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经玄义

道德经玄义

发布时间: 2022-11-02 04:52:25

Ⅰ 我国传统道德中的三德是指哪三德

【三德】 出华严经疏 一恩德谓如来乘大愿力。救护众生。犹如赤子。是为恩德。二断德断德亦名解脱。谓如来断除一切烦恼惑业。净尽无余。是为断德。三智德智即智慧。谓如来以平等智慧。照了一切诸法。圆融无碍。是为智德。

玄义

【三德】 [出金光明经玄义]法身般若解脱是为三。常乐我净是为德。(常即不迁不变。乐即安隐寂灭。我即自在无碍。净即离垢无染。佛以此四者为德也。)一法身德法即轨法。谓诸佛由轨法而得成佛。故名法身。此之法身。在诸佛不增。在众生不减。众生迷之而成颠倒。诸佛悟之而得自在。

迷悟虽殊。体性恒一。具足常乐我净。是名法身德。二般若德梵语般若。华言智慧。谓佛究竟始觉之智。而能觉了诸法。不生不严灭。清净无相。平等无二。不增不减。具足常乐我净。是名般若德。三解脱德不系名解。

自在名脱。谓佛永离一切业累之缚。得大自在。具足常乐我净。是名解脱德。

(1)道德经玄义扩展阅读

【三德(梵语trigun!a)】

指涅盘果体所具足的众德

即(1)法身︰指转迷界众生的苦果所得的果体。(2)般若︰指离情鉴照之用。(3)解脱︰系指离一切系缚。出自南本《大涅盘经》卷二〈哀叹品〉。《大乘义章》卷十八云(大正44·820c)︰

‘言法身者,解有两义︰(一)显本法性以成其身,名为法身。(二)以一切诸功德法而成身,故名为法身。(中略)言解脱者,自体无累名为解脱,又免羁缚亦曰解脱。(中略)言般若者,此翻名慧,智能鉴照故名为慧。’

三德之相状开合不定,法身有唯一法身、真应二身、法报应三身等。般若有唯一如实慧、真实方便二智、清净一切无碍三智等。解脱有唯一解脱门、有为无为二解脱、心慧无为三解脱等。所以立此三德者,(1)对烦恼、业因、苦报等三障故;(2)对福、智、报三因故。《大乘义章》卷十八谓(大正44·820b)︰

‘翻对烦恼宣说波若,波若慧明能除烦恼闇惑法故。翻对业因宣说解脱,业能羁缚,解脱无果能断绝故。翻对苦报宣说法身,法身清净离苦报故。(中略)因中之智至果满足名为般若,因中之福至果满足说为解脱,因中之报至果满足名为法身。’

又,天台宗在《金光明玄义》卷上以之为十种三法之一,并释其名云(大正39·3a)︰

‘法者法名可轨,诸佛轨之而得成佛,故经言︰诸佛所师所谓法也。身者聚也,一法具一切法,无有缺减,故名为身。经言︰我身即是一切众生真善知识,当知身者聚也;般若者,觉了诸法集散非集非散,即是觉了三谛之法;解脱者,于诸法无染无住,名为解脱。是名为三。云何为德?一一法皆具常乐我净,名之为德。’

即法体融即,一法摄一切法为法身;离情明照理体为般若;应物而自在度众生为解脱。《大般涅盘经疏》卷六谓(大正38·69b)︰

‘旧伊可譬昔教三德,法身本有般若修成,入无余已方是解脱,无复身智,如竖点水纵而相离。又约身约智分得有余解脱,横一时有,三法各异,如横列火,各不相关。新伊字者,譬今教三德,法身即照亦即自在,名一为三,三无别体,故是不横,非前非后,故是非纵。一即三如大点,三即一如细画,而三而一,而一而三,不可一三说,不可一三思,故名不可思议。’

然圆教三德非唯非纵非横,非三非一,相互间无碍融通,更类通真性、观照、资成三轨,乃至惑、业、苦三道。三德即三轨,乃至即三道,毕竟为同体异名,悉皆三千三谛妙法,法法融通无碍。

指智德、断德、恩德

即佛果功德的三分。出自《佛性论》卷二。即佛果满足一切诸智、照了一切诸法,有无碍自在之德,名为智德。断除一切染污无知、不染污无知无所余,有二乘所断不及之德,名为断德。依利他摄化的誓愿,而有救护众生究竟解脱之德,名为恩德。《华严经疏》卷八谓(大正35·562a)︰

‘修极有三︰(一)大悲极,入佛神通境。入佛神通境,但为益生,故此成恩德。(二)大智极,入佛力境。如来力境,悲智超绝无能及,故成佛智德。(三)自在极,入如来解脱门,尽一切障,心境自在,成佛断德。’

若将三德与自利利他、自行化他、自觉觉他相拟配,则智断二德是自利、自行、自觉,而恩德是利他、化他、觉他。亦即三德齐全,则能得二利圆满、觉行穷满之佛果。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三德

Ⅱ 帮忙解决我的问题!问题如下(关于道教)

道教
【简释】 道教是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因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原,故名。东汉张道陵创立的“五斗米道”为道教的定型化之始。南北朝时宗教形式逐渐完备。奉老聃为教祖,尊称“太上老君”。以《道德经》(即《老子》)、《正一经》和《太平洞经》为主要经典。奉玉皇上帝为最高的神。要人脱离现实,炼丹成仙。

道教的第一所国家级道观位于洛阳上清宫。

所谓道教,是以中国古来的萨满教的咒术信仰(鬼道)为基础,在其上重迭地、复合地吸收了儒家的神道和祭祀的仪礼与思想,吸收了老庄道家的"玄"和"真"的形而上学,并吸收了佛教的业报轮迥和解脱,乃至济度众生的教理、仪礼等,在隋唐时代大体上完成了作为宗教教团的组织、仪礼和神学体系,以同"道之不灭"合为一体作为最高理想的中国民族(汉民族)的土生土长的,传统的宗教。

道教门派

道教内部门派众多,因分派示准不同而名称各异。

据学理分有积善派、经典派、符录派、丹鼎派(金丹派)、占验派五类。按地区分有龙门派、崂山派、随山派、遇山派、华山派、嵛山派、老华山派、鹤山派、霍山派、武当派等。

按人划分则有少阳派(王玄甫)、正阳派(钟离汉)、纯阳派(吕洞宾)、海蟾派(刘操)、三丰派(张三丰)、萨祖派(萨守坚)、紫阳派(张伯端)、伍柳派(伍冲虚、柳华阳)、重阳派(王中孚)、尹喜派(关尹)、金山派(孙玄清)、阎祖派(阎希言)等。 按道门分有混元派(太上老君)、南无派(谭处瑞)、清静派(孙不二)、金辉派(齐本守)、正乙派(张虚静)、清微派(马丹阳)、天仙派(吕纯阳)、玄武派(真武大帝)、净明派(许旌阳)、云阳派(张果老)、虚无派(李铁拐)、云鹤派(何仙姑)、金丹派(曹国舅)、玉线派(樵阳真人)、灵宝派(周祖)、太一教(萧抱珍)、全真教(王重阳)、正一教(张宗演)、真空派(鼓祖)、铁冠派(周祖)、日新派、自然派(张三丰)、先天派、广慧派等。

历史上还有正一宗(张道陵)、南宗(吕纯阳)、北宗(王重阳)、真大宗(张清志)、太一宗(黄洞一)、五大宗之分法和天师道、全真道、灵宝道、清微道四大派的分法。还有道德、先天、灵宝、正一、清微、净明、玉堂、天心八派的说法。

而今许多教派式微,尚存的著名教派有北方的全真教、南方的正一教、茅山教、崂山教、武当教、闾山教及香港、台湾的民间道教派别。

中国道教史

前 言

综观道教发展的历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南北朝时期,道教得到帝王贵族统治者的支持,跻身社会上层,这是它的第一个发展时期,唐朝皇族与老子攀亲,自称李耳之后裔,政治上给予扶持,大力推行道教,这是第二个发展时期.北宋真宗开始,用道教麻痹人民陶醉自己,借以掩盖北方强邻压境造成的耻辱,这是道教发展的第三个时期.明代中期,帝王迷信道教,妄图成仙,道教受到重视,并干预政治,参加政府内部的权力争夺,这是道教发展的第四个时期.

本文章仅以最简易的行文方式,总结论述道教的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最基础的理论与相关知识,使那些对于道教陌生的朋友有一个最直接的了解,对于复杂的学术性理论与论述,本文没有太多的讲解,如果您对于道教有深刻的兴趣,不妨多多查找各方面道教资料充实自己的知识.

道教与其它的宗教一样,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早期教派并非经由同一途径,在同一地区和同一时期形成的,并且在很长时间内没有一个统一的稳定的教团组织,因而中国道教史的上限极不易认定.在早期存在有符录派与丹鼎派,但其诞生过程相当复杂.丹鼎派注重清修炼养,又有内丹与外丹之分,其前身就是神仙方术和养生气功学,它是由战国时期发展而来的.东汉后期出现的<<太平经>>与<<周易参同契>>开始形成早期道教理论,却无相应的道教组织.魏晋时期的内丹经<<黄庭经>>和外丹经<<抱朴子.内篇>>尽管社会影响较大,其社会组织力量依然弱小.<<老子>>与<<庄子>>也成为道教产生的另一个重要源头.由此可见,中国道教产生的过程是多源的,多渠道的和逐渐靠拢而成的.各教派之间互有影响,但基本上又是独立发展,时间上前后相错,并无统一的具体创教时间可言.教名与教徒也没有统一的称呼,道教一词道见于<<老子想而注>>.依此可见道教的产生可以由<<太平经>><<周易参同契>><<老子想而注>>三书看成道教活动和道教实体出现的标志.

早期道教的主要来源与产生的社会背景如下:

第一来源于古代宗教和民间巫术,

第二来源于战国至秦汉的神仙传说与方士方术.

第三来源于先秦老庄哲学和秦汉道家学说.

第四来源于儒学与阴阳五行思想.

第五来源于古代医学与体育卫生知识.

道教的历史渊源诞生于汉末,它是汉代社会的产物,是汉代思想文化的组成部分,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在汉武帝时期直接推动了丹鼎派的形成.另外佛教的传入与兴盛对道教的产生有刺激和推动作用.

<<太平经>>是流传至今的最早的道教经典.它的主要思想就是:1.神秘的气化学说,2.三名同心的调和论.即主张君,臣,民直协调共处.3.阴阳五行的灾异说.4.天人相通的神仙系统.<<太平经>>的神仙系统一为神人,二为真人,三为仙人,四为道人,五为圣人,六为贤人.它具有两个神学系统:即天地阴阳系统.与神仙系统.这两者是平行关系,神人主天,真人主地,仙人主风雨,道人主教化吉凶,圣人主治百姓,贤人辅助圣人.

<<周易参同契>>是道教丹鼎派最早理论著作.其中心思想是运用提示的阴阳之道,参合黄老自然之理,讲述炉火炼丹之事,基本上是一部外丹经.其文字古奥难懂,其真义令人不易捉摸.

<<老子想而注>>是进一步了解五斗米道教义和理论的重要资料.五斗米道与太平道最大不同之处就是它非但没有遭到太平道那样的悲剧,反而在演变为天师道以后,成为道教的正宗.

第二章 魏晋之际道教的传播与分化

魏晋天师道在北方的传播与曹操对民间道教的镇压与五斗米道北迁有极大关系.曹操对于信奉太平道的黄巾军采用武力镇压与招降并举.后又因太平道领导张鲁投降,五斗米道的上层人物迁入北方居住,汉中的大批信奉五斗米道的民众也随之迁入北方,促成了五斗米道由巴蜀向北方传播.随着魏晋统治者对民间宗教活动有极大的戒心以及对宗教活动的禁止,五斗米道在道教律令上以及规章制度上极不完善,组织涣散,号令不一,其发展处于停滞.但是在其巴蜀地区及江南地区部分民间道教组织却在形成发展传播之中.如陈瑞领导的巴蜀天师道团,江东的于君道,帛家道,李家道等.另外魏晋之际一些神仙方士的活动这些都促成了道教的传播与分化过程.

第三章 葛洪与魏晋丹鼎道派

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生于晋武帝太康四年283年.三十五岁时完成<<抱朴子>>内篇及外篇两部文章.内篇论述神仙药方,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的仙道学说,外篇论述人间得失,世事经国治世儒术等.其师承关系为:左慈-葛玄-郑隐-葛洪.其主要观点就是神仙是存在的,凡人可以通过学仙修道成为神仙而长生不死.强调人人后天学仙修道的主观动努力即立志,明师,勤求.

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指出行气在在生气之时,即从半夜以至日中的六个时辰.一天中的另六个时辰是死气之时,在死气之时行气无益.练习时要循序渐进,开始时以鼻吸气,以口微吐,做到吸多吐少,还要吸吐无声达到自己的耳朵听不见,鸿毛放在鼻口之上而不动,要尽量延长吸气后到开始吐气的时间.初学的人心中暗数到一百二十,再微微吐出,渐渐练习到能数一千或更长.最后达到能不以鼻口嘘收,如在胞胎之中,就算掌握了胎息之法.

另记述守玄一之法可以分形,即分身术.一人可以分身出现数十个本身形象.这种分形之道又叫镜道.分形术可以通神,自见其身中三魂七魄,还可接见天灵地祗,驱役山河之神.

另外葛江师授奇宝即:<<三皇内文>>为符道之书之首,它与<<五岳真形图>>是最重要的符咒之书.三皇内文可以禁辟恶鬼,疫气,虎狼山精,五毒百邪等.可以召见司命司危五岳之君.<<五岳真形图>>是一种作为符咒使用的平面山岳示意图.后来变成纯粹的符咒.

葛洪的<<抱朴子.内篇>>的问世,,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他站在上层道教的立场对早期道教所做的历史总结.充实了道教理论,他对后世的道教影响很大.成熟了丹鼎派,也标志了早期道教的终结.

第四章 东晋南朝道教的变革与发展

在道教史上,东晋南北朝是一段重要的转折时期,在这个时期,道教由于门阀族阶级的改造,经历了一番重大的变革,从早期原始幼稚的五斗米道发展演变为完备成熟的宗教,从主要传播于民间的道团上升为官方承认的正统宗教,当时中国的南方,是道教发生变革的主要地区.

东晋以来,佛道二教兴盛,需要有大批的新的经典传播其教义.佛教的经典可以向印度求取,而道教只能改造前代的书籍以及供鉴佛教的经文了.东晋以后新的出的道经以<<三皇经>>,<<灵宝经>>,<<上清经>>这三组道经最为重要.即三洞真经.

<<三皇经>>在唐代受到官方禁止,现已失传.在<<道藏>>伤字号<<洞神八帝妙精经>>中保留了不少三皇经的道法,其中共有最上乘的九十二枚符咒,这些符文代表某些天神地祗,仙官天将,五岳四渎之君,魂魄邪精的隐讳姓字.修道者得之如按法书吞服或佩带,便可以召神灵役鬼怪.可谓学习道法符咒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五岳真形图>>是一类似印章的图版道士佩之,百神群灵奉亲迎.<<灵宝经>>也是由葛氏家族传播的一组道经.其中<<灵宝五符序>>三卷收录于<<道藏>>水字号.内容为养生求仙之书.上卷为存思服气之术,中卷为服食草木药方,下羊为佩带或吞服之符录以及成仙之法.

总而言之,以五行思想为基础的来构造道教修炼方术,是上述东晋灵宝诸经共同的特点.因而形成了灵宝派,注重斋戒科教,劝善度人,是灵宝派的两个显著特点.这一派的形成与南朝了陆静修,宋文明等道士有密切关系.

<<上清经>>是东晋中期以后出现的一组重要的道教经典.上清经的问世及传布,在道教内部开创了一个新的派别-茅山上清派,陶弘景成为南朝上清派的代表人物.在现存<<上清经>>中,诸如金丹服食,导引行气,佩符投简,遁甲隐景,踏罡布斗,高奔日月,餐吸云霞,歌诵礼赞,召神伏魔,禁制虎狼等等道术应有尽有,而尤生守一之功法.<<大洞真经三十九章>><<雌一玉检五老宝经>><<太上素灵洞玄大有妙经>>被称为道者三奇.其内容为心中存想神至面前的存思之术最有特点即存神炼形之术.当今搞符咒术的必须学会存想之术.说明人体中有五神,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志,肾藏精,五藏尽伤则五神离去.,现<<正统道藏>>洞真部所收录的<<大洞玉经>>为南宋茅山传本.

陆静修生于公元406年,为晋安帝二年.他是南宋前期著名的道士.为了适应当时门阀士族阶级的需要,对江南天师道组织进行整顿并与神仙道教融合,成为南朝道教的一代宗师.也成为奉持三洞经典为特征的新道教的大师.建立完善了道教斋醮仪式.他首先创立了在道教史上有深远影响的道教典籍的分类方法.即将道书分为三洞(洞真,洞玄,洞神),四辅(太玄,太平,太清,正一)七大部类.三洞四辅不仅是一种道书分类法,同时也包含着区分道经品级高低和排列道士阶级次序的意思.如修太清法仅能成仙,修灵宝者可以成真,修上清者可以成圣.

陶弘景生于公元456年.历经南朝的宋,齐,梁三个朝代.在当时称其为山中宰相,道门学者.南朝时期的达官显贵纷纷拜于其门下,足见当时之显赫地位.陶弘景在实际研究操作中严谨地将养生术,炼丹术,医药学用之于实践,为道教上清派的最后形成奠定了基础.他将茅山(今江苏南部原句曲山)建成道教上清派的基地与中心.所以上清派在后来也被称作茅山宗.奉魏夫人或杨曦为第一代宗师,以<<上清大洞真经>>为本门正传,供奉元始天尊为最高神,同时也研习灵宝,三皇及天师道经及法录.茅山派的形成标志着自葛洪以来江南士族道教徒以神仙道教改造旧天师道团,创立官方化的正统道教的完成.陶弘景还完善创立了道教的神仙体系,为神仙排定座次.形成三位一估的三清尊神神说.即玉清元始天尊说上清经;上清灵宝天尊说灵宝经;太清道德尊说三皇经.在这一时期内道教又引进了地狱的概念.北方癸地有罗酆山,有六座鬼神宫府.陶弘景将错综复杂的神仙系统统一归纳,集成一本<<真灵位业图>>.将道教出现的近七百名神灵的名讳称 以图谱的形式一一列出.其目的在于使修道者明白:超现实的仙真鬼神世界里也有明确的等级秩序.

在这一时期,道教与佛教与儒教三教鼎立,为了扩大各自的社会影响,争夺作为正宗思想文化的地位,儒,道与佛教之间的矛盾斗争愈来激化,三方展开的唇枪舌战与辩论.尽管这样,但三方又总是能够彼此调和的原因在于三者都可以为封建士大夫所接受,能够被士大夫们兼容并举.

综上所述,东晋南北朝的道教变革,从葛洪到陶弘景,基本上告一段落.道教经过这一时期的改造,已经有了较为完备的教义理论和经典文献,建立完善了自身的科戒仪式和相对统一的教会组织,丰富发展了修炼方术,形成了独特的神仙信仰体系,并扩大了在统治阶级和普通民众中的影响,完成了从民间宗教向官方正统宗教的演变过程.在西晋以后,在少数民族统治的十六国北朝境内,也出现了道教改造旧天师道的事件,形成了寇谦之新天师道和楼观道派.

在北方十六国像张忠,王嘉以清虚守志,修道养生为宗旨,隐居山林,招合徒众的松散道教集团很多.这对于寇谦之(公元365-448年)改革天师道的影响很大.他以著作<<老君音诵诫经>>(现仅存一卷收录于道藏力字号)宣布革除旧五斗米道的一些落后的道法.他以儒家礼法来清整道教组织.反对滥传房中术及反对乱传服食仙方,而特别强调要以斋功为养生求仙之本.其后他又著有<<录图真经>>,这部书不仅是一部改革道教的经典也是一部图谶式的神书.在完成了道教改革之后,寇谦之已经准备下山投奔封建统治者,实现佐国扶命,为帝王师的愿望,以使道教成为官方的正统宗教.由于天师道经过其变革后,适合了鲜卑统治者与汉族门阀地主的需要,加之寇谦之善于钻营与地位显赫的贵族崔浩得到宠信,终于得到了官方的正式承认和支持.在北魏大兴起来.

北魏初期,佛教与道教同时发展壮大,但由于北魏太武帝即位之初,听信寇谦之与崔浩之言,又加之随着北魏统一战争的进展,新征服的关中都是佛教兴盛之地,僧侣地主交通官府,妨碍国家政令统一,甚至有参与叛乱可能,这些都促成了太武帝决心镇压佛教势力的原因.公元444年正月,太武帝诏令灭佛,杀尽佛门弟子.同年九月发生了诛杀高僧玄高事件.后由于崔浩失政被诛杀,寇谦之死去,至公元548年,北魏分裂后,道教与佛教在论较中失败,北齐政权诛灭道教,提倡佛教,从此新天师道团消亡了,于隋唐时期流行的道教宗派,主要是南方的上清派及北朝后期兴起于关中的楼观道了.

楼观道以陕西终南山下的楼观为中心,传播于关中地区.在北魏孝文帝时起以梁谌,王嘉,王道义,陈宝炽,李顺兴等为代表正式形成楼观派.此派受到南方上清派的影响颇深.在其兴盛发展过程中,陈宝炽,韦节,王延,严达等著名道士起了重要作用.在唐朝时期,楼观道成为与上清派同样的待遇的御用道教流派.,具有融合南北方特点的道教.,在学术上形成了注重实用而不尚义理辨析的特点.楼观派虽然受到南方上清派的影响较深,但在神话老子方面却继承了北方天师道的传统.在佛教,儒教,道教三者的关系上,辩论空前激烈.虽然经历了道教被废除,但是道教在这一时期基本上奠定了成为封建上层建筑与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编 隋唐道教

隋唐时期,尤其是唐代,是我国道教全面发展的繁荣时期之一.因隋文帝幼时由尼姑养大,自称我兴由佛法.对佛教非常重视.规定三教的次序是佛为先,道为次,儒教为末.在唐皇近三百年的统治中,道教始终得到扶植和崇奉,居三教之首.唐末的吕洞宾,钟离权成为后来内丹派的祖师爷.

第六章隋唐道教重玄哲学与政治

魏晋以来不大受道教重视的老庄著作,列入道藏太玄部首经,成为唐代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道经.道教在唐代建立起了相当系统化的道教哲学体系.重玄之道即为: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谓道性是指众生禀赋于道或道同一的不变之性.众生即是道,道中有众生,一切有形,皆含道性.

在唐代崇奉道教,即有政治上的利用,也有帝王个人的信仰,但仍旧以政治利用为主.

其一是利用道教神灵来制造皇权神授论,以达到神化皇权和帝王的目的.

其二是利用道教的一些法术来佐国济民,其实质是利用宗教来达到安定社会的目的.

其三是利用道教劝善惩恶来维护三纲五常的封建道德.

其四是利用道教来抑制或反对佛教,巫教等教派的流传和发展.

其五是利用道教清静无为的思想作为治国之略和养生之道.

其六是利用道教神仙方术以求长生成仙.

自南北朝以来,魏武帝崇道抑佛,梁武帝尊佛崇道,周武帝毁佛抑道,隋文帝先佛后道,唐初是崇道抑佛.武则天是先佛后道,唐玄宗崇道抑佛这些当时的大事主要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和当时的政治斗争有密切的关系.唐玄宗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崇奉道教的皇帝.在他近半个世纪的统治中,自始至终的崇奉道教,从而把道教推向全面发展的繁荣时期.

第七章 唐代道教心性论的形成

唐代前期,道教在理论建树的总体与精深方面,有不足之处,常处于佛教下风.此时,道教中的博学之士以中华文化中的道家老庄之学为本位,吸取佛字中的义理精华,加以融会贯通,对自然宇宙,社会人生等方面的哲理问题提出了诸多新解释与新观念,形成新的道教义理之学.成玄英的道教重玄思想即其代表.探讨成玄英的重玄学说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师承于江东重玄诸家而加以深化完善的玄与又玄说,二是独得于魏晋郭象之玄学思想而加以改造提出的道教自身的自然独化说,三是深化道教哲学理论的道性与真性说.

成玄英的重玄思想其核心即是关于玄与又玄的学说.其内容为:道本无名无形,不可言说,然而无名为天地之始,有名为万物之母,无之与有,虽然名称不同,但同为大道所出.故道的这种深奥玄远的状态称作玄.如果能够悟解道的这种深奥玄义,也就打开了认识天下万物的心智的关键.成玄英的真性说实际表明了这样一条逻辑思信维路向:即道之本性是自然清静的,修道众生也同万物一样,禀赋道性而自然化生,因此众生之本性也应是清静无为的,然而众生赋性成形以后,由于外物的诱惑和干扰,则渐渐耽于物欲.心识迷乱,丧失本性.解救的唯一办法就是静心修道,摒弃物象之干扰,体悟万法虽动不动,而归根复命,静于真性,以达长生久视之道.

李荣是继成玄英之后又一个在重玄思想领域内有独到学术研究和贡献的道士.他著有<<老子注>>现已失传.他认为至真之道是虚极之理,无声无色,无形无名,即不能用语言表达也不能和心灵来认识.然而它却能包容一切事物,弥罗整个宇宙.既然世俗的正面认识方式不足以表达真道的存在,那末只能从反面的否定方式来以体认.真道作为实体,不生不灭,从时间上讲是不常不怕断,从空间上讲是无象无形,从运动变化来说不盛不衰,无所相待,绝对长存.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实体,时空与运动变化是事物得以存在的基本条件,而道排除了所有这些条件,没有任何东西可与它相对,因此,这样的真道其性质是一种无条件的绝对的精神实体.李荣将道解为虚极之理是他在道教义理方面的一个重要贡献.

司马承祯(公元647-735)号白云子,他的道教哲学思想可归纳为:1.道本元气论.就是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2.注重生命科学与养身健体修炼.他又将道教的心法修炼分成敬信,继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得道七个步骤来完成.

第九章 唐代道教的经戒传授

道教派别多种,每派中法师品位都有高低之分.所以传授的经文也不同.一般地讲教外人士多称在俗弟子,尊奉正一教后可成为清信弟子,清真弟子,正式入道可称为正一道士,由正一道士再晋升洞神派三皇弟子,无上洞神法师;然后再成为高玄派高玄弟子太上高玄法师;再迁为界玄派升玄内教弟子,升玄法师;再上一级成为洞玄法师,洞真法师,三洞法师,大洞法师.只有得到洞真法师尊号后,不管原属于何派,均可再受大戒,登上道教的最高一级法师的职位.

第十章 唐代道教的法箓传授

箓通常是指记录有关天官功曹,十方神仙名属,召役神吏,施行法术的牒文.它是道教教法中的重要部分,所以,道教中又称为法箓,法箓文牒中一般必有相关的符图,道教经典中有时又统称符箓.道教法师们认为箓文是由道气演衍的文字,是太上老君的灵文,九天众圣的法言.因此,符图的绘制采用象征云霞烟雾的篆体,文中排列众多天仙地祗名号,要求受箓道士熟读背诵,成为做法事的凭仗. 箓文实际上开创于张道陵.隋唐以来,道士推崇符咒术,他们坚信奉受太上所传的法箓,背诵箓文中的天官功曹姓名,自然界的一切均受治于我,天神保我,吏兵护我,凶邪不敢侵,疾病不能扰,在道门内将符员视为瑰宝.并制定了严格的授受规则,程序.唐代三洞法箓分属于洞神,洞玄,洞真,三洞之间有高低之分但没有门户隔阂.

正一盟威法箓:它是南北朝以来正一天师门下法箓的总汇集.它又称做太上三五正一盟威宝箓.太为最大最高者,上是指太上老君,三者指天地人三才,五者为黄中总数,元精固守.正一法箓始自张道陵,经南北朝寇谦之,陆修静的整理使法箓适用于道教各派的传薪,斋醮活动. (清龙子可为专业为您书写下列各种符箓)

太上童子一将军箓-它是张天师正一派入道最初必受的箓文

太上正一仙官七十五将军箓-为阳箓授予男子

太上正一灵官七十五将军箓-为阴箓授予女子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仙灵百五十将军箓-统帅阴阳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三元将军箓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都天九凤破秽箓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步星罡箓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百鬼召箓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斩千鬼万神箓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太玄四部禁气箓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天灵赤官斩邪箓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都章毕印箓

正一四品治箓

洞神三皇部法箓(天皇,地皇,人皇经文内容已省略,有需要者可与清龙子联系)

高玄部法箓

灵宝部法箓

灵宝五符

老君六甲秘符

八景天书

诸天内音

五岳真形图

上清部法箓

太上神虎符箓

太上飞步空常箓

太上三景三奔箓

太上黾山元箓

上清灵飞六甲箓

太玄河图九星箓

上清曲素决词箓

八威召龙箓

招灵致真摄魔箓

豁落七无真箓

三元玉检箓

学术界称唐代为道教外丹的黄金时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唐代封建统治者尊崇道教,很多帝王迷信道教的服饵仙术,这极大的信推动了道教外丹的发展,但更主要的原因在于道教外丹术的历史发展本身.因为在某些重大原则问题上的分岐,特别是以什么药物作为还丹原料这一问题上主张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丹道流派,最重视炼制和服饵黄金,丹砂的金砂派;主张以铅汞为至宝大药的铅汞派;以及硫汞转炼合成的硫汞派.很多炼丹实践成果在古代化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其中以神符白雪丹,黄帝九鼎丹,老君还丹最为著名.

道教组织
道教组织
中国道教协会,省一级地方道教协会,地区、市一级地方道教协会,

Ⅲ 苍南正一道教

每论及《道藏》源流,咸谓六朝刘宋陆修静 “总括三洞”,分道教经书为洞真、洞玄、洞神三大部;继之有“孟法师”撰《玉纬七部经书目》,以“四辅”佐“三洞”,即以太玄辅洞真部,以太平辅洞玄部,以太清辅洞神部,正一兼辅诸部,总称为七部经书。

然则, “孟法师”究系何许人,名叫什么,史籍记载不详,因之后世说法不一,亟待考证。

最常见的说法是, “孟法师”即《道教义枢》作者青溪道士孟安排。案《道教义枢》中摘引有“儒书”《经籍志》语:元始天尊生於太元之先,禀自然之炁,冲虚凝远,莫知其极,天地沦坏,劫数终尽,而天尊之体常存不灭……。

此段文字录自《隋书 ·经籍志》。显见《道教义枢》成书于唐太宗以后。又《湖北通志》卷九十六《金石志四·荆州大崇福观记碑》云:

道士孟安排者,玄禀真骨,登上阶黄裳羽袂囊中 (句有脱文),窃感苍梧遗化,长沙旧寝,不可以不昭(一作明)发圣世,复重理前状,伏奉阙下,至于再三,天子乃悯,然迁思回虑,旌别斯观,锡名曰“大崇福”焉。时龙集已亥,圣历之二年也。

据此则知唐武则天时有道士名孟安排。这样,《道教义枢》既成书於唐,作者为唐道士孟安排自无疑义。而《玉纬七部经书目》乃南朝作品,据《道教义枢》卷二《三洞义》云:

又序三洞经,其卷数题目具如陆先生《三洞经书目录》、孟法师《玉纬七部经书目》、《陶隐居书目》 ……。

《玉纬七部经书目》列在陆修静《三洞经书目录》之后、陶弘景《书目》之前,则显然成书於南朝,唐孟安排乌得为《玉纬七部书目》之作者 !另,唐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序》云:

《道德经》自函关所授,累代尊行,哲后明君,鸿儒硕学,诠疏笺注,六十余家,则有《节解》上下、《内解》上下、《想尔》二卷、河上公《章句》、 ……梁道士臧元静、梁道士孟安排、梁道士孟智周……。

似此,则梁代亦有道士名孟安排者,可是除杜光庭有此一说外,其他史籍毫无有关梁孟安排之记载,极可能为杜光庭误书,梁时实无孟安排其人。

由于杜光庭提及梁时有孟安排其人,影响较大,唐之孟安排影响较小,故人们往往以著《玉纬七部经书目》的 “孟法师”为作《道教义枢》之孟安排。张冠李戴,传讹踵谬,由来久矣。

又有谓 “孟法师”即梁武帝时著《正一论》之孟景翼者。关于孟景翼其人,《南史·顾欢传》记载:

文惠太子,竟陵王子良,并好释法。吴兴孟景翼为道士,太子召入玄圃,众僧大会。子良使景翼礼佛,景翼不肯。子良送《十地经》与之。景翼造《正一论》,大略曰: “《宝积》云:‘佛以一音广说法。'《老子》云:‘抱一以为天下式。'一之为妙,空妙绝于有境,神化胆子无穷,为万物而无为,处一数而无数,莫之能名,强号为一。在佛曰实相,在道曰玄牝。道之大象,即佛之法身。以不守之守守法身,以不执之执执大象。但物有八万四千行,说有八万四千法。法乃至於无数,行亦达于无央。等级随缘,须导归一。归一曰回向,向正即无邪,邪观既遣,亿善日新……。

又《道学传辑佚 ·孟景翼》记载:

孟景翼,宇辅明,平昌安丘人也,轲之后也。性至孝。齐景陵王盛洪释典,广集群僧,与景翼对辩二教邪正。景翼随事剖析,辞理无滞。

梁武帝天监二年置大小道正。平昌孟景翼,字道辅,时为大道正,屡为国讲说。四年,建安王伟於座问: ‘道家科禁甚重,《老子》二篇,明誓乃授,岂先圣之旨,非凡所说耶?'景翼曰:‘崇秘严科,正宗妙化,理在相成,事非乖越。'

据此可以肯定孟景翼为南朝梁人,曾作 “大道正”,著《正一论》。然则唐末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序》中所提到之“梁道士孟安排”,是否即孟景翼呢?尤其是其名列於臧元静与孟智周之间,颇使人作此推想,因南朝梁之孟姓知名道士,史籍只述及孟景翼、孟智周二人。而又未见史籍有孟景翼另名孟安排之记载,故只能推断杜光庭可能误书。

《道教义枢》中论述 “三洞义”、“七部义”常据引《玉纬》、《玉纬经》及“孟法师云”,而引述《玉纬》又常谓:“《王纬》引《正一经》云。”是以知《道教义枢》之“七部义”乃据《玉纬》,而《玉纬》乃据《正一经》;然则作《正一论》之孟景翼与《正一经》有否关系?案:《玉纬经》乃道书汇集。《道藏》之称,始于唐代,据《类编长安志》卷十载:“《唐大清宫道藏经目录碑》,秦守正书,赵盈篆额。”此前各处道书总集,多有别称,如北周武帝天和五年玄都观道士所上经目,称《玄都经目》,共二 千四十卷(见甄鸾《笑道论·诸子道书》三十六);唐玄宗时史崇等奉勅收京中藏经二千余卷,修撰《一切道经音义》(见《全唐文》卷九二三史崇《妙门由起序》);另有唐玄宗御制《琼纲经目》,藏经五千七百卷(见《道藏尊经历代纲目》)等等。各处道书随着各代道士的衍演增饰,时有所补,《玉纬经》亦不例外,据《道藏尊经历代纲目》载,唐尹文操即有《玉纬经目》,藏经七千三百卷。即使宋《万寿道藏》问世后,《玉纬经》尚行于世,元代犹存《王纬经》,至元焚毁道经,其经在列,故明《正统道藏》无此经,亦无散见版本。

《正统道藏》正一部 “楹”帙收有《正一论》,不题撰者,其中亦无《南史·顾欢传》所述之语;但该文以诘难问答形式写成,颇似六朝作品,览其中心思想,乃在解释老子道德之说与葛洪灵宝之法的关系,虽与《南史·顾欢传》中所说《正一论》旨在协调释老有所差异,但均为议论文字,极可能为孟景翼《正一论》之残卷。由此推断,《正一论》并非科分书目之专著。据《云笈七签》卷六《七部》记载:

《正一经》云: “《正一法文》一百卷,今《孟法师录》亦一百卷,凡为十帙,未知并是此经不耳?斯经所明,总述三乘之用,故此经名正一,遍陈三乘,王长所撰。新出之仪四十卷,但未有次第,长既随师升玄,于时多承口诀,祗录为卷名,未诠次第也。

《正一经》乃是当时道教所崇奉经籍之总称,《云笈七签》卷六引《玉纬》云: “按《正一经诏化品目录》:正目经九百三十卷,符图七十卷,合千卷。”托言为“太上老君”降授“天师”之“正一科术要道法文”,由张陵传世,总称《正一法文》一百卷,好事者托名王长(张陵弟子)撰,尔后又有好事者造作新仪四十卷,只有卷名而未诠次第。“孟法师”节录昔之《正一法文》及新出之仪四十卷,共录为一百卷,故此书当时称《孟法师录》。因“孟法师”所录为《正一法文》及新出之《仪》,故当时人亦称之为《正一经》。这位“孟法师”之所以要辑录道经,极可能是因梁时的释道之争,一是为自文、自重、自尊其教,二是为其撰《正一论》作依据底本。“孟法师”录《正一经》 (总称)时,可能便上继陆修静之“三洞”分类法、又仿王莽设“四辅”以益“三公”之故事,将正一经书分为三洞四辅,即所谓“七部”。因而《道教义枢·七部义》云:

七部者,今依《正一经》次,一者洞神部,二者洞玄部, 三者洞真部,四者太清部,五者太平部,六者太玄部,七者正一部。

如果《正一经》不是当时道教经籍的纂集本,何得而出现以七部次第之方法而编目呢 ?单一的《经》,是用不着分部类的。拙见以为纂集此经者极可能便是孟景翼,首创“七部”分类法者,便非孟景翼而莫属。

然而,这位孟景翼法师仍然非著《玉纬七部经书目》的那位 “孟法师”。

南朝梁还有一位著名的 “孟法师”,这就是道教学者孟智周。据《三洞珠囊》卷二《勅追召道士品》引《道学传》第十二卷云:

孟智周,梁武帝时人,多所该通。梁静惠王抚临神忮,请智周讲。光宅寺僧法云来赴,发讲,法云渊解独步,甚相凌忽,及交往复盛其辞辩。智周敷释焕然,僧众叹伏之也。唐王悬河《上清道类事相》卷一《仙观品》引《道学传》云:

孟智周,丹阳建业人也。宋朝于崇虚馆讲说《十方忏文》。《三洞珠囊》卷九《老子为帝师品》录孟智周法师《老子经通题目》。《隋书 ·经籍志》子部道家类著录《老子义疏》五卷,孟智周私记。唐释法琳《辩正论》卷十一谓:“《道德玄义》三十三卷,孟智周撰。” 《旧唐书·经籍志》谓:“《老子义疏》四卷,孟智周撰(《新唐书》子部道家类,《通志略》诸子类道家均云五卷)。从这些记载得悉孟智周之主要著作为《老子经通题目》、《老子义疏》。前者明显是有关道教经书编目之作。案《道教义枢》及《云笈七签》述七部义中,均只说“正一遍陈三乘,王长所撰,新出之仪四十卷,但未有次第”,在谈到《正一经》源流时,便都是引述《玉纬》。如《云笈七签》卷六《七部》云:

……其源流者,《玉纬》云:昔元始天王以开皇元年七月七日丙年中时,使玉童传皇上先生白简青策之文,自然得乎此法,虚无先生传於唐尧……。

可见孟景翼录正一经书,只是率先提出和运用了 “七部”分类法,但却并没有论述和解释为什么要这样作,更没有论述诸经系之源流;尔后完成这些的便是《玉纬经》,简称《玉纬》,《玉纬七部经书目》明言书目,显见是其中的主要内容部分。孟景翼并非《玉纬》的作者是显然的;《玉纬》的作者,拙见以为极可能是较幼於孟景翼的孟智周。一则两孟为同时人,孟智周较幼,或谓梁时孟景翼为“大孟”、孟智周为“小孟” (见陈国符《道藏源流考》卷上),孟智周以从学所得,阐述景翼之说;二则孟智周所撰《老子经通题目》,极可能乃《玉纬七部经书目》之别称。是以我们认为孟智周作《玉纬七部经书目》的可能性较大。或谓“孟法师”系笼统指孟景翼与孟智周,盖因无法断定《玉纬七部经书目》作者之故;或谓《玉纬七部经书目》即《孟法师录》,为孟景翼撰。这些似乎均欠妥切。我们的初步结论是:首创“七部”分类的是孟景翼,而系统论述并作编目专著的乃是孟智周。

因资料短缺,拙见可能牵强,不过既是长期悬案,聊抒己见,姑作抛砖引玉吧 !幸明识者正之。

Ⅳ 道,,何为道

道:是自然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它客观存在。左右社会和人类的发展,顺应它去发展,社会才能健康和谐。人才会健康幸福。自然界才会长足存在。 我们中国最早谈道的经典《简易道德经》里所述:“简,道之根。易,经之本。道,事物之行径。经,事物之步法。无简之道则曲,无易之经则荒。简生道,道法于自然,失道无恒,循道而长。”说明了,简是自然现象所依的最基本规律。道以这个规律为根本就成了事物的行径。这个行径即有规则的道。不是以简为根本的行径是曲折的。所以,正直的道就是出于简即为简生道,道的动作方法依赖于自然,取决自然就是真正的道。事物要是没有这个道,就不会永远地生存下去。要是遵循这个道,不但能长久地发展而且还会不地增长壮大。 道,无形无象,无声无嗅,大而无外,小而无内,但却是产生天地万物,主宰天地万物的总能源。 道,又名真空、性、灵、炁、金丹、佛性,在不同的宗教和经典里,名称叫法不一,但本质指的都是一个。 道是产生一切形式的根本,也是主宰一切形式的根本。人们唯有去除一切的形式,才能够见道,此谓“为道日损”。可惜的是,当今大多的修道者和学术研究者,不是“为道日损”,而是“为道日增”,总想通过有为的方式,形式上的手段认识和了解大道,如此只能背道而驰。 东方阳熹 道,就像水一样,无声无息无为而养万物,此道之力,人不可及。唯有无为而寻道方可及道,另行他路必自损道行。 [编辑本段]一、概述 ‘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用以说明世界的本原、本体、规律或原理。在不同的哲学体系中,其涵义有所不同。 老子所写的《道德经》是关于‘道’的经典著作。

Ⅳ 道教气功,法术

想修道
推荐你几本最正统的书!
但是修道要持之以恒的!
首推《道德经》

道藏经籍,汗牛充栋;最多达七千余卷,现存之明正统道藏,及万历所补之续藏,亦达五千余卷。自兹以后,迄有清一代,不少上乘经典,犹未选刊入藏。若欲一一穷而通之,通而用之;以有涯之生,岂不危殆哉?或主修真之事,只重师承与口诀,只重炼养与工夫,无须参经穷典,便可有成,斯则大谬而特谬矣!与修「野狐精道」者何异?充其极,做个「不死罗汉」,不能入圣登真,而臻超生脱死、与天地共存之域,岂是道门上乘旨意?且欲事上乘修真,尤须深彻大道,切入玄微,既透本宗,并能旁通各派,方能上造博大高明之旨,而免偏听偏修之弊。兹为学人之方便计,特拟一简要之必参书目如下:

一、各派共同必参书目(下列各书,各派均有各派之批注,各派之修法,所列各书,系指本经。):

周易参同契(此为丹道派之祖经)、老子道德经(丹道派中之圣经)

庄子南华经、列子冲虚至德真经、黄帝阴符经

吕祖全书、吕祖百字铭、唱道真言

锺吕传道集、黄庭内景经、黄庭外景经

入药镜、金碧龙虎经、灵宝毕法

易道心法真传、金华秘诀、周易玄解

通玄真经、抱朴子内篇、云笈七签

太上十三经、、石函记、丹道北宗秘旨

登真要诀、真诰、养真集

南北合参法要、静坐法辑要、谭子化书庄列十论合刊

金丹大成集、上乘修真大成集、长生气功诀法集成

历代真仙体道通鉴、历代真仙史传、金莲正宗记

道藏辑要、道藏精华、道藏源流考

二、文始派必修书目:

关尹子、文始真经、仙学真诠

文始大道抉微、修真隐诀、通玄真经

文子缵义、文始经玄义

三、北派必修书目(兼参中派书目):

参同契阐幽、参同契发挥、参同契释疑

邱祖全书、邱祖全书节辑、丹道秘书

老子道德经讲义、丹阳语录、太乙金华宗旨

太上清净心经、古书隐楼丛书、重阳祖心法

悟真篇阐幽(悟真为南宗书,阐幽则为北宗书)、悟真篇正义

悟真篇外书、玄宗正旨、紫清指玄集

灵源大道歌、孙不二女丹诗、列真语录辑要

樵阳经、修道秘要、道书十二种

白玉蟾全集(白为南宗,书则为北宗必读书)、龙门大成集

邱祖西游记

四、南派必修书目(兼参东派书目):

悟真篇三注集注合刊(正统南宗圣经共十一宗注)、金丹真传

悟真秘旨、大丹真传问答语录、陶素耜道言五种

悟真直指、悟真四注

马祖心法秘传(丹阳为北真,本书兼阐南派秘旨,以其究属阴阳所成也。)

金丹四百字、还源篇、复命篇

翠虚篇、南宗修真指要、白玉蟾全集

五、东派必修书目(兼参南宗书目):

方壶外史(包括丹经之测疏注释凡十三种,著作凡四种)、证道秘书十七种

证道一贯真机、金丹抉隐、吕祖心法五篇注

圣真修道全旨、大丹捷要、潜虚翁口诀秘钞

六、西派必修书目(兼参三丰派书目):

太上十三经注释(包括太上丹经十三种)、道窍谈三车秘旨合刊

大洞老仙经发明、无根树道情诗二注、文终经

后天串述、圆峤内篇、性命双修要旨

七、中派必修书目:

道统大成集、中和集、老子道德经精义

乐育堂语录、性命圭旨、规中指南

毅一子、仙学正传

八、三丰派必修书目:

张三丰全集、张三丰大道指要、玄谭全集

性天正鹄、无根树词注释、太极炼丹秘诀

三丰心脉、三丰玄指

九、青城派必修书目:

青城秘录(包括书凡十三种)、青城玉房诀、玄宗双修指要

大道玄指、崆峒微传、通玄子道书四种

十、伍柳派必修书目:

天仙正理直篇、伍真**丹问答、丹道九篇(即仙佛合宗)

金仙证论、慧命经(伍柳仙宗即系上五种书)

养生内功秘诀(包括金仙证论与慧命经)、天仙论语

内金丹心法秘旨

十一、三峰派必修书目(兼参东派书目):

三峰丹诀、玄微心印、延生炼己捷要

陶真人养生丹诀、玄机中萃、崆峒秘典

彭祖长寿千金方、青城秘钞(非青城秘录)、洞玄子丹诀

还精采气篇、还精补脑篇、赫赫金丹篇

房中奇书、三峰丹术大成集、印权金丹秘法

综上所述,只就各派约略择要,列举若干种以供参考而已,凡全出之乩笔或伪托之书,或类涉迷信诞怪之书,或涉肤浅而缺乏学术性之典籍,与乎宗教、方术、占卜、医药、神学、天文、舆地……等书目,概未选列。即自由出版社已选刊之书目,亦未列全。惟其中不少书目亦为未出版,或特陆续刋行,或根本无意刊行者,列之只在使世人明有此等经籍耳!

Ⅵ 《道德经》第一章

易说阴阳,道讲有无;阴阳以乾坤作象,有无以玄妙为喻;道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易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始于忽微,在乾则为潜龙,在坤则为履霜,从小而大,从微至显,由弱渐强;道始于无,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道中有是象(万物)之始,在易中象是卦之始;道讲无为万物之母,是说无能生万有,不是空无一物,是不见不闻不知之属;易讲乾知大始,坤作成物,虽分而为两,实质则二元归一,互相转化,互为有无;在道常有,则万物静观皆自得,杂而不乱,界限分明;在易作卦,则应物无穷而吉凶立判,天理昭彰;在道常无,妙在能生万有,如转环之无穷无尽,生灭原为一体;在易,无心时如蛟龙在渊,深沉难测,吉凶不存,及心有所动,虽飞龙之在天,亦难免亢龙之有悔,然消极必复,亦可看做终始之无穷;道虽以有无而立义,但只是表玄义之假名,为众妙之门,生灭有无同时可见,但还要以理为旨归,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易虽以阴阳而成卦,也无非是吉凶悔吝成败之表征,示人以正路,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难可具说,应以大道视之,不应看做寻常占卜之小用。
见笑了。拉拉杂杂,且做引玉之砖;不吝微浅,权充萤光之数。

Ⅶ 道德经圣解的内容简介

《道德经圣解》书纲举目张,体用兼赅。融通三家,而合百流,以“道”一以贯之。自宇宙以至人生,不但为玄理派哲学书。且亦为实用主义哲学书。言道言德,言事言物,言虚言玄,言义言理。无不切合于人生实用以之修道,以之养生,以之尽性,以之经世。以之治平天下,无用不宜;以之燮理阴阳,旋转乾坤。化育万物,参赞天地,概能圆融虫无碍,神用无穷。字字皆藏”活法天机”,而不死于文字章句训诂义理下也。全书别树心法。独标玄义,虽发千古来先圣所未发之眚。然无不为千古来先圣所欲言而未言之义。

Ⅷ 何谓佛,何谓道

佛, 梵文 Buddha音译"佛陀"的简称 [梵文 Buddha ]。意译为"觉者"、"知者"、"觉"。觉有三义:自觉、觉他(使众生觉悟)、觉行圆满,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据称,凡夫缺此三项,声闻、缘觉缺后二项,菩萨缺最后一项,只有佛才三项俱全。小乘讲的"佛",一般是用作对释迦牟尼的尊称。大乘除指释迦牟尼外, 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佛"字由左边的"人"与右边的"弗"构成,"弗"为"不"的同源字,加单人旁就是不是凡人,说明称之为佛的人,本就是超脱凡人欲念、思想的人。

"道"是中国乃至东方古代哲学的重要哲学范畴。道不是概念,名才是概念。它是人对一切的事、物,思维认知的代名词,它是在讲自然有的不管是被认知的还是不被人知的都是"道"。它有三个阶段
一:一切存在的即为"道"。
二:存在就会有变化为"道"。
三:变化就是消失灭亡也为"道"。
三位一体自然永恒。
"道"的概念是老子第一个提出的(道德经第二十五章),用以说明宇宙的本原、本体、规律、原理、境界、终极真理等等。道的哲学含义丰富而复杂,在道家不同的哲学语境中,其侧重涵义有所不同。 (老子所写的《道德真经》是关于"道"的经典著作)。

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其实讲述的都是一件事,世界的本质,只是因为地域文化及时间的差异,形成的语言描述大同小异。都是通过不断改变自身,使原本被蒙蔽的五官之外的感知提升来认知世界.不能批量实验,超出了现有科技水平,所以常人很难理解。犹如一个电影,人们只去欣赏画面,却很少有人想到制作画面背后需要的程序。
道家思想中说的无和佛家说的空都是同样的意思,在几千年前交通文化隔绝的条件下,跨越地域却产成了同样的思想。
道家和佛家都是通过化去自身的七情六欲,不是暂时的压制,使自身达到虚无(空明)的精神境界,被蒙蔽的能力提升。提高了人的能力对世界的认知自然不同,所思所作故而不同。
道家修炼术语中有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道家思想中说到的坐忘、天人合一等也是对改变自身的描述。

Ⅸ “道”最基本的是什么怎么去做好他!!!

老子指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就是说,道是天下万物的本原,这里“始”、“母”、“根”、“门”等等都含有本原的意思,但是,它们有层次的区别。作为本原,它具有唯一性,它无前无后,无上无下,“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它象是在天帝的前边,然而在它之前却没有什么存在。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在没有天地之前,它就存在了。作为本原,它是物质的东西,“道之为物,惟恍惟忽,其中有物,其中有精,”道是规律。这是道的第三层含义。道是物质运动的规律,道是天地万物变化的终极原因。老子指出,“道者万物之奥”,就是说,道是万事万物运动的规律。
道是普遍存在的,“大道泛兮”,道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贯穿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万物从道起源,又回归于道,“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复命曰常”,返回本性是事物发展的永恒规律。作为规律的道,是看不见,听不着,摸之不得的。所谓“夷、希、微”,它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但是一切都受到它的支配和制约。
道的规律是不可抗拒的,不能违反的。只有遵循道的规律,坚持“无为”的原则,才能把事情办好。否则,“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违背了规律要受到规律的惩罚,下场是极其可悲的。道是法则。这是道的第四层含义。老子把道视为必须遵循的法则,他说,“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他要求人们要坚持,遵循道的法则。
又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意思是要遵循古代的法则,驾驭现实的实有,以认识历史的规律,这就是遵循道的法则的具体表现。废弃了这一原则,有了仁义,“大道废,有仁义”老子主张“唯道是从”,“贵食母”,即是要坚持道的法则,按道的法则做事。
道也是观察事物的永恒法则。“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就是说老子自己就是用道的法则观察万事万物的,给人们作出了榜样。老子认为,人们对道的法则的态度是有区别的。“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上等人能够坚持道的原则,而且身体力行。
至于其他人,肯定是相形见绌了。“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坚持道的原则的人,才能把自己有余的奉献给社会。是否按道的原则办事,结果是不一样的。“天下有道,却走马亦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坚持道的原则,天下和平安定,放弃道的原则,则会陷于兵荒马乱之中。
按道的法则去作,道会成全你的,“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最后,道的原则是最高原则,而且有很高的价值,“天之道,利而不害”。道的特征道的客观性。道是客观的,它是万物的本原。作为本原的道与自然是同一的,它就是自然,老子说,“道法自然”。“道之为物,惟恍惟忽,其中有物,其中有精”,“夷希微”三者混而为一,它是没有形状的形状,无物却有象。
道是真正的混沌,混沌是客观存在的,它是无序的有序。“无”和“有”是道的别名,都是客观的。道创生了万物,而且养育万物,道对万物“生之畜之”。道的普遍性。道是普遍存在的,“大道泛兮,其可左右”,道象泛滥的江河,到处流淌,上下左右,四面八方,都有道的存在。
道无时不在,“自古及今,其名不去”,道是永恒存在的。道的普遍性决定了它的巨大的包容性和蕴含性。“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它把大江大海都能包容,可见它的普遍性与无限性。“上善若水”,“水几于道”。水是普遍存在的,当然道也是普遍存在的了。
循环往复。道的运动过程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道永恒存在,运动不息,循环运行。“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道从起点离开,越离越远,达到一定限度,又返回来。它“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循环往复的运行,没有衰败的时候。总是从起点开始,最终又回到起点,形成一个圆圈。
这与太阳一天的视运动形成的圆圈是很相似的,也与一个太阳年的周期类似,二者存在着同构性。东西南北的方位顺序与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相认同。空间联系着时间,时间联系着空间,时空是统一的。从时间可以认识空间,从空间可以认识时间。对立统一。道是一个复杂矛盾的统一,最大的矛盾莫过于阴与阳的矛盾,这类似于黑格尔的肯定与否定的矛盾。
“万物负阴而抱阳”,“一阴一阳谓之道”。阴与阳是道的功能和属性,而道是二者的统一。与此相联系的是“无”与“有”的矛盾,这二者是道的别名,道的化身。它们是相辅相成,相互转化的。没有“无”就没有“有”,没有“有”,就没有“无”。此外,还有一系列矛盾关系,诸如,难易、祸福、强弱、刚柔、美恶、善与不善等等。
老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辩证法大师。他的论述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无为。无为是道之子,是道的本性,道的体现。天道自然无为,道“无为而无不为”。它什么也不做,但是什么都做成了。天得到它,变得清朗,地得到它,变得宁静,无为的思想贯穿全篇。老子把道的自然无为,转化到人身上,要求人们象道那样自然无为。
他指出“为无为,则无不治”。人们只要坚持无为的原则,什么事情都能办好。道虚。道虚是道的状态,它无形无象,无处不在,没有边际。它又无时不在,无始无终。它是最大的虚空,它产生出万物,是万物的宗主;装载着万物,永远也装不满。它的作用无穷无尽,道虚的作用就是无的作用。
它能化解万物的矛盾,协调万物的关系,与万物混而为一。

热点内容
唐海司法局 发布:2025-01-17 00:13:56 浏览:554
婚姻法模拟法庭心得体会 发布:2025-01-16 22:56:23 浏览:558
离婚律师歌曲有哪些 发布:2025-01-16 22:48:41 浏览:118
民法第64条 发布:2025-01-16 22:43:28 浏览:412
公司司法审计 发布:2025-01-16 22:41:20 浏览:327
党风廉政建设规章制度的落实 发布:2025-01-16 22:40:31 浏览:280
为什么要健全有关师德规章制度 发布:2025-01-16 22:35:40 浏览:55
行政法信赖利益案例 发布:2025-01-16 22:30:29 浏览:785
提供虚假信息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16 22:16:40 浏览:597
巩义律师吧 发布:2025-01-16 21:59:18 浏览: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