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书法道德至上

书法道德至上

发布时间: 2023-01-15 10:52:49

⑴ 田一可的人物生平

曾执教于河北泊头师范学校,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多年来致力于营销、管理、经济伦理的研究工作,尤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的结合方面有独到的心得和实践经验。曾在多所大学、企业、政府做《弟子规与执行力修炼》、《论语的快乐智慧——新时期企业员工的压力管理》、《执行中的中国伦理》《把握未知的命运——国学与人生》《可持续发展与中国传统价值观》《可持续发展与职业倦怠》等专题讲座。曾服务的客户有:中国移动通信、国家电网公司、华北电力物资总公司、中共北京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河北省交通厅、渤海新区管委会、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太平洋人寿保险、河北汇通路桥、承德路桥、承赤高速筹建处、荣乌高速筹建处、承德市交通局、石家庄市交通局、保定交通局监理公司、邯郸市交通局项目办、北京电力设备总厂、北京超高压公司等。2001年书作先后被日本文化界、政界名流松本康子、小口芳久、穗刈甲子男及日本德运寺收藏。2003年为五台山黛螺顶书写26米隶书长卷《地藏菩萨本愿经》。
名家点评田一可
认识一可是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伦理研究中心的学术会议上。当时我做了一个题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的报告。会后一可找到我,说他赞同我的观点,希望以后有机会多交流。 后来的见面是在北京大学信用研究中心的4.16论坛上。我作为嘉宾出席论坛讨论。我关于诚信与企业发展的一个观点成为了整个论坛的焦点。论坛中多位嘉宾与我展开了激烈的论辩,最后一可发表了长达十分钟的发言,将多位嘉宾“杀”下马去,坚定地支持我的观点。这一次一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是他的博学,他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充分显示了他的深厚的国学功底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独到见解。二是他的口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且目标明确思维缜密。三是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坚定不移的信心。可以感觉得到他的信心是经过实践的体悟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盲目迷信。四是他的阅历,从他的发言中我能感受到他是一个有着丰富阅历的人,从他身上我体会到了“我注六经,六经注我”的意味。五是他“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当仁不让于师”有主见不盲从的学术独立精神。他对国学经典的把握和看待问题见解的深刻使我肃然起敬。事后我对一可说:“你知道那天为什么你的发言有如此大的杀伤力吗?因为你的身后面站的是老子、孔子、孟子等古圣先贤。”
以后的交往中我了解到,一可的第一学历竟然是高中,高中毕业就任教于河北泊头师范学校,从事书法教学。二十几岁他就已经是弟子三千,可谓意气风发少年得志!然而他没有因为眼前的繁华而停下探索的脚步。1998年他毅然下海开始了他近八年的商旅生涯。不管是从事广告,还是从事工程、商贸,还是面临生活中的种种厄运的打击,他一直坚持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三纲,以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目苛求自己言行。可以说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践行者。一可自己说:中国传统文化拯救了他。因为他知道孔子曾经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所以在面对生活厄运,人生处在最低谷的时候他没有变坏,没有为了突破穷困而无所不为。另外他说中国传统文化成就了他。在他探索的路上,有诚信,有坚忍,有克己让人,有恭、宽、信、敏、惠这些中国传统价值观做支撑,他的企业越做越大,他的影响越来越广。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他生意做到如日中天的时候他又回到了学校。他很清醒,他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他知道自己最终的归宿在哪里。先是到中央美术学院读书法高研班,后是到中国艺术研究院读研究生班。然后就是问业于北京大学的楼宇烈先生、人民大学的杨恒达先生等诸多贤达。再后来经过五年的努力一可又忝列京剧大师奚啸伯再传弟子的行列。受业于韩志安先生,问道于欧阳中石、张荣培等先生。几年的学习,一可的收获很大。一是他多年的努力和探索得到了先生们的肯定。再是经过数年的沉淀和反思,更加坚定了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努力方向。2006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伦理研究中心主任刘宝成教授慧眼识珠,一可被伦理中心破格聘任为高级研究员,而且聘书一发就是六年。刘宝成教授曾经这样评价一可:他是人生阅历背景下的中国传统伦理的践行者和研究者。所以他的学术是鲜活的。
一可的学术成果逐渐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课程价格一路飙升。一可说,钱给的多我很高兴,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不是田一可的创造,田一可只是一个体验者,一个叙述者,一个解读者。从传承的角度说不给钱我也很希望有机会讲,因为这是一种责任。中国人没有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撑那将是什么样子?
纵观中国人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实在是让国人汗颜。我们富有了,但是并没有高贵。我们甚至连最基本的言谈举止行走坐卧和待人接物的规矩都不懂。中国传统文化在我们国人的头脑中断裂的时间太久了。看看现在那些掌握了极大社会资源的财富新贵们,他们拥有的是什么精神?不是贵族精神而是暴发户精神!他们的头脑里面没有温、良、恭、俭、让的克制。没有对高尚人格的追求,没有道德至上的理念,充满的只是对物质极大占有的贪婪。奢华、炫富是他们生活的主题,他们拥有了极大的物质财富,但是他们的心灵是干涸贫瘠的。
如何让国人见利思义,而不是见钱眼开,如何挖掘国人的感恩心、爱心和责任心是现阶段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这是一项伟大的任务,关系到中国人的尊严,关系到中华民族能不能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关系到五千年悠久的民族文化能不能传承下去。
近年来一可到处奔走,为中国移动、国家电网、北京纪委、中国人寿、河北省交通厅、渤海新区等几百家单位做《把握未知的命运——国学与人生》《可持续发展与中国传统价值观》《可持续发展与职业倦怠》《可持续发展与预防职务犯罪》《从富有到高贵的113个修炼》《弟子规与执行力修炼》等系列国学讲座。一可深为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的缺失而担忧。他深感自己作为一名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者责任的重大。
大势如潮,时代呼唤像一可这样有责任心的学者。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说:个体自我的每一次伟大提高,都源于同古典世界的重新接触。所谓经典就是那些常读常新的书。当我看到一可已经翻的面目全非的《论语》《道德经》的时候,我能感受到他沉浸在传统文化海洋中的快乐,我也可以想象他面对生活的诸多艰难抉择时的痛苦,同时我也可以体会他深入中国传统文化探寻解决之道的艰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可还年轻。一可以后的路还很长。一路走来,一可有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作伴。他是与智慧同行。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路上一可会越走越好!
作者 周建波 北京大学 教授
北京大学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研究基金 主任,
北京大学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负责人
走进田一可
作为同乡、校友和如今的同事,一可有两点令我大为欣赏,乃至感动。一是他的乐学,二是他的主见。对于求知,以现代流俗而言,一可走了一条非常的道路。他冲破了“门到门”的闭环,而较早地选择了对生命的体认,对生活的创造。然而,他并没有被日常的琐屑所淹没,更没有因点滴的所得而自矜。不难看出,他对知识的追求不仅源于客观的需要,而更根本地,源于其本心的乐趣。所以,当多数人将各式的文凭束之高阁以资留念的时候,他依然在孜孜以求。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论语·雍也》)在求知的道路上,一个人倘若不能随时与本心的激情相伴,结果是注定徒劳无功的。一可应该是我可以欣赏的例外。什么是学问?记得梁漱溟先生曾说道:有主见就是学问!先生还特别强调说,“学问不学问,却不在读书之多少。” 首先,主见源于对本心的坚定,源于一种“任凭日月自西东”的自信。其次,主见源于见贤思齐的选择。解读贤者独特的见解和处世之道,对一个有悟性的人来说,便找到了自我否定过程中一笔用之不竭的财富。最后,主见源于对社会的真爱。一可能泰然应对世事的磨难和众人的揶揄,能虚心求教于那些濒危的贤能,能为家乡、为社会持之以恒地贡献自己的绵薄,诚属难能可贵。无他,主见使然。“爱?有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诚望一可一如既往,以其乐学与主见,令更多的众人感受到他真爱的光芒。 刘宝成 作者系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教授 国际经济伦理研究中心 主任
出版物:《弟子规中的职业素养》

⑵ 赵本山有名徒弟都叫什么名字

有如下:

1、赵海燕。1991年吉林省戏曲学校毕业后曾在梨树县地方戏曲剧团工作,后加入本山传媒,2004年考取辽宁大学本山艺术学院,并在四年后拿到了民间艺术表演专业的本科学历和文学学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现为本山艺术学院专职教师,专教二人转唱腔。

2、王金龙。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著名二人转演员,著名小品演员赵本山的徒弟。代表作品有《我要上春晚》,《超级大明星》等。

3、张小光。出身文艺世家,13岁学艺,15岁随父母来辽宁,拜师评剧院白占成为师学习武功,89年认识搭档张君明(小牡丹),并同台唱遍黑吉辽二人转剧场,历尽艰辛。2003年,张小光拜师赵本山名下,是赵本山先生第10号弟子。

4、路遥。本名陆岚秋,于1966年4月10日生于辽宁沈阳,是个演员,经纪公司是本山传媒,赵本山第二个徒弟。其代表作品有《樱桃》、《樱桃红》、《不是钱的事》等。

5、霍云龙。黑龙江省海伦市人,赵本山72号弟子。在电视剧《乡村爱情7-9》中扮演“方正”,在电视剧《老兵》中扮演“龙五”,在电视剧《男人四十要出嫁》中扮演“孙凯”,在2014年北京卫视春晚小品《真的想回家》中扮演“大力”。

6、张小飞。原名张玉富。父母是二人转艺人,唱了一辈子二人转,三个哥哥和嫂子也都是二人转演员。现任辽宁民间艺术团副团长、辽宁省曲艺家协会理事。饰演过《刘老根》《马大帅》《乡村爱情》等多部影视作品中的人物角色。

7、升华。本名董秀珍,河北省雄县人,赵本山弟子。

8、燕飞。本名徐忠海,吉林省吉林市人,赵本山第21号弟子。他在电视剧《关东大先生》中扮演警察“李虎”,在喜剧《槑头槑脑》中担任主演。

9、小沈阳。2006年拜赵本山门下。

10、王小利。1969年4月28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二人转演员,喜剧表演艺术家赵本山先生的第一批徒弟之一。

赵家班,是小品演员赵本山在沈阳建立起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品、二人转团体。2009年大年初五,当日21时,位于沈阳苏家屯的本山影视基地里张灯结彩喜气洋洋,赵本山选择了这样一个团圆的日子,与众弟子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大拜师仪式。

(2)书法道德至上扩展阅读

众弟子叩拜

本山接受众弟子叩拜拜师会上,本山携夫人马丽娟一起出席,并现场接受了众弟子的叩拜、谢师和敬茶等仪式,赵本山还现场向众弟子颁发了证书和自己的亲笔墨宝。记者现场所见,赵本山颁给弟子的证书极具艺术价值,徒弟们更表示要永远珍藏,将来传给自己的后辈。

当众弟子现场进行宣誓时,见惯大场面的赵本山一度非常动容,听着徒弟们真诚地背诵出“诚信为本,善良为根,道德至上,从艺为民,勤学苦练,才艺求深,孝敬长辈,扶携同门,遵纪守法,德艺双馨,报达社会,永记师恩”的誓言后。

赵本山不忘教诲众弟子:“希望你们照着这些一直走下去,为我们的东北二人转争光,把二人转的艺术传承下去。”

这是赵本山第一次公开举行收徒仪式。

整个仪式历时1小时30分钟,35位徒弟经过叩拜、敬茶等7个环节后,正式拜入赵本山门下。仪式“拢共”七步收的都是“旧徒”当晚,身着中式正装的赵本山偕夫人马丽娟出席了收徒仪式。

收徒仪式“拢共”分七步:首先是赵本山给东北二人转的祖师爷牌位上香行礼。

第二步是35位徒弟向师傅行谢师礼和拜师礼,其中,除大徒弟李正春由其夫人代替行礼外,其他34位徒弟全部到场行礼,这其中大都是赵本山以前收过的旧徒。徒弟行礼后,赵本山要向其颁发证书和赠送信物。

仪式的第三步是众位徒弟集体宣誓。

第四步是赵本山“训话”。

第五步是徒弟代表向师傅赠送礼物。

第六步是徒弟代表讲话。

最后是师徒合影。

小沈阳位列25。本山连喝35杯茶,徒弟有35位。当晚的赵本山始终保持正襟端坐,笑意盈盈。他为徒弟准备的礼物包括一块24K金锁和一块美玉,还有他年前用了一晚上写出来的35幅书法作品“国法家规”。

有趣的是,因为每个徒弟都要敬茶,所以11日晚,赵本山连喝了三十多杯茶。拜入老赵门下师徒都能获益赵本山收徒,无论对徒弟还是赵本山来说都是利益多多。对赵本山来说,收徒越多,越能壮大“赵家班”的声势。

再次,徒弟出了名,师傅的脸上也有光。而作为赵本山的徒弟,凭借赵本山在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的影响力,做他的徒弟有更多露脸的机会,出名的机会就更多了。

⑶ 家风家训家规书法图片作品

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 文化 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每个家,都有家训、家规、家风。一个家庭家风家训家规对于一个家庭的作用非常的巨大。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家风家训家规书法作品,希望对你有用!
家风家训家规 书法作品欣赏

家风家训家规书法作品图片1

家风家训家规书法作品图片2

家风家训家规书法作品图片3

家风家训家规书法作品图片4 家规家训内容
1、手持正义,肩挑道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2、与人为善,与邻为友,严己宽人,既往不咎。

3、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勤学苦练,努力登攀。

4、举止稳重,言语文明,团结友爱,永夺先进。

5、宁让人,勿使人让我,宁吃亏,勿使人吃亏。

6、爱护公物,遵纪守法,造福子民,服务社会。

7、勤为本,德为先,和为贵,学在前。

8、尊老敬贤,扶危济困,严以待己,宽以待人。

9、不做亏心事,不赚昧心钱,心里有盏灯,肚里能撑船。

10、人胜我,勿生嫉妒,人弱我,勿生鄙吝。

11、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兢兢业业读书,勤勤恳恳治家。

12、处世以谦让为贵,做人以诚信为本。

13、一日“三省”好处多,来日不唱悔恨歌。

14、少壮不努力,老大被人讥;少壮不立业,老大徒伤悲。

15、家有老千般好,好儿女多行孝,家有孝是希望,精心栽培生长旺。

16、攒钱聚财,取之有道,男女老幼,处之有方。

17、干本份活,行侠义事,做正直人。

18、和睦友善,勤俭节约,科技致富,读书为先。

19、积谷防饥,积德防老,送子读书,儿行孝道。

20、夫妻相敬,举案齐眉,婆媳相让,一家和气。

21、不做亏心事,不怕夜敲门,不怕树影斜,只要身心正。

22、手足贵相助,夫妻贵相从,长幼贵有序,邻里贵宽容。

23、有胆有识,有礼有节,有情有义,有失有得。

24、对贤当举,小人当疏,孝悌当崇,五毒当诛,志存高远。

25、吃不穷,穿不穷,人不读书一世穷。

26、勤耕苦作,正当娱乐,不搞迷信,不赌牌博。

27、尊师重道,谦恭礼让,忠孝并举,励志自强。

28、尊老敬贤,爱幼乐施,举止稳重,语言文明。

29、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两袖清风,浩气长存。

30、读书明理,修身养性,薄财重义,为国为民。

31、肩担道义,胸怀天下,诚实劳动,四海为家。

3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3、有毒物莫吃,违法事莫做。

34、做了好事莫夸耀,做了错事敢担当。

35、子孝父严,母慈媳敬,兄友弟尊,妇温夫爱,睦邻亲友,家道始兴。

36、以德服人者昌,以理服人者顺,以信服人者智,以威服人者亡。

37、是非面前不含糊,原则问题守底线。

38、宁向直中取,莫向曲中求。

39、须知男女终有别,坚守道德莫超越。

40、无信不立,心诚则灵。

41、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42、应视国事如家事,能尽人心即佛心。

43、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44、行要好伴,居要好邻,屋要好住,人要好心。

45、见利思仁,见财想义,勤劳生财,团结生义。

46、家庭和睦,邻里相亲,以德交友,以诚服人。

47、处世以谦让为贵,为人以诚信为本。

48、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勤劳为本,节俭家荣。

49、尽孝敬祖,尽忠报国,尽情交友,尽职创业。

50、债不可轻举,语不可轻言,行不可冲动,学不可半废。

51、诚实守信,勤劳致富。

52、以德交友,以友为邻,诚信为上,帮困扶贫。

猜你喜欢:

1. 家风家训家规书法作品

2. 家训书法作品

3. 家风书法作品

4. 家和万事兴草书书法作品欣赏

53、做事要勤,做人要忠。

54、团结友善,勤俭自强。

55、为人讲诚信,不怕家不富。

56、勤勤恳恳做事,清清白白做人。

57、孝父母,友兄弟,爱儿女,友邻里。

58、不求万贯家财,但求健康平安。

59、耕种要勤,言语要真,买卖要公,做人要诚。

60、乡穷要办厂,村穷要修路,家穷要喂猪,人穷要读书。

61、勤俭持家,遵纪守法。

62、遵纪守法,勤劳致富,先公后私,自有幸福。

63、行善积德,尽忠尽孝。

64、婆媳和,夫妻亲,子孙孝,家业兴。

65、立志、守信、尽孝、重义。

66、翻身不忘本,重利不忘义,明理要读书,致富靠科技。

67、团结邻里,与人为善,明理处世,诚信为先。

68、修身养性,崇德重义,自爱自重,自尊自律。

69、父慈子孝,夫唱妇随,邻里和睦,尊道重义。

70、见人必恭,见难心及,见功思过,见利思义。

71、尊老爱幼,长幼同心,妯娌和睦,兄弟并进。

72、友善宾朋,和睦邻里,养老爱幼,帮亲助戚。

73、子孝孙贤,夫尊妻荣,勤劳节俭,家和业兴。

74、见利思义,见水思源,见难思忠,见德思贤。

75、尊师重道,谦恭礼让,忠孝并举,励志自强。

76、恪尽职守,敬老奉献,诚信第一,团结友善。

77、以德为根,以诚为本,童叟无欺,买卖公平。

78、刻苦拼搏,自强不息,信誉至上,质量第一。

79、团结友善,同心同德,勤俭治家,艰苦创业。

80、以义为重,以邻为里,宽大为怀,约人周己。

81、假冒不进橱,伪劣不进店,不做损人事,不赚昧心钱。

82、家有老千般好,好儿女多行孝,家有少福气好,多送读老有靠。

83、重孝重道,互敬互爱,不贪不懒,健康平安。

84、钱可亏,办可亏,心不可亏,心安是福。

85、别人有灾我去救,自己遇难有人帮,别人有事不去帮,自己有事难求人。

86、让人非我弱,我强不欺人,忍得一时气,求得百日宁。

87、瓜田李下,各别嫌疑,不爱小财,不占便宜。

88、做人讲道德,做事讲良心,种田不怕累,打工不怕苦。

89、儿孙自有儿孙福,莫把儿孙作牛马,有书能读需多读,莫误儿孙好前途。

90、贫穷不怕少,宝贵不怕多,闲暇不赌博,知足常有乐。

91、吃不穷,穿不穷,人不读书一世穷。

92、团结友善,同心同德,勤俭治家,艰苦创业。

93、破除迷信,牌博禁尽,优生优育,争创五星。

94、遵纪守法永牢记,与时俱进兴人生。

95、顾客至上,礼貌待人,诚信经商,公平交易。

96、家和万事兴。

97、处事要公心,办事凭良心,待人讲爱心,对己要宽心,遇难树恒心,做事有耐心,万事能如意,水到就渠成。

98、认认真真地学习,勤勤恳恳地劳动,老老实实地工作,堂堂正正地做人。

99、严于利己,宽以待人,勤于习作,乐于奉献,尊师爱幼,孝敬长辈,报效祖国,服务人民。

100、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艰苦创业增财富,勤俭持家福万年。

⑷ 为什么说中国文化是一种重伦理,倡导道德至上的文化

为什么说中国文化是一种种伦理,倡导道德之上的一种文化,因为中国文化绵延至今至今都有2000多年,所以说是非常的古老,也是古人所倡导的一种。

⑸ 中国的历史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A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她是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她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她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她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A%A这一段是近400字的版本。%A%A%A中华民族在创造灿烂中华文明的过程中,经过五千多年的锤炼和洗礼,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学者顾冠华认为“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并且至今仍在影响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古代文化。它既以有关的物化的经典文献、文化物品等客体形式存在和延续,又广泛地以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性格特征、审美趣味、知识结构、行为规范、风尚习俗等主体形式存在和延续。”而优秀的传统文化则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积淀的精华,蕴含着推进中国社会发展的哲学思想、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也为每一位中华儿女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和文化背景。%A 李瑞环同志深刻指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及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作为华夏子孙,我们有责任把祖先留下的这一极其丰厚、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整理好、继承好,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造、有所前进。”%A一、传统文化的内涵、特点及其两重性%A(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其特点%A1.传统文化的内涵%A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大概念,是由传统、文化两个小概念组合而成的。所谓“传统”,从文化学角度诠释,是指世代传承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社会历史因素,如逐代延续的思想道德、风俗习惯、文学艺术、制度规范等。【l J“文化”一词,在中国古代本指“文治教化’’,与武力征服相对举。《周易.贲卦》(《彖传》)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可以被看做是文化的原始提法。然而我们今天使用的“文化”一词,其含义与古代不尽一致,它是19世纪末期通过日文转译从西方引进的。1871年,英国学者泰勒在他发表的《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了一个著名的定义:“所谓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个综合体。"【2】中国的学者一般都采用《辞海》对文化的界定:“从广义上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需要指出的是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总是处于流变与整合过程中。因此,并不是所有历史上出现过的文化都可称之为传统文化。而只有那些具有重要价值、具有生命活力的文化才得以积淀、保存、延续下来,成为后世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将这些具有重要价值、具有生命活力因而得以积淀、保存、延续下来的文化称之为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是指根植于中华大地肥沃土壤之中,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中华民族之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除儒家、道家、法家和佛教学说之外,还包括历史、文物、书法、服饰、陵墓、医学、农学、天文、地理等古籍文书。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但它并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有着鲜活生命的东西。“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浓厚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制约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3】我们这种传统文化,是在世界文化丛林中独树一帜的最悠久的文化,它不仅过去在推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曾经起过巨大的作用,而且对整个世界文化发展也起过重大的影响作用。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中,也一定会发挥其强大的推动作用。%A2.传统文化的特点%A中国传统文化有各种表现形态,居中心地位的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以儒家伦理中心主义为出发点的信念。中国传统伦理政治思想,不仅决定了中国古代人的文化人格,而且决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特征。【4】除了伦理政治型文化这一总的特征之外,中国传统文化还具有以下特点:%A(1)同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A中国传统文化绵延不绝,形成了世界上极具生命力的文化传统。在人类6000年的文明史上,只有中国文化按照自己的轨道不问断地运行一直到今天。而其他国家大多出现过断层,有的甚至走向消亡。中国文化历经艰辛,在数千年的发展中经历了多民族、各地域文化的融合发展,以汉民族文化为主体、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融合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和周围地域文化、形成了同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发展态势。已深深地融进全体华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影响社会历史发展,支配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它对于民族的生存与延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它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同时对于外来文化有着宽厚的包容性和强大的同化力。%A(2)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的显著特点和特征,渗透着古老东方民族的聪明和智慧。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虽然说是传统但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各个国家民族在相互的交往活动中,相互学习、相互吸收而不断充实发展自己。这种发展,是相互融合,使自己更加完美、更具有自己国家民族的特色。随着漫长的历史交往,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日益发展成“合而不同”的融合,逐步成为多元统一体的全球文化。正如一位大学者说的,越是民族性的东西越具有世界性,越具有全球性。失掉了民族性的东西,就说不上什么世界性、全球性。因为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化的统一体,离开多元化、统一体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以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视野,融合了我国各民族文化、外来文化的优点和长处,逐步丰富完善了自我。随着世界文化的交融,必然很自然地走向全球化。如儒家孔子的“天下观",道家老子、庄子的“自然观"精神已在世界学术界广为传播。%A(3)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A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前代文化遗产的价值,充分宣扬传统本身得以存在和流传的合理性,虽然它也有起伏跌宕,并多次面临挑战,但一次又一次表现出巨大的再生能力。它在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形成过程中,经历了无数个后人继承前人又发展前人,虚心学习前人又丰富前人,依据时代需求又超越前人,这样一个周而复始、连续不断的接力运动,付出了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和巨大心血,才逐步形成、不断补充、不断完善成熟起来的,来之不易。%A(二)传统文化的两重性%A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华民族创造了著称于世的文化。其中儒家文化的发展及演变是贯穿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主线。就内容上说,儒家的仁政王道,道家的清静无为、以退为守,法家的循名责实、信赏必罚,这三者构成中国古代文化的三位一体基本要素,浸透于民族的性格和心理中。其基本价值系统是以儒家体系为主干,同时又兼容道、法、墨等诸子百家之长。但它并不是珠玑而是混有沙石。因此,对这份遗产既不能完全抛弃,又不能全盘搬用,必须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批判继承,推陈出新,创造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文化。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绝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开来。⋯⋯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但是这种尊重,是给历史一定的科学地位,是尊重历史辨证法的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素。毛泽东同志的这段话,清楚地告诉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应取的态度。取精用弘,批判地加以继承。那么,怎样进行批判地继承呢?%A其精华部分主要有:%A(1)刚健有为,自强不息%A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一直居中国文化传统的主导地位。《易传》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其意是说“天”的德性是健运不己,人们应该仿效它,刚健有为,奋发进取;“地"的德性是顺育万物、包孕万物、哺育万物,人们也应该仿效它,兼容并包,广收博采。孔子提倡“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人生追求,孟子崇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屈原在《渔父》中愤然写道:“举世皆浊吾独清,举世皆醉吾独醒。”正是在这种精神鼓舞下,中国人对真理孜孜以求,对外敌侵略拼死抵抗,铸造出知难而进、吃苦耐劳、自力更生的民族性格。进取的人生态度,在成才的道路上努力奋斗,自强不息。这些都集中表现了中华民族积极进取、永不停息的坚强意志和非凡气度。%A(2)天人合一,以人为本%A所谓天主要指广大的自然界,天人关系主要指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思想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是组成自然系统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自然界有普遍规律,人也应该服从这个规律;人类社会的道德原则与自然规律是一致的;人生的最高理想应该是天人之间的协调。“天人合一”的思想给予了我们许多启示。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天人合一,但是,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中心,即以人为本。如,孔子主张的“不语怪、力、乱、神”和“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这种思想影响巨大,他虽然不能否定鬼神的存在,但是对其采取存疑的态度,即存而不论;而将现实中的人放在第一位,关注人的生命。【6】%A(3)修养德性,人际协调%A儒家文化是伦理文化,主张“道德至上",强调以“仁让为贵,以孝悌为尚,以忠敬为美’’的人生理想。在古代思想家们看来,天是道德之天,人是道德之人,甚至一草一木也得道而生,有德之品性。【_7】在这种道德辐射之下,主张“仁者爱人”、“以和为贵”,讲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和谐人际关系。%A(4)集体本位,天下为公%A西方文化崇尚的是个体本位,而中国传统文化以家庭为中心,以集体为本位,讲究4“贵群”。【8】在个体、局部与集体、整体发生冲突时,主张牺牲前者而保护后者,这就是所说的“天下为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于是有了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高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主要表现在:(1)复古保守。(2)消极无为。(3)纲常名教。%A(4)重义轻利。%A(5)重道轻器。%A总之,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必须注意辨证地分析,批判地继承。然而批判的继承最终目的是为了发展和创新。这就是说在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有价值的外来文化,创造传统与现代相统一、民族与世界相统一,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现代中国社会主义新型文化。
参考资料:网络一下

⑹ 怎么理解做人为本,道德至上

道德是基于承认和保证人类社会存续的理念,也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发挥着旨在限制或倡导人们行为的规范作用。也可以说,道德是初始的具有柔性特征的法律,是社会意识形态长期进化而形成的一种无形的制约机制。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道德有效地调节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并在方方面面影响着人的行为。

具体地说,道德具有认识、调节、教育、评价以及平衡五个功能,它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到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然而,不同时代与不同阶级,其道德观念都会有所变化。从目前所承认的人性伦理观点来说,道德,是对事物负责、不伤害他人、不损害别人利益的一种准则。

道德在大众的心中是一个很神圣的概念。千百年来,有多少人为了追求道德的真谛而孜孜不倦地钻研。道德是一种社会评价尺度。一个人如果违背社会道德,比如不仁不义、不忠不孝,那么人们就会给他负面的评价,从而对他形成一种来自周边人群的社会压力,约束他的行为。另一方面,对很多人来说,道德是个人良心的自觉遵守,无需周边人群的社会压力制约。人们对一个人的道德评判,主要来自于这个人所表现出来的言行。所谓“有言者不必有德”,口头上标榜仁义道德的不一定真的有仁义道德,因此人们往往“听其言而观其行”,然后作出评判。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道德准则的约束。不管是正人君子还是黑帮地痞,在台面上,道德总是占据着价值的制高点——尽管他们的道德标准和侧重点有所不同。在道德上走在前列的人一般都会受到广泛尊崇,并获得显著的话语优势;另外,由于道德主体不分贫富贵贱,任何人都能够拥有,标榜道德成为人们内心普遍的欲望。

对于有钱人来说,道德,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比权力和地位更加耀眼的光环。因为道德往往能够造就一种好名声。当一个人拥有了财富、权力和地位后,就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如果有人说他不光有钱有势,还是一位道德高尚的人,那么,他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般欣喜若狂,因为终于有人承认了他的精神魅力,这是很难得的,也是有钱人所希望看到的现象。当然,前提是这些有钱人必须做了一些“体现道德”的事情。

于是,很多富豪们开始热衷于慈善事业,其目的就是为自己树立一种有道德、有爱心的形象,并以这种高尚的形象向世人“摆谱”。因为慈善家们深深地明白,慈善的力量就是一种道德力量。

著名企业家李春平被人称作是百年慈善“第一人”。他名下的基金会有李春平博爱基金管理委员会和李春平慈善基金管理委员会,目前,李春平已经向中国各界及世界受灾地区捐献过1?35亿元人民币。2009年,他被中华慈善总会评为最具有影响的“慈善楷模”。

当年,北京市福利院有一位103岁的老人过生日,李春平特地让司机们开来自己的三辆劳斯莱斯为这位老人祝寿。他让老寿星和其他老人坐着劳斯莱斯车逛京城,自己叫了一辆出租车跟在后面,从中他享受到了快乐。这就是李春平所倡导的“博爱精神”,他的慷慨义举传遍海内外,爱心洒遍中华大地。由此,我们可以深深地体会到这位大富豪崇高的道德情操,而他自己也是以“慈善家”的头衔为极大的荣耀,他对“做人为本,道德至上”这种人生境界展开了不懈的追求,并以此为乐。

还有一类人也是道德忠实的标榜者。不过,这类人多数属于贫穷落魄的弱势群体。正因为他们一无所有,在其他方面拿不出任何东西来炫耀,所以,只能以自命清高的“道德家”自居,来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他们虽然没有金钱和权力,但其“认认真真做事,老老实实做人”的风格也是一种摆谱的资本,同样能让自己在人群中挺直脊梁。

由于信息的不透明及鉴别的困难,口头上标榜道德是一种相对安全的行为。不过,正如中国古老的格言所说,“衣食足而知廉耻,仓禀实而知礼节”,“无恒产者无恒心”,成功者的道德标榜更容易让人相信。事实上,不管是因为手中已握有大量的资源,还是出于赢得更多的机会和利益,成功者更愿意在道德上进行投入,为道德追求而牺牲其他利益。

道德有不同的领域,如政治道德、商业道德、公共道德、职业道德、家庭伦理道德等,又有高中低不同的层次。当一个社会某种道德要素最匮乏、公众关注度最高时,炫耀这种道德要素最能引起人们的正面反馈。这样的做法也最普遍。在中国传统社会,淡泊名利、超凡脱俗具有极大的道德正当性,这培养了一大批著名与非著名的隐士。像赫赫有名的陶渊明先生,六出六隐,数番折腾,一会儿称贫出仕,一会儿因酒归隐。

在崇尚竞争的现代商业社会,归隐已显得不合时宜,道德标榜也不断转换它的主题。由于当下社会还有欺诈行为,还有商业行贿,诚信、公平、社会责任就成为成功人士和企业家们争相炫耀的焦点。

王石公开宣称自己“不行贿”,“不做暴利项目”的商人。在行业论坛和大学演讲等多种公开场合,他一再表示这是自己多年的底线,“我做万科20年了,别的大话不敢说,‘不行贿’这句话我敢说,这条底线我是把持住了。万科的项目赢利不超过25%,拿到的地都不好,逼迫经理人在产品、营销、服务上创新。”这种说法尽管遭到很多人的怀疑,但也让很多人记住了这一点,敢于公开站出来说自己不行贿、不做暴利,毕竟也是需要勇气的。

王志纲说得更“直白”:“下海10年了,我可以自豪地讲,我们工作室从来没有收过任何人的回扣,也从来没有给任何人回扣。

“很多人都问,到底老板们向王志纲工作室买什么?老板们的回答是:买信心,买方向,还有买公信力。我们向老板推荐规划设计、园林景观、广告代理等下游公司,从来不要任何中间介绍费,如果哪个员工敢这样做,不管是谁,我一定要他走人。

“我们的做法恰恰相反,‘宁可天下人负我,不可我负天下人’。这样说并不意味着我们比别人高尚,只表明我们彼此之间算账的方式不同。”

在各种财富排行榜纷纷出炉,贫富悬殊引起社会热议的时候,同情心、社会责任也成为老板们的口头禅。比如在《福布斯》2006年度全球富豪榜出炉时,曾连续三度上榜的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说:“我不在乎富豪榜,但想进入慈善榜和纳税榜。创造财富是一种责任,使用财富也是一种责任。”

⑺ 道德至上什么意思

每一个人都要讲道德,道德排第一位。

⑻ 书法与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心灵有何关联呢

我们已从上面十多章篇幅中了解了汉字的特色、书体的演化以及书写的重要功能,现在可以谈谈书法艺术与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心灵的关系了。

中国人的文化心灵可从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的上古陶盆上的绘画寻得,可从商朝的铜鼎上的人面纹寻得,可从北京故宫中的三大宫殿寻得,也可从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河南龙门石窟寻得。秦砖、汉瓦、唐诗、宋词,也莫不显示出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心灵。

书法是中国有几千年历史的高级艺术,当然更能显示中国人的文化心灵了。这种文化心灵植根于古老的哲学思想。它可以上溯到先秦诸子,主要是儒家与道家的学说。两者相对而又互补,成为推动、影响书法美学思想演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孔子像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前551—前479),他的学说在中国占统治地位约有两千多年,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主流思想。儒家提倡仁义、忠恕和中庸之道。在人生观方面,它讲求人世、进取、乐观。在艺术观方面,它肯定自然之美,强调美的实用性和功利性,强调美善二者的统一;认为文艺能陶冶情性,进行审美教育,提高人的伦理道德观念,使之进入高尚的精神境界,因此对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道家的创始人是与孔子同时代、比他年长的老子。道家学说的中心是“道”。它强调人的思想、行为应效法道,即遵从自然的规律。在人生观方面,道家讲出世、退避、消极。在艺术观方面,强调超功利的无为,“返璞归真”,就是说理想的美是回到自然去,寻求自然和人的本质。道家讲艺术上的浪漫主义,认为审美应与实用分开,人不应刻意追求与功利结合在一起的美和满足生理上的快感。真正的美应是顺应自然、不受外界束缚而进入自由的一种精神境界。这样的艺术审美观比儒家深刻,因此对后世也产生较大的影响。

概括说来,体现于书法及其他艺术门类中的上述两家的共同的美学观念表现为三个方面,即:简约为美,气韵为美,中和为美。

简约为美儒道两家有一个共同的观点,就是自然和人间的事物虽然纷纭繁复,却都是由最简单朴素的材料构成和按一个最基本的规律行事的。

儒家的经典之一《易经》认为宇宙中有阴和阳两种气,它们都十分简约。两者既矛盾又统一,它们合在一起能生成万物。对于人来说,平易容易明了,简约容易顺从,人间的事靠着平易和简约就能合理。

另一本儒家经典《礼记》说,最盛大的音乐必定是平易的,最大的礼仪必定是简单的(“大乐必易,大礼必简”);它们都能发挥最大的审美和教育的功用。

道家的经典著作《老子》说:道产生统一的事物;统一的事物分裂为对立的两个方面;然后又生出了第三个东西;有了第三个东西,就有了千差万别的事物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又说,最大的声音听起来反而是没有声音,最大的形象看起来反而是没有什么形象。(“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它体现于多种中国传统艺术之中。

中国传统戏曲(如京剧)的表现手法是很简约的:舞台上不设布景;除了必要时放上一张桌子、几把椅子之外,也没有多少道具。因此演员开门不见门,坐车不见车,三五步行程十里百里,六七人代表千军万马。他们用动作来调动观众的想老子像象,引导你设想他正在摇着小船,或是坐在轿子里,或是向天空射去一支箭,随后拣起被射中的一只大雁。演员演得逼真,观众看得带劲。不似中恰有真似,虚假处正是逼真,这才叫地道的艺术!

用简洁的笔墨、色彩描绘大千世界,也是中国绘画的一个原则。特别是写意画,笔墨不多,技法纵放,用以抒发画家心中的“意”,即情感、情意、意象、观念。画家看重的不是形,不追求事物逼真、精确的形象;而是强调神,即精神,他印象中的事物,他所理解的事物,他认为事物应当有的那个样子,或者说,他用暗示的手法要传达给欣赏者的是作者心中所感受到的这个事物的姿影。他着意显示的不是自己的敏锐、精细的观察力和模仿力,而是显示他对美的伟大想象力、创造力和丰富感情。模糊往往比逼真更为真切,更能把握事物的真髓,更具有感染力量。

最有力地推动简约画风的画家是元代的倪瓒。他的山水画,笔墨极为简洁,很少着色,并且不置人物。他自称:“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写胸中逸气耳。”他的作品疏淡素雅,简中寓繁,相当耐看,对后世影响甚大。

以约为美,在中国古诗中表现得特别明显。中国的抒情诗以短小精悍见长,往往像电影的蒙太奇技巧一样,把零星的、似乎无关联的画面连接起来,取得强烈的效果。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上面唐朝大诗人李白这首《玉阶怨》以20个字写宫女通宵不眠之状,全诗未提一个“怨”字,却是凄婉感人。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以上是唐朝著名诗人岑参的七绝《逢入京使》,叹惜的是自己身在边远地区过着军旅生活,逢入京使感慨万端,涕泪滂沱。

中国的叙事诗也透出以简约为美的审美特色。最长的诗歌之一、唐朝白居易的《长恨歌》,说的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悲剧性爱情故事。杨本是王子之妃,后来进入皇宫,深得玄宗的宠爱。其兄杨国忠因此升了官,结党营私,操纵朝政。不久,一支军队以讨伐杨国忠为名发动叛乱。玄宗出逃外省,在半道上,杨国忠被士兵杀死,贵妃也被宦官绞死。白居易的这首七言古诗,编织了皇帝对爱妃的专情、以及后来的惊变、死别及毕生的思念和遗恨。此诗用词简洁生动、想象奇妙多变,这样一个曲折缠绵的故事才120句,840字。它煽动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力,造成了余味无穷的效果。

相比之下,西方的诗歌就长得多,英国彭斯(R.Burns)的抒情诗《往昔的时光》(Auld Lang Syne)有24行,140多字。雪莱(P.B.Shelley)的《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由5组14行诗构成,句数、字数就多多了。西方的叙事诗更长。古希腊诗人荷马(Homer)的《伊利亚特》(Iliad)和《奥德赛》(Odyssey)各24卷,详述事件的前因后果,娓娓动听地描绘人物的性格与命运,尽力追求以事晓人,以故事的悲剧效果感人。

这种繁简之分是由于东西方人的文化心灵和传统文学观的差异。西方人注重具体事物之间的差别,治文学注重事物的再现或模仿,强调故事情节之独特离奇,力求曲折紧张,扣人心弦。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的自身和人与人间心灵的相通,治文学注重表现作者自身的感情,让读者通过简略的情节和暗示来拨动心弦,文词虽然极为平常简单,读者却能心领神会,油然生起共鸣。这就是短短二十几个字的一首诗能传唱千古、常吟常新的奥秘吧。

现在来谈书法。书法称得上是最简易朴素不过的艺术品类了。它完全由单一的黑色点线组成;不摹拟物形,只以线条的结合、分布和变化,以简淡、平易、含蓄、暗示、象征的艺术手法,让点画生情,形外有意,创造出种种风流韵致。

中国古代书论家竭力称道简约的书法线条所起的流美抒情功用,并揭示其中的道理。

东汉末年的钟繇在一篇论笔法的文章中指出:“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笔迹是用点线划出来的界限,笔迹所流出的美是由人造成的,是人的审美观念、理想的外观。

唐朝张怀瓘在《文字论》一文中说:“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可谓得简易之道。”——用文字表达一个意思,须要几个词或几句话;而书法呢,写出一个字便能流露出作者的心灵,它真是得到了简易的真谛。

书法的简约性质规定了它的简便易行和引人入胜的特点。从事书法艺术并不需要复杂的工具。文房四宝,得来甚是容易。更何况写书法的字主要就是日常应用的文字,所以人们从日常书写向前跨进一步,就可登入艺术的殿堂了。

书法虽然简便易行,却不是简单易成。书法之难精,从具体技巧上说,是由于整体上把握起来极为复杂。一笔一画要构筑成字,字要排列成行,行再形成整幅作品。个体与整体的关系要处理得恰如其分,又谈何容易。书艺之难犹如杂技演员骑独轮车,全靠心灵身巧,以微妙的第六感觉来求得平衡。易学而难精,这正是书法能引人人胜,从而成为雅俗共赏的艺术的一大原因。

气韵为美《易经》说:气凝聚起来就成为有形体的万物(“精气为物”)。道家另一名作《庄子》说:人的生存是由于气的聚集。气聚集在一起则得生存,气散开了,则是死亡。(“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在古代书论中,气常指形势、气格、气骨、气象,指的都是作品具有活跃的精神姿致,那是书法致美的一个基本因素。最早的书论家、东汉蔡邕有《九势》一文,说:“阴阳既生,形势出矣。”后来的书法家也有许多专论书势即气骨的文章。王羲之在一篇专论笔势的文章中说,书法“扬波腾气之势,足可迷人”。

韵有别于气,本指和谐悦耳的声音。韵用于书法,指作品的点画、字、行搭配恰当、布置停匀,形成和谐、美观、有力感、韵律感的整体。

书法之美是气、韵二者的化合物。如果说,气偏重于直观到的形体之美,韵则偏重于它所包容的意趣、情感、风神、格调等等内在之美。如果说,气强调的是形式上的变化的丰富性,韵则强调它的精神内涵的深广度。如果说,气体现了作者的高超技艺和表现能力,那么韵则体现他的艺术领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果说,气即孙过庭在《书谱》中所说的“穷变态于毫端”,那么韵则是他在下一句所说的“合情调于纸上”。气韵实际上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它们是一个钱币的两面,正反面的图案王铎草书《高适诗条幅》虽然不同,实际上是同一个钱币。

清朝文艺评论家刘熙载十分推崇书法气韵之美。他在《艺概·书概》一书中说:“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他又进一步论及书法与个人修养的关系,大意为:书法的气韵应是个人心灵的表现。否则作品即使幸免于薄浊,也只不过是别人的写照而已。他强调“书当造乎自然”,认为治书者除了肇于自然即仿照万象之美来抒情之外,还要磨砺自我,拔去俗气,使自己的人格精神得到净化,这样才能写出富有气韵之美的上佳作品。

中和为美中和是儒家提出的一种伦理、道德规范。《礼记》说:中是天下之大本,和是天下之达道。做到了中和,天地就处于恰当的位置,万物就得到生长。道家也强调和谐是至上的境界,人们应该纯任自然界和谐的本来面目。

在文艺创作方面,中和之美的一般含义是抒发感情要有所节制,和谐、适度地处理艺术家的情意与物境、情境的关系。它追求的是艺术作品中主体与客体两相契合而成的意境。

首先将中和作为书法审美的一个完整概念提出来,并认为它是书法审美的最高指导原则的还是唐朝的孙过庭。他认为,中和之美就是书法的各个有机成分之间协调统一;就是肯定书法的反映事物之美与抒情之美的和谐一致。书法的创作是人的自然感情的流露,但这种流露必须中节、中理,不激不厉,和谐适当,本乎天地之心,使人性之美与自然之美得到协调统一。

后来不少书家以自己的理解和实践对中和之美作了进一步的诠释。他们强调的是,那些率意放纵、求奇履险、既激又厉、能流露自己的自然感情的书作,只要纵而能收、又能化险为夷,便也是具有中和之美,甚至还是更高级的中和之美。

郑板桥行书册页明末清初的王铎是做成这样中和之美的能手。他写字力图突破前人,尽力求新求奇。特别是写草书,纵笔取势,奇趣迭出,笔下的字一个个都如他自己所说的“掀起脚,打筋斗,驾云雾向空中行”,随后他又施行法术,将它们一个个擒到行中来。请看上页他的《高适诗条幅》是如何经过抗争、扭结生成了纷纭错落、疾闪飞动之势,最后达成更高级的中和之美的。

元朝杨维桢的书法不受当时以和平简静、不激不厉、温雅洒落风格长期统治书坛的赵孟頫的桎梏,写出了孤伟特立的“铁崖体”(铁崖是他的号)。请看他的行书《真镜庵募缘疏》,字大大小小、实实虚虚、干干湿湿、有楷有草,又常夹杂一些古体字,变化多端却又浑成一体,称得上运用相反相成、阴阳致美之道的一个佳例。

清朝中叶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作品是又一种风格。他曾在外省任过知县,因得罪了上司,罢官回家,以卖书画为生。他的书法兼有几种字体混成之趣,有人打趣说是“乱石铺街”。上面郑板桥册页,行书、隶书、草书杂出,时而写出灵姿秀出的王羲之、王献之笔意,时而写出汉碑中强劲的波挑,时而又用上狂草意味的几笔。它杂多而不混乱,变化而不突兀,愈不整齐,愈觉和谐美妙,趣味无穷。这样的“乱石铺街”难道不也是和谐统一、流露了自然感情、具有中和之美的精品吗?他爱画竹、石、兰草,他画兰如写字,作字又如画兰。

⑼ 举例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与基本精神

中国在其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逐渐形成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就这一点来说,是勿庸置疑的。但是,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是 “夕阳文化”,只能当作是古董或是文物而珍藏起来,对于这种观点是不值一驳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的范围也相当广阔,传统图案只是它浩瀚江海中的一支涓涓细流。而正是这支永不枯竭的细流至今依然浇灌和渗透在许多的现代艺术领域之中,标志设计就是其中之一。相信大家对标志并不陌生,在经济信息文化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无论是用于公众和社会活动的公用标志,还是用于商业性质的商标或是有关专利的专用标志,都可谓是无处不在。从设计的角度来讲,标志是平面设计的一种,是具有相当视觉美感的一种艺术造型,但它同时也是实用美术,它在商品经济中所起的作用和创造的价值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因此近年来标志成为了CI策划的主要内容,它不仅仅是一种符号,一个产品的名称,更是商品制造商的代言人和企业形象的象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在现代商品社会中,标志属于现代设计的范畴。可是现代设计是不是就等于要将传统摒弃、淘汰甚至与之隔绝,又或是束之高阁,否则就是陈旧过时而体现不出创意感和时代感呢?当然不是。我们从近年来一些脍炙人口且深入民心的标志设计的佳作中不难看到设计者是如何将传统图案与现代设计互相结合,互相融为一体的。中国银行是中国金融商界的代表,要求体现中国特色。设计者采用了中国古钱与“中”字为基本形,古钱图形是圆与形的框线设计,中间方孔,上下加垂直线,成为“中”字形状,寓意天方地圆,经济为本,给人的感觉是简洁、稳重、易识别,寓意深刻,颇具中国风格。中国银行标志之所以能够给人们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我想这主要还是得归功于一直以来人们对象征财富的古代铜钱形象的根深蒂固的认识吧。中国电信的标志是以“中”字及中国传统图案的回文作为基础,经发展变化而成的三维立体空间图案,寓意为四通八达的通讯网络,象征中国电信时时畅通,无处不达,形象的表达了中国电信的特点:科技、现代、传递、速度、发展,该图案装饰效果强烈,并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感,可以说是将传统文化运用得极具现代感的经典之作。北京王府饭店的标志也是此类设计的佼佼者。王府饭店地处北京王府井,是一家五星级饭店,此地原是清朝皇室官宦的居住地,饭店的建筑外形具有中国传统古典风格,所以该标志采用几何图形构成,以中国“方胜盘长”吉祥图案为基本形,经变化成垂直和水平直线构成上下左右对称的正方形,有秩序的经纬穿插,表现出王府饭店的规范管理、优秀服务的含义。在细节处理上,作者在四角处的线条有意断开,意在描绘“井”字,暗示饭店位置,同时“井”字寓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之意。图形中间的“王”,既是五府饭店的第一字,又代表饭店在同行中的王者地位。在标志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不仅是将本土文化自我延续,在世界信息交流方面也表现出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对树立我国的国际形象也具有积极的意义。中国传统向来推崇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的处世哲学,而最能形象生动表述出这一哲理的,则要算“太极图”——阴阳鱼合抱、互含,两条鱼的内边衔合得天衣无缝,两条鱼的外边是为正圆。通过这个“太极图”,祖圣和先贤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道理:在一个统一体之中,凡是有利于对方的,便有利于整体的和谐统一,也就必然反过来有利于自身,这个“太极和谐原理”,无论个人之间、家庭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乃至人类与自然之间,都是广泛适用、概莫能外的。而在设计这个概念中,我们则把这种形式称之为“互让”。也正是因为这个太极图所蕴含的深刻意义,联合国选定中国传统太极图案作为2001年8、9月间在南非举行反对种族歧视世界大会这一盛会的会徽。设计者对太极图案进行了艺术加工,将黑白两色的阴阳两极增加了不同层次的灰色作为过渡,象征着各国人民虽然种族、文化及地域不同,但在这个世界里他们却能取长补短、和睦相处。这个标志,不仅是把中国文化推向世界,更重要的是把中国一向主张和平共处的原则和团结友爱的民族精神向世界传播。现今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2008北京奥运会的标志了。从申办奥运会中所设计的申办会徽,到正式的奥运会徽,都充分展示了中国的特色,受到全世界的一致称赞。申办会徽由奥运五环色构成,形似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品的“中国结”,又似一个打太极拳的人形。“中国结”象征着吉祥如意,也体现了每一个中国人大家心心相连、团结一致的精神;太极拳则是中国的国粹,整个图案如行云流水,和谐生动,充满运动感,象征世界人民团结、协作、交流、发展,携手共创新世纪的深刻涵义。正式的标志更为出色,这个标志名为“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它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传达和代表了三层含义:一是以中国传统文化汉字印章作为标识主体图案表现形式,选用中国传统颜色———红色作为主题图案基准色,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特点,代表着民族与国家,代表着喜庆与祥和。二是作品主体部分又似“京”字,又似舞动的“人”张开双臂,充分反映了古老而又充满现代气息的中国,传递着友好、真诚与热情。三是作品中巧妙地幻化成向前奔跑、迎接胜利的人形,充分体现了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宗旨,强调了以运动员为主体和健康向上的精神,充满动感与活力。这个标志把中国文化和奥运会的精神表达得淋漓尽致。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也赞不绝口,称其“既展现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又传递了一个前途光明的伟大国家青春和富有朝气的精神”。其实诸如此类的设计还有很多,比如中国人民银行标志中所采用的中国古代刀形钱币;港龙航空公司标志中的象征着生气勃勃、飞黄腾达的龙的造型图案等等,都深为人们所熟知并喜爱。仅是在标志设计这个的小小空间里,我们都能体会到传统文化给我们带来了多么巨大的创作动力,更何况在现代其他各种文化艺术领域之中,这样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所以说,传统并不等于过时,传统文化也不会如日落西山而光芒不在,关键是在于我们如何将它们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并且发扬光大。我们不能只是将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历史文物“保护”起来,更不能视之如敝履,犹恐扔之不及,我们需要的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想作为每一个从事艺术设计的工作者都应该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去担负起这一份责任。
热点内容
19经济法基础第四章 发布:2025-01-15 18:14:41 浏览:188
劳动法工资结算方式 发布:2025-01-15 18:06:43 浏览:147
劳动法解释停职员工待遇 发布:2025-01-15 17:40:35 浏览:399
国税局政策法规科职责 发布:2025-01-15 17:37:38 浏览:457
劳动合同法三到五年 发布:2025-01-15 17:24:42 浏览:478
殴打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15 17:22:22 浏览:578
县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意见 发布:2025-01-15 16:40:42 浏览:894
重庆合同律师 发布:2025-01-15 16:39:58 浏览:636
榆次免费法律咨询 发布:2025-01-15 15:49:54 浏览:163
法官考察材料 发布:2025-01-15 14:58:25 浏览:475