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经说风

道德经说风

发布时间: 2023-01-15 09:10:07

A. 道德经的十句名言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出处】《道德经》第一章。

【解释】天地万物之道是可以认知的,但道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名也是可以名状的,但名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出处】《道德经》第二章。

【解释】天下人都知道美是美,是因为有丑的存在;天下人都知道善是善,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出处】《道德经》第二章

【解释】有与无相互滋生,难与易相辅相成,长与短相比较而显现,高与下相互依存,声音音律的相互应和而成曲调,前与后相互联接而成顺序。

4、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出处】《道德经》第五章。

【解释】天地无所谓仁慈不仁慈,它对待万物就像对待草狗(古代用草扎成的祭品)一样平等;圣人也无所谓仁慈不仁慈,他对待百姓也像对待草狗(古代用草扎成的祭品)一样,任凭百姓自生自灭。

5、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出处】《道德经》第五章。

【解释】有的版本为“多言数穷”。意思是:多说无益,言多必失,还不如保持静默。

6、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出处】《道德经》第七章。

【解释】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7、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出处】《道德经》第八章。

【解释】最大的善就应当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与万物交融,而不与之争夺;水只停留在众人不喜欢的低洼之处,所以水性最接近于道。

8、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出处】《道德经》第九章。

【解释】太满了会溢出,应当适可而止;太冒尖了,难保长久。

9、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出处】《道德经》第九章。

【解释】金玉满堂,不一定能守得住;因富贵而骄奢,容易引祸上身。成功了如能做到急流勇退,这才是自然之道。

B. 道德经经典名句及解释

《道德经》中经典哲理名句及翻译。

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

大意: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2、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道德经》

大意:狂风刮不了一早上,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3、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道德经》

大意:消磨它的锋锐,解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

4、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中。《道德经》

大意:如果不能守虚处静,而以多闻博识自许,进而有为多言,那很快就会导致穷败。不如处虚守静,而无为不言,能够取得成功。

5、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道德经》

大意:使心灵达到虚的极致,坚守住静的妙境,就能从万物的变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

6、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经》

大意:保持本质淳朴无华,减少私心贪欲。

7、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

大意:不显示自己,不自以为是,因而更显耀突出;不夸耀自己,因而有功绩;不自以为贤能,因而受到尊重;只有那不与人相争的,世界上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道德经》

大意:能够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能够战胜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是真正的强者。

9、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

大意: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

C.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一、原文

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二、各家之解评析及摘要

1、韩鹏杰《道德经在说什么》

少说话、不要强行发号施令,这样才是合乎自然的。比如台风不会狂吹一晨,大暴雨也不会狂下一日,谁造成这狂风暴雨的?是天地啊!天地因狂暴而形成的狂风暴雨都不能长久,何况人类呢?所以说,遵从道的人,会成为同道中人;遵从德的人会是同德之人,而失道失德之人,也会物以类聚凑到一起的。遵从道的人,道也乐得与之相伴,喜欢德的人,德也乐得与之相伴,而失道失德之人,各种损失也乐得与之相伴,因为失道失德的人诚信不足,大家都不信任他们了。

2、南怀瑾《老子他说》

“希言自然”,并不是很少说到自然科学的理论。“自然”一词,在这里不可作为物质世界的自然,而是哲学的名词,勉强解释,也可说是“原来如是”的表诠。

本章由“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开始,把自然现象的因果律,用比喻来反复说明,告诉我们一切都在无常变化中,需要认识人间世事的现象,以及人与事,没有一分一秒不在变。它是随时随地都在变,既不是你的力量可以把握住它,而且也无须要去把握它。只有一个超越现实,是我们生命所本有的,就是那个自然本有的东西。那一功能,能变、所变、受变的,却是天人合一,变而不变的那个东西。但那个东西又怎么可以体会它呢?只有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去体认它,才能自然证得。但是有的人虽然相信这个道理,并不能真肯实信,所以便又说:“信不足焉!”此外,大多数人,就根本不相信形而上者有一个自然之道的存在,同时也不相信现象界中的自然因果定律。所以说:“有不信焉!”真是无可奈何!

3、白云先生《老子之道》

(1)希言自然。

希,听之不闻曰希。希言,自然之道,不言之教。自然,以天治天下,万物因任天运而自化。

(2)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暴风骤雨,通常都维持不了一整天。所以,以人智治天下,就如同暴风骤雨一般,都不可能维持很久。

(3)孰为此者?天地。

暴风骤雨,是谁兴作的呢?是天地所为。

(4)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天地所兴作的暴风骤雨,都不能持久,更何况是以人智为政,所兴作起来的伪巧之术呢?

(5)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从事于道者,事天治人者,指君王。

道者同于道,有道圣王,同于大道,辅佐天道,行自然之教,处无为之益。正因为不敢为,才能无不为。

德者,同于德。虽不能同于道,但为政以天为本,法天则地,立圣王之教。因其不失大本,故能德合于天。

失者,同于失。君王为政,不以道为宗,不以天为本。以人智治天下,以人言为天下立大伪之教法。为政以伪为本,故为失道。

(6)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为政宗于道,本于天,行自然无为之教。天道永恒而不殆,所以天下永远也不会出现昏乱。

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为政以天为本,德合于天,则能德蓄天下。虽然能有德治,但德衰之日,也就是天下昏乱之时。

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离道丧德,为政失本。以人智之屑末小术治国,以此治天下,则乱天下,进而失天下。

(7)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信,以人言人智立教,不足以为道。不信,天道至真之言,天地虽不言,而能使万物常自然。人智之治,不过都是飘风骤雨而已,不足为道。只有天道,才能使天下永久安定。

三、我之体悟——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有句话说,你如何对待世界,世界就会如何对待你。你对世界的看法并不一定是世界的状态,它只能恰如其分地反映出你的状态。正如王阳明说“心外无物”,所谓“心外无物”就是:你的心之外是没有世界的,世界是你的心构建出来的。

正如老子这章所说“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你相信道,你的心就能构建一个道的世界,你用道的方式处事,世界自然回馈你道的结果。你相信德,你的心就能构建一个德的世界,你用德的方式对待世界,世界自然回馈你德的结果。你相信失,你的心就会构建一个失的世界,你用失的方式对待世界,世界自然回馈你失的结果。

撒切尔夫人有一段名言:注意你的想法,因为它能决定你的言辞。注意你的言辞,因为它能主导你的行为。注意你的行为,因为它能变成你的习惯。注意你的习惯,因为它能塑造你的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因为它能决定你的命运。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的心就是一切的根源,你的世界、你的境遇、你的命运都是由“心”塑造出来的。所以王阳明的整个哲学就叫“心学”。他认为:要活在这个世界上,要改造世界,要跟这个世界相处,其方法就是改造你的“心”。你的心变了,一切就全变了。

D. 《道德经》“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应作如何解

这句话的核心就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永恒和持续,力量越大毁坏的也越快。风,雨来自于天地,天地对于人类来说,这是无上的存在。就算像天地这样无上的存在,却也无法维持风,雨的持久的存在。

所以老子后来接了一句话: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

连天地都做不到的事情,人能做到吗?

这个带给我们的启发是很多的

那我们该怎么做?

不要用“争”的方式,因为力量强大,或者坚持自己就是对的,就是一种“争“,“争”的结果就是因为你的力量尽了最终失败。

比如你拼命往上爬,终有一天会掉下来的,因为你的力量最终会比不上位置的高度。一个很会爬树的人也不可能爬上天下。郭子仪说你把我王府造的牢固一些,工匠说我只看过王府不变,但没有见过王爷是永恒不变的。

力量会让你迷信,因为力量的确可以带来很多好处。这个“力量”指的是你身上的优势。

你的力量不是用来“争”,而是用来善利万物的。这才是“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这句话,老子想表达的观点。

E. 道德经3注解

叶曼讲解

尚贤

人人都会争得贤名

很多人用各种方法打知名度

名过其实不长久

争名于朝

大臣在皇帝面前表现

演艺人员通过绯闻打知名度

难得的东西

物以稀为贵

珍藏邮票

偷盗之所以有

是因为你有,我没有

现在的小偷不会偷牛和衣服

上有好者

下必甚焉

世人都爱难得的东西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我们为什么被抢被杀

是因为你带着珍贵的东西‘

你虽无罪

但是你有值钱的东西

这就是你的罪

女人为娼

男人做牛郎

上面的人总是夸富

下面的人都会崇拜富裕

笑贫不笑娼

难得之物是乱的根源

圣人不是不要贤名和难得之货而是不夸大它

不尚,不贵,不见

上面的人不以这些为重

有无相生

好坏相生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出自《论语》,大意是说,君子的德行好比是风,小人的德行好比是草,风吹在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强调了领导做好垂范表率的重要性。 上有好者,下者更甚

心虚了

民自然就灵了

心不是被物质塞满

心不虚,灵不起来

你把珠宝扔给鸟,鸟飞走了

西施这么美,野兽看见跑掉了

心不在名和利上,心就不乱了

一个东西只要实用就行了,要那么贵干什么呢

不现可欲,心就不乱了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李世民问:“忠臣、良臣有不同的地方吗?”魏征说:“稷、契、咎陶(皋陶)就是良臣,龙逢、比干就是忠臣。良臣使自身获得美名,君主得到光耀的称号,子孙世代相传,福禄无边。忠臣自身遭祸被杀,君主陷于愚昧、凶暴的境地,国破家亡,只得到一个忠臣的空名。从这说来,忠臣、良臣相差就远了

无知不是让人民像傻瓜一样而是不让人强取,豪夺,敲诈之心

饮食男女是人之大欲

消除

贪念,贪的是名,权,利,欲

智者就是有才智,有手腕,有口才的

不是生活水准很高而是生活成本很高

佛家八苦:生老病死

求不得,我们得到的不稀罕,我们永远在追求求不得

无欲无求时活得自在

凡是一个东西满了就受损害

人不可以自满

道 充满天地万物

憨山大师讲解:

尚名,好利,嗜欲之害

盖尚贤,好名也。名,争之端也。

贵难得之货,好利也。利,盗之招也。

所以好名好利者,因见名利之可欲也,动乱其心以争竞之

若在上者苟不见名利可欲,则民亦各安其志,而心不乱矣

人以隋珠为重宝,以之头雀,则飞而去之。

色,妖态也。人以西施为美色,麋鹿则见而骤之

名,虚声也。人以崇高为名,许由则避而远之。

食,爽味也。人以太牢为珍羞,海鸟则觞而悲之

是则财色名食,本无可欲,而人欲之者,盖由人心妄想思虑之过

民安饱自足,心无外慕

人心刚强好争者,盖因外物诱之,而其奔竞之志也

故小人鸡鸣而起,孳孳为利,同“孜孜”。孳,通“孜”。勤勉;努力不懈。

君子鸡鸣而起,孳孳为名,此强志也

声名货利外诱民心,则民自绝贪求,不起奔竞之志,其志自弱,故曰弱其志

民既无求,则始之以凿井而饮,耕田而食,自食其力,故曰“强其骨”

古书上的“民”,就是现代语的“人们”,或者是“人类”的意思。

长养万物万类的精神,只有施出,而没有丝毫占为己有的倾向,更没有相对地要求回报。人们如能效法天地存心而作人处事,这才是最高道德的风范。如果认为我所贡献的太多,别人所得的也太过便宜,而我收回的却太少了,这就是有辞于劳瘁,有怨天尤人的怨恨心理,即非效法天道自然的精神。

南怀谨解析

尚,就是重视推崇的意思。贤,就是才、德、学三者兼备的通称。

贤者与能者的重要。所谓“贤者在位,能者在职”便是他的名言。

历代史实告诉我们,所有破坏社会的安定,引起历史文化一再变乱的,大概都是“不是奸人即妇人”

墨子的主张,是针对当时他所立身处地所知、所见、所感受到的结论。

推崇贤者的结果,却会导致许多伪装的言行。当时各国的诸侯,为了争地称霸,不惜任何代价来网罗天下才能的智士。凡是才智之士,便统称为“贤者”。而这一类的贤者愈多,则天下的乱源也就越难弭平。所以他指出“不尚贤,使民不争”的主张。

天下事误于奸慝者,十有三四。误于不通世故之君子者,十有六七

一句合头语,千古系驴橛

“尚贤”“不尚贤”到底哪一样好,都不是关键所在。它的重点在于一个领导阶层,不管对政治也好,对教育或任何事,如果不特别标榜某一个标准,某一个典型,那么有才智的人,会依着自然的趋势发展。才能不足的人,也就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倘使是标榜怎样作法才是好人,大家为了争取这种做好人的目标,终至不择手段去争取那个“好人”的模式。

如果用手段而去争到好人的模式,在“争”的过程中,反而使人事起了紊乱。所以,老子提出来“不尚贤,使民不争”

站在领导地位的人,对于互相怨憎的诽谤,和互相爱护的称誉,都要小心明辨,不可偏听而受其迷惑。如果先入为主,一落此偏差,“诽誉交争”,则人主惑矣。

正反是非,统统因时间、空间加上人事演变的不同而互有出入。

鬻yu 蕤rui

各家所指的圣贤,要到达何种标准?都很难确定。所以,属于道家一派的抱朴子说:“白石似玉,奸佞似贤。”一方白色的好石头,晶莹剔透,看起来好像一块白玉,但是就它的质地来看,不论硬度、密度,都不够真玉的标准。

我们标榜好人,让好人受奖,开始动机没有什么不对,但是形成风气后,社会上就有人想办法去争取表扬。那么,表扬好人的原意,也就变质了。我每年也接到推荐好人好事的公文,但我看来,好人好事太多,推荐谁去好呢?而且征求一下,大家只对我一笑,摇摇手,摆摆头,谁也不肯接受推荐。我常常笑着说:有两个好人,我想推荐,可惜一个已经死了,一个还未投生。大概我还勉强像小半个好人,只是我也同大家一样,讨厌人家推荐我,更怕自己推荐自己。还是相应不理,让贤去吧(一笑)。我们由这两个故事,大概就可以知道,所谓“不尚贤,使民不争”。在老子当时的社会,在那个历史政治的形态中,“尚贤”已经是一种毛病,因此,他提出这句话来。

盗”字有抢劫的强盗、偷窃的小盗等区别。要详细解释“盗”字,也不是容易的事。

什么是盗贼行为的内涵?我们可以引用佛家的一个名词,凡是“不与取”的便是盗。广泛地说,“不与取”就是盗的行为,这种定义比世界上任何一种法律更为严密。所谓“与取”,是指必须得到第二人的同意给予。“不与取”,就是没有经过第二者的同意,就取为己有的意思。那么,我们就是在地下捡一块泥土回来,没有土地所有者在场,也已经属于“不与取”的行为,也犯了盗戒。所以,人要不犯盗戒,只有餐风饮露,享受“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才算是清白。

在道家的学术思想里,对于这一点,和佛学有同样意义,道家讲“道”便是“盗机”。《阴符经》说:

“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修道者也就是利用盗机。我们人活着是天地之盗,都是偷了天地自然的东西,偷太阳的光,偷土壤的功能,侵害万物的生命给自己当饭吃,把动物的肉和青菜萝卜吞到胃肠里去,自己还认为理所当然,这都是占了天地万物的便宜,便是盗机。所以说修道的人,也是偷盗天地的精华到我的身上来。好比用一个聚光的凸透镜,放在太阳光下,把阳光聚在一起,成一焦点,摆一根草在焦点上,到了某个程度,就烧起来,然后引火做熟食,这也是偷盗了太阳的热能来自利。

有关大盗窃国、小盗窃货等的哲学观念

例如以欺诈起家,取天下于孤儿寡妇之手的晋武帝司马炎在他篡位当上晋朝开国皇帝

奇技淫巧、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名利本为浮世重,古今能有几人抛

欲”是什么?很明显的答案,“欲”有广义和狭义两层涵义。广义的“欲”,便是生命存在的动力,包括生存和生活的一切需要。狭义的“欲”,一般来说,都是指向男女两性的关系和饮食的需求。

朱熹的“十年浮海一身轻,乍睹黎涡却有情。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到了魏晋以后,随着佛家学说的输入,非常明显地,“欲”的涵义,扩充到广义的范畴。凡是对一切人世间或物质世界的事物,沾染执著,产生贪爱而留恋不舍的心理作用,都认为是欲。情欲、爱欲、物欲、色欲,以及贪名、贪利,凡有贪图的都算是欲。不过,它把欲剖析有善与恶的层次。善的欲行可与信愿并称,恶的欲行就与堕落衔接

反正人类总是一个很矛盾的生物,在道理上,都是要求别人能做到无欲无私,以符合圣人的标准。在行为上,自己总难免在私欲的缠缚中打转。不过,自己都有另一套理由可为自己辩白。

如照道家所说的“气”,有三种不同的写法和定义,必须知道。古代道书上的“气”写作“炁”。“炁”这个字的上半部“旡”就是后世的“无”字,下面四点则代表了火。那么,无火之谓气,并非指空气的气,也不是呼吸的气。现在用的这个“气”字,下面有一个米字,是指人们吃了米谷等食物后所化生的气。还有一个好像简体字的“气”,是指空气的气,姑且不管它是哪个气,一个人的身躯,犹如一具装有各种零件的皮囊。假如我们把气体打入一个皮袋里,然后要叫这股气呆板固定,永久停留在某一部位,是有可能吗?很明显的答案,气是不会凝固停留在某一部位的。如果说有可能,那已经不是气体,它已变化成为一个固体的东西。在我们的身躯内,另外装进一样固体的东西,那就太可怕了,岂不成了一个瘤吗?气,本来就是“变动不居,周流六虚”的能量,你要气住丹田,充实腹部的下丹田,那只能说“徒有空言,都无实义。

凡是宗教与政治混合的时代,政教(宗教)不分的国土,结果没有一个不彻底失败的。不但污蔑了宗教,同时也断送了国家。政治,毕竟是现实智慧的实际成果。宗教,始终是升华现实的出世事业。如果强调宗教就是现实世间的事,那么不是别有用心,就非愚即狂了。

F. 《道德经》第廿三章读后感

某年某月某日,吾因故入寺院居住,入寺三天,竟未说一言。因为,寺院的规矩是“止语”,各自清净,老实念佛,少干扰别人。

这就有了后来,吾出寺后、读《道德经》第二十三章的感慨。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希言自然”,即“少说话合乎自然。”这点我的感受最深了,因为人世间的话,大多是聒噪,废话,——言多必失。

只有闭上口,才能张开心,才能给思维以时间和空间。一个人的内心修养、行为方式是与他的外在境遇相应的。他对自然之道领悟到什么程度,自然之道就给他什么程度的回报。

换言之,你的思维延伸到哪里,你的人生就呈现出什么样的状态……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再大的飘风,不管强大到什么程度,到了中午,都会减弱缓慢一点。所以说,任何飘风都不是终朝不变的。夏热季节的大雷雨,大概一两个小时就过去了。所以说,夏天的大雷雨,只会下一阵,不会下一整天的。——自然现象的因果律,告诉我们,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无常变化之中,我们不能把握,也勿需去把握。

自然现象如此,人的活动亦如此。在这个世界上,任何现象都很难长时间不变。种种有常即无常,种种无常即有常。如果你错过了今天的太阳,勿需伤心,勿需哭泣,因为你还有灿烂的星空和皎洁的月亮。

G. 天地狂风大作。如何用道德经理解这样子的天气呢

在《道德经》第二十三章说道,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这段话不就是在说天地之间的暴风骤雨吗?道德经上说这种天气也不会很长久,一下子就会消失了。这段话是在告诉你,自然他所展现的这些东西都是让你来忘记妄想执着的。你看我们的情绪来的时候,是不是像暴风骤雨一样,尤其是愤怒,但是过去了,你有时候回头想一想实在是不值得这样子的愤怒,但是当时就是会这样子,这就是在告诉你,天地狂风大作,他是有时间性的一下子就会过去的,而人的愤怒等情绪也是会过去的,这就是修行上的一个方法吧。你愤怒可以,但是你要马上就让他过去,不要让他留着,那就留着对于我们的身心是没有好处的。
这就是道德经告诉我们的道理,从天气来比喻我们的修行。

H. 从《道德经》中感悟人生

一《道德经》: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很粗的树木,也是从小树苗长来的。

很高的台子,也是一点点建造的。

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

凡是成大事的人,都是从一点一滴做起的。

不要因为觉得事情小就不去做,点滴的积累其实非常重要。

在某个领域坚持一万个小时,那你就是这个领域的专家。

笃行,总能出奇迹。

二《道德经》: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狂风不会在早上一直刮个不停,大雨也不会整整下一天。

人生的困境,也不会一直持续下去。

否极泰来,风雨后总会有彩虹。

当你深陷低谷,请不要放弃希望,也许下一秒就是晴空万里。

三《道德经》: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如果时时刻刻谨慎行事,从一而终,就不会有失败这一说。

我们很多人做事都是三分钟热度,最初的激情过后,就开始得过且过。

人生,就是这样被荒废掉的。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慎终如始,谨慎克制,从一而终,才能不至于辜负自己的青春年华。

四《道德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人生的祸福,其实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关键是你是否能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

遇到逆境,不要消沉,笑对人生,上帝关上一扇门,必然打开一扇窗。

遇到顺境,不要得意,谨慎行事,切勿得意忘形,招致祸患。

五《道德经》: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人生的灾祸大多来源于不知足,最大的错误莫过于贪欲滋长。

人生有限,物欲无限。

红尘滚滚,我们迷茫痛苦,不是因为我们物质上的缺失,而是因为心灵的干涸。

我们被消费主义携裹,我们把有限的时间和经历去追逐身外之物。

财富地位聚散随缘,人栖身于上,时时颠簸,哪有幸福安宁可言。

回归自己的内心,知足常乐,感悟生命里的平常幸福,才是人生的真相。

六《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地人都遵从道,而道就是自然。

人在做人做事的时候,自然而然就是最高的境界。

交朋友太刻意就是虚假,真正的友情都自然产生的。

做事太用力就是急躁,很容易失败。

孝顺父母、善待他人,都是自然而然的,太用力的、太忽视的都是不真实的。

人生最好的状态,就是顺其自然,自然而然。

七《道德经》: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天道是没有亲人的,但是经常眷顾心地良善的人。

人行善,福虽未至,祸已远行。

一个人行善虽然没有得到福气,但是祸患已经远离了他。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行善积德,走在有福的那条路上。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一点点坚持,聚沙成塔,你就是有福之人。

八《道德经》: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了解他人和了解自己都是智慧,然而了解自己比了解他人更胜一筹。

中国人常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的出处就是老子。

一个人能够清醒的认识自己,反省自己,才是最难能可贵的。

每个人天生都有自己的位置,但是很少有人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

一捧清泉,虽不及长江浩大,但仍为人们送去清爽;

一方绿茵,虽不如松柏奇雄,也可以为他人带来喜悦。

做最好的自己,认清自己,才能主宰人生舞台。

九《道德经》: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眼里只有自己优点的人,就看不到别人的优点。

自以为是的人,就听不进别人的话,很容易目中无人。

自己夸耀自己功劳的人,其实没有功劳,也不会让自己彰显。

静水流深,越优秀的人往往越是低调。轻浮骄傲的人一般没什么本事。

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山不辞石成其雄伟,海不辞水成其浩大。

与人相处的时候,懂得谦逊,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向别人的长处学习,才能不断完善自我。

十《道德经》: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

万事万物刚刚开始的时候,大道是很简单的,到了后来,演变成了很复杂的局面。

“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大道至简,以简驭繁。

真正高明的人生,都是历经沧桑之后的简单天真。

越复杂心越累,名利的枷锁让人一刻不得歇息。一切终究成空,想来又是何必。

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简单才是生命的真谛。

I. 道德经感悟最深的一段话

道德经感悟最深的一段话

道德经感悟最深的一段话,《道德经》在中国的文学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国文学上一颗非常璀璨的明珠,从古至今它的地位一直不见衰减,下面我带大家简单了解一下道德经感悟最深的一段话。

道德经感悟最深的一段话1

《道德经》中一段话,这是对道德思考,原文如下

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渊兮似万物之宗。锉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这段文字翻译简单,理解起来很困难,它能翻译成:“道”这种东西一直存在着,能够永久保存下去,似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它十分深远、十分磅礴,似乎是世间万物的源头。“道”无所不能,能挫掉世间万物的锐气,解决世界上的纠纷,像光一样伟大,像尘土一样无处不在。不知道他是谁衍生出来的,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他比一切出现的都早。

读完这段文字,不禁令人深思,到底什么是道,到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东西,《道德经》中也说它是看不见摸不着,永恒存在的,同时它也无处不在,那么它到底是什么?这里本人要发表一下个人见解,我认为道总体来说可以理解成世间万物的规律,这就是道。

同时,“道”不仅仅包含规律,他也包含着人生、世间看得见的、看不见的所有的现象,他们运行的开始和结果。总之,道很广阔。在世间,春夏秋冬是道,人生老病死也是道,落叶归根、太阳东升西落都是道。这些都是自然规律,是宇宙万物运行的规律,这就是道,但道不仅仅局限于此。

“道”也在社会中,比如做了坏事,必然会受到相应的惩罚,在一方面有所得,就会在另一方面有所失。“道”来无影去无踪,也许很是虚无,个人认为,道是客观存在的,有些人认为对此信则有、不信则无,其实不管你信与不信,道始终在这里。

如果您真正去感悟、去理解“道”,您就会发现您的生活很精彩,当您在失意的时候,您就会觉得这不是常态,失意过后就是得意,这是“道”,当你成功的时候,你更应该谨慎,因为“道”告诉我们,成功之后很容易失败,所以我们要小心谨慎,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成果。

“道”并不能教给我们怎样直接成功,但它却让我们活得更快乐,其实有时想想,怎样的人生你才能得到满足?当你饿了,你想,只要填饱肚子你就会很开心、很幸福了,可是当你填饱肚子之后,你还想吃得更好,当你吃到山珍海味之后,你还想穿华丽的衣服,有了锦衣华服之后,你还想得到马车、得到相应的地位,这样的人生何时到尽头?

所以,人要懂得感恩,懂得知足,知足常乐,只有知足你才会发现你所拥有的东西,你才会发现他们的价值,想要知足,必然要懂得感恩,只有感恩才会知足,这样的人生是美好的,心态好了,不就是成功吗?这是我的所有感悟,愿您开心快乐。

道德经感悟最深的`一段话2

《道德经》第23章中有一小段话: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这里是说,大风刮不了一个早晨,大雨也下不了一整天。这些是谁造成的呢?是天地。既然天地都不能长久,何况是人呢?

从前有个年轻人,他总是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烦恼,要么就是与人争得面红耳赤,要么就是一个人关在房里生闷气。

于是,他去一个寺庙向禅师请教说:“我怎么这么爱生气,您能不能开示一下!”

禅师说:“你去买一包盐吧!”

年轻人买完盐之后就回来了,禅师就说:“你放一勺盐到杯中,然后喝一口。”

年轻人于是照着做了。禅师又说:“你再放一勺盐到旁边的水塘里,然后也喝一口。”

接着,禅师让他对比一下。年轻人说:“杯中的水很咸,而水塘里的水就没有味道了。”

禅师说:“人生的烦恼就像这勺盐,我们的感受,取决于我们将它放在多大的容器中。”

年轻人点点头,似乎明白了很多。

实际上,《道德经》这几句话所说的就是一个人的格局问题。

原来我们之所以有很多烦恼与痛苦,大部分时候都是由于自己的格局不够造成的。

生活本来没有那么沉重,我们很多时候是在作茧自缚,将自己困在一个狭小的天地中。

格局小的人,感觉人人都在与自己作对,感觉处处都是坎坷;而格局大的人,则会无视那些琐碎的烦心事,他们与人为善,不斤斤计较,处世稳重踏实。

看了太多鸡汤式的励志文章或语录,但其中没有一句比老子的话更有穿透力。

一般的励志文章,一般都是通过某人的成功反推过程:比如某某人成功了,就是他努力的结果;你没成功,就是因为你没有努力。至于该怎么努力,你仍然是一头雾水,而且对比一下他人的成功,你的自信心还会大受打击。

而老子则不同。老子用两个最简单的自然现象——“飘风”和“骤雨”,来比喻人生的困境。你看吧,再大的风雨也不会持续一整天,老天爷都不能长久,何况是人呢?

老子站在天地的视角,以一颗悲悯之心来劝慰芸芸众生,这是一种何等的格局!

仔细品读老子的话,实际上隐藏着两层意思:

一是不要害怕挫折与困难,因为再大的风雨,也终将会过去;

二是如果尽力而为了,你也无需自责,更无需责备他人,因为即使是老天爷也不是超人。

有了这样的心态,你就会以一颗平常心去待人处事,从容地面对困境,坦然地去拥抱生活,更加自信与豁达。

热点内容
解除司法拘留 发布:2025-01-15 20:57:30 浏览:383
经济法的理念论文 发布:2025-01-15 20:52:43 浏览:755
追究商业秘密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15 20:46:49 浏览:630
新婚姻法要坐牢么 发布:2025-01-15 20:24:31 浏览:739
注册会计师和司法考试 发布:2025-01-15 19:42:55 浏览:259
19经济法基础第四章 发布:2025-01-15 18:14:41 浏览:188
劳动法工资结算方式 发布:2025-01-15 18:06:43 浏览:147
劳动法解释停职员工待遇 发布:2025-01-15 17:40:35 浏览:399
国税局政策法规科职责 发布:2025-01-15 17:37:38 浏览:457
劳动合同法三到五年 发布:2025-01-15 17:24:42 浏览: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