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义证据法学
⑴ 急!在线等~法律证据的两个基本特征是什么
不论何种形式的证据,都必须符合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它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非猜测和虚假的东西,二是它与案件事实有着客观联系.
终于想起来了,第一个特征你漏了"客观"
特征上讲:
(1)物证是依其外部特征或痕迹来发挥证明作用的。
(2)书正是以记载的其内容或表达的思想来发挥证明作用的。
证据的特性:
A,证据的证明力
B,证据的证据能力
证据的证明能力必须有三性:证据的客观性/证据的关联性/证据的合法性
1、 物证的特征
物证与其他证据种类相比更直接、更容易把握。同言词证据相比,物证更客观、真实性更大。言词证据的运用一般要靠实物证据来检验,物证则可以不依赖语言证据而存在。
2、 书证的特征
(1)表现形式及制作方法的多样性;
(2)书证所记载的内容和反映的思想必须同案件互相关联;
(3)书证所记载的内容或表达的思想,是可供人们认知和了解的。
3、 证人证言的特征
(1)证人证言必须是证人对案件事实所感知、记忆的情况。
(2)证人证言具有不稳定性和多变性的特点。其原因主要是:一是言词证据本身所固有的特征,即易受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影响干扰;二是可能遇到各种不正之风的干扰;三是证言的形成过程每个阶段可能有误差。
(3)证人具有不可代替性,只有了解案件情况的人才能成为证人。
4、 当事人陈述的特征
当事人是与案件的解决结果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这就决定了其陈述的证明力有两重性:一方面他们了解案情,他们的陈述比其他诉讼参与者更全面、更深刻,从应然的意义上说当事人的陈述比其他证据形式更能反映案件的真实情况。另一方面,当事人的陈述由于带有主观性和片面性,也难以保证它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因此,对当事人的陈述,审判者应既重视,又不能轻易置信,而需要同案件中所出现的其他证据相互佐证,去伪存真。
5、 被害人陈述的特征
由于被害人所处的特殊地位,其陈述一般来说比较客观真实,而且具有直接、形象、具体、生动的特点,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被害人的陈述也有可能是虚假的、不真实的,如出于复仇心理,夸大犯罪事实情节,或由于被害人高度紧张,导致记忆错误,甚至可能出现被害人出于其他个人目的作虚假陈述的情况。
6、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与辩解的特征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可能是真实的,有可能全面直接地反映案件事实情况。因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作为当事人,他对案件事实知道得最清楚,只要办案人员方法对头,充分准确地运用好审讯则略,其供述就有可能是真实的。
(2)从另一方面讲,为逃避法律制裁,避重就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虚假的可能性较大,办案人员必须慎重对待,不轻信口供,运用相关证据进行印证。
⑵ 张保生的学术观点
(1)主张事实是证据法的逻辑起点,并论述了事实的三性。
传统的证据法学通常将证据作为证据法的逻辑起点,张保生教授提出“事实是证据法的逻辑起点”,进一步拓宽了证据法的研究视野。在此基础上,张教授论述了事实的三性,也就是真实性、经验性和可陈述性。
(2)论述了证据法的四个价值支柱。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论述了证据法的四个价值支柱:准确价值、公正价值、和谐价值与效率价值。其中,和谐价值是张保生教授在总结作证特免权规则、不得用以证明过错和责任的证据规则等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一定创新性。
(3)提出了“证据之镜”原理。
证据是事实认定的必要条件;证据提出者用证据所证明的是各自的事实主张;因此,事实认定者对证据提出者所主张事实( “镜中花” )之存在可能性,通过经验推论作出的事实认定或查明的事实真相,是一个“思想产品”或概率真理。
(4)探索了“一二三四”的证据法理论体系,即一条逻辑主线:相关性;证明责任和证明标准是证明过程的两个端口;事实认定过程的三个法定阶段即举证、质证和认证过程;准确、公正、和谐与效率是证据法的四个价值支柱。
(5)提出证据制度建设是司法改革首要任务。
张教授认为,中国目前的司法改革存在忽视证据制度建设的问题,日趋严重的司法行政化和自由裁量权的滥用 也对证据裁判原则形成冲击,这是造成司法不公、不廉的真正根源。证据制度是整个司法制度的基础,目前中国证据制度还很不完善,存在着体系不全、理念缺失、 内容重复、逻辑混乱和适用不统一等问题。因此,应该将证据制度建设作为司法改革的首要任务。
(6)提出推定是证明过程的中断的观点。
张教授提出,推定是标志基础事实与假定事实之间法律关系的证据法范畴,是法律基于某些社会政策而创设,是一种暂时性假定。无论是运用可反驳的还是不可反驳的推定来认定案件事实,都会造成证明过程的中断。由于推定在价值追求上偏重政策和效率价值,而对事实认定的准确性有所忽视,故应对其在刑事诉讼中的应用进行严格限制。
(7)提倡在最高法院司法解释的层面编纂“统一证据规定”。
张教授从理论上分析了中国证据立法当中经常遇到的两大难题,一是大陆法系传统没有独立的证据法典,二是三大诉讼的特殊性问题,他运用艾伦教授等提出的证据法是法治的基石、证据法具有普适性的观点,通过统计现行诉讼法和司法解释中证据规则的大量重复,从必要性、可行性和经济性的角度论证了制定统一证据规则的正当性。他认为,证据制度不健全,以审判为中心就会变成一句空话。从司法实践的需要来看,由最高法院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制定一部适用于三大诉讼的证据规定,实现“三证合一”,有利于建立完善的证据法律体系,“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这种采取“软件升级”方式的证据规则系统编纂,当然要建构体系以解决理念缺失的问题,合并同类项以解决重复问题,但当务之急是正本清源以消除一些明显的原理性错误和法律冲突。
(8)他提出了广义证据科学和狭义证据科学的区分,特别是提出狭义证据科学等于“证据法学+法庭科学”的观点,倡导开展证据法学与法庭科学的跨学科研究。不仅着力构建证据科学的理论体系,而且还带领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团队开展一系列学科建设、课程体系开发工作,形成了证据科学的实践学派。他作为项目负责人开展了管理决策和法庭决策中的证据评价问题研究。主张证据法学家与哲学家、历史学家、心理学家、语言学家等开展对话。
(9)法律推理领域。
张教授认为,法律推理是为法律结论提供法律理由和正当理由的活动;既是一种法律思维活动,又是一种制度实践,建立法律推理的审判制度是实现法治的必由之路。法律推理包括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两部分,事实认定是以相关性为逻辑线索的经验推论过程,是发现法律推理小前提的操作。法律解释是法律推理的一个环节,只有把法律解释纳入法律推理的轨道,它才能服务于法治的目的。
(10)开发了司法文明指数作为一种法治评估工具。
张教授带领的课题组借鉴WJP世界法治指数的评估方法,设计了一套由10个一级指标36个二级指标组成的司法文明指数指标体系,设计了两套调查问卷(公众卷和专业卷),通过对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实践的实际测量,可以体现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满意程度,反映各地司法文明建设的全景或全貌、强项和弱项,描述随时间变化的司法文明进步轨迹,为其加强司法文明建设提供一面“镜子”。
⑶ 证据法上狭义的当事人承认指什么
证据法上的狭义的当事人承认是指当事人对事实的承认。狭义的证据法是当事人主义国家在案件事实的认定时,解决一定的认定行为准则和事实认定标准问题及诉讼风险分担的法律。证据法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遵守法制原则,2、实事求是原则,3、证据为本原则,4、直接言词原则,5、公平诚信原则,6、法定证明与自由证明相结合的原则。
⑷ “未经法庭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法院裁判的依据”,这句话对吗
这句话本身其实是正确的,因为在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当中,对于这一点,就进行过专门的约定,认为在证明案件材料之上,所有的材料都是可以当做证据使用的,这些证据包括物证,人证以及一些其它的证言。证据的体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在这里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所有的证据都是必须经过查证,是的确存在,并且是被正确描述的,才能够作为定案的一个根据进行使用。
如果没有进行过法院的制证,直接拿出来的话,肯定是不会被当做证据来进行使用的。当然这并不是说他一定没有用,因为拿出这个东西之后,你可以申请延期判决。在这个过程当中,你可以向法院来申请自证,你所提出来的证据如果是准确的话,那么在下一次的审判当中,将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你提出的并不是关键证据的话,那么法院也是不受理的,毕竟在开庭之前就已经提示过多次,要把自己手中的证据补充完整。
(4)狭义证据法学扩展阅读。
质证分广义和狭义,通常指在诉讼或仲裁活动中,一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对另一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出示的证据的合法性、与本案争议事实的关联性、该证据的真实性,是否有证明力,证明力大小,是否可以作为本案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进行的 {说明、评价、质疑、辩驳、对质、辩论} 以及用其地方法表明证据效力的活动及其过程。狭义的仅指诉讼活动中,在证据交换程序中或是在法庭审理过程中的法庭调查阶段,进行的前述活动。人民法院对经过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应当确认其效力。但是,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的除外
⑸ 什么是证据学、证据科学、证据法学定义和解释
证据学是研究公安司法机关在诉讼活动中调查和运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方法,规律以及证据法律规范的学科,亦可称为"证据法学".这也是狭义的证据学.
⑹ 简述关于刑事证据的属性之争
刑事诉讼证据能力的三种属性:证据分为广义的证据和狭义的证据,其中狭义的证据就是指经过查证属实,可以作为定案依据,有法定来源的根据或凭据。
刑事诉讼证据能力是指在诉讼上可允许作为证据的资格。诉讼证据能力有的也称“可采信”、“证据能力”、“证据的适格性”等等,虽然说法不同,但没有性质上的差异,都是指“事实材料”能够成为刑事诉讼证据所应具备的条件或资格。
1、刑事诉讼证据能力的法律性
刑事诉讼证据的法律性是指必须是按照法律规定的要求和法定程序而取得的事实材料,才具有证据资格(也称证据的合法性)。法律性是证据能力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证据不具备合法性特征,不能成为“证据”。合法性特征主要含义有:它首先表现为在证据的形式上必须符合证据法律制度所规定的证据表现形式,即《刑事诉讼法》第42条规定的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的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等七种法定证据;这种合法性称为“合证据法”;其次为证据的表现形式必须符合诉讼法律规范所要求的证据的特殊表现形式。如书面证据、公证证据等,这种合法性称为“合实体法”;第三是证据必须符合程序法的要求。一是符合程序法原则规定,二是符合程序法的具体操作性规定。
证据的法律性主要表现在证据种类的法定性,收集证据的主体、权限明确性和收集、查证、质证认证证据程序的规范性。刑事诉讼活动中发现、收集和整理所得的“事实材料”,其目的还是在于经过法庭的质证和认证程序后得到法官的认同采信,作为定案的依据,从而实现揭露犯罪、证实犯罪和惩罚犯罪的诉讼目的,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和促进其良性循环。那些“事实材料”可以作为刑事诉讼证据,如何收集,由谁来收集,在收集过程中应当遵守哪些原则、规定等等都应该而且必须实现从法律上作出相应规定,以便于人们了解和运用。
同时,法庭对证据的确认和采信最终离不开证据资格的法律性规定,即使是实行完全自由心证的证据制度的国家,法官内心评判的标准也仍然离不开原则、规则等有关规定,否则,证据规则,证据能力规则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刑法中“罪刑法定”和“无罪推定”的原则也就无法实现。其次,无论是资本主义的英美法系、大陆法系,还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律,在刑事诉讼证据的采信上都有法律性的相关规定。据此,法律性是刑事诉讼证据资格上应当具备的一个必备要素。
2、刑事诉讼证据能力的关联性
关联性是指诉讼证据与案件待证事实之间的客观联系。证据的关联性是证据能力构成的另一个必备要素。那么,事实材料与案件之间应该有多大程度上的关联性才能认为“关联性”予以采信呢?不仅在我国,就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没有相关法律明确加以规定,因而对“关联性”的界定,没有立法上的量化标准,只有在司法实践中形成的相对宽泛,较为模糊的一个认知标准。这个标准的界定点便是人们的“经验法则、生活常识、直观判断、逻辑推理”等等。因此,是否有关联以及多大程度上的关联,属于侦查、检察和审判人员内心确认的自由裁量标准。事物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是不同的,性质上也有区别。有因果联系、非因果联系;有紧密联系、松散联系;有内在联系、外在联系;有肯定联系、否定联系等等。然而关联性如何表达、阐述,理论界说法纷纭:有客观联系说、紧密联系说、内在联系说、内在必然联系说、证明需要说等等。这些观点和主张中,作者认为,紧密联系说和证明需要说较为客观地揭示了关联性的内在特征。关联性同证据的证明力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展示了事实材料作为刑事诉讼证据的价值;表明事实材料与案件事实之间的联系性越强,其证明力也就越强;反之则越弱。关联性反映了证据事实材料和案件事实之间所存在的一定程度的联系,这种联系是客观的,不是主观的。关联性的客观性是外在于人的主观性而存在,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关系性的表现是主观的,因为判定事实材料与案件事实之间有没有,有多大程度上的联系,需要通过人们的思维和逻辑判断;而事实材料本身是无法显示其关联性的,只有在人们认识后,才能显示其价值,并转为现实形态;事实材料的关联性范围的大小,同样取决于人主观意志。因为,案件事实发生以后,任何事物或现象均可能同案件事实之间存在某种程度上的联系,但这种联系过于宽泛、模糊,对案件事实真相的确认没有实质意义。因此,人们就必须提出对关联性进行界定的原则或标准,而原则或标准的提出本身就是一个主观能动性的反映和体现。
3、刑事诉讼证据能力的客观性
客观性是指证据所反映的内容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证据的客观性是证据的重要属性,缺乏这个证据属性或要素,证据便不能成立。证据的客观性含义主要有三:1、证据所反映的内容必须是真正发生过的事实,或者将来必然要发生的事实。如证人证言中的证词所反映的内容必须是真的,而不是假的,必须是符合客观存在的事实,而不是凭空杜撰或捏造出来的所谓“事实”。客观性表明证据事实处在客观自然领域,而非人的精神主观领域。2、证据的客观性是指证据的内容必须是客观的。如书证,它所反映的内容,必须符合客观真相,必须是确有其事,而不是指证据内容的载体,必须是客观的。证据内容或证据事实载体只能是客观存在之物,而不可能是单纯的主观精神。但是客观存在之物,有时也混同或渗透主观的精神之物,在这种事实中,客观之物为物证;精神之物则为人证。譬如借据作为书证,它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纸张等可以书写留下印迹之物,一是物上的“字”所反映和体现的内容,因为“字”及“字”所反映的内容是不可分的,是个统一整体,表达一种意思,这表达的意思便是证据的事实。又如证人证言也是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证人所讲的话,即证言或证词;二是证人本身,这是一个由有形物和无形物构成的一个综合体。证人本身是客观存在的,但不意味着证词也是客观存在的,他所发表的证词也符合客观实际。证据关注的是证人证词的客观性,而不是证人的客观性。“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为证人”的规定便是这一理论的反映。3、证据的客观性表现在案件事实的认定具有可靠性。可靠性表现在,任何发生过的事实都会以这样那样的形式,在客观自然界或人类精神界留下各种印迹或痕迹,这是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所决定的(人们常说的“雁过留影”)。同时,这种痕迹或印迹与案件事实本身存在一定的客观、内在的必然逻辑联系,而人们通过其主观能动性,发现、认识这种印迹或痕迹与案件事实之间的内在、客观联系。因此,人们对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联系认定,仍然是建立在客观基础之上的。
关于对证据客观性的认识和理解,我国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有的认为“事实材料”是对已经发生的犯罪行为的再现,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是纯客观的;有的认为“事实材料”的存在是客观的,人们发现、收集查证“事实材料”的过程则是主观能动性的反应,离开人们的主观性,“事实材料”便无法被发现、认识,因而,“事实材料”是以客观性为基础,是主客观的有机统一。
那么,证据是否具备主观性属性呢?又如何分析和认识证据的主观性问题?作者认为,刑事诉讼证据在具有客观性的同时也具有主观性的一面,是客观和主观性的辩证统一,以客观性为基础的。证据的主观性是指证据的形成,内容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对证据收集、认定、查证等活动都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因为:l、证据需要被人认识到,并且被提出来。被认识到,并且被提出来的证据,是一个由客观的转化过程,这一转化过程中掺杂了大量的主观因素,是人主观能动的结果。因为证据是有真有假,真假混合,要去伪存真,就需要对“事实材料”进行断判或认定。通过诉讼程序的认证和质证,判断哪些事实材料可以接受,具有证据资格,哪些不能接受,被否定,不能作为证据使用,这些表现都是主观性的体现和反映,它表明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这也是唯物辩证法中物质与意识关系的基本观点。2、证据的存在和证据的认识是两个不同的范畴,证据只有过渡到主观性才具有实存的价值。证据的存在是证据认识的前提,证据存在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客观存在的,严格意义上说不是证据,是“事实材料”,它还处在人们的认识之外,属于有待认识的基本素材,由于它的价值尚不被人们所认识和把握,因而价值是潜在的。但是,这种潜在的价值对诉讼程序而言是没有任何价值可言的,要将其潜在的价值变为现实,就必须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它,只有这样才具有诉讼程序上的证据价值。从这一点讲,我们可以说“证据”是在诉讼程序中用来起证明作用的东西。据此,凡是带有诉讼证明目的性的证据都具有主观性。3、证据的主观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证据的主观性表现为诉讼证据从被发现、阅读、理解、认识、掌握、筛选、提供质证、认证到最终被采纳的整个过程。证据的主观性贯穿于刑事诉讼过程始终。根据以上分析,作者认为,证据的客观性是从证据的内容和存在形态而言的;证据的主观性是从认识论的角度入手的,没有客观存在为对象的主观认识是瞎猜和空想;离开人的主观能动性认识,证据不能被发现、认识,证据的价值无法认定,“作为定案的依据”的结论也永远不能实现。因此,证据在证据客观性属性的理解和认识上应该是主观和客观的有机统一, 以客观性为基础。
综上所述,刑事证据能力的构成要素,是证据赖以形成的基础,是判断某一事实材料是否为证据的标准,是证据区别于其他非证据事物的标志,三要素缺一不可。为此,一种“事实材料”具备了证据能力要素,证据便符合证据概念的模式,“证据”便就此形成,就能对案件事实起到证明作用,具有相应的证据能力。
⑺ 刑事案件证据如何质证
法律分析:1、关于刑事庭审质证,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7条规定:“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讯问、质证,听取各方证人的证言并经过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除此之外,最高人民法院于1998年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8条又进一步规定:“证据必须经过当庭出示、辨认、质证等法庭调查程序查证属实,否则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2、从广义上说,质证是指在诉讼过程中,由法律允许的质证主体对包括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在内的各种证据采取询问、辩认、质疑、说明、解释、咨询、辩驳等形式,从而对法官的内心确信形式特定证明力的一种诉讼活动。
3、狭义的质证,主要指在庭审过程中由诉讼当事人就法庭上所出示的证据进行的对质、核实等活动。质证的本质特征在于“质”,即对证据的质疑和质问,而且这种“疑”和“问”都带有当面对抗的性质。虽然在质证的过程中可能要对证据进行辨认、说明和解释,但是这些行为并不代表质证的本质特征。由此可见,质证虽带有审查证据的性质,但并非所有对证据的审查都属于质证。对本方证据的审查不属于质证的范畴,从中立角度对证据进行的质疑和质问才是质证,才体现了质证的本质特征。
4、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证据必须在法庭上公开出示并经公开质证才能予以采纳,这表明我国已在刑事诉讼立法上确定了质证是刑事庭审的必经程序。但从当前我国的刑事诉讼实践来看,公诉人提出的证据一般较少受到激烈的盘询和质疑,而法庭上公诉人对辩护方所举证据却鲜有高质量的质询,质证程序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六十四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第六十五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第六十六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第六十七条 保证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与本案无牵连;(二)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三)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四)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
⑻ 证据法基本原则
证据法是指诉讼中证明活动的法律规范。在中国,有关证据的法律散见于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组织法(人民法院组织法、检察院组织法等)、司法解释中,中国的司法界曾尝试制定统一的证据法法典,但至今仍未成功。理论界和实务界在是否制定统一的证据法法典问题上,存在不少争议。
定义
证据法是指诉讼中证明活动的法律规范。
狭义的证据法是当事人主义国家在案件事实的认定时,解决一定的认定行为准则和事实认定标准问题及诉讼风险分担的法律。
广义的证据法是有关证据收集、制作、保全、提交以及运用的法规的总和。
原则理论
证据法本质上是一个法律化的“认识法”,其基础是经验,基本方法是盖然性的。因此,任何证据法都不可能是天然的事实查证保证法。 证据
基本原则
证据法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遵守法制原则,
实事求是原则,
证据为本原则,
直接言词原则,
公平诚信原则,
法定证明与自由证明相结合的原则。
理论基础
证据法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以下三点:
认识论——物质论,反映论,可知论
方法论——信息论,系统论,概率论
价值论——外部平衡,内部平衡。外部平衡包括:法律正义与道德正义,司法公平与经济效率,司法正义与传统文化。内部平衡包括: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案件真相与解决纠纷,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