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愿者上钩
⑴ 如何正确认识德治与法治的关系
法治和德治都是治国理政必不可缺的方式
1.地位
①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法治具有根本性、决定性和统一性,它强调对任何人都一律平等,任何人都必须遵守法律。
②德治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以德治国就是通过在全社会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道德,对不同人群提出有针对性的道德要求。
2.作用(都具有约束作用,但内在要求和表现形式不同,承担的后果也不相同):
①法治发挥作用要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主要依靠法律的预测作用、惩罚作用、威慑作用和预防作用对公民和社会组织的行为进行约束,并对违反法律的行为追究法律责任。
②德治发挥作用主要通过人们的内心信念、传统习俗、社会舆论等进行道德教化,并对违反道德的行为进行道德谴责。
3.法治和德治的实现方式和实施载体不同法治是政治建设 政治文明(治外)
德治是思想建设 精神文明(治内)
⑵ 论法治和道德的关系
没有法治就会没有道德
⑶ 谈谈如何让学生喜欢道法课
1、游戏引导。我们可以用游戏,使我们的课堂更具吸引力,教师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为平台,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规则,认识到每个人都应该遵守规则并且尽自己的力量去维护规则的公正性,这样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更是儿童法治意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在有限的空间,享受无限的创意。
2、 课堂实践。道德与法治源于生活,寓于生活,最终用于生活。人的道德意识形成的过程,是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脱离了具体的实践活动,再精彩的讲解也是生硬的灌输,用生活中的类似小故事激发学生对安全问题的关注。
(3)道德与法治愿者上钩扩展阅读:
道法课的意义:
1、道德与法治学科思想能正确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交流中反思,在生活中提高,让他们沉浸于道德与法治的氛围中,让道德与法治思想扎根于每个同学的心田。
2、让小学生认识到在我们日常生活和成长过程中,法律有着重要的角色,它伴随着人的一生,所有的人都离不开法律,法律法规都具有强制力,他的强制力来源于国家,是统治阶级的意志体现,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制订,以宪法为根本大法。
3、道德与法治课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身心认知的特点而设置,旨在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
⑷ 道家哲理
1、黄帝寻珠
中国人自称“炎黄子孙”,其中的“黄”指的是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黄帝。一次,黄帝游于赤水之北,登上昆仑之丘向南眺望,那里旷远辽阔,云水苍茫,雪山、草地、蓝天相互映衬,令人心旷神怡。但在回去的路上,黄帝发现自己的玄珠丢了。他派聪明伶俐的智慧之神前去寻找,却没有找到;又派明察秋毫的离朱前去寻找,也没有找到;派能言善辩、力大无穷的吃诟前去寻找,还是没有找到。他只好让无智、无视、无闻的象罔前去寻找,没想到很快就找到了。黄帝说:“奇怪啊!怎么只有象罔才能找到?”
解读一:道家大致分为老庄和黄老两个派别,老庄指的是老子和庄子,黄老指的是黄帝和老子。老庄派有强烈的批判和超越精神,黄老派热衷于现实政治,主张清静自定以道生法。不管哪一派,他们都强调无为而无不为的精神,无智、无视、无闻的象罔正是无为而无不为的象征,那么,怎样才能无为而无不为呢?答案就在道家另外一个重要的概念——自化当中。天地靠万物的自化无为而无不为,社会靠万民的自化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是自化的基础和条件,自化是无为的目的和归宿。只有依靠依靠万物和万民的自化,才能无为而无不为。
解读二:奇怪啊!怎么只有无智、无视、无闻的象罔才能找到?黄老道家代表作《吕氏春秋》说:“无智,才能激发大家的智慧;无能,才能充分发挥众人的能力;无为,众人才能有所作为。”领导人、各级官员、公司老板、学校老师等管理人员要取得最好的管理效果,就不能事事躬亲,自作聪明,刚愎自用,而要经常装聋作哑、装疯卖傻,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众智众能,靠众人的力量取得成功。
解读三:老子说:“天无弃人,物无弃材。”每一个人、每一种事物,他们的天性和能力是不同的,就看用在什么地方了。与聪明伶俐的智慧之神、明察秋毫的离朱以及能言善辩、力大无穷的吃诟相比,无智、无视、无闻的象罔看起来最无能最窝囊了,但偏偏只有他才能找到玄珠。天生我材必有用,对一般人来说,就看自己在社会上能不能找到最合适的位置了;对管理者来说,就看你会不会用人了。
解读四:黄帝丢失了自己的玄珠以后,为何不亲自去找,而要再三派手下去寻找呢?这涉及到了黄老道家的一个重要理论——分权学说。在黄老道家看来,最高管理者的职责是用人和管人,而具体事务应该交给下属去办。这种分权学说最后被法家继承并发扬光大,成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
解读五:人生在世,最可贵的是自己的生命和健康,日日为世事操劳,夜夜为人事所困,在名利场的旋涡中,不是你伤害他人,就是他人伤害你,不如无智、无视、无闻,遗世独立,任其自然,才能全生保性,避免各种身外之物的伤害。
2、越俎代庖
尧要把天下让给许由,说:“日月既出,而萤火不息,这不是太不自量了吗?时雨已降,而仍要灌溉,这不是太多余了吗?如果先生即位,天下一定大治,而我在这里尸位素餐,这不是太不知趣了吗?我知道自己能力不够,所以请你不要推辞,还是接受我的请求吧。”许由说:“你已经把天下治理得很好;而我却要取代你,这不是为了名声不择手段吗?‘名’是‘实’所派生出来的次要东西,我难道要追求次要的东西吗?鹪鹩在深林中筑巢,不过占用一枝;鼹鼠到大河边饮水,不过为了满腹。你还是打道回府吧,天下对我一无所用!厨师即使不下厨,尸祝也不会越俎代庖的!”
解读一:分权学说是西方政治学的一个重要观点,在我国,分权主张最早是道家提出的。道家创始人老子认为,国君越俎代庖,代替司法人员行使杀伐大权,就象一般人代替大木匠砍削,很少有不伤到自己的。黄老道家的代表人物慎到则明确提出了“君逸臣劳”的分权主张,后来,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进一步完善了这一理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分权学说。虽然在实际利益的对抗中,这一理论被专制统治者所扭曲,但君无为臣有为和官无为民自化的虚君共和理想却是古代中国政治学说中最接近宪政的主张。
解读二:鹪鹩在深林中筑巢,不过占用一枝;鼹鼠到大河边饮水,不过为了满腹。你还是打道回府吧,天下对我一无所用!官权和民权都有自己神圣不可侵犯的界限。对一般的公民来说,只要会种田、会做工、会谋生、能养家糊口、能打赢一场官司、能进一步壮大自己的事业,就已经尽到了自己的职责,而对官员来说,以民生为常,以衣食为本,注重积累和休养生息,不忘照顾老弱孤寡,这就算他尽到了职责。普通民众不要一遇到困难,就呼吁国家出来主持正义,而要想办法靠自己和民间社团的力量解决问题。同样,政府也不可打着国家和集体的名义干涉民间的自由,损害民间自化的权利。
解读三:万物和万民始终在不断的自化中,这个自化既包括有为,又包括无为;既包括入世,又包括出世,有人喜欢入世,有人喜欢出世,有人喜欢用出世的态度或精神,来做入世的事业,还有人喜欢用入世的态度或精神,来做出世的事业。这都是万民的权利,只要不危害别人的利益,就不容他人干涉。
解读四:关于无为和有为的关系问题,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学者郭象认为:有为无为都是相对而言的,工人无为于刻木,而有为于用斧;君主无为于亲事,而有为于用臣,臣能亲事,主能用臣;斧能刻木,工能用斧,各自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是自然天理,而非刻意有为;如果君主代替臣下从事具体事务,那就不是君主;臣下代替君主执掌用人大权,那就不是臣下(君主和臣下分别可以看成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庖人尸祝,各司其责;帝尧许由,各得其所,这才是逍遥之真义、无为之真谛。
3、神木托梦
匠石和弟子前往齐国,在曲辕这个地方,看见了一棵被当地人把它看作神社的栎树:树梢高临山巅,十仞而后才有分枝;浓荫蔽日,足够几千头牛来乘凉;树干粗大,百人才能合围;若用它来造船,十条都不成问题。树下观者如潮,匠石弟子也美美地欣赏了一番。匠石本人却头也不回,脚不停歇地继续往前赶路。匠石弟子跑着追上他,说:“自我拿起刀斧跟随师傅以来,还不曾见过这样壮美的树木。可是先生却不屑一顾,连脚步也不曾放慢,这是为何啊?”匠石回答说:“算了,不要再说它了!这是一棵标准的散木,以它为舟定然沉没,以它为棺定然速朽,以它为器定然损坏,以它为门定然变形,以它为柱定然虫蛀。这是一棵不材之木,无所可用,所以才如此长寿如此高大。”
匠石回来后,梦见神树对他说:“你用什么和我相提并论呢?你打算用可造之材来同我相比吗?像桃李橘柚这样的果树,一旦果实成熟,就会毫无尊严地任人摘取,甚至被扯掉枝丫,折断树干。德才兼备,辛劳一生,却中道夭折,不能终享天年,而且还倍受世俗的打击,各种事物莫不如此。所以我费尽心思让自己变得没有用处,中途差点被人砍死,现在我终于发现:无用之用才是我最大的用处啊!如果我对人有用,还能长这么大吗?况且你我都属于万物之一,怎么能这样看待其他物体呢?你不过是濒死之散人,又怎么真正懂得没有用处的散木呢!”
匠石醒来后让大家解梦。弟子说:“既然想做无用之散木,为何又做了神树呢?”匠人石说:“住嘴,别说了!这不过是不得已而已,却招来了无知者的辱骂和伤害。如果它不做社树的话,它还不遭到砍伐吗?它只是用不同寻常的办法保全了自己而已,用常理来看待这一切,不是相去太远了吗?”
解读一:在一个专制的社会中,有用的人往往成为别人的工具,而自身的生命和尊严毫无保障,反过来那些碌碌无为之徒和明哲保身之士,却安享荣华富贵。
解读二:无用和有用是相对而言的,对别人无用的,可能对自己有用,对自己无用的,可能对别人有用。在我们这个缺乏个人主义传统的国度,还是要提倡前者,警惕后者。
解读三: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那么,每个人在追求私利的过程中,是如何增进了全社会的公益的呢?西方经济学的奠基人亚当·斯密将其归功于“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他说:“我们不能期望从屠夫、酿酒师和面包师的慈善心得到我们的晚餐,而是从他们关怀他们自己的利益去得到。”后来,西方经济学又提出了自发秩序和一般均衡理论,对“看不见的手”原理进行了完善,但是看不见的手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西方经济学一直没有给出完满地回答,其实,用新道家的自化论来解释这个问题,是很简单的。根据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学者郭象的观点,天下万物自化的时候,莫不是为了自己,它们彼此都处于自为当中,而每个事物的自为,又会影响到其他事物,于是通过这种自为而相因的作用,整个世界就连成了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如果某一事物的自为,对别的事物提供了间接的贡献,那么就会造成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效果。就像唇齿一样,它们彼此都在孤立地自为当中,但是,唇之自为,却在客观上保护了牙齿,一旦没有了唇的自为,就会产生唇亡齿寒的效应;同样,这棵栎树为了自己不被砍伐,才自化成了一棵无用的大树,而人类也是为了自己的信仰才要寻找一个寄托之物,它们彼此都在自为当中,谁都没想到要为对方做贡献,但这棵栎树却成了人类信仰的寄托,人类也把它当成了神木保护起来,他们彼此都在为自己打算,彼此都在自为,最后却成全了对方,这不正是大家希望的结果吗?
解读四:在专制社会中,要想获得自由,必须借助于一些权势作为掩护的外壳。
4、文王爱才
文王视察臧地,见一老翁正用直钩钓鱼,而钩子总是悬在水面上,那似钓非钓的样子一看就不是有心钓鱼。文王想授政于他,又怕大臣和宗族不服;打算放弃这个念头,却不忍百姓受苦。便在第二天清晨召来诸大夫嘱咐说:“昨天寡人梦见一位贤人,长着黑黑的面孔长长的胡须,骑着一匹斑驳不纯的杂色马,而且四只马蹄一侧皆红。他对我大声叫喊,说:‘把你的朝政托付给那位臧地的老人,万民就能安居乐业了!’”诸位大夫一听,大惊失色,说:“这是陛下的父亲啊。”文王说:“既然如此,那就通过占卜决定。”诸位大夫说:“先君之命,陛下只管执行就是了,又何必卜卦!”
于是文王迎臧地老翁入京,将朝政委托给了他,典法无改,偏令不出,三年之后,文王视察全国,地方势力土崩瓦解,各级长官不再浮夸,度量衡实现了统一。到处一派政通人和上下一心的景象。于是文王把臧地老人拜作太师,以臣下之礼向他请教:“政令可以通行天下了吗?”臧地老人却默不作声,坚辞不受。第二天,文王再次向他征询意见时,他却在前一天夜里逃走,以后就杳无音信了。
解读一: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是中国人妇孺皆知的故事。在这里,臧地老翁充分展现了他卓越的策划能力和推广能力。而这种反其道而用之的能力对广告、新闻、营销、军事、政治、外交等行业也是很管用的。
解读二:道法自然是道家一个重要的理念,那么,如何道法自然呢?答案有两种:一种是任其自然,另一种是顺势而为。前者表面上消极,实际上有利于提高下属的进取精神。后者则用到了黄老道家的一个重要概念——势,那么什么是势呢?势就是势力、就是时势、就是利益、就是名声、就是习俗、就是权势、它往往与一个团体的自组织化程度有紧密关系。顺势而为就是因势利导,就是借助时势、利益、名声、权势,来实现自己的目的。而文王就利用了大家对他父亲的崇敬,顺利地实现了启用臧地老翁的目的。
解读三:臧地老人执政后,典法无改,偏令不出,很符合黄老道家“因俗简礼、清静自定”的治国原则。那么他是不是姜太公呢?文中并没有说明,但我们知道,姬周战胜殷商以后,姜太公被封到了齐国,他为齐国确立了“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的治国方针,为黄老道家在齐国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虽然道家和其他诸子学一样遭到了沉重的打击,但在齐国民间,黄老道家的学术火种并没有完全熄灭。在接下来的另一个朝代——汉朝建立后不久,当时的丞相曹参重新从齐地找到了这些思想的火种,并将其引向全国,成为了当时整个国家的指导思想,并为中国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的出现立下了汗马功劳。
解读四:臧地老人执政后,为什么不改变原来的典法呢?这是因为原来的典法是姬周社会自己自化出来的,不管在外人看来有多少不合理之处,有多少愚昧落后的地方,这些典法都是姬周社会长期自化的产物,它将姬周社会的自身条件、认识水平和生存环境紧密地结合起来,有着广泛顽强的适应性和生命力。如果贸然改变这一切,势必破坏原有的社会生态系统,造成社会的动荡。这又反过来导致改革的失败。其实,在新道家看来,不但整个自然界、整个社会、乃至道德、法律、文学艺术以及各种意识形态都是万物和万民自化出来的,就是万物和万民本身也是从宇宙万物中自化出来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自化的概念是道家学派奉献给全人类的思想瑰宝。
解读四:万物自化包括很多类型,如自生、有为、无为、合作、博弈、自学、自治、审美、自控等等,它们大致分为个体的自化(即所谓的独化)和系统的自化两种。其中前者包含一类特殊的自化方式,名为自组织化,它是个体通向系统的桥梁,通过自组织化,众多单独的个体就会自化出一个个的系统来。而系统一旦形成,它又会压制个体的自化,这叫做自化悖论。像在这则寓言中,经过臧地老翁的治理,姬周的自组织化程度突然增强了,但它反过来又开始打压地方势力的自化,这虽然在短期内造成上下同心的局面,但从长远来看,这又会对地方自治造成沉重打击,压抑各个地方的积极性。
5、沉鱼落雁
毛嫱和丽姬,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公认的美女。相传她们在溪边浣纱时,鱼儿全都沉入水底;她们到林中采蘑菇时,鸟儿全都振翅高飞;她们到山中游玩时,麋鹿全都疾驰而去。人们都说鱼儿被她们的美丽吸引,看得发呆,忘了游泳,所以才沉入水底。鸟儿没法和她们比美,所以振翅高飞;麋鹿被她们的美丽所震惊,所以疾驰而去。其实,只有鱼、鸟和麋鹿自己知道,他们是厌恶毛嫱和丽姬,不喜欢毛嫱和丽姬的容貌和身段,才沉入水底、振翅高飞、疾驰而去的啊!
解读一:(庄子观点)毛嫱和丽姬是人们公认的美女,但是,鱼见了就潜入水底;鸟见了就振翅高飞;麋鹿见了就疾驰而去。那么,究竟谁真正知晓天下的美色呢?人喜欢吃肉,羊喜欢吃草,蜈蚣喜欢吃蛇,乌鸦喜欢吃老鼠。那么,究竟谁更懂得天下的美味呢?世界是相对的,各个事物都有自己的标准,仁义是非,并没有统一标准,我怎么能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呢?
解读二:虽说行为准则并没有统一标准,也没有绝对的真理。但是人类总要按照某些规则进行生活,否则人们的生存成本就要急剧增加。而规矩、法度和道德信念的产生有两个途径:一种是万民在日常工作、生活和交往中自化出来的,是内生性的;还有一种是侵略者、统治者强加给万民的,或是某个圣人教化和宣传的结果。自化出来的规矩、法度和道德信念一般表现为自然形成的习俗、契约和宗教信仰,因为是内生型的,容易被社会大多数人接受,其执行成本很低;最具生命力,也最经得起考验,另外,它还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自行调整,从而推动整个社会不断进步。而强加、教化、宣传出来的规矩、法度和道德信条不但维持不了社会秩序,而且往往成为社会秩序的毒药。毒药不能说对疾病没有一点效果,但过后的副作用更大。一般来说,第二种行为准则在推广过程中,可能发生两种情况:(1)这些准则没法在实践中应用,社会成本不但没有降低,反而增加(2)这些准则通过实践发现是可行的,但因为和以往的习俗、契约以及宗教信仰相冲突,需要付出极大的推广成本和执行成本。无论是哪一种,社会成本都会在短期内急剧增加,有可能造成社会动荡,即使是怀着改革的良好愿望,民众也不会买帐,这反过来又会导致改革的夭折。
解读三:万事万物都是相对的,某种言行不讨某些人的喜欢,并不见得其他人也讨厌这些言行;某种言行迎合了一些人的胃口,并不见得其他人都喜欢这种言行;某种言行在此时此地是正确的,并不见得在另一个时间另一个地点也是正确的;某些言行在此时此地是错误的,并不见得在另一个时间另一个地点也是错误的;为了保证万物各因其性各得其所,言行自由是最起码的要求。只要不损害他人利益,不应该对言论自由和行为自由设置任何障碍。
6、海中凿河
肩吾见了狂接舆。狂接舆问:“日中始给你说了什么?”肩吾说:“他说君王一定要按自己的意志制定和推行法度,这样下面的臣民谁敢不听!”
接舆说:“这是欺诳的做法,这样治理天下,就像海中凿河、蚊子背山一样自不量力。圣人之治,难道只知道做表面文章吗?他们顺应本性教化他人,听任人们各显其能。鸟儿振翼高飞以躲避弓箭之害,鼷鼠洞穴深藏以避开烟熏之患,难道万民不知趋利避害,连这两种小动物都不如了吗?”
解读一:(庄子观点)箭弩、罗网、机关之类的东西多了,鸟雀就会在空中乱飞;鱼钩、鱼网、鱼笼之类的东西多了,鱼儿就会在水里乱游;陷阱、兽栏、兽网之类的东西多了,野兽就会在草泽里乱窜;欺世盗名、尔虞我诈、坚白之辩、同异之谈等权变多了,世俗之人就会陷入诡辩倾扎之中,这正是推崇智慧的罪过!马,陆居而生,逐水而食,高兴时交颈相摩,生气时分背相踢。马的本能就是如此。等给它加上车轭,戴上辔头,马就会侧目怒视,桀骜不驯,或者背地里吐掉勒口,或者偷偷甩掉马辔,马竟然能有了和人对抗的本事,这是伯乐的罪过啊!上古伏羲氏时,万民含哺而熙,鼓腹而游,居家出行都随意而为,等到圣人出现,制定礼法来匡正天下,标榜仁义来欺骗万民,万民也开始争权夺利,互相倾扎,直到今天也没有尽头,这正是圣人的罪过啊!
解读二:我国曾经长期实行过君主专制制度,在这种制度下,皇帝的话就是圣旨,虽然也制定了许多法律,但在春秋决狱的司法思想指导下,法律的严肃性和稳定性经常遭到破坏。而现代中国人则把长治久安的希望寄托在了法治上面,先是提出以法治国,后来发现这种提法是把法律当成了工具,并没有脱离人治的范畴;所以后面又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口号。依法治国表面上没有问题,但法律本身的合法性还是没有解决。如果法律是统治阶级的意志,那么依法治国就是依照统治阶级的意志治国,还是没有脱离人治的色彩,与现在的自由民主观念也格格不入。其实,在春秋战国时期,黄老道家已经对法律的合法性做出了明确的回答:道生法,即法律是通过大道产生的,而不是统治阶级的意志。用统治阶级的意志制定的法律,一定是无道之法。用无道之法治理天下,万民就学会了弄虚作假,阳奉阴违,出现有法不能依、违法不能究、执法无能严的局面,使得法律成为废法。
解读三:天道无为,万物自化。万物和万民都在不断的自化当中。这种自化犹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即使统治者通过谎言和暴力,把所有正常的自化路径堵死之后,民众还有一条自化之路,那就是揭竿而起。老子说得好: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百姓不是天生的愚民、顽民和暴民,如果统治者一味地用自己的意志治国,必然出现下面三种情况:1、增大治理成本,使国家长期处于贫困之中;2、扭曲万民的天性,制造出大量的愚民、顽民和暴民,以及大量的野心家,反过来威胁统治者的地位;3、一遇突发事件,国家就可能分裂,政权就会易手,百姓更加遭殃,没法做到长治久安。
解读四:趋利避害是人们的本性之一,许多社会问题,用趋利避害的观点进行分析,就一目了然;同样在制定法规、施行管理、创设机制时,多考虑万民趋利避害的天性,少一些道德说教和暴力手段,一定会事倍功半。
解读五:对待那些简单粗暴的管理者和统治者,老百姓要像振翼高飞的鸟儿、深藏洞穴的鼷鼠一样以柔克刚,坚持韧性的战斗,不要以硬碰硬。
解读六:博弈论中有个典型的例子,叫做囚徒困境,说的是两个小偷私入民宅联合犯事,被警察抓住。警方将两人分别置于不同的两个房间内进行审讯,对每一个犯罪嫌疑人,警方给出的政策是:如果两人都能坦白交代,则两人各被判刑8年;如果其中一个坦白了,而另一个抵赖,则将坦白者立即释放,而抵赖者将被判刑10年;如果两人全都抵赖,警方则因证据不足不能判两人偷窃罪,但可以私入民宅的罪名将两人各判入狱1年。显然对任何一个囚徒来说,最好的策略是双方都抵赖,结果是大家都只被判1年。但是由于两人处于隔离的情况,当事双方都会怀疑对方会出卖自己以求自保、最终,两个人都选择了坦白,结果都被判8年刑期。于是,这与“看不见的手”原理相反:从利己目的出发,结果是损人不利己。同样,由于官民之间利益不可能完全一致,官民之间总存在一定的博弈,如果完全按自己的意志进行统治,很可能导致囚徒困境的出现,中国几千年的专制历史就是如此。通过计算机进行动态博弈模拟,我们知道参与博羿的个体越少,越产生损人不利己的结果,而参与博羿的个体达到一定程度后,合作者就会占上风。所以社会的多元化有助于消除囚徒困境。
⑸ 法律信仰的名言_关于法律信仰的名言
一个法律人为了追求这种信仰,要敢于牺牲自己,让民众了解这种信仰,从而使民众尊重法律、相信法律、依靠法律,才是法律人的价值。 名言 蕴含哲理,具有激励作用,那么该有怎么样的法律信仰名言呢?下面我给你带来的是法律信仰的名言的内容,希望你喜欢!
法律信仰的名言(经典版)
1) 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诱导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们自己的德行。——阿奎那(意)《神学大全》
2) 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自由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不是为了束缚他的才能。——罗伯斯庇尔(法)《革命法制和审判》
3) 权力导致腐败(或者专制),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专制)。
4) 以权力制约权力!
5) 法典是人民自由的圣经。(马克思语)
6) 法乃善良公正之术”(古罗马法学家塞尔苏士)
7) 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国王,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卡尔·马克思
8) 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由而庄严的表现。——[法]罗伯斯比尔
9) 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托马斯
10) 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法律。——塞·约翰逊
11) 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时。——威·皮物特
12) 法律是最 保险 的头盔。——爱·科克
13) 法律吸吮穷人的膏血,而富人却掌握着权柄。——英国作家 哥尔德斯密斯
14) 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就不再配享受自由了。——毕达哥拉斯
15) 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勒
16) 法律因罪恶而发展,并且惩办罪恶。——弗洛里奥
17) 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18) 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格索尔
19) 法律总是把全民的安全置于个人的安全之上。——西塞罗
20) 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罚才能使犯罪得到偿还。——英国作家 达雷尔
关于法律信仰的名言(最新版)
1) 平等是一项神圣的法律,一项先于其他一切法律的法律,一项派生其他法律的法律; ——[法]皮埃尔.勒鲁 《论平等》
2) 法律的目的是对受法律支配的一切人公正地运用法律,借以保护和救济无辜者。——[英]洛克:《政府论》
3) 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国王,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 ——卡尔.马克思
4) 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贝卡利亚
5) 只要爱自由,就足以建立共和国,但是,能够维护共和国和使它繁荣的,只有爱法律。——马布利
6) 学会平视权威,你会变得气宇轩昂,即高贵;学会尊重法律,你会活得心安理得,即自由。——罗西
7) 什么是宪法?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真正承认这些权利的保证在哪里呢?在于人民中意识到并且善于争取这些权利的各阶级的力量。 ——列宁
8) 保护当事人的利益是律师的第一要务。如果以这种态度和这种精神去从事诉讼工作,法律便会吸引你的全身心。在这个领域,只有以无限度的勤奋,才能名列前茅。法律不仅是一项全日制的工作,而且是一项需要以超常的工作量进行不懈努力的工作。
9) 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苏辙
10) 如果行政权力的膨胀是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宿命,那么为了取得社会的平衡,一方面必须让政治充分反映民众的意愿,另一方面在法的体系中应该最大限度地尊重个人的主体性,使他们能够与过分膨胀的行政权力相抗衡。——棚濑孝雄
11) 我们的时代是权利的时代。人权是我们时代的观念,是已经得到普遍接受的唯一的政治与道德观念。——[美]L.亨金
12) 一旦法律丧失了力量,一切就都告绝望了;只要法律不再有力量,一切合法的东西也都不会再有力量。——[法]卢梭:《社会契约论》
13) 生活总是由人的信仰而衍生。人为信仰而生活。人的信仰无论是高尚的理想,还是现实的利益,总要存于人的脑海里。其衍生的过程和结局也是多样的,亦如人世间之垂钓。垂钓者,有的是为了钓着鱼,获得鱼,食之而后快。当然,也有不为了吃鱼的垂钓者,只是想过把垂钓瘾,从中获得游戏的快感。还有的若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凡此种种,更有例外。仅一个垂钓的想法,一个垂钓的行为,便可演绎出无数看得见和看不见的结果。有的钓着了鱼,有的没有钓着鱼,有的根本就没有在意是否会钓着鱼……
14) 怎么信仰就会怎样生活,但对于执法者呢?
15) 近年,随着国家层面对法治的重视,让我们看到了正在崛起之中的法治精神;但与公民正在苏醒的法治精神相比,一些执法者在依法行政的道路上,却步履蹒跚。
16) 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中写道:“任何一项事业的背后,必然存在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对于我国的法治进程而言,这种无形的力量应当而且必须是对于法律最终权威的绝对信仰。执法者理应成为这一信仰的坚定拥护者、布道者和捍卫者,但是现实却并非如此,种种事件表明,还有不在少数的执法者在已经开始的法治进程中尚未进入角色。
17) 诸多事件表明,很多执法者有权力扩张的偏好,行政权与市场主体间存在利益纠葛,还有的执法者喜欢对法律的肆意解释,除了这些,还有最令人担忧的执法者法治理念的缺失。对于已经把依法治国作为基本治国方略的我国而言,崇尚法治应当成为现代社会政治文明和社会生活的基本品质,法治思想的普及和深入、广大民众特别是执法者对于法治精神的感悟和敬畏,应当成为实行法治的基本前提和基础。缺乏法治精神的执法者,或者不能把法律作为信仰来对待的执法者,势必成为我国法治进程中的真正阻力。正如经典的法律名言所说: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其实,中国法制虽不健全,但并不缺少法律,缺少的是对法律权威的信仰。
18) 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英国法学家 波洛克
19) 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20) 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贝卡利亚(意)《论犯罪和刑罚》
描写法律信仰的名言(热门版)
1) 一个没有信仰的人,是一个没有追求、没有目标的可怜虫,是一个没有心灵寄托的孤魂。
2) 在这个物欲横行的时代,作为一名学法律的将来从事法律的人,我们要有自己的信仰,这种信仰当然不是芸芸众生所能理解和达到的,尤其是在现在的中国。这种信仰应是对法律的信仰, 是对法律的坚持,是对法律的追求……这就是法律信仰。
3) 那么我们该有怎么样的法律信仰呢?怎样才能不迷失自己?
4) 这就是追求公平、正义、良法之治的自然法精神。
5) 一个法律人只有有了和这种信仰,才会不断的去追求法的价值、法的良知,才会更好的为弱者服务进而为自己的信仰仰奋斗。 让他人了解自己的信仰进而使这种信仰成为他人的信仰,实现法律人的价值。
6) 一个法律人为了追求这种信仰,要敢于牺牲自己,让民众了解这种信仰,从而使民众尊重法律、相信法律、依靠法律,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权利(而不是依靠政治,因为让被民众依靠政治维护自己的利益是我们法律人的悲哀),从而树立法律的权威性,只有这样才能为法治打下良好的基础,才是我们法律人的价值体现。
7) 法律界有句名言: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
8) 美国大法官卡多佐曾说过:“为了某种直觉认为是最高尚伟大的东西,沉浸于理想的追求之中,准备完全奉献自己,慷慨地,不需要任何理由。他们在遭受迫害与傲慢无礼的对待时,仍然苦苦守候,或许一百年,或许一千年,虽然这些价值的成果他们可能无法得到。然而,他们仍然选择这些价值,毫不犹豫,毫无怨言,充满了欢乐与喜悦。一句话,要成为永恒价值的布道士。”
9) 美国这个法律氛围浓厚的国家亦如此,那么在我们这个历史丰富、哲学贫困、法律意识薄弱的中国来说,法律信仰这条道路的实现会是何尝的曲折和艰难?
10) 法律人,你准备好了没有?为中国法治信仰而献身?
11) 法律信仰、信仰法律。公平、正义、自由、良法之治……
12) 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 ——康德
13) 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马克思
14) 当你做代理时,你必须是忠诚地为其服务,当你为你的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时,你不是自由派,也不是保守派,也无所谓你是黑人还是白人,不管你是男性还是女性,不管你是犹太人还是__徒,你只是为你的当事人争取最大的合法权益。——德肖微茨
15) 即使判决并没有准确地判定过去发生的事实真相,争端各方只要确信他们受到了公正的对待,他们也会自愿接受法院的裁判结果。——迈克尔·贝勒斯
16) 不管一个国家的政体如何,如果在它的管辖范围内有一个人可以不遵守法律,所有其他的人就必然会受到这个人的任意支配。——卢梭
17) 如果政府不认真对待权利,那么它也就不能认真地对待法律。——罗纳德·徳沃金
18) 正义从来都不会缺席,只会迟到。——休尼特
19) 如果司法权不与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孟德斯鸠
20) 法律并不能使所有的人都平等,但是所有的人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 ——波洛克
看了法律信仰的名言还看:
1. 关于信仰的名人名言100句
2. 法律知识的名言
3. 关于信仰的名人名言摘抄
4. 关于法律意识的名言
5. 青少年法律名言警句
⑹ 如何在依法治区进程中做到 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一、加强道德建设 强化示范引领作用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两者都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手段。”区文明办负责人表示,法治与道德具有一致性、兼容性和互补性。
要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在推动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同时,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公序良俗,培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充分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他律和自律紧密结合起来,实现良法和美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区工作过程中,要加强道德建设,注重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注重政策保障、制度规范、法律约束相衔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社会层面中“法治”的宣传教育,使之融入人们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增添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
二、大力宣扬法治文化 推动法治文明建设
“法治的生命在执行,短期的执行靠奖罚,长期的遵守靠教化。”全委会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全民普法守法,进一步强化全民法治观念。要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区的长期基础性工作,加强法治宣教,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引导全区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要大力宣扬法治文化,推动依法治区与以德治区相结合,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推动形成全民守法的良好氛围。要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积极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播法治文化。要将法治文化宣传教育作为区级文明单位、文明镇街、文明细胞创建的重要内容,推动法治文明建设。
结合依法治区工作,文明办将着力引导社会诚信建设,深化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以窗口行业为重点,以依法行政、文明守信为核心,着力推动行风建设,在各行各业建立一批严格执法、优质服务的示范点。
三、将依法治区融入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要将法律服务纳入全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政府法律顾问、村居法律顾问制度,依托文化馆、站、中心加强民生领域法律服务。依托三级服务中心体系,同步建设区司法行政服务中心、镇街法律服务工作站、村(社区)法律服务点,切实方便群众办事。完善司法救助制度,健全司法救助体系,建立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多渠道、多方式为群众提供法律帮助。
结合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区文明办将把依法治区融入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把法治宣传教育、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纳入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市民创建全过程;推动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鼓励、引导法律服务志愿者参与法律援助、法制宣传、人民调解等公共法律服务。
⑺ 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建设中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怎样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
一、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法律是调整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暴力性的行为规范,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依靠强制力保证施行。
道德是调整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非暴力性的行为规范,通过传统习俗、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维系。
1、区别
①法律是强制性的社会规范;道德是非强制性的社会规范。
②法律属于政治上层建筑;道德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2、联系
①道德是法律的基础,良法理应是符合道德的。
②法律是道德的保障,有道德者受到法律保护。
二、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
个人品德(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社会主义法治精神集中体现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要把道德作为法律的灵魂,道德适当纳入法律,推进有法可依。
2、要把法律作为道德的底线,以守法的个人品德,促成有法必依
3、要把道德作为教育的基础,以公职人员的美德,敦促执法必严;
4、要把爱国作为道德的核心,积极举报违法行为,做到违法必究。
⑻ 公民道德素质与法治意识之间有什么关系
法治必然以合道德性为前提,法治精神必然以伦理价值为导向。
道德为塑造法治精神提供伦理基础。法治与法制的重要区别在于,法治具有道德维度。在法制层面,法所展现的是工具性价值。法有善法与恶法之分,法制一旦失去价值方向,向恶法转变,就会对社会造成严重损害。
法治与道德分属不同领域,但二者如影随形、彼此吸纳。这就决定着法治精神具有道德的特质。法治精神中有为人们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如对生命的敬畏,对平等、自由、公正的期待,等等。这些价值观念赋予法治精神以某种普遍性。
惟其如此,人们才能对存在于不同历史时期、社会体制中的法律进行道德判断和评价,才能高举法治的火炬走向未来。同时,不同文化语境和历史传统中形成的道德具有独特的内涵,法治精神在不同文化体系中也表现出不同的内容。
(8)道德与法治愿者上钩扩展阅读:
道德文化、道德体系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进而形成相应的风俗、习惯。它们为人们带来日常生活的道德体验,并从中孕育道德情感。道德情感的产生机制也是法治精神培育的心理机制。人们只有在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建立和强化法治信念。
法治信念是对法治所含价值观高度认同的心理机制,它能够激发人们以法治观念指导和规范行为。因此,围绕法治精神展开道德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人们的社会生活与道德实践,是提高法治认知、深化法治情感、坚定法治信念的必然选择。
道德为推进法治实践提供内在驱动。法治精神的实践可分为执法与守法两个方面。将法治精神贯穿于执法过程,要求执法者必须依法行政、服从法治权威,彰显社会主流价值,实现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统一。能否在执法中彰显法治精神,最终取决于执法者的道德操守和价值选择。
执法包含对法律条文的理解、遵循和应用,执法者不可避免地受到自我意识和主观意愿的影响。只有执法者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心怀道德良知,才能在执法过程中排除私欲干扰,抵御外界诱惑,消除歧视与偏见,确保执法的正义性。
⑼ 如何发挥道德在法治建设中的作用
我国法治建设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法治的道德基础十分薄弱,公民的道德水平比较低,国家公职人员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意识较差,这是制约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法治建设与道德建设的统一性
法治道德属于政治道德的范畴,因为法治本质上是国家政治的一种运行方式,法治不可能也不应当超越于政治之上。人类政治活动指的是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治理过程,而政治的推行方式不止一种。从历史发展来看,基本的政治手段有自然政治(无为而治)、德治、礼治、刑治和法治等,法治仅是政治手段和政治运行方式之一。政治必须讲道德,法治作为政治的一种方式,同样必须讲道德。但这里讲政治道德和法治道德,并不是简单地将道德置于政治和法治之下,使道德成为一种可有可无、可大可小的随机物,而是内含着这样一种基本的推论:国家政治和法治必须符合人类的基本道义精神和正义原则,必须在明确的善的道德价值指引下建立正义的法律体系,保持合理和公正的执法与司法过程,从而造就和谐、自由和有序的社会发展局面。也就是说,国家政治和法治只有从其出发点、过程和效果上都符合人类的道德准则,才能真正体现政治和法治的本来目的。 法律与道德、法治与德治本是完全统一的人类行为规范和治国方式,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利益驱动的影响,人们对德、法关系的认识出现了很大的偏差。法治建设需要不需要道德基础,道德在法治建设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这是世界范围内法治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西方现代法学界,对此问题的解答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两种:一是新实证主义法学派的观点,认为道德和法律分属于两个领域,是两种相互矛盾和作用各异的社会规范,因而现代法治建设不能够容纳道德,而必须以纯粹的法律手段治国,这样才符合现代平等、民主和唯法是从的法治理念。哈特是这一派的代表人物。二是新自然法学派的观点,强调法律的正义标准和善恶判断性,主张法律与道德的内在统一,力求把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有机地结合起来。富勒是这一派的代表人物。在我国法学界,除了与上述两种法学理论相类似的观点外,还有一种中和性的观点,就是认为道德与法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有统一性又有矛盾性,因而主张人们在一般社会事务上应当遵守道德规范,而在法律领域里则应当坚持法律至上,以法为据,从而避免道德对法律的干扰与消解作用。这种观点看似公允,实质上还是把道德与法律作了二重划分,使之形成了难以融合的两张皮,因而它在倾向性上还是接近纯粹法治论的观点的。 我以为,新自然法学派的观点相对而言是比较正确的观点,与古希腊的正义法理论和中国法律传统中的道德法思想具有一致性。但这种观点仍然力图统道德于法律之中,忽略了道德的先在性、法理性和引导性。
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在本质上是统一的。要弄清这个问题,必须首先从道德和法律的本质与功能上加以认识。从本质上看,道德是人类正义精神的体现,是宇宙万物的自然法则(道)及其在人类社会各种事物中的显现(德),因而它本身就具有先在性、自证性和自为性,从
而也就成为判断万事万物的第一价值标准。相应地,法律则是人类社会生之于道德、依据道德而建立的外在规则,是在道德不能推行的地方对道德规范的一种加强和强制实现。法不具有先在性,而是后起的;法不具有自证性,必须依据可以自证自明的人类规则来确立,这个可以自证自明的规则就是人类道德(反映在具体的社会事物上即称之为“理”,探讨法律的这种根本依据和实质的学说就称之为“法理学”),非依道德,法就难以解决因何而建立的问题;法也不具有自为性,(孟子说“徒法不足以自行”),它必依赖于人才得以推行,而人推行法律的内在动力就是道德(正义感、利众心和责任意识)与智慧。由此可见,道德的本质是自具的(本来如此),而法的本质是由道德确立的(依理如此)。离开道德,法将失去判断社会万物价值(善恶、是非)的根本依据。这种本质上的统一性,正说明了一个社会的基本规范的一致性,也说明了社会目标和发展方向上的一致性。那种认为道德和法律本质不同的看法,实际上是否定了统一国家中社会规范的一致性,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站不住脚的。
从功能上来说,道德和法律则是内外互补的共同规范关系。道德和法律共称为“社会观范”,其目的都在于使社会秩序化,所以二者在功能上的目标是一致的,不存在什么冲突和矛盾的问题。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规范方式的不同。道德是以人的自觉性为基础,从人的内在意识上建立善恶是非的人生准则,从而起到指导和约束人的行为的作用。法律则是以人的强制性为基础,从人的外在行为上明确其善恶是非的走向,从而约束、限制和导向人的行为。在人类历史上,有很长一段时期是只有道德没有法律的,那时人们的心灵纯朴、道德自觉性强,一切社会问题都通过内在自学和由此形成的外在习俗就基本上解决了。但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的自我意识加强,利益竞争出现,仅靠道德自觉已无法满足社会规范的要求,尤其是对于道德自律意识淡薄的人来说,内在的自我约束已很难奏效,这样就不得不适用外在的强制力(尤其是国家强制力)来迫使其遵循人类的道德要求。可见,法律是以道德补偿和保障的功能出现于人类社会的。自从有了法律,人类社会就具有了内外一致的双重规范机制。但不论哪个社会,这两重社会规范都力求统一。在一个得到良好治理的社会里,法治总是以人类的道德正义精神为其存在的前提和依据的,而道德也总是以法律规范作为其保障。所谓“礼法结合”、“出礼则入于刑”正是说明了这两者的互补共治性质。因此,道德和法律是统一的社会规范的共有一致的两个方面,它们本质上不存在矛盾。二者存在某种看似矛盾的问题,主要是两种情形造成的:一种是后起的法律背离了道德精神,因而造成了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之间的矛盾(这种情况不能反过来说是道德规范背离了法律规范,因为先在自证的道德无须以法律的认可为其存在的前提,相反,法律应当以道德的认可为其存在的前提)。另一种情形则是由于体现道德、推行法律的主体——人的素质修养不够,因而造成人为的对道德内涵的误解和对法律规范的误解,由此造成了道德与法律的某种矛盾局面。
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共同以理的形式存在,理的最高原则是人类正义精神。德、法两种规范共同指向的目标是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在社会层面上即是情和事,由情和事而构成一定的关系。所以,德、法两种社会规范的本质内容是社会关系,表现方式则是情和事。有人认为,法律是无情的,所以法律与情相冲突,不能讲情。这种看法仍然是片面的。情和事均是人类社会客观的存在现象,正由于情(如血缘之亲情、性爱之感情以及广义的人类慈悲心、仁爱心、侧隐心和同情心等)和事的交织运行,人类才产生了各种各样难以理清的复杂的社会关系。道德和法律正是要通过理而对情和事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梳理,从而建立良性的社会关系。所以道德和法律正是从人心和人的行为两个方面合理地建构理、情、事的相互关系的社会规范,而德治(以德治国)和法治(依法治国)则是对理、情、事这三个方面的具体把握与建构过程。法治社会虽然以法律作为处理社会关系的主导规范,但同样不能免除的是法治必须以道德为基础才能完善有效地确立起来。否则,唯法而治,只能造成舍内而取外、舍本而逐末,忽视人的内在自觉修养而求外在行为的合理化的局面,其结果必然是社会的混乱
无序状态。因此,现代法治必须在社会层面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并以道德为处理一切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的首要方式;在道德不能消解矛盾的地方,法律才成为主导的裁决手段;公正执法的有力保障之一仍然是人的道德责任感;遵守道德是遵守法律的人格基础,遵守法律是遵守道德的最低要求。法律和道德并行不悖,共同为治,真正的法治社会才可能建立起来。 二、法治道德的基本要求和在法治建设中的作用
将道德规范贯穿在法治建设过程中,就是要求社会建立一种道德化的法治,体现一种法治的道德精神,使德、法相融,互相助益。
在法治建设中强调道德并不意味着道德仅仅被看作为法治过程的一种口号,而是要求法治建设必须以人类道德正义精神为指导,执法者和司法者必须具备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公正执法的能力素质,整个社会体现出正气流行和和谐有序的风貌。也就是说,道德必须作为一种实体的社会规范融化于法治建设的全过程。具体来说,法治道德应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立法正义,即立法活动要从人类正义原则出发,充分考虑到人类的道德要求和人道性质,使普遍确立的法律成为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良法”,避免非道德的“恶法之治”。这是法治走向合理化的根本之点。衡量立法正义的根本是一切立法必须以人民利益为重,为保障人民权利、自由和福利而创制法律,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为此,要避免法律的特权化、阶层化倾向,建立平等的法律制度。
第二,政治与行政廉洁。廉洁既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主张。廉者不贪,洁者不染。廉洁的基本要求是政府廉价(小而精干的政府可以最低限度地耗费社会财富)。官员清廉(清廉不染,即是把权力视作为民服务、为民造福的工具和尽职尽责的手段,经受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政权运作简单有效(政治与行政行为简明单纯,不扰民,不搞排场,不搞虚夸,而政府权威很高,推行政务的效率很高)。 第三,执法与司法公正。政府的执法行为与司法机关的司法行为以道德为基础,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平等地对待一切法律关系主体,避免权力关系(权权庇护)、亲属关系(家天下和家地方)、金钱关系(利害勾结,贿赂公行)、乡友关系(近者庇护,远者欺瞒)等社会关系对法律事务的扭曲和影响。
第四,立法者、执法者和司法者具有高度道德水平。法律由人建立,法治赖人推行,人的道德素质是造就道德政治的根本所在。其中,处于“公共权力边缘位置”的普通公民的道德素质固然重要,但起根本影响的还是那些处于“公共权力核心位置”的立法者、执法者和司法者的素质。中国历史上的圣贤之治的思想和科举取士的制度,古希腊柏拉图的“贤人政治”的主张,都力图解决这个根本问题,值得借鉴。
表现在上述诸环节中的人类道德对于法治建设的作用十分巨大,它本质上不再是外在于法治过程的游离物,而是构成法治建设的血肉和灵魂。具体来说,法治道德在我国法治建设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基础作用,即在法治建设中构成推动法治运行的有力的道德基础,为创立“依法治国”的良好氛围提供基本的动力保障。第二,风尚化作用。社会道德具有通过社会舆论迅速传播、渗透一切的普遍化功能,因而能对社会起到一种风尚化的作用,使社会形成良好的风俗习惯和心理向往,同时也就造成了对一切社会成员的强大的心理压力,从总体上制约法治建设朝良性发展。第三,内在规范化作用。道德要求和道德理想是从人的内在自觉性入手解决社会规范问题的,因而它以人的“自我信任”和“自我修养”为基础,通过社会成员的自我评价和内心羞愧建立自律机制,实现“道德自律”,由此引导人的外在行为的合理发展。可见,道德规范把人的心理、人格和行业三者有机地统一了起来,对确立法治建设所要求的健康心理、正义人格和公正作为十分有益。第四,外在示范化作用。社会道德虽然不如法律规范那样具有明确的外在强制性,但它仍然具有外有影响功能。这个功能主要是通过道德高尚、正直、诚实、公正的人们的行为,为社会提供一种可借鉴和学习的“模范体系”,从而引导人们走上道德正义之路。道德修养好的人对于一般的人会形成一
同时是一个法治建设的过程,而法治建设的过程则必须同时是一个道德建设的过程,二者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在我国现阶段,改变道德缺失状况的任务很繁重,需要从各方面综合努力才行。这里从几个主要的方面入手,简单讨论一下道德建设之路:第一,从社会道德建设的角度来看,社会应当把弘扬道德正义精神放在首位,把遵守道德和遵守法律统一起来,引导人们按照道德标准判断是非,衡量行为,由此养成全社会诚、信、公、正的道德风尚,为法治建设提供良性的社会道德环境。第二,从法律体系本身来看,必须建立道德先在和法律依道德而立的信念,解决法律和道德两张皮,法律不依道德而立,道德行为得不到法律肯定和支持的悖异现象,使道德和法律真正成为本质相同、目标一致、功能互补的两大社会规范,为法治建设提供内在的道德动力和依据。第三,从社会成员尤其是公职人员的个体素质入手解决道德缺失问题。社会成员道德信念的建立来自于不断深入、勇猛精进的个体修养。因而,从教育、学习、政治宣传等方面入手强调和激励个体道德修养行为,建立稳固持久、代代相传的个体道德素质,是建立法治道德的根本所在。党中央布置和推行的“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活动,本质上就是要解决为政者的政治道德问题。第四,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大量优秀的道德理论、德法共治理论和个体修养理论,因此,扬弃继承优秀民族文化传统,是改变道德缺失状况,建立法治道德,推行道德政治的重要举措。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就是道德,它曾在历史上对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起到过无以替代的作用,至今仍是人类社会良性发展的宝贵财富。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必须有足够的认识和切实的行动,才可能发掘我们建设现代化国家所需要的真正的人文资源和精神动力,也才会找到法治建设的真正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