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是伦理的具体化

道德是伦理的具体化

发布时间: 2022-12-26 04:39:01

① 如何理解伦理,道德,伦理学三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人们大都把道德和伦理视为一个概念,其实,两者并非完全一致,对此进行界定,首先应该分别弄清楚它们的辞源意义和概念意义。

1、辞源涵义

从辞源上考察,在西方, “道德”(morality)一词源于风俗(mores),而mores则是拉丁文mos(即习俗、性格)的复数,后来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根据希腊道德生活的经验,从mores一词创造了一个形容词(moralis),指国家生活的道德风俗和人们的道德个性。英文的morality就沿袭了这一含义。

“伦理”或“伦理学”(ethics)一词源于古希腊的伊索斯(εˊθ0S)。该词在荷马时期表示驻地或公共场所,在早期古希腊哲学家中,这个词表示某种现象的实质或稳定的场所。后来专指一个民族特有的生活惯例,相当于汉语的“风俗”、“品质”、“品格”、“德性”等意思。

可见,在西方道德和伦理的辞源涵义相同:都是指外在的风俗、习惯以及内在的品性、品德。即一方面是外在的行为规范,另一方面是指内在的行为规范心理自我-个人的品德。

但在中国,道德与伦理的辞源涵义却有所不同:“道”本义为道路。《说文》曰:“道,所行道也。”引申为规律。所谓人道,指社会行为应该如何的规则,如《礼记》云:“亲亲、尊尊、长长、男女有别,人道之大也。”“德”本义为得。《管子?心术上》曰:“德者,得也”。“德”是“外得于人,内得于己。”(《说文》)“道”与“德”的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中:“故学止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道”和“德”联系在一起的意思是:“道者,人之所共由;德者,人之所得也。”(《四书集注?论语注》)可见,中国“道德”的辞源涵义与西方相同,一方面是外在的行为规范,另一方面指内在的行为规范心理自我-个人的品德。

“伦”本义为“辈”。《说文》曰:“伦,辈也。”引申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国古代的“五伦”就是指五种人际关系: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理”本义为“治玉”。《说文》云:“理,治玉也。”引申为治理和物的纹理;进而引申为规律和规则。可见,中国的“伦理”就包括如下两个意思:一方面是外在的规范-行为应该如何;另一方面是人际关系的规律-行为事实如何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

2、概念涵义

我们是在如下意义上使用“道德”和“伦理”这两个概念的:“道德”指行为应该如何的规范和规范在人们身上形成的心理自我-品德:“伦理”指行为事实如何的规律和行为应该如何的规范。

要正确理解“道德”与“伦理”这两个概念,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道德与伦理是“行为应该如何的规范”的涵义

作为“行为应该如何的规范”的道德与伦理是指社会制定或认可的关于人们具有社会效用的行为应该如何的非权力规范。

第一、关于道德和伦理“具有社会效用”

道德和伦理都是行为“应该”如何的规范,“应该”是道德和伦理的重要属性。但是,并不是它们的特有属性;因为 “应该”如何的行为规范并不都是道德和伦理。以吃饭为例,西方人习惯用刀叉,印度人习惯用手指,中国人习惯用筷子。这三种习惯都是应该如何的规范,但皆非道德和伦理。我们不能武断地认为使用刀叉或筷子,是道德的和合乎伦理的,而使用其他的手段是不道德的。

道德和伦理的“应该如何的行为规范”的关键在于具有利害社会的效用:道德和伦理是社会制定或认可的关于人们的对社会“具有利害效用”的行为应该如何的规范。

第二,关于道德和伦理是“应该而非必须的非权力”规范

道德和伦理是行为“应该”如何的规范,但法律也是“应该”的行为规范。这两种的区别在于什么?过去的观点一般认为是法律规范依靠“强制力量”来维系,而道德和伦理规范依靠“非强制力量”来维系。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所谓强制,就是使人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意志而服从他人意志的力量,强制包括肉体强制、行政强制和舆论强制。实际上道德和伦理也依靠“强制力量”维系,是依靠“舆论强制”。因为,舆论同样具有使人们不得不放弃自己意志而服从他人意志的力量。俗语道“唾沫星子淹死人”、“舌头底下压死人”,就是“社会舆论”强制力量发挥的作用。

因此,伦理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区别,不在于是依靠依靠“强制力量”,而在于是否依靠一种特殊的强制:权力。权力是管理者拥有且被社会承认的迫使被管理者服从的强制力量。法律规范是权力规范;伦理道德规范则是非权力规范。

(2)道德是“规范在人们身上形成的心理自我-品德”的涵义

② 为什么伦理学不叫道德学

伦理学不叫道德学原因是:“伦理”与“道德”在词源学、英语语境及实存的人伦关系三个层面各有内涵和意蕴,但是“伦理”与“道德”又不是毫不相干的平行线,它们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伦理内涵着道德,道德有待于发展为伦理;伦理是道德的本质,道德是伦理的具体化;伦理是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客观依据和基本前提,是道德的原则和本质,道德是伦理的表象和必然指归。伦理与道德的具体内容都是随着人类的进步与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因此伦理学不叫道德学。

③ 道德和伦理的关系

“伦理”与“道德”是伦理学或道德哲学中的两个核心概念,但二者长期处于概念模糊和逻辑混乱状态,导致伦理学和道德教育“名不正而言不顺”.作者通过对这两个概念进行以词源学为基础的三重比较:汉语言文化中的比较、英语文化中的比较、中西文化中的比较,进而得出结
论:当代“伦理”概念蕴含着西方文化的理性、科学、公共意志等属性,“道德”概念蕴含着更多的东方文化的情性、人文、个人修养等色彩.“西学东渐”以来,中西“伦理”与“道德”概念经过碰撞、竞争和融合,目前二者划界与范畴日益清晰,即“伦理”是伦理学中的一级概念,而“道德”是“伦理”概念下的二级概念.二者不能相互替代,它们有着各自的概念范畴和使用区域.
人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既有自我的要求,又受社会的政治、法律、伦理的支配和约束.为了使人真正成为人,社会成为真正的理性社会,就必须有道德的自觉规范.作为社会调控体系的重要手段,伦理道德与法律规定共同构成人们的行为规范内容.
本专题包括四个主要内容:伦理规范与道德传统、品德与自律、诚信与德行,以及民事行为与法律规范.
本专题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对道德传统与伦理规范的学习,对品德与自律、诚信与德行、民事行为与法律规范的知识的掌握,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道德品质和民事法律,引导学生自觉锤炼道德品质、恪守德行规范.
重点和难点是品德的特征、个体德行由他律到自律、诚信的当代价值、民事行为和民事法律行为的区别与联系.

④ 伦理是道德的具体化对错

错。
伦理是必然性的社会关系,道德是应当如何的规范。伦理强调的是由人构成的人伦关系,这些关系是外在的、客观存在的;道德则要将伦理客观化的道理、原则内化为内在的规范和德性,具有主观性。
伦理构成了道德的基础和前提;道德则成为伦理的载体和形式。
道德规范才是伦理的具体化。

⑤ 什么是“企业伦理道德”

企业伦理道德

一、企业伦理道德的本质和特征

(一)企业伦理道德的本质和概念

企业伦理道德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规范企业员工行为的 要求和准则,企业伦理道德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始终,对企业文化的其 他因素以及整个企业活动都有着较深刻的影响。那么什么是企业伦理道德?我们首先看什么是伦理、道德。所谓道德是指人类社会依据二定的利 益要求,以是非、善恶为分界点,调整人们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伦理比道德前进了一步,是道德现象的概括,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科规则。因此,使用道德一词和使用伦理一词,并没有根本的区别。

企业是一个小社会,存在着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员工与管理者,分业与社会等等多方面的复杂的社会关系。正确处理和协调好这些关系,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就必须有相应的行为规则。用以调整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与社会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就是企业的伦理道德。

(二)企业伦理道德的特征

企业伦理道德,既体现了社会伦理道德的基本精神和要求,又有自己鲜明的独特性。

1·企业伦理道德与社会伦理道德具有一致性。所谓一致性,是指企业伦理道德的规范体系和全社会的道德原则相一致。从企业伦理道德原则、规范和要求看,它们的基本原则都反映着社会伦理道德原则。

2·企业伦理道德与规章制度紧密相连。企业伦理道德与规章制度存在着功能上的区别。前者要求企业员工"应该怎样做",但不是靠强制来实现的,后者的要求是"必须这样做",它是一种对禁止性后果的确认,是靠强制力量实现的。但是,企业伦理道德又与规章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企业伦理道德大多数通过有关的"守则"、"准则"、"条例"、"制度"以及其他各项规章固定下来,从而使企业伦理道德具有更大的约束力。

3·企业伦理道德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企业伦理道德是同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活以及职业要求相结合的。由于企业员工的工作岗位具有相对稳 定性,因而在企业实践中,会形成比较稳定的职业心理、职业习惯和职业道德评价。这种心理、习惯和评价,会铸成企业员工稳定的品质,进而决定了企业伦理道德的连续性。企业伦理道德与社会伦理道德的一致性,也使其与员工所受的家庭和社会教育相一致,这也决定了企业伦理道德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

二、企业伦理道德的基本内容

(一) 企业伦理道德的体现

企业伦理道德主要通过企业主体的品德、企业的服务行为、企业经营的客体、企业内外部的人际关系等方面体现。

1·企业主体的品德。企业的主体就是在企业中从事管理和经营的员工群体。企业主体品德是指企业的管理者、经营者及普通员工的道德水平和道德素质。企业主体品德是企业道德文化的集中反映及其人格化的具体体现。企业主体品德主要通过企业经营宗旨、社会责任心和企业道德标准表现出来。

2·企业的服务行为。企业伦理道德在经营活动中通过其服务行为来体现。服务行为通过企业员工的仪表、语言、风度、气质表现出来。

3·企业经营的客体。企业经营的客体主要是商品。商品本身不存在什么道德因素,但企业主体生产经营什么商品、怎样生产经营则是一种道德行为的表现。

4·企业的人际关系。企业的人际关系包括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企业与社会及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良好的企业道德是调节人际关系的准则、联结人与人情感的纽带,在创造企业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企业伦理道德的基本原则

企业伦理道德和社会伦理道德一样,由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企业伦理道德建设应当遵循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所指出的:"道德是经济基础的反映,而不是脱离历史发展的抽象概念。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但必须实行按劳分配,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竞争,而且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还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在共同富裕目标下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全民范围的道德建设,就应当肯定由此而来的人们在分配方面的合理差别;同时鼓励人们发扬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相结合的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精神,发扬顾全大局、诚实守信、互助友爱和扶贫济困的精神。"(决议)十分明确地揭示了社会主义企业伦理道德建设的经济基础和它的基本原则。总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同时还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引入竞争机制,这就是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存在的基础。

同这种经济基础相适应,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的基本原则有公正原则、集体主义原则、为人民服务原则、克己奉公原则、诚实守信原则、人道主义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等等。这些伦理道德原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居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企业伦理道德的根本性原则,也是企业伦理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指导方针。企业伦理道德规范的确立要受到伦理道德原则的制约,是伦理道德原则的具体化。

⑥ 如何理解伦理与道德的关系 如何理解伦理与道德的关系

所谓伦理,就是指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是指一系列指导行为的观念,是从概念角度上对道德现象的哲学思考.它不仅包含着对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处理中的行为规范,而且也深刻地蕴涵着依照一定原则来规范行为的深刻道理.是指做人的道理,包括人的情感、意志、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是指人际之间符合某种道德标准的行为准则.
道德包括伦理,都属于调整和约束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但伦理常用与家庭等有亲属关系的人.道德使用范围更广
伦理主要指客观的道德法则,具有社会性和客观性;而道德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法,主要指称个人的道德修养及其结果.

⑦ 伦理与道德的概念及其区别是什么

伦理与道德的概念及其区别是就日常用法来说,伦理是客观的、外在的、社会性的,道德是主观的、内在的、个体性的。就价值本身来说,伦理的核心是正当,道德的核心是善。就规范来说,伦理具有普遍性,道德具有独特性。就评价尺度来说,伦理关于对错,道德关于善恶。

伦理虽然也是规则性的,但偏重于调节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类之间的关系,其价值态度和立场是在相互关系发生的,追求一种正义与和谐的境界。道德或美德主要是个体对自我的道德要求与规范。

道德的特点

正因为道德的自我性、主体性特点,也使道德带有明显的主观性和不可共享性特点,道德只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特别是当自己受到良心谴责或心灵安慰时,往往是闭门思过或“独乐乐”。伦理正好相反,伦理是客观的。

是在相互关系中产生的,是交互主体性作用的结果,不会因个人好恶而改变其性质,相对于道德而言,带明显的可公度性和可共享性。所以,黑格尔把道德看作自由意志的主观精神的形式,而把伦理则看成是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的统一。

统一体是家庭、市民社会、国家这些客观存在的伦理实体。道德在本质上是自律的,而伦理偏重于他律。因道德的自主性特。

道德常常是对自己发出的价值指令,而伦理因是双方或多方关系的角逐,需要有超越于任何一方利益之上的行为规则,伦理的指令常常是“你们应当如何”或“大家应当如何”,这对于伦理主体而言具有某种外在制约性。

⑧ 伦理和道德有什么区别

1、属性不同

伦理是复生命个体制内在的自我理性控制行为的原则,是个体动物性本能不可逾越的标准底线。比如懒惰。

道德是个体在实际生活中应该遵循的外在规则,即道德只是相等同的个体之间相互性约定或应该遵守的规则,它介于伦理与法律法规、职业规范等社会管理的条文之间,

既是伦理的高级形式,又是社会化行为规范的下线,即当社会或群体的约定达到法制化规约或职业化限定时,就已经不是道德范畴。

2、侧重点不同

伦理强调的是家庭内在或社会生活中作为生物性个体间的秩序与规则。

道德以各个体的独立为原则,强调的是个体自我的平等与规则,实现相互或相对的公平与公正,因而道德的主体是个体的自我,而不存在集体道德的概念,也就是道德的实践本身只能标量个体德行而不可能代表别人也有这种或必须拥有这种德行。 

3、主客观性不同

伦理具有客观性,即它往往客观存在着相对固定的规则或限定着当事者行为的实施,存在必须或不可以、可以等肯定或否定的事实判断。

道德往往带有明显的主观性,即道德行为的判断、实施的标准等因个体的变化而变化,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情感、理智等决定着道德判断的不同因素。

⑨ 伦理与道德的概念及其区别是什么

伦理与道德的概念:

1、伦理指的是人类对自己的社会行为约定的俗成的各种约束机制,是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处理这些关系的规则。如天伦的规则是天、地、君、亲、师这五伦;如人伦的规则是: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为五人伦。忠、孝、悌、忍、信为处理人伦的五条规则。

2、道德是指人内心世界的修为,是社会意识形态里的东西,是人们社会行为的准则与规范。中国人的道德是在仁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社会,风俗,习惯的总和。道是方向、方法和手段;德是素养、品性、品质。

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是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的总和。

伦理与道德的区别:

道德与伦理的区别主要有:作为日常用法,“伦理”更具客观、外在、社会性意味;“道德”更多地或更有可能用于个人,更含主观、内在、个体性意味;作为价值本身,伦理的核心是正当(适当、合适、合宜等),道德的核心是善(或美德、德性、好等)。

作为行为规范,伦理具有普遍性,道德具有独特性;作为评价尺度,伦理的尺度是正当与不正当、对与错,道德的尺度是好与坏、善与恶。作为学术范畴,伦理指关于各种道德的理性分析、说明、论证和评判,具有理论性、系统性和抽象性。

道德与伦理的联系是:二者是一体两面的,都关涉人类社会生活的善恶意义和行为的价值规范,都具有调节人类生活秩序、创造和谐的功能。伦理不内化为道德就不能有效实施,道德没有伦理基础,就缺乏合理性论证而沦为说教和空谈。

⑩ 什么叫伦理道德

伦理道德是一种规范,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是指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内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容和。伦理,从本质而言,是关于人性、人伦关系及结构等问题的基本原则的概括。伦理与道德是有着显著区别的两个概念,伦理范畴侧重于反映人伦关系以及维持人伦关系所必须遵循的规则,道德范畴侧重于反映道德活动或道德活动主体自身行为的应当;伦理是客观法,是他律的,道德是主观法,是自律的。
“伦理”与“道德”是伦理学或道德哲学中的两个核心概念,但二者长期处于概念模糊和逻辑混乱状态。当代“伦理”概念蕴含着西方文化的理性、科学、公共意志等属性,“道德”概念蕴含着更多的东方文化的情性、人文、个人修养等色彩。“西学东渐”以来,中西“伦理”与“道德”概念经过碰撞、竞争和融合,二者划界与范畴日益清晰,即“伦理”是伦理学中的一级概念,而“道德”是“伦理”概念下的二级概念。二者不能相互替代,它们有着各自的概念范畴和使用区域。

热点内容
司法解释的效力等级 发布:2025-01-16 03:59:08 浏览:624
民法典生态破坏责任 发布:2025-01-16 03:40:05 浏览:460
基层党员组织条例 发布:2025-01-16 03:40:04 浏览:271
公司注销法律依据 发布:2025-01-16 03:02:42 浏览:282
高级人民法院书记员 发布:2025-01-16 02:54:26 浏览:441
劳动法对合同工的工龄计算 发布:2025-01-16 02:53:53 浏览:117
法治文化道德 发布:2025-01-16 01:26:16 浏览:733
网络法院宣判 发布:2025-01-16 01:20:30 浏览:721
十八届四中全会一手抓法治 发布:2025-01-16 01:11:56 浏览:457
孙斌律师 发布:2025-01-16 01:06:55 浏览: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