她忘记了梦中那神女所说的话,回头看了一下,于是她家的房子顷刻之间变为汪洋大海。

他的母亲也被淹死了,水退之后,化为一棵桑树。在这棵桑树底下,有一个小孩在啼哭,一个好心人把他带回家养育,长大以后,他有特殊的才能。这个传说当然不是真的,但说明伊尹出生是不平凡的。

伊尹长大以后,到了当时的一个大官宦人家有莘氏家做奴仆。他的主要任务是做饭,他做的饭特别好吃,他是我国有史以来最早的一位有名厨师。传说他做的菜味道好、颜色佳,让你吃了一次就不会忘记。

在有莘氏的家中,他就显示出非凡的才能,为人聪颖,胸有大志,深得有莘氏的喜爱。

当时汤因不满夏桀的做法,准备有朝一日消灭夏而自立,就广招人才。他听说伊尹贤良有谋,就去有莘氏的府上亲自相求,要有莘氏放了伊尹,他可以答应任何条件。

有莘氏觉得汤日后必成大器,他家中有一个女儿,就想攀上这门亲事。汤渴望贤才心切,就答应了。

于是伊尹就作为陪嫁而来到汤的领地。汤依旧安排他做厨师,伊尹做得一手好菜,深得汤的喜欢,伊尹就用做饭做比喻来说明为政的方法,叫汤实行王道,而不能实行霸道。

另一种说法是:伊尹是一个隐居不做官的人,汤派人聘请他,往来数次,伊尹还是不愿从政,后来汤亲自前去拜访,他才答应助汤灭夏。

汤为了感谢伊尹投奔他,在伊尹到来之日,烧起了火,设下了祭坛,用许多牺牲(供奉给神的祭品),铺上地毯,亲自到宫外迎接,设高位让伊尹坐在上面。伊尹便以做菜的味道做比喻,为众人说为政之道,使得众人皆服。

伊尹认为,釜中有至真之味,其妙处口不能言,人尝而自知,对国家政治的领悟也是如此。

伊尹在汤立国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桀将汤囚禁在夏台时,就是伊尹想出办法,骗得桀释放了汤。汤从夏回到了自己的领地,本来并不想代夏而立,而是想派人去劝解桀,让他以国家利益为重,改变那荒淫无度的生活,他所派的人就是伊尹。

伊尹来到夏宫,使尽了全身的解数,来劝说夏桀,但桀这时已经是病入膏肓了,在淫乐的泥潭中陷得太深,哪里还会听他的劝说。伊尹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只有回到了商。传说中说他“五就汤,五就夏”,可能就与这事有关。

他对汤说:“我观夏桀,整日迷惑于妹喜,不听众言。大臣们一个个心怀怨言,上上下下都深受其苦,民怨沸腾,凭大王之功,定能灭夏。”于是和汤商讨灭夏大计,定下了灭夏的计谋。

伊尹参加了汤灭夏的整个过程,汤的许多智谋都出自伊尹之手,他在灭夏中立下了汗马之功。汤在位29年后去世,本来所立的太子太丁没有即位就去世了,于是就由汤的第二个儿子外丙即位。

外丙在位三年后便去世了,立外丙的弟弟中壬为王,中壬帝在位四年后去世,伊尹便立太丁的儿子太甲为王。

太甲帝即位后,一开始还好,三年以后渐渐不遵守商汤所立的法度,昏庸暴虐,无仁无义,于是伊尹就把他流放到桐宫中。前后一共三年时间,在这期间,就由伊尹代理朝政。后人把这叫作“伊尹放太甲”。

太甲在桐宫中,悔过反思,想起自己的祖先汤建立国家的不容易,想起一国之君所应担负的职责,于是回心向善,革面洗心。伊尹看到君王能这样,高兴极了,就立即将其迎回朝中,把权力一起交给他。

太甲帝在后来的治国中,能够以仁义道德行事,对诸侯以诚意相待,渐渐诸侯们又重新认识了这位国君。所以商代在太甲统治的这段时间里,国力处于鼎盛时期,伊尹作了《太甲训》三篇,歌颂太甲帝的功德,尊太甲帝为太宗。

太甲死后,他的儿子沃丁即位。在沃丁当政时期,伊尹去世了,活到了100多岁。沃丁感念伊尹为国家所做出的贡献,就用天子之礼来厚葬他,后人称他为“圣人”。

热点内容
公司法律风险解决方案 发布:2025-01-18 14:45:04 浏览:605
两项新民法 发布:2025-01-18 13:43:27 浏览:491
民法115条 发布:2025-01-18 13:40:23 浏览:128
人民法院错案追究 发布:2025-01-18 13:21:33 浏览:81
治安处罚条例新 发布:2025-01-18 12:48:20 浏览:573
占用红树林保护区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18 12:14:06 浏览:15
北京刑事没输过律师 发布:2025-01-18 12:09:11 浏览:643
司法所法律援助与扶贫 发布:2025-01-18 11:55:00 浏览:887
黑子林律师 发布:2025-01-18 11:23:10 浏览:354
三大诉讼法的证明对象 发布:2025-01-18 11:10:53 浏览: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