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暴君异常

道德暴君异常

发布时间: 2022-09-25 21:03:25

Ⅰ 历史上哪位皇帝最昏庸暴君

中国历史上最昏庸最残暴的皇帝列举如下: 秦:二世嬴胡亥 西汉:成帝刘骜、哀帝刘欣 东汉:桓帝刘志、灵帝刘宏 三国:蜀汉后主刘禅、东吴末帝孙皓 西晋:惠帝司马衷 东晋:孝武帝司马曜 十六国:前赵昭武帝刘聪、前赵隐帝刘粲、前赵末帝刘曜、成汉末主李势、后赵武帝石虎、冉魏悼武天王冉闵、前秦厉王苻生、后燕昭文帝慕容熙 南朝:刘宋少帝刘义符、刘宋前废帝刘子业、萧齐郁林王萧昭文、萧齐明帝萧鸾、萧齐东昏侯萧宝卷、陈后主陈叔宝 北朝:北齐文宣帝高洋、北齐后主高纬、北周宣帝宇文赟 隋:炀帝杨广 唐:高宗李治、中宗李显、敬宗李湛、懿宗李漼、僖宗李儇 五代:后梁太祖朱温、后唐庄宗李存勖、后汉隐帝刘承祐 十国:前蜀后主王衍、后蜀后主孟昶、楚衡阳王马希声、南汉后主刘鋹 辽:穆宗耶律璟、天祚帝耶律延禧 北宋:真宗赵恒、徽宗赵佶、钦宗赵桓 南宋:高宗赵构、光宗赵惇、度宗赵禥 西夏:西夏献宗李德旺 金:海陵王完颜亮、卫绍王完颜永济、宣宗完颜珣 元:文宗孛儿只斤图帖睦尔、惠宗孛儿只斤妥欢帖睦尔 明:英宗朱祁镇、宪宗朱见深、武宗朱厚照、世宗朱厚熜、神宗朱翊钧、熹宗朱由校 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 要将以上列举的60位皇帝算作最昏庸最残暴的皇帝,其实也远远不止,还有不少的“漏网之鱼”, 。中国的昏君暴君构成了中国数千年的血泪战乱史,暴露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罪恶。

Ⅱ 暴君和昏君的区别速度

区别就是两者主观上有差别。暴君是自己本身就凶恶,没有他人指使

昏君自己本身内心有可能是善良的,但是他分不清善恶,听信奸臣的鬼话,总是做出错误的决策。

Ⅲ 中国历史上典型的十大暴君都有谁 中国历史

1、夏国王——桀
暴君案列:以人为骑 强迫百姓苦役
桀,又名癸、履癸,生卒年不详,相传桀是夏朝最后的一个国王。为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他建造许多豪华宫殿,无休止地征发百姓,强迫他们劳役。平民和奴隶纷纷怠工,反抗桀的暴政。桀还自比为太阳,以为可以和太阳一样永存。老百姓恨死他了,咒骂他说:你这个太阳啊,什么时候灭亡,我们愿意与你同归于尽。在位53年,国亡,被放逐而饿死,葬于南巢卧牛山(今安徽省巢县卧牛山)。
桀力大无穷,能空手拉直铁钩。他仗着这股蛮力,经常无端伤害百姓。他为政残暴,破坏农业生产,对外滥施征伐,勒索小邦。他即位后的第三十三年,发兵征伐有施氏,有施氏抵挡不住,进贡给他一个美女,名叫妹喜。他十分宠爱妹喜,特地为她造了富丽堂皇的琼室、象廊、瑶台和玉床,供他俩荒淫无耻地享乐。这一切的负担都落在百姓的身上,人民痛苦异常,敢怒而不敢言。
桀重用佞臣,排斥忠良,到了晚年,更加荒淫无度,竟命人造了一个大池,称为夜宫,他带着一大群男女杂处在池内,一个月不上朝。太史令终古哭着进谏,桀反而很不耐烦,斥责终古多管闲事,终古知夏桀已不可救药,就投奔了商汤。
夏桀手下有个叫关龙逄的臣子,听到老百性的愤怒声音,觉得大势不妙,便对桀进谏说:“天子谦恭而讲究信义,节俭又爱护贤才,天下才能安定,王朝才能稳固。哪今陛下奢侈无度,嗜杀成性,弄得百姓都盼望你早些灭亡。陛下已经失去了民心,只有赶快改正过错,才能挽回人心。”桀听了又怒骂关龙逄,最后更下令将他杀死。
夏桀认为他的统治永远不会灭亡。他说:“天上有太阳,正像我有百姓一样,太阳会灭亡吗?太阳灭亡,我才会灭亡。“他还召集所属各部首领开会,准备发动讨伐其他部落的战争。这样,桀也就日益失去人心,弄得众叛亲离。这时候,商部落在汤的领导下日益兴旺了起来。商汤在名相伊尹谋划下,起兵伐桀,不久终于灭亡夏朝。夏桀逃走后被活活饿死。
2、商纣王——辛
暴君案列:创立炮烙之刑 砍头、剁肺、甚至剖腹取出胎儿看是男是女。逼迫比干挖心
商纣王是商朝最后一个国王。叫做受,又称帝辛。帝乙死后继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暴君,在位33年而国亡。自焚于朝歌鹿台。
商纣王长得外貌漂亮,身材高大,力大无穷,勇武绝伦,能徒手和猛兽搏斗,并且聪明过人,能言善辩,又有才能。但是,他的聪明和才能不仅没能巩固商王朝的统治,挽救商王朝的灭亡,反而加速了商王朝灭亡进程。原因是一方面商王朝统治,此时已经走到了衰亡时期,另一方面商纣王的聪明和才能被用于挥霍享乐残酷伤害人民、剥削压迫人民上,因此加速了商王朝的覆灭。
纣王对美女苏妲己,宠爱无比,整日与妲己饮酒作乐,为了方便,他学着当年夏桀的样子,在宫院中挖个大池子,池中灌满酒,称作“酒池”,池边的树木上挂上肉块,称作“肉林”,又命许多男女裸体在池中互相追逐嬉闹。为了博得妲己的欢心,纣王任意将路人砍头、剁肺、甚至剖腹取出胎儿看是男是女,非常残忍。
由于纣王荒淫无度,挥霍无度,浪费无度,为了填塞无穷的欲壑,只能把这些负担加上人民和属国的头上,大肆搜刮钱财和珍宝,残酷剥削广大劳动人民,这使广大奴隶和平民的生活苦不堪言,广大人民日益不满,平民反抗和奴隶逃亡接连不断,大臣们也多次劝谏,纣王一概不听。为了镇压日益增长的不满和反抗,制裁向他不断劝谏的大臣,纣王沿用了过去已有的黥、劓、刖、宫、辟等五刑外,还新创设一些更加残酷的刑罚,如先把人杀死,然后剁成肉块、肉酱,称作“肉醢”,把人杀死后烤晒成肉干,称作“肉脯”。更为残酷的是用铜钱铸成空心柱子,柱中烧红炭火,将不满他暴行的臣民,脱光衣服,绑铜柱上活活烤死,称之为“炮烙之刑”。
纣的兄长微子启多次劝谏,纣仍然一意孤行,微子启只好离开都城,躲藏起来。叔叔亚相比干劝谏他,他竟然说:“听说圣人的心有七窍,我就倒要看看你的心有几孔!”命人把比干杀死,取出心来观看。大臣梅伯昌死劝谏,竟遭“炝烙之刑”。
3、周厉王——姬胡
暴君案列:横征暴敛,剥削人民造成国人暴动
他在位期间,横征暴敛,加重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同时还剥夺了一些贵族的权力,任用荣夷为卿士,实行“专利”,将社会财富和资源垄断起来。因此招致了贵族和平民的不满。他还不断南征荆楚,西北方面又防御游牧部落,西北戎狄,特别是猃狁,不时入侵。与周边的少数民族也有矛盾。曾臣服于周的东南淮夷不堪承受压榨,奋起反抗。周厉王为压制国人的不满,任用卫巫监视口出怨言的人,发现就立即杀死,这些引得国内各项矛盾愈来愈尖锐。公元前841年,发生了国人暴动,人民包围了王宫,袭击厉王,他仓皇而逃,后于公元前828年死于彘(今山西霍县)。他出逃后,召公(召穆公虎)、周公(周定公)管理朝政,号为共和(一说由诸侯共伯和摄行政事)。自共和元年(前841)中国历史有了明确纪年。
周厉王在位期间,重用奸佞荣夷公,不听贤臣周公、召公等人劝阻,实行残暴的“专利”政策,奴役百姓,不让他们有丝毫的言论自由,以至于行人来往,只能以目光、眼神来示意。于是周朝国势更加衰落,朝政更加腐败。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于是开始聚众起义,冲进王宫,试图杀掉厉王,史称“国人暴动”。厉王只好逃出镐京,越过黄河,逃到周朝边境—彘(今山西北部)。周共和十四年(前828年)死。姬胡的谥号是厉王。
4、秦二世——胡亥
暴君案列:残害宗亲杀戮大臣实行暴政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带着胡亥第五次出巡全国,后来病死在沙丘,宦官赵高和丞相李斯篡改遗诏,赐死长子扶苏,立胡亥为帝。
秦二世即位后,宦官赵高掌实权,实行惨无人道的暴政统治,陈胜、吴广扯起农民起义的大旗,揭开秦王朝灭亡的篇章。公元前207年,年仅23岁的秦二世胡亥,在登基3年后被赵高杀死。
胡亥的天下原本就是偷来的,做贼心虚,害怕诸公子与他争帝位,决定一不做二不休,杀个干净。
于是在赵高的罗织诬陷下,胡亥连兴大狱。赵高将公子十二人、公主十人,旧臣近侍若干人一起拘捕,在严刑拷打之下,全部问成谋逆重罪。结果,公子十二人戮死在咸阳,公主十人则在杜邮被肢解,所有财物抄没入官,被株连者不可胜数。
在胡亥杀掉的所有兄弟中,只有公子高是个例外,没有被诛连九族。在胡亥开始疯狂地屠杀兄弟姐妹的时候,其实公子高并没有被拘捕。公子高是个聪明的人,他看到胡亥连一母所生的兄弟都杀死,眼看着自己的兄弟姐妹一个个都死在了胡亥的手下,知道自己也不会被幸免。于是,公子高就想逃走避祸,但是为了保全自己全家老小的性命,公子高横下心来,上书胡亥,说:“父皇不幸早逝,做为的他的儿子,不能为他老人家尽孝道,既然他老人家已经仙逝,我做为挑逗儿子,理应殉葬父皇,好在地下陪伴服侍他。”胡亥一看非常高兴,认为公子高恪守孝道,于是就免了他全家的死罪,并赐钱十万厚葬公子高。
赵高一心排除异己,巩固自己的权势。秦始皇的子女都被杀完了,于是,赵高开始瞄向那些忠于朝廷的“异己”,借故制造冤狱,杀死了很多忠良大臣
右丞相冯去疾、大将军冯劫联名冒死向秦二世上书,揭露赵高等奸臣的罪行,结果被双双下狱。在狱中,冯去疾、冯劫拒绝向赵高一伙奸佞屈服,为保持清白的名节,二人先后在狱中自杀。一代贤相、骁将就这样为自己的生命历程写完最后浓重而悲壮的一笔。秦朝的几根栋梁,都让胡亥伐倒了。
所有功臣除李斯之外,被清洗的干干净净,一时间朝堂空虚,幸存者人人自危。赵高趁机把自己的亲信安插到朝中要害位置,如弟弟赵成被任为郎中令,掌握京师和皇帝的卫队,女婿阎乐为咸阳令。其他如御史、侍中等官,也都换成了赵高的人,朝中到处都有赵高的爪牙和耳目。
感觉坐稳了宝座后,胡亥效法秦始皇,也巡游天下。南到会稽(今苏州),北到碣石(今河北昌黎北),最后从辽东(今辽宁辽阳)返回咸阳。在巡游途中,赵高建议胡亥趁机树立自己的威信,将那些不听话的官吏全部诛杀。胡亥一路下来,杀了不少地方官吏,以致于许多地方都没人敢当官了。
5、三国吴皇帝——孙皓
暴君案列:每凿人眼目,剥人面皮
孙皓(242-284),字元宗(一说名彭祖,字皓宗),三国时期吴国的末代皇帝,他是孙权的孙子,孙和的儿子,
孙皓初立时,下令抚恤人民,又开仓振贫、减省宫女和放生宫内多余的珍禽异兽,一时被誉为令主。但很快他便变得粗暴骄盈、暴虐治国,又好酒色,从而民心丧尽。另外,他也把拥立自己的家臣杀掉(据说他们后悔拥立孙皓,被他知道而见杀),又曾迁都至武昌(今湖北鄂州),大兴土木。
孙皓即位的次年,曹魏的司马炎受禅称帝,建立西晋。
孙皓曾任用陆逊的族子陆凯为丞相。陆逊次子陆抗亦被孙皓委派镇守襄阳等处的边防。两人均是东吴名臣。据正史记载,孙皓曾对两人的直谏有所不满,但因他们家族势大,孙皓始终没有惩罚他们和他们的子孙。
陆凯、陆抗二人于269年和274年相继去世。吴国失去了两位重臣,政局转坏。不久,西晋内部达成了伐吴的一致意见,遂于280年挥军南下。吴军毫无抵抗之力。结果建业陷落,吴国灭亡,孙皓本人也成了晋武帝的俘虏。
不久孙皓去见晋帝。帝赐坐曰:“朕设此座以待卿久矣。”皓对曰:“臣于南方,亦设此座以待陛下。”帝大笑。贾充问皓曰:“闻君在南方,每凿人眼目,剥人面皮,此何等刑耶?”皓曰:“人臣弑君及奸回不忠者,则加此刑耳。”充默然甚愧。帝封皓为归命侯。
6、后赵天王——石虎
暴君案列:五马分尸 杀人为乐 黑暗统治
后赵皇帝石虎,比汉赵帝国第三任帝刘聪更凶暴百倍,他跟一条毒蛇一样,脑筋里只有两件事,一是性欲,一是杀戮。他在首都邺城(河北临漳)以南开辟了世界上最大的狩猎围场,任何人都不许向野兽掷一块石头,否则就是“犯兽”,要处死刑。官员们遂用“犯兽”作为敲诈勒索的工具,一个人如果被指控“犯兽”,就死定了或破产定了。石虎不断征集美女,有一次一下子就征集三万人,后赵政府官员强盗般地挨家搜捕,美女的父亲或丈夫如果拒绝献出他的女儿或妻子,即被处决。仅四十年代三四五年,就为此杀了三千余人。当美女被送到邺城时,石虎龙心大悦,凡有超额成绩的地方首长,都晋封侯爵。但等到这暴政引起人民大规模逃亡时,石虎又责怪那些新晋封侯爵的地方首长不知道安抚人民,一律斩首。
石虎很爱他的儿子,他曾经大为诧异地说:“我实在弄不懂司马家为什么互相残杀,像我们石家,要说我会杀我的儿子,简直不可思议。”他的长子石宣封皇太子,次子石韬封亲王,这一对弟兄的凶暴行径,不亚于老爹。三四八年,石宣讨厌石韬宫殿的梁木太长,派人把石韬刺死,并且准备把老爹同时干掉,提前登极。石虎的反击迅速而残忍,他率领妻子姬妾和文武百官,登上高台,把石宣绑到台下,先拔掉他的头发,再拔掉他的舌头,牵着他爬到事先准备好的柴堆上,砍断手足,剜去眼睛,然后纵火烧死。石宣的妻子及所有姬妾儿女,全都被处斩,石宣的幼子才五岁,作祖父的石虎十分疼爱,他老泪纵横地把孩子抱在怀中,当行刑官来拖孩子时,孩子拉着祖父的衣服大哭,小手不肯放松,连衣带都被拉断,但终被硬拖去杀死。太子宫的宦官和官员,都被车裂。
7、前秦厉王——苻生
暴君案列:好人也杀 坏人也杀 杀人如踩蚁
苻生,前秦开国君主苻健之子。这位皇帝的所作所为和孙皓可以说是不分伯仲。他在会见大臣时,要先预备好弓箭、刀斧、锤锯等物件,看谁不顺眼当场杀死。拍他马屁的人,他认为是献媚,杀掉;向他劝谏的人,他认为是诽谤,也杀掉。后宫的嫔妃也不能幸免。他天生残疾,是个独眼龙。因此忌讳别人提到不足、不全、独、少、偏、残、缺、双等字眼。凡犯忌者全部处死。他的残暴已经达到了变态的地步。他时常让宫女和男子在殿前赤裸地发生关系,自己在旁边观看。在路上遇到同行的亲兄妹,他要求二人性交,遭到拒绝。苻生令人将他们杀害。公元357年,他的堂弟苻坚发动政变,杀死了这个人神共愤的暴君。
8、宋前废帝——刘子业
暴君案列:斩其首,断其肢,掏出肠胃,挑取眼球后用蜜汁浸泡,称之为“鬼目粽”
大明八年(464)五月,南朝宋孝武帝刘骏因病去世。当天,16岁的太子刘子业在群臣的簇拥下,举行了登极仪式。这位皇帝只在位一年多,即被杀,终年17岁。因为既无庙号,又无谥号,故史称“前废帝”。
刘子业即位不久,即开始了对父亲的报复。他首先下令废掉孝武帝大明五年所立南北二驰道和孝建年间以来所改的制度,仍依文帝元嘉时所定制度。不仅如此,他还乘机讥讽父亲孝武帝。有一次,他请人在太庙为祖宗画像,见到武帝刘裕像,称赞:“好一个英雄,生擒数天子!”见文帝刘义隆像,说“这位也不错,但晚年不幸为儿子砍了头去。”见刘骏像,则斥责画工:“这位是个酒糟鼻,为何不画上?”并命人立即补上。
颜师伯是刘骏重用的大臣,多年居权要之职。他骄奢淫逸,目空一切,深遭衣冠之族的嫉恨。刘子业先拿他开刀,下诏任颜师伯为尙书左仆射,免去其卫尉卿、丹阳尹之职,使其有职无权又以吏部尙书王彧为尚书右仆射,分其权任。颜师伯这才知道小皇上不可小看,心中恐惧起来。刘子业杀掉戴法兴,举朝震慑,诸大臣各不自安。颜师伯与柳元景密谋,欲废掉小皇帝,另立刘义恭。柳元景因久未定谋,便去找沈庆之讨主意。沈庆之送走柳元景后,思忖自己与刘义恭的关系一直不是很亲密,立刘义恭为帝非他所愿;刘骏遗诏中让沈庆之参决大事,而颜师伯却专断朝政,为他所恨。经过考虑,沈庆之断然向刘子业告发了柳、颜二人之谋。接到沈庆之的告发后,刘子业马上亲帅羽林军抓获刘义恭,斩其首,断其肢,掏出肠胃,挑取眼球后用蜜汁浸泡,称之为“鬼目粽”,刘义恭的四个儿子也同被杀害。捕杀刘义恭的同时,刘子业又派人诏召柳元景,并派全副武装的士兵随后赶到,柳元景从容受戮,他的八个儿子、六个弟弟及诸侄也惨遭杀身之祸。颜师伯在道路上被抓,立被斩首,六个儿子也遭受牵连被杀。
看惯仇杀 杀人如麻
刘子业诛杀了几位顾命大臣后,胆壮气粗,改元景和,开始亲理政务。此时,他仍有一事放心不下:刘义恭九岁的世子伯禽为潮州刺史,不杀恐怕留下后患。于是,他派人前去杀害了伯禽。从此以后,刘子业便肆无忌惮地施行暴政,视朝廷公卿大臣皆如奴隶,随意捶打折磨。
新安王刘子鸾当年因生母殷贵妃而得父亲刘骏宠爱,引得刘子业切齿痛恨。刘子业得势之后,马上派人去赐刘子鸾死。年仅七岁的刘子鸾临死时,悲愤地对左右说:“愿我来世不要再生于帝王之家。”刘子鸾的同母弟、六岁的南海王刘子师和同母妹也同时遭害。刘子鸾兄妹三人死后,刘子业犹觉不解恨,命人掘殷贵妃墓,又要掘埋葬刘骏的景宁陵。太史以掘景宁陵于他不利为由加以劝阻,方才罢休。当初殷贵妃死后,谢庄为其做诔文,其中有“赞轨尧门”之句,刘子业认为是谢庄有意将殷贵妃比为钩弋夫人,欲下令将其杀害。有人劝道:“死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一样的,痛苦也只是瞬间之事。谢庄生而享尽富贵,不知天下的劳苦,现在将他关在尚方,使他尝尝天下之苦,然后再杀他也不晚。”刘子业听了这番话。正对了他以折磨人为乐的脾性,于是下令将谢庄关在狱中。谢庄在尚方狱中受尽磨难,直到刘子业被杀后才获释放。
为姐姐淫乱的事情,刘子业杀了她的丈夫宁朔将军何迈。诛杀何迈之后,料定沈庆之必来入谏,便先派人关闭青溪上的几座桥,不让沈庆之进宫。沈庆之听说何迈之事后,果然前去请求面见刘子业,但多处碰壁,只好失望而归。为了彻底堵住这位好谏诤的老臣的嘴,刘子业派沈庆之的堂侄沈攸之赐给他毒药,让他自尽。沈庆之拒绝饮药,沈攸之便将他杀死。沈庆之的儿子、侍中沈文叔对弟弟、中书郎沈文季说:“我能死,你能报!”说完拿起赐给沈庆之的药一饮而尽,当场死亡。沈庆之的另一个儿子、秘书郎沈昭明也自缢而死。沈文季见父兄转眼之间相继丧命,大吼一声,挥刀跃马冲出包围,脱身而去。为掩人耳目,刘子业对外诈称沈庆之年老病亡,赠侍中、太尉,谥曰“忠武公”,又为他举行了隆重葬礼。
9、宋后废帝——刘昱
暴君案列:喜欢做人体解剖 分尸取乐
废帝讳昱,字德融,小字慧震,明帝长子也.从小时候当太子那会儿开始,他就像个野人,最大的爱好就是爬竹竿,不管多高的竹竿,他几下就爬上去了,然后就像猴一样蜷在上面,几个时辰不下来,科学地证明了,遗传性精神病是会引发返祖现象的。
明帝刘彧死了之后,他当了皇帝,就整日整日的在外面游荡,他喜欢微服私访,穿着破破烂烂脏兮兮的衣服在街市上晃来晃去,晚上有时住小旅馆,有时就睡在大街上,活像个小叫花子,事实上他跟街上的混混都是朋友。古代没有电视,没人知道他是皇帝,所以那些混混对于他这个新来的,免不了呼来喝去,打打骂骂,说脏话侮辱取笑他,他甘之如饴,混得很开心。
这时发生了一次大规模叛乱,建平王带兵谋反,被镇压,伏诛,这下刘昱变得更加肆无忌惮,他的爱好也悄悄的发生了变化,他开始对人体感兴趣了——不是女人的身体,而是做人体解剖。
他喜欢带着一大帮狗奴才跑到京城的大街上,随便逮住谁,就拿出准备好的锯子、钳子、凿子等工具,把人家四分五裂、开膛破肚。日复一日,京城里都没人敢上街了。刘昱做这种事很上瘾,一天不解剖就浑身难受,于是想方设法的找身边的太监、大臣的麻烦,一句话说不好就冲上去解剖人家。有一次有人告发三个将领准备谋反,他高兴坏了,叫上一帮狗腿子,卫队都不带,就直奔那三人的家里,进门掏出锯子钳子就开干,直接把三人的全家老小都肢解了,活脱脱一个满门抄斩,连地上爬的婴儿都没能活下来。
刘昱大脑思维也有问题,一天,他心情不好就喊“快叫太医来!”太医来了,他说“给我煮一碗毒药!”太医问他要干嘛,他大喊“我要把太后毒死!”太医吓瘫了,灵机一动对他说“要是太后死了,您就要守孝,那您不是很长时间都不能出去研究解剖学了么?”刘昱一听有道理,就算了。太后就这样逃过了一劫。
刘昱当皇帝的第五年七月初七,他带着几个随从出宫到街市上去赌钱,赌完在街上闲逛又悄悄打死了一条狗,晚上就拖着死狗跑到寺庙找野和尚煮狗肉吃,深夜喝得醉醺醺的回宫,又发酒疯吵着要解剖身边的太监,这个太监恰恰是被朝中权臣萧道成买通的,当晚这个太监就趁刘昱睡着,把他一刀杀了。
10、隋炀帝——杨广
暴君案列:杀父害兄 残害忠良
隋唐时期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隋文帝杨坚功不可没,隋炀帝杨广也有一些功劳,但以为他更多是一位荒唐的暴君。因为他留下了许多鲜为人知的荒诞故事。
开皇元年(581年)杨广封晋王,历武卫大将军、上柱国、雍州牧、内史令。开皇8年(588年)攻陈,为行军元帅,节度诸军南下。次年攻陈,进位太尉,迁扬州总管。后又率军抵御突厥。与杨素、宇文述等勾结,陷事孤独后,谗废太子勇,得立为太子。
仁寿四年(604年)杨广杀父皇文帝,即位。
在历代帝王中,隋炀帝是一个不孝不忠、不仁不义的人,他也是一个敢想敢干、胡作非为的主。只要他有兴趣,他就会为你制造出许多的 “浪漫”,有的叫今天的人难以想到,更不可能做到。他的奢侈腐化令古今中外人瞠目结舌。
隋炀帝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奢侈腐化,滥用民力,刑罚残酷。他即位的第一年,就每月役使200万人营建东都洛阳,修造华丽的宫殿和花园。位于洛阳西郊的西苑,周围200里,内有方圆十几里的人工海,海中筑有高出水面10余丈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山,山上建有各式台观殿阁。海北有龙鳞渠流入海中,沿渠建造了16院。他还从全国各地搜索奇材异石,花草禽兽。有的大木,一根要用2000人搬运,运到洛阳,要花几十万人工。
公元618年3月,江都兵变,隋炀帝被将领宇文化及、司马德勘等缢死。

Ⅳ 清朝为什么没有暴君或无道昏君

第一,这只是一种巧合;第二这是一种误会:
暴君指不讲法制治国,不讲道义,残暴专政,滥杀无辜,是指专横跋扈的国家统治者。
无道昏君指不讲道义、道德,而且昏聩的封建专制统治者。
历数清代帝王,他们有各种各样的特点
努尔哈赤早期发展建州,掠取蓟辽,可没少干坏事。不过是后来满清坐了天下掩饰,同时他后面还有更过分的,所以没有以此特别著名罢了。另外,他当时还只是称汗,没有当皇帝,仔细点说,他就是暴君,最起码“残暴专政,滥杀无辜”过。
皇太极跟他爹一个味,也“残暴专政,滥杀无辜”过。而且他已经称帝了,所以更算暴君。
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6岁继帝位,在位期间多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摄政,那个时候“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坏事全让多尔衮做了,就好像跟他没关系似的。
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倒是还真没做什么坏事。可是,他也是幼年继位,朝政由顾命大臣鳌拜把持,鳌拜让八旗在北京圈地也干了N多“残暴专政,滥杀无辜”事啊。
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在位时间只有13年,倒是没怎么祸害百姓,但是大臣可真是没少杀,包括还有儿子都杀过。对了,文字狱就是他搞滴........
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那就是个沽名钓誉,自我膨胀得很的家伙,算是历史上皇帝的另类吧。
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顒琰在位25年,一个“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就是他的特色了。
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在位30年,由于国力开始衰落,曾极力提倡节俭,改革盐政,并整顿吏治,但奏效甚微,算是个庸人。更兼鸦片战争失败,百年耻辱啊。
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在位11年,接了个烂摊子,又赶上太平天国,第二次鸦片战争,他就是想残暴,好像也没那么强有力的国家机器了,不过在平定太平天国时湘军在南京等地可是多次屠城。
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5岁即位,虽说是他妈慈禧的傀儡,可他后来死在花柳病上,算不算无道

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在其亲政期间,甲午之战中曾力主反击,支持维新变法,可是他没玩过慈禧那个老太太,好像有点无能吧?好,就算他不是暴君跟无道昏君罢。
爱新觉罗·溥仪同学,作为幼儿皇帝,屁股还没坐热就让人推翻,的确有点可怜;可是他跟着小鬼子甘心在满洲当傀儡当汉奸,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吧?说“昏聩”都是夸他,那是白痴!
其实,清代皇帝的教育还是很厉害的,看过些史料:大概所有的皇子,在4岁左右就开始起早贪黑的读书骑射,每天要完成很多课业的。比起他们,现在的孩子那点学习都跟在蜜罐里一样。
这可能是他们本身给人没有“暴君或无道昏君”的一个原因吧。

纯粹原创,手打,望采纳哈........

Ⅳ 纣王真的是昏庸无道的暴君吗

综合起来看,说殷纣王是暴君,确实是冤。这一几千年的冤案也确实该平反了。
从囚文王看纣王 文王被囚一事,历来被当作纣王残暴的一大罪状。文王是怎么被囚的呢? 《史记》与《史记》,与《金楼子》,与《吕氏春秋》的记述都相互矛盾。究竟哪种说法真实可靠,我们无法作出判决。 这里不去考证哪个说法正确,只按照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囚文王于羑里而不是赦。文王在被囚期间干什么呢?写书。文王拘而著《周易》。说明文王在肉体上和精神上并未遭到太大的折磨,否者,他是不会静下心来写书的。而且周人也没有宣传文王在狱中如何受虐待,如果文王真的受虐待,周人是不会放弃这个攻击纣王的机会的。由此看,纣王残暴吗? “商王朝要全力对付东夷,为了稳定后方,又把他释放了。”(《中国古代史》)文王出狱之后,纣王“杀牛而赐之”。(《淮南鸿烈解十二》)纣王宴请文王,并不无愧疚地对文王说,告你状的是一个长鼻决耳的人。文王说,这是崇侯虎的形象。作为一个国君,连谁给他回报的都告诉被告者,这似乎显得幼稚可笑。后来,纣王为了安定西方,就依靠文王,赐文王弓矢斧钺,让其获得征伐大权,为巩固殷的后方作贡献。为了名正言顺,纣封文王为西伯。 纣王囚文王的原因说法不一,囚了还是没囚说法矛盾。对此,我们会产生诸多疑问。退一步讲,纣王囚了文王,又从哪里能看出纣王对文王的残暴呢?放出文王之后,纣王又是赐牛,又是宴请,还不无愧疚地解释囚的原因,还授权,还封官。纣王憨厚、热情、可爱的形象跃然纸上。纣王对文王有情有谊,有信任有希望。就连文王取得征伐权之后,伐犬戎,伐密须,败耆(即黎)国,伐邗,伐崇,纣王都不怀疑他另有图谋。这还引起大臣们对纣的极大不满。.事实是文王利用纣王对自已的信任,完成了对纣王的战略包围,打下了灭纣的坚实基础。 在这里看不见纣王的残暴,倒是见到了文王的不义。

  • 从伯夷投周看纣王 伯夷叔齐是中国古代有名的贤人,孟子称他们是圣之清者。古人对伯夷叔齐投奔周国多有记载。但他们到周国之后的情况就很少有人提及了。 《吕氏春秋·诚廉》记截:伯夷、叔齐二人听说西周“有道”,便投奔西周去了。到达西周,文王已死,武王当政。他们深入观察西周的道德风尚,发现武王派叔旦去策反纣王的高官胶鬲,以“加富三等,就官一列”为条件,签订盟约,一式三份。一份以牲血处理之后埋在四内,然后各执一份而归。又派召公去策反微子开,以世世代代为长侯,又把桑林和孟诸这两个地方送给微子为条件签订盟约。一式三份,“血之以牲,埋一于共头之下,皆以一归。”伯夷叔齐听到这些事情之后,相视而笑说;熹!奇怪啊!这不是我们所追求的“道”。过去神农氏执政时,桉时祭祀,但不为自已祈福。对于大众来说,忠信尽责,但没有索取.。武王用这种办法对待殷国,就是“以乱易暴”。.现在天下昏暗,周德衰败。与其在周国混而玷污自身,不如避开他们而洁身自好。于是,他们隐居起来。 《史记·伯夷列传》曰;武王载木主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伯夷对武王的指责可谓严厉,说他不仁不孝。尽管伯夷对纣王有意见,但,他承认纣王仍够国君资格,还称他是国君。认为武王们更道德败坏,与之共事就是玷污自己。武王灭殷之后,伯夷叔齐以之为耻,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饿死于首阳山。 一位大圣人不惜以死对武王伐纣进行抗争,可见武王伐纣的不义程度。可惜这件惊天地,泣鬼神之壮举,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也没引起后来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实在可悲!可叹!“圣之清者”的死是白死了。 伯夷叔齐.的言行具有代表性、权威牲、可靠性。我们应该从这里悟出一些东西。
    从纣王征东夷看纣王 . 战争可以掠夺财物以自富,纣王征东夷为什么损失了大量的财物呢?可见他没有“掠取”那里的财物以自富,而是一切开支自已支付,或许对那里还有一定补贴。“纣王每战胜一国都要把那里的财物抢掠一空”之说,可以休矣。纣王征东夷并非以掠夺财物为目的,也不是用纯粹武力镇压。他用的是征讨加安抚办法,所以董作宾用征抚一词。东夷来扰乱,我征讨你。又把东夷人看成自已人,加以安抚。并且派十五万殷民去与他们同化,使他们彻底与自已溶为一体。这怎么能说纣王残暴呢?这就是殷纣王“征”东夷,东夷人“服”的原因。这就是东夷从未叛殷的原因。也是殷亡后东夷人叛周,甚至是多次叛周的原因。 纣王征服东夷的大军始终没有投降周人,那么,他们到哪里去了呢? 纣王的十万东征大军一夜之间成了无家可归的游子,摆在他们面前的路有两条:或者向周人投降,命运不堪设想。或者逃往海外,命运也不容乐观。他们选择了宁可冒死出海也不投降周人的道路。经专家考证,他们中有一部分人到了美洲,并在那里定居下来,这就是今天的印第安人。关于殷人东渡的问题,中外专家早己有论述,地下文物也有证明,印第安人代代相传,他们是三千年前从天国经天之浮桥岛到美洲的。他们的祖先是殷人。 纣王的东征大军宁可冒死去寻找新的生活,也不投降周人,说明什么呢?说明他们忠于殷国,忠于纣王。否则他们可以投降,可以溃散,可以自谋生路,何必冒死集体出海呢?如果纣王残暴,军队会在这样的情况下忠于一个残暴的人吗?如果武王仁慈,爱人,这些军队为什么不奔向爱自已的人,而宁可死在海里也不投降武王呢? 《牧誓》是武王伐纣的誓词,它集纣王罪过之大成。.《牧誓》指出纣王三大罪过:
    一、听信妇人的话。我们说男女平等,妇女能顶半边天,为什么妇人的话就不能听呢!为什么听妇人的话就是罪过呢?母鸡打鸣家庭就要败落的观点是完全镨误的。这一条不仅不是纣王的过错,反而说明纣王的思想进步了,观念更新了,他不但不再把妇女看成祸水加以歧视,而且对他们的正确意见加以采纳,这是好事,优点,根本不是什么罪过。反过来恰恰证明武王的思想是落后的。


    二、不祭祀祖宗和上帝。殷人信鬼神,纣王鬼神观念有点淡薄,祭祀鬼神不够按时。所以,武王对纣王也大加指责。在今天来说,这也谈不上什么罪过,也是一种进步。假如人们不怀疑鬼神,不放弃鬼神,科学如何得以发展,社会如何进步?武王对纣王这一点的指责也是错误的。 三、任用四方逃亡的奴隶而不任用同宗兄弟。在奴隶社会,奴隶不被当成人,而被当作财产,可以随便打、骂、买、卖、杀死、送人。殷纣王能任用奴隶,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特别是对四方许多逃亡的奴隶崇敬、提拔、信任、重用。任用这些人作卿士大夫一类的官,这就更了不起了。殷纣王真是解放奴隶第一人。 武王还指责这些被解放出来的奴隶、做官的奴隶,残暴地对待“百姓”,在商的国都任意犯法作乱。这里有一个概念要搞清楚,这里的“百姓”,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百姓。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说,在商朝“显然,百姓是贵族。”解放了的奴隶“任意犯法作乱”,“残暴地对待”奴隶主贵族。这是大好事,是一种**。无疑,这损害了贵族的利益,必然引起贵族们的强烈反对。任用奴隶做官,自然就影响了奴隶主做官,影响了同宗兄弟做官。所以,奴隶主贵族、同宗兄弟都反对纣王。 这种先进与落后,改革与守旧的斗争,进行得轰轰烈烈。武王完全站在旧势力保守势力的一边,指责纣王。这也是错误的。有人说殷纣王“众叛亲离”,可能就是纣王解放奴隶,损害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故奴隶主之“众叛”了,纣王任用奴隶做官,不任人唯亲了,所以“亲离”了。 如果伯夷站在奴隶主贵族立场上看殷的形势、看殷纣王的改革,就是“僻乱”,就是“残暴”,就是“昏暗”。 从今天的角度看,《牧誓》对纣王的指责,都不是罪过,反而证明纣王的思想是进步的,.是超前的。这是成绩,是功劳。 武王为什么要如此指责纣王呢?目的就是鼓动所有的人反对纣王。当时科学不发达,人们迷信鬼神,武王指责纣王漫待鬼神,达到其发动广大群众反对纣王的目的。殷纣王解放奴隶,甚至让奴隶做大官,所以,许多小国的奴隶都跑到了殷国,只要好好工作,纣王就信任他。文王为了拉拢一些小国,与纣王对着干,大力宣传奴隶们跑到天边也得把他抓回来。各国不得收留他国奴隶。纣王不听这一套,收留了他国奴隶。武王攻击纣王的奴隶政策,必然得到其他小国奴隶主的拥护,从而跟着他反纣。武王攻击纣王的用人政策,从而得到殷国奴隶主们的支持,也跟着武王反纣。
    从纣王牧野兵败的原因看纣王 那么,牧野一战纣王为什么失败了呢?原因很多。《左传·宣公》;恃才与众,亡之道也。商纣由之,故灭。意思是:纣王依仗自已的才能和强大的力量,骄傲自大,目空一切,认为谁也奈何不了他。所以灭亡了。《史记·殷本纪》曰:帝纣资辨护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默。纣王确实有才,但也恃才。恃才必骄。所以纣王又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已之下。殷又是一个大国,文化先进,物资丰富。所以,纣王更加骄傲。谁也不放在眼里,认为谁也奈何不了他。 孟子认为武王利用了一个好时机,才取得伐纣的胜利。这一年,周国正遭遇饥荒,农夫们愿意出去作战,藉以取得食粮。(见《中国通史简编》)殷国国内兵力空虚,纣王毫无戒备之心,在这种情况下,周人悄悄偷袭。确是一个好时机。

    这一次他用了三年时间才平息了叛乱,但是,小的动乱不断,成王八年徐奄又进行了一次大的反叛。而且纣王征服东夷的大军始终没有投降周人,有的甚至冒死逃往海外。从这次叛乱的面来讲,既有殷的原属之地,也有新征服的东夷十八国。从反抗的强度说,达到了几乎无以复加的地步,弄得周人坐卧不安,神鬼不宁。周人无可奈何,只得将他们迁徙分散,以削弱他们的力量。迁徙人数之多、面积之广,路途之遥,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从殷遗民叛周这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殷遗民叛周,是对殷的怀恋,怀念得就越深,反抗得越强烈。对殷的怀念,实际上就是对纣王的怀念。可见说纣王众叛亲离,独夫民贼,是错误的。同时也可以看出,殷人“心欲武王亟入”,“武王至商国,商国百姓咸待於郊”的说法也是不真实的。或者是有人故意安排的。同时,从中也折射出,殷纣王是一个深受人民拥戴的国君,否者就不会有那么多人、那么坚决地判周。

    从淇县地名和民间故事看殷纣王 人民为了永远纪念纣王,将纣王生前的作为化为地名和故事,甚至神话,代代相传。往事越三千年,至今朝歌大地、淇河两岸,还有许多纣王的遗迹,流传着许多纣王的故事。 纣王在朝歌及其附近留下遗迹有二十多处,如纣王城、纣王墓、纣王殿、鹿台、钜桥、朝歌寨、鹰犬城、社稷坛、交卸、纣饮马池等等。.完全可以画一个殷纣时期的地图。 关于纣王的故事也有十多个,如《犯凉水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传说,纣王在深山里(今纣王殿)练兵,很长时间没有回家。他的妻子很惦记他,於是就不顾即将临产的身孕上路了。走到今大石岩西地,感到口渴,便在一条小溪边喝了几口凉水。再往西走不多远就觉得肚子疼起来了,又走了一段,疼得不能再走了,于是找了个山洞住下来。过了一会,小产了,生下一个男婴。可是,孩子死掉了。於是将小儿埋在就近的一个山头上。墓早己不见踪影,但人们今天还称这个小山头叫太子墓,生太子的山洞叫圣贤洞,喝凉水的地方叫犯凉水。其他如《哑叭庄的故事》,讲的是纣王一句话,直到今天这个村里的青蛙都是哑叭,不会叫唤。《无核枣的故事》,讲的是纣王一句话,直到今天这类枣都没核。《金牛岭的故事》,讲的是纣王得到神牛的帮助。 朝歌人甚至以纣王为骄傲。有时会骄傲地说:我们这里坐过皇帝。还形成两个朝歌特有的歇后语,形容某种东西坚固,就会说“殷纣王的江山——铁铜一般。”还有一个歇后语是“殷纣王的儿子——别子(或死别)” 象纣王这样,一个国君在死后被骂了三千年,然而却留下几十个遗迹和十几个民间故事,当地人不以其为耻,反以其为荣,常常对其津津乐道,在中国历史上恐怕是绝无仅有的。在这些地名和故事中,不仅有纣王的地名故事,还有他妻子、儿子、女儿甚至孙子的地名和故事。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对比是鉴别的有效方法,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我们不妨把纣王和卫作一对比。 纣王都朝歌仅三、五十年的时问,卫都朝歌却有四百年。纣王留下了许多地名,卫国基本没留有下一个。朝歌人根本不知有卫。一个殷纣王人们记住了三千年。卫国在朝歌历十四世十七位国君,更有历来被称颂的卫康叔和卫武公,但人们却没记住一个。人们把武公祠叫成“五更丝儿”。康叔祠周边的群众不知康叔祠为何庙。连卫懿公好鹤,当狄兵打来时,人们都说,鹤有本领、有爵位,让鹤去抵抗吧。这么有趣的故事都没流传下来。只是在改革开放之后,由于修志的需要,旅游的需要,少数人开始研究卫文化,并逐步扩大。但直到今天仍是县城里有些人知道了卫,广大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村还不知卫为何物。纣王留下许多民间故事,而卫国一个也没有留下。对比之下,谁活在人民心中,谁死掉了,不是一清二楚了吗? 从对历史的贡献说,纣王更新观念,能认真听取妇人的意见;对战俘,不把他们杀死,而是把他们变成奴隶,从事各种生产劳动,这就发展了生产力;对奴隶放宽管束,对有才能的奴隶授以官职,这不能说是任人唯贤,但起码可以说这是对任人唯亲用人制度的一种冲击,一种打击;不能按时祭祀鬼神,说明神鬼观念淡薄了,这对迷信思想也是一种冲击;纣王征服东夷,不仅保住了国家的安全,扩大了领土,而且把中原文明带到了淮河长江流域,加速了中原与江淮之间的文化交流;《淮南子》曰: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前交趾,后幽都。这么广茅的地方可以说是今天中国的一个雏形,实现了中国的初步统一。然而文王武王及周公他们有什么历史功绩呢?他们耍阴谋,施脆计,经过两代人的“努力”,以一个落后的小国推翻了纣王的先进的大国,使中国社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次大的波折,除此以外还干了些什么呢?将一个京畿之地分成邶、鄘、卫三国,加上武庚统治的朝歌就够四国了。又实行大分封,据荀子说,周初分封了七十一国,姬姓国五十三个。从此诸侯国之间的矛盾纷起,战乱不断,一直延续了八百年。这是功还是过?一个社会制度落后、文化落后、法制礼制都落后的领导集团,代替了社会制度先进、文化先进、法制礼制先进的领导集团,这是进步还是落后了呢?

    从对中国历史的贡献讲,纣王比文王武王周公要大得多,简直不能同日而语。要讲对中国历史的损伤,文武要远远超过纣王。周国代殷,实际上是使中国社会走了弯路。
    从古人的论述中看纣王 古人沿袭旧说,骂纣王者很多,但为纣王鸣不平者也不少。 子贡曾为纣王愤愤不平地辩解过。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尽归焉。(《论语·子张》)《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不曾对纣王作过批判。 《孟子·公孙丑》曰,文王何可当也。由汤至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天下归殷久矣,久则难变也。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纣之去武丁末久也,其故家遗俗,风流善政,犹有存者;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皆贤人也,相与辅之,故久而之后失之也。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镁基,不如待时。”今时则易然也。孟子对纣王虽有批评,但,孟子的话,.颇令人深思。.孟子在这里承认纣有“善政”。连周人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见《召诰》)。. 《风俗通·孝文帝》曰:世之毁誉,莫得其实。审形者少,随声者多,或至以无为有。故曰尧舜不胜其善,桀纣不胜其恶。桀纣非杀父与君也,而世有杀君父者,人皆无道如桀纣。汉应劭就认为纣王被毁是冤枉的。有些甚至是不“审形”,不得实,“以无为有”。
    从今人的论述中看纣王 ―毛泽东:今人对纣王的论述大多沿袭古人,..但越来越多的人.承认纣王征服东夷还是有大功的。许多人为纣王鸣不平。下面主要引几段毛主席和郭沬若对殷纣王的论述:朝为什么叫“商”朝呢?是因为有了商品生产,这是郭沫若考证出来的。把纣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坏人是错误的,其实纣王是一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纣王伐徐州之夷,打了胜仗,但损失很大,俘虏大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 使商朝亡了国。史书说:周武王伐纣,“血流漂杵”,这是夸张的说法。孟子不相信这个说法。他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郭沫若:当时微子是里通外国。为什么纣王灭了呢?主要是比干反对他,还有箕子反对他,微子反对他。纣王去打徐夷(那是个大国、就是现在的徐州附近),打了好几年,把那个国家灭掉了。纣王是很有才干的,后头那些坏话都是周朝人讲的,就是不要听。他这个国家为什么分裂?就是因为这三个人都是反对派。而微子最坏,是个汉奸,他派两个人作代表到周朝请兵。武王头一次到孟津观兵回去了,然后又搞了两年,他说可以打了,因为有内应了。纣王把比干杀了,把箕子关起来了,但是对微子没有防备,只晓得他是个反对派,不晓得他通外国。给纣王翻案的就讲这个理。纣王那个时候很有名望,商朝的老百姓很拥护他。纣王自杀了,他不投降。微子是汉奸,周应该封他,但是不敢封,而封了纣王的儿子武庚。后来武庚造反了,才封微子,把微子封为宋,就是商丘。

    郭沫若:殷纣王开拓东夷、淮夷、虎夷(人方、林方、虎方),功垂千古。今天中国有大连、天津、青岛、连云港、上海、浙闽、广州等领海之域,是帝辛开辟的。(见文叶雨蒙《殷人东渡美洲》)
    可恶的双重标准 事物分类要有统一标准,评价事物也要有统一标准,评价人物更应有统一标准,统一角度。如国王、皇帝的生活,.哪一个国君的生活水平不是这个国家最高的?为什么纣王就是就是贪图享乐别人就不是?再如对女人,纣王宠一个妲巳就成了大罪过,皇帝们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为什么么就是正常的?“礼三十而娶,文王十五而生武王,非法也”。(见《淮南子·汜论训》)为什么文王十五岁时就有了第二个儿子武王,就不是好色,连“非法”也不是罪过? 文王“为玉门、筑灵台、相童女、击钟鼓”。他的国家那么小,那么穷,文王生活那么奢侈,不是罪过。而纣王国家那么大,那么富,建了个鹿台就成了大罪呢?同样的事情,对不同的人来说性质就会截然相反,这是不公平的。 纣王征东夷是自卫性的,又是安抚性的,有人就说纣王“穷兵赎武”。文王获征伐权后,明年,伐犬戎。明年伐密须。明年败耆国。明年伐邗。明年伐崇侯虎。谁不听我说,我就伐谁。不但没人说“穷兵赎武”,反而赞扬说完成了对纣的战略包围。 同样是对自己国家的领导人不满,称纣的三个反对派箕子、比干、微子为“三仁”,而且微子己经叛国,还要称“仁”。称武王的反对派“三监”,叫“三监”叛周,是叛徒。 纣王杀比干是残暴,周公杀管叔,却说“周公杀兄,犹之为仁。” 这些都是什么逻辑? 周是小国,周人自己说自己是小国。有人强调周的胜利时,也说周是小国。因为小国打败大国,了不起。然而,强调纣王昏庸时,又说文王乃献洛西赤壤千里,请除炮烙之刑,纣乃许焉。既是百里小国,何来赤壤千里?强调文王仁时,说文王是三分天下有其二而事殷。既为百里小国,何来三分天下有其二?难道这些说法不矛盾吗? 成者王,败者贼。不应该成为我们衡量事物的标准。

    不能因为武王打败了纣王,就说武王对,一切都对,好,一切都好。纣王失败了,就说纣王坏,一切都坏。一切应该实事求是,这才是我们应取的态度。
    纣王的恶名是怎样形成的 纣王的残暴是周人为了说明伐殷有理,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强加给纣王的。后人怕得罪周人,都跟着喊。有言曰:谎言重复千遍就会变成真理。再后来的人莫得其实。审形者少,随声者多,或至以无为有。结果纣王的所谓罪过代代叠压,以讹传讹。有人讲点实情,也形不成气候,改变不了形势。所以历代有人为纣鸣不平,历代潮流说法都说纣王是暴君。现在,我们分阶段来看纣王的所谓罪过。

    伐纣时周人仅提出纣王三大罪状,这三条在前面我们己有分析,不是什么罪状,而是观念更新思想进步的必然结果。说明这时周人拿不出纣王的真正罪过。 周公东征前,周人并没有批评过纣王的什么罪过。没有发布过任何有关纣王罪过的文诰。这进一步证明殷王没有什么罪过。 周公东征之后,周人看 到,纣王影响力太大,不搞臭纣王,就会直接影响其统治地位的巩固 。所以,要加大对纣王的批判力度。但是,除了说纣王饮酒享乐之外,又提不出更多的问题。周人面临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殷人的质问,为什么灭殷?理由何在?周人无言以对。他们面对殷遗民,无法胡编乱造纣王的罪过,所以,只好利用殷人信鬼神的特点,把责任往上帝身上推。他们对殷民说,不是我小小的周国敢夺取殷国的大命,因为上天不把大命给予那些善于说慌而又胡作非为的人,所从才辅助我们周国。假如上帝不给我们,我们是不敢妄求这个大位的。上帝是圣明而威严的,我们下民只有本着上帝的意旨行事。(《多士》)你们殷人也不要怨恨我们。
    在以后的发展中,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不惜“以无为有”,给纣王又加了许多“莫须有”的罪名,把纣王和夏桀王相提并论,把桀王的罪名加到纣王头上。依据桀描绘了一个纣的形象,这是很不应该的。桀为国而死了吗?夏遗民为桀反叛过商吗?没有。所以,桀纣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这在当时就引起了许多正义者的不满,孔子的学生、纣王的老乡子贡就忿忿不平地抗议,为纣王抱不平。.指责小人将天下的坏事尽往纣王头上安。如刘向《新序·节士》曰;桀为酒池,足以运舟,糟丘足以望七里,一鼓而牛饮者三年千人。贾谊《新书六·春秋》曰:宋康王……剖伛者之背,折朝涉之胫,国人大骇。后来人们把酒池折胫之事又都安到了纣王头上。这就是例子。
    结尾

    纵观历史,从纣王软囚文王、坚信西周、放纵微子、慷慨殉国、夷齐责周、殷遗民叛周等历史事件看,.从朝歌人民用地名、民间故事纪念纣王的情况看,殷纣王不是一个暴君,更不应该是一个暴君的典型。.在有些问题上,纣王不但不残暴,反而显得颇为仁慈。如,对文王,对他的反对派.。再加上他对我国历史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应该说,殷纣王是一位可歌可泣的国君。当然,人无完人,肯定殷纣王有他的缺点错误,我们不能要求殷纣王完美无缺,但要分清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的关系。对有些指责也要作历史的分析,如指责纣王沉湎酒色,带的殷民也爱喝酒。纣王爱喝酒,这可能是事实。因为殷国农业发达,粮食多,所以做的酒多,喝酒的人也多。周国农业落后,粮食少,吃饱肚子尚且困难,那有粮食做酒。所以酒很少,酒成了稀有物,喝酒是一种奢侈。所以,文王反对喝酒,谁喝酒他指责谁。纣王喝酒,酒量也大,因为酒多,殷民也喝。这种情况在周人看来,就是一种罪过。也不要说纣王好色,如果纣王真的沉湎酒色,他还会倒曳九牛扶梁易柱吗?他还会带兵打丈亲征东夷,亲赴牧野沙场吗?按照古人规定男子三十才能结婚,但是,文王十五岁就有了武王,己经生了两个孩子了。这又该作何解释?武王、周公、姜太公是一伙暴徒,他们利用、玩弄各种手段,侥幸地战胜了纣王,于是就利用自已手中的权力大力美化自己,丑化侮辱纣王。后人又依从前人。使纣王蒙受了几千年的不白之冤。历史地、客观地评价殷纣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历史使命。

Ⅵ 南北朝时期,为什么有那么多暴君

主要是因为在当时社会可以说是非常的乱,而且大部分的国君都是一些非常没有文化的人,而且在当时也是各凭本事去当国君,所以说在当时大部分都是暴君,没有办法更好的去管理百姓。

Ⅶ 孟子“暴君放伐论”具体内容是什么

孟子》里面在梁惠王第八章里面,齐宣王问孟子,说这个商汤流放夏桀,周武王伐商纣有诸,有没有这个故事呢?商汤放夏桀周武王伐纣,有没有这故事呢?孟子对曰,他说在文献上面有。然后齐宣王又问孟子,周武王商汤他们可都是大臣子,他们把他们皇帝,给赶走了给干掉了,以臣弑君弑其君,臣子来杀他的皇帝可乎?通吗?大家注意孟子的话,孟子说,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就是残贼,残贼之人谓之一夫一个小子,闻诛一夫纣矣,我听说这种杀了这种,商纣的叫纣的这种一个匹夫,这么一个蛮干的小子,未闻弑君也,没有听说是杀皇帝。孟子的意思什么意思呢?就是你这个商纣,你作为人君可是你的行为,不像一个皇帝的样子的时候,你就没有这个君的头衔了,所以别人来杀你的时候,不是杀皇帝而是杀了一介匹夫,一个蛮干的,一个倒行逆施的匹夫。

Ⅷ 历史上有哪些可以堪称伟大的暴君

‍‍‍‍明太祖朱元璋,1368年,朱元璋历经十余年血战,开创大明万世基业。天下太平后,一向英明的朱皇帝,突然变身成为一个暴虐嗜杀的暴君,不由分说举起屠刀,向昔日同生共死的战友们大开杀戒。34个功高爵显的元勋宿将,除了徐达、常遇春、李文忠、邓愈等人因病亡故,其余全部遭到朱元璋杀害。就连神机妙算的刘伯温,也难逃毒手,神秘死亡。单单空印案与郭桓案就杀了七、八万人。以至于后来撒手人寰后,没给建文帝留下几个能臣。但是朱元璋经过多年艰苦卓绝的征战,削平群雄,结束了蒙元的统治,统一了全国,建立了崭新而强大的国家,恢复了汉民族在传统中国疆域内丧失已久的政权。‍‍
‍‍

Ⅸ 怎样给古代帝王定义他是一位明君或暴君

这个要结合谥法来给于评定了。一般的朝代在皇帝大行之后,大臣们拟定的谥号都很公允,都是根据皇帝的一生来总结的。综合的考虑,并不只是看重某一方面,比如荒诞的正德皇帝,庙号是武宗。

热点内容
公司法律风险解决方案 发布:2025-01-18 14:45:04 浏览:605
两项新民法 发布:2025-01-18 13:43:27 浏览:491
民法115条 发布:2025-01-18 13:40:23 浏览:128
人民法院错案追究 发布:2025-01-18 13:21:33 浏览:81
治安处罚条例新 发布:2025-01-18 12:48:20 浏览:573
占用红树林保护区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18 12:14:06 浏览:15
北京刑事没输过律师 发布:2025-01-18 12:09:11 浏览:643
司法所法律援助与扶贫 发布:2025-01-18 11:55:00 浏览:887
黑子林律师 发布:2025-01-18 11:23:10 浏览:354
三大诉讼法的证明对象 发布:2025-01-18 11:10:53 浏览: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