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亮与道德经
㈠ 红花会和天地会有什么区别
天地会、红花会的相同点:都有相同革命宗旨和目标,反清复明。下面具体介绍一下区别:
1、通俗的说法是,红花会是金大侠杜撰出来的,天地会在现实中存在……红花会管事的成为“当家的”,共十五个当家的;天地会分成前五房五堂,后五房五堂,管事的被称为“香主”;
2、“红花”与“天地会”,其实渊源甚深。雍正 12年7月25日,由陈近南主香,在红花亭同盟结义,此后洪门便以“红花亭”为兄弟出身之地,以“结盟日”为兄弟诞生之日。直到民国,洪门开香堂,大香堂中仍有“红花亭”的设置;
3、红花会的十四位英豪企图策反清帝弘历,恢复汉官威仪,这是《书剑》故事之主干;多重间谍韦小宝游走于两派之间,见证并参与了以“反清复明”为志的天地会与康熙政权之间的斗争,此为《鹿鼎》传奇框架。《书剑》中,红花会是当时乾隆年间的第一大江湖组织;在《鹿鼎》中的第一大帮会则是天地会;
4、金庸在1969年撰写《鹿鼎记》时,对天地会的历史、规则如数家珍,自由出入于历史与虚构之间,游刃有余,挥洒自如。但1955年写作的《书剑恩仇录》 是他的第一部武侠小说,此前他也从未写过任何形式的小说作品,虽说艺高心雄,怕也有些惴惴不安,心中无底。
(1)焦亮与道德经扩展阅读:
红花会,金庸小说《书剑恩仇录》和《飞狐外传》中的一个反清团体,其领袖是总舵主陈家洛,清朝大臣陈世倌之子,和当朝皇帝乾隆帝是同胞兄弟。红花会创建于清朝雍正年间,创始人红花老祖本姓朱,乃为救天下苍生而建。
红花会创建于清朝雍正年间,创始人红花老祖本姓朱,乃为救天下苍生而建。【此处说法是缘自骆冰重伤昏迷,为同属红花会的余鱼同轻薄,骆冰醒转,高声喝问:“红花老祖姓甚么?”余鱼同只得答道:”红花老祖本姓朱,为救苍生下凡来。”骆冰又问:“众兄弟敬的是甚么?”余鱼同道:“一敬桃园结义刘关张,二敬瓦岗寨上众儿郎,三敬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将。” 】
㈡ 天地会是如何灭亡
http://ke..com/view/1516.htm
㈢ 历史上真的有天地会吗
天地会
“地震高冈,一脉溪水千古秀;门朝大海,三合河水万年流。”——天地会暗语
清代民间秘密结社之一。以拜天为父拜地为母得名。又名洪门 ,俗称洪帮 。天地会创立的时间,有几种不同的说法,至今尚无定论。其成员,最初多为农民或由破产农民转化而成的小手工业者、小商贩 、水陆交通沿线的运输工人及其他没有固定职业的江湖流浪者。以后成分日益复杂,但仍以下层穷苦人民为主。天地会以反清复明,顺天行道,劫富济贫等口号,反映了当时平民的民族观念和反对阶级压迫的要求。其成员所处社会经济地位的低下,使他们更需要互济互助。因此,忠心义气便成了会内最高的道德规范和达到组织上团结、经济上互助的重要保障。天地会最初主要在福建、粤东及台湾一带流传,稍后发展至广东全省及江西、广西、贵州、云南及湖南等省。鸦片战争后 ,又传至四川、湖北、安徽及江浙等省。清前期除了天地会本名外,还有添弟、小刀、双刀、父母、三点、三合等10余种名目。鸦片战争后又出现了哥老会等大量分支,以致各地山堂林立,成为天地会一大特点。清廷实行严酷专制,但民间反对满清统治的运动从未停止,天地会曾多次举行武装反抗斗争。进入民国时期以后,国内的天地会组织部分成为少数人争权夺利的工具或为反动统治阶级反对革命、镇压人民的帮凶。海外的洪门组织,则大多数仍继续作为团结华侨的重要纽带而存在,只有少数成了黑社会组织 。
天地会也称“洪门”。清代南方主要秘密结社。
其起源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是在天地会内秘籍自称系福建少林寺僧于康熙甲寅年(1674)年或雍正甲寅年(1734)年创立;另一说法是民国以后,洪门成员称其会创自郑成功;还有一种说法是,根据档案以及清代官书记载为福建漳浦僧提喜(即洪二和尚)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或三十二年创立。
初创时原系下层劳动者互助性秘密团体,后因屡遭清廷镇压,反满色彩日浓。乾隆年间以“顺天行道”,“剃除贪官”及“争天夺国”为口号。嘉庆以后,复提出“兴明绝清”及“反清复明”等口号。清末又增加了反满内容。为对付清廷镇 压及便于吸收会众,不断创立新的名称,成为拥有数十种名目的秘密结社系统,因组织分散,未形成统一领导,在同一地区的组织间亦互不统属。无固定的教义与崇拜对象,但有严格的会规,后发展为三十六誓,要求会众忠于誓言,严守秘密。
在清代曾多次发动武装斗争,重要的有乾隆五十一年台湾林爽文起义,六十年台湾陈周全起义,嘉善起义,咸丰元年至五年广西大成国、升平天国起义,三年上海小刀会起义、厦门小刀会起义。
辛亥革命时期,三合会、哥老会中许多成员参加推翻满清的武装头争。嘉道以后,天地会发展到海外,在东南亚与美洲华侨中广泛流传,曾组织华侨多次举行反抗西方殖民者的斗争。
人们认为天地会由明朝遗老或郑成功于康雍年间创立诸说,皆以此类秘密文件为据。
天地会最初主要在福建、粤东及台湾一带流传,稍后发展至广东全省及江西、广西、贵州、云南及湖南等省。鸦片战争后,又传至长江中下游的四川、湖北、安徽及江浙等省,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秘密结社。清前期除了天地会本名外,还有添弟、小刀、双刀、父母、三点、三合等十余种名目。鸦片战争后又出现了哥老会等大量分支(哥老会后发展为独立的秘密结社),以致各地山堂林立,成为天地会一大特点。清廷曾严禁秘密结社的活动,在清律中有明文规定。但他们反对满汉地主阶级封建统治的活动从未停止。天地会曾多次举行武装反抗斗争,清前期除卢茂起义与李少敏起义外,重要的还有台湾林爽文起义、台湾小刀会起义、陈周全起义起义。鸦片战争后,天地会发动的武装起义,影响更大。重要的有厦门小刀会起义、上海小刀会起义。其中太平天国时期,天地会的活动甚为活跃,其首领洪大全(焦亮)、罗大纲等都曾率领会众参加太平军,在两广地区天地会建立的大成国、升平天国、延陵国等短期政权,也配合了太平天国的斗争。辛亥革命时期,天地会及其分支积极参加和支持革命党人领导的武装起义。海外的洪门组织,不仅在经费上对革命党人给予大力支持,而且派人直接回国参加革命。但进入民国时期以后,国内的天地会组织大多成为少数人争权夺利的工具或为反动统治阶级反对革命、镇压人民的帮凶。海外的洪门组织,则大多数仍继续作为团结华侨的重要纽带而存在,只有少数成了黑社会组织。
㈣ 道德经焦亮版本怎么样
挺好的。文字凝练、思想丰富、字字珠玑,读起来朗朗上口,集语言美、形式美和哲思美为一体。
㈤ 左手《国富论》右手《道德情操论》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左手《国富论》右手《道德情操论》》([英国] 亚当·斯密)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com/s/10cgLnY7INkRvO5Dv9G4naA
书名:左手《国富论》右手《道德情操论》
作者:[英国] 亚当·斯密
译者:焦亮
豆瓣评分:6.9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9-6
页数:392
内容简介:
《左手 右手 》讲述了:《国富论》,在这部写作历时六年、修改三年的巨著中,亚当·斯密批判地吸收了当时的重要经济学理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动过程做了系统的描述,被誉为“第一部系统的伟大的经济学著作”,它的出版标志着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正式诞生。《道德情操论》,它不仅从伦理道德的角度,而且从哲学、法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对有关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各个领域作了探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倘若对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不了解,则不可能理解市场经济社会的形成和西方近代文明的进程。
作者简介:
亚当·斯密(Adam Smith),18世纪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伦理学家。他的一生奉献了两部传世经典:《道德情操论》(1759年)和《国富论》(1776年)。前者为伦理学著作,它的出版使亚当·斯密享誉学术界;后者为经济学著作,它的出版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也成就了亚当·斯密作为“经济学之父”的不朽名声。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建立的经济理论体系,是以他在《道德情操论》建立的道德体系为前提的。
㈥ 清朝的会派
白莲教起义
清嘉庆元年(1796年)至九年(1804年),湖北、四川、陕西三省,以白莲教为组织形式的农民反抗封建压迫的起义。1786年人口3亿9110万人,起义失败后,人口为2亿7566万人,相互屠杀损失了1亿1千万人口。白莲教起义军在历时九年多的战斗中,占据或攻破州县达二百零四个,抗击了清政府从十六个省征调来的大批军队,歼灭了大量清军,击毙副将以下将弁四百余名,提镇等一、二品大员二十余名,清政府耗费军费二亿两,相当于四年的财政收入。这次起义使清王朝元气大伤,此后清王朝的统治逐渐走向衰落。
乾隆后期,白莲教在楚、川、陕三省迅速发展,清廷下令逮捕教中骨干,要求“全教拿获,毋使一名漏网”。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十月,各地教首除刘之协等少数人逃脱外,大多被捕。地方官吏乘机勒索,不遂所欲即以邪教治罪;加之为镇压湘、贵苗民起义,徭赋极重,致使大批农民破产,无法生活。刘之协等遂以“官逼民反”为号召,与各地教首约定嘉庆元年三月十日同时起义。因事泄,宜都、枝江张正谟等提前于正月初七日发动,长阳、长乐(今五峰)林之华、覃加耀接踵而起,当阳、来风、竹山、孝感等地亦有人继起响应,并占领当阳,攻破竹山、保康二城。二月初二日,襄阳张汉朝(即张富国)起义于黄龙,姚之富、王聪儿起义于夹河州,河南邓州高均德起义于高家湾。此三支义军于三月间集中于襄阳以北吕堰、双沟地区,迅速发展至数万人。所有起义队伍,不论男女,“都以白布缠头作记认”。清廷为之震惊,急由陕西、广西、山东调兵7000人,会同湖北及四川清军共万余人,由都统水保及湖广总督毕沅等指挥,实行分区围攻。各地白巾军修筑寨垒,据险防守。清军兵少,分散,进攻多受挫。四月,清廷又增调直隶(今河北)、山西兵各2000人,同时命永保统一指挥各军。经两月激战,六月,参将傅成明部在孝感被襄阳白巾军以伏击战全歼。至此,清军“先后征兵数千,皆全军覆没”。清廷再增调湖南苗疆兵2万人来援,形势开始逆转。八月,竹山、当阳、枝江各地白巾军寨垒多被攻破。最早起义之张正漠部亦在灌脑湾被歼。仅林之华部仍活动于长阳滋丘一带,襄阳白巾军活动于襄阳北及随州、钟祥一带。清军重兵多在湖北南部,姚之富等遂向北扩展,进至河南唐县(今唐河)一带。清廷又增调山东、直隶及京师健锐、火器营兵6000人来援。
正当清军集中兵力会攻襄阳白巾军时,四川达县徐天德率众数千人,于九月十五日起义于亭子铺;东乡(今宣汉)冷天禄、王三槐起义于莲池沟,巴州(今巴中)罗其清、通江冉文俦等先后响应,共有义军十余支,各有众数千,“概以白巾裹首”,分别占据山区险要,筑垒防守。署四川总督英善及成都将军勒礼善率兵进击东乡,在娘娘庙老营湾两次受挫被歼数千,此时白巾军已遍布川东、川北。清军兵力既少,两次被歼后士气又极低。但白巾军既未能相互联合,又未能扩张战果,仍分散守寨,各自为战。四川形势未有更大发展。
襄阳白巾军先在陈家河(襄阳北)以伏击战击败追击清军,后又击败河南巡抚景安所率4000人清军于魏家集(今邓县南),迫其退守南阳。嘉庆帝将永保治罪,改令惠龄统一指挥各军。二年正月,湖南苗疆暂时平定,镇压苗民起义之清军万余人,转用于进攻白巾军,徐天德、王三槐部在金峨寺、香炉坪一带,遭清军重兵围攻,损失严重,仅余2000余人。襄阳白巾军在清军围攻下,亦损失甚重;遂改据守寨垒及硬拚战法为流动游击战法,分三路经河南、陕西向四川作战略性转移。沿途“不迎战,不走平原,唯数百为群,忽分忽合,忽南忽北”,伺机以伏击、突袭等战术,痛击追击清军。途经秦岭,大批流民加入,队伍日益壮大,经四月转战,六月二十三日到达东乡,与四川白巾军徐、王部会师。嘉庆帝切责各统兵大臣,再次更换统帅,命陕西总督宜绵取代惠龄统一指挥各军。七月间,清军集中于川东、川北,对白巾军形成包围态势。当地人口稀少,义军数万人食粮难以筹集。襄阳白巾军留一部兵力由李全率领,协同四川白巾军作战,主力分两个梯队重返湖北。姚之富、王聪儿部为一梯队,由奉节出川,在白帝城与阻击清军激战3昼夜,进入巴东、归州(今秭归)地区,乘虚攻下兴山,经保康、南漳向襄阳前进;高均德等部为二梯队,出川后经当阳、远安向荆州(今江陵)前进。清军急调重兵加强荆、襄防务。襄阳白巾军突然回师房县、竹山。八月,在郧西大败明亮部,杀护军统领惠伦及丰伸布。尔后北进陕西。九月,李全部亦至安康。
襄阳白巾军回师荆襄,调动清军主力集中于湖北,四川白巾军压力遂减轻。大批群众加入四川义军,攻占巴州、达州地区许多城镇,声势复振。十一月,襄阳白巾军翻越大巴山,再度进入川北。俟清军集中至通江、太平一带时,再返陕西。清军堵、追均无成效,陷于被动。嘉庆帝第三次易帅,命湖广总督勒保统一指挥各军。三年二月,襄阳白巾军姚之富部进攻郡县(今眉县)不克,李全部经盏厔(今周至)进逼西安,在焦家镇与总兵王文雄部激战失利。两部遂分路向湖北转进。三月,姚之富部在山阳之石河铺、宽坪等处连遭挫折,至三岔河(今陕西镇安东南与郧西交界处)被清军及乡勇包围。激战终日,转战至郧西之却花坡,矢尽援绝,突围未成,全军覆没,姚之富、王聪儿跳崖自杀。李全、高均德两部在两河关(今旬阳西北)、茅坪(今洋县北)等地亦屡次失利,遂西进凤县,经略阳、宁羌(今宁强)入川,五月至仪陇,与罗其清、冉文俦部会合。白巾军全部入川,清廷集中5万兵力,三路进击。在川白巾军,仍多依险筑垒,固守硬拚,遭很大损失。罗其清、冉文俦先后被杀,王三槐被诱俘,仅冷天禄等数部,转移至梁山、忠州及川东地区。四年初,嘉庆帝亲政,总结三年战争教训,在政治、军事上进行调整:撤换作战不力的惠龄、宜绵、景安、秦承恩等领兵大臣;任勒保为经略大臣,统一指挥川、陕、楚、豫、甘五省军队;大力推行乡勇、团练,保甲制度,筑堡团守,坚壁清野,同时采用“剿抚并用”方针,宣传“若能悔罪投诚”,“不咎既往”。白巾军亦接受三年战争教训,放弃固守寨垒战术,改用分散出击与流动作战相结合的战术,开始分路向川西、甘南及陕、楚作大范围的往返流动,以便于保存自己、筹集军粮、扩充人员、争取主动及伺机歼敌。白巾军的多路流动作战,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主动,部队日益壮大,清统兵大臣福宁上奏:“贼以胁从而日增……新起之贼实多于剿除之数”;清军疲于奔命,大量减员。清领兵大臣明亮上奏:“臣自去秋至今,日夜追贼,往返五省,所领兵3000……仅存干余”。嘉庆帝于七月再次更换统帅,将上任仅半年之勒保“逮问治罪”,八月改任额勒登保为经略大臣。额勒登保任经略后,采取“驱各路之贼逼归川北”,然后“聚而歼旃”的作战方针,同时大力推行团练、寨堡及坚壁清野政策。九十月间,张汉朝战死、高均德被俘,徐天德部略有斩获,唯冉文俦之侄冉天元一年来多次击败清军,部队又发展至万余人,活动于大竹地区。十二月间,川北各部白巾军北进陕南,一部由略阳强渡嘉陵江进入甘肃秦州、巩昌地区。清军主力尾随白巾军进入甘陕,冉天元乘虚趋定远,于五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抢渡嘉陵江进入川西,进攻蓬溪县城。四川总督魁伦命总兵朱射斗,率兵3000人驰援,冉天元围城打援,于十九日在老虎岩以伏击战全歼清军,杀朱射斗。部队迅速发展为5万余人,声势大振。德楞泰急从广元、昭化南下增援。冉天元再以后退诱敌、设伏聚歼战术,在江油包围了清军温春、赛冲阿两部,予以歼灭性打击。三月,该部在马蹄岗与清军激战三昼夜,德楞泰仅余亲兵数十人,行将就歼,都司罗思举突率乡勇来援,冉天元被俘,清军反败为胜。冉部万·余,由张子聪等率领,南下太和镇(今射洪),渡过潼河,进入川西富庶地区。成都戒严。嘉庆帝逮魁伦入京,令其自杀,重任勒保为四川总督。
活动于甘肃之高天升、马学理等部白巾军,由阶州(今武都)进入龙安。闰四月,在竹子山口击败清军,杀总兵施缙后再返甘肃;八月间,夜袭陕甘总督长麟于徽县伏家镇,杀将军富成及游击台清阿等官兵千余;九月,进至陕西,在略阳、沔县(今勉县),杀总兵札勒杭阿,在西乡法宝山杀提督王文雄、副将鲍贵等。
活动于湖北之徐天德、樊人杰等部白巾军,转战鄂西北,六月间在南漳马家营击败明亮部,杀总兵王凯等;十月,在远安牛鹿坡击败追击清军,杀总兵李绍祖、参将沈庆春等。
白巾军虽然仍获多次作战胜利,但自身损失很大。自五年夏起,清廷“筑寨团练”及“坚壁清野”等措施逐渐生效,使白巾军在战略上开始转入被动,不仅粮源、兵源日渐减少,而且行动经常受阻,难以进行大范围的流动作战,而主要在川、陕、楚边境地区进行出击及流动。六年正月至七月间,在清军连续进击下,各部白巾军仅剩干余或数百、数十人,基本上被限制在南山老林之中。实力较强者,尚有苟文明、樊人杰及蒲景等少数几部。至七年七月时,此三部亦先后被清军歼灭。十二月,额勒登保上报嘉庆帝“大功底成,川、陕、楚著名首逆全数肃清”,实际上尚有多部小支白巾军活动于南山老林进行游击作战。八年二月,清骁将、提督穆克登布深入老林追击,为少数伏击战士格杀。八月,被清廷解散之部分乡勇,参加白巾军,不时向老林以外出击。九月,在西乡附近击败堵击的清军,杀副将朱槐。白巾军在极为艰苦的环境中,又坚持战斗1年余,直至九年九月,最后一位白巾军首领苟文润被叛徒杀害,历时9年的白巾军(白莲教)大起义方告结束。以川、楚、陕白巾军大起义为转折点,清朝开始由盛世走向衰落。
点评:修堡筑寨、固守一地与硬拚的作战指导,是白巾军起义初期被清军各个击破的主要原因;大踏步前进、后退,实施流动作战,虽然在一定时期内获得了战争主动权,粉碎了清军聚而歼之的战略企图,但由于没有建立根据地,当清军实施筑寨团练及坚壁清野时,即完全丧失了主动权,是白巾军后期终于失败的主要原因;教、军合一的组织形式和封建家长制的管理制度,致内部派系林立,战争中缺乏统一领导、计划及各部不能密切协同,亦为白巾军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1786年人口3亿9110万人,起义失败后,人口为2亿7566万人,相互屠杀损失了1亿1千万人口。
这一点存疑,虽然数字出于清朝的官方户籍档案
因为白莲教起义发生的地区实际上相当小,涉及的不过是湖北西部,四川东部,陕西南部,河南西南部。该地区的总人口估计仅为3000-4000万左右
天理教:白莲教的一个支派,是18世纪中叶白莲教武装起义失败后,由部分教徒组织起来的,曾在北京、河南发动起义。又称八卦教。
嘉庆年间由京畿、直隶、山东、河南等地的八卦教(九宫教)、荣华会、白阳教、红阳教、青阳教等教派的部分教徒逐步联合统一而成 。主要首领为河南滑县人李文成、冯克善和京畿大兴县人林清等。教内以八卦为分支名目,各有掌卦教首,而震卦为七卦之首,兼理九宫,统管八卦。主要经卷为《三佛应劫统观通书》等。传习“真空家乡,无生老母”八字真言。崇拜太阳,信奉“三极”说,即认为世界的发生发展经历过去、现在 、未来3个时期,“过去”称无极,“现在”称太极,“未来”称皇极 ;倡言“红阳劫尽 ,白阳当兴” ,该由“十八子明道”、“孝姓应世”。天理教冲破了八卦教世袭传教家族敛钱自富的传统,提出了入教者缴纳根基钱(或称“种福钱”),起事之后给与地亩官职的主张,具有发动武装起义,推翻清王朝统治的政治目的。嘉庆十八年(1813),天理教曾组织发动京师、河南、山东等地教徒起义,京师的一支并曾攻入紫禁城。后在清军镇压下先后失败。
小刀会
小刀会是成立于厦门的民间秘密团体,属天地会支派,1851年传到上海。上海小刀会成员主要为上海的福建籍劳动人民和部分工商业主。与小刀会性质相同的秘密结社,上海还有主要成员为广东人的天地会和本地人组成的庙帮、塘桥帮、百龙党、罗汉党等。1852年,天地会成员周立春在青浦领导发动抗粮斗争,南汇、华亭(今松江)、上海等县继之而起。罗汉党人徐耀还发动了嘉定起义。这些斗争使各个秘密组织逐渐联合起来。1853年,在太平天国起义和福建小刀会起义的影响下,各支力量以小刀会名义结成统一组织,推举天地会广东帮首领刘丽川为首领,准备举行大规模的武装起义。
1853年9月5日,周立春、徐耀等在青浦首举义旗攻占嘉定。7日,刘丽川和原小刀会福建帮首领陈阿林等在上海起义,占领县城。随即,从上海、嘉定分别出发,接连攻占宝山、南汇、川沙、青浦四县,成立小刀会政权。初用“大明国”国号,旋即改称太平天国,由刘丽川上书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表示接受领导。清朝政府急从围攻太平天国天京(今江苏南京)的江南大营抽调部分清军及其它地方武装,由大营帮办、署理江苏巡抚许乃钊率领,赶赴上海镇压。9月22日,清军陷嘉定,周立春被俘牺牲,其女周秀英和徐耀率领部分起义军转入上海。至月底,周围各县相继失陷。起义军在上海坚守抗敌,曾宣布豁免三年赋税钱粮,并铸造货币,发展商业,保证粮食供应,打击高利贷,得到上海人民的拥护。
英、美、法当局曾声称对局势保持“中立”。但为维护在华利益和威胁清政府,1854年 4月,英美驻军袭击了上海城内的清军营盘。7月,清政府任吉尔杭阿署江苏巡抚。吉尔杭阿派苏松太道吴健彰与英、美、法当局谈判,以出卖上海海关和租界主权,换取它们的支持。从此,上海海关开始由英、美、法三国委派的“税务司”共管,上海租界建立了独立于中国行政系统和法律制度以外的统治机构。
早在小刀会起义不久,外国势力与清军即在上海城北建筑围墙,以隔断城内起义军与外界的联系。1855年1月6日,法舰队司令辣厄尔领法军与清军配合,攻破县城北门。起义军英勇还击,予以重创。英、美、法当局和清政府遂加紧围困,断绝对城内的粮食火药接济。2月17日,起义军被迫突围。战斗中,刘丽川、周秀英、徐耀等牺牲。部分起义军由潘起亮率领进入太平天国统治区,加入太平军。其它突围残部流散各地,继续参加反清斗争。上海小刀会起义至此即告失败。
天地会
“地震高冈,一脉溪水千古秀;门朝大海,三合河水万年流。”——天地会暗语
清代民间秘密结社之一。以拜天为父拜地为母得名。又名洪门 ,俗称洪帮 。天地会创立的时间,有几种不同的说法,至今尚无定论。其成员,最初多为农民或由破产农民转化而成的小手工业者、小商贩 、水陆交通沿线的运输工人及其他没有固定职业的江湖流浪者。以后成分日益复杂,但仍以下层穷苦人民为主。天地会以反清复明,顺天行道,劫富济贫等口号,反映了当时平民的民族观念和反对阶级压迫的要求。其成员所处社会经济地位的低下,使他们更需要互济互助。因此,忠心义气便成了会内最高的道德规范和达到组织上团结、经济上互助的重要保障。天地会最初主要在福建、粤东及台湾一带流传,稍后发展至广东全省及江西、广西、贵州、云南及湖南等省。鸦片战争后 ,又传至四川、湖北、安徽及江浙等省。清前期除了天地会本名外,还有添弟、小刀、双刀、父母、三点、三合等10余种名目。鸦片战争后又出现了哥老会等大量分支,以致各地山堂林立,成为天地会一大特点。清廷实行严酷专制,但民间反对满清统治的运动从未停止,天地会曾多次举行武装反抗斗争。进入民国时期以后,国内的天地会组织部分成为少数人争权夺利的工具或为反动统治阶级反对革命、镇压人民的帮凶。海外的洪门组织,则大多数仍继续作为团结华侨的重要纽带而存在,只有少数成了黑社会组织 。
天地会也称“洪门”。清代南方主要秘密结社。
其起源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是在天地会内秘籍自称系福建少林寺僧于康熙甲寅年(1674)年或雍正甲寅年(1734)年创立;另一说法是民国以后,洪门成员称其会创自郑成功;还有一种说法是,根据档案以及清代官书记载为福建漳浦僧提喜(即洪二和尚)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或三十二年创立。
初创时原系下层劳动者互助性秘密团体,后因屡遭清廷镇压,反满色彩日浓。乾隆年间以“顺天行道”,“剃除贪官”及“争天夺国”为口号。嘉庆以后,复提出“兴明绝清”及“反清复明”等口号。清末又增加了反满内容。为对付清廷镇 压及便于吸收会众,不断创立新的名称,成为拥有数十种名目的秘密结社系统,因组织分散,未形成统一领导,在同一地区的组织间亦互不统属。无固定的教义与崇拜对象,但有严格的会规,后发展为三十六誓,要求会众忠于誓言,严守秘密。
在清代曾多次发动武装斗争,重要的有乾隆五十一年台湾林爽文起义,六十年台湾陈周全起义,嘉善起义,咸丰元年至五年广西大成国、升平天国起义,三年上海小刀会起义、厦门小刀会起义。
辛亥革命时期,三合会、哥老会中许多成员参加推翻满清的武装头争。嘉道以后,天地会发展到海外,在东南亚与美洲华侨中广泛流传,曾组织华侨多次举行反抗西方殖民者的斗争。
人们认为天地会由明朝遗老或郑成功于康雍年间创立诸说,皆以此类秘密文件为据。
天地会最初主要在福建、粤东及台湾一带流传,稍后发展至广东全省及江西、广西、贵州、云南及湖南等省。鸦片战争后,又传至长江中下游的四川、湖北、安徽及江浙等省,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秘密结社。清前期除了天地会本名外,还有添弟、小刀、双刀、父母、三点、三合等十余种名目。鸦片战争后又出现了哥老会等大量分支(哥老会后发展为独立的秘密结社),以致各地山堂林立,成为天地会一大特点。清廷曾严禁秘密结社的活动,在清律中有明文规定。但他们反对满汉地主阶级封建统治的活动从未停止。天地会曾多次举行武装反抗斗争,清前期除卢茂起义与李少敏起义外,重要的还有台湾林爽文起义、台湾小刀会起义、陈周全起义起义。鸦片战争后,天地会发动的武装起义,影响更大。重要的有厦门小刀会起义、上海小刀会起义。其中太平天国时期,天地会的活动甚为活跃,其首领洪大全(焦亮)、罗大纲等都曾率领会众参加太平军,在两广地区天地会建立的大成国、升平天国、延陵国等短期政权,也配合了太平天国的斗争。辛亥革命时期,天地会及其分支积极参加和支持革命党人领导的武装起义。海外的洪门组织,不仅在经费上对革命党人给予大力支持,而且派人直接回国参加革命。但进入民国时期以后,国内的天地会组织大多成为少数人争权夺利的工具或为反动统治阶级反对革命、镇压人民的帮凶。海外的洪门组织,则大多数仍继续作为团结华侨的重要纽带而存在,只有少数成了黑社会组织。
㈦ 天地会是郑成功创立的吗
天地会的起源传说众多,但我个人根据自己对史料的掌握和辩证,一直认为天地会并不单纯是清代一个朝代突然崛起的组织,更不是为了反清复明而建立的单一组织的社团。天地会只不过是中国民间自东汉太平道建立后一直存在,并且在许多朝代更迭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民间反政府组织的一个阶段性名称,它没有固定的组织、宗旨,甚至没有固定的信仰,它唯一的目的就是造反,清代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元代打着白莲教旗号,宋代还有外来的明教旗号,不一而足。这里就不一一论述了,不过还是在下面给楼主找了一些关于天地会的资料,请你自行参考吧。
天地会一直深处民间,逃避满清公家的查缉。其起源有下列诸说。
反清复明说
反清复明说:认为天地会是明朝遗民所创办,或郑成功麾下陈永华参与草创的组织,有“反清复明”的宗旨。
互助团体说
互助团体说:认为天地会是社会下层人士组织的互助团体,成立之初并无“反清复明”的宗旨。
军人团体说
退伍绿营、湘军、楚军等军人,有武无职,遂时常参与江湖黑道组织,谋取所得,却屡遭公家查禁,愤而抗清,托言“延平王克复之志”,行黑帮掳掠不法之实。四川一带称之为袍哥会。
关于天地会起源的主要传说
传说中康熙帝征调福建莆田南少林高手为军官,远征西藏之虏,凯旋后,却有人诬告这些高手意图造反,于是朝廷派八旗兵,火烧南少林寺,将之除灭。有五个少林俗家高手逃脱不死,从此痛恨清朝,建立洪门,是为““洪门五袓””,以“天父地母”,立誓反清复明,故称天地会,尊郑成功为开山老祖。
辩证
郑成功创立说:延平王郑成功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占领台湾(继承人郑经、下任郑克塽,1683年灭亡),仍矢志恢复中原,所以建立了洪门,以“汉留”为代号,成立了洪门派驻于中国大陆的反抗组织。
为表示不服从“清朝”,以“天父地母”取别号为“天地会”,是洪门对外的习称。往后屡遭查禁,演衍出乾坤会、添弟会、三点会、三合会、三河会、圈子会、汉流(留)、八卦会等,据载有五十多种名称。
洪门五袓应是随史可法抵抗清兵的将领,又转随郑成功之洪门,留在中国大陆‘汉留’组织,广招反清义士,听候台湾参军陈永华(化名陈近南)的命令。 陈永华化名陈近南,并有许多联络人,皆用“陈近南”之名发布命令。据说陈近南在湖北时,曾居襄阳城南“白鹤洞”,号“白鹤道人”,藉传道为名,游历四方,联络仁人义士。“白鹤仙师”的图像即代表汉留组织的标志。台湾有很多地方,现在都有供奉白鹤仙师或鹤母等风俗。
明郑王朝郑克塽投降清廷后,他们在闽粤留下之中国武术门派,统称为南少林‘功夫’,两广人士称武术为功夫。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僧人郑洪二,化名万云龙,在福建创立天地会,倡议反清复明,白日诵经礼佛,夜间聚众赌博,累聚银钱,预谋起事,子郑继,部下陈彪、陈丕、张普、张狗(破脸狗)、卢茂、李少敏、赵明德等数百人。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云龙派手下卢茂,率领会众三百余人,攻漳浦县衙门。但部众未曾到齐,事即败露,被杀数十人,会众三百余人皆被俘虏。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初,云龙派李少敏奉明朝宗室朱振兴为“振兴大王”,不料官府听闻风声,纵兵掠捕,事件立刻失败。云龙两次起事皆败,折损数百人。众人被捕时,畏惧云龙报复他们的亲属,都不敢供出云龙,云龙佯作僧徒,依然于庙中饮酒狎妓,安居行乐,官府不知。云龙死后,其子郑继接管天地会,法号“行义”。
林爽文事件后,朝廷敕命严查闽台天地会,因而揭露上述两次起事主谋为万云龙。其子“行义”被捕。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闽浙总督伍拉纳、福建巡抚徐嗣曾的奏折内容:“臣等查提喜于乾隆二十六年倡立天地会…….该犯俗名郑开,僧名提喜,又名涂喜,又名洪二和尚。”
为了纪念万云龙,天地会会众常自称为“万家兄弟”,甚至把“万”当作姓氏的暗语:如,“您老哪个万儿?”
㈧ 天地会与拜上帝会之间的差异
天地会的奋斗目标是反清复明,拜上帝会只反清,不复明.而且拜上帝会的成员都信奉基督教,天地会的成员没有明确的宗教信仰,只要愿意反清复明就可以.
㈨ 漫谈江湖,《古惑仔》中洪兴社的原型究竟是谁
1994年,香港最佳拍档电影公司将牛佬的黑帮主题漫画《古惑仔》搬上荧幕,改编成同名电影。一经上映,就火爆港台大陆以及东南亚各地。该系列电影票房大卖,不断加拍续集,仅仅是正传系列一拍就是六部(人在江湖、猛龙过江、只手遮天、战无不胜、龙争虎斗、胜者为王),拿下十二亿票房。
该系列电影的火爆不仅让郑伊健(陈浩南),陈小春(山鸡)等一众主演红极一时,也让“洪兴社”等黑帮进入普罗大众视野,从电影诞生之日直至现在,人们不断在问,洪兴是否真有原型?
要探询这一问题,就不得不追溯历史,从洪门(天地会)、三合会、和合图、14K和新义安说起。
01
洪门(天地会)
洪门也称“天地会”。清代南方主要秘密结社。以拜天为父拜地为母得名,俗称洪帮。洪门的起源是一本糊涂账。乾隆五十三年捕获了台湾天地会(天地会亦称洪门)大统领严烟,审讯时提及洪门起源,一问三不知:“此教起于何年,我实不能知道。但听陈彪说,此教年代久远,从前有个朱姓、李姓同起的。朱姓叫朱鼎元,李姓实不知道名字……”
关于发源地,也不清楚。四月十四日,严烟供说:“闻起自川省。”政府当然要细查,将四川翻得翻天覆地,翻成了“川四”也没什么结果。四川总督李世杰实在找不出洪门根据地,八月壬辰上奏:“四川省到处查访,实无天地会之名。”
但不论怎样,目前普遍流传的洪门起源主要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源自天地会内秘籍,其自称系福建少林寺僧于康熙甲寅年(1674)年或雍正甲寅年(1734)年创立;另一说法是民国以后,洪门成员称其会创自郑成功;还有一种说法是,根据档案以及清代官书记载为福建漳浦僧提喜(即洪二和尚)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或三十二年创立。
天地会以反清复明,顺天行道,劫富济贫等为口号,反映了当时平民的民族观念和反对压迫的要求。其成员所处社会经济地位的低下,使他们更需要互济互助。因此,忠心义气便成了会内最高的道德规范和达到组织上团结、经济上互助的重要保障。天地会最初主要在福建、粤东及台湾一带流传,稍后发展至广东全省及江西、广西、贵州、云南及湖南等省。鸦片战争后 ,又传至四川、湖北、安徽及江浙等省。清前期除了天地会本名外,还有添弟、小刀、双刀、父母、三点、三合等10余种名目。鸦片战争后又出现了哥老会等大量分支,以致各地山堂林立,成为天地会一大特点。
虽然起源搞不清楚,但洪门在中国近代历史中却闹得轰轰烈烈。风云200年,其分支组织白莲教、红灯照、红枪会、大刀会、小刀会、袍哥……天天闹着要“反清复明”。清廷严禁秘密结社的活动。但洪门中人反对清廷的活动从未停止。天地会曾多次举行武装反抗斗争,清前期除卢茂起义与李少敏起义外,重要的还有台湾林爽文起义﹑台湾小刀会起义﹑陈周全起义起义。鸦片战争后,天地会发动的武装起义,影响更大。重要的有厦门小刀会起义﹑上海小刀会起义。其中太平天国时期,天地会的活动甚为活跃,其首领洪大全(焦亮)﹑罗大纲等都曾率领会众参加太平军,在两广地区天地会建立的大成国﹑升平天国﹑延陵国等短期政权,也配合了太平天国的斗争。
辛亥武昌起义,四川、陕西、湖南、浙江等地均由洪门率先发动。海外的洪门组织,不仅在经费上对革命党人给予大力支持,而且派人直接回国参加革命。其中的厉害人物当有洪门堂主袁静雪,此人差点打进敌人的被窝。她是袁世凯的女儿,溥仪选妃时的种子选手。可惜十进八时被淘汰了。另一个就不得不说孙中山了,孙中山是洪门中职位很高的“双花红棍”,其在《孙文学说》提及了洪门:“洪门者,创设于明朝遗老,起于康熙时代。盖康熙以前,明朝之忠烈士,多欲力图恢复,誓不臣清,舍生赴义……”
清灭亡后,“反清”“安清”失去意义。洪门丧失斗争目标,逐渐蜕化变质。进入民国以后,国内的天地会组织大多成为少数人争权夺利的工具或为反动统治阶级反对革命﹑镇压人民的帮凶。海外的洪门组织,则大多数仍继续作为团结华侨的重要纽带而存在,只有少数成了黑社会组织。
转化成黑帮的洪门,活跃在华南地区。20世纪初,洪帮是上海帮派势力最大的,地位最高的人是范高头。黄金荣、李超五、刘福彪、潘钰卿都是他一手带出来的。
洪帮最先由福建扩展到广东、广西,覆盖整个华南地区,然后以广东、福建为跳板,发展到台湾、澳门,及东南亚、美洲等其它地区。
02
三合会
香港黑帮往上要追溯到清代的“洪门”,后改称“三合会。据传,三合会的名称就与广东有关,一种说法是三合会单指广东的洪门组织,因为广东省有东江,西江,北江三条河流;另一种解释则认为:三合会称谓起源自洪门首任香主陈近南率众起义失败,战死于广东省惠州的高溪庙,其徒众拥天佑洪(原名苏洪光者)继续与清廷对抗。他们认为当时天时,地利,人和都恰到好处,故又名三合会。
清朝亡后到二次大战后,三合会已经演变成为香港传统江湖秘密结社的统称。近半世纪以来,三合会的各帮派行为包括收取保护费、贩卖毒品、洗黑钱、非法赌博、经营性产业等所谓黄、赌、毒的偏门行业。个别成员亦会进行偷窃、诈骗、绑票及恐吓勒索等犯罪行为。香港大型的三合会会员约20多万人以上,大部分小型街头帮派里中有7-10%的黑社会成员是活跃份子,若然统一所有香港三合会和黑帮,可达致40万-50万人以上,所以香港往往将三合会与黑社会混在一谈。换句话说,三合会是个筐,什么帮派都可往里头装。
03
和合图
19世纪80年代,由于清末政府的固步自封与腐败无能,当时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情况屡见不鲜。从而导致大批百姓流亡港澳地区,寻找安身立命之所。这其中有一部分被当成“猪仔”,让人贩子贩卖到港澳地区,充当社会最底层的苦力人员。这些被当作“猪仔”卖掉的主要的就是四邑“南番顺”人,所谓南番顺是彼时对广佛辖区的统称,地区有广州、佛山、顺德等地。四邑人,包含台山、开平、恩平、新会、客家人,围头人(佘族)等。这些“南番顺”虽然人数众多,却并没有自己的组织。作为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经常受到上层社会的压榨与凌辱。
1884年8月5日,中法战争爆发。南番顺工人们虽身在香港,却心系国家安危。在战争正式爆发后,工人们联合本土围头人,拒绝接驳法国船只的一切货物。法国商船立马向海事处,水警等部门求助。之后水警以《商船条例》为由,称工人不卸载货物就是犯法,因此拘捕的工人达数十人之多。此事发生后,身为围头人的赖忠(盲忠,后和合图话事人。),义无反顾的站了出来。此人早年曾在“拔萃书院”读书,受过很好的教育,亦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他找到了拘捕工人的水警,请求放人,好话说尽,可并没有什么用处。水警方面坚持认定,工人不卸货就是犯法。
此次事件过后,工人们深知团结的重要。于是在诸多小团体的联合倡议下,1884年10月3号,爆发了历史上有名的香港工人游行示威大罢工。抗议英法两国镇压中国爱国运动,与对工人阶级的压迫。工人游行示威活动全面爆发,码头再无一名搬运工人,使得法国商船的很多货物无法下船,码头的船越来越多,货物越来越多,很多不能长时间积压的货物损坏,法国商人损失惨重。在游行示威的第三天,港英政府派出军队进行镇压,派出警察去各个小团体的居所,找团体头目谈话,危言恐吓,迫使工人们重新去往码头,可人虽去了,货物还是不下了。
10月3日的大游行备受国际瞩目了,此时的港英政府不敢再闹出更大的事件,只能好话说尽后,派出警员与军队一起帮忙卸货,但凡愿意卸货的工人亦出高价聘之。团结罢工的成果使各个小团体看到了团结的力量,罢工事件一结束。活跃的赖忠“盲忠”就联络每个小团体加入,联合注册了名为“合和图”的“合法社团”。而“和合图”的首任掌舵,便是有“盲忠”绰号的赖忠。赖忠手下又有十二名小帮派首领分别为马骝王、方万仔、豆皮梅、大眼胜、尖不甩、叻仔、袁坨坨、先生多、矮仔周、扁垯垯、驼背华于崩牙才,分管十二个小帮派。在后来“和合图”也被叫“合和桃”“老歪”,而赖忠就是“歪嘴皇帝”。后期香港很多的知名帮派,便是在“和合图”分支出去的,包括现在香港最活跃的社团“和胜和”,还有“和利群”、“和一平”、“和二平”“和利和”等等这些,全是“和合图”的分支。俗称“和字头”。
04
和胜和
1884年-1909年,和合图在香港共成立有26个小堂口,他们也没有严格的帮规制度,亦没有高低职位之分。其他分支与堂口分别称为“胜和”、“利群”、“洪胜”、“胜义”、“义堂”、“一平”、“二平”、“利和”、“胜堂”等等。
进入20世纪,香港经济开始繁荣起来,通商、港口等条件使得前往香港做工的人也越来越多,这些人多是苦力,为争饭碗,同乡或同地区的人自然要相互照顾,帮派之间常常相互争抢生意,发生械斗是家常便饭。
当时的港英政府懒得管这些打架抢生意的事情,只要不闹出人命就行,这使得帮派间就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规矩,以暴力手段来争取自身更多的权益,
1909年勇义堂堂主“黑骨仁”出面号召各帮会要团结起来,要有组织有纪律。于是召集了香港第一次洪门大会 , 黑骨仁也被推举为香港洪门的“开山祖师”,由于黑骨仁是正宗的洪门成员,他做了“开山祖师”之后便把内地洪门帮会的仪式和等级制度在香港帮会中传承下来。
这次大会确立了香港洪门的六个职级,老大称 “香主” ,往下依次是二路元帅、红棍、 纸扇、草鞋,最低级的普通马仔叫 “四九仔”。后来潮州帮的“义兴公司”在“纸扇”和“草鞋”之间增加了“五虎将”职位。
同时这次大会决定在各堂口名称前加一 “和”字,取以和为贵之意 , 形成既独立又联合的“和”字头三合会,比如“洪胜会”改叫“和洪胜”,“勇义堂”改叫“和勇义” 。他们的鼻祖就是前文所提赖忠所创立的“和合图”。
1909年前,前身是“胜和同乡会”(东莞市南城区胜和村)的“胜和堂宗祠”胜和堂,于香港九龙的深水埗区九龙仔成立,堂口归属和合图。1909年黑骨仁召开洪帮大会后,在名字前面加了个“和”字,“胜和堂”遂成为“和胜和”。
1925年发生省港大罢工,失业人士助长黑帮扩大,和胜和借此急速扩张,从和合图派系中的一个小堂口壮大而成为一个主导和记的社团。
1930年,和胜和宣布脱离和合图而独立于和记内,和胜和成为和字头派系的主流,于中国大陆解放后带领和记与14K、新义安等社团鼎足而立于香港。
05
14K
说到14K,就必须说到葛肇煌。葛肇煌1934年在国民革命军第93师当连长,1942年加入军统,并立下赫赫战功。1943年任军统西江独立行动大队长,1944年暗杀汪伪政府广东省长陈耀祖。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军矢崎勘十将军知道广东盛行三合会,故与汪精卫政权的官员李荫南、郭卫民、冯壁峭利用一些归国的天地会华侨人士与本地的帮派兄弟,创建了“洪门五洲华侨总会西南分会”(简称“西南本部”),来做情报工作,并逼迫小贩与苦力工人加入,以维系会中财政。
1945年日本投降的同一天,军统葛肇煌在广东省广州市西关宝华路14号抢占了“西南本部”,改称“洪门洪发山忠义堂(会)”,并以“洪门忠义会”之名在广州展开情报活动入驻会址接管改变其性质。由于其所在为宝华路14号,因此14号成了该组织的别称。
1949年春,国民党败局已定,内部高层一方面在准备撤退一事,另一方面也在安插撤退以后的“暗桩”。保密局负责人毛人凤授意下属秘密联络两广一带的洪门组织,为国民党撤退铺路。
葛肇煌是负责这项任务的最佳人选,他有两重身份,一是军统的一个小头目,二是广州地区洪门“护法”。
葛肇煌到达香港后把许多旧部集合,尊蒋中正为元首,开始反共任务,再次重组“洪发山忠义堂”。由于台湾政府的资金支持,加上原本军人出身的组织性与武装能力,势力上一支独秀,形成今天“14K”的雏形。
葛肇煌的旧部主要是49年逃亡香港的国民党残部。这些人逃亡香港形成了香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难民潮,港英政府当时把这些败兵难民安置在摩星岭公民村。
当时的香港,拥有不少偏激的也很有势力的左派力量,他们想把这些已经缴械的蒋军残部撵出香港,因此时常去摩星岭难民区挑起事端。而这些手无寸铁但经历了无数血战的亡命之徒也不是好惹的。终于在1950年,这些亡命之徒和香港左派学生演变成了一场大规模的流血冲突。这场冲突,让港英当局最终做出了一个决定,把十多万蒋军残部和他们的家眷迁往调景岭,集中安置。
住在这里的败军难民当中,有个叫马鹤凌的人,他妻子在难民营产下一子,成了难民营里最小的难民,他们给这个小婴儿取名叫马英九,日后成为了台湾地区的领导人。
调景岭难民营的条件十分艰苦,这些难民中不乏有曾经的达官贵人或叱咤风云的将军,但不管曾经怎么样,现在大家都同在社会的最底层。这里没人管没人问,新的秩序只能靠拳头建立起来。葛肇煌与“十四号”的帮众逃至香港,重建社团,被港英政府列为香港三合会组织。真正的洪发山总会已跟随国民政府于台北注册为合法社团,故香港当地帮派改称葛家军为14K以作识别,十四K的“K”就是国民党(Kuomintang)的首字母。当时洪发山其他字堆虽然反对其自称忠义堂系统,然而实力不足以改变抗衡有准军队组织力和武装的十四号,随几十年历史发展逐渐混淆外界也早已分不清细节,但14K之名的流传下来还是让知悉历史细节的人领略其调侃意味,暗指葛家军一众是1949年后政治力产物并非传系的洪门系统。
在1960至1990年到的三十年间,14K发展迅速,一度拥有20万会员,扩展成全球华人三大帮会之一。1990年代,不少成员渐渐向中国大陆发展。据1991年统计香港主要成员约有2万人。在1960及1970年代,因协助反共,故与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有紧密的接触及互动,然而近年14K已很少扯上政治议题,台湾政府方面亦停止资助14K。
由于其传承清朝洪门的各种秘密帮规和仪式,加上独有的三合会诗句和文化,一直是各个帮会中最具神秘性,且被视为源于洪门的正统大帮派,独特的神秘色彩。有别于其他帮会,14K非香港土生土长,充满政治色彩。龙头葛肇煌于1950年代去世,长子葛志雄继任,绰号“太子”,被视为洪门一脉相传的正统孝字堆龙头。
另外十四K还曾专门训练了一支“12K金钗”女子特别行动队,由女枭雄率领11名“美女蛇”杀手,巧使美人计引诱,曾大闹九龙城,截劫毒枭、毒品,陷害某社团,打杀劫掠,无所不为,被誉为世界黑社会大舞台上的一大奇观。
06
新义安
“义安”是潮汕的古称,潮州府古代有段时间叫做义安郡,因为潮汕地区自古属于义安郡,所以新义安又被香港人称为潮州帮。源自1866年在万安成立的潮州鹤佬帮。1919年,“万安帮”分裂,"义安帮"另开山堂,并于1921年用“义安工商总会”名义向香港政府华民政务司署注册。
向前是军统头子戴笠的心腹之一,在抗战胜利之后,向前得到军令,潜伏进香港从事间谍活动。向前潜伏到香港后,由于有军统背景,便成了有潮州帮背景的“义安工商总会”的龙头老大,听命于军统,从事间谍活动。
日本投降当日,广州“洪门五洲华侨总会西南分会”会址为葛肇煌所占领,改称“洪门洪发山忠义堂”,并领封为洪门龙头(三合会帮会龙头),葛肇煌听命于军统局局长戴笠,并尊蒋中正为蒋总统。“义安工商总会”领袖“向前”也归属于葛肇煌部下,领“洪门太平山义安堂”堂主,并获授国民革命军少将军衔。所以,新义安和14K鼎足香港的同时,又有着“血缘”关系。
1947年义安工商总会因涉及三合会活动而被取消了社团注册,拥有国民党军衔的龙头大佬向前,将组织改名为新安公司及其分支“永安公司”,俗称为“新义安”。
1953年,新义安龙头向前被港英政府递解出境至台湾。由其儿子向华炎执掌新义安。
1956年警方大举扫荡帮会,新义安出现了敬义、义群、大好彩等分支,后经新向氏龙头大手改革,确立帮会中的世袭制,为向氏世族,发展到1980年代,组织结构相当完善,设有“五虎”、“十杰”,并在各主要地区设有坐馆。
1980年4月1日,香港《华侨日报》披露:1980年3月29日开始,警方大举扫荡新义安,近50余名坐馆、红棍、白纸扇等人被捕,成为1956年以来最大的一次“反黑”行动,并被缴获一批现代化武器及黑帮文件。1994年1月8日,香港警方再次发动庞大的“扫黑”,拘捕新义安14名高层,警方一度估计新义安已发展到8至10万会员,与和胜和同为全港最大的黑帮组织。
07
洪兴的原型究竟是谁?
说了这么多,洪兴社的原型究竟是谁呢?
网上普遍流传的说法是新义安,但《古惑仔》的原作者牛佬是这么说的。27岁那年,他在电影院看周润发主演的《我在黑社会的日子》,心有所感。三年后,自立门户开画古惑仔。
帮会名字取自三年前电影中的洪兴,蒋天生模仿周润发,山鸡参照梁朝伟,而陈浩南取型刘德华。
当时电影中大佬多叫东哥,牛佬就故意取了南字,又从公司名中取了浩字,女主为了讨喜,且符合口吃特征,定名细细粒。
第一期故事,源自牛佬朋友吴志雄,也就是后来电影中的B哥。
按照牛佬的说法,洪兴社完全就没有原型,是来自电影。但所谓一千个读者眼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者自己怎么说已经不重要了。
艺术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
你可以说,洪兴社源自14K,因为葛肇煌以蒋中正为尊,洪兴老大姓蒋--蒋天生、蒋天养。
你也可以说洪兴源自和合图, 赖忠手下有十二名小帮派首领分别为马骝王、方万仔、豆皮梅、大眼胜、尖不甩、叻仔、袁坨坨、先生多、矮仔周、扁垯垯、驼背华于崩牙才,分管十二个小帮派 。洪兴蒋先生下面也有12堂主:
1、旺角区揸FIT人 - 十三妹
2、尖沙咀区揸FIT人 - 太子
3、葵青区揸FIT人 - 韩宾
4、深水埗区揸FIT人 - 靓妈
5、铜锣湾区揸FIT人 - 细B→陈浩南
6、北角区揸FIT人 - 肥佬黎→灰狗
7、屯门区揸FIT人 - 恐龙→山鸡
8、西环区揸FIT人 - 无良→陈耀
9、九龙城区揸FIT人 - 细眼→伊健→亦龙
10、香港仔区揸FIT人 - 巴基→大飞
11、观塘区揸FIT人 - 大宇→大天二
12、柴湾区揸FIT人 - 马王简→山鸡
无论原型是谁,白驹过隙,往日江湖风云已然不在,几十年间,人间早换模样。
非典中,香港夜总会生意一落千丈,非典后,尖东最旺门面,从夜总会变成挤满游客的金店和卖奶粉的药房。
2004年,砵兰街朗豪坊大型购物中心落成,红灯区已成传说。大型商场引入安保公司,社团无处收取保护费,就连代客泊车,也被电子货币结算取代。
前帮派大佬抱怨:现在古惑仔自己赚钱自己花,哪有人维护社团。以前出来谈判,还互相尊重对方是什么字头、辈分,还摆酒念诗,现在谁讲究这些?
特殊时期诞生的特殊黑帮已消亡,一同消失的还有重情重义的岁月。
刘伟强说没有拍够《古惑仔》,但拍不动了:心态已经完全不同了,那团火已经弱了,拍《古惑仔》需要一把很热烈的火,打个火机都有气势。
2017年大鹏拍《煎饼侠》,结尾时,古惑仔穿着皮衣,玩着打火机走来。影院中一片惊叹声,像重逢一个遗忘已久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