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经选章

道德经选章

发布时间: 2022-12-27 15:35:28

1. 还原版《道德经》第二十四章:反者道之动

还原版《道德经》第二十四章全文如下:

本章前三句对应王弼本《道德经》第四十章,后两句对应王弼本第八十一章末段,最后一句出自王弼本第二十二章。本章文本前三句以楚简《老子》为底本,后三句以帛书乙本为底本,并对勘其他版本对底本作了校订。

“对立统一”原理的两大法则是“对立面始终存在”和“对立面互相转化”。本章之前的七个章节,阐述“对立面始终存在”,特征是彼此既“共生共灭”又“相辅相成”。本章开始的八个章节,阐述“对立面互相转化”,老子的术语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前者的基础是生命周期律,而后者的基础却是“公平公正”原理,这一点需要细心体会。

“反者道之动”是说,一切事物都必然向其对立面转化,婴儿要长大,太阳要落山,生命周期主导一切。而“弱者道之用”则是说,柔弱胜刚强,表面上是你强我弱,到头来却是我强你弱,表象与本质形成背离。“反者道之动”是描述单一事物在时间上的变化,而“弱者道之用”则往往运用于不同事物在同一时间段的互动。

“反者道之动”在千百年文化传承中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力,造就了中华文明特有的气质。在危难中对未来充满信心,因为黑暗终将过去,黎明即将到来,对未来的信念造就了中华民族特有的韧性。“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小事做起,由易图难,积少成多,赋予了中华儿女勤劳勇敢,务实进取的品格。面对强暴不畏惧,身处落后不气馁,独领风骚不霸凌。

本章分三段对“对立面互相转化”作了全面阐述:

第一段,“反也者,道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这是总纲,定义了“对立面互相转化”这一基本法则。它是道对宇宙的顶层设计,体现在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中,应用极为广泛。老子的圣人之道就是以此为核心展开的。

第二段,“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是对“反者道之动”的具体诠释,本质是天道轮回。“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简言之就是“无中生有”,它与之前讨论的“有无相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可混淆。本章之后有三个章节进一步探讨这一主题。

第三段,“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这是对“弱者道之用”的具体诠释,本质上是“公平公正”原理在个体行为模式中的体现,其结果是不争而争,弱能胜强。这是老子辩证思维最深邃的智慧,但却是被误读最多的一个概念。老子在下文用四个章节对此内涵作了全方位解读。

“反者道之动”是天命,“弱者道之用”是天机

“反者道之动”与“弱者道之用”是两个内涵不同的概念。“反者道之动”相对直观,容易理解,不少对此的解读也都可圈可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事物终将走向其反面。四季变换,生死轮回,命运起伏,国家兴衰,都是周期率的体现,都是一种“轮回”,“天道圆圆,各复其堇”。“轮回”需要时间的积累,时间在对立面转化中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这里需要强调,道的运动与物体的运动不可混淆。道本身是没有运动的,道是绝对的,绝对不存在运动,一旦有了运动就成了相对。大就是小,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还怎么运动?所以,“反者道之动”不是指道周而复始地运动,而是指道推动物体在向相反方向运动,是物动道不动。传世本第二十五章有“周行而不殆”一句,是犯了概念错误,系后人误读而添加,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误导,楚简《老子》并无此句。

“弱者道之用”则不然,古往今来的解读大都似是而非,未能切中要害。老子的本义是,在强弱一对矛盾中,表面上看似强者,实际上却是弱者;表面上看似弱者,实际上反倒是强者。换言之,表面的强弱是假象,真实的强弱恰恰与表象相反。老子称之为“正言若反”。这里“言”是语气助词,类似“焉”,不作“言语”解。“正言(焉)若反”就是“正面看上去好像反面”,因此若要求得正面,势必从反面入手。

争就是不争,不争就是争,强就是弱,弱就是强,不是诡辩,而是天机,是万事万物永远无法抗拒的规律,其背后真正的奥秘是“公平公正”原理,下文会作进一步阐述。“强”在老子词汇中表示索取,“弱”在老子词汇中表示供奉。道生万物养万物而不求任何回报,是无上奉献,所以才能驾御整个宇宙;水滋润万物而不求任何回报,是德比天地,所以才能主宰一切生命。有舍方有得,大舍有大得。反之,强梁不得其死,祸莫大于无敌。这是“弱者道之用”正反两面的涵义。

“舍”与“得”不可分割,只谈“不争”,而不谈“故莫能与之争”,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两千年来,人们对“弱者道之用”的诠释大都陷入了片面的误区,只见“不争”,而不见“故莫能与之争”。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对“上善若水”的解读,将“水善利万物而有争”,改成了“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有争”变成了“不争”,老子的辩证逻辑被偷换成了儒家的线性思维,“不争”的结果还是“不争”。但在老子的逻辑中,“不争”的结果反而是“有争”,不想得到的人最后反而得到的最多,故大成者从不与人相争。

对“弱者道之用”的片面解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老子原始章节被高位截肢,老子原文中对“弱者道之用”的诠释不翼而飞。“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在传世本中被移至第八十一章结尾,而“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一句则被插入了传世本第二十二章,致使老子“弱者道之用”的完整论述变得有头无身,为后人断章取义开了绿灯。这两段文字是对“公平公正”原理的阐述,也是“不争而争”辩证逻辑的具体体现,缺一不可。还原版将其各就各位,“弱者道之用”的完整逻辑得以再现,所指一目了然。

“对立统一”原理在老子思想体系中的地位

结合“反者道之动”,这里谈一谈“对立统一”原理在老子思想体系中的地位。

老子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对立统一”和“公平公正”两大基本原理,这是两条公理,是老子哲学的逻辑出发点,是先于一切存在而存在的法则。是“对立统一”原理决定了道的存在,而不是道创造了“对立统一”原理。

今天,人们仍然在不断讨论数学究竟是发现还是发明,从老子思想出发,数学只能是发现而不可能是发明。道生万物,是道制定了万物的规则,所以数学是道的发明,而是人类的发现,逻辑学亦如此。牛顿、爱因斯坦、杨振宁等诸多物理学家,在认识了宇宙最深层次的规律后,都认为宇宙是“被精心设计”的,而不大可能是自发产生的,因为其设计精妙实在是不可思议,可以排除一切偶然性。然而,“对立统一”原理又是先于道而存在的,形象地说是“对立统一”原理发明了道,而道则是发现了“对立统一”原理。这是“对立统一”原理在老子理论体系中无与伦比的地位。

因此,“对立统一”原理是不可挑战的,而这一原理的具体表述又有“对立面始终存在”(决定了道的存在)和“对立面互相转化”(决定了道生万物)两大法则。既然“对立面互相转化”不可抗拒,有“无中生有”,就必然有“有中生无”,有“宇宙大爆炸”,就有“宇宙大收缩”,“道生万物”也就不可避免地会有其逆过程,这才是完整的天道轮回。同样,有“出生入死”,就必然有“死而复生”,这是老子本体论不可回避的结论。生死轮回与四季变换和宇宙生灭没有本质区别。生死轮回也是道家的“生死说”,庄子《齐物论》对此作了更为具体生动的阐述。庄子视死如归的奥妙,也正源自于此。

就生命而言,人们只看见了从生到死的半个轮回,而不见死而复生的另外半个轮回,于是对死亡充满了恐惧。但从老子思想体系出发,未见不等于没有,道就是个最具代表性的例子。不出户牖,能知天下,未经古始,已历沧桑,未卜先知,尽数未然,这一切的背后只有一个简洁独立的“对立统一”原理。“对立统一”原理使老子思想跨越了现代科学的极限,将人类认识从可感知世界拓展到了不可感知世界,纵有平行宇宙、超维时空、不确定原理,也无法挑战老子哲学,这是老子哲学至今未能被充分认识的巨大价值。

天道轮回,以反取正,是老子辩证思想的智慧结晶

道推动万物的运动是轮回往复,道驾御万物的准则是尚弱抑强。

道在创生宇宙时为万物设定了生命周期,有的天长地久,有的朝生暮死,生命周期虽有不同,但规则一样。“天道圆圆,各复其堇。”天道轮回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不仅是生命,事业、国运、暴风骤雨、天地星辰,也都不例外。

道对万物的驾御就是让所有生命周期都依赖于道的滋养,“夫我有三宝,一曰滋,二曰佥,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滋养是道驾御万物的秘密武器,道的无私奉献是维护宇宙生态和谐稳定的根本保障。用弱就是奉献,奉献就是无私,无私才能有所得,大公无私,万物归往。

反,楚简《老子》作返,系战国后人所改;“返”最早出现在战国中期,老子时代应尚无“返”字。“反”表示相反的方向。“动”,使动用法。“道之动”是“道动之”的倒装,“之”代指“物”。同样,“道之用”是“道用之”的倒装,“之”指“弱”。倒装是为了突出“反”和“弱”。

传世本此句作“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语义与“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相同,故两者可以互换而不改文义。

任何生命周期都包含孕育期和诞生时。人十月怀胎是孕育期,婴儿呱呱落地是诞生时,其他生命也不例外。老子对有无的界定正是以生命诞生的一刹那为标志的。“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所谓“万物之始”,就是指生命孕育期,而“万物之母”则是指孕育生命的母亲。换言之,母亲是“有”,母亲怀里的孩子是“无”,孩子出生的那一刻,“无”变成了“有”,整个过程都聚焦在生命的孕育与诞生。将“万物”改为“天地”,是未能理解老子的实际所指,也误导了后人。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一个“有”指母亲;第二个“有”指婴儿从“无”到“有”。老子是在以生命周期解读“反者道之动”。

后人对此句的解读多有失误。老子是在聚焦某个生命周期,而后人则受到“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的误导,将视线转移到了宇宙的诞生,更有甚者,将“无”解读为道。道既不是“有”,也不是“无”,而是道生“有”“无”。道属于“超物”的范畴,“有”“无”属于“物”的范畴,级别完全不同,不可混为一谈。即使要谈宇宙的诞生,则“无”当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中的“一、二、三”,而“有”则是指宇宙中形成了天地万物,但这是一个极不直观的过程,“有”“无”之间的这条界线根本无法确定,而且没人知道是什么样,会越解释越糊涂。为了说明“有”“无”的概念,老子自然不会舍近求远。

道不仅生养万物,还要为万物的生生不息保驾护航,维护一个健康和谐的宇宙生态。为此,道制定了治理宇宙的三大准则,即所谓“三宝”。提倡“公平公正”,杜绝为利益而争,这就是“人之道,为而不争。”“为而不争”是道对宇宙万物的约束。只有大家都不争,天下才能太平。“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

老子明确指出,“不争”是道为了维护宇宙生态而提出的一个治理目标,这一目标基于“公平公正”原则,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将“不争”落实到宇宙万物的一切行为之中。于是便有了“人之道,为而不争”。因此,“不争”就是有道,“争”就是无道,有道势必要战胜无道。而在强弱双方互动中,“不争”就是处弱,“争”就是使强,其结果一定是“柔弱胜刚强”。如此,老子从“公平公正”原理出发,诠释了“弱者道之用”的内在生成机制,以及弱能胜强、不争而有争的必然性。

由此可见,“弱者道之用”、“柔弱胜刚强”是道奉行“公平公正”原理的必然结果,但由于“公平公正”原理在战国以后的版本中逐渐被“清静”、“仁慈”等概念所偷换,“弱者道之用”的理论基础便不复存在,后人对这一概念的解读如天马行空也就可想而知了。

这里要澄清几个概念。“天之道,利而不害。”但老子之前又指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那么,“损有余”是不是“不害”?当然是。因为“害”与“不害”是以整体利益来衡量的,“公平公正”是为了维护整体的利益。若有人饥不果腹,却又有人挥金如土,这说明天下出现了“不公”,道责无旁贷,势必要对乱象加以治理,体现为“损有余而补不足”,如此才能确保宇宙生态的健康发展,这当然是有利而无害。

其次,“人之道,为而不争”与“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是否矛盾?字面上确实有抵触,因为此“人之道”非彼“人之道”也。“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是指天下无道,彼时老子在暗喻周王朝的不平等制度,而此处的“人之道,为而不争”,则是指道为万物制定的行为准则,是以“公平公正”为前提的。同样是“人之道”,内涵完全不同,这需要在各章节的语境中加以体会。

本章勘正说明

1. 本章涉及的相关章节重组

本章由王弼本三个不同章节重组而成,前三句出自王弼本《道德经》第四十章,后两句对应王弼本第八十一章末段,最后一句出自王弼本第二十二章。

本章的主题是阐述“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对这一主题的诠释是本章的任务,然而,王本第四十章仅仅给出了“反者道之动”的说明,何为“弱者道之用”根本没有涉及,意犹未尽。

反观王本第八十一章,整章涉及了五个不同主题:第一段是对“美言”的定义;第二段经校订后为“善者不多,多者不善”,“多”指多事,还原版将其归入了“恭常简事”的主题;第三段“知者不博,博者不知”,主题与“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相呼应;第四段则是在说“圣人不积”;最后一段是对“弱者道之用”的解读,故将其纳入本章。

但“人之道,为而不争”仅仅是方法,并非结果,“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才是结果,而这句恰恰又混入了王本第二十二章。二十二章首、尾两段论“曲则全”,首、尾两段文义衔接自如,但首、尾之间插入的三段文句却打乱了首、尾两段的逻辑脉络。其中一段纳入本章最为合理,另外一段是阐述圣人有自知之明,最后一段仅一句“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该句显然是“昔之得一者”章的遗漏句。

经对王本第八十一章和第二十二章章句的逐一分析归位,确定了“天之道,利而不害。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和“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纳入本章为最佳选择。这两句上下衔接默契,对“弱者道之用”的解读准确全面。而还原后的整个章节逻辑贯通,论证完整,故最终确定了本章的重组。

2. 版本校对、关键词考证与释读

“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

“反”,唯有楚简本作“返”,其他版本均作“反”。“返”表示返回,而“反”则表示向相反方向运动,涵盖了从无发展为有和从有返回到无,而老子下文的“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说的正是从无到有,故“反”用在此更为准确。且“返”字晚出,始见于战国中期金文,疑老子时代尚无“返”字,楚简本“返”字当系战国后人抄录时改,故还原版从“反”不从“返”。

“动”,楚简本作“僮”,其他版本均作“动”。“僮”或为“彳童”之误,“彳童”是“彳童+之”的简字,本义走动,后被“动”所替代。还原版读“僮”为“动”。

又,楚简本“僮”之前脱“之”字。“道僮也”表示“道”本身在动,而“道之僮”则表示“道僮之”,是道推动物体在动。故“之”字不可省,还原版补之。

“弱”,楚简本作“溺”,“溺”通“弱”。“用”,楚简本作“甬”,“甬”通“用”。“也”为语气助词,有或无均不改文义。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物”,楚简本作“勿”,“勿”通“物”。“有”,楚简本作“又”,“又”通“有”。

“天下之物生于有”,唯王弼本和河上公本作“天下万物生於有”。这里,老子是在通过单一物体的生命周期来解读“反者道之动”,故应从“天下之物”,“万”系后人所改。

“有生于无”,唯楚简本作“生于亡”,“亡”通“无”。楚简本上句“又”后脱重字符,系抄漏,还原版补之。

首先,“弗”、“不”之辨:

“弗”当为老子原文,作“天之道,利而弗害。人之道,为而弗争。”汉简本与之同。帛书甲本此段文字全部残毁,帛书乙本前一“弗”作“不”,传世本“弗”皆作“不”。“弗”与“不”老子用法略不同,“弗”表示“绝对不”,强调绝对不会发生。帛书乙本及传世本的“不”系后人改。“弗”虽文义更为准确,但现代汉语已弃用,故还原版以“不”代之,仅在文中附加说明。

“天之道,利而不害。”唯帛书乙本句首多“故”字。其他版本写法高度一致,帛书乙本“故”字当为后人添加。

“人之道,为而不争。”汉简本作句尾多“也”字,当为后人添加断句语气词。王弼本等传世本“人”作“圣人”,是将“为而不争”解读成了“圣人之道”。但从上下文分析,老子这里是指道为宇宙万物制定的准则,“人”实为以人代物,作“人之道”方才不误,“圣”字当系后人误增。

此句汉简本“不争”作“无争”,“无”或为“弗”之误。汉简本等衍“天下”二字。如上文所述,老子这里在阐述“争”与“不争”的一般法则,适用于任何对立双方,而不仅仅局限于“圣人与“天下””。“天下”仅仅相对“圣人”而言,制约了“争”与“不争”的普遍性,“天下”二字当系后人未能深刻理解老义而误增。

附一:王弼本《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附二:王弼本《道德经》第四十章:

附三:王弼本《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2. 一读《道德经》道篇之1—5章

与经典同行

点亮智慧人生

2022年1月15日-1月16日,为期2天的第四期《财富影响力》在北京成功举办,我有幸和我的欧倩老师参与了本次课程的线上学习。本期财富影响力课程以讲《道德经》为核心。张萌萌姐从道、为人、处事和领导力等四个维度拆解了《道德经》整个81章。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解析】

“道”无法用清晰的言语表达出来,如果可以就不是我们所说的“大道”;“道”的形态和概念如果可以为其定名,就不可能是“道”永恒的形态与概念。

天地间任何事物产生时都是不确定的,也不能用言语来述说其状态,这就是整个混沌的宇宙的源头;然而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根源,这部分能用言语表明的概念,称之为孕育的母体。

因此,保持虚无的状态,是为了观察事物玄妙的本质;保持实有的状态,是为了观察事物所体现出来的表面现象。

其实,“虚无”和“实有”出于同一个“道”,只不过是“道”的层面不同,“虚无”和“实有”两者组合在一起,会有无数种玄妙的可能,(不确定的组合,如上有无,内由外无等)。这些无法确定的组合甚至更玄妙的东西正是“道”,换句话说“有”和“无”就像是支撑起“道”的众妙之门。

【思考】

此章节说“道”是不能说出来的,说出来了并不是所谓的“道”,如果能说出来,并有明确的命名则为“术”,“道”包含了“术”。如学习了和理解了“道”能让我们更能看清事物的本质,看清事物本身;’学习“术”,能让我们抓住事物的现象,从而更好的去实行“道”背后的智慧。

最近我有在看(王牌部队),电视剧里的人物顾一野是一位很有想法和抱负的青年军官,也是一个独立靠自己能力的军二代,他生来注定就与人不同。一个军干子弟轻松体面平坦的道路何其多,可没人像他一样放弃高考从底层兵做起,他有敏锐的洞察力,还未当兵已开始学习关于军事的理论知识,有超前的意识对未来军事领域的发展;别人为了自己的事而装了看不见需要的帮助,而他却负起了别人看不懂的责任;还记得有一集,他爸爸给他说:“你是要学项羽江边自刎还是当勾践卧薪尝胆”,一个赢家注定要比当英雄难!

顾一野这一路离不开“道”对他的指引,从而让他在“术”上形成了对军队事业忠诚的信仰和付出以及对家庭的责任,让他有强大的理论支撑和百炼成钢的气魄!

我想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道,而对于术的层面来讲就是我们个人所在这个世界上的行为模式。

                  【第二章】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解析】

因此,实有和虚无相伴而生,困难和容易相辅相成,长与短通过互相比较而得以显现,高于低相互依靠而存在,单音与复音和鸣而成就曲调,前与后相互追随,自古便是这样。

正因为这样,圣人才在处事方面采取了无为而治的方法,实施无言教化的方针,任凭万物自然生长,给万物生命而不因为这一点将其据为己有,养育万物也不会居功自傲。只有身兼功德而不自恃功德,功德才能不散去,才能帮助自己成就不朽之功。

【思考】

此章节说是“虚”与“实”、“长”与“短”、“困难”和“容易”等事物的两面性。正如好与坏构成了事物本身,那么是用何种方法去让事物本身能够往好的方面发展,让事物得以长久?圣人采取了无为而治的方法,无言的教化让事物顺其自然地长久。

这让我想到了家庭教育。很多普遍的现象,包括我受原生家庭的影响,父母身上很多的小细节和脾气以及处理事情的方式,都被我潜移默化地吸收了;比如:很多父母焦虑抱怨孩子不喜欢看书学习,爱玩手机,不喜欢上课,表面看似和父母无关,实则反之。首先看看自己给孩子营造了怎样的成长环境,是否用身体力行的行为去影响孩子,是否有与孩子进行深度地沟通,是否有去引导孩子正向地思考问题,而不是单纯的说教,数落孩子的不是,给孩子建立思维模型和养成好习惯,这些会让他在成长路上能作出正确的决策。

当我们用行动去影响孩子获得成功后,那么他所获得的成就,作为父母不应该居功自傲,认为孩子是自己的全部,认为都是因为父母的养育和培养才成就了他今天,这不符合“道”的法则,不能让“道”长治久安。为什么从古至今父母很了不起,让父母这个身份得以长久,正是因为父母付出了很多心血,却不要求回报,只要孩子好久行,做在孩子身后默默付出、无私的爱他,正是符合了“道”法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所以才让父母这个身份得以伟大!

言传大于身教,用我们自己无言的行为去影响孩子,从而让孩子去顺着“道”的方向发展,我想这是符合圣人的无为而治的。

                           

                          【第三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母,(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解析】

“道”看似虚无,但它的作用又似乎没有极限。它的深远无法探及,就如同万物宗源。(它将自己的锐气完美收敛,却又能解开重重纷杂;将自己的光芒隐藏,又能与俗尘混同。)它深沉得难以了解,而又似乎时时刻刻存在于万物周围。我并不知道是谁孕育了这样的“道”,似乎天帝出现之前它就已经存在于世间了。

【思考】

此章节衍生出了一个成语—和光同尘,我想这个成语就能完全解释这章的“道”意了。和光,是一种知觉,就如同我们的思考能力,你能悟出那个“道”;同尘就是理解自己也能理解周围的事物,和自己以及周围环境和解的能力,达到一个知行合一的状态,也就是说我们活在这个世上,要容纳好的更要容纳不好的,并从容待之。

                        【第四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tuoyue)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解析】

  天地并没有人的思维,所以没有仁慈之心,将世间万物都看作祭祀台上用喂牲畜的草所扎的狗,让它们自荣自枯;圣人也应当效仿天地,没有偏爱,把百姓当作祭祀坛上的用喂牲畜的草所扎的狗,让其自生自灭。

天地之间,是否就像为火炉鼓风的风箱?它内部看似空虚,其实并不匮乏,越是鼓动起来,内部的风反而越是向外散去。

反思一个人的言行,往往是因为他说话太多而把自己逼上了绝路,与其如此,倒不如保持自己内心的平静,把话放在心里,反而能得到更多。

【思考】

此章讲的是为人,主要是说对待事物要公平公正,不能有私心。此篇的重点我认为在“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如从政者说话极其谨慎,不议论政治,不随意谈论是非。这让我想到了《鬼谷子》里的阮籍,他是一个外表放荡不羁,内心却跟明镜一样的人,看透了官场的险恶,整日用醉酒来掩饰他的内心,怕说错话引来灾难,坚持做自己又守住的底线;历史上很多人因说话太多而丢性命,如杨修、年羹饶。

海明威说:我们花了两年时间学说话,却要花上六十年来学会闭嘴。所以说话是一门艺术,但不说话却是一门智慧。

                                   

                  【第五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解析】

最高的品德和修养就如同水一样。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又处于众人都不愿意居住的地方,所以水的这种境界已经接近于“道”了。

居住时选择地势低的地方,内心如深谷一般沉静、广阔,与人相交时保持一颗仁爱的心,说话诚实,从政则能够将国家管理得井井有条,处事的时候善于发挥自己的长处来解决难题,行动时则善于把握有利的时机。

这种不与万物相争,水(道)一般的心态,自然不会引来他人的埋怨和责怪。

【思考】

这一章主要讲领导力,作为领导者需要向“水”进行学习。我第一次看到“上善若水”这句话还是小时候在某个单位的办公室看见的,当时并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后来随着知识的增加,对这句话似懂非懂;也就是说倡导人们学习水的精神,滋养了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

水不怕脏、不怕累、勤付出、不抱怨,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今年各地疫情持续迸发,远在他方和近在身边的胖大白,卫士蓝,志愿红、环卫橙,在最危险也在他们最擅长的地方践行水的精神,此为居善地。全国上下那么多的抗疫英雄,也没有谁站出来争功,不争而争,所以在全国人民的心里,他们是最大的功労者,在出于“道”的层面自然而然的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3. 道德经全文

上篇 道经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渊呵!似万物之宗。锉其兑,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呵⑨!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②?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其若存!用之不堇。
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第十四章
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不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静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第二十章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怕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忽兮若海,漂兮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②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热点内容
司法解释的效力等级 发布:2025-01-16 03:59:08 浏览:624
民法典生态破坏责任 发布:2025-01-16 03:40:05 浏览:460
基层党员组织条例 发布:2025-01-16 03:40:04 浏览:271
公司注销法律依据 发布:2025-01-16 03:02:42 浏览:282
高级人民法院书记员 发布:2025-01-16 02:54:26 浏览:441
劳动法对合同工的工龄计算 发布:2025-01-16 02:53:53 浏览:117
法治文化道德 发布:2025-01-16 01:26:16 浏览:733
网络法院宣判 发布:2025-01-16 01:20:30 浏览:721
十八届四中全会一手抓法治 发布:2025-01-16 01:11:56 浏览:457
孙斌律师 发布:2025-01-16 01:06:55 浏览: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