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问题链
⑴ 中国目前道德失范问题的成因有哪些
1、失去中国五千抄年积累的道德传袭承;2、对外来所谓文化崇拜;3、不知道道德是生命根本基因;4、没建立道德教育长效机制;5、不懂中国文化不认中国文化不用中国文化。6、道德和文化的基本概念都不清楚,定义完全不明不清。7、对老子道德经注释解读应用境界层次不明。8、真讲道德受到大笑之,层层堵截。9、人文环境受到破坏。10、道德只浮在表面形式宣传,没落实到实处等等!
⑵ 现实生活中你遇到过什么样的道德难题
1、救助弱势群体问题
救助弱势群体的善举,在产生善果的同时也可能会在两个方向上造就恶果:可能救助了不该救助的懒汉、懦夫,使之不劳而获;可能诱发不劳而获的依赖思想。
2、救死扶伤问题
医院或医生在遇到一个身无分文的病人时,如果救治的话,费用自己出,这种情况一多,则医院或医生无法承受;如果不救,则是不人道的。按照传统道德观念,医生或永远应该救治;但这种以牺牲一方利益为代价而保全另一方的利益是不能够作为普遍的道德规则坚持的。
3、分苹果问题
两个人分一大一小苹果。从道德角度看,谁先拿,并拿了小的,就是道德的;另一方就是不道德的。但是先拿的人把善名留给了自己,而把不道德的恶名留给了对方。
4、拾金不昧事件
辽宁本溪市一位小学生金妮拾到巨款,还给失主,但是她希望失主能够送给她一面锦旗。失主安英淑不但没有这样做,还振振有词:锦旗我是不会送的,我一分钱也不给,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果她不还给我就是犯法,我可以告她。
道德的目的
“道德”一词的存在,目的在于个人的修身养性与精神发展,并进而形成群体性的“宽容”、“理解”、以及“尊重”。其存在不同于并高于法律,没有任何强制性和规范性,是一种对模糊的“善”与“美”的渴望与追求,扎根于人的本性之中。
且不论社会对“道德底线”和“道德临界点”的所在并没有一个很好的定性——“道德底线” 一词本身概念极其模糊,哪怕一个人跨越了“道德底线”,但凡他的行为还在法律范畴允许之内,其行为就可以被接纳和理解。仅有对逾越法律底线的行为,社会才能够比较客观地评价其行为为“错误”。
但在一般情况下用“个人道德标准”或是毫无明确定性的所谓的“社会道德标准(公共善)”,即“道德底线论”对没有违背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的道德批判(例如对“不给老弱病残让座”进行批判),从根本上即是“道德绑架”。
所以,正因为“道德”本身并不存在“义务”属性,“道德义务”一词犯了逻辑上的错误,本身不应存在。
⑶ 关于道德的问题
哎,看看你说的,不仅仅是想多了,而且有些是想错了。指出三点:
一是关于专杀鸡吃鸡的问属题,不属于道德问题,二者不沾边。因而你所谓“我觉得,就道德上来说,杀鸡的确是不对的”说法完全是自己杜撰的!
二是孔子确实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但你一定看好了,他说是“勿施与人”!而不是“勿施与鸡”!
三是无论是中国来的社会主义道德,或者是其他国家的道德(有的话),都属于社会规范范畴。既然是规范反,那就要求所有人都得遵守,不存在你所谓的“相信”一说。
⑷ 道德主要是从哪三个方面来维系的
道德主要是从哪三个方面来维系的?道德主要是从哪三个方面来维系的?道德主要是从哪三个方面来维系的?道德主要是从哪三个方面来维系的?
⑸ 道德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道德的核心问题是人。
道德是一种良好的选择习惯。实践的理性和思辨专的理性不同,前者较属为粗略,后者较为精密。思辨只有对错之分,没有中间状态,而实践的精髓正在于选择,并且中间状态就是最好的选择。
道德定律与自然定律或逻辑定律不同,它不是一个百分之百确定的定律,这是由于道德定律对应的题材本身的不确定性造成的,所以也有人因此怀疑道德定律是否存在。
(5)道德的问题链扩展阅读:
既然道德是一种良好的选择习惯,像射箭一样有一个标靶,即人的幸福,所以也像射箭一样,需要在实践中根据感觉来调整和提高它的命中率。因此,说道德的准则是感觉当不为谬误。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观念,没有任何一种道德是永恒不变的。
道德不是天生的,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的宣传教育及社会舆论的长期影响而逐渐形成的。这是一种道德相对主义,与之相反的主张则称为道德绝对主义。道德很多时候跟良心一起谈及,良心是指自觉遵从主流道德规范的心理意识。
⑹ 思想道德修养的核心问题是什么的关系问题
思想道德修养的核心问题就是人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咱们一般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就是咱们说的三观的价值观的问题。
⑺ 道德是怎样产生的道德的本质是什么
道德的产生和本质如下:
道德的本质:道德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道德的产生:道德起源是道德在人类历史上发生和形成的过程。中外伦理思想史上对道德起源有各种不同着法。宗教神学的伦理学把道德归结为上帝或神灵的意志和启示。奥古斯丁《天国》认为人间的善恶是按“造物主法则”和“神圣的天道”安排的“天然的顺序。
“本质”简介:
本质,指本身的形体,本来的形体;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根本的属性。语出晋刘智《论天》:“言闇虚者,以为当日之冲,地体之荫,日光不至,谓之闇虚。凡光之所照,光体小於蔽,则大於本质。”本质可使人们脱离具体的形象进行创新活动。
⑻ 道德问题产生的过程和原因
有以下四个基本原因:
1 社会关系的形成。
2 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
3 生产实践产生了需要。
4 社会出现分工。
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所特有的,由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的,并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原则规范、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道德是社会物质社会条件的反映,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各种社会道德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社会道德。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我们要敬畏“头顶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律”。
一个正常的人,在他伤害了别人时会感到悔恨,在他受到显失公平的对待时就会感到愤怒。这就是所谓的内心的道德律,一种自然而然的,发自内心的真诚的感觉。
这种道德感来自何处?让我们抛却哲学家那套神秘深奥的说教,用生物学的简洁语言来描述:------道德感就是生物用遗传物质记录的,用来规定对其种族延续有利的行为规范的心理机制。
本文中将用“道德天性”这个词来代替具有哲学意味的“道德感”。
这种道德天性是为什么会形成,怎样形成?
让我们从爱克罗斯德教授的“囚徒困境”游戏说起。
爱克罗斯德教授设计了这样的游戏规则:
让若干的参赛者参与比赛,每个参赛者手中都持有“合作”和“背叛”两种牌,比赛以单循环赛的形式进行:每一个参赛者都与其他参赛者比赛一场,每场60回合,比赛方式是每一回合参赛者从两种牌中选一种打出来,
------如果两个参赛者都出合作牌,则双方都得3分;
------如果双方都出背叛牌,则双方都得1分;
------如果一方出合作牌,一方出背叛牌,则出合作牌的得0分,出背叛牌的得5分。
单循环赛的所有比赛场次都进行完毕后再统计各个参赛者的总得分。
第一届比赛总共有15份参赛策略,冠军为最简单的、拉波波特教授的“针锋相对”策略:
------第一回合出合作牌,以后每一回合重复对方上一回合的出牌,即对方上一回合出合作牌就出合作牌,对方上一回合出背叛牌就出背叛牌。
在所有参赛的15份策略中,有8份“好人”策略,即包含较多的合作和宽容,得分全部排前8名,7份狡诈策略得分排在后7位。
在第二届比赛在公布了第一届的结果并附上分析报告的基础上进行,共以63份策略进行模拟,结果还是“针锋相对”获得冠军。
可见,在包含了善良与宽恕,但又有一定防卫能力的策略是最好的。这个游戏从数学上证明,为什么利他色彩浓厚的道德天性能够在大自然里出现,并且使得到它的物种更具竞争力。
下面具体讲述道德天性的进化。
道德的进化
在随机的变异中,有些生物会产生诸如公平感、正义感等道德天性,有些则没有。
具有这些道德天性的生物个体,更易于与其他个体合作,更易于避免两败俱伤的冲突,在进化的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所以它得到了保留并在种群基因库中扩大比率,渐渐地具有这些道德天性的生物个体在种群中占有压倒性优势,使得整个种群都表现出这些道德天性。进而,具有这样的道德天性的生物种群,在进化的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不会被其他族群的竞争对手淘汰,从而形成了这样的群体道德天性。
例如,一个生物群体如果具有团结起来反抗外来侵略的群体机制,那么在异族入侵就更能保护自己的生存的空间,从而成为优势群体。【爱国心】虽然有教育的影响,但其心理基础却是道德天性,否则它不会那么容易被激起。
一个生物群体要是具有正义感,产生清除败类的机制,群体的利益就受到更好的保护,从而成为优势群体。
一个生物群体如果具有公平感,那么他的成员就会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避免大量无谓的冲突,减少群体的内耗,因而相比其他群体更具竞争力。
⑼ 当前社会道德面临的现状是什么
当前社会道德面临的现状是民法典,民法典即将实行,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网络全书,2021年1月1日实行,民法典比道德更符合社会现状,民法典比道德更准确,而且法院会对民法典做出详细解释,民法典比道德更具权威性。
⑽ 我国道德方面的现存问题
中国的道德观从来都是君子的道德观。对中国思想和道德观影响最大的是儒家学说,而儒家道德有着较强的对象性,主要的约束对象是君子。改革开放以后,经济飞速发展,但是在发展之中,中国社会出现了小小的偏差,很多指标都以经济为导向,一种功利性的价值观的出现,为了赚钱,不惜手段,各种影响人身体健康安全等层出不穷。在某些人的观念中,是否有钱已经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