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法治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必背知识点:
1、友谊有什么力量?
①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
②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
③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
2、友谊的特质有哪些?
①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②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③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3、友谊的澄清有哪些?
(1)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
(2)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
(3)友谊不能没有原则。
4、我们如何建立友谊?
①建立友谊,需要开放自己。
②建立友谊,需要持续的行动。
③需要掌握具体的交友方法。
5、有助于建立友谊的方法有哪些?
①面带微笑。
②记住对方的名字。
③真诚夸赞。
④寻找共同之处。
⑤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
⑥要保持好奇。
6、我们如何呵护友谊?
①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去关怀对方。
②呵护友谊,需要学会尊重对方。
③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正确处理冲突。
④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承受并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
7、网络交往有什么特点?
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等特点。
8、网络交往的利与弊?
利:
①利用网络可以查找学习资料,网上交友、看新新闻、网上购物,它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②也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拓展了交往圈。
③在网络中交往,可以满足我们的一些心理需要,并且不必承担现实交往中那么多的压力和责任。
弊:
①网络开启了通往世界的又一个窗口,但是有时却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
②网络中存在着违法犯罪和一些不良信息等。
9、为什么说中学生活是一个新的起点?
①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别样的天地。
②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③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为我们的人生长卷打上丰富而厚实的底色。
10、中学生活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
①中学生活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多种机会。
②进入中学, 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 激励着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③在新的环境中, 我们有机会改变在父母、 老师和同学心目 中不够完美的形象, 重新塑造一个“我”。
11、青少年为什么要有梦想?
①梦想就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 让生活更有色彩, 有梦想, 就有希望。
②有了梦想, 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③少年的梦想, 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明确的人生目 标, 能够帮助我们找到前进的方向。
③少年的梦想, 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 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②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点总结,轻松应对期末考!
第一单元
第一课中学时代
1.中学时代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意义?
(1) 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2) 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2.中学生活给我们提供哪些机会?
(1) 集体生活,涵养我们的品格,丰富我们的个性;新的课程,引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丰富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发展兴趣的平台;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之门。
(2) 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3.面对中学生活中的机遇和挑战,我们怎么办?
珍惜当下,把握机遇,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
4.少年为什么要有梦想?
(1) 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
(2) 梦想能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有梦想就有希望。
(3) 有梦想人类才能不断的进步和发展。
5.少年的梦想有什么特点?
(1) 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
(2) 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3) 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6.怎样才能实现梦想?
(1) 现实梦想,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
(2) 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所以我们需要立志,需要坚持,需要方法。
第二课学习新天地
1.如何正确认识学习?
(1)中学阶段,学习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2)初中阶段的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取,还包括各种能力的培养。
(3)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我们可以从一切经历中学习。
(4)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
(5)学习伴随我们的成长。
(6)学习没有终点。我们终生都需要学习。
2.我们为什么要学习?
(1)学习让我们能够生存,让我们能够拥有更充实的生活。
(2)学习就是给生命添加养料。
(3)学习点亮我们心中的明灯,激发前进的动力,为幸福生活奠基。
3.为什么说学习是苦乐交织的?
(1)学习中有快乐。对某方面的知识有强烈的兴趣时,自己解决某个问题时,学习中找到志趣相投的同伴时,发现自己的潜能时,我们都可以体会到学习带来的快乐。
(2)学习中也有辛苦。学习过程中需要集中注意力、耗费精力,遇到困难和阻挠时需要调节不良情绪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凭借坚强的意志作出努力。
4.怎样学会学习?
(1)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2)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如: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策略,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如: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
第三课发现自己
1.为什么要正确认识自己?
(1)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
(2)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2.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认识自己?
(1)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来认识自己。
(2)通过自我评价来认识自己。(方法:自我观察和分析、与他人比较等)
(3)通过他人的评价认识自己。(方法:用心聆听、勇于面对、平静拒绝)
3.怎样正确对待他人评价?
(1)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
(2)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
4.怎样接纳自己?
(1)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既接纳自己的优点,也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既接纳自己的性格,也接纳自己的身材、相貌。既接纳自己的现在,也接纳自己的过去。
(2)需要乐观的心态,更需要勇气和智慧。
5.如何做更好的自己?
(1)接纳与欣赏自己。
(2)扬长避短。
(3)主动改正缺点。
(4)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
(5)在和他人共同生活中不断成长,更在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的过程中实现。
第二单元
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
1.朋友圈发生了什么变化?
交往内容更丰富了;交往更加深入,朋友关系更加密切。
2.朋友的作用?
(1)朋友能对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产生很大影响。
(2)真诚友善的朋友能见证我们的成长历程。
(3)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
3.友谊的特质有哪些?
①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②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③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4.友谊的澄清有哪些?
(1)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
(2)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
(3)友谊不能没有原则。
(4)友谊可以带来快乐,也会带来困扰和烦恼。
第五课交友的智慧
5.我们如何建立友谊?
(1)建立友谊,需要开放自己。
(2)建立友谊,需要持续的行动。
(3)需要掌握具体的交友方法。
6.有助于建立友谊的方法有哪些?
①面带微笑。②记住对方的名字。③真诚夸赞。
④寻找共同之处。⑤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⑥要保持好奇。
7.如何呵护友谊?
(1)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去关怀对方。
(2)呵护友谊,需要学会尊重对方。
(3)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正确处理冲突。
(4)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承受并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
8.网上交往具有什么特点?
网上交往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等特点。
9.网上交往有哪些利与弊?网上交往的影响?
(1)利:
①网络超越时空限制,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拓展交往圈。
②互联网开辟了通往世界的又一个窗口。
③网上交往可以满足我们的一些心理需要,并且不必承担现实交往中那么多的压力和责任。
(2)弊:
①网络有时却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
②虚拟的交往难以触摸到生活中的真实。
10.如何慎重结交网友?
(1)需要考虑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
(2)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3)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
(4)要学会在现实中与同伴交往。
11.网络交往应如何加强自我保护?
(1)要遵守道德和法律
(2)对陌生人的邀请,予以回绝;
(3)对个人真实信息要注意保密。
(4)要善于上网学习, 不浏览不良信息或网站。
(5)不沉溺网络等。
第三单元
第六课师生之间
1.教师职业有哪些特点?
(1)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2)在现代社会,教师已发展成为一种专门职业。
(3)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2.时代对教师有什么要求?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考核要求二:尊重风格不同的老师。
3.老师为什么呈现不同的风格?
由于年龄、知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等差异,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由此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4.如何正确对待风格不同的老师?
(1)我们要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它们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2)尊重老师的“不同”,可以让我们走近老师,更深入地了解老师。
5.面对风格不同的老师,我们应该怎样做?
①承认老师的差别;②发现不同风格老师的特点;③了解教育行为的目的;④主动交往。
6.教学相长含义:
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7.我们怎样与老师交流?
(1)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
(2)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8.怎样正确看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1)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
(2)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3)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
(4)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9.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是怎样的?
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
10.如何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
(1)彼此尊重,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个性差异和劳动成果。
(2)平等相待,相互促进,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
(3)正确看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4)学会正确处理师生之间可能发生的矛盾冲突。
第七课亲情之爱
1.家庭的含义:
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家对我们有什么重要意义?
(1)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2)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3.如何认识中国人的“家”?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4.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长辈?
(1)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
(2)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
5.我们怎样孝敬父母?
(1)尽孝在当下,从现在开始,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2)学会尊敬、倾听、感恩。
6.亲情含义:
(1)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
(2)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
(3)由于家庭结构的改变,亲情的表现形式可能会发生变化。
7.亲子冲突产生的原因
(1)我们的独立意识不断增强。
(2)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
8.亲子冲突处理不好会有什么危害?
如果处理不好,亲子冲突就会伤害双方的感情,影响家庭的和睦。
考核要求九:亲子间爱的沟通。
9.什么是亲子之间爱的润滑剂?
互动沟通的技巧和应对冲突的智慧,是亲子之间爱的润滑剂。
10.如何化解亲子冲突,和父母沟通?
(1)掌握互动沟通的技巧和应对冲突的智慧。
(2)选择不伤害父母感情和不影响亲子关系的做法。
(3)试着去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
(4)让父母了解我们的变化和需要,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爱。
11.和父母沟通的技巧有哪些?
(1)关注事实。清楚自己想要和父母沟通什么,沟通要达到什么效果。
(2)把握时机。思考在什么情况下沟通容易取得成功。
(3)留意态度。有时候在沟通中采用的态度比语言的内容更重要。
(4)选择方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面对面沟通或文字沟通。
(5)考虑环境。环境不同,人的心境就不同,沟通的效果也不同。
12.现代家庭有哪些变化?
(1)现代家庭的结构、规模、观念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不断趋向小型化。
(2)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变化。
(3)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
13.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有哪些?
关心世界和国家大事,探讨社会和人生问题,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创建学习型家庭,参与社区活动,这些已成为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
14.家庭成员之间如何和睦相处?
(1)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
(2)尊重家庭成员不同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3)有效交流和沟通,增进理解,化解矛盾和冲突。
15.如何协调、化解家庭成员间的矛盾、冲突?
(1)帮助家庭成员舒缓情绪。
(2)明确自己是不偏不倚的中立者。
(3)引导家庭成员看到对方的优点。
(4)帮助家庭成员走出“面子”困境。
第四单元
第八课探问生命
1.生命有什么特点?
(1)生命来之不易。(2)生命是独特的。(3)生命是不可逆的。(4)生命也是短暂的。
2.生命有接续表现在哪些方面?
(1)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
(2)生命不仅仅是身体的生命,还包括社会关系中的生命、精神信念上的生命。
3.我们如何实现生命的接续?
(1)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
(2)我们要更好地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命.
(3)在精神上不断继承人类的文明成果
4.怎样理解生命至上?
(1)生命是宝贵的,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
(2)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
5. 为什么要树立生命至上的观念?
(1)生命是脆弱的、生命是坚强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2)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珍视它。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3)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我们要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6.我们应该怎样敬畏生命?
(1)珍惜自己的生命,关怀他人的生命,与他人共同生活。
(2)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
(3)对生命的敬畏是内心自愿的选择。
第九课珍视生命
1.为什么要爱护自己的身体?
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2.怎样爱护自己的身体?
(1)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2)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珍视自己的肉体生命。
(3)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3.为什么要养护自己的精神?
精神风貌反映着我们的生命状态,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
4.如何正确处理物质支持与精神发育两者的关系?
(1)我们的精神发育,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
(2)一方面,过度的物质追求、物质攀比,容易使我们丧失对真、善、美的体验,丢失精神世界的财富。
(3)另一方面,即使在物质贫乏、外部环境艰苦的情况下,只要我们守住自己的心灵,仍然可以看到真、善、美。
5.怎样守护精神家园?
(1)我们不能丢失优秀的民族文化。(2)要发扬民族精神。
6.怎样守护生命?
(1)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
(2)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
7.怎样正确认识挫折?
(1)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难免会遇到挫折。
(2)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3)挫折既会对人产生消极影响,也会对人产生积极影响。
8.挫折和逆境对人的影响。
(1)消极影响:挫折会使我们产生负面情绪感受,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
(2)积极影响:
①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
②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
9.面对挫折,怎样发掘生命的力量?
(1)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意志。
(2)坚持目标和不懈努力。
(3)向他人寻求帮助,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
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
1.什么样的生命才是有意义的?
(1)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
(2)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3)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
2.怎样探索生命的意义?
(1)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2)建构自己,形成人们所说的“我的人生”。
(3)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3.人的伟大在于什么? 创造和贡献。
4.伟大人物之所以伟大的原因是什么?
(1)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
(2)留下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5.我们如何在平凡中创造伟大?
(1)为生活而努力,不放弃、不懈怠
(2)为家庭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3)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6.怎样活出生命的精彩?
(1)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生命得到滋养而一点点充盈起来。
(2)生命拒绝冷漠,关切他人的生命,传递温暖,共建和谐社会。
(3)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平凡也能时时创造伟大。
③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新学期将至,这里有2021部编人教版的:
最新2021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初一)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新课程标准和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的要求,以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特制订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部编(统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在我任教的七年级1班、2班,共有学生83名。进入初中,孩子们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此时也正处于青春期成长的关键时期:一方面,他们就像是正在拔节的“苗”,各方面的吸收能力都很强,成长迅速;另一方面,他们的生理心理不够成熟,社会经验不足,法律意识薄弱,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较弱,而一些家长又包办过多过细。
七年级上学期,学生主要面对的是走向新的学习生活、与同伴、老师、家人的交往,核心词是“成长”。而本学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正逢其时,需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有效而具有创造性的课堂,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同时,也要转变孩子们的观念,让他们认识到,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并不只是需要记忆一些基础知识,更需要灵活应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结构和主要内容
2021年秋季部编(统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材,以“成长”为核心,从引导学生生活、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出发,涵盖、整合有关学习、自我探索、交往和生命的话题,设计了4个相对独立的单元,依次是:“成长的节拍”“友谊的天空”“师长情谊”和“生命的思考”。
本册教材以每个单元作为大的学习主题,再以每一课的学习主题(课题)贯穿。每一课包括:“导言”,引领学生进行学习;“框题”,总结1课时的学习内容;“正文”,阐述本课的基本概念、观点和结论;“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方法与技能”“阅读感悟”“相关链接”“拓展空间”等栏目,承担着不同的功能。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
本册教材继承了德育回归生活的课程理念,作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工具,突出内容活动化与活动内容化的要求,体现了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点。同时,又有新的发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选取学科核心内容,科学选材,设计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采取显隐结合、由近及远、渐次展开、贯穿始终、集中阐述与分散渗透的方式,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了国际视野。
教材每一课内容的展开都包含着一条引领生活经验的线索:以“运用你的经验”开始,希望将学生的个体生活经验作为学习起点;随后的“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阅读感悟”等活动设计,在不同层面促使学生个体生活经验得以表达、分享、交流,进而引导个体对自身经验的反思,通过师生经验、生生经验的冲突、碰撞、共认等促进学生个体经验的调整、扩展;最后均以“拓展空间”结束,希望使教学能够从课堂延伸到学生更广阔的生活领域。
(三)单元分析
1.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
本单元以“成长的节拍”为主题,设计了3课:“中学时代”“学习新天地”和“发现自己”,体现了初中生活的基调,映射出全套教材的青春文化底色。作为对初中生活开端的理性阐述,具有统领全套教材的意义,既是整个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起点,也是全套教材建构的逻辑起点。
对于刚刚步入中学校门的学生而言,中学时代是一个全新的人生阶段的开始。面对生活和学习的变化,学生会有各种感受,也可能有各种困惑和问题。教材不是让学生被动去适应这些变化,而是把变化看成是生命成长馈赠给自己的礼物,认识到新的阶段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接纳变化,在积极面对中学学习、自我探索等课题中中成长。
……
更多详细内容word打印版,请见网络文库:2021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码字不易,如有帮助请采纳。
④ 七上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有哪些
七上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如下:
1、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2、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它虽然总是和现实有一定距离,有时甚至不切实际,但是人类需要这样的梦想,因为有了这样的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3、朋友的重要作用: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我们需要真诚友善的朋友。与正直、诚信和见识广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
4、建立友谊方法:建立友谊,需要开放自己。敞开心扉,主动表达,朋友才不会彼此错过。建立友谊,需要持续的行动。
5、探索生命的意义: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只有人类才可能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我们都是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点地建构自己,形成人们所说的“我的人生”。
⑤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努力需要哪两种品质
努力,需要立志。志向是人生的航标。青少年要从小学习立志,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并且把自己最重要的人生志向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
努力,需要坚持。“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如果努力不是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梦想就会成为空想,只能是画饼充饥。只要坚持努力,即使过程再艰难,也有机会离梦想更近一步。
⑥ 七年级上道德与法治教研组工作总结
七年级上道德与法治教研组工作总结
光阴似箭,岁月无痕,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相信大家这段时间以来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工作总结了。那么工作总结的格式,你掌握了吗?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上道德与法治教研组工作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朝云暮雨,岁月悠悠,经历了盛夏和深秋,转眼来到隆冬时节,北国瑞雪纷纷,在这个季节里,我们迎来了本学期教学教研工作结束的日子。回眸20xx年,道德与法治教研组认真落实上级精神,紧紧围绕“学校教研计划”开展工作,全组教师在教学、科研方面教育理念得到提升、业务素质得到强化,并取得较好成绩。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 取得成绩:
李清波在让胡路区“第三届学宪法、讲宪法”微课、课件比赛中获奖;她的科研成果在黑龙江省教育学会评价专业委员会20xx年学术年会上获得奖励;她在让胡路区首届“苔花杯”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获奖。
二、开展的工作
(一)、精准教研实现高效务实
道德与法治教研组按照学校教研室安排认真准备教研内容,针对“结业考试、期中质量分析、听课研讨”三项教研内容展开详细讨论,提出了经验与不足,最后经过反复推敲,写出总结。
(二)、积极参加展示课听课
为推进学校特色课堂,开展了“情智发展课堂”展示、“青年教师汇报课”和“初一年级常规课展示” 活动。 针对课堂展示,进行了专题精准教研,讲课老师进行了反思,听课教师发表感想与建议。教研室进行了详细记录,会后撰写了总结。
(三)、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课程教学完成效果好
三位教师按照学校课时安排讲授乡土教材,有详细教案、有课件,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
(四)、对结业试题进行分析,提升课堂效率
9月初,三位教师对结业考试试题进行分析。各位教师先做一遍试题,然后根据试题所涉及的考点,对照“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进行详细分析,掌握试题特点,分析各知识点在试题中的分值,确定今后教学重点。
(五)参加培训热情高 准备“苔花杯”基本功大赛劲头足
9月份政治教师先后参加市新教材培训、参加市中考质量分析会议、参加同课异构听课活动、参加“红烛奖”教研活动;李清波代表学校参加教学基本功大赛理论考试。
(六)、加强新教材研究 立足课堂教学 促进教师成长
《道德与法治》教材从20xx年开始在全国使用,本学期是初三年级第一次使用新教材,教师对教材陌生,备课资源不足,本组教师克服困难,互相帮助,共同研讨教学进度,探究教材文本,解决教学难题。
三、 存在问题
1、集体备课中方面存在问题
由于本组教师较少,在集体备课时,参加教师少,缺少更多的思想碰撞。
2、年龄偏大,缺少创新思维
本组教师多数超50岁,年龄偏大,身体较弱,缺少活力与竞争力。
;⑦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九课的知识点
知识不需要对“成功”负责,需要对成功负责的东西,叫技能。然而现在很多人,分不清两者的区别。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九课的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九课的知识1
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
9.1生活需要法律
1.怎样理解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1)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不仅需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而且需要法律来调整。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
(2)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作为社会关系的调节器,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
(3)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2.法律是如何产生的?
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类用习惯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些习惯靠人们自觉自愿遵守。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
3.法律的含义(本质)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4.法治的重要性是什么?
(1)法治(含义)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2)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 清明 、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9.2法律保障生活
1.道德、法律等行为规范的作用是什么?
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2.法律的特征
(1)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2)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3.什么是制定?什么是认可?
①制定,是指特定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制订法律、修改或废止现有法律的活动。②认可,是指特定国家机关根据实际需要,以一定形式赋予在社会上已经存在的某些习惯、道德规范等以法律效力的活动。
4.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是什么?
法律的实施以强大的国家力量作后盾,而其他行为规范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习俗、 教育 和行政等力量保证实施。这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
5.国家强制力是指什么?
国家强制力主要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它的运用必须以合法为前提。
6.你是怎样理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7.法律的作用
(1)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2)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3)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是我们的保护神。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九课的知识2
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
法律为我们护航
1.未成年人含义
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2.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给予特殊保护?
(1)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2)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他们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3.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的法律有哪些?
我国宪法和婚姻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都对保护未成年人作出了特别规定;我国还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专门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
4.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是什么?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四位一体,构筑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形成全社会关心、保护未成年人的有效机制和良好风尚。
5.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含义是什么?
(1)家庭保护是指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进行的保护,包括生活上的关心照顾和思想上的教育培养。
(2)学校保护是指学校、幼儿园和其他教育机构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
(3)社会保护是指国家、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
(4)司法保护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包括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在内的广义上的司法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专门保护,是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
6.未成年人在享受特殊保护的同时,要注意什么?
宪法和法律赋予未成年人受到特殊保护的权利,未成年人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九课的知识3
我们与法律同行
1.谈谈你对法律保障功能的理解。
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一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经常想一想,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如果违背了法律,会有什么后果。
2.怎样学会依法办事(依法办事的要求)?
(1)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2)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3.为什么要树立法律信仰?
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当法律真正成为人们的信仰时,才会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4.怎样树立法律信仰(要求)?
(1)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当法律至上成为我们的真诚信仰时,法治精神就会铭刻在我们心中。
(2)并不否认道德的重要性。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利于促进法治生活方式的形成。
(3)青少年要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九课的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 七年级上册政治复习资料
★ 七年级政治知识点大全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计划
★ 初中政治人教版知识点
★ 初一政治上册知识点预习与期末复习方法指导
★ 关于七年级法律笔记
★ 初中政治七年级期末资料复习
★ 初中七年级政治下单元知识
★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
⑧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自我保护的意义是什么
1、意义包括两大义项:
①意思、含义;
②价值、积极作用;
2、自我保护的含义是发挥主观能动性,保护好自己。包括不受骗上当、不被别人强行侵害。
3、自我保护的重要意义(积极作用)包括:
①维护自己的身心健康;
②减少亲人的担心和忧虑;
③减轻法治机构的工作量,维护社会的安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