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法刘莘
A. 村委会有机构代码证和法人证之类的吗
村民委员会的设立、撤销、范围调整,由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提出,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的群众性自治组织。
签订合同的主体包括了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
法人有营业执照,村委会属于其他组织一类,没有营业执照。
组织机构代码证现在已经改叫社会信用代码了,只要村委会申请就会有这个证。
(1)立法法刘莘扩展阅读:
村民委员会组织机构代码证机构类型是其他依法成立的机构。
组织机构代码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依法注册、依法登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颁发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代码标识。
国家质检总局负责组织机构代码的管理操作。
如同居民的身份证一样,组织机构代码证是组织机构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统一赋予的单位身份证。
组织机构代码系统覆盖范围广泛,对申领代码单位的资质审核也有数字档案作为凭证,可以动态追溯每一个组织机构的历史发展变化。
B. 假如我死了,我的QQ怎么办
死亡无法预见,那些生前苦心经营的知名博客,大把钱财精力换来的精良游戏装备,来之不易的账号、软件等虚拟遗产,是任凭它们同死亡一起消失,还是将其留给亲人,这是一个问题。而如果将网络资源视为财产,又应该如何归属和继承呢?一个话题引发了我市乃至全国的网友们层出不穷的思考。
网友们认为,网络遗产的范畴,应包括QQ、MSN、游戏账号、电子邮箱、网上店铺、游戏币甚至还有成千上万的博客、网文等一切虚拟的网络物品。但又正如一名大渝网友提出的问题:“你还没来得及说出你的网络账号密码就突然离开之后怎么办?这些网络遗产难道就石沉大海了吗?”
调查
QQ靓号 来不及交代密码就没了
今年30岁的刘胜拥有一个大家羡慕的QQ靓号。“这个6位数的QQ号,我用了12年。”刘先生作为腾讯第一批用户,在1999年申请的这个QQ用到了现在。刘胜说,曾经有人开过高价“收购”自己的QQ号,但是被自己拒绝了。记者在淘宝上搜索,目前普通6位数的QQ号的价格从几百到上千元不等,而吉利数字搭配号的价格更是达上万元。
“QQ密码只有我一个人知道,但是以后我的QQ咋办呢?”他说自己和很多网友一样,将各种密码都视为自我隐私,连亲人也不知道,但“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QQ怎么办。
电脑前猝死 3000元游戏账号洗白
昨日,家住渝北区花卉园的一名游戏玩家王小姐给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件事。她一直在玩一款国产武侠网游,游戏中她和一个山东网友“灵秭”成为了好朋友。去年3月份,王小姐得知,“灵秭”突然猝死在了电脑屏幕前。“我当时非常震惊,事后他的账号再也没有上过线。”王小姐说,“灵秭”生前对自己的游戏账号非常重视,投资了不少人民币,不仅组建了帮派成为帮主,还得到满身极品装备。“他的账号即使在一年前,也至少能卖3000元。”
网游一把魔剑 等值于小轿车
《电脑报》在去年11月29日见报的玩家攻略鉴宝版块,展示了1把价值10万元人民币的网游武器——“+16魔剑——阿波菲斯”,这是一款2D网游中的顶级装备,其价格却可以在现实中买到一辆小轿车。重庆一名资深游戏玩家“死神镰刀”告诉记者,在游戏中花钱打造装备,让账号增值是许多游戏玩家的目标,也是玩家的财富。“等级高,装备牛,游戏虚拟货币多的游戏账号,价值上万很普遍。”
重庆玩家“初晓”说,在交易网站上,游戏币、Q币同人民币都有一定兑换比率,且每天就如同外汇牌价一样波动。因此在玩家眼里,这些网络财产都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说法
腾讯:QQ号不属遗产继承范畴
昨日,腾讯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腾讯公司与用户之间达成的协议,QQ号码所有权归腾讯所有,用户拥有账号使用权,这也是互联网行业的惯例,用户因此不能将QQ号作为财产处置,也不属于法律上遗产继承的范畴。不过,该负责人也表示,公司也会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判断处理,曾经也有过将已故子女QQ号码使用权移交其父母的先例。
律师:网络遗产难以界定
记者昨日采访了重庆近十家律师事务所,均表示未接到过网络遗产相关代理案件。重庆百君律师事务所相关负责人就表示,“网络遗产”案件代理属于比较新兴的领域,即使在全国,也很少听闻有此类案件的诉讼代理。重庆丽达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律师段勤也表示,“网络遗产”的继承问题相当复杂,至今还没有明确的司法解释和定论。
而在网上,连载小说是受网络著作权保护的,重庆龙塔律师事务所的朱秭丞律师表示。但很多网友用化名、马甲来发表作品,对于谁才是作品的真正作者这一问题,一时间也无从认定,也就无法继承。
至于网游实名制后,账号可否继承转让,上海巨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昨日告知本报记者,目前公司还没有接到有关请求。
呼吁:立法保护虚拟财产
在2009年6月26日,文化部、商务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网络游戏虚拟货币管理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指出,在游戏终止服务时,对于用户已经购买但尚未使用的虚拟货币,企业必须以法定货币方式或用户接受的其他方式给予退还。
7年前,成都合泰律师事务所何佳林律师便曾联合了19位律师向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提请建议:立法保护虚拟财产。但直到目前,如何保护虚拟财产在法律上还是一片空白。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莘昨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建议,由于立法资源有限,目前暂时可以通过高院作出司法解释的办法,在虚拟财产案件增多的情况下,全国各级法院就可以适用。
权宜之计
方法一:凭密钥取遗产
目前,一些网站也出现了网络遗产托管业务。可涉及QQ号和邮箱,记者通过注册发现,需要将自己的托管物如QQ的密码写入,然后设计一个数据作为提取密钥。网站会定期发邮件给你,看看你是否还好好地活着,你必须回复这些邮件,告诉他们你一切都好。如果有一天,你不再按时回复了,网站就会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发送更多的确认邮件,如果仍然不回复,那么你就会被网站假定为死亡或者是生命垂危,你之前存在那里的那封含有密钥的电子邮件就会被发到你指定的对象那里。
漏洞:一旦你在外出差、旅行,长期没有回邮件,估计不久,你的亲朋好友就已经收到你的死讯和密钥了,届时自己的密码恐提前被人取走,不少网友也认为隐私难以保护。
方法二:开设网络公墓
南京一家电子公司推出了网络遗产托管业务。账号继承以QQ号为例,需要先签订协议,然后由公司为客户电脑植入一个类似于“木马”的程序,如果程序监控到该账号连续30天无人登录,那么公司将直接联系继承人。而对于希望可以跟自己的QQ、网游账号一起“西去”的用户,则专门开设网络公墓。账号墓地费用为每年10元,而为了满足逝者“人在号在,人不在号也要在”的要求,他们每隔一段时间会为其上线一次。
漏洞:有网友认为,账号托管在网上,就需要承担一些风险,比如接受托管业务的电子公司,万一账号被黑客盗走,这个损失该谁承担?
网友声音
如果我不在了
关于QQ的N个畅想
1.捐给希望工程,让大山里的孩子早日用上七位数的QQ号码。
2.三个月未登录被系统回收。
3.让我小子帮我24小时开机不下,弄个骷髅图标,就OK了。
4.叫活着的朋友每天把Q挂在线上,打开自动回复:“我真的死了。”
5.给儿子,叫他不要申请了。继续给老子疯狂升级……“升到9个太阳日,家忌勿忘告乃翁”。
6.留给我子孙,逢年过节叫娃给烧点QQ币啥的!
真实案例: 某人表弟因车祸去世,他的QQ号被一群关心他的朋友和家人保留了下来,会上网给他留言,给他浇花,就像,他一直都在亲人的心里。
C. 村委会有机构代码证和法人证之类的吗
村委会有机构代码证,没有法人证。
组织机构代码证现在已经改叫社会信用代码了,只要村委会申请就会有这个证;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独立的单位或企业,所以没有法人证。
依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村委会是属于签订合同的主体之一,所以与村委会签订合同的时候,如果合同的内容符合规定的,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合同一般是有效的。
依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村委会是属于签订合同的主体之一,所以与村委会签订合同的时候,如果合同的内容符合规定的,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合同一般是有效的。
(3)立法法刘莘扩展阅读
在2015年12月31日,国家质检总局《关于贯彻落实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设总体方案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各地质监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从2016年1月1日起,不再向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依法成立的机构发放和更换组织机构代码证书。
这就是说,村委会、居委会已经不能再从各地质监部门获得组织机构代码证书了。
中国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莘认为,在国家尚未明确如何赋予村委会、居委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情况下,地方国土资源等部门提出必须提供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要求是违法的。
刘莘表示,从目前国家层面来说,既没有法律要求村委会、居委会可以拥有这个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也没有规定民政部门可以依他们的申请向他们赋予这个代码。
按照立法法的规定,所有规章包括地方规章和国务院部门规章都不能在没有上位法授权的情形下,随意增加相对人的义务或者限缩相对人的权利。
地方国土资源等部门要求提供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行为属于额外赋予当事人的义务,显然违法。
D. 交通安全法规中的漏洞
(二)填补漏洞 至此,可以认为作为本案法律适用之大前提的《办法》第条第1款存在法律漏洞,因此需要加以填补。
法律漏洞的填补方法,有依习惯补充、依法理补充与依判例补充三大类;在法解释学中以法理补充为要,包括目的性扩张、目的性限缩和类推适用等方法。〔10〕 就本案例而言,上述“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所表述的内容没有涵盖应当适用的现实情况,且无其他案例可供参考,只能结合立法目的,采用目的性扩张的方法加以填补。所谓“目的性扩张,系指对法律文义所未涵盖的某一类型,由于立法者之疏忽,未将之包括在内,为贯彻规范意旨,乃将该一类型包括在该法律适用范围内之漏洞补充方法而言。目的性扩张,乃将原不为文义所涵盖之类型,包括于该法律之适用范围之内。” 〔11〕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1条和《办法》第86条规定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以及在法定期内不准申领机动车驾驶证,就是为了预防具有人身危险性的交通肇事人危害社会,以达到保护个人和组织合法权益的目的。根据该目的,以及道路安全立法的体系、脉络,可对存在漏洞的两个“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条款进行目的性扩张解释。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1条第1款可以解释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犯罪人在人民法院判决生效之前申领的机动车驾驶证。”
《办法》第86条第1款可以解释为,“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的犯罪嫌疑人,在法院判决生效之前应当暂停申领机动车驾驶证;构成犯罪的,自法院判决生效之日起,两年内不得申请机动车驾驶证。”
经过这样的解释,完全可找到的本案的大前提。不过,目的性扩张主要是被运用在“找法”阶段的法学方法。在裁判论证过程中,若适用目的性扩张的结论则需要适用类比推理的方法。〔12〕在本案中既然“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自法院判决生效之日起,两年内不得申请机动车驾驶证”,那么在案件事实相同,交通肇事者人身
危险性相同的条件下,可以对相关法条作出上述解释,从而填补法律漏洞,将相关规定类推适用于处理取保候审期间申领的机动车驾驶证的案件。
四、具体意见
就本案而言,笔者建议采纳上述填补漏洞之后的意见并根据公安部《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规范》第64条第2款规定,由有关机关待人民法院对甲的判决生效后,按照道路交通违法处罚一般程序作出吊销甲机动车驾驶证的处罚决定。
吊销甲的机动车驾驶证后,还会涉及甲与发证机关的责任划分问题,这也与上述法律漏洞有关。虽然根据《行政许可法》第31条的规定,甲申领机动车驾驶证时,应当如实向发证机关反映真实情况,并对其申请材料实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但是,《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中并没有规定甲说明自己是交通肇事犯罪嫌疑人的条款。而且没有理由认为甲应当了解《办法》第86条第1款的完整意思。因此,不能要求甲承担没有履行《行政许可法》第31条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的责任。
而负责办理机动车驾驶证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注意到该规定属于公安部《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第12条第6项规定的情形。如果办证机关不能证明注意到《办法》第86条第1款隐含的规定属于不得申请机动车驾驶证的情形并提请甲说明过,那么就应当依据《行政许可法》第69条第1款第4项的规定,依法赔偿甲因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而造成的损失。
————————————
〔1〕该个案系根据真实案例改编而成,感谢章剑生教授的指教,但仅由笔者对这篇习作负责。
〔2〕《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规范》第64条第2款规定:“适用《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对当事人构成犯罪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的,应当待人民法院判决其构成犯罪后,再按照道路交通违法处罚一般程序作出吊销其机动车驾驶证的处罚决定。”
〔3〕《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86条 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自法院判决生效之日起,两年内不得申请机动车驾驶证。
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逃逸,构成犯罪的,终身不得取得或者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机动车驾驶人驾驶机动车在道路以外造成事故,构成犯罪或者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和本条前款规定处理。
〔4〕[德]卡尔•拉伦兹:《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46页。
〔5〕梁慧星:《民法解释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51页。
〔6〕同上注〔4〕,第251页。
〔7〕参见同上注〔4〕,第250-251页。
〔8〕参见[台]杨仁寿:《法学方法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1~112页。
〔9〕地方法规与法律的冲突,包括前者越权和与后者规定不一致。“不一致”包括前者增加后者未规定的事项、扩大后者规定的范围、限制后者赋予的权利等等。至于本案法律适用中的这种消极冲突,并不宜认定为“相抵触”。——参见刘莘主编:《国内法律冲突及立法对策》,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20页。
〔10〕参见同上注〔5〕,第269-284页。
〔11〕参见同上注〔8〕,第155页。
〔12〕关于类比推理,参见[美]史蒂文·J·伯顿:《法律和法律推理导论》,张志铭、解兴权著,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0-49页。转贴于
E. 各位大大,我不会做论文,请论文高手帮忙做下可以么,感激不尽。。 题目是(行政立法的监督)
我在学校可以帮你搜你想要的论文资料 。
我是工科的 这个帮你写估计不行 何况你给的分也太低了。
我们这边论文数据库很大 什么都可以搜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