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经典解析
①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解读
老子的《道德经》博大精深,其中第八十一章,也就是最后一章,浅显易懂而充满哲理。
第八十一章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着不知。
圣人不积,
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用现代汉语表达,大概意思就是:
真实的话不好听,好听的话不真实。
友好的人不辩解,辩解的人不友好。
智慧的人不博学,博学的人不智慧。
圣人不心存占有,
他时时考虑他人,自己反而拥有了;
他处处给予他人,自己反而越多了。
自然的规律是让天下万物得到好处而不去伤害他们。
圣人遵循的原则是尽力为民做事而不与民争。
我们在网络这章的译文时,其实也有很多种版本。其中对于“善”、“辩”、“博”几个字,也有着不同的解释。其中,“善”,含义为善良,友好,擅长等,解释为“友好”,更为贴切,如来着不善。“辩”,解释为辩解,争辩。“知”通“智”,智慧。“博”,多,博学。
汉字每个字都有不同释义,这就让每个句子有了不同的理解,同时也让汉字更有魅力。理解成“善良的人不争辩”,“知道的人不卖弄”也是挺好的,没有对错之分,自己喜欢就好。
我们在理解第八十一章的时候,可以收获以下几个道理:
1、 圣人讨厌花言巧语,喜欢最质朴的语言
老子推崇最质朴的事物,包括言语。话不用说的“好听”,事情也不用过于“辩解”。
孔子也一样,他说“巧言令色鲜矣仁”,意思是“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可见,两大圣人,都是讨厌花言巧语的人。
所以,不会说话不要紧,尤其没有必要追求言语的动听。有智慧的人,都会透过语言的表面,去看本质的东西。
说动听情话的那个人,不见得是真得爱你的那个人;拍马屁吹捧你的人,不是真正友好的人。听好话,喜欢被吹捧,本身就是人性的弱点,钻研人性弱点的人,不见得是“善”(友好、善良)人了。
2、 事业有专攻,专注才会有收获。
人类历史上真正的智者,都是专注某一领域的人,在这个领域里,不断突破人类认知的极限。正是因为很多这样的智者,才使得人类的智慧文明不断突破边界。
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在自己的领域里,专注专业,才能有所成就。学问是这样,事业更是这样。
所以,不要认为自己知道了一些事物而沾沾自喜,更不能因为别人不知道这个事物而瞧不起人家。真正有智慧的人,并不博学;看起来知道很多的人,多为泛泛之辈,不是真正的智者。
庄子在《内篇养生主》里说:“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已而为之者,殆而已矣”,也是对老子的“智者不博”的进一步阐释和回应。
3、 成就他人,就是最好的成就自己
老子道德经讲究“无为”,什么事情都不要刻意去做,顺其自然就好,例如圣人的“为而不争”,君王的“无为而治”。同时老子也提倡利他不为己,就是最好的为己。”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孔子在论语/雍也第六中也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思是帮助他人有所建树,自己必然也会有建树;帮助他人通达,自己必然也会通达。
做生意更是这样。自己想赚钱,就一定要让合作伙伴或客户赚到钱;客户赚到钱了,生意才能长久,自己自然就可以赚到钱了。
原来老子和孔子是一伙的,他们早就提倡“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了。只是很多年之后我们都忘记了。我们甚至曲解了“人不为我天诛地灭”的原本含义了。
(道德经博大精深,本人末学陋识,只是把自己的理解整理一下。一方面为了加深印记,也愿抛砖引玉。或亲人朋友有缘看到,因此有所启发,便也是一件确幸的事情。陈耀明2019年3月18日)
② 《道德经》第十四章赏析
《道德经》的第十四章太奇妙了,以现在的眼光看来,都是非常的深奥、神奇。直到现在,我们都不知道老子当时是怎么写出来这么博大精深的这一章文字。我们先来阅读一下本章原文。
[原文]
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章的内容,我们也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来进行解析。
一、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这一层的意思是:看它看不见,把它叫做“夷”;听它听不到,把它叫做“希”;摸它摸不到,把它叫做“微”。这三者的形状无从追究,它们原本就浑然而为一。用现代人的科学观点来理解这一层的意思是非常好理解的,比如说科学上某些频段的声波和光波,电磁波,等等,用我们的肉眼那看不见它,用我们的耳朵听不到它,用我们的手也摸不到它,但是它确实存在着,我们可以用现代的科技仪器测到它,在老子的时代提出了这三个概念,确实就是非常不容易、了不起。
二、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这一层用现代文说出来的意思就是:它的上面既不显得光明亮堂;它的下面也不显得阴暗晦涩,无头无绪、延绵不绝却又不可称名,一切运动都又回复到无形无象的状态。这就是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体的形象,这就是“惚恍”。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跟着它,也看不见它的后头。这几句话我们不妨用现代宇宙论来理解它,就好像是老子看到了无穷无尽的宇宙的形象,老子是怎样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无从知道,至少一点他的形象确实很像现在我们所观察到的宇宙的形象,我们不得不佩服老子的超前而深邃的思想。
三、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这两句话用现代文说出来就是:把握着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能认识、了解宇宙的初始,这就叫做认识“道”的规律。我们纵观道家的思想观点,许多都是从天道引申到人道,从这一点来说,这句话就好理解多了,那就是:“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在这一章之中,我们看到了老子博大精深的智慧,那就是天道人道合一,古今合一,贯穿古今的思想。在这里,老子把我们的思想引向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之中,有形和无形的宇宙之中,让我们认识了道的无形和无限,反过来又可以运用在我们有形和有限的人世之中,以便让我们悟道、得道、行道。
③ 道德经课题: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道德经,我们该如何解读
道德经课题: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道德经,我们该从以下方面解读:
他们的判断力超乎常内人,对事情观容察得很透彻,只根据现在所发生的一些事,常常就能够正确地预测将来事情会如何演变。
他们能够接纳自己、接纳别人,也能接受所处的环境。无论在顺境或逆境之中,他们能安之若命,处之泰然。虽然他们不见得喜欢现状,但他们会先接受这个不完美的现实(不会抱怨为何只有半杯水),然后负起责任改善现状。
他们单纯、自然而无伪。他们对名利没有强烈的需求,因而不会戴上面具,企图讨好别人。有一句话说:“伟大的人永远是单纯的。”我相信,伟人的脑子里满有智慧,但常保一颗单纯善良的心。
他们对人生怀有使命感,因而常把精力用来解决与众人有关的问题。他们也较不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单顾自己的事.
他们享受独居的喜悦,也能享受群居的快乐。他们喜欢有独处的时间来面对自己、充实自己。
他们不依靠别人满足自己安全感的需要。他们像是个满溢的福杯,喜乐有余,常常愿意与人分享自己,却不太需要向别人收取什么。
他们懂得欣赏简单的事物,能从一粒细砂想见天堂,他们像天真好奇的小孩一般,能不断地从最平常的生活经验中找到新的乐趣,从平凡之中领略人生的美。
④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解析
每次读到第三十三章,都觉得,这一章很励志!因而总是心潮澎湃!
第三十三章原文是这样的___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这句话很好理解。和《孙子兵法》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有异曲同工之妙。战争且不说了,生活中,这句话也很实用。每天我们都要和人打交道。这就必须要了解对方,知道其喜好爱憎,知道其性格特征,这样,相处过程中,就会很容易投其所好、善利用其长处规避其短处,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所以,知人是很智慧的,是必须的。但做到“自知”却不容易,因为人很难看见自己,人往往犯一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错误,往往“当局者迷”,所以老子说“自知者明”,也就是说,了解别人是智慧的,但是了解自己才叫做“高明”。所以,生活中,我们要多学会“置身事外”来看问题,或者说多换个角度来看问题,学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这样,才能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全方位地看见自己。说到底,就是老子在前面所说的:“不自见,故明。”即,当你不只是看见自己的时候,不固执己见的时候,你才更明白,更高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这句话,还是更强调后者。意思是:战胜别人算是是有力量的,但是战胜自己才算真正的强大。实事上,人们往往不是败给了对手,而是败给了自己。遇到困难退缩、失败了一蹶不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等等,都是无法战胜自己的体现。世界上那些成功的人,都是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都不放弃的人。爱迪生经过数百次的实验才发明了点灯。曾国藩屡败屡战才打败了洪秀全,消灭了“太平军”,他战胜的其实是自己。所以,自胜者强!屡败屡战,战胜自己才算真的正强大!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当拥有了一定的财富后,懂得知足,知止,这样的人心灵一定是富有的;难行能行能够坚持尽力而为的人才是有志气的人。“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是古代励志的典范,被后世人代代相传!贝多芬扼住了命运的咽喉才创造了音乐的奇迹!这些都是强行者的表率!
以上三句话,不难看出老子强调的都是后者。他是告诉人们一定要加强自我的修养和历练,让人们砥砺前行!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再来说说这最后一句。这一句,老子把对人们的期望推向了新的高度,生命长长久久的高度!
他告诉人们,不要失去了根本。他说,一个不丧失自身处所的人才能持久,肉体死了精神永存才算长寿,这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长寿体”。
我党成立初期,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路线,建立了井冈山、鄂豫皖、赣南、闽西等革命根据地,这就是老子所说的“所”也叫“处所”,正是这些根据地的建立,我们党和部队有了自己的立锥之地,才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才有了如今百年基业!这是“不失其所者久”的写照。
“死而不亡者寿”,老子、孔子、释迦牟尼等圣贤,他们已远去两千多年了,但是,《道德经》、《论语》已及《金刚经》、《心经》等经典至今为人们学习并践行,他们是“死而不亡者寿”的典范,他们肉体虽死,但其精神永存!
这一章,几句话,意思很好理解。但深入学习和领悟老子的用意真的很不容易。老子反复强调,实则是要人们“自知”、“自胜”、“有志”,通过这些修为,走向生命的巅峰,为人类,为世界无我、无私地奉献和创造,这样才算没有失去做人的根本,这样的人才会“永存”,才会“死而不亡”精神永存!
当今,谁会是这样的人被历史铭记呢?
⑤ 《道德经》十六章赏析
这一章是《道德经》的精华所在,许多人常常用虚、静来概括老子的核心主张,就是从这一章出来的。这一章能不能全面的概括《道德经》我们倒可以不去深究?但至少可以看出大家都非常重视这一段的内容在《道德经》全文中的地位,这是一定的。下面我们先来看看原文。
[原文]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这一章很长,下面我们分成几个层次来进行解析。
一、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这几句的意思是: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万物都一齐蓬勃生长,从而考察其循环往复的道理(规律)。
启示:这一层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个人要有极其谦虚的空杯心态,摒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善于学习外界的智慧,就能够看清楚万事万物纷繁复杂的规律。
二、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这一层的意思是:那万物纷纷芸芸,各自返回它的本根。返回到它的本根就叫做清静,清静就叫做复归于生命。复归于生命就叫自然,认识了自然规律就叫做聪明,不认识自然规律而轻妄举止,往往会出乱子和灾凶。
启示:万事万物都有它的规律,我们一个人的任务就是认识规律,遵循规律,趋利避害,这个人就很聪明;不遵循规律,背道而驰,逆天而行,就会产生灾祸。
三、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这层的意思是:认识自然规律的人是无所不包的,无所不包就会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道”,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长久,终身不会遭到危险。启示:这一段文字用了一种修辞手法,叫做顶针,顶针的修辞手法就像一条链子,一环扣着一环,也象征着自然之道的相互联系的关系。我们认识了这种相互联系的关系,也就能很好地认识自然规律,一个人才能做到有宽广的胸怀,大公无私的精神,顾全大局的思想,遵道而行的意志,替天行道的使命感。这样的圣人就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也就会永远被人们记住,死而不亡,与天地同寿,即“道乃久,没身不殆”。
⑥ 你是怎样解读《道德经》的
顶天立地,道德经,这本书,就这四个字
⑦ 道德经 名句 解析
先声明一下 《道德经》的解析很多有争议,还需自己甄别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这是很高明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就是很糟糕的。有道的圣人没有缺点,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正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所以,他没有缺点。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善良的人不巧说,巧说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卖弄,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尽力照顾别人,他自己也更为充足;他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
道德经很深奥,不是两句就说得清楚的 建议买书看
⑧ 道德经解读: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这话出自《道德经》第63章,它的原文如下:
【原文】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大小多少。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今译】
以无为的态度去作为,以不搅扰的方式去做事,以恬淡无味当作味。
大生于小,多起于少。处理困难要从容易的入手,实现远大要从细微的入手;天下的难事,必定从容易的做起;天下的大事,必定从细微的做起。所以有道的人始终不自以为大,因此能成就大的事情。
轻易允诺的一定会失信,把事情看得太容易一定会遭遇更多的困难。所以圣人总把事情看得艰难,因此终究没有困难。
【我读经典】
立身处世应依客观情状而为之,不宜主观强制地妄为,以恬淡的心境去体味周围的一切事物。
大生于小,多起于少。处理艰难的事情,须先从细易处着手。面临细易的事情,却不可轻心。就像有句话叫“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所以有道的人始终不自以为大,因此能成就大的事情。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有人这样认为,说话的“说”字,是“言”字旁加个兑现的“兑”,能兑现的话我们再去讲,不能兑现的话,不要轻易许诺。
现在流行一段话:“感情不是说说而已,一个人靠不靠谱,不是听他说了什么,而是看他做了什么,诺不轻许,许必为之”。古话也讲“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所以,把事情看得太容易一定会遭遇更多的困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圣人不轻视任何一件事,总把事情看得艰难,因此终究没有困难。“难之”是一种慎重的态度,谨密周思,细心而为。无论行事求学,这都是不移的至理。
(该篇内容属于“我读《道德经》”专栏系列文章之一,如果对文化经典感兴趣,可进入个人主页阅读更多)
⑨ 《道德经》解读
各位读者,好久不见了最近在看一本新书叫做《白说》,读到了写老子道德经写说的一张,感觉到了与我们所接触到社会当中很多问题,以及职场的规则,不谋而合。
文中有多个观点让我感触颇深。
当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美的时候并不作为潮流,那么这种美就可能会变成一种丑,就这样对于女同胞来说,满大街都穿红裙子的时候,你再穿红裙子就会觉得很尴尬,这就是所谓的撞衫。同样对于无私即为大私也是一样,当我们将无私也变为是一种自私的时候。我们对于公益活动的得失,就会感受到豁然开朗。因为供应对我们来说,虽然没有物质上的回报,但是却有很大的精神回报。
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也一样,一生舍己为人,没有孩子,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也基本无任何资产。一生为民,一世为国。在外人看来这是一种无私。但其实周总理的所作所为正是印证了那个观点,无私即为大私。他将追求人民的幸福,国家的强大,作为他真正想要去做的事情,作为他的私心。而今天当我们在提到总理一词的时候。都会想到周总理。
虽然上文有提到国家领导级人物,那我们接下来也谈谈老子对领导的看法。
老子认为领导分为4个层面,第1种领导,下属知道领导的存在,但是领导基本上不会对他们进行任何的指示或指令。下属都非常自觉的进行工作和目标达成。第2种领导,下属愿意亲近及接近他们。第3种领导下属,因为位置领导的存在而努力的工作。第4种领导下属天天背地里唾骂他。
这让我不禁想到我曾经接触过的各级领导。今天我所在的公司,不管是总经理还是总监,与员工的关系非常的亲近,大家之间的称呼从来没有级别之分。即便是我们称呼总经理,也是直接叫名字。这样的氛围,和谐而又积极,公司不提倡加班,但是许多员工都自觉加班。每到晚上9点的时候,依然可以看到公司80%以上的员工还在继续工作。即便是到了晚上12点,公司依然灯火通明。这并不是因为公司的规则。而是员工的自觉。
相比之下我想到了我之前的公司。管理的方式趋向于军事化。不管是叫经理还是高经还是总监,都必须要带上职称称呼。即便没有职称称呼,也得要叫个什么哥什么姐。加班更是硬性条件。更加重要的是本属于人工的休息时间也被拿来作为激励,只有达成了相应的目标才能换取休息时间。所以导致原本是双休的公司变成了只能是单休,甚至是无休。每当到放假的时候,员工都不愿意自学加班,因为选择在公司持续工作,大多数是因为畏惧领导的存在。两者相比,高下利见。
让员工畏惧的领导,反而很难激发员工工作的自觉性。而让员工亲近的领导,反而会让员工更愿意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
以上是关于“飘风不终朝,骤而不终日”的解释。这让我不禁联想到我最近的工作情况。5月份我以Kpi完成率满分300%。拿下东莞新客户维护部门第一。作为东莞新客维护部门第一个完成率300%,真正做到了前无古人。一时掌声不断,礼品不断,赞美不断。可谓人生一下子走到了巅峰。
但正应了那句话。“飘风不终朝,骤而不终日”,很快我就从第一的位置跌了下来,变成了倒数第一。6月月初根本没法跑起来,根本的原因来自于专业性。尤其是对于广告优化的专业性。逐渐我开始能理解,为什么公司的一些前辈会告诉我,这一切都很正常,作为乙方的广告优化师就要习惯大起大落。而这样的大起大落也让我逐渐能适应。
“得意时,一日看尽长安花,失意时,潦倒新停浊酒杯”的心境。也让我在这次失忆当中看到了自己极大的弱点,缺乏广告优化及账户诊断,视频文案攥写和设计的能力及专业性。
我开始能理解,为什么经济学当中有一种成本叫做沉没成本。当公司运转一切顺利,财务报表非常好看的时候,往往会导致我们看不到潜在的风险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而这个风险及不足,其实就是沉没成本。而发现这其中的成本并且做出相应的改变,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简单来说就是想要获取更多的利益,首先学会付出。这个呢,是关于人际交往方面的观点。
如果从个人的成长角度来看,也有两全观点。想要成功必先付出自己的努力。这是第1层观点。第2层的意思是我们想要不断的保持进步,首先然后先学会空杯心态。正如四字成语,杯满则溢,当我们在一个方面做的十分出色的时候,就需要学会将其放空,重新开始。因为如果我们继续让自己沉浸于其实所有荣誉于一身的状态,那说明我们离失败也不远了。当我们赶上特别得意的时候,往往是我们最有可能失败的时候。
所以当我回想起我这两个月的经历,我不得不感叹这场失败来得很快,也很及时。因为当我在最得意的时候,看到了我自己的不足,从而让我拥有了重新开始的意识。
在道德经当中有一句话叫以正治国,以奇用兵。简单来说就是治理国家要正打仗用兵要齐,如果我们治理国家很奇,天天琢磨着怎么算计老百姓,打仗用兵很正,提前把战略部署都告诉别人,很快我们就会被灭了。
那么到了现在我们如何去理解这8个字呢?其实就是做人要正,做事要奇。这教育我们做人,要堂堂正正,做事,要足够聪明,出奇制胜。
中国的生产关系。到了很关键的阶段,我们即将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那么创造的背后又需要多少的解放呢?我们常常讲自主创新,很多人把关注点放在创新上面,设立各种奖项,各种促进的激励。但是我们都忽略到了另外两个词,那就是自主。毕竟每一个科学家应该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去研究和制作相应的产品,而不是听处长或听局长的,因为这样子是没有办法达到更好的创新。
天下所有人是一定是从简单开始,大事都是从细节开始,所以圣人从来不认为自己在做什么大事,但是他最后成为圣人。
喜欢轻易承诺的人一定常常失信于人,凡事都以为简单的,最后一定会遇到很多挑战过不去。
这一句话它反映了社会当中存在的两种人是第1种,人生的规划非常的清晰,公司的规划也非常的清晰,但是落到实处的执行,却唯唯诺诺。最终一事无成。
第2种,人生并没有非常清晰的规划,但是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脚踏实地,非常认真对待。大到领导交代的事情,小到每一个工作细节及生活细节。最终这样的人都会比较成功。
正如很多人认为改革开放的成功来自于邓小平有着超级远见,能够看清几十年后发展的中国,但我认为这不是真的。改革初始时强调摸着石头过河,谁都喜欢有远见,谁都喜欢有长期的规划,但是按照当时的国情,这可能吗?邓小平同志,他真正的远见是知道不能做什么,应该解放什么,同时顺应人性,这是他伟大的地方。
所以不管于国还是于己,都是从小事慢慢做起,最终成就大事。
⑩ 阅读解析《道德经》第十八章
《道德经》第十八章 大道废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①;六亲②不和,有孝慈;国家
昏乱,有忠臣。
①伪:伪诈、虚伪。
②六亲:父、母、兄、弟、妻、子;亦有其他说法。
大“道”废弃了,于是就有了“仁义”。智慧出现了,于是就有了奸诈虚伪。父子、兄弟、夫妻“六亲”不和睦了,于是就有了孝慈。国家混乱了,于是就有了忠臣。
老子对于儒家空谈“仁义”是很有看法的。他认为,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下,如果按照儒家所说的那样恢复周礼,反倒会出现混乱的局面。林语堂曾说:“仁的本义应当是他(即人)的纯乎本然的状态。”“仁”讲究的是,人与人之间要互相了解、互相谅解,所谓“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更要遵循“已所不欲,毋施于人”的原则。
孟子认为:“仁,人心也。”又说:“恻隐之心,仁也。”这都明确表明,“仁”是一种心态。而“仁”的对象,则是人本身。《吕氏春秋》就有这样的说法:“仁于他物,不仁于人不得为仁。不仁于他物,独仁于人,犹若为仁。仁也者,仁乎其类也。”
《孟子·梁惠王上》提出了“君子远庖厨”的命题:
有一天,齐宣王看见有人牵着牛在殿下走过,就问他牵牛去干什么,那人说准备宰了它祭钟。齐宣王看到那头牛吓得哆哆嗦嗦直发抖,心有不忍,就让那人将牛放了,宰只羊来祭钟。此事传开后,有人使说齐宣王吝啬,舍不得大牛才换了只小羊。齐宣王自己也搞不清楚,宰牛和宰羊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宰牛自己会于心不忍,宰羊自己却一点也不在意。
齐宣王见到孟子时,便将这件事向他请教。孟子回答:“这是仁的表现,因为大王看到牛而没有看到羊。君子对于禽兽,看到它活着,就不忍心看到它死去;曾见过它生龙活虎的样子,就不忍心吃它的肉。所以,君子远庖厨。”
孟子“君子远庖厨”的命题,受到后人的批评:君子既要吃动物的肉,就难免要杀生,却又假装仁慈不忍杀生;不忍杀生也罢了,却仅仅是“远庖厨”,眼不见为净,然后再心安理得地吃动物的肉。这是不是假仁假义呢?孟子认为不是。因为“远庖厨”是不忍,肉要吃,不忍之心也要有。不忍不是对动物的不忍,而是自己心中的不忍。齐宣王亲眼目睹牛哆哆嗦嗦的样子,所以不忍心杀它;他没有见到羊,自然就对羊没什么恻隐之心了。
“仁义”的对象是人,但并不能对任何人都讲“仁义’。韩非就曾批评周文王,不管具体情况乱讲“仁义”。
据说周文王曾请求以洛西和赤壤的千里之地献给纣王,条件是请纣王废除炮烙之刑,结果周文王此举大得人心。孔子对周文王的这一做法也十分赞赏,认为请求废除炮烙之刑是仁,以千里之地换取天下之心是智。但韩非却有相反的看法,认为周文王非常不智。因为纣王之所以憎恨文王,就是他太得人心。而文王不知趣地再以请求废除炮烙之刑来收买人心,就更会引起封王的疑心和反感。可以这样说,文王之所以逃脱不了被囚的厄运,正是由于他不懂得纣王已不想让他再行仁义了。
行“仁义”最不考虑对象、情境等条件的,就是宋襄公了。
春秋时,宋襄公也曾争霸中原。有一次,他和楚成王在乱水打起仗来。当时,宋军兵力弱,但已经列好阵势;楚军人马多,但还没有全部渡过河。宋襄公的弟弟目夷建议,趁楚军渡河一半相互不能接应之际,赶快发动进攻,宋襄公不采纳。楚军刚渡过河,还没有布好阵势时,目夷又提议立刻进攻,宋襄公还是不同意。直到楚军摆好了阵势,宋襄公才命令进攻,结果寡不敌众,大败而回,他的大腿也受了伤。
回国后,宋国上下都埋怨宋襄公。他却宣称:“仁义的君子不使对方受困于危难之时,不攻击还没列好队形的敌军。”这真是“蠢猪式的仁义道德”!不顾场合、不分对象、不计利害地侈谈“仁义”,其效果只能是适得其反。
所以说,“仁”必须与“智’相结合,才能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仁”并非仅仅是宽厚,更不是懦弱,有时甚至应该表现为大智大勇。如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就是勇于肩负道义的仁人志士本色。
我想,老子说的“大‘道’废,有仁义”,既是对“无为而治”的大“道”被废弃的惋惜,也是对没有真正的“仁义”的失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