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培养道德观
⑴ 大学生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需要树立什么道德观
大学生和谐道德观以和谐为第一要义,即大学生个体要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真正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融入集体;形成与人之间道德关怀的氛围、相互合作的和谐关系;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道德观。
1.多阅读,读一本好书
在图书馆安静地待一上午静谧而又美好。不断地读书会让你自己的修养不断的提高。这是会影响人的一辈子的事情。
2.多实践。在读书的同时,也要多参加实践活动哦。在提升内在修养的同时,也要多多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
3.去做一名志愿者,助人自助,在生动的实践中受到磨砺和锻炼,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时,不知不觉地也加强了对社区、对社会的了解,学到很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如果现在的你感到迷茫那么
不妨成为一名志愿者
在帮助他人的同时,提高自己的修养,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
4.注重道德修养
一个有修养的大学生,肯定是离不开良好的道德修养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尊敬师长,孝顺父母,团结同学。做一个有礼貌,道德品质良好的大学生。
5.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大学生活充满挑战,有来自学习的,也有来自于人际关系、家庭生活方面的,从而产生种种不同的情绪,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
因而大学生要充分的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情绪,并以适当的方式来处理情绪,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提升道德修养这条路漫长而持久,但它会帮助你成为更优秀的人。
⑵ 大学生应该如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1、拥有献身精抄神。就是为他人、袭为社会做好事的精神,是“为人民服务”精神的崇高体现。在人的道德素质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要能有一种“无私”的精神。从根本上来说,道德就是要对他人做奉献。
2、树立群体意识。是指在一个共同体中生活的人所应有的维护共同体生存和发展的意识。群体意识要求人们在道德 生活中,不要以个人的私利来妨害群体的利益,要发扬协作的精神,自觉地维护群体利益。
3、树立责任观念。是一个人对自己所应履行义务的一种强烈的责任心。责任观念的大小和有无,是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同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有了强烈的责任观念,就一定会成为一个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民族。
(2)大学生培养道德观扩展阅读:
大学生应该树立的道德品质:
1、适应转变,认清使命,有俺的能力,不要墨守成规。
2、树立崇高的理想,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3、加强素质修养,提高道德水平。
4、追求高尚人格,不断完善自身。
⑶ 如何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一)坚持用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引导我们做品德高尚的人。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哲学、教育、史学、经济、文学、艺术、宗教等,它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和气质。
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精神。这些优秀的道德理论和文化传统,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坚持用这些民族的传统精神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增强自身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
(二)加强公德教育,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怀,多数青年学生在观念上都能够认同,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产、讲究卫生、尊重他人、处理好人际关系等公德意识。
而少数人的公德意识偏低,这种情况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因此,加强公德教育,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就成为当前德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作为高校,应建立健全的培训机制,多形式、多渠道对教师进行培训。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武装头脑,教会学生:宽厚大度、无私正直、仪表端庄、谈吐高雅、乐于助人、敬老爱幼、尊重师长等方面。这才能使高校的整体精神面貌提升。
只有这样做在提升自我素养的同时,努力做好生活中的每件事。才能使我们的大学生活更加和谐,更能使我们的未来一片光明。
(四)树立正确的科学信念,能够辨别传统文化中哪些是可取的,哪些是应该摒弃的。正如论语所说:“择其善者而从制,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就是传统文化留给我们最经典适用的一个判断标准:择善而从。这样,以科学信念作支撑的思想道德,才是现代的思想道德。
总而言之,提高思想道德修养,首先要提高传统文化的修养,同时树立并坚持正确的科学信念,明确科学和科学信念的真正含义,以科学的信念为人处世,以高尚的道德作为科学信念的精神基础,二者相辅相成。
⑷ 怎样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品质
1.
首先大学生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都要注重知行合一,坚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在实践中进一步成长,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境界,完善自我。
2.
其次大学生要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在大学四年中好好学习专业知识,在空闲时间学习其他知识领域的内容,只有心怀学问,才能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
3.
大学生要加强自我修养,培养高尚的人格,将道德理念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习惯中,养成乐于助人,团结协作,关心他人的美好品德,修身律己。
4.
大学生要具备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懒散、不积极进去的生活态度,与具有良好修养的人交朋友,学习他人身上的优点,摒弃自己身上的缺点,不断提高个人修养。
⑸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和谐道德观
一、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基本内涵道德观就是人们对道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对一系列道德问题的抽象和概括。大学生和谐道德观是中国特色的新道德观,是一种有助于社会整合、为选择不同的价值体系的利益主体——大学生所共识的能够协调其行为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一)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第一要义 大学生和谐道德观以和谐为第一要义,即大学生个体要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真正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融入集体;形成人与人之间道德关怀的氛围、相互合作的和谐关系;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道德观。 (二)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指导思想 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这就意味着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要通过对学生作为人的主体地位的确认,对他们的利益的尊重,帮助他们确立起以人为本的道德观,始终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大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三)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价值取向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内涵丰富、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体系。它在和谐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建设中举足轻重,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首先,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其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现阶段作为我们全社会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当前中华民族的理性自觉。再次,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杆。大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形成和谐道德观。 二、培养大学生和谐道德观是高校德育工作的现实需要道德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人类的道德素质和水平随着社会文明不断发展而逐渐提高。近年来,高校也积极探索和开展了诸多结合学校实际、学生实际的德育实践活动,德育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伴随着经济结构的多样化,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实用主义、利己主义、悲观主义,在一些大学生中有所抬头,部分大学生的道德观存在严重偏差。具体表现如诚信意识淡薄,论文抄袭、剽窃、考试违纪舞弊,助学贷款拖欠不还,缺乏正义感,是非观念模糊,行为举止粗俗,吸烟酗酒;一些大学生婚恋观缺乏道德责任感,寻求感官刺激;对互联网信息缺乏理性分析和思考,道德自律和自我约束往往陷入低谷,甚至脱离现实,沉溺网络患上“网络孤独症”、“网络成瘾症”;部分学生在人生价值取向上,将个人价值置于社会价值之上,将个人事业成功列在人生追求目标的首位,从注重奉献的理想主义转向注重实用、实惠和物质享受的现实生活,倾向于索取与奉献并重,并以索取多少来决定奉献多少。当代大学生这些道德不和谐的表现及因素,都将影响到大学生的和谐全面的发展,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提出,是高校道德观教育不断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化不和谐因素为和谐因素的新途径、新实践。 三、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实践探索从本质来看,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培养作为一种对道德规范认同与接受的过程,对个体生命而言,就是一种心智模式的提升,人生智慧的陶冶,个体潜能的发挥,主体性人格的形成,个体生命的健康成长。这一过程既不是简单的有关道德观知识的传授,更不是单纯的合乎价值主导的行为训练,而是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灵魂震撼灵魂的体验。因此,在大学生和谐道德观培养的具体实践中,应该充分重视非理性因素对学生行为的作用,改变过去单纯认为是理性因素决定学生的行为方式的观点。对学生始终要怀有深切的关怀与理解,关切他们的内心世界,引导他们积极向上,成为合格的具有高度理性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者。(一)优化大学生的心智模式,消除影响大学生和谐道德观培养的不和谐因素 心智模式,是人的思想方法、思维习惯、思维风格和心理素质的综合反映,是一个人内在的对于外在事物的一种认识、一种评价、一种判断。由于心智模式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渐形成,隐藏于人的内心,不容易被察觉或检视,但却影响个体道德观的形成。影响大学生和谐道德观培养的心智模式最常见的有以下两种情况: 1.当今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社会的转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利益格局不断变化重组,价值观念发生嬗变,一些长期以来被多数人接受的道德准则被打破,而新的道德准则还没有确立,道德困惑在每个人的内心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容易产生不利于大学生和谐道德观培养的心智模式,如道德人格缺失、价值取向偏移、理想信念迷茫等。2.社会经济的转型导致部分家长道德观念滑坡、家庭结构不健全等,都不同程度地产生对和谐道德观抵触的心智模式,加之大学生中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其家庭环境优越,从未受过艰苦生活的磨练,往往被家长当作小皇帝、小公主宠爱,渐渐地就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智模式,这使他们当中不少人不可避免地在道德观方面出现种种弱点,如道德认知模糊、道德观念错位等现象。 在培养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实践中,优化大学生的心智模式主要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互动探询和辩论等方式,营造一种自由、平等、轻松的情境,让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说出自己的见解,并有机会聆听别人的见解并进行反思和“自悟”。通过比较、学习、鉴别,每一个参加者都可以看清自己的心智模式对自己的道德观所带来的影响,从而改善、优化自身的心智模式,促进和谐道德观的形成。 (二)和谐互动,塑造大学生和谐道德观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特殊性,决定其在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培养中的主课堂地位和主渠道作用。2006年秋季以来,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以教学观念转变为先导,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全面掌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认真分析思想政治领域的倾向性问题,努力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思想道德实际,通过运用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和案例式教学,建构符合学生心理特点、适合代际交流、站在学科前沿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新体系,开展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教育,切实做到教师教学主导和学生学习主体间的和谐互动。这种和谐互动要求教师在自身获得进一步发展,成为学者型教师的同时教学生“学会学习”,全面发展。具体步骤如下:教师通过自身的学习研究,公布一些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选题点,指导学生自主选择选题。譬如确定大学生道德观研究这一个点,学生可以在教师组织讨论下自主选择有浓厚兴趣的题目,衍生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观的调查研究、大学生生态道德观的调查研究、大学生生命伦理道德观的调查研究、大学生爱情(恋爱)道德观的调查研究、大学生消费道德观的调查研究等相关子选题。学生通过课后查资料、实践调查之后,形成论文观点,并做成powerpoint的幻灯片,以图、文、声三维的方式呈现。 这种和谐互动,不仅可以建立起师生之间和谐的信息沟通,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并加以引导和分析,使德育内容真正触动学生,使学生能真正喜欢所学的课程,确立社会主义信仰,并且能够真正掌握学习方法,在思想多元化的社会中明辨是非,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一致,形成和谐道德观,而且还可以创造使学生潜能得以发挥的条件和机会使教师在教学中增加更多的讨论和对话的空间。结合个人优势、经验和研究心得等,最大限度地容忍差异和不同,容忍每个人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和解释,充分展现“和而不同”的人性关注,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由知识本位向人格发展的转化,由知识灌输为主向以价值道德观引导为主的转化。爱因斯坦曾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武器,但是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一样就象一只受着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和谐互动,促进大学生求真求善求美,达到自身道德观的和谐。 (三)寓德于美,提升大学生和谐道德观 美是以人为中心的道德修养的体现,对美的规律的学习与探究可以开启人类智慧的大门,可以净化人类的灵魂。寓德于美,德育给美育以丰富充实的内容,保证美育的正确方向。传统和谐美学思想追求对象的外在形式上的和谐,追求形式和内容统一间的和谐,也追求超感性的内容要素上的和谐。和谐的价值在于“和”,“和为贵”,追求通过确立和执行和谐的道德观的各种行为规范,保持大学生的行为与秩序的合理稳定,引导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第一要义体现了和谐美学的内涵,强调“和谐即美”,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受教育者个体发展需要的统一为出发点,在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调控构成德育体系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发生和谐共振效应,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全面而和谐发展。
⑹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01
在平时生活中多与人沟通,交流,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观念,只有与社会有了关联,才可能得到真正提高。其次是要保持身心的健康,有一个良好的生活态度,生活习惯,只有人乐观向上了,思想道德素质才有了提高的前提条件。
02
多读书,多了解社会发生的事,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同时以人为镜,多向你周围的人学习,所谓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每个人总有自己的闪光点,尊重他人,谦虚谨慎,相信自己,你可以的。
03
提高自己的法律修养,则首先自己要懂法,多了解一些有关自身权益的事,多关注一些时事,多看一些法律基础,了解自身的权利与义务,同时积极向他人推广,讲解,你自己的法律修养也会越来越高。
04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军和接班人,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认真的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八荣八耻”重要思想,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为祖国的未来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而奋斗。
大学生我们应该自觉树立良好的大学生风范和形象,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带动、影响周围同学,在学生中营造一种良好的自律与自我教育的整体氛围与风气,营造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使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奋发向上,自觉成才,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大学生应该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做个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大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受到他人的尊重。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成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新人,发扬良好的道德风尚。培养“八荣八耻”的观念.这一观念的是让我们树立起一个良好的道德规范。
在学校或者在社会树立好良好的道德规范,改自身的不良习惯,发扬好的有点,在学校能做到尊敬师长,关系和爱护同学。在社会上能爱护公共卫生和环境,礼貌他人,做个有良好的有思想文化修养的人。最为大学生我们要自觉地养成:自觉加强自我监督,自觉认真的学习学校开设的思想文化道德课。
大学生是祖国和人民的希望,我们肩负着光复祖国强盛重任,我们要认清自己担任的责任和义务,自觉树立奉献社会职业理想和信念,立志奋发成才,为祖国和人民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倡道德之风,践道德之行,为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和完美人生努力奋斗!
⑺ 大学生应如何提高道德修养
大学时期是人生道德意识形成、发展和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形成的道德观念对我们大学生影像很大。
所以我们要做一个知荣辱、讲道理的人,这不仅是社会的殷切期望,也是我们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自觉恪守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努力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加强自我修养,培养高尚人格,将道德融入他们的生活习惯中,坚持“八荣八耻”等荣辱观,修身律已,自觉想劳动模范学习,从他们身上学到他们优秀的道德观念。重视自我修养,自我修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极为重要的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中,自我修养在培养大学生自强不息精神,增强心理承受力,提高思想道德境界方面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当代大学生应追求高尚人格、不断攀登人生高境界。虽然大学时期的我们思想、道德和心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的来说,社会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思想还不够成熟,还存在有明显的知行脱节的现象。比如在成才问题上,一方面具有强烈的成才愿望,另一方面又缺乏勤奋刻苦、勇攀科技高峰、耐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的决心和恒心。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完善自己。
(二)从我们大学生所处的环境看,我们长期生活在校园里,社会实践非常缺乏,不能真真切切地体验社会现实的方方面面。因此,容易出现思想方法脱离实际、价值观抽象等问题,以至进入社会处理问题缺乏思想准备和实际能力。因此,要尽量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锻炼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首先要从教育者着手,教师要有丰富的全面的专业知识和高尚的道德水平。这样学生才可以从老师身上不仅学到知识,还可以学到课本外的东西,这也可以是我们进入社会前学到的“社会经验”。我们正处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历史条件下,目前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及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对我们的健康成长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特别是在网络信息广泛覆盖的今天,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以网络为载体,快速传播,对我们影响极大,但我们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这时社会不仅要从治理社会大环境入手,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而且,要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入手,对大学生进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爱国主义、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等方面的教育。我相信这应该是一个有效的措施。它对于引导我们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抵御腐朽思想的侵蚀,有非同一般的作用,也有利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我们一方面是联系社会实际,一方面是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在比较与鉴别中学习,我们大学生要学会运用课堂所讲授的理论去分析和认识现实社会生活中纷繁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现象,去比较和评价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并在分析与比较中选择和确立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要注重知行统一,在实践中学习。“不行不为真知”。坚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边获知边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知”的理解和认识,真正做到知行统一,从而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境界,达到完善自身的目的。
总之,只有我们的道德观念和水平提高了,我们才能成为一名有知识有内涵的大学生,这要我们养成一日三省的习惯,自省自警,自珍自爱,知荣求善,知耻改过,让社会主义荣辱观转化自己内在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成为自己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和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只有做到以上我们大学生的道德水平才能进一步提高。
⑻ 大学生如何进行品德培养
从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是提高大学生修养和素质、落实高校德育目标不可或缺的必修课程,是大学生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的主要渠道。
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本课程既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系统的知识性,又具有突出的实践性和教育性,更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在当今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学科地位置。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及法律意识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信息化时代,社会的经济、文化和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际交往的目的和方法较之以往也有所不同,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思维,去适应社会的变化。怎么样能使学生去适应社会的不同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在大学生期间必须要学习的。
每个人都需要与人接触交流,会有合群倾向,会不自觉地融入相似的集体中。人际交往是个人社会化的起点和必由之路。各个行业的发展、精英领导的成功都离不开团队协作,离不开良好的人际交往。如果没有他人的合作,个人将无法完成这个过程,获得成功。
这就需要大学生学习人际交往技巧,要“以德为先”,”与人为善”,了解人际交往的原则:表达关爱、经常联系、学会宽容等。为建立和谐同学关系、家庭关系、社会关系做准备。
这也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表现;在培养道德意识的同时,注重法律意识也尤其重要,针对“校园贷”的情况,学院通过案例分析结合视频大力宣传,远离非法融资,借贷案件。从道德上规范自己的行为,时刻铭记自己的身份,把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大学生做一个遵法、守法的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