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罪群
① 什么是未成年人法学
涉及到未成年人权利和义务关系的法律
目前与未成年人有直接关系的惟一一门法律学科是青少年法学。而“青少年”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笔者认为,“青少年”并不适合在严谨的法学定义中使用。
首先,青少年法学的定义和所确立的体系存在缺陷。笔者认为,不能仅仅把对青少年犯罪和综合治理作为全部研究内容。通俗的比喻就是,不能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把他当成“潜在的贼”去预防和进行综合治理。有这样一些明显问题:哪些需求对未成年人来说是最重要的?他们在适应成人社会的过程中存在哪些需要社会帮助的问题?他们应该对哪些行为负何种责任?……上述问题都是在与未成年人有关的立法中需要解决的,但目前对此研究得并不深入。
二是立法观念滞后,主要表现为:重义务而轻权利,还没有明确孩子相对子父母的平等地位,以及彼此应该享有哪些权利、承担哪些义务;重刑事而轻民事,未成年人民事立法以及相关的司法实践尚未引起社会的足够关注;以往对流浪儿童、少年不良行为以及违法犯罪等,我们更多强调的是如何进行综合治理,而忽略了保障他们能够读书以及有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才是避免他们流浪的根本措施。法律虽然规定了一些单位和部门在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方面应该承担的责任,但由于对不履行责任缺乏有效的制约措施导致了这些法律规定往往流于形式。
三是与未成人有关的法律没有实现体系化。对于一些经常遭到父母虐待的孩子我们应该采取何种有效措施?未成年人与学校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法律关系?根据这一法律关系我们应该如何来完善我们的立法?孩子养成不良习惯以后社会应该采用何种措施予以矫治?上述问题是一个互相联系、彼此影响的法律体系,需要互相配合,彼此制约。
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不但在未成年人家庭立法方面存在缺陷,而且在未成年人学校立法、社会保障立法、社会矫治立法等方面都还存有缺陷。这种立法的缺陷导致了司法实践无所适从,影响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笔者认为,“未成年人法学”已经具备了两个因素:一是有了特殊的研究对象,这个对象就是与未成年人有关的所有法律规范,具体包括:1.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这两部单行法规;2.民法通则、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等与未成年人民事权利有关的民事实体法;3.义务教育法及教育部的部门规章等与未成年人学习有关的法律、规章;4.涉及到政府和社会应该针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5.针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进行矫治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6.刑法等与未成年人实施的犯罪和未成年人为被害人的犯罪相关的法律和司法解释;7.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与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相关的程序法。二是上述法律虽然囊括了除商事法律以外的几乎全部法律部门,但这些法律部门并不是我们要研究的全部内容,这些法律部门中与未成年人有关的法律重新组合,方可形成具有鲜明特征的“未成年人法学”。
可喜的是,我国的立法及司法实践已经确立了“未成年人”的概念,保证“未成年人法学”具备了明确的研究对象。我们有理由根据现有立法和法律理论确信:18周岁以下的公民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法律适用上与其他人有着明显的不同,未成年人法学中的“未成年人”指的就是18周岁以下的公民;与18周岁以下的公民有关的专门立法、民事立法、刑事立法和其他相关的一切立法内容已经非常丰富,完全可以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综合研究,这就是“未成年人法学”的任务。其法律体系包括:未成年人法学理论基础,未成年人法学家庭法,未成年人法学学校法,未成年人法学国家保障法,未成年人法学矫治法,未成年人法学刑事犯罪法,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等。
② 法学专业调查报告
法学专业调查报告三篇
法学专业调查报告 (一)
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法学专业因其就业面狭窄,已经成为低就业率的一个专业。调查表明,法学专业学生对就业形势的认识比较理性,明显感到就业的压力。调查同时显示,法学专业学生将报考公务员列为就业首选目标,大城市以及经济较发达地区是就业首选地,对就业后收入期望值偏高。
一、就业前景分析
随着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我国法制建设也处在一个迅速发展和逐步完善的时期,特别是我国“入世”以来,社会对法律专门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各经济组织、律师事务所对法律专门人才的需求尤为突出。
法学专业是朝阳学科,从社会需要来看是大有发展前景的。从法律系毕业生就业现状来看,他们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能够在检察机关、审判机关、行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服务工作。就业前景非常广泛,做警官、检察官、法官、行政机关公务员;到大公司主管法律事务;做律师;到高校做法学教师;到研究所做法学研究者都是不错的选择。
法学专业对人才高素质、高学历需求较高。他们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质,还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背景和跨学科的行业知识。随着近年来对法学人才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法学类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就业情况并不乐观。但高学历的法学专业研究生,特别是与经济、国际交往相关联专业的研究生,就业前景广阔。
二、当前就业形势
“法学怎么了?”这或许是当下所有关心法学的人最想问的问题。从红极一时的“专业龙”变成了“专业虫”;从耀眼的“就业精英”变成了垫底的“就业劳工”;就业已冷到哈气成冰,每年却仍有那么多考生报考得热火朝天。近些年来,法学毕业生就业率低已经成为社会广泛专注的问题。无论是“北大学生卖猪肉”还是“西政学生卖糖葫芦”,种种新闻媒体夸张的背后,是人们对于法学教育的忧思与考量。根据法学专业历年就业情况,形式之所以严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扩招。
太多院校跟风设置法学专业,致法学专业太多太滥,才最终导致法学这块“优质蛋糕”变了味。事实也确实如此。据了解,目前我国并未对高校设置法学院系设定统一标准。设置法学专业的门槛过低甚至没有门槛,也使得我国高校出现许多“法学专业目睹之怪现状”,如一些理工院校为升综合大学而设法学;一些专科院校为提升品牌而设法学;一些院校虽设有法学,却没有专职教授,甚至没有科班出身的法学老师……据不完全统计,20**年,我国设有法学本科专业的高校为292所;20**年约为560所,4年所增数量几乎与过去20多年积累的数量持平;截至20**年底,该数值更是达到了634所,法学一跃成为了目前我国开设数量最多的三大专业之一。至此,我国高校的“法学大跃进运动”也成功完成了三级跳。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30万左右的法学本科在校生和22万左右的法律专科在校生,比30年前增长了200多倍。一方面高校对法学专业的招生量在“大步向前”,另一方面,社会对法学人才的需求量却是“步履蹒跚”,这就把大量“法学遗民”堵在了就业的高速路口。
②司考。
号称天下第一难的司法考试,作为法律职业的准入制度,阻碍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前进脚步。
③专业教育。
法学专业就业面的狭窄及其过高的门槛,目前高校的法学教育也只是根据传统着眼于培养在法律职业部门从事法律职业的人才,而没有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变化着眼于更为宏观的市场需求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优秀的法律人才,与社会需求相对脱节。
④法学是一门社会学科,要求必须有丰富的社会实践。
就拿律师行业来说,律师所提供的商品是服务,所出卖的是自己的办案经验和法学知识的结合物,是利用自己的经验和法学知识为当事人争取最大的利益。这就需要法学专业的毕业生要有一定的办案经验,这样才能很容易的找到法律工作,而其恰恰正是法学毕业生所缺少的。一定程度上正是法学专业的社会性质所决定的。脱离社会实践的法律知识是没有生命的。
⑤期望值过高。
法学学生毕业后更青睐机关单位,对薪资、社会地位的要求比较高。
三、直面困境,问计未来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法学专业的学生一方面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提升自身能力,尽早培养一些以后需要的素质,尤其是一些综合素质的提高,法学毕竟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所以实际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都至关重要,只有在学习期间锻炼这方面的能力,使自己所学能为以后所用,这样方可在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去;另一方面,毕业生也应该转变就业观念,拓展就业领域,像在地域选择上可以考虑艰苦地区,在具体职业的选择上,不拘泥于传统的法律职业,而去选择一些新兴职业。
由于法学还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法学专业学生在充分学好本专业理论知识的情况下,还要深入生活,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如到公、检、法机关以及律师事务所等实习,学习实务操作,获得一些经验,并检验理论知识的正确性。法学天生是“以人为本”的科学,所以学生绝不能脱离社会,否则就是闭门造车。
法学专业学生在进入大四学习时,只要有各种可能的就业选择,都要尽最大努力去尝试(主要是参加各类招聘会和人才交流会)。
学生可以选择考研、参加司法考试、参加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等来拓宽自己的就业渠道。或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社会需要,学习一技之长,比如速录技术,进入法院当书记员也是不错的就业渠道之一。最关键的是不要眼高手低,有时并不是没有就业岗位,而是学生不愿去做而已。
我国目前注册律师大约有14万人左右,律师事务所1万多家,每9000人平均拥有一名律师,其中北京是每1300多人拥有一名律师,上海是每1800多人拥有一名律师,而美国纽约是每200人拥有一名律师。从律师的地区分布情况看,发展极不平衡。广东、北京的律师都在万人以上,大约占到全国律师总数的17%,而青海省只有400多名律师,个别牧区只有一名律师。全国律师每年办理业务大致在900万件左右,业务收入在90亿左右,律师人均收入在7万元左右,平均每件收费在千元左右,但是律师年收入仍然存在严重的地区差异,北京最高,律师人均年收入达到26万元,上海也在20万左右,江浙在7万元左右,广东在5万元左右,而在有些西部省份律师年平均收入也就只有5000元左右,甚至更少,其差距在十几倍乃至几十倍。
无论是执业人数占整个人口的比例,还是律师界中高学历、外语人才所占的比例,以及中大型律师事务所占律师事务所总数中的比例,中西部律师业与东部发达地区律师业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特别是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极不平衡直接导致律师收入的差距悬殊,并且这种差距不可能在短期内有明显的改变,这也是不争的事实。由于东部与中西部律师业发展的巨大反差,中西部地区的一些律师正在向东部地区转移,这种转移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符合人才流动规律的。
因此,综合以上来看,从个人生存和利益来考虑,北京、广东等发达地区的律师业发展环境最好,也最有利于个人的发展。当然,我们不能光看这些平均数字就认为律师行业形势一片大好。律师是强弱差距悬殊的行业,知名大律师年收入上百万、上千万的都有,但有很多律师都是疲于糊口,年收入不过万,有的甚至无钱交纳年检会或会费而被迫转行。对于初入行的律师来说,90%的其收入都只能维持基本的生存。虽然说成功的标志不是钱,但是对律师来说,其最有力的评价标准是收入。另外,律师的执业环境也很不好,这些都是我们从事律师行业上的巨大障碍。
社会不是完美的,律师行业也同样有不尽人意,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律师业只会向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只要我们选择了律师,就要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也终有成功的那一天。
法学专业调查报告 (二)
在我院近两年受理的案件中,出现了一个本不该出现的犯罪群体:大学生。这些生活在象 牙塔中、备受社会关注的天之骄子们为何走上犯罪的道路,承办人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怎样才能减少大学生犯罪现象?带着这些问号,笔者对我院受理的大学生犯罪案件进行了调查分析。
一、大学生犯罪特点
(一)犯罪类型:大学生犯罪涉及的罪名十分单一,从目前统计情况看,仅涉及盗窃和故意伤害这两种罪名,笔者在调查前主观认为应存在的高智商犯罪没有一例;涉案大学生男女比例为7:1,男大学生主要涉嫌故意伤害罪,女大学生无一例外全部是涉嫌盗窃罪;
(二)涉案金额(后果):涉嫌盗窃罪的大学生们下手的目标都是移动性强的个人物品,如移动电话、信用卡、随身听等,且涉案金额都比较小,多数都在千元左右,仅有一例涉案金额为七千元(审查结果为不起诉);而故意伤害罪的犯罪情节最高是“轻伤偏重”,绝大多数为轻伤;
(三)侵害客体:大学生犯罪侵害的客体多是同学,越熟悉的人越容易成为被侵害对象,如同宿舍同学。不认识的人被侵害权益的仅有两例(故意伤害罪一例、盗窃罪一例);
(四)强制措施:大学生犯罪以取保候审为主要强制措施,且被取保人一般能遵守法律,仅有一例因传唤不到而改变强制措施的;
(五)处理结果:处罚一般都较轻。不起诉案件占15%,其余均判有期徒刑三年以下刑罚;在审理程序上一般适用简易程序。
(六)人员成分:在涉案大学生中,以民办高校的本专科、高等院校成人教育学院的本专科和公立高等院校的专科为主。在笔者收集的案例中尚未出现公立高等院校本科学生犯罪的情况。
(七)年龄结构:以本科一、二年级和专科一年级的学生为主。本科三、四年级学生犯罪的情况没有出现一例。
(八)户籍特征:以外地来京上学的大学生为主。仅有两例本地学生犯罪案例。
(九)犯罪主观故意:这些大学生主观恶性比较小,没有顽抗情绪,全部都能如实供述自己所犯罪行,且口供十分稳定,从侦查阶段到庭审阶段,均未出现翻供现象。
二、大学生犯罪原因分析
1、大学生法律意识普遍淡漠。
就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来看,重心仍然在于学历教育,而非素质教育。虽然几经呼吁这种“重学历、轻素质”的情况有所改观,但还远远没有达到理想状况。在中小学的课本当中没有关于普法教育的内容,就算是在大学,也仅仅是在大学一年级时开一门必修课“法律基础理论”。在这种教育制度下,从学生到家长都只注重分数,而忽略素质教育,守法的概念也就十分淡漠了。
2、社会大环境和学校小环境的影响。
大学生们虽然已经属于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但由于绝大多数属于自幼上学、很少接触社会,其心理状态还没有达到成年人的成熟度,周围的环境对他们影响不容忽视。
从社会大环境来看,学生们从小接触最多的就是电视和书报杂志。一些港台不良影视作品和杂志从视觉和心灵上冲击着学生们的人生观、道德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们的一言一行。某些长期浸淫其中的学生在脱离中学的“高压管理”进入较为自由的大学后,思想放松,有可能会走上歧途。虽然绝大多数犯罪的大学生案发后都后悔不已,但已无济于事。
从学校小环境来看,在犯罪大学生所属的学校中,民办大学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位居第二的`是成人教育学院。不可否认,某些民办大学为吸纳高考落榜学生和低分学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成人教育学院也为社会上希望继续进修的人员提供了机会,但二者注重经济效益、实行松散管理的办学模式也为当地的社会治安埋下了隐患,更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
3、犯罪大学生心理原因分析
(1)侥幸心理、冲动心理作祟。大学生犯罪当中,蓄谋犯罪的几乎没有,多是冲动型犯罪,即临时起意。犯盗窃罪的大学生多存在贪慕虚荣,贪图享乐思想。在侥幸心理的驱使下,鬼使神差般地将他人物品“顺手牵羊”,仅有一例是出于好奇、刺激的心理去偷窃;()犯故意伤害罪的大学生多是头脑发热、一时冲动,待到把人打伤后又追悔不已。
(2)受心理失衡感、失落感的影响。在笔者收集的案例中,犯罪主体全部是大学一、二年级(包括大专)的学生,尤以外地学生居多。外地大学生初来北京求学,远离家乡和亲人,周围环境变动很大,心理处于学生向成人过渡的转型期;再加上自己囊中羞涩,心理易产生失衡或彷徨,孤独感也油然而生。自制能力差或是思想一贯懒散的学生这时如果没有人从旁开导,容易走上歧途。
4、诱使大学生犯罪的“导火索”分析
诱使大学生犯罪的直接原因,也就是诱使犯罪的导火索是被害人自身防范意识不强,给思想不良大学生以可乘之机。在盗窃案例中,被盗物品多是由被害人随手放置在暴露于公共视线之内的地方,引发了思想不良的大学生顺手牵羊;故意伤害案例中,被害人对有暴力倾向(或醉酒)的大学生缺乏防范意识,不懂得适时避让,以退为进,结果造成自身不必要的伤害。
三、承办人在办理大学生案件中应注意的问题:
1、承办人在办理大学生犯罪案件中,应以挽救为主,以攻心为上,针对个案制定案件审查方案,对不同性质的大学生犯罪要采取不同策略。对一贯表现良好仅是一时糊涂的大学生,要给予其适当安慰,鼓励其继续学业(或是继续学习);对于确属主观恶性较大、劣迹斑斑的个别“害群之马”,承办人员也应注意将其与一般刑事犯罪分子区分,仔细审查后作出适当的结论。
2、承办人员应及时与学校、家庭沟通,深挖犯罪大学生的思想根源,不能草草结案了之。大学时代是一个学生心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折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果我们在办案中忽略了对犯罪大学生身边环境的了解,就不可能做好大学生犯罪预防工作。承办人员应以检察建议的形式督促学校(以民办学校为主)健全规章制度,树立良好的校风,尤其做好新生入校后的入学引导工作,加强大学生日常法律基础教育,加大对大学生的管理力度,使学校在教育产业化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完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相统一。
3、承办人特别应注意办案后的回访工作。犯罪的大学生主观恶性不大,多是轻型犯罪,一般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就会刑满回归社会,还有不少被判处缓刑的大学生回归社会时间更短。在很短的时间里,这些大学生经历了自己人生最惨痛的一次教训,凭自身的努力很难做到“哪里摔倒哪里站起来”,更多的是需要周围的亲人朋友的帮助。然而一些学生家长“恨铁不成钢”,又是断绝家庭关系,又是对刑满归来的孩子冷嘲热讽,进一步打击了犯罪大学生的生活信心,很有可能会促使这些大学生破罐破摔,再次滑向犯罪的深渊。承办人员应该关注自己经办的大学生犯罪案件,通过写信、通电话等方法了解其近况,鼓励其改过自新,及时帮助犯罪大学生打消消极的念头,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
4、承办人员应针对大学生犯罪个案或同类案件及时调研,找出相似之处,及时与案发大学联系,以讲座、宣传材料等各种形式强化大学生的防范意识和法律意识,要求大学生们平时注意保管好钱财,遇事要冷静沉着,不能意气行事等等,均能起到很好的犯罪预防作用。
法学专业调查报告 (三)
一、实习基本情况
1、实习计划情况
(1)实习时间:20xx年x月x日至x月x日
(2)实习地点:西乡塘区人民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
(3)实习单位:西乡塘区人民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
(4)实习方法:到单位实习工作、协助侦查案件
(5)实习目的:接触和认识社会,了解我国司法实践现状,学习检察官一般的理念、逻辑、立场、观点和工作方法,进一步加深对法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并能进行初步的实际运用;学习法律工作经验,学会理论联系实际,了解各类案件的侦查程序,初步掌握侦查的技巧;培养初步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初步掌握一般的询问、讯问的方法与技巧;初步掌握各种法律文书、笔录等的写作方法与技巧。
2、实习单位情况
(1)单位名称:xx区人民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
(2)单位简介(自按):
西乡塘区人民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是西乡塘区人民检察院的自侦部门,主要工作是侦查办理渎职侵权类案件,打击国家行政机关、行政执法部门等单位领导、工作人员的渎职侵权犯罪活动。与其他科室相比,开展工作比较独立,工作性质比较特殊,工作纪律要求严格保守秘密,是打击渎职侵权犯罪的重要部门。
二、实习主要内容
1、在开展审查举报材料、侦查案件等工作中,通过观察、分析,了解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现状。
2、在日常工作中,细心观察、了解人民检察院的组织机构与各项规章制度,熟悉人民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的日常运作,在反渎职局领导和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的法学及相关知识解决侦查办案等实务问题。
3、在日常工作中,学习和掌握人民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的工作流程,了解、掌握检察院侦查案件、审查起诉、批准逮捕等工作的具体程序,协助检察官办理案件。
4、在侦查案件、审查起诉等工作中,培养初步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初步掌握一般的询问、讯问的方法与技巧;初步掌握讯问笔录、询问笔录、审查报告、提请初查报告、初查阶段报告、提请不予立案报告、司法实务案例分析等法律文书的写作方法与技巧。
三、实习总结与体会
本人于20xx年x月x日至20xx年x月x日在南宁市西乡塘区人民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实习。
实习期间,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我逐步熟悉了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的主要工作,并能积极地完成指导老师交给的各项任务。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严格要求自己,主动了解工作任务,虚心向指导老师请教,及时汇报工作进程,大胆讨论遇到的实务问题,认真总结实习工作,细心发掘自身不足,不断完善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得到了实习指导老师的肯定。
实习期间,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我随办案人员到看守所提审嫌疑人,了解了渎职类犯罪嫌疑人的主要群体特征:从事职业职位较高、曾拥有(行使)较大的公权力、文化水平较高、社会阅历较丰富、暴力倾向较弱,大多数犯罪嫌疑人是由于在金钱面前思想开始动摇,自我控制能力下降,最终涉嫌贪 污、被贿赂、渎职等犯罪。
实习期间,我随办案人员到有关行政执法部门(涉及保密工作,具体部门不便说明)了解相关案情,调取有关资料。发现我国现行法律尤其是行政执法类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具体规定不够详实,赋予相关执法部门很大的自由裁量权,为滋生败坏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向指导老师请教后,了解到我国立法、执法、司法等方面的现状,我国法治进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实习期间,在查处有关犯罪案件中,涉及到文明执法的问题,经与单位指导老师交流,了解到:
1、各种法律职业人员分工不同:律师主要职责是保护当事人的人权、诉权;公诉机关,包括法院系统,主要是保护公权力和公众利益;
2、渎职类犯罪受害人在司法实践中,尤其是在公诉案件的诉讼中,很少被列入诉讼当事人,属于最弱人群,利益很难在诉讼中得到体现和保护;
3、随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健全,文明执法的程度也在逐步推进,相比以前,犯罪嫌疑人的人权等方面得到了较好的保障,但实现真正的保障人权还需要长期的努力。
实习期间,在审查材料、调查案件、初查案件的过程中,指导老师交给拟审查报告、提请初查报告、初查阶段报告、提请不予立案报告、司法实务案例分析等法律文书的工作。在写作的过程中,我熟悉了相关法律文书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了解了相关办案环节的工作流程,查办案件的方法和技巧。
实习期间,在写作法律文书的过程中,通过与实习单位指导老师探讨,了解到司法实务中,尤其是渎职类犯罪的犯罪构成要件的认定等方面的知识。发现司法实践中,在对渎职类犯罪结果的认定问题上存在较大争议,相关法律规定不够深入、具体,对案件的调查、初查、立案等带来一定的影响。经查阅相关法律学术论文,发现相关问题在学术界同样没有定论,有关讨论也很激烈。发现对犯罪主观要件的认定是司法实务工作的难点,司法实践中办案人员主要是通过现有的证据对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意志进行推断。这也是司法实践与法律学术知识之间的存在衔接问题之处,需要通过司法实践不断积累经验,找到查案办案的有效方法和技巧。
实习期间,与实习单位指导老师交流了反腐倡廉的问题,在老师的帮助下,对我国司法反腐工作有了进一步了解。了解到,在我国对官员的监管逐步加强的情况下,贪 污类犯罪会逐步减少,但被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还会继续,因为相比贪 污犯罪,后者更具操作性也更具隐蔽性。要根除此类犯罪很难实现,但可以借鉴国外经验,每个人的身份证就是这个人的银行账号、社保账号等财务账号,且每人有且只有一个账号,这样就会大大增加个人财务的透明度。但在尝试的过程中,为保护个人信息,必须有相应的健全的调查等制度做配套,以防范公权力对个人人权的肆意侵犯。
实践期间,与指导老师探讨到大学生就业择业的问题,实习单位指导老师给了我具有指导意义的建议。国家政策提倡“三支一扶”、“支援西部”、“服务基层”,大学生热衷公务员、“选调生”、村官,个人倾向从事与法律专业有关职业,比如法检系统。实习单位指导老师的建议是:首先,要结合自身情况和兴趣,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其次要摆正择业观念,不要盲目跟风;再次,可以先多尝试在不同领域实习、见习,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作出正确选择;最后,建议我如果从事律师职业,一定要跟对指导律师,这样才能更好地熟悉业务,更快地独立代理案件。
通过此次实习,发现自身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今后努力改进。比如,社会经验少,社会阅历浅,对司法实务问题的认知不够深入,今后我将多尝试不同领域,了解不同职业群体的工作环境,增加自身社会经验;对经手的案件考虑不够健全、缜密,容易轻易下定论,实习单位指导老师已经对我提出这方面的指导意见,我将继续努力,培养自身专业素养,做到慎思笃行。
在南宁市西乡塘区人民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实习期间,我收获了很多,不仅在实践中检验了自己大学四年所学的知识,而且学会了待人处事,提高了自己的实务能力。我在工作中,善于思考问题,敢于举一反三,注重团队协作,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调动知识储备,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遇事沉着冷静,做事认真踏实,得到了单位指导老师的好评。
今后,我将认真总结这次实习经验,吸取教训,与同学们交流、分享实习经历、经验,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实习结束后,我将结合自身情况,弥补自身不足,发扬自己的特长,以就业择业为目标,到不同岗位尝试,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和职位,为就业打下基础。
;③ 《监狱亚文化》在哪可以看
《监狱亚文化》可以在网络付费观看,毕竟是写的有关犯罪的内容。
监狱亚文化是监狱中的犯人所特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是犯人自己的文化,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本书以监狱亚文化为主线,通过田野调查、文献研究、深度访谈、参与观察及视屏观察等方法的运用,描述了监狱亚文化比较突出的狱霸、自杀、暴力、造作伤与伪病、性和文身等文化现象,分析了监狱亚文化的表现形式及存在的状况,探讨了解决监狱亚文化问题的方法。作者试图通过监狱亚文化的研究,找到解决中国社会的犯罪与惩罚问题的办法和途径。
④ 司法心理学 什么是民众对刑法合理性与有效性的评价
(一)民众对刑罚合理性与有效性的评价 1.民众对刑罚评价的理性尺度。民众对刑罚的评价,一般来说,并非对 刑罚理论(如死刑的存废、刑罚制度的改革等)的关注,而是对众所瞩目的具 体案件判决的公正性和对社会治安状况的关注。在评价刑罚时,有其理性 的评价尺度。据抽样调査,当前我国公众对刑罚评价的理性尺度是:①严格 执法:司法机关能否不畏权势,敢于对身居高位的贪官污吏和腐败分子,对 依仗关系网庇护、作恶多端的犯罪分子绳之以法,做到“法网恢恢、疏而不 漏”。②公平执法:在定罪量刑时,能否抵制特权和“人情干预”、“行政干 预”,真正做到“在适用法律上人人平等”。③稳定执法:在适用刑罚时,能否 做到相对稳定,防止在一个时期内畸轻,另一个时期内畸重,“同罪不同罚”。 ④有效执法:刑罚的实施,能否对犯罪分子起到威慑与分化作用,起到改善 与稳定社会治安的效果。 2.民众对刑罚评价的情绪尺度。与上述理性尺度相结合,民众对刑罚 评价的情绪尺度是:①同情与仇恨:对被害者寄予同情,对残暴的犯罪者充 满仇恨,反对侈谈“人权”,对犯罪者过分地讲“人道”。②藐视与愤怒:对耍 弄权术、干预司法、包庇坏人者十分蔑视,对具体案件的不合理判决深感愤 怒。③赞扬与批评:对清正廉洁、不畏权势、严格执法、保一方平安的公安、 司法人员髙度赞扬,对司法工作中的腐败现象持严厉批评态度。④惽恨与 鼓励:对服刑过程中继续作恶的罪犯尤其憎恨,对有悔改表现者给以鼓励。 同时,反对对服刑者过分照顾,以致其生活水平超过当地处于贫困线以下的 居民的生活水平。 3.民众对刑罚评价的社会意义。广大公众对刑罚的评价,反映了在司 法审判和执行上的民心和民意,它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民众法律意识水平的 髙低和对政府依法治国的信心,具有以下社会意义: (1)刑罚的公正性、合理性是否得到公众的承认,具有政治意义。“有法 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一个国家司法审判公正原则的具体 体现,也是从“人治”到“法治”的重要标志。当社会腐败盛行、犯罪率有所上 升时,广大公众期待着法律充分发挥对社会生活的干预功能和监督功能,希 望司法审判作为惩治腐败的一把利剑,廓清“妖雾”,使社会生活有序进行。 因而,对刑事司法审判能否做到“法不阿贵”、“法不徇情”,防止“重罪轻 罚”、“罚不当罪”十分关心。司法审判是党和国家治理社会的窗口,也反映 出一个国家某一届当政者的形象。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对刑罚公正性、合 理性的认可,意味着公众对政府治理国家具有信任感,对国家的前途充满信 心;反之,则反映出公众对司法审判和政府执法的不信任情绪。民众是国家 的权力基础,政府与民众是“舟”和“水”的关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 以,民众对刑罚公正性、合理性的承认,具有政治意义。 (2)刑罚的有效性是否为公众所感受具有社会意义。实行刑罚的目的 在于有效地预防犯罪,维护社会治安。刑罚的效果如何,固然有犯罪调査等 统计资料可资佐证,但是,最重要的效果仍在于民众的社会安全感如何。如 果民众对治安状况感到满意,对社会生活具有稳定的安全感,他们就能够安 心地去从事生产、工作和学习,从而推动社会发展;反之,如果民众有后顾之 忧,就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步伐就会放慢。所以说, 民众对刑罚有效性的评价,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3)民众对刑罚的评价反映出社会法律意识水平的髙低。民众对刑罚 的评价,既有理性标准,也有情绪尺度。这种评价,有其符合客观实际、符合 法学理论的一面,也有某些误传误听,不符合客观事实、观点偏激、情绪偏颇 的一面。这种社会心态,往往反映出公众的法律意识水平和法律心理的成 熟程度。所以,理论宣传部门对此要认真研究,及时分析,在听取、吸收其中 合理意见的同时,对于某些不正确的观点和情绪,要有针对性地加大法律宣 传的力度,引导其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以保障社会的稳定,推动经济建设的 发展。 (二)受刑人对刑罚合理性的评价 受刑人对刑罚合理性的评价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受到他们对自身 罪行严重性的认识、认罪态度和量刑知识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受到舆论氛 围、个案刑罚轻重比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形成法院判决是否 公正合理的评价。虽然我们不能单纯地以受刑人的评价,作为一种评价尺 度,来看待刑罚的公正性、合理性。然而,这种评价仍然对刑罚执行的有效 性产生影响。所以,在研究刑罚心理时,需要重视受刑人对刑罚合理性的要 求,以便针对其心理需求,改进刑罚实施和行刑方式,加强认罪教育,增进行 刑效果。 1.受刑人对刑罚合理性的要求。受刑人对刑罚合理性的要求,一般有以下几点: (1)受刑人期望刑罚判决与自我预测的刑期相符。如果判决与预测的 刑期相近或低于预测的刑期时,他们认为刑罚是合理的,反之,如果髙于预 测的刑期,则认为刑罚不合理。可是,一般被告人所预测的刑期往往较实际 量刑为低。这种情况在青少年犯中尤为突出,他们对自己的犯罪往往不以 为然,因此自我预测刑期偏低。 (2)受刑人常以“同罪同判”作为衡量刑罚合理性的尺度。他们在判决 前后,往往互相探听案情与刑罚,如果罪行相似,而刑罚差异较大,则认为量 刑不合理。往往不注意量刑的时间与空间差异,以及被吿人犯罪情节上的 差异,而要求量刑的绝对“等值”。 (3)受刑人对刑罚合理性的评价受到其对罪名严重性认知的影响。关 于罪名严重性的程度,又以习惯性的判断为据。如认为杀人、放火是重罪, 盗窃、赌博、受贿是轻罪。〔1〕如果在主观上认为,己的犯罪是不严重的罪, 而又受到严厉的惩罚,则认为刑罚不合理。 (4)受刑人对刑罚合理性的判断受到舆论氛围的影响。这种舆论氛围 又可分为社会舆论与监所舆论两方面。社会舆论是指一个时期内执行某种 刑事政策而造成的声势和压力、公众对某些重要案件的关注、宣传媒体对案 件的曝光等。监所舆论是指多数罪犯对某一案件量刑轻重的评价。由于从 众心理的影响,受刑人往往遵从多数人的评价,而放弃自己的判断。 (5)受刑人对刑罚执行合理性的要求集中在人道主义和安全性两个基 本方面。在刑事判决生效交付监狱执行之后,多数犯人期望在一个较好的 服刑环境中度过刑期。经问卷调査,他们对监狱当局的要求主要是在人道 主义方面(杜绝打骂体罚、吃饱穿暖、不搞超体力劳动等),对服刑生活方面 的要求主要是在安全性方面(有劳动保护、不冒险作业、反对牢头狱霸和相 互倾轧等),即希望在人道主义待遇下,安全地度过刑期。 2.承受刑罚心理对改造的影响。就当代刑罚而言,承受刑罚的心理,主 要是和剥夺人身自由联系在一起的痛苦感和压抑感。它既有积极促进的一 面,也有消极影响的一面。积极促进表现为罪犯期望摆脱自身困境,产生恢 复自由、重新做人的改造动机;消极影响表现为服刑期间罪犯群体违法犯罪 心理的相互传播和自卑自贱、自暴自弃心理对改造进程的干扰。总的来说, 表现为改造与被改造的矛盾,即罪犯原有的违法犯罪的心理结构同改造目 标和要求引起的改造需要之间的矛盾。作为行刑机关,应当加大各项教育 改造工作的力度,引导罪犯认罪悔罪,驱除心头的压抑感与悲观情绪,树立 改造信心,使之激发起自我改造的需要,产生积极改造的动机,去克服消极 心理,彻底放弃违法犯罪的动机,努力争取光明前途。
⑤ 马克思和恩格斯论述的犯罪观刑法学本体论的启示是什么呢
马克思、恩格斯的犯罪观首先能够给予我们以犯罪本体构造的启示。既然犯罪是恩格斯所说的“蔑视社会秩序最明显、最极端的表现”,而“表现”又对应着马克思所说的“行为”,且“蔑视”本身又对应行为人对社会秩序或法秩序的内在主观态度,则犯罪便是一种客观与主观的“结合体”和“构造性”。
又当行为人的外在客观行为对应着“罪行”,而行为人对社会秩序或法秩序“最明显、最极端蔑视”的内在主观态度对应着“罪人”,则犯罪便是“罪行”与“罪人”的“结合体”和“构造体”将犯罪视为“罪行”与“罪人”的“结合体”和“构造体”,是对将犯罪视为“主观”与“客观”的“结合体”和“构造体”的一种演绎,是对犯罪本体构造的一种直观描述。
这里要顺带说明的是,由于故意犯罪所表现出来的“秩序蔑视”要重于过失犯罪,故恩格斯的“蔑视社会秩序最明显、最极端表现”便能够解释“处罚故意犯罪是原则,处罚过失犯罪是例外”,且“过失犯是重结果的过失犯”这样的立法通例。
而对故意犯和“重结果的过失犯”,我们在观念上应推定初犯之后的行为人仍心存“秩序蔑视”,只不过其轻重程度因案而异罢了。否则,预防再犯的刑罚目的便失去了事实根据或事实前提。
⑥ 城管是公务员吗
城客是不是公务员这个问题有点复杂,因为各地的情况不一样。总之城管是一个行政执法的机构。
一般情况,我们所看到城管队员是参公人员,即不是公务员,但参照公务员,也就是享爱和公务员同级别的待遇。
特殊情况:发展趋势是,城管有可能划归公安部门管。
另外,现在招了很多协管,谁是城管谁是协管,看他们的制服上有标示,凡是协管的,在制服上必须标有“协”管的协字。
⑦ 大学专业目录,大学专业都有哪些
1、法律类:法学、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劳动改造法、商法、刑事专司法属、法律、行政法、涉外经济与法律、知识产权法、律师、涉外经济法、经济法律事务、行政法律事务、矫正教育、监所管理。
2、经济与管理类: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货币银行学、国际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贸易经济、运输经济、劳动经济、国际金融、国际贸易、投资经济、土地管理、投资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管理、证券投资与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
3、社会学类:社会学、人口学、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关系学、公共政策学、城市管理、城市和社区管理、社区管理、公共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劳动经济、人事管理。
4、建筑类: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房屋建筑工程、建筑设计、工程造价、城镇建设、总图设计与运输工程、风景园林、城市园林、矿井建设、建筑工程。
5、艺术类:音乐学、乐器修造艺术、音乐教育、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戏曲作曲、音乐表演、指挥、演唱、键盘乐器演奏、管弦乐器演奏、中国乐器演奏、舞蹈学、舞蹈史与舞蹈理论、舞蹈教育、舞蹈编导、绘画、雕塑、美术学、艺术设计学。
⑧ 中国法学会犯罪学研究会是什么级别
中国犯罪学研究会成立于1992年,于2002年加入中国法学会,它是全国性的群众性学术团体,由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挂靠在国家检察官学院。其下设预防犯罪专业委员会、犯罪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犯罪与矫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边疆地区犯罪对策专业委员会、罪犯改造专业委员会和未成年法制教育专业委员会、职务犯罪预防专业委员会等七个专业委员会。
中国法学会犯罪学研究会的主要任务是:开展调查研究,进行理论探讨,撰写学术专著,翻译介绍国外犯罪学研究成果;召开学术讨论会、报告会、座谈会,及时交流学术研究成果和经验;组织和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承担国家或有关部门的研究课题,向有关部门提供有关犯罪学咨询服务;编辑出版犯罪学刊物《犯罪学论丛》和《会员通讯》;建立、健全组织和发展会员。
⑨ 求你那篇法学专业论文!谢谢
论我国现阶段社会环境中青少年犯罪的诱因因素
班级:05级法经一班 姓名:XXX 学号:XXXX 成绩:
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社会问题,被视为当代三大公害之一。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相当突出,它不仅给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同时也玷污了青少年宝贵的青春年华。来自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统计显示,未成年人犯罪在经历了1995年、1996年的低潮期后,近年来再次呈现上升趋势。 因此,为了达到认识进而控制、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目的,对于我国现阶段社会环境中青少年犯罪的诱因因素进行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青少年犯罪的定义
青少年犯罪在中国大陆尚不是严格法律意义上的概念,而是犯罪学研究中及现实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概念,是从社会学、犯罪学的角度提出的,并非刑法意义的犯罪解释。我国的青少年犯罪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所说的青少年犯罪指的是已满14周岁、不满25周岁的青少年实施的危害社会、触犯刑律,依法应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狭义上的青少年犯罪概念即刑法学上的犯罪概念,其目的是为了定罪量刑。而广义上的青少年犯罪是指6-25周岁的青少年的不良行为,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不良行为是指《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规定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所有行为,犯罪行为是违反《刑法》禁止的一切行为。广义上的青少年犯罪概念即犯罪学上的青少年犯罪概念,其目的是为了预防青少年犯罪。故本文所说的青少年犯罪是指广义上的概念。
二、我国青少年犯罪现状
有资料显示,我国近10年来的犯罪增长率已过24%,而其中青少年犯罪的比例,据官方统计资料表明,在1980—1989年的10年间,14—25岁年龄段的犯罪占全部犯罪人数的比重一直维持在70%以上,自1990年以来的近10余年,这一比重虽有所下降,但仍维持在65%左右。这中间,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
我国的青少年犯罪具有两大方面的特征,一方面,是青少年犯罪长期以来所固有的特点:第一,从犯罪性质看,呈现出日趋暴力化的特点;第二,具有满足物质欲望的贪利性特点;第三;从犯罪组织形式看,具有团伙性特点;第四,从主体年龄上看,青少年犯罪呈低龄化特点;第五,青少年犯罪屡教不改,具有反复性特点;第六,青少年犯罪具有突发性特点。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确立以及与之相伴生的失业、教育产业化、贫富差别悬殊等社会问题,社会矛盾日益加剧。青少年犯罪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
第一,网络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日益密切。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在给现代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其在青少年犯罪中的催化剂作用正在成为不争的事实。青少年由沉迷网吧发展到有轻微违法行为,就是由于在网上浏览到了暴力、色情等网页,任其发展下去,就有可能引发犯罪。包括沉迷网吧,逃学,为筹钱上网而发生的抢劫、盗窃;沉溺于虚拟的网恋最终因无法接受与现实的差距导致的犯罪;以及以网络作为媒介而实施的犯罪等
第二、农村籍青少年犯罪急剧上升,农村流入城市的青少年犯罪突出。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以及教育费用的猛增,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少年,也加入到了打工者的行列。但这些初来乍到的打工者,一方面由于文化水平低下,缺乏生存的基本技能,往往很难在城市立足;另一方面,城市多姿多彩的生活对他们又极具诱惑力。因此,他们总是不惜一切手段也要跻身于城市,最终到了山穷水尽时,则挺而走险,甚至以身试法。
第三、性犯罪比例较大,且有上升趋势。随着色情以及家庭娱乐设施的普及,青少年与性的关联越来越明显,比如早恋、同居、同学及朋友之间的性行为,特别是有偿色情服务等,而现今的教育体制下正规健康的青少年性教育又几乎是空白,因此,处于性早熟时期而对性的认识是既神秘又剌激,在有诱惑的情况下,极易引发青少年性犯罪。
三、我国现阶段社会环境中青少年犯罪的诱因分析
青少年犯罪原因可从主体内因素和主体外因素两方面来看,主体内因素主要指的是青少年在此时期的心理生理主要特征,包括青少年生理上急剧发育,内分泌强烈,使其内心躁动,活泼好动,但生理上却发育滞后,不能认识行为的社会后果和责任,因而行为受本能控制,缺乏判断、决策过程,且易受外界不良诱因诱惑等 。而主体外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以下仅就我国现阶段社会环境因素对青少年犯罪的诱因进行浅要分析。
(一)家庭原因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最基本的生活单位,是青少年接触的最早的群体关系,对青少年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马卡连柯认为,学生主要的教育基础是在幼儿期奠定的,他说:“在5岁以前所做的一切,等于教育过程的百分之九十的工作。” ,大量的调查材料表明,家庭教育不良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之一。现今社会中,不良家庭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家庭自然结构的破坏
所谓家庭自然结构的破坏包括:父母双亡,父母单亡,父母离异,父母分居,父母再婚,父母一方有精神病,父母双方或一方被判刑,劳改等。由于家庭自然结构的破坏,孩子必然失去管教或缺乏管教,有些人因为从小失去母爱,到外面去寻找“友谊”和“温暖”,而被坏人引诱,误入歧途;有些人因为家庭受到冲击,升学就业无望,物质生活困难,内心对社会产生不满而走向犯罪,有些人因为人手不了继父母的虐待、歧视,离开家庭流落社会,学会偷扒等等。尽管其中一部分人可能得到亲戚、邻里或老师的一些照顾,但毕竟是有限的,致使孩子的不良习惯和反常行为得不到及时的发现和纠正。
2、家庭意识形态的影响
有些家庭的父母为些小事争吵不休,甚至大打出手,不仅给孩子树立了一个坏榜样,而且由于经常争吵,家庭失去了和睦温馨的气氛,父母无心教育子女,对孩子放任自流。抑或由于父母行为不庄严、不检点,没有建立正常的权威形象,使得少年形成不良的性格或者进行不良行为的模仿而导致异常行为(包括违法犯罪)的发生。
3、不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
有些家长对子女及其溺爱,致使子女的性格具有明显的任性、自我为中心的特点。有这种性格的少年,一旦介入社会生活,很容易以自私的、任性的态度不顾社会道德、法律规范去追求自己的目标,从而发生违法犯罪的行为。
有些家长对子女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致使子女形成粗暴冷酷的性格。这种青少年在处理人际关系的矛盾时很容易发生粗暴的攻击行为,并由此导致违法犯罪。
还有些家庭经济困难,造成的孩子很早涉足社会,外出打工。由于缺乏正常的家庭生活和文化教育,他们中很多人误入犯罪群体中,男的青少年多半以行窃、诈骗为营生,女性青少年则以卖淫为“职业”,而且这些人违法犯罪的意识很浓厚,改造教育的难度很大,抓了放,放了抓,不思悔改,重操旧业,具有很大的社会危害性。
(二)学校因素
由于教育体制问题,我国的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致使一些学生缺乏善恶、真假、美丑、荣辱的鉴别能力,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些消极影响缺乏免疫力,容易步入歧途。并且学校对于学生的法制教育、生理卫生教育流于形式,很多基层学校根本就没有心理辅导方面的任何措施。一些教师缺乏对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生理、心理常识的了解,不知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方法过于简单,除了批评还是批评,甚至加压逼退,逐出“山门”。致使他们破罐破摔,流落街头,寻找“知己”,结成消极性的非正式群体,久而久之,极易走上团伙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社会因素
社会不良现象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容忽视。现在人们所说的“黄色”、“灰色”和“黑色”“三色污染”,对青少年的危害尤其为甚。目前,在文化市场上,图书报刊、音像制品中充斥着大量的封建迷信、凶杀暴力、淫秽色情及其它不健康的内容,对社会文化造成了比较严重的污染。其中,“黄色污染”对青少年的腐蚀则最为严重。与此同时,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和走后门拉关系的“灰色污染”,使一些青少年也耳濡目染。而带有黑社会性质暴力犯罪的“黑色污染”更使一些青少年纷纷模仿,讲“哥们义气”,跪拜结盟,打打杀杀,危害社会。
(四)司法因素
虽然我国法律比较注重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但在青少年犯罪中的成年人犯罪部分却没有相关明确的保护,造成司法实务与学理研究之间形成空白地段。比如在执行刑诉法过程中所存在的“刑讯逼供”、“律师会见难”和“超期羁押”等“老大难”问题。这些都可能使受到不公正对待和遭受枉法追究的人,产生逆反、继而对社会进行抵抗甚至敌视的犯罪心理。对于青少年来说,更容易产生这种心理。而在这些方面,司法务实和法律规定方面产生了脱节。并且在对青少年罪犯的监狱管理中,并未能很好地减少监狱的“交叉感染”,而监狱对青少年犯罪的“交叉感染”作用更是突出,因为他们的抵抗力更弱,模仿力则更强。对此,应引起充分注意。
四、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对策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社会问题,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说是一种社会“综合症”。我们更应依靠全社会的力量,进行综合治理。正像《联合国预防少年犯罪准则》(第2条)所提出的:要成功地预防少年违法犯罪就需要整个社会进行努力 ;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3条)也明确指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在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实行综合治理。 ”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方面
培养、教育子女是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只养不教,是父母的失职,教子不善,则是父母的罪恶。要从根本上制止青少年犯罪,就是要重视家庭教育。作为家长,在营造和睦家庭氛围的同时,不仅要为子女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更应该对孩子进行心理精神方面的教育和交流,一般情况下,少年犯罪都是有前兆的,家长要细心观察,及时加以引导。将孩子的不良言行告诉老师和邻居们,争取他们的帮助、配合,在孩子的周围形成一个监督圈,通过各方面的督促、引导,使孩子改邪归正,健康成长。并且司法方面也应该对教育失职的家长进行具有强制的法律制裁。
(二)学校方面
作为学校,应该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抓好素质教育和品德教育;努力提高教师素质,尤其注重教师政治素质和师德的培养;同时应切实抓好学生的法制教育,通过这些法制教育,使广大青少年懂得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知道什么行为是社会提倡和法律允许的,什么行为是法律禁止的,什么行为是违法的,做到知法、懂法和遵纪守法。
(三)社会方面
社会预防,主要是指净化社会环境,给青少年创造一个有利于其身心健康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动员社会力量,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和保护,以控制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第一、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止“黄色”、“灰色”和“黑色”这“三大污染”对青少年的感染和侵害,坚决禁止含有色情、暴力等音像制品。同时,要加大对容美发、桑拿等色情场所及有可能诱发色情活动的经营场所进行综合治理,做到不要让污泥浊水侵蚀我们的下一代。
第二、规范网吧,清理整顿社会环境。在网吧的管理上下大力气,从而真正把青少年堵在不健康的网吧之外。
第三、加大对出租房屋及宾馆、旅馆的的管理力度,进一步完善和加强社区化管理。在面对失业、下岗,社会闲杂人员以及外来人口越来越多的新情况下,要发扬社区管理的优势,实行更为有效的科学化的管理,使社区成为预防犯罪的一道坚强关口。
第四、健全农村保障体系 。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更好地得到利用,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女子能够得到有效安置和良好的教育。
(四)司法方面
我国刑法在立法中充分体现了国际通行的教育、预防、保护和社会化原则,把保护同刑罚处分相结合,体现从宽和人道原则,把处理不良行为同处理犯罪行为相结合,体现预防犯罪原则,但这些原则毕竟只是原则,在有些方面还是很缺乏操作性的,甚至是无法可依。而我国法律对青少年犯罪,有处理从宽的规定,但还没有管教从严的相对应的法律措施。因此在具体法律实务和法律规定的配套和落实实施之间需要更进一步的细化和完善。
综上,从社会环境角度来看,青少年犯罪有其家庭、学校、司法和社会风气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要采取家庭预防、学校预防、司法预防和社会预防等多种预防方法,进行综合治理,以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⑩ 关于挪用公款罪等刑法学中的几个问题,求解答!!急切……
1、你的第一个问题应该是涉及:挪用公款罪和借贷行为的区别。你可以去查查两者的区别。借贷公款行为,是指单位负责人或经管财务人员,批准、决定将公款借贷给个人使用的行为。
(1)对以下几种借贷行为,不能以挪用论处,应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
第一,对及时收回本息,未给单位造成损失的,一般可作违反财经纪律处理。因为这种情况下,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小,情节显著轻微,不宜以犯罪论处。
第二····(有点多、不做详细介绍)
2、在认定挪用公款罪与非罪时,一看该行为是否属于法定挪用公款罪范围,二看该行为是否符合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与挪用之后归还等等关系不大。
所以,本人认为是。甲挪用公款2万元从事股票买卖,属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且数额大、进行营利活动。
3、属该行为于迷信犯。但不构成犯罪,这只是主观上的思想意思,在法律上不支持。
4、第三百六十二条 旅馆业、饮食服务业、文化娱乐业、出租汽车业等单位的人员,在公安机关查处卖淫、嫖娼活动时,为违法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情节严重的,依照本法第三百一十条【窝藏包庇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5、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具有下列特征:
(1).必须是在犯罪预备或者犯罪实行过程中放弃犯罪,这是成立犯罪中止的前提条件,如果犯罪行为已经完成并达到既遂状态,则不能成立犯罪中止。因此,一般认为,犯罪既遂以后自动返还原物或者自动赔偿损失的行为,如盗窃犯在盗窃他人财物后又将窃取的财物归还原主,或者贪污犯贪污公款后又秘密退还公款的,都不能成立犯罪中止,而只能以犯罪既遂论处。其自动返还赃物的行为只能在量刑时作为酌定情节予以考虑。
(2).必须是自动放弃犯罪,这是犯罪中止的实质性条件,首先,必须要求行为人自认为能够继续实施。其次,认定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还必须要求确实是出于行为人本人的意志而自动放弃犯罪,而不是出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主客观原因而被迫停止犯罪。
(3).必须是彻底放弃犯罪。所谓彻底放弃犯罪,是指行为人彻底打消了继续并完成犯罪的念头,彻底放弃实施自认为可以继续实施并完成的犯罪行为。
6、 公款。这既包括国家、集体所有的货币资金,也包括由国家管理、使用、运输、汇兑与储存过程中的私人所有的货币。
(1) 广义的公款,是指公共款项、国有款项和特定款物以及非国有单位(金融机构)和客户资金的统称。其中,公共款项,就是为公共所有的资金款项;国有款项,是指为国家所有的资金款项;特定款物,是指专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非国有单位资金,是指非国有公司、企业和其他非国有单位所有的资金;客户资金,是指金融机构客户所有的资金。
(2)狭义的公款,专指公共所有的资金款项。包括国有的资金款项、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资金款项或用于扶贫和其他公益事业的社会捐助专项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