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经讲虚

道德经讲虚

发布时间: 2022-10-08 15:05:34

① 道家 讲虚 太虚是什么意思

释义:
1.谓空寂玄奥之境。
《庄子·知北游》:“是以不过乎 崐仑 ,不游乎太虚。”《红楼梦》第一二○回:“太虚幻境,即是真如福地。” 清 陈梦雷 《去者日以疏》诗:“冥心归太虚,天地与同寿。”
2.指天,天空。
《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太虚辽廓而无阂,运自然之妙有。” 李善 注:“太虚,谓天也。” 清 黄鷟来 《咏史》之二:“壮志弥激烈,气欲凌太虚。”
3.谓宇宙。
南朝 梁 沉约 《均圣论》:“我之所久,莫过 轩 羲 ;而天地之在彼太虚,犹 轩 羲 之在彼天地。” 唐 陆龟蒙 《江湖散人传》:“天地大者也,在太虚中一物耳。”
4.古代哲学概念。指宇宙万物最原始的实体--气。
宋 张载 《正蒙·太和》:“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 清 魏源 《默觚上·学篇十四》:“太虚之精气流动,充盈於天地之间。”
5.太虚,是道貌。老子《道德经》认为,道大而虚静。所以,这里的“太虚”实际上就是指老子、庄子所说的“道”。《道德经》又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家认为,世界的本源是道。

② 道德经中要放空自己是第几章

《道德经》第十章主要是讲虚静。虚静就是放空自己内心,让自己宁静下来。

③ 老子说的“致虚极守静笃”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使心灵保持虚和静的至极笃定状态,不受影响。

出处:老子的《道德经》第十六章。

原文: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意思是:达到极度虚无,守住极度清静。万物一起生长,我因此观看它们的往复回归。万物纷纷纭纭,各自回归到自己的根本。回归根本叫做“静”,这就叫做回复本来状态,回复本来状态叫做“常”,了解常道叫做“明”。

不了解常道就会轻举妄动而招来凶险。了解常道才会包容,包容才会公正,公正才会周全,周全才会符合自然,符合自然才会符合大道,符合大道才会长久,终身不会有危险。

(3)道德经讲虚扩展阅读

在这一章中,作者由自身的一种修炼体会讲起,告诉世人,自己在修炼到“至虚极,守静笃“的境界时,所感受到的大道运行,然后引出自己的感受,即,我们的世界,一个万物生生不息,不断循环往复的状态。

虚极静笃是一种得道的境界,“虚静”容易到达,但“虚极静笃”却很难达到,需要长期的修炼。按照道家内丹派的说法,经过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三个阶段以后才可以达到这个境界。

按照佛家的说法,叫戒、定、慧三学,先要五戒十善,然后“入定”,“入定”就是要达到“虚极静笃”的境界,这时候就会有大智慧出现。

④ 老子《道德经》:当你明白“虚”“静”时,你的人生会不一样!

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十六章)他认为万物的根源是“虚”“静”状态的。面对世事的纷争搅扰,所以老子提出这一个主张,希望人事的活动,能够致虚守静。下面对于这两个观念分别加以说明: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曾说道家思想是“以虚无为本”的。可见“虚”的观念在老学中的重要性。《老子》第四章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道冲”即是形容“道”体是“虚”状的。这个“虚”状的“道”体,像是万物的根源。它不但是万物的根源,而且它所发挥出来的作用是永不穷竭的(这可见老子所说的“虚”,并不是空无所有的)。

这和第五章上的说法是一样的:天地之间,其犹橐龠(tuó 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橐龠”是形容虚空的状态,天地之间虽然是虚空状态,它的作用却是不穷屈的。运动一经开始,万物就从这虚空之处涌现出来。可见这个“虚”含藏着创造性的因子,它的储藏量是无穷的。这正如山谷一样,虽然是虚空状的,却为大量水源的会聚处。老子喜欢用谷来比喻“虚”。他说:上德若谷。(四十一章)

我们常用“虚怀若谷”这个成语来形容某种心境。达到这种心境的人可以称为上“德”之人。

老子用“谷”来象征“虚”,“虚”这个观念应用到人生方面的时候,它含有“深藏”的意义。 “虚”的反面是“实”,是“盈”。“实”含有成见的意思,“盈”表示自满的意思。老子说了许多关于自满所产生的弊病,他说:“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二十四章)又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九章)这些话都是提醒人家不要自满,要深藏。

“虚”状的东西,必然也呈现着“静”定的状态。老子重视“虚”,也必然重视“静”。无论在人生或人事各方面,老子都很重视“静”的作用。他说: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十六章)万物蓬蓬勃勃地生长,老子在蓬勃生长的现象中,看出往复循环的道理。依他看来,万物纷纷纭纭,千态万状,但是最后总要返回到自己的本根,而本根之处,乃是呈虚静的状态。这个观点应用到人生和政治方面,老子认为人事的纷嚣,仍以返回清静状态为宜。

老子谈“静”,特别着重在政治方面来立论。他说:“清静为天下正。”(四十五章)可见“清静”的作用是多么的大。他又说:“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三十七章)如果不被贪欲所激扰,才能达到清静的境地,而清静的境地,也就是“无欲”的状况。“清静”“无欲”的重要性老子说得很清楚,他说: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在这里,“无欲”和“清静”是密切相关的。“无欲”则民自朴,民朴则足以自正。“我无欲而民自朴”,在这里“欲”和“朴”是相对提出来的,可见这个“欲”乃是指心智作用的巧诈之欲。因此“无欲”并不是要消解本能性的自然欲望,乃是要消解心智作用的巧诈欲望。在老子看来,统治者若能清静而不纵欲,社会才能走向安定的路子。

“静”的反面是急躁、烦扰。我们从它的反面来看,更可了解老子重视“静”的原因。在二十六章上老子说: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zi)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二十六章)静、重是相关的,持重者恒静,所以老子重“静”也贵“重”。他认为一个统治者,在日常的生活中必须能够持守“静重”;一个统治者虽然享有华丽的生活,却能安居泰然,这就是清静的表现。然而老子目击当时的统治者,过着奢侈靡烂的生活,表现着急躁轻率的作风,所以他感慨地说:为什么身为大国的君主还把自己看作是天下最轻的东西呢?

执政者不宜轻率急躁,尤其不可骚扰民安。所以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六十章)治理国家,好像煎小鱼一样;不能常常翻动,否则就要翻得破烂不堪了。老子用煎小鱼来比喻治理国家,也就是喻示着治理国家应以清静为原则,不可搅扰百姓。凡是苛刑重税都是扰民的政举,为政者应深自戒惕的。

老子“静”这个观念的提出是有他的思想背景的:

(1)他看到当时统治阶层的纵欲生活;他们耽溺于官能的刺激,追逐着声色之娱,因此他发出警告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昧令人口爽;驰骋畋tian猎令人心发狂。”(十二章)他唤醒大家要在多欲中求清静。

(2)他目击当时统治者扰民的实况:重税的逼压,严刑的苛虐。所以他一再地呼吁为政要“清静”,不可干扰民安。在《老子》书上,除了十六章以外,凡是谈到“静”字的地方,论旨都在政治方面,而且都是针对着为政者的弊端而发的。

老子不仅主张为政应求清静,人生的活动也应在烦劳中求静逸。他要人在繁忙中静下心来,在急躁中稳定自己。俗话常说:“心静自然凉”,又说:“以静制动”、“以逸待劳”。这些“动中取静”的道理,早已成为一般人生活经验上的口头禅了。可见老子的“静”,并不是木然不动、裹足不前,也不是像一潭死水似的完全停滞状态,乃是“静中有动,动中寓静”的。老子说:“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十五章)在这里,老子很明显地肯定了“动极则静,静极而动”的道理。

你从本章内容收获了什么?欢迎发表评论,大家交流学习!

文章说明:内容参照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

⑤ 《道德经》杂谈:虚与静

(一)难解的道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道德经》第十六章

老子最重要的概念,当然是道,但“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的意思很深,有的学者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道是可以言说的话,就不是永恒的大道。有的学者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道是可说的,但这个道绝对不是人们平常所说的那个道的意思。

道的最初含义,就是宽阔平坦的大马路。周朝为了加强对东方的控制,修了一条从镐京到洛阳的宽阔大路,就叫道。老子借用这个道字,来表明他的哲学观念中的最高概念。

上过两种对道的说法都有道理,但不管哪种说法,我们都想弄清楚,道究竟是什么?但是,你越想搞清楚就越搞不清楚,因为道是绝对的,永恒的,无限的一个存在,以人类相对的,短暂的,有限的一个生命体,又怎么能说得明白?

不管说不说得明白,好在老子极尽刻划之功,想把这个问题说明白,我们至少可以因此去朦朦胧胧把握道。

(二)道虚

比如这一章,老子谈到了道的两个最重要的性质,虚和静。

道是虚的,第四章云:“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这里的冲字是“盅”字,《说文》:“盅,器虚也。”冲就是虚。道是虚的,但作用却无穷无尽,它深奥难识却是万物的祖宗,它像沉没在水里的东西,你在岸上看,似有似无,但他却是上帝的祖先。

第六章又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这里用谷神喻道,谷神,山谷之间的通道,它是空虚的,但是,风雷云电都从这里产生。道就象一个空虚的山谷,他不会死亡,却是天地万物的本源。

道是虚的,所以学道,最重要的是虚心。

庄子说:“惟道极虚。”又说“精神生于道。”所以,人要获得精神,就要虚心,只有虚心,才能洞彻天地万物之理。庄子说:“虚室生白。”空虚的屋子里面才能遍体光明,如果屋子里面堆满了杂物,再强烈的光线都会产生阴影,但是,屋子里面空空如也,一点点烛光,屋子里面就会亮堂一片。

庄子所说的“虚室”,实在是对心的称谓,心里面空了,没有私欲了,没有杂念了,什么东西都放下了,心里面自然产生光明,以其光明览照万物,如阳光普照,江河,峰峦,林木自可历历在目,一览无余。

(三)道静

何谓静?指道的运行规律。四十章云:“弱者道之用。”道的运作是柔弱的,何谓柔弱,指顺其自然,不横加干预,这就是静的态度。十五章云:“孰能浊以静之徐清?”谁能够使混浊的水安静下来,慢慢澄清呢?

我们看一杯浑浊的水,把它放在桌子上,你不用动它,水中的杂质、泥沙,自然而然的就会慢慢沉积下来,只要给予一定的时间,水就会变得澄静透明。在这个过程中,你不需要任何作为,不需要任何行动,不需要花任何力气,它自然而然就澄清了。

所以,静的深层含义就是无为。

第五章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刍狗者,祭祀用的草扎的纸狗,在祭祀之前,刍狗受到足够的礼遇,祭祀的时候,更是摆在祭台上,享尽荣光,但是,一旦祭祀完毕,它就会被随意丢弃,要么被践踏,要么被拣去当柴火烧,最好的命运,经历日晒雨淋自然消亡。天地对待万物,圣人对待百姓,就如普通人对待刍狗,让它当荣则荣,当灭则灭,绝不施以援手,绝不加以干预。

第十七章云:“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悠者,寂也,寂寂然以言为贵,不乱说话,不随意发布命令,老百姓把事情做成了,都说:“这是我们自己做到这样的。”

怎样做到静?第三十四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

道无处不在,怎能说它在左边还是在右边呢?万物依靠它而生长,而它不去控制万物,它生长万物的功已成,而它不据为已有,它包容养育万物,而不做主宰。

(四)根是什么

道最重要的两个属性就是虚和静,人只有在此两方面用力,才能合于道。所以,十六章开篇即云“致虚极,守静笃,”虚到极点,静要笃实,以此来观察万物的生长。“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万物纷繁,各应回复根本,回到根本就叫静。守静就是回复到道所赋予的本性,回归道所赋予的本性这叫常,知道常就叫做明。

这段话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归根曰静”,根是什么?根是万物具有的自然德性,此自然德性来源于道,回到自己天生的德性就是静。“静曰复命”,此“命”,指道之命令,道并不发号施令,但万物从道而出,自然就带有了来自道的德性,能够了解自己的德性,也就了解了道,能够守持自己的德性,就合归于道。

(五)道的内存性

这里涉及到道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道的内存性,道在万物之中。

《庄子》记载了一段有趣的对话。东郭子问道在哪里?庄子回答,道在瓦盆里面,道在杂草里面,道在屎尿里面。东郭子越问,庄子的回答越低下,以至于东郭子问不下去。其实庄子讲的就是这个道理,道在万物之中,万物的蓬勃生长,衰落死亡,全是道在其中运作的结果。从这个意义而言,万物的作用不过是展现道的力量。妙就妙在,道却是虚静无为的,它让万物自然发育,自然生长,自然壮大,自然衰弱,自然消亡,所谓“道法自然”也。

(六)虚静之用

道就是自然而然,那么,我是不是可以胡作非为呢?因为道似乎不管我,让我自然嘛,那就错了。“不知常,妄作,凶”,你不知常道,胡为妄为,就会给自己带来灾祸,所以,道不是不管你,而是让你自己管自己,如何自己管好自己?依循道,道无形无名无象无声……怎么依循它?最重要的两个字,虚和静。

人生天地之间,朝夕营营,处处皆是名利,并且,人有生理之欲,情感之逐,无时不刻不与物相追逐,如果任由发展,则不得不受到物欲的限制,甚至受到物欲的支配,如此,则人本身的存在价值将丧失殆尽,从而处于不自然的状态,这将有违天道。所以,老子言致虚守静,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摒弃物欲的膨胀。老子在《道德经》中屡屡言之,如“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第三章),“见素抱扑,少私寡欲。”(十九章),“不欲与静,天下将自定。”(三十七章)“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四十六章)“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六十四章)。

读圣人之书,首先要搞清楚圣人说话的对象,《老子》一书,是老子对权势者说的,老子说,虚静乃常道,统治者能够做到无私无欲,无为无执就可以“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能够回复虚静的本性,就可以做到包容一切,能够包容一切,处事才会公正,处事公正才能受到百姓拥戴,受到百姓拥戴而居于上位才符合自然,符合自然就与道合一,与道合一就会长长久久,直到老死没有危险。

这是老子为统治者指出的修身治国之道,一切以虚静为根本,心虚无欲,守静无为,让老百姓自在自为,自我承担行为的后果,自我享受行为的利益,反而不会对统治者指指点点,说三道四。

第十七章云,“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次,其次侮之。”

最好的统治者,百姓只知道他存在,因他无为,人民对他没有爱憎,次一等的国君,因他有所作为,老百姓亲近他,赞誉他,再次一等的国君,老百姓惧怕他,最次一等的国君,百姓侮骂他,反抗他。“太上,下知有之”的国君,就是老子所言“致虚极,守静笃”的哲人王。

老子虽然是对统治者建言,但我们普通人也可从此获得启示。人活世间,快乐不快乐,幸福不幸福,与物质条件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更多的是与心态有关。有的人很有钱,不见得幸福,有的人物质生活相对贫乏,却活得很平静。但是,当今这个社会,最大的问题是,没钱人很不幸福,有钱人未必幸福,原因在于,外在的成功可以带来许多特权,因此产生不公平。所以,我们把外在的成功作为评判一个人是否有价值的标准,追求的是一个为人上人,不被人欺、可以欺人的社会地位。所以,我们对名利权色趋之若骛,自然的结果,就是贪婪心膨胀,嫉妒心膨胀,仇恨心膨胀,愚痴心膨胀……大家在物质、权欲的世界越陷越深,竞争越来越不讲道德和规则,以至于世风日下,风俗颓败,人人自危。

《道德经》是一本救世之书,可是未必人人能读,能读的人未必理解其中深刻的意义,理解了其中深刻的意义,未必能依教奉行,老子自己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而人莫不知,莫能行。”最后的结局,老子自己骑青牛西去,留给世人一个长长的叹息。

大凡哲人,是站在整个人类的角度来观察世界,是抱着整个人类的前途命运来思考问题,他们的哲思,穿透历史的重重迷雾,以天才的思维去探究宇宙的终极,力图为人类指明一个光明的前途,此心此情,千载之下,能不服膺?但是芸芸众生,为了个人的利益,勾心斗角,又遑顾其他?老子云,让百姓“功成事遂,皆曰‘我自然’。”问题在于,百姓在谋功干事的过程中,能否自然服膺于虚静之道?

也许这是不可能的事,所以老子只对统治者宣讲,对有智慧的人宣讲,上位者虚和静了,精英们虚和静了,下位的人再怎么争,也闹不出大乱子。

另一个很重要的启示,“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叶落归根,人也终不免一死,但是,在道家看来,人死是归根,归根是复命,似乎是道让你在世界走一遭,这一遭使命履行如何,要对道有个交待,那么,道赋予的使命是什么?是让你活出生命的智慧,精彩的过完一生,才能展现出道的伟力。而活得开不开心,就在于你是否有虚和静的体验,以及能否长期保持。

另一方面,如果你能够经常用结局来思考人生,你可能会立刻放下许多执着,去做最有意义的事情。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演讲,题目就是“记住,你明天即将死去。”你如果想到伟大者如成吉思汗,死后也不过是一抔黄土而已,那么,虚心、守静是可以值得尝试的一种生活方式。

⑥ 道德经 虚其心 实其腹 什么意思

原句为:【强其骨,实其腹;弱其志,虚其心】
【强其骨,实其腹】说的是统治者治理国家,保障人民的温饱和身体健康是第一位的,是最基本的要求;
【弱其志,虚其心】说的是治理国家在精神面貌维护上的要求,弱化人们的不合理欲望(知足),教化人们之间保持一种淳真的心态(虚怀)。

⑦ 道德经第三章“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的详解及深意

圣人治理的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回,增强百姓的筋骨体答魄,经常使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以上是书面解释。我再加一句:没有欲望,就回归自己的本性,所以人民安居乐业,终享天年。想更好的理解《道德经》,最好看看《庄子》。另一个角度,可以看清代黄元吉(黄裳)写的《道德经讲义》,他是从修炼角度讲的,非常好。摘其文曰:圣人摒除耳目,斩断邪私,抱一以空心,心空则炼丹有本,由是而采天地灵阳之气以化阴精,日积月累,自然阴精消灭而阳气滋长,则实腹以全其形,以道凝身,以术延命,即是超生拔死之法。。。。。。

⑧ 为什么道家强调“虚”和“静”

为什么道家强调“虚”和“静”

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老子
十六章》 ”意思就是“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坚守生活的清静不变。”那么,为什么道家强调“虚”和“静”呢?

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道家认为无论是宇宙还是人生都是源于“道”。而道的表现形态之一就是虚。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道德经》二十五章)。这个“寂兮寥兮”就是一种“虚”的状态。它“在天地出现之前就存在了。它寂静无声啊,又空虚无形啊,它独立长存而不改变,循环运行而不止息,可以作为天下万物的母体。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叫它做“道”,再勉强命名为“大”。”老子还说:“道”是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到的。”(“视之,不足见也。听之,不足闻也。”(道德经第35章)。这里面也有“虚”的特征。

二是就人生而言,庄子就认为“人之生乃气之聚,人之死乃气之散”,气本来就有“虚”的形态,更何况人乃天地之生,天地交而万物生,而天地源于道,道乃虚。所以,道家讲“致虚极”其实就是希望人回归本源,回归到道的状态。

但如何“致虚极”?这需要方式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守静笃”。因此,如果说“虚”是本体,道体,是道,那么“静”就是方法,是道用。人生需用“静”的方法来达到回归自然的目的。

不过我认为“静”既是修道的方法,也是道的特征。因为在《道德经》十六章里,老子完整的表述为“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他认为万物的生长虽蓬勃而复杂,其实生命都是由无到有,由有再到无,最后总会回复到根源。根源都是最虚静的,虚静是生命的本质,这种生命的本质也是自然的常道。在老子的眼里,最初的宇宙是虚无辽远,除了死一般的寂静,没有任何生命迹象。但是“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里面又孕育着无限生机。整个宇宙的绚丽多彩、勃勃生机恰恰就是在“静”中产生,又归于“静”。所以“守静笃”既是修道的方法,也是修道的过程。而人通过不断求虚求静来接近道,归于道,最后达到天人合一。

值得注意的是,老子思想充满朴素辩证法,在动静这一对矛盾中,他强调以静为主,这也是道家思想最终偏于避世、退让、消极、被动、清净、厚重的根源。而儒家思想则更多看重动的主动性,强调积极进取,侧重“自强不息”,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是,不论是人生还是世界,不可能永远高歌猛进,永远旭日东升,总是既有高峰也有低谷,动静相宜才是真实的、完美的生活,所以儒家激励我们奋进,道家抚慰我们心灵,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⑨ 老子说的“致虚极守静笃”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使心灵保持虚和静的至极笃定状态而不受影响。
出处:老子的《道德经》第十六章。
原文: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译文: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万物都一齐蓬勃生长,我从而考察其往复的道理。那万物纷纷芸芸,各自返回它的本根。
返回到它的本根就叫做清静,清静就叫做复归于生命。复归于生命就叫自然,认识了自然规律就叫做聪明,不认识自然规律的轻妄举止,往往会出乱子和灾凶。
认识自然规律的人是无所不包的,无所不包就会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道”,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长久,终身不会遭到危险。
(9)道德经讲虚扩展阅读
在这一章中,作者由自身的一种修炼体会讲起,告诉世人,自己在修炼到“至虚极,守静笃“的境界时,所感受到的大道运行,然后引出自己的感受,即,我们的世界,一个万物生生不息,不断循环往复的状态。
紧跟着,作者继续分享自身的感受,即,当你了解万物,哪怕是一只羊或狼的本性规律后,你不会对任何一方有偏私之念,不会恨狼吃了羊,也不会认为羊就应该被狼吃,而是会认为,这世间,应容纳万物共生共存。
这时,作者继续分享自身的认知,那就是,万物共存,生生不息,才是最重要的天道,并告诉世人,只有认识到这点,才会消解灾难。

热点内容
社矫条例 发布:2025-01-18 03:18:09 浏览:923
交通法规禁止 发布:2025-01-18 03:14:28 浏览:342
社会与法一夕阳红直播 发布:2025-01-18 02:37:46 浏览:724
谣言转发多少条付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18 01:48:20 浏览:471
女性就业地方性法规 发布:2025-01-18 01:29:02 浏览:923
最新婚姻法房子归属问题 发布:2025-01-18 01:22:43 浏览:87
国际经济法原理 发布:2025-01-18 01:22:39 浏览:340
有关医院建筑的法规 发布:2025-01-18 01:22:35 浏览:53
有关外包栏目的法律法规 发布:2025-01-18 00:32:49 浏览:725
人民法拍网 发布:2025-01-18 00:31:45 浏览: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