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代
㈠ 道德的起源的科学解释及其本质是什么
道德的起源
实践或活动起源于欲望,而非理性。理性只能分辨对错,而不引起任何活动,欲望正好相反,它能够引起活动,却不能分辨对错。欲望能够服从理性,也能够反对理性。
服从理性的欲望导致良好的选择,反对理性的欲望导致较差的选择,而道德正在于这种良好的选择,所以说道德从根本上起源于欲望和理性的统一。
进一步来讲,欲望是由感觉引起的,感觉又分为快乐和痛苦。快乐来源于爱好,痛苦来源于讨厌。凡热爱一事物者,该事物就能够给他以快乐,所以爱好道德者,道德也使得他快乐。因此,道德与快乐并非不可兼得。
在没有养成习惯之前,快乐常常诱导我们选择做不道德的事,痛苦则迫使我们选择做不道德的事,所以做一个道德的人并不容易。但是,良好的选择习惯一旦养成,道德的活动本身就能够带来快乐,这种快乐又诱导我们选择做道德的事情,所以做一个道德的人也可以说并不难。
特别要注意乃是从小就养成一个好习惯,因为好习惯既然特别的有助于增进人的幸福,坏习惯自然也就特别的能够损害人的幸福。
道德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观念,没有任何一种道德是永恒不变的。
道德不是天生的,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的宣传教育及社会舆论的长期影响而逐渐形成的。这是一种道德相对主义,与之相反的主张则称为道德绝对主义。道德很多时候跟良心一起谈及,良心是指自觉遵从主流道德规范的心理意识。
(1)道德代扩展阅读
“道德”这个词我们都很熟悉,每个人也都愿意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你要说某个人没有“道德”,他肯定会跟你急。
并且每个人都觉得“道德” 在自己这边,没“道德”的全是别人,所以大家都喜欢用自己定的“道德标准”评判别人,现在的名词叫“道德绑架”,那究竟什么是“道德”呢?下面简单聊一下个人看法。
最早“道德”这两个字其实是分开的,“道”到“道”,“德”是“德”。
“道”指的是万事万物运行的规律,大自然的次序关系,这个很容易理解,春种秋收,这就是道;苹果熟了自然落地,也是道;白天太阳升起,晚上月亮出来,这也是道。
“德”者“得”也,既然明白了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那就要随顺大自然的规律,按照自然规律去做人做事,这就叫做德,比如父母慈爱儿女,这就叫德;儿女孝顺父母,也叫德;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也是德。
“道德”这两个字最早连起来用,见于荀子著的《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从此人们就一直沿用下来,什么意思呢?
那就是做人做事应该遵循自然规律,道德代表了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用以衡量人们行为是否正当合理,与法律相辅相成,共同起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
但我们现在社会,道德的观念已经很模糊了,所以大家总觉得“道德”这个词很空洞,很虚,没什么固定标准,其实就是因为我们传统文化教育缺失太严重了。道德其实是有标准的,但你首先得了解这个“道”,不懂得“道”,当然就不知道什么是标准了。
道德一般是建立在宗教信仰的基础上的,没有信仰为基础的道德,是很脆弱的,往往只停留在口头上,不堪一击。
比如,孝顺父母这一条,就是随顺人的本性,就是道德,无论儒释道哪家,首先都是讲孝道,孝道是做人做事的基础;你孝顺父母,就是道德;不孝顺父母,就是违背道德。现在很多人不相信道德,就是因为缺乏信仰,缺乏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才迷惑茫然、浮躁不安。
我们平日经常说的“良心”,也是一种道德,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本性其实都是善的,所以我们做善事的时候,就会感觉很舒服,很喜悦,就是因为顺应了我们的自然本性:做恶事的时候,就会感到不安,做贼心虚,就是因为违背了我们的本性,这叫不道德。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道德
㈡ 什么是道德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
道德
社会学概念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3个义项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1]。道德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2]。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3]
抑何以立言行树道德。作禁戒之堤防。出世之根本也哉。故四分戒本为正法关钥。诸佛以之同证。菩萨以之同修。众生以之同具者。以戒为体。以戒为用。[4]
中文名
道德
外文名
morality
作用
增进幸福
出自
《道德经》
拼音
dàodé
快速
导航
道德的功能道德的准则道德的事的定义词源其他定义
道德的起源
道
德
实践或活动起源于欲望,而非理性。理性只能分辨对错,而不引起任何活动,欲望正好相反,它能够引起活动,却不能分辨对错。欲望能够服从理性,也能够反对理性。服从理性的欲望导致良好的选择,反对理性的欲望导致较差的选择,而道德正在于这种良好的选择,所以说道德从根本上起源于欲望和理性的统一。
进一步来讲,欲望是由感觉引起的,感觉又分为快乐和痛苦。快乐来源于爱好,痛苦来源于讨厌。凡热爱一事物者,该事物就能够给他以快乐,所以爱好道德者,道德也使得他快乐。因此,道德与快乐并非不可兼得。
在没有养成习惯之前,做一个道德的人并不容易。但是,良好的选择习惯一旦养成,道德的活动本身就能够带来快乐,这种快乐又诱导我们选择做道德的事情,所以做一个道德的人也可以说并不难。特别要注意乃是从小就养成一个好习惯,因为好习惯既然特别有助于增进人的幸福,坏习惯自然也就特别能够损害人的幸福。
道德的功能
凡是人的活动都是为了获得某种幸福,区别在于幸福的种类和完满的程度不同。道德的活动既然是一种活动,当然也不能例外,它也是为了追求某种幸福。人类的灵魂可以粗略的分成三个部分,即营养和繁殖的部分、感觉和欲望的部分、心灵和理性的部分。道德既然与实践和活动密切相关,所以它的目的就在于追求人类灵魂中感觉和欲望部分的幸福。
道德的准则
既然道德是一种良好的选择习惯,像射箭一样有一个标靶,即人的幸福,所以也像射箭一样,需要在实践中根据感觉来调整和提高它的命中率。因此,说道德的准则是感觉当不为谬误。
有人说道德的准则是自由,而把自由又定义为既不压迫人,也不受人压迫。这话一半正确,一半不正确。因为相同人的幸福是相同的,不同人的幸福是不同的。对幸福一概而论,是智力不成熟的表现。人的性格是有多样性的,有的人爱好思考,有的人爱好运动。即便同一个人,小时候和长大了的性格也有可能不同。因此,幸福和快乐也具有多样性。对待不同的人,幸福既然不可以一概而论,相应的道德也就不可以一概而论。如果对象全都是自由人,那么既不压迫人,也不受人压迫诚然是一种道德,但是如果对象一方是自由人,一方是奴隶,那么道德就是一方压迫另外一方。不可以强求相同的人遵循不同的道德,也不可以强求不同的人遵循相同的道德。
具体来说,不可以强求古人遵循今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强求小孩遵循成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强求女人遵循男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强求穷人遵循富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强求发展中国家遵循发达国家的道德。这种说法反过来也是正确的,不可以强求今人遵循古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强求成人遵循小孩的道德,也不可以强求男人遵循女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强求富人遵循穷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强求发达国家遵循发展中国家的道德。
㈢ 中国古代社会是以“道德”代替法律和宗教吗
中国古代社抄会是宗法袭制度,即宗族法制。
算不算是道德,不好说,因为道德也有个人道德,有社会道德。像“大义灭亲”这种事,比较符合社会道德,但是有些人不认同,也不能说他们不道德。孔子就认为父亲犯罪,孩子可以不检举,今天叫做“拒证特权”,你可以拒绝为不利自己亲人的事情作证。
可以说宗法制度代替了宗教,中国最广泛的宗教是家族崇拜,一个人要为家族奉献。
宗法制度也代替了法律,只要不是杀人的大事,一般纠纷都在宗族里解决。
宗法制度是不是道德,这就见仁见智了。也可以说宗法制度是个吃人的社会,也可以说它符合一个时期的社会道德。
㈣ 为什么尊敬的道德是人本的道德
尊敬的道德是人本的道德似乎是一种巧合,但如果我们从一个更大的角度看待问题,这似乎是一种不可避免的事实。佚名将自己的人生经验总结成了这么一句话,青年是社会的未来,长辈的希望。青年的希望,是长辈希望的希望。青年应当奋力去实现,长辈也应当说尽力帮助去实现。用汗水浇灌事业的大树,将会收获甜蜜的硕果,把青春消磨于吃喝玩乐之中,终将尝到惆怅和痛苦。带着这句话,我们还要更加慎重的审视这个问题:经过上述讨论,经过上述讨论,这是不可避免的。要想清楚,尊敬的道德是人本的道德,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要想清楚,尊敬的道德是人本的道德,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冈察洛夫在不经意间这样说过,爱情包括的灵和肉两个方面应该是同等重要,要不爱情就有完备,因为我们不是神,也不是野兽。这句名言发人深省。那么,尊敬的道德是人本的道德似乎是一种巧合,但如果我们从一个更大的角度看待问题,这似乎是一种不可避免的事实。济慈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气馁是绝望之母。带着这句话,我们还要更加慎重的审视这个问题:唐·李白将自己的人生经验总结成了这么一句话,九曲黄河万里浪,浪淘风簸自天涯。这句话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新的维度去思考这个问题:我们一般认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其他一切则会迎刃而解。这种事实对本人来说意义重大,相信对这个世界也是有一定意义的。今天,我们要解决尊敬的道德是人本的道德,威·柯珀说过一句著名的话,人有没有信念并非取决于铁链或任。这启发了我。尊敬的道德是人本的道德因何而发生?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这些问题。在面对这种问题时,要想清楚,尊敬的道德是人本的道德,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本人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在每个日日夜夜思考这个问题。托·德雷克斯曾经提到过,慢些,我们就会更快。这句话语虽然很短,但令我浮想联翩。列宁在不经意间这样说过,群氓接受了精神价值,就会破坏它。这句话看似简单,但其中的阴郁不禁让人深思。三毛曾经提到过,在朋友交谈之间语言需要当心,成年人要步步为营,不传坏话,便可促进双方的友谊。减少是非是促进人际关系重要的一环,好话要多传,坏话一句也不传。这句话像一盏指引我进步的航标灯,处处照亮着我人生前进的道路。
㈤ “道德宗教”
基督教入华以来,与作为中国文化砥柱的儒家思想交触,一方面相互抵制,另方面,也引发相互适应。如:一些西方传教士反对敬天、祭祖,宣导反儒、超儒,儒家卫道士则指责基督教“用夷变夏”、“夺人国土、乱人学脉”。而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著儒服儒冠,“以儒释耶”,就是基督教对在中国占有法权地位的儒学所采取的适应举措。当然,适应并不是单方面的。儒学想拓展新的发展方向,呈现新的理论形态,也不得不适应基督教,并在其启发与促进下,维护自己的精神义理。
本文从剖析当代新儒学思想集大成者牟宗三的宗教观出发,寻觅基督教信仰在当代新儒学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从基督教的立场,评价牟宗三的道德宗教观。
一、儒学宗教观的演变
自二十世纪初,一批儒家学者为了改变儒学“食古不化”的格局,开始重构儒学体系向现代形态转变。这个工作始自梁漱溟竭力复兴中国文化的合理价值,直到牟宗三的“即道德即宗教”道德形而上学体系的建立。笔者认为有必要以梁漱溟的宗教观为对比,审视整个发展的思想态势及理论方法。
1、儒家与宗教的关系
梁漱溟认为儒家不是宗教。他认为宗教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宗教必以对人的情志方面之安慰、劝勉为他的事务;(二)宗教必以对人的知识之超外背反立他的根据。”1 在梁漱溟看来,宗教必须拥有超绝的实在、神秘的认识、情志劝勉的功能,缺一不可。2 儒学虽拥有与其他宗教同样伟大的作用,却不具备超绝和神秘性,因此它似宗教而非宗教。
牟宗三则认为,儒家思想就是宗教。首先,他视宗教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曰事,二曰理。事便是维持宗教信仰所需要的仪式和活动,理是“神”与人之间的沟通。自事方面看,儒家将宗教仪式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礼乐;自理方面看,儒学具有极圆成的宗教精神,重点为如何体现天道,强调道德意识、道德实践。其次,宗教应有两个功能:一、它须尽日常生活的责任。比如祈祷、礼拜、婚丧礼节等。二、宗教能启发人精神向上之机。耶稣说的“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中,“道路”就是指导精神生活的途径。牟宗三认为,“儒教之为日常生活轨道,即礼乐(尤其是祭礼)与五伦等是”,而周公制礼作乐,定日常生活的轨道,之后孔子说明其意义,点醒其价值,就是指导精神生活的途径。牟宗三认为,宗教的信仰对象必须是超越的,这是宗教所以成为宗教的根本。在
儒家思想中,“天道”高高在上,具有超越意义。从儒学的内容、功能及超越性出发,牟宗三最终提出了“作为宗教的儒教”这一命题,认为儒家思想可以当之无愧地称为儒教。3
2、宗教与道德的关系
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一书中,认为中国缺乏宗教思想,应该以家庭伦理生活来填补其不足,进而提出“伦理有宗教之用”和“道德代宗教说”,4 换言之,宗教与道德在功能上堪称一致。但他似乎更看重两者间本质的差别。他认为:
“道德为理性之事,存於个人之自觉自律。宗教为信仰之事,寄於教徒之恪守教诫。中国自孔子以来,便受其影响,走上以道德代宗教之路。这恰恰与宗教之教人舍其自信而信他,弃其自力而靠他力者相反。”5
相反,牟宗三将儒教称为“道德的宗教”。他认为道德和宗教是等同的,“此亦道德亦宗教,即道德即宗教,道德宗教通而一之者也。”6 牟宗三回到宋明儒学去寻求其理论渊源,认为宋明儒之重点,在道德的本心与道德创造的性能上。他试图以道德作为本体,开出整个道德形上体系,以个体有限的道德行为达於无限的道德境界。
3、基督教所起的作用
同样是面对“儒学”、“宗教”、“道德”,梁牟之间却演绎出完全不同的结论。撇开儒学体系内部的演进不论,从牟宗三的思想表述及体系的建构方法中,我们依稀可以看到基督教信仰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1) 启发作用。首先,是基督教信仰在西方文化中的作用。牟宗三认为:
“一个文化不能没有它最基本的内在心灵。这是创造文化的动力,也是使文化有独特性的所在。依我们的看法,这动力即是宗教,不管它是什麼形态。依此,我们可说:文化生命之基本动力当在宗教。了解西方文化不能只通过科学和民主政治来了解,还要通过西方文化之基本动力——基督教来了解。了解中国文化也是同样,即要通过作为中国文化之动力之儒教来了解。”7
显然,为了使儒学继续在中国社会生活的建设、发展中,发挥其核心基础的作用,牟宗三从基督教信仰作为西方文化的核心和文明的推动力得到启发:既然“西方道统在基督教,”8 那麼,何不将儒家的思想阐释为中国文化核心的宗教?
其次,是来自基督教信仰的超越层面。牟宗三认为,儒家的道德实践,决不限於庸言之信、庸行之谨之类。因此,就不单是藉传承和长期习练,而把外在规则内在化的过程。儒家的道德自律,必须以心体为本,而心体的确立,就开出了展露本体界的道德进路。牟宗三“道德的形而上学”的根基为:道德意识是先验的本体。他将“道德”提升到形上的层面,认为应当建立一种“道德的形上学”(Moral Metaphysics)。这种“道德形而上学”应用於宗教观,是以“仁”作为“创造力本身”,它是一种本体性的存在,是宇宙万物最后的本体。而天道便是“仁”的客观化体现,是人们超越的信仰对象,相当於其他宗教裏“神”的地位。牟宗三甚至认为“儒家讲天道,天道是创造性本身,而上帝也是创造性本身。如果把天道加以位格化,不就是上帝,不就是人格神吗?”9
(2)促进作用。牟宗三道德化宗教观的形成,一方面是在基督教信仰的启发下所做出的积极适应,同时,也是在以基督教文化作为底蕴的西方文化压力下,对儒学的生存状况做出挽回式的辩护。在那个时代,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大陆高歌猛进;而西方学者认为儒学缺乏外在的超越层面,因而不能在世界文化整体中得到足够的关注;儒家思想在当时社会现实层面的失败已成定局。关於这一点,大陆学者郑家栋认为,不断地强调和凸显儒家思想的超越意识和宗教精神,是“五四”以后新儒学发展的重要趋势,这方面是在新的历史情境中,挺立和维护儒家思想之精神义理的必要前提,同时也与回应来自西方基督教传统的挑战有关。10
二、从基督教观点的评论
牟宗三对宗教的理解,及对儒教的种种诠释,为新儒家其他学者的进一步反思奠定了理论基础。杜维明和刘述先等人对儒学宗教性问题的阐述,都是发挥牟先生“超越而内在”的看法。但同时,牟先生的“道德的宗教”引发了众多非议,以下从基督教的角度,针对牟宗三的“即道德即宗教”,提出几点质疑:
问题一:“道德”能否作为牟宗三宗教思想的本体基础?
当牟宗三将“道德”或“仁”作为本体时,问题随之产生:有善恶限制的“道德”如何能成为绝对的本体?本体是没有任何规定性、或者说其规定性尚未展开出来;而“仁”或“道德”是有规定性的、相对的。不仅善恶互相对峙,整个道德意识也与认知意识互相对峙。作为有规定性的“道德”,无疑不能充当衍生万物的本体。正如汉斯·昆所说,一个没有传统宗教信仰的人,“即使在事实上让自己接受了绝对的道德规范,也不可能解释伦理义务的绝对性与普遍性。总无把握的是:为什麼我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随时随地都要绝对遵循这些规范——甚至当这些规范与我自己的利益完全背道而驰时,也要遵循?”11
问题二:牟宗三的宗教观有没现实意义?
对於牟宗三道德化宗教观的批判,另一个角度为现实性的质疑。劳思光对当代新儒家的批判,同样适用於牟宗三的思想:新儒家注重内在的心性工夫,舍事而求理。建立普遍性的观念理想是其所长,但是如何把普遍理想客观化,成为外在的规法、客观尺度,在事中显理,则缺乏交待。12 理论的有效性必须通过社会的实践来检验。牟宗三企图“以宗教成教化”,但是,儒学既缺少宗教的建制,也缺少意识形态的支持,剩下的只是一些空中楼阁,而道德本体的“创造”,也只能停留於道德的良好观念中。
问题三:“内在超越说”能否作为挺立儒家精神义理的途径?
有的学者认为,儒教缺乏对现实问题的关注,是它内在超越的观点所导致的结果。由於儒学对内在与超越之间缺乏明确的区分和界定,在发展过程中,便出现了“屈天以从人”的现象,对神圣的向往缺乏应有的力度,导致前进的动力不足。真正的问题并不是儒家的理想性,而是由於把现实存在混同於超越理想,从而对现实社会人生的评判,失去了超越的尺度和依据。例如:把现实的伦常法规等同於超越、永恒的道德之善,就会出现戴震所批判的“以理杀人”的情况。13
利玛窦讲过一段话,或许有助於我们对牟宗三的宗教观及中国文化的反思:“吾窃贵邦儒者,病正在此常言明德之修,而不知人意易疲,不能自勉而修;又不知瞻仰天主,以祈慈父之佑,成德者所以鲜见。”14(本人窃以为贵国儒者的弊病正在於,虽常谈道德修养;却不明白人能立志极易疲软,缺乏自勉的修习能力;又不明白应当仰靠上帝,祈祷天父的护佑,所以道德有成之士极为罕见。)
㈥ 道德的作用及功能
道德的作用:
1、始抄终为产袭生它的经济基础服务,它以自己的善恶标准从道义上论证产生它的经济基础的合理性和正义性,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并谴责和否定不利于自己经济基础的思想和行为。
2、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工具之一,统治阶级的道德为统治阶级的利益辩护,是维护其阶级统治的精神力量。被统治阶级的道德代表被压迫者对这个统治的反抗和末来的利益。
3、一切进步的道德,总是对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一切落后、腐朽的逍德则对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4、道德还对上层建筑的其他领域以及社会生活秩序起着重要影响。
(6)道德代扩展阅读:
道德有一定的共同性,它指同一社会的不同阶级,甚至不同社会的不同阶级的道德之间,由于类似或相同的经济条件、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而存在着某类相似或相同的特性。
㈦ 道德代表的是什么
这个就要从个人出发了,道德的概念也只有你自己去诠释,什么是道德?不吐痰,不丢垃圾这是道德。尊敬他人,孝顺父母这也是道德。总之所谓的道德很多很多。
㈧ 道德包括哪些方面
从形式来看,道德包括一个人的言论和行为两大方面;从内容来看,道德包括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等方面。
德是道和德的合成词,道是方向、方法、技术的总称;德是素养、品性、品质。道德双修是人生的哲学。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
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的总和。
(8)道德代扩展阅读:
道德是基于承认和保证人类社会存续的理念,发挥的旨在限制或倡导人们行为的规范。也可以说,道德是初始的具有柔性特征的法律。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长期进化而形成的一种制约,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下,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
“道”指的是万事万物运行的规律,大自然的次序关系,这个很容易理解,春种秋收,这就是道;苹果熟了自然落地,也是道;白天太阳升起,晚上月亮出来,这也是道。
“德”者“得”也,既然明白了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那就要随顺大自然的规律,按照自然规律去做人做事,这就叫做德,比如父母慈爱儿女,这就叫德;儿女孝顺父母,也叫德;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也是德。
“道德”这两个字最早连起来用,见于荀子著的《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从此人们就一直沿用下来,做人做事应该遵循自然规律,道德代表了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用以衡量人们行为是否正当合理,与法律相辅相成,共同起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
㈨ 道德的作用有哪些
道德的作用:
1、始终为产生它的经济基础服务,它以自己的善恶标准从道义上论证产生它的经济基础的合理性和正义性,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并谴责和否定不利于自己经济基础的思想和行为。
2、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工具之一,统治阶级的道德为统治阶级的利益辩护,是维护其阶级统治的精神力量。被统治阶级的道德代表被压迫者对这个统治的反抗和末来的利益。
3、一切进步的道德,总是对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一切落后、腐朽的逍德则对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4、道德还对上层建筑的其他领域以及社会生活秩序起着重要影响。
(9)道德代扩展阅读:
道德有一定的共同性,它指同一社会的不同阶级,甚至不同社会的不同阶级的道德之间,由于类似或相同的经济条件、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而存在着某类相似或相同的特性。
道德主体借助于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借助于对现实生活条件的认识,自愿地认同社会道德规范,并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践行道德规范,从而把被动的服从变为主动的律己,把外部的道德要求变为自己内在良好的自主行动。
道德不是天生的,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的宣传教育及社会舆论的长期影响而逐渐形成的。这是一种道德相对主义,与之相反的主张则称为道德绝对主义。道德很多时候跟良心一起谈及,良心是指自觉遵从主流道德规范的心理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