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方法论读书笔记
『壹』 一本书本怎样做读书笔记
划出好词好句摘抄下来嘛
也可以写写读后感啊
『贰』 《写给学生的法理学》读书会汇总
W:
Y:
G:
本文主要分为四大部分,分别是导论、规范逻辑、方法论和法政治学。除以上四个部分外,还有译者的导读部分,位于本书的开篇,系统简要的阐释了本书的逻辑框架和里面最重要的内容。
(一)导读部分
首先,导读部分为我们介绍了本书的逻辑构造,除却导论,本书根据一般法理学通常的三分法,将内容分为法概念论(对应逻辑规范)、法学方法论和法伦理学(对应法政治学)。
其次,导读部分为我们解决了两个问题——什么是理论?什么是法?
译者告诉我们理论是认知世界的工具。
理论产生的方式是先对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采取观察或报告的方式收集信息,随后整理和简化信息,做到以一般形式描述同类现象的不变属性(即自然规律,或者称法则),最后对自然规则/法则进行进一步的归纳。
由于目前为止法学家们关于法的定义并不一致,因此译者并没有给出什么是法的这一问题的答案,仅仅只是为我们从立法者、法学家、法院、公众这4个角度位我们介绍了不同身份者与法之间的关系。
另外,译者提到了规范逻辑涉及的两大问题——个别规范的问题和规范体系的问题。并在讲述这两大问题时简要介绍了作者对于“真”这一概念的分类和检验条件。
接着,译者比较了本书方法论部分和通常体系化阐述之间的区别,表明本书提炼了适合学生们学习方法论时通常应当采取的四大步骤。
最后,关于法政治学,译者告诉我们本书用比较大的篇幅阐释了五组相互对立的政治立场
(二)规范逻辑
1.区分了规范和命题
2.阐释了常用的几种下定义的方式
3.介绍了两大命题方阵
通过对于规范逻辑部分的阅读,我回顾了大一上学习的法律逻辑学这一课程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同时也发现自己对于规范逻辑的认识仅仅只是限于死板的逻辑知识点之中,难以将现实中的语句或者关系抽象为逻辑的表达方式,也即难以在平时实践中顺其自然的使用规范逻辑方面的相关知识点。
(三)方法论
本篇作者介绍了由萨维尼式四度和音变动后演化出的四种法学解释的方法论(语法、历史、体系、逻辑的解释),这4种方法,在我们现在的学习过程中,仍然作为法学的解释方法被教授,可见其生命力的旺盛和提出者的远瞻性。
而作者总结给学生们的方法论则是找制定法→查阅制定法→阅读文献与司法判决→自行决定,见读书笔记。
该方法论的教授让我受益匪浅,在接下来的法学学习过程中,我会尽量主动的去运用该方法。
(四)法政治学
在该部分中,根据5种不同的标准(见读书笔记),作者分别介绍了5对相对的概念
其次,作者还介绍了立法、法教育学、司法和公众意见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叁』 一本书读很多遍是什么感觉
真正的好书都是耐得住读的。《红楼梦》第一次读的时候是字都认不全,唯一记得的是有一堆美丽的小姐姐和贾宝玉。第二次读沉迷诗词无法自拔,也看懂了游太虚幻境,看得懂扒灰,有着属于十几岁少年的好奇与憧憬。第三四五次读就是纠缠在一起的了,时不时跳过去又回转去看,分不清读了几次,看人情世故,看如人冷暖,看世态炎凉,看人生苦短。后来看别人的评价观后感和解析又回去看谐音隐义和句子的音韵平仄,印象中的曹雪芹随着我的成长实力也在见长,真的是得之我幸。现在已经没有时间和机会好好读了,但也经常看到一些片段,总会在思海泛起涟漪,受用终身。
『肆』 读后感:法学方法论-引论
最近在法律工作过程中,常常明显地感受到自己在法律解释、法律逻辑方面的功力薄弱。就如昨天的小短文所说,“似乎一切都在进入瓶颈期”——上学时积攒的功力,似乎也已经用到头了。
于是,我苦苦地找寻书单,想再多补补课,弥补一下学点学生时代没有好好上的法理学。在寻找的过程中,我猛然想起:早在六七年前,我就买了一本卡尔拉伦茨先生的《法学方法论》。说到卡尔拉伦茨,就不得不提一句王泽鉴。法考名师钟秀勇说,王泽鉴先生是“迄今为止黄种人里民法学得最好的人”。而卡尔拉伦茨,就是王泽鉴先生的德国师傅。
这本《法学方法论》,我尝试度过几次,都没有成功读进去;现在又是自我提升的需求,又是工作刚需,我下定决心要好好地再尝试研读,并以读后感、读书笔记的方式,写写自己的看法和感悟。无论水平如何,总算是一个迈出尝试的第一步吧。
拉伦茨先生认为,法学研究方法目前(2013版)没有统一的标准,是“法学思考的确信之丧失”。至于什么是“法学思考的确信之丧失”,拉伦茨先生没有进行阐述。结合上下文,或许应理解为:有别于以往,当今的法学研究过程中,尚未有适当的方法来解答法学自身的问题。因此,“法学思考”的方式尚未固定,学界缺乏对“法学思考”方法的共识。
法律判断常常包含价值判断,而“法学思考”又丧失了“确信”,因此法律研究不再被要求得到恰当的答案,仅要求答案存在合理性,可以被接受即可。
但是,价值判断不像事实判断,没有相对客观的评判标准,因此,从价值判断出发的逻辑推理,不能保证接理论的正当性。
在此基础上,法官在价值判断和法律条文的指引下,将法律适用于案件;我们(指学者们;作为律师,维护法律正确适用自然也是义不容辞之责)审查法律适用中的价值判断,是否符合一般承认的法律原则。而要做到这一步,就必须遵循一定的法律方法。
然而,前文已经提及,当今的法学研究中,尚未有真正恰当的学科研究方法;而作者又认为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不见得适合法律这门科学。因此,作者试图针对法律的“价值取向”发展出合理的法律方法论,其对该方法发展,源自于对法的理解。
最后,作者认为,在对法律进行理解,发展研究方法时,法哲学、诠释学、司法判例、法教义学等学科或内容,都是必须进行研究的学科。
『伍』 请教法学学习方法(作课堂笔记方法)
首先,法学毕竟是文科,有它与其他文科学科的共性,在很大程度上,法学的学习还是需要你的多加记忆,当然是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那么,笔记就是你加强记忆的重要渠道。任何的教材都不可能完全针对你的特点作出恰当的详略安排,因此,回答你第一个问题,看书是不能取代做笔记的。当然,看书能够提高你做笔记的效率,只有对书本知识作了基本的理解,才可能在做笔记时事半功倍。
另外,做笔记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尽量记下老师说的每一句话,一种是只记下老师说的关键的话。后一种的确需要很强的甄别能力,然而前一种则更需要速录员的功底。所以,最可靠的方法是尽量记下“你认为重要的话”,然后课后进行整理。这是第二点。
第三,做题并非你提高法学功底的方法,而是应对期末考试——包括司法考试——的方法。所以,如果不是为了考试,就没必要花多少时间在做题上。至于书,在老师的推荐下读当然多多益善。
最后,外语是工具,考试只是形式。你要考虑好自己的定位。将来如果想做涉外业务、进外资律所等等,那么英语能力是很重要的,其中最重要的是交流能力;如果你只是想进政府机关,或者做国内的法律业务,则英语并不是那么重要,基本完成任务就行了。因此,没必要为英语与专业课的矛盾而困扰,关键看你的定位,决定时间分配。
希望以上的回答能给你一点帮助,祝你在法学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陆』 法学专业怎么写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怎么写呢?写读书笔记通常会是学生最为头疼的作业。下面就说一下写读书笔记的方法:
读书笔记一般分为摘录、提纲、批注、心得几种,格式及写法并不艰深,心得笔记中的读后感有点麻烦,但只要懂得论点、论据和论证这三要素的关系,就会轻松拿下,因为读后感不过就是一种议论文而矣。我觉得以失败告终,是因为你学而不用。很多应用文种只有在将来的工作实践中才能具体应用,而读书笔记属日用文类,应即学即用。 你猜:一定要说到头悬梁锥刺骨和萤囊映雪了吧?再不就要说书山有路学海无涯的话?总不至于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吧?你很聪明,并且对书敬畏而疏远。电视、卡通书和流行歌已经瓜分了你的心田,可我还想为书开垦出一亩三分地儿。
读书笔记,是指人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古人有条著名的读书治学经验,叫做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这“手到”就是读书笔记。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应根据不同情况,写好读书笔记。常用的形式有:
1、摘要式读书笔记
摘要式读书笔记,是在读书时把与自己学习、工作、研究的问题有关的语句、段落等按原文准确无误地抄录下来。摘录原文后要注明出处,包括题目、作者、出版单位、出版日期,页码等,便于引用和核实。摘录要有选择,以是否有用作为摘录的标准。摘录式笔记可分为:
(1)索引读书笔记
索引读书笔记是只记录文章的题目、出处的笔记。如书刊篇目名、编著者、出版年月日、藏书处。如果是书,要记册、章、节,如果是期刊,要记期号,报纸要记年月日和版面,以备日后查找方便。例如:庄照:《也谈为谁立传》,《光明日报·〈史学〉》
(2)抄录原文读书笔记
抄录原文读书笔记就是照抄书刊文献中与自己学习、研究有关的精彩语句、段落等作为日后应用的原始材料。摘抄原文要写上分类题目,在引文后面注明出处。
2、评注式读书笔记
评注式读书笔记不单是摘录,而且要把自己对读物内容的主要观点、材料的看法写出来,其中自然也包括表达出笔记作者的感情。评注式笔记有时对摘录的要点做概括的说明。评注式笔记有下列几种:
(1)书头批注
书头批注,是一种最简易的读书笔记作法。就是在读书的时候,把书中重要的地方和自己体会最深的地方,用笔在字句旁边的空白处打上个符号,或者在空白处加批注,或者是折页、夹纸条作记号等等。这种笔记方法不但对书中的内容可以加深理解,也为日后查找提供了方便。
(2)提纲
提纲是用纲要的形式把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论点、论据提纲挚领地叙述出来。提纲可按原文的章节、段落层次,把主要的内容扼要地写出来。提纲读书笔记可以采用原文的语句和自己的语言相结合的方式来写。
(3)提要
提要和提纲不同。提纲是逐段写出来的要点,提要是综合全文写出要点。提要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语言扼要地写出读物的内容。提要除客观叙述读物内容外,带有一些评述的性质。
另一种提要,是对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内容梗概作简要的说明。
(4)评注读书笔记
评注读书笔记,是读完读物后对它的得失加以评论,或对疑难之点加以注释,这样的读书笔记叫作评注笔记。例如鲁迅读《蕙櫋杂志》中的一段:清严无照《蕙櫋杂志》:西湖有严嵩和鄂王《满江红》词石刻,甚宏壮。词即慷慨,书亦瘦劲可观,末题华盖大学士。后人磨去姓名,改题夏言。虽属可笔,然亦足以惩奸矣。
案:严嵩篇和岳飞词,有如是作为,后人留词改名,有如是自欺,严先生以为可笔而又许其惩奸,有如是两可。寥寥六十字,写尽三态。(鲁迅《集外集拾遗·书苑折枝(二)》)
(5)补充原文读书笔记
补充原文的读书笔记,是在读完原书或文章之后,感到有不满足的地方进行补充。需要注意的是补充原文不是随意地加以补充,而是要围绕中心思想加以引申或发挥。
3、心得式读书笔记
心得式读书笔记,是在读书之后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得到的启发与收获的一种笔记。它有如下几种:
(1)札记
札记也叫札记,是读书时把摘记的要点和心得结合起来写成的。这种札记的形式是灵活多样的。可长可短。
(2)心得
心得笔记也叫读后感。读书后把自己的体会、感想、收获写出来。这些读书笔记,可以写读书时的心得体会,也可以写对原文的某些论点的发挥或提出批评、商榷的意见。写这种笔记,一般是以自己的语言为主,也可适当地引用原文。
(3)综合读书笔记
综合读书笔记是读了几本或几篇论述同一问题的书文后,抓住中心评论它们的观点、见解,提出自己看法的笔记。
上述三种类型的读书笔记,不论采用哪一种类型,目是都是为学习、工作、科学研究和写作服务。作笔记时开始可采用摘要式,以后读书多了,有了比较,产生了看法,就可以写译注式,至于心得式是更进一步了,它是属于科学研究的范畴。
归纳小结:
作读书笔记不仅能提高阅读书、文的效率,而且能提高科学研究和写作能力。通过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图书馆的作用,不但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更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
『柒』 哪里能下载到博登海默的《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的读书笔记
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
片面深刻与全面平庸:我们需要什么?
在“片面的深刻”这一话语获得颇为广泛认同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区别具体的语境来看待它。在学术研究领域,相对于平庸的全面而言,深刻的片面确实为人类的思想史作出了贡献,在无数次的批判中仍然得以流芳百世。而在法治建设的过程中,则应另当别论。
比如,自然法学派所宣扬的 “不言而喻”的权利、平等、正义、自由确实激动人心,可过分强调“恶法非法”会损害法律权威、导致法律的不稳定性;而实证法学派主张法律与道德应当分离,但是在立法和司法时又不得不考虑道德的因素。把二者综合起来,则可能达到一种良好的效果。
又如,历史法学派萨维尼认为,法律既不是专断的意志也不是刻意设计的产物,而是缓慢、渐进、有机发展的结果。这种观点对于立法要重视本国国情、历史传统当然有所助益,而不至于让强烈的法律变革导致事实与规范之间的割裂从而损害法律权威。但是,立法不能一味消极的被动,通过相似传统的法律移植对于法治进程来说无疑也具有积极意义。
『捌』 多次阅读同一本书是何种体验
第一次阅读时,觉得这本书泛泛而谈,没什么值得深思的。第三次阅读的时候,会觉得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