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经归朴

道德经归朴

发布时间: 2022-11-02 01:09:17

㈠ 老庄思想中的养生思想有哪些

知一归朴,法一则寿的观点,是老庄养生之核心思想。

㈡ 道教中的神秘符水,到底是做什么用的

道教在中国已有数千年历史了,与中国历史紧密相连,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万物的本原。关于道教的许多学说人们至今未能参透,道教中的神秘符水更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下面一起来 道教文化 里看看。

符箓派又称符水道教,是对道教中以符咒等方术治病驱鬼为主的各道派的通称。早期的五斗米道、太平道,以后的灵宝派、上清派,直至正一道都属于箓派。该派自宋元时顺应新潮流对旧的教理教义进行了革新,并产生出神霄、清微、净明等新的符箓道派,使符箓方术有了新的发展。元以降,符箓派统一于道家。该派由古代消灾除祸、治病除瘟、济生度死等为职事,与中国民间生活习俗联系较密切。

画符箓或烧符箓于水中,谓饮之可以疗病。《三国志》卷八《张鲁传》注引《典略》:“太平道者,师持九节杖,为符祝,教病人磕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得病或日浅而愈者,则云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则为不信道。”《宋书·羊欣传》:“素好黄老,常手自书章。有病不服药,饮符水而已。”《云笈七签》卷五十七有“符水论”。

天下之“神”莫不归火,天下之“精”莫不归水。水火既济,万物和谐。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因为水能处理众生信息而使之改善的缘故,水也就成了“大道之行”的一种表现形式。《道德经》五千言都是“非恒道”,一言以蔽之,就是“水”。我们来数数老子说了多少水?《道德经》第四章“道生于中”、第八章“治水合道”、第十五章“善道玄通”、第二十八章“恒德归朴”、第三十二章“道朴如海”等等。通篇是水,举不胜举。而符水更不是一般的水了。

自古以来,道家高道大德皆通“上善治水”之道,这就是中国古老而神秘的“符水咒法”。符咒的起源是很古老的,相对来说,咒的历史就更早。字典中对咒的解释一为“某些宗教或巫术中的密语,也即是祷祝。”祝是咒的早期形式。《正字通》云:“经传以祝为咒”。根据《说文解字》对祝的解释是“祭主之赞词也”。

《周礼》则说“大祝掌六祝之辞,以事神,示祈福泽,求永贞。”这些记载很明确地反映出祝的意义就是法师通过美好的语言向上天求福,并求上天消灾解难的一种仪式。“符水”和“咒法”就是以水为载体,通过法师对水中画符念咒,注气入水,依照水中所形成的特异图案,准确的判断出人和事物的因果,从而消除孽缘孽障,达到趋吉避凶之目的的功法。历朝历代以来,它都被道教宫观、民间道坛的的法师所使用。

㈢ 《道德经》第28章:常德归朴

【经典故事】

人生啊,我们一直在拼命的向前跑,可哪是回家的路呢?

人们啊,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忙碌,又把灵魂安放在何处呢?

生活中,照明用的电流和灯泡要形成回路,否则就会短路,然后就是一片黑暗。我们人生的回路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放慢一点我们奔忙的脚步,等一等我们的灵魂吧!

一位哲人说过:不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活的!

我们只是一味地往前跑,却忘记了回家的路。

没有回路,哪里又是出路呢?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老子道德经第二十八章看看心灵复归之路带给我们的那种神奇的力量吧!

【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下面我们就逐句地来解读一下老子的思想: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柔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溪涧。愿做细水深潜的溪流,就能将良德善行永存于身,重新回到婴儿般的纯真无邪。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深知什么是明亮,却安于暗昧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模式。甘愿做天下的模式,永恒的德行不出差错,可以复归到不可穷极的真理。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深知什么是荣耀,却安守卑辱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川谷。甘愿做天下的川谷,永恒的德性才得以充足,回复到自然本初的素朴纯真状态。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这原始的质朴状态分散开来就成为有用的器物。圣人若运用其中之一,那么它就成为其中的首要,所以最好的治理是不能把这原始的质朴分割的。

【本章核心要义】

老子发现了大道,懂得了万物负阴而抱阳,最终达到冲气以为和。这也就构成了圣人的特殊心智模式:知阳守阴,合和大道,永生不死。

普通人会怎么做呢?只要身在一极,就会一直顺着走向尽头,也就是极端。有个成语叫“否极泰来”, 这在现实人生中需要人的心智振奋和升级才能做到,否则恶化到极端就是毁灭。当然,这个成语也可以反过来说,就是“泰极否来”,所谓“荣到极致即是辱”,一般功力的人是改变不了这一规律的。“辱到极致即是亡”,这也是毁了很多人一条规律。

从最常规的心态来看,追求无限的荣耀几乎是所有人的梦想,可又有谁知道与无限荣耀相伴随的又是什么呢?人们不会追求屈辱的,可一生中不遇到屈辱的人也很少,现实的生活中,屈辱、侮辱、耻辱总是不期而至。一旦屈辱到极致,一些人甚至就自行了断了自己的生命。

谁能跳出这样的人生怪圈和近乎于魔咒般的困境呢?

老子在本章中,就使用了一种很有趣的逻辑来表述他那奇妙的思想,教我们走出人生的魔咒:

第一,列举了三对关系:雌雄,黑白,荣辱。

第二,提出了“三知三守”、“三为三常三复”。

第三,使用了“知——守——为——常——复”的逻辑链条。

第四,指明了圣人所使用的原则。

老子在这一章里的重点就是揭示人生的“复归”智慧,理解了老子的这一学说,就能理解老子本章中思想的关键。

1、老子的“复归”学说,核心就是“知和守”,知是大脑的智力,守是心灵的功夫。我们很多人之所以 容易走极端,就是因为只有大脑的理性功能而没有心灵的灵性功能。对于生命来说,大脑如同油门, 一启动就充满动力奔腾向前;心灵如同刹车的功能,它真正控制着生命速度的缓急和时机,是生命平安的保障机制,也是大脑得以控制的关键。看看那些奔忙到白天没有心情、晚上难以入眠的人吧, 你认为他们可能做正确的事吗?简单点来说就是,这知,就是知眼前;这守,就是看背后。

2、老子“复归学说”,也是阴阳和合的大道思维,就是知阳守阴的心灵法门。人在阳性状态时,要去主动合于阴性:如处于强势时,要懂得去表现阴柔。处于弱势时,要懂得去振奋阳刚。总之,根据你当前或者你个性的特点,去主动地合于相反的一面,将两面合于自身,即是生命之道的正常状态。你有钱时,能够保持谦和朴素吗?你能力很强时,能够保持谦卑谦虚和虚心吗?你特别受人尊重和敬仰时,能够保持朴实、质朴和亲和力吗?你身陷困境或者囹圄,能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气吗?你贫穷时,能保持进取心、学习心和对人大方吗?你如果不这样做,优点就会变成伤人的力量,弱点就会变成伤己的力量。你说,对自己的状态不管控,能行吗?

老子的“复归学说”直接告诉了我们,能够做到阴阳和合,就可以呈现出“天下溪、天下式、天下谷”的“三天下”状态,就是能够保持平稳,保持吸纳,保持滋养的良性状态。做到这些呢,就可以达到“常德不离、常德不忒、常德乃足”的“三常德”状态,也就是悟道者的状态。最终,就可以像婴儿一样纯粹天真,就能够消除对立大道万物和合,就可以恢复生命本真的状态。

由此可见,人生中有几个重要的能力是任何人都不可缺少的:

1、时刻警惕:一旦觉得自己了不起就开始愚蠢

2、时刻警惕,以自我得意就开始要做蠢事。

3、时刻警惕,一旦以为自己很会算计,必然失算。

4、时刻警惕,一旦觉得自己最聪明就是危险。

5、时刻警惕:长期处于一个极端状态就是死局。

若是真正懂得了老子的道,就知道了人生微妙:

1、强势的人要注重阴柔;

2、富裕的人要注意俭朴;

3、能干的人要注意谦卑;

4、成功的人要注意自省;

5、得志的人要注意收敛;

6、算计人的要赶紧回头;

7、正害人的要快点收手;

8、总有理的要说别人有理;

9、消极的人要赶紧立志;

10、遇挫的人要赶紧改过;

11、恨人的人要赶紧感恩;

12、生病的人要赶紧快乐;

13、郁闷的人要赶紧救人;

14、死了的人要做什么呢?

这回你应该知道老子让人们复归到何处了吧?就是从任何一个极端,回归到生命的正常状态,也是最佳状态呀!

老子真是伟大啊,若是不了解老子的思想,我们此生就会经常的处于险境而不知,理直气壮地走错误的道路呀!

我们一起顶礼老子吧!我们伟大的祖宗!中国伟大的道家哲学!

我们将老子的复归学说思想总结成《悟道箴言》奉献给大家:

身处阳时去和阴,身处阴时去合阳,阴阳和合是大道。

人处强势当谦和,若处弱势当自强,强弱相合是大道。

人生前行当回头,否则前面是绝路,能进能退是大道。

老子对人们主观上强势而为的顽固性是十分了解的,故而不厌其烦的变换着各种角度向人们讲解这样的危害,希望人们回归大道,营造自己幸福平安的人生,这就是下一章老子所讲述的重点。

                      文章来源《齐善鸿讲道德经》

㈣ 老子创造了那些学派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造人。 中国传统文化代表之一的道家,是诸子百家中最具哲学思辨特色的学派,老子的《道德经》从柔弱的、灵活的、富于弹性的立场去批判君王、统治者;以貌似退让的立场去“避免灾祸”,去协调社会。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世界存在的本体、本原;是天下万物的原点、来源;是自然、社会、人类的精神思维所必须遵循的总的法则和规律。庄子理想的人格则是“真人”的人格。真人,即能够做到“归朴返真”的、做人做事顺从“自然天性”的人。儒家、道家的人生主张和生存策略都是一种认真积极面对人生的思考和举措。道家与儒家的相互渗透和吸收大大多于它们之间的差异;儒、道之间有着极强的互补性。 道家是诸子百家中最具有哲学思辨特色的学派。老子是先秦道家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是道家思想最杰出的代表。 一个民族没有哲学的思辨性就是缺乏智慧的民族。老子《道德经》所论述的本体论是中国式智慧的代表,是东方哲学中最具有思辨性的哲学观点之一。 相对于儒家的入世、济世精神,有人说,儒家是积极入世的,道家是消极的、出世的。这样,就把儒道两家简单地对立起来。其实,这是一个大误解。 老子的《道德经》所反对的、所针对的、所批判的、所教导的,都是当时社会,也是今天社会仍然具有普遍性的重大问题。老子《道德经》也是干预社会世事的,只不过老子是从“避难”“避祸”“保身”的角度提出“济世救民”的策略而已。因此,给人们造成了“避世”的印象。 如果说,儒家是以强力的、强势的态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主动积极的方式去济世救民的话,老子的《道德经》则是从柔弱的、灵活的、富于弹性的立场去批判君王、统治者;以貌似退让的立场去“避免灾祸”,去协调社会。 后世常说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退一步海阔天空”正是道家“待人处事”方面经常采用的态度。 如果说,儒家注重培养“内圣外王”的“圣贤人格”用以济世救民的话,那么,《道德经》主要是通过猛烈批判君王、领导人、家长的胡作乱为,以教导国君、领导者、家长和普通人遵循“道”的原则去做事处人,去获取最好的生存之道。这同儒家的济世救民异途而同归;它们的宗旨在本质上完全一样。 来源:今古文创

㈤ 赤子之心的详细解释

出处《孟子·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清代学者杭世骏考证认为:“赤子”源于孩子身高。早期“尺”和“赤”通用,在早期古人眼里,幼儿不过尺把高,故称尺子,也即赤子,赤子之心即尺子之心,与幼儿的尺子相对应,成人则称为丈夫。
例句尧、舜、禹、汤、周、孔,时刻以救民济世为心,所谓~,原不过是“不忍”二字。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一八回
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指报国之心
翻译孟子说:“伟大的人,不偏离他的纯洁、善良的心。”这里所谓的“大人”,可以指统治者,更可以指具有伟大人格的人,因为道德上的成就与原始纯洁的赤子之心,有深刻的关系。赤子之心,就是一颗率直、纯真、善良、热爱生命、好奇而富想象力、生命力旺盛的「心」,能够常常怀着「赤子之心」,才可以成为大人。老子道德经:「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老子认为,这种单纯的心,本身就是一种美德。
解析
伟大的人胸怀宽广,“宰相肚里能撑船”。而童心纯真不伪,本色自然。
宰相肚里之所以能撑船,是因为他不斤斤计较于一得之利,一孔之见,而能够保全自然无伪的本色,永远以一种童心般的新奇 和纯真面对这个世界,生机蓬勃,以至于无的不知,无所不能。 这里面的关键其实就是两点:一是纯真,二是大度。正是在这两点上,我们可以找到真正伟大的人物与童心的相通之处。
老子说:“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老子》第二十章)
又说:“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 如婴儿之未孩。”(《老子》)第二章》你看那众人应对攘往,好象赶赴丰盛的筵席,又像春天去登台眺望。只有我淡泊而无动于 衷,就像那不知笑的婴儿一样。
老子的本意是宣扬归朴返真,淡泊宁静。不过,淡泊以明志, 宁静以致远。与孟子这里的思想倒有异曲同工之妙。
归结起来说,真正伟大的人,倒不像我们一般小鸡肚肠的人那样想得复杂,患得患失,所以,反而能够保持一分童心,有时候表现出来,就像是一个童心未泯的人。

㈥ 符水是什么

符水,是道教中治病驱鬼的工具。

㈦ 楚简《老子》整理:甲本第一编第一章

原文为先秦楚国文字,无法输入,只能按释文解读。采取“以经解经”的方法,不引述本书之外的概念,只凭借楚简中2046个字,前后文互相印证,贯通内在联系,窥究老子原旨。

甲组第1编第1章相当于王弼《道德经注》第19章

甲组1.1.1、绝智(知)弃鞭(便),民利百倍。

【注】

绝:《说文》断丝也。

智:王弼作“知”。二字互通。

弃:帛书作“弃”。古繁体。

鞭:帛书作“圣”。圣,从耳,呈声。甲骨字形,义为“即善用耳,又会用口”。裘锡圭读“辩”。崔仁义读“鞭”。廖明春“鞭”为“辩”字之借。《广雅》辩,慧也。刘信芳读为“便”,训为“利”。河上公注“善者不辩”:辩,巧言也。孤鸿注:辩,善用口也。

民:遂州本作“人”,避“李世民”讳。

倍:帛书甲本作“负”。高亨、董志安“负”、“倍”古音同。

【释】

“绝知弃辩”,各传世本作“绝圣弃智”。

案:“知”、“智”互通,“辩”、“圣”义近。盖古人误解“圣”为后世之“圣人”,抑或战国中期非儒派刻意改之。“辩知”二字连用见下:

《商君书·外内》:“奚谓淫道?为辩知者贵,游宦者任,文学私名显之谓也。”

《战国策·东周策》:“﹝ 石行秦 ﹞谓 周君 曰:‘君不如令辩知之士为君争於 秦 。’”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大忠无所拂悟,辞言无所击排,乃后申其辩知焉。”

《荀子·性恶》:“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

【译】

罢黜聪明,抛弃巧言,黎民百姓会得到百倍的好处。

甲组1.1.2、绝巧弃利,盗恻(贼)亡又(有)。

【注】

巧:刘信芳读“权”,谓财富之“重”。廖明春读“考”,训为“巧”。《说文》巧,技也。《墨子》利于人,谓之巧。

盗:裘锡圭读“左见右兆”,借为“盗”。

恻:释文作“恻”,读作“贼”。马叙伦训为“跖”,系由春秋大盗“盗跖”而来。

亡:帛书作“无”,王弼本作“无”。

又:各本均为“有”。二字互通。

【释】

“绝巧弃利,盗贼亡有”,在各传世本“绝仁弃义,民复慈孝”之后。与下句语序颠倒,含义无重大差别。

案:释文“左丂右攵”,“巧”字左工右丂,均读丂( kǎo)声。廖说可从。释文“上贝下心”,“贼”,败也。从戈会意。《庄子·杂篇·盗跖》疑为庄子后学所作,借用盗跖的故事讽刺孔儒学说,马叙伦以“盗跖”训“盗贼”依据不足。

【译】

断绝巧匠,抛弃财利,抢劫偷窃的人就不会出现了。

甲组1.1.3、绝伪弃虑,民复季子。

【注】

伪:各本皆作“仁”。释文“上为下心”。廖明春训为“化”。《说文》化,教行也。

虑:各本皆作“义”。释文“上虍下且下心”。裘锡圭训读“虑”。《说文》虑,谋思也。

民:遂州本作“人”,避“李世民”讳。

复:各本皆作“复”。古繁体。

季:帛书甲本作“畜”,帛书乙本及各本作“孝”。

子:帛书作“兹”,各本作“慈”。

【释】

“绝伪弃虑”,各传世本作“绝仁弃义”。

“绝”字,许抗生读“伪”。《说文》伪,诈也。徐锴曰:“伪者,人为之,非天真也。”《荀子》:“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

“虑”字,池田知久读“虑“,崔仁义、袁国华、韩禄伯同。高明疑为“仁”,庞朴、季旭升读“作”。刘信芳读“怚”,《说文》怚,骄也。陈伟读“虘”《说文》虘,虎不柔不信也。段注:“刚暴狡诈”。

刘信芳读“绝化弃怚”,谓“弃绝教化与骄饰也”,暂备一说。至于“绝仁弃义”之说,“仁”古作“上人下心”,亦作“上身下心”,与“伪”字古作“上为下心”相近。“义”字古作“义”,与“虑”、“怚”、“作”三训均无关系,似乎又是非儒学派的篡改。《荀子》:“情然而心为之择谓之虑,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案:“伪”、“虑”并用解。

“季子”,各传世本作“孝慈”,帛书甲本作“畜兹”。

刘信芳读“稚子”,案“季”从“稚”声。丁四新训为“稚子”。

廖明春读“季子”,案“孝”、“畜”音同,《广雅》孝,畜也。“兹”、“慈”通用,“慈”借为“子”,音、义均可。似乎可以读为“慈孝”,然《说文》季,少称也。“季子”,就是指“小子、稚子、赤子”,是说“不用心计,不勾心斗角,百姓就会归朴返真”,回复到朴素无为的自然状态。案“季子”义理可通,虽可训为“慈孝”,却容易与道德意义混淆,不取。

【译】

断绝人为,抛弃思谋,黎民百姓就会复归淳朴。

甲组1.1.4、三言以为史(文)不足,或命之或(有)乎属。

【注】

“三言”,传世本作“此三者”。高明:义同,可通用。从帛书“三言”更准确。

“史”,传世本作“文”。读“使”。张桂光:此字另见“心使气曰强”。使,伶也。《说文》。按,伶者,令也。

“不足”,帛书作“未足”。傅奕本“而未足也”。“而”、“也”当为衍。

“或”,各传世本作“故”,二字音义相近。

“命”,各传世本作“令”。《尔雅》命,告也。《毛传》令,告也。

“之”,王弼等本无此字。

“或”,各传世本作“有”。廖明春:二字可通,当读为“有”。

“乎”,各传世本作“所”。本字从“虎”从“口”,“虎”音。

“属”,本字作“豆”,释文作“属”,各传世本作“属”。

【释】

“三言”或“三者”,并不改变文义,都对上三句的总结。

“史”,有读“辨”,《说文》判也。有读“使”,或言不得不从之命令,与“无为”主张不相符。有读“文”,《论语》“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陈伟:繁于文采,为“史”,于后文“视素抱朴”相呼应,“为史不足”,就是文辞还不够,另外还要告知、叮嘱。“属”后有墨钉,当为此句句号。

【译】

这三句话为文还有不足,所以另有告知嘱咐。

甲组1.1.5、视索(素)保朴,少厶须(寡)欲。

【注】

视:各传世本作“见”,读(xian),示的意思。

索:各传世本作“素”。廖明春:形讹。当为“素”。

保:傅奕本作“袌”,各本作“抱”。袌、抱,怀抱的意思。《说文》保,养也。

朴:帛书乙本作“朴”,王弼及各本作“朴”。

厶:各传世本作“私”。磻溪本作“思”。《韩非子》自营为厶。

须:各本作“寡”,廖明春训“止”、训“避”。大意相同。

【释】

“素”本义:没有染色的丝绸。

“朴”本义:未加工的木材。

“绝学无忧”,处《道德经》第20章首,据马王堆出土帛书《老子》乙本,校为第19章末。从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帛书甲本缺字,从乙本补足,亦当如此。然楚简《老子》此四字处于乙组1.2“无为而无不为”之后,乙组1.3“唯与可”之前,是对“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的概括总结。

【译】

现其本真,守其纯朴。减少利己和贪欲。

孤鸿解读:

作为“以正治邦”的三项具体措施,这话显然是针对侯王所言。因为“人多智而奇物滋起”,产生“盗贼多有”的不良结果。所有要从根本罢黜聪明才智,去掉奇技淫巧,侯王不去追求奇巧之物,能工巧匠不再制造华而不实的器物,则”盗贼无有“。如果侯王可以返归“朴素”,”少私寡欲“,对黎民百姓有百倍的好处。另告诫君主侯王“罪莫重乎贪欲,咎莫险乎欲得,祸莫大乎不知足。”所以要要“知足、知止”。这样就可以“恒足”、“不辱”、“长久”了。

“绝知”是反对“知”么?非也。另见:“吾何以知其然?”、“吾何以知天下然?”

㈧ 抱朴的史书记载

元代道士李道纯《画前密意·工夫第十一》诗云:“清心释累,绝虑忘情,少私寡欲,见素抱朴,易道之工夫也。心清累释,足以尽理。虑绝情忘,足以尽性。私欲俱泯,足以造道。素朴纯一,足以知天。”知天者,即能与天同寿。
《道德经》还有“朴”字多处,如“敦兮其若朴”(十五章),“常德乃足,复归于朴”(二十八章),“朴散则为器”(二十八章);特别是对第三十二章“道常无名、朴。”这一句,历代注家都十分重视,认为它说明道总是具有“无名”和“朴质”这两个重要的特性。
唐五代道士杜光庭注称:“端寂无为者,道之真也,故谓之朴。生成应变者,朴之用也,故谓之道。道、朴,一耳。”《道德经》还提出人治之道也是要“朴”。第三十七章中称“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第五十七章中又称“我无欲,而民自朴”,统治阶级将“朴”作为治政原则之一,则民众也因此可以保持自然和朴实了。《南华真经》称“同乎无欲,是谓素朴”。还认为从政的人要“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就是自身要静,行为要随道的规律,动静都要无为。使天下和自身都达到朴素的天然本性,这样天下就无人能与之争夺。从道的人则应“雕琢复朴,块然独以其形立”,就是去其对本性的雕琢,恢复纯朴的本质,以自己本来的形象独立于世。
《淮南子》也将“朴”视为“道”的重要特性,称“朴至大者无形状,道至眇者无度量”。在天地初辟,万物未生之时,世界就是“混沌为朴”的。万物生成以后,“朴散而为器”,因此,治政的人要“澹然无欲而民自朴”,从道的人应该“偃其聪明而抱其太素”,“已雕已琢,还反于朴”。
早期道教太平道信奉的《太平经》,批评世人品行邪恶,颂扬古人的质朴,称“下古人心邪蔽,不若太上古之三皇,人心质朴,心意专一,各乐称天心,而忠信不欺其上,故可无文也”。并且认为:“虚无者,乃内实外虚也,有若无也。反其胞胎,与道居也;独存其心,悬龙虑也;遂为神室,聚道虚也。但与气游,故虚无也;在气与神,其余悉除也。以心为主,故得无邪也;详论其意,毋忘其书也;得之则度,可久游也;何不趣精,反与愚俱也,凶祸一至,被大灾也;弃其真朴,反成土灰也。”指出,如果能够还返到胞胎之中,与世俗之事毫无牵缠,就是“与道居也”,如果抛弃了人的真正的纯朴之质,那就是“反成土灰”了。五斗米道的《老子想尔注》也认为“朴,道本气也。人行道归朴,与道合”,并称:“今王者法道,民悉从正,斋正而止,不可复变,变为邪矣。观其将变,道便镇制之,检以无名之朴,教诫见也。”要求从政之人,按道的规律治国,以“无名之朴”教诫民众,并且以道来锁住邪变。而从道的人要“勉信道真,弃邪知守本朴。
无他思虑,心中旷旷但信道”。魏伯阳《周易参同契》在述及写作该书缘由时,自称:“挟怀朴素,不落权荣,栖迟僻陋,忽略令名,执守恬澹,希时安平,远客燕闲,乃撰斯文。”所谓“挟怀朴素”,也就是“抱朴”的意思。葛洪自称“抱朴子”,他并且以《抱朴子》名其书。有《抱朴子》内外篇传世。他在说到“抱朴子”一号的来历
时称:“洪之为人也,而騃野,性钝口讷,形貌丑陋,而终不辩自矜饰也。冠履垢弊,衣或褴褛,而或不耻焉。俗之服用,俄而屡改。或忽广领而大带,或促身而修袖,或长裾曳地,或短不蔽脚。洪期于守常,不随世变,言则率实,杜绝嘲戏,不得其人,终日默然。故邦人咸称之为抱朴之士,是以洪著书,因以自号焉。”在《抱朴子内篇》中,葛洪提出了一个与“道”相当的“玄”的概念,认为“玄”同“道”一样具有“含醇守朴,无欲无忧,全真虚器,居平味淡”的特点,并且指出“道家之教”就是使人精神专一,“事少而功多,务在全大宗之朴,守真正之源者也”。哲人大才,应该“嘉遁勿用,翳景掩藻,废伪去欲,执太璞于至醇之中,遗末务于流俗之外”,而一些庸才近器,是不可能“开学之奥治,至于朴素”的,他们徒然“锐思于糟粕”,也不能“穷测其精微”。南朝道士陶弘景在《真诰》中也认为“处无用于嚣途,乃得真之挺朴;任凡庸以内观,乃灵仙之根始也”。认为在喧嚣烦杂的世事中,无为无用,这就得到真正的“朴”。《西升经》更进一步认为“损思虑,归童蒙,塞邪智,圣人之朴也”。要求从道的人有意识地减少思想活动,回归到孩提时代无忧无思的境界,闭塞自己的智慧和邪恶,这才是圣人的朴。冲玄子注称:“蒙,本作朦,不明也。思繁则巧制盛,虑多则谋贼生,奇物来于寇盗,矫诬长于诳炫,故令损之,归于童蒙。童蒙不明无为,膏火自煎,不饰智以惊物。闭塞邪智,开明正慧,则伪法不行,真道流布,去邪取正,圣化之本也”。刘处玄注称:“惩忿窒欲,养蒙以正,分正外智,都去者,是圣人之质朴也。”金元的全真道以全性固真为修道要求,十分重视损思、塞邪、归朴。《重阳立教十五论》在《论降心》中称:“凡论心之道,若常湛然,其心不动,昏昏默默,不见万物,冥冥杳杳,不内不外,无丝毫念想,此是定心。”这一“定心”的状态,正是“抱朴”的写照。全真七子之一的刘处玄在《无为清静长生真人至真语录》中回答“愚者,何也”的
问题时称:“愚者,古之达人,要远其世之梦幻,外貌若愚也。儒者颜回,清贫而一箪一瓢;释者释迦,乞食而一饭七家。道者纯阳,无为而鹑居鷇食,返其朴则高者就于下也,有者就于无为,明者似于暗也,言者若其讷也。经云: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外愚则内抱其道真生也。”全真七子之一郝大通的弟子王志谨在《盘山语录》中批评出家修行之人起初以为性命事大,但日久就被俗物移情,口头伎俩,为奴作婢,“岂是清净无为主人之事”,“凡欲修行,心地明白而守愚拙,则天下之智巧者,皆为之使用矣”。又称:“为道者,抱朴含醇,潜通默运,除情去欲,损损存存,于物无私,作事明白,曲己从人,修仁蕴德,丝毫之过必除,细微之功必积,是非俱泯,心法两忘,向上之机,自然达矣。”全真道士李道纯有《自得》诗七首,其七云:“静抱无名朴,尘情了不侵。汞铅熔作粉,瓦砾变成金。觌见羲黄面,参同释老心。顿空超实际,无古亦无今。”认为凡是抱朴”的人是不受世俗尘情侵扰的,超凡脱俗,无古无今。只有“抱朴”的人才能尽理、尽性、造道和知天。李道纯还告诉门人,儒家的“赤子之心”和道家的“婴儿之未孩”是“同此言,其大朴未散,其复不远也”。也就是如果使自己达到“婴儿”状态,返朴就不远了。清代刘一明《道书十二种·悟道录》中就有关于“婴儿天真”的叙述:“婴儿初生,无识无知,酒色财气而不着,恩爱牵绊而绝无,富贵穷通而不晓,水火刀兵而不知,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万物皆空,诸尘不染,铁面无情,纯然天真。吾之观此,因悟的返老还童之道矣。人能猛醒回头,脱离万有,居于无事之境,处于无色之界,拔去历劫根尘,扫尽现世习气,头头放下,空空洞洞,清清静静,形虽老而性复初,外虽弱而内实壮,即是返老还童,即是婴儿本面。

㈨ 这句老子的话是什么意思

致虚极,守静笃,归根、复命,能做到物我两忘、虚无沉静的,怕都是世外高人吧。红尘万丈,世事纷扰,观万物循环,谁能与世无争置身事外呢?居庙堂者忧其民,处林泉者忧其君,这是古代仁人志士的高洁,他们,难以真正致虚极。情随事迁,终为陈迹,俯仰间,明代已远,圣人不再,在这个浮华盛世,习惯于衣食无忧无病呻吟的我们,家事,国事,天下事,声声入耳又出耳,我们可以与名无涉,与利无争,可是,我们能淡泊一切守静笃么?能淡泊楼上山,城头雪,灯前月,舟中霞,月下美人么?留连时,心仪的风情万种,如轮回的四季般生生不息,左手是爱恋,右手是牵挂,举手投足,尽是绵长的闲愁万绪,好事者,美其名曰小资,洞彻些,应是太过自怜的萎靡吧。

㈩ 电影里面常说的赤子之心是什么意思

出处《孟子·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清代学者杭世骏考证认为:“赤子”源于孩子身高。早期“尺”和“赤”通用,在早期古人眼里,幼儿不过尺把高,故称尺子,也即赤子,赤子之心即尺子之心,与幼儿的尺子相对应,成人则称为丈夫。
例句尧、舜、禹、汤、周、孔,时刻以救民济世为心,所谓~,原不过是“不忍”二字。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一八回
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指报国之心[1]
翻译孟子说:“伟大的人,不偏离他的纯洁、善良的心。”这里所谓的“大人”,可以指统治者,更可以指具有伟大人格的人,因为道德上的成就与原始纯洁的赤子之心,有深刻的关系。
赤子之心,就是一颗率直、纯真、善良、热爱生命、好奇而富想象力、生命力旺盛的「心」,能够常常怀着「赤子之心」,才可以成为大人。老子道德经:「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老子认为,这种单纯的心,本身就是一种美德。
解析
伟大的人胸怀宽广,“宰相肚里能撑船”。而童心纯真不伪,本色自然。
宰相肚里之所以能撑船,是因为他不斤斤计较于一得之利,一孔之见,而能够保全自然无伪的本色,永远以一种童心般的新奇
和纯真面对这个世界,生机蓬勃,以至于无的不知,无所不能。
这里面的关键其实就是两点:一是纯真,二是大度。正是在这两点上,我们可以找到真正伟大的人物与童心的相通之处。
老子说:“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老子》第二十章)
又说:“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
如婴儿之未孩。”(《老子》)第二章》你看那众人应对攘往,好象赶赴丰盛的筵席,又像春天去登台眺望。只有我淡泊而无动于
衷,就像那不知笑的婴儿一样。
老子的本意是宣扬归朴返真,淡泊宁静。不过,淡泊以明志,
宁静以致远。与孟子这里的思想倒有异曲同工之妙。
归结起来说,真正伟大的人,倒不像我们一般小鸡肚肠的人那样想得复杂,患得患失,所以,反而能够保持一分童心,有时候表现出来,就像是一个童心未泯的人。

热点内容
婚姻法模拟法庭心得体会 发布:2025-01-16 22:56:23 浏览:558
离婚律师歌曲有哪些 发布:2025-01-16 22:48:41 浏览:118
民法第64条 发布:2025-01-16 22:43:28 浏览:412
公司司法审计 发布:2025-01-16 22:41:20 浏览:327
党风廉政建设规章制度的落实 发布:2025-01-16 22:40:31 浏览:280
为什么要健全有关师德规章制度 发布:2025-01-16 22:35:40 浏览:55
行政法信赖利益案例 发布:2025-01-16 22:30:29 浏览:785
提供虚假信息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16 22:16:40 浏览:597
巩义律师吧 发布:2025-01-16 21:59:18 浏览:598
劳动法里月工资怎么算 发布:2025-01-16 21:54:23 浏览: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