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立法
⑴ 我国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方面的立法有哪些
呵呵,最近报名参加环评工程师考试了,刚好在看法律法规,就当复习了:
《中国人民共和回国环境答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
其余地方性的法律法规就不写了吧
写上的话海了去了····
⑵ 完善我国环境法制建设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环境保护法》依据宪法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并借鉴了国外环境立法经验,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原则、基本制度和管理措施,还把环境影响评价、污染者的责任、征收排污费、对基本建设项目衽“三同时”等,作为强制性的法律制度确定下来。该法的颁布这对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进入法制轨道奠定了基础,为实现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法学领域的一项重要成果,它为环境法律关系的调整设定了一系列制度,也曾经解决了一定的环境法律问题,在保护环境特别是控制污染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它作为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一项基本法律,指导着我国环境保护的各项工作,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第一,界定了“环境”的定义、范围,明确了环境法的调整对象,确立了我国环境保护观是“大环境”观的基本思想,明确了环境法调整的对象是们在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防治污染及公害中产生的社会关系。
第二,进一步明确了污染者的责任,将污染者的责任纳入了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有利于促进合理利用环境和自然资源、减轻环境损害,公平负担。
第三,推动了环境单行法律、法规的创建,为我国《环境保护法》法律体系的完善奠定了基础,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进入法律化阶段。《环境保护法》从环境保护的目标、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违法责任等做出了原则性和指导性的规定,对后续单行的颁布实施和修改完善起到了指导作用。
第四,确立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环境管理制度的法律地位,为我国环境保护行政与管理提供了重要手段。
⑶ 我国就环境问题上的立法与国外的相比全面清晰吗
噗,立法相当全面,但执行起来根本无力。
我国的具体环境法律法规条文,网络内应该有,主要分强制法和规范类(强制法是强制的,规范类只是建议的参照标准,无强制性)。这个还请具体查阅,以下仅仅是个人在环境类学术上几年来在条文条规上的观察总结。
从历史上来说,中国对于国际上对环境类的议题都是相当重视。从斯德哥尔摩在议定《远程pop传递公约》(具体条约名字记不清了,是世界上较早讨论环境的那个)时就已经派出周总理为代表的外交团队一起讨论。我国也是京都议定书的成员,连美帝都不是。
在立法上,我们的环境法是国际上有啥,我们就有啥,标准也是紧紧贴住国际。我国事业单位类的环境监测机构也是孜孜不倦地紧贴标准检查着当前环境,当然落实到个别地方出现的个别问题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然后国际上比较新颖的条款,我们也学。比如“碳排放交易”,简单来说就是你节约排碳可以把这个“排碳量”卖给别人。初衷很漂亮,但执行起来根本不可能。谁来监控各个企业的排放量?公司自己监控?他肯定少报。事业单位监控?你地方政府还有这个闲钱来买单?
然后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我国的国策是“可持续发展”。“发展”才是重点,所以立法在总体思考上总是优先考虑不会太严重地打压企业的发展,然后因为立法上的这个思路被“继承发扬”,执法的时候很多机构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然后从总体的估算来看,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减排标准我国是在计划年限里达标了,估计这个成效主要是对交通和老工厂下刀后的结果(比如牌照限拍,强制淘汰拆工厂之类的)。
然后前几年,加拿大因为没有完成议定书计划而退出议定书,并且没有遭到惩罚。我国感觉像是被扇了一耳光,谢振华是直接在会场上暴怒大骂,这个网上有视频的。那个时候的普遍猜测是我国在执法上会进一步放松。
不过从目前政府的论调来看,环境问题已经是刻不容缓,所以倒也不是他国混蛋不混蛋的问题了,严格执法应该是势在必行。(听说个别地方政府已经把环境项目纳入到政绩考核,所以事业单位在执法的时候估计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放松了)
再然后现在柴静小姐搞个大新闻,刀枪直指两桶油,这个就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网上有学者提出反对意见,其具体动机也是如上所述。
所以关于立法和执法哪个重要......大家心里有数。
⑷ 我国有关环境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
·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管理规定
·煤炭经营管理办法
·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
·废物进口环境保护管理暂行规定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管理办法
·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
·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
⑸ 谈谈对我国环境资源保护法的认识
论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环境资源保护法的完善
张安腾*
一、引言
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关键。环境和发展研究已成为当今世界的重要课题。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随着一场与工业革命意义同样重大的“环境革命”的诞生,环境资源保护法(以下简称“环保法”)正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从而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展最快的法律之一。作为一门新兴的法律,环保法是多部门法发展的结果,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诉讼法等部门法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发展,不仅使其成为环境法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使其原理成为环保法理论体系的重要支柱。
我国是一个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目前正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随着我国现代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不仅给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带来空前繁荣,也造成了许多环境问题。一方面使原本某些方面的立法空白凸显出来,另一方面也使得原本环境法体系中的一些内容因不适应当前的形势而亟待修改。1下文将就我国现行的环保法的体系所存在的一些缺陷及产生这些缺陷的原因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有关建议,以期不断完善我国的环保法,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二、环保法体系的缺陷及原因
关于我国环保法体系的划分方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普遍都认为环保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并形成了以宪法关于环境资源保护规定为基础,一综合性环境基本法为核心,其他相关部门法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为补充,以及包括污染纺织、自然保护、环境纠纷处理、损害救济、环境管理组织等内容的环境法律、法规、制度和环境标准组成的体系。2但由于经济的发展而不断产生新的环境问题,且我国的环保法体系相当一部分带有浓厚的
的计划体制色彩,在现今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上述这些缺陷日益阻碍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迫切要求加大力度完善我国的环保法体系。以下将从这些缺陷产生的原因出发,分别论述之:
一、体系外部原因所带来的缺陷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及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新的环境资源保护关系不断出现,必然要求新的环保法的制定实施,再继之便是环境司法要适应新的环保法体系的要求。体现在外部层次上,即为立法上的空白,亦可称为滞后性。所谓滞后性,指环保法在时间上总是落后于环境问题的要求及实践发展。滞后现象已为各国环境法的发展历史所证明。有三方面的原因造成了这种滞后性:3⑴、国家权力观念。环境问题只有发展到影响社会安定和发展时才成为现代国家行政管理的对象。⑵、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和环境意识。一般说来,环境意识落后于环境问题的发展程度,而环境意识在行政管理领域又直接制约着管理制度,这必然带来滞后性。⑶、反馈机制自身的限制。系统的复杂性,反馈环节的多元化及立法程序上的时间限制都会引起这种滞后性。从解决方法上看,滞后性只能事后进行完善,不可能从根本上避免。当然,立法时在现实可行性基础上充分考虑环境问题的发展趋势,使立法具有一定的超前性,这在实践中是可行的,也是可取的。
二、体系内部原因所引起的缺陷
从环保法体系内部来看,作为体系组成部分的相关法律、法规的改变都会相应地改变环保法体系的内容和影响环保法的执行。而且,从整体上看,我国现有环保法体系的结构还不完整,子系统不周全,导致系统功能不完善,使环境资源保护关系中的某些环节尚无适当的控制手段。具体说来有:
1、功能不协调。从实践上看,它表现为某一环境问题未被调整或进行了互相矛盾的调整,亦即有的环境法律系统间作用互相矛盾或存在空白点。初步看来,这有两个原因:⑴、系统结构不完整,某些应有的法律制度尚未确定。(这和立法的滞后性是有根本区别的)⑵、系统结构不合理,有的制度间未能很好地配合。如排无收费和水源利用政策及市政工程管理等方面就存在着配合不周的问题。
2、有的子系统不符合技术合理性。环境问题首先作为一个技术经济问题而存在,其产生原因是各类技术的不合理运用,最终解决也只能依靠技术进步。环保法要产生有效的作用,它本身必须合理,即:⑴、内容满足技术合理性。许多制度是环境保护领域内技术规范的发展,应符合环境科学的规律和要求。⑵、结构满足操作技术合理性。环保法是通过法律对社会进行调整控制的一种工具和方法,必须有适应的结构和程序保证操作上的合理性,使之符合市场经济和法制建设的一般规律。4但是,目前我国环保法在这两方面或多或少存在某些问题,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公共参与问题、现场检查制度问题、“三同时”制度问题,等等。总的看来,作为技术性很强的环保法,在我国并未体现出这一特点,而更多的是一般的原则制度的规定。
三、环保法体系的完善
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这段期间也是政治、经济、社会变动最大的时期。环境立法问题就在这高度变迁的时空中,不断受到试炼,不断受到调适。由此而形成的环保法,也就因而带有浓厚的动态气息。现阶段完善我国的环保法,应从以下两方面考虑:
一、环境立法对完善环保法的前提作用
这里所讲的立法,仅包括制定新的法律规范。没有环境立法,就没有环保法体系,环境司法更无从谈起。因此,完善环境立法是完善环保法体系的一个前提条件。而“立法的发动、进度及内容未必单纯是事理与民意的结果,而会因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静态结构和动态发展而有不同的演变。”5目前,尽管环境立法领域空前活跃,但从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来看,还未能完全跟上。因此,加强环境立法,完善环保法体系,促进体系整体功能的发挥,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止污染和破坏,是一个十分迫切的任务。
鉴于环境问题的四项特色即科技关联、利益冲突、隔代平衡、国际关联,6当前加强环境立法,完善我国环保法体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⑴、环境立法要突出自然规律。环境立法的目的之一就是要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护和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因此,环境立法要突出自然生态规律的要求与发展。⑵、环境立法要充分体现经济规律。环境问题使经济发展的产物,各国实践证明,只有发展经济,才能最终解决环境问题。因此,在环境立法时,要充分体现经济规律的要求,以环境保护来促进经济的发展,用法律来教育人们提高对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辩证关系的认识,以环保来促进经济的发展。⑶、环境立法要体现“地球一体”的观点。在国际关联的特色之下,环境行政容易衍生外交、国防及国际势力介入等现象,造成环境问题的复杂化。7故环境立法应从整体角度考虑环境问题,把我国的环境问题纳入世界环境问题的范围内进行考虑。
此外,在立法的进程中,应见贤思齐,认真学习环保先进国家的制度和经验,并可以有条件地援用欧美、日本等国环境法律所通用的管制手段,以便及时、高效地解决环境问题。
二、健全现有制度,协调体系内部的功能
1、从技术上完善现存的相关制度。这是改善环保法体系的重要措施。首先,应加大处罚力度。可适当引用不同程度的刑罚,但应认识到环境问题多元因应的执行手段中,刑罚只是其中的一种,且适用刑罚不得背离环境问题的特质与刑罚最后手段的定位。其次,应加强科技在解决环境问题的作用,事实上科技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建议在现行环保法体系的基本原则中加入“科技促进”一项,以彰显科技的重要性。再次,“公共参与”这一原则在立法中虽得到体现,但在现实的决策运行中,却往往抛开公共力量而自行决策,或多或少地损害了公共的利益。故有必要将公共参与落实到实处,如通过听证、质询、述职等途径将之制度化。但同时也应注意不宜一味主张多参与,而应在参与的时机、范围、方式与效力上,妥为规划,并由整体的角度出发,健全相应辅助措施,以免造成公共参与的错置。
2、协调各制度的功能。各制度的协调依赖于其内容衔接和控制手段的协调,即⑴、内容衔接,不留任何空白点,控制环境行为的各主要方面和环节。⑵、内容协同,功能协调,制度间不应有矛盾点。这是由环保法体系内部各组成部分具有共同目的性所决定了的。
显然,当前形势下,要完善我国的环保法体系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必须加快法制建设的进程,以求更有力地促进经济的发展,保障社会公众的利益。
*作者单位:福建省晋江市人民法院。
1 韩德培著:《环境保护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8年1月第三版第61页。
2 陈泉生著:《环境法原理》,法律出版社1997年12月第一版第55页。
3 胡保林、曹叠云、杨延华著:《环境法新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2月第一版第74页。
4 胡保林、曹叠云、杨延华著:《环境法新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2月第一版第78-84页。
5 叶俊荣著:《环境政策与法律》,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4月第一版第73页。
6 叶俊荣著:《环境政策与法律》,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4月第一版第88-91页。
7 叶俊荣著:《环境政策与法律》,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4月第一版第90页。
⑹ 简述我国环境立法的目的及体系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生态基础和根本保障回。环境保护是答我国的基本国策,环境法是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具有法目的,并区别于其他部门法。
目前我国环境法律体系主要由五部分构成:
(1)宪法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这是各种环境法律、法规和规章的依据.(第九条、十条、二十二条);
(2)环境保护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一般规定的具体详细,是进行环境管理、处理纠纷的直接依据.
(4)环境标准.
(5)其他部门法中的在关环境的法律规范.(包括中国加入或签署的国际法或公约)
⑺ 我国环境保护法的主要管理机构有哪些
(1)我国环境法体系包括:宪法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定,环境保护基本法,环境保护单行法规,环境标准,其他部门法中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规范,共五部分。
(2)宪法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定,为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奠定了基础,是各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的立法依据。在宪法中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国家职责和基本国策予以确认,把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指导原则和主要任务予于规定,就为国家和社会的环境活动奠定了宪法基础,赋予其最高的法律效力和立法依据。
环境保护基本法是处宪法意外在环境保护法体系中有核心的最高地位的综合性实体法。它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的重大问题予于全面的原则性规定,是其他单行环境法规的立法依据。其对促进我国环境法体系的完备化,加强环境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规是以宪法和环境保护基本法为依据,是它们的具体化。具体而详细的单行环境法规是进行环境管理、处理环境纠纷的直接依据。它在环境法体系中数量最多,占有重要的地位。
环境标准是我国环境法体系中的一个独立的、特殊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他环境法律、法规相配合,在国家环境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其他部门法中有关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法律规定是环境法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对具有广泛性的环境与资源保护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调整和规范
⑻ 我国环境立法中是如何贯彻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原则的
中国在参照“污染者付费原则”的基础上,于1979年在《环境保护法(试行)》第6条规定了“谁污染谁治理”原则,即“已经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单位,应当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制定规划,积极治理,或者报请主管部门批准转产、搬迁”。在1989年新的《环境保护法》中删去了“谁污染谁治理” 的字样,改为由具体的制度和措施规定来隐含这一基本原则。
所谓开发者养护,是指对环境和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组织或个人,有责任对其进行恢复、整治和养护。强调这一责任其目的是使资源开发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维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永续利用。
所谓污染者治理,是指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组织或个人,有责任对其污染和被污染的环境进行治理。其目的仍在于明确污染者的责任,促进企业治理污染和保护环境 。
并且,作为一项法律原则,隐含地规定于法律条文中还有利于立法者以及执法者在解释该原则时不受直接规定的局限,例如,“开发者养护”就是这种解释的产物,因为其基本思想与污染者治理具有一致性。作为对环境法基本原则的概括,“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则更为精辟和全面。
从中国环境法律规定看,该原则并不包括对污染损害和环境破坏所造成的被害人的损失予以赔偿。关于环境污染损害的赔偿,适用《民法通则》和有关环境立法对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责任的特别规定(无过失责任)。
⑼ 近几年我国颁布的和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
环境保护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12-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008-12-29]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2008-09-04]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008-03-2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2-1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002-06-0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008-03-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2008-07-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00-09-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005-04-0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6-10-29]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1996-10-29]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2007-01-10]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 [2001-08-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1998-04-2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1991-06-29]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1985-06-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2005-02-2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002-08-29]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2000-10-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1989-08-29]
环境保护法规规章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2007-03-06]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1998-12-0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2000-03-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1991-05-08]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2003-06-16]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2002-03-15]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2008-09-01]
有机食品认证管理办法 [2001-04-27]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2001-03-20]
环境标准
水环境标准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发布日期
GB/T 14848-1993 地下水质量标准 1993-12-30
GB 3097-1997 海水水质标准 1997-12-03
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2002-04-28
GB 5084-1992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1992-01-04
GB 11607-1989 渔业水质标准 1989-08-12
GB 15580-1995 磷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1995-06-12
GB 15581-1995 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 1995-06-12
GB 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1996-10-04
GB 13458-2001 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2001-11-12
GB 18486-2001 污水海洋处置工程污染控制标准 2001-11-12
GB 18596-2001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2001-12-28
GB 14470.1-2002 兵器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 火炸药 2002-11-18
GB 14374-1993 航天推进剂水污染物排放与分析方法标准 1993-05-22
GB 14470.2-2002 兵器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 火工药剂 2002-11-18
GB 14470.3-2002 兵器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 弹药装药 2002-11-18
GB 18918-2002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2002-12-24
GB 4287-1992 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1992-05-18
GB 13457-1992 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1992-05-18
GB 13456-1992 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1992-05-18
GB 19430-2004 柠檬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2004-01-18
GB 19431-2004 味精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2004-01-18
GB 19821-2005 啤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2005-07-18
GB 18466-2005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2005-07-27
GB 20425-2006 皂素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2006-09-01
GB 20426-2006 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2006-09-01
GB 21523-2008 杂环类农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2008-04-02
GB 21900-2008 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 2008-06-25
GB 21901-2008 羽绒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2008-06-25
GB 21902-2008 合成革与人造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2008-06-25
GB 21903-2008 发酵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2008-06-25
GB 21904-2008 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2008-06-25
GB 21905-2008
GB 21906-2008 提取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中药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2008-06-25
2008-06-25
GB 21907-2008 生物工程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2008-06-25
GB 21908-2008 混装制剂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2008-06-25
GB 21909-2008 制糖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2008-06-25
GB 3544-2008 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2008-06-25
GB 4914-1985 海洋石油开发工业含油污水排放标准 1985-01-18
GB 4286-1984 船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1984-05-13
大气环境标准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发布日期
GB/T 18883-2002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2002-11-19
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1996-01-18
GB 9137-1988 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 1988-04-30
GB 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1997-01-01
GB 21522-2008 煤层气(煤矿瓦斯)排放标准(暂行) 2008-04-02
GB 20952-2007 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2007-06-22
GB 20951-2007 汽油运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2007-06-22
GB 20950-2007 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2007-06-22
GB 4915-2004 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2004-12-29
GB 13223-2003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2003-12-23
GB 18483-2001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2001-11-12
GB 13271-2001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2001-11-12
GB 9078-1996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1996-03-07
GB 16171-1996 炼焦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1996-03-07
GB 14554-1993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1993-08-06
声环境标准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发布日期
GB 3096-2008 声环境质量标准 2008-08-19
GB 10070-1988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 1988-12-10
GB 22337-2008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2008-08-19
GB 12348-200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2008-08-19
GB 14227-1993 地下铁道车站站台噪声限值 1993-03-06
GB 12525-1990 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 1990-11-09
GB 12523-1990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1990-11-09
GB 12348-1990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1990-05-01
GB 9660-1988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 1988-08-11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发布日期
GB 16889-2008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2008-04-02
GB 16487.9-2005 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废电线电缆 2005-12-14
GB 16487.8-2005 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废电机 2005-12-14
GB 16487.7-2005 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废有色金属 2005-12-14
GB 16487.6-2005 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废钢铁 2005-12-14
GB 16487.5-2005 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废纤维 2005-12-14
GB 16487.4-2005 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废纸或纸板 2005-12-14
GB 16487.3-2005 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木、木制品废料 2005-12-14
GB 16487.2-2005 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冶炼渣 2005-12-14
GB 16487.13-2005 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废汽车压件 2005-12-14
GB 19218-2003 医疗废物焚烧炉技术要求 2003-06-30
GB 19217-2003 医疗废物转运车技术要求 2003-06-30
GB 18597-2001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2001-12-28
G
⑽ 我国环境立法原则与环境法基本原则
我国环境立法原则:第一,它的内容必须在环境立法中有所体现,是对国版家环境保权护基本方针、政策的描述,并且贯穿于整个环境立法之中。第二,它的交力必须全面贯彻于环境法律规范的始终,并且可以弥补环境立法之局限性。
环境法基本原则:协调发展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原则;协同合作原则;公民参与环境政策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