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刑事证据法学pdf

刑事证据法学pdf

发布时间: 2022-09-29 05:20:49

❶ 西北政法大学2016年有哪些专业

法学 法律是正义与社会秩序的象征,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法学就是研究法律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法学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法治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
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在立法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仲裁机构、律师事务所从事法律实际工作和初步科学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法学专业是我校传统优势专业,有近50年办学历史,师资力量雄厚、学科门类齐全、教学科研水平高,是陕西省评选的首批省级名牌专业。

法学专业坚持宽口径、厚基础与个性化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在保证专业基本培养规格的前提下,根据社会需求下设民商法学、刑事法学、经济法学、行政法学、国际法学等五个柔性专业方向供同学们自主选择。该专业已经为国家培养了三万余名毕业生。

本专业核心课程有:法学导论、法理学、中国法律史、宪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刑法学、行政法学、行政诉讼法学、经济法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证据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
国际法学、国际私法学、国际经济法学。

该专业学制四年,学生修业期满,达到国家学位条例规定条件者,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我校具有法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目前在法学理论、法律史、民商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资源与环境保护法学、诉讼法学、国际法学、军事法学十个二级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有利于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进一步深造。

哲学

哲学是研究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她所做的是治国平天下的大文章,教给人们的是修身齐家的大智慧。其自然价值目标在于为天地立心,追求天人一体的和谐发展。其人文价值目标在于为生民立命,始终把对于人的关怀视作高尚情志。她以神圣的历史责任感为往圣继绝学,彰显和充弘历史文化遗产。用美好的理性分析为万世开太平,智慧地前瞻人类文明的美好蓝图。她包容博大而精深的思想,睿智而精湛的智慧。

本专业培养德才兼备,具有较高的理论素质和较强的专业知识,能够胜任党政机关、科研院校、新闻宣传以及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的高级综合性人才。特别是顺应社会发展和学科发展的新的综合化趋势对于高层次哲学人才的需求,结合我校自1958年开办哲学系以来形成的学科优势特点的实际,重点把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在为硕士、博士教育储备人才上,力争使学生在应届毕业时一次性考研率达到半数以上。

我校哲学专业经近半个世纪的历史积淀,经过几代学人的辛勤努力,现已形成一个国内有影响、西部领先、专业特色明显的优势学科群。特别是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学缘结构合理、治学严谨、教学科研成果丰富的老中青相结合的师资队伍,确保了高质量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几十年以来,我校哲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在党政管理、教学科研、新闻媒体以及各个领域,均作出了羡人的业绩,受到社会的高度赞誉。

本专业核心课程有:哲学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科学技术哲学、现当代西方哲学、西方哲学原著导读、中国哲学原著导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价值哲学原理、逻辑学、伦理学、宗教学、心理学、美学、现代思维方式、外语、现代信息技术等。

本专业学制四年,学生修业期满,达到国家学位条例规定条件者,授予哲学学士学位。

我院招收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两个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及法学第二学士学位学生,有利于该专业本科毕业生进一步深造和发展。 经济学
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及其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我校现设的经济学专业融合了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大学科的内容,以“法商结合”为特色,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突出经济基础理论及金融、贸易等方面基本知识和业务技能的教学和训练。

本专业培养具备比较厚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现代西方经济学,比较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一门外语,具有法律、管理等相关知识以及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可以在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保险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调查和预测、金融保险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市场经济概论、财政学、经济学说史、世界经济概论、产业经济学、消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当代中国经济、专业英语、经济数学、计算机基础以及民法学、经济法、国际经济法等。
本专业学制四年。学生修业期满,达到国家学位条例规定条件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国际经济与贸易
国际经济与贸易是研究和探讨国际经济以及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商品、劳务、技术交换活动规律和操作过程的应用型经济学专业,它兼有国际企业管理和对外经济贸易两重特性。
本专业培养具有国际经济与贸易基本理论和业务技能,掌握我国对外贸易方面的有关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国际经济与贸易通行规则和国际惯例,熟练利用外语(有较强听、说、写、译能力)开展国际经济与贸易业务,适应涉外贸易和外向型企业、政府管理部门的业务工作以及理论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结算、中国对外贸易概论、世界经济概论、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国际市场行情分析、国际商务礼仪、国际商务谈判、国际技术贸易、国际商事仲裁、外贸地理、经贸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以及民法学、世界贸易组织法、涉外保险法、海商法、合同法等。

本专业学制四年。学生修业期满,达到国家学位条例规定条件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在人才培养上重外语、重应用、强调“法商结合”,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在90%以上。毕业生可报考政治经济学或管理学硕士研究生、法律硕士研究生等。 金融学
金融是市场经济的命脉。金融学是研究人们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对金融资产进行跨时期配置的学科,其核心是研究资本市场的运作以及资本资产的供应和定价。
金融学专业培养具备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备处理银行、证券、投资与保险等方面业务的基本能力,熟悉国际金融市场与国家有关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较强的实际管理和科学研究能力,熟练应用外语和计算机,能够胜任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部门和公司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金融专业人才是国际性短缺人才。我校该专业突出“法商结合”的办学特色。

主要课程设置:货币金融学、国际金融管理、金融市场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保险学、中央银行学、证券投资学、财政学、投资银行实务、信托与租赁、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管理、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专业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以及民法学、经济法、金融法、担保法、票据法等。
本专业学制四年。学生修业期满,达到国家学位条例规定条件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社会学

本专业培养目标是适应变迁中的现代中国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通过学习使学生在德、智、体全面发展同时,具备扎实的社会学与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现代分析技术与方法;能熟练掌握社会学研究和实际调查操作技能。社会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社会科学。本专业毕业生不但适合在教育、科研机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社会公共职能部门从事社会研究与调查、政策研究与评估、社会规划与管理、发展研究与预测等工作,而且可以在大中型企业从事劳动管理及劳动关系协调工作和各类相关的社会工作。

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体现“实证研究”和“应用发展”的专业特色和优势,在知识结构和课程设置上体现了学科的综合性和交叉性,即以社会学为主干,使学生掌握社会学、法学、管理学等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理论,熟悉中外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践,能运用现代社会学研究方法和分析技术反思、研究和解决社会问题。
主要学习课程有:社会学原理、社会心理学、西方社会学理论、文化人类学、社会统计学、社会统计软件应用、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社会工作、社会保障学、经济社会学、社会现代化理论、社区概论、市场调查与预测、合同法、社会保障法、劳动法、诉讼法等。

本专业学制为四年。学生修业期满,达到国家学位条例规定条件者,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政治学与行政学
本专业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素养和创新能力,系统掌握政治学与行政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熟悉相关法律法规,适应现代化政治与公共管理要求,从事各级国家机关、党政部门、政治团体及社区的公共管理和政策研究工作的高级政治人才。

本专业主要开设政治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公共行政学、国际政治学、比较政治学、中外政治思想史、中外政治制度史、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当代中国政治思潮、当代西方政治学说
、政府经济学、中国社会政治分析、公共政策学、电子政府与政务、法理学、宪法学、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等政治学、法学的核心课程。
本专业学制四年,学生修业期满,达到国家学位条例规定条件者,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思想政治教育(非师范类)

本专业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在各级党政机关、非政府公共管理部门和高等院校从事思想政治工作、青年工作、学生管理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和科研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史、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分析、思想政治教育道德观教育、思想道德修养、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原著选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西方政治思想史、当代世界思想政治教育、伦理学、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人才学、领导科学、党团工作实务、党建理论与实践、大学生心理咨询、公共政策与分析、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行政法学、公务员法等。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就业市场。一切社会工作本质上是对人的工作,而思想政治工作则是一切社会工作的灵魂所在。随着我国“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实施运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的深入开展,党政机关、非政府公共机构、高等院校以及整个社会,都需要大量的经过专业培养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才。

西北政法学院具有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光荣传统,自抗战初期建校至今近70年的时间里,学院一直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与系统而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放在学院一切工作的首位,形成了“严谨、求实、文明、公正”的优良校风,同时也形成了素质高、底子厚、作风正的政法类人才特色。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秉承学院的优良传统,具有政治学、法学、哲学、管理学等多学科兼容、适应性强、面向党政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第一线的个性特征。

本专业学制四年。学生修业期满,达到国家学位条例规定条件者,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治安学
治安学是研究社会治安现象、治安活动规律,集治安理论与治安管理实践为一体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治安学专业属于法学门类中公安学科的本科专业。

治安学专业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职业道德、较高理论素养,系统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了解社会治安状况,运用治安管理方法和安全防范技术,查处治安案件,处理治安事件、治安灾害事故,管理道路交通以及处理各种治安问题的知识和初步能力;能在公安、国家安全、行政执法机关以及军队、武警边防消防和其他安全保卫部门,从事治安管理、交通管理、边防消防管理和安全保卫等实际工作,以及从事治安学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开设有法学基础课程,主要专业课有:公安学基础理论、警察法学、治安学总论、治安秩序管理、危险物品管理、公安交通管理、消防安全管理、计算机安全管理、安全技术防范、治安案件与治安处罚、保卫学、警卫学、户政学、犯罪学、犯罪心理学、刑事侦查学、侦查措施、侦查讯问、刑事照相、法医学、涉外警务、文件检验学、痕迹检验学、查缉战术、擒敌技术、驾驶技术等。
我校治安学专业经教育部批准设置,学制四年,学生修业期满,达到国家学位条例规定条件者,授予法学学士学位。本专业属于公安类专业,列入提前批次招生,文理兼收,体检标准按教育部[2003]16号文件执行,女生录取比例不超过15%。
侦查学
侦查学是法学门类公安学科中从属于刑事法学的分支学科;它是以刑事侦查活动及其规律、侦查制度和侦查理论、犯罪活动规律及其特点为研究对象,集理论性、实践性为一体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职业道德,系统掌握侦查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侦查方法、侦查手段和侦查技术,能在公安、国家安全、检察机关以及行政执法部门,从事刑事侦查、刑事讯问、预防和控制犯罪等实际工作,以及从事侦查学的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开设有多门法学基础课程,

主要专业课程有:公安基础理论、警察法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刑事证据学、侦查学总论、刑事案件侦查、侦查讯问、犯罪现场勘查、刑事照相、侦查措施、法医学、犯罪学、犯罪心理学、文件检验学、痕迹检验学、治安管理学、安全技术防范、治安案件与治安处罚、侦查情报学、经济犯罪侦查、微量物证与毒品检验学、查缉战术、擒敌技术、驾驶技术等课程。本专业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实践实验教学。
我校侦查学专业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的本科专业,学制四年,学生修业期满,达到国家学位条例规定条件者,授予法学学士学位。本专业属公安类专业,列入提前批次招生,文理兼收,体检标准按教育部、司法部[2003]16号文件执行,女生录取比例不超过15%。
刑事科学技术
刑事科学技术专业是集刑事图像、痕迹检验、文件检验、微量物证分析为一体的工学门类中公安技术类本科专业。刑事科学技术在刑事司法、犯罪案件侦查以及司法鉴定活动中,通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发现、识别、鉴定、确认证据,侦破犯罪案件和进行司法技术认定,发挥着揭露、预防和遏制犯罪,解决纠纷,保障稳定的重要作用。
本专业培养政治立场坚定,职业道德优良,系统掌握刑事科学技术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专门技能,具备痕迹检验、笔迹检验、文书鉴定、图像处理、微量物证分析鉴定等知识和能力,能够在公安、国家安全、检察、审判等国家机关,从事刑事勘验、物证技术和司法鉴定工作,以及进行刑事侦查、刑事执法、预防遏制和揭露犯罪等实际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发展和科技强警的进一步深化,刑事科学技术的作用愈加重要,运用愈加广泛,实际部门对于刑事科学技术专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显现出本专业良好的发展前景。
本专业除了开设公共基础课、法学基础课外,主要专业课程有:数学、物理、化学、逻辑学、刑事科学技术概论、治安学总论、侦查学总论、犯罪心理学、刑事证据学、犯罪现场勘查、法医学、刑事照相、图像处理技术、痕迹检验学、文件检验学、笔迹学、指纹学、足迹学、光学仪器检验与分析、微量物证与毒品检验学、声像技术、查缉战术、擒敌技术、驾驶技术、电子通信技术等。该专业注重实践教学,专业实验课程占有较大的比重。
我校刑事科学技术专业经教育部批准设置,学制四年,学生修业期满达到国家学位条例规定条件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本专业属公安类专业,列入提前批次招生,招收理工类考生,体检标准按教育部、司法部[2003]16号文件执行,女生录取比例不超过15%。

英语(法律英语)

对外开放是我国基本国策,培养大量外向型复合型人才是我院设置本专业的初衷。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能在政府机关、外事、公检法司部门、海关、边检、民航、旅游、外企、涉外律师事务所、高等院校等从事翻译、研究、
教学、管理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坚持“英语专业教学本位,体现英语法律结合特色”,实施“英语+法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核心课有:语音、口语、视听、阅读、口译、基础听力、外台听力、基础英语、高级英语、报刊选读、法律英语、语言学概论、英语国家概况、翻译理论与实践、英美文学史及作品选读。此外,还重视学生法律基本知识的学习,开设了法理学、民法学概论、
刑法学概论、民事诉讼法学概论、国际法学、国际私法学、经贸英语、英美司法文书等课程。

自95级学生毕业以来,一次性就业率均在86%以上。每年均有许多同学被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厦门大学等录取为研究生或双学位学生。

本专业学制四年,学生修业期满,达到国家学位条例规定条件者,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新闻学(法制新闻)
新闻学是研究新闻事业的性质、任务、规律和信息传播的理论、方法、技术的科学。法制新闻学则是新闻学在融合渗透法学理论及密切关注司法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一门边沿性应用学科。
本专业始建于1960年,是我国西部地区最早设立的新闻专业,现主要面向报社、电台、电视台、通讯社等新闻媒体及司法、宣传、出版、教育、文化管理等部门,培养能系统掌握新闻学专业理论、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较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具有较强的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和节目主持等方面的业务能力,能够从事编辑、记者、节目主持、媒介经营管理、法制宣传及其他管理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以新闻学为平台,新闻学与法学紧密结合,理论素养、专业技能、人文修养全面提升,实现学生整体知识与能力结构的全面优化是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由于本专业学生素质比较全面,社会适应能力较强,一次性就业率达90%以上。

主要课程设置:新闻学概论、大众传播学、法制新闻专题、中外新闻事业史、广播电视学、新闻采访学、新闻写作学、新闻评论学、新闻编辑学、广播电视节目主持理论与实务、新闻摄影、电视摄像、网络新闻传播概论、广告学、公共关系学、新闻法规、新闻事业管理、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美学、法学基础理论、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商法、行政法、诉讼法(包括民事、刑事、行政诉讼)等。

本专业学制四年。学生修业期满,达到国家学位条例规定条件者,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学生可直接考取我院新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亦可考取法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及其他专业研究生,进一步深造和培养。 广播电视新闻学
广播电视新闻学是研究广播、电视及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介新闻信息传播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的新闻学应用学科。
本专业主要面向广播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大众传媒及宣传、教育、司法、文化管理等部门培养能系统掌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理论、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法学理论素养和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背景,具有较强的广电新闻采访、写作、编导、策划、摄录、制作、播音和主持节目等多种业务能力,能够从事编辑、记者、节目主持、媒介经营管理、法制宣传和教育以及其他管理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以新闻学为平台,以广播电视新闻学为主攻方向,新闻学与法学紧密结合,理论素养、专业技能、人文修养全面提升,实现学生整体知识与能力结构的全面优化是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由于本专业学生素质比较全面,在未来的职场竞争中会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主要课程设置:新闻学概论、广播电视概论、大众传播学、法制新闻概论、广播电视技术基础、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制作、广播编辑与节目制作、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电视专题与电视栏目、电视摄像、广播电视史、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外国广播电视事业、电视作品分析、新闻事业管理、网络新闻传播概论、广告学、公共关系学、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美学、法学基础理论、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商法、行政法、诉讼法(包括民事、刑事、行政诉讼)等。

本专业学制四年。学生修业期满,达到国家学位条例规定条件者,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渠道多,就业面广。毕业生除就业外,可直接考取我院新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亦可考取法律硕士及其他专业研究生,进一步深造和培养。

编辑出版学

编辑出版学是研究图书、报纸、期刊及音像电子出版物等大众传播媒介的编辑、出版、发行及管理工作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的大众传播学应用学科。

本专业的社会适应面较广。主要面向书刊出版、新闻宣传、文化教育、互联网站等多种行业,培养能系统掌握编辑出版学专业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法学理论素养和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背景,通晓各类出版物的编辑与出版方针、政策、法规、具备较强的市场分析、选题策划、文字加工、宣传促销等方面的业务能力,能够从事编辑、出版、发行的业务与管理以及教学与科研工作的编辑出版学高级复合型人才。

以新闻学为平台,以编辑出版学为主攻方向,新闻学与法学紧密结合,理论素养、专业技能、人文修养全面提升,实现学生整体知识与能力结构的全面优化是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由于本专业学生素质比较全面,在未来的职场竞争中会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主要课程设置:编辑学概论、大众传播学、法制新闻专题、图书学、出版发行学、报刊编辑学、书籍编辑学、音像电子出版概论、网络传播与网络编辑、出版现代技术、出版美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版权与图书外贸、出版社管理、新闻学概论、广告学、公共关系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法学基础理论、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商法、行政法、诉讼法(包括民事、刑事、行政诉讼)等。

本专业学制四年。学生修业期满,达到国家学位条例规定条件者,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渠道多,就业面广。毕业生除就业外,可直接考取我院新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亦可考取法律硕士及其他专业研究生,进一步深造和培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信息、能源、材料并称为现代科技发展的三大支柱,现代社会对信息的依赖程度空前增高。

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掌握系统思想,接受系统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方法的基本训练,拥有信息组织、分析研究、传播与开发知识,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较强的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等方面的基本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能够在各类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从事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实施、评价等工作。

主要课程设置:数据库管理、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信息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操作系统与编译方法、计算机图像处理、计算方法与数学建模、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生产运作与管理、组织行为学、网络营销、
ERP与电子商务、高等数学、运筹学、专业英语、法学原理等。 本专业学制四年。学生修业期满,达到国家学位条例规定条件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是一门以经济科学、行为科学、现代管理科学为基础的应用性管理学科,它主要研究市场划分与选择、产品开发、定价、分销、促销的策略和技巧等。

本专业培养懂经济、懂法律、懂外语,掌握现代市场经济理论与市场营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决策能力、应变能力、开拓能力、公关能力、谈判能力和科研能力,能在国家机关和各类企业从事经济管理、理论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市场营销、营销策划、商品学概论、管理学、市场调查与预测、消费者行为学、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国际市场营销、期货市场、证券学、价格学、广告策划、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❷ 李学军的代表性成果

论文类:
“公安科技文献”,《警察科学文摘》1990年7月~1996年12月间月刊、双月刊;
“烟雾防范技术”,《安全技术防范》1995年第3期;
“代森锌误检案及其思考”,1995年《北京市物证技术学会优秀论文集》;
“伪造货币检验”,1995年《北京市物证技术学会优秀论文集》;
“脸部识别系统研究”,《安全技术防范》1996年第2期;
“1998年物证技术学和侦查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法学家》1999年1、2期合刊,第二作者;
“票证防伪”,《安全技术防范》1999年第2和第3期;
“1999年物证技术学的回顾与展望”,《法学家》2000年第1期,第二作者;
“电子数据与证据”,《证据学论坛》第二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版;
“2000年物证技术学的回顾与展望”,《法学家》2001年第1期,第二作者;
“浅议电子数据的证据地位”,《司法公正与司法改革》,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
“2001年物证技术与侦查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法学家》2002年第1期,第二作者;
“当事人主义下辩护律师的地位、权利及制度保障”,《法学家》2002年第3期;
“经济全球化与刑事诉讼法制”,《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7月(第4期);
“鉴定结论的证据地位及其质证、认证”,首发于《公安大学学报》2002年8月,第一作者;转载于《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2年第12期。
“2002年物证技术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载《法学家》2003年第1期,第一作者;
“预断排除法则若干问题浅析”,载《法学家》2003年第6期,第一作者;2004年第3期《诉讼法学、司法制度》全文转载。
“2003年物证技术与侦查学学术研究回顾”,载《法学家》2004年第1期,第一作者;
“2004年物证技术学与侦查学学术研究回顾”,《法学家》2005年第1期,第一作者;
“超期羁押:成因分析及治理管见”,载樊崇义主编,《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刑事审前程序国际学术研讨会专辑:刑事审前程序改革与展望》,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一作者;
“物质转移原理及其发展:原理、复杂性及扩张”,《法学杂志》2005年3月(增刊),第一作者;
“中国鉴定制度的问题与出路”,《证据学论坛》第9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
“物质可分性原理的评介”,《证据法学论坛》第10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第一作者;
“物证收集的合法性问题”,《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物证比对样本的发现、收集、保管的研究”,《刑事科学技术研究论丛》第一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
“持续并创新:物证技术学与侦查学研究新景象”,《法学家》2007年第1期;
“美国传闻证据规则的里程碑式变革”,载《证据学论坛》第13卷,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程序和实质:鉴定结论发挥证明作用的双重保障——以物证鉴定为例”,《法学家》2008年第2期;
“鉴定结论的专家论证及其他证据问题研究”,载《中国司法》,2009年第1期。
“侦查机关强制采取物证比对样本的必要性及合法化路径研究”,载《证据科学》,2009年第2期;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评析”,载《证据科学理论与科学——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著译类:《刑事证据大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参译者;
《中国税收法制论》,中国税务出版社1997年版;参写者;
《证据调查》,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参写者;
《物证技术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参写者;
《证据调查实用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参写者;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物证技术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二副主编,参写者;
《司法鉴定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参写者;
《刑事审判认证指南》,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参写者;
《司法鉴定概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丛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参写者;
《电子商务法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参写者;
《刑事证据大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版,参译者;
《刑事司法大趋势:以欧盟刑事司法一体化为视角》,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参写者;
《美国刑事诉讼规则》,主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
《漂移的证据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一译者及初稿审阅者;
《证据调查》(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参写者;
《中国侦查学物证技术学发展报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参写者;
《公安学论丛》,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参写者;
《法学教学参考书:刑事诉讼法资料汇编》,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参写者;
《“十一五”规划教材:简明证据法学教程》,副主编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证据学论坛》第13卷,副主编,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物证技术学》(第3版),第一执行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证据学论坛》第14卷,副主编,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电子证据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参写者;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核心课程教学参考书:刑事诉讼法教学参考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参写者;
《物证论——从物证技术学层面及诉讼法学的视角》(专著)

❸ 保存证件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是什么

一、保存证件 刑事诉讼法 的规定是什么? 证据 (evidence)是指依照 诉讼 规则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证据对于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法院查明案件事实,依法正确裁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证据问题是诉讼的核心问题,在任何一起案件的审判过程中,都需要通过证据和证据形成的证据链再现还原事件的本来面目,依据充足的证据而作出的裁判才有可能是公正的裁判。目前学界对证据制度的研究已经形成一门专门科目,称为证据学或证据法学 二、证据保存 证据保存是一种 行政强制措施 证据保存的义务可是 行政处罚 机关也可是当事人 采取保存措施要向当事人出具由行政机关负责人签字的的证据登记保存清单。 被登记保存的证据要对案件事实有证明作用,如登记保存驾驶证,对运政案件事实一般没有证明作用,应立即退还原主,但路政及养路费征稽案件却有较大的关联性。再如业户有《道路运输证》但偷漏了道路运输规费,则就不能对货物进行登记保存,因为这些货物与案件缺乏关联性。 采取登记保存措施后必须在七日内作出处理决定,否则,逾期证据登记保存措施自行解除。继续保存则属行政扣押,如果没有法律依据,就会构成行政侵权。 实施证据登记保存措施时,要注意程序合法,登记保存必须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 关于采取强制措施问题, 主要是使用证据登记保存清单保存证件和车辆的时效问题。按规定把车辆或有关证件作为证据登记保存,其保存时间最长不能超过7天。但现在超过7天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且据反映,有些车辆连续被扣几个月,甚至超一年。对此应当引起重视,这种法律关系不定的状态不仅影响了正常的管理,而且还有可能导致对执法部门不利的法律后果。凡登记时间达到7天,违法当事人仍然既不领证、车,又不接受处理的,第7天起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来接受处理和领回证、车。通知方式应采用书面形式,有条件直接送达的应当直接送达,异地的也可以用挂号信形式邮寄送达。通知书送达后当事人如果在一定时间内仍然既不领车,又不接受处罚的,执法部门可按处罚程序操作,直接作出处罚决定,超过复议或起诉期限后,仍不履行的,即可申请 法院强制执行 ,进而终结悬而不决的法律关系。 在我们国家,刑事诉讼法对证据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因为毕竟只有根据证据才能够对 犯罪嫌疑人 进行定罪处罚,所以在刑事证据方面,保存是必须要严格执行法律规定的,被保存的证据,要提供相应的证明的作用。

❹ 吴丹红的学术成果

《法律与权利》(参编),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1月版,承担6万字;
《证人制度研究》(合著,第一作者),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6月版,承担30万字;
《刑事司法大趋势》(合著),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1月版,承担8万字;
《证据法学研究》(合著,研究生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
《简明证据法学》(合著,本科生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版。《英国刑事司法程序》(合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4月版,承担12万字;
《新世纪的证据法》,独译,载《诉讼法学研究》第11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
《娃娃屋谋杀案》,独译,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7年11月版;
《人民法院统一证据规定司法解释建议稿及论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
《特免权制度研究》,(专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比较检察制度研究》(合著),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6月版;
《中国刑事名案程序与证据问题研究》,副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法律的侧面》,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版。
《证据法学》,(十一五规划教材,合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2009年9月版。
《证据法学》,(参编,孙维萍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版。
《办理死刑案件证据规定与非法证据排除规定的释义和适用》,参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版。
《刑事证据新规定释义》,参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1月出版。
《刑法与刑事程序》(第八版),合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即将出版。 《新刑诉法对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赣南审判》1998年第4期,0.5万字;
《再探控权论——行政法理论基础的反思》(获院论文大赛二等奖),《盾鸣》1998年第5期,0.5万字;
《电子商务的法律问题初探》(获“华为杯”电子商务征文三等奖),载《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学报》第20卷1期,0.6万字;
《为陪审制度辩护》(该文获校论文大赛一等奖),《青年法学》2000年秋季号,0.7万字;
《举证时限的理论思考与立法构想》,载《南京师大学报》(CSSCI索引)2001年第3期,1.2万字;
《美国规制诱惑侦查的法理评介》,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0.7万字;
《被告人认罪案件程序简化改革刍议》,《人民法院报》2001年7月21日第3版,0.4万字;
《论诱惑侦查》,载《法商研究》(CSSCI索引)2001年第4期,1.3万字;
《共犯口供证明力浅论》,载《人民检察》(核心)2001年第8期,0.5万字;
《透视证人拒证权的价值理念》,载《律师世界》2001年第9期,0.5万字;
《论共犯口供的证明力》,载《中国刑事法杂志》(CSSCI索引)2001年第5期,0.6万字;
《证人证言的形式问题反思--以庭审改革为切入点》,载《湘潭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刑事诉讼证人拒证原因探析》,载《证据学论坛》(核心)第三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版,0.6万字;
《诱惑侦查初探》,载《公安大学学报》(核心)2001年第6期,人大书报复印中心《法学文摘卡》2002年第1期转载,0.6万字;
《“零口供”与沉默权》,《检察新时代》2002年第2期;
《品格证据规则研究》,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1.9万字;
《证人资格问题重述》,载《中国刑事法杂志》(CSSCI索引)2002年第5期,0.7万字;
《儿童作证问题之研讨》,载《政法论丛》(核心)2003年第1期,0.8万字;
《论英美法上的意见证据》,载《律师世界》2003年第3期,0.7万字;
《证人权利保障论纲》,载《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第1期,1.6万字;
《证人保护制度探析》,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CSSCI索引)2003年第3期,0.8万字;
《“陷阱取证”的法律思考》,载《证据学论坛》(核心)第六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律师文摘》2004年第1期全文转载,1.9万字;
《我国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探析》,载《中国司法鉴定》2003年第2期,0.9万字;
《一体化下的欧盟司法制度》,《人民法院报》2003年5月26日B2版;
《证人作证的实现方式》,《山东大学法律评论》第1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1.5万字;
《刑讯逼供案的举证责任》,载《法律适用》(核心)2003年第7期,0.9万字;
《英美恢复性司法述评》,载《中国监狱法学刊》(核心)2003年第6期,0.7万字;
《刑事普通程序简易审中的证据问题》,载《证据学论坛》(核心)第七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0.8万字;
《证人制度的实证分析》,载《证据学论坛》(核心)第七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1.1万字;
《传闻证据规则研究》,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1.9万字;
《实现正义的另一种进程》载《诉讼法论丛》第九卷(权威),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恢复性司法论坛》2005年卷(群众出版社2005年版)全文转载,1.9万字;
《证人补偿制度研究》,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CSSCI索引)2004年第3期,1.1万字;
《证人制度的经济学分析》,载《证据学论坛》(核心)第八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2.2万字;
《欧美恢复性司法典型案例评价》,载《判解研究》(核心)2004年第2期,0.9万字;
《证人制度改革纵横谈》,载《证据学论坛》(核心)第九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0.8万字;
《欧盟检察发展趋势与中国检察制度改革》,载《人民检察》(核心)2005年第2期,0.7万字;
《特免权的中国命运》,载《证据学论坛》(核心)第十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1.7万字;
《法治视野下的卧底侦查》,载《法治论丛》2005年的4期,1.2万字;
《角色、情境与社会容忍——法社会学视野下的刑讯逼供》,载《中外法学》(CSSCI索引)2006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6年第9期全文转载,3.3万字;
《面对中国的证据法学》,载《政法论坛》(CSSCI索引)2006年第2期,2.2万字;
《刑事诉讼中的律师保密义务》,载《刑事法评论》(核心)第18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3.2万字;
《司法场景中的证人作证》,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核心)2006年第11期全文转载,1.2万字;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实证研究——以法院处理刑讯逼供为例》,载《现代法学》(CSSCI索引)2006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7年第1期全文转载,1.4万字;
《证据法学研究的迷思——在西方样本与中国现实之间》,载《政法论坛》(CSSCI索引)2006年第6期,0.7万字;
《证据法的批判与建构》,载《环球法律评论》(CSSCI索引)2006年第6期,1.8万字;
《中国式陪审的省察》,载《法商研究》(CSSCI索引)2007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7年第9期全文转载,1.5万字;
《传闻法则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载《台湾本土法学杂志》第94期(2007年5月);
《举报人法律保护的实证研究》,载《法治论坛》2007年第3期;
《证据法学的启蒙》,载《证据科学》2007年(第15卷)第1、2期;
68. 《力量博弈下的刑讯逼供》,载《华中法律评论》第三卷(2008年12月版);
《民事诉讼中的测谎》,载《中外法学》2008年第6期;
《交叉询问制度的中国问题》,载《证据学论坛》第14卷,2008年12月版;
《传统诉讼文化新解》,载《西部法律评论》2009年第1期;
《证据法上的理论迷局》,载《证据科学》2009年第2期。
《中国证据立法的理想与现实》,载《诉讼法学研究》第15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年9月版;
《犯罪主观方面的证明》,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10年第7期全文转载;
《理念嬗变下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载《理论视野》2010年第8期; 《喧嚣中的前进:年终评点司法界》,《湖北法制报》2002年1月22日第15版;
《儿童作证,不是一纸规定那么简单》,《检察日报》2002年12月6日第3版;《切莫盲从误用测谎技术》,《检察日报》2003年1月15日第3版;
《“诱惑侦查”须严格控制》,《检察日报》2003年1月24日第3版;
《偷拍、偷录的困惑》,《人民法院报》2003年1月24日B2版;
《面对司法的媒体监督》,《人民法院报》2003年1月27日B2版;
《亟待规定证人的三种权利》,《检察日报》2003年2月28日第3版;
《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倒置不应叫停》,《检察日报》2003年3月28日第3版;
《弘扬法学家精神的可人》,《人民法院报》2003年4月14日B2版;
《卧底侦查需要法律规则》,《检察日报》2003年6月6日第3版;
《与学术亲密接触》,《法学家茶座》第三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美国的诱惑侦查》,《检察纵横》2003年第6期;
《追究涉嫌伪证证人的程序》,《法治》2003年第7期;
《如何保障认罪口供的自愿性和真实性》,《检察日报》2003年10月30日第3版,0.4万字;
《检察机关在立案监督中具有调查权》,《检察日报》2003年12月8日第3版,0.4万字;
《如何建立证人经济补偿制度》,《检察日报》2004年1月8日第3版;
《欧盟检察制度有了新发展》,《检察日报》2004年5月26日第3版;
《证据学研究的“三维世界”》,《证据学论坛》第八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
《卡拉能否永远OK?》,载《方圆法治》2005年第5期;
《路的制度与制度的路》,《方圆法治》2005年第 2期;
《道德与法律缝隙下的公私概念》,《方圆法治》2005年第 4期;
《维权是最好的美容之道》,《方圆法治》2005年第15期;
《“大义灭亲”文化与法律思维》,《方圆法治》2005年第 7期;
《事实·错案·证据》,《方圆法治》2005年第 8期;
《科技利刃下的隐私权》,《方圆法治》2005年第 10期;
《提倡酷刑的童话》,《法学家茶座》第九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于细微处见法治》,载《中国妇女报》2005年12月20日;
《道德的善行与责任的缺位》,《方圆法治》2005年第 11期;
《证人为什么不出庭?》,《法制日报》2006年1月5日第10版;
《受贿案件不宜诱惑侦查》,《方圆法治》2006年第 3期;
《为什么不能实行毒品“合法化”》,《检察日报》2006年1月9日第3版;
《丛林正义与司法正义》,《法制日报》2006年1月26日第11版;
《顺从暴力与顺应权力》,《方圆法治》2005年第 13期;
《证据立法呼声缘何归于沉寂?》,《检察日报》2006年2月13日第12版;
《破案率的神话》,载《中国妇女报》2006年2月28日第6版;
《司法的悖论与尴尬》,《方圆法治》2005年第 14期;
《在法治的十字路口》,《方圆法治》2006年第5期;
《第二个辛普森——程序法治视野下的罗伯特杀妻案》,《方圆法治》2006年第6期;
《到底为什么而争论》,《检察日报》2006年4月10日第3版;
《诱惑侦查:既然实际采用,就该立法规制》,《检察日报》2006年3月20日,0.5万字;
《让律师走出保密义务的困局》,《检察日报》2006年5月8日第3版;
《警察的素质》,《方圆法治》2005年第 16期;
《闲话“以保创收”》,《法制早报》2006年6月5日;
《变迁中的法学研究方法》,《检察日报》2006年6月19日第3版;
《谁来监督监督者?》,《方圆法治》2005年第 17期;
《小广告治理中的法治忧思》,《法制早报》2006年7月9日;
《事实的“罗生门”》,《检察日报》2006年7月24日第3版;
《法律移植中的“捆绑性”》,《法制早报》2006年7月24日;
《毒品“合法化”的乌托邦》,《方圆法治》2005年第 19期;
《亲历庭审台湾“第一女婿”》,《方圆法治》2006年第15期;
《大学的开放与限制》,《法制早报》2006年8月20日;
《错案何以挥之不去?》,《法制早报》2006年8月28日;
《律师的天堂与地狱》,《方圆法治》2005年第 21期;
《在台北亲历呛扁现场》,《法律文摘》2006年第7期;
《法学院是怎样炼成的》,《方圆法治》2006年第17期;
《个案请示制度的“熄灯号”》,《检察日报》2006年9月18日第3版;
《致命的“常情断案”》,《法制早报》2006年9月18日;
《百分之百的背后》,《方圆法治》2005年第 24期;
《美丽与哀愁:感受台湾地区法律的脉动》,《法制早报》2006年9月25日;
《中国证据法学第一人》,载《法学家茶座》第12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证据相对主义》,《检察日报》2006年10月23日第3版;
《法学经济分析的一扇窗》,《法制早报》2006年10月30日;
《法庭之上谁最大?》,《检察日报》2006年11月20日第3版;
《法律的一厢情愿》,《检察日报》2006年12月11日第3版;
《动物的法律权利》,《检察日报》2007年2月5日第3版;
《宝岛司法掠影》,《法学家茶座》第14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禁鞭令的开禁与安宁权》,《方圆法治》2007年3月上期;
《排队文明与中国法治》,《方圆法治》2007年3月下期;
《道路通向哪里》,《法制日报》2007年4月1日;
《怎能用“电脑排期”根治司法弊病》,《法制日报》2007年4月15日;
《侧面看法律》,《检察日报》2007年4月16日第3版;
《以小说讲授法庭科学》,《方圆法治》2007年4月下期;
《严格规则与自由裁量》,《方圆法治》2007年5月上期;
《不是神明在审判——电影〈十二怒汉〉中的证明问题》,《方圆法治》2007年5月上期;
《严格规则与自由裁量》,《方圆法治》2007年5月下期;
《从发现真实到价值多元》,《检察日报》2007年6月18日(4748期);
《错位的权利保障》,《人民法院报》2007年6月26日第5版;
《打击官员的“真”文凭》,《清风》2007年第3期;
《杀光所有的律师?》《晟典律师评论》2007年第1期,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8月版;
《鸡肋:中国式陪审》,《中国改革》2007年第7期。
《保护举报人是检察机关的义务》,《法制日报》2007年8月5日第1版;
《法律人的理想与现实》,《检察日报》2007年8月13日(4804期);
《“纸馅包子”背后的真问题》,《方圆法治》2007年8月下期(205期);
《尘封的检察制度史》,《法学家茶座》第16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版;
《“纸包子”事件:引人深思的五个问题》,《人民法院报》2007年8月21日。
《法庭上的心理学家》,《法制日报》2007年8月26日第15版。
《司法改革的软件与硬件》,《检察日报》2007年9月4日(4826期)。
《预防腐败犯罪需警惕当代韦小宝》,《法制日报》2007年9月9日。
《关于恢复性司法的一个反思》,《人民法院报》2007年9月26日第5版。
《千万别来念法律?》,《方圆法治》2007年9月下期(205期)。
《法学何以成为科学》,《检察日报》2007年10月8日。
《我的师父石仲朱》,《检察日报》2007年10月18日“法学院”第13版;
《在台大法学院听课》,《检察日报》2007年10月18日“法学院”第21版;
《网络民意下的司法公正》,《法制日报》2007年10月21日;
《中国古代司法的另一面》,《方圆法治》2007年10月下期(209期);
《韦式贪官与反腐利器》,《检察日报》2007年11月9日(4885期)第6版。
《聂树斌案的制度反思》,《法制日报》2007年11月11日第2版;
《证人是靠不住的》,载《人民检察》2007年11月上期(第21期);
《证据理论的一个侧身》,载《方圆法治》2007年11月上期(210期);
《科学证据的迷雾》,《法制日报》2007年11月11日第3版;
《真的“假文凭”与假的“真文凭”》,《检察日报》2007年12月7日(4913期);
《追问手术签字制度》,《法制日报》2007年12月9日第2版;
《华南虎”真假辩:一场精彩的民间审判》,《检察日报》2007年12月10日第3版;
《司法制度的选择有惯性作用?》,《检察日报》2007年12月17日第3版;
《个人所得税的公众期待》,《法制日报》2007年12月23日;《新华日报》2007年12月24日A3版转载。
《科学证据一定是科学的吗》,《检察日报》2007年12月28日第6版;
《让个税回归“劫富济贫”的本来面目》,《检察日报》2008年1月1日第3版;
《电信运营商能推个一干二净?》,《检察日报》2008年1月11日第3版;
《刑事证据规定能带来什么》,《法制日报》2008年1月27日第2版;
《我永远不能说真话的遗憾》,《检察日报》2008年2月1日;
《这是一个谎言盛行的年代吗》,《检察日报》2008年2月1日;
《一定要重复漫长的观念更新进程吗》,《检察日报》2008年3月17日;
《历史的另一张面孔》,《检察日报》2008年3月21日;
《“许霆案”中的量刑裁量权困局》,《检察日报》2008年4月4日;
《刑讯逼供与角色扮演》,《人民检察》2008年第9期(5月)。
《法学研究的本土化问题》,载《检察日报》2008年6月26日。
《诉讼的游戏规则》,载《检察日报》2008年7月31日;
《奥运会报道要尊重运动员隐私权》,载《法制日报》2008年8月17日。
《“引诱性执法”是否具有正当性》,载《解放日报》2008年10月6日第11版。
《微软的“正版秀”》,载《法人》2008年第11期。
《勿让诚信体系破产》,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1期;
《股市期待法治阳光》,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2期;
《“鞭炮门”事件:公务员的年后第一课》,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3期;
《网络反腐的民间力量》,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4期;
《神证时代的正义》,载《检察日报》2009年2月19日。
《为什么又是矿难?》,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5期;
《“上帝”为何期盼3·15》,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6期;
《又见公捕公判》,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7期;
《刑法的愚人节》,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8期。
《刑事司法的“潜规则”》,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9期。
《惩罚性赔偿有多难》,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10期。
《如果没有口供》,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11期。
《冷眼旁观破案率》,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12期。
《戴着镣铐的舞者》,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13期。
《刑罚的“实报实销”》,载《人民检察》2009年第13期。
《不自愿的自愿》,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14期。
法官和律师的角色》,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15期。
《测不出的真相》,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16期。
《二审为何不开庭》,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17期。
《刑事司法中的“躲猫猫”》,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18期。
《司法夹缝中的证人》,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19期。
《职务犯罪的“零容忍”》,载《人民检察》2009年第19期;
《侦查的司法控制》,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20期。
《“钓鱼式执法”暴露出的问题》,载《人民法院报》2009年12月8日第五版;
《公开审判的阴影》,载《方圆法治》2009年第21期;
《像法律人一样思考?》,载《方圆法治》2010年第1期;
《从行人社会到汽车社会》,载《方圆法治》2010年第3期;
《法制的传统和移植》,载《方圆法治》2010年第5期;
《该以怎样的态度和措施遏制刑讯逼供》,载《人民检察》2010年第5期;
《制度的纠错系统》,载《方圆法治》2010年第7期;
《诉讼的时间之殇》,载《方圆法治》2010年第9期;
《罗彩霞案为何久拖不审?》,载《人民日报》2010年5月6日第9版;
《正义木桶的短板》,载《方圆法治》2010年6月20日第273期;
《在法律与人情之间》,载《方圆法治》2010年7月2日第274期;
《司法能见度》,载《方圆法治》2010年7月20日第275期;
《如何给“张竞”公平的通道》,载《人民日报》2010年7月26日;
《让诉讼成为真正的诉讼》,载《方圆法治》2010年8月20日第277期;
《骗子狂欢是一种社会病》,载《羊城晚报》2010年8月29日;
《见识刑事诉讼的潜规则》,载《改革内参》2010年第32期(8月27日);
《交叉询问制度碰到中国障碍》,载《改革内参》2010年第32期(8月27日);
《捐款为何不是义务》,载《方圆法治》2010年9月20日第279期;
《法治离我们有多远》,载《方圆法治》2010年10月20日第281期;
《避风港与红旗》,载《方圆法治》2010年11月20日第283期; 2003年5月—2004年3月,参与何家弘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证人制度研究”,合著《证人制度研究》,已经由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
2004年2月—5月,参与欧盟-中国司法合作项目“欧盟刑事司法制度研究”,合著的《刑事司法大趋势》已经由中国检察出版社出版;
2005年6-12月,参与美国福特基金项目“反酷刑与中国刑事司法改革”,相关成果已经发表在核心期刊;
2006年,台湾中央研究院资助项目“证人制度比较研究”,已经提交报告;
2006年,参与何家弘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项目“证据法学研究”项目,相关成果已经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5-2007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证人保护制度研究”,已经完成。
2007年5月-10月,参与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统一证据规定》起草,已完成。
2007年7月-2008年1月,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司法权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已完成。
2007年10月起,参与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证据法学》,已完成。
2007年11月起,参与最高人民检察院重点课题“检察制度比较研究”,已完成。
2008年4月起,独自承担中国政法大学校级课题“证据法学的启蒙”,进行中。
2008年8月起,独自承担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8年度科研项目培育资金项目“民事诉讼中测谎结论运用之实证研究”,已完成;
2008年9月起,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证据立法问题研究》(08JC820046),进行中。
2010年6月起,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刑事证人保护制度研究》,进行中。

❺ 刑事案件证据三性

证据 的“三性”是指证据的合法性、客观性和关联性三大特性。 一、合法性判断。 证据合法性,侧重于形式,主要解决证据资格也就是证明能力的问题。 二、真实性判断。 证据真实性,即证据所表达的事实或内容是真实的,不是臆想或虚构的。 三、关联性判断。 证据关联性,是指证据与待证事实必须密切相关,具备证明待证事实的属性。 关联性证据包括定罪证据和免罪证据两种。定罪证据与事实之间是内在的直接的关系,而免罪证据与事实之间则是外在的间接的关系。例如 死刑 案证明标准更严格,要求“排除一切合理怀疑”。 拓展资料: 证据是指依照 诉讼 规则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证据对于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法院查明案件事实,依法正确裁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证据问题是诉讼的核心问题,在任何一起案件的审判过程中,都需要通过证据和证据形成的证据链再现还原事件的本来面目,依据充足的证据而作出的裁判才有可能是公正的裁判。目前学界对证据制度的研究已经形成一门专门科目,称为证据学或证据法学。以上便是刑事案件证据三性的相关内容

❻ 为什么要学证据法学

简单地说,不学证据法学,就会出现下面两种情况:要不就是捉住犯人定不了内罪,定不来罪。容要不就是捉住不是罪犯的人时又乱定罪。无论是民法还是刑法,无论是法院、公安局、检察院工作都要会找证据,会用证据。就是在行政机关工作,证据法学的知识也是非常有用的。

❼ 《法律人的思维方式》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法律人的思维方式》陈瑞华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https://pan..com/s/1ltUJunGoOsrLXKGA7as2JQ 密码:z025

书名:法律人的思维方式
作者名: 陈瑞华
豆瓣评分:8.2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1-5-1
页数:280
内容介绍:
中国法律人今天所要面对的最大挑战,就是从事不同法律职业的法律人,竟然在一些基本问题上无法达成共识;不仅如此,一些社会公众基于对中国法治状况和个人处遇的反思,对法律人的思维方式提出质疑,对法律人提出批评。对这些问题的深深感触,成为作者此部作品的灵感之源。作者期望在“法律人的思维方式”这一富有强大生命力的标题之下,为读者奉献一系列新的思想和心得。
作者介绍:
陈瑞华,男,1967年2月生,山东聊城人,现任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刑事诉讼法、刑事证据法、司法制度和法律程序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工作。独立出版的著作有:《刑事审判原理论》(1997,2004),《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2000,2005,2011),《看得见的正义》(2000),《问题与主义之间——刑事诉讼基本问题研究》(2003,2008,2011),《程序性制裁理论》(2005,2010),《刑事诉讼的中国模式》(2005,2010),《程序正义理论》(2010),《比较刑事诉讼法》(2010),《法律人的思维方式》(2008,2011),《论法学研究方法》(2010),《量刑程序中的理论问题》(2011)。2004年11月,被中国法学会评选为“第四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2010年2月,获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❽ 何家弘的学术成就

“错案为何能复制”,载《人民法院报》2013年4月26日
“刑事司法大趋势”,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严惩不如严查”,载《法制咨询》2009第4期
“反腐败:在严惩、严查与严防之间”,载《人民检察》2009年第7期
“论法律语言的统一和规范——以证据法学为语料”,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用品格证明人身危险性的探索——评刘立霞博士的新著《品格证据在刑事案件中的运用》”,载《河北法学》2009年第2期
“论推定概念的界定标准”,载《法学》2008年第10期
“论推定规则的适用”,载《人民司法》2008年第18期
“从自然推定到人造推定—关于推定范畴的反思”,载《法学研究》2008年第4期
“论推定规则适用中的证明责任和证明标准”,载《中外法学》2008年第6期
“从‘硬审讯法’到‘软审讯法’”,载《人民检察》2008年第17期
“论职务犯罪侦查职权的优化整合”,载《人民检察》2008年第20期
“享受法学”,载《法制资讯》2008年第10期
“证据的审查与认定原理论纲”,载《法学家》2008年第3期
“证据学抑或证据法学”,载《法学研究》2008年第1期
“《奥运规则》专题报道之一 奥运·法治·民主”,载《民主与法制》2008年第15期
“提高渎职犯罪的‘风险成本’”,载《先锋队》2008年6期
“刑事错案中的证据问题——实证研究与经济分析”,(何家弘、何然合著)载《政法论坛》2008年第2期
“从法律走向法治”,载《民主与法制》2008年第5期
“证据法功能之探讨——兼与陈瑞华教授商榷”,载《法商研究》2008年第2期
“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检警关系”,载《人民检察》2007年第23期
“论职务犯罪侦查的专业化”,载《中国法学》2007年第5期
“论司法证明的基本范畴”,载《北方法学》2007年第1期
“多种些活树 少谈些森林——也说‘中国法学向何处去’”,载《现代法学》2007年第1期
“中国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载《人民检察》2007年第5期
“论证据的基本范畴”,载《法学杂志》2007年第1期
“中国陪审制度的改革方向——以世界陪审制度的历史发展为借鉴”,载《法学家》2006年第1 期
“人权语境中的“好人”与“坏人”——从钟南山院士被抢谈起”,载《人民检察》2006年第17期
“从司法证明模式的历史沿革看中国证据制度改革的方向”,载《法学家》2005年第4期
“中国特色的检察体制的完善”,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对法定证据制度的再认识与证据采信标准的规范化”,载《中国法学》2005年第3期
“论司法鉴定的规范化”,载《中国司法鉴定》2005年第3期
“刑事司法的十大发展趋势”,载《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从正义女神的蒙眼布谈起”,载《人民检察》2005年第1期
“司法证明标准与乌托邦——答刘金友兼与张卫平、王敏远商榷”,载《法学研究》2004年第6期
“秘密侦查立法之我见”,载《法学杂志》2004年第6期
“论检察机关执法观念的更新”,(何家弘、刘为军合著)载《人民检察》2004年第3期
“文书审与司法公正观”,《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论法官造法”,载《法学家》2003年5期。
“2002年侦查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载《法学家》2003年1期,何家弘,刘品新,刘为军
“圈套、诚信与侦查法治”,载《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6期,何家弘,刘为军
“两大法系证据制度比较论”,载《比较法研究》2003年第4期,何家弘;姚永吉;
刑事证据立法与犯罪侦查观念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4期
中国需要“法治”足球中国律师,,编辑部邮箱2002年第9期
“法律不是专政的工具”,载《山东人大工作》2002年第3期
“刑事证据立法与犯罪侦查观念”,载《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4期
“足球黑哨问题之我见”,载《法学杂志》2002年2期。
“测谎结论与证据的有限采用规则”,载《中国法学》2002年第2期。
“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分配之我见”,载《政治与法律》2002年1期。
“入世·足球·法治”,载《比较法研究》2002年2期。
“2001年物证技术学与侦查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载《法学家》2002年1期-何家弘,李学军,刘品新
“司法介入提法醒目,但不准确”,载《足球世界》2002年第2期,尔冬,何家弘;
“论科学证据的采纳与采信”,载《中国司法鉴定》2002年1期,何家弘,刘晓丹
“什么是诱惑侦察”,载《法治与社会》2002年11期,何家弘,龙宗智
“完善司法鉴定制度是科学证据时代的呼唤”,载《中国司法鉴定》2001年1期-何家弘,刘昊阳
“2000年侦查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载《法学家》2001年1期-何家弘,刘品新,陈碧
“中国刑事证据规则体系之构想”,载《法学家》2001年第6期。
“试论刑事司法与证据制度的价值取向”,载《犯罪研究》2001年第1期。
“论司法证明中的推定”,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司法证明同一论”,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1年第1期。
“刑事证据的采纳标准和采信标准”,载《人民检察》2001年10期。
““零口供”与沉默权”,载《人民检察》2001年第4期。
“论司法证明的目的和标准——兼论司法证明的基本概念和范畴”,载《法学研究》2001年第6期。
“论司法证明方法的特点和种类”,载《公安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沉默权制度及刑事司法的价值取向”,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证据的采用标准”,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0年第3期。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沉默权制度”,载《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
“关注家庭暴力”,载《今日中国(中文版)》2000年第3期。
“试述证据法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载《法学杂志》2000年第2期。
“试论司法公正观念的相对性”,载《中国司法》2000年第4期。
“法学的通俗化”,载《政治与法律》2000年第3期。
“让证据走下人造的神坛——试析证据概念的误区”,载《法学研究》1999年第5期。
“执法长官与公诉律师——美国检察官职能评析”,载《人民检察》1999年第5期。
“司法公正论”,载《中国法学》1999年第2期。
“自由心证与认证制度──证据学师生对话录”,载《中国司法》1999年第1期。
“监督,还是介入?──论大众传媒对司法公正的影响”,载《中国司法》,1999年第9期。
“女性“失贞”面面观——来自妇女热线的报告证人李昌钰”,载《人民公安》1999年第7期。
“司法证明方式和证据规则的历史沿革——对西方证据法的再认识”,载《外国法译评》1999年第4期。
“公正执法与科学执法”,载《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有毒的树上结出的果实一定有毒吗?──关于证明责任与证明标准的师生对话录”,载《中国律师》1999年第3期。
“陪审制度改革断想”,载《中国律师》1999年第4期。
“有毒的树上结出的果实一定有毒吗?(三)──关于证明责任与证明标准的师生对话录”,载《中国律师》1999年第5期。
“有毒的树上结出的果实一定有毒吗?(四)──关于证明责任与证明标准的师生对话录”,载《中国律师》1999年第6期。
“有毒的树上结出的果实一定有毒吗?(五)”,载《中国律师》1999年第7期。
“神证·人证·物证——试论司法证明方法的进化”,载《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2期。
“陪审制度纵横论”,载《法学家》1999年第3期。
“李昌钰:一流美国法庭科学家”,载《科学与文化》1999年第5期。
“美国总统克林顿给会议的贺信”,载《法学家》1998年第5期。
“美国反腐败法律制度”,载《外国法译评》1998年第4期。
“我与推理小说的缘份”,载《法律与生活》1998年第1期。
“现场勘查之王——美籍华裔物证鉴定大师李昌钰博士”,载《法律与生活》1998年第2期。
“加拿大警察一瞥”,载《法律与生活》1998年11期。
“证据意识漫谈”,载《法学杂志》1998年第3期。
“没有挂帘的窗户——美国华裔“超级神探”李昌钰办案纪实”,载《中国司法》1998年第3期。
“1997年物证技术学侦查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载《法学家》1998年第1期,孙言文;何家弘;刘品新;王保国
“证明的自由”,载《外国法译评》1997年第3期,乔纳森·科恩著,何家弘译;
“香港“廉署”采访记”,载《华夏星火》1997年第6期。
“证据调查方法探源”,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
“证据调查方法探源(续)”,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
“为“自由心证”正名”,载《法学杂志》1997年第6期。
“米兰达忠告”,载《人民检察》1997年第4期。
“日本的犯罪侦查制度(一)”,载《公安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日本的犯罪侦查制度(二)”,载《公安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日本的犯罪侦查制度(三)”,载《公安大学学报》1997年第6期。
“1995年物证技术学和侦查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载《法学家》1996年第1期,徐立根、何家弘、施正文。
“英文版《中国审判案例要览》评介”,载《法学家》,1996年第5期,德瑞克·罗德立;何家弘。
“法国犯罪侦查制度(续)”,载《公安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
“证据调查学的对象和体系”,载《法学杂志》1996年第6期。
“关于创建“证据调查学”的构想”《法学家》1996年第6期。
“论美国检察制度的特色”,载《外国法译评》1995年第4期。
“法国的犯罪侦查制度”,载《公安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
“法国的犯罪侦查制度(续)”,载《公安大学学报》1995年第5期。
“法国的犯罪侦查制度(续)”,载《公安大学学报》1995年第6期。
“外国法庭科学鉴定制度初探”,载《法学家》1995年第5期。
“1994年物证技术学和侦查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载《法学家》1995年第1期,徐立根;何家弘。
“物证技术学学科建设的现状与展望”,载《法学家》1994年第5期,徐立根;何家弘。
“物证技术在强化执法职能中的重要作用”,载《法学杂志》1994年第2期,徐立根;何家弘。
“美国检察制度研析”,载《法学家》1994年第4期。
“美国检察制度的历史研究”,载《法治论丛》1994年第3期。
“美国的犯罪侦查制度”,载《公安大学学报》1994年第5期。
“美国的犯罪侦查制度(续”,载《公安大学学报》1994年第6期。
“从洛杉矶事件透视美国审判制度的弊端”,载《法学杂志》1992年第5期。
“外国侦查制度浅析”,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
“外国侦查制度试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
“英国的犯罪侦查制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
侦查学十年”,载《法学家》1989年第2期。
“美国检枪史上的著名案例”,载《法学杂志》,1989年第3期。
“侦查方法史考(二)”,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
“刑事诉讼证据属性新辨”,载《法学家》1988年第6期
“罪犯识别与亲子鉴定中的“遗传密码指纹法””,载《法学杂志》,1988年第1期。
“侦查方法史考(一)”,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1988年第6期。
“犯罪侦查中的同一认定问题”,载《法学家》,1987年第5期。
“犯罪侦查学基础理论刍议——与刘瑞榕、徐敏洪同志商榷”,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1987年第5期。
“从一件奇案论同一认定的两种基本认识方法”,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
“同一认定种类之我见”,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
“同一认定理论与犯罪侦查学”,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
“对墨刑的一点新认识”,载《法学杂志》,1986年第2期。
“防卫过当的定罪问题”,载《法学杂志》,1985年第4期。
“在运动中把握法制的协调发展”,载《法学》1984年第10期。
“美国测谎业一瞥”,载《法学杂志》,1984年第3期。 《扭曲的灵魂――外国犯罪实证》,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虚拟的真实――证据学讲堂录》,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犯罪的密码――科学探案纪实》,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换位的视角――多媒体对话录》,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证据的语言――法学新思维录》,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从通俗到深奥――法治文化杂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从观察到思考――外国要案评析》,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从它山到本土――刑事司法考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从相似到同一――犯罪侦查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从应然到实然――证据法学探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人生狭路――黑蝙蝠·白蝙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人生误区――龙眼石之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人生怪圈――神秘的古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人生黑洞――股市幕后的罪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人生情渊――双血型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法律英语――美国法律制度》(第4版)(主编),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豪门血案》(独著),大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黑蝙蝠·白蝙蝠》(独著),大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双血型人 股市幕后的罪恶》(独著),大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毒树之果》(主编),大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证据法学》(合著),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三言九问 德恒证据学论坛实录》(合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新编犯罪侦查学》(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证据法学研究》(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简明证据法学》(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法律英语》(主编),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外国刑事司法制度》(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新编证据法学》(主编),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中国的陪审制度向何处去――以世界陪审制度的历史发展为背景》(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中国侦查学·物证技术学发展报告》(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享受法缘》(独著),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公安学论丛》(主编),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刑事司法大趋势 以欧盟刑事司法一体化为视角》(主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
《证据调查》(第2版)(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刑事证据大全》(第2版)(译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中外司法体制研究》(主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
《证人制度研究》(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
《西方奇案》(译著),群众出版社2000年版
《司法鉴定概论》(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检察证据教程》(主编),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证据法学》(主编),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刑事证据制度改革研究》(主编),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侦查论丛》(主编),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外国证据法》(主编),法律出版社 2003年版
《神证·人证·物证》(独著),大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法律人才与司法改革――中日法学家的对话》(主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
《黑蝙蝠·白蝙蝠――证据的困惑》(独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外国证据法选译――增补卷》(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
《电子证据法研究》(主编),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刑事审判认证指南》(主编),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外国证据法选译》(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版
《证据学论坛》(主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0年版
《法苑杂谈》(独著),中国检察出版社2000年版
《当代美国法律》(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证据调查实用教程》(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新编证据法学》(主编),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证据调查》(主编),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当代西方犯罪与罪案实录》(主编),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域外痴醒录》(独著),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人生怪圈――神秘的古画》(独著),法律出版社 1997年版
《欧美刑事司法制度》(主编),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审讯与供述》(译著),群众出版社1992年版
《血痕弹道指纹探奇》(译著),群众出版社1991年版
《犯罪鉴识大师 李昌钰》(独著),法律出版社 1998年版
《人生误区――龙眼石之谜》(独著),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性科学知识荟萃》(编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法律英语实用教程――美国法律制度要览》(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人生黑洞――股市幕后的罪恶》(独著),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刑事证据大全》(译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疯女》(独著),群众出版社1995年版
《毒树之果 美国刑事司法随笔》(编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中美检察制度比较研究》(英文版)(独著),中国检察出版社1995年版
《同一认定――犯罪侦查方法的奥秘》(独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外国犯罪侦查制度》(编著,第一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人工生育及其法律道德问题研究》(译著),中国法制出版社1995年版
《英国警察》(译著,第一作者),群众出版社1989年版
《私人侦探与私人保安》(编译,第一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侦查人员出庭凭证的范围和程序”(2009年最高人民检察院项目)
“刑事诉讼中证据调查制度的完善”(2009年中国法学会项目)
“检察制度比较研究”(2007年度最高人民检察院重大项目)
“司法鉴定人的出庭作证研究”(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项目)
“侦查机关强制采样的必要性及合法化路径的研究”(2007年北京市刑侦学研究会项目)
“证据的审查与认定原理研究”(2006年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项目)
“刑事错案实证研究”(2006年美国福特基金会项目)
“证据的审查与认定原理研究”(2006年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项目
“陪审制度比较研究”(2004年司法部项目)
“欧盟刑事司法一体化”(2004年欧盟法律与司法合作项目办公室项目)
“刑事审判中的证据制度研究”(2000年国家重点社科基地重大项目)
“刑事审判认证制度研究”(2001年美国福特基金会项目)
“电子证据法研究”(教育部“十五”规划项目)
“中外司法体制研究”(司法部项目)
“证人制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检察机关执法观念的转变”(最高人民检察院项目)

❾ 刑事证据学和证据法学有什么关系又有什么不同

刑事证据是证明和认定刑事案件事实的手段和方法,是刑事诉讼的灵魂,刑事证据学就是专门以刑事诉讼中的证据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理沦性和实践性兼备。由于刑事证据学既是刑事诉讼法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对刑事证据学的研究不仅要以刑事诉讼法学的理论作为基础,还要综合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如刑法学、犯罪学、法医学、哲学、心理学以及自然科学的相关知识。证据法学是法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尤其作为诉讼法专业当中的主干学科来说,它更是每一个学习、从事该专业学生所必不可少的学习课程内容之一。证据法学是研究司法、执法等活动中运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或者其他相关事实的规律、方法以及证据法律规范的学科。从总体上来说,该学科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其一是理论方面内容,主要包括证据基本理论(如证据概念、类别等)以及证明的理论(如证明的概念、证明的标准、证明的责任等);其二是实践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有关证据的收集、审查、认可等方面的法律规定和实际运用。刑事证据学以证据的寻找和认定为主,是在刑事案件的证据,来作为刑事诉讼的基础。二证据法学是比较广范围的对证据在法这一角度的确立。民商事、行政及军事案件里都需要证据,都会有证据学。他们有一定相交的区域,但是目的不同,应用领域不同。

热点内容
会计职业道德内容包括 发布:2025-01-18 08:36:27 浏览:777
中国古代经济法判例 发布:2025-01-18 08:20:17 浏览:732
公司瞒报收入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18 08:00:38 浏览:602
15年中级经济法讲义 发布:2025-01-18 07:09:07 浏览:878
经济法是属于政治吗 发布:2025-01-18 06:19:31 浏览:69
行政法法不溯及既往概念 发布:2025-01-18 06:16:35 浏览:329
读完劳动法感悟 发布:2025-01-18 05:53:41 浏览:571
新版劳动法对请病事假的规定 发布:2025-01-18 05:52:09 浏览:205
中美法学教育差异 发布:2025-01-18 05:32:42 浏览:811
刑事诉讼法第97条规定 发布:2025-01-18 05:25:08 浏览: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