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10章
⑴ 56、第十章 玄德——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
生之,畜之,生而弗有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道德经》的第十章最后一段。前边老子讲的其实是修炼方法,最后老子点到了,为什么要这么修炼,因为我们要达到一个跟“天之道”非常接近的境界。
老子说“生之,畜之”,“生之”就是像“天之道”一样生养万物,大家看“天之道”生养万物,然后“畜”就是保护它,让它长。“畜”是保有的意思。“生之,畜之”,“天之道”让万物去长,接着老子讲“生而弗有”,意思就是“天之道”生养万物、生发万物,让万物生长的如此繁茂,但是它不拥有,压根就没什么企图心,评价它好、评价它坏,它都是淡然的,一直在施云拨雨,一直在施与阳光,让万物生长,这种状态就是“天之道”的状态。
“长而弗宰也”,意思就是他不觉得自己是首领。“宰”是主宰的意思。我虽然生长万物,让万物生养、长起来了,但是我不说这是我的,我不觉得我是首领,我是天下的主人,它不主宰万物,不是这样的,它淡淡地隐藏在背后,把位置放的很低,让万物自己去生长。老子说这种生养万物,在没有任何企图心的状态下让万物生长,老子说这种品德“是谓玄德”。三国里刘备“刘玄德”就是从这来的,“玄德”是深远的德行,这是非常大的德行。
所以老子在《道德经》里边一直在讲“天之道”,老子不断地把“天之道”拿出来给大家展示一下,然后告诉大家如何向“天之道”接近。本章前边讲的全是如何去修炼,修炼的方法如何去除内心的欲望,如何让自己保持比较纯净的状态,为大家去做事,这种状态是一种修炼状态,最终进入“天之道”的境界,这是老子讲的。
如果有了这种境界,做人、做事就不得了了。比如说,做公司的领导,如果有这种境界的话,做事就不一样了。建立公司,从一个人两个人做到一两百人、一两千人,越做越大,这时候让这些雇员都能够从这去拿了工资,回去养家糊口,这个功德是很大的,这叫养活众生啊,能让众生吃上饭是了不得的功德,了不起。这时候,以什么态度来摆正自己的位置很关键。
有的企业不行,老总越来越膨胀,我做这么大,了不得。我曾经在网上看过视频,有的企业员工列成队,喊口号,感谢老板、感恩老板,鞠大躬,有的还磕头,这是什么企业文化啊?您对员工有好处就感恩,您哪次做的不好了,员工是不是站排要骂您一次,这是不对的。老板应该要意识到,我们都没有什么了不起的,都是上天选中了您,用您的聪明才智来搭建一个平台,养活众生的,这是老板的使命,老板应该去施与众生,让众生能吃上饭,但是把自己位置放低一点。这样的老板就跟“天之道”很接近了,这种境界能让您人生圆融无碍,您把自己的利益、名誉都放下了,您再做事会更加从容,不考虑自己的利益,没有纠结在里边,会更从容,您的公司会越做越大,这是大的境界。
如果不明白这个境界,有的时候把自己抬的太高了会容易出问题的。很多企业家都非常低调,不是做事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而是刻意保持低调,这是懂得“道”的企业家。有些企业家,你去采访他很难,企业家不接受采访,比如任正非就不接受采访,比如顺丰的老板王卫就不接受采访,很难采访到他,为什么?我觉得实际上像这样的企业家,做到这么大企业的领导,他的思想已经达到了这个境界,他在不断地摸索,最后发现这样做事才能做到最好,这样才能排除最大的干扰,他悟到了这个“道”了,这些人其实已经接近“道”了。这种状态,会让你更少干扰,做事做的更好。
所以“天之道”是一种了不起的境界,这种境界不是天生就有的,有些人、极个别人,天生会更加靠近它,但是一般人都会有私心的,因为我们大脑里边有几个结构层面,一个是原始脑,比如说小脑和脑干部分,这是爬行动物脑,跟爬行动物一样,进化的一个阶段;接下来我们有边缘系统,边缘系统是大脑的主要部分,边缘系统负责各种冲动、欲望、攫取,动物这部分都很强大,本能要进食,要去抢,这是动物行为的基础。我们人也很强大,看到什么就想拿来吃,但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别人手里的雪糕,我们不会抢来吃?看到别人手里拿的肉,我们不会抢?因为我们还有最后一套系统:大脑皮层。大脑皮层在最近5万年里边,我们进化出来,非常薄,几毫米厚,展开半张报纸大的,不大,但是沟壑纵横,它负责各种协调,语言、情感等等在这里边,控制边缘系统的冲动也在这里边,所以我们人本身生理基础就有天人交战的层面,边缘系统总是冲动,要想做什么,外边的大脑皮层就会抑制它,这就是天人交战。
我们每一个人生下来都有强大的边缘系统,都有强大的自私能力,没有天生的圣人,我从生理学角度来看,没有天生的圣人,每个都有欲望,所谓圣人就是对自己欲望控制的恰当、得体而已。怎么来控制它,是需要培养的,我们有一部分基因是遗传来的,在大脑皮层里边如何公平、关爱,有一部分基因,但是我们后天要不断的培养它。
所谓国学,我的观点是国学不是学问,国学就是这一套培养工具,培养我们先天遗传来的,在大脑皮层里边的这些道德要素。比如说,关爱、公平、忠诚等等这些内容,这些内容是人类花了几万年时间进化来的,有了这个东西,我们才能突破像大猩猩那样的,二、三十个在一起生活,它们互相抢,我们才能突破这个局限。我们才能几百人、几千人、几万人在一起生活,因为我们学会协调、公平、关爱了。国学是古人发展起来,这么一套鼓励道德要素的东西,这些东西要学习。
比如说,我们作为一个企业家或者作为一个企业员工,我们应该去学习这些内容,比如您天天读读书,去参加国学班,或者听听我讲的《道德经》,这也是一个方法,在生活中去奉行、去做。因为你做,慢慢形成习惯了,这些道德要素不断的被激发出来,越来越强化,到一定程度了,您一碰到事,马上就自然而然地按照这个规则去做了,如果没有这个训练,您就指望到时候瞬间良心发现,不一定的,八成冒出来的是争夺利益的这种私心。
这种境界是要学的,我们如果能够通过学习训练,通过实践,把这种境界慢慢提上来,与“天之道”接近,这个人做事圆融无碍,这个人心里更少纠结,这样的人人生更幸福,身体更健康。掌握《道德经》里边最核心的是掌握“天之道”的品性,然后我们通过一点点的训练向它靠近,我不断这么讲,其实都在强化这个理念,一点点向它靠近,真的做事,坦然的接受去这么做了,您的人生就不一样了。
今天我们就聊这么多,我们讲的是老子,最后又提到了“天之道”,告诉我们如果向“天之道”靠近,人生会不一样的,“是谓玄德”,就会具有“玄德”这样的品性了。今天就聊到这,明天再接着聊,谢谢大家。
⑵ 《道德经》第十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一、原文
载(zài)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hé),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zhì)乎?
生之,畜(xù)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zhǎng)而不宰,是谓玄德。
二、各家之解
1、白云先生《老子之道》摘要:
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又在讲另外一件事,讲什么事呢?虚静。我们心里放空了,才能够比较宁静,宁静下来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才能不受外来的那么多诱惑的干扰。这个世界诱惑太多了,乱花渐欲迷人眼,靠什么来抵抗诱惑?除了外在的制度之外,规则之外,还有我们的内心。
上一章阐述了圣人功成事遂身退,去人道全天道的道理。本章接着讲,具体应该如何去人道全天道。
2、南怀瑾《老子他说》摘要
(1)修习内养的方法——内圣
第十章的开始,从修习内养的超越现世之道来讲,有三个要点。第一,“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是第一步修身成就的要点。第二,“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是第二步修性命成就的要点。第三,“涤除玄览,能无疵乎?”是第三步修心智成就的要点。
第一步修身:“营”,是指人体生命中的血液和养分等作用。“魄”字,边旁是白,一半形声,一半会意。在肉体生命中的活动力,便是它的作用。所以俗说一个人的“气魄”、“魄力”等等,就是这个意思。老子说,倘使人能将生命秉受中的营魄合抱为一,永不分离,便可得长生的希望了。因此说:“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第二步养气修心:从另一角度来讲,假如一个人能够做到“专气致柔,能婴儿乎”,也就差不多可使“营魄抱一”了。然而老子这句名言,却使后世人为了想达到“专气致柔”的效果,想尽种种方法,建立了许多门道。
第三步修心智:但是,身心性命的中心,并非在身心神气两者之间而已。神气,还只是道的用,“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能使身心神气相互发挥为用的,却是无名无相的道妙。为了使世俗观念的容易了解,也可勉强另为它取名叫“玄览”,叫它为睿智或慧智。因此,便有第三步修心智成就的说法,所谓“涤除玄览,能无疵乎!”这是说到了道智成就的时候,澡雪精神还须洗炼,必须达到法天法地而“曲成万物而不遗”的纯粹无疵,才能返还本初,合于自然之道。到此才能心如明镜,照见万象。物来则应,过去不留。洞烛机先,而心中不存丝毫物累。
(2)为政治国的哲学——外王
由载营魄抱一而无离,专气致柔如婴儿,到达涤除玄览而无疵的内养之道,已有所成,便可入于内圣境界。如能出而外王,转进“同功而异位”的用世之道,又有三个要点必须做到,才能构成整体工程系统。
“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在《老子》本书第七十一章的全文,已经自作答案,不须我们另加发挥。如说:“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这就是说明真是天纵睿知的人,决不轻用自己的知能来处理天下大事,再明显地说,必须集思广益,博采众议,然后有所取裁。所谓知者恰如不知者相似,才能领导多方,完成大业。这里所说的“知不知”,也正是老子思想学术中心的“为无为”,是同一道理。
第二要点,便是“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据说,修道的人,修到纯阳无杂的程度,天门就会自然开阖。到此程度,自然智周万物,神通天地,明达古今,超凡入圣。
具备了这种知不知与天门开阖而无雌的最高修养,才能做到第三要点“明白四达,能无为乎!”为而不为,垂拱而治的德业。因此,从表面看来,虽然都是入世、治世的君主,但在实际上,同时就是超越世俗的圣哲——超人。因此,才能“生之,畜之”,而护佑万邦,安养百姓。
可是到了最后,却是“生而不有”,如天地一样,虽能生长万有,但不据为己有。“为而不恃”,虽然是因为他的德业作为而有此成功,但他却不自恃为己功。虽然雄长万方,但却不愿永久自居于主宰的地位。因此说“长而不宰,是为玄德”,“玄德”的意思,不只是大德而已。
3、韩鹏杰《道德经在说什么》解释
身体像车一样载着魂魄,它们能不能不要分离?聚结精气以致柔和温顺,能不能像婴儿那样的纯粹呢?像玄镜照心一样清除杂念而深入观察心灵,能不能让心灵没有瑕疵呢?爱民治国能不能遵行自然无为的规律呢?感官与外界的对立变化相接触,能不能守住雌柔宁静呢?明白四达,能不能不用心机诈术呢?万物生长繁殖,产生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作万物之长而不主宰它们,这就叫做“玄德”。
三、我之体悟—— 内圣外王
比较喜欢南怀瑾对这一章的解读,前三句讲人如何修内在,要做到身心合一,气息平稳而柔和,心无杂念如明镜。后几句讲如何治理国家(也可以用于治理公司),要做到开明通达,贤明纳谏,利万物生长!
先说如何修内在。身心合一不用说,这是目前大家都很认可的一个理念,有一本书叫做《身心合一的奇迹力量》就讲了身心合一带来的好处:身心合一会让人放松而专注,从根本上找到自信,全力的投入一件事。那么如何做到气息平稳柔和。我们说气定神闲,只有内心平和,身体放松的时候才可能气息平稳柔和。如果能够常常处于这种状态,那这个人一定是通透豁达之人。最后,还能做到心无杂念如明镜,照见万像。那真是修为极深之人了。
再说说如何治理国家(也可以是一个组织),要做到开明通达,贤明纳谏,利万物生长!这真的是一个相当理想的状态。我们可以想象,一个组织如何才能发挥最大潜能,一定是组织内的每个成员都可以展现自己,发挥优势,团结协作,力量往一处使。大树底下无丰草,如果一个组织只允许一个人展现自己,别人只能顺从,只能埋没自己的才华,时间长了,这个组织的力量一定会越来越弱。有一句话说:所有的生命毕生的追求都是被看见。那我们如何让每个生命都被看见——就是老子说的“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⑶ 《道德经》第十章的启示
《道德经》的第十章内容丰富,含义深刻,对我们生活、教育都有非常重要的启示作用。
我们先看第十章原文: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这一章跟前九章的形式不同,它用反问的句式,好像是老子要求修养者每天要从这几个方面反思自己,达到要求没有?这有点像儒家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为了更好的解说,下面分三层来进行讲解。
第一层: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这几句的意思是:精神和形体合一,能不分离吗?聚结精气以致柔和温顺,能像婴儿的无欲状态吗?清除杂念而深入观察心灵,能没有瑕疵吗?这几句给我们教育的启示就是:要重视身心的共同修养,用毛主席的话说就是“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用儒家的理论来解释,就是要像婴儿一样养精蓄锐,精气不外泄,外柔内刚,刚柔相济。内心真诚,思想纯真,没有瑕疵,也就是儒家所推崇内圣境界。
第二层: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这几句的意思是:爱民治国能遵行自然无为的规律吗?感官与外界的对立变化相接触,能宁静吧?明白四达,能不用心机吗?这几句话用儒家的理论来解释,就是外王阶段,实用阶段。这几句给我们教育的启示就是:一个人学好文化知识,修养好道德品质之后,就要志存高远,上为国家,下为人民,大公无私地为社会做贡献,有了这样坚定的理想和初心,就不会受外界的环境的干扰,而改变内心的坚持。
第三层: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它的意思是:让万事万物生长繁殖,产生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作万物之长而不主宰他们,这就叫做“玄德”。这几句话给我们的教育启示是:这里生之畜之的不仅仅是与我们人类共生的万物,也可以是我们的人。我们在教育中,除了要教会学生艰苦奋斗,学会创业,同时还要学习老子的智慧:如何保有自己所辛苦创下的成就。在《道德经》中,老子反复强调一个智慧:那就是功成身退,天之道。儒家文化也讲文化的传承,家族优良传统的传承,民族文化的传承,这种传承的力量就是可以长保优势。防止“富贵不过三代”的断层现象的发生。中国传统文化都讲究通过教育来培养下一代,锻炼下一代,当下一代具备了相应的担当能力之后,上一代就可以功成身退,主动为下一代提供广阔的天地。
这一章表面看起来很难理解,但是我们借用儒家的理论来对照分析它,就可以看得出来它的本质就是内圣外王,长保优势传承的一个深远的智慧。
⑷ 还原版《道德经》第十章:道亘无为
还原版《道德经》第十章全文如下:
本章对应王弼版《道德经》第三十七章和第四十五章最后一句。本章文本以楚简《老子》为底本,但略去了其中“侯王能守之”一句。
本章是上一章的姊妹篇,上一章老子阐述了什么是“公平”,本章老子将阐述什么是“公正”。“公平”和“不公”,老子的表述分别是“无名”和“有名”。“无名”就是将万物无名化,或统一称为宇宙的“仆从”,恩泽均摊。“有名”就是公平分配遭到破坏,恩泽不再均摊,冒出了新贵,抢了众仆从的饭碗。
本章的主题是“道亘无为”,“无为”是指道维护“公正”所采取的行动。本章中老子第一次提到了“无为”,自然也要给“无为”一个明确的定义。“无为”就是道专门针对“有名”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将“有名”再次化为“无名”,令“不公”回归“公平”。简而言之,“无为”就是维护“公正”。
究竟什么是老子的“无为”?
维护“公正”不是有为吗?为什么老子又称之为“无为”呢?
人们这样理解是因为对“无为”形成了先入为主的误判,将“无”读成了“不”,从而赋予了“无为”以“不为”的内涵。其实,“无”老子最初写作“亡”,“亡”即丢失,如今的“亡羊补牢”仍保留了“亡”的这层含义。“亡为”指的是该做却没人去做的事,所以,“亡为”恰恰就是指必须要做的事,是必须做,别无选择,与“不”的含义刚好相反。
“自化”和“异化”也是一对正反,有万物的自化,就必然有自化中的异化。自化是指正常的演化,异化便是非正常的变化。正如人体基因的突变,是自化中的异化,不可避免。只见自化而不见异化,是没有形成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既然异化源于自化,就不能被自化所自正,于是,纠正异化必须有外力干预。
“无名”是自化,“有名”是异化,“有名”出自“无名”,“无名”无法自正“有名”,这是宇宙生态固有的缺陷,就像人无法改变自己的基因。
道在与宇宙的互动中只做了两件事:1)道创造了宇宙,宇宙不能自生;2)道要治理宇宙异化,宇宙无法自正。这两件事都是宇宙自身无法完成的,必须由道去完成,所以是“亡为”。除了这两件事,别的道什么都没做,也什么都不用做。
老子的这一辩证逻辑战国后人就已经无法理解了,楚简《老子》中就已经出现了将“亡”字改作“无”字的章节。汉帛书中,虽然是“无”而非“无”,取代了“亡”字,但人们还是将“无”读作“无”,而非“亡”。
“亡”字的消失彻底误导了后人,使得“无为就是必须去做”逻辑上显得自相矛盾,反而使得“无为就是不去做”显得顺理成章,以至于后人不断地在“既在做又没在做”中构建逻辑诡辩,将老子理论变成了玄学。
事实上,“无为”与“不为”没有半毛关系。要保留“无”字的用法,我们就要在词典中增加一条注释:“无又作必须解,如无为指必须要做的事。”否则,我们最好将“无为”改回“亡为”,而不再被战国后人的愚钝所戏弄。
老子的“无为”不是什么顺其自然,恰恰相反,“无为”就是道绝不让“不公”肆意泛滥,对任何形式的“越位”或“缺位”彻底加以治理。道的“无为”又能顺谁的自然呢?道是终极主宰,再无公婆可以孝顺;若要顺万物的自然,自化又无法纠正异化,顺其自然,势必导致异化蔓延,病入膏肓。道岂不成了形同虚设?
道的纠错职能——“无为”
道创造了宇宙,万物将自化,若自化中不产生异化,道也就失去了继续存在的意义。道与宇宙互为对立面,对立面不再互动,对立也就不复存在,这也违背了“对立统一”原理。
因此,万物生生不息,是自化。有自化就必然产生异化,而异化又必然回归自化,这些都是“对立统一”原理所决定的。从异化回归自化,万物自生无法胜任,于是“无为”应运而生。
“道亘无为”是“亘道无为”的倒装,旨在强调道。“亘”意为“虚”,“虚”则不可见,不可闻。“无为”指道对异化的纠正,唯有纠错职能的保驾护航,自化才能得以健康发展。所以,“道亘无为”是“万物将自化”的前提条件,这是“而”字在句中的作用。
楚简此句作“道亘无为也, 侯王能守之,而万物将自化。”与前一章一样,这里再次出现了战国后人夹带的私货。上一章我们指出,价值观上,老子彻底否定殷周分封制,不可能为维护这一制度献计献策;文法上,老子从来不用侯王与万物対举,逻辑不成立;概念上,老子的圣人之道多言天下之主,对应的是天子而非一方诸侯,以侯王论天下与老子的整体看世界不相符。因此,“侯王若能守之”一句当为战国后人趋炎附势所加。
这里,“侯王能守之”句漏出了新的破绽。“守”楚简《老子》中往往写作“兽”,如“至虚,亘也。兽中,笃也。”而楚简这句的“守”却写成了“守”而非“兽”。有理由相信是后人在添加此句时忽略了这一细节。
基于上述几点,还原版此处将“侯王能守之”从文中删除。
“鹆(yù)”,楚简作“左谷右隹(zhuī)”。“隹”的本意为短尾鸟,甲骨文的写法也酷似飞鸟,故“左谷右隹”是“鹆”的异体字。“鹆”指“鸲(qú)鹆”,俗称“八哥”。“鹆作”是老子在援引“鸲鹆来巢”的典故,以典故讲述的权臣自下居上之乱象,喻比宇宙生态遭到了破坏,个体逾越本位,以自生利益侵害了整体利益。
“鸲鹆”又名“鹳(guàn)鹆”。《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 有鹳鹆来巢。何以书?记异也。何异尔?非中国之禽也,宜穴又巢也。”意思是鸲鹆本是异国鸟,中原没有,现在跑到鲁国来,改变了原来的穴居为巢居。这些都是异象,文献中也从未有记载。鲁国大夫师己认为此乃不详之兆,号称先王时代曾有一首童谣提到过鸲鹆,说是只要这种鸟一出现,国君便会下野。果不其然,竟被应验。
当时的鲁国“三桓”把持朝政,国君王权旁落。鲁昭公是鲁桓公的第六世孙。所谓“三桓”就是鲁桓公另外三个儿子的子嗣所形成的三股贵族势力,分别是孟孙氏、叔孙氏和季氏,其中又以季氏最为强大。季平子时任鲁国正卿,相当于如今的总理。鲁昭公对三桓的专横早已不满,有心除之,却又缺乏政治谋略。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鲁昭公借机讨伐季平子,不料反被三桓联手赶出了鲁国,做了八年流亡国君,最终客死他乡。这期间鲁国居然也未再立新君,而任凭三桓分而治之,直到昭公死后,鲁国权贵们才另立昭公弟为新君,这就是鲁定公。“鸲鹆来巢”指的就是这段荒谬至极的传奇历史。
“化而鹆作,将贞之以无名之仆。”这里的“鹆作”特指个体越位,破坏了系统平衡,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欲望。老子并非禁欲主义者,人的欲望不可能消除,但有个度,这条界限就是不对整体造成伤害,一旦伤害到整体,便被视为“化而鹆作”,于是要令其回归本位,这便是“贞之以无名之仆”。“贞”,正也,意为拨乱反正。以,表示目的所在,指令其回归“无名之仆”的本位。
“夫”代指异化的个体。“滴”,楚简作“帝”,“帝”通“渧”,“渧”是古文的“滴”字。“滴”象征细微,“知足以滴”好比说每一个细胞都感知到了。
老子说,道一旦发现谁越位,将令其归位,而对方也自当心领神会。道无所不能,将使“无名之仆”这一“公平公正”原则贯穿到万物的一举一动,深入骨髓,以至于它们的每一个细胞都是这一原则的体现,如此万物终将各就各位,各尽职守。
传世本这两句写作“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很明显,传世本的核心在“不欲以静”,通过教化百姓清心寡欲,无欲无求,已达到天下太平的御民目标。这种价值观不提公平合理,无视等级社会和王权专治对广大民众的不公,一味地让百姓接受现实,已达到维护王权的目的,迎合了两千年来主流意识形态的需求,与儒家的天命观颇有异曲同工之处。
然而,老子的宇宙生态说首先是“公平公正”,万物平等,都是社会的公仆,享受同等待遇,谁破坏了这种平等,就是以个人利益损害了集体利益。于是,为了维护统治集团极少数人的利益而损害绝大多数民众的利益,自然就违背了老子的“公平公正”原则。
所以,从楚简《老子》逐渐演变成了传世本《道德经》,不光是文字释读有误那么简单,反复折射出的是价值观的取舍,这一段就是很好的例证。从文句上比较,楚简《老子》与传世本此段差异巨大,不可能是误读误抄所造成的,而显然是有计划有目的的系统性改写,是后人将自己的价值观融入了改写,以老子之名,兜售自己的王权理论。这一点与稷下黄老学派的作风非常相似。
老子这是在借用中医对人体的调理来喻比道对宇宙生态系统的维护。“燥”指燥热,“凔(chuàng)”指寒湿,“凊(qìng)”喻凉,“燃”喻火,彼此相克。“清清为天下定”是指温和清明的环境,没有爆冷暴热,没有激烈的动荡,一片祥和。
传世本此句作“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一句中出现了两个“静”字,特别是第二个“静”字,显然是刻意改动所至。“清静”与“不欲以静”相辅相成,也与之前的改动“致虚极,守静笃”遥相呼应。再次以事实证明了我们上述的判断。
到这里本章就结束了,可老子还是卖了一个关子:道固然神通广大,能让万物“知足以滴”,然而这种境界又是如何达到的呢?这将是下一章“我有三宝”进一步回答的问题。
本章勘正说明
以下选取了四个有代表性的版本与还原版作对比,以示版本之间的差异。
这一段个版本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是否有“而无不为”和是否有“侯王能守之”两处,后者有的版本将“侯王”作“王侯”,但不改文义。
第一句传世本多作“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但楚简本、帛书甲乙本及北大汉简本均无“而无不为”四字。从义理上分析,此处老子是在给“无为”下定义,扯上“无不为”实属多余,故传世本多出的四字当系衍文。
“也”、“而”二字唯楚简本有,其余版本无。还原版从楚简,理由是两字进一步突出了前后句的对比关系,比没有更能体现老子本章的用意。
“化”,楚简作“上为下心”,当系“上为下䖵”之误;楚简写法“䖵”与“心”形近。“上为下心”楚简中另有用法,读作“伪”较恰当。“上为下䖵”有阴阳交合繁衍之意,“䖵”代表两个相同的动物,阴阳交配,“为”以示阴阳互动。
此外,还原版删除了楚简中“侯王能守之”一句,理由上文已详细说明,此处不重复。
此句的主要差异有“鹆”与“欲”之辨,“仆”与“朴”之辨,上文已详细说明,不重复。
另一主要差异是“贞”、“阗”、“镇”之辨。“贞”作“正”解,意为纠正,内涵与老子本章义理相通。“阗”、“镇”二字是“真”的派生,而“真”又似是“贞”之误读。故还原版从楚简之“贞”字。
此外,“吾”疑为衍文。后人多将“吾”读作“侯王”,“无名之朴”读作“道”,而将“化而欲作”指向百姓,“吾”很可能是后人为了区分句中“侯王”与“道”的关系而添加。而老子原文中只有“道”与“万物”的対举,即使没有主语也不会混淆两者的关系。故还原版保留了楚简的写法。
这一段几个版本在文字上的差异颇大,但归纳起来,核心无非是“公平公正”与“清心寡欲”之争。老子的主旨是阐明“公平公正”原理的落实机制,是将“无名之朴”这一行为准则贯穿到每一个细节,深入骨髓,于是天下为公,其乐融融。而传世本则根本不理睬什么“公平公正”,抬出了“不欲以静”。“静”是目的,“静”则天下太平;“不欲”是前提,接受现实,与世无争,哪怕制度不平等,分配不合理,也淡然处置。
老子的“知”是指回归“无名之仆”的本位,传世本将“知”改为“不欲”,不是误读,是明显的篡改。又将“万物”改为“天下”,也不会是误读,而是为了将“道与万物”的対举偷换成“王与天下”的対举,是蓄意而为。
此段,还原版与楚简没有区别,“帝”通“渧”,“渧”是“滴”的异体字。“知足以滴”,是说道的“公平公正”原则将贯穿到万物的一举一动,通过物最基本的存在形式发挥作用。还原版采纳的是基于“公平公正”原理的宇宙生态说,摒弃的是无视“公平公正”原则的“清心寡欲”说。
此句其他版本归属“大成若缺”章,全章旨在论道。此章开头两句“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阐述道无所不能,又用之不尽。但后人却误将老子的论道解读为赞誉圣人,于是又添加了“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以示完备。楚简表述略有差异但也在说人,作“大巧若拙,大盛若诎,大直若屈”。由此可知,误读在楚简本就已经出现了。还原版删除了“大巧若拙,大盛若诎,大直若屈”一句,将原章节开头两句纳入还原版第三章,而将最后一句并入本章。
于是,这一句在理解上也相应反映出对主语界定的不同。还原版及楚简本的主语是“道”,而其他版本的主语是“王”。就人而言,其性情有“躁”与“静”之别,也有“寒”与“热”之异,为王者冷静而不浮躁将导致天下太平,这是各传世本的逻辑。传世本用字上略有差异,如傅奕本以“靖”通“静”,以“知清靖以为天下正”代替了“清静为天下正”,但不改文义。
帛书乙本残字较多,这里取了甲本。“趮”通“躁”,“炅(jiǒng)”通“热”,“靓”古文也通“静”,读音也相同。但“请”与“清”不通,当为讹字。因此帛书的喻义与传世本基本一致。
然而,楚简的喻义却大不相同。“喿克凔,青克燃。清清为天下定。”与上文承接,老子这是在进一步诠释什么是“万物将自定”,以及这个“定”又是如何体现的。老子的“定”是指宇宙生态的和谐运转,是对种种异化不断纠正后表现出的自化。这好比中医对人体的不断调理,祛湿、化瘀、降火、补虚、排毒、提神。老子在阐述宇宙生态系统时,往往会借用中医的理论与术语,这在随后的几个章节中都有所体现。
借用中医术语,“喿”当读作“燥”而非“躁”,“青”当读作“凊”而非“静”。特别是“清清为天下定”,楚简写得明明白白是“清清”,用的是连字附,字是“左水右青”。所以,老子这里通篇没有用过一个“静”字,只是后人对此字情有独钟,想方设法要将老子原文与其挂钩,不仅将“青克燃”读作“静胜热”,还将“清清为天下定”改成了“清静为天下正”,硬是活生生塞进了两个“静”字。
我们在还原版《道德经》第四章中看到,“致虚极,守静笃”是后人对老子“至虚,亘也。守冲,笃也”的刻意歪曲,所谓老子崇尚“虚静”之说纯属子虚乌有。这里,我们再次见证了同样的手法,将老子对宇宙生态平衡的阐述偷换成了“清静”能治天下的高论,借老子之名,推销自己的君王南面之术。
最后,说一说“胜”、“克”之辨。楚简中的“喿克凔,青克燃”,传世本读作“躁胜寒,静胜热”,楚简的“克”被后人读作了“胜”。
实际上,楚简中“胜”与“克”的写法并不一样。“克”楚简写法是上中下结构,上从大,中从几,下从力:
这个字上面是个“大”,两条胳膊上各有两划,应该是象征身披铠甲,中间是个几案,下面的“力”则象征战败的一方俯首称臣。“大”和“力”之间隔着一个“几”,所以代表着两个不同的主体。这应该是楚人的“克”字。
而“胜”字,楚简《成之闻之》中共出现四次,前三次是“胜任”的意思,最后一次是“斗败”的意思。四个“胜”字的写法都是上下结构,上从大,下从力:
这个字中间没有“几”字,故“大”与“力”均指同一主体,表示因力量强大而胜出,而无心于对方是否臣服。这应该是楚人的“胜”字。
附一:王弼本《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附二:王弼本《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⑸ 53、第十章 爱民栝国,能毋以智乎
爱民栝国,能毋以智乎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接着来聊《道德经》第十章。今天聊的话是这样一句话:“爱民栝国,能毋以智乎”。这话什么意思?首先看“爱民”两个字,大家往往会说,老子是不讲感情的,老子是不讲感情色彩去做事的,叫“圣人不仁”。实际不是的,老子讲感情的,“圣人不仁”是圣人不把“仁”挂在口头上的意思,不经常讲那“仁”。应不应该爱老百姓?老子这讲了“爱民”,是爱老百姓的,所以说“圣人不仁”怎么怎么样讲的是不合理的。老子是爱老百姓的,作为一个领导者应该对你管理的老百姓有爱,所以老子说“爱民”。
接下来,“栝国”,什么叫“栝国”?现在通行版本写的是“治国”,通行本都这么写,但是帛书的乙本写的这个字,“栝”,左边一个“木”,右边一个舌头的“舌”,跟我们说生活的“活”,左边三滴水它改成个木头的“木”,这字当什么讲?是有争议的,好多人说这字就读“huo”,也有大多数人是反对的,实际我对于这字的观点是“栝”(huo)字,因为在后面第七十五章的时候说过,有这句话“勇于不敢则栝”,用的也是左边木字旁这个字。因为这个字跟栝字,在古代好多音是一样的,比如“guo”,音是一样的,它有相似的读音。而且左边就是一个水、一个木,过去的字形是非常像的,很容易抄错,或者当时可能就是用来借用这个“栝”(huo)字的,我把它看成通假字。
有的朋友说,抄的时候就抄错了,把三滴水抄成木了吗?不应该在一本书里边,两个地方都抄错,应该是当时这两个字就是可以通用的,水和木随时可以换。“爱民栝国”的“栝”的意思是,让这个国家的老百姓能够活下来,能够活的很好,是活的意思,让他活下来,和“治”是有点区别的,“治”是以这个手段去治理,好像恰恰跟老子的意思有点相反,老子让这个国家的老百姓都能活下来,爱老百姓,让大家都活下来,活的好,能不能不用你的“治”,这个“治”就是机巧,我们各种心机这些东西,能不能不动这些心机。这是一个很高的要求,怎么能够让这个国家老百姓活的很好,我又爱老百姓,让大家活得好,我却不用智力、心机、技巧去治理这个国家,怎么做?
老子前边其实一直在讲这个,当一个领导者放下自己欲望,不与大家争夺利益,把自己欲望清空的时候,这个时候您再去做事,再去管理,就非常好管理了,制订规则就行了。因为您不跟大家争利,大家觉得您不干扰我们,我们就正常运行就行了,这是一个很高的境界。这时候,反而不需要用太多的机巧,太多的心机去治理。这种情况,比如在一个公司里边,如果公司领导把自己位置放下来,我不为自己的权威、名誉、地位、金钱去争夺,放低自己,制定规则,让大家按照规则去做。这个时候,领导者是非常轻松的,你不用考虑太多心机。
我举个例子,比如说苏州有家企业,叫德胜洋楼,德胜洋楼1000多名员工,它是做木质别墅的,全中国木质别墅排第一,1000多员工,管理人员就15人,销售部就1个人,效益好得不得了,全国做到第一。上他那去参观,我觉得很奇怪,老总办公桌就是他们园区里边一个咖啡厅里一个角落的一张桌子,他没把自己搞的特别大,老板台没有,位置放的很低的,他把位置放低以后,把公司的规则制定的非常好,说所有员工不要跟我套关系,没有人跟我搞关系的,谁搞关系谁出去,你在这按照规则做,你就会活得很好,就是这么一个文化。老板把自己位置放得低,我没觉得我随时干扰大家,没有干扰大家,他就是咖啡厅一个办公桌,在那办公,看着都不像老板。我是第一次见到老板在这样的位置办公的,没把自己位置抬的特别高,结果大家按照规则去做,公司运营的反而非常好。老板也不用费太多心机,不断地去干扰大家,不用的,老板可以去做别的事去。
这是一种管理方法,这个管理境界实际是很高的,很多时候是这样的。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如果我们太在意自己的名誉、地位等等,别人一说什么,风吹草动就跟着去辩论,去跟人反驳等等,用不着,放下这些。您就按照自己内心的善良去做事就行了,不用管外边的反应,夸您、骂您都不用管,管那些没用,把自己欲望清得越干净越好。这时候反而倒轻松了,不用费太多的心机去跟人不断地争斗,跟人去校正,用不着了。这样的人反而内心很简单,很坦然,您放心,这样的人一定气血通畅,没什么郁结。
老子前边不断的告诉我们,能不能像一个婴儿一样,我们说“载营魄抱一,能毋离乎”,“抟气致柔,能如婴儿乎”,等等,老子说的都是这种状态,这种非常纯净的、单纯的状态,心中没有各种杂念。这种人,在人生中的境界是很高的,我们要去修炼的。我觉得听我《道德经》里边有好多小朋友,因为好多家长带着小朋友一起听,我觉得特别好。小时候明白这个道理以后,他长大了很容易形成习惯,因为小时候这么做的,可是小时候不懂,没听到这些道理,长大了人生跌跌撞撞,最后明白这些道理,看书懂了,您遇到事的时候心里还是要纠结的,然后才想通。真正天真、自然的,从小这样的人才真正幸福,尽量进入这种状态,不与世界纠结、不与其他人纠结,这样的人做事,不以“治”去做事,他非常单纯,你去这么做,别人就会跟着效仿,你周围的人就会慢慢跟着改变。这样的人,在人生中应该是幸福的人,这样的领导,不靠机谋、技巧去管理的,好好这么做,别人跟着你效仿你去做,公司文化很容易形成。这样的领导,是一个非常高明的领导。
老子告诉大家,“爱民栝国,能毋以智乎”,能不能不靠心机呢?老子提出的要求很高,我们一点点去琢磨这句话,我希望大家从这句话中有所收获,这是我讲《道德经》的目的。今天就聊到这,明天我们来接着聊《道德经》,谢谢大家,再见。
⑹ 生命必读之书—《道德经》之第十章:生而弗有
我们在追武侠电视剧时,常常可看见这样一个镜头:有人来山中求见某一武林高手,但小童说,师傅不在。问之,回答曰:师傅闭关修炼去了。
然后镜头摇向一个宽大的石洞内,但见师傅坐在蒲团上,双腿交盘,闭目端坐,嘴里念念有词。这就是修炼。
我有时就常常感到好奇:他在念什么?这样反复地念,如此的肃穆远离尘嚣,能修出个什么名堂?
读了《道德经》,总算悟出了些门道:他是在凝精聚气。是在空旷的寂静中,悟一种道。
有的可能是武侠之道,有的可能是修身养性之道,还有的也可能是某种旁门左道。
但不管悟出的是什么道,都是静心修为,气沉丹田,使身心达到一种清澈澄明的境地,从而放空身体,排除杂念,接受认为最适合自己的道。
我不禁有些感慨,我们现在诵读传统文化经典,何尝不是如此。这字字珠玑的文字,艰涩难懂却又充满着智慧,每一字句都是“修炼的真言”。必须如这些师傅们一般,潜心修炼。
只不过,我们是在尘嚣中修炼,是在”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状态下,将心灵交给寂寞,在博大精深的各种”道“中盘桓,以期寻得到它真实的样子。
《道德经》第十章,就是我们必须常常喃喃自语的真言。因为,它阐述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使心、形、神合一的”德“。
《道德经》第十章:
原文:
1.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2.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直译:
1.精气和形体融合,能不分离吗?凝聚形气、精气至柔至合,能像婴儿那样宁静而无欲吗?洗除杂念,探视内心,使明慧妙灵之心,能做到没有一丁点儿瑕疵吗?爱护民众、治理国家,能做到无为而治吗?感官动静、动止,能像母体一样保持安静的状态,不主动索取?通晓事理之后,能不动用机巧之心去有私吗?
2.生产和养育了万物,却不占为己有;使万事万物发挥各自的功用,而不自恃有功。推动万物生长,却不去主宰,这就是高妙的玄德。
我的解读:
从本章开始,老子第一次提出了妙用无穷的“德”。如果从整部《道德经》上来看,前九章主要是论述道。
老子在示范着悟道、学道,其后,就是引导着人们将天道转化为人德。这是人们修身养德的正确路径。全书共有75个道,44个德,构成一本完整的万经之王《道德经》。
第八章讲的“ 夫为不争,故无尤 “。第九章讲的” 名遂身退,天之道“。 都是讲的”道“。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与万物不争,在功成名就之时急流勇退,在聚敛了巨额财富之时,舍得散财,使之达到与德相匹配的数量,求得平安呢?
那就是要去静心修得高妙的玄德。老子用了六个排比反问句,将修德的具体表现,表述得淋漓尽致。虽然是反问,实际上是解答了这些德。
01 . 载营魄抱一
精神与肉体一定要达到高度完美的和谐相融。现实生活中的人,就如一辆车,承载着肉身和灵魂。容易形神分离。身体有时不受思想的支配,思想也常游离于肉体之外。
这种游离状态,有时危害是非常大的。比如肉身需要感官的享乐,但没有一定的定力去控制,很容易发生事故。因此,一定要将肉身的贪,纳入一定的精神控制的范围,所谓”灭人欲,存天理”。
但精神也需要有物质的载体去表现出来。有崇高的精神,必须身体力行才能实现。二者相互依存,互为里表,相融为一。也就是要“抱一”。
02 . 专气致柔
就是要专心致志,守住元神,凝神养气。我们现在富裕了,养生之道已摆在吃饭穿衣之前。寻常的打坐、诵经、祷告、练习瑜伽、气功和打太极拳,都是助人凝神静气的。
这种盛况,相信在全国大中小城市甚至农村,都是司空见惯的。为什么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喜爱去搞这些?
因为它有用,它是返老还童的养生之道。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五章中说:“(婴儿)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这段话就是说,婴儿不懂男女之间的事情,但他的小GG却勃然挺举,这是因为精气充沛的缘故。婴儿时常啼哭,但不会把嗓子哭哑,因为他的和气纯厚。精气对于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大病之人,一看就病怏怏的,称之为缺乏精气神。因此,守元固精,通过凝神静气的修炼,达到婴儿般的纯真柔软光洁而充满精气神。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却反其道而行之,不知固精养气。古人早就指出了这种放纵行为的危害性。
03.涤除玄鉴
就是见善改过。也就是通常所说闻过即改。与“君子每日三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的儒家思想,是相一致的。都是在要求人们时时检省自己,反省自己,力求行为无过失。
04 . 爱民治国
爱护百姓治理社会,一定要顺其自然,合乎民心,顺乎民意,遵循自然之道。该有为时就有无,该无为时就无为。这里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违反自然之道的事,不要去为。
05 . 天门开阖
就是五官和六根开开合合,频繁与外界接触,你还能保持不逞强好胜吗?这个天门,是一种象征,它代表五官和六根。
婴孩刚生下来,头顶有一凹陷部位,就叫卤门。俗称天门。6个月后,它逐渐缩小,1岁以后慢慢骨化,最后完整闭合,彻底隔断了与天道的联系。人便步入滚滚红尘之中,朦胧着人生,开始了漫长一生的再寻道的过程。
06明白四达
就是说当一个人通天晓地,明白了世间的一切奥妙之后,“一定要无知”。也就是通常所言的“大智若愚”。
“无知”并不是说没有知识,而是明知却不去大肆宣扬。人们常常在看别人下棋时,最好不要去指手划脚。所谓“观棋不语方君子”。还有“看透不说透,方是好朋友”,也是指“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老子横空提出的六个排比反问句,其实隐藏着好几种修身养性的独门秘笈,乍一看,与第八章: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有些相似。
但从实质上来说,却又不尽相同。后者涉及到地理、内心、交往、为人、处世、治国等诸多方面。
而本章讲的修德,全部集中于个体之行为,是不需要他人的帮助,仅靠一部《道德经》去死悟,就可以完全做到大的境界:至纯、至洁、至柔、至弱、涤荡污浊、自我反省、无知无欲通达四方。
那么,修了这些德,是否就完事大吉了呢?
老子说,还远远不够。有天之道,还有地之德。这就把上述抽象的德,用地来作比,作示范,从而引导人们将修来的德,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天地之间,谁最具有玄德?是大地。所谓“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大地养育了万物,却从不向它们索取,从不去主宰它们,从不去争,去抢,甘于奉献,宁静淡泊,抱元守一。
因此,作为有德之人,自身修炼好了,还要向大地学习它的无私,把自己修来的德,运用于现实生活之中,方能是“玄德”。也就是德的最终最高境界。
我国某著名企业家,白手起家,创办企业,除了为国家缴纳几百亿税收外,还无偿捐给慈善机构累积达一百多个亿。这就是大德。相比之下,有些人绞尽脑汁偷税漏税,制造丑闻吸取粉丝,攫取不义之财,就是无德、污德。
可是,就有那么些畸型扭曲,这样的人,还有众多的青年粉丝们天天盯着,盯着他们的裤腰带松了未,盯着他们又与别人劈腿了没。天天在网上跟风吆喝,制造所谓的人气。
这是最为丑陋之德。难怪有人感慨:“我平生做的最大的错事,就是让你们吃饱了肚子”。吃饱了,无聊了,撑得没事干,就干这些无聊而又败德的事啊。
如果说,现代人对于德字还感到抽象的话,我们不妨拿一些反面现象来表述这个“德”。
德的最本质属性,就是不争。可是,自从我们大量拥有汽车之后,你可看到,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都可见那争破头的汽车在奔驰。真正是两车相逢抢者胜。
什么宁让三分,不抢一秒,在某些人眼里完全就变成了宁抢三分,也抢一秒。闯红绿灯,高速上飙车,在街道上横冲直撞,此类现象比比皆是。我们为什么连年加宽车道,澎涨城市,而堵车现象越来越严重呢?
二个字在作怪:争与抢。有些人开着车,急着要去投胎似的,该减速的,他偏飞车。该走机动车道的,他偏走人行道。该顺向行驶时,他偏去逆行。种种乱象,导致每年的交通事故伤亡率很是惊人。
这种汽车上的文明,实在需要《道德经》去加以滋润与纠偏。我想,在我们进入后工业化的时代,一个社会的文明与道德的繁荣,看行车就可一窥端倪。
如果有谁再看不懂《道德经》,我建议,要去三个地方:一是医院。在那里,你可以明了修身养性之必要。二是火葬场,在那里,你可明了“世间万物,唯我所用,非我所有”之道理。三是交通事故现场,在那里,你可明了不争不抢的真谛。
如斯闭关修炼,我想,不一定比那些躲在石洞里修炼的大侠们境界低。生而弗有,是谓玄德,诚然如斯。
⑺ 【道德经】第十章:天人合一
1
原文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抟tuán)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览(鉴jiàn),能无疵乎?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hé),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生之畜(蓄xù)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zhǎng)而不宰,是谓玄德。
2
释义
神形合一,能不分离吗?
聚气致柔,能像婴儿一样返朴归真吗?
清洗去除杂念而深入观照,能没有瑕疵吗?
爱民治国,能无为而治吗?
打通天人合一的门户,能像雌性一样孕育无尽的生机吗?
明白通达,无迷无惑,能不用知识来实现和掌握吗?
道生养万物。圣人与道同体,生成养育万物,既无私心拥有,也不依赖凭仗,更不控制主宰,而是让万物自然生长,这就是最玄妙的德。
3
重点解析
这一章讲的是,证道的顺序。从生命的内在到天下万物,再到宇宙时空,直至与道的融合。
营魄抱一,专气致柔,与己合一
营魄 ,就是魂魄,魂,掌控人的精神;魄,控制人的身体;
专气 ,就是以气来贯通人的魂魄,使生命成为一个整体,返朴归真,和谐相融。
西方哲学,将人看作是灵魂与肉体的二元结构:
苏格拉底 将他的“反诘法”称之为“灵魂的助产术”,苏格拉底的母亲是一位助产婆,苏格拉底声称继承了母亲的“技术”。不同的是,他催生出来的是灵魂而不是肉体。
柏拉图 认为,灵魂由欲望、激情和理性三部分组成,欲望好比是一只多头怪兽,激情犹如狮子,而理性就像是人。为了让灵魂内部保持和谐,人就必须要主宰一切。
亚里士多德 认为,灵魂包括三部分,即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理性灵魂,理性灵魂是人的根本之所在。
中国哲学与西方不同,将人看作是,“神气形”的一元结构,对,你没看错,是“一元”而不是“三元”。
淮南子
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
在人这个生命体中,“形”,是外在形体构成,是生命寄居的宿舍;人身体内部的气血流动,是鼓荡生命的动力;人的心神,是生命的主宰。 其中“气”将“神”和“形”,连接成统一的生命整体。
从生理性因素看,人之生,气之聚,人的血气是生命存在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形无以立,神无以成。从精神性因素看,人有生命才能有神的活动,而人的精神活动也是通过气而运行带动的。
道家强调生命的整体性,人的生命体是一个小宇宙,是一个整体,在这里没有“西方式”灵魂与肉体分开的世界,生命内部就是“精气形”所构成的一个自足完整的循环系统。
涤除玄览,无为而治,与物合一
涤除玄览,就是将人心比喻成一面镜子,涤除,就是将一切非自然、非本真、非原初的心灵尘埃都荡涤干净,内心这面镜子擦得越干净,对于万物的观照就越准确,越清晰,越深刻。在深刻观照万物的基础之上,去爱民,去治国。
无为而治,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弱化管理者的主观意志,聆听、观察百姓的需求,不把个人的意志、偏好、信仰强加在在百姓身上。不干涉、不干预、不操纵、不控制、不强迫百姓、万物,从而达到自然的原则,实现自然的和谐,让百姓自己实现理想的目标和状态。
天门开阖,明白四达,与道合一
陈鼓应先生曾经认为,本章的排序或有错乱,认为应当作出如下调整: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爱民治国”应当放在最后,我以为不妥,这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维在解读道家的经典。
首先,《道德经》中老子所认为的“道”是超越家国天下的,是摆脱时空的限制,永恒无限的存在, 仅仅将国家治理作为道的最终证明和最高体现,是对“道”的矮化和世俗化。
其次,陈鼓应先生认为,之所以要作以上的次序调整是为了对应五十四章,“修之于身,修之于家,修之于乡,修之于国,修之于天下”的排列。但十章和五十四章,论述的角度是有不同的,十章讲的是“ 圣人证道 ”,是圣人在不同领域,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上对于道的悟证,而五十四章说的是“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这是“ 人修道 ”,是人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上的修行。圣人证道的层次显然是高于人修道的层次的。
如何看出,十章的主体是圣人?
如何看出,圣人与人的不同?
需要从全经来看,不能仅仅局限于第十章。
道德经
第七十七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七十七章,说明了三点:
第一, “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与十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结构相似,意思相近,因此,可以推论,十章中的主体和七十七章的主体一致,都是圣人;
第二, 有道者,就是圣人,圣人是“道”人格化的体现,不是一般人,而是拟人化的“道”;
第三, 圣人之道和人之道是不一样的,圣人之道的层次明显要高于人之道的层次。
既然道家的圣人,是道人格化的体现,且高于一般人修道的层次,那么对于“圣人证道”就不能简单地和“人修道”相等同,而追求形式上的简单对应。
最后,对于治国的态度,道家也没有当成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情,因此“爱国治民”就更不可能作为“圣人证道”的最终证明和最高体现。后世,庄子在其著作中,对此多有阐述。
如《齐物论》,尧要将天下让给许由治理,许由却说,你已经将天下治理得这么好了,我取而代之,是让我搏个好名声吗?……请回吧,我对于天下没什么可做的。厨师做不好菜,也没必要让祭祀的人来代替他。
如《应帝王》,天根问无名人如何治理天下,而无名人却爱理不理,全神贯注于云游天地之间,不想为治理天下这种琐碎事而分心。
因此,治理天下,爱国治民,从来不是道家的最终落脚点。道家有着更为宏大的归宿,即体悟自我与天地万物纯然一体。
天门开阖,岂止天地啊,万物都打开了窗户,圣人与天地,与万物相通,此时人不再是作为主体来观察万物,万物也不是作为对象而被观察,在天门一开一阖之间,人与万物合而为一。
明白四达,那是当然啦,万物与圣人一体,天地与圣人合一,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
这是何等恢弘的气魄,这是何等广大的胸怀,这是何等超越的心灵。
正如尼采在《查思图斯特拉如是说》中说:“走出你的洞穴吧,世界如一座花园等待着你。”
当圣人走出世事的浮沉,看淡荣辱得失,在天地逍遥遨游之时,那生长蓄养万物的道才若隐若现,若明若暗,似存似不存,被感受到了,被体悟到了,圣人此刻亦与道同体,融入道中,与道同游,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无穷无尽,自由自在。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会说,道家不关心外物、不关注“爱国治民”,是不是要人出世,看破红尘,消极避世呢?
我想这绝不是老子的观点。事实是怎样,对待事实的态度又是怎样,这是不同的方面和角度,一个是事实判断,一个是价值判断。
正如老子多次在《道德经》里提到,“兵”,“用兵”,并不是说老子就是拥护战争的。战争的发生是客观事实不可改变,但是对待战争的态度,老子却是坚决反对的。
人生在世,必定要面对不同的人,处理不同的事,发生不同的关系,无可避免,更不能逃避,这是事实。但是以什么样的态度在红尘中自处,却是可以自主作出选择的。 而道家提倡的正是以出世的态度入世为人做事。
王阳明有诗云:人人自有定盘针, 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 枝枝叶叶外头寻。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自性,如“定盘针”一般。从内在的“营魄”、“专气”、到“玄览照物”、“无为而治”,再到汇通天地,与道融合, 人的中心不在于向外的知识探求,而在于内在生命宇宙的建立。当我们面对外在世界时,不仅仅是以理性去把握世界,而更应是以自我的生命去契合世界,在一体之气中浮荡,以生命去回应这个世界。
世间万象如同枝枝叶叶般散落、迷乱。喜怒哀乐,酒色财气,人在情绪的怂恿下,在欲望的鼓动下,往往舍本而逐末,终于也渐渐颠倒迷失了自己,而成为了一地鸡毛,一声长叹。而学习《道德经》,就是找回自己的那“定盘针”, 从盲目的冲动中解脱出来,将人的小宇宙和众生之大宇宙和融,提升生命,超越卑微、走向生命的最终圆融,重回一片澄明空阔的世界。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光之魔法世界”微信公众平台(搜索账号:juliamagic)。
⑻ 浅谈《道德经》第十章祛除杂念,宁静致远
释/轩辕梦缘
老子的道德经中,处处体现着无为的思想,无为而治又无所不为,追求在精神思想上接近道的真谛,用点点滴滴的为人处世,到齐家治国,从言行到养性。修心修身,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从老子的思想中可以了解到,老子所观的世界,每一个现象都是道的缩影,万事万物皆不离其中。
道德经第十章原文: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精神和本身融合在一起,能不分离吗?聚集精气到致柔温顺的境界,能达到婴儿般本初的状态吗?祛除杂念观察本身本心的真谛,能没有瑕疵吗?治国爱民能做到遵行自然无为而治吗?思想和外界的变换相接触,就能宁静吗?通晓四达,能没有智慧吗?众生自然繁衍,自然而然的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作万物的主宰却不约束管制他们,这就是最深奥的大道了啊。
这一章中,老子先是在前半句中说了修身的做法,抱元守一修身,锻养心性至柔,像婴儿一般纯净,学习用无为的心态检察本心,又讲到治国爱民等方面。后面半句都是反问句,其实这问句所表达的就是老子的肯定,对修身养性鉴学齐家治国等做法方法的肯定。
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心身相同,意行相随是很难的,但是身体与精神要保持尽可能的和谐同步,摒除杂念,心境淡定,不妄想,不贪嗔,尽可能的追求如水般状态,这样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不会误入歧途,修身养性,身心合一,才能够持之以恒的做事。时刻的警醒自己,观察自己的本心,才能矫正偏离的思想。
提高了自身的修养,强大了自己的心性,不为外来不正确的思想感染自身,不忘初心。要想做到这样,那就要像婴儿一般,没有杂念。只有婴儿,本性明镜没有瑕疵,没有烦恼,顺应自然本身的规律,这种状态才能够参悟最深奥的道之真谛。浅显一点就是,这样坚定不移的心态信念,才能够做人做事不偏离正确的轨道。
那为什么要修心,修身呢?修心,修身又有什么用呢?
比如身体是一个物体,那么用什么控制呢?用心控制对吧?!用精神去控制对吧?!思想和精神集中,强大。不为外物所动所扰。才能更好的操控身体。如果心性涣散,精神不集中,思想不够坚定,那么做人是混乱的,做事都是不长久的。
心性混乱,思想涣散,心境沾染了污秽,那烦恼就会源源不断,心所想事不成,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回归本源的心态,抱元守一,意志坚定一言一行都全心全意,那还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到的呢?
静以修心,心正则身如影,随心而行。
诸君共勉
⑼ 道德经【10】:长而不载
一、 原文【通行本】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持,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二、 译文
精神与形体合二为一,能不分离吗?集中精气,达到柔和,能像婴儿一样吗?涤除心中杂念,能做到心如明镜没有一点瑕疵吗?
爱护人民,治理国家,能做到无为吗?感官接触外物时,能做到心平气和吗?满腹经纶能做到大智若愚吗?
生长万物,养育万物。生长万物而占有,养育万物不夸耀功德,滋养万物而不主宰它们,这就是高深玄妙的德性。
三、拓展思考
精神与形体的统一是“道”的基本要求。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说“身不由己”,心中想到了,而身体却不执行,即是形神不能合二为一。
婴儿不知物为何物,心中无杂念和执念,因此婴儿能做到专气致柔。
尘世间,真正悟道的也只有圣人和婴儿罢了。
⑽ 《道德经》第十章的原文是
原文: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译文:精神和形体合一,能不分离吗?聚结精气以致柔和温顺,能像婴儿的无欲状态吗?清除杂念而深入观察心灵,能没有瑕疵吗?爱民治国能遵行自然无为的规律吗?
感官与外界的对立变化相接触,能宁静吧?明白四达,能不用心机吗?让万事万物生长繁殖,产生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作万物之长而不主宰他们,这就叫做“玄德”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10)道德经10章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文献记载:”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学业大有长进。
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通过这段经历,老子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也使他远近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