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启示录

道德启示录

发布时间: 2020-12-28 04:59:18

❶ 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启示录的精品书评

让从政道德在领导干部心中扎根——《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启示录》评介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选拔干部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要求全党“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为了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中央纪委宣传教育室、中央组织部干部教育局、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组织编写了《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启示录》(以下简称《启示录》),近日由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它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把科学理论和正确观点寓于翔实的资料与生动的论述中,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引导性、可读性,是一部从政道德教育的优秀教材。 这部《启示录》的显著特点和优点,在于紧紧围绕领导干部为什么要遵守从政道德、怎样遵守从政道德这个主题,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紧密结合当前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实际,从“道”、“法”、“术”三个层面系统地阐述了新时期党对领导干部从政道德的要求,给人以全面的启示。深刻论“道”,从揭示本质中指引方向。正如《启示录》所说,在我国古代,“道”和“德”最初是作为两个独立概念出现的。所谓“道”,是指自然运行及人世共通的道理,即普遍规律;而“德”,则是指立身根据和行为准则,进一步引申为人的德行、品行。“德”和“得”意义相近,指具体事物从“道”所得的特殊规律或特殊性质;对于“道”的认识修养有得于己,亦称为“德”。从古代道与德的这种区别与联系中,可以感悟到,不论是社会道德还是领导干部从政道德,都不是某一两项的具体要求,而是多层次、多方面的系统要求;其中的顶层是“道”的要求,即抽象的、一般的要求。只有把道德之“道”讲清楚,才能启示人们正确认识和把握“德”的本质和真谛,从根本上解决好道德观和道德修养的问题。道德的本质是对利益关系的调整和维护。“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从古到今,人类从祈望某种“得”到实现某种“得”,一直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为了自己“得”而不惜损公肥私、损人利己,结果是自己“得”之越多,他人和社会的损失就越多;另一种情况则是自己“得”的同时,也考虑、照顾、帮助别人“得”,有的为了多数人的“得”而不惜牺牲自己的“得”。这前一种情况,是缺“德”之“得”,后一种情况是有“德”之“得”。可见,“德者,得也”只说明了道德的表面现象,而为了谁“得”,以何种手段“得”,这才是道德及领导干部从政道德的本质问题。领导干部从政道德不是“私德”、“小德”,而是“公德”、“大德”,根本目的是维护人民共同的利益,努力使大家都能够生存、生活下去,不断提升生活的质量,这就是古人所讲的“大德曰生”。基于对道德本质的认识,《启示录》突出了“道”的论述,不但深刻揭示了领导干部“为公”的道理,强调了“权为民所用”的要求,而且进一步阐述了立身之道、谋事之道、用权之道、言行之道、创业之道、清廉之道、修身之道、齐家之道。通过系统阐释领导干部从政道德之“道”,更容易从根本上说明我们党对领导干部“德”的要求,帮助领导干部正确把握道德修养的方向。清晰说“法”,从分析范畴中启示选择。道德是以善恶评价的方式来调节人的行为的规范手段。因此,明辨是与非、公与私等标准、规范,即古人所讲的“法”,是道德教育的固有之义。《启示录》从现实领导干部从政道德的实际情况出发,就八个方面的范畴,进行对立性解析,使人很容易清晰地辨知善与恶、对与错,进而作出正确选择。在立身方面,说明“是与非”不容含糊,启示领导干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谋事方面,说明“暖与冷”见证宗旨,启示领导干部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在用权方面,说明“公与私”不能混淆,启示领导干部正确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在言行方面,说明“真与假”衡量本色,启示领导干部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在创业方面,说明“实与虚”考验品行,启示领导干部创造经得起检验的实绩;在清廉方面,说明“廉与贪”泾渭分明,启示领导干部清正廉洁的气节;在修身方面,说明“雅与俗”须慎重对待,启示领导干部培养高尚的情操;在齐家方面,说明“严与宽”要把握分寸,启示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亲情观。这八个方面的对立性范畴一摆出来,对领导干部从政道德的基本要求也就明确了。孰是孰非、何去何从,令人一目了然。具体阐“术”,从探索方法中明确路径。在我国历史上,道德修养中的具体方法即“术”的问题,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吾日三省吾身”就是一个典型。《启示录》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依据道德的本质,遵循领导干部从政道德的基本规范,对道德修养的方法作出了具体而明确的阐发,让人看了之后能够比较容易地找到通往道德殿堂的路径。例如,在引导领导干部树立群众观点问题上,具体阐述了“三个弄清楚”——弄清楚相信谁,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弄清楚依靠谁,自觉摆正与群众的位置;弄清楚为了谁,始终牢记领导就是服务、干部就是公仆。在引导领导干部正确运用权力的问题上,具体提出要坚持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在注重用权受监督的问题上,领导干部应树立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善于在监督下开展工作。在引导领导干部坚持求真务实作风问题上,强调敢讲真话、光明磊落,勇于担当、言行一致。在引导领导干部保持清正廉洁气节的问题上,告诫领导干部要从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做起,警惕“温水煮青蛙”;要懂得“知足常乐、知止不殆”的道理,不要贪名、贪利,更不能发不义之财。总之,《启示录》引用了古今中外的大量故事和案例,生动地告诉人们,领导干部从政道德的养成需要从日常工作和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只要按照正确的方法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能够掌握从政道德的大道理、大原则、大趋势,也都能够成为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热点内容
法律援助和找专业律师的区别 发布:2025-04-30 17:39:11 浏览:362
新婚姻法婚前按揭房 发布:2025-04-30 17:29:36 浏览:116
江西省水利工程条例 发布:2025-04-30 17:22:18 浏览:283
江苏省司法厅官网 发布:2025-04-30 17:13:02 浏览:525
唐嫣发律师函 发布:2025-04-30 17:12:41 浏览:306
我国民事诉讼法最新的修改是在哪一年 发布:2025-04-30 17:10:45 浏览:564
劳动法辞职延期 发布:2025-04-30 16:45:02 浏览:49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考题 发布:2025-04-30 16:30:19 浏览:109
企业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存在的问题 发布:2025-04-30 16:27:04 浏览:719
合同法第54条的相关案例 发布:2025-04-30 16:25:40 浏览: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