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褒贬
❶ 《道德经》中的“无为而无不为”,为什么说这是处世最高境界
在中国古代的时候,有很多的朝代更迭,每个朝代都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在这么多年的历史变迁中,很多的文化也被很好地保存了下来,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百家争鸣的时候,两大学派脱颖而出,并且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两大主流文化思想,它们分别是道家和儒家思想。道家的思想在历史上所受的争议比较多,人们对它的褒贬不一。但是我认为道家思想很多是被误解的大智慧,比如其中的“无为而无不为”,这是思想的最高境界,因为它很好地阐述了本我和外我的联系。
无为,就是有为,有时候不争才是真正的争。很多人在人生的路上会迷失自己,但是一定要记得停下来,感受世界在你周围的变化,与世界融为一体,这样才能找到自己的价值。所以,道家的思想向来都是充满大智慧的,它从事物的另一方面娓娓向你阐述世界的方方面面。
❷ 老子的“以德报怨”和孔子的“以直报怨”两者之间有何异同
1、相同点:以直报怨和以德报怨都体现人的心胸宽广。
以直报怨:直:公正、正直。别人对我们怨恨或抱怨时,我们要以坦诚的态度去对待他。
出处:《论语·宪问》:“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德报怨:指用道德公正的眼光看待与别人的仇恨。出自 《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最早出现在《老子六十三章》:“大小多少,报怨以德”,与儒家观念截然相反。道家注重清净,老子的道德是一个形而上的哲学命题,与当今的道德不完全相同。
2、不同:以直抱怨,是对于与自己有仇怨的人通过正直合理的手段予以打击,更注重公私分明,依然以公正平等的态度对待。
以德报怨是不记仇怨反而给与自己忧愁的人益处。或许是感谢伤害自己的人,因为他们磨砺了自身的意志。
❸ 古代有名的经书有哪些
诗经,孝经,道德经,三字经。为必读之四大经书。
洗髓经.易筋经.痤骨经.肽阴经《太贞经》、《百烈经》、《洪冥法典》和《西武子经》
《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著作的总称。
《四书五经》中的《五经》是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
❹ 老子在《道德经》中把“敢”是作为褒义词用的吗
不能说褒贬,道德经里面“敢”,用作坚强,容易折断,作为物走向衰的表现,”敢于勇者则杀,勇于不敢者则活“,老子认为柔弱胜刚强,所以“不敢”比“敢”更加有生命力吧。
❺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驺狗 这句话到底怎么解释
老子在这里是比较真实【或者称客观】的论述天地之间大自然的真实现象与规律。说天地没有什么人为感情,只是把万物当做祭祀用的纸扎狗一样,用完了就自然扔掉了,不拖泥带水。因为没有私心特别的对他们好,也没有特别的恶待万物。这里不含褒贬意思,是真实的论述。
❻ 大道废案有仁义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第十八篇,原文说:故大道废,案有仁义。知慧出,案有大伪。六亲不和,案有孝慈。邦家昏乱,案有贞臣。
废:这里不能解释成废弃或毁掉了,只是人们违背了道而已,所以此处废要当做违背了、乖离了大道来解。
案:作于是、因此解。
知:通智,因为老子主张的是清静无为,所以文中的智慧都是只世俗奸巧、俗智辩聪的那些小聪明,而不是真正的那种依道奉行、道法自然的大智慧。
贞臣:忠贞不二的忠臣。
所以说:人们违背、乖离了大道,于是就开始讲究仁义;奸巧俗智出现了,于是就产生了严重的欺诈虚伪;父子兄弟夫妻不和了,于是就开始讲究孝道慈道;国家动荡混乱了,于是就有了忠臣。
在这一章里老子为学人讲述了一系列的联属反应,而对于老子所说大道废案有仁义,我们不要简单的带着个人观点和褒贬之义来看,这里老子就是在给我们后学讲述了大道的重要性,老子直言,后人讲究奉行的一切仁义忠孝、以及出现的奸巧伪诈,这些都是人们背离了大道后所引起的不良效应。看看身边、眼前的一切纷纭万象,真正的智者的确应该很好的反思一下老子之言。
❼ 求一句古文的含义老子
南怀瑾
何谓“不上贤,使民不争”?老子为什么提出“不上贤”的主张?
不崇尚有才能的人并不代表社会不需要有才能的人。
事实上,人人都是天才,个个都是圣贤。这是真理。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由自然创造,都有自己潜在的,独一无二的才能和特长,就象山上山下的各种花、草、树、木、虫、鱼、鸟、兽一样,在保持社会自然生态方面都有各自不可或缺的价值。
然而,一旦这个社会将个别人的才能、特长,作为普世价值观的做法时,就必将导致个人自性的自然需要与内心欲望不一致,以及实际能力与预期能力不一致。
这种不一致必然个人内心的冲突,从而导致社会矛盾、斗争的产生,而这又必然导致生社会生态的失衡。
有矛盾和斗争就必然会导致投机取巧、弄虚作假、虚荣、欺世盗名等现象的出现。
所以,不崇尚有才能的人——即人与人之间互不将对方的价值标准作为自己的价值标准时,自身的潜力才有可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内心的冲突也才会降至最低。这样,人类的矛盾与纷争自然也就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消解,自然、和谐、安定,富足的社会就会实现。
因此,老子所言“不上贤,使民不争”的意思是:不要象制造偶像、明星一样把那些较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在某些方面才能突出,有较大成就,
或名气、地位较高的人,塑造成在民众心目中高高在上的个人价值的普遍典范,这样就能够消除个人内心的冲突,从而最终避免了社会的矛盾与纷争。
-------------------------------------------------------
南怀瑾:《老子他说》道德经 第三章(1)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
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薄视时贤
第三章是将天地自然的法则,引申应用到人世间的治道的发挥。这章的文字,
明白畅晓,都很容易懂得,很好解释。但其中有三个要点,须特别注意,那便是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读秦汉以上的书,有关于这个“民”字,要小心求解,慎思明辨,不要以为
“民”字就是老百姓,联想到现代语中“国民”的涵义。如果这样认定,观念就完
全错了。古书上的“民”,就是现代语的“人们”,或者是“人类”的意思。那个
时候辞汇不多,每有转注及假借的用法。其实“民”字是代表所有人们的一个代号。
如果对这个观念认识不清,就很容易误会是上对下的一种称谓,而变成古代帝王统
治者的口气了。
第二章讲到我们做人处世,要效法天道,“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尽量地
贡献出来,而不辞劳瘁。但是自己却绝不计较名利,功成而弗居为己有。这是秉承
天地生生不已,长养万物万类的精神,只有施出,而没有丝毫占为己有的倾向,更
没有相对地要求回报。人们如能效法天地存心而作人处事,这才是最高道德的风范。
如果认为我所贡献的太多,别人所得的也太过便宜,而我收回的却太少了,这就是
有辞于劳瘁,有怨天尤人的怨恨心理,即非效法天道自然的精神。
由于这一原理的发挥运用,而讲到人世间的人事治道,首先便提出“不尚贤,
使民不争”这个原则。但我们须要了解,在老子那个时候,是春秋时代,那时的社
会形态在改变。周朝初期的井田制度,已不适应于当时社会的发展。因此,春秋时
代已经进入争权夺利,社会大动乱的时期。我们研究历史,很明显地看出,每当在
乱变时代中的社会,所谓道德仁义,这些人伦的规范,必然会受影响,而惨遭破坏。
相反地,乱世也是人才辈出,孕育学术思想的摇篮。拿西方的名辞来说,所谓“哲
学家”与“思想家”,也都在这种变乱时代中产生,这几乎是古往今来历史上的通
例。
同时,正当大动乱如春秋战国时期,每个国家的诸侯,每个地区的领导者,随
时随地都在网罗人才,起用贤士,作为争权夺利,称王称霸的资本。所以那个时候
的“士之贤者”——有才能、有学识、有了不起本领的人,当然受人重视。“尚”,
就是重视推崇的意思。“贤”,就是才、德、学三者兼备的通称。
例如代表儒家的孔子,虽然不特别推重贤者,但却标榜“君于”。孔子笔下的
“君子”观念,是否概括贤者,即难以遽下定论。但后来的孟子,非常明显地提出
贤者与能者的重要。所谓“贤者在位,能者在职”便是他的名
老子为什么要有这样的主张?我们如果了解秦汉以上与道家、儒家并列的墨翟
——墨子思想,自然容易领会其中的关键所在。
我们都知道,秦汉以前的中国文化,有巨大影响作用的,便是儒、墨、道等三
家。而墨子对当时社会政治的哲学思想,是特别强调“尚贤”的。主张起用贤人来
主政、当政。因为他所看到当时社会的衰乱,处处霸道横行,争权夺利而胡作非为,
大多不是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来统领政治的治道,所以他主张要“尚贤”与“尚同”。
他这个“同”,又与孔子记述在《礼运篇》中“大同”思想的“同”不尽相关,但
也略有连带关系。他的“同”,与后世所讲的平等观念相类似。现代大家所侈言的
平等主张,在中国上古文化中,战国初期的墨子,早已提出。但在印度,释迦牟尼
则更早提出了一切众生平等的理论。
现在我们不是讨论墨子这个主题,而是在这里特别注意墨子的“尚贤”主张,
为什么也与儒家孟子的观念很相近,而与道家老子的思想却完全相反呢?这就是因
历史时代的演变,而刺激思想学术的异同。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宋国人,宋国是
殷商的后裔。而且以墨子当时宋国的国情来看,比照一般诸侯之国的衰乱,只有过
之而无不及。但所以造成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变乱,在许多锗综复杂
的原因当中。最大的乱源,便是人为的人事问题。尤其是主政或当政的人,都是小
人而非君子,那么天下事,不问便可知矣。
此所以后世诗人有“自从鲁国潸然后,不是奸人即妇人”的深长叹息了!鲁国
潸然,是指孔子眼见由三代而到“郁郁乎文哉”周代的中国文化大系,在他父母之
邦的鲁国,已经开始变质而衰败,周公后裔的鲁国政权,又都操在奸党的手里,因
此他无可奈何潸然含泪而身离祖国,远游他方。自此以后的历史,再也不能恢复如
三代以上的太平景象。同样地,历代史实告诉我们,所有破坏社会的安定,引起历
史文化一再变乱的,大概都是“不是奸人即妇人”所造成。因此,墨子的主张,是
针对当时他所立身处地所知、所见、所感受到的结论,而大声疾呼要“尚贤”与
“尚同”了。
而在老子呢?他所看到的春秋时代,正是开始衰乱的时期,乱象已蔚,人为之
过。因此,他更进一层而深刻地指出,当时应病与药的“尚贤”偏方,其后果是有
莫大的后遗症的。贤能的标准,千古难下定论。但是推崇贤者的结果,却会导致许
多伪装的言行。当时各国的诸侯,为了争地称霸,不惜任何代价来网罗天下才能的
智士。凡是才智之士,便统称为“贤者”。而这一类的贤者愈多,则天下的乱源也
就愈难弭平。所以他指出“不尚贤,使民不争”的主张。
贤与不贤的君子小人之辨
讲到这里,让我们暂时推开老子,而另外介绍后世的三则故事,便更容易明白
老子立言的用意了。
一是南宋名儒张南轩(拭)和宋孝宗的对答:
宋孝宗言:难得办事之臣。右文殿修撰张拭对曰:陛下当求晓事之臣,
不当求办事之臣。若但求办事少臣,则他日败陛下事者,未必非此人也。
晓事,是唐宋时代的白话,也就是现代语“懂事”的意思。张南轩对宋孝宗建
议,要起用懂事的人,并非只用能办事而不懂事的人,的确是语重心长的名言。也
是领导、为政者所必须了解的重点。
一是明人冯梦龙自叙《古今谭概》所记:
昔富平孙家串(孙丕扬,富平人,字叔孝,嘉靖进士,拜吏部尚书,
追谥恭介)在位日,诸进士谒请,齐往受教。孙曰:做官无大难事,只莫
作怪。真名臣之言,岂唯做官子!”
天下人才,贤士固然难得。贤而且能的人才,又具有高明晓事的智慧,不炫耀
自己的所长,不标奇立异,针对危难的弊端,因势利导而致治平的大贤,实在难得。
以诸葛亮之贤,一死即后继无人,永留遗憾。虽然魏廷、李严也是人才,但诸葛亮
就是怕他们多作怪,因此不敢重用,此为明证。
一是清末刘鹗在所著《老残游记》中记述的一则故事。为了久仰一位清官的大
名,不惜亲自出京去游览求证。但所得的结果,使他大失所望。因此他得一结论说:
“天下事误于奸慝者,十有三四。误于不通世故之君子者,十有六七。”这又是从
另一角度描述贤而且能的人才难得。
对于这个问题,清初乾隆时代的监察御史熊学鹏,就张拭(南轩)对宋孝宗的
问答,写了一篇更深入的论文,可以暂借作为结案:
臣谨按:张拭立言之心,非不甚善。而其所谓“不当求办事之臣”数
语,则未能无过也。
天下有欲办事而不晓事者,固足以启纷扰之患。天下有虽晓事而不办
事者,尤足以贻废弛之忧。
盖人臣敬事后食,见事欲其明,而任事更欲其勇;明而不勇,则是任
事时,先无敬事之心,又安望其事之有济,且以奏厥成效哉。
况“敬事”二字,有正有伪,不可不于办事求之也。在老成慎重通达
治体之人,其于一事之是非曲直,前后左右,无不筹划万全,而后举而行
之。官民胥受其福。朝廷因赖其功,以为晓事,是诚无愧于晓事之名矣。
若夫自负才智,睥睨一世者,当其未得进用,亦尝举在延之事业而权
其轻重,酌其是非,每谓异日必当奋然有为。一旦身任其责,未几而观望
之念生,未几而因循之念起,苟且迁就,漫无措置。
彼非不知事中之可否,而或有所惮而不敢发,或有所碍而不肯行,于
是托晓事之说以自便其身家,而巧为文饰。
是人也,用之为小臣,在一邑则一邑之事因之而懈弛。在一郡,则一
郡之事因之而囗茸。效奔走,则不能必其勇往而直前。司案牍,则不能必
其综核而悉当。至用之为大臣,而其流弊更不可胜言矣。
夫大臣者,膺朝廷股脑心膂之寄,所当毅然以天下事为己责,与人君
一德一心,以成泰交之盛者也。如不得实心办事之人,而但以敷衍塞责者,
外示安静以为晓事,国家亦乌赖有是人为哉。
且以是人而当重任,任其相与附和者,必取疲懦软熟,平日再不敢直
言正色之辈,而后引为同类,谬为荐扬,久而相习成风,率皆顽钝无耻,
而士气因以扫地矣。
所以《易》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夫为王臣,而至以匪躬自励,事一人,而必以夙夜自警,是岂徒晓事
而不办事者所得与哉。
要之,事不外乎理。不审乎理之所当然,而妄逞意见,以事纷更者,
乃生事之臣,究非办事之臣也。
所谓办事者,以其能办是事而不愧,则非不晓事之臣,明矣。
臣愚以为张拭恐宋孝宗误以生事之臣,为办事之臣,只当对曰:陛下
固欲求办事之臣,更于办事之臣中,而求晓事之臣。则心足以晓事,而身
足以办事。心与身皆为国用,于以共(襄力)政治,庶乎其得人矣。
由于前面引用了历史上这三则故事,更进一层,便可知对于“选贤与能”的贤
能标准,很难遽下定义。以道德作标准吗?以仁义作标准吗?或以才能作标准呢?
无论如何,结果都会被坏人所利用,有了正面标准的建立,就有反面作伪模式的出
现。所以古人说:“一句合头语,千古系驴极。”说一句话,一个道理,就好比你
打了一个固定的桩在那里,以为拴宝贵东西所用。但用来用去用惯了,无论是驴或
是鹰犬,也都可以拴挂上去。那是事所必至,理有固然的。
实际上,我们晓得,“尚贤”、“不尚贤”到底哪一样好,都不是关键所在。
它的重点在于一个领导阶层,不管对政治也好,对教育或任何事,如果不特别标榜
某一个标准,某一个典型,那么有才智的人,会依着自然的趋势发展;才能不足的
人,也就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倘使是标榜怎样作法才是好人,大家为了争取这种做
好人的目标,终至不择手段去争取那个好人的模式。如果用手段而去争到好人的模
式,在争的过程中,反而使人事起了紊乱。所以,老子提出来“不尚贤,使民不争”,
并非是消极思想的讽刺。
此外,法家学说,出于道家的支流,它与老庄思想,也息息相通。法家最有名
的韩非子,提出一个理论,可以说,相同于老子“不尚贤,使民不争”这个观念的
引申发挥,但他提倡用法治领导社会,并不一定需要标榜圣贤道德的政治。他说:
“相爱者则比周而相誉,相憎者则比党而相非,诽誉交争,则主威惑矣。家有常业,
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亡。若舍法从私意,则臣不饰其智能,则法禁不立矣。”
他说,人类社会的心理很怪。彼此喜欢“比周”,大家在一起肩比肩(“比”
字就好像一个人在前面走,我从后面跟上来,叫做“比”。“比”字方向相反的话,
就成为“背”。你向这面走,我向那面走,便是“背道而驰”。懂了这个字的写法,
便可了解后世称“朋比为奸”的意义。“周”是圈圈)。彼此两三个人情投意合的,
就成为一个无形的小圈子。若有人问到自己的朋友说:“老张好吗?”就说:“我
那个朋友不得了,好得很。”如果有人说他朋友不好,就会与人吵起架来。相反地,
“相憎者,则比党而相非”,对自己所讨厌的人,就会联合其他人予以攻击。
其实,人类社会对人与人之间的是非毁誉,很难有绝对的标准。站在领导地位
的人,对于互相怨憎的诽谤,和互相爱护的称誉,都要小心明辨,不可偏听而受其
迷惑。如果先入为主,一落此偏差,“诽誉交争”,则人主惑矣。
过去有人批评我们中国人和华侨社会说:“两个中国人在一起,就有三派意见。
由此可见中国民族性不团结的最大缺点。”我说:“这也不一定,只要是人类,两
个人在一起,就会有三派意见。”譬如一对夫妻,有时就有几种不同的意见,只是
为情为爱的牵就,以致调和,或一方舍弃自我的意见。又例如一个大家庭里有许多
兄弟姊妹,有时意气用事,互相争吵,实在难以确定谁是谁非,只可引用一个原则。
凡是相争者,双方都早已有过错了。因此法家主张领导地位的人,对左派右派之间
的诽誉,只有依法专断,不受偏爱所惑,就算是秉公无私了。
韩非由家庭现象,扩而充之,推及一个国家,便说:“家有常业,虽饥不饿。
国有常法,虽危不亡。若舍法从私意,则臣不饰其智能,则法禁不立矣。”这就是
代表法家思想的一个关键,不特别标榜圣贤政治。他们认为人毕竟都是平常人,一
律平等,应该以人治为根本才对。这种道理,正是与老子的“不尚贤,使民不争”
互为表里,相互衬托。由此可知,法家思想确实出于道家。
道家与法家的辨贤
人文历史的演变,与学术思想相互并行,看来非常有趣,也的确是不可思议的
事:有正必有反,有是就有非。正反是非,统统因时间、空间加上人事演变的不同
而互有出入。同样也属于道家的鬻子——鬻熊,如果只依照传统的说法而不谈考证
他的生平,那么,他比老子还要老了,应该属于周文王时代,与姜太公——吕尚齐
名并驾的人物,也是周文王的军师或政略咨议的角色。但他却主张需要起用贤者,
而且提出贤士的重要性。如说:“圣王在位,百里有一士,犹无有也。王道衰,千
里有一士,则犹比肩也。”
他的意思是说,在上古的时代,人心都很朴实,不需要标榜什么道理等等名号。
上古时代,圣王在位,纵然百里之内,有一个道德学问很好的人,也是枉自虚生,
好比没有用的人一样。因为在那个时代,个个都是好人,人人都差不多,又何必特
地请一些贤人来治世呢!好比说,一个社会,完全安分守法,既无作奸犯科的人和
事,便不需要有防止、管理作奸犯科的警察了。但他又说,后来王道衰落,社会变
乱,千里之外如有一贤士,也要立刻找来,与他并肩同事以治天下。
从鬻子的理论观点来看历史,一点也不错。例如生在盛唐时代的赵蕤,也是道
家人物。他纵有一肚子的谋略学问,但生在升平时代,又有什么用处?只有著书立
说,写了一部《长短经》传世,自己去修道当隐士。虽受朝廷征召,始终不肯出山,
因此在历史上,称他赵征君。他虽然传了一个徒弟李白——诗人李太白,晚年用非
其时,又用得不得当,结果几遭身首异处之祸。好在他年轻时帮忙过危难中的郭子
仪,因此后来得郭子仪力保,才得不死。如果再迟一点,在安禄山、史思明以后的
乱局,也许李白可与中唐拨乱反正的名相李泌并驾齐驱,各展所长,在历史上便不
只属于诗人文士之流,或者可有名臣大臣的辉煌功业呢!
鬻子他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昔文王见鬻子年九十。文王曰:嘻!老矣!鬻子曰:若使臣捕虎逐鹿,
臣已老矣。坐策国事,臣年尚少。
其实,文王说的“老矣”,是一句故意说的笑话,而且也有些为自己感慨的味
道。文王用姜太公时,吕尚的年龄,已过了八十岁。他与武王的年龄不相上下。当
然,九十岁以外的人,明知兴邦大业,已非自己的年龄所能做到,有如清人赵翼的
诗:“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因此对鬻子开了一句玩笑——“嘻!
老矣”。是鬻子老了?还是他感慨自己也老了?只有他自心知之。可是鬻子的答案,
也正合文王的心意,彼此知心,一拍即合,一个是求贤若渴,一个是贤良待沽,因
此而各取所需,各得其所。这岂不是“尚贤”的明证?况且法家如韩非,他虽然主
张法治而不重人治,但用法者是人,不是法。人不用法,法是废物。韩非自荐,正
是自认为是贤才,因此而求鬻卖于帝王。如果人主不“尚贤”,韩非又向哪里去卖
弄他自己的贤能呢?
且让我们再来看看前汉时代,崇拜道家学术的淮南子,他提出了与法家主张相
反的意见,如说:“乌穷则啄,兽穷则触,人穷则诈。峻刑严法,不可以禁奸。”
淮南子这里所提出的相反道理,正如老子所说:“长短相较,高下相倾。”有
正面就有反面,淮南子是道家,他以道家的思想,又反对法家。而法家原也出于道
家,这是一个颇为有趣的问题。
淮南子说:“鸟穷则啄,兽穷则触,人穷则诈。”鸟饿了抓不到虫吃的时候,
看到木头,不管什么都啄来吃。野兽真的饿了,为了获得食物,管你是人或是别的
什么都敢去碰。“人穷则诈”,人到穷的时候,就想尽办法,以谋生存,骗人也得
要骗。如法家的韩非子说:“国有常法,虽危不亡。”淮南子却说不见得:“峻刑
严法,不可以禁奸。”纵使法令非常严格,动不动就判死刑,然而众生业海,照样
犯罪杀人。这就是“人穷志短,马瘦毛长”的道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真到穷凶
极恶的时候,就胡作非为。因此而又否定法治的功能,还是要以道德的感化,才能
够使天下真正地太平。
不管如何说,各家的思想,都有专长。尤其在春秋战国的时候,诸子百家的书
籍,多得不可数计,有着说不完的意见。著作之多,多到令人真想推开不看了。往
往我们觉得自己有一点聪明,想的道理颇有独到之处。但是,凑巧读到一本古书,
脸就红了。因为自己想到的道理,古人已经说过了,几千年前就有了,自己现在才
想到,实在不足为贵。总之,像上面讨论的这些正反资料,在书中多得很。
再回过来讲老子所说的“不尚贤,使民不争”。此处之贤,是指何种贤人而说?
真正所标榜的贤人,又贤到何种程度?很难有标准。不论孔孟学说,或者老庄言论,
各家所指的圣贤,要到达何种标准?那很难确定。所以,属于道家一派的抱朴子说:
“白石似玉,奸佞似贤。”一方白色的好石头,晶莹剔透,看起来好像一块白玉,
但是就它的质地来看,不论硬度、密度,都不够真玉的标准。如果拿世界宝石标准
来评定,充其量只能叫它什么“石”。如“青田石”、“猫眼石”等,实际上只是
一种质地较好的石头而已。至于人,也是如此,有时候大奸大恶的人,看起来却像
个大好的贤人。所以贤与不贤很难鉴定。我们用这些观点来解释老子的“不尚贤,
使民不争”的道理,对大家研究老子这句话的内涵,相信会更有帮助。
现代化好人与老人的表扬法
老子的这本书,毫无疑问,是经人重新整理过,但大体上,已整理得很好,把
每一句话的含义性质分别归类。如果各抒己见,认为它原文排列有错误,那就各成
一家之言,很难下一定论。
我在介绍第一章的时候,曾首先指出,老子往往将道的体相与作用,混合在一
起讨论。而且在作用方面,所谓老庄的“道”,都是出世的修道,和入世的行道,
相互掺杂,应用无方,妙用无穷,甚至妙不可言。所以,读老庄如读《孙子兵法》
一样,所谓“运用之妙,在乎一心”。那么,要想把《老子》的内涵,完全表达出
来,是很费事的。尤其在入世应用之道方面,常常牵涉到许多历史哲学。利用史实,
加以选择,透过超越事实的表面层,寻求接近形而上道理的讨论。这在一般学府中
应该属于一门专门课程。但是许多地方,牵涉到历史事实的时候,就很难畅所欲言
了。比如说“不尚贤,使民不争”这句话,尚贤与不尚贤怎样才对,就很难定论。
换一句话说,一个真正太平的盛世,就没有什么标榜好人的必要,我们只列举现代
化的一两个故事,大概可以增加些许“不尚贤,使民不争”的趣味性。
几年前,台湾社会上发起一个“敬老会”,对老人,表扬其年高德劭。第一次
举办时,我就发现,这简直是在玩弄老人,为老人早点送终的办法。叫年纪那么大
的老人坐在那儿听训、领奖,还要带去各地游览。实际上,对于老人是一种辛苦的
负担,我想那些老人可能累坏了,而且更因为这种风气一开之后,就有许多人也不
免想进入被“敬老”的行列,这样就变成有所争了。岂不见老子说“不见可欲,使
民心不乱”吗?又如,我们标榜好人,让好人受奖,开始动机没有什么不对,但是
形成风气后,社会上就有人想办法去争取表扬。那么,表扬好人的原意,也就变质
了。我每年也接到推荐好人好事的公文,但我看来,好人好事太多,推荐谁去好呢?
而且征求一下,大家只对我一笑,摇摇头,摆摆手,谁也不肯接受推荐。我常常笑
着说:有两个好人,我想推荐,可惜一个已经死了,一个还未投生。大概我还勉强
像小半个好人,只是我也同大家一样,讨厌人家推荐我,更怕自己推荐自己。还是
相应不理,让贤去吧(一笑)。我们由这两个故事,大概就可以知道,所谓“不尚
贤,使民不争”,在老子当时的社会,在那个历史政治的形态中,“尚贤”已经是
一种毛病,因此他提出这句话来。
闲话少说,书归正传。其实,人类历史上千古兴亡的人物,从作人与做事两个
立场来讲,贤与不肖,君子与小人,忠与奸,在纯粹哲学的角度来看,很难下一确
切的定论。如果单从用人行政的立场来讲,清初名臣孙嘉涂的“三习一弊”奏疏中,
已经讲得相当透彻了!其中如说:
夫进君子而退小人,岂独三代以上知之哉!虽叔季之世(衰乱的末代
时势)临政愿治,孰不思用君子?且自智之君(自信为很高明的领袖们),
各贤其臣(各人都认为自己所选拔的干部都是贤者)。孰不以为吾所用者
必君子,而决非小人。乃卒于小人进而君子退者,无他,用才而不用德故
也。
德者,君子之所独。才则小人与君子共之,而且胜焉。语言奏对,君
子讷而小人佞谀,则与耳习投矣。奔走周旋,君子拙而小人便辟,则与目
习投矣。即课事(工作的考核)考劳(勤惰的审查),君子孤行其意而耻
于言功,小人巧于迎合而工于显勤,则与心习又投矣。
小人扶其所长以善投,人君溺于所习而不觉。审听之而其言入耳,谛
观之而其貌悦目,历试之而其才称乎心也。于是乎小人不约而自合,君子
不逐而自离。夫至于小人合而君子离,其患岂可胜言哉!
❽ 自然的老子《道德经》中的自然
我们都知道,老子特别推崇自然,《道德经》一共出现过五次“自然”。
老子所讲的道,完全表现在自然。但是老子所讲的自然,跟我们所想象的自然有一些距离。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它说清楚。
老子所讲的自然,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个,天然。天然就是物理的自然,春夏秋冬,四季交替,是自然现象。万物生育,生了,长了,然后灭了,亡了,也是自然现象,这些跟道德一点关系都没有。
比如,今年春天特别长,是人类道德表现得好,这样讲有什么意义?今年月亮特别亮,是因为大家有良心,我想也没有人会相信。因为天然的事情,跟我们的道德扯不上关系,我们不能用是非来做评判。
第二个,天性。人性的自然叫天性。人的天性,就是人的本性,也是人的自性。“食色,性也”,如果人连吃饭都不想的话,就太危险了;如果见到异性,没有一点动心,那我看人类也快完蛋了。
可是现在好像越来越多的男人看到女人没感觉,女人看到男人没感觉。而且男女分不清,越来越多的人看着像男的,又不是男的,像女的,又不是女的。这才值得我们警惕,因为人性自然都没有了。
人与生俱来的本性,要自然地去发展,不能压抑,所以思想家没有一个人叫我们禁欲。人要自然发展,自然生,自然活,自然死。我想请问大家:贪生怕死是不是人性?当然是。所以,也不要笑话人家贪生怕死。但是,为了国家、为了民族豁出去,连命都不要,那也是自然,只不过叫作人为的自然。
在特殊的环境里面,我们要有特殊的表现,只要不违反自然规律,人早晚都会一死,怕什么呢?
中国人常讲,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现在早走一点,将来早出生,早死早投胎罢了。
可这种话,只有在特定环境里面才可以讲,一般人不可以讲,因为人是没有权力自杀的。
第三个,合乎自然规律的、人为的种种措施,都叫自然。老子不反对人为。如果老子完全反对人为,什么功成事遂,写给谁看呢?你不做事能有功吗?你不做事,那个事情能完成吗?
所以,老子的“无为”,不是不做事,而是不要违反自然的规律。
人活着就是要动,动不是乱动,而是要大有为的动,不是为自己,而是为整个人类着想。人活着要善尽人的责任。
因为人跟动物毕竟不同,我想这一点是中华道统最了不起的地方。人如果整天讲权利义务,就跟人的价值相差太远。
人是有责任的,要替天地万物着想,要让它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本性,自自然然地发展下去。
无为一定要大有为,无为一定要无不为。否则的话,就不合乎老子的要求。
综上,老子所讲的自然,包含三个意思:天然、天性,以及合乎自然规律的种种人为措施。“道法自然”,道效法自然,纯任自然,所以无为而无不为
摘自搜狐财富金融街
❾ “善”的本义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说上善若水
按照中国汉字的造字规则,善是一个会意字。善字的上半部分是羊,下半部分是个口,意思是说我们说话,要像羊一样,这就是善,就是完美的意义。
在中国文化中,羊是个吉祥物。好多含义美好的词,都与羊有关。比如美,这就是羊大为美的意思。比如吉祥的祥,它的右边也是羊。
为什么羊在中国文化中,是吉祥的象征呢?首先,羊是一种很温顺的动物,它不像其他的猛兽,它可以与人类和谐相处。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羊的角都是弯曲向内长的,这样的争斗,不会要命。按照孔子的观点,这就是君子之争。好像羊的身上,也有了君子的风范。所以中国汉字中好多表达吉祥如意、美好等词,与羊有关。
下面我们来回答第二个问题。老子为什么说上善若水,水,在老子的道家哲学中的地位是什么,水的特性,能为我们的人生,提供什么启示?
上善若水来自于老子的道德经: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翻译成现代文就是:
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居住在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有条有理,办事善于发挥能力,行动善于把握时机。
正因为他与世无争,所以才不会招惹怨恨,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在老子的哲学中,道是世界最本质的东西,是一切事物的内在根据和推动力。而道是无形的,是无为的,道是自然而然的,它不会有意为之,一切都是自然的自发的自觉的结果。在这个哲学思想的基础上,老子认为,无论是治理国家,还是做人,都应该遵循道的原则。
在政治上,老子提倡无为而治。你不要胡作非为,一切以自然而然为最高标准,所以老子崇尚的是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无为而治的治理方式。
在人的生活中,老子崇尚不争。老子认为与人争斗争权夺利,是灾祸的开始,你要是不为人先,你要是不与人争,那么别人就不与你争,这样你才是无敌的。
另外,老子的人生哲学,崇尚的是柔软,崇尚的是柔弱,崇尚的是持盈保泰之道。任何事情你都不要做的太满,太过,否则水满则溢月圆则缺,他总是向着事物发展的反方向前进。
那么,在自然界,有什么东西比水更契合老子的哲学理念吗?肯定没有。
首先,水是没有固定形状的,也就是说,它是没有限制的,它可以变成任何的形状,这就是自然而然的状态。
其次,水是柔软的。它是世界上最柔弱的东西,这完全符合老子的贵柔的思想。
第三,水是最为宽容的。它可以容纳这世间所有的污垢,所有的不美好,这也与老子的思想密切相关。
第四,水有不争的特性。别的东西都向上,而水是向下的,它从来不与别人争斗,这又符合老子的不争的思想。
第五,水有滋润万物的仁人之心。老子认为,我们与别人交往要怀有仁慈和爱之心,像水一样善利万物,默默无闻,不求回报,以不争之心而争。
第六,水总是依规律应时而动,人亦当如此,遵规应时,顺势而为。
水的这些特性,完美地契合了老子的政治与人伦思想,所以,老子把水看成是最完美的善。
其实,孔子也很喜欢水,他曾经说了一大段水的好话,完美地阐释了老子的上善若水的思想。在《荀子·宥坐》中,孔子告诉自己的弟子子贡:
孔子曰:夫水,偏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洮洮乎不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而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洁,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
意思是:
那流水浩大,普遍地施舍给各种生物而无所作为,好像德;它流动起来向着低下的地方,弯弯曲曲一定遵循那向下流动的规律,好像义;它浩浩荡荡没有穷尽,好像道;如果有人掘开堵塞物而使它通行,它随即奔腾向前,好像回声应和原来的声音一样,它奔赴上百丈深的山谷也不怕,好像勇敢;它注入量器时一定很平,好像法度;它注满量器后不需要用刮板刮平,好像公正;它柔软地所有细微的地方都能到达,好像明察;各种东西在水里出来进去地淘洗,便渐趋鲜美洁净,好像善于教化;它千曲万折而一定向东流去,好像意志。所以君子看见浩大的流水一定要观赏它。”
在这里,孔子把水看成了他理想中的君子人格形象。水有德、义、道、勇、法、正、察、志以及善化等君子的人格。
所以,上善若水。做人当学水的精神。
水无形
不刚强是一种智慧,刚强以为着冲突,旗帜鲜明永远招惹是非争端,你看那些话只会说三分的人才是真的潇洒自在,与世无争,超然世外。
水无害
不惹人恶,是一种素质和修养。是人和动物最大的不同!
水无色
明确,不可更改的观点大多是偏见。
聪明人总是怀疑,愚者却振振有词。
成熟的人话永远不敢说太满,在这个是非对错混沌不清,三观摇摆不定的今天,我们应该有所坚持但什么样的坚持是坚守初心,什么样叫固执己见,很多人搞不明白。大智慧的人知道万事事出有因,能理解大多数人偏激和固执,也明白终生无明的事实,所以不会有太鲜明的观点,免得和人起争执。
对于中国人来说,“上善若水”这句成语可以说是耳熟能详,家喻户晓,妇孺皆闻。这四个字常被人们悬于墙上,挂在口边,然附庸风雅者众,又有几个人真正识的其中的真义呢?
绝大部分人把“善”字理解为良善、美好或良善、美好的品质,从而把“上善若水”理解为最美好、良善的品质就象是水一样,也就是说水具有最美善的品质。《网络》上对“上善若水”是这样解释的:“上善若水,是最高境界的人的德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真是这样子的吗?水就是最美好品行的象征吗?那么水深火热、洪水猛兽、水性杨花、水火无情这些成语又如何解释?要真正理解“上善若水”,关键要弄清“善”字的真正意义。不知“善”字本义,一切关于“上善若水”的解释都归于谬误,圣人的智慧就不会被我们真正领悟。
实际上,“善”的本义就是指事物的自然属性而并无美丑、好坏之分。“上善若水”和“人之初,性本善”中的“善”都是这个本义。人初生时,由于还没有受到 社会 和教育的熏染,所以其本性具有天然的特点,即自然属性。所谓“性”,就是指事物在特定阶段所具有的内在特点,包括先天具有的和後天形成的特点,而“善”则是指事物先天具有的、自然而然的特点,即先天的自然属性。从造字角度讲,“善”字从羊从言,意思就是言乎羊者为之“善”。那么为什么羊能代表事物的自然属性呢?我们知道,无论是人类,也无论是牛羊鸡狗,还是狼虫虎豹,在刚出生时都具有共同的自然属性,除都很可爱之外,他们都是饿了就会张口哭(叫),饿极了还会咬痛母亲的乳头,饱了就很快乐,其本性基本都差不多,也就是“性相近”也,但无所谓恶与不恶。但当他们长大後,其本性大多会发生极大改变,只有羊长大後变化不大,仍基本保持初生时的自然属性,故以羊象征先天的自然属性。自然属性言乎羊者,故造字为“善”。由于羊天生温良,故“善”又引申特指美好的品性,与“恶”相对。注意:善恶的善是引申义,而不是本义。
汉字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就是本义是中性的,并无褒贬意义,引申而特指或褒或贬的意义,所以在具体应用中要特别注意区分。“善”本义是指事物的自然属性,无褒贬意味,但又引申特指美好的属性。“臭”的本义指鼻子的功能所产生的嗅觉,即气味,无所谓香味与恶味,但又引申特指恶味。如“朱门酒肉臭”中的“臭”就是用本义,仅指气味,不特指恶味,因为朱门人家是不会让酒肉产生恶味的。再如“祥”字,其本义就是指事物的征兆,并无吉凶之分,引申则特指吉兆。《诗经·大明》“文定厥祥,亲迎于渭”,这里的“祥”用本义,至于吉凶,文王心里不占而知也,占之只不过是一种固定仪式而已。
知道了“善”的本义,那么“上善若水”就很好理解了。“上善若水” 这四个字,出自于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段话的大意是说,水的自然属性就是从高处流向低处,水静则平。万物都离不开水,水对万物都有利但却从来不与万物争高争上,而准是处于众人都所恶的地方,故水的这种自然属性已经接近了道了。老子所谓的道,就是指事物的本源及其自然规律,水的自然属性已经接近了事物的本源及其普遍的自然规律,故曰“上善若水”。孔子也曾解释说:“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
道家追求天之恒道,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反对人为干预自然。而水的自然属性就是从高处流向低处,静则平矣,水的这种自然属性最接近于天之恒道,故曰“上善若水”。人道效法天道,当争道不争高,天人合一,顺其自然。这是道家和儒家的共同之处。
“善”的本义。
从造字角度来看,最早现于周朝中期的金文,字形为是上面一只“羊”,下面两个“言”,而这只羊的颈上,系着一个绳套。两个“言”字并列其实是个古字,发“淡”的音,是“争说”、“竟说”之意。后来字形发生变化,将下面简化成一个“言”字,随着隶书、楷书的变化,最终成为今天我们看到的样子。
这是个会意字,那是不是羊在说话?不是的。而是人们在交口称赞“羊”的驯良美好的品性之意,所以“善”的本义是“良”、“好”、“驯善”,其后又引申出“友好”、“擅长”、“赞许”、“容易”、“熟悉”等等意思来。
上善若水
而老子的“上善若水”很明显是指引申意思。
“上善若水”,如今已经是个成语,指的是 “至高的品性就好像水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现在大众更多的是把“善”理解为“善良”,把整句话解释为 “最好的善良像水一样润物无声,不求回报”。
这些都对,一个成语在后世的引申和解释都是要根据环境和时代来定的,但是原文到底要如何解释才能尽量贴近老子的本意呢?
老子的眼中并没有善恶之分,只有“无为”和有“有为”,无为顺道,有为逆之。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世间万物不过循道生生灭灭,没有什么不同,“善”与“恶”也不过是大道在天地之间的正反映射,真正得道之人是不会在乎世人给出标准而定的善恶。
人们提出的所谓善恶在得道者心中不过是过眼云烟,最终会归于大道,混于大道。
所以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道德经》中的“善”并非“良善”。
老子用“善”在这里指代的一种“道”的状态,“上善”是非常靠近“道”的状态。因为《道德经》里老子也说过,“道”是无声无形无质的东西,名字都是勉强命名为“道”,那么道的这种不可捉摸性确实是很像水,而且并不止于形似,“道”的特性也像像水一样既对万物一视同仁,又生万物而不自知。
越靠近道,就发现道的状态像水一样。水生万物而低调不争,随遇而安,处在众人都不喜欢的低处。所以是有点类似于道生世间万物而不让人察觉。
这里继续阐叙水的七种类似于“道”的地方,其实是将“道”形象化,让大家学习水的各种品性一样去追求“道”。
“居善地”,水往低处流,从来没有逆流而上的,这是“道”的顺应;“心善渊”,水空虚静默而深不可测,这是“道”的如深渊般守中;“与善仁”,水泽被万物却不求回报,这是“道”的大仁;“言善信”,水遇阻碍即避让,一定会依道前行,这是“道”的守信;“政善治”,水涤荡污秽,平衡测量,这是“道”的治理;“事善能”,水遇方则方,入圆则圆,这是“道”的能力;“动善时”,水冬冰春融,丰沛干涸有节令,这是“道”的合乎天时。
我们只有像水一样不与物争,不与人争,不与百姓争,不与天地争,对待外界事物顺应其自然发展,顺应大道规则,让外物和自身达到完善和谐的地步,自然就没有什么好担忧的了。
水兼七善(道的七种特质)而不忧,我们追求道也是如此。其实这章中所有的“善”归结到最后还是“不争”,即“无为”的状态。
所以上善若水中的“善”实际上是指非常接近“道”的状态。
这与我们今天的理解有很大的不同,不过并不影响成语和句子意思的与时俱进。
其实很难确切真正知道老子原文的真意,不过我们能确定的是,在老子的眼中, 天下万物都是“道”所化,最终也将归入大道,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老子追求的“大道”,远在我们普通人认定的“善良”之上。
所以他绝不会说什么“最好的善良”之类的话,他不是这个层次的人。
一家之言,欢迎评论。
真正的至善是就本性而言的,是无法被定义的。所以六祖大师提到不思善,不思恶。
但要说上善若水的善,其实这个善指的是合于道是善的这么个意思。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到,水所表现的德性是最近于道的。这里的道指的是天道,也就是万物的根。为什么说水最接近于道呢,因为水和天道运行所表现出来的德性是非常之接近的。
比方说水利万物而不争,这和天道生而不宰是完全重合的德性。所以说水所表现的德性不是合于小道,而是合于天地运行的生生不息,平等的普化万物的大道。这和水平等的利生万物是无二无别的。因此老子称其为上善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善。
而道本身是没有善恶的,只是老子的思想是教人们遵道而行,所以人以道的方向来指导自己的行为自然是善的。这就是上善若水中善的本意。
其实从物理的角度来讲,流体本身没有固定形状,受力就变形,所以也是最能直观反映力的作用效果的,因此很容易在自然状态下体现“道”,比如水往低处流,这本身就是道的体现。因此我们在老子的道德观中,不能把老子提出的道德当作是人世间的好人好事等世俗观念来看,而要看做是一种内在法理在人身上的德性化。
从这点来看我认为老子和孔子在这一点上是一脉的,不同之处只是认识的方向不同。老子是倾向返回原点的,而孔子在方向上认为要向前。但不管向前还是向后走,都遵循这个内在的理却是共识。所以道家儒家不过是一阴一阳。正如老子看到了天道的不争,孔子看到了天道的自强不息而已。
其实老子说的“道”或者说中华文化中的“道”,大家的共识其实都是差不多的,都是指一切自然背后的法则原理,而德就是道所表现出来的功能。所以老子在当时做的其实是科学的思想观察实验。我们把老子的理论,过分的玄学化和通俗化都不对。要看到老子以及前人在思想上的观察轨迹就明白其实这很符合科学。
老子只是在观察思考这个不可见的法则原理以及它所体现出来的现象,从而凝结出规律和思想并发展除德性学说而已,儒家也是这个理路,只是观察的重点在人上。而学说中的玄只是因为确实没法表达而呈现玄态,亦非是故意如此。
其实人类一切的神秘主义都是因为信息不充分造成的,只是有些信息确实没法获取所以很多思想也只能这样挂着了。
我们的汉字,从甲骨文演变到现在,细细分析起来,都是那么美。
善,是会意字。它上面是‘’羊‘’,下面是‘’口‘’。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这样的字,它的本义是告诉我们像羊一样说话,有吉祥,美好之意。而羊,在人们心中,是吉祥物。‘’美‘’、‘’鲜‘’、‘’祥‘’等表示褒义的字都离不开羊字。人要有羊一样温和的秉性,就不会起争执,才会进一步合作。
善字本身意思多属褒义。它可以作形容词,表示善良,圆满,吉祥等;也可以作动词,表示喜爱,亲善,善于等;还可以作名词,表示好的人,好的事等;作副词表示多,常,易等。善,真是一个好字,可谓用处很大。
做人应该具有哪些品质呢?善良,勇敢,正直,诚信,忠孝……这些当以善为先,没有了善,何谈其它呢?
萧伯纳说:‘’善良与品德兼备,犹如宝石之于金属,两者互为衬托,益增光彩‘’。
什么是善?
元朝的中峰禅师做了很好的解释:凡是有益于别人的是善,利于自己的是恶。如果是为了利益别人,利益 社会 ,打人骂人也是善;如果是为了自己,即便敬人爱人,也是巴结讨好,也是恶。
真心为别人的无所求的善是真善,表面行善,却利益自己,有所求而行善是假善。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是要告诉我们做人应如水。
水有哪些品质呢?
世间万物,哪一样能离开水?没有了水的滋养,就没有了生机。水润泽了万物,它无色无味,这本身就是一种不争功德,默默奉献的精神。它包容一切,有着避高趋下的谦虚,有着奔流到海的追求,有着滋润万物的奉献,有着洗涤尘垢的无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它是柔和的,具有包容性的。
善的本意是什么?我认为看待任何事物都要从多方面分析,而不要片面的从单方面去论断。
孔子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生生之谓矣”。说的就是万物皆阴阳,阴阳互动才能生出万事万物。
《易经》中也讲到一字一太极。而太极包括阴阳。
要说宇宙之初,一片混沌,开天辟地,万物生长,自然孕育,生生不息。 宇宙自然的运转是大自然的规律,因此天地本身并无善恶之分。阳光普照也好,电闪雷鸣也好,都是无善恶的。他只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运行着,而这种规律的运行是使宇宙存在的运行。
我们知道高温能杀死细菌,低温同样也能杀死细菌。可是如果一直高温或者一直低温,那我们人类,万物都会受不了的。
自从地球有了人类以后,万物就有了分别。 人类把某类归为善,把某类归为恶;把某些行为归为善,某些行为归为恶。从此以后有了善恶之分。
老子说上善若水,这里的善指的是我们人类而言的,我们把好的语言,好的行为,好的品德等等都归为善。而老子用水来形容善,就是用水好的一面告诉我们什么是善。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上善,大善,要像水一样滋润万物,而不居功。
“善”的本义就是对弱小、卑微的生命有一种同情、怜悯的感情,并能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予扶持与救助。
那么,上善若水又是怎样的意思呢?
“上”指上面的高层,掌握生杀大权,实质是国家的最高决策部门。“如水”的水又是有什么特质,如何来解释呢?“水”的特质是润下、就低、无空不入。这样连起来意思不是就很明白了吗。
“上善若水”是指身居高位的统治阶级,对自己所管理的人民的、生活状态与处境能够同情和怜悯,能够尽量给予他们适当的自由、宽松的环境,对于他们在生存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最大利益的给予关怀和救助。
最后,讲一点,为什么是对管理下的人民呢?原因是,历朝历代,劳动人民以苦为生,被奴役、压制,处于 社会 的最低层,是最可怜的弱者。
善的本质是利他
【一】上善若水,在于德行,故利万物而不争
真正的善如水一般,利益万物却不争不抢,这是一种美好的德行。
大家惯于吐槽,但是,对于古天乐先生,大家一致的态度是“这世界,除了太阳,没有谁能黑得了的人”。就是因为,古天乐先生数年间默默捐建了百所小学,利了他人却不以此自居,这就是如水一般的善。
【二】上善若水,在于柔成,故柔能克刚
从表面看,水是柔的,而柔似乎是毫无力量的,而善的处境跟水一样,正因如此,人们才总是感叹“人善被人欺”。但是,从长远看,能克刚的,恰恰是柔。
比如,拯救人的,往往是容易被人忽略的那一丝善良。
【三】上善若水,在于生机,故流水不腐
而善因为是利他的,因此,容易形成良性的发展,既我们所说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良性发展的本身就代表更多的生机和可能。
无论是你给我一个苹果我给你一个橘子,还是你在危难之时拉你一把,我在危难之时扶我一下。这些,很多时候,若是依靠眼前的认知,从利己角度出发,是不会去做的。
正因如此,才说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中,“善”的本意是指道德品行或德行或品性。上善若水的含义比较深刻,要理解上善若水,关键是要搞明白上善是什么?水是什么?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指的是: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不与世人一般见识、不与世人争一时之长短,做到至柔却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气度。
“上善”是指至高的品性,换言之,是“至善”。上善若水即至善若水,那么至善是什么?或至高的品性是什么?要理解至善,就要再看“水”,因为至善若水。
水是什么?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无机化合、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被称为人类生命的源泉。水的特点是无色无味、无形透明、纯正本来。可见水是自然的,自然是真实的,所以水是真的,具有真的本性。
于是,上善若水,就可以理解为,至善若真,至善像水一样真实。
老子推崇水,其实是在推崇“真”,《道德经》又叫《道德真经》,主题思想为“道法自然”,其实是关于真的理论,道家将修行的人叫真人,显现了真的重要性。
另外,真则善,善则美,无真不善,无善不美。也说明了真的重要性,要善必须先真。
“真”重要,用什么来比喻它呢?老子想到了水,水是最接近真的一种物质。在道家学说里,水至善至柔,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且又容纳万物。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
基于此,就很容易理解上善若说啦,上善是真,水也真,于是就讲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