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萨特道德冲突

萨特道德冲突

发布时间: 2022-11-01 13:45:40

『壹』 萨特《存在与虚无》的问题

在本书的第一部分,萨特明确了他对存在思考的起点,提出了存在的两种不能互相还原的存在形式:对意识来说超越的存在和意识本身。
萨特的存在理论的逻辑出发点是现象。在萨特看来,胡塞尔“从实事本身出发”的思想,把“存在物还原为一系列显露存在物的显象,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萨特认为,他所要依据的现象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现象,而是纯粹现象学意义上的现象,但又避开了胡塞尔的“心理现象”和“物理现象”的对立,因此是对意识显现的东西。所以这是脱离了“外”和“内”、“存在”和“本质”的二元对立的现象:“现象的存在表现自己的本质与存在、·现象理论的第一个结果就是:显现并不把存在推向康德的本体论的现象。因为现象的后面什么也没有,它只是揭示了它自己。”(第14页)从这种现象观点出发,萨特进行“存在的现象”和“现象的存在”区分。他认为只有存在的现象才是本体的,因为消除“显现”和“存在”之间的二元对立,那“显现’就不需要任何其他东西作为依托和支撑,也无需什么中介。“存在的现象”只有在显现时才存在,而“现象的存在”则是未被揭示的存在,也就是说未被显露为现象的存在,等待被揭示的东西。“现象的存在”不能还原为“存在的现象”。这表明萨特还是承认有一个脱离人的意识之外的存在。
导言部分的另一个重要观点是建立在对现象的本体论分析基础上的“反思前的我思”。萨特发挥、深化胡塞尔的意识的意向性的思想,对笛卡尔的“我思”进行了改造:自我意识是认识性意识成为其对象的认识的必要而又足够的条件。根据胡塞尔“任何意识都是对某物的意识”的重要思想想意识的对象就不是物,“意识是对某物的意识”意味着意识是对“反思对象的意识”的意识,萨特称之为“反思前的我思”。它比反思的我思更优先,更根本,哲学只有由此出发才站得住脚,它不是物质的产物,而是一个虚空、干净、本来就存在着的意识,它是第一性的,被一个异于自己的存在支撑着。
“自在的存在”的概念就是由面对意识的本体论证明引出的:意识是作为一个存在的“被揭示一揭示”而产生的,这个存在的显现被意识揭示,也揭示了意识的存在。这个存在不是意识,而且在意识揭示它之前业已存在。这就是“自在的存在”。自在的存在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自在的存在’是其所是,“自在的存在”存在,“自在的存在”是自在的。在本书中阐述“自在的存在”的部分篇幅很小,萨特最关注的是“自为的存在”及其与“自在的存在”的关系。从“显现”出发,萨特提出了两种类型的存在。他要解决的问题是:这两种存在的深刻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这两种存在都属于一般的存在?这种自身中包含着截然分离的存在领域的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如果唯心主义和实在论都无法揭示那些事实上用来统一那些确实无法沟通的那些领域的关系,能够给这个问题提出别的解决办法吗?现象的存在如何成为超现象的?正是为了回答这些问题,萨特写下了《存在与虚无》这本书。
二、虚无的起源
在这一部分中,萨特以他的现象学的意识论去进行本体论的探索。意识在这种探索中发现了否定的基础,这个基础标志着否定特点的所有虚无化的基础。萨特首先对存在进行质疑。对存在的提问提供一个否定回答的可能。问题就变成了架在两个非存在之间的桥梁:对人是知的非存在,对“自在的存在”则是非存在的可能性。因为提问者并不知道回答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这样的提间说明我们是被虚无包围着,实际上是非存在在制约着我们。当然,在“自在的存在’中并不包含着否定,但只要和意识发生关系,比如意识对它提出问题,那就确立了一个否定的也就是非存在的基础。而虚无就是提问的最初的条件,为了提问,就必须有否定的可能,能够说“不”的必要条件就是:非存在永远在我们之中和我们之外出现,就是虚无纠缠着存在。
萨特在对黑格尔和海德格尔的虚无思想进行考察和批评之后,阐述了自己的有关虚无起源的观点:为了有提问,必须有否定的可能性。为了在世界上有否定,为了能对存在提问题,就应该以某种方式规定虚无。虚无,这种存在具有一种性质,能使虚无虚无化,能用它的存在承担虚无,并以自己生存不断支撑虚无,通过这种存在,虚无来本身的性质决定它并不存在,它是“被存在”(第52页),它不可能自我虚无化,必须要有一种存在(不可能是自在的存在到事物中。就是说虚无由之来到世界上的存在应该在其存在中使虚无虚无化。而这种存在也就是它自己的虚无。这种要求通过虚无化(对自身和世界)去追求存在(自在的存在)的存在的脱离,就是人的过程。人就是使虚无出现在世界上的存在。这也说明,人的实在不是要消灭“自在的存在”,而是要改变他与存在的关系。对人的实在而言,把一个对象置于存在之外,就是让自己置于这个存在物的圈子之外,这时,人的实在就逃离了这个存在物,在能及范围之外,他就不能在自身上面活动,而是通过虚无而逃离。这里,就是萨特的自由的最初起点:“人的实在分泌出一种使自己独立出来的虚无,对于这种可能性,笛卡尔继斯多葛派之后,把它称作自由。”(第55页)自由其实就是虚无的虚无化所需的必要条件。
萨特由此发现,意识其实就是对虚无化的意识,意识的永恒样式就是意识。而自由是意识的存在,那意识就是对自由的意识。虚无把意识和动机分离开,意味着虚无把人和他的本质隔开了。人总是把过去(本质)留在后面,意识的活动不断地流动去建立本质,本质不是依据和靠山,而是成为了要求,就是不得不作为的要求。
但是,另一个问题提了出来:人是虚无由之来到世界上的存在。虚无把他和他的本质隔开,所以人并不是绝对的虚无,他还是变成存在的虚无。这样就引出了“自欺”的问题。“自欺”是意识将否定引向内部的结果:“最好是选择并检查一种决定了的立场,它对于人的实在是根本的,同时像意识一样,不是把其否定引向外部,而是把否定转向自身,这种立场在我们看来应该是自欺。”(第81页)自欺不是自我欺骗,也不是无意识,而是一种意识的统一:最初有一个意愿,然后有一个自欺的谋划,可以用于理解自欺掩盖下的本来面目,并引出对意识的反思前的把握。而这个把握就是自欺的过程。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骗者和被骗者是一个人,欺骗和被欺骗是同时发生的,是一个没有二元性的“谎言”。
三、自为的存在
“自为的存在”和“自在的存在”相反,它是指人的意识的存在,它是以对“自在的存在”的内在否定来规定自身的。萨特是从三个方面来论述“自为的存在”的。
l.自为的直接结构 (1)意识是自为的内在结构。
自为的存在就是意识面对自我的在场。意识不能与自身重合,它是存在的减压。意识由于就是自己虚无化的能力,就是它固有的存在方式的原因,但没有任何东西是意识的原因,所以,意识在其存在中既不能被异于自己的东西解释,也不能被自身解释。“自力的存在是自我规定自己存在的,因为它不能与自身重合。”(第117页)由此而来的结论是:人是虚无由之来到世界上的存在,意识于是成为自为的存在即人的内在结构。
(2)“人为性”是自为的外在结构。
萨特借用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Faktizitat”这个术语说明自为的存在的外在结构:人是“存在的虚无”,又是变成存在的虚无。自为不断地存在着,不断地显现,在消失之前无限地成为“自在”,也就是说从外部把握这个自为,意识就在“对某物的意识”时,成为对事物的某些“观点”,事物从而就有了规律或必然性,有了规定。意识与事物的关系就使意识成为与事物同类的存在,这种存在就表明了人的外在结构,就是“人为性”。
2.时间性
自在的存在是脱离时间性的,而自为的存在是在时间化的过程中实现的。萨特对三维(过去、现在、将来)时间的现象学进行分析,目的是要达到对时间性的整体直观。“过去,就是我作为超越物所是的自在”(第166页)。“现在不存在,现在的瞬间源于自为的一种正在实现的、物化的概念”(第172页),现在不是其所是(过去),又不是它所不是(将来)。而将来,则是现在朝着它超越的可能,它永远在人的前方,等待他去实现。所以这将来的“现在’实质是一种作为将来的虚无,在它过渡到显现出来的“现在”状态时,它的实现就变成了虚无。这就赋予作为整体结构的时间性以应有的意义。萨特又结合静力时间性和时间性动力学分析表明:自为只能以时间的方式才能存在。自为的存在是像“犹太人散居”(diaspra)那样分散在时间性的三维之中而又统一在这个结构中。这也标志着虚无化的原始意义:自为不是其所是,是其所不是,而在永恒的回归中的统一中是其所不是又不是其所是。任何自为都是按照这三个维度存在的。
3.超越性
萨特对超越性的阐述是要解决人的实在的现象的存在和自在的存在的原始关系的问题。人的自我虚无化的能力就是能够认识一种欲望、未来的可能性,这就是人的自由、这种凭借“可能’不断地超出自身,而且在虚无中永远不可能得到或停止他的本质的运动就是超越性。而超越运动是自为趋向自在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由认识来实现的。
自为没有任何方法去确立自在,自在也不能自己向自为显现,因为它本身是不维系任何关系,这个任务就由认识来承担。“认识,就是实现这个词的两个意义:使世界上有存在,同时成为这个存在反映的否定:否定就是实现。我们把在规定了在其存在中的自为时揭示了自在的那个内在的而且有实现着的这种否定称为超越性。”(第242页)而因为我就是对自在的否定,世界性、空间性、量、工具性、时间性来到自在的存在。所以认识自在的只能是有意识的自为。由于自为是异于自在的,它又不懈地追求理想的自在,这种自为与自在的统一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
四、我和他人
1.他人的存在
“我们的身体——其特性即本质上是被他人认识的:我认识的东西就是他人的身体,而我关于我的身体所知道的主要东西来自他人认识它的方式。”(第289页)我的身体就把我推向了他人的存在和我的“为他的存在”。这是研究人与存在关系中不能不注意到的我的存在的新结构。
萨特首先批评了实在论以及胡塞尔、黑格尔和海德格尔有关他人的思想。实在论把他人看作是实在的物,是思想实体。胡塞尔的先验自我没有脱离唯我论,仍然没有脱离人与他人的认识关系。黑格尔比胡塞尔进步(虽然从生平年代他先于胡塞尔),他的“主奴关系”已经明确“我在我的存在中是依赖于他人的”。但是萨特认为他还是犯了认识论和形式上的乐观主义的错误,没有看到别人的内在性的存在本身的超越性。海德格尔在萨特看来,虽然提出了“存在”的关系,但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作“共在”,这还是一种抽象的关系,还是类似于康德的主体的抽象的本体论基础。
而萨特认为他的他人的思想是从存在出发的。他把他人与自为的存在的关系视作存在与存在的关系,而不是认识的关系。他人的存在造成了以我为中心的世界分裂,这样“意识的多样性”就造成了冲突和纷乱。而他人和我发生关系是通过“注视”,我在他人的“注视”下,我会感到自身的异化,我变成了为他的存在,但我却永远不能化归于他人,反之亦然。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是永存的。如果拘于他人的注视,过于注重别人的评论,那就会成为别人的受害者,他人就是地狱。这说明改变自己的行为、打碎他人注视的威胁去争取自身的解放是多么重要。
2.身体
身体在萨特那里是紧密相关于“他人”的思想,是从存在论出发的。他的出发点是身体和心中的心都不是知识性的,不是理性抽象的功能。我对我的身体永远不能有一种对象的认识,它只有在“为他人”时才能成为对象,成为一个“为他的存在”。存在论的身体三维是:我使我的身体存在,我的身体被他人认识和使用,他人对我表现为我对其而言是对象的主体。这样的身体三维的描述确定了他人与我的基本的原始关系。
3.与他人的具体关系
萨特以人对他人的“性”态度作为基本模式,具体地阐述了我与他人关系的类型。因为萨特认为性的态度是与他人关系的基本原始的行为,其中包含着“他人的存在”的原始偶然性和自为的“人为性”的原始偶然性。而人与人之间的许多复杂性都是这些原始行为的多样化。
对待他人的第一种态度是:爱情、语言和受虐色情狂。萨特认为爱情是一种意识活动,因为爱情远远不止是纯粹肉体的占有的情欲,所以很难成功和满足,我和他人都是自由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其实爱情就是冲突。而受虐色情狂这种极端的态度就是要谋划使自己被他人吞并,并且在主观性中消失以便使我摆脱我自己的主观性。这种态度最终归于失败。
对待他人的第二种态度:冷漠、情欲、憎恨、性虐待狂。作为这种态度的极端性虐待狂要求的是一种非相互性的关系,要充当一个自由的占有的权利的存在,把他的对象完全当作一种工具,用痛苦来显现这个对象的肉体。这种态度和第一种态度一样是归于失败的。
有关对待他人的具体态度的例证,中心的一点就是要说明自为与自为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一个自为与另一个自为发生关系时,要么就是甘心成为对方的客体,要么就是反过来注视别人的注视,进行反抗。但无论哪一种态度,都不能真正把两个自为化为一体,既不能完全被对方占有,也不能完全占有对方,我与他人的关系不是和谐的“共在”,而是“冲突”。
为了使我与他人的关系的理论更加完善,萨特进一步提出了“我们”的问题。“我们”是我与他人关系中的某种特殊的经验,是在特殊情况下,在“为他人的存在”的基础上产生的,为他人的存在先于并建立了与他人的共在。萨特认为存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我们”的经验:在第三者注视下,我与他人发生关系时的“对象一我们’,以及在一些个人的集体活动或集体劳动中形成的“主体一我们’。这两种经验之间没有任何对称性,前者揭示的是人的实在的存在一维,是对“为他的存在”的原始体验和单纯的多样化。而后者是在社会历史的世界中个体所实现的心理学的体验,只是一个纯粹的主观经历。所以“我们”的经验,尽管是实在的,却无法改变我与他人之间关系是“冲突”的结论。人的实在无法摆脱这两难境地:或超越别人或被别人超越。意识问的关系的本质不是“共在”,而是“冲突”,这是自为的宿命。
五、拥有、作为和存在
这一部分是《存在与虚无》最重要的部分,萨特认为前面的四部分的长篇论述,其实都是要归结到这一部分的中心问题上来,那就是“人的自由”的问题。由于对自身、他人的体验以及自为本身都是由行动决定的,所以行动的永恒可能性就应被视作自为的本质特征,萨特由此阐发他的自由的理论。
l.存在与作为:自由
行动对于人类现实来讲,就是与世界保持一种基本的关系,就是通过行动超越世界的简单稳定的决定论以在世界的物质性中改造世界。人的实在是一个能实现与世界以及自身的虚无化脱离的存在。这种脱离的永恒可能性和自由是一回事。而决定人的存在的就是他自己的虚无化,所以自由和这种虚无化也是一回事。人是自由的,就是因为他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不是他 自身,而是一个对自我的在场,他总是要超越。人的存在应该归结于行动,而行动的首要条件就是自由,那么人的存在就是自由。由此,“人的存在先于人的本质,并使人的本质成为可能”(第548页)。
行动就是选择的行动,自由就是选择的自由。自由是绝对自主的,所以只能在自我选择中存在。人的自由之为自由,仅仅因为人的选择永远是自由的。而这种自由不是康德的“心智特征的选择”,而是现象性的、绝对自由的选择。但是应该指出,萨特在这里论述的自由并非像有的评论所说是任意的,无法无天的,为所欲为的,萨特是要说这些理由和根据是与自由选择的行动一起爆发出来的,就像自由表现为动机、动力和目的的整体一样。“诚然,我的每一个活动,哪怕是最小的活动,都是完全自由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可以是任意的,甚至也不等于说它是不可预测的。”(第565页)自由通过自由选择的行动显现出来,并不隐藏在任何东西的后面,与存在一起显现。
所以,萨特的自由的本体论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人的存在不是应该归于作为。存在就是行动,停止行动,就是停止存在。
(2)人对行动的规定本身就是行动,行动的存在就包含着它的自律。
(3)行动是有意向性的,是被意向规定的。
(4)由于意向是对目的的选择,而且世界通过我们的行为被揭示,所以对目的的意向性选择揭示了世界,世界根据选定了的目的被揭示为这样或那样的。
(5)行动是与给定物决裂,而人在与给定物决裂时,在非存在照亮给定物的时候使世界有了给定物的存在。
(6)揭示只在虚无化范围内显现的给定物的必然性是内在的否定。自由之所以是自由仅仅是因为选择永远是无条件的。
(7)自由选择是荒谬的。因为自由是对自己存在的选择,但它又不是这个存在的基础。
(8)对自由的谋划是基本的,因为它就是我的存在。
自由实质上就是选择行动的自由。但有时候人们会感到自己的自由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有时候选择同样的行动却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这就引出了处境以及处境与自由的关系问题。因为,每个人都是从处境出发进行自由选择的,选择的自由是绝对永恒的,但选择的自由和得到的自由是不同的,有些东西人们可能永远得不到,但却永远可以自由选择。不能不自由选择实际上就是对自由的限制,而不能够不存在则是自由的偶然性。自由和处境是不能分开的。没有处境,就不会有自由,而如果没有自由,处境就不会被发现。
自由限制的根据——处境——是以五种不同的方式显示出来的:
(1)我的位置,即指人的住所、人所处的地点等。当自由提出目的时,自由本身使得我们所在的位置对我们的计划显示出是可克服的还是难以克服的阻力,关键在于自由选择的起点。
(2)我的过去,这是指每个人拥有的业已成为既定历史的东西。过去不可补救,过去是通过我的存在得到意义并且来到世界。可以说是在我的自由选择的目的指引下选择了我的过去。
(3)我的周围,这是指我周围的物——工具,包括它们的敌对系数连同它们的工具性。它们是我周围的与我相异之物。它们的显现依靠我的自由选择的计划,由于我的自由选择的计划,它们或赞成或反对我。
(4)我的邻人,我生活在一个受到邻人(他人)纠缠的世界中,这个世界已经在我选择之前拥有归结到作为参照中心的他人的意义。但他人并不限制我的自由选择。他人的自由对我的自由的限制,说到底只不过是把我的自由与他人的自由区别开来。
(5)我的死亡,死亡并不是人生的期待。死亡是一切可能的不可能,是对一切选择的否定。死亡是荒谬、偶然的,实际是生的一种方式是对自为的存在的否定和虚无化,但它是从外部来到我们中间的。如果没有他人,我永远不会认识“死”,自为永远不会遇到它。它是作为限制的处境,但自由永远不会碰到这个限制,它把生命改造成为别处的一种命运,“我是个自由的必死之人”(第681页)。
总之,处境不能阻止人自由选择,人在处境中是绝对自由的。自由赋予处境以意义,而不是处境决定人的自由选择。所以,人是选择的绝对“作者”,他必须对自己的行动的结果负完全的责任。萨特描述的自由是作为的自由,否则理念的自由就永远是一个词。处境和自由的紧密结合,揭示了“作为”的深刻的意义,赋予自由以伦理意义。可以说,萨特描述的是处境的伦理化。也可以说,整部《存在与虚无》的目的都是为着论述这人在处境中的自由。
2.存在的精神分析法
在这部分,萨特主要是要考察自由选择行动的目的问题。要规定这个自由的计划为了目的在它与存在之间建立其什么类型的关系。
萨特首先批评了经验心理学的错误,因为它断言个别人是被他的各种欲望定义的。这实际上就逃避了超越。通过经验的观察确立一堆意向而给人下定义的途径也是行不通的。也就是说,应该避免罗列行为、意向和偏好,而是要辨认它们,而且对它们提出疑问。这就是存在的精神分析的方法。
存在精神分析法的原则是:人是一个整体而不是一个集合。他在他的行为即使是最没有意义和最表面的东西中都完整地表现出来。没有任何一种人的行为不具有揭示性。
存在精神分析法的目的是辨认、揭示人的经验行为,要了解被揭示的自由选择的行为。这表现了萨特哲学的现象学描述的特点。
存在精神分析法的出发点是经验,他的支点是人对个人拥有的前本体论的和基本的理解。它不是理智活动,也不同于认识和反思,任何向着一个目的对自我本身的谋划的行动都是可以理解的。
存在精神分析法还是比较的方法。每一个人的行动都以自己的方式象征着需要揭示的选择,同时这些行动又在机遇和历史的偶然性的特点下掩盖着选择。通过精神分析法对这些行动的比较,使每个行动独有的揭示迸发出来。
这种精神分析法实际上借鉴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主要是“逆溯”的经验分析的方法。但又与弗氏的精神分析法有很大的不同,主要一点是萨特坚决地否认潜意识的存在,认为这两者是自相矛盾的,意识到并不等于被认识。而且性欲在萨特看来并不是原始的谋划。
欲望是可以还原的,欲望就是要“拥有”,欲望的“作为”就还原为“拥有”的手段。
所以,萨特的人是意识,是一个直观的中心,这个中心引起了自发的选择,这个选择向着一个意义超越。本体论就是要在这个过程中明晰人的实在与存在之间的关系。本体论就使存在的精神分析法得以解释根据选择而行的人的行动,又使得一种主动自发的选择与一个真实选择之间的相通成为可理解的。人为了自我认识,就必须自我造就,而为了自我造就,就必须自我认识,每一种认识都意味着行动。只有用存在精神分析法追溯到用这种方式进行的选择中才可真正理解人。而人只有在承担了这个选择的全部责任时才能赋予他的行动以意义。
3.对自由的道德描述
在《存在与虚无》的结论部分,萨特进一步明确了他的基本哲学立场。在本书第四部分萨特已经把他的本体论定义为“对于被看作整体的存在着的诸多存在结构的解释”(382页),本体论就是对在世存在整体的各种结构的描述。本体论不能亲自表述出一种道德律条,所以他最终是要描述面对处境中的人的实在要负起责任的伦理意义。
在本体论的层面上自在与自为的关系不是互相独立的,而是自为通过内在关系与自在发生关系且努力要去构成理想的整体。如果没有自在就不会有具体的自为。而人就是不断企图要成为作为这个整体的“上帝”的存在,就是“自为的自在的存在”,就是说人的实在和他要成为的自因的存在之间没有共同的尺度,每个人要成为的上帝不同,每个自为的虚无化过程也就不同,统一的人类价值是没有的。人本身就是一个道德主体,就是各种价值赖以生存的那个存在。所以,存在精神分析法就是要揭示:人就是要追求成为自在与自为综合为一体的存在。人的过程就是对理想目标的追求和超越,就是自为向自在的整体化过程。
萨特最后指出,真正要解决有关自由的各种问题,只有在道德的基础上找到答案。萨特预告他将要专门写一部这样的著作,但他始终没有完成这个在此已预期的著作。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让·保罗·萨特(Jean Paul Sartre,1905一1980)。1905年6月21日生于巴黎,法国作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19岁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攻读哲学,后任中学哲学教师。1933年在柏林法兰西学院哲学系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被应征入伍。1940年被德军俘虏,次年获释,后参加法国地下抵抗运动。
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法国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也是优秀的文学家。戏剧家、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
萨特出生于巴黎一个海军军官家庭,幼年丧父,从小寄居外祖父家。他很小就开始读大量的文学作品。中学时代接触柏格森、叔本华、尼采等人的著作。1924年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哲学。1929年,获大中学校哲学教师资格,随后在中学任教。1933年,赴德国柏林法兰西学院进修哲学,接受胡塞尔现象学和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回国后继续在中学任教,陆续发表他的第一批哲学著作:《论想像》、《自我的超越性》、《情绪理论初探》、《胡塞尔现象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意向性》等。1943年秋,其哲学巨著《存在与虚无》出版,奠定了萨特无神论存在主义哲学体系。

『贰』 萨特文集的内容简介

众所周知,让一保尔·萨特既是杰出的文学家又是著名的哲学家,从其文字生涯发端就双管齐下,使文学与哲学相成。一九三八年十二月萨特作家和哲学家第一次接受记者的正式采访,题为《让-保尔·萨特,哲学小说家》一文中有一段萨特原话:“我想望只以美的形式来表达思想,即运用艺术作品:长篇小说或中篇小说。但我发觉这不可能。有些东西技术性太强,要求纯哲学语汇。所以我不得不两面出击,几乎一篇小说配一篇论文……”
《萨特文集·第一卷》
本卷收萨特的成名作《恶心》、《墙》和自传体小说《文字生涯》。《恶心》第一次以文学形式提出了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命题:“没有本质的存在等于虚无”。短篇小说集《墙》中所收的五篇作品提出了存在主义哲学的另一个基本命题:“人是自由的,人的命运取决于自己的选择。”自传体小说《文字生涯》则诙谐俏皮、妙趣横生地讲述了作者本人自我认识和自我实现的过程,解释了存在主义思想和整个学说的出发点。
《萨特文集·第二卷》
本卷收萨特长河小说《自由之路》的第一部:《不惑之年》。小说的中心人物马蒂厄是个独立不羁、崇尚自由的知识分子,而事实上他并不比他周围的人更自由。他身不由己,陷入矛盾重重的生活泥淖中不能自拔,尽管已届不惑之年,仍然处在困惑之中,从无果断的选择和行动,也一直不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这是一个苦恼的人,为了寻求“自由”,他还需要走一段漫长的路……
《萨特文集·第三卷》
本卷收萨特长河小说《自由之路》的第二部:《缓期执行》。本书以慕尼黑会议为背景,描写战争阴云笼罩下法国各地区、各阶层人民的思想动态,以及被迫卷入备战行动的情景。小说采用蒙太奇手法,以令人目不暇接的速度不断转换场景,真实的历史人物和众多的虚构人物交替出现……不管人们是否愿意,面对一触即发的战争,谁也无法置身事外,捷克已经岌岌可危,绝大多数法国人却存着侥幸心理。慕尼黑协定签订了,人们松了一口气,然而实际上战争仅仅是延缓而已……
《萨特文集·第四卷》
本卷收萨特长河小说《自由之路》第三部:《痛心疾首》。本书描绘二战发生和法国惨败后人们的心理状态。马蒂厄和他的伙伴们参战以来,未放一松,法军已全线崩溃。法国的惨败收起马蒂厄的反思,他意识到自己对战败并不是完全无辜的。正是自己和大多数法国人自私狭隘的精神状态决定了当今法国的面貌。德国人进入了村庄,马蒂厄在工人皮内特的带动下,参加了钟楼阻击战。从来不曾参加实战的他也开枪射击了,而且命中了德国军官。他感受到空前的快乐,因为他已经意识到自己的意志,价值和力量——他自由了。
《萨特文集·第五卷》
萨特认为:“戏剧能表现的最动人的东西是一个正在形成的性格,是选择和自由地作出决定的瞬间,这个决定使决定者承担道德责任,影响他的终身。”
本卷所收的六部戏剧是萨特为“自由选择”提供的六种范例。《苍蝇》的主人公俄瑞斯忒斯不接受神的控制,自己作出决定,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恭顺的妓女。的主人公却屈服于统治者的威胁利诱,放弃了良知的选择,不仅丧失了意志自由,甚至也失去了人身自由;《死无葬身之地》把人物置于极限处境,面对生死的考验,他们和刽子手展开了意志的决斗;《脏手》和《魔鬼与上帝》充满萨特本人在社会革命中的两难思考:个人与组织、自由与纪律、目的与手段、善与恶的矛盾;而哲理剧《隔离审讯》则点明了自由的障碍在于顾忌他人的评说。
《萨特文集·第六卷》
本卷收萨特戏剧三部:《涅克拉索夫》以讽刺闹剧的形式抨击了西方新闻媒体的反苏反共宣传;《阿尔托纳的隐居者》则试图通过一个不敢正视战争罪责的法西斯走卒在精神上所受的折磨,重温德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历史教训,以启发法国人民思考自己在阿尔及利亚殖民战争中应承担的责任;《凯思》是萨特根据大仲马的同名剧改写的剧本,虽非原创,却将主人公塑造成生动鲜活的萨特式人物,使之面对选择的强烈挑战,对剧冲突极为精彩。
《萨特文集·第七卷》
萨特不仅是二十世纪法国声名卓著的思想家、哲学家、小说家和戏剧家,也是有创见的文艺理论家,他针对“为艺术而艺术”的倾向,提出了干预现实生活的“介入文学”理论。
本卷收萨特的《什么是文学?》等重要文论十八篇,较系统地阐明了作者有关文学的属性、写作的目的,为谁写作等重大问题的观点,特别是有关文学的批判职能及作家的独立判断权等观点。
《萨特文集·第八卷》
恰如萨特本人所说,书信是他“直接的生活实录”,是他“生活的一种见证”。这些写给其终身伴侣西蒙娜·德·波伏瓦及几个好友的信,真实且不加掩饰地记述了作者当时的日常生活和他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展示了他特立独行的价值观、婚恋观和哲学世界观。虽说书信不是小说,萨特的书信却常常和小说一样引人入胜;他周围的诸色人等在其笔下亦如文学典型般个性鲜明、栩栩如生。而这所有的人物中,形象最饱满,色彩最丰富,思想最充实的,无疑就是本书的主人公——萨特本人。读者从这些秉笔直书的书信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活生生的萨特如何度过他的每一天,乃至每一个小时,了解到他如何积累生活,如何读书、写作,如何面对世界的动荡和巨变。对那些有兴趣探究萨特其人、其思想的读者而言,本书无疑是一份不可多得且无法替代的第一手资料。

『叁』 求萨特和加缪的荒诞理论介绍

萨特与加缪是二十世纪法国存在主义哲学的双子星座,也被誉为二十世纪欧洲现代派文学的重要标志性人物。萨特与加缪都有着极为传奇的人生阅历,他们都富有颇为鲜明的个性特征和人格魅力,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他们同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同样在哲学、文学等领域做出了重大成就,为人类精神的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或许正因为此,萨特与加缪最终的交恶一直为后来学者所提及和探讨。实际上,萨特与加缪无论在人生阅历、创作风格、哲学思想各方面都存在着重大差别,以致最终导致友谊成为仇敌。我们今天再来探寻这种差别,并无意于做道德的褒贬,只是想借以引起些须有意义的思考。

萨特出生于巴黎一个海军军官家庭,可谓门庭显赫之家。萨特两岁丧父,自幼随母亲在外祖父家生活。其外祖父是位著名学者,且家中藏书甚丰。萨特从来不必担心物质生活,自小便养成了专心读书的良好习惯。幼年的家庭读书生活,与后来成为哲学家的萨特缜密严格的哲学思维基础有着密切关联。1924年,十九岁的萨特顺利进入法国最高学府巴黎高师求学,遂于1929年在全国中学哲学教师资格考试中获第一名,并和第二名的波伏瓦结为终身伴侣。在此提及波伏瓦,笔者认为,被萨特称之为“海狸”的波伏瓦对哲学家矢志不渝的支持和理解,与萨特所取得的成就有不可忽略的关联。此后,萨特相继发表了大量哲学及文学著作,包括《想象》(1936)、《恶心》1938、《墙》(1939)等等。这些作品逐渐形成并具体阐释了萨特的无神论存在主义哲学体系。同样鉴于萨特早期成长,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萨特一方面具有敏锐的哲学眼光,另一方面投入社会活动的时期却较晚(尽管如此,二战后被迫走出书斋的萨特依然在广泛的社会活动中以其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鲜明的人格风范产生了深远影响)。
较之于萨特,加缪的出生与成长则是极为悲剧性的。加缪的父亲是流亡在阿尔及利亚的法国难民,其父也是在加缪少年时因战争而丧生,加缪的童年及少年几乎是在贫民窟中度过的。加缪被确定为战争孤儿,并在政府的接济下完成学业。可幸的是,加缪不仅天资聪颖,而且勤奋好学,还很富有奋斗精神,中学时起就开始打工赚钱以解决生活的困难。另外,悲剧的出生,磨难的少年阅历,促使早熟的加缪较早的关心并投入社会政治活动,关心并扶助贫苦大众。这些对加缪的后期创作也有极为深刻的影响。加缪最为重要的作品包括:哲学著作《西西弗斯的神话》(1942)、中篇小说《局外人》(1942)、长篇小说《鼠疫》(1947)及论文集《反抗者》(1951),由此形成了具有“加缪特色”的哲学思想。后人将之以并列为存在主义哲学体系。

加缪始终被称之为存在主义者,但是有意思的是,他本人一直坚定地否认自己是一个存在主义者,并坚称自己是一个自由主义创作者,不属于任何派别。实际上,我们客观的讲,萨特与加缪的创作,无论在文学风格上还是在哲学主张上都是有很大的差异的。
从总体阅读感受上来讲,萨特的文学作品饱含着其深邃的哲学思考与见解,一般都较为沉重忧抑,枯涩难读。加缪的文学作品则不愧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典范,文笔优美,语言流畅,感情丰富,作者敏感的思维和深厚的情感往往跃然纸上,汩汩而来,令人爱不释手,动情之处,更令人潸然泪下。以下,我们以两位作家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为例,加以介绍。
萨特的长篇小说《恶心》第一次用文学这种样式阐述了萨特存在主义的一个基本命题:没有本质的存在就是虚无。主人公罗冈丹整天在城市里游逛,无所事事,浑浑噩噩,在餐馆咖啡厅里白白消磨时间——面对这个虚无的世界和人生,罗冈丹感受到的只是“恶心”。但萨特最后借助于主人公对于“恶心感”的觉悟又深入了他的哲学见解:要想在这个荒诞的世界中寻得解脱,那就只有通过“自为”的行动创造作为人的存在本质。
短篇小说《墙》和戏剧《恭顺的妓女》(1946)则进一步阐释了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另一基本见解:人之于物的本质区别是“绝对的自由选择”。萨特在其1946年著名的哲学演讲录《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强调:“即使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依照萨特的见解,既然人是绝对自由的,自由选择也是绝对存在的,那么,人就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不然,他就不能称之为人。如《墙》中帕勃洛无意识的话居然出卖了自己的战友——由此,萨特意在指明,世界本身是荒诞的。但人须对自己在荒诞世界中的选择负全部责任,承担一切后果。再如《恭顺的妓女》中妓女丽瑟屈于威权压力和种族歧视出卖了清白的黑人,最终,丽瑟的代价就是沦为浪荡子弟弗莱特的掌中玩物。

作者: 休笑世人痴 2008-12-18 12:50 回复此发言

--------------------------------------------------------------------------------

2 【萨特与加缪 转帖】
萨特的文学作品中最富声誉思想最为深刻也最易被人所误读的就是独幕剧《禁闭》(1945)(也被译作《独立审讯》)。剧情是在地狱中的三个鬼魂中展开。并且借主人公加尔森之口说出了“他人即地狱”。萨特本人也因此而备受责难,指责他的存在主义是无情的,残忍的,无人道的哲学主张。实际上这是对萨特的极端误读,与此相反,萨特所说的“他人即地狱”,是针对人的选择来讲的。简述之即是,如果人与人之间不能正确对待,不能坦诚相见,那么,他人就是另一人的地狱。针对民众对于存在主义哲学的若干指责,萨特专门发表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说:“存在主义是最不哗众取宠的哲学,是最朴实无华的哲学”。
我们可以这样说,萨特文学作品强调的是人生的“虚无”,那么加缪的文学作品关注的则是世界的“荒诞”。《西西弗斯的神话》以哲学随笔的方式,第一次阐明了加缪对于世界是荒诞的的认识,并借助西西弗斯承担的永无止境推动巨石这一惩罚的行为,最终声明: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存在本身,而是以何种方式去存在的问题。而对人来讲,最高贵的不是仅仅存在,而是勇于承受在荒诞世界里的种种苦难和痛苦,永远满怀激情地追求光明和自由。西西弗斯就是荒诞世界里的一个荒诞英雄。
中篇小说《局外人》中以默尔索的冷漠、麻木来宣示了对抗荒诞世界的另一种方式。在这个荒诞世界中,默尔索是一个觉醒者,他意识到这个世界以及人的存在本身的荒诞感,于是以一种“游离于生活”之外的“局外人”的态度来反抗荒诞。因此,默尔索身上具有比西西弗斯更为坚定的积极意义。
加缪的长篇小说《鼠疫》可以说,是加缪哲学思想的最终结晶。加缪热情赞颂了在荒诞世界中(在小说中表现所的是鼠疫来袭)人与人的友爱、互助、关心和忠诚。这部小说写得感情肺腑,情节生动,展现了加缪自身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苦难的敏感及对弱者的博爱。

哲学思想的差异最终导致了萨特与加缪的分道扬镳,这算是人类情感史的憾事,但从另外一方面讲,这种并不因个人私怨引起的交恶,又算是人类社会史上的佳话。从本文的以上部分,我们已经看到了两位思想家的诸多差异,但最深层面还是在哲学思想上。
首先,如上所述,萨特与加缪都认为世界是荒诞的。不同的是,萨特同时认为,人在荒诞的世界面前时无能为力的,人能改变的只有自己作为自由存在着的存在方式而已。而对加缪来讲,世界的确实荒诞的,但人之为人在于“反抗”。正是他的论文集《反抗者》直接导致了与萨特的公开绝交。加缪认为,人在荒诞的环境中唯一的出路就是反抗,宣扬“纯粹的反抗”。加缪极力反对所谓“历史的反抗”,即反对使用暴力,而崇尚精神与道德的抗争。因此,加缪虽然赞扬马克思主义,却对诸如俄国革命给与了极力抨击。众所周知,萨特对于在俄国和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是给予高度赞扬的。这就是他们的重大分歧之一。
另外,萨特与加缪的另一分歧在于:萨特并不承认有所谓的人性存在。萨特认为,既然“存在先于本质”,那么就不存在所谓的“普遍的人性”。人也决不可以依赖别人,因为没有所谓永恒的爱,而只有正在创造的爱。萨特始终强调个人的自由行动和绝对承担责任。而我们从加缪的《鼠疫》中即可看到,加缪对于人性之美的赞颂是发自内心的。他认为在荒诞世界面前,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只有全人类联合起来,才可以取得反抗荒诞世界的胜利。

1960年加缪不幸在一场车祸中失去生命的第三天,萨特发表了一篇感人肺腑的悼念文章,其中说:“我与他曾将失和,反目。但即使双方永远不再见面,也算不了什么,这无非是另一种在属于我们的那个窄小世界里一起生活的方式,并且谁都知道谁的近况,这不妨碍我想念他。”“加缪永远是我们的文化场的主力之一,永远会以他的方式代表法国和这个世界的历史。”
伟人之交恶与缅怀,都令人敬畏。
而在1980年萨特葬礼的数万随行者中,有一个人这么称赞萨特:萨特的逝世,是我感到人类智慧的一盏明灯熄灭了。这个人是当时的法国总统德斯坦。
令人意外的是,萨特一生选择的都是拒绝与任何政府合作,他极力反对资本主义,上街参加法国“五月风暴”的学生游行,公开宣称“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
法国政府对于一个伟大而叛逆的思想者的宽容态度也是值得我们这个社会思考的。
逝者不朽。因其卓越。

『肆』 萨特的存在主义的核心内涵是什么

萨特的存在主义的核心内涵:

“存在先于本质”(l'existence précède l'essence)、“任何事都是可能的”。他的意思是说,除了人的生存之外没有天经地义的道德或体外的灵魂,道德和灵魂都是人在生存中创造出来的。人没有义务遵守某个道德标准或宗教信仰,人有选择的自由。要评价一个人,要评价他的所作所为,而不是评价他是个什么人物,因为一个人是由他的行动来定义的。

存在主义否认神或其它任何预先定义的规则的存在,萨特反对任何人生中“阻力”的因素,因为它们缩小人的自由选择的余地。假如没有这些阻力的话,那么一个人的唯一的要解决的问题是他选择哪一条路走。

存在主义哲学提出了三个基本原则:

其一是“存在先于本质”,认为人的“存在”在先,“本质”在后。

“首先是人的存在、露面、出场,后来才说明自身。”所谓存在,首先是“自我”存在,是“自我感觉到的存在”,我不存在,则一切都不存在。所谓“存在先于本质”,即是“自我”先于本质,也就是说,人的“自我”决定自己的本质。

其二是“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

认为在这个“主观性林立”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必然是冲突、抗争与残酷,充满了丑恶和罪行,一切都是荒谬的。而人只是这个荒谬、冷酷处境中的一个痛苦的人,世界给人的只能是无尽的苦闷、失望、悲观消极,人生是痛苦的。穷人是如此,富人也如此。

其三是“自由选择”。

这是存在主义的精义。存在主义的核心是自由,即人在选择自己的行动时是绝对自由的。它认为人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自由,面对各种环境,采取何种行动,如何采取行动,都可以做出“自由选择”。“如果存在确实先于本质,人就永远不能参照一个已知的或特定的人性来解释自己的行动,换言之,决定论是没有的——人是自由的。人即自由。”萨特认为,人在事物面前,如果不能按照个人意志作出“自由选择”,这种人就等于丢掉了个性,失去“自我”,不能算是真正的存在。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不仅是存在主义文学的思想核心,而且成为后现代主义文学各个流派的思想基础。

『伍』 求讲解: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

看看这几篇文章有没有帮助:

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文主义http://philosophyol.com/bbs/Archive_view.asp?boardID=52&ID=3311

http://xiaowawa.bokee.com/3946665.html
萨特

二次大战后,存在主义在法国思想界战友据重要地位,确立了基督教存在主义。一些作家,通过文学创作进行宣传,扩大了存在主义的影响。法国的存在主义基本上分为两大派:以西蒙娜·魏尔、加布尔埃尔·马赛尔为代表的基督教存在主义;以让保尔·萨特、阿尔贝·加缪、德·博瓦尔为代表的无神论的存在主义,它又称为萨特的存在主义,或简称为存在主义。

法国在二战中充满消极颓废、悲观失望情绪,知识分子中形成一种由于苦闷、孤独、被遗弃、找不到出路而玩世不恭、放荡不羁的风尚。于是,标榜个人的生活、自由、存在放在第一位的萨特的存在主义受到极大欢迎,被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当作最时髦的哲学。至50-60年代,它成为全欧最流行的哲学思潮。

存在主义的集大成都萨特在研究基督教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抛弃了克尔凯戈尔的宗教神秘主义,继承并发展了胡塞尔的非理性主义,形成了他自成体系的哲学思想-无神论的存在主义。从此,存在主义哲学的发展跨入了一个新阶段,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当代存在主义哲学。存在主义哲学提出了三个基本原则:其一是"存在先于本质",认为人的"存在"在先,"本质"在后。"首先是人的存在、露面、出场,后来才说明自身。"所谓存在,首先是"自我"存在,是"自我感觉到的存在",我不存在,则一切都不存在。所谓"存在先于本质",即是"自我"先于本质,也就是说,人的"自我"决定自己的本质。其二是"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认为在这个"主观性林立"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必然是冲突、抗争与残酷,充满了丑恶和罪行,一切都是荒谬的。而人只是这个荒谬、冷酷处境中的一个痛苦的人,世界给人的只能是无尽的苦闷、失望、悲观消极,人生是痛苦的。穷人是如此,富人也如此。其三是"自由选择"。这是存在主义的精义。存在主义的核心是自由,即人在选择自己的行动时是绝对自由的。它认为人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自由,面对各种环境,采取何种行动,如何采取行动,都可以做出"自由选择"。"如果存在确实先于本质,人就永远不能参照一个已知的或特定的人性来解释自己的行动,换言之,决定论是没有的--人是自由的。人即自由。"萨特认为,人在事物面前,如果不能按照个人意志作出"自由选择",这种人就等于丢掉了个性,失去"自我",不能算是真正的存在。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不仅是存在主义文学的思想核心,而且成为后现代主义文学各个流派的思想基础。

『陆』 萨特的一生是怎样的呢

萨特,1905年6月21日生在巴黎一个资产阶级家庭。幼年丧父,寄居在外祖父家。萨特19岁进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攻读哲学。24岁通过中学教师就业考试,后在巴黎等地任中学哲学教师多年。1933~1934年在柏林法兰西学院哲学系学习。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他应征入伍。1940年被德军俘虏,1941年获释。

萨特是法国战后重要文学流派存在主义的倡导者。他的代表作《恶心》(1938)是存在主义的著名小说。这部日记体小说的主人公罗康丹所生活的是一个污秽龌龊的世界。罗康丹是一个典型的存在主义人物。短篇小说《墙》(1939)通过对西班牙反法西斯战士格里在监狱里等候处决时的种种心理活动的描写,说明对死亡的恐惧是生与死之间的一堵墙,只要克服这种恐惧,就能获得生的自由。中篇小说《一个头目的童年》,以讽刺的笔法描写了一个法西斯头子幼年时代的邪恶无耻行径,揭露某些上层人物的丑恶的灵魂。在长篇小说《自由之路》中,作者通过对主人公马蒂厄在政治和道德方面日益觉醒的描写,说明一个人处在不公正的社会里,寻求正义与寻求个人自由和幸福是一致的。

萨特主张“介入文学”(或译献身文学),在创作方法上,他主张写真实,不讲究艺术雕琢和浮华的辞藻,但求文字朴质自然。作者叙述往往和主人公的内心独白互相交织。例如在长篇小说《缓期执行》中,他同时描写了约20处的人物活动情景。他的文学主张创作实践,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法国文学有重要影响。

萨特的剧作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他的存在主义思想。剧本《群蝇》(1943)以奥瑞斯忒斯铲除篡位的暴君并为父报仇的古希腊传说为题材,阐明人要用意志和行动去争取自由,完成生存的使命。《密室》(1944)是阐述存在主义哲理的剧本,剧中塑造了3个死后不改生前本性、在阴间互相追逐的亡魂。在《肮脏的手》(1948)一剧中,作者虚构了一个东欧国家共产党内两个派别斗争的情节,宣扬政治斗争的实质是个人的意志冲突。《死无葬身之地》(1946)刻画了一群反对维希卖国政府的爱国志士的形象,作者企图表达了对烈士的崇高敬意。

《恭顺的妓女》(1947)是一部政治剧,揭露美国种族主义者对黑人的残酷迫害,以及对普通人民觉悟的寄托,深切的期待。这个剧本是萨特所主张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的思想的体现。

萨特的作品还有未完成的多卷本长篇小说《自由之路》,已发表《理性的年代》(1945)、《缓期执行》(1945)、《心如死灰》(1949)等3卷。剧本还有《恶魔与上帝》(1951)、《涅克拉索夫》、《阿尔托纳的幽禁者》(1960)等。哲学著作有《存在与虚无》(1943)、《辩证理性批判》(1960)等。文学论著有《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1946)、《波德莱尔》、《什么是文学》(1947)、《境遇》1~10集(1947~1976)、回忆录《字句》(1964)。

1955年,萨特和女作家西蒙娜·德·波伏瓦曾访问中国。萨特的剧本《恭顺的妓女》已有中文译本。1964年瑞典文学院决定授予萨特以诺贝尔文学奖金,被萨特谢绝,理由是他不接受一切官方给予的荣誉。

萨特于1980年4月15日逝世。

『柒』 萨特的存在主义的核心内涵是什么

萨特的存在主义的核心内涵:

“存在先于本质”(l'existence précède l'essence)、“任何事都是可能的”。他的意思是说,除了人的生存之外没有天经地义的道德或体外的灵魂,道德和灵魂都是人在生存中创造出来的。人没有义务遵守某个道德标准或宗教信仰,人有选择的自由。要评价一个人,要评价他的所作所为,而不是评价他是个什么人物,因为一个人是由他的行动来定义的。

存在主义否认神或其它任何预先定义的规则的存在,萨特反对任何人生中“阻力”的因素,因为它们缩小人的自由选择的余地。假如没有这些阻力的话,那么一个人的唯一的要解决的问题是他选择哪一条路走。

存在主义哲学提出了三个基本原则:

其一是“存在先于本质”,认为人的“存在”在先,“本质”在后。

“首先是人的存在、露面、出场,后来才说明自身。”所谓存在,首先是“自我”存在,是“自我感觉到的存在”,我不存在,则一切都不存在。所谓“存在先于本质”,即是“自我”先于本质,也就是说,人的“自我”决定自己的本质。

其二是“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

认为在这个“主观性林立”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必然是冲突、抗争与残酷,充满了丑恶和罪行,一切都是荒谬的。而人只是这个荒谬、冷酷处境中的一个痛苦的人,世界给人的只能是无尽的苦闷、失望、悲观消极,人生是痛苦的。穷人是如此,富人也如此。

其三是“自由选择”。

这是存在主义的精义。存在主义的核心是自由,即人在选择自己的行动时是绝对自由的。它认为人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自由,面对各种环境,采取何种行动,如何采取行动,都可以做出“自由选择”。“如果存在确实先于本质,人就永远不能参照一个已知的或特定的人性来解释自己的行动,换言之,决定论是没有的——人是自由的。人即自由。”萨特认为,人在事物面前,如果不能按照个人意志作出“自由选择”,这种人就等于丢掉了个性,失去“自我”,不能算是真正的存在。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不仅是存在主义文学的思想核心,而且成为后现代主义文学各个流派的思想基础。

『捌』 什么是萨特存在主义

萨特存在主义及其发展 以让保尔·萨特、阿尔贝·加缪、德·博瓦尔为代表的无神论的存在主义,它又称为萨特的存在主义,或简称为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一词的拉丁文existentia,意为存在、生存、实存。存在主义哲学论述的不是抽象的意识、概念、本质的传统哲学,而是注重存在,注重人生。但也不是指人的现实存在,而是指精神的存在,把那种人的心理意识(往往是焦虑、绝望、恐惧等低觉的,病态的心理意识)同社会存在与个人的现实存在对立起来,把它当作唯一的真实的存在。 二战后,存在主义在法国思想界占据重要地位,确立了基督教存在主义。一些作家,通过文学创作进行宣传,扩大了存在主义的影响。法国的存在主义基本上分为两大派:一派以西蒙娜·魏尔、加布尔埃尔·马赛尔为代表的基督教存在主义;另一派以让保尔·萨特、阿尔贝·加缪、德·博瓦尔为代表的无神论的存在主义,它又称为萨特的存在主义,或简称为存在主义。 法国在二战中充满消极颓废、悲观失望情绪,知识分子中形成一种由于苦闷、孤独、被遗弃、找不到出路而玩世不恭、放荡不羁的风尚。于是,标榜个人的生活、自由、存在放在第一位的萨特的存在主义受到极大欢迎,被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当作最时髦的哲学。至50—60年代,它成为全欧最流行的哲学思潮。存在主义的集大成者萨特在研究基督教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抛弃了克尔凯郭尔的宗教神秘主义,继承并发展了胡塞尔的非理性主义,形成了他自成体系的哲学思想——无神论的存在主义。从此,存在主义哲学的发展跨入了一个新阶段,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当代存在主义哲学。 存在主义哲学提出了三个基本原则:其一是“存在先于本质”,认为人的“存在”在先,“本质”在后。“首先是人的存在、露面、出场,后来才说明自身。”所谓存在,首先是“自我”存在,是“自我感觉到的存在”,我不存在,则一切都不存在。所谓“存在先于本质”,即是“自我”先于本质,也就是说,人的“自我”决定自己的本质。 其二是“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认为在这个“主观性林立”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必然是冲突、抗争与残酷,充满了丑恶和罪行,一切都是荒谬的。而人只是这个荒谬、冷酷处境中的一个痛苦的人,世界给人的只能是无尽的苦闷、失望、悲观消极,人生是痛苦的。穷人是如此,富人也如此。 其三是“自由选择”。这是存在主义的精义。存在主义的核心是自由,即人在选择自己的行动时是绝对自由的。它认为人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自由,面对各种环境,采取何种行动,如何采取行动,都可以做出“自由选择”。“如果存在确实先于本质,人就永远不能参照一个已知的或特定的人性来解释自己的行动,换言之,决定论是没有的——人是自由的。人即自由。”萨特认为,人在事物面前,如果不能按照个人意志作出“自由选择”,这种人就等于丢掉了个性,失去“自我”,不能算是真正的存在。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不仅是存在主义文学的思想核心,而且成为后现代主义文学各个流派的思想基础。

『玖』 萨特的本体论是什么

本体就是使得万物存在的那个东西,是万物存在者,万物所依赖者,也可以理解为万物之源!从逻辑的角度来说,实体世界所有的事物都必然有原因,而所有有原因的事物都不可能是源头,因为在它后面还有源头(原因)。因此,本体必然是意志,只有意志才能成为本体存在。基督教认为这个“自由意志”的本体是上帝、上帝有自由意志,他还创造了同样有自由意志的人类和没有自由意志的物质世界;中国文化认为这个自由意志是“天道”,人和世界都来源于天道,也须遵从天道的意志;萨特这些存在主义者认为,上帝和天道之类的自由意志都是无法证明的,只有个人的自由意志才是可靠的、真实的,所以个人的自由意志就是这个世界的本体!某种程度来说,个人就成为了了自己的上帝,也许你会担心,这样的思想会造成个人膨胀、为所欲为,其实不用担心,因为本体是对自己的自由意志负全责的!人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一切责任,所以萨特的本体论,最终依然需要人的良知和道德来自我审视,所以欧洲以个人意志为本体的文化,和美国以上帝意志为本体的文化,最终在终极价值达到了一致,即真善美的普世价值!可谓殊途同归!

『拾』 法国存在主义文学流派是如何创立的

20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几次大规模的经济危机,政局随之动荡不安,使中、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深为恐慌,普遍存在着一种把握不住自己命运的颓废、悲观情绪,这种情绪在面临德国法西斯威胁之下的法国尤其盛行。在这种情况下,法国著名作家萨特首先将无神论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运用于文学领域,创立了存在主义文学流派。他于1938年发表的长篇小说《恶心》,是为这一文学的开端。萨特的《恶心》和另一存在主义作家加缪的《局外人》(1942)颇似姊妹篇,描绘了一个令人厌恶的荒诞世界,刻画了生活在其中的仿徨无主的“多余人物”。存在主义文学流派到40—50年代进入鼎盛时期,萨特于1943年发表的哲学著作《存在与虚无》,阐释了存在主义的纲领。在这里,萨特宣扬人的“存在先于本质”,证明上帝并不存在;反对逆来顺受,主张确立新的人道主义。1946年萨特发表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是存在主义的另一篇重要宣言。1940年—1950年间的存在主义文学作品往往体现了“新人道主义”精神,其代表作为萨特于1947年发表的《恭顺的妓女》。他通过这部小说,无情地鞭鞑了种族主义的罪恶行为,对被压迫的黑人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另外,在萨特的《死无葬身之地》(1946)、《肮脏的手》(1948)、加缪的《正义者》(1949)、西蒙娜·德·波伏瓦的《大人先生们》(1954)等作品中,作者们强调了道德同行动、目的同手段、生存自由同生存条件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表现了人的理想与客观存在的不一致性。从60年代起,存在主义作家没有写过有影响的文学作品,这一流派逐渐丧失了发展的势头,至70年代事实上已不复存在。但它作为法国战后文学中最有影响的流派,在欧美乃至东方一些国家的文学界产生过广泛的影响。

热点内容
婚姻法模拟法庭心得体会 发布:2025-01-16 22:56:23 浏览:558
离婚律师歌曲有哪些 发布:2025-01-16 22:48:41 浏览:118
民法第64条 发布:2025-01-16 22:43:28 浏览:412
公司司法审计 发布:2025-01-16 22:41:20 浏览:327
党风廉政建设规章制度的落实 发布:2025-01-16 22:40:31 浏览:280
为什么要健全有关师德规章制度 发布:2025-01-16 22:35:40 浏览:55
行政法信赖利益案例 发布:2025-01-16 22:30:29 浏览:785
提供虚假信息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16 22:16:40 浏览:597
巩义律师吧 发布:2025-01-16 21:59:18 浏览:598
劳动法里月工资怎么算 发布:2025-01-16 21:54:23 浏览: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