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公德道德绑架

公德道德绑架

发布时间: 2022-12-18 15:15:01

Ⅰ 什么是道德和道德绑架并说明含义

两个词说得都是一个意思,道德绑架:以道德为砝码,要挟个人或众人不得不做某些事情。所谓的“道德绑架”,只可能是在用圣人的标准要求普通人,用美德来要求道德义务,或混淆政治义务和道德义务的情况下才成立。

  • 道德,是由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用善恶标准进行评价的,依靠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系和调节个人与社会之间利益关系的社会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 道德是道和德的合成词,道是方向、方法、技术的总称;德是素养、品性、品质。道德双修是人生的哲学。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的总和。道德作用的发挥有待于道德功能的全面实施。道德具有调节、认识、教育、导向等功能。与政治、法律、艺术等意识形式有密切的关系。中华传统文化中,形成了以仁义为基础的道德。

Ⅱ 什么叫做道德绑架

道德绑架,是指人们以道德的名义,利用过高的甚至不切实际的标准要求、胁迫或攻击别人并左右其行为的一种现象。

对于“道德绑架”的理解,社会观点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种,分别代表了“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

  1. 观点一(保守主义):但是,如果一个人连道德底线都没达到,连道德义务都没尽到,用道德底线的标准、尽道德义务的要求对他进行道德判断就不仅不是道德绑架,相反是在捍卫作为一种“公共善”的道德。那些把什么都称之为“道德绑架”的人,等于连这样的道德底线和道德义务都要取消。

  2. 观点二(自由主义):“道德”一词的存在,目的在于个人的修身养性与精神发展,并进而形成群体性的“宽容”、“理解”、以及“尊重”。其存在不同于并高于法律,没有任何强制性和规范性,是一种对模糊的“善”与“美”的渴望与追求,扎根于人的本性之中。且不论社会对“道德底线”和“道德临界点”的所在并没有一个很好的定性——“道德底线” 一词本身概念极其模糊,哪怕一个人跨越了“道德底线”,但凡他的行为还在法律范畴允许之内,其行为就可以被接纳和理解。仅有对逾越法律底线的行为,社会才能够比较客观地评价其行为为“错误”。但在一般情况下用“个人道德标准”或是毫无明确定性的所谓的“社会道德标准(公共善)”,即“道德底线论”对没有违背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的道德批判(例如对“不给老弱病残让座”进行批判),从根本上即是“道德绑架”。所以,正因为“道德”本身并不存在“义务”属性,“道德义务”一词犯了逻辑上的错误,本身不应存在。

拓展资料

所谓的“道德绑架”,可能是在用圣人或超人的标准要求普通人,用美德来要求道德义务,主要是源于群体思想觉悟低,资源分配不均匀所产生的不平衡心理。 比如,要求一个军人舍身救人,否则就要谴责,这就是道德绑架;要求一个富人掏钱支持希望工程,这尽管是一件好事,但如果一个人不掏就要谴责,这也是道德绑架,因为这并非他的道德义务;要求一个人代表团体去随机抽奖,如果抽不到就是损害了团体利益就要受谴责,这同样是道德绑架。“道德绑架”之所以发生,除去人的精神结构不谈,根源就是道德判断逻辑的混乱。网页链接

Ⅲ 何为道德绑架,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道德绑架

道德绑架概念

道德绑架,是指人们以道德的名义,利用过高的甚至不切实际的标准要求、胁迫或攻击别人并左右其行为的一种现象。

直白地说道德绑架实际上就是借道德标签实施的一种语言暴力,一种舆论攻击行为。

邻居孩子太调皮,来窜门时弄坏了我的东西,不道歉还骂人,父母见了对我说“那么点孩子,你跟他计较什么,你都多大的人了”

我们当然永远支持用网络的力量维护人间的正义,但是也永远不要低估人性的恶。当一个人突然发现自己可以隐藏自己的一切,可以随意给另一个同类施加影响,而且不用付出任何代价,那个时候很多平时看起来很和善甚至怯懦的人,就会在电脑屏幕闪烁的光幕中露出邪魅的微笑……

Ⅳ 道德绑架例子有哪些

道德绑架例子有以下3点,分别是:老有理,穷有理,血缘关系重于山。
1、老有理:
年龄大,理所应当被照顾。让座是情分,不让座是本分。无论对方是有难处或者压根没有礼让的意识,都没有必须让座的义务,不给老人让座或许是不道德的行为,但是作为当事人不能以此为借口要挟别人。道德没有强制执行性,强迫别人做“有道德”的事情本身就是不道德的。
2、穷有理:
看在这么穷的份上,有钱的人,就来帮帮忙。因为贫穷而理直气壮,因为弱小而百无禁忌,就会突破基本的道德底线。穷人打着“救济”的幌子骗钱,是赤裸裸的勒索。
3、血缘关系重于山: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血浓于水”,中国人对“家”的情结非常重视。亲情在人际关系网络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但是打着“亲情、孝道”为旗号无理索取的行为都是赤裸裸的道德绑架。

Ⅳ 道德绑架的定义

道德绑架在生活中很常见,比如插队,吐痰,乞讨的要钱,这类行为本身道德低下,人们本能会拒绝,但他们会以“急事儿”“弱势群体”“公德心”“别人都这样”等反驳,插队这个事,其实可大可小,大的话就是它侵犯的不是你个人的权利,而是集体的权利,道德就这个时候,就应该站出来,把不道德揪出来,公示于人。

道德绑架的两种界定:
一、如果对方道德水平低下,行为上触碰了道德底线,违背了道德标准(比如破坏公物,殴打老人欺负弱小,公共场合抽烟,违法行为等),损害了他人利益,这时候正义的人们应该理直气壮用道德批判、审判他,这种不是道德绑架,而是捍卫道德,让正义发光。
二、如果对方在道德标准范围之内,没有违背法律,也不损害他人利益或是为了保护自身利益的情况下的不作为,可以被理解和接纳(比如不让座、不下水救人等),但是应该在自我良心上受到谴责。
道德绑架的厉害之处。在于他用正义、道德、集体的力量“压制”个体,他的出发点无论对错,代表的都是正义的大多数,所以,一般个体在正面反驳时比较困难,只能默认、忍气吞声,进而失去辩解的机会和期望。

认清道德和道德绑架的本质——
道德是一种修养,它是对善与美的渴望与追求,不同于并高于法律,它本身不具备“责任”“义务”的属性,它只是一种评价标准,更多用来自律他律,不像法律一样具有审判功能和强制性质。在不违背法律和他人利益的前提下,道德不必提供任何“义务”,不用担负任何“责任”,妄图用道德要求对方做点什么,犯了逻辑错误:道德是评判的,不是用来做点什么的。

Ⅵ “道德绑架”应对策略

道德绑架,是指人们以道德的名义,利用过高的甚至不切实际的标准要求、胁迫或攻击别人并左右其行为的一种现象。基本特征为:是在用圣人或超人的标准要求普通人,用美德来要求道德义务。根源在于:群体思想觉悟低,资源分配不均匀所产生的不平衡心理。具体原因大致包括:对方道德水平不高;争取资源利益;落差、心理不平衡;故意恶心。

道德绑架应用场景广泛,常见于亲戚、朋友、陌生人之间,现实场景和网络(暴力)都可以应用。所用的“道德标准”无非亲情、孝道、对你好的善意、朋友标准、公共美德、个人付出回报不对等、个人愿望、同辈群体对比(类似邻居家的父母、孩子)、假装弱势群体(小孩、老人、孕妇、残疾)、用集体利益(公共善)压制个体、用社会恶的反例压迫对方等。

上述场景基本出现在个体对个体情境中,基本以言语“攻击”为主,每种类型都可以对应大量实例,这里不做详解。还有一种行动“攻击”需要注意,比如插队,吐痰,乞讨的要钱,这类行为本身道德低下,人们本能会拒绝,但他们会以“急事儿”“弱势群体”“公德心”等反驳,对方插队,侵犯的不是你个人的权利,而是集体的权利,道德在这时候才会审判对方。所以,以大义侵犯(绑架)个人私域时,我们很难辩驳(别人教育你不要抽烟、看片、撸等个人习惯时),个人侵犯公域(集体权益)时我们才敢理直气壮指责对方。

所以,我们需要界定道德绑架或审判的基本前提:一、如果对方道德水平确实低下,表现上触碰道德底线,行为上违背道德标准(比如破坏公物,殴打老人欺负弱小,公共场合抽烟,违法行为等),损害了他人利益,这时候正义的人们应该理直气壮用道德批判、审判他,这时候不是道德绑架,而是捍卫道德。二、如果对方在道德标准范围之内,在不违背法律,不损害他人利益或保护自身利益的情况下的不作为,可以被理解和接纳(不让座、不下水救人等)。

我们道德绑架的基本在于对方的不作为,用道义道德大善的理由“期望”或“胁迫”或“抱怨”他应该做,让对方履行某种“义务”。很多人面对这种场景百口莫辩,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我们简单分析一下道德绑架的厉害之处。它的威力在于用正义、道德、集体的力量“压制”个体,对方的出发点是对的,代表的是正义的大多数,正面反驳比较困难,只能默认、拒绝、狡辩,形式上、气势上、道德上怎么都会“输”。

如果我们能找到道德绑架的“弱点”,攻击其七寸,它便不再凶残。道德是一种修养,它是对善与美的渴望与追求,不同于并高于法律,它本身不具备“责任”“义务”的属性,它只是一种评价标准,更多用来自律他律,不像法律一样具有审判功能。在不违背法律和他人利益的前提下,道德不必提供任何“义务”,不用担负任何“责任”,妄图用道德要求对方做点什么,犯了逻辑错误:道德是评判的,不是用来做点什么的。道德绑架本质上利用的就是这种混乱逻辑—— 强制一种因果关系(道德=义务)+用集体套上一层枷锁(多数人对付少数人)+扣上恶的帽子(你这个人很坏没道德)。

我不让座,你可以用公德(尊老爱幼)评判我,我也可以用道德评判自己,但如果你用道德绑架我,试图达到某种目的,那你拿“道德”为工具谋取私利的行为恰好是“不道德”的行为,更是没逻辑的行为。如果你讲道德,干嘛用“损人利己”的不道德行为?干嘛用一个评价标准,要来某种利益?按照这种逻辑:你老,所以你得给我钱。这不是混蛋逻辑是什么?!你老是评价标准,给我钱是行为要求,二者不搭嘎的,同理,道德的尊老爱幼和是否让座是我自己的事情,跟任何其他都没关系。

其实每个人都愿意在力所能及范围内遵守道德的,我们气愤的是那些拿道德为武器,攻击别人谋取私利的人。他们的行为其实很矛盾,他们拿大公无私的道德为武器,落脚点却是自私自利的自我道德,明显是以公德谋私德,以公利谋私利的小人心态。对付这种人,要严正指明他的逻辑错误,告诉对方,不违法不害人情况下,个人没任何责任义务去做某事,做是情分不做是本分,你可以要饭要钱,要来的是利益,不是道德,试图靠道德要东西的人,道德修养一般不够,动机高尚,手段错误,该回去学学思想品德了。

应对道德绑架,我们简单提出几种对策:

一、直接反驳法: 曾经有一篇文章《如果你胆子够肥,我教你一句话噎死蠢亲戚》,里面举了不少例子用暴力方法恶心对方,这不是简单拒绝,而是用语言恶心对方。其实你有拒绝对方的可能性时,对方才用道德绑架来“对付”你,这时你可以严词拒绝,也可以反击讽刺。例如:“哎哟,当时我都劝你跟你表哥一样留在本地工作,找一份稳定的铁饭碗。你自己不听我的话,你看你现在把自己搞得多惨!”“大姨您别担心,我不图赚太多钱,就是趁着我年轻多出去见见世面;不然我怕留在这里等年纪跟您一样大了,就会变成见识短浅、鼠目寸光,去别人家里做客还要说三道四的老女人,那就太可怕太丢脸了!”

二、转移矛盾法: 对方对你进行道德绑架,从心态来说,对方把你当成弱势群体,试图用道德、集体等不容反驳的外力给你施压,这时可以把矛盾转移出去,祸水东引,转嫁危机。比如某人想约整个宿舍去上网,其中一个人说小陈去我就去(他把矛盾转移给了小陈,小陈成了焦点,关键人物,用宿舍集体力量来压他);这时小陈可以有各种借口转移矛盾,比如:我也想去,但是我有点小事儿先去处理,你们先去,我忙完再说……这把矛盾转移到小事儿上。或转移到人物上,比如去找老师,约女票。要么用他们的逻辑推到下一个人身上,比如,隔壁谁谁谁在呢,他肯定想上网,得叫上他,于是矛盾点变成隔壁那个人身上了。

让座也是同样道理,不想让座可以装睡,可以拿行李做武装,这些是逃避战术。如果有人问,你咋不让座?我会反击说:整车该让座的人那么多,干嘛让我让?把矛盾转到整车人,以整体压制对方。在面临类似问题时,我们一般认为这是二元对立的问题,非此即彼,固化了问题,没打开思路发散思维,其实应该从多视角多维度思考,破解这种逻辑错误题。对方用道德绑架试图要挟你,你可以反击,可以转移,可以合作。对方把矛头指向你,你应该马上提醒对方,不是我的问题,是你的问题,你没资格指责,然后思考拒绝方法或矛盾转移法,或合作方法。要想到把矛盾推到对方,推到他处,消灭问题,稳坐钓鱼台(中间法则)忽略问题,解决问题……等N种办法。

比较难解决的经典问题属于父母逼婚及朋友帮忙(注意:帮穷不帮懒不帮贪)。前者用孝道压制,干涉子女情感生活,这种情况应该把矛盾点转移,不要纠结孝顺与否,结婚与否与孝顺没有必然逻辑,只要绕过这个矛盾,很多问题就好解决了。朋友帮忙以借钱为最,借与不借都很麻烦,对方以朋友为武器逼迫你,这时你可以选择几种策略,首先矛盾点不是朋友,是不是朋友和借钱与否没关系,然后可以反客为主,向对方借钱,或矛盾转移说其他人跟你借了钱,借对方之手可以让他去要,或把注意力转向另一个问题,比如帮对方想办法借到钱,可以让他找其他朋友,可以把放高利贷的名片给他,可以探讨套现网络借贷等,问题的焦点和矛盾就转移了。

三、条件限制法: 有些情境是个体对个体的二元问题,答案只有是与否,这时候可以尝试条件限制法。比如,你正在充电,对方跟你借充电宝,情境很简单,只有借与不借两种答案。不借对方说你小气,借吧,不知道对方啥时候还,如果提前要回来,对方仍可能说你小气,这种情况下进行条件限制可以有效遏制道德绑架。比如:告诉他,你在充电,你只充了20%,我可以借给你,我手机可以待机20分钟,可以让你充20分钟,或让你充20%的电等等。条件提前给他限制好,让他先有心理预期,后续就相对简单,在火车上让座也是如此。

在分析类似问题时,可以在是非之外加上限定条件,看看有没有其它可能性、替代性、限制性,具体思路是:我不马上回答,先给这个问题限制一些条件,满足为是,不满足为否,两利相衡取其重,两害相较取其轻,要么居中墙头坐,不表态。权衡利弊要害,摆事实讲道理,先占住道德制高点,在理论上、事实上、情分上都占先机。其实很多问题在于信息不对称或利益不均衡,最后弄得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都以个人情况或大的道义做评判,忽略基本事实是不公允的,一旦信息对称或有前提条件,道德绑架将不再成立。

Ⅶ 道德绑架是什么意思

1、道德绑架是施加某种压力让人们做与道德相关的事情。比如,大学生站在食堂门口为灾区募捐,见到老师来吃饭,就上前说:“老师你也捐点儿钱吧!”
2、我们要力戒对别人进行道德绑架,与人为善;
3、我们要防范别人进行的道德绑架,避免尴尬。
遭遇道德绑架,应对要点包括:
①根据道德规范,说明自己没有这种义务;
②说明自己也有困难,爱莫能助;
③指点解困之路,告诉TA找民警、主管人员和有关部门。

Ⅷ 道德绑架是什么意思 怎么理解道德绑架

1、道德绑架,是指人们以道德的名义,利用过高的甚至不切实际的标准要求、胁迫或攻击别人并左右其行为的一种现象。

2、所谓的“道德绑架”,可能是在用圣人或超人的标准要求普通人,用美德来要求道德义务,主要是源于群体思想觉悟低,资源分配不均匀所产生的不平衡心理。比如,要求一个军人舍身救人,否则就要谴责,这就是道德绑架;要求一个富人掏钱支持希望工程,这尽管是一件好事,但如果一个人不掏就要谴责,这也是道德绑架,因为这并非他的道德义务;要求一个人代表团体去随机抽奖,如果抽不到就是损害了团体利益就要受谴责,这同样是道德绑架。“道德绑架”之所以发生,除去人的精神结构不谈,根源就是道德判断的逻辑混乱。

Ⅸ 有哪些常见的道德绑架

在最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非常普遍化社会问题,比如生活当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关于道德绑架的事件,总有一些人会莫名其妙的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指责他人的做法,遭遇这种事的人真的会觉得非常的不爽。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生活之中有哪些常常出现的有关道德绑架的事件。
第三种便是有钱人被迫捐钱。有人会心生这样的想法:认为那些有钱人应该将钱捐给贫苦之人,他们会认为有钱人捐款是应该的,反正他们有那么多钱。这种事情常常发生在很多的名人的身上,他们会因为捐款捐得少而被网上那些无所事事的键盘侠们指责,赚那么多钱,捐款的时候为何不多捐一点。捐款献爱心本是发扬了中国的传统美德之事,捐款不是个人献爱心的行为么?本属个人意愿的事情,怎就偏偏就成了对他人品德丈量的尺寸呢!

之前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因买了两部华为手机,就遭遇了无良人的辱骂与诅咒,说其不爱国。这本是一件寻常的小事,为何有的人却用道德却绑架别人,处处针对别人的言行,你在指责别人的同时,有没有想过真的是为了维护所谓的道德么,你的做法是否合情合理呢?


Ⅹ 道德绑架是什么意思

绑架是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使受害人置于行为人的直接控制之下,使其失去行动自由的行为。这里的“直接控制”当然应该是非法的,如果是合法的拘捕、自救,不成其为绑架。所以,道德绑架,大致就应该是以道德的名义,迫使别人按自己的意愿来行事。这里的“迫使”也应该是不合理的、不正确的、不道德的。

所以,如果以道德的名义要求别人这事儿本身就不符合道德标准,那就是道德绑架。这里并没有循环论证的问题,前后两个“道德”是指不同的道德标准。比如:某老人在公交车上辱骂不让座的年轻人没有道德并要求其让座。老人是以“尊老爱幼”的道德标准去要求别人,而其要求的行为本身违反了“不骂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标准。

热点内容
连云港司法拍卖公告 发布:2024-11-20 01:34:54 浏览:417
餐饮部服务规章制度 发布:2024-11-20 00:38:31 浏览:46
王优银律师 发布:2024-11-20 00:07:08 浏览:7
劳动合同法上班期限 发布:2024-11-20 00:00:45 浏览:470
下列属于旅游法律责任特点的有 发布:2024-11-19 23:29:54 浏览:28
周末条例 发布:2024-11-19 22:50:11 浏览:312
红章对账单彩色打印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4-11-19 22:37:40 浏览:450
胶权认购承诺书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4-11-19 22:35:50 浏览:602
公证全国统一法律效力 发布:2024-11-19 21:43:05 浏览:263
在新婚姻法之前结婚证吗 发布:2024-11-19 21:28:30 浏览: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