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曾仕强百家讲坛道德经

曾仕强百家讲坛道德经

发布时间: 2022-10-21 21:12:50

① 怎么评价曾仕强这个人

觉得他是一个对中国文化有研究,对中国文化的日常生活表现有感受,能总结出来的人。曾教授虽然留学海外多年,却不崇洋媚外。坚定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宝藏无穷,在世界上首屈一指。他一心研究中华文化,发掘中华文化精髓。

他倡导“正确领悟古人的智慧”。我们的老祖宗是正确的,是我们误解了古人的深意。把传播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

曾教授学贯东西,在西方文化主导的大背景下,参悟到中华文化特色优势,做出了“中国式管理,中国式沟通等等”影响甚大的课程。给了我们新鲜而有久违的触动感受。使我们重新拾起了对自己文化的自信和自爱。

曾仕强生平:

曾仕强出生于福建,长于台湾。曾仕强生于1935年,祖籍福建漳州,其启蒙教育也同样在漳州。曾任胡雪岩研究会副会长、台湾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统一促进会理事长等。他在教学、研究、写作、演讲、翻译各方面皆有卓越的成就。

被企业界尊称为:中国式管理大师、华人三大管理学家之一,多次应邀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中国大陆(包含香港)演讲。据了解,其父是漳州华安一中的首任校长,曾仕强启蒙教育阶段在当时的南方小学(新桥小学),后来由于父亲前去厦门工作,曾仕强即随父前往厦门读中学,20世纪50年代前往台湾。

曾仕强曾任台湾交通大学教授,专研中、美、日管理比较,中、西管理思想比较,人际关系与沟通等,曾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讲解《易经》。在函谷关现场讲解《道德经》,吸引了2000多名国学爱好者,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进行了现场录制。

2016年9月,他在广东罗浮山创办了罗浮山国学院附属学校。2018年11月11日19时54分,国学大师曾仕强先生在台湾安详辞世,享年84岁。

② 曾仕强在百家讲坛上讲《易经》,完全是一派胡言,逻辑混乱,同意的举手。

百家讲坛请曾仕强来讲《易经》,经常看书或有阅历的人皆感觉空洞,很多地方牵强附会,甚至有些地方还意淫祖宗文化。如居然称伏羲时代的人都不穿衣服,伏羲是看着身边男女的生殖器画出的阴阳卦。要是伏羲老祖听到了这些,不知对自己孕育的这代华夏子孙有何感想。

当然更多的人听后是感觉甚好,因为知道了阴阳辩证,了解了八卦的画法,至于自己听了半天还是没搞懂《易经》这件事,大家反而都忽视了。这证明百家讲坛的话语权太强了,百姓对明星的盲目崇拜也太执着了。

也难怪,我们比较生活在一个祖宗文化破坏与抛弃最严重的时代。破四旧我们清除了非常多的阳间文化遗产,考古我们又大肆地破坏祖宗们在阴间的文化,经济建设又大肆破坏了华夏大地上的山水文化。

在国家的义务教育系统中,源于西方的科技文化,如数、理、化、外语、经济学、辩证法等占了90%,只剩下语文和中国历史。

语文中花花草草山山水水占50%,近代伟人的故事10%,鲁迅10%,外国人的故事15%,留给真正传统中国人的只有15%。

历史1840年以后的占50%,剩下几千年的历史中,又被农民起义占去20%。

在这种文化和教育体制下,我们现在的中国人,除了说中国话,写中国字以外,几乎没有其他的东西来证明自己是个中国人。

文化是治国的根本。查查历史,没有听说过古(不包括今)中外没有那个朝代是靠经济强国的。从大航海时代的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等到前一段的亚洲四小龙,这些靠经济强国的国家最后还不是昙花一现,美国建国最初靠的是文化打败了以经济为核心的英国,但现在美国经济强国道路已现没落。

非常可惜,我们国家现在还没有看到文化的重要性,要是有侧重,也仅仅停留在物质文化(古董、遗迹、考古等)与非物质文化上面(文艺演出、魔术表演等),而对于纯文化,如华夏文化经典《易经》、《道德经》、《黄帝内经》等,仍缺乏相应的重视,甚至没有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传承、弘扬。

而且,我们现在的文化风气仍然是西风压倒东方。例如穿上西服就感觉自己职业、高贵,穿上中式服装就感觉守旧、保守。飞机上拿本《经济学原理》就感觉高雅,那本《道德经》就感觉老土。绝大多数的中国人,知道希腊、罗马、伊斯兰的祖先,却不知道华夏的祖先三皇五帝是谁。

当代的文化氛围导致大陆人相信西方,甚至相信港澳台。所以,我们大陆人学习经典的时候,不喜欢听自己的讲,而崇拜港澳台的学者,如果他出国留学过更好。因此曾仕强就成了我们大陆人热捧的华夏文化名师了。

真不知道我们的国家打算把我们这代中国人培养成那个民族的孝子贤孙。

衷心希望有关领导能够从经济发展、科学发展中静下心来,好好抓一下国家的文化发展,这才是和谐社会的根本,功在千秋的事业。

历史上任何一个国家与王朝的垮台,表面是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崩溃,本质上永远是文化的崩溃。

③ 谈古论今曾仕强教授道德经全文及注解百度云

曾仕强全集网络云链接:https://pan..com/s/11xDbpE4s1OE-E_A0vTEgcg?提取码:pd9b

曾仕强教授围绕《道德经》,谈古论今,中外贯通,用诙谐幽默的语言,以古喻今,旁征博引,揭示了道的奥秘、人生的规律、处事的原则、灵魂的定位、人生的使命与责任、人与自然的关系、知识的学习与运用等道理, 对人生的启迪,优秀文化的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序篇 老子故里-河南鹿邑

《道德经》与人生(一)

《道德经》与人生(二)

《道德经》与人生(三)

第一集 老子传道

第二集 上士闻道

第三集 人生的价值

第四集 究竟何为道

第五集 反者道之动

第六集 智慧与阴谋

第七集 柔弱胜刚强

第八集 无为无不为

第九集 知识与知道

第十集 无中生有

第十一集 生有三宝

第十二集 有道必有德

第十三集 以德治国

第十四集 无知无欲

第十五集 如何明道

第十六集 上善若水

第十七集 为人类谋福?

曾仕强《道德经》全文及注解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解释】

道,可以说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可以叫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名。无,是天地原始的名字;有,是产生万物的名字。所以常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察道的运行。这两者是同一个来源,只是名称不同。都可说是含义深远。深远再深远,就是一切奥妙的总门。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解释】

天下都知道美的就是美的,就是因为有丑的了。都知道善的就是善的,就是因为有恶的了。所以,有和无互助产生,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包容,高和下互相包容,音和声互助谐和,前和后互助跟从。因此,圣人以无为处理事务,实行无言的教导,万物自己发生变化而不为它开头儿。生长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抚育了万物而不自恃己能,成功了而不居功。正是因为不居功,所以功绩不会失去。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解释】

不推崇有才能的人,免得人民竞争,不诊视难得的货物,不让看到人民去当盗贼。不让看到可以引起贪欲的事物,使民心不被扰乱。因此圣人治理天下,使天下人心里空空的,吃得饱饱的,没有争强逞能的志向,身体棒棒的,经常使人民没有心智和欲望使那些有心智的人也不敢妄为。用无为的原则办事,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解释】

道是空虚的,而作用却是没有穷尽的。深远的很哪,好象是万物的宗主。挫灭锐气,解脱纠纷,涵蓄光亮,混同垢尘。幽隐的很哪,似亡而实存。我不知道它是从哪里产生的,有天帝之前就有它。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解释】

天地无所谓仁慈,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无所谓仁慈,任凭百姓自生自灭。天地之间不正象个风箱吗?虽然空虚,但不短缺,越拉动它风量越多。说的多了就行不通了,还不如保持适中的态度。

《道德经》开篇第一句是:道可道非常道。自古以为,对于这六个字有着众多的解释。因为古代文字没有标点符号,所以只要把标点放在不同的位置,就会产生不同的含义。曾仕强教授认为,这六个字,可以有三种不同的读法,从而产生三种不同的意义。那么这三种读法是什么?这六个字究竟又应该如何解读呢?

我们读一本书,最喜欢讲一句话,叫做开宗明义。就是说,一开始就要告诉我们,此书讲的是什么内容,最主要的思想是什么。

《道德经》第一章,开篇就是:道可道非常道。我们必须了解,老子著述之时,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我们现在有标点符号,那到底是进步,还是退步呢?不知道。因为如果没有标点符号,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断句方式。一旦有了标点符号,就好像是标准化了,反而使得人的思维受到若干的限制。所以我们常常讲,语言和文字,对人类的交流是有帮助的。但是不要忘了,语言文字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对我们的思考方式产生非常大的限定,这就叫做一阴一阳之谓道。

可见我们中华文化,所有的基础都是建立在《易经》上面的。老子就是专门替高等智慧的人来解释《易经》的,只有自身有很大的包容性,同时又看得很深远、很广大的人,才有办法听懂老子的话。

“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最起码有三种不同的标点方式。

第一种:道,可道,非常道。告诉我们,道之可说的那一部分,不是所谓的长恒不变之道。这样我们就了解到,道最起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叫常道,一部分不是常道,意即非常道。这就非常清楚了,一部分是可道的非常道,一部分是不可道的常道。为什么常道不可道?因为常道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一个人只有一个嘴巴,一个头脑,怎么可能讲得那么周到?所以,中国人就形成一种倾向,你说出来的部分,我不谈;我专门在你还没有说到的部分,跟你对抗。意思就是说,你说东的时候,我就说西;你说西的时候,我就说东。这就叫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也是我们看到的事实。一直到今天,还是如此。

第二种标点方式:道可,道非,常道。意即告诉我们,有人说你对,就有人说你不对。只要有人说这样可以,就有人说这样不可以。这是常态,这个就叫做常道。常态,永远有正反两面。其实“正反”不如用现在词汇,叫做“正负”。数学里面,有正数就有负数。以前,没有正负这个概念,所以叫正反。正反之“反”也不一定就是相反的意思。如果我们只把它看成相反,是很危险的。在这方面,我们要特别小心。

第三种断句,也是一般最常用的: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才是有高度危险性的。

一样的文字,不同的标点,就会表达出不同的意思。由于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这给我们理解古人的思想,造成了一定的障碍,但也留下了许多思索的空间。对于《道德经》开篇这六个字,我们现在常用的解读方式就是:道可道,非常道。但为什么说,这句话是高度危险的呢?

我们来看一下老子传道图,以老子当时的心情来体会讲解《道德经》,这样才可能知道这幅图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老虎代表什么?它就代表诸子百家。诸子百家,都非常有学问,讲的都很有道理,要不然怎么可能成为一家之言呢?但是,我今天抱着一颗很诚恳的心冒犯大家,希望大家谅解。你们所说的都是道,没有错,但是只是道的一小部分,大家没有办法把“道”完完整整地说清楚。这不是你们的错,而是语言文字的限制。我现在只希望大家能懂得,我自己也永远不可能把真相都说清楚。我只能把自己所看到的、所体会到的说出来。所以,我所说的,也只是片面的道理,而不是整全的道理。

我们都知道,老子特别推崇自然,《道德经》一共出现过五次“自然”。老子所讲的道,完全表现在自然。

但是老子所讲的自然,跟我们所想象的自然有一些距离。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它说清楚。

老子所讲的自然,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个,天然。天然就是物理的自然,春夏秋冬,四季交替,是自然现象。万物生育,生了,长了,然后灭了,亡了,也是自然现象,这些跟道德一点关系都没有。

比如,今年春天特别长,是人类道德表现得好,这样讲有什么意义?今年月亮特别亮,是因为大家有良心,我想也没有人会相信。

因为天然的事情,跟我们的道德扯不上关系,我们不能用是非来做评判。

第二个,天性。人性的自然叫天性。人的天性,就是人的本性,也是人的自性。

“食色,性也”,如果人连吃饭都不想的话,就太危险了;如果见到异性,没有一点动心,那我看人类也快完蛋了。

可是现在好像越来越多的男人看到女人没感觉,女人看到男人没感觉。

而且男女分不清,越来越多的人看着像男的,又不是男的,像女的,又不是女的。这才值得我们警惕,因为人性自然都没有了。

人与生俱来的本性,要自然地去发展,不能压抑,所以思想家没有一个人叫我们禁欲。人要自然发展,自然生,自然活,自然死。

我想请问大家:贪生怕死是不是人性?当然是。所以,也不要笑话人家贪生怕死。但是,为了国家、为了民族豁出去,连命都不要,那也是自然,只不过叫作人为的自然。

在特殊的环境里面,我们要有特殊的表现,只要不违反自然规律,人早晚都会一死,怕什么呢?中国人常讲,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现在早走一点,将来早出生,早死早投胎罢了。可这种话,只有在特定环境里面才可以讲,一般人不可以讲,因为人是没有权力自杀的。

第三个,合乎自然规律的、人为的种种措施,都叫自然。老子不反对人为。如果老子完全反对人为,什么功成事遂,写给谁看呢?你不做事能有功吗?你不做事,那个事情能完成吗?

所以,老子的“无为”,不是不做事,而是不要违反自然的规律。人活着就是要动,动不是乱动,而是要大有为的动,不是为自己,而是为整个人类着想。

人活着要善尽人的责任。因为人跟动物毕竟不同,我想这一点是中华道统最了不起的地方。人如果整天讲权利义务,就跟人的价值相差太远。

人是有责任的,要替天地万物着想,要让它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本性,自自然然地发展下去。无为一定要大有为,无为一定要无不为。否则的话,就不合乎老子的要求。

④ 曾士强是什么人

曾仕强(1935年10月20日-2018年11月11日),国学大师、中国式管理大师,全球华人中国式管理第一人,被称为“中国式管理之父”,曾任台湾交通大学教授,台湾兴国管理学院校长。

英国牛津大学管理哲学荣誉博士、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博士、美国杜鲁门大学行政管理硕士、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学士;著有《胡雪岩的启示》《易经的奥秘》《中国式管理》《家庭教育》《孙子兵法与人力自动化》等。

相关信息:

曾仕强曾任台湾交通大学教授,专研中、美、日管理比较,中、西管理思想比较,人际关系与沟通等,曾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讲解《易经》。在函谷关现场讲解《道德经》,吸引了2000多名国学爱好者,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进行了现场录制。

2016年9月,他在广东罗浮山创办了罗浮山国学院附属学校。

⑤ 曾仕强解密道德经值得看吗

曾仕强先生最擅长的领域是企业管理,所以他解读道德经或者其它的经典,偏重于经典的管理方面的理论。

道德经的解读从古至今至少也有几千上万种了,看解读不如看原著。搭配古汉语辞典(这点很重要)。

⑥ 曾仕强是什么人

曾仕强是中国的国学大师,中国式管理大师,全球华人中国式管理第一人被称为中国式管理之父,曾世强自身的文化底盘非常的高,他自幼博学多才,他主要是以研究儒家经典哲学为主,是属于中国优秀的国学大师,他的研究水平非常的高超,是值得我们大家尊重的一位老先生。

著有《胡雪岩的启示》《易经的奥秘》《中国式管理》《家庭教育》《孙子兵法与人力自动化》等,而最让大家熟悉的是他在《百家讲坛》中的演讲。

生平简介

曾仕强是出生于1935年10月20日,死于2018年11月11日,是一名国学大师、中国式管理大师,全球华人中国式管理第一人,被称为“中国式管理之父”,曾任台湾智慧大学校长,台湾交通大学教授,台湾兴国管理学院校长。英国牛津大学管理哲学荣誉博士、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博士、美国杜鲁门大学行政管理硕士、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学士。

曾仕强曾任台湾交通大学教授,专研中、美、日管理比较,中、西管理思想比较,人际关系与沟通等,曾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讲解《易经》。在函谷关现场讲解《道德经》,吸引了2000多名国学爱好者,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进行了现场录制。

2016年9月,他在广东罗浮山创办了罗浮山国学院附属学校。

2018年11月11日19时54分,国学大师曾仕强先生在台湾安详辞世,享年84岁。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曾仕强

⑦ 曾仕强道德经的奥秘04究竟何为道

举个例子,比如我们说美国。美国倒底是什么样?如果去过版的话,就会说,如何如何,权但没有去过的,始终感觉是不明朗的,再有照片、录相也不行。
这个道的概念,也是这样。它是需要实证的。这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出家修行,他们就是想真正明白什么是道。只凭文字上说,说千道万,都无法真正明白的。因此,老子在《道德经》开篇即说: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如何道是可以讲清楚的,就不是真正的道。

⑧ 曾仕强道德经的奥秘怎么存到百度云

中国式管理大师,全球华人中国式管理第一人,研究中国管理哲学近三专十年,专研中美日管理属比较、易经在管理上的应用、中西思想比较、人际关系与沟通、中国人的民族性、人伦关系等。所开创的中国式管理理论对华人企管培训界,乃至整个中国社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名动政、商、学各界。以其大智若愚、厚积薄发、化腐朽为神奇的演讲风格屹立业界十余年,是少数可称为大师级演讲者之一,当之无愧的培训界风云人物,当今中国极具影响力的管理大师。
经历: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博士,美国杜鲁门州立大学行政管理硕士,台湾兴国管理学院首任校长,台湾交通大学教授,台湾师范大学教授 著作:《中国管理哲学》《中国式管理》《大易管理》《易经的智慧》《曾仕强剖析胡雪岩商道》《胡雪岩的启示》《易经的奥秘》《孝就是道》《为官之道 》《易经中的管理智慧》等等

⑨ 曾仕强的人物简介

曾仕强(1934年8月28日-2018年11月11日),国学大师、中国式管理大师,全球华人中国式管理第一人,被称为“中国式管理之父” ,曾任台湾智慧大学校长,台湾交通大学教授,台湾兴国管理学院校长。

英国牛津大学管理哲学荣誉博士、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博士、美国杜鲁门大学行政管理硕士、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学士;著有《胡雪岩的启示》、《易经的奥秘》、《中国式管理》、《家庭教育》、《孙子兵法与人力自动化》等,而最让大家熟悉的是他在《百家讲坛》中讲。

2010年11月15日,“2010第五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曾仕强以780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5名。

2018年11月11日19时54分,曾仕强在台湾安详辞世,享年84岁。

(9)曾仕强百家讲坛道德经扩展阅读

在百家讲坛讲《易经》、《胡雪岩的启示》深受观众欢迎。

人生只做三件事,知道此生为何而来,这是目标,知道如何完成,这是方法,知道如何做得更好,这是改善。三件事听起来简单,真正做起来并不那么容易,需要付出一生的时间和精力。

曾仕强现任国立交通大学教授,美国东西方大学管理学教授,成功杂志的首席顾问, 专研中、美、日管理比较,易经管理,中、西管理思想比较,人际关系与沟通,中国人的民族性与管理。

在中国社会想要取得成功,必须先要悟透中国人独特的民族习性。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曾仕强

⑩ 鬼谷子,道德经这两本书先看那本

曾仕强在百家讲坛讲《易经》第十七讲中说到:《道德经》是上等人看的,《论语》是中等人看的,《墨子》是普通老百姓看的。建议先从《墨子》学起。《道德经》是极少人能看懂的,所以学鬼谷子不存在要看道德经的理由的。

热点内容
开江法律援助中心 发布:2025-01-17 05:51:57 浏览:470
新婚姻法2015房产 发布:2025-01-17 05:16:48 浏览:586
劳动法关于缴保险费 发布:2025-01-17 05:12:03 浏览:424
怎样在劳动法内调动员工工作 发布:2025-01-17 04:23:33 浏览:664
设区市政府规章设定行政处罚 发布:2025-01-17 03:53:46 浏览:96
法院处置网站 发布:2025-01-17 03:47:13 浏览:875
司法局民生 发布:2025-01-17 03:08:59 浏览:589
法院怎么转账 发布:2025-01-17 03:06:54 浏览:340
从经济法角度看校园贷 发布:2025-01-17 03:04:44 浏览:679
沈阳城市供热条例 发布:2025-01-17 02:42:54 浏览: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