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道德德
❶ 仁义道德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泛指儒家的一整套道德规范
仁义道德,汉语成语,拼音是rén yì dào dé,意思是泛指儒家的一整套道德规范。
成语出处:唐·韩愈《原道》:“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旧道德标准。
示例:
你说凡是一口仁义道德的人,都是些伪君子,真是一点也不错。 ——郭沫若《屈原》第二幕
《战国策·赵策二》:今重甲循兵,不可以逾险;仁义道德,不可以来朝。
反义词
豺狼成性 ,汉语成语,拼音是chái láng chéng xìng,意思是像豺狼一样凶恶残暴成了习性。形容为人残暴。出自唐·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氏檄》。
成语出处:唐·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氏檄》:“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
成语用法:用来比喻阴险狠毒的坏人。一般作谓语、定语。
示例:此人枭獍为心,~,诚然王法所不容。(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四)
❷ 简论仁义道德
“仁义道德”是一古老而又与时俱进的价值体系。说其古老,是其上承孔孟的仁义思想;说其与时俱进,是任何一个事件,都会在网络放大镜的作用下,道德属性都会被无限放大,引发网友的强烈反应。仁义道德之于当今社会,既是最敏感、最广泛的议题,又是最重要的价值取向和判断标准。
但我们发现,道德意识的提升,并没有带来道德水准的提升,各类社会不良现象层出不穷。似乎对道德的敏感,只是对道德滑坡现象的反应,而并非是后者的出路。人们陷入史无前例的道德焦虑之中,是非善恶,还有没有标准?是否法无禁止皆可为,除了法律以外再也没有什么标准能约束人们的行为规范?正如波兰诗人辛波斯卡所说:“世界既是一场大荒谬,大玩笑,我亦惟有以荒谬和玩笑对待之。”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人们把仁义道德高高举起,又重重摔在地上。对仁义道德的失望,很容易让人们蔑视一切,放任自我,坠入虚无。
2
但这真的是仁义道德的锅吗?其实,未必是道德自身出了问题,因为仁义道德本来就是人定的。归根结底,是人们对道德的认知出现了偏差。首先我们要明确,何为仁义道德?
《素书》中关于道德的阐述如下:
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而不知其所由。
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
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慧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
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
素书中所讲仁义道德层层递进,为古人提供了攀援悟道切实可见的路径。对于现代人来说:道德可以解释为源自于特定哲学、宗教或文化的行为准则中衍生出来的一系列标准或原则,也可以源于一个人所相信的普遍价值。道德是一种“非正式公共机制”,非正式即指无法律或权威能判定其正确与否,而公共机制指所有场合都能套用的准则。作为人类共同生活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对社会生活可以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道德的事可以受到社会普遍认可,可以促进社会进步。
仁义道德的理念,自从我们有意识起,就一直贯穿于我们所受的教育理念当中:仁为仁爱,怀有仁爱之心,无私付出,不求回报。心胸宽广,能容万物;义为道义,义气。重信守义,为朋友两肋插刀。遇事不退缩,勇往直前、义无反顾。道是我们所选的人生道路,生活处处皆是是道;德为德行,美德。厚德载物、德位相配,有好的德行,才能承载美好的事物。
道德的理念,看起来似乎很清晰。然而为什么世界并没有变成大同,反而处处充满纷争?根本原因是,我们忽略了忽略了道德的本质不是文本的,而是融入社会的一种动态实践。对个人来说,仁义道德落实有赖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以静止不变的事物,遇到动态的社会实践,自然就会遇到种种问题。
首先,仁义道德的标准是模糊的。从历时性的角度来讲,此时的道德,到了彼时就成了不道德。比如譬如纣王无道,姬昌起兵伐纣之时,也曾有过犹豫:自古以来,以臣伐君,是为不道。但如果放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像太师闻仲一样一意愚忠,就成助纣为虐。从共时性的角度来讲,不同地区的道德标准也不一样。在西方,洋人见面亲吻,但如果在中国依葫芦画瓢,恐怕会被送进局子。
其次,仁义道德是相对的。做一件事情,对一方是道德的,对另一方可能就是不道德的。比如说有一个人对别人好,很无私,感受到或者看得见他为别人的付出,人们理解的是好人,但是由于这种情况可能导致他自己的家人过得很痛苦,这算不算仁义?再者,出发点是道德的,得到的结果却可能是不道德的。此类事例比比皆是。
最后,仁义道德,让人有了比较的标准。有了比较,就有了纷争。为了争夺这个名相,甚至不择手段。更有甚者,把仁义道德本身当成挟持别人的工具。古有曹操以勤王之名挟天子以令诸侯,现在有漂亮国拿着道德大棒满世界挥舞,动辄以人权之名干涉别国内政。精致光鲜的仁义道德,被恶人利用,成了用来谋取私利的肮脏手段。
综上可以看出,人为制定的仁义道德是靠不住的。活在当今社会上,遵纪守法,融入社会秩序。但如果死守道德,就无异于给自己裹小脚,给自己和他人都带来困扰。作为修行人,目的在于突破自我,就更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老子就曾说过:“众人昭昭,我独若昏。众人察察,我独闷闷。”庄子也强调外化而内不化,外部和光同尘,内部却要守住自己的本心。那我们应该依照何种标准来作为呢?
3
老子认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不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不为。上仁为之而无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意思是上德之人不德其德,故正真有德。下德之人追求德,故实际上达不到德。上德之人顺其自然而无心作为。下德之人强调作为而无以能为。在老子看来,包括人在内的万事万物都是道演化而来,而德是我们从道获得的属性。道是在承载一切,德是在昭示道的一切。大道无言无形,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只有通过我们的思维意识去认识和感知它;而德,是道的具体实例,是道的体现,是我们能看到的心行,是我们通过感知后所进行的行为。所以,如果没有德,我们就不能如此形象地了解道的理念。
而真正的上德,并不来源于外界的标准,而是来源于我们自身。正如佛家所言“本来具足”、“众生皆有佛性。”古希腊哲学家、犬儒主义的代表人物安提西尼认为:美德是自足的。外在传统道德规范压制人性,而道德自由在于顺从自然。近代王阳明更是倡导“致良知”。东西方的圣哲,在关于道德的解释上,达成了一致。
《道德经》中所倡导的我们生来具足、不必外求的道德,与世俗意义上的仁义道德相比,具有很大不同。首先,它不具有历时性和共时性。“ 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万物变而它却恒定不变。其次,它是万物的母体,生养万物,却与万物没有利害关系。“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再者,他又是无形无相的。我们不能通过可见的标准去把握它,更不可能利用它去干涉、约束别人:“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犬儒主义的问题在于没有一个判断是非客观标准,最终很容易倒洗澡水连孩子一块倒掉,步入虚无的泥沼。而老子却用了水、婴儿、山谷、玄牝等种种生动的物象来比喻看不见摸不着的道,同时给我们指出了一条清晰的问道之旅: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宇宙有其自身的轨道,可以说有自身的规律,只要按照这些规律生存,就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就能在宇宙中体现自身更大的价值,这就是合道生存的重要性。
反者道之动。当我们回过头来,站在道的高度去看世俗间的仁义道德,就会有了不一样的认知。仁”可以拆成两个字,就是“人二”,二代表一阴一阳,世界是先天一炁所生,由道演变而来,同时也少不了一阴一阳平衡,天地也不会偏袒任何一方,如果滋养万物的同时造成灾害,就不是真正的仁义和善良。“义”可以理解为真实、实践。在遵循自然法则的基础上实践、证明,不假仁假义,不欺骗自己,也不要被框架,做最自然的自己。“道”为宇宙本源,道虽生万物,但却不是刻意有为之,道法自然,说明一切都是自然循环的。“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大道本无形,无穷无尽、运转不停;“德”可以理解为是格局,在道的基础上顺应自然发展,回归初心、做好自我。德也是道的外在表现,为运转不停的道做一个清晰的定位。
总得看来,(丹台接引)如果不去遵循自然、用自己的思想去理解道德,而是一昧的墨守成规,试图用各种“名”解释中华文化所存在的价值,以善恶评判标准,以善心做为标准,这并非真正的仁义道德。只有发自内心的感受大爱,乐于帮助别人,才能更好地修行,如果单纯的只是为了行善而行善,修行就是去了意义,当然也难于修成。正所谓:”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作为修行人想要突破自己的格局,更要效法真正的道。正如《易经》所云:“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不用担心道不可得,万物皆从道而来。抛却自己的感官,用心去体悟大道。人心死,道心活,则先天一炁自然从虚无中来。既然得道,万事万物自然就有了答案,就可以像圣人那样“抱一为天下式”。
❸ 有关仁义道德的名言
1、多虚不如少实。
2、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3、君子义以为质,得义则重,失义则轻,由义为荣,背义为辱。
4、小勇,血气所为;大勇,义理所发。
5、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它不只是一种能力;它是一种本能。
6、人背信则名不达。
7、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8、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9、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10、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11、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
12、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
13、伪欺不可长,空虚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
14、欺人只能一时,而诚实却是长久之策。
15、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
16、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17、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18、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更多关于有关仁义道德的名言,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43ae811616093051.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❹ 仁义道德是什么意思
仁义道德[rén yì dào dé]
【解释】: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出自】:唐·韩愈回《原道》:“后之答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
【示例】:你说凡是一口~的人,都是些伪君子,真是一点也不错。
◎郭沫若《屈原》第二幕
❺ 仁义道德
《大学》中说:“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意思是,讲仁义道德的人,善于用财物去帮助别人,自然会得到大家的拥戴;
不讲仁义道德的人,只知道利用自己的身份、地位去搜刮财富,最终一定会招来杀身之祸。
世事洞明,唯有仁义道德方能长久。
❻ 什么叫仁义道德
仁义道德,泛指儒家的一整套道德规范。仁义:仁爱和正义。现在多用于贬义。
出处 唐·韩愈《原道》:“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
鲁迅《狂人日记》3:“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这里指吃人的封建礼教)
示例 你说凡是一口~的人,都是些伪君子,真是一点也不错。(郭沫若《屈原》第二幕)
(竭力为您解答,希望给予【好评】,非常感谢~~)
❼ 仁义道德的人生格言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句子都很熟悉吧,在不同类型的文章里,不同位置的句子的作用也是不同的。你所见过的句子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仁义道德的人生格言,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仁义道德的人生格言1
永不沉睡的良心,不断的鞭笞着人们。——蒙田
以爱己之心爱人,则仁不可胜用矣;以恶人之心恶己,则义不可胜用矣。——晁补之
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心。——《三国志·魏志·何晏传》
君子于仁也柔,于义也刚。——扬雄
义士不欺心,仁人不害生。——刘向
幸灾不仁,乘危不武。——《明史》
君子之行,动则思义,不为利回,不为义疚。——《后汉书》
至仁不为恩,至义不为功。——姚莹
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苏轼
为己重者不仁,好广积者不义。足恭者无礼,贪名者无智。——林逋
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孔丘
誉人而人亦誉之,则是自誉矣;毁人而人亦毁之,则是自毁也。自誉,仁之贼也,自毁,义之贼也。——姚莹
行大义然后可以弭大谤。——《宋史》
君子抱仁义,不惧天地倾。——王建
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
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韩非子》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篇》
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之至亲也。——孔子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以仁义服人,何人不服。——吴敬梓
仁义道德的人生格言2
1. 者安仁,知者利仁。 ——《论语·里仁篇》
2. 人世间的煊赫光荣,往往产生在罪恶之中,为了身外的浮名,牺牲自己的良心。 ——莎士比亚
3. 良心是守护个人为自我保存所启发的社会秩序的保护神。 ——毛 姆
4. 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之至亲也。 ——孔 子
5. 良心才是我们惟一不可收买的至宝。 ——菲尔丁
6. 良心是最佳的决疑者。 ——罗曼·罗兰
7. 善的光荣是在他们的良心中,而不在人们的话语里。 ——托尔斯泰 幸灾不仁乘危不武。 ——张廷玉
8. 太阳能比风更快地脱睛你的大衣;仁厚、友善的方式比任何暴力更容易改变别人的心意。 ——卡耐基
9. 惟一真正的责任,就是走向你自己的潜力,走向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觉知,然后按照这样来行动。 ——佚 名
10. 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 ——王守仁
11. 知贤,智也;推贤,仁也;引贤,义也。有此三者,又何加焉? ——韩 婴
12.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论语》 万事莫贵于义。 ——《墨子》
13. 良心是神作为惟一的审判官能进去的神对的宫殿。 ——拉姆奈
14. 智者不危众以举事,仁者不违义以要功。 ——《后汉书》
15. 良心是信念的感情哨兵。 ——苏霍姆林斯基
16. 良知是什么?是未知世界的指针。 ——雨 果 大仁不仁。 ——《庄子》
17.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
18. 良心不是儿戏,谁能使一个人开脱掉自己良心的责备呢?良心是每个凡人的上帝。 ——米南德
19. 良心!你是善与恶的万无一失的评判者。 ——卢梭
20. 良心,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他人意见的预告。 ——亨利·泰勒
21. 每个人都必须按自己心灵的良心来生活,但不是按任何理想。使良心屈从于信条,或理念,或传统,甚至是内在冲动,那是我们的堕落。 ——劳伦斯 白日精心干事务,但勿作有愧于良心之事,俾夜间能坦然就寝。——托马斯·曼
22. 对人民来说,惟一的权力是法律;对个人来说,惟一的权力是良心。——雨 果
23. 善良之心,就是最好的.法律。 ——麦克莱
24. 两个良心绝对不会一模一样。 ——萧伯纳
25. 约束一个人的,只有他自己的良心。 ——佚 名
26. 在人世间,要幸福只有一条路。不是怀着大公无私的良心,便是完全不怀良心。 ——奥格伦·纳休 在这个世界上,良知被分配得最为公平。 ——笛卡儿
27. 良心是人生的根本。——雷 利
28. 良心自问正当的,对流言一笑置之。 ——奥维德
29. 良心是公正廉洁的法官。 ——拉蒙纳斯
30. 如果你没有良心,先得把心革新。 ——谚语
31. 使人做自己举止行为的最严厉的评判者的力量是什么?是良心,它成为行为和理智的捍卫者。 ——苏霍姆林斯基 啊!良心!良心!人类最忠实的朋友。 ——高尔基
32. 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 ——马克思
33. 任何大人物的章饰,无论是国王的冠冕、摄政的宝剑、大将的权标,或是法官的礼服,都比不上仁慈那样更能衬托出他们的庄严高贵。 ——莎士比亚
34. 良心的法则,我们自诩为出自天性,其实却源于风俗。 ——蒙田
35. 没有良心的人,等于一无所有。 ——拉伯雷
36. 以仁义服人,何人不服。 ——吴敬梓
37. 丧失了良知的才智比没有才智更糟。 ——爱·扬格 在这个世界上,良心应该更大于天才。巴尔扎克说:良心比天才更难得。良心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反应。 ——弗洛姆
38. 凡是对真理没有虔诚的热烈的敬意的人,绝对谈不到良心,谈不到崇高的生命,谈不到高尚。 ——罗曼·罗兰
仁义道德的人生格言3
1、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 爱因斯坦
2、人类最高的道德标准是什么?那就是爱国心。 —— 拿破仑
3、道德是真理之花 —— 雨果
4、无私是稀有的道德,因为从它身上是无利可图的。 —— 布莱希特
5、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 —— 罗曼罗兰
6、道之以告德,齐之以礼。 —— 论语
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孔丘
9、道德当身,不以物惑。———— (春秋)管仲
10、君子患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曰》
11、我所谓共和国里的美德,是指爱祖国、也就是爱平等而言。这并不是一种道德上的美德,也不是一种基督教的美德,而是政治上的美德。 —— 孟德斯鸠
12、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尚书周官》
13、有真道德,必生真胆量。凡怕天怕地怕人怕鬼的人,必是心中有鬼,必是品行不端。 —— 宣永光
14、人生有七尺之形,死为一棺之土。惟德扬名,可以不朽。 —— 曹丕
15、唯宽可以宽人,唯厚可以载物。君子以厚德载物。 —— 易传
16、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17、德性不是自制不为恶,而在不愿为恶。 —— 萧伯纳
18、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道德经》
1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道德经》
20、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诸葛亮
21、在一切道德品质中,善良的本性是世界上最需要的。 —— 罗素
22、君子己善,亦乐人之善也。 —— 礼记
23、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战国策〃魏四》
24、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 —— 孟子
25、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荀子〃荣辱》
26、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周易〃坤》
27、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 神涵光
28、道德之所以有如此崇高和美好的名声,就是因为它总是伴随着巨大的牺牲。 —— 康德
29、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 —— 狄德罗
3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之。 —— 陈寿
31、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论语〃里仁》
32、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 —— 契诃夫
仁义道德的人生格言4
1、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3、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4、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6、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7、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8、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0、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1、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2、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3、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14、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6、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7、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8、过,则匆惮改。
19、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20、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2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22、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23、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2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25、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26、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27、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仁义道德的人生格言5
1.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2.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3.见利思义。——《论语·宪问》
4.义,志以天下为芬。——《墨子·经说上》:义,就是立志把天下的事作为自己分内的事。
5.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6.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7.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8.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9.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10.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11.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12.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在灾难与危险面前,不要苟且偷生而失去做人的气节。
13.君子义以为质,得义则重,失义则轻, 由义为荣,背义为辱。——陆九渊《与郭邦逸》
14.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以公心灭私情,民众才会心悦诚服。
15.大义灭亲。——《左传·隐公四年》
16.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
17.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惩罚有罪过的人,即使大臣也不能放过;赏赐做好事的人,即使平民百姓也不能漏掉。
18.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左传·僖公九年》
1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0.公生明,偏生暗。——《荀子·不苟》:公正就政治清明,偏私则政治黑暗。
2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在圣人治理的时代,天下是公有的。
22.国尔忘家,公尔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惟义所在。——贾谊《新书·阶级》
23.衡之于左右,无私轻重,故可以为平;绳之于内外,无私曲直,故可以为正。——《淮南子·主术训》:考察左右的人,任用没有偏私,才可以算作公平;监督朝廷内外,判别是非没有偏颇,才可以算作正直。
24.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淮南子·泛论训》
25.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淮南子·修务训》
26.奉公如法则上下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7.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史记·太史公自序》
28.有功则赏,有罪则刑。——司马光《进修心治国要札子状》
29.惟公则生明,惟廉则生威。——石成金《传家宝·绅瑜》
30.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老残游记》第九回
31.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刘向《说苑·正理》
32.圣人不敢以亲戚之恩而废刑罚,不敢以怨仇之忿而废庆赏。——徐干《中论·赏罚》
3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34.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傅玄《傅子·通志》
35.发号施令,在乎必行;赏德罚罪,在乎不滥。——包拯《论星变》
仁义道德的人生格言6
1、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2、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3、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4、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
5、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6、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8、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9、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10、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11、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12、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13、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增广贤文》
14、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1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16、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益象》
1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8、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9、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20、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21、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2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23、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2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25、改身之过,迁(发扬)身之善,谓之修身。颜元《颜习斋先生言行录》
26、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觏《易论第九》
27、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杨雄《法言君子》
28、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仁义道德的人生格言7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2、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资治通鉴》
3、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4、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5、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7、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张载《正蒙中正》
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9、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1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1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13、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14、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15、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16、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1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8、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19、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正蒙乾称》
20、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
21、闻人之谤当自修,闻人之誉当自惧。胡居仁
22、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23、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24、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25、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26、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
27、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战国策魏策》
28、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❽ 仁义道德是什么意思 仁义道德的意思是什么
1、泛指儒家的一整套道德规范。仁义:仁爱和正义。
2、仁义道德,读音 :[rén yì dào dé]
3、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旧道德标准
4、造句:他满口的仁义道德,却专干坏事。有些满口仁义道德的人,其实是伪君子
5、仁义道德“出自韩愈的《原道》,该书是韩愈的一篇著名哲学论文,主题是反对道家与佛教,提倡儒学。从古至今大凡论述儒学者好将儒学之道解释得深奥莫测,借以表示学问的高深。韩愈则深入而浅出,只从衣、食、住说起,去透析仁义道德,令人不甚费劲却已理解。
❾ 仁义道德是什么意思,怎么解释
仁义道德 发音 rén yì dào dé 释义 泛指儒家的一整套道德规范.仁义:仁爱和正义.
❿ 仁义道德的人生格言
关于仁义道德的人生格言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格言都不陌生吧,格言可以用来鞭策自己,帮助我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树立信心。究竟什么样的格言才是优秀经典的格言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仁义道德的人生格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仁义道德的人生格言 1
永不沉睡的良心,不断的鞭笞着人们。 ——蒙 田
以爱己之心爱人,则仁不可胜用矣;以恶人之心恶己,则义不可胜用矣。——晁补之
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心。 ——《三国志·魏志·何晏传》
君子于仁也柔,于义也刚。 ——扬 雄
义士不欺心,仁人不害生。 ——刘 向
幸灾不仁,乘危不武。 ——《明史》
君子之行,动则思义,不为利回,不为义疚。 ——《后汉书》
至仁不为恩,至义不为功。 ——姚 莹
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 ——苏 轼
为己重者不仁,好广积者不义。足恭者无礼,贪名者无智。 ——林逋
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孔 丘
誉人而人亦誉之,则是自誉矣;毁人而人亦毁之,则是自毁也。自誉,仁之贼也,自毁,义之贼也。 ——姚莹
行大义然后可以弭大谤。 ——《宋史》
君子抱仁义,不惧天地倾。 ——王建
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
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 ——《韩非子》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论语·里仁篇》
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之至亲也。 ——孔 子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
以仁义服人,何人不服。 ——吴敬梓
仁义道德的人生格言 2
穷鸟入怀,仁人所悯。 颜子推
求在我者,仁义礼智;求在外者,富贵利达。 胡达源
精于义者,眼界大心地平;徇于利者,眼界小心地险。 胡达源
无论哪个法官都不会比一个人的良心更了解自己。 雨 果
每个人的良心就是为他引航的最好向导。 司各特
良心是我们每个人心头的岗哨,它在那里值勤站岗,监视着我们别做出违法的事情来。 毛 姆
谁遇到缺德事不立即感到厌恶,遇到美事不立即感到喜悦,谁就没有道德感,这样的人就没有良心。谁做了缺德事而只害怕被判刑,不由于自己行为不轨而责备自己,而是由于想到痛苦的后果才胆战心惊,这种人也没有良心,而只有良心的表面罢了。但是,谁能够意识到行为本身的缺德程度,而不考虑后果如何,却是有良心的。 康 德
良心平静,在雷声中也睡得着。 托马斯富勒
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它不只是一种能力;它是一种本能。 康 德
一个人所处的荒谬的也是悲剧性的处境就是:当他最需要良知时,良知却最软弱。 弗罗姆
要努力让你心中的那朵被称为良心的火花永不熄灭。 乔华盛顿
忠孝仁义,德之顺也;悖傲无礼,德之逆也。顺者福之门,逆者祸之府。刘 昼
博爱之谓仁。 韩 愈
有人使缺点变得要爱,有人使美德难堪贬值;而良知绝对会告诉你本能是对错的。
智可以微谋,仁可以托财。 《吕氏春秋》
昧着良心做事是不安全,不明智的。 马丁路德
仅仅一个人的良心比所有的坚固要塞更安全。 艾匹克蒂塔
仁爱先从自己开始,公正先从别人开始。 狄更斯
智慧不属于恶毒的心灵,没有良心的科学只是灵魂的毁灭。 拉伯雷
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 子》
仁人无敌于天下。 《孟子尽心下》
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 《礼记儒行》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论语宪问》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论语公灵公》
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仁者不危人以要名。 《战国策燕策三》
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而辍广,君子不为小人匈匈也辍行。《庄子天地》
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 刘 安
君子见人之困则矜之,小人见人之困则幸之。 韩 婴
一个人受到良心的谴责,即使有公众的支持,心灵也不可能得到安宁。高尚者无论走到何处,身边总有一个坚强的捍卫者,那就是良心!宁以义死,不敬幸生,而视死如归。 欧阳修
惟仁德才能永远屹立不摇。 荷 马
良心尽管它不依存于理性,但没有理性就不能得到发展。 卢 梭
我活在人间只有一次,所以只要能为任何人做好事或能表示仁爱之心,我会即刻去做。我既不会拖延,更不会忽略,因为我知道生命对我只有一次。格雷利希
对所有人来说,良心就是上帝。 米南德
智人不诈,仁人不党。 《国语晋语六》
比海更宏伟的是天,比天更宏伟的是良心。 雨 果
良心是腼腆的,它喜欢幽静,世人一吵闹就会使它害怕。 卢 梭
仁者荣,不仁者辱。 《孟 子》
仁不异远,义不辞难。 《汉书》
去不仁则仁存。 程颢、程颐
君子笃于义而薄于利,敏于事而慎于言。 陆 贾
名誉是表现在外的良心;良心是隐藏在内的名誉。 叔本华
在爱心稀少的地方所犯的过错就越多。 罗威尔
良知:一种细微的,平静的声音,它让少数派坦白。仁者必有勇,诛暴必用武。章太炎
人们将永远赖以自立的是他的智慧、良心、人的尊严。 苏霍姆林斯基
青年人陷于不义的时候,不敢对良心的镜子照一照,成年人却不怕正视,人生两个阶段的不同完全在于这一点。 巴尔扎克
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孟子
千秋龟鉴示兴亡,仁义从来为国宝。 张映斗
仁者无敌于天下。 《孟子》
求仁而得仁,宁怨填沟壑。 文于祥
君子能仁于人,不能使人仁于我;能义于人,不能使人义于我。 《鲁连子》
多欲亏义,多忧害智。 刘 安
人如果没有良心,哪怕有天大的聪明也活不下去。 高尔基
仁义道德的人生格言 3
永不沉睡的良心,不断的鞭笞着人们。 ——蒙 田
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心。 ——《三国志·魏志·何晏传》
义士不欺心,仁人不害生。 ——刘 向
一颗善良的心就是一席永恒的筵席。 ——夸美纽斯
当理智和感情完全一致的时候,良心的声音就会在心灵中占据统治地位。——苏霍姆林斯基
以爱己之心爱人,则仁不可胜用矣;以恶人之心恶己,则义不可胜用矣。——晁补之
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 ——《韩非子》
仁生于歉,义生于丰,故富而教之斯易也。 ——王通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论语》
没有良心的知识,会毁灭人的灵魂。 ——布拉莱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轲
仁慈是心灵美,而不是行为美的体现。 ——艾迪生
压抑自己良心的声音,这是很危险的事情。 ——苏霍姆林斯基
良心始终是不顾一切人为的.法则而顺从自然的秩序。 ——卢 梭
君子于仁也柔,于义也刚。 ——扬 雄
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
仁者莫大于爱人。 ——《礼记》
极端公正和善良的心是不属于庸俗的人的。良心的觉醒就是灵魂的伟大。——雨 果
幸灾不仁,乘危不武。 ——《明史》
寡廉鲜耻的人是不会有良心的。 ——托·富勒
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 ——苏 轼
当你感到自己是一个人时,惟一的限制是良知。 ——马丹·杜·加尔
人须有自信之能力,当从自己良心上认定是非,不可以众人之是非为从违。——章太炎
人可以由虚荣心知道什么是荣耀,可以由良心知道什么是正义。 ——兰 多
好良心是柔和的枕头。 ——雷伊
至仁不为恩,至义不为功。 ——姚 莹
仁以为己任。 ——《论语》
大仁之极,而大勇生焉。 ——谭嗣同
不求有天使和牛马的懿德,只求有人的良心。 ——蒙 田
君子之行,动则思义,不为利回,不为义疚。 ——《后汉书》
再没有比自身良心的审判更痛苦的审判了。 ——田德里亚科夫
有两样东西是必不可少的:良心和美名。 ——乔 叟
道德的损害是良心的完全麻痹。
仁义道德的人生格言 4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论语·里仁篇》
人世间的煊赫光荣,往往产生在罪恶之中,为了身外的浮名,牺牲自己的良心。 ——莎士比亚
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之至亲也。 ——孔 子
对人民来说,惟一的权力是法律;对个人来说,惟一的权力是良心。——雨 果
善良之心,就是最好的法律。 ——麦克莱
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 ——马克思
任何大人物的章饰,无论是国王的冠冕、摄政的宝剑、大将的权标,或是法官的礼服,都比不上仁慈那样更能衬托出他们的庄严高贵。 ——莎士比亚
良心的法则,我们自诩为出自天性,其实却源于风俗。 ——蒙田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良心自问正当的,对流言一笑置之。 ——奥维德
良心是神作为惟一的审判官能进去的神对的宫殿。 ——拉姆奈
两个良心绝对不会一模一样。 ——萧伯纳
约束一个人的,只有他自己的良心。 ——佚 名
良心不是儿戏,谁能使一个人开脱掉自己良心的责备呢?良心是每个凡人的上帝。 ——米南德
良心!你是善与恶的万无一失的评判者。 ——卢梭
良心,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他人意见的预告。 ——亨利·泰勒
每个人都必须按自己心灵的良心来生活,但不是按任何理想。使良心屈从于信条,或理念,或传统,甚至是内在冲动,那是我们的堕落。 ——劳伦斯
良心是公正廉洁的法官。 ——拉蒙纳斯
如果你没有良心,先得把心革新。 ——谚语
智者不危众以举事,仁者不违义以要功。 ——《后汉书》
良心是信念的感情哨兵。 ——苏霍姆林斯基
良知是什么?是未知世界的指针。 ——雨 果
大仁不仁。 ——《庄子》
啊!良心!良心!人类最忠实的朋友。 ——高尔基
没有良心的人,等于一无所有。 ——拉伯雷
以仁义服人,何人不服。 ——吴敬梓6
丧失了良知的才智比没有才智更糟。 ——爱·扬格
白日精心干事务,但勿作有愧于良心之事,俾夜间能坦然就寝。——托马斯·曼
在人世间,要幸福只有一条路。不是怀着大公无私的良心,便是完全不怀良心。 ——奥格伦·纳休
在这个世界上,良知被分配得最为公平。 ——笛卡儿
良心是人生的根本。——雷 利
在这个世界上,良心应该更大于天才。巴尔扎克说:良心比天才更难得。良心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反应。 ——弗洛姆
凡是对真理没有虔诚的热烈的敬意的人,绝对谈不到良心,谈不到崇高的生命,谈不到高尚。 ——罗曼·罗兰
良心的觉醒就是灵魂的伟大。 ——雨果
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一个社会最伤心的现象无过于正义的沦亡。 ——郭沫若
良心才是我们惟一不可收买的至宝。 ——菲尔丁
良心是最佳的决疑者。 ——罗曼·罗兰
善的光荣是在他们的良心中,而不在人们的话语里。 ——托尔斯泰
幸灾不仁乘危不武。 ——张廷玉
太阳能比风更快地脱睛你的大衣;仁厚、友善的方式比任何暴力更容易改变别人的心意。 ——卡耐基
惟一真正的责任,就是走向你自己的潜力,走向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觉知,然后按照这样来行动。 ——佚 名
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 ——王守仁
知贤,智也;推贤,仁也;引贤,义也。有此三者,又何加焉? ——韩 婴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论语》
万事莫贵于义。 ——《墨子》
仁义道德的人生格言 5
1.仁义值千金
2.仁义长,财义段
3.仁义廉士,穷不改节
4.仁义之师,秋毫无犯
5.见利思义。——《论语·宪问》
6.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荀子·荣辱》
7.知而好问者圣,勇而好问者胜。——《文字·自然》
8.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9.平日若无真义气,临事休说生死交。——(明)施耐庵
10.仁义尽从贫处断,世情偏看有钱家
11.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陈毅)
12.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13.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14.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后汉书·班超列传》
15.小勇,血气所为;大勇,义理所发。—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卷二》
16.初生之犊不惧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